教师如何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

教师如何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
教师如何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

教师如何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

申建超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各种情绪,如喜悦、愤怒、悲哀、恐惧、苦恼、烦闷、赞叹等,人人都有过切身的体验。情绪是一种心理活动。情绪的产生是外部刺激、人体的生理变化、认识过程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情绪是身体对行为成功的可能性乃至必然性,在生理反应上的评价和体验,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行为在身体动作上表现的越强就说明其情绪越强,如喜会是手舞足蹈、怒会是咬牙切齿、忧会是茶饭不思、悲会是痛心疾首等等就是情绪在身体动作上的反应。

俗话说得好: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应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不被情绪所左右,才能进行正常的学习、生活、工作。教师每天面对的是几十名甚至上百名的学生,还要随时处理各种意想不到的偶发事件,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家长甚至整个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不断提高,还有学校内部教师间竞争的压力,家庭生活的影响……这些因素无疑是对教师情绪自我调控能力的挑战。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情绪对课堂教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情绪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在心情良好、情绪愉快的状态下进行课堂教学时思维敏捷,思路开阔,观察力提高,发现学生错误动作、纠正解决问题迅速,同时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教学效率高。而心情低沉郁闷或情绪不佳时,则思路阻塞,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降低,课堂操作迟缓。课堂气氛沉闷,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差。所以不管是从教师自身的健康,还是从教师的工作或是师生、同事间的合作等考虑,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情绪的自我调节的能力。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使自己拥有良好的情绪状态呢?

反复告诫自己:我们的学生毕竟还只是孩子

比如说,课堂上老师正在专心的讲课,大部分学生也在专心听课,突然下面嘀咕,老师看到一名学生正在和左面的学生小声说话,这时候老师会制止,某某你不要再说了,再说的话,给我出去,这时候学生会反驳,我没说,老师会说,我明明看见你说了还想抵赖,你看见我们说什么了,老师无语,如果继续下去,可能整堂课就没法进行了,而且老师会越来越气,这时候怎么办,就该调节自己的情绪。我们在平时要将学生放在平等地位,遇事多为学生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对学生的行为作出积极的正确的评价,不要把学生一棍子打死,毕竟我们的学生还只是孩子。这样,不满的情绪就会缓和下来。教师可采用深呼吸来缓解情绪;对自己说我是教师,不能带着怒气去上课,这样会影响班中其他学生,他们是无辜的……利用顽强的意志来战胜不良情绪的干扰。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关系,学生与教师具有同样的人格尊严,要了解、尊重学生,还要有开放的心态接受来自学生的各种声音,这是师生达到真正平等的基础。教师要学会及时控制自己的情绪,这需要教师不断提高个人修养,同时真正把学生看作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用爱心、诚心和耐心对待每一个学生。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以心换心,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角度,珍爱学生的每一份自尊,教师面对的是聪明而敏感的孩子们,他们更需心灵的抚慰,更需体贴入微的爱心,教师在教学中,要仔细审查自己的言行,任何针对学生的表扬、批评、鼓励,都要始终为学生着想,多一些鼓励,多一些理解,多体验学生的感受,以人格的力量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以真挚的爱给学生以学的信心,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言语暗示就是运用内部语言或书面语言的方式来调节情绪的方式,暗示人的情绪乃至行为有奇妙的影响,积极的暗示既可用来减轻不良情绪的困扰,也可用来激励自己。如,当你情绪激动、怒火中烧时,不妨提醒自己“冷静些”,还可以在室内挂一些警示语,如“三思而后行”、“笑口常开”等来告诫自己。

总而言之,教师必须努力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不良情绪的方法只有合理地调控自己的不良情绪,时常为自己创造良好的教学心境,才能在教育教学中得心应手。使得自己的课堂教学充满生机、活力。

调节不良情绪更多方法

调节不良情绪·更多方法 (按)同学FST收集整理的资料,借来作为“调节不良情绪的可操作性方法”的拓展阅读。(文字版权归原出处所有)资料全面细致,…… 怎样来排解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不良情绪呢? 学会宣泄 学会宣泄,就是指通过适当的方式与途径将不良情绪宣泄出来。一般来说,主要有这么几种: ①哭。哭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是人的不愉快情绪的直接外在流露。哭,可以让不良情绪随着眼泪释放出来,对消极情绪起到缓解作用。 ②喊。当有不满情绪积压在心中时,可以到空旷的地方去大喊几声,也可以唱唱歌,吼几声,发泄心中的一股“气”。 ③诉。当不愉快时,不要自己生闷气,要学会倾诉。朋友聚一聚,把自己积郁的消极情绪倾诉出来,以得到朋友的同情、开导和安慰。不过要指出的是倾诉的对象不仅仅是朋友,还可以是亲人、老师、同学等。正如著名哲学家培根说过,“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二个快乐;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 ④动。打打球、散散步,跑两圈,对着沙袋或墙壁痛击一阵,也可以参加一些重体力劳动,这样一来就可以把心理上的负荷变为体力上的能力释放出去,气也就顺些了。 现实生活中宣泄的方法很多,人与人因个体差异和所处环境、条件各异,采用宣泄的方式也会不同。 学会转移 所谓学会转移,就是说为了控制住不良情绪,可以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把注意力从引起不良情绪反应的刺激情境转移到其他事物或活动上去。比如,到田野里走一走,散散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放松一下心情;做一些自己平时非常感兴趣的事,如摆弄摆弄花草树木,拿出笔纸写写画画,到河边钓钓鱼,听听音乐,和朋友一起打打球、游游泳,也可以读读小说、看看书报杂志等。总之,一旦不良情绪来了,就要学会有意识地把这些不良情绪转移开,这样紧绷的神经就可以松弛一下,不良情绪常常可以得到减轻或排解。 学会控制

教师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

教师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 在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如意事常占十之八九:在与学生的教学相处中,免不了动怒发火;在与同事的相处交流中,总免不了产生误会;在与领导的相互配合中,总免不了意见相左……遇到这些不如意事时怎么办?我的经验是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 作为教师,必须学会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做到乐观、宽容、淡泊。 1、乐观。乐观的人和悲观的人都戴着各自的有色眼镜来看待事物。悲观人的特征是对于坏事情和坏消息极为敏感、有偏爱。他们好像一个警惕的哨兵,总是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危险信息。不仅如此,发生坏事后,他们认为都是自己的过错,发生的坏事一定会持续很久,并且会毁掉一切。而乐观的人刚好相反,他们对好事和好消息有偏爱、很敏感,倾向于夸大好事和好消息的作用。当他们遇到厄运时,会认为失败是暂时的,且都有它的原因,不是自己的错,可能是环境、坏运气或其他因素带来的后果。可不要小看这个区别,它往往可以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成功、身体与心理健康,甚至寿命。 当教师面对大量琐碎的、令人不快的生活小“问题”时,要学会缩小,而不是夸大问题的难度。正确的方法就是告诉它问题是不值一提的。最终,所有的事情都会过去。当教师面临艰难的“选择”时,永远不要忘记:生活就是机会,当我在一件事情上遭遇到失败时,在另一件事情上却很有可能是顺利的;要相信“上帝在这里关了门,会在那里开扇窗”,完全失败的生活是不存在的,而智慧就在于要永

远保持积极的态度。 2、宽容。教师在工作中正确地看待竞争,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强手、对手,就会心地开阔。心胸不宽广、遇事想不开的人经常会有心理疾病困扰。因此,教师要养成豁达的性格,努力加强自身修养,遇事泰然处之。如果对任何事都斤斤计较,一味地算计他人、嫉妒他人,心理就会扭曲变态。宽容地对待学生的错误与不足,就会心平气和而少郁闷、少怨怒,就有利于教师的心理健康。 淡泊。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着教师就要有淡泊名利、超然世俗的情怀。不要总惦记职务的高低、工资的多少,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有了“春种”,就一定会有“秋收”。教师职业的社会功效是潜在的,并不像某些职业的功效立竿见影,光辉耀眼。教师如果能心平气和地看待自己的职业、自己的工作,心态就会坦然;否则,心态就会失衡,就不利于心理健康。对工作中的名利荣誉,趋之若鹜,得到欢喜,得不到就失落,这样的心态常常在不平衡中波荡。 总之,教师节要学会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积极克服自己的不良心理,努力提高自己的幸福指数,学会愉快地工作,快乐地生活!

面对压力教师如何调整自己心态

问:由于来自各个方面的不同压力,使得教师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比其他人群大。那么作为教师的你,应该怎样来正确的调整自己的心态,请你谈谈自己的观点。 答: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想说的是作为一名教师真的是很不容易。因为职业的不同,教师面临的压力也要复杂的多。在学校教师不仅仅是教书那么简单。来自社会,家庭,领导,家长,学生等方方面面的压力都会让你喘不过起来。 作为青年教师的我,在平时的工作中是这样的调整自己的心态的。 第一,找到属于自己的解压方式。 在平时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会看看美剧,看一些大片,大笑之后心情会好多了。可以推荐的是《生活大爆炸》,《老友记》,《犯罪心理》。从大学起,就开始追剧。也算是铁杆粉丝了。每次都能够放松自己,也觉得又重新回到了无忧的大学时代。 第二,培养业余爱好,发展自己。 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让原有的激情慢慢消退。觉得每天都是上课,改作业,考试,管理学生等等,琐碎的事情。生活也变得索然无味,做事情也提不起兴趣来。于是在业余时间,我向音乐专业的同事学习吉他,向美术专业的同事学习素描,生活又开始变得多姿多彩。每天都有新收获,有了新的激情。现在慢慢的,觉得自己有了新的目标,不在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第三,向专业人士求助。 学校给报名参加的培训中,有很多有经验的专家优秀教师的讲座。他们专业的指导,过来人的经验,让我很受用。原来身为教师,大家都会面临相同的压力,自己不是孤单一人。任小艾,魏书生等的讲座,让我觉得原来做教师也有很多的经验规律可循。 作为教师也可以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第四,摆正心态,寻找阳光。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师角色具有多样性。这样的工作就决定了我们作为教师的不同。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泰然处之。在接受的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作为教师幸福的一面。每天面对的都是在成长中的学生,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有我们的陪伴,而慢慢的长大。最为引路人的本事,我们应该改到幸福。无论他们犯了怎样的错误,他们都是孩子。反思自身的成长,我们都犯了错误,都在跌跌撞撞中长大。那么还有. 什么可以忧愁的呢。自己多想想阳光的一面,心态自然就好起来了。

教师该怎样调节自己的情绪

教师该怎样调节自己的情绪? 教师节即将来临,尽管由于人们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看法正在改变,但是仍有不少人关注教师们的健康问题。众所周知,只有各方面都优秀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更全面的学生,因而现在教师不仅注重教学能力,其心理素质也受到重视。教学能力可以不断提升,那么心理素质要如何加强呢?心理专家认为合理的情绪调节可以帮助教师保持心理健康。 那么教师要如何调节情绪,使自己达到最佳状态呢?首先,要知道情绪调节包括原因调节和反应调节。原因调节是指对引起情绪的原因进行加工和调整,由浅入深依次包括情境选择、情境修正、注意分配、改变认知等。如有的教师觉得教学压力大而“跳槽”,这是一种情境选择,回避教育情境,从而避免产生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反应调节是指个体对已经发生的情绪在生理反应、主观体验和表情行为三个方面进行调节。例如,通过放松训练来降低肌肉的紧张度和焦虑水平。 其次,要学会控制情境。如果我们不能正确理解教育情境的意义,我们就无法选择、修正和控制。而面对不能控制的情境,我们就会产生情绪问题。因此,控制情境的首要一点就是要熟悉教育工作的特点,了解教育的基本过程,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到“心中有数”。控制情境也包括客观分析自己,正确定位,以适应情境。 再次,运用积极认知。改变认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调节策略,认知评估是情境与情绪之间重要的中介变量。任何事情都有两面,积极的认知就是在看到事物不利方面的同时更能看到有利的方面,这种看待问题的方式容易使人增强信心、情绪饱满。而有些教师在看问题时容易“想不开”,易使情绪陷入低落。其实,变换一种看问题的角度,会使自己有完全不同的感受。 最后,注意行为调节。不良情绪已经发生的时候,可以通过一些行为上的改变而加以调控,这属于反应调节。也许这些行为是琐碎的,但却是获得良好情绪的有效途径。例如,参加文体活动;改变面部表情,对自己微笑;改变行走姿势,抬头挺胸,昂首阔步;进行肌肉放松训练;听听音乐;整理书桌或衣柜,让一切井井有条;找个朋友倾诉;散散步做做深呼吸;计划一次远行等。这些行为能宣泄情绪,或转移注意,或产生积极暗示,经常运用,能增强自我对情绪的调控能力。久而久之,它们就会成为个体的反应机制。

教师如何调整自己心态

教师应如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自毕业以来,我从事教育事业已经有十多年了,经历了太多的酸甜苦辣,但是赋予我更多的是那种收获的喜悦。我觉得教育就像一个大舞台,在这个大舞台上,时时刻刻都发生着许许多多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事,这些事激荡着我的心灵,启迪着我的思维。 在教育教学中,老师情绪的好坏,对于教学工作是否具有成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如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呢?我想: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微笑地面对生活。 教师应该以一颗平常心来正确看待压力,来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自身的现实.学会自我放松,自我减压,豁达待人,乐观处世。教师在工作中,对任何事情都要坦然面对,积极想办法解决。这样,那些所谓的烦乱、愁闷、内疚、无奈,就可以不翼而飞。 当一名教师也与其他的工作者一样。要消除烦恼、忧虑和悔恨,就得面对现实,把握今天。对于我们来说,送走昨天,迎来明天最好的礼品就是使今天过得有意义、有价值。让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要用美好的心情面对每一天 在工作之时,要消除烦恼,就得把烦恼从头脑中挤出去。要学会豁达和和包容。不去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去琢磨一句话,不要把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些事情看得过于严重,善于宽怨他人,尤其是要正

确对待名和利。教师要学会笑,特别是当要进教室时,要调整心态,振作精神,把快乐带进教室,用自己的快乐感染学生,让孩子们在自己的感召下,一个个也快乐起来。每时每刻都以乐观向上的心态,去面对。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拥有一份好心情。这样既利于自身的身心健康,又利于面对的孩子,更利于工作的正常进行。 其次,爱心呵护童心。 教师要把自己看作幼儿的亲人和朋友,用一颗胜似爱自己子女的心去爱每一个学生。公平公正的面向每一个学生。和孩子交往时,尊重孩子,看作何自己平等的人,把他们看作是有能力的,可信赖的,友善的,有价值的,具有向上,求进步的好孩子。 第三,要保持积极健康地生活方式,学会情绪的倾诉。 经常与谈得来的好朋友和同事,说说自己心中的不快,倾诉自己心中的压抑,以减轻心理负担;多参加体育锻炼,多学些心理保健知识,以适时调整心态等. 第四,要学会知足常乐。 生活中要学会从容坦然的面对生活中发生的任何事情。把什么事情都要看的淡一些,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在做事之前,心里告诉自己:“自己虽然不是最完美的,但是自己尽力做了就好。” 第五、在教育教学中,忌发脾气。

谈谈不良情绪的调节

谈谈不良情绪的调节 情绪状态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面对不良情绪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一、身体放松并转移注意力 过分紧张、恐惧的时候,可通过身体的放松来缓解心理的紧张。可以深深地呼吸一口气,然后慢慢地呼气,这个过程能使肌肉很快地放松。同时不断地暗示自己“放松、放松”,可重复这几个步骤,直至缓解一些不良情绪。同时把注意力集中在有趣的事物上并停留一段时间,或推开窗向远处望去看看蓝天、绿树,闻闻花香。或是听音乐,不论是古典、民族还是流行音乐,都有助于你缓解紧张的情绪,如果能跟着音乐的节奏跳上几步,你的感觉会更好。还可以给你的好朋友或家人写信,在信中将你所遇到的事情写出来,这样不仅可以增加与对方的联系,同时你的紧张情绪也会随之而得到转移。高考的时候我就是紧张的不得了,我就是深呼吸加上看窗外的风景度过的呢。 二、采用恰当方法适当地进行宣泄 强压怒火对身体有害,任其发泄有时会害人害己,不如暂且回避一下,让自己冷静一下,然后去寻找一下更适合的解决办法。 客观地分析事情的原因,必要时可以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还可以主动将此事与家长、老师、同学、朋友交流一下,

客观分析自己,正视自己。 “大吼解千愁”。这是因为通过大吼,加快了血液循环,并能使大脑皮质处于中等兴奋状态,令身心健康处于最佳水平。 现代科学证明,流眼泪并非懦弱的表示。据观察,长期压抑、不流眼泪的人,患病要比常流泪的人多一倍。据调查,许多人说他们哭过以后,心里好受多了。所以该哭当哭,该笑当笑,但要把握好一个度,否则会走向反面。 另外还可以找一个亲人、好友或可以信赖的人倾诉自己的苦恼,求得他们的帮助和指点。有些事情其实并不像自己想的那么严重。请旁观者指导一下,可能就会豁然开朗,茅塞顿开。哭应该是大部分女生都会选择的发泄方法,我也不例外,遇到不开心的事我一般都会找一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一场。哭完以后就不会那么难受了。 三、多看书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正确的世界观是科学的认识体系,是个性的核心部分,它调节、支配着人对周围世界的态度,也决定着情绪的变化。多看一些历史书籍,多看一些好的文章如散文、诗歌,从中汲取有益自己进步的营养成分,以道德标准自觉规范自己行为。多看一些中外名人顽强拼搏、刻苦努力的事例,学会辩证思考,可使人从容地对待挫折和失败,才有勇气面对工作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才能处于良好的情绪状态。《钢铁是

教师应如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3)

教师应如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首先,要微笑地面对生活.教师应该以一颗平常心来正确看待压力,来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自身的现实.学会自我放松,自我减压,豁达待人,乐观处世.俗话说得好:“凡事依你算,世上无穷汉”。这话明确告诉人们,凡事是不能强求的。教师在工作中,对任何事情都应该有预计性,即正反面的估计。这样,事先有所准备,则烦乱、愁闷、内疚、无奈,就可以不翼而飞。当一名教师也与其他的工作者一样。要消除烦恼、忧虑和悔恨,就得面对现实,把握今天。对于我们来说,送走昨天,迎来明天最好的礼品就是使今天过得有意义、有价值。让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要用美好的心情面对每一天。 在工作之时,要消除烦恼,就得把烦恼从头脑中挤出去。不去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去琢磨一句话,不要把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些事情看得过于严重,善于宽怨他人,尤其是要正确对待名和利。教师要学会笑,特别是当要进教室时,要调整心态,振作精神,把快乐带进教室,用自己的快乐感染学生,以利学生学习中信息的积极反馈。生命短苦,应用“乐观”去占领。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拥有一份好心情。这样既利自身的身心健康,又利于面对的对象学生,更利于工作的正常运转。 其次,要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认清自己的价值和位置.对学生,对同事抱以一种接纳,尊重,欣赏的态度,把他们看作是有能力的,可信赖的,友善的,有价值的,具有向上,求进步的潜质,只有悦纳他人,悦纳自我,自信地笑对每一天,才能永远保持一种健康的心态.第三,要保持积极健康地生活方式,学会情绪的倾诉,经常与谈得来的同志谈一谈自己心理的压抑,以减轻心理负担;多参加体育锻炼,多学些心理保健知识,以适时调整心态等. 第四,从容坦然地看待事物.俗话说,知足常乐,生活中要学会从容坦然,不为蝇头小利放弃自己的理想,不为某种潮流改变自己的初衷,更不可把生命旅途上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失落压在心头,而要坦然地追求自己心中的太阳,要具有"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宽广胸怀.总之一句话:乐观总比悲观好,适合自己最重要。 第四,忌愤怒满腔。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有它的发展性、平衡性、顺序性等,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应按教育心理学的原则,正确看待学生,耐心教育学生,持之以恒诱导学生,以身作则感化学生,不能过早给学生下结论。要民主、要保护他们的天性,要知道他们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在实践中,教师往往忽视学生正在成长的特点,而要求学生十全十美,对学生求全责备。如对学生不守纪律、不听课、上学迟到了,练习做错了等都有可能发脾气,甚至脾气大得令学生颤栗。这是完全违背了育人心理,只按了自己的意志行事,这种易动怒的方式,在教育上既是可怕的,又是无能的。只要我们以心去换心,以爱去换爱,善待他们,是可以转化的,只不过是时间的长短而已。因为,他们缺少被爱,他们很想别人去爱,更想同学、老师的爱。对待这样的学生当老师的更需息怒,否则,会火上加油,闹得师生关系僵持,这样既伤害了自己,又不利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教师育人,先得控制愤怒。 控制发怒的做法:先了解学生,找出学生的闪光点,多鼓励;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若已对学生发过脾气,应大胆向学生公开表示歉意;当意识到要发怒时,尽量把声音放低,并用“发火有碍于自己的尊严和价值”等语言提醒自己,平时注意幽默、风趣的调侃。

幼儿园教师自我情绪的认识与情绪管理复习课程

幼儿园教师自我情绪的认识与情绪管理 一、幼儿园教师的负面情绪 人,生活在这个社会,特别是生活节奏如此之快的当今社会,必然会有一定的压力,承担的压力过多或时间过长就会导致倦怠,无论是压力和倦怠,都以不良情绪显现出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负面影响。通常我们说的负向情绪包括愤怒、悲伤、恐惧、怨恨、压力、羞耻等。服务于低龄儿童的幼儿园教师,如何排除这些负面情绪的不良影响?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 近几年,媒体连续报道了多次老师采用过激行为伤害孩子的新闻。尽管这些都是极其特殊的个案,但这些事件也提醒社会,我们在关爱孩子健康成长的同时,还应该多关注幼儿园老师这个群体存在的职业压力。而作为准幼师的我们“学前教育人”,既然选择“心灵工程师”作为自己的职业,那么也必须做好心理准备,学会面对压力,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二、关于幼师负面情绪及职业压力的案例 关于幼儿园教师的压力等负面情绪有这样一些例子: 30岁的马老师是一家民办幼儿园的托班老师。从上午八点到下午四点半,她和另一名副班主任、生活老师一起,要照顾25个2-3周岁孩子的吃喝拉撒、游戏玩乐。她说:“直到最后一个孩子被安全接走,一颗心才完全放下。”28岁的赵老师是一家公办园的男幼师,带一个大班共30多位孩子,虽然自己很爱这份工作,但收入实在不足以让他在这个城市生活的很好,家里一直催着结婚,可相亲的时候别人知道他在幼儿园当老师都很看不起他,说整体扎在女人堆里,况且自己的收入实在不足以在市区买房买车,工作的压力,家庭逼婚的压力,收入过少的压力让他多次想放弃这份工作,可每次看到孩子们纯真无邪的笑脸,他实在不舍得离开这个每天和一群小天使待在一起陪伴他们成长的岗位。 各种压力以及其他负面情绪的不断累积最终会使很多幼儿园教师产生职业倦怠,心理学中说的教师职业倦怠是指在职业环境中,教师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征。杭州市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的资料显示:杭州13%的中小学老师存在各类心理问题,而幼师相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因为编制、职称、收入、社会地位等因素,更是存在较多心理压力。同时,因其服务对象年龄偏低,庞大的工作量、幼儿的人身安全、师幼之间的沟通不畅,都极易引发幼儿教师的负面情绪。 但面对同样难以管教的孩子,有的老师会春风化雨,而有的老师会采取过激行为。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有压力,错误的应对方式,暴露的恰恰是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服务于人的行业,从业者都会有“移情”的习惯,即把对重要的人的情绪,转移到服务对象身上。一个在家受到丈夫冷淡的女教师,更容易对孩子动怒——而事实上,那是对丈夫愤怒情绪的一种转移。

如何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

如何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 一、端正认知 1、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个人只有树立正确而稳定的自我概念,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合理要求自己,了解并愉悦地接受自己的优缺点,不给自己设定高不可攀的目标。 研究表明,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与受教育程度有正相关。教师应多学习,多接受新知识,以加强自身修养。教师可以收集有关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情况的资料。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教师更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否达到了预定的目标。教师对自己教学方法了解地越深,学生是否接受这些方法,就对自己了解越深,自我认识就更客观,自我概念就越坚定。 2、正确认识和对待失败。 正确对待失败,可以减少压力和焦虑的来源,有利于自身的心理健康。 3、换个角度想问题。 教师可以改变思维方式,换个角度考虑问题,可以给自己更大地空间。 二、调试情感 1、情绪控制。 情绪控制指个体对自身清雪状态的主动影响。这里主要讲教师喜爱学生面前应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不把挫折感带进教室,更不要发泄在学生身上。 控制情绪的方法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从认识上分析造成不良情绪的原因,看自己的反应是否合理、是否适度。 (2)从情绪本身方面控制可能发生的冲动行为,采用合理手段适当疏导。例如,自己提醒自己在情绪激动时不要批评学生,防止言行过激。如果调整得法,可以化消极情绪为积极主动的建设性行动。 2、合理宣泄。 (1)身体方面:做剧烈的体力劳动,纵情高歌,逛街购物,旅游等。 (2)心理方面:在适当的环境放声大哭或大笑,对信任的朋友倾诉衷肠,给自己写信或写日记。 3、从其他方面寻求满足感。 培养有创造性的爱好,如健身、集邮、写作等。 三、改变行为 1、角色学习。 当多种角色发生冲突时,焦虑就容易产生。事实上,教师适应职业生涯的主要问题就是学会扮演好合适的角色。这就要求教师面对教学工作中的各种情况时,知道该做什么,如何要求自己,要求学生。角色学习可以帮助教师消除或降低教学中可能产生的焦虑。 2、个别或集体讨论。 每个人在工作中都会有困难,没有人是样样精通、无所不能的,与其他教师交流讨论是解决问题、增加经验的有效途径,也是减轻压力和烦恼的好方法。 3、体育锻炼。 心身互动,身体健康有助于心理健康。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生理疾病可以维护心理健康。不过,教师在体育锻炼中应注意量的问题,不要适得其反,因疲劳而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学习。 4、寻求专业帮助。 不仅是教师,各行各业的人都逐步认识到,心理治疗,不论是短期还是连续的,都能帮助人们更愉快、更有效的工作。了解相应的心理学知识,也有助于生活和工作。

如何调节不良情绪

如何调节不良情绪 情绪是指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由一定刺激情境引起的。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时候,并不是无动于衷的。人们对于周围的事物往往会抱有不同的态度,于是就产生各种不同体验。就像有一些现象可能会使人愉快,而有一些现象可能会使人感到悲哀、愤怒、甚至会产生恐惧。愉快、悲哀、愤怒、恐惧等都是常见的情绪体验。 人的情绪会随所处情境的变化而变化,这是情绪的情境性。所以人的情绪容易波动,易受挫折,有的时候对事物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容易偏激,特别是如今的社会竞争压力日益增大,在这种环境背景下,有些人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或情感方面的困扰,情绪就陷入低谷,不能自拔,甚至出现一些极端的行为。 人的各种不良情绪,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方法加以宣泄和调节,对身心都将产生消极的影响。我们在遇到不良情绪的时候,如果不能自我调节,就会丧失继续前进的勇气。如果善于自我排解、自我疏导,就能将不良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因此,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当我们情绪不好时,我们要所以要学会自我调节。让自己拥有好心情,去获得学识,交结益友,把握机遇,成就事业,和睦家庭。 亚里士多德说:“谁都会发火,这很容易。但要用合适的方式,为合适的日的,在合适的时候,以合适的程度。对合适的人发火,就不那么容易了。”这句话表明一个人自我控制情绪是需要一定方法的。 一、合理宣泄 合理宣泄,就是指通过适当的方式与途径将不良情绪宣泄出来。一般来说,主要的途径有这么几种: (1)哭。哭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是人的不愉快情绪的直接外在流露。哭,可以让不良情绪随着眼泪释放出来,对消极情绪起到缓解作用。 (2)喊。当有不满情绪积压在心中时,可以到空旷的地方去大喊几声,也可以大声唱歌,吼几声,发泄心中的不愉快。 (3)倾诉。当不愉快时,不要自己生闷气,要学会倾诉。朋友聚一聚,把自己积郁的消极情绪倾诉出来,以得到朋友的同情、开导和安慰。倾诉的对象可以不仅仅是朋友,还可以是亲人、老师、同学等。正如著名哲学家培根说过,“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二个快乐;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 (4)运动。打打球、散散步,跑两圈,对着沙袋或墙壁痛击一阵,也可以参加一些比较重体力劳动,这样一来就可以把心理上的负荷变为体力上的能力释放出去,气也就顺些了。 现实生活中宣泄的方法很多,人与人因个体差异和所处环境、条件各异,采用宣泄的方式也会不同。 二、学会自我疏导 人在遇到不良情绪的时候,如果不能自我调节,就会终日觉得心情不好,做事失去目的。如果善于自我排解、自我疏导,就能将不良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 要有点阿Q精神。遇到不良情绪时,不妨用阿Q的精神调适一下心理,营造一个祥和、豁达、坦然的心理氛围。 要有难得糊涂的精神。在一些非原则性的问题上“糊涂”一下,无疑能避免不必要的精神痛楚和心理困惑。 要有快速健忘的勇气。对痛苦的不快的记忆和积累是一种穿肠的毒药。对于这些麻烦事的忘记,也是避免情绪波动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要有得过且过的姿态。培养自己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遇事不过分强求,烦恼就少,心

教师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浅谈教师情绪的自我调控 现代教育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着,也应当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能否以良好、健康的情绪带动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的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只有学会控制与调节自己的情绪,才能对工作充满热情、对生活充满自信,做事有效率并可以通过自己的智慧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功。此外,在掌控自己情绪的同时,也应学会调适他人的情绪。只有这样才会在轻松中完成任务,在快乐中创造和谐。 一.教师情绪的自我控制与调节的必要性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自己费了好大功夫准备了一节精品课,然而,当我们兴冲冲地走进教室时,却被一片打闹不止的混乱景象搅得兴致全无。这时您是高声训斥,还是巧做欢颜…… 还有这种情况,教师在上面讲课,学生在下面说话,教室里闹哄哄的,几次严厉警告后,学生依然不能安静,似乎没有把老师放在眼里。一般的老师对以上这种情况都很恼火,甚至暴跳如雷…… 一位英语老师因一名女生上课不认真听讲,便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像你这样的姑娘不学习,没文化,长大了嫁都嫁不出去。听到老师这样说,她羞愧极了,一下课就趴到桌子上哭起来…… 遇到上述行为,如果你暴跳如雷、高声训斥、言语粗鲁,会产生许多害处。如果教师一进教室就生气发火,板着脸,气急败坏的拍桌子,瞪眼睛,甚至还歇斯底里地狂吼,课堂气氛就会骤然紧张起来,对学生的思维活动也会有负作用,学生可能会把这个老师看作神经病,更为严重的是,他们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产生对立的情绪甚至行为,这样一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会大大降低。教师上课时情绪也会一落千丈,影响正常授课,工作也无法投入热情。而且人在气头上往往出言不当,不但会破坏教师自身的形象,也会破坏师生感情,有时甚至还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情感隔阂,如果是碰上个子较高又特别倔强的男生,可能还会与教师发生冲突、互相推搡,甚至动手打起来,到这个时候场面就不好收拾了。 教师本身就是一个文明的倡导者,如果用粗暴的方式来维护个人的尊严肯定是不可取的,虽然喜怒哀乐乃人之常情,但作为一个教师,应尽量避免在学生面前发火发威。课堂的气氛常常受教师的情绪所引导,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注意力更与教师的情绪密切相关。教师心情开朗,面带微笑,课堂气氛就会融洽、友好,学生也能愉悦地听讲,因此,教师情绪的自我控制和调节非常重要,这也是衡量优秀教师的一项重要指标。 二.教师如何有效地控制和调节情绪 1.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与心态。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忧、惧等情绪,以及由这些情绪造成的心理氛围,必然会对教育教学的效果以及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反之,如果教师经常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或经常发脾气,学生必然会感到压抑与沉闷。积极地心境来源于良好的品德或个性,如果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胸怀开阔,兴趣广泛,为人友善,心态自然会平和。 大量事实表明,板着面孔的教师学生就是不喜欢的,甚至是讨厌的。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以微笑面对学生,学生就会感觉教师容易接近,很亲切。学生情绪高涨,敢想、敢说、敢做,并愉快地接受教师的引导,“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和谐,沟通良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大家都知道“爱笑的教师人气高”。 记得曾看过一篇题为“心态”的短文,说是有位老太太坐船去伦敦探亲,当船全速前行之时,互撞冰山。船上数千人大都惊慌失措,有人还跳海逃生。唯有那老太太稳坐于其位,面无惧色,双手合一,如没事一般,所幸,船之缺口被堵,化险为夷,事后有人问及各种原因,老太太很平静地

我的心理调节小方法

我的心理调节小方法 很多年以来,我们一直非常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但对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关注不够。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他们的职业特点决定了他们必须具有健康的心理,因为老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发展。 作为教师面对这么沉重的负担和心理压力,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勇敢地面对生活,去享受教育生活的快乐和乐趣呢?因此,我认为: 1、接受教师身分。 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必须首先承认自己的身分,按照自己的身分进行专业活动。教师只有在思想上承认自己的职业身分,按教师的标准去要求自己,才能对教师工作充满信心,才能约束自己,不参与有失教师身分的不良活动,自觉抵制外界对教师工作的不良刺激。 2、改善心理环境。 一个教师具有乐观积极的自身心理环境,就会对教育工作充满信心,对教育学生有兴趣,以工作的劳苦为欢乐,教学效果会越来越好;反之,当一个教师的教育心理环境不良,有教育偏见,厌烦学生,他的情绪、教育行为都会有异常表现,对教育教学工作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要努力加强学习,改善自身心理环境,适应社会大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3、能够有承受焦虑能力。 教育工作要求教师遇事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镇静,能接受困难和挫折的考验。如果教师毫无承受教育焦虑的能力,一遇到困难就不知所措,稍有不如意就灰心丧气,那是无法搞好教学工作的。在工作中缺乏魄力,遇事缩手缩脚,不愿管和不想管学生,怕引起麻烦,怕承担责任;或者对学生方法简单,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冲动,均是承受教育焦虑能力较弱的表现。承受一定的焦虑,有利于教师加强教育责任心,有利于教师心理品质的锻炼,有利于促进教师形成态度温和、乐教善管、诲人不倦的教育风格。所以,要主动承担难度较大的教学工作、管理工作或担任班主任工作等,通过大量的教育教学实践,磨练自己的耐性。随着一个个困难的克服,承受焦虑的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情绪放松训练可以采用:(1)放松训练。即通过肌肉的紧张与放松的练习,从而使人体验放松的快乐,达到控制情绪强度的目的。神经的放松,尤其是大脑的放松对于消除紧张情绪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转移注意力。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很多情况下产生的紧张情绪是由于他们过分注意那些令他们担心的事物或情境所造成的。由于他们的注意和紧张构成了一个相互强化的系统,越注意越紧张,越紧张越注意,恶性循环,使心理压力不断加强。因此,转移的方法可以有很多,如经常进行体育训练,适当从事一些家务劳动,或者做一些自己喜欢的手工劳动,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籍,还可以为社会或他人做一些好事等等。(3)与人交谈。因为教师工作的方式是相对独立的,容易造成教师人际关系的紧张和交往范围的狭小,所以,当教师出现压力和心理紧张时,与人交谈,排解心中的孤独与苦闷,取得家人和朋友、同事以及社会上的其他人的理解和支持,消除紧张情绪。 4、改进人际关系。 教育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教师和学生、教师和教师、教师和领导之间的关系。这种人际关系构成教师工作、生活的特殊环境。教师应善于主动搞好和学生、同事、领导的正常人际关系,消除隔阂,相互理解,缩短彼此间的心理距离。采取宽容的态度去对待别人,多看别人的长处,求大同存小异,从好的一面去理解客观环境中的各种现象。 (1)调整与学生交往的态度,这是师生间沟通成败的关键。学生是善感的,他从老师的眼神、语言、语调中就能感到老师是否喜欢自己,从而据此做出相应的反应。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我们往往能从别人的脸上读到自己的表情。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人际交往态度决定着交往成败的道理。因此,把自己的学生想象成“天使”,就能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2)避免使用易造成师生沟通障碍的错误语言。教师在和学生交往的过程中,不能使用发

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和调节策略

浅谈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和调节策略教师是一个特殊群体,工作性质要求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对象倾注更多的情感,给予更多的心理关照。可是,多少年来,这些‘灵魂工程师’的心灵,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安顿和滋养。” 老师们普遍反映心理压力大,人际沟通不畅,职业枯竭感偏高,许多人受到慢性疲劳和慢性病的困扰,心理健康状况堪忧。教师心理不健康状态不仅对教师自身的心理和生理上产生不良影响,引发焦虑、易怒、行为冲动、情感失控、不顾后果等众多负性心理反应及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失眠、神经性头痛等不良生理反应,更重要的是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他们的不健康心理状态,易造成教师对教学工作和学校怀有不满情绪,在教学中表现出:情绪低落、丧失幽默感、对学生失去耐心和爱心,易产生发怒、处罚学生等行为,从而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并直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巨大的消极影响,致使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发展的状态,无论是对教师个人,还是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学质量的提高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师心理健康主要的维护途径体现在学校、社会、教师三个方面。

一、学校对教师工作与生活的关心和激励是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外部因素。 1、学校要善于了解并创造条件满足教师的合理要求。 为教师营造一个优美、恬静、安全的生活环境;创设一个民主、开放的政治氛围。关心教师的发展前途,尊重教师的教学自主性,为所有的教师提供进修深造、自我提高和实践的机会等。满足教师的合理需求,有助于教师心情舒畅、满怀热情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之中,避免因不满而产生的烦躁、沮丧、自卑、空虚等负性情绪对教学和自身心理健康造成的危害。 2、学校要正确对待,做好教师心理健康工作,关心教师的生活。 学校要时刻了解和关心教师所遇到的心理挫折,并把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开展心理健康讲座、校本培训以及建立教师心理辅导室等途径来帮助教师学会正确的心理调适,增强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减轻教师的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有效地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二、加强教师自身的自我维护是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根

幼儿教师如何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电子教案

幼儿教师如何调整好自己的情绪 幼儿教师的工作是辛苦的,每天要和不懂事的孩子打交道,还要做好家长们的工作,学校的工作、、、、、、是人,就会有压力,有倦怠,自然也就会有不良情绪。心理学博士、浙江理工大学副教授骆宏认为,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有压力,错误的应对方式,暴露的恰恰是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他说,服务于人的行业,从业者都会有“移情”,即把对重要的人的情绪,转移到服务对象身上。一个在家受到丈夫冷淡的女教师,更容易对孩子动怒——而事实上,那是对丈夫愤怒情绪的一种转移。有关研究表明,压力,来源于工作和生活的失衡,这一点在女性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骆宏认为,目前在女性为主的幼师行业,除了制定和遵守严格的职业操守,情绪管理应该成为幼儿教师的必修课。“服务对象是尚不能自我保护的孩子,如果从业人员无法正确管理自己的情绪,无疑增加了伤害孩子的机会。”那么在工作中我们幼儿教师从容快乐地来应对工作和生活呢? 首先,教师的爱是幼儿教师高尚情感的源泉。 幼儿教师的情绪情感既受个体心理水平的制约,又受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教师情绪情感的复杂性和可塑性。教师作为一种全社会尊重的高尚职业,不仅通过教育活动促进幼儿智能的发展,而且还通过为人师表促进幼儿道德素养的提高。社会共同期望模式将教师定格为具有高尚情感与情操的特殊职业群体,这种高尚的情感主要表现为教师的爱。教师的爱来自于对教育事业的真挚热爱和对教育对象的深沉呵护与期待。赞科夫说过,“教师也应当这样:

来到学校里,他整个的人就是属于儿童,属于儿童的教育事业的。”教师爱是教师必须具有的基本的情感品质,爱儿童应当成为幼儿教师的性格。教师对幼儿的深情厚爱是一种激发幼儿生命活力的肯定性情感。在师幼交往中,这种情感的流动使教师产生积极的情绪冲动,感到自己的工作是幸福的、崇高的;它也促使幼儿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转化为幼儿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持久、稳定和积极的情绪情感,来源于教师对幼儿的真心关爱与呵护。 二、培养自己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往往受到主观态度的影响和折射。乐观豁达的人常会看到生活中光明的一面,对前途和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即使遇到困难和挫折,也不会丧失信心和勇气,能够始终保持愉快而美好的心境,克服困难,不断前进。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需要淡定的心态。坦然面对孩子所谓的吵闹,坦然面对孩子间的纷争,坦然面对无理取闹的家长。只有这样你才能守住心里的那片小天地,你才能在属于“吵闹”的角落里找到你需要的东西,其实孩子的一句“我最喜欢老师”“妈妈,我们老师又买了一条新裙子”“姑姑,老师又做了新头发”“今天,老师没有表扬我。”……这一切淡淡的,甜甜的,不腻,不滑。孩子对你的喜欢和关注将你的心填的满满的。 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职业观。 作为我们幼儿园老师,从服务对象看,能和单纯、可爱的孩子们一起,不用考虑复杂的社会关系,不用考虑复杂的人际关系,这本身

教师心理健康与调节

教师心理健康与调节 教师是一个特殊群体,工作性质要求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对象倾注更多的情感,给予更多的心理关照。可是,多少年来,这些‘灵魂工程师’的心灵,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安顿和滋养。”老师们普遍反映心理压力大,人际沟通不畅,职业枯竭感偏高,许多人受到慢性疲劳和慢性病的困扰,心理健康状况堪忧。教师心理不健康状态不仅对教师自身的心理和生理上产生不良影响,引发焦虑、易怒、行为冲动、情感失控、不顾后果等众多负性心理反应及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失眠、神经性头痛等不良生理反应,更重要的是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他们的不健康心理状态,易造成教师对教学工作和学校怀有不满情绪,在教学中表现出:情绪低落、丧失幽默感、对学生失去耐心和爱心,易产生发怒、处罚学生等行为,从而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并直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巨大的消极影响,致使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发展的状态,无论是对教师个人,还是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学质量的提高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师心理健康主要的维护途径体现在学校、社会、教师三个方面。 一、学校对教师工作与生活的关心和激励是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外部因素。1、学校要善于了解并创造条件满足教师的合理要求。为教师营造一个优美、恬静、安全的生活环境;创设一个民主、开放的政治氛围。关心教师的发展前途,尊重教师的教学自主性,为所有的教师提供进修深造、自我提高和实践的机会等。满足教师的合理需求,有助于教师心情舒畅、满怀热情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之中,避免因不满而产生的烦躁、沮丧、自卑、空虚等负性情绪对教学和自身心理健康造成的危害。 2、学校要正确对待,做好教师心理健康工作,关心教师的生活。学校要时刻了解和关心教师所遇到的心理挫折,并把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开展心理健康讲座、校本培训以及建立教师心理辅导室等途径来帮助教师学会正确的心理调适,增强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减轻教师的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有效地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二、加强教师自身的自我维护是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根本途径,也是重中之重。 1、自我积极暗示,尊重自己的职业选择,愉快接受自己的教师身份,敬业乐教。 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自我调节的方法和积极的态度。要有一颗平常心和正确的利益观。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要尊重自己的职业选择,愉快地履行教师“教书育人”的义务。牢记教师的职业道德。而不要自卑、自怜、怨天尤人。只有在自觉、自爱、自尊的心理前提下,我们才能心情舒畅,敬业乐业,才能享受职业所给我们带来的快乐!理智的面对困难与挫折,为自身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认知基础。 2、乐于交往、善于勾通,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人消除孤独感,缓解人际矛盾和冲突,如果一个人能在一种和谐、融洽、彼此信任的工作氛围中,他的心理健康就有了基本保障,留心观察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引导,适时勾通、公证、信任学生,采取宽容的态度,增进相互勾通和理解。利于师生的共同发展。 3、学会自我调适,有效调节不良情绪。教师要学会积极的自我心理调适,不做情绪的俘虏,当发现自己情绪消极时,可运用心境迁移的方法,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如散步、运动、听音乐等等来进行调整,当心理失衡时,可以通过合理化幻想,合理情绪宣泄的方式来安慰自己,说服自己、自我解脱,避免更大的心理伤害。以释放和缓解心理压力。 4、拓展兴趣爱好,保持乐观心态。

新教师如何调整心态

无论是久站讲台的老教师还是初登讲台的新教师,调整好最佳心态是相当重要的。相比之下,对于初登讲台的新教师无论从心理压力还是教书经验上,他们都是一个全新的开始,这个时候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就尤为重要,下面我就把自己的经验和看过的关于这方面的资料上得到的知识和我们的同行来分享一下。 1、教师的心态对教学的影响。 人的心态,一般泛指人的思想、感情的表现状态。例如暴躁不安,喜怒无常,情绪高昂等等都是心态的表现形式。 教师的心态是指教师在走进课堂之后的思想、感情的表现状态。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因此教师心态如何会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及学习效果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教师上课时自始至终保持着良好的心态(如自信、乐观、豁达),不但有利于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水平,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对学生的学习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学生在良好的思想情绪感召之下会对学习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相反而如果教师上课时心态不佳(如精神不振、情绪低落),那么不但自己课讲不好,而且会影响学生的听课情绪,使他们丧失学习的兴趣。 2、教师初上讲台最容易产生的情绪。 新教师初登讲台,自己的行为角色起了巨大的变化,面对自己从未接触过的学生,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最容易产生担忧的情绪:自己讲的课学生能否听懂,学生是否会接受自己,是否会遇到备课之外的问题,一旦出现,该如何处置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越是考虑的多,情绪就越会产生波动。

3、如何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 从第二点不难看出,新教师所担忧的情绪是不利于他们尽快地适应新的环境和完成角色转变的,必须尽快地加以消除。新教师究竟该如何做才能消除这些不良情绪的影响呢? 首先,要理清自己的思路:自己头脑里比较凌乱,没有想清楚,这时走进课堂当然就不会踏实;而假如对要讲的内容加以整理,使之中心明确,结构层次清楚,配上些生动的例子,这时进课堂就不会心慌了;其次,要态度认真:对某些细节加以考证和推敲,对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产生的疑问要认真考虑并备好正确答案,这样讲课时便会因“心中有数”而从容自信的;第三,要多向同事“讨教”,想老教师请教他们的经验和技巧,同时也不要忘记向和自己一样的新教师请教,看他们是如何做到和解决问题的,这样就会做到事半功倍的。 4、要摆脱初上讲台的亢奋心态 与第二点相反,有一些新教师初登讲台会特别亢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希望“一鸣惊人”,通过前几堂课就想得到领导,同事和同学的好评;二是过分自信,盲目乐观,认为对自己来说教小学生是小菜一碟没有考虑到可能遇到的对自己不利的情况;三是严格苛求自己,自己的课堂绝对不允许有任何“闪失”,力求完美。这种情绪很容易造成适得其反,使其以后的教学过程过于紧张,情绪就会渐渐产生不良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