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技术复习题答案

建筑施工技术复习题答案
建筑施工技术复习题答案

建筑施工技术复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地基验槽常用的方法有(表面验槽)与(钎探验槽)。

2.桩按其承载性状分为( 端承型桩)和( 摩擦型桩)。

3.长度大于2 m的脚手板应有(3)点支撑。

4.P1504表示模板类型为平模,其长为(450)mm,宽为(150)mm。

5.跨度≥4 m 的梁在支模板时应起拱,起拱高度为跨长的(1/1000~3/1000)。

6.混凝土在进行浇筑时,其自由下落的高度(≯2)m,以免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产生离析现象。

7. 对于后法生产的大跨度预应力砼屋架,为了减少预应力筋与孔道摩擦所造成预应力损失,可采用(两)端拉方案。

8.在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中,泥浆的循环方式有(正循环)与(反循环)。

9.常温下,砖在砌筑前应提前浇水湿润,应使水浸入砖断面四周(10~20)mm。

10.对于电弧焊,如采用HPB235钢筋进行焊接,则双面焊的搭接长度为(4)d,单面焊的搭接长度为(8)d。

11.超拉的目的是(减少预应力筋松弛造成的应力损失)。

12.当屋面坡度(小于3% )时,卷材宜平行屋脊铺贴。

13.影响土方填筑压实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土的含水量)、(压实功)和(铺土厚度)。

14.对于灌注桩,其充盈系数是指桩砼的(实际灌注砼量)与(图上计算量)之比。

15.在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中,泥浆的作用主要为(护壁)、(携渣)与(冷却与润滑)。

16.每层砖墙的垂直度可用(2米长托线板)检查。

17.直径不同的钢筋接头,以(细)钢筋直径为准。

18.预应力混凝土施加预应力的方法按其施工工艺的不同分为(先)法与(后)法。

19.刚性防水层如采用细石砼,其分格缝纵横间距不易大于(6)m,缝必须嵌填密封材料。

二、判断题

1.打预制桩时,应从两端向中间对称施打。(╳)

2.机械拉后法施工时,孔道灌浆的顺序应先上后下。(╳)

3.同一基坑采用不同土料分层填筑时,透水性大的土应置于上层。(╳)

4.超拉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因预应力筋松弛所造成的应力损失。(√)

5.屋面防水工程主要有卷材防水屋面、防水涂料屋面和刚性防水屋面。(√)

6.抹灰的中层主要起粘接作用。(╳)

7.柱子的吊升方法有两种,分别为旋转法与滑行法。(√)

8.焊接钢筋时,在受力钢筋直径的35倍且不小于500mm的围,有接头的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不大于25%。(╳)

9.砼冬期施工,要求水泥的强度等级不小于32.5级,每立方米砼的水泥用量不小于330kg。(╳)

10.混凝土灌注桩充盈系数一般为1。(╳)

11.打预制桩时,均应以控制桩的设计标高为主。(╳)

12.砼的浇筑高度如果大于2 m,则在施工中可使用串筒或溜槽,以减少砼自由倾落高度。(√)

13.钩头螺栓主要用于钢模板与钢楞的连接。(√)

14.普通砖砌体在砌筑时,常用的组砌方法为三顺一丁。(√)

15.所有结构的砼浇筑都必须一次完成。(╳)

16.抹灰的中层主要起粘接作用。(╳)

17.防水工程按其构造做法分为防水层防水和结构自防水。(√)

18.砼冬期施工时,各种材料应优先加热砂石。(╳)

19.现浇钢筋砼梁,振捣时采用的振捣工具为平板振捣器。(╳)

20.砼自然养护常用方法是洒水养护。(√)

21.屋面水泥砂浆找平层在屋面转角处应抹成半径不小于100—150mm的圆弧。

(√)22.在抹灰之前进行基层处理的目地是使基层与抹灰层之间更好地粘接。

(√)

23.摩擦桩施工时,应以控制桩顶设计标高为主。(√)

24.脚手板一般应设置在3根横向水平杆上。(√)

25.同一基坑采用不同土料分层填筑时,透水性大的土应置于上层。(╳)

26.冬期施工对砼的原材料进行加热时,应优先考虑加热砂石骨料。(╳)

27.现浇钢筋砼梁,跨度大于3米时,支模时底模应起拱。(╳)

28.冬期,砖砌体采用冻结法施工,如日气温低于-25 度,承重砌体的砂浆标号应比常温提高一级。(╳)

29.用振捣棒振捣砼时,砼每层浇注的厚度易为100—200 mm。(╳)

30.立皮数杆的作用是为了控制砂浆饱满度。(╳)

三、选择题

1.基坑排水广泛采用动力水泵,选用水泵类型时,一般取水泵的排水量为基坑涌

水量的( B )倍。

A.1~2

B. 1.5~2

C.2~3

D. 2.5~3

2.土方边坡坡度=( B )。

A.B/H

B.H/B

C.m

D.B*H

3.预制桩可叠层生产,其叠浇层数一般不超过( C )。

A.二层

B.三层

C.四层

D.五层

4.砖使用前浇水湿润的目的是( C )。

A.清除砖表面灰尘

B.提高砖的强度

C.防止砖吸收砂浆中的水分

D.提高砂浆强度

5.常温下搅拌砼,采用一次投料法时,其投料顺序为( C )。

A.水泥、砂、石子、水

B.石子、砂、水泥、水

C.石子、水泥、砂、水

D.水泥、石子、砂、水

6.预应力筋与螺丝端杆锚具的连接宜采用( B )。

A.电弧焊

B.闪光对焊

C.电渣压力焊

D.气压焊

7.机械拉先法生产预应力砼构件时,必须在砼达到( C )的设计强度等级后,才可进行预应力筋的放。

A.30%

B.50%

C.75%

D.100%

8.单层工业厂房结构吊装时,通常采用分件吊装法进行吊装的构件是(A )。

A.柱子

B.屋架

C.屋面板

D.天窗架

9.普通硅酸盐水泥,受冻前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 B )。

A.25%

B.30%

C.40%

D.50%

10.砼工程冬期施工时,水泥宜优先选用( B )。

A.矿渣硅酸盐水泥

B.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C.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D.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11.土方边坡坡度可表示为H:B,其中B称为( B )。

A.边坡坡度

B.边坡宽度

C.边坡深度

D.基底宽度

12.预制桩可叠层放置,其叠放层数一般不超过( C )。

A.二层

B.三层

C.四层

D.五层

13.砼空心砌块墙砌筑时,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应不低于( C )。

A.70%

B.80%

C.90%

D.100%

14.钢筋冷拉的目的是( D )。

A.调直

B.提高强度

C.除锈

D.以上均有

15.拌制砼时,砂、石子投入量的允许偏差为( C )。

A. ±1%

B. ±2%

C. ±3%

D. ±5%

16.机械拉后法生产预应力构件时,必须在砼达到( C )的设计强度等级后,才可进行预应力筋的拉。

A.30%

B.50%

C.75%

D.100%

17.单层工业厂房结构吊装时,柱子的吊升宜优先采用( C )。

A.直吊法

B.吊法斜

C.旋转法

D.滑行法

18.防水卷材宜直立堆放,但不宜超过( B )层。

A.一

B.两

C.三

D.四

19.砌筑工程的冬期施工应优先选用( B )。

A.冻结法B外加剂法 C.蓄热法 D.暖棚法

20.砼工1.土方边坡坡度可表示为1:m,其中m称为( B )。

A.边坡坡度

B.边坡系数

C.边坡梯度

D.边坡稳定系数

21.预制桩叠层生产时,上层桩必须在下层桩的砼达到( B )的设计强度后方可浇筑。

A.15%

B.30%

C.70%

D.100%

22.空心砌块墙每天的砌筑高度不应大于( C )。

A.1.0m

B.1.2m

C.1.5m

D.1.8m

23.梁或板的跨度等于或大于4米时,应使梁或板的底模起拱。如设计无规定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 B )。

A.1/1000~1.5/1000

B.1/1000~3/1000

C.2/1000~3/1000

D.3/1000~4/1000

24.拌制砼时,水泥投入量的允许偏差为( B )。

A.±1%

B. ±2%

C. ±3%

D. ±5%

25.预应力砼构件后法施工,其采用两端拉的目的是为了( C )。

A.减少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B.减少温度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C.减少孔道摩擦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D.减少锚具变形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26.可负荷行驶的起重机械是( A )起重机。

A.履带式

B.汽车式

C.轮胎式

D.均可

27.防水卷材宜直立堆放,但不宜超过( B )层。

A.一

B.两

C.三

D.四

28. 砼工程冬期施工时,水泥用量应不少于( B )kg/m3砼。

A.280

B.300

C.350

D.400

29.冬期施工时,砼浇筑应增设( B )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块。

A.一组

B.两组

C.三组

D.四组

30.砼工程冬期施工时,( D )可以降低砼中水的冰点。

A.蓄热法

B.电热法

C.蒸汽法

D.外加剂法

四、简答题

1.简述空心砌块墙墙体留槎的基本要求。

答:空心砌块墙的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应同时砌起,不留槎。墙体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的长度应等于或大于斜槎高度。在非抗震设防地区,除外墙转角处,墙体临时间断处可从墙面伸出200mm砌成直槎,并应沿墙高每隔600mm设2φ6拉结筋或钢筋网片;拉结筋或钢筋网片须准确埋入灰缝或芯柱;埋入长度从留槎处算起,每边均不应小于600mm。钢筋外露部分不得任意弯曲。

2.简述施工缝处理的基本要求。

答:(1)施工缝处继续浇砼时,应待已浇筑的砼的抗压强度不小于1.2N/mm2后方可进行。

(2)施工缝处继续浇砼前,应除去施工缝表面的水泥薄膜、松动石子和

软弱砼层,并充分润冲洗干凈,不得积水。

(3)施工缝处继续浇砼前,施工缝处宜先铺一层水泥浆或与砼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厚10~15mm。

(4)混凝土应细致捣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3.砼结构施工中对模板工程有哪些基本要求?

答:(1)保证模板的平面位置、标高、形状以及截面尺寸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

(2)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3)构造简单,装拆方便、灵活,并满足钢筋的绑扎与安装及混凝土的浇筑与养护等工艺要求。

(4)模板板接缝严密,不得漏浆。

2.后法构件在预应力筋拉后,孔道为什么要灌浆?对灌浆材料有什么要求?

答:1.后法孔道灌浆的作用

(1)保护预应力筋,防止锈蚀。

(2)使预应力筋与混凝土有效地粘结,有利于提高抗裂度和减轻构件端头锚具的负荷。

2.对灌浆材料的要求

(1)灌浆所用的水泥浆应具有较大的流动性、较小的干缩性及溶水性。水泥浆及水泥砂浆不低于20N/mm2。

(2)配制水泥浆的水泥标号应不低于3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为O.45。

(3)搅拌后3h泌水率宜控制在2%,最大不得超过3%。

(4)为增加灌浆的密实性,在水泥浆中掺入对预应力筋无腐蚀作用的外加剂。

1.什么是砼的施工配合比?在进行砼搅拌前,砼的一次投料顺序如何确定?答:(1)砼的施工配合比是指砼在理论配合比的基础上,考虑现场砂、石含水率而成的配合比。

(2)一次投料顺序为:砂(石)水泥石(砂),最后加水搅拌。

2.简述什么是有粘结预应力砼后法?超拉的目的是什么?

答:后法是指预应力砼施工时先预留预应力筋拉孔道,之后浇注砼,在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的75%以上时,进行预应力筋的拉,拉后进行钢筋的锚固,然后进行孔道灌浆的一种预应力砼的施工方法。

预应力筋进行超拉的目的减少由于预应力筋的松弛而产生的预应力损失。

3.什么是砼允许受冻临界强度?

答:砼遭受冻结时具备的能够抵抗冰胀应力的最低强度称为砼允许受冻临界强度。

五.计算题

1.试计算下列各钢筋的直线下料长度。

① 275

636 1200 45° Φ20

解:L=2×(275+636)+1200+2×6.25×20-4×0.5×20=3232mm

② 6000 Φ22

解:L=6000+2×6.25×22=6275mm

500 (砼保护层取25mm)

220

解:L=2×(182+462)+50=1338mm(5分)

2.已知某砼实验室配合比为1:2.53:5.51,水灰比为0.63,水泥用量为每立方米砼300千克,砂、石含水率分别为3%和2%,试确定每立方米砼各种材料的用量。

解:施工配合比:

1:2.53×(1+3%):5.51×(1+2%)= 1:2.61:5.62

每立米砼各种材料用量

水泥:300kg

砂:300×2.61=783kg

石子:300×5.62=1686kg

水:300×(0.63-2.53×3%-5.51×2%)=133.17kg

3.已知某建筑物开挖基坑的体积为3500 m3,其中部分土方需填一个1500 m3

的基坑,余土全部运走,如土的Kp=1.30,Kp′=1.04,每辆车装10 m3的土方,试问余土运输所需车次为多少?

解:V留=1500/1.04=1442.31 m3

V弃=3500-1442.31=2057.69 m3

n=(2057.69×1.30)/10=267.5车次取268车次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