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教案 二 图形的运动 第2课时 轴对称(二)

第二单元图形的运动

第2课时轴对称(二)

教学内容:轴对称(二)(教材第25、26页内容)

学习目标

1.结合操作活动,经历得到轴对称图形的过程,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点的体会。

2.给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一半和对称轴,能够直观地描述(或剪出)它的另一半,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并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给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一半和对称轴,能够直观地描述(或剪出)它的另一半。

教学难点:给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一半和对称轴,能够直观地描述(或剪出)它的另一半。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学

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是什么?

沿对称轴对折,左右或上下两边是一样的。

二、展示新知

1.拿出课前准备的一张正方形或长方形,按照下面的做法,做一做,你有什么发现。

思考:得到对称图案的关键是什么?

(1):先把纸对折。

(2):对折后只做出图形的一半就可以了。

2.下面是轴对称图形的一半,想一想,整个图形是什么?

明确:轴对称图形对折后,对称轴的左右两边应该完全重合,所以右边的半个图形应该和左边相同。

实际操作:

沿对称轴对折后,再沿给定图形的边线剪下、打开,验证。

3.将一张纸对折后剪去两个圆,展开后是哪一个?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充分地说一说自己是如何进行判断和选择的。

生:观察洞和对称轴间的距离。

三、精讲点拨:

下面的圆距离对称轴近,那么和它对称的那个圆也应该是靠近对称轴的一边的。反之则远。

四、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练一练第1题。

2.完成课本练一练第3题。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教材“练一练”的5题。

2.课后作业:练习册

七、板书设计

对称轴(二)

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是相等的。

教学反思: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的,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是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

人教版四年级下数学图形的运动

图形的运动 一、填一填。 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图形,这条直线就是() 2、长方形有()条对称轴,正方形有()条对称轴。 3、小明向前走了3米,是()现象。 4、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车身的运动是()现象 二、判断。 1、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2、张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方向盘的运动是旋转现象。() 3、所有的三角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4、火箭升空,是旋转现象。() 5、树上的水果掉在地上,是平移现象。() 三、选择。 1、教室门的打开和关闭,门的运动是()现象。 A、平移 B、旋转 C、平移和旋转 2、下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3、下面()的运动是平移。 A、旋转的呼啦圈 B、电风扇扇叶 C、拨算珠 4、下面各图形中()不能通过图①平移或旋转得到。 四、下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在□里画“√”。 五、下列现象是平移的画“—”,是旋转的画“○”。

六、下面哪幅图是由图(1)平移得到的?写在。 七、分别画出向右平移10格和向下平移4格后得到的图形。 八、在方格里画出先向下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8格后的图形。 九、计算 5.8+2.47+7.53 81.52-60.25-0.75 47.23+72.29-27.23

9.05+5.9+0.95+4.1 6.36-4.8-1.2 4.36+0.86-0.56 26.8+(5.36-3.95) 24.36-(18.08-13.95) 1-0.68+0.32 5.63 + 2.3﹣2.63 15. 76 ﹣(4.7 + 5.76) 60﹣ 5.38﹣4.62 100﹣28.4﹣1.6 88.26﹣27.26﹣8.26﹣12.74 九、解决问题 1、在下面的图形中作一条线段,(1)把图1分成是两个面积相等的梯形(2)把图2分成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梯形。 (1) 2、把边长分别是5厘米、4厘米、3厘米和2厘米的4个正方形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成一行(如图),排成的图形周长是多少厘米?

轴对称图形教案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广外小学部李雪梅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了解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能正确识别轴对称图形,会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2.通过观察、猜想、验证、操作,经历认识轴对称图形的过程,掌握判断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创新等能力。 情感和态度: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培养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2)能判断生活中哪些事物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根据本班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教学的难点是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事物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1、教师及学生用剪刀、卡纸、奖励贴。 2、相关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示范、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玩”对称,激趣引入 1、(出示枫叶、蜻蜓、天平三幅图)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它们是些什么图形?有什么共同特征?然后揭示课题:“对称图形”。(通过让学生观察色彩鲜艳的蝴蝶图导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为新知作好铺垫。)(二)“识”对称,感悟特征 1.剪一剪 课件演示蜻蜓对折打开,再对折,再打开。目的在于让学生进一步发现这些图形对折后两侧的图形是“完全重合”的。 然后老师示范剪对称图形,,再让学生动手剪对称图形,最后学生展示自己剪的对称图形。体验成功的喜悦。 2、说一说 (1)请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集体完善“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概念) (2)认识对称轴。[教师指着折痕,引导学生说出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并强调对称轴是一条直线。] (3)画对称轴。指导画对称轴。(沿着折痕所在的直线,划上点划线并且线的两端在延伸到图形以外。 (三)“用”对称,加深理解 1、辨析(1)(电脑出示练习)当学生了解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后,让学生观察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通过观察学生很容易发现这些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通过观察判断,进一步加深了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2)举例说说身边物体上有哪些轴对称图形? 2、探究常见几何图形的对称轴。 拿出课前准备的几何图形,分别将这些图形对折,从中找出轴对称图形;并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通过操作得知:正方形、长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和圆都是轴对称图形。接着指导学生从不同方向折一折,看各有几条对称轴。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逐个演示操作过程。重点指导折圆的对称轴。并启发学生说出: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3、游戏:首先全体起立,每人做一个姿势,从正面看左右两边是对称的。再请三人上台表演。 其次猜字游戏和数字游戏,下面哪些数字是轴对称图形?判断后再让学生说一说对称轴的大致位置。 [通过运用所学知识辨析轴对称图形、画对称图形,有利于巩固新知。这样设计,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检查了学生掌握新知的情况,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四)“赏”对称,畅谈收获 1、欣赏图片。 师: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请欣赏以下图片。(播放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图片。) 2、畅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通过图片欣赏,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轴对称图形教案

第六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第2课时轴对称图形 教学内容: 课本第83~86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理操作、观察并获得轴对称图形基本特征的过程,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识别、判断轴对称图形,能用对折的方法剪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2、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对称现象,用对折、观察的方法发现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感受获得图形特征的基本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初步的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识别、欣赏、制作等活动中,体会轴对称在显示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轴对称蕴含的美,提高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发思考 1.出示教材第83页的图片。 师: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些图片,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启发:如果我们把每张图片沿中间的线对折,你有什么发现? 师:我们把这些物体对折,两边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就把这种现象称为轴对称 现象。也就是说这些物体都是对称的。 师:在你的周围还有具有轴对称现象的图形吗? 学生思考,请同学们打开教材第86页。 旨在让学生体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美。 2.举例。 启发:想想还有哪些物体也具有轴对称的特征。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二、操作感悟、认识新知 1.动手剪一剪,折一折。 请同学们在教材第107页任选一个图案剪下来,把它对折。 学生动手做一做。 教师提问:通过对折,你发现了什么? 组织全班交流。 质疑:什么叫“完全重合”? 归纳:像这样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板书:轴对称图形

2.画一画,剪一剪。 出示教材第84页例4,并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对折,照样子画一画、剪一剪。 师:剪出的是轴对称图形吗?用这种方法,你能再剪出一个轴对称图形吗? 学生思考后开始动手操作,最后,学生展示自己剪出的作品并向大家介绍。 3.试一试。 把教材第109页的图形剪下来折一折,看看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独立操作,然后集体订正。 三、观察判断、深化认识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先讨论、确认,再交流,并且要求说明理由。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上面一行图案都是怎样剪出来的?那各是从哪张纸上剪下来的呢,能用线练一练吗? 4、猜汉字游戏 5、做“想想做做”第4题 小组讨论确定,再派代表交流、说明。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 这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是对称轴。 教学反思: 1.本节课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安排了折一折、剪一剪、画一画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时并没有采用传统的灌输手段,而是把学生看作是课堂的主角,让学生通过观察平面图形的特征,大胆地加以猜测,说出这些图形都是对称的,并通过小组动手操作来验证它们为什么是对称的,采用对折的方法来折一折,让每位学生都参与活动,从只重视知识的教学转变为注重学生活动的课堂生活,给学生多一点思维的空间和活动的余地;在对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特点,通过操作发现图形的两边是完全相同的,这时教师就引入“完全重合”,让学生反复地操作体会,再配合课件的动画演示,初步感知什么是“完全重合”;最后教师在学生动手操作、形成初步感知的基础上配合课件动态出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形成感性的认识。 2.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始终以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为主导,在巩固练习中也安排了一些学生操作的活动,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体会“完全重合”和“不完全重合”的区别,

三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教案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认识轴对称图形,用折纸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二、教学目标: A级学生能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用折纸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B级学生在A级学生的基础上,能够欣赏生活中的图案,体验数学的美。 三、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用折纸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欣赏生活中的图案,体验数学的美。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四、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讨论法、归纳法、练习法。 对称 思维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用折纸等方法

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数学思考:在画轴对称图形时,有哪些技巧? 问题解决: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情感态度:学生在掌握轴对称图形的基础上,能够欣赏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生活中的对称图案,体验数学的美。 思想方法的渗透:图形的转换 助学单的大问题设计:怎样判断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评价设计】 1、通过课件展示,学生大胆想象,积极发言,口头判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完成学习目标1.教师要及时进行表现性评价。 2.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总结归纳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以及对称轴的意义,学生能够有序地思考完成新知识的探究过程,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完成学习目标2,教师要适时进行形成性评价。 3.通过自主练习,集体反馈环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完成学习目标3,教师要及时做出等级评价。教学重点:学习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三年级数学下册 二《图形的运动》平移和旋转作业 北师大版

平移和旋转【基础题】 1.下面的运动,是平移的画“√”,是旋转的画“○”。 (1)小明向前走了3米。( ) (2)树上的水果掉在了地上。( ) (3)汽车的轮子在不停地转动。( ) (4)火箭发射升空。( ) (5)风扇扇叶在转动。( ) (6)拧开茶杯盖。( ) (7)风车在转动。( ) (8)射箭运动员把箭射在靶子上。( ) (9)小明推动教室的门,门开了。( ) (10)窗帘被拉开了。( ) 2.下面物体的运动是平移的,在□里画“—”。 3.下面的物体是向哪个方向平移的? 飞机向( )平移

汽车向( )平移 4.下面物体的运动是旋转的画“√”,不是旋转的画“×”。 5.判断。 (1)抽打陀螺时,陀螺的运动是旋转。( ) (2)汽车方向盘的运动不是旋转。( ) (3)随着风车的转动,叶片会越来越小。( ) (4)转椅的升降运动是旋转。( ) 6.选一选,下面的现象中,属于旋转的是( )。 A.风车迎风转动 B.沿着旗杆升起的国旗 C.升降的电梯 D.推拉窗户 7.连一连。

【能力题】 1.选一选。 (1)教室门打开和关上,门的运动是( )。 ①平移②旋转③既平移又旋转 (2)电风扇的运动是( );推拉窗的运动是( )。 ①平移②旋转③既平移又旋转 (3)下面的运动是平移的有( )。 ①转动着的呼啦圈②电风扇的运动③拨算珠 2.在( )里填上“平移”或“旋转”。 (1)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汽车车身的运动是( )。 (2)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车轮的运动是( )。 3. 是经过怎样的运动得到下一个图形的?请你填一填。平移用“—”表示,旋转用“○”表示。 4.把下图中可以平移到8号位置并能与其重合的图形涂上颜色。

小学三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优质备课教案三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优质备课教案三篇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为学生奠定了感性基础。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优质备课教案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三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优质备课教案一 教材简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自然界和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很多,也为学生奠定了感性基础。他们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同时具有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对于具体、直观的内容有较大的依赖性。所以,本课尽量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在玩中学,在观察、操作中探索研究,以多媒体课件为学习媒体,让学生自主探索,在探索中发现,在探索中学习。在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找生活中的对称物体,欣赏图片,加强了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同时,学生通过动手、折一折、画一画、猜一猜、剪一剪等活动,建立起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探索出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以及判断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2、使学生能根据自己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在一组实物图案和平面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能用一些方法做出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3、使学生在认识和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能识别出轴对称图形,能用一些方法做出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每小组有不同的图形一套,小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情境导入:昆虫家族今天开了个舞会,它们正欢快的飞舞着。看!它们向这儿飞来了,不过只有它们的半个身影。它们说:“只要你猜对我们是谁,我们就会出现。” 1、请你猜一猜,他们分别是什么? 2、提问:你们怎么猜得这么准啊?(它们的两边都是一模一样的。) 小结:像这些昆虫的两边是一模一样,我们就说它是对称的。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根据学生的感知规律,创设了有趣的“猜一猜”情境,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昆虫图形的介入为学生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作了铺垫。】 师:老师这还带来了一组对称物体的照片,请大家来观察,看看这些照片有什么共同之处。

人教版四年级下数学-图形的运动

一、填一填。 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形,这条直线就是() 2、长方形有()条对称轴,正方形有()条对称轴< 3、小明向前走了3米,是()现象。 4、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车身的运动是()现象 二、判断。 1、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2、张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方向盘的运动是旋转现象。 3、所有的三角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4、火箭升空,是旋转现象。() 5、树上的水果掉在地上,是平移现象。() 三、选择。 1、教室门的打开和关闭,门的运动是()现象。 A、平移 B、旋转 C、平移和旋转 2、下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7------------ . / ------------ 7 / \ / \ / / / \ L ------------------- A z------------- f A B C 3、下面()的运动是平移。 A、旋转的呼啦圈 B、电风扇扇叶 C、拨算珠 4、下面各图形中()不能通过图①平移或旋转得到。 四、下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在□里画“/” 图形的运动 )图五、下列现象是平移的画,是旋转的画“O”

()()()() () (1) (2) ⑶⑷C5) ⑹ 九、计算 5.8+2.47+7.53 81.52-60.25-0.75 47.23+72.29-27.23 六、下面哪幅图是由图(1)平移得到的?写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6.8+(5.36-3.95)24.36-(18.08-13.95)1-0.68+0.32 5.63 + 2.3 - 2.6315. 76 - (4.7 + 5.76)60 - 5.38 - 4.62 100- 28.4 - 1.688.26 - 27.26 - 8.26 - 12.74 九、解决问题 1、在下面的图形中作一条线段, 一 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梯形。 (1) 2、把边长分别是5厘米、4厘米、3厘米和2厘米的4个正方形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成一行(如图),排成的图形周长是多少厘米? 3、四个周长为17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如右图所示,求大长方形的周长。 9.05+5.9+0.95+4.1 6.36-4.8-1.2 4.36+0.86-0.56 1)把图1分成是两个面积相等的梯形(2)把图2分成是

轴对称,作轴对称图形教案(横版)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习 1.角的平分线的定义: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的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2.角的平分线的画法: (1)用量角器作; (2)把角对折使角的两边完全重合,折痕就是角的平分线; (3)尺规作图法: ①以O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OA 于M ,交OB 于N ; ②分别以M 、N 为圆心,大于MN 21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AOB 的内部交于点P ;

③画射线OP,射线OP即为所求。 注意:用尺规作图时,作图的痕迹要保留,不能擦掉。 3.角平分线的性质: 文字表达: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几何表达: ∵OP平分∠MON(∠1=∠2),PA⊥OM,PB⊥ON,(已知)∴PA=PB。(角平分线的性质) 4.角平分线的判定: 文字表达: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几何表达: ∵PA⊥OM,PB⊥ON,PA=PB(已知)

∴∠1=∠2(OP平分∠MON)(角平分线的判定) 5.三角形角平分线: 1. 三角形角平分线定义: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连接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的线段,叫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注意: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线段。 2. 三角形有三个内角,所以三角形有三条角平分线。且任意三角形的角平分线都在三角形内部。 3. 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即内心)。 4. 三角形两个外角的平分线也交于一点,这点到三边所在直线的距离相等。 5. 三角形两个外角的平分线交点共有3个,所以到三角形三边所在直线距离相等的点共有4个。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图形的运动》试题(含答案)

第二单元《图形的运动》单元试卷 姓名:班级:座号: 一、单选题(共5题;共15分) 1.在下列图形中,有()个是轴对称图形。 A. 2个 B. 3个 C. 4个 2.图形平移后得到的图形是()。 A. B. C. D. 3.一张轴对称的卡片对折后如下图,把它打开后是()。 A. B. C. 4.下面第()个图形是“小房子”在“小河”水中的倒影。 A. B. C. D. 以上都不是 5.下列属于旋转的是() A. 球射门 B. 拧水龙头 C. 踢毽子 D. 搬东西 二、判断题(共5题;共15分) 1.物体平移时位置发生变化,物体旋转时位置不变化。() 2.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平行四边形没有对称轴。() 3.推拉窗户是属于平移现象。() 4.汽车行驶中,车身的运动是平移,车轮的运动是旋转。()

5.大写字母A、B、C、D、E、F都是轴对称图形。() 三、填空题(共4题;共34分) 1.升国旗时国旗是________现象,转动的风扇的扇叶是________现象。 2.下面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在横线上填“√”,不是的填“×”。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下面的现象是平移运动的在横线上画“√”,是旋转运动的画“○”。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4.如图,可以通过平移变换但不能通过旋转变换得到的图案有________;可以通过旋转变换但不能通过平移变换得到的图案有________;既可通过平移变换,又可通过旋转变换得到的图案有________。 A. B. C. D. 四、作图题(共26分) 1.左边的图形在平面上旋转后,会和右边哪个图形的形状相同?给它涂上颜色。(共5分) 2.下面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画一画。(共12分)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83-86页例3、例4和随后的“试一试” 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并获得轴对称图形基本特征的过程, 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识别、判断轴对称图形。 2、能用对折的方法剪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并在对折的过程 中发现折痕所在直线就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初步的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识别、欣赏、制作等活动中,体会轴对称在显示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轴对称蕴含的美,提高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正确识别轴对称图形。 动手制作轴对称图形,找出对称轴。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谈话:同学们,放假的时候你经常去旅游吗,你去过这些美丽的地方吗?(边介绍边投影相应的具有轴对称特征的图片)这些建筑物之所以有独特的美,是因为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这个特征是什么呢?那是因为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这就是这节课要通过观察、比较、要发现的内容。 二、学习目标 那么,我们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出示目标)请大家齐读。 学习目标: 1、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能正确识别轴对称图形。 2、动手制作轴对称图形,找出对称轴。 三、自学指导 要想达到目标。主要还是得靠大家的自学。你们有信心学好么? 好,下面请看我们的自学指导。(找一位同学读,其余认真听、看)出示自学指导 1、认真观察课本83页例3的主题图看看它们分别是什么,找找 这些物体的特点,再同桌互相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2、还有哪些物体或图形也具有这样的特征、你能找出一些例子 吗? 3、请同学们拿出我们准备的这几个图形对折一下,比一比,看一 看,你能发现什么,和同桌说一说。图中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两部分。是以什么为界线的? 4、把一张纸对折,照课本84页例题4的样子,画一画,剪一剪,看看剪出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5分钟后,比谁能做对与例题有关的题目 四、先学 过渡语:自学时,比谁看书最认真、坐姿最端正。下面,自学竞赛开始。 师巡视、督促每位同学按自学指导要求进行自学。 检测题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先讨论、确认,再交流,并且要求说明理由。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上面一行图案都是怎样剪出来的?那各是从哪张纸上剪下来的呢,能用线连一连吗?

(完整版)二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教案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黄河路小学王飞 教学内容:第29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七第1-3题。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能在实物和平面图形中识别轴对称图形,能用一些方法作出轴对称图形。 2、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培养学生探索与动手操作的能力。 3、使学生在认识和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对称的美。教学重点: 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能识别轴对称图形。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彩纸、剪刀。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初步感知。 师:同学们,你们想玩游戏吗?我们先来玩玩“猜猜测我是谁”的游戏吧? 课件出示蝴蝶、树叶、青蛙的一半。并问学生:你是怎么想到的? (猜测生会说:一半是翅膀,另一半也是一样的,所以是一只蝴蝶) 师:你们知道这种现象在数学中叫什么吗?(对称现象) 师:出示一些实例,你还见过哪些对称现象?(生举例说明) 二、知识探究 1、师:对称的物体还真多,(课件出示)比如:我们穿的衣服、用的剪刀和戴的眼镜,这些东西也是对称的。生活中的这些对称现象,把它的形状以图片的形式出现,就是对称图形。 师:通过刚才的小游戏,谁知道什么样的图形是对称图形,他们有哪些特点呢?(猜测学生会说:两边完全一样的图形是对称图形) 师:那我们怎么验证两边是不是完全一样呢?(猜测学生会说:对折) 师:接下来请以小组为单位,对折你手中的图形,并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他们

是对称图形么?让小组派代表上台演示(猜测学生会说: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师:这些对称图形的中间都有什么?我们把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板书:对称轴)请同学们动手指一指这些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在哪儿?师示范画对称轴。(强调画对称轴用虚线。) 2、师:把这些图形沿着对称轴对折,两边的图形会怎么样? (猜测学生会说:重在一起) 师引导说出:完全重合。 师:能够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的这种图形准确的说,在数学中叫轴对称图形。 三、创造“轴对称图形”。 师:今天老师还给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对称图形,谁能说说老师是怎样剪出这些图形的?(生:先对折,再画一画,最后剪一剪。) 师引导学生共同剪一件衣服。(重点演示是从折痕的地方画图,再剪) 师:以小组为单位剪一个轴对称图形。剪完的同学仔细观察你剪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然后让学生将自己小组剪出的轴对称图形进行展示。(贴在黑板上) 四、巩固深化,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我们不仅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还创造了这么多美丽的轴对称图形,下面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去用对称知识解决问题吧! 1、显身手 ①课本29页做一做。 ②33页1、2题。 ③师:同学们判断的太好了,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个难度大的,大家来看看它们是轴对称图形吗?(小鸭图、平行四边形) 2、猜图形。 课本33页第3题。 五、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中的对称吧!对称不仅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也是艺术创作的重要方法,只要你用心观察,到处都能找到对称的足迹,到处都是数学

小学三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 一、从生活中感知 1、欣赏建筑中的对称美 同学们,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建筑物吗?老师这里也收集了一些著名建筑物的照片,咱们来欣赏一下,好吗?(播放照片) 你觉得这些建筑物怎么样? 这些建筑物之所以看起来这样赏心悦目,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一种对称美。 2、欣赏生活中其他具有对称性的物体 除了有些建筑具有对称的特点,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也是对称的。你能来说一说吗? 是啊,对称的物体的确很多。大家看,边解说:许多动物的外形是对称的。有些艺术品是对称的。飞机的外形也是对称的,如果飞机不对称的话,会怎么样?看来对称不仅能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有时也是必须的。 二、在操作中研究 1、在操作中探究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现在把这些对称的物体画下来,可以得到一些平面图形,(出示图形)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咱们来比比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最会研究!现在就请轻轻打开1号信封取出图形,开始!(学生活动)

交流:研究之后,你们发现了什么? 指名4个学生回答一下,学生回答的时候教师指导他举起图形展示,同时将他研究的图形贴到黑板上。 把没有讨论的图形贴上黑板, 那其余的图形是不是也具有这样的特点呢? 是啊,我们发现这些图形都能对折,(板书:对折)(课件演示) 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大小一样、形状一样,(课件演示)能够完全重合。(板书;完全重合) 中间的折痕呢,就像一条轴,这种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完成板书) 2、试一试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2号信封里的这些图形(出示信封)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请一个小组的同学一起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教师收掉黑板上的六个图形。 交流: 在我们研究的这六个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呢?你是怎么发现的,你能很快地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方法吗? (三角形:这种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梯形:这种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五边形:这种五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图形的运动(含答案)人教版

图形的运动 一、轴对称 1、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对折后直线两侧的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 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是图形的对称轴。(对称轴是一条直线,所以在画对称轴时,要画到图形外面,且要用虚线。) 2、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折后,对称轴两侧能够完全重合。 3、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都是关于某条直线对称,轴对称是指2个图形,轴对称图形是 指1个图形的两部分。 4、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的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5、画简单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1)找出已知图形的几个关键点 (2)然后根据各个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的特点,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 (3)最后按照已知图形的形状顺序连接各对称点,就画出了所有图形的另一半。6、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把这个图形沿某条直线对折,看折痕两侧的图形能否完全重合,能够重合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不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就不是轴对称图形。 7、会画已知图形的对称轴,例如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 8、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有的只有一条,有的则存在多条。 二、平移 1、概念: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

平移。 2、性质 (1)平移前后图形全等 (2)对应点连线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 3、平移的作图步骤和方法: (1)确定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 (2)沿一定的方向,按一定的距离平移各个对应点 (3)连接所作的各个对应点,并标上相应的字母 知识点一: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对折后直线两侧的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例一: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在括号里画“√” 练习一:等边三角形有()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条对称轴。 练习二: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A、正方形 B、圆 C、长方形

《画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画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之前我们知道了如何寻找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本节课学生需要知道,已知原图形与对称轴,如何画对称之后的图形。这也是对称变换的核心知识,也为今后数学与其它学科的知识内容(如物理的镜面反射)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画出简单平面图形作轴对称之后的图形,了解画一般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画轴对称图形的一般过程,掌握基本的数学作图规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审美情操,培养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作平面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难点:作轴对称图形的一般步骤中所包含的原理。 四、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问1:如何作一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随机抽查) ①作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②作过两对对应点连线中点的直线。 对称轴把一个图形分成两个部分,有两部分我们可以作出对称轴,那么有图形的一部分和对称轴,我们能否作出另一部分?

2、新课探究: 试一试:在格点图中,画出已知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由作出图形的同学展示自己的成果,并向其它同学分享作图步骤。) 学生总结作轴对称图形的步骤: ①寻找原图形中各点关于对称轴对称后的对应(对称)点; ②按照一定的顺序连接各对应(对称)点。 问2:在格点图中,依据各点我们很容易找到对应点,再依次连接。若没有格点,如何能作出轴对称之后的图形? 将问题进行分解,可以分如下两个问题进行探究: 问2-1:在没有格点的一般情况下,作轴对称图形要遵循怎样的步骤? 类比以上格点图中的做法,学生容易想到,在一般情形下,作轴对称图形也可分为找对称点与连接各对称点的两步。 问2-2:在一般情况下,如何作一点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对应点? 由于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我们可以按照垂直和评分的两步来作对称点。 ①对称点间连线与对称轴垂直,即对称点在过点直线的垂线上: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运动作业(无答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运动作业 一、下面的运动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16分) 1、升降国旗 2、拧开水龙头 3、用钥匙拧开房间门 4、拉动抽屉 5、吊扇在空中运动 6、乘坐电梯 7、转动转盘 8、指针运动 属于平移的有: 属于旋转的有: 二、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和旋转?请各写出两个。(8分) 、 的运动是平移。 、 的运动是旋转。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空4分,共24分) (1)教室门的打开和关上,门的运动是( ) ①平移 ②旋转 ③既平移又旋转 (2)电风扇的运动是( ) ①平移 ②旋转 ③既平移又旋转 (3)下面( )的运动是平移。 ①转动着的呼啦圈 ②电风扇的运动 ③拔算珠 (4) )得到的。 ①平移 (5)右图中,从图①到图②是( )得到的,从图②到图③是( )得到的。 A 、向右平移7格 B 、向右平移9格 C 、向右平移11格 D 、向下平移1格 E 、向下平移5格 F 、向下平移9格 四、想一想下面的运动,是平移的打“√”,是旋转的画“○”。(18分) 1、小明向前面走了3米。 □ 2、树上的水果掉在了地上。 □ 3、汽车的轮子在不停地转动。 □ 4、火箭发射升空。 □ 5、风扇的叶子在转动。 □ 6、拧开水龙头。 □ ① ②

7、大风车在转动。 □ 8、射箭运动员把箭射在靶子上。□ 9、小明推教室的门,门被打开了。□ 五、看图填一填。(共16分) 图①向( )平移了( )格。 图②向( )平移了( )格。 图③向( )平移了( )格。 图④向( )平移了( )格。 六、移一移,画一画。(共18分) (1)画出图1向下平移4格后的图形。 (2)画出图2向左平移6格后的图形。 (3)画出图 8格后的图形。

三年级轴对称图形教案模板

三年级轴对称图形教案模板 教材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进而认识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一起看看三年级轴对称图形教案!欢迎查阅! #三年级轴对称图形教案1#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课本23-24页的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会直观判断轴对称图形,能用对折的方法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学会欣赏数学之美。 教学重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 能直观判断出轴对称图形,能用折纸的方法找出对称轴; 教学准备: 课件、一些轴对称图形图片、纸和剪刀、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等。 教学过程: 一、巧设情境,激发好奇心。 花园里有只可爱的蝴蝶在翩翩起舞。一天她遇见了小蜻蜓,对小蜻蜓说:“我们是一家人。”小蜻蜓就奇怪了,我是小蜻蜓,你是蝴蝶,怎么是一家人了。蝴蝶笑了笑说,在 大自然里还有很多物体和我们是一家呢。 二、欣赏图片,建立表象。 1、这不,你瞧。蝴蝶找来了什么? 课件出示:蝴蝶、枫树叶、七星瓢虫、蜻蜓、脸谱、交通标志、数字8、飞机、天平、一些字母等。这些图形漂亮吗?学生欣赏各种对称图形。 2、引导观察图形,交流汇报 刚才同学看到的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那么这些图形中你发现都有什 么特征呢?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说一说。

师:你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 生1:我发现他们都很美。 生2:左右一样。上下? 生3:我发现它们是对称的。 师:你是怎么理解对称的? 生3:对称就是左右两边是完全一样的。 3、教学板书“对称” (1)课题导入 师:是啊,刚才我们看到的其实是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的现象。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研究数学上的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 刘元平三下《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刘元平三下《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2)结合剪纸作品,抽象概念 师:谁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剪出一个葫芦吗? 学生自己操作创作。(先把纸对折后再剪) 教师选几张学生剪得好的轴对称图形贴在黑板上。 找出不同的剪法,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剪的。 师:请大家观察,比较这些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生1:他们的形状不同。 生2:他们的大小也不同。 生3:他们的两边是完全一样的。 生4:这些图形上都有一条折痕。 现在你们把你自己剪的图形重新对折一下,你们会发现他们怎么样?(两边完全重合)是的,那么什么样的图形才是轴对称图形呢? 学生回答自己理解的轴对称图形。(对折后两边的部分完全重合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那么这条折痕应该给它取个什么样的名字呢?(对称轴) 老师把课前准备好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灯笼、衣服等) 三、实践操作,深化认识。 1、组织活动——折一折 (1)每个学生剪下附页中的图1,先对折,看两边是否完全重合,再打开,看折痕的位置。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7 图形的运动(二)教案

龙湾区状元第二小学数学学科单元备课稿班级:四(2)、(3)备课人:周舒 单元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 课时数3课时 教材分析 小学阶段“图形的运动”共安排了三次,“图形的运动(二)”是第二次学习这一内容,主要是对平移和轴对称图形的再认识,是在第一学段整体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单元分为两个小节:第一小节是对于轴对称图形的再认识,第二小节对于平移的再认识。每个小节都安排了两个例题:第一小节由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和补全轴对称图形组成;第二个小节是由画平移后的图形和运用平移知识解决问题组成。编排如下图: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2.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感受平移运动的特点,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1.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2.根据轴对称补全对称图形。 3.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4.运用平移知识解决问题。

龙湾区状元第二小学数学学科备课稿 班级: 四(2)、(3) 备课人: 周舒 课题 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性质P82-85 课型 新授课 课时目 标 1.会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掌握画图的方法和步骤:先画出几个关键的对称点,再连线。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 3.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审美观念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 难 点 教学重点:掌握画图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教学 核心任务 你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轴对称图形有哪些特点?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怎样? 你能补全这个轴对称图形吗?怎样画得又快又好?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同学们,我们昨天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谁能说说它有什么特点? 预设: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二)探索新知 1.画出轴对称图形。 教师:根据对称轴,补全下面的轴对称图形。 教师:要想顺利的画出另外一半的图形,你有什么办法呢?根据是什么?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预设: 我们刚刚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点的特点,可以利用这个方法来画。 随笔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轴对称图形》优秀教学设计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会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掌握画图的方法和步骤:先画出几个关键的对称点,再连线。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审美观念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画图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三、教学准备 方格纸、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同学们,我们昨天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谁能说说它有什么特点? 预设: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二)探索新知 1.画出轴对称图形。 教师:根据对称轴,补全下面的轴对称图形。 教师:要想顺利的画出另外一半的图形,你有什么办法呢?根据是什么?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预设:我们刚刚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点的特点,可以利用这个方法来画。 教师:很好,怎样来找点呢,所有的点都找吗? 预设:不用,只要数出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在对称轴的另一侧点出关键点的对称点;顺次连接描出的各个点即可。 教师:谁能来展示一下你画出的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2.探究结果汇报。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预设: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时,先确定对称轴,找出关键点,数出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然后点出关键点的对应点,最后依次连接各个对应点,就可以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教师:你能简要概述一下上面画轴对称图形另一半时的步骤吗? 学生:确定对称轴后,一找关键点;二数出距离;三点对应点;四连线。 (三)知识运用 教师:看来同学们已经找到了画对称图形的方法,那我们来练一练吧。 1.动手操作:剪下教材附页上的脸谱,补全到教材第84页第2题的空白处。2.教材第83页做一做。 3.教材第84页第4题。

最新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图形的运动》知识点总结(全)

1.轴对称 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折痕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常见的轴对称图形有: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边三角形。 字母是轴对称图形的有:A、B、C、D、E、H、I、 K、M、O、T、V、U、W、X、Y。 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1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正n边形有n条对称轴。(n≥3) ①特点:轴对称图形的大小不变,但方向相反; 两个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②画法:定点数格—找对称点—描图。 一是找出图形上每条线段的端点;二是根据对称轴画出每个端点的对称点; 三是依次连接这些对称点,得到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2.平移 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运动的现象叫做平移。 生活中常见的平移现象:拨算盘、升国旗、光盘的出入仓、拉开抽屉、 火车、电梯和缆车的运动。 方向(上、下、左、右) ①两要素 距离 ②特点:平移前后图形的形状、大小、方向不变,只是位置发生改变。 ③画法:定点数格—找对应点—描图。 一是找出图形的一个端点;二是根据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画出这个端点的对应点; 三是根据图形的形状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3.旋转

物体(或图形)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做圆弧或圆周运动的现象叫做旋转。 生活中常见的旋转现象:拧水龙头、汽车方向盘的转动、风车的转动、翻书、 风扇叶片、螺旋桨和钟摆的运动。 特点:旋转前后图形的形状、大小不变,但是位置和方向发生改变。 4.设计图案 一个简单的图形运用轴对称、平移或旋转的方法,可以设计出一幅美丽的图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