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性理论文

中药药性理论文
中药药性理论文

浅谈中药的药性理论

中药的药性理论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基本依据,根据中药临床实践中体现的不同性质和治疗作用加以总结。与此同时,药性理论具有广泛的实践价值,为方剂学中的配伍提供了理论依据,是研究中药药性的形成机制及运动规律的理论。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历史由来已久,最早描述“四气”的文献见《神农本草经》:“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本草经集注》指出:“其(指药性)甘苦之味可略,有毒无毒易知,惟冷热须明。”可见,在临床中,对于药性理论的认识,对于中医临床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1 四气

四气又名“四性”,是指中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产生的反应。四性理论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理论体系,目前“中药药性理论的科学性”成为了中药研究热点。

按照现代药理研究,可以重新定义“四性”的概念,即是具有纠正机体寒证或热证内在活性的一类中药。具体表现在:寒凉药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兴奋性,并能降低基础代谢率;反之,温热药则具有兴奋中枢神经、交感神经和内分泌系统,能提高基础代谢率。欧阳兵[1]提出的“组群中药四性组合性效谱”假说。他认为四性属性相同、功效相近的中药理论上应当具有基本相同的、能客观反映其药性寒热本质的“性效谱”。“性效谱”即可作为界定某一新中药四性属性的科学依据。

中药四性五味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院:教班级: 姓名:学号: 课程论文题目:中药四性五味 课程名称:中药药膳学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2013年12月15日

中药四性五味 学生:高锋 (教育学院12级机制教育班,学号201240914111) 摘要:中药理论的核心是药性理论。“四气”、“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气与味从不同层面描述了中药的基本性质和特征,对于认识中药的共性和个性,以及指导临床运用都有实际意义。“四气”即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4 种药性;“五味”是指药物具有辛、甘、酸、苦、咸5 种不同的味道。“四气”、“五味”之说始见于《神农本草经》,“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温为次热,凉为次寒;有些药物还常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的区别。可见,中药“四气”有程度的不同。另外,还有一些所谓“平性”药,即“中和之性”。平性为气之最和缓者,其实是寒热之性不显,实际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其性平是相对而言,仍未超出四性的范围。“五味”不仅是药物味道的反映,更重要的是对药物作用的概括。临床实践表明,药物的味与功效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味同的药物,其作用也相或有相同之处。 关键词:中药药性;四性;五味 1 “四气”作用的传统认识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人体由于某种因素导致阴阳失衡,从 而出现阴阳偏盛偏衰的结果。《素问·调经论》云:“阳虚则外寒,阴

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阳盛则热,阴盛则寒。”说明寒和热的病证,是阴阳失衡在病理上的主要反映;而药性的确定则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云:“入口则知其味,入腹则知其性。”药物的“性寒”是由其对热证有效而总结归纳确定的,如黄连、黄芩、板蓝根等;反之,药物的“性热”是由其对寒证有效而总结归纳确定的,故热性药适用于寒症,如附子、干姜等。这些为临床利用药物的寒、热、温、凉之偏性以纠正疾病的寒热,调整人体的阴阳偏胜,使之恢复平衡提供了依据,即《神农本草经》所谓“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凉”,以及《素问》“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治则。寒属阴,寒性药物具有清热泻火、清热解毒、清热燥湿、清热凉血等功能。热属阳,热性药物主要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温经散寒等功能。温属阳,温性药物主要有辛温发散、温胃和中、温中祛寒、补气助阳等功能。凉属阴,凉性药物主要有清热、养阴除蒸等功能。 2 “四气”作用的现代研究 现代研究认为,药性即为药物作用于人体的反应,具体地说,药性是由结构相同的化合物决定的,可能是化合物的相同结构类型,亦可能是化合物的相同结构部位。具有相同药性的中药,应具有相同的物质基础。即药性是由所含化合物决定的。关于四气实质现代研究,近年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讨: ①四性与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功能的关系。通过对热证和寒证患者治疗前后动态测定尿中儿茶酚胺类及17 羟类固醇的水平,提示抑制交感神经介质的合成和释放可能是寒凉药基本作用之一。而温热

中药药性学说

一、中药的性能 1.含义:中药性能又称药性,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研究中药性能的 理论就是药性理论。 2.内容: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 3.中药防治疾病的基本机制:(1)药物针对病情而各具有的独特性能,称为药物的偏性。 (2)中药的作用:治疗作用,不良反应。(3)中药性状:指药物形状、气味、滋味、质地(包括轻重、疏密、坚软、润燥)是以药物为观察对象,中药性能是依据用药后机体反应归纳出来的,是以人体为观察对象。 二、四气 1.含义:又称四性,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品性,四气之外还有平性。 2.确定依据:以用药反应为依据,以病证寒热为基准。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 属于寒性或凉性,如板兰根,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属于热性或温性,如附子。 3.所示效用: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1)寒凉性所示效用: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热 毒作用,有伤阳助寒之害。(2)温热性: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有伤阴助火之害。 4.阴阳属性:温热属阳,寒凉属阴。 5.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1)根据病证寒热选择相应药物,治热病投寒药,治寒病投热 药。(2)据病证寒热程度的差别选择相应药物:治亡阳欲脱,选大热附子,中寒腹痛,投温性之煨姜。(3)寒热错杂,寒热并用。(4)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者,当分别治以热药或寒药,必要时加药性相反的反佐药。 三、五味 1.含义:指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既是药物作用规律的概括, 又是部份药物的真实的滋味。 2.确定依据:五味学说是中医归纳解释药物效能的说理工具。(1)确定的主要依据:今之 药味的确定,主以药效,参以口尝。(2)与所治疾病的关系:功能发表行散的药多辛味,能补虚缓急的药多甘味,能敛肺涩肠的药多酸味,能降泄燥湿的药多苦味,能软坚散结的多咸味。 3.所示效用与临床应用:(1)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作用。临床用于治疗 表证,气滞,血瘀等证。(2)甘:能补、能缓、能和,有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性等作用。临床用于治疗虚证,挛急作痛,调和药性,解药、食毒,滋燥等。(3)酸: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作用,还能生津、安蛔。临床用于治疗自汗盗汗、遗精滑精、久泻久痢,久咳,大汗虚脱,崩漏经多。(4)苦:能泄、能燥、能坚。能泄含义有三,一指苦能通泄,二指苦能降泄,三指苦能清泄;能燥指苦能燥湿;能坚的含义有二,一指苦能坚阴,即泻火存阴,二指坚厚肠胃。临床用于咳喘气逆,呃逆呕喘,火热内蕴或上攻诸证,寒湿,湿热等证。(5)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泻下通便作用。临床用于治疗瘰疠、痰核、癥瘕,热结等证。(6)涩:能收、能敛,有收敛固涩作用。临床用于滑脱诸证,久痢脱肛,崩漏带下。(7)淡:能渗、能利,有渗水利湿作用。临床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8)芳香:能散、能行、能开,有化湿,辟秽,开窍,醒脾等作用。 4.阴阳属性: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5.气味配合:(1)意义:气偏于定性,味偏于定能,二者参合才能全面认识药物的性能。 (2)原则与规律:气与味可组配,一药中气只能一,而味可以有一个或更多,味愈多,作用愈广,规律是气味均一,一气二味或多味。(3)气味配合与疗效的关系:气味相同,功能相近,气味想异,功能不同。

中药药性理论

中药药性理论 中药药性理论即是研究中药的性质、性能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中药药性理论升降沉浮、有毒无毒等。苦:“能泄,能燥,能坚”,即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的作用。中药归经理论的形成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以药物所治疗的具体病症为依据,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凡气温热,味辛甘的药物大多有升浮的作用;凡气寒凉,味苦酸的药物,大多有沉降作用,花、叶及质轻的药物大多升浮,种子、果实及质重的药物,大多沉降。 基本内容 中药药性理论即是研究中药的性质、性能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 四气、 五味、 归经、 升降沉浮、有毒无毒等。 *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它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为药性理论重要组成部分,是说明药物作用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

*五味,是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有些还具有涩味或者淡味,因而实际上不止五种。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以仍然称为五味。 1.辛:“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 2.甘:“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 3.酸:“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 4.苦:“能泄,能燥,能坚”,即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的作用。 5.咸:“能下,能软”,即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 *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因而对这些部位的病变起着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药物的归经不同,其治疗作用也不同。 中药归经理论的形成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以药物所治疗的具体病症为依据,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 “酸入肝经,苦入心经,甘入脾经,咸入肾经,辛入肺经。” *升降浮沉,指:药物作用的趋向而言。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是发散上行,沉是泻利下行。升浮药上行而向外,有升阳、发表、散寒等作用。凡气温热,味辛甘的药物大多有升浮的作用;凡气寒凉,味苦酸的药物,大多有沉降作用,花、叶及质轻的药物大多升浮,种子、果实及质重的药物,大多沉降。

考研中医综合 药性理论

中医综合-药性理论 (总分:50.5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型题(总题数:23,分数:34.50) 1.中药的性能不包括 ?A.四气 ?B.五味 ?C.轻重 ?D.归经 (分数:1.50) A. B. C. √ D. 解析: 2.四气的确定依据是 ?A.是从人体的感觉器官中感觉出来的 ?B.是从药物对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总结出来的?C.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D.是从疾病的趋势总结出来的 (分数:1.50) A. B. C. √ D. 解析: 3.按照药性升降浮沉理论,具有升浮药性的药是 ?A.重镇安神药 ?B.平肝息风药 ?C.开窍药 ?D.清热药 ?.泻下药E (分数:1.50) A.

C. √ D. E. 解析:[解析] 升浮药性的药物作用去向多主上升、向外,具有开窍醒神等作用;而重镇安神药、平肝息风药、清热药、泻下药多具有沉降药性。 4.不宜使用辛味药治疗的病证是 ?A.气虚证 ?B.气滞证 ?C.血寒证 ?D.血瘀证 (分数:1.50) A. √ B. C. D. 解析:[解析] 辛味药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如用于气虚之证会加重病情。 5.平性药是指 ?A.无毒之药 ?B.毒性不显著的药物 ?C.治疗作用广泛的药物 ?D.寒热偏胜之性不显著,作用比较平和的药物 (分数:1.50) A. B. C. D. √ 解析: 6.多用酸涩药的是 ?A.寒湿带下 ?B.脾虚带下 ?C.湿热带下 ?.湿毒带下D. (分数:1.50) A.

C. D. 解析: 7.归经学说的理论依据是 ?A.阴阳学说 ?B.五行学说 ?C.脏腑、经络学说 ?D.气味学说 (分数:1.50) A. B. C. √ D. 解析: 8.与苦味药无直接关系的功能是 ?A.清泄火热 ?B.通泄大便 ?C.燥湿 ?D.通利小便 (分数:1.50) A. B. C. D. √ 解析: 9.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毒性是指药物的各种不良反应 ?B.“毒药”历来是总括药饵之词 ?C.无毒药物用量过大也可能产生中毒反应?.毒药的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差甚大D. (分数:1.50) A. B. C. √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中药药理学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中药药理学 药性是药物与疗效有关性质和性能的统称。中药药性理论主要包括四性(四气)、五味、归 经、升降浮沉,以及有毒和无毒。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也是中药学的主要特色,是 中医药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药在长期的临床用药过程中用药经验的高度概括,是中医临 床用药的重要依据。 第1节中药四性(四气)的现代研究 四性是指寒、热、温、凉是四种不同的药性,实际是药物寒性与热性两种不同的性质。是从药 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的,是中药最重要的基 础理论之一,是中医处方用药的重要依据,中医治病是利用药性之偏性调整人体这偏性,从而达

到阴阳之间的相对平衡,“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然而四性是否客观存在?是否有客观而有效的差别标准?四性的生理活性及物质基础是什么等 问题一直为历代医家所关注,至今仍有很大争议。中药四性理论的研究是国家基金优先资助的领 域之一。 1、四性的药效学研究 1.1 60年代侯灿:对72味中药分别通过抗菌、退热、抑制、兴奋作用和是否含有挥发油五个项目 进行研究。 结论:寒凉药具抗菌、退热、抑制作用,认为寒凉药是能够最终改善机体热量过午剩反应状态或适 应这种状态和药物。温热药具有兴奋、刺激作用,主认为温热药能够最终改善机体热量不足的反应 状态或适应这种状态和药物。 1.2 70年代梁月华

从寒证或热证病人常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的角度进行研究临床与药理研究。 结论:温热药增强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功能活动;寒凉药使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 功能活动降低。两类药通过对植物神经功能的调节,纠正机体寒热不平衡状态。 2、四性对环核苷酸的影响 结论:温热药提高cAMP水平 寒凉药提高cGMP 水平 3、四性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结论:寒证病人和温热证病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及神经递质含量等研究也表明四性与中枢神经有关。 寒证模型动物和热证模型动物给予电刺激后,寒证大鼠痛阈值和惊厥阈值升高,表明中枢抑制增强。 热证大鼠痛阈值和惊厥阈值降低,表明中枢兴奋增强。 大鼠寒证(虚寒证)模型,大鼠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A)和多巴胺(DA)含量降低, 而5-羟色胺(5-HT)含量升高。 寒证(虚寒证)大鼠经热性温阳药或温性补气药治疗3日,

(精)中药学——第三单元 药性理论

中药学——第三单元药性理论 细目一四气 细目二五味 细目三升降浮沉 细目四归经 细目五毒性 细目一四气 要点一四气所表示药物的作用 寒凉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尿、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息风等(清凉泻热) 温热药: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原、回阳救逆等(温阳散寒) 要点二四气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1.温热药用治阴寒证,寒凉药用治阳热证。 2.寒与凉、热与温之间程度上的差异。 3.寒热错杂之证,寒药与热药并用。 真寒假热用热药治疗,真热假寒证用寒药。 细目二五味 辛:能散、能行。 作用:发散、行气行血。

治疗:表证、气血阻滞证。 如:苏叶发散风寒、木香行气除胀、川芎活血化瘀。 甘:能补、能和、能缓。 作用: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 治疗:正气虚弱、身体诸痛及调和药性、中毒解救。 如:人参大补元气、熟地滋补精血、饴糖缓急止痛、甘草调和药性并解药食中毒等。 酸:能收、能涩。 作用:收敛、固涩。 治疗: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肠滑、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带不止等证 如:五味子固表止汗、乌梅敛肺止咳、五倍子涩肠止泻等 苦:能泄、能燥、能坚。 作用: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 治疗:热证、火证、喘咳、呕恶、便秘、湿证、阴虚火旺等证。 如黄芩清热泻火,杏仁降气平喘,半夏降逆止呕,大黄泻热通便,黄连清热燥湿,苍术苦温燥湿,黄柏泻火存阴等。 咸:能下、能软。 作用:泻下通便、软坚散结。 治疗:大便燥结、痰核、瘿瘤、癥瘕痞块等证 如:芒硝泻热通便,海藻、牡蛎消散瘿瘤等 淡:能渗、能利。 作用:渗利小便。

中药学药性记忆口诀

中药学药性记忆口诀 解表药 01、发汗解表(发表) 麻黄: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宣肺平喘 【麻黄——水肿宣传(蚂蝗发表水中宣传)】香薷: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和中化湿 【香薷——水肿和化(相如发表水中荷花)】浮萍:发汗解表利水消肿透疹止痒 【浮萍——水肿透痒(浮萍发表水中偷羊)】桂枝:发汗解表温经通脉温阳化气 【桂枝——经通温化(鬼子发表精通文化)】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生姜——温止呕咳(生姜发表闻之OK)】02、祛风胜湿止痛(风湿痛) 防风:解表解痉祛风胜湿止痛 【防风——表痉(防风宝镜)】 藁本: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藁本羌活——表寒(搞本枪火彪悍)】03、祛风散寒通窍止痛 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细辛:温化(细心学文化)】 白芷:祛风散寒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白芷:湿带肿脓(柏芝十代中农)】 苍耳子:祛风散寒通窍止痛除湿止痒 【苍耳:湿痒】 辛夷:散风寒通鼻窍 04、解表透疹 西河柳:解表透疹祛风除湿 西河:风湿 荆芥:解表透疹散风止痒止血 荆芥:风痒血(警戒风扬雪) 紫苏:安胎行气宽中发表散寒解鱼蟹毒 紫苏:胎中寒毒(自疏胎中寒毒) 05、疏散风热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 蔓荆:清头风痛 薄荷:疏散风热疏肝清利头目利咽透疹 薄荷:疏肝利头咽疹(北河树干里头演阵) 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利咽透疹解毒消肿疗疮牛蒡:肺咽疹毒消(牛蒡飞烟疹毒消) 06、明目 蝉蜕:疏散风热明目退翳透疹止痒息风止痉

蝉蜕:风痉疹痒目(残颓风景真养目) 木贼:疏散风热明目退翳止血 木贼:退血(木贼退学) 桑叶:平肝明目清肺润燥凉血止血 桑叶:平凉止肺燥(桑叶屏幕两只肥皂) 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菊花屏幕死)07、升阳解热 葛根:升阳止泻解肌退热透疹生津 葛根:泻疹津(哥根谢枕巾) 升麻:升举阳气解表退热透疹解毒 (升麻透疹毒) 柴胡:升阳举陷解表退热疏肝解郁 柴胡:举陷疏肝(柴胡锯树干) 淡豆豉:解表除烦(吃豆解表烦) 清热药 08、清热泻火 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湿敛疮生肌止血 石膏:烦渴收疮肌血(石膏烦渴收藏鸡血)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知母淫灶) 天花粉: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 (天花省劲肥皂消) 09、清热除烦利尿

中药枳壳的药性理论、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

中药枳壳的药性理论、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枳壳始记载于《神农本草经》,为中医常用理气药。枳壳性微寒,味苦、辛、酸,具有理气宽中、行滞消胀之功效,主治胸胁气滞、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脏器下垂等症。 虽然枳壳是中医临床常用药,但其性味及相关理论,文献记载出入较大,仍存在很多疑惑。本文基于中药“一药X味Y性(Y≤X)”的中药性味新假说理论,以枳壳为研究对象,运用中药性味可拆分,可组合的研究方法,综合运用中药学、药理学、化学等理论和技术,对枳壳的性味物质基础和性味药理学进行了研究,力求阐明其性味科学内涵,明晰其作用特点与适应症,为临床遣药组方奠定理论基础。 同时也以更多的研究实例验证“中药一味一性、一药X味Y性(Y≤X)”的中药性味理论假说的客观性,进一步完善中药性味可拆分性、可组合性研究的规范,进而丰富中医药性味理论,并为临床用药及新药研发提供重要的参考。本文主要 研究内容如下:1文献综述(1)本部分在系统查阅历代本草有关中药性味记载的 基础上,通过对枳壳古今文献的整理与分析,介绍了枳壳品种及道地沿革考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研究现状,从而为本文研究的开展奠定了扎实的 文献资料基础。 (2)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查阅,对植物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生物活性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为枳壳中多糖类大分子化合物的研究提供参考。 (3)枳壳的性味有着相当复杂的演变历程,通过检索大量古籍文献与现代临 床资料,系统梳理了枳壳性味理论的演变过程,确认不同时期、不同医家对性味理论的认识,深化对枳壳性味的理解。枳壳性味变化主要历经:由始载于《神农本草经》的“苦、寒”到唐、宋代的“苦,酸、微寒”和“苦,辛、微寒”,再到现、

中药药性的自然辨证法思想

中药药性的自然辨证法思想 刘卓 2014级研究生六班学号201481895010 [摘要]中药药性是中药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正确理解中药药性的概念和思想,对开展中药药性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古代文献和现代认识的梳理,进而从全面的角度论述中药药性的概念及其自然辩证法思想,指出中药药性的思想与自然辩证法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中药秉承自然环境因素之变化,结合自然辩证法思想,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调整机体状态,便于临床辨证使用。从自然辩证法高度阐述中药药性这一认识对明确和拓展中药药性的研究方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 [关键词] 中药药性、自然辨证法思想、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中医理论是建立在中国特有的自然哲学观基础上的,表现为天人相应的世界观,阴阳五行的辨证方法,取类比相的认识论等诸多方面。而中药药性理论也与中医理论一脉相承,广泛地应用各种自然哲学的思辨方法认识中药、解释药理、指导用药。同中国医学一样,中药药性理论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几千年来,它为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的健康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至今在人类生产生活中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在国际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传播和重视。作为一个民族的传统药学理,它为什么能历经几千年而不衰,具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呢?我认为,中药药性理论科学的、合乎自然规律的认识论是其赖以存在的根本原因,也是其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下面,本文即就自然科学方法论与中药药性理论之间的关系进行粗浅的探论。 1.中药药性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中药学经过以《神农本草经》为代表的草创期, 到魏晋六朝得到充实发展, 在唐代已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药典式药学体系)---《新修本草》。宋代的《证类本草》更是资料丰富,内容广泛,体例完备,但关于中药药性药理方面的论述却相对较少,尚停留在经验用药的水平,未形成有完整理论的中药药性、药理体系。随着北宋后期医学理论探讨风气的开展和运气学说的广泛应用,金元时期的医家便对经验用药进行整理,转化为理论指导下的用药。早期是通过《内经》某些自然哲学观点对药味进行归纳,如刘完素在其《素问病机玄病式-药略》一章中以“凡物虽与人异, 然莫不本天地之一气以生,特物得一气之偏。……又借药物一气之偏,以调吾身之盛衰……善假物之阴阳,以变化人身之阴阳也。” 1.1五运六气与中药药性 五运六气学说自唐王冰之后被古代医家广泛接受,金元医家用其整理药性,而以缪希雍为首的《本经复古派》用它来解释药性。缪希雍在《本经疏证-原本草药物气味指归》中指出“夫物之所生也,必禀乎于天;其成也,必资乎地。”正是根据这种自然哲学观来对各种药物的药性进行阐述,如关于天门冬一味,《本经疏证》中说:“天门冬正禀大寒之气以生,得地之阴精独厚,味虽微苦甘而带辛,其气大寒,其无毒,以甘多者为胜,味厚与气、阴也

中医上的四气五味

中医上的四气五味 四气五味,中药的性质和滋味。中药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药物都具有一定的性和味。性与味是药物性能的一个方面。自古以来,各种中药书籍都在每论述一药物时首先标明其性味,这对于认识各种药物的共性和个性,以及临床用药都有实际意义。 一、四气五味的涵义 1、四气:四气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特性。又称四性。寒凉和温热是两种对立的药性,而寒与凉、热与温之间只是程度的不同。另外还有平性,即药性平和。一般寒凉药多具清热、解毒、泻火、凉血、滋阴等作用,主治各种热证。温热药多具温中、散寒、助阳、补火等作用,主治各种寒证。 2、五味:五味是医家在长期实践过程中,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用五行学说总结归纳而成的。药物的五味是通过长期的用药实践所获得的疗效而确定的。它不仅是药物味道的真实反映,也是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内经》认为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这是关于五味所代表的药物作用最早的总结和概括。经后世医家不断补充和发展,五味所代表的药物作用及主治病证日臻完善,指辛味、甘味、酸味、苦味、咸味。 五味之外,还有淡味及涩味。淡味能渗能利,有渗湿利小便的作用,一些渗湿利尿药多具有淡味。淡味药多用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等病证。 二、四气五味的作用 1、四气的作用: 四气的作用:如寒凉药多具解热、抗菌、消炎、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及镇静、降压、抗惊厥、镇咳、利尿、抗癌等作用;温热药多具解热、镇痛、止呕、止呃、抗菌,促进免疫、强心、升压,兴奋中枢,改善心血管机能,促进细胞蛋白质的合成与代谢,改善营养状态,提高机

体工作能力等作用。 此外,如急性感染性疾病多属热症,常用寒凉方药进行治疗。实验研究证明,寒凉方药多具有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例如,清热药银花、连翘、板蓝根、白头翁等 2、五味的作用 辛味能散能行,有发散解表、行气行血的作用。一般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辛味,故辛味药多用治外感表证及气滞血瘀等病证。 甘味能补能和能缓,有滋补和中、调和药性及缓急止痛的作用。一般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制止疼痛的药物多具甘味,故甘味药多用治正气虚弱、身体诸痛及调和药性、中毒解救等。 酸味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的作用。一般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等。 苦味能泄能燥能坚,有清泄火热、泄降逆气、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等作用。 咸味能下能软,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 三、四气五味与养生 《黄帝内经》中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养生原则和方法,如“法于阴阳”、“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等,但由于“人以水谷为本”,故最重要或最基础的还在于“食养”,在于饮食营养的“食饮有节”。 在消化生理上,《黄帝内经》提出了“脾胃学说”。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接受和消化饮食物。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都必须首先经过胃的消化和吸收,才能转化为机体可以直接利用的气、血等物质,故称“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并将胃的这种功能概括为“胃气”。强调饮食营养,必须首先重视脾胃的运化功能这一内因,必须以脾胃为本,重视保护和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促进人体饮食营养的消化、吸收和输送,这对于解决在食物资源较为丰富的今天,为什么仍然存在着的许多营养不良性疾病提供了十分有效的方法,

5药性理论

5-1 药性理论 中医认为,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机理/基本作用)是祛除病邪,消除病因;扶持正气,增强机能;恢复脏腑功能的协调;纠正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使之最大程度上恢复到正常状态。 药物之所以能够针对病情,发挥作用,是由于药物本身各自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前人将之称为药物的偏性,意思是说以药物的偏性来纠正疾病所表现出来的阴阳气血偏盛偏衰。 药物的偏性即指其所具的若干特性和作用。 (中药治病的基本机理是以药物的偏性,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胜偏衰。)中药治病的基本方式:以偏纠偏。 《类经》:“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者,因气味之偏也。” 《医断》:“药者草木,偏性也,偏性之气皆有毒,以此毒除彼毒也。” 《医原》:“药未有不偏者,以偏救偏,故名曰药。” 中药的性能,又称为药物的偏性(也称药性),它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药物性质与功能的高度概括(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是指以药物的偏性来纠正疾病所表现出来的阴阳偏胜偏衰。 研究药性形成的机制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研究中药性能的理论)称为药性理论。它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毒性)等。 注:性能≠性状。 中药的性状是指药物形状、颜色、气味、滋味、质地(包括轻重、疏密、坚软、润燥等),是以药物(药材)为观察对象。 中药的性能也称药性,它包括药物发挥的物质基础和治疗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作用。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是依据用药后的机体反应而归纳出来的,是以人体为观察对象。 前人常将二者相联系,并用性状解释作用原理。二者的含义和认识方法迥异,不能混淆。 中药的作用是指药物机体的影响,或机体对药物的反应,包括治疗作用(治疗效用)和不良作用(不良反应)。中药的治疗作用又称为中药的功效,中药的不良作用包括副作用和毒性反应。总括之,其特性是对人体的作用具有两面性。 (用药的基本原则是:扬效抑毒。即充分合理利用中药的治疗效用,尽量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中药的功效,是指中药对人体疾病的治疗作用,亦称中药的功能。功效术语往往凝练为短短数个字,是对中药治疗作用的高度概括。 人们对中药功效的认识和概括,是根据机体的用药反应,即用药前后症状、体征的变化,通过审证求因、辨证论治的方法归纳出来的。因此,中药功效的确定和系统形成,与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形成或发展过程有着密切不可分的关系。 中药的功效一般分为两类: 1、对因治疗功效,是指该药能缓解或消除某种病因的作用。包括祛邪、补虚扶正、调理脏腑功能、消除病理产物等方面,如属祛邪的有祛风、散寒、清热、凉血、泻火、除湿、泻下、涌吐、杀虫、解毒等;属补虚扶正的有补气、补阳、补血、滋阴、生津、填精等。属调理气血与脏腑功能的有理气、降气、活血、敛肺、安神、开窍、息风、平肝潜阳等;属消除病理产物的有消食、利水、祛痰、化瘀等。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试题及解析药性理论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试题及解析:药性理论 (一)A型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 D E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四气的确定是: A.从人体的感官感觉出来的 B.从疾病的性质中总结出来的 C.从药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中概括出来的 D.从季节的不同变化结出来的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C 答案分析:四气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总结出来的,它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是相对而言的,故答案应选C。 2.寒凉药的作用是: A. 暖肝散结 B. 温里散寒 C. 清热解毒 D. 补火助阳 E. 回阳救逆 答案:C 答案分析:寒凉药分别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尿、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息风等作用; 而温热

药则分别具有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原、回阳救逆等作用,故答案应选C。 3.苦味药的作用是: A.能和能缓 B.能燥能泄 C.能下能软 D. 能收能涩 E. 能行能散 答案:B 答案分析:苦味药的作用是“能泄、能燥、能坚”,即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等作用,故答案应选B。 4.淡味药的作用是: A. 能和能缓 B. 能下能软 C. 能燥能泄 D. 能收能涩 E. 能渗能利 答案:E 答案分析:淡味药的作用是“能渗、能利”,即具有渗湿,利小便的作用,故答案应选E。 5.治疗筋脉拘急疼痛的药物多具有: A. 辛味 B. 甘味 C. 酸味 答案分析:甘味药的作用是“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 D. 苦味 E. 咸味 答案:B

中药法象药理学说

中药法象药理学说 1取象比类 随着对中医思维方式研究的持续发展,唯象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所谓唯象理论就是中医的“取象比类”,也就是获取某一类或几类事 物的“象”,然后把这种“象”进行“比类”——类比、推理,得出 一定结论的思维方法[1]。 “取象比类”一词出自《周易》,其中象有两种涵义:一是指卦相, 即八卦和六十四卦;二是指物象,即八卦所象征的事物和六十四卦构 成的物象。“取象比类”就是取八卦的象和他们所象征的事物进行运思,借某种直观的形象作为诱导物,触类旁通、引思联想,经过推导 而得出相关的结论。《内经》曰:“天地万物者,不以数推,以象之 谓也”,“援物比类,化之冥冥”,“不引比类,是知不明”,也就 是常说的“取象比类”。“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是古人的智慧结晶。 “取象比类”是中医逻辑思维的基础。中医的理论体系源远流长,几 千年来因为历代医家悉心的临床观察和诊疗实践的升华,形成了中医 独特的理论体系,使我们能参照前人的经验并应用于现代临床。“取 象比类”的方法在中医理论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中医理论中的“取象比类”和现代控制论中的同构理论都是一种类比 推理,中医的“取象比类”方法就是一种原始的同构方法,运用类比 推理即“取象比类”推测说明阴阳、五行和人体各种生理、病理现象等,在中医学中是比比皆是,不胜枚举[2]。如中医基础理论之一五 行学说的归属理论,就是“取象比类”推论演绎的具体体现。按五行 各原始特性的原理,自然之木具有升发、条达之性,据逻辑推断,凡 具有此类特性或类似此特性的事物或现象归属于木行。以春季而言, 此季是万物生长旺盛的季节,日非一日,蒸蒸日上,这正与木之升发 特性相近,理应归属木行。再如东方是日、月冉冉升起的地方,这也 与木的特性恰好相似,而东方也就归属于木,诸如此理,不一胜数。

中药的药性(有温度的中药宝典)

中药的药性(有温度的中药宝典) 中药的药性,是所有的药物共同具有的一些普遍特性。中药的性能理论,又称为药性理论。它既是中药功效的高度概括,也是认识中药功效和应用中药的理论基础。中药的药性,是所有的药物共同具有的一些普遍特性。中药的性能理论,又称为药性理论。它既是中药功效的高度概括,也是认识中药功效和应用中药的理论基础。祖国医学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都是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而致机体阴阳偏盛偏衰、脏腑经络功能失调的结果。因而,药物防病治病的基本作用,不外乎祛邪去因,扶正固本,协调脏腑经络功能,从而纠正机体阴阳偏盛偏衰,使其恢复阴平阳秘。药物之所以能够针对病情,发挥上述基本作用,是由于各种药物各自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前人也称之为药物的偏性,意思是说以药物的偏性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古人未能对药物作用的物质基础进行深入的探究,以药物的偏性来解释药物作用的基本原理,这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清代医家徐洄溪总结说:“凡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或取其所生之时,或取其所生之地,各以其所偏胜而即资之疗疾,故能补偏救弊,调和脏腑,深求其理,可自得之。”则不仅指出了“凡药之用”“各以其所偏胜而即资之疗疾”,而且进一步对药物的各种偏性作了探求。 中药治疗疾病的偏性是多种多样的,将其复杂的性质与功能概括起来,主要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补泻、归经、毒性等方面。这些性能理论,是我国历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根据药物的治疗作用,在中医的阴阳、脏腑、经络等理论指导下总

结出来的。它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赖以们学习、应用和研究中药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 一、四气 四气,即指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它是通过调节机体寒热变化来纠正人体阴阳盛衰的,为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药性理论。 对于四气的认识,起源甚早。《汉书艺文志•方技略》曰:“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可知药性分寒温,不晚于西汉时代。文中还指出药性之寒热,是“因气感之宜”所形成,所以《本经》首先提出了“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可见最早药性的四气,是以四时气候特征来概括药物性能的。然而宋代寇宗奭为了避免与药物的香臭之气相混淆,主张将“四气”改为“四性”。李时珍亦从其说,谓“寇氏言寒热温凉是性,香臭腥燥是气,其说与《礼记》文合。但自《素问》以来,只以气味言,卒能改易,故从旧尔。”。寇、李之论,虽然亦有其理,然而未能说明四气的原始含义。 四气药性也和五味一样,寓有阴阳属性,即寒凉属阴,温热属阳。寒凉与温热是相对立的两种药性,而寒凉与温热之间则仅是程度上的不同,即“凉次于寒”、“温次于热”。有些本草文献对药物的四性还用“大热”、“大寒”、“微温”、“微凉”加以描述,这是对中药四气程度不同的进一步区分,示以斟酌使用。此外,四性以外还有一类平性药,它是指寒热之性不明显、药性平和、作用较缓和的一类药。一般平性药物的功效主要通过五味和其他药性来反映出来。 药性的寒热温凉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总 结出来的,这与所治疗疾病的性质是相对而言的。如病人表现为高热烦渴、面红目

学中药如何把握药性

学中药如何把握药性 药分三品,《神农本草经》把三百六十味药分成了上、中、下三品。 为什么要分品呢?用人要讲人品,用药也要讲药品。知道一个人的人品就能知人善任:人品好的人,我们可以大用、重用,可以和他深交;人品不好的人也要用,用他的能力,同时又要防着他,不可久用或委以要职。用药也是如此。 陶弘景在《神农本草经》的序言中对药的上中下三品做了一个说明:上品药应天,行王道;“上品药性,亦皆能遗疾,但其势力和厚,不为仓卒之效,然而岁月常服必获大益,病既愈矣,命亦兼申。天道仁育,故云应天。” 上品的药也能治病,但是力量比较缓和,可能仓促之际没有什么效果,或者效果要来得慢一些,但是服用这个药的时间二长,它对你的身心必然有很大的益处。等你病好了以后,寿命也会延长。它治病不伤人,而且还养人,这些药它符合“天有好生之德”的天道,所以应天。用上品的药相当于用王道,可能效果来得稍微慢一点,但当病好了以后,人的身体也好了。所以,用上品药,有长远的效果。 中品药应人,行人道;“中品药性,疗病之辞渐深,轻身之说稍薄,于服之者,祛患当速,而延龄为缓。人怀性情,故云应人。”《神农本草经》谈到中品药的时候,说它治什么病的言辞多了,而说它“久服轻身不老”之类的话就少了。要知道,《神农本草经》在解释上品药的时候,动不动就在最后来一句“久服轻身不老”。所谓“轻身”,就是觉得自己的身体变得轻快了,而

不是身体的重量真的变轻了。服中品药,病好得快,但可能它没有什么令人长寿的作用了。中品药是跟人相应的,它行的是人道。我们知道,“天道远,人道逐。”还就是近的意思。天道虽然是好东西,但它毕竟是离我们要远一些的。人道迹,我们在社会上看到的这些东西、规律都是人道,人道离我们很近。你行天道,虽然有功效,但是功效要远一些;行人道,功效则要近一些。急功近利你就行不了天道。 下品药应地,行霸道;“下品药性,专主攻疾,毒烈之气,倾损中和,不可恒服,疾愈即止,地体收杀,故云应地。”下品药是专攻疾病的,它有毒烈之气,能够很快地伤害人的中和之气,不能经常服用,病好了就得停下来。它对应的是地道,说白了,就是通地狱的。 用下品药没法养生,我们只能利用它的能力,把事情做完就行了,不可重用它,不可跟它深交,否则它会害你,可以用于一时而不能长久,它行的是霸道。古人讲,治理百姓应该宽猛相济,王道和霸道相结合,有时候应该宽厚,有时候应该严厉一些,交替着用。真的有这种刁民、暴民,我们可以用武力镇压,但是镇压完了马上就要实行仁政,进行宽抚,不能镇压完了还在杀戮。

中药学 药性理论 习题答案

中药学第一单元药性理论 一、A1 1、对于表寒里热、上热下寒、寒热中阻而致的寒热错杂的复杂病证,应当用 A、寒性药物 B、温性药物 C、凉性药物 D、寒热药物并用 E、大热药物 2、多用于体虚多汗、肺虚久咳的药物是 A、酸味药 B、苦味药 C、甘味药 D、辛味药 E、咸味药 3、中毒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剂量过大 B、误服伪品 C、炮制不当 D、配伍不当 E、药温太低 4、以下药物均可以治疗头痛,由于归经的不同,主要用于治疗厥阴经头痛的药物是 A、白芷 B、羌活 C、柴胡 D、吴茱萸 E、细辛 5、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病变部位在上在表者,治疗宜升浮 B、病变部位在下在里者,治疗不宜升浮 C、病势下陷者,治疗不宜升 D、病势上逆者,治疗宜降 E、对于复杂的病情可以采用升降浮沉并用的方法 6、以下关于沉降药物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A、性寒凉 B、味甘、辛 C、质重 D、升降方面多主下行 E、浮沉方面多向内 7、以下药物属于升浮药的是 A、牡蛎 B、旋覆花

C、蔓荆子 D、决明子 E、枳实 8、以下关于炮制改变药物升降浮沉药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酒炒则性升 B、姜汁炒则性散 C、醋炒则收敛 D、盐水炒则下行 E、蜂蜜炒则性散 9、以下属于升浮性药物是 A、苏子 B、枳实 C、苍耳子 D、菟丝子 E、龙骨 10、以下属沉降的药物是 A、大黄 B、麻黄 C、黄芪 D、升麻 E、桂枝 11、升浮药物一般的性味是 A、苦寒 B、咸寒 C、酸热 D、辛温 E、苦温 12、归经学说的理论基础是 A、阴阳学说 B、五行学说 C、脏腑、经络学说 D、临床实践 E、气味学说 13、苦味药作用不包括的是 A、燥湿 B、清泄 C、软坚 D、通泄 E、降泄

浅谈中药药性理论与认识的四个层次

基金项目:北京中医药大学校级课题(2016?DZM111?JC001)作者单位:100029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刘佳丽(硕士研究生)二何飞武(硕士研究生)二陈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科研处(张冬梅) 作者简介:刘佳丽(1989-),女,2014级在读硕士生三研究方向:仲景的脉证方药体系研究三E?mail:jialiliu2014@https://www.360docs.net/doc/9716952555.html, 通讯作者:陈萌(1970-),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三研究方向:仲景的脉证方药体系研究三E?mail:chinmed@https://www.360docs.net/doc/9716952555.html, 浅谈中药药性理论与认识的四个层次 刘佳丽 何飞武 张冬梅 陈萌 【摘要】 现行的中药药性理论与认识可以划分为四个层次:属性层次,主要包括味道二气味二质地二颜色二形状等;理论层次,主要包括四气二升降浮沉二归经等;功效层次,包括毒性和功效;主治层次三属性层次源于药物自身;理论与功效层次均是对药物作用机理的概括性认知;主治层次是客观现象三四个层次的可信度排序是:属性>主治>功效>理论三四者密切相关,各有侧重,不可偏废三 【关键词】 中药; 药性理论; 药性认识; 四个层次; 五味 【中图分类号】 R282.71/.77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674?1749.2016.10.040 现行的中药药性理论主要包括四气二五味二升降浮沉二归经二毒性二功效二主治等[1]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未上升为理论的药性认识三其实,这样的理论和认识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是属性层次,第二个是理论层次,第三个是功效层次,第四个是主治层次三1 属性层次 属性指事物所具有的性质二特点[2]三中药的属性指其 本身所附属的性质和特点,由人的味觉二嗅觉二触觉二视觉等 直接获得三这个层次的内容主要包括中药的味道二气味二质地二颜色二形状等三1.1 味道 中药的味道可以用舌头直接尝出来三味道主要分为酸二苦二甘二辛二咸五种,古人称之为五味三甘味药能补,如党参二大枣补益气血;能缓,如甘草二饴糖缓急止痛;能和,如甘草二蜂蜜调和药性二和胃安中三苦味药能泄,如栀子清泄火热,杏仁降泄逆气,大黄通泄秘结;能燥,如黄芩二黄连苦寒燥湿,苍术二厚朴苦温燥湿;能坚,苦能坚阴,又称 泻火存阴”,清热泻火是直接作用,坚阴或存阴是间接效果,如黄连清肠热以 厚肠胃,黄柏泻相火以坚肾阴三辛味药能散能行,如生姜发散风寒,川芎行气活血三咸味药能下能软,如芒硝泻下通便,海藻二牡蛎软坚散结三酸味药能收能涩,如五味子收敛止汗,山茱萸涩精止遗三酸苦甘辛咸是五种最基本的药味,此外还有淡味和涩味,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将涩附于酸,淡附于甘,仍以五味称之[3]三 1.2 气味中药的气味可以用鼻子直接闻出来三‘本草衍义“曰:

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现状问题和对策

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现状、问题和对策 张德芹1,高学敏2,钟赣生2,张建军2 (1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天津300193;2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方药学系,北京100029) [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中药药性理论研究在加强对古代本草文献考证整理和现代中药文献分析归纳的基础上,应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积极采用现代科学方法来研究中药药性,将传统中药药性理论的优势、特色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建立符合现代科学认知规律的中药药性表征体系及其规范标准,科学地表征中药药性理论的内涵,揭示中药药性的科学本质。 中药药性是中药的核心和基础,是对中药作用于人体后产生的多种医疗作用和效果的高度概括。中药药性理论是研究药性的形成机制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是我国历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以阴阳、脏腑、经络学说为依据,根据药物的各种性质及所表现出来的治疗作用总结出来的用药规律。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中医临床运用中药的重要依据,其基本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配伍、禁忌等。 近40年来学者们围绕中药药性理论在理论探讨、实验研究、临床应用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建立了很多研究中药药性理论的技术方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由于受传统思维观念的影响,加之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缺乏质的突破,导致中药药性理论的本质一直缺乏现代科学的阐述,使在中医理论体系指导下使用的中药始终无法正确合理地被纳入现代药品生产管理体系。因此,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揭示中药药性的科学本质,建立符合现代科学认知规律的中药药性表征体系及其规范标准是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现将目前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研究思路阐述如下。 1研究现状 1.1国家重点项目的支持:为进一步推进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创新,科技部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中设立了中医理论基础研究专项,并将中药药性理论研究列入中医理论基础研究专项的重点支持方向。目前以山东中医药大学为第一承担单位,由广西中医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等8所中医药院校、科研单位和医疗机构承担的国家“973”计划“中药药性理论相关基础问题研究”项目已经正式启动。该项目将通过对中药药性的物质基础及其性效发生机制进行深入系统研究,以现代科学技术语言科学表征中药药性理论的内涵,建立符合现代科学认知规律的中药药性表征体系及其规范标准。其研究成果不仅可为临床用药和实验研究提供理论指导,而且将促进中药新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为保持中医药特色与优势、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的重要支撑和保障[1]。以中国中医科学院为第一承担单位,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等8所中医药院校、科研单位和医疗机构承担的国家“973”计划“中药药性理论继承与创新研究”项目也已启动研究。该项目通过系统比较和分析中药的药性物质基础的差异、遗传变异、环境变异、生物效应,探讨中药药性形成的影响因素、物质基础及对机体能量-物质-信息网络的调控,发现相关物质基础的共同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