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地质学课后题

构造地质学课后题
构造地质学课后题

※<习题1>

1、何为地质构造?

2、什么是构造地质学?共有哪些任务和基本研究方法?

3、什么是石油构造地质学?在石油地质勘查中的位置如何?

5

※<习题2-1>

1、岩层,地层、层理三者有何区别?

2、在垂向剖面中和地质图上海侵层位与海退层位有何表现?

3、什么是原始倾斜?

4、何为穿时现象?

5、水平岩层有何特征?

5

※<习题2-2>

1、什么是岩层产状三要素?

2、何为视倾角、视倾向?真倾角与视倾角如何换算?

3 “V”字形法则的内容和应用条件是什么?

5

※<习题2-3>

1、哪些标志可用于判断岩层的顶面和底面?

2、真厚度,铅直厚度、视厚度三者有何不同?

3、如何求取岩层的厚度、埋藏深度和露头宽度?

5

※<习题2-4>

1、整合与不整合反映在地壳运动性质上有何不同?

2、平行不整合与角度不整合有何异同?

3、嵌入不整合、超覆不整合,非整合各指什么?

4、何为古潜山?

5、哪些标志可用于确定不整合的存在?

6、怎样确定不整合的形成时代?

7、与不整合有关的油气圈闭有哪些基本类型?

5

※<习题3-1>

1、什么是内力?其与外力有何关系?

2、什么是应力?分为几种?怎样确定其正负?

3、一点的应力状态可用哪几个应力分量来表示?为什么?

4、平面应力状态下的应力公式怎样应用?怎样确定α值?

5、平面应力莫尔圆怎样画?怎样应用?

6、平面主应力莫尔圆、平面纯扭应力莫尔圆、平面一般应力莫尔圆三者有何不同?

5

※<习题3-2>

1、什么叫变形?什么叫应变?

2、线应变与扭应变的正负值是怎样规定的?

3、泊松效应指什么?

4、应变椭球指什么?

5、什么是应变椭球的无伸缩面和等伸缩面?

5

※<习题3-3>

1、何为弹性、塑性?

2、岩石变形方式有哪几种?

3、均匀变形和非均匀变形有何特征?各包括哪几种变形方式?

4、什么是递进变形?

5、岩石变形可分为几个阶段?

6、弹性变形有何特征?

7、通过分析塑性变形的应力应变曲线你得到了哪些收获?

8、何为松弛?何为蠕变?

9、塑性变形有哪些基本的机制?

10、岩石的破裂方式有哪两种?

11、为什么剪裂角小于900 ?它与哪些因素有关?

12、那些外界因素怎样影响岩石的力学性质和岩石的变形?

5

※<习题3-4>

1、何为构造应力场?通常用什么来表示?

2、在理想情况下,变形图像与应力网络有何对应关系?

3、边界条件包括哪些内容?

5

※<习题4-1>

1、什么是褶皱、背斜、向斜?它们之间有何关系?

2、褶皱有哪些基本要素?各表示什么?

3、线状构造的产状通常用什么来表示?

4、倾伏角、倾伏方向、侧伏角,侧伏方向各指什么?

5、何为褶皱的波长和波幅?

6、何为闭合背斜?闭合度和闭合面积各指什么?

7、怎样估算闭合构造的闭合度?

5

※<习题4-2>

1,根据轴面产状和枢纽产状,通常将褶皱分成哪些类型?

2,里卡德的分类有何特点?

3、据形态,褶皱可分成哪些基本类型?

5

※<习题4-3>

1、褶皱构造有哪些基本的形态类型?

2、形成平行状褶皱、雁行状褶皱、帚状褶皱的构造应力场各具有何种性质? 5

※<习题4-4>

1、褶皱形成机制有哪些基本类型?各有何特征?

2、弯滑褶皱作用与弯流褶皱作用有何区别?

3、纵弯褶皱作用与横弯褶皱作用有何不同?

4、在压扁作用下,褶皱的岩层发生哪些变化?

5、试用褶皱的形成机制解释Ramsay褶皱分类。

5

※<习题4-5>

1、哪些主要的因素,怎样影响着褶皱作用?

5

※<习题4-6>

1、露头区褶皱的研究有哪些主要内容?

2、从属小褶皱有何基本特点?

3、两期直立褶皱的轴面大角度相交或者垂直叠加时,有何效应?

4、覆盖区褶皱的研究主要应用哪些资料?

5、在实验室中研究褶皱作用有哪些主要手段?

5

※<习题4-7>

1、何为生长背斜?有何特征?

2、通常从哪些方面研究生长背斜?

3、生长背斜与油气聚集有何关系?

5

※<习题5>

1、何为节理?有何基本特征?

2、节理怎样被分类?构造节理可分为哪些类型?

3、张节理和剪节理各有哪些主要特征?

4、纵弯褶皱作用可形成哪些类型的节理?各有何特征?

5、横弯褶皱作用可形成哪些类型的节理?

6、节理与断层有何关系?

7、背斜的哪些部位往往是节理分布的密集带?

8、岩石的力学性质怎样影响节理的发育程度?

9、何为节理的分期与配套?

5

※<习题6-1>

1、什么叫断层、断层面、断层线、断盘?

2、什么是相当点、相当层?

3、断距和滑距各有哪些类型?各指什么?

5

※<习题6-2>

1、按形态、力学成因和组合关系,断层可分为哪些类型?各有何特征?

2、什么叫推覆构造、构造窗,飞来峰?

3、怎样判断平移断层的左旋和右旋?

4、什么是枢纽断层?

5、一般情况下,断层的力学性质与位移性质有何对应关系?

5

※<习题6-3>

1、安德生提出了哪三种地壳中可能的应力分布情况?

2、试述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推覆构造的形成机制。

3、试述断层形成的安德生模式,分析低角度正断层和高角度逆断层产生的原因。

5

※<习题6-4>

1、断层标志主要有哪些?

2、走向断层的位移性质与地层的重复和缺失有何关系?

3、褶曲、不整合造成的地层重复或缺失与断层有何区别?

4、什么是擦痕、阶步,摩擦镜面?有何意义?

5、构造岩通常分为哪些种类?各有何特征?

6、汉伯林怎样解释逆牵引构造的成因?

7、利用派生构造的力学性质和方位怎样判断主干断层的错动方向?

5

※<习题6-5>

1、哪些现象可用于确定断层的位移性质?

2、何为断层效应?

3、水平岩层有何断层效应?

4、倾斜岩层有何断层效应?

5

※<习题6-6>

1、何为生长断层?有何特性?

2、通常用哪些方法研究生长断层?

3、试述生长断层的成因。

5

※<习题7-1>

前言

1、大地构造学概念;

2、大地构造学分那几个发展阶段;

3、中国大地构造学研究的主要成就;

4、新地球观的主要认识。

第一节地球内部构造

1、地球内部的力学分层;

2、陆壳和洋壳的差异;

3、热流的概念及热流分布的一般规律;

4、重力异常和布格异常;

5、古地磁研究的意义。

5

※<习题7-2>

第二节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说

1、大陆漂移说的基本内容及证据;

2、联合大陆、冈瓦纳大陆;

3、海底扩张说提出的背景及其基本内容,得到哪些验证;

4、磁异常条带的概念及其意义。

5

※<习题7-3>

第三节板块构造理论

1、板块的定义;

2、板块构造理论的要点;

3、板块划分的两种方案;

4、板块扩张引起的相关作用;

5、贝尼奥夫带的概念,板块俯冲的证据及其后果;

6、转换断层及其特征;

7、板块的刚性;

8、欧拉定律,旋转轴和旋转角速度的求法;

9、Wilson旋回及其对大陆构造分析的意义;

10、无震海岭,热点,地幔柱的概念;

11、三种地幔对流模式,与板块运动相关的八种力。

5

※<习题7-4>

第四节板块构造与地质作用

1、岩浆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大地构造环境的理论依据;

2、火山岩岩石系列的概念、类型及其产出的大地构造环境;

3、蛇绿岩的组层及其大地构造含义;

4、变质相的概念、类型及其分布;

5、双变质带。

6、经典厚度法的基本原理;

7、构造拗陷曲线及构造拗陷分析的基本方法;

8、构造运动面;

9、构造旋回的概念,中国主要的构造旋回;

10、走滑断层,构造逸脱;

11、变质核杂岩;

12、板块刚体水平运动的主要研究方法。

5

※<习题7-5>

第五节中国区域地质及演化概况

1、中国地势基本特征;

2、中国地球物理场基本特征(从地壳厚度、大地热流和应力场论述);

3、简述古生代以来中国大地构造阶段演化;

4、中国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及其最基本特征;

5、华北地台的分布范围、基本特征及主要构造演化阶段;

6、扬子地台的基本特征;

7、塔里木地台的基本特征;

8、中国的活动带的分布及各自的形成时间,并说出分别是哪些大陆碰撞的结果。

5

※<习题8>

1、盆地的概念;

2、大地构造从那几个方面对沉积作用起控制作用;

3、盆地沉降的主要机制;

4、盆地的大地构造研究内容。

5、盆地的分类原则(举例说明);

6、根据板块构造位置盆地分类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7、中国的主要沉积盆地及其特点;

8、世界主要含油气区的分布概况。

5

返回页首

《构造地质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_381427182024157

《构造地质学》期末复习题 一、判断题(正确标√,错误标×) 1. 如果地层倾向与坡向相同,且地层倾角大于地面坡角,则在地形地质图上,地层露头线弯曲方向与地形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 2. 倾斜岩层的产状由走向和倾向就可确定()。 3. 岩层走向加上或减去90°就是岩层的倾向()。 4. 倾斜岩层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是该岩层的走向线()。 5. 对称波痕的波峰尖端指向岩层的顶面()。 6. 泥裂在剖面上一般成“V”字形,其“V”字形尖端指向岩层顶面()。 7. 斜层理由一组或多组与主层面斜交的细层组成,其细层的收敛方向指向岩层的底面方向()。 8. 水平岩层在地面露头线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或重合()。 9. 两套地层之间存在地层缺失,且两套地层的走向线平行,则该两套地层之间一定是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 10. 当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反,岩层界线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 11. 节理的分期就是将一定地区不同时期形成的节理加以区分,将同期节理组合在一起()。 12. 在断层旁侧发育的张性结构面(如羽状张节理)与断层的锐夹角指示对盘的运动方向()。 13. 同沉积褶皱是在岩层形成后受力变形而形成的()。 14. 因为在与最大主应力成45°夹角方向上的剪应力最大,因此剪裂面沿此方向发育()。 15. 同沉积断层的上盘常发育逆牵引构造,其弧形顶端指示断层本盘的运动方向()。 16. 正阶步的陡坎指示本盘运动方向()。 17. 当断层的走向与褶皱的走向一致时,该断层为走向断层()。 18. 缝合线构造的锥轴方向平行于最大主压应力轴()。 19. 褶皱的横截面(或正交剖面)必定垂直地面()。 20. 形成同沉积褶皱的作用主要是横弯褶皱作用()。 21. 枢纽断层是指与褶皱枢纽平行的断层()。 22. 在垂直断层走向的剖面上,如果发现上盘上升、下盘下降,则一定是逆断层()。 23. 最小主应力铅直,最大主应力和中间主应力水平,按照安德森断层形成模式,这种应力状态下可形成逆断层()。 24. 在剖面上表现出花状构造特征的一定是走滑断裂()。

构造地质学看图题及答案

1、看图题(共40道) 序 号 内容图形 001Quest:分析下图各地层间的接触关系Ans: D2/D1——整合 P1/D2——平行不整合 T1/P1——平行不整合 T2/T1——整合 K1/T2——角度不整合 002Quest:分析下面地形地质图,指出J-K、O -P地层的产出状态 Ans: J-K:水平产状 O-P:SW 003Quest:分析下面地形地质图,指出地层是正常层序还是倒转层序 Ans: 倒转层序 004Quest:下图为一次构造变形之产物,请根据原生沉积构造恢复褶皱的转折端(用虚线

绘出) Ans: 005 Quest:下图为一次构造变形之产物,请根 据沉积构造、层间小褶皱、劈理判断地层层 序,恢复褶皱的转折端(用虚线绘出) Ans: 006 Quest:根据劈理与层理关系判断下列剖面 图中的同一岩层的正常、倒转,恢复褶皱转 折端(条件:图中只发生了一次构造变形)Ans: 007 Quest:下面剖面图中,两种岩层(1、2层)中都发育有劈理,试根据劈理发育特征判断 哪种岩性韧性小(较强硬)?背形转折端发 育在哪一侧? Ans: (1)1-大,2-小 (2)东侧 008 Quest:指出下列图中线理的名称类型 Ans: A——皱纹 B——拉伸

009Quest:下图AB为一线性构造,请指出其产状要素名称 Ans: 010Quest:写出下图褶皱各部分名称Ans: 1)转折端2)翼 3)核4)轴面 5)枢纽6)背斜最高点 7)脊8)拐点 011Quest:根据小褶皱、劈理特征,分析判断岩层层序并恢复背、向斜形态。 Ans: 012Quest:下图为S形雁列脉,请用箭头标出形成时剪切力偶作用方向 Ans: 013Quest:分析判断下列两个平面地质图上走向断层的运动学类型? Ans: 014Quest:根据断层的伴生构造分析判断下图中断层两盘相对运动方向,并确定断层运动学类型。(用箭头标出两盘相对运动方向)

构造地质学试题

三、填空 1. 构造地质学研究的对象是____或____中的______。(地壳,岩石圈,地质构造) 3. 沉积岩中可以用来确定岩层顶底面的原生构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斜层理,粒级层序,波痕,泥裂,古生物化石的生长和埋藏状态) 5. 岩层的产状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水平,倾斜,直立,倒转) 6. 当岩层的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反时,岩层露头线与地形等高线呈____方向弯曲,但岩层露头线的弯曲度___等高线的弯曲度。(相同,小于;) 7. 当岩层的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且岩层倾角小于坡度角时,岩层露头线与地形等高线呈____方向弯曲,但岩层露头线的弯曲度___等高线的弯曲度。(相同,大于) 8. 当岩层的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且岩层倾角大于坡度角时,岩层露头线与地形等高线呈____方向弯曲。(相反) 9. 岩层的露头界线形态,决定于_____、____以及二者的相互关系。(岩层产状,地形) 10. 倾斜岩层的露头宽度取决于____、_____、____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厚度,产状,地面产状) 11. 地层的接触关系按成因可分为_____、_____两种基本类型。(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 13. 平行不整合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再下降接受沉积。(下降接受沉积,上升、沉积间断和遭受剥蚀) 14. 角度不整合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再下降接受沉积。(下降接受沉积,褶皱上升(常伴有断裂、岩浆活动和区域变质等) 15. 确定不整合存在的标志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层古生物,沉积,构造,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17. 岩石变形的五种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拉伸,挤压,剪切,弯曲,扭转) 18. 按变形后的形状可归纳为两种基本类型:_____和______。(均匀变形,非均匀变形) 19. 岩石在外力作用下,一般要经历______、_____和_____三个变形阶段。(弹性变形,塑性变形,破裂变形) 20. 当岩石发生剪切破裂时,包含最大主应力轴σ1象限的共轭剪切破裂面之间的夹角称为_____________。(共轭剪切破裂角) 21. 剪裂角是指_____与_____夹角。(最大主应力轴σ1,剪切破裂面) 22. 最大主应力轴σ1方向与剪切破裂面之间的夹角称为_______。(剪裂角) 25. 在同一动力持续作用的变形过程中,如果应变状态发生连续的变化,这种变形称为_______。(递进变形) 26. 影响岩石力学性质与岩石变形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围压,温度,溶液,孔隙压力,时间) 27. 褶皱形态多种多样,但基本形式有两种:____和____。(背斜,向斜) 28. 褶皱要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构造地质学试题[2]

A卷 2006—2007学年第1学期《构造地质学(含大地构造)》试卷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开课系室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地科系 考试日期2007.01.19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30分) 1、穹隆构造 2、倾向节理 3、分期 4、节理组 5、滑距 6、构造窗 7、构造岩 8、花状构造 9、逆牵引构造 10、断层效应 11、增长指数 12、转换断层 13、岩石圈板块 14、双变质带 15、蛇绿岩套 二、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水平面的赤平投影是。 2、褶皱的基本要素包括、、、、、、 、。 3、按照节理与岩石形成的先后关系节理分为、。 4、节理按力学成因分为、两类。 5、通过、、可判断节理形成的先后关系。 6、按照断层两盘的相对方向断层分为、、、 四种类型。 7、断层在剖面上的组合类型有、、、、 、。 8、正断层倾向与岩层倾向相同且断层倾角小于岩层倾角时,剖面上两盘地

层。 9、板块的边界类型包括、和三种。 三、简答题(共30分) 1、简述剪节理的基本特征。(8分) 2、哪些现象可用于确定断层两盘的位移性质?(8分) 3、简述大洋演化的威尔逊旋回。(7分) 4、简述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要点。(7分) 四、读图题(共15分) 1、求闭合度(m)(2分); 2、标出节理的类型(3分); 3、画出平移断层的派生构造(2分); 4、节理有几期,标出第一期反映的主压应力方向(2分); 5、判断断层最大活动时期(2分); 6、求铅直、水平断距(m)(4分)。 第1题图第2题图 第3题图第4题图第5题图第6题图 比例尺1:10000 7 8 9 1 1比例尺1:000 2

工程地质习题库

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工程地质条件是一综合概念,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条件、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物理(自然)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 2.矿物的光学性质有:颜色、条痕、光泽和透明度;力 学性质有:硬度、解理、和断口。 3.岩石的工程性质包括:物理性质、水理性质和力学性质。 4.风化作用按照破坏岩石的方式可分为:①物理风化作用、 ②化学风化作用和③生物风化作用。 其中①物理风化作用包括气温变化、冰劈作用和盐类结晶作用三个主要作用因素;②化学风化作用则主要包括溶解作用、水化作用、氧化作用和碳酸化作用四种风化作用。 5.确定岩石风化程度主要依据的是矿物颜色变化、矿物成分改变、岩石破碎程度和岩石强度变化四个方面的特征变化情况;根据对上述4个方面的判断,可以将岩石风化程度划分为未风化、微风化、弱风化、强风化和全风化。 四个方面的特征变化情况;根据对上述4个方面的判断,可

以将岩石风化程度划分为未风化、微风化、弱风化、强风化和全风化。 6.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有温度、压力、化学活泼性流体。 7.岩浆岩按照SiO2的含量分为酸性、中性、基性、超基性。 8.粘土矿物主要是指伊犁石、高岭石、蒙托石。 9.碎屑岩的胶结方式有孔隙式、基底式、接触式。 二、名词解释 矿物:天然生成的化合物或单质,具有一定物理性质和一定化学成分,是组成地壳的基本物质单位。 岩石:矿物在地壳中按一定的规律共生组合在一起,形成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天然集合体称为岩石。 层理:由于沉积环境的变化,先后沉积下来的岩石沿垂直方向在大小、形状、成分、颜色、结构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成层现象。 岩石的抗压强度:干燥岩石试样在单轴压缩下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应力 岩石的抗拉强度:岩石试样在单轴拉伸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应

构造地质学看图题及答案

1、看图题 (共40道) 序号 内 容 图 形 001 Quest: 分析下图各地层间的接触关系 Ans: D2/D1——整合 P1/D2——平行不整合 T1/P1——平行不整合 T2/T1——整合 K1/T2——角度不整合 002 Quest: 分析下面地形地质图,指出J -K 、O -P 地层的产出状态 Ans: J-K :水平产状 O-P :SW 003 Quest: 分析下面地形地质图,指出地层是正常层序还是倒转层序 Ans: 倒转层序 004 Quest: 下图为一次构造变形之产物,请根据原生沉积构造恢复褶皱的转折端(用虚

线绘出) Ans: 005 Quest:下图为一次构造变形之产物,请 根据沉积构造、层间小褶皱、劈理判断地层层序,恢复褶皱的转折端(用虚线绘出) Ans: 006 Quest:根据劈理与层理关系判断下列剖面 图中的同一岩层的正常、倒转,恢复褶皱转折端(条件:图中只发生了一次构造变形)Ans: 007 Quest:下面剖面图中,两种岩层(1、2 层)中都发育有劈理,试根据劈理发育特征判断哪种岩性韧性小(较强硬)?背形转折端发育在哪一侧? Ans: (1)1-大,2-小 (2)东侧 008 Quest:指出下列图中线理的名称类型 Ans: A——皱纹 B——拉伸

009 Quest: 下图AB 为一线性构造,请指出其产状要素名称 Ans: 010 Quest: 写出下图褶皱各部分名称 Ans: 1) 转折端 2)翼 3)核 4)轴面 5)枢纽 6)背斜最高点 7)脊 8)拐点 011 Quest: 根据小褶皱、劈理特征,分析判断岩层层序并恢复背、向斜形态。 Ans: 012 Quest: 下图为S 形雁列脉,请用箭头标出形成时剪切力偶作用方向 Ans: 013 Quest: 分析判断下列两个平面地质图上走向断层的运动学类型? Ans: 014 Quest: 根据断层的伴生构造分析判断下图中断层两盘相对运动方向,并确定断层运动 学类型。(用箭头标出两盘相对运动方向)

构造地质学考题及答案汇总

一、名词解释 1、地堑和地垒 地堑:是指由两组走向基本一致的相向倾斜的正断层构成,两组正断层之间为共同下降盘。地垒:是指由两组走向基本一致的相背倾斜的正断层构成,两组正断层之间为共同上升盘。 2、断层三角面 当断层崖受到与崖面垂直方向的水流的侵蚀切割,会形成沿断层走向分布的一系列三角形陡崖,即断层三角面。是现代活动断层的标志,常见于山区或山地与盆地、平原的分界处。 3、拉分盆地 是走滑断层拉伸中形成的断陷构造盆地,是一种张剪性盆地。其发育快、沉降快、沉积速率大、沉积厚度大、沉积相变化迅速。拉分盆地一般分为“S”型和“Z”型,左行左阶雁列式走滑断层控制下形成的拉分盆地为“S”型,右行右阶雁列式走滑断层控制下形成的拉分盆地为“Z”型。 4、纯剪切与简单剪切 产生均匀变形的剪切作用有两种:纯剪切(pure shear)和简单剪切(simple shear)。 纯剪切变形的主应变方向不随变形的递进而转动,所以又称非旋转变形或共轴变形,但两条主应变线的长度却分别持续伸长或持续缩短。纯剪切变形过程中,除主应变线以外的所有方向线的方向和长度都随变形的递进作有规律的变化。拉伸与压缩作用产生纯剪切变形。 简单剪切变形的两个主应变线的方向和长度随变形的递进而改变,所以又称旋转变形或非共轴变形。简单剪切过程中除了平行剪切面方向线的方向和长度不随变形的递进而改变以外,其他所有方向线的方向和长度都随变形的递进而改变。简单剪切变形由一系列平行的滑动层受剪切滑动而形成。 5、动态重结晶 在初始变形晶粒边界或局部的高位错密度处,储存了较高的应变能,在温度足够高的条件下,形成新的重结晶颗粒,使初始变形的大晶粒分解为许多无位错的细小的新晶粒。 6、底辟构造 底辟构造是地下高韧性岩体如岩盐、石膏、粘土或煤层等,在构造应力的作用下,或者由于岩石物质间密度的差异所引起的浮力作用下,向上流动并挤入上覆岩层之中而形成的一种构造。 7、平衡剖面 指将剖面中的变形构造通过几何原则和方法全部复原的剖面,是全面准确表现构造的剖面。平衡剖面技术目前主要用于检验地震解释结果的正确性、构造变形的定量研究和进行盆地构造演化分析。 平衡剖面基本原理为:如果变形前后物质的体积不变,则在垂直构造走向的剖面上体现为“面积不变”;如果变形前后岩层厚度保持不变,则转化为“层长不变”。所以,平衡剖面技术可以理解为是一种遵循岩层层长或面积在几何学上的守恒原则,将已变形的剖面恢复到未变形状态或从未变形地层剖面依据变形原理得到变形剖面的方法。 8. 构造窗和飞来峰 当逆冲断层和推覆构造发育地区遭受强烈侵蚀切割,将部分外来岩块剥掉而露出下伏原地岩块时,表现为在一片外来岩块中露出一小片由断层圈闭的较年青地层,这种现象称为构造窗。如果剥蚀强烈,外来岩块被大片剥蚀,只在大片被剥蚀出来的原地岩块上残留小片孤零零的外来岩块,称为飞来峰。飞来峰表现为原地岩块中残留一小片由断层圈闭的外来岩块,常常表现为在较年青的地层中残留一小片由断层圈闭的较老地层。

构造地质学练习题

构造地质学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复背斜构造尺度剪裂角 递进变形侧伏角与侧伏向剪应变 节理组与节理系构造窗视厚度 流面与流线节理分期与配套枢纽 叠加褶皱劈理域构造置换 地层断距均匀变形构造层 相似褶皱韧性断层构造应力场 劈理折射蠕变复背斜 飞来峰劈理假整合 张节理断距应力与应变 劈理域协调褶皱正应力与剪应力 横截面节理分期Q节理 地层断距轴迹侧伏角 枢纽与轴迹滑距透入性构造 同沉积褶皱轴面推覆构造 真倾角与视倾角角度不整合轴面 二、选择题 1、纵弯滑作用在层面上所形成的一组擦痕,其产状()。 A、与所在层面的倾斜线一致 B、与所在层面的走向一致 C、与所在褶皱的枢纽一致 D、与所在褶皱的枢纽垂直 2、Q节理是()节理。 A、垂直流面,平行流线 B、垂直流面,垂直流线 C、平行流面,平行流线 D、平行流面,垂直流线 3、对称波痕其波峰()。 A、指向岩层顶面 B、指向岩层底面 C、有时指向岩层顶面 D、有时指向岩层底面 4、逆断层形成的应力状态是()。 A、б3直立,б1、б2水平 B、б1直立,б2、б3水平 C、б2直立,б1、б3水平 D、б1低角度倾斜 5、旋转节理()。 A、与层面近于垂直 B、与褶皱轴面近于垂直 C、与层面呈45o D、与褶皱轴面呈45o 6、岩层通过山脊时,其露头界线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同,但曲率较小,表明该岩层的倾斜是()。 A、与山脊坡向相反 B、与山脊坡向相反,但岩层倾角大于坡角 C、与等高线同向弯曲 D、与山脊坡向相同,但岩层倾角小于坡角 7、不整合的共同特点是具有()。 A、变质作用 B、上下两套地层产状不一致 C、岩浆活动 D、沉积间断 8、擦痕线理是()。

构造地质学模拟题

《构造地质学》模拟题(补) 一.单项选择题 1.确定岩层产状的两个基本要素( )。 A.走向和倾向 B.倾向和倾角 C.走向和倾角 2.岩层的真倾角()。 A.大于视倾角 B.小于视倾角 C.等于视倾角 3.在垂直岩层走向的剖面上出现地层重复最可能有下列哪种构造()。 A.褶皱 B.断裂 C.褶皱和断裂 4.在地层层序正常地区,顺着褶皱枢纽倾伏方向观察时,地层时代()。 A.由新到老 B.由老到新 C.背斜由老到新,向斜由新到老 5.正断层形成的安德森模式是()。 A. σ2直立,σ1σ3水平 B. σ1直立,σ2σ3水平 C. σ3直立,σ1σ2水平 6.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基本直交的断层是()。 A.横断层 B.倾向断层 C.走向断层 D.顺层断层 7.由若干条产状基本一致、性质相同的断层形成的断层组合是()。 A.阶梯状断层 B.迭瓦状断层

C.雁行式平移断层 D.前面三种都可能 8.应力的概念()。 A.所谓应力实际为内力 B.应力使单位面积的内力 C.应力是外力作用下物体没产生的派生粒子力 D.所谓应力是指物体受力之和 9.两套地层关系反映了构造演化过程为:下降沉积-褶皱、岩浆侵入并遭受剥蚀—再下降沉积,其接触关系为()。 A.平行不整合 B.角度不整合 C.整合 D.假整合 10.原生构造与次生构造有什么差别()。 A.原生构造发育于构造变形较强的环境,次生构造发育于构造变形较弱的环境 B.原生构造发育于构造变形较弱的环境,次生构造发育于构造变形较强的环境 C.原生构造与周围构造环境同时产生,同时发育,次生构造发育晚于其构造环境 D.原生构造发育晚于周围构造环境,次生构造与其构造环境同时产生发育 11.阿尔卑斯式褶皱的基本特点不具有()。 A.褶皱翼部倾角极缓,构造变形十分轻微,规模很大 B.一系列生成状褶皱呈带状展布,所有褶皱的走向基本上与构造带的延伸方向一致C.整个带内背、向斜呈连续状,基本同等发育布满各区 D.不同级别的褶皱往往组合成巨大的复背斜和复向斜,并伴有叠瓦状断层 12.主要由两组走向近平行且相向倾斜的正断层构成的大地构造类型是()。 A.地堑 B.地垒 C.断陷盆地 D.裂谷 13.糜棱岩是指()。 A.较高温度和应力差下矿物发生塑性变形而成

构造地质学复习题

构造地质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地质构造: 2、断层: 3、褶皱: 4、应力: 5、节理: 6、底辟构造: 7、应变: 8、构造应力场: 9、劈理: 10、均匀应变: 11、非均匀应变: 12、递进变形: 13、枢纽: 14、褶皱脊线: 15、平行褶皱: 16、相似褶皱: 17、同沉积断层: 18、纵弯褶皱作用: 19、横弯褶皱作用: 20、剪切褶皱作用: 21、节理组: 22、节理系: 23、逆冲推覆构造: (二)填空题 1、断层要素包括()和()两部分。 2、按产出构造层次,断层岩相应分为()和()两大系列。 3、褶皱的组合型式主要有()、()、 ()和穹窿和构造盆地等4种类型。

4、在地质图上,褶皱两翼地质界线保持平行,则反映其枢纽()。 5、在褶皱横截面图上,等倾斜线平行且等长的褶皱为()褶皱。 6、常见的小型线理有()、()、()和交面线理等。 7、岩石力学性质的外部影响因素主要包括()、()、 ()、孔隙压力和()。 8、岩石变形一般经历()、()、()三个阶段。 9、由变形复杂的高塑层(如岩盐、石膏和泥质岩石等)为核心,刺穿变形较弱的上覆脆性岩层形成的构造称作()构造,为()褶皱作用的产物。 10、在地形地质图中,地形等高线与岩层界线的弯曲方向一致,且岩层界线的弯曲度小于地形等高线弯曲度时,所明该岩层的倾向与地面坡向()。 11、褶皱是指岩石中的各种面(如面理、层理等)的弯曲而显示的变形。在未确定地层面向指向时,褶皱的基本形态用()和()予以描述。 12、围压增高,使得岩石的岩石强度极限得到(),韧性()。 13、岩石变形时,其应变速率减小,有利于()变形;岩石遭受的温度增加,其强度极限()。 14、依据擦痕确定断层两盘运动方向时,由()端向()端指示对盘的运动方向,即感觉光滑的方向指示对盘的运动方向。 15、常见的大型线理有()、()、()、()等。 16、面状构造的倾向为300°,倾角为50°,用方位角法表示为()。 17、两套地层反映的构造演化过程为:下降沉积-褶皱、岩浆侵入并遭受剥蚀-再下降沉积,则它们之间接触关系为()。 18、走滑断层活动在断层面上形成的擦痕也是一种线理,它属于()。 19、劈理具有域结构,表现为劈理中的()和()相间的平行排列。 (三)判断题 1、在内力均匀分布的情况下,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附加内力就是应力。() 2、褶皱的枢纽一般应为一条直线。() 3、在横弯作用中只发生弯流作用,而不发生弯滑作用。() 4、缝合线构造是沉积岩中一种常见的节理,是由压溶作用形成的。() 5、上盘向上运动的断层一定就是逆断层。() 6、层理是形成褶皱的必要条件。() 7、生长线理属于b型线理。()

构造地质学复习试题形式含答案

《构造地质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构造应力场:地壳一定范围内某一瞬间的应力状态。(4分) 2、盐丘:由于盐岩和石膏向上流动并挤入围岩,使上覆岩层发生拱曲隆起而形成的一种构造。(4分) 3、底劈构造:由变形复杂的高塑性层(如岩盐、石膏和泥质岩类等)为核心,刺穿变形较弱的上覆脆性岩层的一种构造。一般分为底劈核、核上构造、核下构造三个部分。(4分) 4、飞来峰:当逆冲断层和推覆构造发育区遭受强烈侵蚀切割,将四周外来岩体剥掉,在原地岩块上残留小片孤零零的外来岩体,称为飞来峰。(4分) 5、构造窗:当逆冲断层和推覆构造发育区遭受强烈侵蚀切割,将部分外来岩体剥掉而露出下伏原地岩块,表现为在一片外来岩块中露出一小片由断层圈闭的原地岩块,称为构造窗。(4分) 6、窗棂构造:是强硬岩层组成的形似一排棂柱的半园柱状大型线理构造。(4分) 7、石香肠构造:不同力学性质互层的岩系受到垂直或近于垂直岩层的挤压时,软弱层被压向两侧塑性流动,夹在其中的硬岩层不易塑性变形而被拉伸,以致拉断,形成剖面上形态各异、平面上呈平行排列的长条形岩块,即为石香肠。(4分) 8、破劈理:指岩石中一组密集的剪破裂面,裂面定向与岩石中矿物的定向排列无关。间距一般为数毫米至数厘米。(4分) 9、流劈理:为变质岩和强烈变形岩石中最常见的一种次生透入性面状构造,它是由片状、板状或扁园状矿物或几何体平行排列构成,具有使岩石分裂成无数薄片的性能。(4分) 10、递进变形:在变形过程中,物体从初始状态变化到最终状态的过程是一个由许许多多次微量应变的逐次叠加过程,这种变形的发展过程称为递进变形。(4分) 11、柱状节理:为玄武岩中常见的一种原生破裂构造,总是垂直于溶岩的流动层面,在平缓的玄武岩内,若干走向不同的这种节理将岩石切割成无数个竖立的多边柱状体;其形成与熔岩流冷凝收缩有关,横断面为六边形、四边形、五边形及七边形等多种形态。(4分) 12、枕状构造:枕状构造是水下基性熔岩表面具有的一种原生构造。单个岩枕的底面较平坦,顶面呈圆形或椭圆形凸形曲面,表面浑圆。枕状构造分为外壳和内核两部分,外壳多为玻璃质,内核则为显晶质。(4分) 13、阿尔卑斯式褶皱:又称全形褶皱。其基本特点是:(1)一系列线状褶皱呈带状展布,所有褶皱的走向基本与构造带的延伸方向一致;(2)整个带内的背斜和向斜呈连续波状,基本同等发育,布满全区;(3)不同级别的褶皱往往组合成巨大的复背斜和复向斜,并伴有叠

桂林理工大学构造地质学题库

一、1、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2分) 1剪应变\原来相互直交的两条直线,变形后所改变的角度值的正切。2视厚度\在与岩层走向斜交的直立剖面或在与岩层面不垂直的任何方向的非直立剖面上测得的岩层顶底界线之间的垂直距离 3枢纽\同一褶皱面上各最大弯曲点的联线。 4构造置换\岩石在逆进变形过程中,一种构造被另一种构造代替的现象。 名词解释(共12分,每题3分) 1、均匀变形\岩石各部分的变形性质,方向和大小都相同的变形。 2、枢纽\同一褶皱面上各最大弯曲点的联线。 3、断距\被错断岩层在两盘对应层之间的相对距离。 4、构造置换\岩石在逆进变形过程中,一种构造被另一种构造代 替的现象。 1、剪应变、原来相互直交的两条直线,变形后所改变的角度值的 正切 2、构造窗、逆掩断层(推覆构造)遭强烈剥蚀,在较老的岩层中 出现由断层圈闭的较年青的地层。 3、劈理域、在微观尺度上,劈理面是一条由矿物晶带和裂缝组成 的三维空间实体,称之为劈理域。 4、滑距 断层两盘实际位移的距离,指错动前的一点,错动后亿成两个对应点间的实际距离。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1、正应力与剪应力\垂直于作用面的应力称为正应力,也叫直应力(б):压为正,张为负;平行于作用面的应力则称为剪应力(г):逆剪为正;顺剪为负。 2、韧性断层\是一种形成于深构造层次变形环境中,出现以糜棱岩毓及强片理化带为主要特征的韧性剪切带,称为韧性断层 3、横截面\垂直于褶皱枢纽所作的正交切面称横截面 4、节理分期\判定同一地区,由多期,多次构造运动所形成的各节理级生成的先后关系,称为节理分期 一、名词解释:(共12分,每题3分) 剪节理:由剪应力作用产生的破裂面 平行褶皱:等倾斜线向内弧收敛并与褶皱面垂直各线长短大致相等,内弧曲率大于外弧曲率的褶皱 推覆构造:推移距离大于10公理,倾角低缓的巨大逆掩断层。 劈理折射:强弱程度不同的岩层层间劈理的劈理面与岩层面交角不同,将劈理相连、好象发生折射一样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 1、剪应变、初始相互垂直的两条直线变形后它们之间直角的改变 量(φ角)叫角剪应变,角剪应变的正切函数即剪应变(γ)γ=tan ф。 2、褶轴、对圆柱状褶皱而言,是指一条平行其自身移动能描绘出 褶皱面弯曲形态的直线。

构造地质学复习题

构造地质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均匀变形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共轭“X型”剪节理的锐角平分线与_______主应力方位平行,与________主应力方位垂直,________主应力与剪切交面平行。 3、断层碎裂岩是________变形产物;断层糜棱岩是________变形产物。 4、两组节理的交切关系包括、、三种。 5、褶皱几何要素包括、、、、等。 1、岩石的变形阶段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共轭“X型”剪节理的锐角平分线与_______主应力方位平行,与________主应力方位垂直,________主应力与剪切交面平行。 3、正断层组合形式有、和阶梯状断层。 4、两组节理的交切关系包括、、三种。 5、侵入于褶皱核部虚脱处的侵入岩体称为____ ____。 6、岩石剪裂角(θ)与岩石内摩擦角(φ)关系为:____________ 。 7、小型线理包括有和等。 1、确定不整合的时代一般是以不整合面以下最新地层时代为其_________;以不整合面以上最老地层时代为其______。 2、共轭“X型”剪节理的锐角平分线与_______主应力方位平行,与________主应力方位垂直,________主应力与剪切交面平行。 3、小型线理包括有和等。 4、两组节理的交切关系包括、、三种。 5、侵入于褶皱核部虚脱处的侵入岩体称为________。

6、逆冲断层的组合型式主要包括型、型、型。 7、构造地质学规定应力为正。 二、选择题 1、张节理面与垂直。 A.σ1 B.σ2 C.σ3D.σ1-σ3 2、下列不是剪节理特征。 A.切穿砾石 B.沿走向延伸较远 C.共轭产出D.节理面粗糙不平 3、岩层的真倾角。 A. 大于视倾角 B.小于视倾角 C等于视倾角 D.不一定 4、羽状张裂与断层面的锐夹角指向。 A.本盘运动的方向 B.对盘运动方向 C.本盘运动相反的方向 D.无法指示方向 5、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垂直为A 。 A. 横断层 B. 纵断层C.斜断层D.完全解理 6、同一曲率中心不同曲率半径是下列典型褶皱形态。 A.平行褶皱B.相似褶皱C.顶厚褶皱D.顶薄褶皱 7、利用侵入岩的流线可以确定。 A.侵入接触面方位 B.岩浆流动方向 C.岩浆挤压方向 D.与流面垂直的方向 8、隔挡式褶皱与隔槽式褶皱常发育的大地构造位置是。 A.克拉通内部B.造山带前缘C.火山地区D.不能确定9、隔档式褶皱在横剖面上的组合型式是。 A.向斜紧闭,背斜开阔 B.背斜紧闭,向斜开阔 C.背斜向斜紧闭开阔程度一样 D.背斜向斜无差别 10、第一期为平卧褶皱,第二期褶皱横跨叠加一般出现的构造是。 A.新月、蘑菇形褶皱 B.穹-盆构造

构造地质学习题分解

0、绪论 构造地质学—— 地质构造—— 构造地质学研究的具体内容包括:各种地质构造在空间中的基本形态、组合型式和分布规律;在时间上的形成次序、演化过程和发展历史;岩层和岩体的岩石力学性质、地质构造的成因机制。 研究地质构造,要强调以大自然为实验室,投身于实践,充分观察和收集现存的地质构造痕迹,进行综合、分析、推理,再到实践中去验证,修正错误的认识,这种方法称为“将今论古”(“反序法”)。 构造地质学研究的最基本方法是传统的地质测量。 一、分析地质构造的力学基础 ⒈名词解释 附加内力—— 应力状态—— 线应变—— 主应力—— 均匀变形—— 非均匀变形—— 剪裂角—— 递进变形—— ⒉填空 两力作用同一直线、大小相等、方向相向,称为()。 两力作用同一直线、大小相等、方向相背,称为()。 两力作用非同一直线、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称为()。 在构造地质学中对力的正负的规定:压力为();张力为();顺时针剪切力为(),逆时针剪切力为()。 外力是指岩石受到外界所施加的力,外力可分为()和()。 内力是指同一岩石内部每个质点之间相互作用的力,内力可分为()和()。 蠕变是指在(_)的情况下,变形随着(__)而增大的现象。 在外力作用下,岩石变形一般经历弹性变形、(__)和(__)三个阶段。 当围压增大时岩石强度(__),当温度升高时则岩石的(__)增强。 变形物体内只有一个方向的应力作用,即(__),而(),这样的变形物体就是处于(_)应力状态。 岩石发生剪裂时,剪裂面与最大主应力轴的夹角是(__)。 (__)、(__)变形,属于非均匀变形。 蠕变是指在应力不增加的情况下,()随时间缓慢增加的现象,松驰是指应变保持不变而()随时间逐渐减小的现象。 ⒊选择题 1、当岩石的应变保持不变,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应力逐渐减小的现象,称作:() A、屈服 B、蠕变 C、松驰 1、当作用于岩石的应力保持长期不变,岩石的应变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大的现象,

[构造地质学]构造地质学试题及答案

复习思考题 一、填空题 1、岩层的接触关系从成因上可分为整和接触、不整合接触两种基本类型。 2、不整合可分为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两种基本类型。 3、成岩前形成的构造称为原生构造,成岩后形成的构造称为次生构造。 4、在地质图上,岩层产状要素是用符号来表示。125°∠45°中的125°表示倾向、45°表示倾角。倾斜岩层的符号为,直立岩层的符号为,水平岩层的符号为,倒转岩层的符号为。 5、在外力作用下,岩石变形一般经历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断裂变形三个阶段。 6、物体内一点单轴应力状态的二维应力分析,在与挤压或拉伸方向垂直的截面上,正应力最大;剪应力为0 。在距主应力面45°的截面上,正应力等于主应力的一半,剪应力值也等于主应力的一半。在平行于单轴作用力的截面上,正应力为最小,剪应力为0 。 7、根据褶皱的轴面产状和两翼岩层产状,褶皱类型可以划分为:直立褶皱、斜歪褶皱、倒转褶皱、平卧褶皱和翻卷褶皱等五种类型。 8、褶皱岩层的等倾斜线从核部向外均匀撒开,并和层面正交,各线长度大致相等,这是典型的平行褶皱,是由于纵弯褶皱作用形成。 9、褶皱在平面上的组合类型有线状褶皱、短轴褶皱、穹窿构造和构造盆地。 10、当一套层状岩石受到顺层挤压时,岩层通过弯滑作用和弯流作用两种不同方式形成褶皱。 11、两组节理的交切关系主要表现为错开、限制和互切三种,据此可确定节理的形成先后。 12、剪节理的尾端变化和连接形式通常有:折尾、菱形结环和交叉。 1

13、根据节理产状与岩层产状的关系,节理可划分:走向节理、倾向节理、斜向节理和顺层节理四种类型。 14、平移断层中,根据其相对平移方向可分为左行平移断层和右行平移断层两类。 15、断层碎裂岩是脆性变形产物;断层糜棱岩是韧性变形产物。 16、根据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的几何关系,断层可以分为纵断层、横断层、和斜断层三类。 17、根据剪切带发育的物理环境和变形机制,可划分为:脆性剪切带、脆—韧性剪切带、韧—脆性剪切带和韧性剪切带四种。 18、根据劈理的构造特点和形成方式,将劈理划分为三个基本类型流劈理、破劈理、和滑劈理。 19、不连续劈理按微劈石域的结构,可分为结构分间隔劈理和褶劈理。 20、大型线理构造主要有:石香肠构造、窗棂构造、铅笔构造、杆状构造和压力影构造等。 二、名词解释 1、岩层的走向与倾向:岩层面与水平面相交的线叫走向线,走向线两端所指的方向即为岩 层的走向。层面上与走向线相垂直并沿斜面向下所引的直线叫倾斜 线,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所指层面向下倾斜的方向,就是岩 层的真倾向,简称倾向。 2、整合与不整合:上、下地层在沉积层序上没有间断,岩性或所含化石都是一致的或递变 的,其产状基本一致,它们是连续沉积形成的。这种上、下地层之间的 接触关系成为整合接触。上下地层间的层序发生间断,即先后沉积的地 层之间缺失了一部分地层。这种沉积间断的时期可能代表没有沉积作用 的时期,也可能代表以前沉积了的岩石被侵蚀的时期。地层之间这种接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地质学 考研试题 作图必备

四.作图题 1.已知岩层产状,勾绘地质界线(注:图中岩层倾角均小于山坡坡角)。 2.已知某岩层产状为SE120°∠45°,某线理产状为NW300°∠45°,求作赤平投影图解。 270 360° 180° 90° 270 360° 180° 90° 岩层产状赤平投影 线理产状赤平投影 3. 示意画出直立倾伏背斜、斜歪倾伏背斜的立体图形。 4. 示意画出阶梯状正断层组合、叠瓦式逆断层组合的剖面图形。 5.用剖面图表示出以下不同褶皱的形态

A B相似褶皱 C 隔槽式褶皱 6.用形成三类断层的三种不同应力状态(安德森模式),分析解释不同断层的形成原因。 A 正断层B、逆断层C、平移断层 答案:A、正断层:σ1直立,σ2、σ3水平,水平拉伸和铅直上隆是形成正断层的有利条件。(剖面上看) B、逆断层:σ1和σ2水平,σ3直立。水平挤压有利于形成逆断层。 (剖面上看) C、平移断层:σ1和σ3水平,σ2直立(平面上看)

7.画出图示共扼节理的应力椭圆和应变椭圆(5分): 8指出图示擦线的侧伏方向(5分): 9.下图A层为一煤层,求其产状,并在图中画出可以采煤的区域(10分) 10.已知某岩层产状为S180∠45,求作赤平投影图解(5分)

11. 下图为一简易的地质图(平面图),画出图切剖面图(10分) 12.分析判别下图,指出断层两旁相对运动方向及断层类型(正、逆或平移) 答案:左图:断层上盘(图中左上角)上移,下盘(图中断层线右下方)下移,故为逆断层右图:依据断层效应,可以判断该断层为逆断层 13.根据小褶皱或劈理分析判断地层层序并恢复背、向斜的转折端(用虚线画出) 14.指出A、B图所示为何种类型从属褶皱,并利用从属褶皱确定C图高一级褶皱的转折端(用虚线画出)(计10分) A图为“Z”型,B图为“S”型,C图高一级褶皱为背斜(图略)

昆工构造地质学复习题及答案

构造地质学复习题 一、选择题 1)确定岩层产状的两个基本要素:(B) A.走向和倾向B.倾向和倾角C.走向和倾角D.走向和构造 2)两套地层关系反映了构造演化过程为:下降沉积-褶皱、岩浆侵入并遭受剥蚀—再下降沉积,其接触关系为(B ) A.平行不整合B.角度不整合C.整合D.假整合 3)岩层的真倾角(A) A.大于视倾角B.小于视倾角C.等于视倾角D.无法判断 4)岩层产状和厚度不变,若坡向与倾向相同,当坡角越接近倾角时,则露头宽度(B)。 A.越小B.越大C.无变化D.无法判断 5)节理系是指(C) A.在一个露头上所有节理组合B.在一次构造应力场中形成产状和力学性质相同的一群节理组合C.在一次构造应力场中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节理的组合D.在一个地区所有产状、性质相同的节理统称 6)褶皱内外弧曲率相同,等倾斜线等长的褶皱是(B) A.相似褶皱B.等厚褶皱C.平行褶皱D.顶薄褶皱 7)在垂直岩层走向的剖面上出现地层重复最可能有下列哪种构造(A)A.褶皱B.断裂C.节理D.劈理 8)在地层层序正常地区,顺着褶皱枢纽倾伏方向观察时,地层时代(C)A.由新到老B.由老到新C.背斜由老到新,向斜由新到老D.无法判断 9)平行褶皱的等倾斜线特征为(B) A.与轴面平行且等长B.向内弧收敛且等长C.向内弧收敛且不等

长D.向外弧收敛且等长 10)褶皱枢纽是指(C) A.单一褶曲面往上凸的最高点连线B.单一褶曲面往下凹的最低点连线C.单一褶曲面最大弯曲点的连线D.褶曲轴面与地面交线 11)断层两盘地层真断距是下列哪种剖面上测得的( C )A.垂直地层走向的剖面 B.平行地层走向的剖面 C.垂直断层走向的剖面 D.平行断层走向的剖面 12)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基本直交的断层是( B ) A.横断层B.倾向断层C.走向断层D.顺层断层 13)由若干条产状基本一致、性质相同的断层形成的断层组合是( D )A.阶梯状断层B.迭瓦状断层C.雁行式平移断层D.前面三种都可能 14)飞来峰指( B ) A.在外来系统岩石广布的区内,因剥蚀出露的一小片被断层所围限的原地系统岩石 B.在原地系统岩石分布区,因剥蚀而残留一小片被断层围限的外来系统岩块 C.在地形较高处看到的孤立的地质体 D.在地形低洼处的不同于其周围岩石的地质体 15)糜棱岩是指( A ) A.较高温度和应力差下矿物发生塑性变形而成 B.由一种坚硬岩石构成的构造岩 C.脆性破碎研磨而成 D.岩浆作用形成的岩石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1)常温常压条件下,岩石的抗张强度总是小于抗剪强度和抗压强度。(X)2)岩层的视倾角永远大于真倾角。(X)

构造地质学试及答案解析

构造地质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8分,每小题1分)。 1、当断面直立时,擦痕的侧伏角( A ) A 与倾伏角相同 B 比倾伏角大 C 比倾伏角小 D 与倾伏角无关 2、构造地质学尺度的划分是相对的,变化围很大,其中构造地质学主要研究的对象( A ) A 中型、小型构造 B 小型、微型构造 C 大型、中型构造 D 巨型、大型构造 3、两套地层关系反映了构造演化过程为:下降沉积-褶皱、岩浆侵入并遭受剥蚀—再下降沉积,其接触关系为( B ) A 平行不整合 B 角度不整合 C 整合 D 假整合 4、在单剪状态下,剪切面平行( A ) A 应变椭球体的XY面 B 应变椭球体的XZ面 C ab 运动面 D 应变椭球体的YZ面 5、线理延伸向与应变椭球体A轴一致的A型线理有( C ) A 香肠构造 B 皱纹线理 C 矿物生长线理 D 交面线理

6、褶皱外弧曲率相同,等倾斜线等长的褶皱是( B ) A 相似褶皱 B 等厚褶皱 C 平行褶皱 D 顶薄褶皱 7、正断层形成的安德森模式是( B ) A σ2直立,σ1σ3水平 B σ1直立,σ2σ3水平 C σ3直立,σ1σ2水平 D 任意 8、原生构造与次生构造有什么差别( B ) A原生构造发育于构造变形较强的环境,次生构造发育于构造变形较弱的环境B原生构造发育于构造变形较弱的环境,次生构造发育于构造变形较强的环境C原生构造与围构造环境同时产生,同时发育,次生构造发育晚于其构造环境D 原生构造发育晚于围构造环境,次生构造与其构造环境同时产生发育 二、填空题(共12分,每空0.5分) 1、当岩层的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 .. 且岩层倾角大于坡度角时,岩层露头 线与地形等高线呈相反 .. 向弯曲. 2、岩变形的四种基本式为平移转动形变和体变、。受力物体的形变 可以分为均匀形变 ....和非均匀形变 ..... 。

构造地质学复习题

视倾角 Ans:当剖面与岩层的走向斜交时,岩层与该剖面的交迹线叫视倾斜线,视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间的夹角称为视倾角,也叫假倾角。 真倾角 Ans:当剖面与岩层的走向垂直时,岩层与该剖面的交迹线叫倾斜线,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间的夹角称为真倾角。 侧伏向与侧伏角 Ans:当线状构造包含在某一倾斜平面内时,此线与该平面走向线间所夹之锐角即为此线在那个平面上的侧伏角,构成侧伏锐角的走向线的那一端的方位叫侧伏向。 倾伏向与倾伏角 Ans:某一直线在空间的延伸方向,即某一倾斜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所指示的该直线向下倾斜的方位,叫倾伏向;倾斜直线与其水平投影之间所夹锐角叫倾伏角。 应力 Ans:单位面积的附加应力 差异应力 Ans:σ1、σ3的差值 应力轨迹 Ans:各个应力状态的连线 线应变 Ans:变形的结果引起物体内质点之间的线段的变化,常用单位长度的改变量来表示。 剪应变 Ans:变形的结果引起两条线段之间的夹角的变化叫做剪应变。 剪裂角 Ans:剪裂面与最大主应力的夹角 共轭剪裂角 Ans:两组共轭剪节理的夹角为共轭剪裂角。 均匀应变 Ans:物体内各质点的应变特征相同的变形。 非均匀应变 Ans:物体内各质点的应变特征发生变化的变形。 应变椭球体 Ans:应变椭球体:为了形象地描述岩石的应变状态,常设想在变形前岩石中有一个半径为1的单位球体,均匀变形后形成为一个椭球,以这个椭球体的形态来表示岩石的应变状态,这个椭球体便是应变椭球体。 旋转变形 Ans:应变椭球体主轴方向的物质线在变形前后方向发生改变的变形叫旋转变形。非旋转变形 Ans:应变椭球体主轴方向的物质线在变形前后方向未发生改变的变形叫非旋转变形。 共轴递进变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