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导论)【圣才出品】

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导论)【圣才出品】
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导论)【圣才出品】

导论

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

◇练习题

一、什么是现代汉语的共同语?请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说说学好普通话的作用。

答:(1)现代汉民族使用的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它是我国汉族各方言地区和我国各民族之间用来进行交际的语言。

(2)二十一世纪,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都面临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尤其在今天,我们面对的是具有新视野、新思想、新观念、新思维的群体。在学习交流中、工作、业务联系中、结社聚友中、人与人之间的来往接触中,都离不开讲普通话和运用规范字。因此,推广普通话,运用规范字,已成为教育教学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和每一个中国公民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

二、简述现代汉语书面语和口语的来源及其发展情况。

答:(1)白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书面形式的来源

书面语的发展情况:我国早在先秦就产生了“雅言”,汉代又有“通语”,它们都是当时统一的书面语。但是在古代社会中掌握书面语的仅仅是少数受过教育的人,书面语代代相传很容易和口语脱节,形成一种脱离口语的书面语,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文言”。文言最初也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以后却和口语的距离越来越远。这样到了唐宋时代,在人民大众

口语的基础上又形成了一种新的书面语,这就是“白话”,白话始终是和口语密切联系的。宋元以后用白话写作的文学作品就大量出现了。它们尽管都带着各地的地方色彩,但所用的基础方言都是北方方言,它们大量流传到非北方话地区,加速了北方方言的推广。很多非北方话地区的人也学会了用白话阅读和写作,这样白话就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全民性。

(2)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官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口头形式的源头

口语的发展情况:在白话文学流传的同时,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官话”也逐步传播开去,不仅成为各级官府的交际语言,而且逐渐变成各方言区之间的共同的交际工具。元末明初的《朴通事》和《老乞大》是两种供朝鲜人学习汉语用的会话课本,就是用北京口语写的,被公认为当时汉语口语的代表。清朝的时候,在福建、广东等地设立“正音书院”,教授官话,并且规定不会官话的人不能当官。这样,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官话”就成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口头形式的源头。

(3)现代汉语书面语和口语的发展情况

20世纪初,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随着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上述两种趋势就合二为一,加速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一方面掀起了“白话文运动”,动摇了文言文的统治地位,使白话文取得了文学语言的地位;另一方面,“国语运动”的开展促使北京语音成为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这两个运动互相推动、互相影响,使书面语和口语接近起来并有了统一的规范,形成了言文一致的现代汉语普通话,并取得了共同语的地位。

三、现代汉语有各种地域变体,请结合自己的方言举例说明跟共同语的差异。

答:(1)现代汉语的地域变体也就是现代汉语的方言。汉语的方言首先大体上可以分为北方方言和南方方言。又通常可分为七大方言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

客家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每个大方言区下包括不同的方言片,以下还可以细分出方言小片和方言点。

(2)以武汉话为例,武汉话跟共同语相比较,词汇和语法大部分相同,在语音上有较大差异。武汉话中有19个声母,34个韵母。而普通话能区别意义的音素有元音音素10个,辅音音素22个,构成普通话的音位系统。从声韵调系统来看,武汉话有声母16个:p、p ‘、m、f、t、t’、n、?、?‘、s、z、t?、t?‘、k、k’、?,汉语普通话有21个声母,b、p、m、f、d、t、n、l、g、k、h、j、q、x、zh、ch、sh、r、z、c、s。武汉话中韵母有34个,普通话则有39个。

四、现代汉语的社会变体,请寻找一种变体举例予以说明。

答:(1)由于性别、年龄、地位、职业、信仰、文化程度等社会因素的不同,人分属不同的社会群体。每一群体都有一些区别于其他群体的语言特点,从而形成语言的各种社会变体,也叫做社会方言。现代汉语的社会变体主要有性别变体、年龄变体、行业变体、阶层变体和社区变体。

(2)以性别变体为例。汉民族文化传统认为男性应该沉着、坚强、勇敢、能吃苦耐劳,女性应该温柔、体贴、端庄。双方应该遵守符合各自身份的语言规范,例如男性讲话可以高声大嗓,偶露粗语也不以为怪,女性讲话应该柔声柔气,文雅而不粗鲁,不能带脏字。此外女性的调值一般比男性高,某些地方的女性有特殊的发音习惯。在词汇方面,女性较多涉及婚恋、子女、日常生活方面的词语,而男性较多涉及政治、体育、经济等方面的词语。女性表示感叹的词语也比男性丰富,有些是女性特有的。

五、现代汉语的功能变体多种多样,请选择你最有兴趣的一种,说说它的特色。

答:(1)现代汉语的功能变体,可以分为口语和书面语两大变体。

(2)以口语变体为例,它的特点有:灵活简短,变化多端,用词通俗易懂,多采用俚语俗词和方言词语,多省略句、独词句、非主谓句,多插入、移位、追补、省略、重复、修正等手段,生动活泼,短小精悍,便于口头交际。口语变体有多种形式:独白、演说、讲解、对话、交谈、辩论等。

六、现代汉语的规范化的标准是什么?如何理解?

答:(1)语言规范化大致有两层含义:一是形成规范,二是遵守规范。形成规范,就是要形成人们普遍接受的语言“标准”。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其内在的规律,人们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按规律运用语言,否则人际交流就无法进行。遵守规范,就是要让使用这种语言的人自觉地按已形成的规则运用语言。

(2)语言规范化是出于保证社会中运用语言传递信息的有效性的需要。语言的规范化工作不是一劳永逸的。随着社会的进步,特别是随着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际交流和人机交流的需要对我们的语言运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语言的规范化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3)实行语言规范化,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完全是有可能的。一些国家的语言规范化实践证明了这一点。实现语言规范化的基本条件有两个:一是建立合适的规范化标准,二是加强语言规范化的研究和教育。

◇思考题

一、我们提倡学习普通话,有人担心方言最终会消亡,认为应该“保卫方言”,你认为呢?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自200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它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这样方言区推普工作已经是势在必行了。但是我们提倡说普通话,并不意味着要消灭方言。因为语言的统一不可能采取消灭现有方言的方式来实现。在一个地区的人们仍在把方言作为地区内的主要交际工具时,消灭方言就意味着语言使用的中断,其后果必然是造成社会生活的混乱;而且方言地区的人们使用该方言,还有一种感情因素,这也是我们不能回避的。因而我们积极提倡推广普通话,但也允许在某些特定场合(例如家庭内部)使用方言,不必也不需要通过消灭方言这种极端的方式来实现语言的统一。

在方言区内部,方言仍是人们使用的主要语言形式,很多人还只会听而不会说或说不好普通话,少数边远地区还有人听不懂普通话。我国政府把推广普通话作为语言文字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目的就是要逐步改变这种状况,推动普通话在全社会的普及。共同语的普及过程实际上就是逐渐缩小方言差别,使语言趋于统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共同语可以在两个方面对方言产生强烈的影响。一是引导方言的发展方向,吸引方言向自己靠拢。二是共同语会逐步扩大自己的使用范围,而方言的使用范围将随之不断缩小。所以对我国来说,推广普通话,缩小方言差别,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二、我们提倡语言的规范化,会不会阻碍语言的正常发展?谈谈你的看法。

答:提倡语言的规范化,不会阻碍语言的正常发展。因为语言有一定的稳定性,这就表现在确定的规范上;但是语言又是发展的,并非一成不变。我们既不能采取笼统排斥一切新

变化的保守态度,也不能无原则地欢迎一切新变动,轻率地承认它们是规范的。

对语言规范的正确态度应当是:既要承认语言稳定的规范存在的必要性,又要承认语言发展变化的必然性。对于新的变化,要根据汉语发展的内部规律来权衡取舍,要从汉语发展的整个方向来观察,要从社会的发展和需求角度来考虑。凡是必然、健康的发展变化,对社会前进有积极推动作用的变化,就应当让它固定下来,使之成为规范的格式。凡属偶然、不健康的语言现象,有碍于社会发展、进步的,都应当予以摈弃排除。对一些新出现的语言现象,要有耐心等待和观察,不要急于匆匆忙忙地下结论。

三、请举例说明,网络给语言带来的变化。

答:(1)随着电脑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之后,网络对语言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网络语言也相应产生了。网络语言的构成方式多种多样,也使现代汉语的构成方式和词汇构成越来越丰富。同时,网络语言又使语言交际变得简练而经济。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网络语言的缺点,如用语的不规范、粗俗泛滥等。

(2)网络语言的构成方式很多样,如字母的缩略化、文字的谐音与转义、符号化、数字化等,同时也变现出标新立异、经济简练、形象传神、幽默诙谐等特色。既丰富了语言的构成方式,也使语言表现出新的特色。

(3)网络语言的发展及其特点,补充了现代汉语的词汇,使词汇更丰富更简易,突显了现代汉语的发展方向,增强了现代汉语的现代性和幽默感。但是同时,由于网络语言的盛行,现代汉语失去了语言的音乐性和字词的严谨性,使现代汉语在语音上面临很大的窘境。

四、语言的动态观和语言的规范观,如何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

设计概论思考题

思考题 1.设计学怎样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分离出来的? 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设计学的产生是20世纪以来的事件;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它毫无疑问有着它自己的研究对象。由于设计与特定的物质生产与科学技术的关系,这使得设计学本身具有自然科学的客观性特征;而设计与特定社会的政治、文化、艺术之间所存在的显而易见的关系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设计学的产生是20世纪以来的事件;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它毫无疑问有着它自己的研究对象。由于设计与特定的物质生产与科学技术的关系,这使得设计学本身具有自然科学的客观性特征;而设计与特定社会的政治、文化、艺术之间所存在的显而易见的关系,又使得设计学在另一方面有着特殊的意识形态色彩。,又使得设计学在另一方面有着特殊的意识形态色彩。 2.设计史,设计理论与涉及批评对于设计实践分别具有怎样的意义? 我们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和设计批评三个分支。设计史必须要研究科技史与美术史,研究设计理论必然要研究相关的工程学、材料学和心理学,研究设计批评必然要研究美学、民俗学和伦理学的理论要求。 3如何看待中国古代设计思想对现代设计的意义? 4从历史与社会角度论述设计与艺术的关系? 5设计与科学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改) 由于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及其他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人类在自然界面前获得空前的主动地位,人类的生产、经济、军事等实践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着越来越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生命科学、遗传学的发展,在不断地揭示生物遗传和变异规律的基础上为人类创造着新的生产力,给人类带来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现代科学技术和人类生活紧密地结合在—起,社会的科学化技术化速度不断加快,规模也不断扩大。 工业和科学技术以渐进的甚至惊人的突变速度发展,传统的手工艺设计和艺术美学理念被工业社会和技术变革所打破,设计不得不接受工业和技术的洗礼。 进行现代运动的设计师想通过大规模的生产最终得出反对装饰风格的纯几何形式。最鲜明的代表就是包豪斯设计学校。他们致力于从事最新观念和最先进的设计,他们强调一种单一的现代运动的设计方法,即利用现代材料和工业生产技术,以原色红、蓝、黄和圆形以及方形为基础形成纯几何形式。在后来的发展中,现代设计也被称为国际风格。这是因为这一新方向产生的巨大影响而予以的美称。在现代设计运动中有一部分人是服从现代设计的规则的。而在同时期还有部分人并不愿意完全的服从这一当前比较流行的规则。服从规则的突出的代表有荷兰的风格派,俄罗斯构成派,斯堪的那维亚的阿尔多和阿斯普朗德的设计,还有美国的流线型设计。尽管这些设计和制作展示出了复杂和多变性,但是他们其中始终有着共同的联系。例如,荷兰艺术和设计运动中的风格派,提倡严格的审美观,在创作中使用原色,平面和立体的造型都严格按照几何的式样。此次运动中法国和意大利也有杰出的代表。意大利未来派把自己和左翼法西斯意识形态联系在一起,要利用工业文化建立一个全新的现代国家。法国勒.柯布西埃的建筑设计艺术也是把纯粹的现代主义精神具体化的杰出代

《现代汉语通论》四五章答案

说明:本答案仅供参考,请不要当做绝对标准使用。另外,学习本课程应以读书为主,先把问题弄明白,精彩之处尽量做到“熟读成诵”。 第四章语法 第一节现代汉语语法概述 练习参考答案 (略) 第二节词类和功能分析法 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一、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并指出属于什么词类,以及什么小类。 答: 1、我的(一)个战友来了。(数词) 2、他去过三(次)上海。(量词,动量词) 3、我不(管)这种事。(动词) 4、青年们要到(山上)去。(名词) 5、桌子(上)有什么?(方位词) 6、我们在路上碰到了三个(熟人)。(名词) 7、他刚刚走(过)山。(助词) 8、他会干这种事(吗)?(疑问语气词) 9、你给我的书我看完了,(这)是我近年来最喜欢的一本书。(指示代词) 10、这个人非常(坏)。(形容词) 二、标明下列各组词的词性: 答: 坚决——决心(形容词——名词、副词)可爱——热爱(形容词——动词) 荣誉——光荣(名词——形容词)企图——意图(动词、名词——名词) 答案——答应(名词——动词)气愤——气魄(动词——名词) 批语——批示(名词——名、动)残杀——残忍(动词——形容词) 诱饵——诱惑(名词——动词)兴奋——兴趣(形容词——名词) 安心——担心(动词、形容词——动词)道歉——抱歉(动词——动词) 安慰——欣慰(动词、形容词——形容词)感激——激动(动词——动词、形容词)愉快——高兴(形容词——动词、形容词) 三、注明下列句中带黑线词的词性: 答: 1、我们马上开始这项工作。(动词,名词) 2、你说应该朝什么方面考虑?(动词,疑问代词) 3、对这个学生的经历,老师们都很了解。(动词) 4、三十岁以上的教师都可以享受休假。(名词,助动词) 5、新老同学开始都需要出操。(名词,动词) 四、鉴别下列带黑线的词,哪些是形容词,哪些是副词: 答: 1、这里风景的确不错(副词)——这里风景确实不错(副词) 2、长久没有好处(形容词)——永远没有好处(副词)

天文课后答案、地球概论课后答案

第一章绪论 1.简述天文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特点? 答:天文学的研究对象是天体,其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对天体的观测,包括目视观测和仪器观测。它的研究特点是: (1)大部分情况下人类不能主动去实验,只能被动观测。 (2)强调对天体进行全局、整体图景的综合研究。表现观测上是全波段、全天候。在理论上依赖模型和假设。 (3)需用计算机把观测所获得的大量原始资料进行整理。使天文学研究发生重大变化的另一个技术进步是快速互联网技术,这使得异地天文数据的交换和处理成为可能,使得观测数据具有巨大的科学产出的潜在意义。目前,虚拟天文台的提出和建设对天文研究意义深远。(4)具有大科学的特征,需要大量投资。 (5)以哲学为指导。 2.研究天文学的意义有哪些? 答:天文学与人类关系密切,天文学对于人类生存和社会进步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时间服务:准确的时间不单是人类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而且对许多生产和科研部门更为重要。最早的天文学就是农业和牧业民族为了确定较准确的季节而诞生和发展起来的。现代的一些生产和科研工作更离不开精确的时间。例如,某些生产、科学研究、国防建设和宇航部门,对时间精度要求精确到千分之一秒,甚至百万分之一秒,否则就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而准确的时间是靠对天体的观测获得并验证的。 (2)导航服务:对地球形状大小的认识是靠天文学知识取得的。确定地球上的位置离不开地理坐标,测定地理经度和纬度,无论是经典方法还是现代技术,都属于天文学的工作内容。 (3)人造天体的成功发射及应用:目前,人类已向宇宙发射了数以千计的人造天体,其中包括人造地球卫星、人造行星、星际探测器和太空实验站等。它们已经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和国防军事。仅就人造地球卫星而言,有通讯卫星、气象卫星、测地卫星、资源卫星、导航卫星等,根据不同需要又有地球同步卫星、太阳同步卫星等。所有人造天体都需要精确地设计和确定它们的轨道、轨道对赤道面的倾角、偏心率等。这些轨道要素需要进行实时跟踪,才能保持对这些人造天体的控制和联系。这一切都得借助天体力学知识。 (4)导航服务:天文导航是实用天文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以天体为观测目标并参照它们来确定舰船、飞机和宇宙飞船的位置。早期的航海航空定位使用六分仪(测高、测方位)和航海钟,靠观测太阳、月亮、几颗大行星和明亮恒星,应用定位线图解方法来确定位置,其精度较低,且受天气条件限制。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已发展了多种无线电导航技术来克服这方面的缺陷。宇宙航行开始以后,为了确定飞船在空间的位置和航向,天文导航也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目前,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技术的应用,使卫星导航更精确。卫星导航不仅普遍用于航天、航空、航海,而且还用于陆面交通管理。 (5)探索宇宙奥秘,揭示自然界规律:随着对宇宙认识的深入,人类从宇宙中不断获得地球上难以想象的新发现。例如,19世纪初有位西方哲学家断言,恒星的化学组成是人类永远不可能知道的。但过了不久,由于分光学(光谱分析)的应用,很快知道了太阳的化学组成。其中的氦元素就是首先在太阳上发现的,25年后人们才在地球上找到它。太阳何以会源源不断地发射如此巨大的能量,这是科学家早就努力探索的课题。直到20世纪30年代有

设计学概论-练习题以及答案

第一章导论: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 一、选择题 1.二战期间发展起来的( ) ,科学的考虑了人的舒适性和工作的效率。 1设计文化学2人机工程学3设计美学4设计史学 2.( )是近现代旨在保存自然资源、防止工业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的一场设计运动。 1波普运动2新艺术运动 3 绿色设计运动 4 装饰艺术运动 3.按照( )的说法:“普通符号科学——它有各种名称:符号学(semiotics,semiology) 或语义学(semasiology) ,这些术语来自希腊语的sema( 符号) 。” 1 毕加索 2 贡布里希3索特萨斯4莫里斯 4.( )理论自60年代后期由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在其《论语法学》一书中确立。 1解构主义 2 抽象主义 3 立体主义4符号学 5.( )试图通过所领导的工艺美术运动提高工艺的地位,用手工制作来反对机器和工业化。 1格罗佩斯2贡布里希 3 米斯4莫里斯 二、简答题 窗体底端 1.简述设计的目标 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设计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功能性与审美性。 2.简述设计学的划分 我们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与设计批评三个分支。通过学科方向的确定,以及对相关学科的认识,我们便能理解研究设计史必然要研究科技史与美术史,研究设计理论必然要研究相关的工程学、材料学和心理学,研究设计批评必然要研究美学、民俗学和伦理学的理论要求。 3.简述当今设计学研究的现状 设计学研究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除了从自己的种学科——美术学那里继承了一套较完善的体系之外,它还要广泛地从那些相关的学科,如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建筑学、机械学那里获得启发,借用词汇,吸收观点,消化方法。这便是当今设计学研究的现状。 4.简述设计学各领域的代表人物与代表著作 曾任英国美术史协会主席的佩夫斯纳爵士,在其《社会美术史》研究中,就已经孕育了对现代设计的倡导;他在1936年出版的《现代运动的先锋》更是现代设计的宣言而为西方的所有设计专业学生所必读。德国建筑家、理论家森珀是将达尔文进化论运用于美术史研究的第一人。他在1860年至1863年期间出版了极富思辨性的三卷本巨著《工艺美术与建筑的风格》,着重探讨装饰与功能之间的适当联系。奥地利美术史学家阿洛伊斯?里格尔,于1893年出版了被认为是有关装饰艺术历史的最重要的著作——《风格问题》5.简述当代西方设计思潮 1.符号学理论。根据符号学的理论,人类的思维和语言交往都离不开符号,而人的意识过程就是一个符号化过程,思维无非是对符号的一种组合、转换、再生的操作过程。符号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媒介,符号又是表达思想情感的物质手段,简言之,人类的意识领域就是一个符号的世界。 2.结构主义。结构主义理论是一种社会学方法,其目的在于给人们提供理解人类思维活动的手段。 3.解构方法。按照解构主义理论,我们可以运用科学的符号学原理来分析图像,并且分别说明其视觉的、文化的、以及语言的意义,这一分析过程被解构主义理论家称之为解码(Decoding)。 4.混沌理论。混沌理论是要向我们说明,我们才刚刚开始理解自然界的复杂性,即自然现象及其事件的连锁反应。 5.绿色设计。起自于旨在保存自然资源、防止工业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的一场运动,虽然它迄今仍处于萌芽阶段,但却已成为一种极其重要的新趋向。

《现代汉语通论》语法_课后作业答案[1]1

172页第四章第一节练习题 一、汉语语法的总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汉语语法的四个主要特点。 语言中用来表示语法关系、表现语法意义的语法手段有多种多样,重要的有:形态变化、词序变化、虚词运用等等。有的语言偏重于形态变化,例如法语、俄语;有的语言偏重于词序变化和虚词运用,例如汉语。汉语的特点是在跟印欧语的比较中表现出来的。它的总特点是:不依赖于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而主要借助于语序、虚词等其他的语法手段来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这一总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语序的变化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起重大影响。例如:“名词+动词/形容词”构成“主谓结构”,词序一变化,“动词+名词”就构成了“述宾结构”,“形容词+名词”就构成了偏正结构。例如:我们同意(主谓关系)--同意我们(述宾关系)衣服干净(主谓关系)--干净衣服(偏正关系) 2.词的运用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有重要作用。 汉语里的虚词十分丰富,作用也特别的重要。例如:某些句法结构有没有虚词,结构关系和语义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如“爸爸妈妈”和“爸爸的妈妈”意思不同。 3.语词类跟句法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在印欧语里,词类和句法成分之间往往存在着一种简单的对应关系。但是在汉语里,词类跟句法成分之间的关系就比较复杂,除了副词只能做状语,属于一对一之外,其余的都是一对多,即一种词类可以做多种句法成分。例如:名词主要做主语宾语,但有时也可以做定语、谓语等。 4.短语的结构跟句子的结构以及词的结构基本一致。例如: 结构类型短语词句子 联合哥哥弟弟兄弟团结,团结,在团结。 偏正牛皮箱子皮箱伟大的人民! 述宾管理家务管家欢迎新同学。 述补说得明白说明高兴得跳起来。 主谓年纪轻年轻我们上课。 二、请以“不怕辣”、“辣不怕”和“怕不辣”为例,说明汉语语法语序变化的特点。 语序是汉语句法结构中的一个主要的表达手段,同样的词排列顺序不同,句法结构关系也不同,所表达的意义也有所不同,例如:“不怕辣”、“辣不怕”和“怕不辣”三个词:不、怕、辣,排列的语序不同,其结构关系分别是:述宾结构、主谓结构、述宾结构。其语义程度越来越深,其中和否定词“不”的语义指向有很大关系。“不怕辣”就有被动的承受,“辣不怕”有勇气主动来承受“辣”,因为这里的话题是明白的。“怕不辣”是“怕”的结果。 三、汉语的量词使用有什么特点? 量词一般不单独使用,而是与数词一起构成数量短语,如“一个”“两次”“三天”,或者与代词构成指量短语或疑量短语,如“这个”“那次”“哪天”。数量短语、指量短语和疑量短语统称量词短语。量词短语可以出现在名词前或动词后,如“一个人”“走两次”“等三天”,也可以与形容词组合,如“一丈长”“两尺宽”。 四、汉语常常使用重叠手段,请举出几种实例。 (一)ABAB式:

地球概论课后题答案doc资料

第一章 复习与思考p6(略) ●什么是纬线和经线?什么是纬度和经度?它们有何区别与联系?为什么纬线是整圆,而经线是半圆? ●为什么南北方向是有限方向,而东西方向是无限方向?怎样理解地面上两点间的东西方向既是理论上的“亦东亦西”,又是实际上的“非东即西”? 复习与思考p21~22 ●何谓天球周日运动和太阳周年运动?为什么会有夜半中星的变化? ●举出下列天球大圈的两极: 地平圈Z Z’子午圈 E W 天赤道P P’卯酉圈S N 黄道K K’六时圈Q Q’ ●举出下列天球大圆的交点: 子午圈与地平圈S N 子午圈与天赤道Q Q’ 子午圈与卯酉圈Z Z’ 子午圈与六时圈P P’ 天赤道与地平圈 E W 天赤道与黄道? (春分点) ?(秋分点) ●为什么时角向西度量,而赤经则要向东度量? 使天体的时角“与时俱进”,用以度量时间;赤经“与日俱增”(参考书本第15页) ●天球上哪一点的赤纬(δ)和赤经(α)等于零?又,该点的黄纬(β)和黄经(λ)是多少? 天球上春分点上的赤纬与赤经等于零。该点的黄纬黄经等于零。 ●北天极的黄纬和黄经是多少?北黄极的赤纬和赤经是多少?(查天球仪) 北天极的黄纬和黄经是66°34′、90°,北黄极的赤纬和赤经分别是在66°34′、18h。 ●某恒星的方位和高度都是45°,问:须在天空的那一部分去寻找?(西南方半空) ●在何地(指纬度)观测,天体的赤纬与高度相等,时角与方位相等(即地平坐标系与第一赤逍坐标系合一为一)? 南北极 ●已知恒星时S=6h38m,某恒星再过2时10分上中天,试求该恒星的赤经。 8时48分。 S=t+α;α=S-t=6h38m-21h50m=-15h12m=8h48m 或α=S-t=6h38m-(-2h10m)=8h48m ●已知某恒星的赤经a=20h38m,当恒星时(S)为23时17分时,该恒星的时角是多少? 2时39分 S-α=23h17m-20h38m=2时39分。 ●对35°N 而言,当春分点刚升起地平的时刻,黄道与地平田成多大交角?当春分点刚沉入地平的时刻呢?(先调整天球仪的纬度,然后把春分点移至东[西]方地平,就是使天赤道、黄逍和地平圈同时相交于东[西]点,便可直接读数)。 当春分点刚升起地平时刻:90-τ+ξ=90-35-ξ=31°34′; 当春分点刚沉入地平时刻:90-τ-ξ=90-35+ξ=78°26′;(ξ=23°26′) ●试推算二分二至时太阳的黄道坐标和赤道坐标,填下表: 坐标

艺术设计概论总结含课后答案

艺术设计概论 第一章导论 设计是文化和文明的产物,又创造着新文化和新文明。 第一节、艺术设计的概念与定义 一、“设计”的概念 1974《大不列颠百科全书》“Design: blah blah........只要是为了一定目的而从事设想、规划、计划、安排、布置、筹划、策划的都可以说是‘设计’” 郝伯特·西蒙:“凡是以现存情形改变成想望情形,为目标而构想行动方案的人都在搞设计。”——最本质的意义是计划/设计,即预设一定的目标并为此而建立方案。(不是以大工业生产为前提的意义) 二、设计的意义 设计是人类改变原有事物,使其变化、增益、更新、发展的创造性活动。设计是构想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涉及人类一切有价值的创造活动。【设计的宏观定义】“一种对目标问题的求解活动” “从现存事实转向未来可能的思想跃迁” “......”“......” 1950麦德华·考夫曼·琼尼:现代设计的12项定义:【大工业生产后的定义】 1)应满足现代设计的需要

2)应体现时代精神 3)应从不断发展的纯美术与纯科学中不断汲取营养(自我发展) 4)应灵活运用新材料、新技术,并不断使其发展(与时俱进) 5)通过运用适当的材料和技术手段,不断丰富产品的造型、肌理、色彩等效果(外观创新) 6)应明确的表达对象的意图、绝不能模棱两可(理念清晰) 7)应体现使用材料所具备的区别于他种材料的特性及美感(忠于材料) 8)应明确表达产品的制作方法,不能使用表面可行、实际不能适应大量生产的欺骗手段(诚实) 9)在实用、材料、工艺的表现手法上,应给人以视觉的满足,特别应强调整体效果的满足(效果展示) 10)应给人单纯洁净的美感,避免繁琐的处理 11)必须熟悉和掌握机械设备的功能 12)追求豪华情调的同时,必须顾及消费者节制的欲求及价格问题(物美价廉) 1957国际工业设计学会联合会(ICSID)1964年定义:“工业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他的目的是解决工业产品的造型质量,这些造型质量不但是外部特征,而且主要是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他从生产者和使用者的观点把一个系统转变为连贯的统一。工业设计扩大到包括人类环境的一切方面,仅售工业生产可能性的限制。”【设计从物向人的转变】【表明了设计的创造性质和意义;注重内部结构、功能与外观形态的统一;从人的需要出发(即

黄廖版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 导论 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 1.现代汉语的含义见教材*第2页 现代汉语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现代汉语的历史来源见教材第2-3页 白话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书面形式的来源。 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官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口头形式的源头。 3.现代汉语的地域变体——方言见教材第4-5页 3.1.七大方言区: 北方方言(北方话、官话)以北京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北方方言可以分为四个次方言区: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 吴方言(江南话、江浙话)以上海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赣方言(江西话)以南昌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湘方言(湖南话)以长沙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湘方言可以分为新湘语和老湘语两个方言片。 客家方言(客话)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闽方言(福佬话)以福州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闽方言可以分为五个次方言:闽南以厦门话为代表、闽东以福州话为代表、闽北以建瓯话为代表、闵中以永安话为代表、莆仙以话为代表。 粤方言(广东话)以广州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3.2.九大方言区(新增): 徽语皖南徽州一带方言,原属江淮官话。 晋语山西保留入声调的地区,原属北方方言 4.现代汉语规范化见教材第6-7页 语言规范的两层含义:形成规范、遵守规范 语言规范的必要性(为什么要制定语言规范):保障人际交流和信息传递的有效性 语言规范的可能性(实现语言规范的两个基本条件):建立合适的规范化标准、加强语言规范化的研究和教育 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语音方面以北京音为基础,词汇方面以北方方言为基础,语法方面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规范。 语言规范化的持续性 第二节现代汉语课程 第一章语音 第一节现代汉语语音概述 1.语音的属性 1.1.语音的三种基本属性:物理属性(与语音四要素的关系,详下)、生理属性、社会属性(语音的本质属性)见教材第14页 1.2.语音四要素见教材第14-15页

设计概论Ⅱ第1阶段练习题20年江大考试题库及答案一科共有三个阶段,这是其中一个阶段。答案在最后一页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第一阶段练习题 考试科目:《设计概论Ⅱ》第章至第章(总分100分) 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 (共5题,总分值20分,下列选项中有且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 1. ()理论自60年代后期由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在其《论语法学》一书中确立。(4 分) A. 解构主义 B. 抽象主义 C. 立体主义 D. 符号学 2. 二战期间发展起来的(),科学的考虑了人的舒适性和工作的效率。(4 分) A. 设计文化学 B. 人机工程学 C. 设计美学 D. 设计史学 3. ()试图通过所领导的工艺美术运动提高工艺的地位,用手工制作来反对机器和工业化。 (4 分) A. 格罗佩斯 B. 贡布里希 C. 米斯 D. 莫里斯 4. 按照()的说法:“普通符号科学——它有各种名称:符号学 (semiotics,semiology) 或语义学 (semasiology) ,这些术语来自希腊语的 sema( 符号 ) 。”(4 分) A. 毕加索 B. 贡布里希 C. 索特萨斯 D. 莫里斯 5. 湖北随县战国时期曾候乙墓出土的铜尊盘,上有玲珑剔透的装饰,就是用()铸造的。 (4 分) A. 染缬工艺 B. 夹缬工艺 C. 景泰工艺 D. 失蜡法工艺 二名词解释题 (共4题,总分值24分 ) 6. 混沌理论(6 分)

7. 符号学理论(6 分) 8. 解构方法(6 分) 9. 无意识结构(6 分) 三填空题 (共5题,总分值15分 ) 10. 设计学是既有__________科学特征又有社会科学特征的综合性学科。(3 分) 11. 依据美术学的划分方法对设计学作研究方向的划分.将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与 __________。(3 分) 12. 美学是研究美和艺术最抽象最根本问题的东西。美是什么,就是美学的基本问题。古代西 方经典美学认为美是客观的。美学之父-----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认为美是__________。康德把美学的出发点放在了审美和美感上,把美学的基本问题从“美是什么”变成了审美是什么,认为美是无利害而生愉快。黑格尔认为艺术和审美是欣赏不是思考,人们欣赏的表面上看是一个“外在事物”实际上是一种自我实现。(3 分) 13. 设计的一般程序总的来说,分为五个阶段。准备阶段,构思阶段,__________,审核阶段, 管理阶段。(3 分) 14. 设计文化中的技术,从古至今,大致可以分为__________、大工业化机器和计算机。(3 分) 四简答题 (共2题,总分值24分 ) 15. 简述设计学的划分(12 分) 16. 简述设计的目标(12 分) 五论述题 (共1题,总分值17分 ) 17. 试简要论述当代西方设计思潮。(17 分)

04462设计艺术心理学第二章--《设计艺术心理学发展概述》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2)

《设计艺术心理学》 教材版本:柳沙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练习题集: 第二章设计艺术心理学发展概述 一、复习要点及主要概念 1.设计艺术心理学的发展线索 2.距离说 3.实验心理美学 4.格雷夫斯的用户心理研究 5.感性工学 6.有限理性 二、问题与讨论 1.简要论述工业心理学与人际工程学的发展阶段及发生转变的原因。 2.目前国内外设计艺术心理学研究现状如何? 练习题集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复习要点及主要概念 1.设计艺术心理学的发展线索: (1)心理美学的思想最早起源于哲学家们的思辨。例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的“迷狂说”,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净化说”,中国古代老子、庄子提出的“虚静说”、“天人合一说”,以及之后出现的“顿悟说”、“意境说”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发表《美学》一书,标志着美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许多重要的美学论断仍是由哲学及所提出来的,他们的美学理论主要是从认识论的高度通过抽象思辨来探讨“美”的本质以及审美活动及其规律等问题; (2)心理美学受到科学心理学影响而倾向实证研究之后,成为了现代科学美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与行为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心理学分支相比,较重视探索情绪、情感及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感受、体验,具有较强的主观性; (3)实验心理美学,早期代表人物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将心理实验引入到心理美学研究中,通过心理学实验对各种审美现象进行研究,从他开始,心理美学进入实验心理美学的

阶段; (4)20世纪初与实验心理美学同时兴起的重要理论还有“移情说”和“距离说”,也是运用心理学的观点来分析美感和审美体验; (5)20世纪现代心理美学蓬勃发展,精神分析学派对心理美学影响最大,该学派重视无意识,强调无意识对于艺术创作和审美体验的作用; (6)其后,心理美学主要沿着科学心理美学和实验心理美学的路线前进,并且将新尽的心理学理论、知识融入其中; (7)此外,与西方的心理美学流派相比较,俄国心理美学的发展具有特殊性,并且对我国影响较大,如“社会历史文化美学”。P20-25 2.距离说:认为审美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即所谓的“距离产生美”,要摆脱功利的、实用的考虑,用一种纯粹的精神状态来关照对象,才能产生美感;距离过远或过近都无法引起美感。P22 3.实验心理美学:通过心理学实验对各种审美现象进行研究.P22 4.格雷夫斯的用户心理研究: 师格雷夫斯,1951年出版了《为人民设计》(并开始有意识地将人机工程学理论运用到工业设计中。书中介绍了设计流程、材料、制造、分销以及科学中的艺术等。对于他而言,设计师不仅是将美学原则运用于产品的表面,“诚实的设计工作应从内至外,而非从外至内"。书中的第2章主要介绍了人体测量和人机工程学研究,提出人与人的体形和尺度存在差异;在第4章(测试的重要性)中他提出一种可用性测试以了解设计的产品表现如何。格雷夫斯的测试不同于一般人机工程师的测试,虽然组织严格,但没有严格的测试流程,他只是想看看人们是如何看待他的设计,如何理解其工作模式;或者设计的哪些方面难以理解以便修正。他认为过于正式的测试使人感觉紧张而不可能得到与真实场景类似的结果,而通过询问(焦点小组)可能会获得被误导的答案,因为被试可能会说出你希望的答案,因此测试应使被试尽可能自然,因此他认为观察法,特别是使用情境下的观察非常重要。使被试尽可能自然,因此他认为观察法,特别是使用情境下的观察非常重要。 举例:(他还在书中列举了如何设计测试环境,比如他模拟了一一个客机内部舱位,让“乘客”呆10多个小时(这个时间是那时一个远洋飞机通常航行的时间)以检验人在这一空间中的活 动。在接下来的几个章节中,他利用实例介绍如何在设计中运用人机工程学提高产品使用性,例如针对老年人设计电话时应该考虑到他们难以阅读细小的数字;或者设计飞机场座椅时,应适应不同人身形的需要。除了可用性以外,他还提出设计师应考虑时尚对于设计的影响,一个最有趣的观点就是所谓的“残余造型,即设计师应将“旧”与“新”混合起来,所谓的“新”应是“新的和改进的"。) 虽然格雷夫斯没有在书中明确提出所谓的“设计心理学”,可是书中的许多内容都紧密

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笔记

第四章语法 第一节现代汉语语法概述 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见教材第170-172页 1.语序的变化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起重大影响 所谓的词序不同实际上有三类不同层面的情况: a.语用的语序变化 b.语义的语序变化 c.语法的语序变化 2.虚词的运用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有重要作用。 3.汉语词类根语法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4.短语的结构跟句子的结构以及词的结构基本一致。 第二节词类和功能分析法 1.词类及其划分标准:形态标准(形态标志、形态变化)、意义标准、功能标准见教材第174-176页 2.实词与虚词的区别:能否充当句法成分见教材第176页 3.体词与谓词见教材第177页 4.各词类的语法特点及内部小类见教材第177-184页 第三节词类划分的理论与实践 词类辨析重点 动词和形容词,时间名词与时间副词,形容词和副词,区别词与形容词、名词,区别词与副词,介词和动词,介词和连词见教材第187-190页(参见课后练习) 第四节短语类型特点 短语的结构类型重点 短语(词组):偏正词组、述宾词组、述补词组、联合词组、主谓词组、同位词组、连谓词组、兼语词组 短语(结构):量词结构、方位结构、介词结构、“的”字结构

见教材第194-199页(参见课后练习) 第五节层次分析法重点 1.层次分析法的目的时揭示一个句法结构隐藏在线形排列背后的固有的层次特结构关系,其方法是逐层依次找出各层次的直接成份,并进一步说明直接成份之间的结构关系。见教材第204页 2.层次分析的三原则:结构原则、功能原则、意义原则见教材第206-207页 (参见课后练习) 第六节句型系统 1.前后都有停顿,带有一定语调,表示相对完整的意义,人们用来进行交际的基本语言单位就叫句子。见教材第209页 2. 3.句型分析的原则和方法见教材第212-214页 表示语气的因素不影响句型。 功能相同的词语互相替换不影响句型。 扩展一般不影响句型。

设计概论思考题答题要点资料

第一章思考题答题要点 1."设计"(Design)的本义是什么? 设计(Design)源于拉丁文Designave,其本义是"徽章、记号",即事物或人物得以被认识的依据或媒介,在中国,设计最初是分开使用的,"设"指预想、策划,"计"指特定的方法策略等。2.不同的学者对设计的理解提出了哪些较有代表性的观点? 设计是人类的行为; 设计的本质是人为事物; 设计是人类生活方式的设计。 3.如何理解设计的内涵? 我们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设计的内涵: 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design最基本的意义是计划乃至设计,即心怀一定的目的,并以其实现为目标而建立的方案,这个界定几乎涵盖了人类有史以来的一切文明创造活动,其所蕴含着的构思和创造性行为过程,则是现代设计的内涵和灵魂; 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design特指在一般的计划和设计中,对构成艺术作品的各种构成要素,在各部分之间或者部分与整体的结构关系上,组织成为一个作品的创意过程。 4.如何理解艺术与设计的关系? ①对"艺术"《辞海》解释为:"人类以情感和想象为特性珠把握和反映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即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在想象中实现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互相对象化。具体说,它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反映,也是艺术家知识、情感、理想、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 ②设计虽然超越了纯艺术,存在于设计、生产或制作的全过程,和技术、材料、工艺、市场、消费、等因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但它与艺术创作并不能截然分开,设计师的设计至始至终总是要考虑到具体设计对象,根据生产技术条件和制作技艺的可行性,而进行创造性工作,这个创造性过程始终与审美发生联系。 5.什么是设计的形式?它包括哪些因素? 设计的形式指形态、色彩、肌理等外在造型形式,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形式受到实用功能的制约,同时又对认知功能和审美功能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①形态:通常指某种特定的外形,即物体在空间中的特定形态。物体的形态特征是我们区别不同物体的依据,这里的形态概念既指设计物外形,也包括设计物内在结构,是设计物的内外要素的统一的综合体,构成形态的基本形式有点、线、面、体等; 设计物的形态创造要善于运用变化与统一,韵律与节奏,主从与响应、过渡与均衡、对比与协调、比例与尺度、比拟与联想等多种造型手法,以达到传达视觉信息的目的。 ②色彩:即颜色,物体在有选择地吸收、反射、透射色光的时候,由于物体的物理性质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色彩。 ③肌理:肌理是表达人对设计物表面纹理特征的感受。一般认为,肌理与质感是同义词,对设计的形式因素来说,当肌理与质感相联系时,它一方面是作为材料的表现形式而被人们所感受,另一方面则体现在通过先进的工艺手法,创造新的肌理形态,不同的材质,不同的工艺手法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肌理效果,并能创造出丰富的外在造型形式。 6.如何理解设计的功能? 《辞海》中对"功能"是这样解释的:"一为事功和能力,二为功效、作用"。设计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地球概论_全部习题答案

第一章(地理坐标与天球坐标)参考答案 1.1地理坐标:纬线和经线、纬度和经度、整圆与半圆…… 1.2地球上的方向(地平面):南北极、南北半球、东西半球、东方西方 2.1引出两个重要概念:天球周日运动、太阳周年运动 2.2天球坐标:天球大圆及其两极 地平圈:Z、Z′;子午圈:E、W;天赤道:P、P′ 卯酉圈:S、N;黄道:K、K′;六时圈:Q、Q′ 2.3天球坐标:天球大圆的交点: 子午圈与地平圈:S、 N;子午圈与天赤道:Q、Q′ 子午圈与卯酉圈:Z、Z′;子午圈与六时圈:P、P′ 天赤道与地平圈:E、W;天赤道与黄道:?、? 黄赤交角(ε=23°26′) 2.4第一赤道坐标系:时角,右旋坐标系,与天球周日运动(地球自转)相联系, 天球周日运动方向向西,时角向西度量。 第二赤道坐标系:赤经,属左旋坐标系,与太阳周年运动相联系, 太阳周年运动方向向东(地球向西),赤经向东度量。 2.5第二赤道坐标系(δ, α)、黄道坐标系(β, λ)均以?为原点,所以有:?(0°、0h)、?(0°、0°)2.6在黄道坐标系中:P(90°-ε,90°);在第二赤道坐标系中:K(90°-ε,18h) 2.7西南方半空(地平坐标系) 2.8当δs=h s,t s= A s时,地处南、北两极(即地平坐标系与第一赤道坐标系完全重合在一起) 2.9已知:S=t =αQ=6h38m,t★=21h50m,故根据公式:S=t★+α★有:α★=-15h12m(8h48m) ? 2.10t=2h39m 2.1190°-35°+ε=78°26′,90°-35°+ε=31°24′ 2.12(答案顺序)太阳黄纬(β)、太阳黄经(λ)、太阳赤纬(δ)、太阳赤经(α) 春分(?):0°、0°、0°、0h;夏至(?):0°、90°、ε、6h 秋分(?):0°、180°、0°、12h;冬至(?):0°、270°、-ε、18h 2.13(答案顺序)高度(h)、方位(A)、赤纬(δ)、时角(t)、赤经(α) 天顶Z:90°、任意、31.5°、0h、9h5m;天底Z′:-90°、任意、-31.5°、12h、21h45m 天北极P:31.5°、180°、90°、任意、任意;天南极P′:-31.5°0°、-90°、任意、任意 东点E:0°、270°、0°、18h、5h45m;西点W:0°、90°、0°、6h、3h5m 南点S:0°、0°、-58.5°、0h、9h5m;北点N:0°、80°、58.5°、12h、21h45m 上点Q:58.5°、0°、0°、0h、9h45m;下点Q′:-58.5°、180°、0°、12h、12h 第二章(地球的宇宙环境)参考答案 3.1恒星--(如同太阳) 发光:质量巨大/中心温度很高/热核反应/能量释放; 光谱信息:表面温度、物理性质、化学成分、运动方向, 确定恒星光度,比较视亮度,推知恒星距离等。 3.2亮度与光度--恒星的明暗程度,恒星本身的发光强度。 视星等与绝对星等--亮度等级(m)和光度等级(M)。

现代汉语通论知识点整理

一.基本概念 1.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词和语的集合体。 2.词:指一定的语音形式和一定意义相结合,并且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3.语素:音义相结合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4.义素:最小的不能独立运用的语义单位。 5.语义特征:词语中符合某种组合选择的有区别性特征的最小语义成分。 6.现代汉语最根本的特点:不依赖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而借助于语序、虚词等语法 手段来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 7.实词:能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是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区别词,副词,叹词,拟声词等十类。 8.虚词:不能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是虚词。包括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四类。 虚词与实词相比有几个重要特点: 封闭(实词每一类数量开放,虚词则是可数有限的。) 黏着(虚词不能单独成句,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必须黏附在实词前后才能发挥作用。)定位(大部分实词在结构组合时位置是不固定的,虚词的位置相对固定。 名词、动词、形容词是典型的实词,连词、语气词、助词是典型的虚词。副词兼有实词和虚词的某些特点。) 9.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词构成的句法结构单位叫短语。它包括词组和结构两类。 10.词组:实词与实词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组合起来的短语。 11.结构:实词与实词的非结构组合以及实词与虚词的组合叫结构。 12.语义指向:是指句法结构中的某一成分跟其他成分之间在语义上的联系。 (语义指向可以合理解释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语义指向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解释 歧义现象。) 13.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上密切相关,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分句所构成的语言 单位。 14.复句的三个特点:a.句法结构上互不包含b.关联词是重要的语法标志C.停顿是分句 与分句之间的重要的形式标志 二.应用 1.语素,音节,词,汉字的个数区分 音节:从语言角度分析的结果;文字是书面记录的符号;语素是语言中构词的基本 成分,音义结合的最小的语言单位;词是音义结合且能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 ·一个汉字可代表不同语素。读音词性意义都可不同。乐:快乐;音乐 ·一个语素可以是两个以上的音节。联绵词口语词音译词 ·同一汉字是否是语素因场合而异马匹马达 2.语素类别: a成词能力成词语素:既能独立成词,又能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 不成词语素:不能独立成词,只能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 b成句能力自由语素:能独立运用。不自由/粘着语素:不能独立运用。 C位置:定位语素:组合时位置固定。不定位语素:组合时位置不固定。

《设计概论》考试大纲及习题含答案

《设计概论》 考试大纲及练习 学生姓名: 学生身份证号: 学生准考证号: 完成作业时间:

设计概论考试大纲 一、课程性质 《设计概论》主要研究和概述设计现象、设计基本原理、设计基本规律等问题的一门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必修的理论基础课程。 二、学习目的 通过学习,让学生较全面地掌握设计的基本理论,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设计文化修养和吸收前人,他人的设计成果的能力,扩展艺术思路,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挥重要作用。 三、学习要求 (一)导论:了解作为理论修养和基础课程的《设计概论》的重要性。 (二)设计的历史:较系统地了解设计历史发展的过程,熟练掌握各历史阶段出现的代表作品,设计现象和设计流派。能分析重要设计现象、设计流派出现的社会原因和背景,分析设计与艺术的关系、中国的设计文化如何确立等问题,并能在实践中吸收前人成果,拓展设计思路。 (三)设计的特征:较全面地认识设计文化和各种特征。理解并掌握设计的本质特征、设计的物化、设计文化的继承方式,装饰的意义和特点、视觉在设计中的意义和特性,美感的特征及材料和技术的重要性等重要问题。 (四)设计的思维:较系统的了解设计思维规律及其过程。理解并掌握知识的内在性、外在性、设计观念形成的特点、设计方法、设计过程的步骤和展示的重要性等问题,了解误区的产生和修正。(五)设计的形态:较全面地了解各种设计形态。较好地掌握视觉传达设计、公共艺术设计、工业产品设计、手工业设计各形态的概念和特征等,理解、分析环境与人的关系,手工业设计的重要性等问题,了解计算机设计的优势和前景。 (六)设计的市场:较好地了解从调研定位、创意策划、方案实施到投入市场的全过程的有关问题。掌握调研定位,创意策划的应用范围,构思灵感和文案整理,客户代理,市场规律及有关法规等内容。

现代汉语通论导论、语音部分练习题答案

现代汉语通论导论、语音部分练习题答案

导论、语音部分练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音素 2.2001年1月1日 3.普通话规范汉字 4.赵元任 5.39 6.Chén Shǐngshen 陈省身 7.反切 8.梅县话 9.北方方言 10.yì yí 11.介音(韵头) 12.超音段(非音质) 13.[tsɑu51] 14.[E] 15.阳平。“不”在去声前读阳平,在非去声前读去声。) 16.405 1200 17.22 39 4 18.注音字母 二、单项选择题

1.A 2.D 3.B 4.B 5.A 6.A 7.C 8.B 9.C(大多数辅音音位与圆唇元音拼合时,产生 唇化辅音音位变体;舌尖中音与齐齿呼韵母拼合时,产生腭化的音位变体,舌面接近硬腭。) 10.A 11.B 12.C 13.D 14.A 15.C 16.B 17.D 18.A 三、多项选择题 1. ABCD 2. ABCD 3. CDE 4. ACD 四、辨别正误 1. ×现代汉语方言中有入声。 2. ×汉语普通话的浊声母不是清音。 3. ×以u开头的韵母属于合口呼韵母。 4. √ 5. √ 6. √ 7. ×人们为了改变词性,把“盖”儿化成了“盖儿”。 8.×此处的“表”和“里”并列,具有对比意

义,不是附加关系,不读轻声。 五、分析题 1.完成下列音节结构分析的图表 2.按照“啊”音变的规律,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汉字。 (1)你在哪里(呀)? (2)大伙儿加油干(哪)! (3)真苦(哇)! (4)你们一定要坚强(啊)!

3. ①z[ts] ②-i[?] ③u[u] ④ng[?];⑤r[?] 六、简答题 1. 上古汉语(公元3世纪以前)——包括秦、汉,可上溯到有文献可考(甲骨文字)的殷商时代。 中古汉语(公元4世纪到9世纪)——包括魏晋、南北朝、隋、唐几个朝代。 近代汉语(公元10世纪到17世纪)——包括晚唐至明末清初。 现代汉语(始自清初1636年)——现在 2. 官话区、吴语区、湘语区、赣语区、客话区、 闽语区、粤语区、晋语区、徽语区、平语区3.有80多种语言,分属于汉藏、阿尔泰、南亚、南岛和印欧语系。 4.普通话音节结构最齐全的包括韵头、韵腹、韵 尾、声调、韵腹、声调五个部分,最少的包括声母和声调两个部分。 5.韵头都由高元音i、u、ü充当,元音韵尾由i、u充当,辅音韵尾由n、ng充当。 6.汉语拼音方案于1958年2月11日由第一届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作为正式方案推行,包括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