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科研方法复习资料

中小学教育科研方法复习资料
中小学教育科研方法复习资料

中小学教育科研方法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教育科学属于科学的范畴,是研究(教育规律)的各门学科的总称。

2. 20世纪初,德国的教育家、心理学家拉伊和梅伊曼立(实验教育学),为教育学研究提供新方法,进一步推动教育学的科学化。

3.衡量教育经验总结中的研究对象是否具有代表性的标准有:(群众基础)、(推动面上实践的发展)和(效果)

4.构成教育测量的三个基本要素是(测量对象)、()和测量结果。

5.教育行动研究问题归因的三个基本来源:(理论)、(经验)、(实证调查)。

6.教育研究活动的起始环节是(选择课题)

7. 20世纪初,德国的教育家、心理学家拉伊和梅伊曼创立(实验教育学),为教育学研究提供新方法,进一步推动教育学的科学化。

8.在教育研究中常用的调查研究方法有(问卷法)、(访谈法)和(观察法)。

9..教育行动研究中的反思主要是对措施的(副作用分析)和(替代分析)两个方面.

10.教育观察研究,根据观察的方式可分为()与()。

11.教育研究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教育研究成果的评价)。

12.最早提出“实验教育学”名称的是()

二、选择题:

1,要了解直观性教学的内在规律,因果关系,应选择的研究方法是( )

A历史研究法B观察法C实验法D调查法

2,教育研究中最基本,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是(B )

A教育观察研究B教育调查研究

C教育测量研究D教育实验研究

3.教育研究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C )。

A .教育研究成果的展示 B. 教育研究成果的交流

C. 教育研究成果的评价 D .教育研究成果的概括

4.在教育调查研究中,最基本、使用最广泛的研究方法是()。

A. 访谈调查 B .问卷调查 C.测量调查 D .调查表法

5.最早提出“实验教育学”名称的是(B )。

A.梅依曼

B.赖依

C.杜威

D.裴斯泰洛齐

6.根据实验研究的性质和目的来划分,教育实验可以分为( B)。

A.前实验、准实验和真实验

B.确认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

C.因素型实验、反应型实验和函数型实验

D.单组实验、等组实验和轮组实验

7.以教育事实为主的科学研究成果主要包括( A)。

A .教育观察报告、教育调查报告和教育实验报告

B. 学术论文、教育观察报告和教育实验报告

C.学术论文、教育调查报告和教育实验报

D.学术论文、学术专著、教育观察报告

8.从古希腊时期至16世纪,在近代科学产生以前,属于教育研究发展过程的( A)。

A .直觉观察时期 B. 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

C. 形成独立科学时期

D. 前实证主义时期

9.教育实验具有多种分类标准,按照实验进行的场所可以分为()。

A. 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 B .确认性实验、探索性实验

C.准实验和真实验

D. 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实验

10.按实验控制程度,教育实验可以分为(A )。

A. 前实验、准实验和真实验

B.确认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

C .因素型实验、反应型实验和函数型实验 D. 单组实验、等组实验和轮组实验

11.以教育理论为主的科学研究成果是()。

A. 实验报告

B. 学术专著 C .观察报告 D. 调查报告

12.以下哪一种方法属于研究过程实施阶段的方法(D )。

A .确定课题的方法 B. 查阅文献的方法C. 研究设计的方法 D .形成事实的方法

13.以下属于二次文献的是(A )。

A. 索引 B .论文 C .手册 D .综述

14.教育辞书和百科全书都属于资料性(A )。

A.工具书

B.必备书

C.宜看书

D.须知书

15.教育实验研究在受到科学规范制约的同时,更要接受(B )

A.文化

B.价值

C.思想

D.道德

16.以下属于教育观察研究基本原则的事()。

A. 目的性

B. 客观性 C .自觉性 D .以上都是

17.教育研究中的观察属于( B)观察。

A.日常

B.科学

C.参与性

D.非参与性

18.(C )不是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原则

A. 客观性原则 B .创新性原则 C .综合性原则 D .伦理性原则

19.最早提出“实验教育学”名称的是( B)。

A.梅依曼

B.赖依

C.杜威

D.裴斯泰洛齐

20.根据实验研究的性质和目的来划分,教育实验可以分为(B )。

A.前实验、准实验和真实验

B.确认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

C.因素型实验、反应型实验和函数型实验

D.单组实验、等组实验和轮组实验

21.一般来说,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主要形式是( )。

A.研究者自评

B.同行专家评价

C.行政部门评价

D.研究团体评价

22.从古希腊时期至16世纪,在近代科学产生以前,属于教育研究发展过程的(A )。

A .直觉观察时期 B. 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

C. 形成独立科学时期

D. 前实证主义时期

23.教育实验具有多种分类标准,按照实验进行的场所可以分为(A )。

A. 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 B .确认性实验、探索性实验

C.准实验和真实验

D. 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实验

24.按实验控制程度,教育实验可以分为(A )。

A. 前实验、准实验和真实验

B.确认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

C .因素型实验、反应型实验和函数型实验 D. 单组实验、等组实验和轮组实验

25.以教育理论为主的科学研究成果是()。

A. 实验报告

B. 学术专著 C .观察报告 D. 调查报告

26.教育科学研究是指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遵循一定的科学程序,通过对教育现象与事实的解释、预测和控制,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A )活动。

A.认识

B.实践

C.研究

D.实验

27.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D )

A.教育问题

B.教育实践

C.教育活动

D.教育事实

28.教育辞书和百科全书都属于资料性(A )。

A.工具书

B.必备书

C.宜看书

D.须知书

29.教育实验研究在受到科学规范制约的同时,更要接受(B )

A.文化

B.价值

C.思想

D.道德

30.反映测量所得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的指标是测验的(A)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31."初中数学自学辅导法的实验研究"是一个( )

A多因子实验研究B前实验研究C验证性实验研究D单因子实验研究

32,下面关于教育行动研究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它是以解决学校中某--实际问题为导向的现场研究

B.它是以实践经验为基础的研究

C.它是一种具有较高动态性的研究

D.它是在虚拟的环境中进行的研究

三:名词解释

1,教育科学研究: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武器,以教育领域中发生的现象和问题为对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的认识活动.简言之,是用教育理论去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探索新的未知的教育规律及有效教育途径和方法,以解决新问题,新情况的一种科学实践活动。

2,基础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理论,通过研究,寻找新的事实,阐明新的理论或重新评价原有理论,它回答的是”为什么”的问题,与建立教育科学的一般原理有关.

3,应用研究:用于应用或检验理论,评价它在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应用研究具有直接的实际应用价值,解决某些特定的实际问题或提供直接有用的知识,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4,定性研究:是着重运用描述性分析来试图理解某种现象或问题的性质或意义的研究.

5,教育测量:教育测量指用一组测试题(测验)去测定某种教育现象或实际情境,从而收集数据资料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6.测验效度:测验效度是指测验实际能测出所要测的特质和能力的程度,即测验的有效性。教育实验教育实验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以影响改变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

7.教育实验:教育实验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以影响改变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

8.个案研究:个案研究就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而具体研究的方法。个案研究的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个别团体或机构。

9. 无关变量:也称控制变量,指与自变量同时影响因变量的变化、但与研究目的无关的变量

10..教育文献:教育文献则是指记载了有关教育知识和信息、对教育科学研究有价值的各种文献,它是对人类从事教育活动,尤其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客观记录。

四:简答题:

1.文献研究在教育研究中的王要作用有哪些?

(1) 文献研究有助于知识更新。(2) 文献研究有助于研究课题和研究方向的确立。

(3)有助于提供科学论证依据和科学研究方法。(4)有助于避免重复劳动。(5)有助于扩展

研究的范围和领域。

2.实施观察法的步骤有哪些?

(1)制定观察计划,明确观察目的和内容,确定观察方式、观察设备和手段;

(2)根据观察目的和人力、经费确定观察对象,包括范围和数量;

(3)对观察人员进行培训;

(4)进入观察环境;

(5)观察和记录;

(6)观察记录的整理。

3.简述小学教育研究的特点:(1)在研究目的上,注重应用性;(2)在研究主体上,强调广泛性、群众性,即合作式研究;(3)在研究内容上,强化实践性;(4)在研究方法,提倡行动研究。

4.教育经验总结实施步骤包括哪些?

1)确定总结对象;(2)制定总结对象;(3)经验资料积累、筛选、提炼;(4)教育经验总结的论证;(5)撰写经验总结报告。

5..课题的研究计划大体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 1.课题名称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3. 研究内容4. 待答问题或研究假设5.研究对象和研究变量6.文献综述7.研究方法与设计8.研究进度9.成果形式10.课题组成员及其分工11.经

费预算12.参考书目与附录

6.简述小学教育研究对于促进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的意义。

(1)有助于转变小学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2)有助于提高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3)有助于提高小学教师教育理论素质;(4)有助于提高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5)有助于提高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7.简述一个好的教育研究假设的标准

8.为什么要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答:(1)开展教育科研为当前的教育改革提供科学的依据和理论指导;

(2)丰富和发展了教育科学;

(3)教育科学研究促进教师素质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9.教育叙事研究的内容?

(1)研究教师的教育思想(2)研究教师的教育活动(3)研究教师的教育对象

五、论述题

1、怎样划分教育科学研究类型恰当,谈谈你的想法。

教育与心理科学研究类型与其它科学研究的类型大抵相似,大致可以分

为: (1) 探索性研究。包括:文

献调查、经验调查、典型情况或个案分析: (2) 叙述性研究。包括:调查性研究、关系性研究、发展性研究;

(3)因果性研究。包括:实验研究(实验室研究和现场研究)和非实验研究。

2、试说明开展教育调查研究的一般步骤。

答案要点:

教育调查研究的种类很多,方式方法也各异,每一种方法的操作步骤也各有侧重,但他们也有一些应共同遵循的一般步骤。具体为:(1)确定调查课题;(2)选择调查对象;(3)确定调查方法和手段,编制和选用调查工具;(4)制定调查计划;(5)调查的实施;(6)调查资料的整理、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3、试论学校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

本题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