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东阳中学新高一分班考试化学

浙江省东阳中学新高一分班考试化学
浙江省东阳中学新高一分班考试化学

浙江省东阳中学新高一分班考试化学

一、选择题

1.下列四个图像分别表示对应的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加热等质量的氯酸钾制氧 B.含有水蒸气的氢气通过浓硫酸

C.引淡水浸泡盐碱地 D.向硝酸钡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2.将a g铁粉和锌粉的混合物加入到b g AgNO3和Cu(NO3)2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判断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滤渣的质量一定大于a g

B.若滤渣中含有单质Zn,则滤液一定是无色溶液

C.若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冒出,则滤渣中一定含有Ag、Cu、Fe

D.若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滤液中的一定含有四种金属阳离子3.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铜、锌混合物粉末中加入盐酸

B.将铜片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

C.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

D.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

4.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由硫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钙、氯化钡、氯化镁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该样品的组成,某小组取适量样品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滤渣a的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

B.滤液中溶质的成分除氯化钠还有氢氧化钠、硫酸钠

C.白色沉淀b的成份是碳酸钡

D.若现象①“滤渣全部溶解”变为“滤渣部分溶解”,其他现象不变,则不能确定原样品中一定存在氯化镁

5.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杂质所用试剂

A镁粉铁粉稀硫酸

B N2O2灼热的铜网

C稀盐酸MgCl2KOH溶液

D NaCl Na2SO4Ba(NO3)2溶液

A.A B.B C.C D.D

6.下列除杂(括号内为杂质)选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 A.CuO(C):隔绝空气高温加热

B.N a2SO4溶液(N a OH):加适量稀盐酸

C.CO2(HCl):将气体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CaCl2溶液(HCl):加入过量碳酸钙,充分反应后过滤

7.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升高丙溶液的温度,一定有晶体析出

B.在t3℃时,分别制成甲、乙的饱和溶液,乙中溶质质量比甲中的小

C.组成为N点的甲溶液可通过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水变为M点的溶液

D.将t3℃时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8.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为12.8 g,向剩余固体中加入200 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208.4 g不饱和溶液。则加热前碳酸钙的质量为A.15 g B.18 g C.20 g D.30 g

9.已知A、B、C、D、E分别是初中化学中所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相互之间的转化,“—”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A、B、C、E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A与C、E与C之间的反应产物完全相同,E在农业上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下列叙述错误的

A.上述五种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化学反应类型中不包含置换反应

B.D与水反应生成酸,A与水反应生成碱

C.可用水除去E中含有的少量A杂质

D.B、D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不能互相转化

10.下列曲线能正确表达对应的反应或过程的是

A B C D

A.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B.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

C.向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不断加水稀释

D.向一定量的氧化铁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并持续高温

11.下列有关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A.加水稀释浓盐酸 B.点燃一定质量的镁带

C.一定质量锌粒放入稀硫酸中 D.电解水

12.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

A鉴别NaCl、CaCO3、CuSO4三种白色固体加入足量水溶解

B除去CaO中的CaCO3加入足量水,过滤

C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用硫粉代替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D探究稀硫酸与NaOH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向稀硫酸与NaOH溶液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

A.A B.B C.C D.D

13.小松同学想表演“水”中长“铜树”的实验,老师给他提供300g10%的硝酸银溶液,

又给他提供了一定量的铜丝,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284.8g,则参加反应的铜丝质量为

( )

A.6.4g B.8g C.10.5 g D.12.8g

14.下表中对部分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A B.B C.C D.D

15.在天平两边的托盘上各放一个盛有某质量分数相同,质量也相同的盐酸的烧杯,此时

天平平衡。先将下列物质按前后质量比为10:21的比例放入烧杯中,反应都恰好完全,天平仍平衡的是:

A.Mg和MgO B.MgO和Mg(OH)2

C.MgO和MgCO3 D.Mg和MgCO3

16.在一定质量的甲溶液中逐渐加入乙至过量,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总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关系,能用下图曲线表示的是

序号甲乙

①H2SO4溶液NaOH溶液

②HCl溶液大理石

③BaCl2溶液Na2SO4溶液

④H2SO4溶液锌粒

A.①②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7.如图所示,其中甲、乙、丙、丁、戊分别是铁、盐酸、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钠中的一种。图中相连的两圆表示相应物质能发生反应,已知乙是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五种物质中,只有铁是单质

B.丙是氢氧化钙

C.戊是二氧化碳、甲是碳酸钠

D.甲、丙、丁之间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18.如图是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30 ℃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40 g

B.50 ℃时,将40 g该物质加入100 g水中,搅拌后得到的是不饱和溶液

C.温度升高,溶液中该固体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D.20 ℃和30 ℃时的两份该物质溶液,所含的溶质的质量可能相等

19.把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氢气和氮气混合气体通过石灰水,灼热的氧化铜(假设每个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充分),冷却后留下的气体是( )

A.二氧化碳和氮气 B.氮气和水蒸汽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D.氮气和氢气

20.有一个反应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三种物质CaCO3、CaO和CO2的质量比例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CaO在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C.CO2是生成物

D.反应中CaO和CaCO3的质量比为1:1

21.现有铁、氧化铁、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五种物质,存在如图所示的反应和转化关系。图中“—”表示两端物质间可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A.X、Y、M两两间都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

B.X一定是碳酸钠溶液

C.Y可能是稀盐酸

D.N转化为铁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22.实验室有一包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硝酸钾固体,为提纯硝酸钾,设计如下图所示操作,

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A.操作Ⅰ~Ⅲ分别是加热浓缩、蒸发结晶、过滤

B.操作Ⅰ是过滤,将氯化钠固体从溶液中分离除去

C.操作Ⅱ是加热浓缩,趁热过滤,除去杂质氯化钠

D.操作Ⅲ是过滤,将硝酸钾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23.实验室使用大理石和盐酸反应制取的CO2是不纯净的,为证明该气体中含有多种物质,所用的试剂及使用顺序正确的是()

A.无水硫酸铜、硝酸银溶液、石灰水B.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

C.硝酸银溶液、石灰水、无水硫酸铜D.氯化钙、石蕊试液、水

24.将盛有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的两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灵敏度较高)左右两盘上,调节至平衡,再向两只烧杯中分别放入质量相等的铁和锌,待反应停止后(不考虑反应中水分挥发,不考虑空气成分参加反应),请判断,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若天平失去平衡,指针一定偏向放锌的一边

B.若天平仍保持平衡,烧杯中的铁一定没有剩余

C.反应后两只烧杯中溶液的质量都比反应前的溶液质量减轻了

D.放铁的一边产生的氢气一定比放锌的一边产生的氢气多

25.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CaCO3、Na2SO4、KNO3、FeSO4、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做实验得以下结果:⑴ 将此固体粉末加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且上层清液为无色;⑵ 该白色沉淀部分溶于稀硝酸,并有无色气体产生。据此实验,得出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粉末中一定含有CaCO3、FeSO4、BaCl2 B.该粉末中一定不含有KNO3、FeSO4

C.该粉末的组成中可能含有KNO3 D.该粉末中一定含有Na2SO4、KNO3、BaCl2

二、流程题

26.某电镀厂为减少水污染及节约成本,从含有 CuSO4、 MgSO4、FeSO4的废液中回收重要原料MgSO4和有关金属,工艺流程如图。请回答:

(1)写出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固体B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

(3)固体D中加入稀硫酸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4)若固体B比加入的镁粉质量增加184g,固体D比固体B质量减少112g,则加入的镁粉至少需要______________g。

27.氢氧化镁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矿石由MgO、Fe2O3、CuO和SiO2组成,用它制备氢氧化镁的流程示意图如图。

资料:部分金属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形成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沉淀物Fe(OH)3Cu(OH)2Mg(OH)2

开始沉淀 1.9 4.29.1

完全沉淀 3.2 6.711.1

(1)图中操作Ⅰ和Ⅱ的名称是_____。

(2)溶液A中的阳离子是_____(填离子符号)。

(3)在溶液A中加入熟石灰后控制pH为7﹣9的目的是_____。

(4)溶液B与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8.氧化镁在医药、建筑等行业应用广泛。以菱镁矿(主要成分为MgCO3,含少量FeCO3和不溶性杂质)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镁的实验流程图如下:

(1)FeCO3的名称是________;MgSO4固体与木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2)在实验室里完成操作I,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除漏斗、玻璃棒外,还有________;滤液I里,主要的金属阳离子是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3)通过加入氨水使溶液的pH___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将杂质离子沉淀除去。

(4)若直接煅烧100t含碳酸镁84%的菱镁矿,理论上可制得氧化镁的质量为______t。(5)为了探究最佳实验条件,提升硫酸镁固体的转化率,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并得到如下数据:

编号矿石质量

(g)

温度(℃)

m(MgSO4):m

(C)

时间(h)

硫酸镁的转

化率(%)

185.716001:10.549.98 285.716502:10.565.34 385.716002:10.556.39 485.716502:1180.76 585.718008:1298.12 685.718508:1398.48

请分析数据,选出在此工业生产中采取的最佳实验条件:

温度_____________℃、 m(MgSO4):m(C)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h。29.某矿石主要成分是MgO,含少量的Fe2O3、CuO和SiO2杂质。用该矿石制备Mg(OH)2的工艺流程简图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和步骤②均用到相同的操作,其目的是______。

(2)溶液A中所含的阳离子有__种。

(3)已知部分金属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成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对应离子Fe3+Cu2+Mg2+

开始沉淀时的pH 1.9 4.29.1

完全沉淀时的pH 3.2 6.7.11.1

步骤②加入熟石灰,调节溶液的pH范围为____。

(4)步骤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0.高纯碳酸钙广泛应用医药、生活生产。由工业副产品氯化钙(含有氯化亚铁和氯化镁)制取高纯碳酸钙的流程如图 1。

(相关资料)①氯化铵受热会分解;

②在室温下,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氯化钙的质量分数的变化关系如图 2如示。

(1)向工业氯化钙溶液中加入的氧化钙为粉末状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 。

(2)由氯化钙、二氧化碳、氨气和水制取碳酸钙,同时生成副产品 _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其在农业生产中可用作 ________________ 肥,为保证肥效,不可与

________________ 性(填“酸”、“碱”或“中”)物质混用。

(3)溶液 A 经蒸发浓缩、操作 2、加入氯化钙、过滤等过程方可获得氯化铵固体。操作 2的名 称是 ________________ 结晶(填“蒸发”或“降温”),加入适量氯化钙使得氯化铵的溶解度 ____________ (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A. 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生成物质量,加热等质量的氯酸钾制氧 气,加不加催化剂,最后生成氧气的量相同 B. 含有水蒸气的氢气通过浓硫酸,水被吸收,气体质量减少;

C. 引淡水浸泡盐碱地,碱性变弱,但始终呈碱性,pH 始终大于7;

D. 向硝酸钡溶液中滴加稀硫酸,两种立刻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选C

点睛:图像的问题主要是结合化学反应分析图的起点的位置,变化趋势,终点的位置是否正确

2.A

解析:A 【解析】 【分析】

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锌>铁>铜>银,将a g 铁粉和锌粉的混合物加入到b g AgNO 3和Cu(NO 3)2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反应顺序是,锌先与盐溶液反应,锌完全反应后,如果硝酸银或硝酸铜有剩余,铁在与两溶液反应;①锌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②锌和硝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硝酸锌,反应中金属的质量关系如下:

3322AgNO +Zn =Zn NO +2A 6()g

5216

3232Cu NO +Zn =()()Zn NO +Cu

6564

3232Cu NO +Fe =()()Fe NO +Cu

5664

【详解】

A 、铁和硝酸银、硝酸铜反应时,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质量减小,固体质量增加,锌和硝酸银反应时,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质量减小,固体质量增加,锌和硝酸铜反应时,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质量增加,固体质量减小,当锌和硝酸铜的质量远远大于铁和硝酸银的质量时,滤渣的质量会小于ag ,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 若滤渣中含有单质Zn ,则滤液一定是无色溶液;

C. 若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冒出,则滤渣中一定含有Ag、Cu、Fe,由于锌先反应,锌可能剩余,也可能反应完;

D. 若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则硝酸银有剩余,硝酸铜没反应,锌和铁都反应完,则滤液中的一定含有银离子,四种金属阳离子。选A

【点睛】

金属活动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边的金属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位置靠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C

解析:C

【解析】A. 向铜、锌混合物粉末中加入盐酸,盐酸足量时,锌被完全反应,没有锌剩余,最后固体的质量为零;B. 将铜片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根据反应方程式可计算,每64克铜参与反应,会从溶液中置换出216g银,所以固体的质量增加,反应结束了质量不再改变; C. 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由于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等于反应的酸中氢元素的质量,所以镁、锌最后生成氢气质量相同;但反应中,等质量的镁比锌生成氢气多;D. 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二氧化锰是催化加质量不变,则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不变,但反应中,固体总量减少,所以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加。选C

4.B

解析:B

【解析】

根据碳酸钙难溶于水,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会生成硫酸钡的沉淀,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的沉淀,碳酸钙和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结合化学方程式进行解答。

解:样品溶于水得到滤渣1.5g,能够全部溶于稀盐酸,且产生0.44g二氧化碳,说明沉淀中一定有碳酸钙,一定没有硫酸钡。

设产生0.44g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100 44

x 0.44g

x=1g<1.5g。因此沉淀中还有氢氧化镁。则滤渣a的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故A正确;滤液通入CO2产生沉淀,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碳酸钠,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产生碳酸钡沉淀,因此滤液中溶质的成分除氯化钠还有氢氧化钠、氯化钡,故B错误,C正确;若现象①“滤渣全部溶解”变为“滤渣部分溶解”,其他现象不变,可知沉淀a一定含有碳酸钙和硫酸钡,不一定含有氢氧化镁,因此无法确定氯化镁的存在,故D 正确。

点睛:首先分析所给物质的性质,然后依据题中的现象确定各种物质的存在性,最后确定

混合物的成分。

5.B

解析:B

【解析】

利用混合物中两种物质的性质差别,分析除杂方法对混合物组成的影响,判断该方法是否能达到除去杂质的目的,选出不能达到的选项。

A. 镁粉(铁粉)加稀硫酸。稀硫酸与镁和铁都会发生反应,故错误;

B. N2(O2)通过灼热的铜网。氧气与铜反应生成氧化铜,氮气不与铜反应。正确;

C. 稀盐酸(MgCl2)加KOH溶液。稀盐酸与KOH溶液反应,而MgCl2不与KOH溶液反应,故错误;

D. NaCl(Na2SO4)加Ba(NO3)2溶液。Ba(NO3)2溶液与Na2SO4反应生成硫酸钡的沉淀和硝酸钠。生成的硝酸钠是杂质。故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除去混合物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应对杂质有作用,不影响主要成分,并且过程中不能产生新的杂质。

6.D

解析:D

【解析】A. CuO(C):隔绝空气高温加热,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B.

N a2SO4溶液(N a OH):加适量稀盐酸,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引入杂质氯化钠;C. CO2(HCl):将气体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将二氧化碳反应掉;D. CaCl2溶液(HCl):加入过量碳酸钙,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氯化钙、水,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溶液中只有氯化钙;选D

点睛:除杂的原则:只除杂,不引杂。即所加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想要的主要成分反应,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7.C

解析:C

【解析】A、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是溶解度。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物质的溶液叫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由图知,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将丙的饱和溶液升温时会有晶体析出;B. 在t3℃时,分别制成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乙中溶质质量比甲中的小;C. M点和N点溶剂的质量相等,M中溶质的质量比N点溶质多,即M点溶液的质量分数比N的大,所以组成为N点的甲溶液可通过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水变为M点的溶液;D. 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 ,将t3℃时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甲乙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得t2℃时的饱和溶液,t2℃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质量分数乙>甲;降温时丙的溶解度增大,溶质的质量等于t3℃时的溶解度,而丙

t3℃时的溶解度小于t2℃时甲的溶解度,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选C

点睛: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溶剂的量都是100g,所以分析溶质的质量分数时,只需要比较

溶质的多少即可。溶解度变大时,溶质不变,溶解度减小时溶质质量等于减小后的溶解度8.A

解析:A

【解析】

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为12.8g,向剩余固体中加入2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208.4g不饱和溶液。所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2.8g,+200g-208.4g=4.4g。设剩余固体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100 44

x 4.4g

100/x=44/4.4g x=10g

固体中氧化钙的质量为12.8g-10g=2.8g

设分解的碳酸钙质量为y

CaCO3高温CaO+CO2↑

100 56

y 2.8g

100/y=56/2.8g y=5g

所以原碳酸钙的质量为5g+10g=15g 选A

点睛:方程式的计算,关键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找出相关物质的质量关系,利用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不变进行列比例计算,易错点是,由方程式求质量比算数错误,所以这一步要仔细检查。

9.D

解析:D

【解析】由题意可知,E是氢氧化钙,A、B、C、E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A、B、C 为酸、盐、氧化物中的一种,A能转化为E,A可能是氧化钙或水,是氧化物;A能与C反应,又C为酸或盐,A为氧化钙,故C为酸,B为盐,B能转化为A,B为碳酸钙,则D为二氧化碳。

解:A.B转化为A是分解反应;A转化为E是化合反应;E和D的反应及D转化为B的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其余都是复分解反应。故说法正确;

B.D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A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说法正确;

C.E是氢氧化钙,A是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说法正确;

D.B是碳酸钙,D是二氧化碳,B、D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互相转化,故说法错误。

因此本题选D。

10.A

解析:A

【解析】

A. 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金属完全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盐和氢气,最终固体的质量都减少为零;

B. 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

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物质的溶液叫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固体不再溶解,C. 向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不断加水稀释。溶液的酸性变弱,pH变大,但溶液始终呈酸性,pH不会等于或大于7;D. 向一定量的氧化铁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并持续高温,二者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铁,固体的质量最终为生成铁的质量,大于零;

点睛:图像的问题主要是结合化学反应分析图的起点的位置,变化趋势,终点的位置是否正确

11.C

解析:C

【解析】A. 加水稀释浓盐酸,酸性变弱,pH变大,但是稀释过程为物理变化,混合物中分子的种类不变,分子个数不变;B. 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氧化镁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镁和氧气的质量和,点燃一定质量的镁带,固体的质量会增大;C. 一定质量锌粒放入稀硫酸中,二者反应生成氢气,氢气的质量增加,反应结束,气体的质量不再改变; D.水的质量增加,酸的浓度减小,酸性变弱,溶液的pH增大;选C

点睛:图像的问题主要是结合化学反应分析图的起点的位置,变化趋势,终点的位置是否正确

12.A

解析:A

【解析】

A加水时,氯化钠溶解得溶液,碳酸钙不溶得浊液,硫酸铜溶解得蓝色溶液,能成功鉴别;B、加水时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不符合要求;C硫燃烧生成气体,不能用硫粉代替红磷在空气中燃烧;D稀硫酸与NaOH溶液好完全反应时,溶质只有硫酸钠;酸过量时,溶质为:硫酸钠和硫酸;碱过量时,溶质为硫酸钠和氢氧化钠。硫酸钠和硫酸,都能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选A

点睛:鉴别题要做到同一操作下或与同一物质反应时,现象要不同。除杂的原则:只除杂,不引杂。即所加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想要的主要成分反应,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13.A

解析:A

【解析】反应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所以溶液质量的变化由溶质的质量变化决定

Cu+2AgNO3=Cu(NO3)2+2Ag m

64 152

x 15.2g

64/x=152/15.2g x=6.4g 选A

点睛:找到溶液质量变化的根本原因,利用差值法计算,比传统的算法简单。

14.A

解析:A

【解析】A、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时,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大量浮渣,

是硬水,因此可以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点燃羊毛纤维和棉纤维时,能够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的是羊毛纤维,另一种是棉纤维,因此利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以区分羊毛纤维和棉纤维;加熟石灰粉末研磨时,能够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硫酸铵,不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硫酸钾,因此利用氢氧化钙可以区分硫酸铵和硫酸钾,正确;B、出行多乘交通工具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生活中用火烧毁废旧塑料和橡胶时,能够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用废旧报纸制作铅笔杆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完全正确,错误;C、铁、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而钙元素是人体需要的常量元素;②服用含Al(OH)3的药物可治疗胃酸过多,这是因为氢氧化铝能和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③油脂虽然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但是也不能大量摄入油脂,要适量摄取,以保持身体健康;不完全正确,错误;D、钢铁、硬铝和黄铜都是合金;②纯铁比生铁的硬度小;③聚氯乙烯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不完全正确,错误。故选A。

15.C

解析:C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信息可以知道反应后若保持天平平衡,则加入的固体的质量和反应生成的气体或固体的质量之差应该相等,即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变化应该相等,可以据此结合所发生的化学反应进行分析.

化学反应方程式使溶液增加的质量

Mg+2HCl═MgCl2+H2↑

24 2 24-2=22

MgO+2HCl═MgCl2+H2O

40 40-0=40

Mg(OH)2+2HCl═MgCl2+2H2O

58 58-0=58

MgCO3+2HCl═MgCl2+H2O+CO2↑

84 44 84-44=40

通过以上计算可以看出:氧化镁和碳酸镁分别与盐酸反应后使溶液增加的质量相等,并且满足氧化镁的质量:碳酸镁的质量=40:84=10:21.故选C.

点睛:增加的量相同时天平仍然平衡,增加的量等于放入的质量减生成气体的质量。16.B

解析:B

【解析】

①向H2SO4溶液逐渐加入NaOH溶液,溶液总质量是增加的,但随着NaOH溶液的增加,溶液总质量会一直增加,即最后不会出现平行于x轴的直线.故①不符合图象;

②向HCl溶液中加入大理石,大理石会和稀盐酸反应生成CaCl2、水和CO2,有CO2气体逸出,但加入的大理石的质量比逸出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大,所以溶液的总质量是增加的;当盐酸消耗完后再加大理石,大理石不和CaCl2反应也不溶于水,所以大理石就不会再进入到溶液中,即溶液的总质量不再改变.故②符合图象;

③向BaCl2溶液加入Na2SO4溶液,二者会反应生成NaCl和BaSO4其中BaSO4是沉淀,不在溶液中,而且无法判断生成的沉淀的质量比加入的Na2SO4溶液的质量的大小,即溶液总质

量变化可能增大可能减少.故③不符合图象;

④向H2SO4溶液加入锌粒,二者反应生成ZnSO4和H2,有H2逸出,但加入的锌粒的质量比逸出的H2的质量大,所以溶液总质量增加;当消耗完后,锌粒和ZnSO4不反应也不溶于水,所以锌粒不再进入到溶液中,即溶液总质量不再改变.故④符合图象.

故选B

17.B

解析:B

【解析】

甲、乙、丙、丁、戊分别是铁、盐酸、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钠中的一种,铁会与盐酸反应,盐酸会与氢氧化钙、碳酸钠反应,氢氧化钙会与盐酸、二氧化碳、碳酸钠反应,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钙反应,乙是铁,所以丙是盐酸,故B错误;甲、丁是碳酸钠或氢氧化钙,如果甲是碳酸钠,丁就是氢氧化钙,戊就是二氧化碳,合理;如果甲是氢氧化钙,丁是碳酸钠,二氧化碳不会与碳酸钠反应,不合理,所以甲是碳酸钠,丁是氢氧化钙,戊是二氧化碳,所以C正确;五种物质中,只有铁是单质所以A正确;碳酸钠和氢氧化钙,盐酸之间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所以D正确。故选B

18.C

解析:C

【解析】从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和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A.由图中给出坐标可知,横坐标为时对应的纵坐标溶解度为40g;

B.由图中给出坐标可知,时,该溶质的溶解度大于40g,因此将40g该物质加入到

水中,搅拌后得到的是不饱和溶液;

C.温度升高,该物质的溶解度增大,但如果溶质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不变;

D.若20 ℃和30 ℃时,溶液中所溶解的溶质质量可能相等,而不是说温度高溶解的溶质质量就一定多。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为:C。

19.A

解析:A

【解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氢气和氮气混合气体通过石灰水,二氧化碳会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CO2被吸收;再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后,一氧化碳、氢气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分别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铜和水蒸气,一氧化碳吸收,但生成了二氧化碳、水蒸气;冷却后留下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和氮气。故选A。

20.A

解析:A

【解析】反应后二氧化碳和氧化钙的质量都减小了,是反应物,碳酸钙的质量增大了,是生成物,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正确;B、氧化钙在反应中不是催化剂,是反应物,错误;C、该反应中二氧化碳是反应物,错误;

D、反应中CaO和CaCO,的质量比为56: 100,错误;故选A。

21.A

解析:A

【解析】铁、氧化铁能与盐酸反应,氧化铁能转化成铁,盐酸能与碳酸钠、氢氧化钙反应,碳酸钠和氢氧化钙能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N会转化成铁,则N是氧化铁,Y能与铁和氧化铁反应,则Y是盐酸;盐酸能与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X、M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中的一种。A、X、M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中的一种,Y是稀盐酸,三者之间均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正确;B、由上述分析,X不一定是碳酸钠溶液,也可能是氢氧化钙溶液,错误;C、 Y一定是稀盐酸,错误;D、 N转化为铁的反应,但是不一定都是置换反应,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不是置换反应,错误。故选A。

22.D

解析:D

【解析】

提纯含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硝酸钾,结合流程可知,操作Ⅰ为溶解,二者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采取冷却热饱和溶液法分离出硝酸钾,则操作Ⅱ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操作Ⅲ是过滤、洗涤;A、提纯含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硝酸钾,结合流程可知,操作Ⅰ为溶解,操作Ⅱ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操作Ⅲ是过滤、洗涤,错误;B、提纯含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硝酸钾,结合流程可知,操作Ⅰ为溶解,错误;C、提纯含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硝酸钾,结合流程可知,操作Ⅱ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错误;D、提纯含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硝酸钾,结合流程可知,操作Ⅲ是过滤,将硝酸钾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正确。故选D。

23.A

解析:A

【解析】

A、气体先通入无水硫酸铜,无水硫酸铜变蓝,证明有水存在;再通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有氯化氢存在;最后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二氧化碳存在,正确;

B、浓硫酸可干燥气体,不能证明水的存在,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氯化氢反应,除去二氧化碳和氯化氢,无法证明有水、氯化氢,错误;

C、先通硝酸银溶液,会使气体中混有水蒸气,无法判断原来有没有水蒸气,错误;

D、氯化钙干燥气体,氯化氢和二氧化碳通入水蕊试液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无法证明有水和氯化氢,错误。故选A。点睛:实验室使用大理石和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制取气体中含有水蒸汽,盐酸挥发出氯化氢和制取的二氧化碳,证明水的存在选择无水硫酸铜,证明氯化氢存在选择硝酸银溶液,证明二氧化碳存在选择澄清石灰水。

24.A

解析:A

【解析】

A. 若天平失去平衡,说明酸过量,金属全部参加反应;每65份质量的锌会与硫酸反应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每56份质量的铁和硫酸反应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所以相同质量的锌和铁与足量的硫酸反应,铁生成的氢气质量比锌多,所以天平会指向加锌的一方,正确;B、若天平平衡,说明硫酸不足,全部参加反应;设金属的质量为56g

Fe+H2SO4═FeSO4+H2↑

56 2

56g 2g Zn+H 2SO 4═ZnSO 4+H 2↑ 65 2 56g

112

g 65

根据计算可以知道,等质量的硫酸消耗的锌粉的质量要多,所以铁粉一定有剩余或恰好完全反应,错误;C 、根据B 可以看出,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大于生成氢气的质量,所以反应后两只烧杯中溶液的质量都比反应前的溶液质量增加,错误;D 、根据B 分析可知:若酸不足,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等,所以放铁的一边不一定比放锌的一边生成的氢气多,错误。 故选A 。

点睛: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从酸过量和金属过量两个方面分析。如果硫酸是少量的,则产生的氢气量是由硫酸决定,产生相同的氢气,有金属剩余,天平平衡,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锌刚好反应完,铁有剩余;如果硫酸过量,则产生的氢气量由金属决定,由于金属的质量相同,产生的氢气量放入铁的多,最后天平指向放锌的一边。

25.C

解析:C

【解析】⑴将此固体粉末加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且上层清液为无色;说明溶液中无硫酸亚铁,因为硫酸亚铁溶液为绿色;有白色沉淀说明有碳酸钙或同时有硫酸钠和氯化钡;或三中物质都有;⑵ 该白色沉淀部分溶于稀硝酸,并有无色气体产生。说明有碳酸钙、有硫酸钠和氯化钡,碳酸钙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钙和二氧化碳、水,而有气泡冒出;硫酸钠和氯化钡生成硫酸钡沉淀,硫酸钡沉淀不溶于硝酸;硝酸钾不能确定;所以选C 点睛:氯化银、硫酸钡不溶液硝酸。

二、流程题

26.44Mg+CuSO =Cu+MgSO 、 44Mg+ FeSO =Fe+MgSO Mg 、Fe 、Cu 固体表面产生大量气泡 120 【解析】 【分析】 【详解】

(1)废液中含有CuSO 4、 MgSO 4、FeSO 4,加入过量镁粉,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镁和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4Mg+CuSO =Cu+MgSO ;镁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镁和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4Mg+ FeSO =Fe+MgSO ;

(2)固体B 为过量的镁,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的铜和镁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的铁,故填:Mg 、Fe 、Cu ;

(3)固体B 用磁铁吸收,故固体C 是铁,则固体D 是镁和铜,加入稀硫酸,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故固体表面产生大量气泡;

(4)固体D 比固体B 质量减少112g ,说明生成铁的质量是112g ;

解:设与硫酸亚铁反应的镁的质量为x

44Mg +FeSO =MgSO +Fe 2456112g

x 24=56112g

x x =48g 故镁与硫酸亚铁反应,固体质量增加量为:112g-48g=64g ; 则镁与硫酸铜反应,固体质量增加量为:184g-64g=120g ; 设与硫酸铜反应的镁的质量为y

44Mg +CuSO =MgSO +Cu 246440120g

y 固体质量增加量 24=40120g

y y =72g 故加入镁的质量至少为:72g+48g=120g 。

27.过滤 H +、Mg 2+、Fe 3+、Cu 2+ 去除铁离子与铜离子 MgCl 2+Ca (OH )2=Mg (OH )

2↓+CaCl 2

【解析】 【分析】 【详解】

(1)操作Ⅰ和Ⅱ实现了固液分离,常用方法为过滤; 故答案为:过滤。

(2)加入盐酸后,盐酸和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与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与二氧化硅不反应,所以此时A 中阳离子为镁离子、铜离子和铁离子,还有剩余的氢离子; 故答案为:H +、Mg 2+、Fe 3+、Cu 2+。

(3)根据题目信息在pH1.9到6.7时,生成氢氧化铁、氢氧化铜沉淀,所以条件pH 在7﹣9,可以保证铜离子与铁离子全部生成沉淀,而镁离子还留在溶液中; 故答案为:去除铁离子与铜离子。

(4)溶液B 中为氯化镁,氯化镁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

故答案为:MgCl 2+Ca (OH )2=Mg (OH )2↓+CaCl 2。 28.碳酸亚铁 2MgSO 4+C 高温

2MgO+2SO 2↑+CO 2↑ 烧杯 Mg 2+、Fe 2+ 增大 40t 800

8:1 2 【解析】 【分析】 【详解】

(1)FeCO 3是由亚铁离子与碳酸根离子构成的一种盐,根据盐的命名方法,其名称为碳酸亚铁,故填碳酸亚铁;

由图可知,硫酸镁与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镁、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2MgSO 4+C

高温

2MgO +2SO 2↑+CO 2↑。

(2)操作I 将难溶性固体与液体进行了分离,则操作I 是过滤,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漏斗、玻璃棒,故填烧杯;

碳酸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水和二氧化碳,碳酸亚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水和二氧化碳,硫酸镁溶于水解离出的阳离子是镁离子,硫酸亚铁溶于水解离出的阳离子是亚铁离子,其符号分别为Mg 2+、Fe 2+,故填Mg 2+、Fe 2+。

(3)氨水是一种碱,呈碱性,向溶液中加入氨水后溶液的碱性逐渐增强,溶液的pH 增大,故填增大。

(4)解:100t 含碳酸镁84%的菱镁矿中镁元素的质量

=100t×84%×

24

2412163

++?×100%=24t

生成氧化镁的质量=24t÷

24

2416

+×100%=40t ,故填40t 。 (5)由图可知,当温度为800℃时,硫酸镁的转化率为98.12%,当温度为850℃时,硫酸镁的转化率为98.48%.转化率增加的幅度不大,为节约能源,可以将温度控制在800℃,故填800;

由图可知,当m (MgSO 4):m (C )=8:1时,硫酸镁的转化率高于其它情况下的转化率,所以m (MgSO 4):m (C )控制为8:1,故填8:1;

由图可知,当温度为800℃,m (MgSO 4):m (C )控制为8:1,只需反应2个小时,硫酸镁的转化率为98.12%,所以反应时间控制为2h ,故填2。

29.将不溶性固体与液体分离 4 6.7~9.1 ()()2222MgCl + Ca OH =Mg OH + CaCl ↓ 【解析】 【分析】

矿石主要成分是MgO ,含少量的Fe 2O 3、CuO 和SiO 2杂质,加入过量稀盐酸后,MgO 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 Fe 2O 3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CuO 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二氧化硅与稀盐酸不反应从溶液中沉淀出来,分离固体和溶液用到了过滤操作;过滤后溶液A 中含有氯化镁,氯化铁、氯化铜、过量的盐酸,加入熟石灰后调节溶液的pH 在6.7~9.1,得到固体C 为氢氧化铁、氢氧化铜,氯化镁不能完全沉淀,溶液B 中含有氯化镁;再加入熟石灰得到氢氧化镁,由此分析。 【详解】

(1)过滤可以将不溶性固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所以步骤①和步骤②均用到的操作是过滤,作用是将不溶性固体与液体分离;

(2)盐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和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和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以及盐酸是过量的,所以溶液A 中所含的阳离子有3+Fe 、2+Cu 、2+

Mg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