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五大自然灾害防治

煤矿五大自然灾害防治

一、矿井瓦斯防治

瓦斯爆炸的条件及其影响因素

瓦斯爆炸的条件是:一定浓度的瓦斯、高温火源的存在和充足的氧气,三者缺一不可。

预防瓦斯爆炸的措施

(1)防止瓦斯积聚的措施

所谓瓦斯积聚是指瓦斯浓度超过2%,其体积超过0.5m3的现象。防止瓦斯积聚的方法有:

1)加强通风。防止瓦斯积聚的最主要的措施是加强通风。矿井建立一个完善合理的矿井通风现象,做到稳定、可靠、连续地向井下所有用风地点输送足够数量的新鲜空气,以保证及时排除和冲淡矿井瓦斯和粉尘,使井下各处的瓦斯浓度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

2)严格检查和监测井下瓦斯浓度。严格检查矿井的通风状况及瓦斯浓度的变化是瓦斯矿井重要的日常管理工作,它是防止瓦斯事故的前提。为了防止漏检,除加强管理,加强教育,提高工作者的责任心之外,还必须应用现代化装备,采用先进的瓦斯自动检测报警装置。

3)及时处理积聚瓦斯。《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每一矿井必须从采掘生产管理上采取措施,防止瓦斯积聚。当发生瓦斯积聚时,必须及时处理,这是矿井日常瓦斯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预防瓦斯爆炸的关键工作。

生产中容易积聚瓦斯的地点有: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独头掘进工作面的巷道隅角、采煤机附近、顶板冒落的空洞内、停风的盲巷中、低风速巷道的顶板附近、综采工作面放煤口及采空区边界处、发生瓦斯喷出的地点等。处理局部积聚瓦斯的方法主要:加大风速及风量、密闭隔离和抽放瓦斯三种。

4)抽放瓦斯。对于采用一般通风方法不能解决瓦斯超限的矿井或工作面,可以采用抽放瓦斯的方法,将瓦斯抽至地面加以储存利用或排除。

(2)防止瓦斯引燃的措施

防止瓦斯引燃的原则:禁止一切非生产需要的火源下井;对生产中可能发生的热源严加管理;防止热源产生或限制其引燃瓦斯的能力。

1)加强明火管理。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严禁烟火进入井下;井下严禁使用灯泡取暖或使用电炉;井下禁止打开矿灯外壳;井口房、瓦斯抽放站及通风机房周围20m内禁止使用明火;井下焊接时,应严格遵守有关规定,严格井下火区的管理等。任何人发现井下火灾时,应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办法直接灭火,并迅速报告矿调度室。

2)消除电器火花。井下使用的电气设备及供电网络,都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要求。要保证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好,消除电器火花的产生。

3)防止静电火源。矿井中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如塑料、橡胶、树脂)制品,其表面电阻应低于规定值。洒水、排水用塑料管壁表面电阻应小于109Ω,压风管、喷浆管壁表面电阻应小于108Ω,抽放瓦斯用管壁表面电阻应小于106Ω。

4)防止摩擦火花。由于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机械摩擦、冲击火花引起的燃烧危险增加了。为防止由此而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采取的措施有:在摩擦发热的部件上安设过热保护装置(如液压联轴器上的易熔合金塞),温度检测报警断电装置,利用难引燃性合金工具,在摩擦部件的金属表面溶敷活性小的金属(如铬),使形成的摩擦火花难以引燃瓦斯。

5)严格放炮制度。有瓦斯爆炸危险的煤层中,采掘工作面只准使用煤矿安全炸药和瞬发电雷管,在使用毫秒烟气电雷管时,最后一段的延期时间不得超过130ms。打眼、放炮和封泥都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严禁放糊炮、明火放炮和一次装药分次放炮。

二、矿井火灾防治

外因火灾的防治

(1)防止火源的产生

1)加强明火管理。严格杜绝火源。严禁将烟火带入井下,严禁井下吸烟,井口房和通风机房附近20m内严禁烟火,也不准用火炉取暖。井下严禁使用灯泡或电炉取暖。

2)井下和井口房内不得从事电焊、电焊作业,必须作业时要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执行。

3)地面木料场、矸石山、炉灰场与进风井的距离不得小于80m。不得将矸石山或炉灰场在进风井的主导风上风侧,也不得设在表土10以内有煤层的地面上和设在有漏风的采空区上方的塌陷范围内。

4)严禁在井下存放用完后剩下的汽油、没有和变压器油。

(2)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

新建矿井的永久井架和井口房、以井口为中心的联合建筑井筒、平硐与各水平的连接处及井底车场,主要绞车道与主要运输巷、回风巷的连接处,井下机电设备硐室,主要巷道内带式输送机机头前后两端各20m范围内,都必须用不燃性材料支护。

(3)防止电气火灾

电气火灾是指发生在各种电气设备上的火灾,常因供电过负荷、电气元件接触不良、操作失误产生电弧火花引起。

预防电气火灾的措施是:机电设备应正确选用熔断器(片),正确使用检漏继电器,当电流短路、过载或接地时能及时切断电源;电缆接头必须使用防爆接线盒,严禁使用“鸡爪子”和“羊尾巴”接头;严禁违章使用和操作井下电气设备等。

(4)防止摩擦火花引起火灾

随着煤矿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必须做好井下机械运转部分的保养和维护工作,防止摩擦和冲击产生火花,引起火灾。

(5)防止火灾扩大

1)设置消防材料库。消防材料库的作用是储存消防材料以便发生火灾时迅速而有效地灭火。因此,每一矿井必须在井上下设置符合要求的消防材料库。

2)设置防火门。在进风井口、井底车场与井筒连接处、部分专用硐室出口处等位置都必须设置防火铁门。防火铁门必须易于关闭严密,一旦发生火灾能及时关闭。

3)设置消防水池和井下消防水管系统。每一矿井必须在地面设置消防水池和在井下设置消防管路系统。

4)及时发现初起火灾。及时发现初起外因火灾是防止其发展和控制其危害的一个重要措施。除用感觉器官(眼睛、鼻子、皮肤等)来察觉初起火灾外,还可用标志性气体、火灾监测器、温升变色涂料等来科学地判断。

(6)外因火灾的灭火方法

常用的灭火方法有三种:直接灭火法、隔绝灭火法和联合灭火法。

1)直接灭火法。直接灭火法包括以下几种:

①清除可燃物。②用水灭火。③用砂子(或岩粉)灭火。④用化学灭火器灭火。

2)隔绝灭火法。当井下火灾发展到不能直接被扑灭时,应在所有通往火区的巷道内砌筑密闭墙,使火源与外界隔绝,当火区内的氧气消耗完后,火灾自行熄灭。

在建筑密闭墙时,一般先建进风侧,后建回风侧。在有瓦斯涌出的火区,为防止瓦斯积聚,进回风两侧要同时建筑密闭墙,同时封闭。对有发生瓦斯爆炸危险的火区,为保证救灾人员和建筑密闭墙人员的安全,应尽快地建筑一道防爆墙。防爆墙一般用砂子、黄土、炉灰等装在编织袋或麻袋内,建成5—6m厚砂袋墙。

3)联合灭火法。在单独采用一种方法达不到灭火目的,或灭火时间太长时,可将直接灭火法和隔绝灭火法联合起来运用,称为联合灭火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①先隔绝,然后打开密闭墙用水直接灭火。

②包围缩小火区,然后进行封闭。

③移动密闭墙逐渐缩小火区,分段灭火。

④先封闭再灌浆灭火。

⑤封闭火区后注入惰性气体,加速灭火。

⑥封闭火区,采用均压(火区进风侧和回风侧的风压差接近于零)灭火。

三、矿尘防治

预防煤尘爆炸的技术措施

预防煤尘爆炸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防尘措施、防止煤尘引燃的措施和各报措施三个方面。

1)防尘措施

①煤层注水湿润煤体。在采煤和掘进之前,利用钻孔向煤层注入压力水,使水沿着煤层的层理、节理或裂隙向四周扩散并渗入到煤体的微孔中去,增加煤的水分,使煤体和其内部的原生煤尘都预先湿润。同时,使煤体的塑性增强,以减少采煤时生成煤尘的数量。这是防治煤尘的一项根本措施。

②采空区灌水。采空区灌水也是一种预先湿润煤体的防尘方法,当采用下行垮落法分层开采活煤层、近距离且无隔水层法开采煤层群或急倾斜水平分层法采煤时,可以利用往采空区灌水的方法,以润湿下分层下组煤的煤层,防止开采时生成大量的煤尘。

③湿式打眼。在工作面使用电钻或风钻打炮眼时,将压力水经过钻杆中央的水孔送到炮眼底部,将粉尘湿润后从炮眼中冲洗出来,从而达到降尘的目的。

④水封爆破和水炮泥。水封爆破和水炮泥都是由钻孔注水湿润煤体演变而来的,它是将注水和爆破联合起来,不仅起到消除炮烟和防尘作用,而且还提高了炸药的爆破效果。

⑤喷雾洒水降尘。喷雾撒水是将压力水通过特制的喷嘴喷出,使水流雾化成细小的水滴散布在空气中,将漂浮的尘粒湿润下沉,防止飞扬。喷雾洒水简单方便,广泛应用于采掘机械切割、工作面爆破、煤炭装载、运输转载、液压支架前移、单体支柱放顶等井下作业过程中。

⑥合理的风速。风速同空气中含尘量的关系比较密切,风速太小,不能把悬浮的煤尘及时吹出工作面,使空气中含尘量增加;风速太大,虽然将浮尘吹走,但是也把大量的落尘吹扬起,增加工作面的煤尘浓度。因此,工作面的风速以控制在1.2—1.6m/s为宜。

⑦消除落尘。沉积在巷道四周的煤尘,一旦受到振动和冲击会再度飞扬起来,为煤尘爆炸创造条件。必须及时清除巷道中的浮煤,清扫或冲洗沉积煤尘,定期散布岩粉,定期对主要大巷刷浆。

2)防止煤尘引燃的措施。防止煤尘引燃的措施与防止瓦斯引燃的措施基本相同,参见“矿井瓦斯防治”。

3)隔爆措施。隔爆措施就是将已发生的煤尘爆炸或瓦斯煤尘爆炸限制在一定区域,尽量减少爆炸产生的危害而采取的技术措施。其主要措施是设置被动式隔爆装置和采用自动抑爆装置。

①被动式隔爆装置。被动式隔爆装置是借助于爆炸冲击波的动力使隔爆装置动作(岩粉槽、水槽破碎,水袋脱钩),并抛洒消焰剂形成抑制带,扑灭滞后于冲击波传播的爆炸火焰,以阻止爆炸的传播。最早采用的撒布岩粉和设置普通岩粉棚方法,虽然防止传播效果好,但岩粉暴露在潮湿空气中,极易受潮而失去消焰剂功效,频繁更换岩粉的工作量较大。因此我国矿山已几乎不采用这两种方法。

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发使用了隔爆水槽和隔爆水袋,以水为消焰剂,方便安装和使用,得到了广泛应用。

②自动抑制装置。自动抑爆装置的作用原理是:利用传感器测量煤尘爆炸所产生的各种物理参数并迅速转换成电信号,指令机构的演算器根据这些电信号准确地计算出爆炸火焰的传播速度,并在最恰当的时间发出动作信号,喷洒机构及时喷出消焰剂,准确可靠地扑灭爆炸火焰,阻止爆炸的传播。

四、矿井水灾防治

2.地面防治水

地面防治水是指在地面修筑一些防排水工程,防止或减少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涌入工业场地或通过渗漏区流入井下,它是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这对于以降雨和地表水为主要涌水来源的矿井尤为重要。对于雨季受水威胁的矿井,应制定雨季防治水措施,并应组织抢险队伍,储备足够的防洪抢险物质。井口及工业场地内建筑物的高程低于当地历年最高洪水位时,必须修筑堤坝、沟渠或采取其他防排水措施。

3.井下防治水

防治矿井水灾的原则,是在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前提下,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矿井水灾的防治方法,可归纳为“查、探、放、截、堵、排”六个字的综合防治措施。

(1)掌握矿井的水文地质资料

水文地质资料是制定防水措施的依据。因此,必须查明矿井水源和可能涌水的通道从而编制防治水计划,并组织实施。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收集地面气象、降水量与河流水文资料,查明地表水体分布、水量和补给、排泄等情况,查明洪水对矿井的影响程度。

2)掌握井田范围内冲击层、含水层的情况。

3)掌握断层和裂隙的分布情况。

4)调查老窑和现采小窑的开采范围、采空区的积水和分布状况。

5)掌握采动后顶板破碎及地表陷落情况。

(2)井下探水

“有疑必探,先探后掘”是采掘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也是预防井下水害事故发生的重要方法。当采掘工作面接近有突水危险区域时,必须采用探放水方法,查明采掘工作面前方的水情,并将水有控制地放出,以保证采掘工作面安全生产。

采掘工作面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确定探水线进行探水:

1)接近水淹或可能积水的井巷、老空或相邻矿时。

2)接近含水层、导水断层、溶洞或导水陷落柱时。

3)打开隔离煤柱放水时。

4)接近可能与河流、湖泊、水库、蓄水池、水井等相通的断层破碎带时。

5)接近有出水可能的钻孔时。

6)接近有水的灌浆区时。

7)接近其他可能出水地区时。

(3)放水(疏干)

掌握和探明地下水源之后,应采取一定的措施,有计划地将威胁性水源全部或部分放出,并排出地面。它是消除水患的有效措施之一。根据不同类型的水源,可采取不同的疏放水方法和措施。

(4)截水

截水是利用水闸墙、水闸门和防水煤(岩)柱等物体,临时或永久地截住涌水,将采掘区与水源隔离,使某一地点突水不致危及其他地区、减轻水灾危害的重要措施。

1)留设防水煤(岩)柱。在水体下、含水层下、承压含水层上或导水断层附近采掘时,在可能发生突水处的外围留设一定宽度的煤(岩)柱,以防止地表水或地下水涌入工作地点,形成水灾。在相邻矿井的分界处,必须留防水煤柱。矿井以断层分界时,必须在断层两侧留有防水煤柱。

2)防水闸门。防水闸门一般设置在可能发生涌水需要堵截,而平时仍需运输合行人的巷道内。如:井底车场出入口、井下水泵房、变电所以及有涌水互相影响的区域之间,都必须设置防水闸门。一旦发生水患,立即关闭闸门,将水堵截,把水患限制在局部地区。

3)水闸墙。在需要永久截水而平时无运输、无行人的地点设置水闸墙,有临时水闸墙和永久水闸墙两种。临时水闸墙一般用木料或砖料砌筑,永久水闸墙采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浇灌。

(5)注浆堵水

注浆堵水就是将配制的浆液压入井下岩层空隙、裂隙或巷道中,使其扩散、凝固和硬化,使岩层具有较高的强度、密实性和不透水性而达到封堵截断补给水源和加固地层的作用,是矿井防治水害的重要手段之一。当多个钻孔注浆形成隔水帷幕带时称帷幕注浆。矿井注浆堵水通常用于下列情况:

1)当涌水水源与强大水源有密切联系,单纯采用排水的方法不可能或不经济时。

2)井巷必须穿过一个或若干个含水丰富的含水层或充水断层,若不隔离水源就无法掘进时。

3)涌水量大的矿井,为了减少矿井的涌水量,降低排水费用。

五、矿井顶板事故防治

(3)采场局部冒顶的主要预防措施

1)防止煤壁附近冒顶,应及时支护悬露顶板,加强敲帮问顶。

2)炮采时合理布置炮眼,控制药量,避免崩倒支架。

3)防止两出口冒顶时,首先支架必须有足够强度,其次系统应具有一定阻力,防止老顶来压时推倒支架。

4)防止放顶线附近局部冒顶,要加强地质及观察工作,在大块岩石范围内加强支护,必要时用木支架代替单体金属支架。

5)随时注意地质构造的变化,采取相应措施。

2.采场大型冒顶的预兆及防治

(1)采场大型冒顶的预兆

采场大型冒顶一般包括老顶来压时的压垮型冒顶、直接顶导致的压垮型冒顶、大面积漏垮型冒顶、复合顶板推垮型冒顶和大块游离顶板旋转型冒顶等。一般大型冒顶主要预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顶板的预兆。顶板连续发出断裂声,这是由于直接顶和老顶离层或顶板断开而发出的响声。

2)两帮的预兆。由于压力增加,煤壁受压后,煤质变软,片帮增多。

3)支架的预兆。使用木制家时被大量折断。使用金属支柱时活柱快速下沉,连续发出“咯咯”声。

4)瓦斯涌出量增多,淋水加大。

(2)采场大型冒顶的主要防治措施

1)经常检查巷道支护情况,加强维护,发现有变形或折损的支架,应及时加固修复。

2)维修巷道时,必须保证在发生冒顶时有人员撤退的出口。独头巷道维护时,必须由外向里逐架进行。撤掉指甲钳,应加固工作地点支架。

煤矿五大自然灾害

培训课件 煤矿五大自然灾害 第一节瓦斯灾害防治 一、瓦斯的危害 瓦斯是开采煤炭过程中释放出来的无色、无味、无臭气体,有四大危害:一是可以燃烧,引起矿井火灾; 二是会爆炸,导致矿毁人亡; 三是浓度过高时会导致人员缺氧窒息、甚至死亡; 四是会发生煤(岩)与瓦斯突出,摧毁、堵塞巷道,甚至引起人员窒息死亡。 二、瓦斯爆炸的条件 氧气浓度不低于12%; 瓦斯浓度达到5%—16%; 引爆火源650-750℃; 三、瓦斯爆炸的危害 (1)瓦斯爆炸时能产生大量的热,使附近温度升高。在一般正常风流中,瓦斯爆炸最高温度可达1850℃。在盲巷爆炸时,温度高达2500℃以上,所以造成大量人员烧死烧伤,并可能引起矿井火灾。 (2)瓦斯爆炸时的气体温度很高,产生很大压力,是爆炸前气体压力的7—10倍,形成很大的冲击波,(每秒几百米或几千米)开始向外直接冲击,而后向内反冲击,造成人体肢离破碎,可能引起瓦斯连续爆炸,并场起巷道内沉积的煤尘,使之参与爆炸。 (3)瓦斯爆炸时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爆炸后空气中的氧气只有6%到10%,而氮气能达到82—88%、二氧化碳4%—8%、一氧化碳2—4%,而一氧化碳浓度达到0.4时%人就会中毒死亡,当氧气浓度减少到10 -12%时,人就会失去知觉窒息死亡。 (4)瓦斯爆炸还可能破坏通讯、运输等系统和各类设施,诱发巷道冒顶,造成更大的危害。 四、瓦斯积聚的主要原因 (1)瓦斯积聚超限,首先来自自身的存在。例如,煤层中的瓦斯含量高,这样瓦斯相对涌出量就大;地质构造复杂,也能形成瓦斯窝;盲巷、采煤面上隅

角、局部采空区等容易使瓦斯积聚超限。 (2)管理不善导致瓦斯积聚。例如,瓦斯抽放不好、抽放条件恶劣、抽放时间短、抽放量小,以及开采程序、巷道布置、采掘方法不合理,均能导致瓦斯积聚超限。 (3)通风不良能导致瓦斯积聚超限。例如,由于通风系统不健全、不合理;随意停开或停电停风;局部通风设置,串联风、循环风;通风网络混乱,风门经常打开,造成风流短路,出现零点通风,倒流风等,均能导致瓦斯积聚超限。 (4)瓦斯检测失控。例如,由于瓦斯检测人员数量不足,漏检和失职未检,不能及时发现瓦斯积聚,因而不能及时排除瓦斯,导致瓦斯积聚超限。 五、防止瓦斯积聚的措施 (l)加强通风。通风是防止瓦斯积聚的主要措施合理选择最佳的通风系统,加强通风管理,做到有效、稳定和连续不断,才能将涌出的瓦斯及时冲淡排出,使采掘工作面和生产井巷中的瓦斯浓度符合《规程》规定的要求。 (2)及时处理局部积存的瓦斯。生产中易于积存瓦斯的地点有:回采工作面上隅角,顶板冒落的空洞内,低风速的顶板附近,停风的盲巷,回采工作面采空区边界处及采煤机附近。及时处理局部积存的瓦斯,是矿井日常瓦斯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预防瓦斯爆炸事故、保证安全生产的关键工作。通常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向瓦斯积存地点加大供风量或提高风速,将瓦斯冲淡排出;将盲巷和顶板空洞内积存的瓦斯封闭隔绝;必要时应采取抽放的措施。 (3)加强瓦斯检查.低瓦斯矿井每班检查2次,其间隔时间3-5小时,高瓦斯矿井每班检查3次,其间隔时间2-3小时,瓦斯检查时间间隔要均衡。 (4)加强瓦斯监测监控,发现超限,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六、瓦斯爆炸的主要点火源 (1)瓦斯源附近有自然发火。 (2)井下使用电、火焊,抽烟等产生的明火。 (3)电气设备不防爆,电缆明接头等能产生电火花。 (4)放炮不装水炮泥,放明炮、糊炮,火药倒掉消燃物,放炮时打筒等均能产生火花。 (5)化纤衣料、非抗静电风筒、电缆等能产生静电火花。(6)各种机械或胶带磨擦能产生火花。 (7)拆卸、敲打矿灯产生的火花。 (8)金属支架撞击产生的火花。

煤矿五大自然灾害防治

一、矿井瓦斯防治 1、防止瓦斯积聚的措施 所谓瓦斯积聚是指瓦斯浓度超过2%,其体积超过0.5m3的现象。防止瓦斯积聚的方法有: (1)加强通风。防止瓦斯积聚的最主要的措施是加强通风。矿井建立一个完善合理的矿井通风现象,做到稳定、可靠、连续地向井下所有用风地点输送足够数量的新鲜空气,以保证及时排除和冲淡矿井瓦斯和粉尘,使井下各处的瓦斯浓度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 (2)严格检查和监测井下瓦斯浓度。严格检查矿井的通风状况及瓦斯浓度的变化是瓦斯矿井重要的日常管理工作,它是防止瓦斯事故的前提。为了防止漏检,除加强管理,加强教育,提高工作者的责任心之外,还必须应用现代化装备,采用先进的瓦斯自动检测报警装置。 (3)及时处理积聚瓦斯。《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每一矿井必须从采掘生产管理上采取措施,防止瓦斯积聚。当发生瓦斯积聚时,必须及时处理,这是矿井日常瓦斯管理工作的重要容,是预防瓦斯爆炸的关键工作。 生产中容易积聚瓦斯的地点有: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独头掘进工作面的巷道隅角、采煤机附近、顶板冒落的空洞、停风的盲巷中、低风速巷道的顶板附近、综采工作面放煤口及采空区边界处、发生瓦斯喷出的地点等。处理局部积聚瓦斯的方法主要:加大风速及风量、密闭隔离和抽放瓦斯三种。

(4)抽放瓦斯。对于采用一般通风方法不能解决瓦斯超限的矿井或工作面,可以采用抽放瓦斯的方法,将瓦斯抽至地面加以储存利用或排除。 2、防止瓦斯引燃的措施 防止瓦斯引燃的原则:禁止一切非生产需要的火源下井;对生产中可能发生的热源严加管理;防止热源产生或限制其引燃瓦斯的能力。 (1)加强明火管理。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严禁烟火进入井下;井下严禁使用灯泡取暖或使用电炉;井下禁止打开矿灯外壳;井口房、瓦斯抽放站及通风机房周围20m禁止使用明火;井下焊接时,应严格遵守有关规定,严格井下火区的管理等。任何人发现井下火灾时,应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办法直接灭火,并迅速报告矿调度室。 (2)消除电器火花。井下使用的电气设备及供电网络,都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要求。要保证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好,消除电器火花的产生。 (3)防止静电火源。矿井中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如塑料、橡胶、树脂)制品,其表面电阻应低于规定值。洒水、排水用塑料管壁表面电阻应小于109Ω,压风管、喷浆管壁表面电阻应小于108Ω,抽放瓦斯用管壁表面电阻应小于106Ω。 (4)防止摩擦火花。由于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机械摩擦、冲击火花引起的燃烧危险增加了。为防止由此而发生瓦斯爆炸事故,

煤矿五大自然灾害的征兆及预防措施

煤矿五大自然灾害的征兆及预防措施 第一大自然灾害----顶板 顶板事故:是指在地下采煤过程中,因为顶板意外冒落造成的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影响生产等事故。 顶板事故,冒顶前的预兆: 1.响声。岩层下沉断裂,顶板压力急剧加大时,木支架会发生劈裂声,紧接着出现折梁断柱的现象;金属支柱的活柱急速下缩,也会发出很大响声。有时也能听见采空区顶板断裂的闷雷声。 2.掉渣。顶板严重破裂时,折梁断柱就要增加,随着就会出现顶板掉渣的现象。掉渣越多,说明顶板压力越大。在人工顶板下,掉下的碎矸石和煤渣更多,这是发生冒顶的危险信号。 3.片帮。冒顶前煤壁所受压力增加,变的松软,片帮煤比平时多。 4.裂隙。顶板的裂隙,一种是地质构造产生的自然裂隙,一种是由于采空区顶板下沉引起的采动裂隙。若裂隙加深加宽,说明顶板继续恶化。 5.脱层。顶板冒落前,往往出现脱层现象。检查脱层要用“问顶”的方法,如果声音清脆,表明顶板完好;顶板发出“空空”的响声,说明上下岩层之间已经脱层。 6.漏顶。破碎的伪顶或者直接顶,在大面积冒顶之前,有时因为背顶不严或者支架不牢出现漏顶现象。漏顶如不及时处理,会使得棚顶托空,支架松动,顶板岩石继续冒落,就会造成没有响声的大冒顶。 顶板事故的防治措施: 1.局部顶板事故的防治措施。在采煤过程中发生局部顶板事故大多是由于采煤过程中悬漏破碎顶板得不到及时支护;或虽及时支护,但因支护方式不正确和支护质量不好;或对顶板情况未经查明,未采取针对性措施而造成的。为减少此类事故的发生,应该采取的措施有:做好顶板破碎的预测预报;合理选择工作面推进方向;减少空顶面积和采取正确的支护方式,加强地质工作等。 2.大面积顶板事故的防治措施。根据直接顶和基本顶的运动形态不同采取不同的措施。对直接顶推垮型事故应做好顶板情况的预测预报工作,加强日常顶板控制,正确进行支护控制设计,合理选择厚煤层下分层开切眼位置。对直接顶运动引起的压垮型事故应正确进行控制设计,当直接顶在采区内的悬顶较大时应进行必要的人工处理,支架选型要合理,在最末排要增设抬棚等特种支护措施等。对基本顶运动引起的压垮型事故,在控制设计时应按照“给定变形”方针进行,选用可索支柱,确定合理的控顶距。对基本顶运动引起的砸垮型事故,首先要加强对顶板来压的预测预报,其次采取正确的支护方法,选择合理的支架形式,提高支护密度,避免直接顶和基本顶离层。 第二大自然灾害----透水 井下透水征兆: 1.煤壁或者巷道壁变湿、“挂红”、“挂汗;” 2.巷道空气变冷; 3.煤层发潮、发暗;

-矿井灾害与预防及事故案例分析

矿井灾害与预防及事故案例分析 授课班级:测量工培训班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2015年6月 授课题目:矿井灾害与预防及事故案例分析 授课人:刘芋宏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煤矿五大自然灾害发生事故前 的预兆及发生事故现场处理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出现灾害事故如何进行安全撤离 2、出现灾害事故现场如何进行处理 矿井灾害与预防及事故案例分析 煤矿的五大灾害是瓦斯、煤尘、水、火和顶板灾害。 1.瓦斯是指井下各种有毒、易燃易爆的气体; 2.煤尘是指能爆炸的煤尘和浓度达到可以导致尘肺的煤尘; 3.水是指可以导致煤矿淹井或出现人员伤亡的涌水或透水; 4.火是泛指井下发生的各种火灾; 5.顶板灾害是指煤矿巷道或采区顶上的岩层发生的各种垮塌或冒落事故。 一:瓦斯灾害 (一)瓦斯爆炸的条件是:有一定浓度的瓦斯、高温火源的存在和充足的氧气。 1、瓦斯浓度 瓦斯爆炸有一定的浓度范围,我们把在空气中瓦斯遇火后能引起爆炸的浓度范围称为瓦斯爆炸界限。瓦斯爆炸界限为5%~16%。 当瓦斯浓度低于5%时,遇火不爆炸,但能在火焰外围形成燃烧层,当瓦斯浓度为9.5%时,其爆炸威力最大(氧和瓦斯完全反应);瓦斯浓度在16%以上时,失去其爆炸性,但在空气中遇火仍会燃烧。 瓦斯爆炸界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还受温度、压力以及煤尘、其它可燃性气体、惰性气体的混入等因素的影响。 2、引火温度 瓦斯的引火温度,即点燃瓦斯的最低温度。一般认为,瓦斯的引火温度为650℃~750℃。但因受瓦斯的浓度、火源的性质及混合气体的压力等因素影响而变化。当瓦斯含量在7%一8%时,最易引燃;当混合气体的压力增高时,引燃温度即降低;在引火温度相同时,火源面积越大、点火时间越长,越易引燃瓦斯。 3、氧的浓度 实践证明,空气中的氧气浓度降低时,瓦斯爆炸界限随之缩小,当氧气浓度减少到12%以下时,瓦斯混合气体即失去爆炸性。这一性质对井下密闭的火区有很大影响,在密闭的火区内往往积存大量瓦斯,且有火源存在,但因氧的浓度低,并不会发生爆炸。如果有新鲜空气进入,氧气浓度达到12%以上,就可能发生爆炸。因此,对火区应严加管理,在启封火区时更应格外慎重,必须在火熄灭后才能启封 (二)瓦斯喷出预兆

煤矿五大自然灾害危险源与预防措施的实施细则

煤矿五大自然灾害危险源与预防措施的实施细则 一、瓦斯 1、危险源 (1)巷道长时间停电、停风,造成瓦斯积聚、电气设备失爆事故。(2)煤巷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风量不足;出现电火花、摩擦撞击火花或爆破火花。 (3)停风工作面恢复施工前没有排放瓦斯。 (4)采煤工作面,特别是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和回风巷积聚的瓦斯没有及时排放或稀释。 (5)长度超过6m的停风巷道没有设置临时密闭和警戒标志。(6)密闭漏风造成瓦斯涌出。 (7)爆破作业地点瓦斯浓度超限时爆破。 2、预防措施 (1)恢复向矿井独头巷道供电前,主要通风机和局部通风机必须用足够的通风时间稀释矿井巷道中的瓦斯后方可向矿井送电,应保证矿井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全部使用防爆型电器设备,淘汰明令禁止的设备,防止电气设备失爆。 (2)加强电气设备管理,防止电气失爆现象和电气设备防爆性能失效。 (3)停风的工作面恢复施工前进行瓦斯排放,必须按照等级规定进

行瓦斯排放,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以后简称“规程”),防止瓦斯事故。 (4)严格以风定产,保证工作面配风量符合规定,掘进工作面全风压配风量符合规定,巷道内的最低风速符合规程规定。加强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检查,出现积聚、超限征兆及时排除;杜绝空班漏检。(5)加强瓦斯检查和管理,瓦斯监测系统运行稳定,各种传感器合理布设,保证定期校验监控传感器。 (6)严格把关,定期检查通风设施的完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7)认真执行“一炮三检”制度;严格按照作业规程规定使用炸药和封堵炮眼;设置完善的喷雾洒水装置并能正常使用。 二、煤尘 1.危险源 (1)采煤工作面产尘量大,风量大,扬尘范围广,喷雾洒水除尘不到位,造成粉尘超标及堆积。 (2)胶带运输机、转载点巷道清扫不及时;喷头不起作用;洒水管路三通阀门不起作用,造成粉尘超标。 (3)隔爆水袋棚设置位置不当;水袋漏水;水袋吊挂方式错误,水量不足,造成隔爆失去应有的作用。 (4)采煤工作面煤尘未注水或注水不充分,综合防降尘措施不完善。(5)机组内外喷雾失效不起作用或水压达不到规定要求。 (6)综掘工作面没有使用除尘风机或除尘效果差。 2.预防措施

煤矿安全基本知识

煤矿安全基本知识 煤矿安全基本知识汇总 煤矿安全基本知识汇总如下: 1.什么是瓦斯爆炸? 答:当矿井中瓦斯(沼气)的含量达到一定量时,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 2.什么是矿井火灾? 答:矿井起火后,失去控制燃烧,称为矿井火灾。 3.矿井水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主要是由于煤炭生产过程中,因放炮、电器失爆、设备损坏、密封不良等产生火花,引起瓦斯、煤尘爆炸,使局部产生高温、高压,产生水汽,遇采掘不良断面,急剧冷却,体积迅速膨胀,瞬间产生巨大压力,就会发生水灾。 4.什么是矿井五大灾害? 答:矿井五大灾害是: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矿井火灾、矿尘、顶板冒落。 5.什么叫一通三防? 答:一通三防是指矿井通风、防治瓦斯、防治煤尘、防治自然发火。 6.矿井有哪些火灾类型? 答:矿井有哪些火灾类型:外因火灾,由于外部火源引起的火灾;内因火灾,由于煤炭自燃和放炮引起的火灾;外内混合火灾,由于上述两种火灾同时发生。

7.发生煤与瓦斯突出有哪些预兆? 答:发生煤与瓦斯突出有哪些预兆:地面上有喷气、喷孔、顶板淋水加大、空气中有浓烈的瓦斯味,煤块在装卸时自动蹦出,煤岩破坏和产生裂隙,支架破坏和产生裂隙,底板被破坏,有时有底鼓现象。 煤矿安全基本知识归纳 煤矿安全基本知识归纳如下: 1.我国法定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科学发展。 2.煤矿三大自然灾害是指瓦斯,水,火。 3.煤矿从业人员有权利和义务学习和掌握安全生产知识,增强安全意识。 4.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内涵是:安全第一,是指各级领导和广大员工要时刻牢记安全,确保矿井安全高效生产,不能发生事故。预防为主,就是要积极主动地采取预防措施,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5.离心加速度的单位是米/秒^2。 6.离心加速度是物体做圆周运动时,在指向圆心方向产生的加速度。 7.离心加速度的大小取决于线速度的大小,而方向则与线速度的方向有关。 8.离心加速度只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不改变物体的线速度大小。 9.开滦,大同,神华,山西晋城四大矿务局年生产能力超亿吨。 10.我国首部煤矿安全法和三个必须原则:煤矿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必须负全面责任;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必须严格落实;煤矿安全生产条件必须严格检查。 煤矿安全基本知识大全 煤矿安全基本知识如下:

煤矿五大灾难的征兆与预防

煤矿五大灾难的征兆与预防 ——煤矿安全,警笛长鸣。 煤矿生产一般是地下作业,除了工作环境的恶劣,工作地点经常移动外,还要随时受到矿井瓦斯、煤尘、矿井火灾、矿井水灾和冒顶等五大自 然灾害的惊扰,其中瓦斯爆炸是煤矿生产中最严重最常发生的灾难事故。 因此,加强煤矿的安全管理,防治灾难事故的发生,是关系到煤矿职工生 命和国家财产安全的大事。 第一大灾难:冒顶(顶板事故)顶板事故是指在地下采煤过程中,因 为顶板意外冒落造成的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影响生产等事故。 顶板事故,冒顶前的预兆: 1、响声。岩层下沉断裂,顶板压力急剧加大时,木支架会发生劈裂声,紧接着出现折梁断柱的现象;金属支柱的活柱急速下缩,也会发出很 大响声。有时也能听见采空区顶板断裂的闷雷声。2、掉渣。顶板严重破 裂时,折梁断柱就要增加,随着就会出现顶板掉渣的现象。掉渣越多,说 明顶板压力越大。在人工顶板下,掉下的碎矸石和煤渣更多,这是发生冒 顶的危险信号。 3、片帮。冒顶前煤壁所受压力增加,变的松软,片帮煤比平时多。 4、裂隙。顶板的裂隙,一种是地质构造产生的自然裂隙,一种是由 于采空区顶板下沉引起的采动裂隙。若裂隙加深加宽,说明顶板继续恶化。 5、脱层。顶板冒落前,往往出现脱层现象。检查脱层要用“问顶”的方法,如果声音清脆,表明顶板完好;顶板发出“空空”的响声,说明上下 岩层之间已经脱层。

6、漏顶。破碎的伪顶或者直接顶,在大面积冒顶之前,有时因为背 顶不严或者支架不牢出现漏顶现象。漏顶如不及时处理,会使得棚顶托空,支架松动,顶板岩石继续冒落,就会造成没有响声的大冒顶。 顶板事故的防治技术措施: 1、局部顶板事故的防治措施。在采煤过程中发生局部顶板事故大多 是由于采煤过程中悬漏破碎顶板得不到及时支护;或虽及时支护,但因支 护方式不正确和支护质量不好;或对顶板情况未经查明,未采取针对性措 施而造成的。为减少此类事故的发生,应该采取的措施有:做好顶板破碎 的预测预报;合理选择工作面推进方向;减少空顶面积和采取正确的支护 方式,加强地质工作等。2、大面积顶板事故的防治措施。根据直接顶和 基本顶的运动形态不同采取不同的措施。对直接顶推垮型事故应做好顶板 情况的预测预报工作,加强日常顶板控制,正确进行支护控制设计,合理 选择厚煤层下分层开切眼位置。对直接顶运动引起的压垮型事故应正确进 行控制设计,当直接顶在采区内的悬顶较大时应进行必要的人工处理,支 架选型要合理,在最末排要增设抬棚等特种支护措施等。对基本顶运动引 起的压垮型事故,在控制设计时应按照“给定变形”方针进行,选用可索 支柱,确定合理的控顶距。对基本顶运动引起的砸垮型事故,首先要加强 对顶板来压的预测预报,其次采取正确的支护方法,选择合理的支架形式,提高支护密度,避免直接顶和基本顶离层。 第二大灾难:透水 井下透水征兆:1、煤壁或者巷道壁“挂红”、“挂汗;”2、巷道空 气变冷;3、煤层发潮、发暗;4、巷道产生雾气; 5、顶板来压、淋水加大或者底板鼓起有渗水; 6、有“咝咝”的水流声; 7、有时有臭鸡蛋味道。

煤矿五大自然灾害防治—矿井火灾防治

煤矿五大自然灾害防治—矿井火灾防治矿井火灾防治 矿井火灾的危害 火灾是矿山的五大自然灾难之一。井下发生火灾,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损失、设备设施的损坏,导致生产中断,而且更为严峻的是会直接威逼矿工的生命平安。矿井火灾的危害详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井下发生火灾后,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高温烟流德众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气体会使人员窒息、中毒,严峻威逼着矿工的生命平安。 (2)引起瓦斯、煤尘爆炸。在有瓦斯、煤尘爆炸危急的矿井,火灾不仅会直接导致瓦斯、煤尘爆炸,就是在处理火灾事故中,也极易诱发瓦斯、煤尘爆炸事故,从而扩大灾情。 (3)产生再生火源。酷热的含挥发性气体的烟流与相接巷道新奇风流交汇燃烧,火源下风侧可能消失若干再生火源,使煤炭资源大量被烧毁或冻结、损坏机械设备。 (4)产生火风压。火风压是指火灾产生的高温烟流流经有标高差的井巷所产生的附加风压。火风压常会造成风流紊乱,使某些井巷的风流方向发生逆转现象,导致受灾范围扩大,简单使灭火人员陷入获区。 矿井火灾的分类 依据发生火灾的缘由不同,一般把矿井火灾分为两类:外因火灾

和内因火灾。 外因火灾外因火灾是指由外部火源引起的火灾。外因火灾的特点是突然发生、火势凶狠、可防性差,可能发生在井下任何地点,但多数发生在井口房、井筒、机电硐室、火药库以及安装有机电设备的巷道或工作面内,假如不能准时处理,往往可能酿成重特大事故。 内因火灾内因火灾又称自然火灾。由于煤炭或其他易燃物自身氧化积热,发生燃烧引起的火灾。内因火灾的特点是发生在有限的条件下,有预兆,燃烧过程较为缓慢,伴生有害气体,不易早期发觉,且火源隐藏,有些发火地点很难接近,灭火难度大,时间长。内因火灾大多数发生在采空区、遗留的煤柱、裂开的煤壁、煤巷的冒高处以及浮煤积累的地点。 外因火灾的防治 瓦斯爆炸的条件是:肯定浓度的瓦斯、高温火源的存在和充分的氧气,三者缺一不行。 防止火源的产生 1)加强明火管理。严格杜绝火源。严禁将烟火带入井下,严禁井下吸烟,井口房和通风机房四周20m内严禁烟火,也不准用火炉取暖。井下严禁使用灯泡或电炉取暖。 2)井下和井口房内不得从事电焊、电焊作业,必需作业时要严格按《煤矿平安规程》的规定执行。 3)地面木料场、矸石山、炉灰场与进风井的距离不得小于80m。

煤矿常见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对策

煤矿常见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对策 煤矿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质因素引起的危害煤矿生产安全的自然灾害,包括煤与瓦斯 突出、煤与瓦斯爆炸、煤层和混凝土顶板突水、煤与矸石冲击、煤层自燃等。这些地质灾 害对煤矿生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治对策,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 和稳定。 一、煤与瓦斯突出 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矿生产中的一种常见地质灾害,主要是由于煤层开采释放了大量的 瓦斯,当瓦斯浓度超过了一定的比例时,瓦斯就会突出到矿井工作面,引起事故发生。煤 与瓦斯突出的特征主要包括矿井风量减小、瓦斯浓度升高、防突设备报警等。对于这种地 质灾害,煤矿的防治对策主要包括加强瓦斯抽放、强化通风管理、提高安全监测技术水平 等措施。 三、煤层和混凝土顶板突水 煤层和混凝土顶板突水是煤矿生产中的另一种常见地质灾害,主要是由于煤层开采导 致地下水涌入矿井,对矿井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煤层和混凝土顶板突水的特征主要包括矿 井内部涌水量增加、煤层泥化、顶板失稳等。为了防止煤层和混凝土顶板突水,煤矿需要 采取一系列的防治对策,包括提高矿井排水能力、采取支护措施、进行地质勘探预测等。 四、煤与矸石冲击 煤与矸石冲击是煤矿生产中的另一种常见地质灾害,主要是由于矿井开采引起的煤与 矸石的运动,导致地表和地下结构发生变形和破坏。煤与矸石冲击的特征主要包括矿井区 域地质变形加剧、地表塌陷频发等。为了防止煤与矸石冲击,煤矿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 对策,包括进行综采技术改革、加强地质监测预警、配备应急救援设备等。 五、煤层自燃 煤层自燃是煤矿生产中的另一种常见地质灾害,主要是由于煤层中的有机质在长期储 存和采运过程中受到氧化作用而引发的火灾。煤层自燃的特征主要包括矿井内部温度升高、瓦斯浓度升高、煤层出现裂隙等。为了防止煤层自燃,煤矿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对策, 包括加强瓦斯抽放,提高通风效果、改善煤堆堆积条件等。 煤矿地质灾害是煤矿生产中的一大隐患,对煤矿安全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保障 煤矿生产的安全和稳定,煤矿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防治对策,包括加强瓦斯抽放、强化通风 管理、提高安全监测技术水平、配备防爆设备、提高矿井排水能力、进行支护措施、加强 地质监测预警、提高通风效果等。只有通过科学合理地防治对策,才能有效遏制煤矿地质 灾害的发生,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和稳定。

煤矿防台风、雷电、冰冻、地震等自然灾害安全防范措施

煤矿防台风、雷电、冰冻、地震等自然灾害安 全防范措施 为了防范台风、强降雨等极端天气自然灾害有可能造成矿井停电、停风、淹井等事故,特制定本安全措施: 1、调度值班员接到后,马上通知值班电工,值班电工接到值班员通知后,迅速赶至地面变电所查看,同时向矿井技术负责人汇报故障状况,并及时向值班员反馈。 2、调度值班员马上与井下取得联系,通知井下各工作面人员迅速撤至通风优良地段,严禁井下工作面停电后无风危险作业。 3、井下采区或采区某一工作面停电后,工作面作业人员应迅速退出工作面,至通风优良地段,同时与井口值班员联系,汇报故障地点及状况。 4、值班员接到井下工作面人员汇报后,马上通知值班电工前往故障地点处理。 5、值班电工接到值班员通知,必须马上前往处理。 6、值班电工到达故障现场后,依据现场故障状况,采用措施积极处理,并及时落实安全防范措施,现场无法处理〔如无配件材料等状况〕的,须通知工作人员退出地面。 7、故障处理后,须先启动局扇或相关设备,工作面作业人员

必须待局扇正常运转后,方可进入工作面作业。 8、所有停风地点,必须马上停止工作、切断电源,工作人员先撤到进风巷道中,秩序出井。 9、停风期间,必须打开矿井有关风门和通风设施,利用自然风压进行通风,防止风流紊乱。 10、当矿井或某区域被淹以后,应马上通知上级有关部门,同时依据事故地点和可能波及的地区,通知有关人员撤离危险区域。 11、撤退时,碰到巷道冒顶或积水造成的堵塞,可寻找其它安全通道撤出人员,遇险人员应尽量朝有风流通过的上山巷道方向撤退。 12、在撤退中应避开压力水头和泄水主流,防止被水中滚动的矸石或木料撞伤,必须靠巷道一侧,抓牢支架或其它固定物体。 13、井下人员如未能及时撤离到安全地点,遇险人员应尽量向高处撤退和躲避。当被堵时应坚持镇定等待救援,要坚持体力,不能喝井下污水,要寻找裂隙水饮用。 14、井下排水设备必须全面启动,水泵工必须遵守岗位,确保水泵正常运行。同时应积极组织力量进行抢险救灾。 15、关于被水截堵的灾区人员,除应积极组织抢险外,如果一时难以修通,则应利用管路或其它方式向遇险人员供风。 16、在抢险过程中,应有专人监视瓦斯、二氧化碳等气体浓度,另一方面要特别注意防止二次伤人。

煤矿五大灾害防治

矿井五大灾害防治 原*******煤业公司煤矿及矿区周边的小煤窑对瓦斯、火灾、水灾、煤尘、顶板五大自然灾害的预防手段极其落后,几乎没有抗灾能力. 2005年8月,*******煤业公司整体并购*******煤业公司煤矿后,把安全工作摆在首位,开展了矿井灾害的防治工作,有效地防止煤矿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保证了煤矿的安全生产。 一、瓦斯防治 当浓度在5%—16%时,便具有爆炸性.浓度在9.5%时,爆炸威力最大。瓦斯爆炸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条件,缺一不可。一是空气中的瓦斯浓度必须达到5%~16%;二是要有温度为650~750℃的引爆火源(电火花、放炮火花、撞击摩擦火花、明火等);三是空气中氧气浓度不低于12%.瓦斯爆炸可引起煤尘爆炸。爆炸引起火灾产生冲击波可摧毁巷道和井下的设施,同时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使井下人员中毒或窒息死亡。因此煤矿安全工作把“一通三防”作为防治瓦斯的有效手段。 1、等级鉴定 2005年公司成立至2007年,孝义*******煤业公司煤矿委托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对矿井瓦斯进行鉴定,为低瓦斯矿井。 2008年至2012年,*******煤业公司委托吕梁煤炭规划设计研究院对矿井瓦斯等级进行鉴定,为低瓦斯矿井。 2013年至2014年,*******煤业公司委托吕梁煤炭规划设计研究院对矿井瓦斯等级进行鉴定,为瓦斯矿井。 2015年,公司委托*******煤业公司对矿井瓦斯等级进行鉴定,鉴定结果:绝对瓦斯涌出量2.04m³/min,相对瓦斯涌出量1.18m3/t。回采最大绝对涌出量0。48m³/min,掘进最大绝对涌出量0.15m³/min。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2.44m ³/min,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1。41m3/t。矿井属瓦斯矿井,矿井瓦斯为Ⅳ级重大危险源。 2、瓦斯检查 2005年8月公司刚成立时,瓦斯检查制度不健全,专职瓦斯检查工缺少,直至2007年底公司一直延用原*******煤业公司煤矿的瓦斯监控系统. 2008年至2011年,全面推进并完成了90万吨/年机械化采煤升级改造。公司逐步完善了《矿井瓦斯巡回检查制度》,增加了专职瓦斯检查人员,制定了瓦斯检查员职责、做到牌版、记录手册、日报“三对口”。每日末班检查情况必须向生产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总经理汇报。 2012年至2015年,公司连续4年被山西省煤炭工业局评为省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逐步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并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安装了KJ90NB型安全监控系统,系统及设备都具有合格有效的“MA”标志和相关证件证书。井下采掘工作面装备率达 100%,装备监控分站17台,瓦斯传感器45台,一氧化碳传感器31台,温度传感器11台,风速传感器4台,设备开停传感器12台,风门开关传感器16台,烟雾传感器10台,负压传感器1台、风筒传感器3台,馈电9台,氧气传感器13台,二氧化碳传感器9台,目前设备运行正常,超限断电、故障断电功能完好。地面设有6名监控人员,井下设有12名维护人员,安全综合监测监控系统按要求实行了四级联网,。 3、瓦斯防治 矿长、矿技术负责人、爆破工、采掘队长、通风区队长、工程技术人员、班长、电钳工下井时,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以便随时检查瓦斯,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煤矿五大自然灾害的防治技术——瓦斯防治

煤矿五大自然灾害的防治技术——瓦斯防治 摘要 瓦斯治理工作事关矿井工人的生命安全,事关矿井安全生产和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是一项长期、艰巨的战略性任务,任重道远。本文特举例说明了煤矿瓦斯治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阐述了关于瓦斯要了解的基础知识、瓦斯爆炸与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及防治、矿井瓦斯抽放等内容。以瓦斯爆炸与防治,煤瓦斯突出及防治为主要内容,主要阐述了瓦斯爆炸的条件及防治、瓦斯聚积及防治、瓦斯爆炸的防治;瓦斯喷出与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及防治、岩与瓦斯突出及防治等相关内容。 关键词:基础知识、瓦斯爆炸与及治理、煤与瓦斯突出及防治、矿井瓦斯抽放。

目录 1引言 (4) 2瓦斯概述 (5) 2.1可采煤层特征、煤炭自燃倾向性、煤尘爆炸性 (5) 2.1.1可采煤层特征 (5) 2.1.2煤炭自燃倾向性 (5) 2.1.3煤尘爆炸危险性 (6) 2.2瓦斯涌出量及其形式 (7) 2.2.1瓦斯涌出量 (7) 2.2.2瓦斯涌出形式 (7) 3瓦斯爆炸及其防治 (8) 3.1瓦斯爆炸的条件及防冶 (8) 3.1.1瓦斯爆炸的条件 (8) 3.1.2在生产中预防瓦斯爆炸的措施 (8) 3.2瓦斯积聚与防治 (9) 3.2.1瓦斯积聚的概念 (9) 3.2.2瓦斯积聚的根本 (9) 3.2.3局部瓦斯积聚的处理方法 (9) 3.3瓦斯爆炸的防冶 (11) 3.3.1防冶瓦斯爆炸的一般措施 (11) 4煤与瓦斯突出及其防治…………………………………………………………………………14.. 4.1概述 (14) 4.2瓦斯喷出与防治 (15) 4.3煤与瓦斯突出的防治 (16) 4.3.1突出危险性预测 (16) 4.3.2区域防突措施 (17) 4.3.3局部防突措施 (18) 4.3.4岩石与瓦斯突出的防治 (18) 4.3.5安全防护措施 (18) 5矿井瓦斯抽放 (19) 5.1瓦斯抽放的必要条件 (19) 5.1.1矿井瓦斯抽放的条件 (19) 5.1.2瓦斯抽放设备 (19) 5.1.3抽放瓦斯管理 (19) 5.2矿井瓦斯抽放方法 (20) 5.2.1本煤层抽放瓦斯 (20) 5.2.2邻近层抽放瓦斯 (20) 5.2.3采空区抽放瓦斯 (20) 参考文献 (21) 致谢 (22)

煤矿矿井五大灾害预防措施

煤矿矿井五大灾害预防措施 第一节组织机构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安全生产方针,积极预防各类自然灾害,保证安全生产,根据我矿的实际情况,制定以下预防措施: 一、建立五大灾害预防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第二节五大灾害预防措施 一、瓦斯管理措施 (一)瓦斯突出的预兆: 1、有声预兆 (1)煤体或岩体中有闷雷声、机枪声、煤炮声、炒豆声、煤岩破碎声等。 (2)采掘工作面地压显著,支架受压发出噼啪声、破裂折断声等。2、无声预兆 (1)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在突出前有忽大忽小的变化. (2)工作面煤层厚度发生变化,尤其软分层变化较为明显通常是由薄变厚,但有时也有厚变薄),层理紊乱不清,光泽变暗,煤质变软,尤其软分层变得更软。 (3)工作面温度有明显的降低。

(4)工作面发现有断层,褶曲等地质构造时。 (二)瓦斯管理措施 1、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和日常瓦斯检查、班中汇报制度,重视局部瓦斯检查、监控工作。采煤、开拓、掘进工作面都设置专职安检员定岗检查,检查和汇报次数每班不得少于3次,特殊情况要适当增加检查次数,发现有瓦斯超限或聚集时,安检员有权责令该地区工作人员立即停止作业,撤到指定的安全地点,同时要向通风调度和调度室汇报,并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安检员必须认真填写牌板和瓦检手册,通风调度员每班认真填好瓦斯日志。瓦斯日报每天必须送交矿长、总工程师亲自查阅,重大问题立即报告。 3、安检员要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严格执行井下现场交接班制度,严禁空班漏检,弄虚作假。 4、煤及半煤岩巷掘进工作面必须完善安全技术系列化装备,实现“三专两闭锁".若停电停风,工作人员必须撤到有新鲜风流的安全地点。恢复供电和工作前,必须先检查瓦斯,若超限,要制定排放措施,按程序审批后有组织地进行瓦斯排放。严禁任何人无措施盲目排放瓦斯,局扇启动设备安装在风巷的进风侧,安装位置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要求,距回风口不得小于10米,。 5、临时停工的掘进头,不准停风,否则必须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设置栅栏,揭示警标,禁止人员入内。在恢复生产前,必须先检查瓦斯,若停风区内瓦斯浓度超过3%,不能立即处理时,必须在24小时内予

煤矿五大自然灾害防治(水、火、瓦斯、煤尘、顶板)

煤矿五大自然灾害防治 一、矿井瓦斯防治 矿井瓦斯是指煤矿井下从煤、岩层中涌出的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以甲烷(CH4)为主的有毒有害气体的总称,有时单独指甲烷。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比空气轻。风速较低时,瓦斯会积聚在巷道顶部及冒顶处上部,因此,必须加强这些地方瓦斯的检查和处理。瓦斯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即在一定的瓦斯压力和地压力共同作用下,瓦斯能从煤岩体中向采掘空间涌出,甚至喷出或突出。 1.矿井瓦斯的危害 矿井瓦斯给安全生产带来极大的威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井下空气中瓦斯浓度较高时,会相对地降低空气中氧气含量,使人窒息死亡。 (2)瓦斯爆炸后产生高温,即爆炸产生的热量迅速加热周围空气,一般情况下温度在1850℃以上;瓦斯爆炸后产生高压,即周围气体温度急剧升高时,就必然引起气体压力的突然增大,一般爆炸后的压力可以达到爆炸前的9倍;瓦斯爆炸后产生正向及反向冲

击,直接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失,巷道破坏;瓦斯爆炸后产生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使人中毒而亡;瓦斯爆炸要消耗大量氧气,使爆炸现场氧气浓度急剧下降,使人窒息而亡。 (3)某些地区煤(岩)体内的瓦斯量较大时,瓦斯会因采掘活动的影响而以突然的、猛烈的形式被释放出来,同时带出大量的煤(岩),直接造成人员伤亡,设备、设施或巷道的破坏。 2.矿井瓦斯涌出及瓦斯等级 (1)瓦斯涌出的概念 矿井在生产或建设过,煤体受到破坏,贮存在煤体内的部分瓦斯就会离开煤体而涌入采掘空间,这种现象叫做瓦斯涌出。 (2)瓦斯涌出的形式 1)普通涌出。瓦斯沿着煤、岩体内的微细空隙缓缓地、连续地涌向采掘空间的现象,称为矿井瓦斯的普通涌出。 2)特殊涌出。如果煤岩层中含有大量瓦斯,采掘工作进入这些地段时,这些瓦斯就会在极端内,突然

煤矿瓦斯灾害防治

矿井瓦斯防治 矿井瓦斯是煤矿生产中必然遇到的有害气体。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伴随着生产的进行,瓦斯涌出到生产空间,对井下安全生产构成威胁。瓦斯不论其涌出量多少,一直都是矿井主产量最主要的一个危险源,瓦斯灾害、粉尘灾害、火灾、火灾和顶板灾害构成了煤矿的五大自然灾害,瓦斯爆炸事故是矿井五大自然灾害之首。瓦斯灾害的治理是矿井最根本的、最重要的任务。 第一章矿井瓦斯基础知识 一、矿井瓦斯的概念 矿井瓦斯是矿井中主要由煤层气构成的以甲烷为主的有害气体。在组成瓦斯的各种气体中,甲烷往往占总量的90%以上,因此瓦斯的概念通常单独指甲烷。 矿井瓦斯来自煤层和煤系地层,它的形成经历了两个不同的造气时期,从植物遗体到形成泥炭,属于生物化学造气时期;从褐煤、烟煤到无烟煤,属于变质作用造气时期。由于在生化作用造气时期泥炭的埋藏较浅,覆盖层的胶结固化也不好,因此生成的气体通过渗透和扩散很容易排放到大气中,留存在现今煤层中的瓦斯,只是其中很少的部分。 二、瓦斯的性质

瓦斯通常指甲烷,分子式为CH4,它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在标准状态下(气温为0℃,大气压为 1.0×105pa),1m3甲烷的质量为0.717kg,而13空气的质量为1.293kg,因此,瓦斯比空气轻,(其相对密度为0.554)。因此,巷道顶板、冒落区顶部往往容易积聚瓦斯。瓦斯有很强的渗透性的扩散性,扩散速度是空气的1.34倍。 瓦斯具有燃烧和爆炸性。 三、矿井瓦斯的危害 1、瓦斯窒息 瓦斯本身虽然无毒,但空气中瓦斯浓度较高时,就会相对降低空中气氧气浓度。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当瓦斯浓度达到43%时,氧气浓度就会被冲淡到12%,人就会感到呼吸困难;当瓦斯浓度达到57%时,氧气浓度就会降到9%,这时人若误入期中,短时间内就会因缺氧气窒息而死亡。因此《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凡井下盲巷或通风不良的地区,都必须及时封闭或设置栅栏,并悬挂“禁止入内”的警标,严禁人员入内。 2、瓦斯的燃烧和爆炸 当瓦斯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高温火源就能燃烧或发生爆炸,一旦发生爆炸事故,会造成大量井下作业人员的伤亡,给国家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四、瓦斯的赋存状态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