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行星地球-专题练习(二)(含答案与解析)

行星地球

答案

1~5.CAADB 6~10.BDBAD 11~15.ACDCD 16~20.ACBDB

行星地球

解析

1.解析:选C.黄山北高铁站使用北京时间,当黄山北高铁站为北京时间7月1日上午9点40分时,65°E的地方时是6点,正值赤道上日出时间,因N是昏线,A错,因M是晨线,C正确。115°W的地方时是18点,B错。105°W地方时是18点40分,与赤道情况不符合,D错。

2.解析:选A.太阳位于正北地平线上应该是0时,北京时间与摩尔曼斯克的区时大约相差6个小时,故四个备选项中A项最符合。

3.解析:选A.本题考查时间的计算。②与④线与北极圈相切,反映的是冬至日状况,排除B.D选项。北京时间11月3日1时36分6秒时,可求知0°经线地方时为17时36分6秒,180°经线地方时为5时36分6秒,故晨线应在180°经线附近,A项正确,C项错误。4-5.

4.解析:第4题,图中APB弧上太阳高度为0°,说明APB弧为晨昏线的一部分,AQB弧上各地“坐地日行八万里”,说明AQB弧为赤道的一部分。因P、Q均位于所在弧的中点且PQ弧度为100°,则极点位于PQ弧上。五一国际劳动节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若PQ弧位于夜半球,则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图示区域跨东、西半球。

5.解析:第5题,图2显示该弧线上其中一点线速度为0,则该点为极点,故选项B正确。

6.解析:第6题,当新一天的范围正好占全球的四分之三时,新的一天从90°W开始,即西六区区时为0时,则①地(45°E,东三区)区时为9时。

7.解析:第7题,此时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应是北半球的夏季,向北昼长增加,则图示晨昏线是昏线,与赤道交于60°E,则60°E为18时,北京时间为22时。

8.解析:选B.楠迪位于178°E附近,此地为下午6:20,即18:20,可计算出0时位于97°W;而0时经线与180°经线是日期分界线,则此时位于21日的范围是97°W向东到180°之间区域。而东半球范围是20°W向东到160°E之间;赤道上昼夜平分,经计算可知此时12时经线为83°E,则赤道上白昼范围为7°W向东到173°E;以上三个经线范围取交集,可知符合条件的范围为7°W向东到160°E,约11个时区,故B项正确。

9.解析:第9题,日期的界线有自然日界线(0时经线)和人为日界线(国际日界线即180°经线)两条。自东十二区(180°经线西侧)向东进入西十二区(180°经线东侧)减1天,图中阴影部分比空白部分晚一天,则判断图示地球呈顺时针自转,P点位于90°E,位于0时经线以东90个经度,时间早6个小时。

10.第10题,90°E为(m+1)日6点,北京时间为120°E地方时=(m+1)日6点+(120-90)÷15=(m+1)日8点。

11.解析:选A.北京时间是120°E的地方时(东8区区时),国际标准时间是中时区的区时,与北京时间相差8个小时,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中时区在东8区西侧),北京时间减去8小时就是国际标准时间,即1日17时30分。故选A。

12.

解析:选C,本题考查时间的计算。春分日,各地日出地方时均为6:00,105°E日出地方时为6:00计算可知此时北京时间为7:00,丙地日出时北京时间7:20与7:00最接近,故C项正确。

13.解析:选D,本题以非洲热带草原景观图和该地等高线图为背景,考查日出方向判断和时间计算能力。根据题意“广袤草原上拍摄‘日出’美景”,确定拍摄地应从该地经度位置判断,其主要位于东二区,比北京时间晚6个小时,该地位于赤道附近,日出时间为地方时6时前后,北京时间最可能为12时,排除A.B 选项;1月份日出东南,因此C项错误,D项正确。

14.解析:第14题,两个日期的界线为0时经线和180°经线,AS线为晨昏线,所以D点的地方时为6时或18时,从图中可以看出,D点与图中左侧AG经线的经度间隔为45°,所以AG经线不可能是0时经线,即左侧AG经线为180°经线,右侧BC经线为0时经线。F地位于BC经线以西45°,所以其地方时为21时。又因F地位于0时经线以西,其所在日期应为旧一日,即6日,所以F地地方时为6日21时。15.解析:第15题,BC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而AS线与赤道的交点位于BC线以西90°,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20°W经线和160°E经线,赤道上白昼的范围为45°E向东到180°,再向东到135°W。所以赤道上东西半球的白昼长度之比为115°∶65°,即23∶13。

16.解析:第16题,图示时刻,180°经线为12时,0°经线为0时,0时经线与国际日界线相对,全球两个日期各占一半。

17.解析:第17题,C地位于120°W,C地时间计算步骤如下:轮船到达B地时,用时6天,又因跨越了日界线,日期应减一天,故到达B地时的时间为2015年12月26日12时;C地在B地以东,相差4个时区,故此时C地时间为2015年12月26日16时,期间轮船由B航行到C用时10天,故到达C地时的时间为2016年1月5日16时。

18.解析:第18题,用直选法,已知西五区为6日0时20分可求东一区为6日6时20分。

19.解析:第19题,用优选法,根据晨线倾斜方向可判断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越向北白昼越长,四地中莫斯科最靠北,白昼最长。

20.解析:选B,当木塞被拔下,水下漏时,四周水体向中心运动,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向右偏形成逆时针运动的水流,南半球向左偏形成顺时针运动的水流,赤道上不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水体不会发生偏转运动。故B正确。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二)

行星地球

(2016·安徽皖南八校二模)京福高铁合肥至福州段于2015年7月1日正式运营。当日上午9点40分,合肥某中同学乘坐G7413次列车到达新落成的黄山北高铁站,成为该站迎来第一批旅客中一员。完成下题。

1.下列四幅图中M线为晨线,N线为昏线,与黄山北高铁站迎来第一批旅客到站时间相符的图是()

(2016·河南测试)读“俄罗斯北方航线示意图”,回答下题。

2.航行至摩尔曼斯克时,恰好看到太阳从正北地平线上升起,此刻北京时间大约是()

A.5时50分B.9时10分

C.13时10分D.17时50分

北京时间2011年11月3日1时36分6秒,“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下图是“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首次对接空间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3.首次成功对接时,地球表面的晨线是()

A.①线B.②线

C.③线D.④线

(2017·四川内江模拟)图1为地球球面局部图,图中APB弧上太阳高度为0°,AQB弧上各地“坐地日行八万里”,P、Q均位于所在弧的中点,PQ弧度数为100°。读图,完成4~5题。

9.P点的经度和地方时分别为()

A.90°E,6:00 B.90°W,6:00

C.90°E,18:00 D.90°W,18:00

10.此时北京时间为()

A.m日22点B.m日16点

C.(m+1)日14点D.(m+1)日8点

(2014·高考四川卷)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据此回答下题。

11.发射时刻的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是2013年12月()

A.1日17时30分B.1日21时30分

C.2日1时30分D.2日9时30分

12.2015年春分日,我国甲、乙、丙、丁四地的日出时间(北京时间)分别为5:20、6:20、7:20、8:20则四地的经度最接近105°E的是()

A.甲地B.乙地

C.丙地D.丁地

(2015·高考福建卷)图2为某摄影爱好者在图1中广袤草原上拍摄的“日出”美景。读图完成下题。

13.摄影爱好者拍摄“日出”美景的方向和北京时间分别是()

A.东南;7月1日06时B.东北;7月1日06时

C.东北;1月1日12时D.东南;1月1日12时

(2016·江西南昌调研)下图为全球经纬线展开示意图,图中AS虚线代表晨昏线,D点为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同时也是GF的中点;阴影与非阴影部分代表6日和7日两个不同的日期。读图,完成14~15题。

18.图中甲地时间为()

A.5日5时20分B.6日6时20分

C.6日5时20分D.5日6时20分

19.当日下列城市白昼最长的是()

A.悉尼B.上海

C.雅加达D.莫斯科

20.(2017·江西九江七校一模)一国际地理奥林匹克考察小组在厄瓜多尔的赤道地区做了如下的实验:当将水杯下的木塞拔下,水下漏时,下列哪种现象是可信的()

A.在赤道以北时,观察花朵浮在水面做顺时针转动

B.在赤道以南时,观察花朵浮在水面做顺时针转动

C.在赤道上时,观察花朵浮在水面做逆时针转动

D.在赤道上时,观察花朵浮在水面做顺时针转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