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清华附中2019届九年级(上)月考数学试题(10月份)(解析版)

北京市清华附中2019届九年级(上)月考数学试题(10月份)(解析版)
北京市清华附中2019届九年级(上)月考数学试题(10月份)(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北京市清华附中九年级(上)月考数学试卷(10月份)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A.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B.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C.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D.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一个图形沿着某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叫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对称轴;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

2.一元二次方程2x2+3x﹣4=0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分别是()

A. 2,﹣3,﹣4

B. 2,3,4

C. 2,﹣3,4

D. 2,3,﹣4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bx+c=0(a,b,c是常数且a≠0)中,ax2叫二次项,bx叫一次项,c是常数项.其中a,b,c分别叫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直接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解:一元二次方程2x2+3x-4=0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分别是2,3,-4.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注意在说明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时,一

定要带上前面的符号.

3.若要得到函数y=(x+1)2+2的图象,只需将函数y=x2的图象()

A. 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

B. 先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

C. 先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

D. 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

【答案】B

【解析】

【分析】

找出两抛物线的顶点坐标,由a值不变即可找出结论.

【详解】解:∵抛物线y=(x+1)2+2的顶点坐标为(-1,2),抛物线y=x2的顶点坐标为(0,0),

∴将抛物线y=x2先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即可得出抛物线y=(x+1)2+2.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通过平移顶点找出结论是解题的关键.

4.如图,⊙O的半径为5,AB为弦,半径OC⊥AB,垂足为点E,若CE=2,则AB的长是()

A. 4

B. 6

C. 8

D. 10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于半径OC⊥AB,利用垂径定理可知AB=2AE,又CE=2,OC=5,易求OE,在Rt△AOE中利用勾股定理易求AE,进而可求AB.

解答:如图,连接OA,∵半径OC⊥AB,∴AE=BE=AB,

∵OC=5,CE=2,∴OE=3,

在Rt△AOE中,AE==4,∴AB=2AE=8,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勾股定理先求出AE

5.点P1(﹣1,y1),P2(3,y2),P3(5,y3)均在二次函数y=﹣x2+2x﹣1的图象上,则y1,y2,y3的大小关系是()

A. y1=y2>y3

B. y3>y1=y2

C. y1>y2>y3

D. y1<y2<y3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函数解析式的特点,其对称轴为x=1,图象开口向下,在对称轴的右侧,y随x的增大而减小,据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可知,P1(-1,y1)与(3,y1)关于对称轴对称,可判断y1=y2>y3.

【详解】解:∵y=-x2+2x-1=-(x-1)2,

∴对称轴为x=1,

P2(3,y2),P3(5,y3)在对称轴的右侧,y随x的增大而减小,

∵3<5,

∴y2>y3,

根据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可知,P1(-1,y1)与(3,y1)关于对称轴对称,

故y1=y2>y3,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二次函数的性质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熟练地运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

6.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OCB=40°,则∠A的度数是()

A. 40°

B. 50°

C. 60°

D. 100°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OB=OC,∠OCB=40°,

∴∠BOC=180°-2∠OCB=100°,

∴由圆周角定理可知:∠A=∠BOC=50°.

故选B.

7.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为CD上一点,连接AE、BE、BD,且AE、BD交于点F,S△DEF:S△ABF =4:25,则DE:EC=()

A. 2:3

B. 2:5

C. 3:5

D. 3:2

【答案】A

【解析】

试题解析:∵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

∴∠EAB=∠DEF,∠AFB=∠DFE,

∴△DEF∽△BAF,

∵S△DEF:S△ABF=4:25,

∴,

∵AB=CD,

∴DE:EC=2:3.

故选A.

考点: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三角形的面积;3.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8.如图,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中,动点P从A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AB向B点运动,同时动点Q从B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BC→CD方向运动,当P运动到B点时,P、Q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P点运动的时间为t,△APQ的面积为S,则S与t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答案】D

【解析】

∵动点Q从B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BC→CD方向运动,

∴点Q运动到点C的时间为4÷2=2秒。

由题意得,当0≤t≤2时,即点P在AB上,点Q在BC上,AP=t,BQ=2t,

,为开口向上的抛物线的一部分。

当2<t≤4时,即点P在AB上,点Q在DC上,AP=t,AP上的高为4,

,为直线(一次函数)的一部分。

观察所给图象,符合条件的为选项D。故选D。

二、填空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2分)

9.点A(﹣1,2)关于原点对称点B的坐标是_____.

【答案】(1,﹣2).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它们的坐标符号相反,可直接得到点A(﹣1,2)关于原点对称点B的坐标是(1,﹣2).

考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

10.请写出一个开口向下且经过原点的抛物线解析式_____.

【答案】y=x2

【解析】

分析:由开口方向可确定二次项系数,由过原点可确定常数项,则可写出其解析式.

详解:∵开口向上,

∴二次项系数大于0,

∵过原点,

∴常数项为0,

∴抛物线解析式可以为y=x2,

故答案为:y=x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掌握二次项系数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是解题的关键.

11.二次函数y=x2﹣2x+6化为y=(x﹣m)2+k的形式,则m+k=_____.

【答案】6

【解析】

【分析】

将一般式化为顶点式,由于二次项系数是1,只需加上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来凑成完全平方式即可.【详解】解:∵y=x2-2x+6=x2-2x+1+5=(x-1)2+5,

∴m=1,k=5,

∴m+k=1+5=6.

故答案是:6.

【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有三种形式:(1)一般式:y=ax2+bx+c(a≠0,a、b、c为常数);(2)顶点式:y=a(x-h)2+k;(3)交点式(与x轴):y=a(x-x1)(x-x2).

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格点A,B,C作一圆弧,圆心坐标是_____.

【答案】(2,0)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垂径定理的推论:弦的垂直平分线必过圆心,可以作弦AB和BC的垂直平分线,交点即为圆心.根据垂径定理的推论:弦的垂直平分线必过圆心,

可以作弦AB和BC的垂直平分线,交点即为圆心.如图所示,则圆心是(2,0).

考点:(1)、垂径定理;(2)、点的坐标;(3)、坐标与图形性质.

1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四边形OABC是正方形,点C(0,4),D是OA中点,将△CDO以C 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90°后,再将得到的三角形平移,使点C与点O重合,写出此时点D的对应点的坐标:_____.

【答案】(4,2).

【解析】

【分析】

利用图象旋转和平移可以得到结果.

【详解】解:∵△CDO绕点C逆时针旋转90°,得到△CBD′,

则BD′=OD=2,

∴点D坐标为(4,6);

当将点C与点O重合时,点C向下平移4个单位,得到△OAD′′,

∴点D向下平移4个单位.故点D′′坐标为(4,2),

故答案为:(4,2).

【点睛】平移和旋转:平移是指在同一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整体按照某个直线方

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简称平移.

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点按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运动叫做图形的旋转.这个定点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度叫做旋转角.

14.如图,⊙O的半径为4,将⊙O的一部分沿着弦AB翻折,劣弧恰好经过圆心O,则折痕AB的长为_____.

【答案】4

【解析】

【分析】

过O作垂直于AB的半径OC,设交点为D,根据折叠的性质可求出OD的长;连接OA,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出AD的长,由垂径定理知AB=2AD,即可求出AB的长度.

【详解】解:过O作OC⊥AB于D,交⊙O于C,连接OA,

Rt△OAD中,OD=CD=OC=2,OA=4,

根据勾股定理,得:AD==2,

由垂径定理得,AB=2AD=4,

故答案:4.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翻转变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掌握翻转变换是一种对称变换,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15.如图,抛物线y=ax2+bx+c(a≠0)与y轴交于点C,与x轴交于A,B两点,其中点B的坐标为B(4,0),抛物线的对称轴交x轴于点D,CE∥AB,并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交于点E.现有下列结论:

①b>0;②4a+2b+c<0;③AD+CE=4.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

【答案】①③

【解析】

【分析】

根据图象的开口方向、与x和y轴的交点、对称轴所在的位置,判断即可.

【详解】解:①该函数图象的开口向下,a<0,->0,∴b>0,正确;

②把x=2代入解析式可得4a+2b+c>0,错误;

③∵AD=DB,CE=OD,∴AD+OD=DB+OD=OB=4,可得:AD+CE=4,正确.

故答案为:①③.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根据二次函数y=ax2+bx+c系数符号判断抛物线开口方向、对称轴、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抛物线与x轴交点的个数.

16.下面是“作已知三角形的高”的尺规作图过程.

已知:△ABC.求作:BC边上的高AD.

作法:如图2,

(1)分别以点A和点C为圆心,大于AC的长为单位作弧,两弧相交于P,Q两点;

(2)作直线PQ,交AC于点O;

(3)以O为圆心,OA为半径作⊙O,与CB的延长线交于点D,连接AD.线段AD即为所作的高.

请回答:该尺规作图的依据是_____.

【答案】①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②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③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解析】

由(1)(2)(3)可得OA=OC=OD,所以A、D、C在以O为圆心,AC为直径的圆上,根据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得∠ADC=90°,即AD为BC边上的高.

故答案为:①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②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③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复杂作图时在五种基本作图的基础上你进行作图,一般是几何了几何图

形的性质和基本作图方法.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悉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把复杂作图拆解成基本作图,逐步操作.

三、解答题(本题共68分,第17-20,每小题5分,第23-26题,每小题5分,第27,28题,每小题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

17.用适当的方法解方程x2﹣5x+6=0.

【答案】x=3或x=2.

【解析】

试题分析:利用“十字相乘法”对等式的左边进行因式分解,然后再来解方程.

解:由原方程,得

(x﹣3)(x﹣2)=0,

∴x﹣3=0,或x﹣2=0,

解得,x=3或x=2.

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

18.已知:k是方程3x2﹣2x﹣1=0的一个根,求代数式(k﹣1)2+2(k+1)(k﹣1)+7的值.

【答案】7.

【解析】

【分析】

将一根k代入方程3x2-2x-1=0,可得:3k2-2k-1=0;再将代数式(k-1)2+2(k+1)(k-1)+7去括号,整理,问题可求.

【详解】解:∵k是方程3x2-2x-1=0的一个根,

∴3k2-2k-1=0,

∴3k2-2k=1;

∴(k-1)2+2(k+1)(k-1)+7,

=k2-2k+1+2(k2-1)+7,

=k2-2k+1+2k2-2+7,

=3k2-2k+6,

=1+6,

=7.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解题时,常常将其代入方程,对式子合理变形来解决问题.

19.将两个大小不同的含45°角的直角三角板如图1所示放置在同一平面内.从图1中抽象出一个几何图形(如图2),B、C、E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连结DC.求证:BE=CD.

【答案】见解析

【解析】

【分析】

只要证明△ABE≌△ACD(SAS)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ABC 和△ADE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B=AC,AD=AE,BAC=DAE=90°,

即∠BAC+∠CAE=∠DAE+∠CAE,

∴∠BAE=∠CAD,

在△ABE 和△ACD 中,

,

∴△ABE≌△ACD(SAS),

∴BE=CD.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关键.

20.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1)x+m2﹣3=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1)求m的取值范围;

(2)若m为非负整数,且该方程的根都是无理数,求m的值.

【答案】(1)m<2;(2)m=1.

【解析】

【分析】

(1)利用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得△=[2(m-1)]2-4(m2-3)=-8m+16>0,然后解不等式即可;(2)先利用m的范围得到m=0或m=1,再分别求出m=0和m=1时方程的根,然后根据根的情况确定满足

条件的m的值.

【详解】(1)△=[2(m﹣1)]2﹣4(m2﹣3)=﹣8m+16.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0.

即﹣8m+16>0.

解得m<2;

(2)∵m<2,且m 为非负整数,

∴m=0 或m=1,

当m=0 时,原方程为x2-2x-3=0,

解得x1=3,x2=﹣1(不符合题意舍去),当m=1 时,原方

程为x2﹣2=0,

解得x1=,x2=﹣,

综上所述,m=1.

【点睛】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与△=b2-4ac有如下关系: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无实数根.21.如图,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的正方形,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点B的坐标为(1,0).

(1)在图1中画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1B1C1,直接写出点C的对应点C1的坐标.

(2)在图2中,以点O为位似中心,将△ABC放大,使放大后的△A2B2C2与△ABC的对应边的比为2:1(画出一种即可).直接写出点C的对应点C2的坐标.

【答案】(1)作图见解析;

(2)作图见解析;此时点A的对应点A2的坐标是(-4,-4)或(4,4)

【解析】

试题分析:(1)分别作出点A、B、C关于x轴对称的点,然后顺次连接即可;

(2)延长OB到B2,使OB2=2OB,按同样的方法得到点A2、C2,然后顺次连接,写出A2的坐标即可.(也可以反向延长).

试题解析:(1)如图所示;

(2)如图所示,A2的坐标是(-4,-4)或(4,4).

22.设二次函数y1=x2﹣4x+3的图象为C1,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与C1关于y轴对称.(1)求二次函数y2=ax2+bx+c的解析式;

(2)当﹣3<x≤0时,直接写出y2的取值范围.

【答案】(1)y2=x2+4x+3;(2)﹣1≤y2≤3;

【解析】

【分析】

(1)求出抛物线C1的顶点坐标,再根据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同,求出抛物线C2的顶点坐标,然后利用顶点式写出解析式即可;

(2)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2=(x+2)2-1可知最小值为-1,然后代入x为0时的函数值,即可写出y2的取值范围即可.

【详解】(1)二次函数y1=x2﹣4x+3=(x﹣2)2﹣1 图象的顶点(2,﹣1),关于y 轴的对称点坐标为(﹣2,﹣1)

所以,所求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2=(x+2)2﹣1,

即y2=x2+4x+3;

(2)由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2=(x+2)2﹣1 可知:开口向上,最小值为﹣1,

把x=0 代入则y=3,

∴当﹣3<x≤0 时,y2的取值范围为:﹣1≤y2≤3;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利用顶点的变化确定抛物线解析式使问题更简便.

23.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5,BC=8,D,E分别为BC,AB边上一点,∠ADE=∠C.

(1)求证:△BDE∽△CAD;

(2)若CD=2,求BE的长.

【答案】(1)证明见解析;(2)2.4.

【解析】

试题分析:(1)由题中条件可得∠B=∠C,所以由已知条件,求证∠BDE=∠CAD即可得△BDE∽△CA;(2)由(1)可得△BDE∽△CAD,进而由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即可求解线段的长.

试题解析:(1)∵ AB=AC,∴∠B=∠C.

∵∠ADE+∠BDE=∠ADB =∠C+∠CAD,且∠ADE=∠C,∴∠BDE =∠CAD.

∴△BDE∽△CAD.

(2)由(1)△BDE∽△CAD得.

∵ AB="AC=" 5,BC= 8,CD=2,∴.

∴.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24.如图,AB为⊙O上,过点O作OD⊥BC于点E,交⊙O于点D,CD∥AB.

(1)求证:E为OD的中点;

(2)若CB=6,求四边形CAOD的面积.

【答案】(1)证明见解析;(2)

【解析】

试题分析:(1)由垂径定理得,由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

,由角边角可证得

,由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即可得证;

(2)连接,由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得

°,由垂径定理,得∴

=,

∥,所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由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可证

是等边三角

形,

°.在中,由勾股定理得

.由此,

,可得四边形CAOD 的面积为

.

试题解析:(1)∵在⊙O 中,于,

∵CD ∥AB ,

∴.

在与中,

∴≌

∴,

∴为

的中点;

(2)连接

∵是⊙O 的直径,

∴°,

∵,

∴°=

∴∥,

∴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

∵是的中点,,

∵,

∴,

∴是等边三角形,

∴°,

∴°°,

∴在中,.

∴.

∵,

∴,.

∴.

25.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点E在BC边上,将△DCE绕某点G旋转得到△CBF,点F恰好在AB边上.(1)请画出旋转中心G(保留画图痕迹),并连接GF,GE;

(2)若正方形的边长为2a,当CE=时,S△FGE=S△FBE;当CE=时,S△FGE=3S△FBE.

【答案】(1)参考下图:

………………2分

(2)a ;…………………………………………5分

【解析】

26.已知二次函数y=ax2﹣(2a+1)x+c(a>0)的图象经过坐标原点O,一次函数y=﹣x+4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

(1)c=,点A的坐标为;

(2)若二次函数y=ax2﹣(2a+1)x+c的图象经过点A,求a的值;

(3)若二次函数y=ax2﹣(2a+1)x+c的图象与△AOB只有一个公共点,直接写出a的取值范围.

【答案】(1)c=0,点 A 的坐标为(4,0);(2)a=0.5;(3)a 的取值范围是.

【解析】

【分析】

(1)根据题意和题目中的函数解析式可以求得c的值和点A的坐标;

(2)根据(1)中点A得坐标和二次函数y=ax2-(2a+1)x+c的图象经过点A,可以求得a的值;

(3)根据题意可以求得点B的坐标,然后根据二次函数与x轴的两个交点坐标为(0,0)和(,0),二次函数y=ax2-(2a+1)x+c的图象与△AOB只有一个公共点,可以求得a的取值范围.

【详解】(1)∵二次函数y=ax2﹣(2a+1)x+c(a>0)的图象经过坐标原点O,

∴当x=0 时,c=0,

将y=0 代入y=﹣x+4,得x=4,即点A 的坐标为(4,0);

(2)∵二次函数y=ax2﹣(2a+1)x+c 的图象经过点A,点A 的坐标为(4,0),

∴0=a×42﹣(2a+1)×4,

解得,a=0.5;

(3)将x=0 代入y=﹣x+4,得y=4,即点B 的坐标为(0,4),

∵点A(4,0),点O 的坐标为(0,0),二次函数y=ax2﹣(2a+1)x 的图象与

△AOB 只有一个公共点,

解得,-≤a<0.

即a 的取值范围是,-≤a<0.

【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答.

27.已知,在等腰△ABC中,AB=AC,AD⊥BC于点D,以AC为边作等边△ACE,直线BE交直线AD于点F.如图,60°≤∠BAC≤120°,△ACF与△ABC在直线AC的同侧.

(1)①补全图形;

②∠EAF+∠CEF=;

(2)猜想线段F A,FB,FE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3)若BC=2,则AF的最大值为.

【答案】(1)①图形如图 1 所示;②结论:∠EAF+∠CEF=60°,理由见解析;(2)结论:FA=FE+FB.理由见解析;(3)AF 的最大值为.

【解析】

【分析】

(1)①根据要求画出图形,如图1所示;

②结论:∠EAF+∠CEF=60°如图1中,以A为圆心,AB为半径画圆.作AH⊥BE于H.首先证明∠EBC=∠FAH=30°,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外角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

(2)结论:FA=FE+FB.如图2中,在FA上取一点K,使得FK=FE,连接EK.只要证明△AEK≌△CEF(SAS),即可解决问题;

(3)因为60°≤∠BAC≤120°,所以观察图象可知,当∠BAC=60°时,AF的值最大,求出AD,DF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1)①图形如图1 所示;

②结论:∠EAF+∠CEF=60°

理由:如图1 中,以A 为圆心,AB 为半径画圆.作AH⊥BE 于H.

∵AB=AC=AE,

∴B,E,C 在⊙A 上,

∵△AEC 是等边三角形,

∴∠EAC=60°,

∴∠EBC=EAC=30°,

∵AB=AE,AH⊥BE,

∴∠EAH= ∠BAE,

∵∠BCE= ∠BAE,

∴∠BCE=∠EAH,

∴AD⊥BC,

∴∠BDF=∠AHF=90°,∠BFD=60°,

∴∠HAF=30°,

∴∠EAF+∠CEF=∠EAF+∠EBC+∠BCE=∠EAF+∠EAH+∠EBC=30°+30°=60°.(2)结论:FA=FE+FB.

理由:如图2 中,在FA 上取一点K,使得FK=FE,连接EK.∵FE=CK,∠EFK=60°,

∴△EFK 是等边三角形,

∴EK=EF,∠EKF=∠KEF=60°,

∵∠AEC=∠KEF=60°,

∴∠AEK=∠CEF,

∵AE=EC,EK=EF,

∴△AEK≌△CEF(SAS),

∴AK=FC,

∵AD 垂直平分线段BC,

∴FB=CF,

∴FA=FK+AK=FE+FC=FE+FB.

如图3 中.

2017最新苏教版高一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高一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考号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共14题,每题5分) 1. 已知全集U={0,2,4,6,8,10},集合A={2,4,6},B ={1},则( U A )∪B 等于 2.设集合{}{}1,2,3,4,|2P Q x x ==≤,则P Q = 3.下列五个写法:①{}{}00,1,2;∈②{}0;?? ③{0,1}?{(0,1)}; ④{(a ,b )} ={(b ,a )} ⑤0??.=?其中错误.. 写法的个数为 4.函数)(x f 的定义域是[0,2],则)2(+x f 的定义域是 5.二次函数c bx x y ++-=2在区间]2,(-∞上是增函数,则实数b 的取值集合是 6.下列函数中,既不是奇函数又不是偶函数,且在(0,∞-)上是增函数的是 A 25)(+=x x f B x x f =)( C 11)(-=x x f D 2)(x x f = 7.奇函数)(x f 在[2,3]上是增函数,且最小值是5,那么)(x f 在[-3,-2]上是 A 增函数且最小值为-5 B 增函数且最大值为-5 C 减函数且最小值为-5 D 减函数且最大值为-5 8.已知)(x f 是偶函数,且当0>x 时,x x x f -=2)(,则当0-的解集

清华附中特级教师田佩淮老师高考考前叮咛

今越教育 清华附中特级教师田佩淮老师考前叮咛: @河流的水系特征包含: 长度,流向。流域面积的大小和范围。支流数量及其形态。河床落差或峡谷分布。河道的宽窄,弯曲,深浅。 @谈”某个要素对自然环境整体性的影响”的一般思路:先自身,再其他,后综合。 @北半球比较平直的河流段,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右岸遭侵蚀严重,左岸堆积。弯曲河段(不论南,北半球),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河流对水稻种植业生产和发展的作用:提供充足的水源。河流带来的肥沃土壤。大河平原与河流三角洲地形较平坦,便于耕种。充当运输通道。 @农业生产特点一般从以下5个方面阐述: 生产规模(大农场、大牧场、小农经营)。商品率(面向市场、自给自足)。机械化水平(机械化程度高、劳力和畜力为主)。科技水平、劳动生产率。特殊点等。 @谈某地的天气状况一般包括:气温高低,气压高低,天气阴晴。 @若题干明确指出”据表说明”、”据图说明”等条件,则答案中不能出现推理或迁移出的知识。@”在原有事物的基础上,发展新的该类事物的原因”的一般思路:新事物的优势,原有事物不能满足需求。为将来的发展做准备。 @人文地理的题,若题的情境是新的,则答题信息一般隐藏在题干信息(材料,图形,表格等)里。@某地理事物分布特点的描述:位置,关联性(与其他地理事物),特殊点。 @建设港口的优势条件:港阔水深(避风,停泊,通航条件好)。货物的吞吐量大(建港空间较大,岸上交通便利,附近有较大的城市或城市群)。 @雾、雨的形成原因:水汽充足,风力较小,凝结核多。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影响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经济因素。 @某地区或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特点:起步早晚,城市化水平高低,速度快慢,有无特殊情况。 @谈影响,一般要从利和弊两方面阐述。 @描述同一个问题中的几个地理事物时,除了要把每个事物的特点说清楚外,还要把他们之间的量的关系说明白(谁占主导等)。 @某区域地形特点的描述:组成(五大地形)。地势(哪高哪低)。特殊点(有无高大山峰,裂谷,陡涯,火山地貌,冰川地形,若为沿海地区,还要加上海岸线和岛屿特点)。 @水土流失加剧对入海口的岛屿,沙洲和江心洲等具有建设作用。 @解决能源,资源不足问题的思路:开源,节流。 @气候特点的描述:气温,降水,特殊点。 @人口大多从经济欠发达地区迁往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相反。 @阐述产业转移,资源跨区域的影响,一般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构建答题模板。 @洪涝灾害易发生的原因:来水多,拍不走。 @某地降水排不走的原因:河道弯曲,水流流速慢(地势),河床淤积变浅。 @建议同学们今年多关注湿地的相关知识。 @影响道路修建的因素:地形,地质构造,河流,地质灾害。 @城市规划时,高速公路和铁路最好不要经过市区。 @回答工业区布局是否合理的原因时,请务必首先说明该工业对环境有什么污染。

2019年数学高考试题(附答案)

2019年数学高考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某班上午有五节课,分別安排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各一节课.要求语文与化学相邻,数学与物理不相邻,且数学课不排第一节,则不同排课法的种数是 A .24 B .16 C .8 D .12 2.函数ln || ()x x f x e = 的大致图象是( ) A . B . C . D . 3.已知回归直线方程中斜率的估计值为1.23,样本点的中心()4,5,则回归直线方程为( ) A . 1.2308?.0y x =+ B .0.0813?.2y x =+ C . 1.234?y x =+ D . 1.235?y x =+ 4.已知532()231f x x x x x =++++,应用秦九韶算法计算3x =时的值时,3v 的值为( ) A .27 B .11 C .109 D .36 5.设集合M={1,2,4,6,8},N={1,2,3,5,6,7},则M ?N 中元素的个数为( ) A .2 B .3 C .5 D .7 6.甲、乙两人玩猜数字游戏,先由甲心中想一个数字,记为a ,再由乙猜甲刚才所想的数字,把乙猜的数字记为b ,其中a ,b ∈{1,2,3,4,5,6},若|a-b|≤1,就称甲乙“心有灵犀”.现任意找两人玩这个游戏,则他们“心有灵犀”的概率为( ) A . 19 B . 29 C . 49 D . 718 7.若,αβ是一组基底,向量γ=x α+y β (x,y ∈R),则称(x,y)为向量γ在基底α,β下的坐标,现已知向量α在基底p =(1,-1), q =(2,1)下的坐标为(-2,2),则α在另一组基底m =(-1,1), n =(1,2)下的坐标为( ) A .(2,0) B .(0,-2) C .(-2,0) D .(0,2) 8.圆C 1:x 2+y 2=4与圆C 2:x 2+y 2﹣4x +4y ﹣12=0的公共弦的长为( )

高一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附答案

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数学试卷 第I 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18|{<=x x M ,23=m ,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 .m ∈M B .{m }∈M C .{m }M D .M m ? (2)设全集U ={0,1,2,3,4},集合A ={0,1,2,3},B ={2,3,4},则B)C (A)(C U U ? 等于( ). A .{0} B .{0,1} C .{0,1,4} D .{0,1,2,3,4} (3)表示图形中的阴影部分( ) A .)()(C B C A ??? B .)()( C A B A ??? C .)()(C B B A ??? D .C B A ??)( (4)原命题“若A B B ≠ ,则A B A ≠ ”与其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A .0 B .2 C .3 D .4 (5)已知全集{}{}|09,|1U x x A x x a =<<=<<,若非空集合A U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9a a < B .{}|9a a ≤ C .{}|19a a << D .{}|19a a <≤ (6)有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x+y=0 , 则x ,y 互为相反数”的逆命题; ②“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否命题; ③“若q ≤1 ,则x 2 + 2x+q=0有实根”的逆否命题; ④“不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相等”逆命题; 其中真命题为(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7)设A={x|x=2k+1,k ∈N},B={x|x=2k-1,k ∈N},则A 、B 之间的关系是( ) A.A=B B.A ∩B=A C.A ∪B=A D.φ=?B A (8)不等式042<-+ax ax 的解集为R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016<≤-a B .16->a C .016≤<-a D .0

江苏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

江苏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一、填空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卷相应位 置上) 1.某运动员在某赛季的得分如右边的茎叶图,该运动员得分的方差为 ▲ . 2.连续抛掷一颗骰子两次,则2次掷得的点数之和为6的概率是 ▲ . 3.两根相距6米的木杆上系一根绳子,并在绳子上挂一盏灯,则灯与两端距离都大于 2米的概率是 ▲ . 4.根据如图所示的伪代码,输出的结果S 为 ▲ . 5.若a>1则y=1 1-+a a 的最小值为 ▲ . 6.在△ABC 中,若a=2bcosC ,则△ABC 的形状为 ▲ . 7.我校高中生共有2700人,其中高一年级900人,高二年级1200人,高三年级600 人,现采取分层抽样法抽取容量为135的样本,那么高一、高二、高三各年级抽取的 人数分别为 ▲ . 8.不等式02<+-b ax x 的解集为{}32|<--ax bx 的解集为 ▲ . 9.设x>0,y>0,x+y=4,则y x u 11+=的最小值为 ▲ . 10.在△ABC 中,∠A=600,b=1,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3,则△ABC 外接圆的直径是 ▲ . 11.等差数列{}n b 中,53=b ,95=b ,数列{}n a 中,11=a ,n n n b a a =--1()2≥n ,则 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n a ▲ . 1 8 9 2 0 1 2

D C B A 12.若实数a,b 满足()1014>=+--a b a ab ,则()()21++b a 的最小值为 ▲ . 13.在等差数列{}n a 中,若42≥S ,93≤S ,则4a 的最大值为 ▲ . 14.已知数列{}n a 满足n a a a a n n n n =+--+++1 111(n 为正整数),且62=a ,则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n a = ▲ . 二、解答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题15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 (1)从集合{0,1,2,3}中任取一个数x ,从集合{0,1,2}中任取一个数y ,求x>y 的概率。 (2)从区间[0,3]中任取一个数x,,从区间[0,2]中任取一个数y ,求x>y 的概率。 17.在△ABC 中,∠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b,c ,且222c b bc a +=+(1)求∠A 的大小;(2)若b=2,a=3,求边c 的大小;(3)若a=3,求△ABC 面积的最大值。 18.已知函数()()1 31--+=x x a x (1)当a=1时,解关于x 的不等式()1x 恒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 19.如图,要设计一张矩形广告,该广告含有大小相等的左右两个矩形栏目(即图中阴影部分),这两栏的面积之和为18000cm 2,四周空白的宽度为10cm ,两栏之间的中缝空白的宽度为5cm. (1)怎样确定广告的高与宽的尺寸

中学语文教育界一颗耀眼的星星 ——记北京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姚家祥校友

中学语文教育界一颗耀眼的星星 ——记北京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姚家祥校友 “我今天所取得的知识、能力,都是母校给我的。我就算忘记了我自己,也不能忘记我的母校。” ——姚家祥 “1938年12月22号,在江苏省镇江市,一条普普通通的巷子,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家,又增添了一颗幼小的心脏,并强有力地跳动着。”这是1957年,姚家祥高考作文的开头。那一年,全国招收近十万名大学生,他就是其中的一员——一位从历史悠久的江苏镇江北固山来到华东师大中文系的年轻学子。 从北固山到丽娃河 谈起20世纪50年代的师大,姚家祥无限怀念地说:“那会儿师大真是美极了!校园北部也是小桥流水,那个河面上可以划船,可美啦!”话语中充满了幸福感。当时华师大在上海另有一个别称,叫做“师大公园”。如今砖砌的围墙,那时都是竹子做的篱笆。丽娃河也比现在长一些,学生们泛一叶扁舟,在河中徜徉,真是赏心乐事。矛盾曾在小说《子夜》中描述它“绿荫如幔,芳草如茵”,情景之美令诗意的青年联想起塞纳河畔的旖旎风光。 1957年至1961年,是多事之秋。当年的中文系虽然年轻,却有着施蛰存、程俊英、许杰、钱谷融、徐中玉等大家,然而没有被打成右派的就只有程俊英先生。姚家祥说,他们能好好读点书的时间就是从1957年刚进校到1958年年初。那会儿晚饭吃得慢了点,去图书馆阅览室就没位置了。当时教授先秦两汉文学的老师是金立初(元宪),从外面聘的。他对着一页纸的提纲就能讲半天,板书均是文言文,引文都是记在心里的。程俊英先生讲《诗经》,《诗经》里的诗歌她就一首一首地背出来。姚家祥说:“先生们这种治学的功夫给我很深刻的印象。” 许杰那会儿被打成右派,不能上课。1958年春,许先生在文史楼前参加劳动,蹲在楼前草坪上拔草,他就这么见过他一次。 那么施蛰存先生是怎么见到的呢?这事比较戏剧化。1958年,全国搞大跃进,各行各业“放卫星”。姚家祥同他的同学被分配去修订辞海,每人分一些条目。文史楼专设了资料室,他们就在那儿写。当时资料室里有一个人,那人就是施蛰存先生。学生们有了问题就去问他。成百上千的条目,只要一问他,他都能立马讲出来,譬如在哪本书哪个部分,在《史记》的哪一个列传,他都记得清清楚楚。姚家祥说:“我们当时嘴上不敢说,心里却很震惊。觉得这个学问做得真是扎实。”但那会儿提倡“又红又专”,特别强调红,学生都不敢多读书,怕书读得多了,就成了白专。 1959年,学校搞教育生产劳动相结合。中文系去嘉定县学农,在华亭公社住了3个月。他们的民间文学就是在那会儿学的,那时专门请了一位叫做路工的民间文学专家来讲民歌。后来搞“教学科研相结合”,姚家祥被分到语言班,研究方言。再后来运动一个接一个,没多少时间用来学习。1960年,三年自然灾害来临,生活困难,学校便提倡劳逸结合,“逸”胜过了“劳”。 姚家祥说,“在华东师大的四年,由于历史原因,虽然没学到多少东西,但是这个教训却非常可贵。这也是一种很难得的财富,那就是做人也好,做学问也

2019年数学高考试卷(附答案)

2019年数学高考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的圆锥的俯视图为( ) A . B . C . D . 2.123{ 3 x x >>是12126{ 9 x x x x +>>成立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即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如图,12,F F 是双曲线22 22:1(0,0)x y C a b a b -=>>的左、右焦点,过2F 的直线与双曲线 C 交于,A B 两点.若11::3:4:5AB BF AF =,则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 A .23y x =± B .22y x =± C .3y x =± D .2y x =± 4.函数2 ||()x x f x e -=的图象是( ) A . B . C . D . 5.圆C 1:x 2+y 2=4与圆C 2:x 2+y 2﹣4x +4y ﹣12=0的公共弦的长为( ) A 2B 3 C .22 D .326.若干年前,某教师刚退休的月退休金为6000元,月退休金各种用途占比统计图如下面

的条形图.该教师退休后加强了体育锻炼,目前月退休金的各种用途占比统计图如下面的折线图.已知目前的月就医费比刚退休时少100元,则目前该教师的月退休金为( ). A .6500元 B .7000元 C .7500元 D .8000元 7.在△ABC 中,P 是BC 边中点,角、、A B C 的对边分别是 ,若 0cAC aPA bPB ++=,则△ABC 的形状为( ) A .直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等边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但不是等边三角形. 8.已知函数()3sin 2cos 2[0,]2 f x x x m π =+-在上有两个零点,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 .(1,2) B .[1,2) C .(1,2] D .[l,2] 9.设F 为双曲线C :22 221x y a b -=(a >0,b >0)的右焦点,O 为坐标原点,以OF 为直径 的圆与圆x 2+y 2=a 2交于P 、Q 两点.若|PQ |=|OF |,则C 的离心率为 A .2 B .3 C .2 D .5 10.若实数满足约束条件 ,则的最大值是( ) A . B .1 C .10 D .12 11.已知抛物线2 2(0)y px p =>交双曲线22 221(0,0)x y a b a b -=>>的渐近线于A ,B 两点 (异于坐标原点O ),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5,AOB ?的面积为32,则抛物线的焦点为( ) A .(2,0) B .(4,0) C .(6,0) D .(8,0) 12.在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共有11个小长方形,若中间一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其他十个小长方形面积的和的,且样本容量是160,则中间一组的频数为( ) A .32 B .0.2 C .40 D .0.25 二、填空题

高一数学必修一第一次月考试题

西安某工大附中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 注意:1.本卷分试卷和答题卷部分,只交答题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指定位置上,写在其他地方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 1. 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 A .很小的实数可以构成集合。 B .集合{} 1|2-=x y y 与集合(){} 1|,2-=x y y x 是同一个集合。 C .自然数集N 中最小的数是1 D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2.设集合}5,4,3,2,1{=U ,}3,2,1{=A ,}4,2{=B , 则图中阴影 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 A.}4{ B.}4,2{ C.}5,4{ D.}4,3,1{ 3. 已知{}{}22|1,|1==-==-M x y x N y y x , N M ?等于( ) A. N B.M C.R D.? 4. 下列给出函数()f x 与()g x 的各组中,是同一个关于x 的函数的是 ( ) A .2 ()1,()1x f x x g x x =-=- B .()21,()21f x x g x x =-=+ C .2(),()f x x g x ==.0()1,()f x g x x == 5. 已知函数()533f x ax bx cx =-+-,()37f -=,则()3f 的值为 ( ) A. 13 B.13- C.7 D. 7- 6. 若函数2(21)1=+-+y x a x 在区间(-∞,2]上是减函数,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2 3,+∞) B .(-∞,-2 3] C .[ 2 3 ,+∞) D .(-∞,2 3]

高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

射阳中学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纸指定位置) 1.已知集合{}3,2,1=A ,集合{}4,3=B ,则=B A ▲ . 2. 函数()cos()5 f x x π ω=- 最小正周期为 23 π ,其中0>ω,则=ω ▲ . 3.已知函数()log a f x x =(0a >且1a ≠),若(2)(3)f f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 4.函数()ln(2)1f x x x =-+-的定义域是 ▲ . 5. 求值:11tan 3 π = ▲ 6. 在△ABC 中,若sin cos ,A B B a b =∠则= ▲ . 7. 如图,在66?的方格纸中,若起点和终点均在格点的向量 a 、 b 、 c 满足x +y =c a b (,R ∈x y ),则x y += ▲ . 8. 已知函数()f x 满足:当4x ≥时,1 ()()2 x f x =;当4x <时,()(1)f x f x =+.则 2(2log 3)f += ▲ . 9.设方程24x x +=的根为0x ,若0(1,)x k k ∈-,则整数k = ▲ 10.已知非零向量,a b 满足||||1a a b =+=,a 与b 夹角为120°,则向量b 的模为 ▲ . 11.设定义在区间() π02, 上的函数sin 2y x =的图象与1cos 2 y x =图象的交点P 的横坐标为α,则tan α的值为 ▲ . 12.在等式()() sin 13tan101+ ?=的括号中,填写一个锐角,使得等式成立,这个锐 角是___▲___. 13.已知A 、B 两点是半径为1的圆O 上两点,且3 AOB π ∠= , 若C是圆O 上任意一点,则OA BC 的取值范围是[,]s t ,则 s t += ▲ O A B C (第13题图)

2021年北京市重点小学综合排名学校简介

2021年北京市重点小学综合排名学校简介 【导语】根据目前的教育状况和各阶段升学的游戏规则,合理的幼升小择校、升学设计一定能够为孩子获得更多、更大的机会。但幼升小又绝对不意味着只选择“重点”小学,还需要结合区县、学校、课外辅导、特长开发、操作技巧等方面的综合情况理性考虑。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年北京市重点小学综合排名学校简介,供各位家长的关注。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 无论是在北京市还是在全国,北京第二实验小学都称得上是的公立小学。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始建于年,当时为京师女子师范学堂附属二等小学堂,年改为现名,并由大文豪郭沫若亲笔题写校名。年,西城区政府成立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教育资源辐射全国,是目前全国公立中小学校规模的教育集团之一。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拥有完备的硬件设施。多媒体教室、专科教室、图书馆等配置水准在学校中处于较高水平;游泳馆、篮球馆、综合馆等活动场地应有尽有。校园环境融合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气息,既具备装饰性,同时兼具良好的教育功能。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本校现有新文化街校区和德胜校区两个校区,德胜校区的前身是民团小学,原有的硬件就十分优质,合并后两校区统一编班,教师也由本部派出,两校区之间资源共享,交流密切。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拥有着全国的师资力量,市、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达上百人,它还是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基地,每年代培出的校长达数千人。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前任校长李烈,是教育专家、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李烈校长提出的“双主体育人”作为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教育理念,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李烈校长于年正式退休,现任校长为芦咏莉。“双主体育人”的教育理念,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由家长与学校共同完成孩子的教育过程。所以,实验二小的学生家长比其他学校的学生家长更加费心,除了督促孩子学习、

2019年高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2019年高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点是抛物线的焦点,点,分别在抛物线和圆 的实 线部分上运动,且 总是平行于轴,则 周长的取值范围是( ) A . B . C . D . 2.定义运算()() a a b a b b a b ≤?⊕=? >?,则函数()12x f x =⊕的图象是( ). A . B . C . D . 3.某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某同学获得一组实验数据如下表: x 1.99 3 4 5.1 6.12 y 1.5 4.04 7.5 12 18.01 对于表中数据,现给出以下拟合曲线,其中拟合程度最好的是( ) A .22y x =- B .1()2 x y = C .2y log x = D .() 2 112 y x = - 4.设5sin 7a π=,2cos 7b π=,2tan 7 c π=,则( ) A .a b c << B .a c b << C .b c a << D .b a c << 5.若满足 sin cos cos A B C a b c ==,则ABC ?为( ) A .等边三角形 B .有一个内角为30的直角三角形

C .等腰直角三角形 D .有一个内角为30的等腰三角形 6.一个频率分布表(样本容量为30)不小心被损坏了一部分,只记得样本中数据在 [)2060,上的频率为0.8,则估计样本在[)40,50、[)50,60内的数据个数共有( ) A .14 B .15 C .16 D .17 7.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若2B A =,1a =,3b = ,则 c =( ) A .23 B .2 C .2 D .1 8.在“近似替代”中,函数()f x 在区间1[,]i i x x +上的近似值( ) A .只能是左端点的函数值()i f x B .只能是右端点的函数值1()i f x + C .可以是该区间内的任一函数值()(i i f ξξ∈1[,]i i x x +) D .以上答案均正确 9.函数y =2x sin2x 的图象可能是 A . B . C . D . 10.若实数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是( ) A . B .1 C .10 D .12 11.已知ABC 为等边三角形,2AB =,设P ,Q 满足AP AB λ=, ()()1AQ AC λλ=-∈R ,若3 2 BQ CP ?=-,则λ=( ) A . 12 B . 12 2 ± C . 110 2 ± D . 32 2 ±

高一数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题(有详细答案)

高一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已知集合}1,1{-=A ,}1|{==mx x B ,且A B A =?,则m 的值为 ( ) A .1 B .—1 C .1或—1 D .1或—1或0 2.函数22232 x y x x -=--的定义域为( ) A 、(],2-∞ B 、(],1-∞ C 、11,,222????-∞ ? ????? D 、11,,222????-∞ ? ?? ??? 3. 已知集合{}2{|3},|log 1M x x N x x =<=>,则M ∩N=( ) (A )? (B ){}|03x x << (C ){}|13x x << (D ) 4.若U 为全集,下面三个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1)若()()U B C A C B A U U == 则,φ (2)若()()φ==B C A C U B A U U 则, (3)若φφ===B A B A ,则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5.不等式042<-+ax ax 的解集为R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016<≤-a B .16->a C .016≤<-a D .0

苏教版高一数学月考试卷及答案(必修二)

苏教版高一数学月考试卷及答案(必修二) 测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 2006.12 一. 选择题(12×5=60分) 1.在空间内,可以确定一个平面的条件是( ) (A )一条直线 (B )不共线的三个点 (C )任意的三个点 (D )两条直线 2.异面直线是指( ) (A )空间中两条不相交的直线 (B )平面内的一条直线与平面外的一条直线 (C )分别位于两个不同平面内的两条直线 (D )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 3.半圆绕着它的直径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所得的几何体是( ) (A )球 (B )球面 (C )球或球面 (D )以上均不对 4.用符号表示“点A 在直线上l ,在平面α外”,正确的是( ) (A )A ∈l ,l ?α (B )A l ∈ ,l α? (C )A l ?,l α? (D )A l ?,l ?α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四边形是平面图形。 (B )有三个公共点的两个平面重合。 (C )两两相交的三条直线必在同一个平面内。 (D )三角形必是平面图形。 6.有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图所示,这个几何体应是一个( ) (A )棱台 (B )棱锥 (C )棱柱 (D )都不对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因为,P Q αα∈∈,所以PQ ∈α

(B )因为P α∈,Q β∈,所以αβ?=PQ (C )因为AB α?,C ∈AB ,D ∈AB ,所以CD ∈α (D )因为AB α?,AB β?,所以()A αβ∈?且()B αβ∈? 8.如果OA ‖11O A , OB ‖11O B ,那么AOB ∠与111AO B ∠( ) (A )相等 (B )互补 (C )相等或互补 (D )以上均不对 9.如果两条直线a 和b 没有公共点,那么a 与b 的位置关系是( ) (A )共面 (B )平行 (C )异面 (D )平行或异面 10.斜线与平面所成角的范围( ) (A )(]0,90?? (B )(0?,90?) (C )[0?,90?] (D )[)0,90?? 11.若直线a 与平面α不垂直,那么在平面α内与直线a 垂直的直线( ) (A )只有一条 (B )无数条 (C )是平面α内的所有直线 (D )不存在 12.已知直线a ,b 和平面α,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 若a ‖α,b α?,则a ‖b (B ) 若a ‖α,b ‖α,则a ‖b (C ) 若a ‖b ,b α?,则a ‖α (C ) 若a ‖b ,a ‖α,则b α?或b ‖α 二.填空题(6×4=24分) 13.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异面直线所成角α的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若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都是圆,则这个几何体一定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一个正方体有__________个顶点,______________个面,________________条边 17.在正方体1111A B C D ABC D -中,1AA 与11C D 所成的角为__________,1AA 与1B C 所成的角为___________,1B C 与BD 所成的角为______________ 18.如果两直线a 与b 同时垂直于同一平面,则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

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修订解读

专家解读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 教育部考试中心坚持高考“立德树人”的导向功能 谢维和清华大学教授,著名教育社会学家,教育部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高等教育学科评审组组长: 在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的修订文件中,有一个反复出现并且不断强化的非常核心的理念,就是“立德树人”,即高考考试大纲的育人导向与功能。这也是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取向与特征。 大纲将“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作为高考的核心立场与基本功能,由此设计和制定了能够充分体现这种核心立场的“一体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尤其是在第四圈层“核心价值”的部分中,强调高考应该考查和引导学生在知识积累、能力提升和素质养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同时,考试大纲还增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凸显育人导向。如,在语文中增加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在汉语中增加文言文、传统节日、民俗等内容,在数学中增加数学文化的内容,等等。所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高考所承载的“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育人功能和政治使命。更重要的是,这种立德树人的导向也渗透与体现在相关学科的考试要求中。 这种“立德树人”的高考导向是非常重要和广泛的。它涉及到全国1000万左右的高三备考考生,全国3000万以上的高中在校学生,以及影响整个教育。因此,在考试大纲中强调这种“立德树人”的功能,是十分合理与必要的,希望引起社会和教育界的高度重视。 高考的首要任务是服务高校人才选拔 陈志文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 配合高考改革,考试内容的改革是其中关键一环,此次新的考纲,应该说是一次系统的思考与回应,从考核目标到考试内容,以及规范格式体例,甚至阅卷都做了清晰的描述。 此次考纲修订,我印象最深的有两点。第一,强调了在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下,高考将更好地为高校人才选拔服务,同时发挥对基础教育教学的重要导向作用。第二,新的考纲配合高考改革,对我国高考的评价体系进行了一次系统的顶层设计,这就是新考纲中首次提到的“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值得相关方面研究思考。这个高考评价体系,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未来高考命题的基本遵循,当然,最后还是需要通过每一次高考命题来逐步实现。 此次修订较大,社会关注度比较高的就是语文和物理两个科目,增加了必考内容,也引来对增加负担的担忧。原则上我还是比较赞同这种修订的,比如语文中实用类文本阅读列入必考。从高校选拔人才的需要出发,实用类文本应该受到重视。美国的SAT,以及托福,雅思等语言测试,就是以实用文体为主的。 至于大家担忧因此造成负担加重,我觉得过虑了。每年考纲都会有一些调整,有增,有减,每次也都是微调,并不是大幅度的改变或者调整,不会影响考试本身的平稳与连续性。另外,原则上讲,考试的难度也和负担没有直接关系,只和个人期望值相关。期望值高,负

2019届高三联合模拟考试理科数学试题

东北师大附中 重庆一中 2019届高三联合模拟考试 吉大附中 长春十一高中 理科数学试题 吉林一中 松原实验高中 本试卷共23题,共150分,共6页。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共12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3}A x x =∈Z ≤,{|ln 1}B x x =<,集合A 与B 关系的韦恩图如图所示,则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为 A .{|0}x x e << B .{123},, C .{012},, D .{12}, 2.i 为虚数单位,复数1 i 2 += 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的坐标为 A .)11(,- B .)11(, C .)11(-, D .)11(--, 3.等比数列{}n a 各项均为正数,若11a =,2128n n n a a a +++=,则{}n a 的前6项和为 A .1365 B .63 C . 32 63 D . 1024 1365 4.如图,点A 为单位圆上一点,3π =∠xOA ,点A 沿单位圆逆时针方向旋转角α到点)5 4 53(,-B , 则=αcos A .10 334- B .10 334+- C . 10334- D .103 34+- 5.已知双曲线22 22:1(00)x y C a b a b -=>>,的右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等于 实轴长,则此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 B C D .2 6.已知1536a =,433b =,25 9c =,则 A .c a b << B .c b a << C .b c a << D .b a c << 7.秦九韶是我国南宋时期的数学家,普州(现四川省安岳县)人, 他在所著的《数书九章》中提出的多项式求值的秦九韶算法, 至今仍是比较先进的算法.如右图所示的程序框图给出了利用 秦九韶算法求某多项式值的一个实例.若输入n ,x 的值分别 为5,2,则输出v 的值为 A .64 B .68 C .72 D .133 8.如图所示是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其中网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 长为1,则该三棱锥的外接球的体积为 A .4π B .16 3π C .16π D . 323 π 9.为了丰富教职工的文化生活,某学校从高一年级、高二年级、高三年级、行政部门各挑选出4位教师组成合唱团,现要从这16人中选出3人领唱,要求这3人不能都是同一个部门的,且在行政部门至少选1人,则不同的选取方法的种数为 A .336 B .340 C .352 D .472 10.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点E 是棱11B C 的中点,点F 是线段1CD 上的一个动点.有以下 三个命题: ①异面直线1AC 与1B F 所成的角是定值; ②三棱锥1B A EF -的体积是定值; ③直线1A F 与平面11B CD 所成的角是定值.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A .3 B .2 C .1 D .

高一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香城中学10级09年秋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 命题人:林克富 邵成林 审题人:邵成林 09/8/27 注:1、请把选择题、填空题的答案填在卷Ⅱ规定的地方,考试结束时只交卷Ⅱ。 2、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5分,共60分) 1.已知集合M ={0,1},则满足M ∪N ={0,1,2}的集合N 的个数是 ( ) A .2 B .3 C .4 D .8 2、函数的y =(x ≤-1)反函数是( ) A. y =-(x ≥0) B. y =(x ≥0) C. y =-(x ≥) D. y =(x ≥) 3.对任意命题p 、q,在非P ,非q,p 或q,p 且q 中这四个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4.函数值域为 A .(-∞,1) B .( ,1) C .[,1) D .[,+∞) 5、()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在[0,)+∞上为增函数,1 ()03f =则不等式0)(log 8 1>x f 的解集 A .)21,0( B .),2(+∞ C .),2()1,21(+∞? D .),2()2 1 ,0(+∞? 6函数f (x ) = l og a x (a >0,a ≠1),若f (x 1)-f (x 2) =1,则等于( ) A .2 B .1 C . D .l og a 2 7、(文)已知直线ax -by -2=0与曲线y =x 3在点p(1,1)处的切线互相垂直,则为 A . B .- C . D .- (理) 已知函数 在点处连续,则的值是( ) 222-x 12 12+x 1212+x 12 12+x 212 12+x 21 1 2 31+? ? ? ??=x y 31313 1 )()(2 22 1x f x f -1 2 223 ,1()1 1,1x x x f x x ax x ?+->? =-??+≤? 1x =a

高一数学月考试卷(立体几何--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案全部)

高一数学月考试卷 12.17 说明:试卷分为第Ⅰ、Ⅱ卷两部分,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第Ⅱ卷 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已知U ={x ∈R |-1≤x ≤3},A ={x ∈R |x 2-2x -3<0},B ={x ∈R |x 2-2x -3=0},C ={x |-1≤x <3},则有 A.C U A =B B.C U B =C C.C U A ?C D.A ?C 2.已知集合A =B =R ,x ∈A ,y ∈B ,f :x →y =ax +b ,若4和10的原象分别对应是6和9,则19在f 作用下的象为 A.18 B.30 C. 272 D.28 3.在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 =|x |的图象 A.关于对称轴、原点均不对称 B.关于原点对称 C.关于x 轴对称 D.关于y 轴对称 4.若f (x )= x —1 x ,则方程f (4x )=x 的根是 A. 12 B.-12 C.2 D.-2 5.设函数f (x )是(-∞,+∞)上的减函数,则 A.f (a )>f (2a ) B.f (a 2)0对于一切x ∈R 恒成立,②函数f (x )= -(5-2a )x 是减函数,若此二命题有且只有一个为真命题,则实数a 的范围是 A.(-2,2) B.(-∞,2) C.(-∞,-2) D.(-∞,-2]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面α和平面β只有一个公共点 B.两两相交的三条直线共面 C.不共面的四点中,任何三点不共线 D.有三个公共点的两平面必重合 10.在立体几何,以下命题中真命题个数为 ①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②到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圆 ③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④自一点向一已知直线引垂线有且只有一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