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传统服饰的艺术特征及创新应用

壮族传统服饰的艺术特征及创新应用
壮族传统服饰的艺术特征及创新应用

壮族传统服饰的艺术特征及创新应用

张耀军王冠茹马亚倩

【摘要】摘要:从壮族服饰的款式、色彩、图案、工艺及文化内涵方面,探讨了壮族服饰的艺术特征。并且在壮族服饰与现代流行趋势的研究基础上,以实例说明壮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创新与应用。

【期刊名称】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卷),期】2016(000)010

【总页数】2

【关键词】壮族;传统服饰;艺术特征;图案;应用

壮族有着悠久灿烂的服饰文化。壮服不仅是围绕着稻作生产方式的需要,装饰纹样也与农耕生活有关。壮族服饰融合了中原汉文化的诸多因素,同时也受到苗、瑶、彝、侗、水等民族服饰的影响,从而不断拓展和丰富自己的服饰形态。按壮族居住的地域,广西壮族服饰划分为桂北土语区、桂边土语区、右江土语区、红水河土语区、靖德土语区以及左江土语区等,其款式多达数百种。不同区域的壮族文化特色各异,构成多元一体的服饰,体现出壮族独特的文化和艺术风貌。

一、壮族传统服饰的艺术特征

(一)款式结构

据《天下郡国利病书》载:“壮人花衣短裙,男子着短衫,名曰黎桶,腰前后两幅掩不及膝,妇女也着黎桶,下围花幔。”清末以前,壮服都是自纺、自织、自缝制的。壮族男子上穿黑布对襟衣,圆领阔袖,两襟扣子7—9个,扣子用黑布织成。裤子也是黑布,裤口宽大。成年人尤其是老人,头包长约4—5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