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行业标准(201510修订).

工程建设行业标准(201510修订).
工程建设行业标准(201510修订).

工程建设行业标准目录(现行)

工程建设行业标准大全

一、工程建设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 范》JGJ79-2002 3.0.5按地基变形设计或应作变形验算且需进行地基处理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应对处理后的地基进行变形验算。 3.0.6受较大水平荷载或位于斜坡上的建筑物及构筑物,当建造在处理后的地基上时,应进行地基稳定性验算。 4.4.2垫层的施工质量检验必须分层进行。应在每层的压实系数符合设计要求后铺填上层土。 5.4.2预压法竣工验收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排水竖井处理深度范围内和竖井底面以下受压土层,经预压所完成的竖向变形和平均固结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2应对预压的地基土进行原位十字板剪切试验和室内土工试验。 6.1.2强夯置换法在设计前必须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和处理效果。 6.3.5当强夯施工所产生的振动对邻近建筑物或设备会产生有害的影响时,应设置监测点,并采取挖隔振沟等隔振或防振措施。6.4.3强夯处理后的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原位测

试和室内土工试验。强夯置换后的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除应采用单墩载荷试验检验外,尚应采用动力触探等有效手段查明置换墩着底情况及承载力与密度随深度的变化,对饱和粉土地基允许采用单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代替单墩载荷试验。 7.4.4振冲处理后的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8.4.4砂石桩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9.4.2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10.4.2夯实水泥土桩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对重要或大型工程,尚应进行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11.1.2水泥土搅拌法用于处理泥炭土、有机质土、塑性指数Ip大于25的粘土、地下水具有腐蚀性时以及无工程经验的地区,必须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 11.3.15水泥土搅拌法(干法)喷粉施工机械必须配置经国家计量部门确认的具有能瞬时检测并记录出粉量的粉体计量装置及搅拌深度自动记录仪。 11.4.3竖向承载水泥土搅拌桩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和单桩载荷试验。 12.4.5竖向承载旋喷桩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复

城市规划制图标准

城市规划制图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城市规划制图标准 standard for drawing in urban planning CJJ/T 97-2003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2003年12月0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公告 第174号 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城市规划制图标准》的公告 现批准《城市规划制图标准》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JJ/T97-2003,自2003年12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设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2003年8月19日 前言 根据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计标函(1987)第78号文的要求,《城市规划制图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城市规划各种图纸的具体制图要求;3.城市规划的用地图例、规划要素图例。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标准主编单位:浙江省建设厅(地址:浙江省杭州市省府路省府二号楼;邮政编码:310025) 本标准参加单位:杭州市规划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章济宏张晓红吴为侯成哲 1 总则 1.0. 1 为规范城市规划的制图,提高城市规划制图的质量,正确表达城市规划图的信息,制定本标准。 1.0. 2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分区规划。城市详细规划可参照使用。 1.0. 3 本标准未规定的内容,可参照其他专业标准的制图规定执行,也可由制图者在本标准的基础上进行补充,但不得与本标准中的内容相矛盾。 1.0. 4 城市规划图纸,应完整、准确、清晰、美观。 1.0. 5 城市规划制图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一般规定 2.1 图纸分类和应包括的内容 2.1.1 城市规划图纸可分为现状图、规划图、分析图三类、 2.1.2 城市规划的现状图应是记录规划工作起始的城市状态的图纸,并应包括城市用地现状图与各专项现状图。 2.1.3 城市规划的规划图应是反映规划意图和城市规划各阶段规划状态的图纸。 2.1.4 本《标准》不对分析图的制图做出规定。 2.1.5 城市总体规划图应有图题、图界、指北针、风象玫瑰、比例、比例尺、规划期限、图例、署名、编制日期、图标等。 2.2 图题 2.2.1 图题应是各类城市规划图的标题。城市规划图纸应书写图题。 2.2.2 有图标的城市规划图,应填写图标内的图名并应书写图题。

建设行业行业标准

建设行业行业标准 标准名称发布日期DB33T 750-2009 公路桥涵挤扩支盘桩工程技术规范(2009-06-29) DB33T 751.1-2009 交通养护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第1部分(2009-06-29) DB33T 751.2-2009 交通养护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第2部分(2009-06-29) DB11T 212-2009《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009-05-01) GB 50494-2009 城镇燃气技术规范(E网燃气提供资料)(2009-03-31) GBT 13217.1-2009 液体油墨颜色检验方法(2009-03-19) JGJ 173-2009 供热计量技术规程(2009-03-15) DB33 T 730-2009 燃气管道铜制阀门质量要求(2009-03-11) GBT 14656-2009 阻燃纸和纸板燃烧性能试验方法(2009-03-11) GBT 11837-2009 混凝土管用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方法(2009-03-09) JGJ 70-2009 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2009-03-04) YDT 5179-2009 光缆通信工程网管系统验收规范(2009-02-26) GBT 11793-2008 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塑料门窗力学性能及耐候性试验方法(2008-12-24) 地热电站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8-12-15) GBT 8264-2008 涂装技术术语(2008-12-15) GBT 50062-2008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2008-12-15) GB11341-2008悬挂输送机安全规程(2008-12-11) GB 2893-2008 安全色(2008-12-11) GBT 1997-2008 焦炭试样的采取和制备(2008-12-06) DB11T 598-2008《供热采暖系统管理规范》(2008-12-01) GB17905-2008 家用燃气燃烧器具安全管理规则(2008-11-27) AQ 5205-2008 油漆与粉刷作业安全规范(2008-11-20) MT 668-2008 煤矿用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2008-11-19) MT 830-2008 煤矿用织物叠层阻燃输送带(2008-11-19) MTT 1061-2008 树脂锚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杆体及附件(2008-11-19) JGJT 151-2008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2008-11-13) GB 50461-2008 石油化工静设备安装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08-11-12) GB_T 50476-2008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2008-11-12) JGJ166-2008 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2008-11-04) GBT 13754-2008 采暖散热器热量测定方法(2008-11-04) CJJ 2-2008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2008-11-04) GB50268-0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008-10-15) JGJ94-2008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2008-10-01) GB7595-2008-T 运行中变压器油质量(2008-09-24) GB 50453-2008 石油化工建(构)筑物抗震设防分类标准(2008-09-24) GB 50295-2008 水泥工厂设计规范(2008-09-24) GB15663.5-2008-T 煤矿科技术语第5部分:提升运输(2008-09-18) GB5471-2008-T 塑料热固性塑料试样的压塑(2008-09-04) JTG/T B02-01-2008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2008-08-29) GB8019-2008-T 燃料胶质含量的测定喷射蒸发法(2008-08-25) GB11140-2008-T 石油产品硫含量的测定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2008-08-25) GB17040-2008-T 石油和石油产品硫含量的测定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2008-08-25) GB8806-2008-T 塑料管道系统塑料部件尺寸的测定(2008-08-19) GB9639.1-2008-T塑料薄膜和薄片_抗冲击性能试验方法_自由落镖法_第1部分:梯级法(2008-08-19) GB13305-2008-T 不锈钢中α-相面积含量金相测定法(2008-08-19) GB5478-2008-T 塑料滚动磨损试验方法(2008-08-18) GB9345.1-2008-T 塑料灰分的测定第1部分:通用方法(2008-08-14) GB16411-2008-T 家用燃气用具通用试验方法(2008-08-07) JGJ 164-2008 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2008-08-06)

行业标准项目建议书

[注1] 填写制定或修订项目中,若选择修订则必须填写被修订标准编号; [注2] 选择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必须填写采标编号及采用程度; [注3] 选择采用快速程序,必须填写快速程序代码。B代表省略起草阶段,C代表省略起草阶段和征求意见阶段,具体要求详见《采用快速程序制定国家标准的管理规定》; [注4] 体系编号是指在机械工业(专业领域)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方案中标准体系表中的标准项目编号。

申报项目的情况说明 1、产品简介(功能、结构、用途等)及行业发展现状 大蒜收获机是主要用于收获大蒜的收获机,可一次完成大蒜挖掘、输送、打捆、切头、收集等过程。 结构特点:1、大蒜收获机装置主要由驱动、松土、挖掘分、抖土、夹拾、切头、收集装置以及机架总成等8部分组成。2、挖掘机的挖掘采用挖掘铲,可有效保证大蒜的完整性;3、在输送过程中通过抖土,实现大蒜的完美分离,设计合理,收获大蒜效率高;4、挖掘后的大蒜可以实现输送同时兼有切头或打捆、收集功能5、整机配置合理,产品结构紧凑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 大蒜收获机是近几年开发生产出来的新型农业生产机械,因其使用方便,大大节省劳动力和生产成本。目前在山东、河南、河北、山西等地都有生产。2、产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及测量方法 产品的主要性能指标:1)、损失率;2)明蒜率;3)伤蒜率;4)挖掘深度;5)成捆率;7)含杂率;7)切头成功率;8)生产效率;9)可靠性等。 测量方法可参考GB/T 5262-2008《农业机械试验条件测定方法的一般规定》、GB/T 8097《收获机械联合收割机试验方法》。 3、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及解决的主要问题 随着大蒜种植面积的扩大,在大蒜收获过程中机械化的参与程度越来越高,迫切要求发展劳动强度低的机械化收获方式,成熟的大蒜机械化收获技术将成为该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该标准项目的实施,将使大蒜收获机在产品编号、技术要求(尤其是涉及到安全、主要性能指标)、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上的规定更加详细明确,从设计、生产制造、产品使用、到产品质量检验具有可遵循的统一的技术规范,为该产品的系列化、通用化、标准化提供标准依据。该标准的制定实施,必将促进该产品关键共性技术和核心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促进科技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涉及国内外专利的情况

2019年建筑行业现行行业标准(更新至4月)

工程建设行业标准(357项) 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 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3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2011 4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JGJ7-2010 5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16 6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规范JGJ/T10-2011 7轻骨料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JGJ12-2006 8约束砌体与配筋砌体结构技术规程JGJ13-2014 9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JGJ/T14-2011 10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JGJ/T15-2008 1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12蒸压加气混凝土建筑应用技术规程JGJ/T17-2008 1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14冷拔低碳钢丝应用技术规程JGJ19-2010 15钢筋混凝土薄壳结构设计规程JGJ22-2012 16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 17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82019.8.1 18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14 19建筑涂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T29-2015 20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 2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22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2016 23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38-2015 24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39-2016 25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JGJ/T41-2014 2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2005 27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2014 28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JGJ51-2002 29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2006 30房屋渗漏修缮技术规程JGJ/T53-2011 3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32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2016 33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JGJ58-2008 3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35交通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JGJ/T60-2012 36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2-2014 37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 38饮食建筑设计标准JGJ64-2017 39液压滑动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GJ65-2013 40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6-2015 41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 42PY型预钻式旁压试验规程JGJ69-90 43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T70-2009 44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17 45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JGJ74-2017 46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12 47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2010 48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49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

项行业标准修改通知单

附件2 3项行业标准修改通知单 1、HG/T 3747.1—2011《橡塑铺地材料第1部分橡胶地板》第1号修改单 2、SH/T 3406—2013《石油化工钢制管法兰》第1号修改单 3、YD/T 2307—2011《数字移动通信终端通用功能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第1号修改单

HG/T 3747.1—2011 《橡塑铺地材料第1部分橡胶地板》 第1号修改单 ①“更改”: a. 5.1.3条基本性能_表3_耐磨性能_测试方法中更改: “GB/T 9867(方法等同ISO 4649)”更改为“GB/T 9867(采用方法A、垂直负荷(5±0.1N),方法等同ISO 4649)”。 b. 6.9条耐磨性能的测定中更改: “耐磨性能的测定按照GB/T 9867规定的方法进行”更改为“耐磨性能的测定按照GB/T 9867(采用方法A、垂直负荷(5±0.1N)进行”。

SH/T 3406—2013 《石油化工钢制管法兰》 第1号修改单 a. 表4.1.5中更改数值: “DN600”对应的“B0”值“565”更改为“616”。 b. 表4.1.6中“DN80至DN600”对应的“B0”值删除。 c. 图4.2.2更改为新图。 图4.2.2 PN50(Class300)松套法兰结构型式d. 图4.2.3更改为新图。 图4.2.3 PN110(Class600)松套法兰结构型式

e. 表4.2.4中更改数值: “DN32”对应的“P”值“60.32”更改为“60.33”。 f. 表4.4.1中更改数值: “DN1450”对应的“O”值“1850”更改为“1805”。 g. 图4.4.2 a)和b)更改为新图。 a)对焊法兰 b)法兰盖 h. 表4.5.1中更改数值: “DN1050”对应的“H”值“1063.8”更改为“1068.3”。 i. 表4.5.3中更改数值: “DN650”对应的“Y”值“168”更改为“143”; “DN950”对应的“Y”值“165”更改为“191”; “DN1500”对应的“H”值“1557.3”更改为“1531.9”。j. 图4.6.1更改为新图。

建设工程用砂、石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对比分

建设工程用砂、石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 对比分 建设工程用砂、石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对比分析2011年04月04日 一、《建筑用砂》与《混凝土用砂石》的对比 1、概念和定义不一致 1)人工砂 ①《建筑用砂》 人工砂 经除土处理的机制砂、混合砂的统称。 机制砂 由机械破碎、筛分而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颗粒。 混合砂 由机制砂和天然砂混合制成的砂。 ②《混凝土用砂石》 人工砂 岩石经除土开采、机械破碎、筛分而成的,公称粒径小于5.00mm的岩石颗粒。 混合砂

由天然砂与人工砂按一定比例组合而成的砂。 《建筑用砂》将机制砂和混合砂定义为人工砂,即机制砂和混合砂都 是人工砂,而《混凝土用砂石》仅将机制砂定义为人工砂。 人工砂与天然砂两者在生产工艺、质量指标、检验方法等方面有很大 区别,而混合砂是由天然砂和机制砂组成,混合砂中的天然砂质量和掺加比例 对混合砂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混合砂质量与机制砂质量特别是颗粒级配、细 粉含量有着明显差异。 2)公称粒径 ①《建筑用砂》 含泥量 天然砂中粒径小于75μm的颗粒含量。 泥块含量 砂中原粒径大于 1.18mm,经水浸洗、手捏后小于600μm的颗粒含量。 石粉含量 人工砂中粒径小于75μm的颗粒含量。 ②《混凝土用砂石》 含泥量 砂中公称粒径小于80μm颗粒的含量。 泥块含量 砂中公称粒径大于1.25mm,经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630μm颗粒的 含量。

石粉含量 人工砂中公称粒径小于80μm,且其矿物组成和化学成份与被加工母岩相同的颗粒含量。 《建筑用砂》将含泥量、泥块含量、石粉含量、颗粒级配等质量指标用实际尺寸来界定,而《混凝土用砂石》用公称粒径来界定。 3)适用范围 ①《建筑用砂》 类别 适用范围 Ⅰ 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 Ⅱ 宜用于强度等级C60~C30及抗冻、抗渗或其他要求的混凝土。 Ⅲ 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和建筑砂浆。 ②《混凝土用砂石》 类别 适用范围 Ⅰ 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60的混凝土。

[城镇建设标准]-CJT 3013

[城镇建设标准]-CJT 3013 / T 3 0 1 3 . 1 -1099 3柔性橡胶接头t h e p e c I p e f I t I n g f o r w a t e r u p l y f e x I b e e u b e r j o n t s柔性橡胶接头用于运输水、 空气、 弱酸、 弱碱、等介质管道的连接 位移补偿和隔振。 本标准规定了柔性橡胶接头的产品分类、 技术要求、 测试方法、 检验规则和标志、 包装、 运输、 本存储标准适用于由帘线增强橡胶部件和扁平柔性接头或松散金属法兰套管组成的通用柔性橡胶接头。 2参考标准G B 5 2 8硫化橡胶拉伸性能测定G B 5 3 2硫化橡胶和织物粘合强度测定gb168硫化橡胶脆性温度试验方法gb169硫化橡胶耐液体性试验方法gb188 04公差和极限偏差配件未指定公差尺寸gb255通用管法兰连接尺寸G B 3 2 8 9,3 7可锻铸铁管连接类型尺寸扁平接头G B 3 5 1 2橡胶热空气老化试验方法G B 5 5 6 3橡胶软

管液压试验方法G B 5 5 6 7橡胶软管真空阻力试验方法G B 5 7 4 9饮用水卫生标准G B 5 7 5 0饮用水卫生试验方法3术语3 . 1 柔性橡胶接头由织物增强橡胶片和金属法兰的平柔性接头或松套组成,用于金属管道的位移补偿和隔振。 3 . 2 柔性橡胶接头的延伸或压缩,沿流体流动方向,即中心轴线的方向产生轴向位移。 3 . 2 . 1 随着轴向伸长的柔性橡胶接头长度的增加,轴向位移如图1-a所示,3 . 2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实施的轴压比CJ/T3 0 1 3 .1 1 长度减小的柔性橡胶接头的轴向位移如图1-b所示,3 . 3

建筑施工行业有关安全方面标准规范法律法规

建筑施工行业有关安全方面标准规范法律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6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9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10 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 11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12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13 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 14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15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 16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罚款处罚暂行规定》 17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18 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 19 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 20 工伤保险条例 21 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22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23 火灾事故调查规定 24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 25 建质[2004]213号 26 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建质[2008]75号 27 建筑业企业职工安全培训教育暂行规定建教[1997]83号 28 工伤认定办法 29 安全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建质[2008]91号 30 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31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 32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 33 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 34 消防监督检查规定 35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36 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 37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 38 气瓶安全监察规定 39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40 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

关于修订国家标准

关于修订国家标准《爆破安全规程》的编制说明 一、对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进行修编的必要性 1.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自2004年5月1日起实施已有7年,对爆破行业的规范化和快速发展,对保障爆破作业安全,减少爆破事故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得到广泛的好评。在这七年间,随着以人为本、治理国家理念的贯彻,各部门对安全生产工作高度重视,一些与爆破安全工作有关的条例、办法及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引用的一些国家标准先后进行了修编、发布,包括: 1)《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66号)于2006年进行了修改,于同年9月1日起施行; 2)GB50089《民用爆破器材工程设计安全规范》是《爆破安全规程》的规范性引用文件,于2007年进行了修编,并于当年8月1日起实施; 3)GB50154《地下及覆土火药炸药仓库设计安全规范》于2009年进行了修编,并于同年9月1日起实施;该国标也是《爆破安全规程》的规范性引用文件。 4)公安部已发布和即将发布的部颁标准,要求有: ①GA837-2009《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治安防范要求》于2009年颁布实施; ②GA838-2009《小型爆炸物品储存库安全规范》于2009年颁布实施; ③《爆破作业安全管理办法》已完成送审稿,审批后即将发布实施。 与这些近年来修编和新发布的标准、条例、办法、要求相对照,《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已有不少内容不适用,或与新发布的规范有矛盾,需要修改、删节、补充、完善,有必要与正在执行的有关规定、标准统一起来。 2.爆破安全规程6722-2003实施以来的7年,是我国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的七年,七年来我国爆破行业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钻、爆机具得到较为广泛的,普遍的应用,主体钻孔机、混装车已很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这是促进爆破行业发展的基础; 2)由于钻、爆机具的广泛应用,一些传统的爆破工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例如药壶爆破已被明令禁示,露天裸露爆破也面临被禁用之例,作为我国爆破界的光辉典范,为国民经济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的硐室爆破工艺,近几年无论从使用频率还是

城市建设各行业编制定员试行标准.doc

城市建设各行业编制定员试行标准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为加快城市建设各行业的改革步伐,彻底改变靠国家补贴、吃“大锅饭”的局面,充分挖掘企、事业单位的劳动潜力,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城市建设各行业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特制定本试行标准。 一、总则 (一)搞好定员工作,是加强职工队伍建设,科学组织生产的基础工作,是落实经济承包责任制,改善经营管理的必要措施。各单位都必须以改革的精神,结合各行业的生产、工作特点,推动定员工作的开展,按定员定额组织生产和经营,以充分发挥劳动潜力,不断提高劳动效率和社会、环境、经济效益。 (二)本标准所规定的各类人员的定员水平,是根据平均先进的原则制定的。各单位在进行定员时,要以本标

准为基础,以本单位历史上最好水平或同行业先进水平为目标,充分挖掘劳动潜力,力求达到更为先进的定员水平。通过定员,做到精简上层,充实基层,压缩二、三线,充实生产第一线,合理使用劳动力,彻底改变当前一线人员不足,二、三线人员多余,机构臃肿和人浮于事的状况。 (三)单位机构设置和管理层次,应贯彻政企职责分开,扩大企、事业单位自主的原则,有利于增强企、事业单位的活力和动力,有利于加强经营管理和提高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做到分工合理,职责分明,机构精干,工作效率高。工作能兼就兼,部门能并就并,层次能少就少,不强求一致。在本标准规定的范围内,单位有权确定自己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其他任何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强求其增设机构和人员。 (四)正确确定全员人数是搞好编制定员工作的前提。全部定员人数应按照不同行业的生产、工作特点来确定。公共交通、轮渡企业一般按营运车船和班次确定;自来水、煤气、液化气、天然气、热力企业一般按生产规模、机械设备水平、岗位和管网长度、销售量(或用户户数)确定;市政施工与养护、房屋维修与管理单位,一般按施工、维修与管理任务确定;园林绿化单位一般按园林面积、

建筑工程行业标准

建筑工程行业标准 蒸养粉煤灰混凝土砌块生产应用规程 BJG13-64 特细砂混凝土配制及应用规程 BJG19-65 装配式大板居住建筑设计和施工规程 JGJ1-91 工业厂房墙板设计与施工规程 JGJ2-79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02 工业与民用建筑灌注桩基础设计与施工规程 JGJ4-80 中型砌块建筑设计与施工规程 JGJ5-80 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 JGJ6-99 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JGJ7-91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JGJ/T8-97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JGJ/T10-95 住宅隔声标准 JGJ11-82 轻骨料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 JGJ12-99 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多层砖抗震技术规程 JGJ/T13-94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 JGJ/T14-2004 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 JGJ15-83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92 蒸压加气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JGJ17-84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2003 冷拔钢丝预应力混构件设计与施工规程 JGJ19-92 大模板多层住宅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JGJ20-84 V形折板屋盖设计与施工规程 JGJ/T21-93 钢筋混凝土薄壳结构设计规程 JGJ/T22-98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JGJ/T23-2001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程(试行) JGJ24-86 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 JGJ25-2000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 JGJ26-95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 JGJ/T27-2001 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 JGJ28-86 建筑涂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JGJ/T29-2003 房地产业基本术语标准 JGJ/T30-2003 体育建筑设计规范 JGJ31-2003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01 建筑机械技术试验规程 JGJ34-86 建筑气象参数标准(试行) JGJ35-87 宿舍建筑设计规范(试行) JGJ36-87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 JGJ38-99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试行) JGJ39-87 疗养院建筑设计规范 JGJ40-87 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 JGJ41-87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臭氧发生器.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臭氧发生器Ozone generators CJ/T 3028.1-94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用于水处理和其它用途的臭氧发生器的产品分类、规格、技术条件、检验规则及基本元件的技术要求。 适用于电源频率50~60Hz以辉光放电制取臭氧的各种类型的臭氧发生器。 2 引用标准 GB 5083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GB 4064 电气设备安全设计总则 JB 741 钢制焊接压力容器技术条件 GB 6654 压力容器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厚钢板 JB 1150 压力容器用钢板超声探伤 JB 1152 压力容器对接焊缝超声探伤 JB 1153 压力容器公称直径 JB 1154 椭圆形封头型式与尺寸 JB 1157-1164 压力容器法兰 JB 2555 碳素钢、低合金钢人、手孔分类与技术条件 GB 2555 一般用途管法兰连接尺寸 GB 2556 一般用途管法兰密封面形状和尺寸 GB 1408 固体电工绝缘材料工频击穿电压,击穿强度和耐电压试验方法 GB 1958 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测规定 GB 191 包装储运指示标志 3 名词术语 3.1 臭氧发生单元 ozone generation unit 组成产生臭氧的最基本元件。 3.2 电极 electrode 与具有不同电导率的媒质形成导电交接面的导电部分;在臭氧发生单元

中系指分布高压电场的导电体。 3.3 介质管(板) dielectric tube(plate) 其由基本电磁场性能是受电场作用而极化的物质所构成的零、部件;在臭氧发生单元中系指位于两电极间,造成稳定的辉光放电的绝缘体。 3.4 介质强度 dielectic strength 材料能承受而不致遭到破坏的最高电场强度。 3.5 辉光放电 glow discharge 当电场强度超过某值时,以发光表现出来的气体中电传导现象,此时没有大的嘶声或噪声,也没有显著的发热或电极的蒸发。 4 产品分类 4.1 臭氧发生器按其基本臭氧发生单元的结构型式可分为: a.辉光放电元件以同心圆安置的称为管式。 b.辉光放电元件以平行板安置的称为板式。 4.2 介质管处于外侧称为外管式臭氧发生器;介质管处于内侧称为内管式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单元水平安置为卧式;臭氧发生单元竖直安置为立式。 4.3 臭氧发生器规格系列的划分可采用单位时间内臭氧的生产能力来表示(基本单位为 g/h)宜采用以下数 值: 5,15,20,25,50,100,200,300,500,1000,1500,2000,3000,4000,50 00,6000,8000,10000 。 5 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5.1 臭氧发生器的技术要求 5.1.1 臭氧发生器的设计应按GB5083《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进行;电气设计应按GB4064《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进行。 5.1.2 臭氧发生器容纳臭氧发生单元的外壳设计及制造应符合JB741《钢制焊接压力容器技术条件。的要求,所使用的钢板应优先选用按GB6654《压力容器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厚钢板》的技术条件所制造的钢板或按JB1150《压力容器用钢板超声探伤》进行检验,制成的臭氧发生器外壳应按JB1152《压力容器对接焊缝超声探伤》进行检验。 5.1.3 臭氧发生器外壳宜采用JB1153《压力容器公称直径》和JB1154《椭圆形

2017工程建设行业标准(201708更新)

2017工程建设行业标准(201708更新)

工程建设行业标准目录(现行) 标准名称现行标准 编号 备注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 0 替代JGJ 3-2002 高层建筑筏形与箱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201 1 替代JGJ6-99 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JGJ7-201 0 替代JGJ 7-1991; JGJ 61-2003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16 替代JGJ 8-2007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 2011 替代JGJ/T 10-95 轻骨料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20 06 替代JGJ 12-1999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JGJ/T14- 2011 替代JGJ/T 14-2004 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标准JGJ/T15- 2008 替代JGJ 15-1983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 08 替代JGJ/T 16-1992 蒸压加气混凝土建筑应用技术规程JGJ/T17- 2008 替代JGJ/T 17-84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替代JGJ

12 18-2003 冷拔低碳钢丝应用技术规程JGJ19-20 10 替代JGJ 19-92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 2011 替代JGJ/T 23-2001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 2014 替代JGJ/T 27-2001 建筑涂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T 29-2015 替代JGJ/T 29-2003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 12 替代JGJ 33-2001 建筑气象参数标准JGJ35-19 87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 05 替代JGJ 46-1988 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JGJ51-20 02 替代JGJ 51-1990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 06 替代JGJ 52-1992;JGJ 53-1992 房屋渗漏修缮技术规程JGJ/T53- 2011 替代CJJ 62-1995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 11 替代JGJ 55-2000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替代JGJ

城市建设各行业编制定员试行标准

城市建设各行业编制定 员试行标准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城市建设各行业编制定员试行标准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为加快城市建设各行业的改革步伐,彻底改变靠国家补贴、吃“大锅饭”的局面,充分挖掘企、事业单位的劳动潜力,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城市建设各行业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特制定本试行标准。 一、总则 (一)搞好定员工作,是加强职工队伍建设,科学组织生产的基础工作,是落实经济承包责任制,改善经营管理的必要措施。各单位都必须以改革的精神,结合各行业的生产、工作特点,推动定员工作的开展,按定员定额组织生产和经营,以充分发挥劳动潜力,不断提高劳动效率和社会、环境、经济效益。 (二)本标准所规定的各类人员的定员水平,是根据平均先进的原则制定的。各单位在进行定员时,要以本标准为基础,以本单位历史上最好水平或同行业先进水平为目标,充分挖掘劳动潜力,力求达到更为先进的定员水平。通过定员,做到精简上层,充实基层,压缩二、三线,充实生产第一线,合理使用劳动力,彻底改变当前一

线人员不足,二、三线人员多余,机构臃肿和人浮于事的状况。 (三)单位机构设置和管理层次,应贯彻政企职责分开,扩大企、事业单位自主的原则,有利于增强企、事业单位的活力和动力,有利于加强经营管理和提高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做到分工合理,职责分明,机构精干,工作效率高。工作能兼就兼,部门能并就并,层次能少就少,不强求一致。在本标准规定的范围内,单位有权确定自己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其他任何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强求其增设机构和人员。 (四)正确确定全员人数是搞好编制定员工作的前提。全部定员人数应按照不同行业的生产、工作特点来确定。公共交通、轮渡企业一般按营运车船和班次确定;自来水、煤气、液化气、天然气、热力企业一般按生产规模、机械设备水平、岗位和管网长度、销售量(或用户户数)确定;市政施工与养护、房屋维修与管理单位,一般按施工、维修与管理任务确定;园林绿化单位一般按园林面积、供游览建筑物、设施、客流量和生产任务等情况确定;环境卫生部门,总的应按城市人口多少确定,大中城市、旅游城市按千分之三至四,小城市按千分之二至三配备。基层环卫所(队、场)一般按清运车辆和实际清扫任

建筑工程行业标准

蒸养粉煤灰混凝土砌块生产应用规程BJG13-64 特细砂混凝土配制及应用规程BJG19-65 装配式大板居住建筑设计和施工规程JGJ1-91 工业厂房墙板设计与施工规程JGJ2-79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工业与民用建筑灌注桩基础设计与施工规程JGJ4-80 中型砌块建筑设计与施工规程JGJ5-80 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99 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7-91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 住宅隔声标准JGJ11-82 轻骨料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JGJ12-99 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多层砖抗震技术规程JGJ/T13-94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JGJ/T14-2004 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JGJ15-83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蒸压加气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17-84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冷拔钢丝预应力混构件设计与施工规程JGJ19-92 大模板多层住宅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20-84 V形折板屋盖设计与施工规程JGJ/T21-93 钢筋混凝土薄壳结构设计规程JGJ/T22-98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程(试行)JGJ24-86 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JGJ25-2000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01 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JGJ28-86

建筑涂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T29-2003 房地产业基本术语标准JGJ/T30-2003 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建筑机械技术试验规程JGJ34-86 建筑气象参数标准(试行)JGJ35-87 宿舍建筑设计规范(试行)JGJ36-87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38-99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试行)JGJ39-87 疗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0-87 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JGJ41-87 住宅建筑技术经济评价标准JGJ47-88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试行)JGJ49-88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JGJ51-2002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 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92 木质素磺酸钙减水剂在混凝土中使用的技术规定JGJ54-79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 混凝土减水剂质量标准和试验方法JGJ56-84 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2000 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JGJ58-88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JGJ60-99 网壳结构技术规程JGJ61-2003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2-90 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89 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 CJ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 CJ/T3076-1998 高杆照明设施技术条件 目次 前言 ?范围 ?引用标准 ?分类 ?产品型号 ?要求 ?检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其它 前言 本标准为首次提出的城镇建设行业标准。 标准根据目前国内外高杆照明技术的发展趋向,针对高杆照明设施的安全、经济、适用、先进的原则,积极采用国外高杆照明的先进技术,结合我国设计、加工制造技术和道路照明实际运用的具体要求,考虑到尽可能接近与国外同类产品的技术水平和国际标准通用惯例而制定的。 标准中主要技术指标参照了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598-2-3 : 1993 《道路与街路照明灯具》、欧洲照明工程协会( ILE )技术报告第七册《高杆照明》、美国国家公路和运输官员协会《公路和交通信号装置结构支撑件标准规范》( 1994 )。 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建设部城镇道路桥梁标准技术归口单位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总院归口。 本标准由常州市路灯管理处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华。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杆照明设施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与灯杆高度等于或大于 20M ,作为城市道路和公路、广场、体育场、机场、港口码头等大面 积照明的高杆照明设施。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边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 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699 — 1988 优质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 GB/T 700 — 1988 碳素结构钢 GB/T 1220 — 1992 不锈钢棒 GB/T 1591 — 1994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GB/T 3323 — 1987 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 GB/T 3766 — 1983 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B 5013 — 1997 额定电压 450/750V 及以下橡皮绝缘软电缆 GB 5023 — 1997 额定电压 450/750V 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GB 7000.1~7000.6 — 1996 灯具安全要求与试验 GB/T 7004 — 1986 灯具木箱包箱技术条件 GB/T 7935 — 1987 液压元件通用技术条件 GB 8903 — 1988 电梯用钢丝绳 GB/T 9790 — 1988 金属覆盖层及其他有关覆盖层维氏和努氏显微硬度试验 GB/T 9944 — 1988 不锈钢丝绳 GB/T 11373 — 1989 热喷涂金属件表面预处理通则 GB/T11345 — 1989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 GB/T12469 — 1990 焊接质量保证钢熔化焊接头的要求和缺陷分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