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学期经典诵读内容doc

五年级下学期经典诵读内容doc
五年级下学期经典诵读内容doc

五年级下学期经典诵读内容

经典名篇

【《中庸》简介】《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一般

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史记·孔子世家》称“子思作《中庸》”。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中庸》(与《大学》),至北宋二程百般褒

奖宣扬,甚至认为《中庸》是“孔门传收授心法”,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大学》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

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从《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观点来看,也大体上相同的。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

所以每篇方式已不同于《大学》,不是取正义开头的两个字为题,而是撮取文章的中心内

容为题了。

【诵读提示】在这里重点选读28句(段),并加了读解,以帮助学生诵读。诵读中,老师要对《中庸》原文及解读进行研读(见本网页面所附内容或在网上搜索),同时要引导学生对原文进行浏览,以增强学生对《中庸》整体把握和了解。

28言/段]

(注:加深绿的句子要熟背,其它要熟读)

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

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善读者玩

索而有德焉,则终身受用之,有不能尽者矣。”

◎译文:宋朝大儒,程伊川先生说:“不偏于一边的叫做中,永远不变的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这一篇中庸,是孔门传授的心得法要,孔子之孙子思,恐怕年代久了,传授会有误差,所以把它写成书,传授给孟子。中庸这本书,开始时祇说一个道理,中间分散为万般事体,最后又汇归到一个道理上,这个道理放开来可以遍满天地四方,归纳的时候可以收藏在隐密的方寸之间。它的意思无有穷尽,都是实实在在的学问,善于读书的人,仔细思量,用心研究,自然能体会出心得,用在做人处事,就是一生也用不完。”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Yú)离也;可离,非道也。

◎译文:上天所赋予人的本质特性叫做本性(天性),遵循着本性以做人处事叫做道,圣人的教化,就是遵循本性,来修正过与不及的差别现象,使一切事物皆能合于正道,这称之为教化。这个正道,是片刻也不能够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就不是正道了。(注说:法律无假期,修行不分时候与场所。)

2.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现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译文:君子在没有人看到的地方,更是小心谨慎。在没有人听到的地方,更是恐惧害怕。最隐暗的地方,也是最容易被发现的处所,最微细的事物,也是最容易显露的,因此君子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要特别谨慎。

3.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喜怒哀乐的情感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心是平静无所偏倚的,称之为?中?;如果感情之发生都能合乎节度,没有过与不及则称之为和。?中?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如果能够把中和的道理推而及之,达到圆满的境界,那么天地万物,都能各安其所,各遂其生了。

4.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译文:孔子说:?君子一言一行所作所为都合乎中庸的道理,小人所作所为都违反中庸的道理,君子之所以能合乎中庸的道理,是因为君子能随时守住中道,无过与不及;小人之所以违反中道,是因为小人不明此理,无所顾忌无所不为。?

5.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译文:孔子说:?舜真是具有大智能啊!他喜欢征询别人的意见,就算是浅近的话,也欢喜省察它的含意。把别人的错误和不好的意见隐藏起来,同时又表扬别人正确的好意见,最后再将众人的意见,所有过与不及之处都加以折衷,取其中道,施行于人民,这就是舜之所以为天下百姓拥戴,与津津乐道的缘故吧!?

6.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

◎译文:子路问孔子怎样叫做?强??孔子说:?你所问的是南方人的‘强’呢?还是北方人的‘强’?还是你所谓的‘强’呢?用宽宏柔和的道理教化人,能忍受无理的欺侮而不报复,这是南方人的强,君子安然处之。至于披铠甲,卧枕刀枪,死也不后悔,这是北方人之强。好勇斗狠的人安于此道。因此君子与人和平相处,而不随流俗移转,这是真正的强啊!?

7.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译文:孔子说:?中庸之道是离人不远的,假使有人遵行中庸之道而远离人群,那就不可以称之为道了。?(注解:道在人身上,道在生活之中。)

8.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zào)慥尔!

◎译文:说话时要顾虑到能不能做到,做事时也要顾虑到与自己所说的话,是不是一致,君子何不努力笃行实践,做到言行合一呢?

9.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译文:君子只求就现在所处的地位,来做他应该做的事,不希望去做本分以外的事;处在富贵的地位,就做富贵人应该做的事;处在贫贱的地位,就做贫贱时应该做的事;处在夷狄的地位,就做夷狄所应该做的事;处在患难,就做患难时所应该做的事。君子安心在道,乐天知命、知足守分,故能随遇而安,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能悠然自得。

10.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译文:君子对上不怨恨天,对下不归罪他人,所以君子安心的处在平易的地位,等候天命的到来,小人却是冒险去妄求非分的利益。(注解: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则修身见于世。)

11.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译文:孔子说:?射箭的方法,很像君子做人的道理,射不中靶心,就要反过来要求自己,看看自己有没有做好,功夫够不够。?(注解:行有不得者,反求诸己。)

12.君子之道,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

◎译文:君子实行中庸之道,好比走远路,一定要从近处开始,好比登高处,一定要从低处开始。(有言道: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

13.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

◎译文:鲁哀公问为政的道理。孔子回答说:?周文王和周武王的施政,都记载在竹简和木牍上面。当他们在位的时候,他们的教化就能施行,他们死了,他们的教化也就灭亡了。以人来施政的法则,是希望政教能快速推行,而利用土地种树的法则,在使树木快速生长,施政的道理,是希望如同蒲卢一般快速滋长。?

14.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

◎译文:所以为政之道,在于得到人才,而得人才的方法,在于领导者能修养自身,以德行感召人才;修身必须依据天下共遵的法则(道),修道要依据仁慈博爱。所谓仁,就是人性,以爱自己的亲人为最重要。所谓义,就是事事合宜,以尊敬贤德的人最为重要。亲人之爱有亲疏等差之别,贤能之士也有等级,礼节就是因此而产生的。

15.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

◎译文:天下所共同遵守的大道有五种,当其力行实践时则分为三种。我们说:君臣、父子、夫妇、兄弟姊妹、朋友之间的关系,这五种就是天下人所共同遵守的伦常大道。而智能、仁爱、勇气这三种是人人所须具备的德行,当他实行时就是一个『诚』字。

五年级下册语文经典诵读内容

五年级下册语文经典诵读内容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代: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一作:何时;又恐一作:惟 / 唯恐)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长向一作:偏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

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重要古诗 1、《牧童》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2、《舟过安仁》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3、《清平乐· 村居》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ǎo)?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4、《浪淘沙》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5、《满江红》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6、《偶成》宋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7、《登风来峰》宋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五年级优秀诗歌朗诵稿

五年级优秀诗歌朗诵稿五年级优秀诗歌朗诵稿【一】 我是中国人,我骄傲,我自豪! 中国上下五千年华夏历史, 孕育了无数代英雄儿女! 我骄傲,我自豪! 我是中国人,我骄傲,我自豪! 中国有璀璨的历史文物;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 下至唐宋元明清的历代名人书画和奇珍异宝; 我骄傲,我自豪! 我是中国人,我骄傲,我自豪! 我国有悠久的文化,富饶的物资; 还有最顶尖的美景文物! 我们的万里长城; 我们的圆明园; 我们的故宫; 我们的中国土地! 我骄傲,我自豪! 我是中国人,我骄傲,我自豪! 我们中国孕育出多少的英雄儿女! 智者,他叫---诸葛亮!

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 最伟大的革命家之一---毛泽东,孙中山! 还有无数的烈士,为我们今天的安宁,献出了生命!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人! 我骄傲,我自豪! 我们的中国,屹立在世界顶峰!'金鸡'站起来啦! 宋庆龄说过,中国像是一头睡狮,但它不会一直沉睡下去; 因为它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 富饶的物资。有许多的革命战士,为了它的振兴而奋斗! 记住,我们是黄皮肤,是中国人,我们会永远的属于它! 因为,我是中国人,我骄傲,我自豪! 五年级优秀诗歌朗诵稿【二】 您是蓝蓝的天空 我们是展翅高飞的小鸟 祖国妈妈 您是广阔的海洋 我们是海中欢快的鱼群 祖国妈妈 您是富饶丰美的草原 我们是幸福顽皮的小羊 啊,祖国 您是慈祥的母亲

儿女们要努力学习 天天向上 从小奋发图强 长大为您添彩增光 五年级优秀诗歌朗诵稿【三】 风儿带走夜的鼾声, 校园从甜梦中醒来了, 晨风给她揉着眼睛, 宁静的校园顿时变得热闹起来。 大姐姐走进校园里来了, 背着书包, 和同学们有说有笑。 大哥哥跑进校园里来了, 拿着零食, 津津有味的吃着。 小同学蹦蹦跳跳地走进校园里来了, 背着五颜六色的书包, 和同学们玩着游戏。 动听的上课音乐响起来了, 就像黄莺在唱歌, 同学们有序得走进教室, 校园里回荡着朗朗的读书声。

五年级经典诵读

第一周: 背诵内容: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春光染绿我们的双脚》 踏一路春风,撒一路欢笑,向荒山野岭进军,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锨镐叮叮当当,奏响了植树歌谣;溪水哗哗流淌,滋润着棵棵树苗。 我们走到哪里,哪里便披上绿袍,千年裸露的山岩,结束了烈日的煎熬。 寂寞多年的荒山,如今已枝繁叶茂,当风儿吹起的时候,便涌起阵阵林涛。 小鸟抖动彩翼,来这里搭窝筑巢;松鼠有了美丽的家园,快活得叽叽直叫。 撑起绿色的大伞,小兔再也不怕天上的老雕; 在茂密的树丛中,小猴开心得又蹦又跳。 山下的河水不再浑浊咆哮,荡漾的碧波轻抚着河畔的小草。 待到金色的秋天,我们把丰收的果园拥抱。 踏一路春风,撒一路欢笑,走遍青山碧岭,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诵读内容: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第二周: 背诵内容: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只拣儿童多处行》第5~9节 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突然地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开得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春光,就会这样地饱满,这样地烂漫,它把一冬天蕴藏的精神、力量,都尽情地释放出来了! 诵读内容: 《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第三周: 背诵内容: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诵读内容: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五年级下册经典诵读

五年级“与经典同行”诵读资料 同学们,快来读一读,背一背这些古诗、成语和名言警句吧!你能在我们的生活中找到诗句的景象吗你还能读懂什么道理呢给你的同学、伙伴们讲一讲。千里之行之于足下,坚持每一天与经典同行,你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红色字表示这首诗是本册课本中内容) 一、古诗篇 1、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2、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3、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4、朝天子·咏喇叭 【明代】王磐 喇叭,唢呐, 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往来乱如麻, 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 民听了民怕。 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 吹伤了那家, 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5、无题【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6、暮江吟【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8、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宋】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予, 山深闻鹧鸪。 9、百忧集行(唐)杜甫 忆年十五心尚孩, 健如黄犊走复来。 庭前八月梨枣熟, 一日上树能千回。 10、饮湖上初睛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1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12、咏泰山 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唐)李白《游泰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杜甫《望岳》 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孟子尽心上》 13、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14、过零丁洋 (南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最新五年级小学生“经典诵读”修订稿(电子版)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小学生“经典诵读”修订稿(电子版) 五年级 修订者: 目录 (一)古诗20首 1、《乌衣巷》(唐)刘禹锡 2、《念奴娇·昆仑》毛泽东 3、《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4、《菩萨蛮·黄鹤楼》毛泽东 5、《雪梅》(宋)卢梅坡 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7、《朝天子、咏喇叭》(明)王磐 8、《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9、《过故人庄》(唐) 孟浩然 10、《山居秋暝》(唐)王维 11、《望岳》(唐) 杜甫 12、《春望》(唐) 杜甫 13、《念奴娇·赤壁怀古》(宋) 苏试 14、《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宋)苏轼 15、《过零丁洋》(宋)文天祥 16、《登岳阳楼》(唐)杜甫 17、《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

18、《满江红》(宋)岳飞 19、《虞美人》(南唐)李煜 20、《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北宋)秦观 (二)成语40条 (三)歇后语20条 (四)对联20条 (五)名人名言20条 (六)警句20条 (七)现代诗歌10篇 (八)现代美文10篇 (九)古文10篇 (十)《增广贤文》节选 (一)必背古诗20首 1、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释】 1、朱雀:桥在金陵城外,乌衣巷在桥边。 2、乌衣:燕子,旧时王谢之家,庭多燕子。 3、王谢:王导、谢安,晋相,世家大族,贤才众多,皆居巷中,冠盖簪缨,为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之南京)巨室。至唐时,则皆衰落不知其处。 【译文】 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长满野草野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就是夕阳西斜。晋代时王导谢安两家得堂前紫燕,而今筑巢却飞入寻常老百姓之家。

五年级经典诵读内容

五年级上册 1、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mǒ)总相宜。 2、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3、题西林壁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5、示儿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6、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rèn)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7、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昼出耘(yún)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8、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jiá)蝶飞。 9、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论语》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3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5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言,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最新五年级下册经典诵读

1 五年级“与经典同行”诵读资料 2015.2 1 同学们,快来读一读,背一背这些古诗、成语和名言警句吧!你能在我们的生活中找到诗句的景象吗?你还能读懂什么道理呢?给你的同 2 学、伙伴们讲一讲。千里之行之于足下,坚持每一天与经典同行,你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红色字表示这首诗是本册课本中内容) 3 一、古诗篇 4 1、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5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6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7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8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9 2、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 10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11 念天地之悠悠, 12 独怆然而涕下! 13 3、梅花 【宋】王安石 14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15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6 4、朝天子·咏喇叭 17 【明代】王磐 18 喇叭,唢呐, 19 曲儿小,腔儿大。 20 官船往来乱如麻, 21 全仗你抬声价。 22 军听了军愁, 23 民听了民怕。 24 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 25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 26 吹伤了那家, 27 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28 5、无题 【唐】李商隐 29 相见时难别亦难, 30 东风无力百花残。 31 春蚕到死丝方尽, 32 蜡炬成灰泪始干。 33 晓镜但愁云鬓改, 34 夜吟应觉月光寒。 35 蓬山此去无多路, 36 青鸟殷勤为探看。 37 6、暮江吟 【唐】白居易 38 一道残阳铺水中, 39 半江瑟瑟半江红。 40 可怜九月初三夜, 41 露似珍珠月似弓。 42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3 【唐】王勃 44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45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46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7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48 8、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49 【宋】辛弃疾 50 郁孤台下清江水, 51 中间多少行人泪。 52 西北望长安, 53 可怜无数山。 54 青山遮不住, 55 毕竟东流去。 56 江晚正愁予, 57 山深闻鹧鸪。 58

五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五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学习目标: 1、以月亮为意象的诗词反复诵读,体会诗词的情境,感受诗中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2、诵读与“月”相关的古诗词,感知中国文人墨客的月亮情结。 3、激发学生鉴赏经典诗词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学习重点、难点: 通过吟诵,感受月亮所表达的不同意境。 学习准备: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主题 1、同学们,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唐诗与宋词(课件1)是中国文学史上两颗璀璨的明珠。 2、(课件2 音乐)看,这墨香古卷,从古代的唐宋王朝飘然而至,这其中,有诗人满腔的爱国热血,也有词人脉脉的儿女情长,有“谈笑洗尽古今愁”的豪迈,也“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画意。这种风韵,这种凝重,需要我们用真心去体会,去承载。今天,就让我们循着诗人或词人的足迹,来品读那具有绝妙意境的经典佳作吧。(课件3)(经典诵读) 二、经典引读,引入意象 1、打开历史的长卷,一篇篇唐宋佳作跃然于眼前,(课件4)谁能来吟诵一下王维的这首《相思》。你来吟。(生读) 从这首诗中,你读懂了什么?(生:借红豆来抒发自己的相思之情;红豆寄托着相思之情)。那么,就让我们把这浓浓的相思之情融入这首诗中,一起来读。(生齐读) 2、从同学们的吟诵之中,我感受到了着诗人浓浓的相思之情。作者借红豆寄相思,我们把“红豆”称成为诗的“意象”,(课件5)古典文学中,诗人或词人往往借某种具体的事物,来寄托自己的感情、抱负、志趣、思想观点等。(课件6)诗人王昌龄就用玉壶冰为意象来明心志,词人陆游通过对梅花的咏赞,表达自己不肯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怀。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吟诵借意象来表达作者不同心境的这诗词两首吧。(生读) 三、解读“月亮”的不同意象 1、是呀,零落成泥碾(nian)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借梅花的清香来表明自己的心迹。翻开唐诗宋词,你会发现,以具体事物为意象的诗句比比皆是,(课件)你来读第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你来读第二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第三句大家一起读:“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

小学五年级经典诵读内容

小学五年级经典诵读内 容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五年上学期经典诵读 第一周 偶成 宋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关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第二周 观书有感(其二) 宋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第三周 饮酒(其五)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关雎 先秦《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第四周 归园田居(其三) 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蒹葭 先秦《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曦。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第五周 蜀相 唐杜甫

五年级经典诵读

五年级上册经典诵读——古诗背诵 1.《山行》杜牧(唐) 远上寒山石径斜(xiá),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小儿垂钓》 胡令能(唐)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 3《悯农》(其一)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4《悯农》(其二) 李绅(唐)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5《江南春》 杜牧(唐)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6《乐游原》 李商隐(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7《蜂》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8《江上渔者》 范仲淹(北宋)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9《泊船瓜洲》 王安石(北宋)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0《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北宋) 茅檐常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tà)送青来。 1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北宋)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12《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13《惠崇春江晓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14《夏日绝句》 李清照(宋)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5《示儿》 陆游(南宋)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6.湖上 【元】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17.春暮 【宋】曹豳(bīn)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 18.琴诗 宋代: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19、满江红(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20、虞美人

五年级上册经典诵读10首

五年级上册经典诵读10首 1、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远望黄昏时的乌鸦,正在寻觅枯藤老树栖息,近看有正依傍着小桥和流水伴居的人家,眼前只有一匹瘦马驮着漂泊的游子,在秋风古道上慢慢移步。看夕阳的余晖已经昏暝西下,羁旅在外漂泊的断肠人浪迹天涯。 这是马致远著名的小曲,28个字勾画出一幅羁旅荒郊图。最后一句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恰当地表现了主题,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显示主题,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2、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注释】 ①自古:从古以来,泛指从前。逢:遇到。寂寥:空旷无声,萧条空寂,这里指景象凄凉。 ②悲寂寥:悲叹萧条空寂。 ③春朝:本指春天的早上,这里泛指春天。 ④排云:推开白云。排:推开,有冲破的意思。 ⑤碧霄:青天。 【译文】自古以来,人们每逢秋天就都悲叹寂寞凄凉,我却说秋天要胜过春天。秋天晴朗的天空中一只仙鹤排开云层,一飞冲天,我的诗兴也随它到了碧蓝的天空。 这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 3、长亭送别 (元王实甫)

碧云天,黄花地, 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这首元曲选自王实甫《西厢记》,莺莺一上场唱的第一支曲子《端正好》便通过她对暮秋郊野景色的感受,抒发这种痛苦压抑的心情。在这支曲子中,作者选取了几样带有季节特征的景物:蓝天的白云、委积的黄花、南飞的大雁、如丹的枫叶,它们在凄紧的西风中融成一体,构成了寥落萧瑟、令人黯然的境界。“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两句,是千古名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将莺莺在离愁的重压下不能自持的情态表现得淋漓尽致。离泪涟涟,宛然如见。 【译文】碧蓝的天空,开满了菊花的大地,西风猛烈吹,大雁从北往南飞。清晨,是谁把经霜的枫林染红了?那总是离人的眼泪。 4、易水歌(战国荆轲)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战国时代卫国人,喜读书,好剑术,是当时有名的勇士。荆轲为燕太子丹谋刺秦王赢政,出发时,燕太子丹和宾客送荆轲至易水河畔。荆轲的好朋友高渐离击筑(一种乐器),荆轲唱了这首歌,表现了舍已救国、视死如归的高尚情操。“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一千古名句激励了不少后代的仁人义士慷慨赴死,从容就义。 【译文】风萧萧地响,把易水岸边吹得很冷,壮士去了就再也不回来了。 5、蜀相 (唐杜甫) 三顾频烦天下计,

最新小学五年级经典诵读内容

五年上学期经典诵读 第一周 偶成 宋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关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第二周 观书有感(其二) 宋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第三周 饮酒(其五)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关雎 先秦《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第四周 归园田居(其三) 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蒹葭 先秦《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第五周 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五年级下册经典诵读--资料

五年级“与经典同行”诵读资料2015.2 同学们,快来读一读,背一背这些古诗、成语和名言警句吧!你能在我们的生活中找到诗句的景象吗?你还能读懂什么道理呢?给你的同学、伙伴们讲一讲。千里之行之于足下,坚持每一天与经典同行,你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红色字表示这首诗是本册课本中内容) 一、古诗篇曲儿小,腔儿大。蓬山此去无多路,中间多少行人泪。欲把西湖比西子, 1、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2、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3、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4、朝天子·咏喇叭 【明代】王磐 喇叭,唢呐,官船往来乱如麻, 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 民听了民怕。 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 吹伤了那家, 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5、无题【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青鸟殷勤为探看。西北望长安, 6、暮江吟【唐】白居易可怜无数山。 一道残阳铺水中,青山遮不住, 半江瑟瑟半江红。毕竟东流去。 可怜九月初三夜,江晚正愁予, 露似珍珠月似弓。山深闻鹧鸪。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9、百忧集行(唐)杜甫 【唐】王勃忆年十五心尚孩,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健如黄犊走复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庭前八月梨枣熟,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日上树能千回。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10、饮湖上初睛后雨 8、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宋)苏轼 【宋】辛弃疾水光潋滟晴方好, 郁孤台下清江水,山色空濛雨亦奇。 淡妆浓抹总相宜。 1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12、咏泰山 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唐)李白《游泰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杜甫《望岳》 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孟子尽心上》 13、忆秦娥娄山关

(完整版)五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经典诵读(六)《醉花阴》《声声慢》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醉花阴》《声声慢》 2.感悟诗歌的内容, 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醉花阴》《声声慢》 教具学具小黑板、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自学辅导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出示古诗词 二、学习《醉花阴》《声声慢》 1.小组互助学习运用“学古诗四步法”,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学习,共同探索。 2.小组汇报成果,师生共同分析。 3.放课件,师诵读诗句。 4.找出最喜欢的诗句读一读,并说从中感悟到什么? 5.介绍作者李清照。 6.指导背诵。 三、交流课外积累或收集的相类似的其他诗歌 四、总结 附古诗词 醉花阴(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泠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惟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经典诵读(七)《塞下曲其二》《游子吟》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塞下曲其二》《游子吟》 2.感悟诗歌的内容, 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3.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塞下曲其二》《游子吟》 教具学具小黑板、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自学辅导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出示古诗词 二、学习《塞下曲其二》《游子吟》 1.了解作者。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2.朗读诗歌: (1)教师范读诗歌。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诗歌,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学生朗读诗歌,其他学生点评。 (4)全班学生齐读。 3.展开丰富的想像力,用你的语言来描绘你所想像到的画面。

五年级下册经典诵读

目录 1.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 (1) 2.乡愁(余光中) (2) 3. 断章(卞之琳)) (3) 4.再别康桥(徐志摩) (4) 5.观沧海(操) (6) 6.咏怀(阮籍) (7) 7.对酒(秋瑾) (8) 8.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柳宗元) (9) 9.从军行(王昌龄) (10) 10.秋词(禹锡) (11) 11.浪淘沙(禹锡) (12) 12.秋夕(杜牧) (13) 13.望月(杜甫) (14) 14.登高(杜甫) (15) 15.逢入京使(岑参) (16) 16.商山早行(温庭筠) (17) 17.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18) 18.望月怀远(九龄) (19) 19.登金陵凤凰台(白) (20) 20.无题(商隐) (21)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俄·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需要镇静。 相信吧,那愉快的日子即将来临。 心永远憧憬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注释]普希金(1799~1837 ):俄罗斯民族诗人,小说家,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创立了俄罗斯民族文学和文学语言,在诗歌、小说、戏剧乃至童话等各个领域都给俄罗斯文学提供了典。普希金被高尔基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他的著名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 全诗表达了诗人热爱生活,积极向上、乐观坚强的人生态度。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注释]1.余光中(1928-):当代著名诗人和评论家。永春县桃城镇洋山村人,生于。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1949年随父母迁,次年赴台,就读于大学外文系。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现任大学文学院院长。 2.邮票是一种意象,诗中的船票、邮票、坟墓等都是意象,都寄予了作者的思乡情怀。

五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五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总课时:14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2、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5.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教学过程: 1、抄写以上5句经典美句。 2、分不同的形式读、记。 3、在熟读的基础上说说句子的意思。 4、说说明白了什么道理。 5、背诵。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6.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8.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五年级下国学经典诵读课外篇目讲课稿

五年级下国学经典诵读课外篇目

五年级下国学经典诵读课外篇目 问刘十九 作者:白居易【唐代】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注解 1、绿蚁:指浮在新酿的没有过滤的米酒上的绿色泡沫。 2、醅:没有过滤的酒。 译文 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 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 天快黑了,大雪要来啦…… 能否共饮一杯否?老兄! 赏析 意在描写雪天邀友小饮御寒,促膝夜话。诗中蕴含生活气息,不加任何雕琢,信手拈来,遂成妙章。语言平淡而情味盎然。细细品味,胜于醇酒,令人身心俱醉。

酬张少府 作者:王维【唐代】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译文 人到晚年特别喜好安静,对人间万事都漠不关心。自思没有高策可以报国,只要求归隐家乡的山林。宽解衣带对着松风乘凉,山月高照正好弄弦弹琴。君若问穷困通达的道理,请听水浦深处渔歌声音。 注解 ⑴酬:回赠。 ⑵唯:亦写作“惟”,只。好(haò):爱好。 ⑶自顾:看自己。长策:好计策。 ⑷空知:徒然知道。旧林:旧日曾经隐居的园林。 ⑸吹解带:吹着人宽解衣带时的闲散心情。 ⑹穷:不能当官。通:能当官。理:道理。 ⑺渔歌:隐士的歌。浦深:河岸的深处。 终南山 作者:王维【唐代】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译文 巍巍的太乙山临近长安城,山连着山一直蜿蜒到海边。 白云缭绕回望中合成一片,青霭迷茫进入山中都不见。 中央主峰把终南东西隔开,各山间山谷迥异阴晴多变。 想在山中找个人家去投宿,隔水询问那樵夫可否方便? 注解 1.终南山,在长安南五十里,秦岭主峰之一。古人又称秦岭山脉为终南山。秦岭绵延八百余里,是渭水和汉水的分水岭。 2.太乙:又名太一,秦岭之一峰。唐人每称终南山一名太一,如《元和郡县志》:"终南山在县(京兆万年县)南五十里。按经传所说,终南山一名太一,亦名中南"。 3.天都:天帝所居,这里指帝都长安。 4.青霭:山中的岚气。霭:云气。 5.海隅:海边。终南山并不到海,此为夸张之词。 6 分野:古天文学名词。古人以天上的二十八个星宿的位置来区分中国境内的地域,被称为分野。地上的每一个区域都对应星空的某一处分野。 7.壑:山谷。“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这两句是说终南山连绵延伸,占地极广,中峰两侧的分野都变了,众山谷的天气也阴晴变化,各自不同。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五年级下册)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一 一.诵读内容:《江畔独步寻花》 二.教学目标: 1.熟读会背这首古诗 2.了解这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 1.明确诵读内容:《江畔独步寻花》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 (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 六、课堂小结:(略)

《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二 一.诵读内容:《雨晴》 二.教学目标: 1.会背《雨晴》 2.了解这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 1.明确诵读内容:《雨晴》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文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 (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 六、课堂小结:(略)

《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三 一.诵读内容:《宿新市徐公店》 二.教学目标: 1.熟读会背这首古诗 2.了解这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 1.明确诵读内容:《宿新市徐公店》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 (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 六、课堂小结:(略)

五年级语文下册素材 经典诵读25篇 部编版

26.《劝学》 唐代:孟郊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译文 只有击打石头,才会有火花;如果不击打,连一点儿烟也不冒出。人也是这样,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知识;如果不学习,知识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任何事情必须自己去实践,别人得到的知识不能代替自己的才能。青春年少时期就应趁早努力,一个人难道能够永远都是“少年”吗? 注释 乃:才。 元:原本、本来。 始:方才。 道:事物的法则、规律。这里指各种知识。非:不是。 自然:天然。 运:运用。 贤:才能。 青春:指人的青年时期。 岂:难道。 长:长期。 诗意 劝诫人们在青春年少时要早早立志。诵读时,要表达出劝诫少年立志努力学习的严肃而真切的情感,最后两句应加重劝诫语气。 27.《秋思》 唐代: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译文 洛阳城里刮起了秋风,心中思绪翻涌想写封家书问候平安。又担心时间匆忙有什么没有写到之处,在送信之人即将出发前再次打开信封检查。 注释 家:一作“归”。 意万重:形容思绪万千。复恐:又恐怕。 行人:指送信的人。 临发:将出发。 开封:拆开已经封好的家书。 诗意 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富于包孕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 28.《浪淘沙》 唐代: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译文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注释 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 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万里沙:黄河在流经各地时挟带大量泥沙。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浪淘:波浪淘洗。 簸:掀翻,上下簸动。 自天涯:来自天边。 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牵牛:即传说中的牛郎。 诗意 刘禹锡写诗常借物抒情言志,牛郎和织女是天上的星宿名称,和高高在上、距己遥远的朝中之位相似。刘禹锡本在高处任职,由于谗言遭到贬谪下放的不公待遇,但诗人为苍生造福的社会理想永不改变。这首诗表现出诗人百折不挠、积极进取的精神。

五年级经典诵读计划[1]

五年级经典诵读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经典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源远流长,是对少年儿童进行思想教育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为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我们将长期、扎实而有效地开展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使学生阅读经典,亲近书籍,享受阅读的乐趣,让孩子们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广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活动目标 1.通过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了解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愫。 2.通过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陶冶其性情,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3.通过经典诵读活动,培养学生形象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思维能力。 4.通过经典诵读活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5.通过经典诵读活动,努力营造学校文化氛围,创建书香校园。 三、活动对象 五年级全体学生。 四、诵读内容 除继续巩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规定必背篇目70篇外、主要以学校开发的经典古诗文诵读教材《中华古诗文读本》为蓝本,在此基础上又穿插了《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篇目。 五、实施建议 全体教师要积极参与和投入该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形成全校教师人人参与,各个想方设法,处处书声琅琅的良好诵读氛围。各科教师都要自觉地在班主任老师的统一协调下,在各个规定的时间段里,有条不紊地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阅读活动要在时间上给予确保。 (1)每天早晨5分钟,进行诵读。 (2)第1、4、7、10、13、16周利用学校课程在星期四课外活动时间进行诵读赏析,并结合语文学科教学时间进行评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