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与管理会计》习题库答案

《成本与管理会计》习题库答案
《成本与管理会计》习题库答案

《成本与管理会计》习题库

一、填空题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分类法中,确定系数时,一般是在类内选择一种产量较大、生产比较稳定或规格折中、_________________

的产品作为标准产品,将这种产品的系数定为“1”。

2、脱离定额的差异,是指生产过程中,各项生产费用的实际支出脱离定额或预算的数额。

3、在定额法下,原材料的领用应实行限额领料或定额领料的制度。

4、定额变动差异,是指因修订消耗定额或生产耗费的计划价格而产生的新旧定额之间的差异。

5、定额法是将产品成本的计划工作、核算工作、分析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将事前、事中、事后的反映和监督融为一体的一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和成本管理制度。

6、在定额法下,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的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调整与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 两者金额,正负号。

7、成本性态是指成本总额与业务量总数之间的依存关系。

4种是半变动成本、半固定成本、延伸变动成本和曲线变

8、混合成本的种类比较多,常见的

动成本。

9、本量利分析是在成本性态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的一种分析方法,着重研究成本、

业务量和利润三者之间的关系。

10、短期经营决策的相关成本是指受决策影响而在短期经营决策过程中必须考虑的成本。二、单项选择题

1、产品成本计算的分类法适用于(c)。

A .品种、规格繁多的产品;

B ?可以按照一定标准分类的产品;

C.品种、规格繁多,而且可以按照产品结构、所用原材料和工艺过程的不同划分为若干类别的产品;

D .只适用大批大量生产的产品。

2、定额法的主要缺点是(b)。

A ?只适用于大批大量生产的机械制造企业;

B .较其他成本计算方法核算工作量大;

C.不能合理、简便地解决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问题;

D .不便于成本分析工作。

3、在完工产品成本中,如果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是正数,说明( B )。

A .定额提高了;

B .定额降低了;

C.本月定额管理和成本管理不利; D .本月定额管理和成本管理取得了成绩。

4、产品成本计算的定额法,在适用范围上(a)。

A .与生产的类型没有直接关系;

B ?与生产的类型有着直接的关系;

C.只适用大批大量生产的机械制造业;

D ?只适用于小批单件生产的企业。

5、当企业利用剩余生产能力选择生产新产品,而且每种新产品都没有专属固定成本时,应以

(C)作为选择标准。

A ?销售价格;B.成本;

C.贡献毛益;D .产销量。

6、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在计算产品生产成本时主要差异在( C)。

A ?变动制造费用;

B ?变动管理费用;

C.固定制造费用;D ?固定管理费用。

7、企业在进行经营决策时,根据不同备选方案计算出来的成本差异,称为( A)。

A ?差量成本;B?沉没成本;C?机会成本;D?边际成本。

8、下列各等式中成立的有( C)。

A ?变动成本率+安全边际率= 1 ;

B ?贡献边际率+安全边际率= 1;

C.贡献毛益率+变动成本率= 1 ;D .安全边际率+利润率=1。

9、下列成本属于无关成本的是( D)。

A ?专属成本;B?可避免成本;

C?差额成本;?联合成本。

10、在变动成本法下,计入产品成本的是( A)

A ?变动生产成本;

B ?全部变动成本;

C.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 D .全部生产成本。

11、按照管理会计的解释,成本的相关范围是指() 。

A ?相关条件;B.相关因素;

C.相关数量;D ?不改变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性态的有关业务量和期间范围。

12、下列(D)概念不是建立在成本性态可分的假设之上的。

A .贡献毛益;B.完全成本;

C.本-量-利分析;D ?标准成本差异分析。

13、一般来说,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应由( C)负责。

A .劳动人事部门;

B .计划部门;

C.采购部门;D ?生产部门。

14、某企业在6年前购置一台机床,原价18000 元,拟报废清理或修理后作价出售,假定报废后的残值1200元,进行修理则需花费4000元,修理后作价8000元。那么,(A)是沉没成本。

A. 18000;

B. 1200;

C.4000;D .8000。

15、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6 元,单位变动生产成本4元,单位变动性销售和管理成本0.5元,销量500件,则该产品贡献边际为(B)元。

A.650;B.750;

C.850;D.950。

16、就短期决策而言,下列(B)属于非相关成本。

A ?付现成本;B.机会成本;

C.差量成本;D .沉没成本。

17、下列会计系统中,能够履行管理会计“考核经营业绩”职能的是(D)。

A .预测决策会计;

B .规划控制会计;

C.对外报告会计;D .责任会计。

18、按照管理会计的解释,成本的相关性是指(A)。

A .与决策方案有关的成本特性;B.与控制标准有关的成本特性;

C.与资产价值有关的成本特性;

D.与归集对象有关的成本特性。

19、将全部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所采用的分类标志是(D)。

A .成本核算目标;

B .成本的可辨认性。

C.成本的经济用途;D .成本的性态。

20、在应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时,选择高点坐标的依据是(C)。

A .最高业务量;B.最高的成本。

C.最高业务量和最高的成本; D .最高业务量或最高的成本。

21 、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性制造费用应列作(B)。

A .非生产成本;B.期间成本;

C.产品成本;D .直接成本。

22、在变动成本法下,其利润表所提供的中间指标是(A)。

A .贡献边际;B.营业利润;

C.营业毛利;D .期间成本。

23、如果某企业连续三年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分别为10000 元、12000 元和11000 元,则下列表述中唯一正确的是(B)。

A .第三年的销售量最小;

B .第二年的销售量最大;

C.第一年的产量比第二年少; D .第二年的产量比第三年多。

24、在下列指标中,可以判断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指标是(C)。

A .保本量;

B .贡献边际;

C.保本作业率;

D.保本额。

25、已知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每件45 元,固定成本总额为60000元,产品单价为120 元,为使安全边际率达到60%,该企业当期至少应销售产品为(B)。

A. 2000件;

B. 1333件;

C. 1280件;

D. 800 件。

26、已知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为5 元,单位变动成本3元,固定成本总额为600元,则保本销售量为(B)。

A . 400;B. 300;

C. 200;

D. 120。

27、已知企业生产某产品的单价为2000元,目标销售量为3500件,固定成本总额为100000 元,目标利润为600000元,则企业应将单位变动成本的水平控制在(D)。

A . 1000 元/件;B. 1500 元/件;

C. 1667 元/件;

D. 1800 元/件。

28、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6元,单位制造成本为4元,单位销售和管理变动成本

0.5元,销售500件,则其产品边际贡献为(B)元。

A. 650;

B. 750;

C. 850;

D. 950。

29、在采用平滑指数法进行近期销售预测时,应选择( A )。

A ?固定的平滑指数;

B ?较小的平滑指数;

C.较大的平滑指数;D ?任意数值的平滑指数。

30、经济决策中应由中选的最优方案负担的、按所放弃的次优方案潜在收益计算的那部分资

源损失,就是所谓的(B )。

A ?增量成本;B.机会成本;

C.专属成本;D .沉没成本。

五、综合题

1、【资料】

(1 )某工业企业大量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这三种产品的结构、所用原材料和工艺过程相近,因而归为一类(A类),采用分类法计算成本。类内各种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标准为:原材料费用按各种产品的原材料费用系数分配,原材料费用系数按原材料费用定额确定(以乙产品为标准产品);其他费用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

(2 )甲、乙、丙三种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定额和工时消耗定额如下:

①原材料费用定额:甲产品:270元;乙产品:300元;丙产品:450元

②工时消耗定额:甲产品:10小时;乙产品:12小时;丙产品:15小时

(3)本月各种产品的产量如下:

甲产品:1000件;乙产品:1200件;丙产品:500件

(4)本月A类产品成本明细账见表(其中的月初、月末在产品成本按年初固定数计算)

月末在产品成本40000 3000 5000 48000 要求:

(1)编制原材料费用计算表;

()采用分类法分配计算甲、乙、丙三种产品成本,编制产品成本计算表。

2、【资料】甲产品采用定额法计算成本,本月份有关甲产品原材料费用的资料如下:

(1 )月初在产品定额费用为1000元,月初在产品脱离定额的差异为节约50元,月初在产品定额费用调整为降低20元,定额变动差异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2)本月定额费用为24000元,本月脱离定额差异为节约500元。

(3 )本月原材料成本差异率为节约2%,材料成本差异全部由完工产品成本负担。

(4)本月完工产品的定额费用为22000元。

要求:(1)计算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定额费用;

(2)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实际费用(脱离定额差异,按定额费用比例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

1、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定额费用=月初在产品的定额费用+月初定额费用调整+本月完工定额

费用-完工产品定额费用1000-20+24000-22000=2980元——

2、脱离定额差异=-50-500=-550元脱离定额差异率=550/(22000+2980)=22%

完工产品应付担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2.2%*22000=-484

在产品的应付担的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2.2%*2980=66或-550-(-484)=-66

本月原材料应分配的材料成本差异=(24000-500)*(-2%)=-470

完工产品的原材料实际费用=22000-484-470+20=21066

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实际费用=2980-66=2914

3、【资料】甲产品采用定额法计算成本。本月份有关甲产品原材料费用的资料如下:

(1)月初在产品定额费用为5000 元,月初在产品脱离定额的差异为节约145 元,月初在产品定额费用调整为降低100 元。定额变动差异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

(2)本月定额费用为100000 元,本月脱离定额差异为节约5100元。

(3)本月原材料成本差异率为超支1%,材料成本差异全部由完工产品成本负担。(4)本月完工产品的产量500 件。甲产品单位产品原材料费用定额为220 元,定额变动系数为0.9。

定额变动系数= 按新定额计算的单位产品费用/按旧定额计算的单位产品费用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按旧定额计算的单位产品费用*(1-定额变动系数)要求:(1)计算本月完工产品的原材料定额费用。

(2)计算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定额费用。

(3)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实际费用(脱离定额差异,按定额费用比例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

1、本月完工产品的原材料定额费用=220*0.9*500=99000

2、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定额费用=5000-100+100000-99000=5900 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率=(-145-5100)/(99000+5900)=-5% 本月应付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100000-5100)*1%=949 完工产品原材料实际费用=99000+99000* (-5%)+949+100=95099 在产品原材料实际费用5900+5900* (-5%)=5605

4、某企业经营一种产品,正常的月销售量为4000 件,销售单价为25 元,单位变动成本

为15 元,固定成本为25000 元。

要求:(1)分别计算贡献毛益率、盈亏临界点作业率、安全边际率和销售利润率;(2)若其他条件不变,当销售利润率达到30%时,销售量为多少?

1、贡献毛益率=(25-15)/25=40%

盈亏临界点作业率=盈亏临界点销售额(量)/实际销售额(量)=25000/(25-15)/4000=62.5%

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量/实际边际量=(4000-2500)/4000=37.5%

销售利润率=(25-15)*4000-25000/4000*25=15%

2、销售量=(25-15)*x-25000/25*x=30% x=10000

5、某企业经营一种产品,正常的月销售量为4000 件,销售单价为25 元,单位变动成本

为15 元,固定成本为25000 元。

要求:(1)分别计算贡献毛益率、盈亏临界点作业率、安全边际率和销售利润率;(2)若其他条件不变,当销售利润率达到30%时,销售量为多少?

6、假设某公司只产销一种产品,1998年度共生产10000件,销售9000件,期初无存货,全年共发生:直接材料40000元,直接人工30000元,变动性制造费用1000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30000元。推销及管理费用20000元(全部为固定)。该年度产品的变动成本率为50%。

要求:(1)分别计算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下的产品单位成本;

(2)分别计算两种成本计算法下的税前利润(可不编损益表,直接计算)

(3)说明两种成本计算法下税前利润不等的原因。

单位成本=(40000+30000+10000)/10000=8 元/件

1、变动成本法

完全成本法单位成本=(40000+30000+10000+30000)/10000=11 元/件

2、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销售收入=单位变动成本/单价销售单价=8/50%=16元

变动成本法利润=(16-8)*9000-30000-20000=22000 元

完全成本法利润=(16-11)*9000-20000=25000 元

3、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中不含固定制造费用,所以计算出来的产品成本、单位产品成本较完全成本法下要低,差3000元,是期末存货1000件中,所吸收的固定制造费用。

7、设某企业目前只生产一种甲产品,年需耗用A零部件10000件,该企业现有剩余生

产能力可用于生产A零部件,也可用于生产丙产品800件,二个方案互相排斥。如果生产丙

产品,单位贡献毛益80元。A零部件既可自制,亦可外购。如果自制,其单位成本为:直接材料14元,直接人工3元,变动性制造费用7元,固定性制造费用10元;如果外购,其单位价格为3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进行该企业的A零部件应自制或外购的决策。

自制成本=(14+3+7)*10000+ 机会成本80*800=304000 元

外购成本=30*10000=300000 元,

应外购A零件,可节约4000元。

8某企业的甲产品

月份的产量及总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

要求:采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并列出成本模型。

b=(8200-5200)/(28-16)=250

a=8200-250*28=1200

成本模型y=a+bx=1200+250x

9、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全年最大生产能力为1200件。年初已按100元/件的价格接

受正常任务1000件,该产品的单位完全生产成本为80元/件(其中,单位固定生产成本为30元)。现有一客户要求以70元/件的价格追加订货。

要求:请考虑以下不相关的情况,为企业做出是否接受追加订货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1)剩余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量为200 件,不增加专属成本;

(2)剩余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量为200 件,但因有特殊要求,企业需追加1000元

专属成本;

(3)同(1),但剩余能力可用于对外出租,可获租金收入5000 元;

(4)剩余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量为300件;因有特殊要求需追加1000 元专属成本。

1、(70-50)*200=4000 元应接受订货。由于追加200 件订货,不影响正常的订货任务,

也无需追加专属成本,接受订货可使企业多获利4000 元。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