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方法论要点整理

科研方法论要点整理
科研方法论要点整理

第一章导论

1、19世纪下半叶,日本明治维新时代启蒙思想家福泽瑜吉首次把Science译为“科学”。

2、12世纪初,宇宙论者威廉提出了“科学是知识”的思想,认为科学是以物质为基础的知识的一部分,从而与神学区分开来。

3、《不列颠百科全书》对“science”的解释是“任何涉及真实世界和它的现象的知识系统,这一知识系统需要无偏见的观察和系统化的实验。

4、科学活动不是人和对象“两体”,而是科学共同体、科学范式和特定的客观对象三体活动,是一项在范式的指导下从事解决疑难的活动。

5、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提出了科学的三条划界标准:第一,方法论认识;第二,令人信服的确定性;第三,普遍有效性。

6、科学分为以自然现象为对象的自然科学和以社会现象为对象的社会科学。现代科学还包括以人类思维存在为对象的思维科学。

7、哲学与科学的联系在于:科学是全部真正哲学的条件,任何从事哲学思维活动的人都必须熟悉科学的方法。

8、科学按照研究对象不同可以分为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9、哲学是人们对世界总体的规律性认识,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社会和思维认识体系,是对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概括与总结基础上形成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0、自然科学包括了许多领域的研究,它是研究无机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属性在内的有机自然界的各门科学的总称,由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三部分组成。

11、社会科学研究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的各学科总体或其中任一学科。社会科学是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统称。

12、我国教育部讲科学研究定义为:科学研究是指为了增进知识包括关于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以及利用这些知识去发明新的技术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工作。

13、科学研究的基本特点就表现为创新性和继承性。

14、从研究过程看,科学研究的类型可分为: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研究。

15、基础科学研究是指认识自然现象、揭示自然规律,获取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的研究活动。

16、应用研究是指为获得新知识而进行的创造性研究。

17、从研究性质看,科学研究可分为探索性研究和发展性研究。

18、探索性研究是指对所研究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初步了解,获得初步印象和感性认识,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

19、从研究方法看,科学研究可分为实验研究、调查研究和观察研究。

20、实验研究是研究者运用科学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是一种受控的研究方法。

21、调查研究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在描述性、解释性和探索性的研究中都可以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

22、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主要包括:确立科研选题,设计研究方案,获得研究数据与资料,对研究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研究结论,撰写研究论文或研究报告、申请专利、应用推广研究成果等。

23、确立科研选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也是首要环节。

24、设计研究方案主要包括:科学实践的具体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研究方法等,科学地设计研究方案是科研选题实现的关键保障。

25、科学方法论是关于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的理论,探索方法的一般结构,阐述它们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以及科学研究中各种

方法的相互关系问题。

26、科学是与“前提真,结论必真”这

样一套演绎逻辑密切相关的,这就是古典唯

理主义的演绎方法论。

27、科学方法论就发展趋势而言,可以

概括为三个阶段:逻辑主义方法论,历史主

义方法论,逻辑主义与历史主义并重的科学

研究纲领方法论。

28、逻辑主义方法论包括维也纳学派所

倡导的逻辑实证主义和波普尔提出的逻辑

证伪主义。

29、逻辑实证主义强调归纳逻辑的重要

意义,认为科学知识的主体是由观察所提供

的可靠的(真的)证据通过归纳而建立起来

的。

30、波普尔证伪主义的原则是,一个系

统只能作出可能与观察相冲突的论断,才可

能看作是科学的,即可证伪性。

31、库恩否认逻辑经验主义认为科学理

性可以还原为任何一组显而易见的方法论

规则。

32、库恩在方法论上的贡献主要体现在

三个概念之上:范式、不可通约性、革命。

33、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就

是在克服波普尔“理性重建”和库恩“历史

再现”的片面性基础上,将两者结合在一起

的方法论。

34、逻辑主义学派主张科学发展过程的

合理重建,但他们忽视科学史的实际。历史

主义学派注重科学发展的历史再现,但他们

否定科学发展的合理性。拉卡托斯则希望把

这两者即“逻辑的重建”和“历史的再现”

结合起来。

35、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的“硬核”

概念是受库恩“范式”这个概念的启发而提

出的。

36、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层次:A第一个

层次是哲学方法论,即唯物论和辩证法。唯

物辩证法是在概括总结各门具体科学积极

成果的基础上,根据自然、社会、思维的最

一般的规律引出的最具普遍意义的方法论。

B.第二个层次是适用于各门科学的一般研

究方法。一般方法是以哲学方法为指导,对

各门学科研究具有较普遍的指导意义。C.

第三个层次是适用于某一科学领域的具体

的科学方法论。

37、方法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

路、途径、方式和程序。

38、传统的科学研究方法:演绎法、归

纳法、辩证法、唯物辩证法、实证主义、逻

辑原子主义、现象学、阐释学

39、演绎法出自亚里士多德的《工具

论》,即从普遍性结论或一般性事理推导出

个别性结论的论证方法。

40、归纳法出自培根的《新工具论》即

由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

40、培根首次提出了整理和分析感性材

料的三表法,即具有表、缺管表和程度表。

41、辩证法:A黑格尔分析了历史理性

与历史主义,创立了辩证法,B它是关于对

立统一、斗争和运动、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

的哲学学说,C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2、辩证法有三大基本规律,即对立统

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43、实证主义:由孔德创立,又称“实

证论”,其中心论点是:事实必须是透过观

察或感觉经验,去认识每个人身处的客观环

境和外在事物。

44、罗素继承了实证主义思想,并创立

了逻辑原子主义思想。

45、现象学:由胡塞尔创立,这是一种

通过直接的认识描述现象的研究方法。

46、阐释学:由伽达默尔创立,是一种

解释和了解文本的哲学技术,它允许被描述

作为诠释理论并根据文本本身来了解文本。

47、科学实验、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并

称为人类的三大实践活动。

48、数学方法:根本特点在于撇开研究

对象的其他一切特性,只抽取出各种量、量

的变化及各量之间的关系。

49、系统科学方法:是指用系统科学的

理论和观点,把研究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

中,从整体和全局出发,从系统与要素、要

素与要素、结构与功能以及系统与环境的对

立统一关素中,对研究对象进行考察、分析

和研究,以得到最优化的处理与解决问题的

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50、与人文科学的区别:A人文社会

科学注重研究人的活动、意识和社会现象,

B自然科学注重的是对具有自在性的自然客

体的研究,C人文社会科学所研究的对象具

有不能复制的特点。

51、自然科学研究方法与人文、社会科

学研究方法的联系:从认识论来看,无论是

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要获得正确

反映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理性认识,都

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并要正确地实现有

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52、思维作为一种心理现象,也是一种

反应,他是认识世界的一种高级的反映形

式。它是大脑通过对感觉材料的加工、对客

观事物本质的反应。

53、科学思维被定义为形成于并运用于

科学认识活动、对感性认识材料进行加工处

理的方式与途径的理论体系,是人脑对客观

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应。

54、科学思维的内涵主要表现在:一是

高度客观性,正确反映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

律;二是指科学领域的思维,是围绕求得科

学答案展开的思维;三是采取理论思维的形

式,它是指正确思维和高效思维。

55、科学思维与一般思维都是以人脑作

为思维的物质基础,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反

应,都是由感性直观上升到理性思维的这样

一个认识过程。

56、抽象: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对

感性材料进行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和由此及

彼等一系列的整理、加工、改造和制作的过

程。

57、概念:是以压缩的形式表现大量知

识的一种手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

形式,并且能够用语言、符号表述其本质特

征。

58、判断:判断是反映客观现实的一种

思想,是肯定或否定某种事物的存在,或指

明它是否具有某种属性的思维过程。

59、推理: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

判断推出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

60、假说:为了解决一定的科学问题,

人们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所

研究的问题及其相关的现象作出一种猜测

性的陈述或假定性的说明,这种猜测性的陈

述或假定性的说明就是假说。

61、论证:论证是根据已知真实的判断

来确定某一判断的真实性的思维方式。

62、反驳:是指已有的理论或学说举反

例以论证其谬误或不完备,它和论证是论证

过程中的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63、想象:想象是人类的一种智能,在

认知学中,想象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

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64、直觉:直觉是不以人类意志控制的

特殊思维方式,它是基于人类的经验和本能

存在的一种思维形式。

65、科学思维方法是科学思维活动必须

遵守的规则,是科学思维运动获得成果的必

不可少的手段。

66、理性思维是在直观感性的基础上,

经过界定概念、客观推理、科学判断后形成

正确反映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过

程。

67、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科学

抽象是理性认识的高级阶段

68、科学观察共分为两类,即直接观察

和间接观察。

69、科学实验是人们根据研究的目的,

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人为地控制或模拟自

然现象,使自然过程以纯粹、典型的形式表

现出来。

70、科学的概念、判断、推理是理性认

识的三种基本方式。

71、科学概念是理性思维的基本单位,

也是科学思维的最基本的形式。

72、逻辑思维方法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思

维方法,它是运用逻辑工具对思维内容进行

抽象的推理的思维活动。

73、逻辑思维是科学思维中最普遍、最

基本得一种类型。

74、比较是建立在客观物质对象的差异

性和共同性基础之上的,是找出客观对象之

间的共同特点和相异之处。

75、类比就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

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从而推出他

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相同的一种逻

辑推理方法。

76、分析是指人们认识事物的思维过程

中,分别研究事物的各种矛盾,分析不同过

程、不同阶段的矛盾,以及矛盾着的各个方

面的特点、属性。

77、综合就是把分析中得到的关于客观

对象各个部分的认识按照其内在联系在思

维中联结起来,形成对客观对象的整体认识

的思维方法。

78、归纳是从个别事实中推演出一般原

理的逻辑思维方法。它由推理的前提和结论

两部分构成。

79、演绎法是由一般到个别的方法。

80、创造性思维方法有以下两个主要特

征:一是逻辑方法与非逻辑方法的辨证统

一;二是发散性思维与收敛性思维的优化综

合。

81、直觉:是指不通过有意识的推理,

在先前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对事物本质

的快速识别。

82、灵感:是指在某种信息激发下,认

知主体将处于饱和状态的各种相关信息有

序地排列组合,从而产生新的概念和理论。

83、顿悟:是指对认知主体通过变换情

景结构,摆脱不成功的思维定式,从整体上

迅速地洞察问题的实质,从而找到问题的答

案。

84、直觉、灵感、顿悟三者之间的关系

是顿悟是直觉和灵感的中介,灵感通过顿悟

而达到直觉。

85、系统性思维方法的四个特征:(1)

整体性(2)最优化(3)综合性(4)动态

86、科研素养:是指科研人员进行科学

研究时,在思想道德上、理论知识、科研能

力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它是一种高

级的、复杂的综合素质。

87、观察能力的培养首先依赖于长期的

观察训练和知识的积累。

88、努力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是培养

观察力的重要条件。

89、科学的分析方法包括四种:⑴是多

角度分析方法⑵是对比分析方法⑶对立面

分析方法⑷是历史分析方法

第二章科研选题

1、科学研究的首要环节就是进行科研

选题,即发现问题并确定研究课题。

2、科学问题的识别,是指从已经发现

的问题中辨认或鉴别出科学问题。

3、科研人员发现科学问题的途径:A

从寻求经验事实之间的联系中发现科学问

题。B从已有理论与经验事实的矛盾中发现

科学问题。C从多种假说之间的差别和对立

中发现科学问题。

D从一种理论体系内部的逻辑矛盾中发现科

学问题。E从不同学科的理论体系之间的矛

盾中发现科学问题。F从追求理论的普适性

和逻辑简单性的需要中发现科学问题。G从

对新假说或新事实的检验中发现科学问题。

H从生产和实际生活需要而提出的实用技术性科学问题。

4、例如,对光的本性问题,人们根据光的衍射、干涉等试验得出光的波动性,根据光压实验、光电效应得出光的粒子性——从寻求经验事实之间的联系中发现科学问题

5、例如,数学史上的三次危机,就是由于数学发展到一定阶段,暴露了原有理论的局限性,每次研究都大大推动了数学的发展——从一种理论体系内部的逻辑矛盾中发现科学问题

6、例如,对牛顿力学的检验发现,天王星的实测轨道与按牛顿力学所计算的理论轨道不符,由此引出的科学问题导致了勒威耶的假说并通过伽勒的观察发现了海王星——从对新假说或新事实的检验中发现科学问题。

7、简单问题是指由简单的无知而不是通过对科学背景知识的分析而提出的问题。

8、科学问题是指通过对科学背景知识的分析而产生的问题。

9、科学问题的特征共六个:范域性、待解性、可证性、明晰性、层次性、联系性 10、范域性,即问题的归属性。问题的归属性就是问题在客观上所涉及的人类活动领域。

11、可证性,即问题的可验证性。可验证性就是对问题的解答可以通过科学知识所涉及的内容加以经验或实验检验,并推导出特定的可以验证的论断。

12、明晰性:是指问题的明确程度、具体程度往往同一定的背景知识相联系。

13、层次性:是指科学问题递进上升的层次性,决定和制约着科学发展过程的阶段性、连续性、前进性,使其呈现出一个由“个别科学事实”到“特殊经验定律”再到“一般理论原理”的递进发展过程。

14、从人类认识活动的基本类型出发,根据科学问题的性质和研究的需要,从不同角度对科学问题进行分类:A基础理论研究问题和应用研究问题。B经验问题与概念问题。C是什么的问题,为什么的问题,怎么样的问题。D常规问题和反常规问题

15、基础理论研究是指以探索未知,帮助人们认识世界、自然现象,揭示客观规律为主要目的的科学活动。

16、应用研究是指围绕重大或广泛的应用目标,探索新原理、新方法,开拓新领域的定向性研究。

17、经验问题与概念问题,由当代美国科学哲学家劳丹提出,

18、经验问题:是指人们对所观察到的自然界中的任何一种自然现象感到新奇或试图进行解释问题。

19、经验问题可以分为三种:①未能解决的问题(是潜在问题,具备实验条件和适当的理论来判定该问题时才转化为实际问题);②已解决的问题;③反常问题

20、概念问题分为两种:①内部概念问题;是指理论内部出现的矛盾,逻辑上的不一致,基本概念含混不清等。②外部概念问题,是指同一领域不同理论之间的矛盾或理论与外部的哲学思想、文化传统等不一致产生的问题。

21、是什么的问题、为什么的问题、怎样的问题。根据求解的类型对科学问题的划分。在科学研究中需要回答的问题,一般都是“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

22、常规问题和反常规问题,根据内容性质的划分。

23、常规问题是在维持原有理论的基本原则及框架的前提下提出的有待解决的疑难问题

24、反常规问题是在怀疑、拒斥原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有待解决的难题。

25、科学研究是一个动态的、永无止境的探索过程,在科学研究中首先碰到的问题就是选择什么样的课题和如何选择课题的

问题。

26、科学选题,即确立科学研究项目的

名称,是指某一学科领域中尚未认识而又应

当探索、认识和解决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

内容:一是确定研究方向即主攻方向;二是

选择研究课题即突破口。

27、在邹承鲁院士《我的科研之路》中,

根据方向范围的大小将科研人员的研究方

向分为三类:首先是科学研究的总方向;其

次是各级单位的主攻方向;最后是科研人员

个人的主攻方向。

28、科研方向在选题中的作用:(1)导

向性作用:有研究方向才有学科视角(2)

开拓作用:有了研究方向才有学术定位(3)

积累作用:有了研究方向才有学术承续

29、科研选题应遵循的原则:①需要性

原则:是指科学研究应选择符合学科理论发

展、技术创新发展或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②科学性原则:是指科研选题必须有科学事

实、科学理论与技术原理等为依据按客观规

律办事,将选题置于当时的科技背景和社会

发展时代之下。

30、科研选题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三

个方面:①要求选题必须有依据②选题要符

合客观规律③选题的科研设计必须具有科

学性和逻辑性,正确处理好接受与突破、坚

持与发展的关系,使科研走上正确的开放发

展道路。

31、可行性原则是指科研选题必须根

据实际具备的或进过努力可以具备的主客

观条件来确定,才有预期完成的可能性,体

现了科研工作的条件性。

32、优势性原则是指在选择和确定科

技创新课题时,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宏

观优势和微观优势,扬长避短。

33、效益性原则是指选题过程中,既要

合理分配科研工作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

和时间,又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着眼于社会效

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等。

34、科研选题的方式有四种:⑴查阅文

献选题⑵从观察研究和考察现实需要方面

着手选题

⑶从科研管理和规划中选题⑷从直觉思维

或意外发现中选题。

35、指令性课题是指各级政府主管部门

考虑全局或本地区公共事业中迫切需要解

决的科研课题。

36、还有一些对某些特殊需求提出并确

立的课题,如专项研究课题、委托课题、自

选课题等。委托课题属于横向课题,具有面

向技术、灵活广泛、周期较短且资金额度较

大等特点,委托者以获得直接经济效益为研

究目的。自选课题是指研究者根据个人的专

业特长、经验与喜好选定的课题。

37、研究方案主要解决三个问题:①研

究什么问题②怎样开展研究③预期的成果

是什么。

38、研究方案一般包括:问题的提出、

课题释义、课题研究假设和课题目标、科研

研究的实施步骤等。

39、课题释义是要求阐明课题的含义,

是对“是什么”的回答。

40、课题研究的假设,假设是以一定的

理论和事实为依据,对所研究的课题提出某

种带有推测和假定意义上的理论解释和结

论,是对某种尚待建立的变量关系的推测。

41、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是一个从准备

到操作、从简单到复杂、从局部到全局的实

施过程。

42、论证课题是否为了适应社会需要和

科技发展需要;是否有一定的科学事实和科

学理论为依据;

43、课题在理论和方法上是否具有先进

性、新颖性和突破性。

44、评价的两个方面:可行性评价;价

值评价。

45、价值评价是指主体对一定价值的肯

定(或否定)、评估、预测、计量和权衡,

是价值意识的对象性活动过程及其结果。

46、评价方式有两种:系统论证;综合

评价。

47、系统论证的主要内容有:①国内外

研究对该课题涉及的领域和研究动态;②本

人所确定的具体目标和预期效果;③为达到

目标所设计的研究方案;④可能会出现的困

难和自己尚无把握的问题;⑤有条件的可采

取专题报告的形式,没条件的可以单独征求

专家学者的意见,寻求指导。

48、综合评价是在对几种不同的选题方

案进行系统论证的基础上,综合各项目的评

定情况,判定各课题方案的整体情况,然后

对综合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筛选出最佳选题

方案。

49、综合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①课题

研究目的和预期成果,是否符合社会实践和

科技发展要求;对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分

析是否正确;课题的论据是否充分;②课题

的科学技术意义和经济价值如何③课题的

初步研究计划和技术路线是否先进、合理、

可行④课题的最后成果是否会给社会造成

不良后果⑤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组人员能否

胜任课题的研究任务。

50、有些重大课题,除了系统论证与综

合评议外,必要时还应当进行先期研究,试

探一下可能性,然后才能做出最后决定。

51、评价标准是人们在评价活动中应用

于对象的价值尺度的界限。

52、评价标准有两个最基本的前提:人

的需要和利益、客观对象的属性和标准。

53、科研选题评价必须遵循以下标准:

事实标准、需要标准、逻辑标准。

54、评价过程中的权重则表示被评价对

象的不同侧面的重要程度的定量分配,对各

评价因子在总体评价中的作用进行区别对

待。

55、相关要素的修改:⑴课题名称与研

究目标的修改⑵关键概念的界定⑶研究假

设的确定

56、课题名称既要清楚、简短和准确,

更要体现研究内容、方向,限定研究范围。

57、研究目标指课题研究要达到的目

标,主要是直接目标。

第三章文献检索与整理

1、资料是对人类所创造的科学知识,

文化思想和各种实践活动进行记录、保存、

交流和传播的一切印刷品和音像制品的统

称。

2、资料是研究过程观点形成的基础,

也是科研成果阐述的重要依据。

3、资料的分类:直接资料和间接资

料,原始资料和二手资料

4、直接资料: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

中,通过自身观察、体验、感受、实验、调

查而得来的资料

5、间接资料:是指人们通过阅读书

籍报刊、收听广播、收看电视及互联网等各

种传播媒介而获得的信息资料

6、原始资料:是指研究者就当前的

研究课题而收集整理的资料,具有直观、具

体、零碎等特点

7、二手资料:是指在该课题的调研

之前已经存在的、自己或他人为其他目的收

集到的相关或不相关的资料

8、二手资料是最理想的收集对象,

因为二手资料快捷、高效而且成本低廉

9、二手资料按照性质分:1宏观市场

信息资料,2微观的环境信息资料,3企业

的直接环境信息资料

10、二手资料按照载体分:1印刷资料,

2电子资料,3口头信息资料

11、某个企业的财务报表、销售记录、

合同、发票、存货记录等属于二手资料

12、资料收集的要求:1数量要求2内

容要求3时间要求4管理要求

13、数量要求,资料收集的范围一般包

括:1基础性资料2前沿性资料3灵感性资

料或触发性资料。

14、对资料管理的最好方法是分类。

15、分类的益处是随时可以快速检索、

快速使用。

16、常用的资料收集方法:1访谈法2

问卷法3观察法

17、访谈法是收集资料时运用最广泛和

普及的一种方法,

18、访谈法是访谈者与被访者通过面

谈、口问的形式来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

法。

19、问卷法是最常用的资料收集方法。

它的形式是一份精心设计的问题表格。

20、观察法是直接感知与纪录正在发生

的一切同研究对象与研究目标有关的社会

事实的一种调查方法。

21、二手资料的收集方法:①文献资料

筛选②报刊剪辑分析③情报联络网法④检

索工具查找法⑤互联网搜索

22、文献资料筛选:是根据科研人员的

阅读目的,从众多的文献资料中准确而迅速

地筛选出所需要的资料。

23、报刊剪辑分析:是科研人员从与

课题相关的各种报刊杂志上所刊登的文章、

报导中,分析和收集信息。

24、情报联络网法:是科研人员通过科

研机构在全国范围内或国外有限地区内设

立的情报联络网搜集信息,获取对自己课题

有用的资料。

25、检索工具查找法:是科研人员通

过一些搜索引擎、相关网站、数据库等收集

检索课题所需要的资料。

26、资料的鉴别:是对所收集的资料进

行筛选、评价、取舍,找出研究课题真正需

要的资料

27、鉴别资料需要注意:1要鉴别的资

料是否真实准确2鉴别资料的价值3要鉴别

资料是否全面4要鉴别资料是否创新

28、资料整理的原则:①真实性②准确

性③完整性④统一性⑤简明性⑥新颖性

29、文献检索:是以科学的方法,利用

检索工具和检索系统,从有序的文献集合中

检出所需的信息的一种方法。

30、所谓文献:是指文字、图像、符号、

声频、视频等作为记录手段,将信息记录或

描述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并能起到存贮和

传播信息情报和知识作用的一切载体。

31、文献具有三个基本属性,即文献的

知识性、记录性和物质性。

32、文献具有存贮知识、传递和交流信

息的功能。

33、按照文献内容加工深度不同划分:

1从零次文献2一次文献3二次文献4三次

文献

34、零次文献:是记录在非正规物理载

体上的未经任何加工处理的源信息。:

35、一次文献:是指人们直接以自己

的科研、生产、社会活动等实践经验为依据

生产出来的文献。

36、期刊论文、专利文献、科技报告、

会议录、学位论文是一次文献

37、一次文献具有以下特点:1独创性

2实用性3复杂性

38、二次文献:是指将大量分散、零

乱、无序的一次文献进行整理、浓缩、提炼,

并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和科学体系加以编

排存储,使之成为系统

39、二次文献特点:1浓缩性2汇集

性3系统性

40、三次文献:是在一、二次文献的

基础上,经过综合分析而编写出来的文献

41、三次文献特点:1时新性2权威

性3实用性4条理性

42、按照文献载体形式不同划分:①印

刷型②缩微型③声像型④机读型⑤实物型

43、不需要特殊设备,可以随身携带,

方便阅读,缺点存储密度小体积大特点的是——印刷型文献

44、体积小,存储密度高,便于收藏,保存期长的是——缩微型文献

45、一次文献的出版类型通常分为十大类:①图书②连续性出版物③会议文献④科技报告,⑤专利文献⑥标准文献⑦学位论文⑧产品技术资料⑨档案⑩政府出版物

46、文献检索工具一般具有存储功能,即把有关文献的特征著录下来,成为一条条的文献线索,使其具有系统化

47、文献检索工具按照著录形式分:①目录型检索工具②题录型检索工具③文摘型检索工具④索引型检索工具

48、目录型检索工具:是著录一批相关文献,并按照一定次序编排而成的用来揭示和报导文献信息的工具。;

49、题录型检索工具:以单篇文献为基本著录单位来描述文献外表特征(如文献题名、著者姓名、文献出处等),无内容摘要,是快速报道文献信息的一类检索工具。

50、文摘型检索工具: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补充和解释,简明、确切地记叙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

51、索引型检索工具:是根据一定的需要,把特定范围内的某些重要文献中的有关款目或知识单元

52、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简称SCI)于1957年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在美国费城创办,

53、《科学引文索引》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

54、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是我国和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的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其中以SCI最为重要。

55、由于SCI收录的论文主要是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领域,所以SCI指标主要适用于评价基础研究的成果

56、日本的《科学技术文献速报》

57、手工检索方法:是指直接利用印刷型检索工具进行信息检索的方法,包括直接检索一次信息源的“直接检索”方式和利用手工检索工具获取信息线索的“间接检索”方式。

58、间接检索分为三种:①工具检索法②追溯法③综合法

59、工具检索法:指利用传统检索工具获取所需信息线索,再依据所获线索查找原始文献全文,也称常规法

60、工具检索法是最主要的检索方法。

61、工具检索法分为:顺查法、倒查法和抽查法。

62、顺查法:是按照时间的顺序,由远及近地利用检索系统进行文献信息检索的方法

63、倒查法:是由近及远,由新到旧,逆着时间的顺序利用索引工具进行文献检索的方法。

64、抽查法:是指针对项目的特点,选择有关该项目的文献信息最可能出现或最多出现的时间段,利用检索工具进行重点检索的方法

65、追溯法:是指不利用一般的检索工具,而是利用已经掌握的文献末尾所列的参考文献,进行逐一地追溯查找“引文”的一种最简便的扩大情报来源的方法。

66、综合法:又称为循环法,既要利用检索工具进行常规检索,又要利用文献后所附参考文献进行追溯检索,分期分段地交替使用这两种方法

67、计算机检索方法的主要方法①布尔检索②截词检索③原文检索④聚类检索

68、布尔检索:是利用布尔逻辑算符进行检索词或代码的逻辑组配,是现代信息检索系统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69、文献整理是指用科学方法把收集

到的杂乱无序的文献进行加工处理,使之有

序化,以便存贮和及时提供利用。

70、文献资料的整理与分析贯穿整个

研究的始终。

71、依据文献的重要程度,文献阅读的

方法分为:1略读法2选读法3研读法

72、从文献阅读对研究人员的意义角

度,依据文献的检索主体,即印刷型检索工

具和计算机检索工具,可将文献阅读方法归

类为:印刷型文献阅读法和网络型阅读法

73、略读法不是大略地看一遍,而是用

快读法对检索到的文献首先浏览一遍,大致

了解每一篇的内容;

74、选读法是根据文献标题和摘要,确

定主次,主要的先读,次要的后读,或只选

取文中有用的部分读;

75、研读法就是对重要的文献要重点阅

读,充分地理解内容,并从中选取自己可用

的材料,把有用的内容加以摘录。

76、印刷性文献阅读线路是链状的。

77、网络文献的阅读路线基本上是按树

形结构流动。

78、文献阅读的具体要求:①阅读需动

手②阅读需思考③阅读需比较④阅读需全

79、文献整理的意义:①有助于走出文

献资料分析的困境②有助于保持对文献资

料的理论敏感性③有助于对理论的深刻认

80、文献综述:是指作者针对某一课题,

通过广泛搜集、阅读、整理、分析有关国内

外文献,对所研究的问题在一定时期内已经

取得的研究成果、存在问题以及新的发展趋

势等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而写成的

一种学术论文。

81、读书报告和文献复习只是单纯把一

级文献客观地归纳为报告——非文献综述

82、在文献综述里“综”是文章的核心,

即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

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即

是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

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

83、文献综述的特点如下:①内容的综

合性②信息的前沿性③评述的客观性

84、内容的综合性:文献综述的“综”

字反映了综合性。

85、根据文献综述信息含量的不同进行

划分:①叙述性综述②评论性综述③专题性

综述

86、叙述性综述:是围绕某一问题或专

题,广泛搜集相关的文献资料,对其内容进

行分析、整理和综合。

87、评论性综述:也称为分析性综述,

是在对某一问题或专题进行综合描述的基

础上,从纵向或横向上作对比、分析和评论,

提出作者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明确取舍的一

种信息分析报告。

88、专题性综述:是就某一专题,一

般是涉及国家经济、科研发展方向的重大课

题,进行反映与评价,并提出发展对策、趋

势预测。

89、专题性文献综述写作上是“以述带

论,以论为主”,核心功能是定义差距,即

说明现有研究与拟研究问题之间知识上的

差距,作者准备作出的贡献以及将要采用的

方法和实现途径

90、文献综述的格式的基本机构包括:

标题、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引言、主

体、结论、参考文献

91、纵式写法,“纵”是“历史发展纵

观”。主要围绕某一专题,按时间先后顺序

或专题发展本身层次,对历史演变、目前状

况、趋向预测做纵向描述,从而勾画出某一

专题的来龙去脉和发展轨迹

92、横式写法,“横”是“国际国内横

览”,是通过对某些新成就、新理论、新观

点、新发现、新方法、新技术、新进展进行

各派观点、各家之言、各种方法的描述和比

93、CNKI工程是以实现全社会知识资

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为目标的信息化建

设项目,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始建

于1999年6月

94、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创建于1989

95、PQDD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和使用最

广泛的学位论文数据库

96、CAB数据库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

收录最齐全的农业及相关学科的文摘型数

据库。

97、IEEE是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

和英国电气工程师学会出版物的电子版全

文数据库

98、英国《自然》Nature是世界上最

早的国际性科技期刊

99、《科学》Science在国际学术界享

有盛誉的综合性科学周刊

第四章科研立项

1、科研立项:科研人员在科学研究或

学术研究时针对具体研究课题进行项目、资

金、人员、研究方法、操作过程、完成标准

等进行设置、论证的第一道程序

2、科研立项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先决条

件,也是决定科学研究起点高低的重要因素

3、课题题目选择的形式主要有:1指

定题目2自选题目

4、指定题目:明确指出招标课题为科

研行政机构拟定的科研课题,即某单位的科

研机构对当年申报的科研项目,经过检索认

定、专家评审、主管部门批准立项后,由职

能科室分别组织实施并完成国家或省市下

达的科研课题计划。

5、指定题目的特点:具有创新性,科

技含金量比较高,科研价值比较大,研究难

度亦较大,部分课题完成后可填补国际或国

内空白。

6、自选题目:由科研工作者根据自己

的专业领域和专业特点拟定的科研课题,经

本单位主管业务部门批准申报,在经指定的

情报信息检索部门出具查新报告后,由专家

组评审通过,最后批准立项,并划拨科研经

费,由申报人组织实施

7、课题立项的评审原则:1科学性原

则2理论性原则3适用性原则

8、科学性原则:不论是以科学事实和

经验材料为根据而创立的科学假说,还是由

于科学理论本身发展以通过理论摧导而提

出的科学假说,都不能违背已知的科学事实

9、理论性原则:运用理性思维,通过

对事实的抽象、概括、说理、辨析和严密的

逻辑论证,将一般现象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

度。

10、适用性原则:科研工作要从实际出

发,根据实际需要、社会需求及科学发展的

需要。

11、科研立项的分类:1按研究性质可

分为应用开发主导型、高技术研究发展性和

基础研究性2按研究功能可分为理论性研

究课题,应用性研究课题和开发性研究课题

3按研究内容的重要程度和经费需求的大小

可分为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面上)

项目等4按研究的层次分类,可分为阐释性

研究、综述性研究和创造性研究5按管理部

门来划分,科研项目可分为纵向科研项目和

横向科研项目

12、科研立项按研究性质可分为:1应

用开发主导型2高技术研究发展性3基础研

究性

13、应用开发性:如科技攻关计划、星

火计划、成果推广计划等;

14、高技术研究发展型:如863计划、

火炬计划等;

15、基础研究型: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基础性研究重

大关键计划等;试验与发展项目。

16、科研立项按研究功能可分:1为理

论性研究课题2应用性研究课题3开发性研

究课题

17、理论性研究课题指以揭示自然或社

会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形成或发展科学理

论为目的而进行的研究课题。

18、应用性研究课题是运用基础理论研

究得出的一般知识、原理、原则,针对某具

体实际问题,提出比理论性研究更有针对性

的理论和方法,主要解决实际问题。

19、开发性研究课题是建立在前两种研

究的基础上,以开发能使用的产品为目的的

课题研究。

20、按研究内容的重要程度和经费需求的

大小可分为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面

上)项目

21、按研究的层次分类,可分为阐释性

研究、综述性研究和创造性研究

22、阐释性研究是一种简单的研究,它

是将现象和已有的规律和理论,通过自己的

理解和验证,给予叙述并解释出来。

23、综述性研究是把分散、不全面的观

点综合在一起,形成整体的系统的观点的研

究。它所研究对象不是单一的事件,不是某

一种情况,而是某些现象或某一事物的诸多

方面。

24、创造性研究是高层次的研究活动。

它是用已知的信息,探索为创造新知识,产

生出新颖而独特的成果和产品,具有实际价

值或理论意义的研究。

25、按管理部门来划分,科研项目可分

为纵向科研项目和横向科研项目

26、国家各级政府支持的,例如,科技

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社科规划办、

教育部、省科技厅、省社科规划办、省教育

厅、市科技局等政府科研主管部门批准立项

的各类科学研究项目为纵向科研项目。

27、横向科研项目是指企事业单位、公

司、团体或个人委托进行研究或协作研究的

各类课题,包括国际间企业合作项目。

28、科研立项申报书的撰写:1要能准

确清晰地表达项目的研究目的、目标2拟采

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3需要达到的主

要技术指标,预期效果等

29、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下

发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

年)》我国学科门类共有13个

30、学科门类下设若干个一级学科,一

级学科下设若干个二级学科,平常所说的专

业,即为二级学科,二级学科下设若干研究

方向。

31、项目名称是科研信息的集中点,要

能准确反应项目的内容,提供有价值的研究

信息

32、课题组成员:指在项目组内,对学

术思想、技术路线的制定、理论分析及对项

目的完成起主要作用的人员。

33、项目摘要:摘要是课题主要内容的

高度浓缩并能提供课题中的关键信息,即简

明扼要地描述课题的性质、研究方法、内容、

研究目的与意义、材料与方法等。

34、立项依据的内容:1说明研究课题

所涉及的学科领域2阐述项目的研究意义3

分析国内外研究状况4强调项目的必要性

和重要性5阐明存在的主要问题、本课题的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和主要参考文献

35、研究内容:1有限目标2抓住关键

3重点突破4力求创新

36、查新,就是科技查新的简称,是指

查新机构根据查新委托人的要求,按照本规

范,围绕项目科学技术要点,针对查新点,

查证其新颖性的信息咨询服务工作。

37、科技查新的原则:1自愿原则2依

法查新原则3独立客观公正原则

38、独立客观公正原则:1独立原则2

客观原则3公正原则

39、科技查新的项目类型:1科研立项类查新2科技成果类查新3专利申请查新

40、科学技术要点:包括项目的背景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主要技术特征、技术参数或指标、应用范围等相关技术内容。

41、查新点:是指需要查证的内容要点,即体现技术要点中技术关键的全部,它是反映研究工作中具有新颖性的研究内容。

42、新颖性:是指在查新委托日以前查新项目的科学技术内容部分或者全部没有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

43、新颖性的概念的界定:①时间上的界定②内容上的界定③范围上的界定

44、科技查新的新颖性与专利审查的新颖性差异:1目的差异2时间界定差异3公开方式差异

45、科技查新新颖性的判定原则:1相同排斥原则2单独对比原则3具体概念否定一般概念原则4突破传统原则5新用途原则

思辨研究是一种思考方式,可以天马行空的思考,可以与外界没有关联性,甚至可以没有逻辑性,可以无具体步骤。

常见的定性研究:案例研究;人种学研究;现象学研究;扎根理论研究;内容分析研究。定性与定量研究的区别:理论基础不同;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关系不同;研究方法不同;研究目的不同;表述方式不同。

实验研究法,就是通过系统的操作某些实验变量,同时控制对试验结果有影响的无关变量,观测与实验操作过程中现象的变化,从而确定实验操作与观测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实验法的要素:1常量2自变量与因变量3前测和后测4实验组与控制组。

实验设计包括实验内容的设计和实验步骤的规划

根据是否设置控制组;实验设计可划分为:单组设计与对比设计

1.效度分为:1外部效度2内部效度2.内部效度指因变量实验前后的观测结果之间的差异,用来说明差异来源于实验处理的程度。

3.内部效度越大,则越可能作出因变量的变化来自研究变量变化的判断

4. 外部效度就是指实验得出的结果延用到不同时空范围和不同研究对象的可能性1.调查研究法就是按照一定的研究目的,通过运用各种科学的方法和经验研究方法,有步骤地考察有关的现象。收集大量的、具体的事实,在对这些资料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探索现象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的一种自觉认识活动

2.调查研究的意义:1建立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2制定有效的对策和措施解决问题3在实践中检验理论

3.调查研究的基本程序,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1筹划准备阶段2资料搜集阶段3整理分析阶段4总结评估阶段

4. 调查研究要依据不同的研究对象,采取不同的针对性的方法,以收到实效

1.调查研究常用的方法有:1问卷法2访谈法3文献法

2.由于调查的性质、目的、内容的不同,问卷调查可以从不同角度分类

1.依据问卷调查的发放形式分为:1报刊问卷2邮政问卷3送发问卷4访问问卷2.问卷的设计包括四个环节:1探索性研究。2设计问卷草案。3小范围检验。4修改定卷。

3.问卷一般:1由标题2问卷说明信3填卷说明4主题内容四个部分组成。

问卷中的调查问题基本上可以概括为:1形式问题2功能问题3实质问题。

1.实地研究法是处于方法论和具体的方法技术之间的一种基本研究方式,它规定了资料的类型,即包括收集资料的途径和方法,又包括分析资料的手段和技术。实地研究法

收集的资料通常是定性资料,采取的收集资

料的方法主要是参与观察和无结构式访谈,

分析资料的方法使用的是定性分析的方法

2.实地研究法需要依靠研究者本人对现象

本质和行动意义的“深层描述”

1.观察法是指研究者在实地研究中,有目

的地以感觉器官或科学仪器去记录人们的

态度或行为。

2.观察法按照研究者是否隐匿身份和参与

研究对象活动的程度划分:1完全参与观察

2半参与观察3非参与观察

3.完全参与观察,指观察者隐匿研究者的

身份,深入到研究对象中间,以成员方式参

与研究对象的活动

4.半参与观察,指观察者并不掩饰研究者

的身份,在得到研究对象许可后进行的深入

观察活动

5.非参与观察,指观察者以旁观者的身份

观察特定的行为,而研究对象完全不知道自

己正在被研究

6.观察法根据观察方式的结构程度划分:1

结构式观察2非结构式观察

1.抽样调查,就是从全体被研究对象中,

按照一定的方法抽取一部分调查单位作为

样本进行调查,并以样本资料推论总体状况

的一种调查方式。

2.广义的抽样调查包括:1随机抽样2非

随机抽样两大类。

3.抽样调查被公认为非全面调查方法中用

来推算总体的最完善、最有科学依据的调

查方法,它虽然不是一种全面调查,但却可

以起到全面调查的作用,因而在现代社会调

查中被广泛应用

4.抽样方法分为:1随机抽样2非随机抽

随机抽样又叫概率抽样,它是依据科学的概

率论原理进行的抽样调查,其所得资料经过

分析后,可被用来作统计推断总体

1.无干扰研究:指研究者不直接观察研究

对象的行为,不引起研究对象的反应,不干

扰研究对象的行为。

2.无干扰研究所研究的对象是过去已发生

的事件,其形式是:1文本2统计数字3历

史记录

3.无干扰研究依靠现有文本和数据。

1.理论研究方法是在已有的客观现实材料

及理论材料的基础上,运用各种逻辑的和非

逻辑方式进行加工整理,以理论思维水平的

知识形式反映客观规律方法的总称。

2.实证研究是根据假设去寻求论据,从现

实资料和数据来证实或证伪所提出的假设

3.理论研究则相反,从更高抽象层次的公

理、定律、法则或学说出发,运用逻辑推理

得出支持或否定假设的结果

4.从推理思维方法来说,实证研究属于归

纳法而理论研究属于演绎法

5.理论论证所关注的焦点是公理

理论验证是选择的演绎起点,并在起点和研

究假设之间建立一条合乎逻辑的推理链

1.逻辑分析法主要指“语言的转向”之后出

现的分析哲学、科学哲学中所使用的分析方

2.最基本的逻辑方法:是分析与综合

3.在分析与综合过程中,经常要用到:比

较与概括、演绎、归纳、抽象与具体

4.分析,是指将比较复杂的事物或现象按

一定的原则分解为各个部分,分别加以研

究,或者把事物或现象的个别方面、个别特

性从事物整体个别分离出来,单独加以研究

5.综合,指将通过分析获得的事物或现象

的各个方面、各个部门或各个侧面的认识,

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对整体的概括性的认识

6.理论研究方法是在已有的客观现实材料

及理论材料的基础上,运用各种逻辑的和非

逻辑方式进行加工整理,以理论思维水平的

知识形式反映客观规律方法的总称。

7. 比较指在分析的基础上,把同一事物

或不同事物的某些方面、某些要素或某些侧

面加以比较,确定其相同点、不同点和相互

间的关系或联系,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属性

和运动规律。

8. 概括是指在分析和比较的基础上,抓

住不同事物的异同或同一事物中不同方面

的异同,舍去其非本质的不同点,将共同性

的本质特征综合起来。

9. 演绎法是一种以已知的一般性或普遍

性认识为前提,推断出个别的或特殊的结论

的逻辑方法。演绎法的过程是从一般到特殊

推断到结论,其认识范围没有超出前面所推

断出的范围,因此结论有其必然性。

1.博弈是指一些个人、团队或其他组织,

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约束条件

下,依靠所掌握的信息,向时或先后,一次

或多次,从各自可能的行为或策略集合中进

行选择并实施,各自从中取得相应结果或收

益的过程。

2.一个标准的博弈包括:参与人、行为、

信息、策略、次序、收益、结果、均衡等八

个方面。

3.博弈的参与人,也称为“博弈方”,是指

博弈中独立决策、独立承担后果,以自身利

益最大化来选择行动的决策主体。

4.博弈方的收益,又称“支付”,是参与人

从博弈中做出决策选择后的所得和所失,它

是所有参与人策略或行为的函数,是每个参

与人真正关心的东西。

5.合作博弈也称为“正和博弈”,是指博弈

双方的利益都有所增加,或者至少是一方的

利益增加,而另一方的利益不受损害,因而

整个社会的利益有所增加。

6.非合作博弈是指一种参与者不可能达成

具有约束力的协议的博弈类型,这是一种具

有互不相容味道的情形。

7.静态博弈是指在博弈中,参与人同时选

择或虽非同时选择但后行动者并不知道先

行动者采取了什么具体行动。

8.动态博弈是指在博弈中,参与人的行动

有先后顺序,且后行动者能够观察到先行动

者所选择的行动。

9、完全博弈是指在博弈过程中,每一位参

与人对其他参与人的特征、策略空间及收益

函数有准确的信息。

10.不完全信息博弈是指如果参与人对其他

参与人的特征、策略空间及收益函数信息了

解的不够准确、或者不是对所有参与人的特

征、策略空间及收益函数都有准确的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博弈就是不完全信息

博弈。

11.非合作博弈又分为:⑴完全信息静态博

弈⑵完全信息动态博弈⑶不完全信息静态

博弈⑷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12.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中各博弈方同时决

策,且所有博弈方完全了解博弈中的各种情

况下的策略及其得益者。

13.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是指博弈中信息是

完全的,即双方都掌握参与者对他参与人的

战略空间和战略组合下的收益函数有完全

的了解。

14.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是指至少某一个

局中人不完全了解另一个局中人的特征,即

不知道某一参与人的真实类型,但是知道每

一种类型的出现的概率。

1.数据是关于自然、社会现象和科学试验

的定量或定性的记录,是科学研究最重要的

基础。数据分类标准:

2.数据按性质可分为:定位数据;定性数

据;定量数据;定时数据

3.数据按表现形式分为:⑴数字数据;如

各种统计或测量数据。⑵模拟数据,由连续

函数组成,又分为图形数据(如点、线、

面)、符号数据、文字数据和图像数据等。

4.统计数据是常见的重要数据之一,是指

统计工作活动过程中所取得的反映国民经

济和社会现象的数字资料以及与之相联系

的其他资料的总称。

5.从计量尺度计量的结果来看,可以将统

计数据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定类数据2定

序数据3定距数据4定比数据

6.例如,学生某门课程的考分,可以从高

到低分类排序,形成90分、80分、70分,

是定距数据

1.数据分析时,首先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

计分析,以发现其内在规律,再选择进一步

分析的方法。

2.描述性统计分析要对调查总体所有变量

的有关数据做统计性描述,主要包括:数据

的频数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分析、数据离

散程度分析、数据的分布及基本统计图表。

3.在数据的预处理部分,我们可以利用频

数分析和交叉频数分析来检验异常值,频数

分析也可发现一些统计规律。

4.数据的集中趋势分析是用来反应数据的

一般水平,常用的指标有平均值、中位数和

众数等。

5.平均值是衡量数据的中心位置的重要指

标,反映了一些数据必然性的特点,包括算

数平均值、加权算术平均值、调和平均值和

几何平均值。数据的离散程度分析主要是用

来反映数据之间的差异程度,常用的指标有

方差和标准差。

1.统计表一般都包括:总标题、横标题、

纵标题、数字资料、单位、制表日期。

2.统计图是据统计数字,用几何图形、事

物形象和地图等绘制的图形,它具有直观、

形象、生动、具体等特点。

3.统计的类型有很多,主要有:①条形图

②扇形图③折线统计图④茎叶统计图⑤直

方图⑥箱线图⑦统计地图

4.直方图:用矩形的宽度和高度(即面积)

来表示频数分布的图形。

5.箱线图:由一组数据最大值、最小值、

中位数和上下四分位数五个特征值绘制而

成,反应原始数据分布的图形。

6.扇形图:以一个圆的面积表示事物的总

体,以扇形面积表示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数的

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图,也叫百分数比

较图。

7.折线图:以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统

计数量的增减变化的统计图,叫作折线统计

图。

8.误差是指一个量的观测值或计算值与其

真值之差,特指统计误差,即一个量在测量、

计算或观察过程中由于某些错误或通常由

于某些不可控制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偏离

标准值或规定值的数量。

2.从误差的来源及其测量结果影响的性质

来看,误差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或

称偶然误差)和粗大误差(或称过失误差)。

3.系统误差:又叫做“规律误差”。他是在

一定的测量条件下,对同一个被测尺寸进行

多次重复测量时,误差值的大小和符号(正

值或负值)保持不变,即向一个方向偏离,

或者在条件变化时,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误

差。

4.随机误差,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物理

量进行多次测量,由于各种偶然因素,会出

现测量值时而偏大,时而偏小的误差现象,

此类型的误差叫做随机误差。

5.产生随机误差的原因很多,例如读数时,

视线的位置不正确,测量点的位置不准确,

实验仪器由于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而产

生微小变化。

6.大量次数的测量所得到的一系列数据的

随机误差都服从一定的统计规律,这些规律

有:⑴绝对值相等的正的与负的误差出现机

会相同。⑵绝对值小的误差比绝对值大的误

差出现的机会多。⑶误差不会超出一定的范

围。

7.粗大误差是超出规定条件下预期的,一

种显然与事实不符的误差,这是每一个研究

工作者应力求避免的。产生粗大误差的原因

有测量方法错误,测量仪器有缺陷,操作时

疏忽大意,读数、记录、计算的错误等。

8.模型误差:要将复杂的现象抽象归结为数学模型,往往要忽略一些次要因素的影响,对问题做一些简化。因此数学模型和实际问题有一定的误差,这种误差称为模型误差。

9.测量误差:在建模和具体运算过程中所用的数据往往是通过观察和测量得到的,由于精度的限制,这些数据一般是近似的,即有误差。这种误差称为测量误差。

10.截断误差:由于实际运算只能完成有限项或有限步运算,因此要将有些需用极限或无穷过程进行的运算有限化,对无穷过程进行截断,这样产生的误差称为截断误差。11.舍入误差:在数值计算过程中,由于计算工具的限制,要对一些数字进行四舍五入,保留前几位数作为该数近似值,由此产生的误差称为舍入误差。

12.抽样误差是指样本指标和总体指标之间数量上的差别,例如,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的差异、样本比例与总体比例的差异等。抽样误差是由于抽样的非全面性和随机性所引起的偶然性误差。

13.非抽样误差是由随机抽样的偶然性因素以外的原因所引起的误差,并非抽样调查所特有、而是所有统计调查都可能产生的误差。

14.抽样平均误差(抽样标准误)是样本均值或样本比例的标准差,它反应样本均值或样本比例与总体均值或总体比例的平均差异程度。

15.误差还有一种表示方法,叫相对误差,它是绝对误差与测量值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的比值

1.回归分析(regression analysis)是确定两种或两种以上归分析按照涉及的自变量的多少,可分为一元回归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按照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类型划分,可分为线性回归分析和非线性回归分析。

2.回归分析的主要步骤为:1根据预测目标,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2建立回归预测模型3进行相关分析4利用所求的关系式对某一过程进行预测或控制5计算并确定预测值。

3.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如果在回归分析中,只包括一个自变量和一个因变量,且二者的关系可以用一条直线近似表示,这种回归分析称为一元性回归分析。

一元性回归分析又称直线拟合,是讨论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最简单的处理方法。

1.方差分析又称变异数分析或“F检验”,是R.A.Fisher发明的,是检验多个总体均值是否相等的统计方法,用于两个及两个以上总体均值差别的显著性检验,本质上是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

2.常见的方差分析有: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双因素方差分析。

3.单因素方差分析用来研究一个控制变量的不同水平是否对观测变量产生了显著影响。

4.方差齐性检验是对控制变量不同水平下各观测变量总体方差是否相等进行检验。5. 多因素方差分析:用来研究两个及两个以上控制变量是否对观测变量产生显著影响。多因素方差分析不仅能够分析多个因素对观测变量的独立影响,更能够分析多个控制因素的交互作用能否对观测变量的分布产生显著影响,进而最终找到利于观测变量的最优组合。

1.主成分分析:是将多个变量通过线性变换以选出较少个数重要变量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又称主分量分析。

2. 主成分分析是根据原先提出的所有变量,建立尽可能少的新变量,使得这些新变量是两两不相关的,而且这些新变量在放映课题的信息方面尽可能保持原有的信息。1.因子分析是研究观测变量变动的共同原因和特殊原因,从而达到简化变量结构的目的的多元统计方法,是研究从变量群中提取

共性因子的统计技术。

2.起源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始于1904年

英国心理学家查尔斯·斯皮尔曼对学生智力

测验成绩的统计分析.

3.因子分析可在许多变量中找出隐藏的具

有代表性的因子。将相同本质的变量归入一

个因子,可减少变量的数目,还可检验变量

间关系的假设。

4.因子分析的主要目的是用来描述隐藏在

一组测量到的变量中的一些更基本的,但又

无法直接测量到的隐性变量。因子分析的主

要应用有两个方面:1是减少分析变量个数;

2是通过对变量间相关关系探测,将原始变

量进行分类。

1.聚类分析指将物理或抽象对象的集合分

组成为由类似的对象组成的多个类的分析

过程。

2.聚类分析也有不同的分类:按聚类变量

可分为样品聚类(又称Q聚类)和指标聚

类(又称R聚类);按聚类方法可分为系统

聚类和动态聚类。

1.结构方程建模法(简称SEM)是一种综

合运用多元回归分析、路径分析和确认型因

子分析方法而形成的一种统计数据分析工

具。可用来解释一个或多个自变量与一个或

多个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2.由于结构方程模型有效整合了统计学的

两大主流技术——因子分析和路径分析,因

此在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行为科学等

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结构方程模型允许自变量和因变量含有

测量误差,精确估计观察变量与潜在变量之

间的关系

4.结构方程模型能同时估计因子间的结构

和因子间的关系结构方程模型中的限制相

对较少,可以处理单一指标从属于多个因子

的因子分析,也可以处理多阶的因子分析模

型。

1.结构方程模型可以估计整个模型和数据

的拟合程度

2.结构方程模型的组成因素有六个:1潜

变量2指标3中介变量4调节变量5

控制变量6题项

3.潜变量分:1内生潜变量2外生潜变量

4.内生潜变量:受其它潜变量影响的潜变

量,也称为因变量、内显潜变量、内生因子

5.外生潜变量:由系统外其他因素决定的

潜变量,也称为自变量、外显潜变量、外生

因子

6.指标,分:1内生指标2外生指标

7.内生指标:是能够间接测量内生潜变量

的指标。

8.外生指标:是能够间接测量外生潜变量

的指标。

9.控制变量,是指那些除了实验因素(自

变量)以外的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这

些变量不是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变量,所以又

称无关变量、无关因子、非实验因素或非实

验因子。

10.结构方程模型包括两部分,即测量模型

和结构模型。测量模型反映的是指标与潜

变量之间的关系科研成果,科研人员在某

一科学研究课题中,通过考察调研,设计研

究和辩证思维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知识产

品的总称,且该知识产品经过技术鉴定或者

社会实践承认,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或者实

用价值。

2. 科研成果的特征:1科学性2创新性3先

进性4创造性5多样性

3. 科技成果,一般是自然科学技术研究成

果的简称。

4. 如1986年中国科学院在《中国科学院科

学技术研究成果管理办法》中将“科技成果”

定义为:某一科学技术研究课题,通过观察

试验和辩证思维活动取得的,并经过鉴定具

有一定学术意义或实用意义的结果

5. 根据联合国的分类方法,我们将科学研

究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

进而可以将科研成果划分基础研究成果、应

用研究成果和开发研究成果三种类型.

6. 基础研究分: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和应用

基础研究成果

基础理论研究成果是揭示自然界的现象、规

律、互相联系和运动规律,增加人类认识

世界的理论知识,从而解决自然科学所面临

的问题

8. 应用基础研究成果是为生产中出现的科

学技术问题提供可供实际应用的理论研究

方法和手段,为解决生产、工程的实际问题

提供理论依据

9. 应用研究成果是运用基础研究,特别是

应用基础研究的成果,解决成产中实际问题

的物质技术和方法技术,探索出用于生产的

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方法

的原型、雏形或原理性样式,得到应用于生

产的规律性和可行性。

10. 应用研究成果与应用基础研究成果的

区别在于,前者偏重理论应用,后者偏重理

论依据开发研究成果是在基础研究、应用研

究的成果的基础上,为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

题、工艺问题,研究新产品新技术所取得的

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新设计

12.科研成果的表现形式也日益多样化:1科

技论文2专利3其他科研成果

13.科技论文是在科学研究、科学实验的基

础上,采用概念、判断、推理、证明、反驳

等逻辑思维手段,以书面形式记录科学研究

和技术开发创新性工作成果的论述性文章

14.知识产权是指对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

占有、使用、处分和收益的权利

15.专利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

利权的简称,它是国家按专利法授予申请人

在一定时间内对其发明创造成果所享有的

独占、使用和处分的权利,它是一种财产权

16.其它成果:工艺图纸、技术方案、学术

报告、专著。科技论文包括:学年论文、毕

业论文、学位论文、综述性论文、会议论文、

期刊论文等

19.规范的科技论文具有的特征:1科学性2

独创性3理论性4规范性5可读性

20. 科技论文的科学性包括:内容的科学

性、表述的科学性和结构的科学性

25. 科技论文的分类按照写作目的与作用

角度分:1学术型论文2技术型论文3综述

性论文4学位论文

26.学术型论文是指各类学科的专门研究人

员、科技人员等提供给学术性期刊发表或者

向学术会议提交的学术论文

30.科技论文的结构分:1前导部分2论证部

分3附属内容

31.前导部分包括:1题名2作者署名3摘要

4关键词5引言。论文的附属部分主要包括:

致谢、参考文献、附录、注释等,主要陈述

了协助和指导论文写作和其他相关工作的

人员以及需要向读者补充的内容

36. 参考文献是从事科学研究时参考的各

类文献资料的总称,是现代科技论文的重要

组成部分

37. 附录是附在论文正文后面的有关资料,

是主体部分的补充或参考

注释也称注解,用于对论文中的一些词语的

简短的解释与说明,主要类型有正文夹注、

脚注和尾注

39. 论文投稿与发表的注意事项:1格式要

规范2投稿要对路3时机要把握

40. 根据《专利法》第二条规定,我国专利

分三种:1发明专利2实用型专利3外观设

计专利

44. 申请发明专利的,申请文件应当包括:

发明专利请求书、摘要、摘要附图(适用时)、

说明书、权利要求书、说明书附图(适用时),

各一式两份。

45. 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文件应当包

括:实用新型专利请求书、摘要、摘要附图

(适用时)、说明书、权利要求书、说明书

附图,各一式两份。

46. 申请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文件应当包

括:外观设计专利请求书、图片或者照片(要

求保护色彩的,应当提交彩色图片或照片)

以及对该外观设计的简要说明,各一式两

份。

47. 权利要求书的撰写权利要求书是用来

表达申请人对其发明创造所要求的保护范

围,应记载发明或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使

用的科技术语应当与说明书中使用的科技

术语一致,

48. 根据我国《专利法》有关规定,发明专

利申请的审批程序包括:1受理;2初审;3

公布;4实审;5授权

59. 国家自然科学奖授予在数学、物理学、

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等基础

研究和信息,材料、工程技术等领域的应用

基础研究方面,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

作出重大科学发现的中国公民,设一等奖和

二等奖

60. 国家技术发明奖授予运用科学技术知

识作出产品、工艺、材料等重大技术在明的

中国公民,设一等奖和二等奖

61. 国家科学进步奖授予在技术研究、技术

开发、技术创新、推广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成

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以及完成重大科

学技术工程、计划等过程中作出创造性贡献

的中国公民和组织,设一等奖和二等奖

62. 报奖申报的注意事项:1掌握国家省部

的科技奖励政策2确保申报材料的质量3提

高科技报奖答辩质量

临床科研设计与分析试卷(带答案)

. Word文档资料临床科研设计与分析试卷(带答案) 适用围: __________ 出题教师: __________ 题型得分单选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总分1. 资料整理的基础工作和资料分析的首要工作是对资料进行: ( ) A. 审核B. 演绎分析C. 归纳分析D. 分类 2. 查得资料比较杂乱,没有时代特点,属于哪种文献检索的特点:( ) A. 引文查找法B. 顺差法C. 综合查找法D. 逆差法 3. 某医生用针刺疗法治疗三种不同的疾病,目的在于弄清:针刺治疗对哪种病疗效最好,三种病人分别在甲、乙、丙三组接受相同的辅助治疗。 该医生每天依次给甲、乙、丙三组病人(每组30人)一一扎针,这样做人为产生了: ( ) A. 重复误差B. 随机误差C. 条件误差D. 抽样误差 4. 实验研究变量的三个组成部分是: ( ) A. 实验变量、过程变量和无关变量B. 实验变量、效果变量和无关变量C. 效果变量、过程变量和无关变量D. 效果变量、目标变量和有关变量 5. 为了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必要的工作是: ( ) A. 文献检索B. 选定课题C. 课题论证D. 历史分析 6. 根据访谈过程是否有严格设计的访谈提纲,可以把访谈调查分为:

( ) A. 结构性访谈调查和非结构性访谈调查 B. 个别访谈调查和集体访谈调查C. 访谈调查和网络访谈调查D. 一次性访谈调查和重复性访谈调查7. 研究生没有公开发表的学位论文属于类文献: ( ) A. 教育档案B. 书籍C. 其他D. 报刊8. 书目属于文献等级中的: ( ) A. 一次文献B. 四次文献C. 二次文献D. 三次文献9. 反映实验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关系的真实性,决定实验结果解释的是: ( ) A. 在效度 B. 生态效度C. 外在效度D. 总体效度10. 许多人习惯用单因素设计取代多因素设计,这样做在什么情况下易得出错误的结论: ( ) A. 因素之间独立时B. 样本含量较小时C. 因素之间有交互作用时D. 实验者操作不太熟练时11. 开展一项科学研究,何时开始运用统计学知识: ( ) A. 从最初的试验设计开始B. 有了试验数据之后C. 从计算机算出结果开始D. 有了试验设计之后12. 以下属于三次文献的是: ( ) A. 索引B. 手册C. 论文D. 文摘13. 为了研究一组因素X1,X2,,Xg对一组肺癌患者生存时间长短的影响,对病人进行追踪随访观察,观察结果分为两档,,即病人生存时间?2年和?2年,考察的危险因素有治疗方法(4种)、治疗前

科研常用的实验数据分析与处理方法

科研常用的实验数据分析与处理方法 对于每个科研工作者而言,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是在开始论文写作之前十分常见的工作之一。但是,常见的数据分析方法有哪些呢?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有: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对应分析、回归分析、方差分析。 1、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 聚类分析指将物理或抽象对象的集合分组成为由类似的对象组成的多个类的分析过程。聚类是将数据分类到不同的类或者簇这样的一个过程,所以同一个簇中的对象有很大的相似性,而不同簇间的对象有很大的相异性。聚类分析是一种探索性的分析,在分类的过程中,人们不必事先给出一个分类的标准,聚类分析能够从样本数据出发,自动进行分类。聚类分析所使用方法的不同,常常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不同研究者对于同一组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所得到的聚类数未必一致。 2、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 因子分析是指研究从变量群中提取共性因子的统计技术。因子分析就是从大量的数据中寻找内在的联系,减少决策的困难。因子分析的方法约有10多种,如重心法、影像分析法,最大似然解、最小平方法、阿尔发抽因法、拉奥典型抽因法等等。这些方法本质上大都属近似方法,是以相关系数矩阵为基础的,所不同的是相关系数矩阵对角线上的值,采用不同的共同性□2估值。在社会学研究中,因子分析常采用以主成分分析为基础的反覆法。

3、相关分析(Correlation Analysis) 相关分析(correlation analysis),相关分析是研究现象之间是否存在某种依存关系,并对具体有依存关系的现象探讨其相关方向以及相关程度。相关关系是一种非确定性的关系,例如,以X和Y 分别记一个人的身高和体重,或分别记每公顷施肥量与每公顷小麦产量,则X与Y显然有关系,而又没有确切到可由其中的一个去精确地决定另一个的程度,这就是相关关系。 4、对应分析(Correspondence Analysis) 对应分析(Correspondence analysis)也称关联分析、R-Q 型因子分析,通过分析由定性变量构成的交互汇总表来揭示变量间的联系。可以揭示同一变量的各个类别之间的差异,以及不同变量各个类别之间的对应关系。对应分析的基本思想是将一个联列表的行和列中各元素的比例结构以点的形式在较低维的空间中表示出来。 5、回归分析 研究一个随机变量Y对另一个(X)或一组(X1,X2,…,Xk)变量的相依关系的统计分析方法。回归分析(regression analysis)是确定两种或两种以上变数间相互依赖的定量关系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运用十分广泛,回归分析按照涉及的自变量的多少,可分为一

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与分析报告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备课人:发 【问题】统计调查的一般过程是什么?统计调查对我们有什么帮助?统计调查一般包括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等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周围世界,对未知的事物作出合理的推断和预测. 一、数据处理的一般程序 二、回顾与思考 Ⅰ、数据的收集 1、收集数据的方法(在收集数据时,为了方便统计,可以用字母表示调查的各种类型。) ①问卷调查法:为了获得某个总体的信息,找出与该信息有关的因素,而编制的一些带有问题的问卷调查。 ②媒体调查法:如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进行调查。 ③民意调查法:如投票选举。 ④实地调查法:如现场进行观察、收集和统计数据。 例1、调查下列问题,选择哪种方法比较恰当。 ①班里谁最适合当班长()②正在播出的某电视节目收视率() ③本班同学早上的起床时间()④黄河某段水域的水污染情况() 2、收集数据的一般步骤: ①明确调查的问题;——谁当班长最合适 ②确定调查对象;——全班同学 ③选择调查方法;——采用推荐的调查方法 ④展开调查;——每位同学将自己心目中认为最合适的写在纸上,投入推荐箱 ⑤统计整理调查结果;——由一位同学唱票,另一位同学记票(划正字),第三位同学在旁边监督。 ⑥分析数据的记录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 3、收集数据的调查方式 (1)全面调查 定义: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叫做全面调查。

全面调查的常见方法:①问卷调查法;②访问调查法;③调查法; 特点:收集到的数据全面、准确,但花费多、耗时长、而且某些具有破坏性的调查不宜用全面调查;(2)抽样调查 定义:只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数据来推断全体对象的情况,这种方法是抽样调查。 总体:要考察的全体对象叫做总体; 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 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那一部分个体叫做样本。 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样本容量没有单位); 特点:省时省钱,调查对象涉及面广,容易受客观条件的限制,结果往往不如全面调查准确,且样本选取不当,会增大估计总体的误差。 性质:具有代表性与广泛性,即样本的选取要恰当,样本容量越大,越能较好地反映总体的情况。(代表性:总体是由有明显差异的几个部分组成时,每一个部分都应该按照一定的比例抽取到) (3)实际调查中常常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获取数据,抽样调查的要什么? ①总体中每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②样本容量要适当. 例2、〔1〕判断下面的调查属于哪一种方式的调查。 ①为了了解七年级(22班)学生的视力情况(全面调查) ②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全面调查) ③为了了解全国农民的收支情况(抽样调查) ④灯泡厂为了掌握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情况(抽样调查) 〔2〕下面的调查适合用全面调查方式的是 . ①调查七年级十班学生的视力情况;②调查全国农民的年收入状况; ③调查一批刚出厂的灯泡的寿命;④调查各省市感染禽流感的病例。 〔3〕为了了解某七年级2000名学生的身高,从中抽取500名学生进行测量,对这个问题,下面的说确的是〔〕 A、2000名学生是总体 B、每个学生是个体 C、抽取的500名学生是样本 D、样本容量是500〔4〕请指出下列哪些抽查的样本缺少代表性: ①在大学生中调查我国青年的上网情况; ②从具有不同文化层次的市民中,调查市民的法治意识; ③抽查电信部门的家属,了解市民对电信服务的满意程度。 Ⅱ、数据的整理1、表格整理2、划记法

教育科研方法复习资料

1、判断题 1、教育研究的步骤: P3 (1)确定问题:待研究的问题的性质必须确定,即使只是一个结论。(2)查阅文献:查阅别人研究类似问题的信息。 (3)收集资料:需要适当的组织和控制,以便能够对手头的问题作出有效的决策。 (4)分析资料:针对问题。 (5)推导结论:需在研究的工作框架里,在对资料的分析的基础上获得。 研究过程已被描述为是有系统的和有秩序的,在一个大的框架中遵循着科学的方法步骤,但是不同的研究类型在如何完成这些步骤时有较大的灵活性,所以研究步骤是可以跳跃或交叉的。有些研究,如实验研究、验证假设的研究,问题已经被确定下来的;而定性研究中,通常的假设可能在资料收集完或以后也没有形成,直到对资料进行了分析后才得出。 2、教育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P4-8 研究的效度指结论能被明确解释的程度(内在效度)和结论的普遍性(外在效度)。 研究的信度指研究的方法、条件和结果是否可重复,是否前后一贯性。信度是效度的一个必要的保证,从本质上说,信度和效度共同构成了研究的可靠性。 3、内在效度与外在效度 P4-8 内在效度是指研究结果能被明确解释的程度。 外在效度就是研究结果能被推广到其他总体条件、时间和背景中的程度。 很大程度上说,内在效度是外在效度的先决条件。如结果不能被解释,就不大可能进行推广。 4、行动研究中的实验 P104 行动研究含有实验时,所使用的研究设计很可能是准实验设计。 行动研究可运用各种定量的或定性的研究方法,当行动研究涉及到实验时,它在性质上更接近准实验研究。 如果在研究中涉及到实验处理,这样的研究往往是准实验研究,大量的行动研究都是准实验研究。 5、量的研究方法与性的研究方法的比较 P140 第一,量的方法主要依赖标准式测量方法,在有限和固定设计范畴中研究教育经验和现象,定性研究方法,使得研究者更仔细地研究所选择的论题,并且不受先前决定的分析范畴所限制,实地研究更具深度、开

资料分析练习题及解析

资料分析练习题及解析 一、世界煤储量在世界能源总储量中占90%,按目前规模开采可持续200年左右。据19世纪80年代初世界能源会议等组织的资料,世界煤资源地质储量为14.3万亿吨,其中探明储量为3.5万亿吨,约占24.5%;在总储量中硬煤占75%,褐煤占25%。按硬煤经济可采储量以美国、俄罗斯、中国最为丰富,分别占世界总量的24.8%、21.5%、19.6%,共占2/3。1.在世界煤炭资源地质储量中,未探明储量占总储量的()。 A.25.1% B.74.9% C.75.5% D.25% 2.硬煤经济可采储量占世界总量比例最高的国家是()。 A.美国 B.中国 C.俄罗斯 D.都不是 3.在世界煤炭总储量中,硬煤大约有()。 A.9.84万亿吨 B.10.73万亿吨 C.3.58万亿吨 D.14.3万亿吨 4.在世界煤炭总储量中,硬煤占的比例比褐煤高()。 A.50% B.25.1% C.3.3% D.24.8% 5.在世界煤炭总储量中,硬煤的储量比褐煤的储量多()。 A.7.15万亿吨 B.3.58万亿吨 C.10.73万亿吨 D.6.78万亿吨 某工厂生产的400支灯泡使用寿命统计 6.使用寿命在400~

A.14 B.46 C.76 D.62 7.使用寿命在700~799小时的灯泡比800~899小时的灯泡多多少支?()。 A.68 B.62 C.6 D.10 8.使用寿命在1 000小时以上的灯泡有多少支?()。 A.22 B.6 C.28 D.48 9.使用寿命在1 000小时以下的灯泡有多少支?()。 A.220 B.280 C.372 D.370 10.使用寿命在300小时以下的灯泡有多少支?()。 A.14 B.0 C.12 D.无法确定 我国自然科技人员数及其构成 11.与1952年相比,1978年我国科技人员增加了()。 A.392 000人 B.39.2万人 C.3 920 000人 D.392千人 12.1986年科技人员中,占比重最大的是()。 A.卫生技术人员 B.工程技术人员 C.农业技术人员 D.教学人员 13.1986年我国科研人员有()。 A.363 130人 B.364 136人 C.363 146人 D.363 132人 14.1986年我国科技人员构成中,卫生技术人员所占比重比农业技术人员高()。 A.21.4 B.20.4% C.21.4个百分点 D.21.4‰ 15.1986年我国科技人员约是1952年的()。

数据整理分析方法

数据梳理主要是指对数据的结构、内容和关系进行分析 大多数公司都存在数据问题。主要表现在数据难于管理,对于数据对象、关系、流程等难于控制。其次是数据的不一致性,数据异常、丢失、重复等,以及存在不符合业务规则的数据、孤立的数据等。 1数据结构分析 1元数据检验 元数据用于描述表格或者表格栏中的数据。数据梳理方法是对数据进行扫描并推断出相同的信息类型。 2模式匹配 一般情况下,模式匹配可确定字段中的数据值是否有预期的格式。 3基本统计 元数据分析、模式分析和基本统计是数据结构分析的主要方法,用来指示数据文件中潜在的结构问题。 2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用于指示业务规则和数据的完整性。在分析了整个的数据表或数据栏之后,需要仔细地查看每个单独的数据元素。结构分析可以在公司数据中进行大范围扫描,并指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区域;数据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确定哪些数据不精确、不完整和不清楚。 1标准化分析 2频率分布和外延分析 频率分布技术可以减少数据分析的工作量。这项技巧重点关注所要进一步调查的数据,辨别出不正确的数据值,还可以通过钻取技术做出更深层次的判断。 外延分析也可以帮助你查明问题数据。频率统计方法根据数据表现形式寻找数据的关联关系,而外延分析则是为检查出那些明显的不同于其它数据值的少量数据。外延分析可指示出一组数据的最高和最低的值。这一方法对于数值和字符数据都是非常实用的。 3业务规则的确认 3 数据关联分析 专业的流程模板和海量共享的流程图:[1] - 价值链图(EVC) - 常规流程图(Flowchart) - 事件过程链图(EPC) - 标准建模语言(UML) - BPMN2.0图 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又称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是目前人工智能和数据库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所谓数据挖掘是指从数据库的大量数据中揭示出隐含的、先前未知的并有潜在价值的信息的非平凡过程 利用数据挖掘进行数据分析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分类、回归分析、聚类、关联规则、特征、变化和偏差分析、Web页挖掘等,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数据进行挖掘。 ①分类。分类是找出数据库中一组数据对象的共同特点并按照分类模式将其划分为

课题研究过程中怎样收集和整理资料

课题研究过程中怎样收集和整理资料 吉林省东丰县三合中学王纪娟 一、课题资料的内容 课题资料是指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全部资料,是科研课题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如实地记载了一个课题从策划、立项、研究到最后结题的全过程。它不仅是课题成果的佐证材料,课题验收的重要依据,更是开展科研工作的保证。从目前中小学科研课题研究工作的基本情况看,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六方面资料: 1.基础性资料:此类资料涉及课题研究的前期调查、假设、课题论证、最终选定等,是反映课题研究基本情况的资料。 这种基础性资料主要包括: (1)课题申报表和评审议定书。 (2)课题立项通知书。 (3)课题实验教师基本情况调查表,如学历、专业、教龄、教学水平、已取得的教研成果、研究专长等。 (4)课题实验研究对象登记表及名册,包括实验对象的基本情况,如姓名、性别、家庭成员、家庭住址、父母职业、个人兴趣、爱好、性格、文化程度等。 (5)教育科研各项规章制度。 (6)课题开题论证报告和课题研究的方案(包括方案的修改稿)。 (7)课题研究运作的各种审批手续。 (8)各种调研问卷、实验记录资料。 (9)研究对象和参照对象研究前、研究中、研究后的智力、能力、知识等方面的检测或调查资料。 (10)专家的论证材料和鉴定意见(开题、中期、结题三阶段)。 (11)课题研究各阶段查阅和学习的文献资料目录。 2.计划性资料:此类资料涉及课题研究的整体设计与部署,是整个课题实施的蓝图,对课题研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包括课题研究各阶段所形成的各类计划方案,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主要设想和调整等方面的内容。

具体来讲是指: (1)课题研究的总体设计与实施方案。 (2)子课题的研究方案。 (3)课题组个人的研究计划。 (4)研究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工作计划。 (5)各年度课题研究计划。 3.过程性资料:它是课题研究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资料,也是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关键性资料。这些资料比较繁杂,重在随时随地地搜集、积累与整理,特别要注意研究过程中的原始数据与资料。 大致包括以下内容: (1)各学年课题研究进展报告。 (2)每一阶段重要的活动记录材料或阶段成果记录(包括研讨、交流、展示、发表或社会反响方面的内容)。 (3)中期总结报告或检查材料(对研究过程进行阶段回顾和总结的各种情况记录)。 (4)有关领导、专家及上级教育科研人员的咨询活动记录、听课记录等。 (5)研究过程中对研究对象的全部观察记录、调查材料、测验统计等。 (6)研究全程中各阶段的教学设计、研究方法设计、检测评价试卷、问卷及检测所得的一些数据资料。 (7)研究中异常情况、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的记录。 (8)典型实验课纪实、教案、课后分析研究记录。 (9)参与课题研究人员的记录、随笔。 (10)研究过程中自制和引进的文字教材、音像教材、电教软件及其他教学材料。 (11)与课题研究有关的活动的文字、照片、录像、光碟、录音等记录资料。

大学重点科研项目申请书

北方民族大学重点科研项目申请书(民族问题研究) 项目名称新型城镇化下城市回族人口流动研究 项目类别二类项目 申请人 所在单位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申请日期 2015 年6月10日 北方民族大学科研处 二〇一五年制

一、数据表 项目名称新型城镇化下城市回族人口流动研究 项目类别一类项目□二类项目□√ 预期成果系列论文 负责人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 行政职务专业职务学历/学位 研究专长民族经济学担任导师否 课题组负责人近期承担与本项目相关的科研项目情况(只填省部级及以上项目)项目来源项目名称起止时间完成情况 课题组成员姓名出生年月职称学位工作单位研究专长本人签字 区域经济 经济思想史 区域经济 民族经济 民族经济 民族经济 申请经费(单位:万元) 5 预计完成时间2018 年6 月30 日

二、课题论证 1.本课题研究的应用价值和学术价值,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价。 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基本观点和创新之处。 3.前期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限4000字以内。 (一)本课题研究的应用价值和学术价值,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价 1.本课题研究的应用价值和学术价值 20世纪90年代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农村人口纷纷流向城市,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城市中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越来越多。与普通的流动人口相比,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不仅是城乡流动的反映,还是跨民族交往的反映。因此,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也显得更加复杂,遭受城乡流动与跨民族交往的双重挑战与考验。由于现阶段我国的城乡差异和民族差异的普遍存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正日益成为城市社会中典型的弱势群体之一。由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生活环境与现在的城市环境不同,原有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同城市生活存在一定的反差,再加上风俗习惯的不同,不能迅速适应城市生活,给城市民族关系带来了不稳定因素,给城市的社会秩序、城市治安和城市管理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和压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程度的高低正是衡量我国城乡差异和民族差异大小的重要标尺,也是影响我国各民族和谐发展、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 是我国回族聚居的省份,越来越多的回族流动人口流入城市,同样面临到回族流动人口适应城市环境、融入城市的问题;同样遭受城乡流动与跨民族交往的双重挑战。该项目研究针对宁夏回族流动人口从文化生活、社会关系、城市适应与文化变迁等几个方面进行实地调查研究,解决城市社会中新的弱势群体回族流动人口的贫困问题。 (1)理论意义。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的研究在学术界尚处于初始阶段,无论是概念界定还是测量指标,前人的成果相当有限。在理论方面,社会融入相关的社会学理论多为舶来品,而这些理论是基于外国移民的社会融入研究提出的。这些理论虽具有借鉴价值,但对我国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问题的解释力度还是有限的。本研究基于宁夏回族流动人口,试图构建ANN(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来研究影响回族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的影响因素,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这是对民族理论的进一步深化研究。 (2)实践意义。研究宁夏回族人口流动问题,有助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谐稳定发展。从微观层面看,研究宁夏回族流动人口的文化生活、社会关系、城市适应与文化变迁,从而促进回族流动人口更好的融入到城市生活。从宏观层面看,宁夏的研究可以为西北其他地区提供借鉴经验。西北地区有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哈萨克族等主要的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各民族的团结和稳定。本研究通过分析宁夏回族流动人口的从文化生活、社会关系、城市适应与文化变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宁夏回族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问题的症结所在,以期能够为政府的社会管理工作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2.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价

科研作图与数据分析

实验报告 实验二科研作图与数据分析 一、实验目的意义 作图是科研基本素养之一,科研绘图不仅是美学作品,更是卓越科研成果的凝练结晶。图形是高效的可视化信息交流方式,清晰准确的图片可以快速而有效传递和帮助理解文字信息,加强与文章的整体联系;数据分析是指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收集来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提取有用信息和形成结论而对数据加以详细研究和概况总结的过程,是为了寻求问题的答案而实施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行为。 通过实验,理解与重视科研作图的重要性,了解主要作图软件并掌握常用作图方法。实验二分为两节,此次实验主要通过对所给数据的分析,掌握利用方差分析2012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的步骤,提高自身的结果分析能力与文字表达能力,逐步为科研论文写作打下基础。 本次实验还应掌握一些查阅文献的方法,通过查阅有关小麦密度试验的英文文献,并将摘要翻译成中文的过程,达到提高自身文献阅读能力,熟悉文献查找方式与写作格式的目的。 二、实验工具 软件:方差分析2012 三、实验步骤 1、选择多点二因素随机区组实验:年数为2,A处理数4个-免耕、旋耕、翻耕、深松耕作,B因素处理数2个-覆盖和不覆盖,实验重复数为3次,然后进行方差分析,将分析结果以表格形式表达。

2、选择两因素随机区组实验:分别对每年进行分析。A处理数4个-免耕、旋耕、翻耕、深松耕作,B因素处理数2个-覆盖和不覆盖,实验重复数为3次,然后进行方差分析,将分析结果以表格形式表达。 3、登录Web of science 网页,选择数据库为“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在检索框中依次输入“wheat”和“density”,进行检索时可自行设置其他检索依据,选择一篇文献并将其摘要翻译成英文。 四、结果分析与讨论 1、不同年份、耕作方式、覆盖方式对小麦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的影响 表1 产量性状方差分析(F值) Table 1 Analysis of variance (F value) 变异来源Source of variation 有效穗数(个/m2) Number of productive ear 穗粒数(个/穗) Number of grains per ear 千粒重(g) 1000-grain weight 理论产量(Kg/hm2) Theoretical yield 实际产量 (Kg/hm2) Y 0.0ns0.0ns0.0ns0.0ns0.0 A 14.4** 6.8**31.4**25.4**82.7** B 2.0ns 2.2ns0.3ns0.3ns12.6** Y×A 0.0ns0.0ns0.0ns0.0ns0.0 Y×B 0.2ns25.6**114.1**0.1ns31.8** A×B 2.0ns 2.2ns0.3ns0.3ns12.6** Y×A×B 10.5**9.0**23.9**9.5**8.3** 注:Y、A和B分别表示年、耕作方式和覆盖率。ns、*和**分别表示不显著、0.05和0.01显著水平。 Note:Y factor for year,B factor for tillage method and C factor for coverage rate. ns means the difference is not significant. * and ** indicate significance at 0.05 and 0.01 probability levels. 各耕作方式下,平均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差异极显著,年份、耕作方式与覆盖方式的交互作用在各产量性状下极显著。覆盖方式、耕作方式与覆盖方式互作都分别仅对平均实际产量差异极显著。年份、年份与耕作方式的交互作用对各产量性状差异都不显著,年份与覆盖方式的交互作用对穗粒数、千粒重、实际产量有极显著影响。

医学科研实验记录与整理

医学科研实验记录与整理 1 概述 1.1科研的基本构成 ※科研选题:确定要研究什么,为什么研究以及如何去研究(开题与方案设计); ※科研实践:将科研计划付诸实施的过程,即验证预期设想。需要记录实施过程,在过程中的发现证据并对重点问题进行讨论。 ※科研总结:对科研实践中的发现和结果进行科研总结,分析与整理的过程(撰写论文、申报成果与专利、成果应用等) 1.2 科研记录定义与特点 ※实验记录: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应用实验、观察、调查或资料分析等方法,获得真实结果的直接记录或统计的各种数据、文字、图表、图片、照片、声像等原始资料的直接记录。它是深入进行课题研究的基础资料。 ※科研记录是对科研实践全部过程的客观、全面、准确的科学描述。其特点是:客观真实性(灵魂)、全面完整性(要求)、科学准确性(价值) 1.3实验记录要求 ※可溯源性:任何专业人员任何时候都能看得懂,内容记录全面; ※可重复性:在相同实验材料及条件下可得到同样的结果; ※科学严肃性:科研轨迹科学,记录严肃认真。 2 科研实验记录的重要性 2.1 便于分析科研过程中的成败得失 ※便于以后追查实验细节; ※发现与实验预期不一致的情况,充分把握和利用数据,分析并发现原因,以求突破; ※科学记录以便发现失败之处,避免在同一地方跌倒两次。

2.2 便于进行科研工作的归纳和总结 ※科研的目的在于发现自然界中一切未知领域中有价值的现象和规律; ※论文发表是科研工作成就的具体体现; ※规范的科研记录要求对各部分研究及时分析与总结,及时采集实验证据和图片资料; ※科研总结使论文撰写更方便、准确; ※论文或其他成果资料都应当在记录里遭到原始的依据,体现真实性。 2.3可以提供科研重复的依据和参考 ※为进行本项研究所必需的必要重复实验提供参考; ※为以后类似研究工作中需要的重复实验提供资料; ※研究被置疑而需要进行补充或重复相同实验时,可以提供准确的参考。 2.4 有利于培养严谨的科学思维 ※是培养自身能力的重要环节,不可忽视; ※合格的科研记录,必须体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轨迹; ※认真严谨的科研态度。 2.5实验记录审查合格才能毕业答辩 ※实验记录是证明你做过科研,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可靠性以及发表论文的唯一依据。 3 实验记录书写原则 3.1 客观真实 ※必须如实记录,当实验出现操作错误或失败时,不可篡改编造; ※有意或无意造成实验记录错误都将降低其科学价值; ※第一时间记录,不要写回忆录(当天写完,随身携带) 3.2 科学准确 ※使用专业词汇、词语,避免歧义或内容模糊;

科研项目选题与立项的方法研究

题目:科研项目选题与立项的方法研究 学院: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岩土工程 学号:1401466 姓名:邢民

科研项目选题与立项的方法研究 作为一个刚刚读研究生的我们,在即将要做的毕业论文的课题选题是我们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我是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的土木工程专业的保送研究生,所以我现在的课题方向基本已经确定,下面我针对我的课题选题的方法与大家共同分享。 老师很早前就告诉我们,课题的选择是开展好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前提和关键,课题选择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研究的进程,我们大部分往往由于问题选择的不恰当而影响研究,有些则无法得到最后的研究成果,导致整个研究被迫半途而废,从而影响了自己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我们选择课题的来源途径一般有以下几种: (1)从社会需要出发选题; (2)从当前的工程现状的分析总结中选题; (3)从导师或别人的指点、谈话、建议中选题; (4)从他人的论文研究中选择课题。他人科研课题也是产生的重要来源; (5)从个人的学习实践经验中选择课题; (6)从研究理论上的定向点、矛盾点、争论点等方面选题。 (7)现场工程实际遇到的困难出发 在我的选题过程中,我的指导老师王老师给我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初步涉及课题研究,要从具体的问题入手,避免涉及大而空的问题; 2.尽量选择描述性的课题,避免过于抽象的课题; 3.尽量从自己的学科或感兴趣的范围选择课题; 4.选择课题要考虑实施研究的可行性; 5.选题要明确所提出与解决的问题; 6.选择的课题要对解决实际问题有指导作用; 7.选题要有创新意识; 8.善于从周围的社会现象中寻找、发现问题; 9.选题应尽可能地反映当今社会的焦点、热点问题。 我们研究生课题选题不仅仅是对研究内容与范围的笼统规定,更重要的是选择并确定一个主导线索清晰的中心研究问题。选择研究问题是课题研究最难的一步,也是决定研究价值和质量。我们选题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资料分析中的五大计算技巧

资料分析中的五大计算技巧 一、乘除法转化法 在资料分析中,有一类比较典型的题目,已知某事件的末值b和增长率或负增长率x%,要求出初值a,列式计算为a=b÷(1+x%)或a=b÷(1-x%)。这是一个除法运算。 计算时,一般来说,除法运算比乘法更难计算;我们可以利用分数的性质和数学公式,把上述式子转化为乘法运算。 数学公式:(1-x)(1+x)=1-x 当x与1相比很小时,x 接近于0,则1-x ≈1,这样的话,可以得到: 1-x≈,1+x≈ 原式可以转化为 a=b÷(1+x%)≈b×(1-x%) a=b÷(1-x%)≈b×(1+x%) 注意:当选项间的差距比较大时,推荐使用这种方法;当差距比较小时,则需要验证一下。而且,增长率或负增长率大于10%时,不建议使用该方法。 二、分子分母比较法 根据分数性质,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大于分子小的分数; 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大于分母大的分数。 还可以推出: 两个分数比较,分子大而分母小的分数大于分子小而分母大的分数; 分子、分母都大的分数和分子、分母都小的分数则不能直观判断大小。 三、同项相消法 在解题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比较复杂的关于增长比较的题目,每一步的计算相对比较复杂,但列出总的计算式后会出现一些相同项同时出现在被除数和除数中,而且计算关系也是相同的,我们可以把这些相同项相互抵消,使运算得到简化。 四、首数法 首数法与尾数法相对,它是通过确定和、差、积、商的首数来确定答案的方法。

同样可以认定最前一位或几位数字。 五、进舍位法 进舍位法即对运算所用数据进行加工,有效数字第三位或者后面的0、1、2直接舍掉,后面的8、9直接进位。! 2009年公务员资料分析如何做? 应试技巧: 吃透材料,阅读之前要有问题意识,要把乱七八糟的东西看成是一个整体。不论考试题目有什么要求,总是离不开三个问题,原因,现状,对策。 分析材料的时候要问自己五个问题: 1. 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 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何 3. 问题的表现是什么, 4. 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5. 对策是什么。 阅读的基本套路:一勾二概三分类。三遍四步法,用30-40分钟。 第一步:对段落标号,勾画关键词或者关键句, l 首尾句原则 l 关联词原则 l 常见词原则:根源,危害,教育,体制,领导,法律,法规,监督,落实,经验教训,经调查,资料显示,反映,看出,告诉,据某某讲,据报道,初步推测,分析,强调,指出,认为。 一般标注关键词即可,但最终要的是把握材料的整体性,材料之间的关联性,材料在整个申论材料重的地位,以及从哪个角度分析对自己最有利。特别要注意的是典型现象,事例和图表。 第三步:分门别类,梳理材料之间的关系。 横向原则:并列关系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原因,甲乙丙丁四种现象等等。对立关系如积极消极方面,成绩和问题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