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颂》

《雷电颂》
《雷电颂》

《雷电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情况以及《雷电颂》在《屈原》中的地位。了解作品背景是把握本文的前提。

2、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中感悟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3、体会象征含义。体会课文抓住事物的特征展开的丰富的想像,理解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

1、朗读理解内容与思想

2、体会象征含义,学习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课文的思想内容,象征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端午节的由来你知道吗?——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国人。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后遭谗去职,迭遭放逐。至首都郢为秦兵攻破,遂投汨罗江而死。后世所见屈原作品,皆出自西汉刘向辑集的《楚辞》。这本书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中有《离骚》《九歌》《九章》等。

屈原的伟大人格深深感染着无数后人,比如汉代的政论家贾谊写过《惜誓》《吊屈原赋》,现代诗人郭沫若也是对他无比敬仰的一位,他创作了五幕历史剧《屈原》。塑造了我国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兼诗人──屈原的形象,他具有深切的爱国爱民思想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

戏剧常识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戏剧的种类很多。根据表演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戏曲等。话剧以对话为主,如《雷电领》;歌剧以歌唱为主,如《白毛女》、《图兰朵》;舞剧以舞蹈为主,如《丝路花雨》;戏曲是我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包括昆曲、京剧和各种地方戏,以歌唱、舞蹈为主要表演手段。根据剧情的繁简和结构的不同,戏剧又可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根据题材所反映的时代的不同,戏剧可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另外,根据矛盾冲突性质和表现手法的不同,戏剧还可以分为喜剧、悲剧和正剧。正剧兼有悲剧和喜剧的因素,在古今中外的戏剧作品中占的比重最大。

剧本是舞台演出的依据和基础,是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戏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剧本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

1.有尖锐的矛盾冲突即戏剧冲突。戏剧冲突展现人物性格特点,推动剧情的发展,揭示作品的主题。戏剧冲突的发展变化过程就构成了剧本的情节结构。剧本的情节结构,一般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有的多幕剧还有序幕和尾声。

2.主要运用人物语言(对话、唱词、独白、旁白)、动作塑造人物形象。人物语言、动作高度个性化,符合各自身份和性格特点。

3.适合舞台演出。人物、事件、时间、地点高度集中,人物不能太多,事件不能纷繁,场景不能过多地变换。

4.有舞台说明。舞台说明写在每一幕(或场)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内容包括人物、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

二、介绍时代背景,写作意图及全剧梗概。

1、请学生介绍作者情况。

2、教师说明《屈原》创作的时代背景和写作意图。《屈原》写于1942年1月,这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也是国民党反动统治最为黑暗的时候。半壁河山沦于敌手,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并且悍然发动“皖南事变”,大肆屠杀爱国抗战的军民,掀起反共高潮。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创作了《屈原》,以鞭挞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他说:“全中国进步人民都感受着愤怒,因而我把这时代的愤怒复活到屈原的时代里去了。换句话说,我是借了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当时的时代。”郭沫若借历史上的屈原的悲剧,展示了现实世界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爱国与卖国的尖锐、激烈的斗争,起到了“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作用。

3、教师介绍全剧内容以及〈〈雷电颂〉〉在〈〈屈原〉〉中的地位。

全剧分为“橘颂”“受诬”“招魂”“被囚”“雷电颂”五幕。作者对伟大诗人屈原的“独立不移”“坚贞不屈”“光明磊落”的崇高品质的塑造,撼动了进步人民的灵魂。课文节选的是第五幕的第二场,是全剧的高潮部分。尤其是“雷电颂”一幕中的独白,激起过多少爱国人士的共鸣。这段著名的长篇抒情独白用风雷电与黑暗的撞击,表达了屈原与旧世界决绝的心声,充满了对光明的讴歌和向往。屈原和雷电同化了,而郭沫若又和屈原同化了。人们可以在这个历史形象中看到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周恩来同志称赞说:“屈原并没有写过这样的诗词,也不能写出来,这是郭沫若借屈原的口说出自己心中的怨愤,也表达了蒋管区人民的愤恨之情,是向国民党压迫人民的控诉,好得很!”《屈原》的创作在当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它大大鼓舞了全民族团结抗日的斗争意志,有力抨击了蒋介石集团的法西斯暴政。《屈原》在当时国民党统治的中心──重庆上演,轰动了整个山城,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每次演出都被观众爆发出的雷鸣般的掌声所淹没,这个剧作最后终于被国民党当局禁演。

三、整体感知

1. 初读课文,掌握字词:

徘徊(pái huái)脚镣(liào)伫立(zhù)睥睨(pì nì)鞺鞺鞳鞳(tāng tāng tà tà)污秽(huì)犀利(xī)稽首(qí)驰骋(chěng)湘妃(fēi)虐待(nüè)雷霆(tíng)郢(yǐng)

2课堂范读:播放《雷电颂》的朗诵带。要求学生注意不同句子、不同语段所使用的语气、语调、语速。

3、你觉得本文在语言上有何特点?跟以往课文相比,这篇课文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参考:激情澎湃,气势雄浑。全文都是屈原的内心独白。

4、模仿朗读:根据刚刚所听到的录音,仔细揣摩语气、语调、语速,自由朗读全文。

5.再读课文,概括全文表达的思想内容。

“雷电颂”这段著名的长篇抒情独白用风雷电与黑暗的撞击,表达了屈原与旧世界决绝的心声,充满了对光明的讴歌和向往。屈原和雷电同化了,而郭沫若又和屈原同化了。人们可以在这个历史形象中看到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周恩来同志称赞说:“屈原并没有写过这样的诗词,也不能写出来,这是郭沫若借屈原的口说出自己心中的怨愤,也表达了蒋管区人民的愤恨之情,是向国民党压迫人民的控诉,好得很!”《屈原》的创作在当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它大大鼓舞了全民族团结抗日的斗争意志,有力抨击了蒋介石集团的法西斯暴政。《屈原》在当时国民党统治的中心──重庆上演,轰动了整个山城,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每次演出都被观众爆发出的雷鸣般的掌声所淹没,这个剧作最后终于被国民党当局

6、理清结构

老师先介绍《屈原》第五幕的剧情和情节结构。

第五幕展示了屈原和以南后郑袖为首的楚朝廷奸佞们之间的尖锐的矛盾冲

突,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端。写靳尚和郑詹尹禀承南后旨意,欲密谋毒死屈原。他们的阴谋把他们和屈原的矛盾冲突推到了顶点。以南后为首的楚朝廷的奸佞们,对屈原恨之入骨,他们诬陷打击屈原还不够,还要欲除之为后快,暴露了他们铲除政治异己的凶残和毒辣。

第二部分:发展。写屈原的内心独白──“雷电颂”。面对黑暗现实,诗人呼风唤雷,怒斥神祗,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对黑暗世界的强烈的愤懑和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表现了他的忠贞不屈和浩然正气。

第三部分:高潮。写婵娟之死。这一部分是戏剧冲突的高潮,表现了光明和黑暗、正义和邪恶誓不两立的冲突。婵娟替屈原喝下了毒酒,她为能代屈原而死感到高兴,突出展现了婵娟的高尚品格和为正义献身的精神。

再让学生讨论本文的结构层次。小结:

第一层(从“风!你咆哮吧!”到“把这包含着一切罪恶的黑暗烧毁吧!”):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表达了对黑暗的愤激和对光明的礼赞与向往。

第二层(从“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到篇末):借指斥神鬼偶像来抨击昏庸腐朽的当权者。

《雷电颂》是屈原歌颂风、雷、电,怒斥神祇的内心独白。独白是戏剧中人物独自一人所说的台词(与人物相互间的对话,称为“对白”),是人物内心深处最强烈的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这篇独白实际上是一首完美的诗,气势雄伟,充满战斗激情,抓住事物特征展开联想,达到物我同化的境界。文章充分表现了诗人痛恨黑暗、向往光明、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和崇高理想。

全文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从“风!你咆哮吧!”到“把这包含着一切罪恶的黑暗烧毁吧!”),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表达了对黑暗的愤激和对光明的礼赞与向往。

文章开头写道:“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紧紧抓住并反复运用了“咆哮”一词,既突出了大风骤起时的声势,又强烈地表达了对风的呼唤。“暗无天日的时候”,既当时正值夜晚,又是暗指主人公当时所处居的社会,同时也是影射作者所处居的现实社会。接下去,用“一切都睡着了,都沉在梦里,都死了的时候”,进一步突出了当时社会的令人忧虑的程度,又用排比、反复的修辞方法:“正是应该你咆哮的时候,应该你尽力咆哮的时候”,极力表达祈求借助风力唤起人们醒悟的心情。

主人公强烈地呼唤,殷切地祈求,但面对现实洞察一切,深知靠着强大的风力,“不能把他们从梦中叫醒,不能把死了的吹活转来,不能吹掉这比铁还沉重的眼前的黑暗”,于是,希望并相信它只要大力地咆哮起来,总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至少”会吹走一些障目的灰尘,挡路的沙石,“至少”会吹动一些唤人苏醒的花草树木。主人公深知仅只靠呼唤风去咆哮是不够的,于是又期待风的劲吹,由小而大,由近及远地激起连锁反应:使那洞庭湖、长江、东海都“翻波涌浪”,引起强烈共鸣,以期和风“一同地大声咆哮”;对风的呼唤和祈求达到了炽热的程度。至此,我们深深体会到,作者是完全和主人公熔化在一起了,他是多么如饥似渴地盼望着“吹掉这比铁还沉重的眼前的黑暗”的!

据历史记载,屈原在楚襄王继位后,曾被放逐在湖南沅水、湘水一带,沅、湘都流注洞庭湖,湖水大都在岳阳县注入长江,长江东流又注入东海。作者沿着这一线索,任其想像和联想驰骋,就风的咆哮引起勾动心弦的思念——由湖、江、海而及“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波澜”,“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这是主人公衷心地祈求风能够发挥出如此的撼动黑暗社会的力。以下连用了几个比喻:以“自由”比喻那浩浩荡荡的江湖大海;以“跳舞”“音乐”和“诗”比喻那无边无际的波澜尽情翻滚的态势;并通过写江湖大海的水被风吹

动后尽情地大声咆哮,以及给予主人公的感受,来表达对风切切祈求的心情。

第四段,由对风的呼唤引出对风雷电的共同的呼唤。风,这宇宙中的伟大的力作用于江湖大海产生了伟大的诗,在这一点上,雷、电与风是相同的,它们都是宇宙中的伟大的诗。主人公急切地对它们发出了呼唤:“你们风,你们雷,你们电(这种称呼实际上已把三者看成浑然一体了),你们在这黑暗中咆哮的,闪耀着的一切的一切,你们都是诗,都是音乐,都是跳舞。”“你们宇宙中伟大的艺人们呀,尽量发挥你们的力量吧!”这样热烈地赞颂与祈求,集中表达了主人公的全部意志:让那“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发泄出无边无际的怒火,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摧毁黑暗、阴惨的社会,正是这篇散文诗抒情的主旨所在。

第五段,由雷声隆隆想到车轮子滚动的声音。主人公由此生发出“车轮子”“把我载着拖到洞庭湖的边上去,拖到长江的边上去,拖到东海的边上去呀”的联想,回应上文对风的祈求,渴望雷也要发挥伟大的力量,帮助主人公冲破黑暗走向自由的新天地。“我要飘流到那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上去呀!”“和着……和着……和着……一同跳进那没有边际的没有限制的自由里去!”这里把没有边际没有限制的大海比作急切向往的没有限制的自由,非常贴切。这几句更加强调了主人公和那没有限制的自由完全熔合为一体了。这不仅不是逃避现实,而且恰恰表现了主人公对自由的强烈渴望。上文,主人公急切地盼着摧毁黑暗、阴惨的社会,这里,主人公又急切地盼着能够走向自由的新天地,前后是和谐一致的。

但是,主人公非常清醒,他所追求的新天地,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只盼望是不行的,于是又以更加强烈的感情转向对电的呼唤:“宇宙中最犀利的剑”是主人公对雷电的称谓,是切合心意的最恰当的比喻。在此剧情的前边,作者曾经交代过,主人公遭受诬陷后,国王派人把他抓起来,并且摘了他的帽子,拔了他的宝剑,被押送到东皇太一庙去。剑,曾是他蒙受奇耻大辱的见证,因此这种联想和设喻最能勾动人们的心弦。他也自然地期望着雷就像宇宙中最犀利的剑一般,刺向黑暗的社会。第二、三、四个“你”字,实际上巧妙地变换了指代关系,由指代电而转为指代以国王为首反动势力。“不能拔去我无形的长剑”,“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实际上,主人公又是把自己的愤怒同电光熔合一体,成为对黑暗的无坚不摧的力。“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表达了摧毁黑暗社会的坚强意志。但是,主人公毕竟十分清醒,他虽然认为“劈它如同劈水一样”,仍旧期望哪怕“至少”能使那“灿烂”“眩目”的光明得到暂时的一瞬的显现也好,这是极而言之的表达心情的说法。

第七段由呼告光明入手,运用“景仰”“拜手”“稽首”等词语,充分表达了主人公渴求光明的心情。下面用恰当的比喻“你的本身就是火”,由“光明”引出“火”并喻之为“宇宙中的最伟大者”。接着,把火比作无处不在的“宇宙的生命”,“我的生命”,而且强调“你就是我”。至此,主人公不仅同风雷电熔化为一体,而且也同宇宙的生命之火熔化为一体,决心让这“熊熊地燃烧着的”,“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烧毁“一切的污秽”,“包含着一切罪恶的黑暗”,即使自己牺牲也甘愿同黑暗社会同归于尽。

以上,主人公在呼喊声中,把主观和客观,人和自然力结合在一起,充分表现了屈原要摧毁黑暗,追求光明的内在力量。用火一般炽烈的语言及雷霆万钧的气势,表达了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怒,也表达了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第二部分(从“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到篇末),借指斥神鬼偶像来抨击昏庸腐朽的当权者。

第九段起所列述的一些神灵,实则是黑暗社会的支柱的一些对象,分别予以痛斥,认为他们统统都应在被烧毁之列。作者通过主人公痛斥的神灵,既是屈原原作《九歌》中涉及的神灵,也是剧中东皇太一中供奉的神灵。东皇太一

庙首席供奉的是东皇太一,传说中天神中最尊贵的神。要炸裂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首先就要向他问罪。云神作祟,使宇宙间更加黑暗,因此其次要向云中君问罪。在主人公的眼里他们“只是产生黑暗的父亲和母亲”。东君原是给人类放出光明的太阳神,但是当时他没有放出光明,而只是听任东皇太一和云中君等肆虐捣乱,因此说“你完全是一片假”,也理应问罪。此外,对于主管人类生死、祸福的大司命、少司命,主人公指斥他们说“你们的天大的本领就只有晓得播弄人”;面对湘君和湘夫人,主人公则指斥他们说“你们的天大的本领就只晓得痛哭几声”,哭且没用不说,但是“哭出几笼湘妃竹”“不是主人们用来打奴隶的刑具吗”。因此,主人公就现实的黑暗,连及诸天神等的应当被烧毁,激愤地痛斥道:“我都要把你们烧毁!烧毁!烧毁!”至此,主人公由对自然力地呼唤与祈求进一步转而为对人类力量的自信,在摧毁黑暗的社会、黑暗的宇宙连同它的主宰这一点上,又深化了主题。

第十二段,想像和联想又回到现实,过渡下文。上文对东皇太一庙中供奉的神灵—一加以痛斥,只剩下了河伯。开头一句:“哼,还有你这河伯……”,好似刚要指责,忽然,笔锋一转,话题落在剧中在《九歌》舞蹈中“河怕”扮演者——即后来见主人公遭到诬陷而加以倾心宽慰的“钓者”的身上。这位“河伯”(钓者)曾经亲自看到南后设计陷害屈原,先向屈原揭露南后的阴谋,又向楚怀王揭露实情,结果南后竟下令道:“哼,又是一个疯子弟兵把嘴勒住,抓进城去。”接着又指着婵娟说:“也把她的嘴勒住,抓进城去!”当主人公被押至龙门高坡上时,回头看到婵娟被人虐待和钓者“挺身而出”,“指天画地有所争论”,婵娟和“河伯”都不幸地被押进了龙门。主人公在遭受诬陷之后,又亲见正直的钓者和坚贞无辜的女弟子都受到了伤害,悲与愤强烈地交织在一起。主人公深知,眼泪无济于事,只有化悲愤为力量,又更加强烈地向宇宙间最大的力——风雷电呼唤与祈求,并誓与宇宙化作一体,去摧毁一切黑暗。以更加浓烈的情感加深了主题。

第十三段,“但是”一词急转下文。先是把“我”与“宇宙’并提,再下又合称“我们”;先是连说“没有眼泪”,再下又说“我们只有雷霆,只有闪电,只有风暴,我们没有拖泥带水的雨!这是我的意志,宇宙的意志。”主人公面对罪恶的现实,怒不可遏,满怀信心地把自己融于宇宙之中,大声疾呼最坚强的意志和最强大的力的结合。最后从久久被压抑的心灵的最深处迸发出时代的、也是人民大众的最强音:“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三个倒装的呼告句,强调了要赶快一致行动起来。三个“毁灭”连用,表达了必须彻底毁灭黑暗社会的决心。不说把黑暗毁灭而说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更突出了与黑暗社会不共戴天的仇恨。结尾处,随着情感的激越发展,诗的语言更加鲜明有力,使主题思想又有所加深。读到这里,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作者对风雷电的赞颂和对屈原精神的赞颂完全一致起来了。作者对现实的愤怒和对光明的渴求,以及他的爱国主义思想,完全化在屈原对现实的态度之中。通过此文,无情地鞭挞了蒋介石的黑暗统治,抒发革命人民胸中的忿恨,这就是当时在白色恐怖统治下作者创作历史剧的动力所在。

四、细读研讨

1.抒情主人公通过呼唤风、雷、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讨论后小结: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的热望,也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讨论:《雷电颂》既然是屈原的内心独白,那么我们就能够从这些话中读出屈原的内心世界。请找出你最感兴趣的句子或段落,朗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这里写出了屈原怎样的内心情感。

注:要求其他同学对发言同学的朗读及分析分别给予评价。教师可加以点

拨。

如:(1)、“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这几句对风的呼喊,流露了屈原对风的急切的渴盼!风即是改变黑暗的变革力量,对风以及后面的雷、电的呼唤实际也就是对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的呼唤。朗读时应把握急切、渴望之情。

(2)、“发泄出无边无际的怒火,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一连串的反复,“爆炸了吧!爆炸了吧!”、“劈吧,劈吧,劈吧!”、“劈开,劈开,劈开!”一个比一个强烈、一个比一个坚决,我们朗读时语气应不断加快、加重,以表达屈原想要冲破黑暗的急切而又果断的决心。

(3)、“火,你在天边,你在眼前,你在我的四面,我知道你就是宇宙的生命,你就是我呀!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吗?”这几句是屈原对光明的狂热的呼喊,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向往与追求。朗读时应把握那如火一般炽热的感情及雷霆万钧的气势。

(4)、“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把你这云中君烧毁了吧!你们这些土偶木梗,你们高坐在神位上有什么德能?你们只是产生黑暗的父亲和母亲!”“啊,你,你完全是一片假!”深刻地指出了产生社会黑暗的根源,“土偶木梗”实际上就是指的世间昏庸腐朽、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当权者和官僚统治集团。表现了作者鞭挞一切污秽、横扫一切邪恶的顽强战斗精神,体现了他与黑暗势力决斗到底的浩然正气。

2. 举例说说课文使用了哪几种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风雷电”的形象象征了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

课文通篇运用了拟人兼呼告的修辞手法,还有反复、排比、比喻、反问等方法。

例如:“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啊,这宇宙中的伟大的诗!你们风,你们雷,你们电,……你们都是诗,都是音乐,都是跳舞。”这些语句,兼用拟人、呼告、排比;

“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运用比喻,热切地向往和赞美风、雷、电这种自然界的伟力;而“你,你东君,你是什么个东君?”“你,你这土偶木梗,你这没心肝的,没灵魂的,我要把你烧毁,烧毁”等语句兼用反复、排比、反问,无比愤怒地斥责恶神。

作用:直接有力地抒发了爱憎的感情,好像是“生之颤动,灵之喊叫”,达到了最大限度的抒情效果,往往能感人肺腑,撼动人心。句子本身又具有诗的形式美和节奏感,增强了语句的气势,琅琅上口,铿锵有力。

3、在前面的朗读中,我们还发现,课文中作者将很多事物都赋予了其它的含义。归纳一下,作者究竟赋予了这些事物以什么特别的含义?这又是一种什么手法?

明确:风雷电:象征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

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

无形的长剑:指坚定的信念

“土偶木梗”的群像: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

象征手法。

4、讨论:《雷电颂》这段独白激情澎湃,气势雄浑,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点拔:从句式,修辞等角度

明确:A、运用拟人兼呼告,最直接最有力地表达了爱憎

B、运用排比与反复,使句式整齐,铿锵有力

C、多用短句,表达激烈的情感,急促的语气

5、配乐朗读:全体学生配乐朗读,再次体会屈原忧国忧民、英勇无畏的伟大精神。

五、对比阅读,与以前学过的《静夜》《天下的街市》对比,说说本文诗作的特色

《诗两首》是在案头供人吟读的小诗,两首诗都是由地上写到天上,由现实的情景联想到传说中天上的人和事,写牛郎织女的故事,写鲛人泣珠的传说,目的是与现实中不自由、黑暗的生活对照,以此反衬诗人对现实的失望、不满和前途的渺茫,表达诗人面对浩瀚的宇宙时对理想境界的朦胧的向往。两首诗都是借景抒情,通过意象,隐隐流露出淡淡的忧伤,清幽、典雅、含蓄,节奏徐缓,音调和谐,想像贴切新颖,有着古典诗词的意境和韵味,如一首小夜曲,流过人们的心田,给人美的享受。

而《雷电颂》是供舞台表演的人物的内心独白,所以它的抒情方式和前者不同。它不再是含蓄、婉转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如急风骤雨般直接有力地表达自己的爱憎情感,气势磅礴,酣畅淋漓,以求最有效地抓住观众,感染观众,获得一种现场感,达到最大的抒情效果。所以它多运用呼告、排比、反复、拟人等修辞方法,有利于将积聚在人物内心的情感激流直接喷泻出来,使观众与之产生强烈的共鸣。

六、拓展延伸

1、在教师指导下课外阅读有关屈原及介绍的作品。如《楚辞》其中有名句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等

2、阅读郭沫若的其它剧作。

3、《醉》

——读《雷电颂》有感

一双戴着镣铐的伸向长空的手是在寻求光明

同时也奉献自己一生的精力在别人眼中

也许是一种痴狂独自叫嚷着要烧毁,烧毁

嘶哑的怒吼着要炸裂,炸裂胸中涌动的是怎样的一种激情

却被铁的桎梏锁在黑暗的牢笼你的火

把那铁镣烧红黑暗中血一样的暗红在不停地闪动

日复一日地对光明的渴望和寻求却被扼住在这黑暗的年代

心中纵有铁马金戈却脱不去身体的悲哀终究是个凡人

一个人的力量怎么能达碎千年的禁锢雷鸣,电闪,风的狂吼

咆哮,炸毁,力的崩裂地洞山摇的伟力穿透云层

天上的神灵也不敢吭声其实你也是神灵,却化成肉体凡胎

全部的血和肉奉献给无边的信仰黑暗中只有你才能见到远方的光明

从不喝酒却在一间孤独的大殿中如醉如痴仰望穹隆在《九歌》诸神面前似癫似狂

你心中的无形的长剑正划破天宇黑暗中那是唯一的电光

还有雷炸裂滚动着惊天的巨响和风一同在云中

咆哮也许有铜和铁的颜色

兵戈的交锋并非都在视野之中当世上的人都喝了酒

没喝酒的你胸中象铁一样沉重醉在神堂

跌跌撞撞地在大堂中奔走镣铐的沉重又给你搏斗的力量

当你的音乐和诗在风中流淌雷电都化成利剑

可悲痛却刺穿你的胸膛你不能感受到肉体的疼痛

以为你醉了醉得辨不清方向和黑白

你醉得只知道追求光明哪怕遥远得不可捉摸

你连性命也不顾及滚滚的汨罗江水沸腾着

那水中涌动着暗红的血色的死亡你,真的醉了

谈谈你读了《雷电颂》后是否和本诗的作者有类似的感受?尝试着也将其写下来

三维学方:八下语文第七课《雷电颂》

7、雷电颂 定向思维疏导 〔学习标准〕 1、学习文章抓住事物特征展开想像,达到物我同化的境界,有力地抒发战斗激情。 2、体会屈原热爱祖国,抨击黑暗,热烈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3、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初步了解戏剧文学的特点——剧本主要靠语言、动作表现 人物性格。 〔学习要点〕 重点:运用多种修辞方法,表达思想感情,增强气势。 难点:品味语言,理解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意。 〔语言积累〕 1、辨音 曲qū曲解尽jǐn 尽管载zǎi 记载稽jī滑稽qǔ乐曲jìn 尽心zài 载重qí稽首 2、辨形 澜――波澜拨――拨弄炫――炫耀 谰――谰言拔――拔河眩――眩目 斓――斑斓跋――跋扈玄――玄衣 3、释词 睥睨: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污秽:不干净。 犀利:(武器、言语等)锋利;锐利。 播弄:摆布。 虐待:用残暴狠毒的手段待人。 雷霆:雷暴;霹雳。 踌躇:犹豫。 鞭挞:鞭打。比喻抨击。 祈祷: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忏悔:认识了过去的错误或罪过而感觉痛心。 罪孽:迷信的人认为应受到报应的罪恶。 拖泥带水:比喻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做事不干脆。 暗无天日:形容在反动势力统治下社会极端黑暗。 指天画地:形容指手画脚,说话无所顾忌。 伫立:长时间地站立。 咆哮:形容水流的奔腾轰鸣,也形容人的暴怒喊叫。 合拢:合到一起;闭合。 眩目:耀眼。 景仰:佩服尊敬;仰慕。 迸射:向四周喷射。 驰骋:骑马奔跑;奔驰。

4、辨词 合龙:修筑堤坝或桥梁等从两段施工,最后在中间接合,叫做合龙。 合拢:(把书等物品)合到一起;闭合。 稽首:古代的一种跪拜礼。行礼时,跪下,叩头到地。 拜手:古代的一种跪拜礼。行礼时,跪下,两手拱合到地,头靠在手上。 5、赏句 ①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在这暗无天日的时候,一切都睡着了,都沉在梦里,都死了的时候,正是应该你咆哮的时候了,应该你尽力咆哮的时候! 采用了拟人兼反复的修辞方法,第一句反复使用“咆哮吧”,比第二句在感情上显得强烈,有力地表现了对风的热切期待和对黑暗势力的憎恨。 ②你们风,你们雷,你们电,你们在这黑暗中咆哮着的,闪耀着的一切的一切,你们都是诗,都是音乐,都是跳舞。 屈原感到风、雷、电有着伟大的力量,能毁灭黑暗,挽救祖国,这正是屈原认为最美好的事物,像诗、音乐、跳舞一样的美好。所以,他赞美风、雷、电。 ③但是我,我没有眼泪。宇宙,宇宙也没有眼泪呀!眼泪有什么用呵?我们只有雷霆,只有闪电,只有风暴,我们没有拖泥带水的雨! 这段话表现出屈原身陷囹圄,斗志不衰,虽然面对着比铁还沉重的黑暗,但决不向黑暗势力屈服,并坚决与之斗争到底的精神。 ④火!你在天边,你在眼前,你在我的四面,我知道你就是宇宙的生命,你就是我的生命,你就是我呀!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吗? 诗人以火一般炽烈的语言以及雷霆万钧的气势,表达了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篇章解读〕 郭沫若的浪漫主义历史剧《屈原》塑造了我国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兼诗人——屈原的形象,深切的爱国爱民思想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是作者赋予这个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 《雷电颂》是屈原歌颂风雷电、怒斥神祗的内心独白。独白是人物直抒胸臆、直接流露内心深处最强烈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戏剧艺术的表现方法。这篇长篇抒情独白实际上是一首激情澎湃的诗,它气势雄伟,抒情意味浓厚,作者充分展开艺术联想,达到物我同化的境界。 《雷电颂》这段独白,大致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风、雷、电的期待与歌颂,一是对光明的渴望与追求。 文章按自然力声威的发展,和屈原的感情脉络划分段落层次。 第一层(1~3段),呼唤风暴怒吼,由衷赞美“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 第二层(4~6段),呼唤风、雷、电,表达憎恨黑暗、渴求自由的强烈愿望。 第三层(7~8段),赞颂闪电的光明与火花,并决心与之一起烧毁一切黑暗势力。 第四层(9—12段),义正辞严地诘责“土偶木梗”,表示与污秽、邪恶,势不两立。 第五层(13段),表现屈原的坚强意志与必胜的信心。 这是一首结构严谨的散文诗。全诗五个层次先分后合,紧密相连,由风,及雷,及电;由诅咒黑暗,再到追求光明;由歌颂火进射出光明,再到烧毁一切偶像。环环相扣,步步深

仿写与修辞课时作业

考题训练(六) [第6课时句子的仿写与修辞] 1.[2015·遵义]语言运用——仿照画线句续写两个句子。 冬日离去,暖春中一觉醒来,你会发现大自然已开始分配工作了:小草,就交给细密的春雨去染绿吧;繁花,就交给辛勤的蜜蜂去细数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15·黔南州]根据画线句子仿写。 成语是民间口语的浓缩,是文学经典的传承,是历史故事的再现。它像一幅画,用彩笔描绘着自然的花红柳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015·益阳]在横线上写一句话,使之与前后文构成结构一致、内容相关的排比句。 (注意书写工整、规范) 给予是一种幸福。溪水的幸福,是能让鱼儿自由来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空的幸福,是能让鸟儿展翅翱翔。 4.[2015·重庆B卷]花香鸟语、草长莺飞……这些大自然的语言会在我们心中唤起不同的感受。请从声音、形态、气味三个角度中选择一个,参照示例写句子,要求具体形象,句式不限。 (示例)大自然的色彩语言:金黄色的阳光下,一片美妙的新绿从草地向四面八方蔓延,让人感受到春天的蓬勃与活力。 大自然的________语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2015·营口]读下面语段,在横线上补写一个与画线句子句式相同、语意连贯的句子。 岁月更迭,四季交替,我却偏爱冬季。没有冬的肃杀,或许我们永远感受不出春的温柔妩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没有冬的真实,或许我们永远摆脱不了秋的虚无怅然。冬,就像一杯浓浓的苦咖啡,虽苦却芳香撩人,让人留恋。 6.[2016·预测]参照例句,仿写句子。 例句:自立是骨,没有了自立,人生就疲软了。 仿句: 自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014·潍坊]下列关于修辞方法及其表达效果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郭沫若《雷电颂》)运用排比和反复,突出表达了屈原呼唤 正义力量、摧毁黑暗势力的强烈愿望。 B.“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鲁迅《故乡》),第二个“圆规”比喻杨二嫂,表现了她的尖酸 刻薄,表达了“我”对她的厌恶之情。 C.“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王鼎钧《那树》),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树以人的特征,生动地描写了老树遭受砍伐的悲惨情景。 D.“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

最新-7雷电颂[下学期] 精品

7* 雷电颂 一、积累与运用 1.了解一下背景。 《屈原》创作于反动派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之后。剧本取材于战国时代楚国爱国诗人____________一生的故事。以____________为情节线索,构成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戏剧冲突,在尖锐的戏剧冲突中塑造了____________这个悲剧典型。 2.标出加点字正确读音。 睥睨 ..____________ 污秽.____________ 犀.利____________ 虐.待____________ 雷. 霆__________ 踌躇 ..____________鞭挞.____________ 忏.悔____________ 罪孽.____________ 3.本篇想象瑰丽奇特,将屈原的情感同风雷电融为一体,达到物我同化的境地。发挥你丰富的想象力,结合你的情感体验,用上适当的修辞完成句子。 ①在你失意痛苦时,风____________。 雨____________。 ②在你得意欢欣时,风____________。 雨____________。 二、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 屈原手足已戴刑具,颈上并系有长链,仍着其白日所着之玄衣,披发,在殿中徘徊。因有脚镣,行步甚有限制,时而伫立睥睨,目中含有怒火。手有举动时,必两手同时举出。如无举动时,则拳曲于胸前。 屈原(向风及雷电)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在这暗无天日的时候,一切都睡着了,都沉在梦里,都死了的时候,正是应该你咆哮的时候,应该你尽力咆哮的时候! 尽管你是怎样的咆哮,你也不能把他们从梦中叫醒,不能把死了的吹活转来,不能吹掉这比铁还沉重的眼前的黑暗,但你至少可以吹走一些灰尘,吹走一些沙石,至少可以吹动一些花草树木。你可以使那洞庭湖,使那长江,使那东海,为你翻波涌浪,和你一同地大声咆哮啊! 啊,我思念那洞庭湖,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波澜呀!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呀!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乐,是诗! 啊,这宇宙中的伟大的诗!你们风,你们雷,你们电,你们在这黑暗中咆哮着的,闪耀着的一切的一切,你们都是诗,都是音乐,都是跳舞。你们宇宙中伟大的艺人们呀,尽量发挥你们的力量吧。发泄出无边无际的怒火,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 雷!你那轰隆隆的,是你车轮子滚动的声音?你把我载着拖到洞庭湖的边上去,拖到长江的边上去,拖到东海的边上去呀!我要看那滚滚的波涛,我要听那鞺鞺鞳鞳的咆哮,我要飘流到那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上去呀!我要和着你,和着你的声音,和着那茫茫的大海,一同跳进那没有边际的没有限制的自由里去! 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我的长剑是被人拔去了,但是你,你能拔去我有形的长剑,你不能拔去我无形的长剑呀。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你劈吧,劈吧,劈呀!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虽然你劈它如同劈水一样,你抽掉了,它又合拢了来,但至少你能使那光明得到暂时的一瞬的显现,哦,那多么灿烂的,多

《雷电颂》优质课教学设计

《雷电颂》优质课教学设计《雷电颂》五幕话剧《屈原》中的第五幕第二场,作者郭沫若,该篇曾多次入选中学语文教科书。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雷电颂》优质课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1.知识与技能: 理解积累:“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 了解写作背景,为理解文章主旨服务。 理解象征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 指导同学大声朗读课文,想象自身就是颂雷电、斥苍天的屈原,入情入境地读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 在朗读中思索体味排比、反复、拟人等修辞手法,在抒发感情上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屈原热爱祖国,抨击黑暗热烈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培养同学的爱国主义情怀。 1.指导诵读,通过读感受人物的思想和品味本文富有强烈感情的语言。 课时布置1课时 预习提示: 1.记住生字,积累词语。 2.根据课后“参考资料”了解戏剧基本剧情。 3.搜集屈原的有关资料。

新授: 一、结合背景激情导入 小朋友们,在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史上,是谁的智慧谛造了伟大的浪漫主义,开启了多元的中华文化,抚育了一代代文学巨子,是谁的忠烈发源了滚滚的汩罗水,摧动了帆帆龙舟,流淌着后世人永恒的纪念;假如说两千年前的屈原是因为没遇上名君,不忍看自身的同胞生灵涂炭,而选择了壮烈的纵身一跃,那两千年后,他假如看到悲剧重演,看到外族的铁蹄踏碎了我们的半壁河山,看到炎黄子孙却在国难当头发动政变,把枪口对准那些誓死保国的同胞,他心中该涌起怎样的万丈狂澜?今天我们就走近屈原,去聆听他的心声。 二、朗读感悟品析课文 听读录音,找动身现 1.播放《雷电颂》朗读录音。请同学们注意听每一个句子的语气、语调、语速。 2.同学们说一说听后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3.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请大家看看本文的表示形式有什么特别之处? 自由朗读了解内容 1.好,那我们此时就是屈原,这些文字就是我们的内心独白,我们结合刚才听读的录音,先浏览课文,来揣测一下该怎么处置语调和轻重音才最合适,二分钟后,我们来大声

2004-2017年潍坊中考修辞与句子的表达和应用题梳理

2004-2017年修辞与句子的表达和应用题目梳理 1.阅读题《苦石竹,香石竹》(记叙性文体)(2004) 本文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请你从文中找出一处,指出所使用的修辞方法,说明其作用。(3分) 2.2005年未涉及该题型。 3. 附加题(4分)(2006) 将汉字的某些形近字放在一起,常常会引发有趣的联想,让人悟出一些哲理,请依照范例,从下面提供的形近字中,选择两组,发挥想像,分别写出一句有哲理的话,句子中要尽量包含提供的两个字。(4分) 范例:“师”与“帅” 例一:教师的身份和作用如同元帅一样重要,只是戴着礼帽,多了一些文质彬彬的儒雅气质。例二:教师就如同元帅一样,在课堂上应该运筹帷幄、调兵遣将,让学生冲锋陷阵、攻城略地。 “人”与“大”“上”与“下” “玉”与“主” “心”与“必” ①: ②: 4.阅读题《是谁扼杀了哀愁》(议论性文体)(2007) 仿照下面的例句,另选一个事物,写一个句子。(3分) 例句:哀愁是花朵上的露珠,是水上的一片湿润而灿烂的夕照,是情到深处的一声知足的叹息。 仿句: 5.四川汶川用爱心捐款重建的一所学校今天正式开学。学校门口悬挂着一条横幅。请你根据上句续写下句,续写的句子要包含“希望”一词,并与上句构成对偶句。(2分)(2008)地震摧毁了美丽的校园,_ 6.2009年未涉及该题型。 7.2010年未涉及该题型。 8. 学校文学社举办“读名著,品经典”诗文朗诵会,要求主持人在每个作品朗诵前说一段主持辞。请你为《木兰诗》或《老人与海》拟写不超过100字的主持辞。(6分)要求:①介绍并评价人物性格或作品内容。②至少引用一句作品中的名言或使用一种修辞格。③语言生动。(2011) 阅读题《惜春小札》(散文)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2011) 此时此刻,若是去爱,一定是炽热生死的爱;若是去恨,一定是刻骨的恨。若是去追求,去拼搏,去干一番事业,你会从你的身体里,获得超能量的“爆破力”。这种“神来之力”就是人类的春天效应。 9. (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组是()(2012)

毕节市七星关区语文八年级下册第7课雷电颂同步练习

毕节市七星关区语文八年级下册第7课雷电颂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基础练习 (共6题;共23分) 1. (5分)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抄写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胸有成竹一视同仁 2. (4分) (2018七下·金华期中) 给划线的汉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________端,也不见其终极。紫色的大条幅上,fàn________着点点银光,就像bèng________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挑________逗。 3. (2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词语 (1)shuò fānɡ________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 (2)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zhī fěn lián________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 4. (4分)(2016·遵义) 文化积累﹣﹣根据下面文段内容,回答后面问题。 照例还有一个同乡会,吊烈士,骂满洲;此后便有人主张打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会众即刻分成两派:一派要发电,一派不要发。我是主张发电的,但当我说出之后,即有一种钝滞的声音跟着起来:“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百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 ①文段选自《________》(书名),作者是________。 ②文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 ,他是一个________的人。 5. (2分)指出下列诗句使用的修辞方法。 ①大河上下,顿失滔滔。________ ②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________ 6. (6分)细读全文,填写下列表格。 屈原 象 征 ________郭沫若借屈原的悲剧, 展示了光明与黑暗,正 义和邪恶的尖 锐、激烈的斗争,起到 了借古讽今、古为今用 的作用。 风、雷、电________ 洞庭湖、东海、长江________ 无形的长剑________ 土偶木梗________ 没有阴谋……的小岛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共1题;共15分) 7. (15分)阅读《警惕室内绿色杀手》(胡楫),完成题。

经典诗文诵读表彰奖励决定

十里坪镇九年制学校 关于表彰中小学生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中 优秀学生的决定 各处室、班 为了进一步推进全县中小学生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的深入开展,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审美情趣,我校各班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排练,积极参与,于2011年10月24日将所有活动圆满成功举行,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好评,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学校决定,对取得优异成绩的班级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希望受到表彰的班级戒骄戒躁,发扬成绩,开拓创新,勤学苦练,力争在今后把各项活动举行的更出色。同时,号召全体同学进一步提高文化素养,积极挖掘自身潜能,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附:水沟九年制学校中小学生经典诗文诵读活动获奖名单

水沟九年制学校中小学生经典诗文诵读活动获奖名单(一)经典诗文书法比赛 硬笔书法一等奖:6名 (初中组)索兆荣张国志程润钻 (小学组)沈倩余长磊田蕴邦 软笔书法一等奖:6名 索兆荣程润钻沈浩 邓瑞娇李香枝沈倩 二等奖:10名 余晶晶陈伟杨涵张晓孙航 陈磊沈苗苗索孺春李灿陈小玉 三等奖:10名 谭圳桓沈阳张雷胡敏叶俊 沈浩万相文匡莉王盈盈邓瑞娇(二)经典诗文竞赛 一等奖:6名 (小学组)低学段:索孺春张蕾 中学段:谭圭洹陈磊 高学段:王云邓瑞娇 (初中组)七年级:沈玉淋王峰 八年级:叶林鹏沈浩

九年级:沈阳韩迎春 (三)经典诗文诵读比赛 一等奖:2名 小学组:六年级——张玉涵:《秋天》 初中组:八年级——姚元沁:《行路难》 二等奖:2名 小学组:五年级——唐新宇:《满江红》 初中组:九年级——叶杨青:《雷电颂》 二〇一一年十月二十四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总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总汇 一、八年级下册课文词语: 1、xx先生(xx) 宛如: 正像,好像。 瞥piy见: 一眼看见。 教诲: 教训,教育,劝导。 流言: 流传的毫无根据的坏话。 xx: (把不xx事物)xx它的名字叫。 深恶痛疾: 恶,厌恶。疾,痛恨。形容厌恶痛恨到极点。 正人君子: 指品行端正的人。文中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 小而言之: 就小的方面说。。 绯红:

鲜红 油光可鉴: 鉴jiàn,原义是镜子,这里作动词,是指头发上擦油,梳得很光亮,可当镜子照。 驿站: yì古代供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更换马匹或休息、住宿的地方。 畸形: j?生物体某部分发育不正常。 不逊xùn: 没有礼貌。逊,谦逊。 模胡: xx,不讲究。 匿名: 匿nì,隐藏,不具名或不写真名。 诘ji?责: 质问并责备。 凄然: 形容悲伤难过的样子。 杳yǎo无消息: 杳,远得不见踪影。意思是没有一点消息。 落第:

原指科举时代应试不中。这里指考试不及格。xx: 借口。 2、我的母亲(xx) 责罚: 处罚。 气量: 指才识和品德的高低;指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宽恕: 宽容xx。 质问: 责问。 文绉zh?u绉: 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面红耳赤: 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红的样子。 3、我的第一本书(xx) 翻来覆去: 形容一次又一次。也形容来回翻动身体。 幽默: 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

凄惨: 凄凉悲惨。 xx: xx神秘。 掺和: 掺杂混合在一起。 知书识礼: 有知识,懂礼貌。指人有文化教养。酷似: 极像。 4、xx?托尔斯泰(茨威格) 黝yǒu黑: 黑;黑暗。 滞zhì留: 停留不动。 愚钝dùn: 愚笨;不伶俐。 器宇: 人的外表;风度。禁锢gù: 束缚,限制。xx: 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备课指导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备课指导 第二单元自然事物备课指导 一、单元学习目标 加强朗读。通过朗读去感悟的情感,贴近作家的心灵。 注意文中的联想和想象,学生调动自己的亲身体验,与文本、作家、老师及同学交流。 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学习抒情性语言。 二、教学设想 《雪》是《野草》中的一篇,作者在雪的背景中分离出两幅画面一幅是江南的雪景一幅是北方的雪景。江南的雪“滋润美艳之至”,北国的雪则“如粉”“如沙”,随着旋风蓬勃奋飞。作者以鲜明的形象,展示了两幅各具特色的画面,营造了两种不同的情感氛围。本文文字精粹,蕴含丰富,需要细细品读。 《雷电颂》是一篇悲壮、慷慨、激昂的抒情独白。屈原召唤着风暴雷电等雄伟的自然力量,事实上,他与风暴雷电已完全融为一体!本文想象瑰丽奇特,在屈原与风暴雷电物我同化的境界中表达了抒情主人公追求光明、毁灭一切黑暗的激情。阅读本文需要调动学生最激越的情感,大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想象剧中情景,走进屈原丰富的内心世界。

《日》和《月》,要通过诵读体会两篇短文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生活的希望和信念。 《海燕》是高尔基在俄国大革命前夕创作的。在俄文中,“海燕”一词含有“暴风雨的预言者”之意。在高尔基充满激情的描绘中,海燕的勇敢形象更给人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在文中,作者借海燕欢呼革命风暴的来临,赞美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现在我们阅读此文,除了了解创作背景,理解的深意,我们更应该赋予它时代的意义。 《组歌》是被誉为哲理诗人的黎巴嫩作家纪伯伦的作品。诗人有一颗敏感而多情的心。在他笔下,浪和雨有生命,有灵气,有个性,它们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构成生生不息的美妙世界;同时它们又闪烁着理性的光辉,给人以启迪。形象感人,我们可以从中读出很多不同的感受来。 三、教学建议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散文诗,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语言优美且凝练。故要让学生充分体会、品味散文诗语言的这种特点,强调朗读,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朗读训练,对进行品读、美读,进而开展诗歌朗诵比赛。把朗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研究员,宁波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教授王荣生博士把“语文教材里的选文,大致可以鉴别出四种功能类型,即‘定篇’‘例文’‘样本’

2020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第7课《雷电颂》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

雷电颂 【学习导言】 你一定知道伟大的爱国诗人一一屈原,他刚正不阿、忠贞不屈,成为我们华夏儿女 共同景仰的圣贤。今天,让我们一同品读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节选部分“雷电 颂”,走进屈原丰富的内心世界,感受他复杂而深沉的爱国情怀。 课前学习:自主学习(朗读课文、积累基础、摘录独白) 【朗读课文】 大声朗读几边课文,我能说说节选部分的主要内容。 本段主要写屈原的内心独白一一( )。 【积累基础】 1、 本文选自历史剧《 _______ ,作者是著名诗人 _________ 。我们曾学过他的 等课文。 2、 读一读,查一查,写一写 睥( )睨() 咆( )哮 鞺鞺( )鞳鞳()污秽()犀 () 利 稽 ()首 眩( )目 迸( )射 播弄虐()待 驰骋 ( ) 雷霆( ) 土偶木梗( 悔 罪孽() ) 踌( )躇( )鞭挞() 祈祷忏()

【摘录独白】 我能品味最能表现屈原思想情感的句子,并摘录如下: 1 ■ ■ 2、 3、 课内学习:合作探究(预习反馈、概说情节、品味内心、分析象征、诵读文段) 【预习反馈】 1、同桌互相检查、批改课前学习。 2 、同 语 。 学批【概说情节】 1、我来说说历史剧《屈原》的主要情节。 全剧分为“”、“”、“?a 、?a 、 五幕。 2、我来概括课文节选部分的结构层次: 【品味内心】 通过寻读,我能发现文中能体现屈原内心世界的句子。(在文中划线,做出点评)如: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呀!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乐,是诗!(第3段)

此句表达了屈原对自然伟力的呼唤,渴望自然伟力能扫荡黑暗、驱除腐朽的强烈心愿。我的例句和品味: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分析象征】 我来分析“雷电颂”中出现的一些物象的象征含义。 风雷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洞庭湖、东海、长江: 有形的长剑、无形的长剑:__________________ 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 “土偶木梗”的群像: 【诵读文段】 1、我来识别本文中的修辞手法。 本文通篇运用_____ 、 _____ 的修辞方法,也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 等修辞手法。 2、我来诵读“雷电颂”。 课后学习:课后巩固 “风”、“雷”、“电”或许还能让你想到更多的象征含义,请你写一段文字,使它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课《雷电颂》同步测试(无答案) 新人教版

第七课雷电颂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黑体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迸射()鞭挞() 虐待()祈祷()踌chu 2() 污hui 4() qi 3()首 pi 4()睨脚liao 4( ) jing 3()仰 2找出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字并加以改正 犀利脚缭伫立发泻 艰固暗无天日脱泥带水挺身而出指天画地 3请写出四个带“雪”字的成语 ______________ 4读语段,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字。 人生需要理想的呼唤,你懒惰时,它唤你勤奋;你昏睡时,它呼你清醒;,, ;,。 二阅读 (一)暴风雨- (1)闷热的夜,令人窒息,我辗转不寐。窗外,一道道闪电划破了漆黑的夜幕,沉闷的雷声如同大炮轰鸣,使人悸恐。 (2)一道闪光,一声清脆的霹雳,接着便下起瓢泼大雨。宛如天神听到信号,撕开天幕,把天河之水倾注到人间。 (3)狂风咆哮着,猛地把门打开,摔在墙上。烟囱发出低声的呜鸣,犹如在黑夜中抽

咽。 (4)大雨猛烈地敲打着屋顶,冲击着玻璃,奏出激动人心的乐章。 (5)一小股雨水从天窗悄悄地爬进来,缓缓地蠕动着,在天花板上留下弯弯曲曲的足迹。 (6)不一会,铿锵的乐曲转为节奏单一的旋律,那优柔、甜蜜的催眠曲,抚慰着沉睡人儿的疲惫躯体。 (7)从窗外射进来的第一束光线报道着人间的黎明。碧空中飘浮着朵朵的白云,在和煦的微风中翩然起舞,把蔚蓝色的天空得更加明亮。 (8)鸟儿唱着欢乐的歌,迎接着喷薄欲出的朝阳;被暴风雨压弯了腰的花草儿伸着懒腰,宛如刚从梦中苏醒;偎依在花瓣、绿叶上的水珠闪烁着光华。 (9)常年积雪的阿尔卑斯山迎着朝霞,披上玫瑰色的丽装;远处的村舍闪闪发亮,犹如姑娘送出的秋波,使人心潮激荡。 江山似锦,风景如画,艳丽的玫瑰花散发出阵阵芳香! 绮丽华美的春色呵,你是多么美好! (10)昨晚,狂暴的大自然似乎要把整个人间毁灭,而它带来的却是更加绚丽的早晨。 (11)有时,人们受到种种局限,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大自然整体那无与伦比的和谐的美。 1本文所写的时间是从到 2第(6)段中,“铿锵的乐曲转为节奏单一的旋律”是指 3第(7)段中的横线处应该填写的动词是() A点缀 B擦洗 C洗涤D擦拭 4这篇文章题为“暴风雨”,却花了将近一半的篇幅写“更加绚丽的早晨”。这样构思的意图是什么?

7 《雷电颂》的教学设计 (1)

8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樟市中学房献光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品味散文诗优美精辟的语言。 2.结合背景理解文章引用传说中的深意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设计思想 1.阅读优美的散文作品,要通过诵读品味来感悟文章的精妙之处。 2.创设良好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讨论环境,发展学生的个性,鼓励独到的见解。 教学重难点 1.诵读品味 2.理解主题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课前自主预习: 1.搜索有关巴金的资料。 2.会读会写并能解释加线的字。 旸谷姮娥一撮灰皓月 一、通过神话,导入新课 古代神话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你都知道哪些有关于日、月的神话传说。 今天我们学习一下巴金的《日》和《月》,看一下作者赋予这些传说哪些深意。 二、介绍作者,了解背景 生竭尽所知交流之后,师归结: 1.作者简介:巴金,原名李尧棠,四川成都人,现当代著名的文学家,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代表作还有中篇小说《憩园》和随笔集等。 2.背景简介:这两篇作品写于1942年,时正值日寇铁蹄蹂躏我中华大地,光明被黑暗取代,和平被鲜血浸没。为了民族的解放和独立,千百万的爱国志士拿起武器奔赴抗日战场,人们也包括巴金都在翘首期待着胜利的到来。 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录音材料(或师范读),生初步体味两首散文诗字里行间渗透出来情感的不同特点。 归结明确:《日》激情洋溢,《月》细腻幽静。 2.学生饱含情感,自由朗读。 3.指名学生朗读,生生互评。教师适时指导。 4.学生齐读,整体感知文意,自由发言作归结。 《日》──追求光和热《月》──改变冰冷 四、合作探究,精细研讨 生分小组合作研究,然后将成果在班上交流。 1.《日》中作者为什么没有具体写太阳,而对“飞蛾扑火”大加赞赏,又对“夸父逐日”异

中考文言文文学常识和现代文复习资料

中考文言文文学常识和现代文复习资料 1、陋室铭《全唐文》刘禹锡:自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与柳宗元一同参与“永贞革新”,一同被贬为司马。文章通过对陋室的描写和赞颂,抒发了作者身居陋室却安贫乐道的思想感情,展现了不慕富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2、爱莲说《周元公集》周敦颐:北宋哲学家,被后人尊为宋代理学的“开山祖师”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德,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和对追名逐利的事态的鄙弃和厌恶。 3、橘逾淮为枳《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晏子: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本文记叙了晏子出使楚国的故事,刻画了晏子的机智善辩,他凭着挫败了楚王的诡计,维护了个人和祖国的尊严。 4、伤仲永《临川先生文集》宋代文学家、政治家,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积极推进古文运动,强调文须有补于世,散文雄健峭拔,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叙述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岁之间才能变化的三个阶段,意在以方仲永的事例,揭示出其智能每况愈下是“不使学”,忽视后天教育的必然结果,作者在为方仲永惋惜的同时,也提醒人们重视后天教育,勤奋努力的学习。

5、周处《世说新语》刘义庆:南北朝人,文学家。本文通过周处改过自新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是可以转变的,只要痛下决心,浪子也可以回头,并成为历史上的英雄。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孟子:名轲,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尊为“亚圣”主张“仁政”后人将儒家思想和成为“孔孟”之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7、卖油翁《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欧阳修:略本文通过陈尧咨善射和卖油温酌油两件事的记叙,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和“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8、核舟记清代张潮编写的《虞初新志》魏学洢:字子敬,明末嘉善人。本文通过介绍核舟的形象、结构、主题等,表现了雕刻者的精巧技艺和巧妙构思,反映了我国古代工艺的高超成就。 9、黔之驴《柳河东集》本文为《三戒》之一,另两篇是《临江之麋》、《永某人之鼠》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河东人。长于写山水游记,因参与改革被贬永州写《永州八记》,唐宋八大家之一。文章旨在讽刺当时统治集团中官位高显,又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人物。 10、黠鼠赋《东坡全集》苏轼:字子瞻,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文章借老鼠凭诡计逃脱的事情,告诉人们:自己不能专心致志,反而受外物左右,这是人被老鼠欺骗的原因。

第7课《雷电颂》预习参考(人教新课标初二下)1doc初中语文

第7课《雷电颂》预习参考(人教新课标初二下)1doc 初中语文 ①想像漂亮奇特,闪耀着革命浪漫主义的光辉。 这段独白想像奇特,气概恢宏,表达了革命浪漫主义的诗学风格。作者进行大胆的艺术虚构,展开奇异的想像,上天入地,呼风唤雷,运用夸张、象征等艺术手法,让屈原和宇宙间伟大的自然力急风、怒雷、闪电结合在一起,达到物我同化的境地。借助他们的神力,使诗人具有了毁灭诸神、摧残一切黑暗的力量。如此,就使历史中的屈原的形象显得更加神采飞扬,光辉夺目,全文雄浑壮阔,气概磅礴,充满着高昂的革命浪漫主义的激情。 ②象征手法的运用,使作者难以言明的思想情感表达得更加含蓄、深沉、凝练。 象征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方法,它是依照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一个体事物的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被象征的本体〕。象征能够使不容易或不便于直截了当讲出的思想情感委婉、曲折、含蓄地表达出来,而且化〝抽象〞为〝具体〞,使思想更加形象、可感,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整体上领会文中各种事物的象征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是明白得作品深刻含义的关键。 本文中一些物象的象征义: a.风雷电:象征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 b.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 c.有形的长剑、无形的长剑:屈原?涉江?篇云〝带长铗之陆离兮〞。有形的长剑,是屈原被囚禁前的佩剑;无形的长剑指坚决的信念。 d.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类似英国作家笛福长篇小讲?鲁滨逊飘流记?所描写的海中荒岛,是对社会现实极端憎恶而企求寄予灵魂的一方净土。 e.〝土偶木梗〞的群像: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其中河伯有二义:其一是指河伯神像,其二是指在?九歌?中扮演河伯的一位演员。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试题经典及解析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试题经典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 1.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目。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1)这首诗写于全面抗战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军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地区,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诗人在这国土沦丧、民族存亡关头,满怀对祖国的________和对侵略者的________写下此诗。诗歌用一只鸟生死眷恋土地作比喻,表达________的情感。 (2)赏读诗歌,理解诗歌运用的象征手法。说说“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温柔的黎明”各有什么象征意义。 (3)“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试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在国家危难之时,像《雷电颂》《我爱这土地》都曾激励无数志士奋起救国。“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样精粹的语言几乎众所皆知。你还知道哪些脍炙人口的爱国名句?试写两句。 【答案】(1)挚爱(或热爱);痛恨(或仇恨);诗人对祖国的挚爱(或诗人愿为祖国母亲奉献一切) (2)“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象征正遭受苦难的祖国大地;“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象征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温柔的黎明”隐喻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3)诗人自问自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烘托出了他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心。 (4)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解析】【分析】(1)“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在炮火连天、国运危急的时刻,一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鸟也要奋力抗争,用自己的歌喉发出不屈的声音。这使人联想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嘶哑的喉咙”,让我们看到这是一只饱受磨难的鸟,它的歌声,是用整个生命发出的。诗人在这国土沦丧、民族存亡关头,满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此诗。诗歌用一只鸟生死眷恋土地作比喻,表达诗人对祖国的挚爱的情感。诗人在借一只饱受磨难的“鸟”的形象表现自己的忧患意识,和他对多灾多难的祖国的博大深沉的爱。根据以上分析填充即可。 (2)中间四行诗,分别描述了鸟儿歌唱的四个对象:土地、河流、风、黎明,它们的核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雷电颂》练习(新版)新人教版

《雷电颂》练习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 下列加粗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驰骋(chí chěng)稽首(qǐ) B. 虐待(nüè) 颈项(jǐnɡ) C.劈开(pì) 鞭挞(dà) D.脚镣(liào) 眩目(xuàn) 2. 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进射出光明了吗? B.我们只有雷霆,只有闪电,只有风暴。 C. 我看见你挺身而出,指天画地有所争论。 D.你坐在那马上私毫也不能驰聘。 3.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历史剧,屈原是我国第一个、诗人,代表作有、、、等。 作者是,是著名的、,其历史剧 有、、等。 4.选出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 A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B宇宙!让那赤条条的火滚动起来,像这风一样,像那海一样,滚动起来! C你们这些土偶木梗,你们高坐在神位上有什么德能?你们只是产生黑暗的父亲和母亲! D结果,你是被人押进了龙门,婵娟她也被人押进了龙门。 5.修改病句。 (1)在今年的新春联欢会上,我们听到了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民族舞蹈。 (2)外面下的雨那么大,我估计他今天肯定不来了。 二、阅读理解。 雷电颂 光明呀,我景仰你,我景仰你,我要向你拜手,我要向你稽首。我知道,你(A)的本身就

是火,你(B),你这宇宙中的最伟大者呀,火!你在天边,你在眼前,你在我的四面,我知道你(C)就是宇宙的生命,你就是我的生命,你就是我呀!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进射出光明了吗? 炸裂呀,我的身体!炸裂呀,宇宙!让那赤条条的火滚动起来,像这风一样,像那海一样,滚动起来,把一切的有形,一切的污秽,烧毁了吧!烧毁了吧!把这包含着一切罪恶的黑暗烧毁了吧! 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把你这云中君烧毁了吧!你们这些土偶木梗,你们高坐在神位上有什么德能?你们只是产生黑暗的父亲和母亲! 你,你东君,你是什么个东君?别人说你是太阳神,你,你坐在那马上丝毫也不能驰骋。你,你红着一个面孔,你也害羞吗?啊,你,你完全是一片假!你,你这土偶木梗,你这没心肝的,没灵魂的,我要把你烧毁,烧毁,烧毁你的一切,特别要烧毁你那匹马!你假如是有本领,就下来走走吧!什么个大司命,什么个少司命,你们的天大的本领就只有晓得播弄人!什么个湘君,什么个湘夫人,你们的天大的本领也就只晓得痛哭几声!哭,哭有什么用?眼泪,眼泪有什么用?顶多让你们哭出几笼湘妃竹吧!但那湘妃竹不是主人们用来打奴隶的刑具么? 你们滚下船来,你们滚下云头来,我都要把你们烧毁!烧毁!烧毁! 哼,还有你这河伯……哦,你河伯!你,你是我最初的一个安慰者!我是看得很清楚的呀!当我被人们押着,押上了一个高坡,卫士们要息脚,我也就站立在高坡上,回头望着龙门。我是看得很清楚,很清楚的呀!我看见婵娟被人虐待,我看见你挺身而出,指天画地有所争论。结果,你是被人押进了龙门,婵娟她也被人押进了龙门。 但是我,我没有眼泪。宇宙,宇宙也没有眼泪呀!眼泪有什么用呵?我们只有雷霆,只有闪电,只有风暴,我们没有拖泥带水的雨!这是我的意志,宇宙的意志。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 1、请指出ABC处“你”所指代的对象。 2、对于最后一自然段的含义、使用的手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作者运用借代、排比等修辞手法,表明自己没有眼泪,只有愤怒。 B.作者运用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表明自己要凭借雷、电、风的力量,把宇宙毁灭。 C.作者运用借代、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表明只有“雷霆”“闪电”“风暴”才是“我”和“宇宙”的意志。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第7《课雷电颂》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雷电颂》(学案) 文本导读名师引领 【学习纪要】 学习目的: 1.体会作者瑰丽奇特的想象。 2.理解作者运用象征的写法。 3.品味优美的语言,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 要点点拨: 这篇散文诗,想象瑰丽、奇特,以风、雷、电等自然事和一些神灵等作为象征对象,把屈原和风雷电融为一体,达到物我同化的境地,显示了追求光明,毁灭一切黑暗的力量,使屈原的形象成为光明与正义的化身,塑造千古不朽的爱国者的形象。 【文体感悟】 走进作者 郭沫若(1892─1978)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历史学家、著名的社 会活动家、古文字学家,是继鲁迅之后我国革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 帜。 郭沫若,原名郭开桢,笔名沫若(取家乡沫水──大渡河,若水──雅 河),四川乐山人。在十月革命影响之下,积极投身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 动,1919年至1920年,写下了歌颂人民革命,歌颂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 诗集《女神》,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与郁达夫、成仿吾组织新文学社团 创造社。1927年3月,发表著名讨蒋檄文《请看今日之蒋介石》,揭露了蒋介石虚伪、残忍的反革命面目。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迫害,于1928年流亡日本,开始对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工作,有名的著作是《甲骨文字研究》。1941年皖南事变后,他写下《裳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等六个历史剧。《屈原》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借古喻今,矛头直指国民党反动派,深刻地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卖国投降政策,激励了人民的爱国斗志。他的长篇回忆录《洪波曲》,写出了他前期的经历和思想。1944年写了关于李自成农民起义的历史论文《甲申三百年祭》。新中国成立后,写出了不少成功作品,诗集有《新华颂》《百花齐放》等,历史剧《武则天》《蔡文姬》等。郭沫若晚年经历了十年浩劫的严峻考验。1978年6月12日逝世,终年86岁。 背景资料 《屈原》写于1942年1月,当时是抗日战争后期,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中国的半壁河山。在国难当头、民族存亡之际,国民党偷袭共产党新四军,致使新四军7000多人惨遭遇难,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周恩来写下了“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诗句。为此,郭沫若在重庆创作了《屈原》,说他要“把这时代的愤怒复活在屈原的时代里,借古讽今,揭露国民党统治下的黑暗现实。他借屈原的独自,鞭挞蒋介石的反动统治,抒发人民的愤恨。全剧分为“橘颂”“受诬”“招魂”“被囚”“雷电颂”五幕,课文节选的是第五幕的第二场“雷电颂”一幕中的独白。 作品人物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国人。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后遭谗去职,迭遭放逐。至首都郢为秦兵攻破,遂投汨罗江而死。后世所见屈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