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微观经济学原理》复习资料

曼昆微观经济学原理》复习资料
曼昆微观经济学原理》复习资料

《经济学原理》期末复习提纲一、题型

名词辨析(4分×5=20分)

选择题(1分×20=20分)

判断题(2分×10=20分)

计算题(10分×2=20分)

论述题(10分×2=20分)

二、知识点

第1章

?理解稀缺性、经济学、机会成本、边际、激励以及市场失灵、外部性和通货膨胀等术语的含义

稀缺性:社会资源的有限性。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不能生产人们希望拥有的所有物品与劳务。

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经济学家研究:人们如何作出决策;人们如何与他人相互交易;影响整体经济的力量和趋势

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边际变动:对行动变化微小的增量调整

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通货膨胀: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熟悉经济学的十大原理

1、人们面对权衡取舍,有所得必有所失,要兼顾公平与效率。

2、所得的成本就是放弃的东西,真正的成本不是会计成本,而是机会成本。

3、增量大小的比较决定选择,边际分析是经济学分析的关键。

4、人们根据刺激做出决策,并随刺激的变化而进行调整。

5、交换可以使有关各方都得到好处。

6、市场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率。

7、政府可以弥补市场的局限,如市场失灵、外部性和垄断等。

8、一国生产能力的大小决定国民生活水平的高低。

9、货币发行过多可能造成通货膨胀。

10、短期中,失业和通胀之间有替代关系。

?领会“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话的含义

做出决策要求我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权衡取舍。(大炮vs黄油;环境vs收益;效率vs公平)

第2章

?理解循环流向图与生产可能性边界这两个模型的内容

循环流向图:说明货币如何通过市场在家庭与企业之间流动的直观经济模型 p21

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一个经济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所能生产的产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表明了社会所面临的一种权衡取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改变。P22

第3章

?学会利用图形分析生产可能性边界

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一个经济所能生产的产量的各种组合

?理解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的含义

绝对优势:根据生产率比较一种物品的不同生产者。如果一个生产者生产一个单位的物品所需的投入要素比其他生产者少,就说该生产者在生产此物品上有绝对优势。

比较优势:根据机会成本比较一种物品的不同生产者。如果一个生产者生产一种物品的机会成本比其他生产者小,就说该生产者在生产此物品上有比较优势

?学会运用比较优势原理分析交易的机会成本

当每个人专门生产自己有比较优势的物品时,经济的总产量就增加了。

贸易可以使社会上每个人都获益,是因为它使人们从事他们具有比较优势的活动。

第4章

?理解四种市场结构的含义

竞争市场:有许多买者与卖者,以至于每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乎其微的市场垄断者:一些市场上只有一个卖者,而且这个卖者决定价格

寡头:有几个并不总是主动地进行竞争的卖者

垄断竞争:有许多卖者,每个卖者提供略有差别的产品,有决定价格的能力

?能够分辨需求与需求量、供给与供给量

需求量:指人们在一定的时期内,在某一个价格水平上,愿意购买和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需求:把价格与需求量联系在一起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影响需求的因素:商品本身的价格、收入、相关物品价格、嗜好、预期、买者数量。商品本身的价格是影响需求量的因素,引起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其它都是影响需求的因素,引起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

供给量:厂商在一定的时间内,在某一个价格水平上,愿意供给和能够供给的商品量供给:把价格与供给量联系在一起的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影响供给的因素:投入价格、技术、预期、卖者的数量。商品本身的价格引起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其他因素引起的都将是供给曲线的移动。

? 理解互补品与替代品的含义

替代品: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增加的两种物品

互补品: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减少的两种物品

? 熟悉需求定理和供给定理

? 学会利用供求模型分析价格的变动

? 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结构长期和短期均衡的含义

第5章

? 理解弹性的经济学含义及其决定因素

弹性:在经济上是指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一个变量变动影响另一个变量的程度。它通常是两个变量变动的百分比,分母是自变量,而分子是因变量。

需求的价格弹性:指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分母是价格变动的百分比,分子是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

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相近替代品的可获得性、必需品与奢侈品、市场的定义、时间的长短、本身用途的广泛性

?

? Ep>1 富有弹性 曲线平坦 降价销售可以增加销售收入 ()()12121

2121212121222Q Q P P P P Q Q P P P P Q Q Q Q ++?--=÷+-÷÷+-=

Ep<1 缺乏弹性曲线陡峭提价销售才能增加销售收入

但是,由于同一条直线上弹性值不同,这就决定了在陡峭的曲线的上部,降价也能增加销售收入,反之,在平坦曲线的下部,降价则要减少销售收入。

Ep=1 单位弹性价格变动,总收益不动

Ep=0 完全无弹性一条垂线

Ep=∞完全富有弹性一条水平线

?能够利用弹性概念分析“谷贱伤农”的含义

当粮食供给增加,导致价格下降时,也导致了销售量的增加。但因为粮食的需求缺乏弹性,所以价格下降的幅度大于销售量增加的幅度,所以总收益下降。

第6章

?学会利用供求模型分析价格管制造成的经济后果

均衡价格未必是能使人满意的价格,它可能偏高或偏低,偏低则谷贱伤农,偏高则公众消费不起,所以政府要将其控制在适当的位置上,这就产生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

政府决定的实际价格高于均衡价格为支持价格,能在短期中推动政府扶持企业的发展,如稳定农业生产;扩大农业投资;长期中则增加财政负担,农产品供给过多,失业增加。

政府决定的实际价格低于均衡价格为限制价格,在短期中有利于社会的公平和稳定。但却不利于刺激生产,产品短缺;不利于抑制需求,资源浪费;引发黑市交易、请客送礼,败坏社会气,滋生腐败。

一般来说,行政手段干预的负面效应很大,市场手段改变需求的负面效应较小,但这两个手段仍只能在短期中不得已而为之,而不能作为常规操作手段。现在发达国家着眼于改变供给,其效果相对要好得多。

?能够区分稀缺与短缺这两个概念

?学会利用供求模型分析税收对买方价格和卖方价格的影响

税收抑制了市场活动。当对一种物品征税时,该物品在新均衡时的销售量减少了。

买者与卖者分摊税收负担。在新均衡时,买者为该物品支付得多了,而卖者得到的少了。

?理解供求曲线的弹性与税收负担之间的关系 p110

对买者和对卖者征税本质上是相同的,唯一区别是谁把钱交给政府。

税收归宿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弹性,税收负担更多得落在缺乏弹性的市场一方身上。因为,在本质上,弹性衡量当条件变得不利时,买者或卖者离开市场的意愿。需求弹性小意味着买者对消这某种物品没有适当的替代品。供给弹性小意味着卖者对生产这某种物品没有适当的替代品。当对这种物品征税时,市场中其他好的选择少的一方不能轻而易举地离开市场,从而必须承担更多的税收负担。

第7章

?掌握支付意愿、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以及总剩余等概念

支付意愿:买者愿意为某种物品支付的最高量

消费者剩余:买者的支付意愿减买者的实际支付量(=买者的评价-买者支付的量),衡

量了消费者从一种物品中得到的买者自己感觉到的利益,由需求曲线以下和价格以上的面积衡量。反映了经济福利。

生产者剩余:卖者出售一种物品得到的量减卖者的成本(=卖者得到的量-卖者的成本),衡量卖者参与市场的利益,由价格之下和供给曲线以上的面积衡量。

总剩余:两者之和(=买者的评价-卖者的成本)

?理解经济效率的含义

效率:资源配置使社会所有成员得到的总剩余最大化的性质

平等:福利在社会成员中分配的公平性

关于市场结果的观点:

1)自由市场把物品的供给分配给对这些物品评价最高的买者。

2)自由市场把物品的需求分配给可以以最低成本生产这些物品的卖者。

3)自由市场生产使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总和最大化的产量,均衡结果是资源的有效配

置。

?学会利用供求曲线衡量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及其变动(比如技术革新的影响)

第8-9章

?熟练应用供求曲线分析税收和补贴所造成的无谓损失 p137

无谓损失:当税收(或某种其他政策)扭曲了市场结果时所引起的总剩余减少。

税收引起无谓损失是因为它使买者和卖者不能实现某些贸易的好处。贸易的好处——买者评价与卖者成本之间的差额——小于税收。一旦征税,这些贸易就无法进行。无谓损失就是由于税收阻止了这些互利的贸易而引起的剩余损失。

由于供给和序曲弹性衡量市场参与者对市场状况的反应程度,所以供给和需求弹性越大,税收的无谓损失也就越大。

随着税收规模提高,无谓损失的增加越来越快,且快于税收规模。税收收入起初随着税收规模扩大而增加,但最终由于高税收减少了市场规模,也就减少了税收收入。

?学会应用供求曲线分析自由贸易与关税对国内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影响自由贸易对出口国的影响:国内该物品的生产者状况变好,而国内该物品的消费者状况变坏;在赢家收益超过了输家损失的意义上说,贸易使一国的经济福利增加了。

自由贸易对进口国的影响:国内该物品的消费者状况变好,而国内该物品的生产者状况变坏;在赢家收益超过了输家损失的意义上说,贸易使一国的经济福利增加了。

关税的影响:关税减少了进口量,并使国内市场接近于没有贸易时的均衡。关税会引起无谓损失,因为它是一种税,扭曲了激励,并使稀缺资源配置背离了最优水平。一部分是国内企业以高成本生产造成的无谓损失,一部分是消费不足的无谓损失。P156

第10章

?理解正外部性、负外部性的含义及其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外部性: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会影响别的经济主体的福利。外部性有负,也有正,前者增加别人的福利,后者减少别人的福利。

负外部性: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社会最适量小于私人市场决定的数量,征税

正外部性:社会价值大于私人价值,社会最适量大于私人市场决定的数量,补贴

外部性的内在化:改变激励,以使人们考虑到自己行为的外部效应。

科斯定理:如果产权明晰,有关各方可以无交易成本地协商资源配置,那么,他们可以自己解决外部性问题。

庇古税:用于纠正负外部性影响的税收。庇古税是存在外部性时的正确激励,从而使资源配置接近于社会最优。因此,庇古税既增加了政府的收入,也提高了经济福利。

第11章

?理解公共品的经济含义(竞争性与非排他性)以及由此引发的免费搭车问题排他性:可以阻止一个人使用一种物品时该物品的特性

竞争性:一个人使用一种物品减少其他人使用时该物品的特性

私人物品:既有排他性又有竞争性

公共物品:既无排他性有无竞争性,如国防、灯塔、知识、基础研究和反贫困。

共有资源:有竞争性但无排他性,如清洁的空气和水、畅通的交通和野生动物。

自然垄断:有排他性但无竞争性

搭便车:享有物品的好处,却避开付费的行为。

由于公共物品没有排他性,搭便车者问题就排除了私人市场提供公共物品。但是,政

府可以潜在地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政府确信总利益大于成本,他就可以提供公共物品,并用税收为它支付,这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变好。

?理解公共品的市场需求曲线与私人品的市场需求曲线的叠加方式的区别

第13-17章

?掌握机会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以及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等成本概念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必须放弃的所有东西

显性成本:实际发生的货币支出

隐性成本:实际发生,但却没有货币支出的成本

固定成本: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主要有厂房设备和管理人员的工资。

变动成本: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的成本,主要指原材料、能源和工人的工资等。

平均成本:单位产品上分摊的成本

边际成本:生产最后一个单位产品所发生的成本

?注意区分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

经济利润:总收益减总成本,包括显性与隐性成本

会计利润:总收益减总显性成本

?理解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的含义

边际产量:增加的一单位投入所引起的产量增加

边际产量递减:一种投入要素的边际产量随着该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而减少。因为超过了劳动力与设备的最佳配比点,工人越多,每个新增工人的产量就越小。

成本曲线的重要特征:p234

1)随着产量增加,边际成本最终要上升。

2)平均总成本曲线是U型的。

3)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总成本曲线在平均总成本最低点相交。(有效规模)

短期成本是指至少有一个要素不变时期中的成本;

长期成本是指在所有投入要素都发生变化时期中发生的成本。长期中没有固定成本。

规模经济:长期平均总成本随着产量增加而减少

规模不经济:长期平均总成本随着产量增加而增加

规模收益不变:长期平均总成本不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

?理解图14-1平均成本、图14-3供给曲线以及图14-7完全竞争的含义

?能够区分竞争性市场需求曲线与个别企业面对的需求曲线,以及竞争性市场的长期(短期)供给曲线与个别企业的长期(短期)供给曲线。

竞争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是边际成本曲线在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以上的那一部分。

竞争企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总成本曲线之上的那一部分。

?理解图15-5垄断者的利润和15-8垄断无谓损失的含义 p268 p271

自然垄断:由于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或更多企业的成本向整个市场供给一种物品或劳务而产生的垄断。当相关产量范围存在规模经济时,自然垄断就产生了。

?理解为什么垄断厂商没有供给曲线?为什么垄断厂商实行价格歧视反而有助于增进经济福利? P277

供给曲线告诉我们,企业在任何一种既定价格时选择的供给量。当我们分析作为价格接受者的竞争企业时,这个概念是有意义的。但垄断企业是价格制定者,而不是价格接受者。问这种企业在任意一个既定价格时生产多少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企业在选择供给量的同时确定价格。实际上,垄断者关于供给多少的决策不可能与它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分开。需求曲线的形状决定边际收益曲线的形状,边际收益曲线的形状又决定了垄断者的利润最大化产量。在竞争市场上,可以在不了解需求曲线的情况下分析供给决策,但在垄断市场上,这是不正确的。因此,我们从不谈论垄断者的供给曲线。

价格歧视:以不同价格向不同顾客出售同一种物品的经营做法。价格歧视能增加垄断者的利润,可能减少无谓损失。通过使一些本来不想购买的消费者得到物品而增加经济福利。

第18-22章

?理解生产要素的需求为何是一种派生需求

生产要素:用于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投入。劳动、土地和资本是三种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的需求是派生需求。这就是说,企业的生产要素需求是从它向另一个市场供给物品的决策派生出来的。对电脑程序员的需求与电脑软件的供给必然密切相关,而对加油站服务员的需求与汽油供给必然密切相关。

?理解劳动需求曲线与边际产量值的关系(图18-3)p7

边际产量值:一种投入的边际产量乘以该产品的价格

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告诉我们,在工资水平为既定时企业所需要的劳动量。而一个竞争性的、利润最大化的企业雇佣的工人数要到劳动的边际产量值等于工资这一点上,所以边际产量值曲线也是劳动需求曲线。

无论是土地还是资本,企业会一直增加对它们的租用量,直到要素的边际产量值等于要素的价格时为止。因此,每种要素的需求曲线反映了那种要素的边际生产率。

?理解教育的人力资本理论与信号理论

补偿性工资差别:为抵消不同工作的非货币特性而引起的工资差别

人力资本:对人的教育和在职培训投资的积累,主要是教育。

教育的人力资本观点:教育提高了工资是因为教育使工人的生产率提高。企业——劳动需求者——愿意向教育水平高的工人支付更高的工资,因为他们有着较高的边际生产率。工人——劳动供给者——只有在收教育的费用能得到回报时才愿意支付教育的成本。实际上,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工人与较低的工人之间的工资差别可以作为对受教育成本的补偿性工资差别。

教育的信号理论:企业把教育状况作为区分高能力工人与低能力工人的一种方法。正规学校教育并没有真正的生产率利益,但工人通过在学校花费数年的意愿向雇主发出其内在生产率的信号。

根据人力资本观点,提高所有工人的教育水平,会提高所有工人的生产率,从而提高了所有工人的工资,根据信号观点,教育并没有提高生产率,因此,提高所有工人的教育

水平并不影响工资。最可能的情况是,真理介于这两种极端情况的某个地方。教育的利益也许是人力资本的生产率提高效应和信号的生产率表现效应的一种结合。

高于均衡工资的原因:最低工资法、工会和效率工资

效率工资:企业为了提高工人的生产率而支付的高于均衡工资的工资

贫困率:家庭收入低于称为贫困线的绝对水平的人口百分比

?理解无差异曲线的四个特征以及消费者最优选择所满足的条件

预算约束线:对消费者可以承受的消费组合的限制。斜率衡量的是消费者用一种物品换到另一种物品的比率,等于两种物品的相对价格。

无差异曲线:表示给消费者相同满足程度的消费组合的一条曲线。任意一点的斜率等于消费者愿意用一种物品替代另一种物品的比率,称为边际替代率。

无差异曲线的四个特征:

1)对较高无差异曲线的偏好大于较低无差异曲线

2)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3)无差异曲线不相交

4)凸向原点,反映了消费者更愿意放弃他已大量拥有的一种物品

完全替代品:无差异曲线为直线的两种物品

完全互补品:无差异曲线为直角的两种物品

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约束线相切的一点称为最优点。消费者选择的两种物品组合要使边际替代率等于相对价格。支出于X物品的每美元的边际效用等于支出于Y物品的每美元的边际效用。

吉芬物品:价格上升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

?结合图21-14理解劳动供给曲线为何可能向后弯曲 p70

收入效应:当一种价格变动使消费者移动到更高或更低无差异曲线时所引起的消费变动

替代效应:当一种价格变动使消费者沿着一条既定的无差异曲线移动到有新边际替代率一点时所引起的消费变动。

劳动供给曲线。考虑替代效应,当工资增加时,相对于消费而言,闲暇变得更昂贵了,这就鼓励工人用消费替代闲暇。换句话说,替代效应使工人因为更高的工资而更勤奋地工作,这就倾向于使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考虑收入效应,当工资增加时,移动到更高的无差异曲线。现在工人的状况变得比以前好了。只要消费和闲暇都是正常物品,他就倾向于用这种福利增加来享受更高的消费和更大的闲暇。换句话说,收入效应导致他的工作减少,这就倾向于使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如果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就增加工作,如果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就减少工作。因此,劳动供给曲线既可能向右上方倾斜,也可能向后倾斜。

?掌握道德风险、逆向选择以及信号发送与甄别的概念

信息不对称:获得相关信息的差别

道德危险:受托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牺牲委托人的利益的可能性。应对的办

法是更好的监督、提高效率工资、延期支付报酬。

逆向选择:由于信息不对称,只是低质量的要素有更好的市场机会的现象。(二手车市场、劳动市场、保险市场)

发信号:有信息的一方向无信息的一方披露自己私人信息所采取的行动。有效信号的成本必须昂贵,且必须是低成本的,或者是对有高质量产品的人更有利的。

筛选:无信息的一方引起有信息的一方披露信息所采取的行动

1曼昆经济学原理 课后答案

第一篇导言 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复习题 1.列举三个你在生活中面临的重要权衡取舍的例子。 答:①大学毕业后,面临着是否继续深造的选择,选择继续上学攻读研究生学位,就意味着在今后三年中放弃参加工作、赚工资和积累社会经验的机会;②在学习内容上也面临着很重要的权衡取舍,如果学习《经济学》,就要减少学习英语或其他专业课的时间;③对于不多的生活费的分配同样面临权衡取舍,要多买书,就要减少在吃饭、买衣服等其他方面的开支。 2.看一场电影的机会成本是什么? 答:看一场电影的机会成本是在看电影的时间里做其他事情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例如:看书、打零工。 3.水是生活必需的。一杯水的边际利益是大还是小呢? 答:这要看这杯水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喝,如果这是一个人五分钟内喝下的第五杯水,那么他的边际利益很小,有可能为负;如果这是一个极度干渴的人喝下的第一杯水,那么他的边际利益将会极大。 4.为什么决策者应该考虑激励? 答:因为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如果政策改变了激励,它将使人们改变自己的行为,当决策者未能考虑到行为如何由于政策的原因而变化时,他们的政策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5.为什么各国之间的贸易不像竞赛一样有赢家和输家呢? 答:因为贸易使各国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并从中享有更多的各种各样的物品与劳务。通过贸易使每个国家可供消费的物质财富增加,经济状况变得更好。因此,各个贸易国之间既是竞争对手,又是经济合作伙伴。在公平的贸易中是“双赢”或者“多赢”的结果。 6.市场中的那只“看不见的手”在做什么呢? 答:市场中那只“看不见的手”就是商品价格,价格反映商品自身的价值和社会成本,市场中的企业和家庭在作出买卖决策时都要关注价格。因此,他们也会不自觉地考虑自己行为的(社会)收益和成本。从而,这只“看不见的手”指引着千百万个体决策者在大多数情况下使社会福利趋向最大化。 7.解释市场失灵的两个主要原因,并各举出一个例子。 答: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是外部性和市场势力。 外部性是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当一个人不完全承担(或享受)他的行为所造成的成本(或收益)时,就会产生外部性。举例:如果一个人不承担他在公共场所吸烟的全部成本,他就会毫无顾忌地吸烟。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的规章制度来增加经济福利。 市场势力是指一个人(或一小群人)不适当地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例如:某种商品的垄断生产者由于几乎不受市场竞争的影响,可以向消费者收取过高的垄断价格。在这种情况下,规定垄断者收取的价格有可能提高经济效率。 8.为什么生产率是重要的? 答:因为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而对这种能力的最重要的衡量度就是生产率。生产率越高,一国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就越多。

曼昆微观经济学讲稿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1.Economy The word economy comes from a Greek word for “one who manages a household.” 经济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意思是“管理家庭的人”。 2.Scarcity 稀缺 Means that society has limited resources and therefore cannot produce all the goods and services people wish to have. …意思是说,社会拥有有限的资源,不能生产出人们想要的所有物品与劳务。 3.Economics 经济学 Economics is the study of how society manages its scarce resources. 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稀缺资源的学科。 4.How People Make Decisions 4.1People face tradeoffs.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To get one thing, we usually have to give up another thing. 为了得到我们喜爱的一件东西,我们通常不得不放弃另一件喜爱的东西。Efficiency v. Equity Efficiency means society gets the most that it can from its scarce resources. Equity means the benefits of those resources are distributed fairly among the members of society. 效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多东西的特性。 平等——社会资源的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分配的特性 4.2The cost of something is what you give up to get it. 某东西的成本就是为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Decisions require comparing costs and benefits of alternatives. 做出决策时需要比较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的成本与收益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an item is what you give up to obtain that item. 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需放弃的东西。

曼昆微观经济学课后答案

1.Consider the market for DVD movies,TV screens,and ticket at movie theaters. A.对每一对物品,确定它们是互补品还是替代品 ·DVD 和电视·DVD 和电影票·电视和电影票 As: complements substitutes substitutes B.假设技术进步降低了制造电视机的成本。画一个图说明电视机市场会发生什么变动。 As: demand curve 不变supply curve向右移。技术进步降低了制造电视机的成本,使电视机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电视机的需求曲线不变。电视机的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价格上升。 C.再画两个图说明电视机市场的变动如何影响DVD 市场和电影票市场。 答:DVD:demand curve不变supply curve向右移。由于电视机和DVD 是互补品,电视机价格的下降使DVD 的需求增加。需求增加引起DVD 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 Movie tickets:supply curve不变demand curve向左移。由于电视机和电影票是替代品,电视机价格的下降使电影票需求减少。需求的减少使电影票的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 2.Over the past 20 years,technological advance reduces the cost of computer chips.How do you think this affected the market for computers?For computer software?For typewriters? As: computer : supply curve向右移price 下降 computer software: supply curve向右移price 下降 typewriters : demand curve向左移 3.Consider total cost and total revenue given in the following table: A.计算每种产量时的利润。企业为了使利润最大化应该生产多少? 产量01234567 总成本89101113192737 总收益08162432404856 quantity 0 1 2 3 4 5 6 7 Total cost 8 9 10 11 13 19 27 37 Total revenue 0 8 16 24 32 40 48 56 profit -8 -1 6 13 19 21 21 19

曼昆微观经济学笔记整理

菲利普斯曲线 循环流量图 重要概念区分 实证表述/规范表述 绝对优势/比较优势 正常物品/低档物品 私人物品/公共物品/公共资源/俱乐部物品定额税/累进税/累退税 显性成本/隐性成本 经济利润/会计利润 固定成本/可变成本 规模经济/规模不经济 企业短期停止营业/企业退出 竞争/垄断/垄断竞争 功利主义/自由主义/自由至上主义 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原理: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人们如何相互影响】 5.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变得更好。 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服务的能力。 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市场失灵的两个可能原因:外部性;市场势力 (联系第7章市场效率+第10章外部性) 名解: 稀缺性: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效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大利益的特性。 平等: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分配的特性。 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理性人: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其目标的人。 边际变动:对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 激励: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市场经济: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与服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 产权: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 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市场势力:单个经济活动者(或某个经济活动小群体)对市场价格有显着影响的能力。 生产率:每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服务数量。 通货膨胀: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经济周期:就业和生产等经济活动的波动。 第二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经济学家意见分歧的原因: 1.科学判断的不同 2.价值观的不同 3.感觉与现实 循环流量图:一个说明货币如何通过市场在家庭和企业之间流动的直观经济模型。 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技术既定时,一个经济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 实证表述:描述性的,试图描述世界是什么的观点。 规范表述:规定性的,试图描述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观点。

曼昆微观经济学课后标准答案

曼昆微观经济学课后答案

————————————————————————————————作者:————————————————————————————————日期: 2

1.Consider the market for DVD movies,TV screens,and ticket at movie theaters. A.对每一对物品,确定它们是互补品还是替代品 ·DVD 和电视·DVD 和电影票·电视和电影票 As: complements substitutes substitutes B.假设技术进步降低了制造电视机的成本。画一个图说明电视机市场会发生什么变动。 As: demand curve 不变supply curve向右移。技术进步降低了制造电视机的成本,使电视机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电视机的需求曲线不变。电视机的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价格上升。 C.再画两个图说明电视机市场的变动如何影响DVD 市场和电影票市场。 答:DVD:demand curve不变supply curve向右移。由于电视机和DVD 是互补品,电视机价格的下降使DVD 的需求增加。需求增加引起DVD 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 Movie tickets:supply curve不变demand curve向左移。由于电视机和电影票是替代品,电视机价格的下降使电影票需求减少。需求的减少使电影票的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 2.Over the past 20 years,technological advance reduces the cost of computer chips.How do you think this affected the market for computers?For computer software?For typewriters? As: computer : supply curve向右移price 下降 computer software: supply curve向右移price 下降 typewriters : demand curve向左移 3.Consider total cost and total revenue given in the following table: A.计算每种产量时的利润。企业为了使利润最大化应该生产多少? 产量01234567 总成本89101113192737 总收益08162432404856 quantity 0 1 2 3 4 5 6 7 Total cost 8 9 10 11 13 19 27 37 Total revenue 0 8 16 24 32 40 48 56 profit -8 -1 6 13 19 21 21 19

曼昆 经济学原理(第五版) 课后答案

第十二章税制的设计 复习题 1.在过去的几十年来,政府的增长比经济中的其他部分快还是慢? 答:在过去几十年间,政府的增长比经济中其他部分快。数据表明,美国经济中包括联邦、州和地方政府在内的政府收入在总收人中所占百分比的增长速度快于经济中其他部分。 2.美国联邦政府收入最重要的两个来源是什么? 答:美国联邦政府收入最重要的两个来源是个人收入所得税和用于社会保障的工薪税。 3.解释公司利润如何双重纳税。 答:当企业赚到利润时,它要按公司所得税交税;当企业用其利润向公司股东支付股息时,按个人所得税第二次交税。 4.为什么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大于政府得到的收入? 答:因为纳税人的税收负担除了向政府交纳的税收之外,还包括两种成本:一是税收改变了激励所引起的资源配置扭曲;二是遵守税法的管理负担。这两种成本没有政府的收入作为补偿。因此,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大于政府得到的收入。 5.为什么一些经济学家支持对消费征税,而不是对收入征税? 答:因为对收入征税扭曲了对人们储蓄的激励,鼓励人们少储蓄。如果政府采取消费税,储蓄起来的全部收入在最后支出前都不征税,就不会扭曲人们的储蓄决策。 6.举出富有的纳税人应该比贫穷纳税人多纳税的两种观点。 答:这方面的观点有受益原则和能力纳税原则。 受益原则认为:人们应该根据他们从政府服务中得到的利益来纳税。通常富人从公共服务中受益多,他们应该多纳税。 能力纳税原则认为:应该根据一个人所能承受的负担来对这个人征税。显然,富人的财务承受能力强于穷人,富人应该多纳税。 7.什么是横向平等概念。为什么运用这个概念是困难的? 答:横向平等是指主张有相似支付能力的纳税人应该缴纳等量税收的思想。这一原则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决定两个纳税人是相似的。每个纳税人在许多方面不同,为了评价税收是不是横向平等,必须决定哪些差别对纳税人的支付能力是相关的,哪些是不相关的。这些相关关系的确定是复杂而困难的。它不仅涉及经济学问题,还涉及价值观问题,很难说确定的结果是否公平。 8.说明支持与反对用单一税率取代现行税制的观点。 答:单一税率的支持者认为:(1)单一税率税将取消现行所得税的许多税收减免。通过用这种方法扩大税基,固定税能够降低大多数人面临的边际税率。税率越低意味着经济福利越大。因此,单一税率支持者声称,这种改变将扩大经济馅饼的规模。(2)由于单一税率税如此简单,所以,赋税的管理负担将大大降低。(3)由于所有纳税人都面临相同的边际税率,所以可以按收入来源而不是按得到收入的人来收税。这种额外的简单化也降低了管理成本。 (4)单一税率税将取代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所有收入无论是来自工作中的劳动还是来自公司中拥有的股份,都按相同的边际税率一次性纳税。单一税率将消除目前对公司利润的双重征税,这就可以鼓励企业投资于新工厂和设备。(5)在为纳税计算收入时,允许企业扣除所有合法的经营支出,包括新投资品的支出。这种投资扣除使单一税率税更像消费税而不像所得税。结果,变为单一税率税将提高对投资的激励。 单一税率税的反对者认为:这种税很少注意纵向平等的目标。他们声称,单一税率税的累进性要小于现在的税制,而且,特别是它会把一些税收负担从富人身上转移到中产阶级身上。

曼昆微观经济学读书笔记

曼昆《微观经济学》读书总结 下面是我读曼昆微观经济学所做的笔记以及感受: 曼昆经济学是一本特别好读的书,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浅显易懂、少用复杂的数学公式;更绝的是,曼昆善于使用案例,将知识方方面面融于一个案例后再向读者娓娓道来,在轻轻松松读故事中将读者引入经济学宝库中。在读曼昆微观经济学过程中,不断与高鸿业版本的西方经济学对比,真是感慨不已!我们的经济学家喜欢将问题搞得复杂化,提高一门学科的壁垒,这完全是自杀之举!试看如今我国经济学界,这是让人痛心疾首!理论上老是拾欧美经济学家的牙慧,实践上老是在不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拿来别国学说,我们经济水平又怎么能非常有效的发展呢?当下,经济学界要摒弃门户之观,总结我国经济建设经验,提出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理论,并向国外推广,让我们的智慧造福全人类。 第一章里,曼昆提出了自己创造的十大原理,从中有很多其他学派的影子。原理一:人类面临权衡选择。这一方面是人们有偏好,另一方面也是社会资源稀缺性决定的,不能什么东西都可以据为己有。原理二:要考虑机会成本。这也是经济效益和会计效益之间的区别,在经济学中,机会成本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必须要充分考虑到机会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决定的。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仅仅考虑总量是不够的,边际量是变动量,动态看待整个经济运行才可以找到平衡。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激励当然有正负之分,这也就存在积极与消极反应,微观主体行为也就在我们眼前了。原理五:贸易可以增加我们的福利。比较优势观点支持此种看法,互通有无也是中国智慧。原理六:市场是一种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斯密的看不见手已经尽人皆知,市场中的确蕴藏非常强大的能量。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经济学家永恒的争论话题,当然两者既然存在都有其经济意义,不管是何种影响。原理八:一国经济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也就是生产力。原理九:货币过多发行引起物价上升。通货膨胀固然有货币的因素,而其他因素也是不可小觑。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的短期权衡。通胀与失业貌似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 第二章则描述了经济学家的双重身份,这也牵扯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研究方法。作为科学家的经济学家,通过观察理论再观察,提出一定的假说,再通过式子或者图表表达出来,形成观点或理论。这用到的是实证分析,就是描述这个世界到是什么样子,不涉及评判标准。而当经济学家变成政策建言者,身份发生变化,所用的方法也就不同,并且带有一定利益代表。这也就是规范分析,提出一个标准来评判,企图描述这个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 第三章强调贸易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所谓的绝对优势,就是在生产成本上取得优势;比较优势,则是从机会成本上取得优势。贸易是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实现分工则是比较优势的结果。 第二篇中有三章内容,分别讲述了供需定理、弹性和政策制定。供需定理是经济学中最为基础、最为重要的原理,我猜测,所有的经济学现象最终都可以通过供需这两者来解释。供需这两种要素就好像矛盾的对立统一两方面,不可或缺,又可以产生相互作用。要想明晰供需定理,必须从图表入手。先谈一下概念,供给和需求都是在一定价格下愿意并可以提供或需求的数量。影响供给与需求的要素非常多,影响供给量和需求量的要素也非常多,一定要记得:量的变动是价格导致的。

曼昆微观经济学课后练习英文答案(第七章)

rkets WHAT’S NEW IN THE SIXTH EDITION: There are no major changes to this chapter. LEARNING OBJECTIVES: By the end of this chapter, students should understand: the link between buyers’ willingness to pay for a good and the demand curve. how to define and measure consumer surplus. the link between sellers’ costs of producing a good and the supply curve. how to define and measure producer surplus. that the equilibrium of supply and demand maximizes total surplus in a market. CONTEXT AND PURPOSE: Chapter 7 is the first chapter in a three-chapter sequence on welfare economics and market efficiency. Chapter 7 employs the supply and demand model to develop consumer surplus and producer surplus as a measure of welfare and market efficiency. These concepts are then 7 CONSUMERS, PRODUCERS, AND THE EFFICIENCY OF MARKETS

微观--曼昆经济学原理-课后答案

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复习题 4.为什么决策者应该考虑激励? 答:因为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如果政策改变了激励,它将使人们改变自己的行为,当决策者未能考虑到行为如何由于政策的原因而变化时,他们的政策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6.市场中的那只?看不见的手?在做什么呢? 答:市场中那只?看不见的手?就是商品价格,价格反映商品自身的价值和社会成本,市场中的企业和家庭在作出买卖决策时都要关注价格。因此,他们也会不自觉地考虑自己行为的(社会)收益和成本。从而,这只?看不见的手?指引着千百万个体决策者在大多数情况下使社会福利趋向最大化。 7.解释市场失灵的两个主要原因,并各举出一个例子。 答: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是外部性和市场势力。 外部性是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当一个人不完全承担(或享受)他的行为所造成的成本(或收益)时,就会产生外部性。举例:如果一个人不承担他在公共场所吸烟的全部成本,他就会毫无顾忌地吸烟。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的规章制度来增加经济福利。 市场势力是指一个人(或一小群人)不适当地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例如:某种商品的垄断生产者由于几乎不受市场竞争的影响,可以向消费者收取过高的垄断价格。在这种情况下,规定垄断者收取的价格有可能提高经济效率。 9.什么是通货膨胀,什么引起了通货膨胀? 答:通货膨胀是流通中货币量的增加而造成的货币贬值,由此产生经济生活中价格总水平上升。货币量增长引起了通货膨胀。 10.短期中通货膨胀与失业如何相关? 答:短期中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存在着权衡取舍,这是由于某些价格调整缓慢造成的。政府为了抑制通货膨胀会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人们可用于支出的货币数量减少了,但是商品价格在短期内是粘性的,仍居高不下,于是社会消费的商品和劳务量减少,消费量减少又引起企业解雇工人。在短期内,对通货膨胀的抑制增加了失业量。 问题与应用 7.社会保障制度为65岁以上的人提供收入。如果一个社会保障的领取者决定去工作并赚一些钱,他(或她)所领到的社会保障津贴通常会减少。 A.提供社会保障如何影响人们在工作时期储蓄的激励? 答:社会保障的提供使人们退休以后仍可以获得收入,以保证生活。因此,人们不用为不能工作时的生活费而发愁,人们在工作时期的储蓄就会减少。 D.与较高收入相关的津贴减少如何影响65岁以上的人的工作激励? 答:与较高收入相关的津贴减少会使65岁以上的人在工作中不再积极进取。因为努力工作获得高收入反而会使得到的津贴减少,所以对65岁以上的人的努力工作的激励减少了。 8.最近改革政府反贫困计划的法案限制许多福利领取者只领取两年的津贴。 A.这些变动如何影响对工作的激励? 答:这项反贫困计划法案的改革会激励那些只能领取两年津贴的福利领取者努力寻找工作,如果在两年内不能使自己获得工作,两年之后,这些福利领取者就没有收入了。 B.这些变动如何反映平等与效率之间的权衡取舍? 答:这些变动反映了法案改革者提高效率和适当降低公平性的意图。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6版-微观经济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3章课后习题答案P63-P66 ■复习题 1.在什么情况下,生产可能性曲线是直线,而不是外凸的? 【重要级别】☆☆☆【难度级别】☆☆☆ 【考查要点】生产可能性边界定义 【参考答案】当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为常数时,生产可能性曲线是直线而不是外凸的。 2.解释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有什么不同。 【重要级别】☆☆☆☆【难度级别】☆☆☆ 【考查要点】绝对优势定义;比较优势定义 【参考答案】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都是用于衡量不同生产者生产效率差异的概念,绝对优势以生产效率为评价标准,比较优势以机会成本为评价标准。同一生产者可能同时在两种物品上都具有绝对优势,但不可能同时在两种物品上都拥有比较优势。绝对优势反映了生产率的高低,比较优势反映了相对机会成本的高低。 3.举例说明一个人在做某件事上有绝对优势,而另一个人有比较优势。 【重要级别】☆☆☆【难度级别】☆☆ 【考查要点】绝对优势应用;比较优势应用 【参考答案】工程师A每小时的工资为500元,一个小时可以把自己的家打扫干净。B每小时的工资为50元,两个小时可以把与A相同面积的房屋打扫干净。在此例中,无论是赚钱还是打扫房间,A都拥有绝对优势。但从比较优势的角度来看,打扫A的家,A的机会成本是500元,而B的机会成本是100元,所以B在打扫房间上具有比较优势。

4.对贸易来说,是绝对优势重要还是比较优势重要?以你对上一道题的答案为例来解释你的推理。 【重要级别】☆☆☆☆【难度级别】☆☆ 【考查要点】绝对优势应用;比较优势应用 【参考答案】对贸易而言,比较优势重要。如果按照绝对优势,A和B之间没有从事贸易的可能。但是如果从比较优势来看,A专门工作而B专门打扫房间,在相同的时间内,A和B都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这样双方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5.一国是倾向于出口还是进口自己有比较优势的物品?解释原因。 【重要级别】☆☆☆☆【难度级别】☆☆ 【考查要点】比较优势应用 【参考答案】倾向于出口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因为在该国的生产效率和资源禀赋不变的条件下,出口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进口自己没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可以获得更多的消费者组合。 6.为什么经济学家反对限制各国之间贸易的政策? 【重要级别】☆☆【难度级别】☆ 【考查要点】比较优势应用 【参考答案】各国具有不同的资源禀赋决定了每个国家在不同的劳务或物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各国专业化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会增加世界劳务或产品的总量,而贸易既是各国专业化分工的前提,也是各国专业化分工的结果。如果限制各国之间的贸易,那么基于分工的优势就会减弱,所以经济学家反对限制各国之间贸易的政策。 ■问题与应用 1.Maria每小时可以读20页经济学著作,也可以每小时读50页社会学著作。她每天学习5小时。

经济学原理 曼昆课后答案 chapter 2

Problems and Applications 1. Many answers are possible. 2. a. Steel is a fairly uniform commodity, though some firms produce steel of inferior quality. b. Novels are each unique, so they are quite distinguishable. c. Wheat produced by one farmer is completely indistinguishable from wheat produced by another. d. Fast food is more distinguishable than steel or wheat, but certainly not as much as novels. 3. See Figure 2-5; the four transactions are shown. Figure 2-5 4. a. Figure 2-6 shows a 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 between guns and butter. It is bowed out because when most of the economy?s resources are being used to produce butter, the frontier is steep and when most of the economy?s resources are being used to produce guns, the frontier is very flat. When the economy is producing a lot of guns, workers and machines best suited to making butter are being used to make guns, so each unit of guns given up yields a large increase in the production of butter; thus the 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 is flat. When the economy is producing a lot of butter, workers and machines best suited to making guns are being used to make

曼昆微观经济学课后答案

第二篇市场如何运作 第四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复习题 1 .什么是竞争市场?简单描述一种不是完全竞争的市场。 答:竞争市场是有许多买者与卖者,以至于每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乎其微的市场。 除了完全竞争市场之外,还有垄断市场。在这个市场上只有一个卖者,他决定价格。这个卖者被称为垄断者。 还有寡头市场,在这个市场上有几个并不总是主动竞争的卖者,他们提供相似或相同的产品。通常情况下,寡头 们会尽力联合起来,避免激烈的竞争,收取较高的市场价格。还有垄断竞争市场,这是一个有许多提供相似但不 相同产品的企业的市场结构。由于各自提供的产品不同,每个企业对产品的价格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2 .什么因素决定买者对一种物品的需求量? 答:物品的价格、买者的收入水平、相关物品的价格、买者的偏好和对物品的价格预期。 3 .什么是需求表和需求曲线?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为什么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答:需求表是表示一种物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表格,需求曲线是表示一种物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 的图形。需求曲线将需求表用图形的形式表现出来,需求表是需求曲线上若干个点的坐标的数字表格排列。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价格上 升,需求量会减少。 4 .消费者嗜好的变化引起了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还是需求曲线的移动?价格的变化引起了沿着需求曲线 的变动,还是需求曲线的移动? 答:消费者嗜好的变化引起了需求曲线的移动,价格的变化引起了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 5 .Popeye 的收入减少了,结果他买了更多的菠菜。菠菜是低档物品,还是正常物品?Popeye 的菠菜需求 14

曲线会发生什么变化? 答:根据低档物品的定义,菠菜对Popeye 来说是低档物品。因为Popeye 的收入 减少了,他对菠菜的需求量 反而增大了。 对于低档物品来说,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收入增加会引起需求曲线向外移动。菠菜的价格没变,但 波匹对菠菜的需求量增大了,所以Popeye 对菠菜的需求曲线是向外移动了。 6 .什么因素决定了卖者对一种物品的供给量? 答:价格、投入价格、技术、预期决定了卖者对一种物品的供给量。 7 .什么是供给表和供给曲线,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为什么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答:供给表是表示一种物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表格,供给曲线是表示一种物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 的图形。供给曲线是供给表的图形表示,供给表是供给曲线上点的坐标的数字排列。 因为在其他因素不变时,价格上 升,供给量上升,所以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8 .生产者技术的变动引起了沿着供给曲线的变动,还是供给曲线的移动?价格的变化引起了沿着供给曲线 的变动,还是供给曲线的移动? 答:生产者技术的变动引起了供给曲线的移动,价格变化引起了沿着供给曲线的变动。 9 .给市场均衡下定义,描述使市场向均衡变动的力量。 答:当供给与需求达到了平衡的状态,即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于一点时,这一点叫做市场的均衡。使市 场达到均衡的力量是价格。当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市场上求大于供,供给者发现提高价格也不会减少销售量, 于是价格就会上升,直到均衡价格为止。当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市场上供大于求,供给者发现自己的物品发生 积压,为了扩大销售量他们会降价,价格下降到均衡价格时为止。 10 .啤酒与比萨饼是互补品,因为人们常常边吃比萨饼,边喝啤酒。当啤酒价格上升时,比萨饼市场的供 给、需求、供给量、需求量以及价格会发生什么变动?

微观经济学原理曼昆名词解释

稀缺性(scarcity):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经济学(economics):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效率(efficiency):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多东西的特性。 平等(equality):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分配的特性。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理性人(rational people):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起目标的人。 边际变动(marginal change):对行动计划微小的增量调整。 激励(incentive):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市场经济(market economy):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与劳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 产权(property rights):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 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外部性(externality):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市场势力(market power):一个经济活动者(或经济活动者的一个小集团)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能力。 生产率(productivity):一个工人一小时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 通货膨胀(inflation):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就业和生产等经济活动的波动(就是生产这类经济活动的波动。) 循环流向图(circular-flow diagram):一个说明货币如何通过市场在家庭与企业之间流动的直观经济模型。 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表示一个经济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所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版课后习题详解第章垄断竞争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版)课后习题详解(第章--垄断竞争)

————————————————————————————————作者: ————————————————————————————————日期: ?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 第16章垄断竞争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 1.寡头(oligopoly) 答:寡头亦称“寡头垄断”或“寡占”,指只有几个提供相似或相同产品的卖者的市场结构。在寡头市场上,整个行业(或市场)的产品(或劳务)的一大部分是由少数几个企业(或卖者)供给的。作为卖主的垄断寡头之间仍然存在着竞争,每个寡头都要考虑竞争对手对于自己的每一行动的反应。一方面,如果有一卖主为争取更大的市场销售份额而降低商品价格,那么其他卖主势必也会降低价格,最终使各个卖主的原有市场份额保持不变,而使利润减少。另一方面,如果有一卖主提高价格,那么其他卖主就不一定会提高价格,从而使提高价格的卖主丧失原来占有的市场份额。由于垄断寡头能预计到这种结果,垄断寡头不会轻易提价。因此,在卖方寡头市场上,商品价格一般比较稳定。 2.垄断竞争(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答:垄断竞争市场是这样一种市场组织,一个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具体地说,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主要有以下三点: (1)在生产集团中有大量的企业生产有差别的同种产品,这些产品彼此之间都是非常接近的替代品。 (2)一个生产集团中的企业数量非常多,以至于每个厂商都认为自己的行为影响很小,不会引起竞争对手的注意和反应,因而自己也不会受到竞争对手的任何报复措施的影响。 (3)厂商的生产规模比较小,因此,进入和退出一个生产集团比较容易。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垄断竞争的存在从总体上说是利大于弊,现实中垄断竞争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市场结构,如轻工业品市场等。 二、复习题 1.描述垄断竞争的三个特点。垄断竞争哪些方面像垄断?哪些方面像完全竞争? 答:(1)垄断竞争的三个特点是: ①存在较多的厂商。有许多企业争夺同样的顾客群体。 ②存在产品差别,即每个企业生产的一种产品至少与其他企业生产的这种产品略有不同。因此,每个企业不是价格的接受者,而是面临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 ③企业进出一个行业没有任何限制。因此,市场上企业的数量要一直调整到经济利润为零时止。 (2)垄断竞争像垄断的方面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整理

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1.经济学 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稀缺性是指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不能生产人们希望拥有的所有物品与服务。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因此,经济学家研究人们如何做出决策,如何相互影响以及分析影响整个经济的力量和趋势。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2.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由于-个经济的行为反映了组成这个经济的个人的行为,所以我们的经济学学习就应该从个人做出决策的四个原理开始: 原理一:人们而临权衡取舍 为了得到一件喜爱的东西,通常就不得不放弃另一件喜爱的东西。做出决策要求人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个目标之间权衡取舍。 效率(efficient):是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大的利益。 平等(equality):是指将这些利益平均地分配给社会成员。 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在很多情况下,某种行动的成本并不像乍看时那明显。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曲所放弃的东西。 机会成本(opportunity):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经济学家通常假设,人是理性的。在机会成本为既定的条件下,理性人(rational people)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去实现其目标。 边际变动(marginal change):对现有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 理性人通常比较边际收益(marginal benefit)与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来做决策。 当且仅当一种行为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这种行为。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胁做出反应 激励(incentive)是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如惩罚或奖励的预期)。由于理性人通过比较成本与收益做出决策,所以,他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当成本或收益变动时,他们的行为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3.人们如何相互影响 在人生的旅途中,人们的许多决策不仅影响自己,而且还会影响其他人。以下三个原理是关于人们如何相互交易的: 原理五::贸易可以使毎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贸易使毎个人可以专门从丰自己最擅长的活动。通过与他人贸易,人们可以按较低的成本获得各种各样的物品与服务。与家庭一样,国家也能从相互贸易中获益。贸易使各国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并享有种类更多的物品与服务。

曼昆微观经济学课后练习英文答案

? how to define and measure consumer surplus. ? the link between sellers’ costs of producing a good and the supply curve. ? how to define and measure producer surplus. ? that the equilibrium of supply and demand maximizes total surplus in a market. CONTEXT AND PURPOSE: Chapter 7 is the first chapter in a three-chapter sequence on welfare economics and market efficiency. Chapter 7 employs the supply and demand model to develop consumer surplus and producer surplus as a measure of welfare and market efficiency. These concepts are then utilized in Chapters 8 and 9 to determine the winners and losers from taxation and restrictions on international trade. The purpose of Chapter 7 is to develop welfare economics—the study of how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ffects economic well-being. Chapters 4 through 6 employed supply and demand in a positive framework, which focused on the question, “What is the equilibrium price and quantity in a market?” This chapter now addresses the normative question, “Is the equilibrium price and quantity in a market the best possible solution to the resource allocation problem, or is it simply the price and quantity that balance supply and demand?” Students will discover that under most circumstances the equilibrium price and quantity is also the one that maximizes welfa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