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键教案

离子键教案
离子键教案

离子键教案

教学主题化学键

所选章节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

教材分析由于前面已学习了元素周期表,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位置与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的关系从电子的得失的角度分析离子键的形成,以及便于从电子

的共用角度对共价键的形成进行启发、引导、分析。对于化学键来说,化学键的

相关知识会贯穿高中化学乃至将来所学化学知识的始终,所以对于化学键的理解

就变得尤为重要,所以化学键的知识要在学生已经真正意义上接触化学,正在形

成一个完整的化学知识构架的时候帮助学生能够更加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更加

深入的了解化学。故将化学键的知识放在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既能够

呼应上一节的元素周期表的知识,又能够衔接下一章的化学反应热量的知识。

学情分析(1)学生已知:

学生在初中已学习了物质的微观构成,知道物质是又原子,分子或

离子构成,也能够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知道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就可以

形成粒子。并且学生在上一节刚刚学习完化学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

可以由物质的构成方式引人化学键。

(2)学生未知:

a正负离子通过静电作用(离子键)结合在一起形成离子化合物。

b离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

c共价键是由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

d化学反应的本质

教法分析 导课

由于学生刚刚学习完化学元素周期表的知识,所以可以有不同元素够成物质的多种多样的实际现象来引入对化学键的学习,即通过【原有知识】和【联系生

活】两方面来导入教学主题。

●离子键

鉴于教科书上的实验案例可以清楚且准确的讲解离子键形成,所以可以通过实验的讲解,让同学写出反应物质的原子结构示意图,通过讲解生成物质的形成方式的讲解来讲解离子键的形成,从而讲解离子键的定义相关知识,离子化合物的定义,以及引出电子式的相关知识。

●共价键

前面离子键的讲解中已经讲述了离子键的形成本质为电子的得失。所以可以举例氢气与氯气反应来让学生发现并不是所有有物质的形成都可以用离子键来解释。再从电子共用的角度引出共价键的知识,讲解极性共价键与非极性共价键。

●化学反应本质

由于化学反应的本质过于抽象,所以不妨用刚刚学过的化学键的相关知识来

分析,通过H

2+Cl

2

= 2HCl的反应来从断键成键的角度讲解化学反应本质。

●分子间作用力与氢键

由于在选修课程中还有更加细致的讲解,所以教材中将这部分知识放在了【科学视野】的模块中进行教学。在教学中选用学生阅读,教师总结的方式进行

教学。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离子键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为学生对物质形成奠定理论基础;

2、能用电子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组成,以及常见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3、通过分析实例了解离子化合物的概念,并能识别典型的离子化合物;

4、学生掌握共价键,共价化合物的概念;

5、学生知道共价键的分类,并学会用电子式表示含共价键的分子形成过程。

6、能够通过化学键的学习发现化学反应的本质

7、能够通过对分子间作用力与氢键的了解解释同类氢化物沸点的相关现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NaCl形成过程的分析,应该学生注意离子键的形成特点,学会学习概

念的方法。

2、学生通过对共价键概念的学习以及用电子式表示含共价键的分子形成过程,

进一步了解共价化合物的本质,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3、学生在老师讲解的过程中,积极思考非极性共价键和极性共价键的区别。

4、能够结合离子键与共价键的知识来解释化学反应的本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离子键形成过程的知识,体会化学和物理也是会有交叉的地方;

2、结合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提高思考、分析问题能力;

3、学生通过关注生活现象,从现象中学会探究化学知识,再将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践联系起来。

4、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探究化学本质的意识。

教学重点

1、 离子键、电子式和离子键的概念;

2、 离子键的形成;

3、共价键的定义及共价化合物的概念;

4、共价键的种类以及分类原则。

教学难点

用电子式表示含离子键、共价键的分子其形成过程。

教学流程

教材问题引入,创设情境

讲解

NaCl 的

写出钠原子和氯原子的原子结构

示意图,分析Na +

和Cl -的形成过程。得出离子键的概念。

离子键形成的条件

电子式表示离子键的形成

用电子式表示离子

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

提出问题,引发

用电子式表示

教学过程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1)我们目前已经发现了一百多种元素,而物质的种类

为什么远远地多于元素的种

类呢?思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

导学生积极思考,逐步

进入课堂。

知识讲解一、离子键

(1)、讲解教材上NaCl形成

的实验。现象:产生黄色火

焰,有白烟生成。

反应方程式为:

Na+Cl==NaCl

通过现象,探究本质,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

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学

习化学的方法。

概括

共价

列举多

种物质

引出共价

化合物的

对共价

键进行

通过化学

键的定义

给出化学

键的分类

总结离

子键与

共价键

以例子引导

学生用化学

键的知识来

以科学

视野的

(2)、Na与Cl2能够发生剧烈反应生成NaCl,它们为什么可以发生反应呢?我们现在从微观角度来分析该反应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1】、Cl和N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怎样的?

【2】、原子要达到稳定结构会发生什么变化?

(3)、通过以上讨论,教师和学生一起归纳:

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NaCl的形成过程:

阴阳离子相互作用钠原子的电子提供给氯原子

当钠原子与氯原子相遇时,钠原子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成为带正电的钠离子,氯原子得到了钠原子失去的电子,成为带负电的氯离子,阴、阳离子相互作用,形成氯化钠。思考这两个问

题。

思考、领悟。

当钠原子与氯

原子相遇时,钠

原子失去最外

层的一个电子,

成为带正电的

钠离子,氯原子

得到了钠原子

失去的电子,成

为带负电的氯

离子,阴、阳离

子相互作用,形

成氯化钠。

从原子结构入手,从宏

观到微观培养学生抽象

思维能力、分析综合能

力。

从原子结构入手进行分

析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及

其本质,同时培养学生

的形象思维的能力。

(4)、以上我们从原子结构的角度,用原子结构示意图来表示Na原子和Cl原子发生变化生成NaCl的过程,它清晰、直观,但是,书写结构示意图时有些麻烦,那么,还有没有更简单的表示方法呢?有。这种表示方法叫做电子式,请同学们看20页的资料卡片,归纳电子式的定义和书写方法。看书、归纳、理

解概念。

提出问题,吸引学生的

注意力。引导学生养成

重视课本信息资料的习

惯,培养分析、归纳的

能力。

二、电子式:

概念: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最外层电子的式子叫做电子式。

练习:请写出下列原子的电子式C;O;F;Al。

(1)、原子的电子式我们知道怎样写了,那阳离子、阴离子的电子式又该怎样写呢?下面是几种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电子式,请同学们归写出下列原子

的电子式C;O;

F;Al。

思考、讨论、分

析、归纳。

巩固、消化。

培养分析归纳的能力。

纳它们的书写规律。

(2)、归纳电子式的写法: 1、阳离子的电子式书写规律:是阳离子离子符号本身2、阴离子的电子式书写规律:

⑴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⑵有中括号[ ];

⑶电荷数和负号在括号外。

三、离子化合物

(1)定义: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2)特征:

①有电子得失;

②由阴、阳离子构成;

③组成元素是活泼金属

元素和活泼非金属元素用电子式表示NaCl的形成过程:理解概念的内

涵,领悟特征。

比较、归纳:

用原子结构示

意图表示NaCl

的形成过程是

图示法,它形

象、直观、清晰、

易懂。

用电子式表示

NaCl的形成过

程是符号法,它

直观、简单、明

了。

理解原子、离子的电子

式与电子式表示离子化

合物的形成过程。理解、

掌握用电子式表示离子

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巩

固简单粒子的电子式的

书写方法。

思考探究【思考探究】

用电子式如何表示Cl

2

形成

【板书】

Cl + Cl

Cl Cl

运用以前所学

知识,紧跟老师

思路,思考用电

子式表示Cl

2

形成。

结合学生已有的化学反

应知识,从例子探究共

价键的形成。

..

..

.

..

..

..

.

..

..

..

.. ..

..

共用

电子

..

..

知识讲解【概念引入】

由共用电子对形成的作

用力为共价键。

【板书】

共价键

概念:原子间

作用力

对新概念进行

理解,并与之前

学的离子键进

行区别。

由原因得出结

果,学生可以

更好的理解共

价键的概念,

并可以清楚地

区分离子键与

共价键。

方法引导【拓展学习】

共价化合物

概念:由共价键形成的化

合物为共价化合物。

3、通过成键原子的不

同,讲解共价键的种类。

1、了解共价键

的形成条以及

共价化合物的

概念。

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培养迁移运用能力和抽

象思维能力。

活动探究交流概括总结【练习巩固】

一般我们用电子式表

示化合物较繁琐,所以直接

用一条短线表示共价键,因

而Cl

2

也可以表示为

Cl Cl。

HCl的电子表达式及简单式

H

2

O的电子表达式及简单式

CO

2

的电子表达式及简单式

【板书】

H + Cl H Cl

H Cl

H O H H O H

O C O O

1、通过练习,

充分掌握知识。

2、根据老师课

上讲的,下课后

可以自己练习

不同物质电子

式的表示方法。

学生可以培养总结思考

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

力。

通过反复练习可以充分

掌握所学知识。

新知了解共价键的种类:

1、极性共价键:共用电子

对将偏向吸引电子能力

强的一方,一般为化合

物;

学生对共价键

有新的认识:共

价键有不同的

类型。

可以与之前所学的电负

性的知识进行联系,使

知识连贯起来,更系统

化。

共用

电子

.

.

.

.

.

..

.

.. ..

.

.

.

.

.. ..

.

.

.

. ..

C .. .. ..

O

2、非极性共价键:共用电

子对不偏向任何一个原

子,一般为单质。

【板书】

共价键

知识小结小结:

1、离子键:带相反电荷的离

子的相互作用叫做离子键

2、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

用“.”或“×”来表示最外

层电子的式子叫做电子式。

3、离子化合物:由离子键构

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

4、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的形

成过程

5、共价键的概念:原子通过

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

用。

6、共价键成键粒子:原子。

7、共价键形成条件:一般是

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元

素的原子间形成共价键。

8、共价化合物的概念:以共

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

物。

9、共价键的种类:

(1)非极性共价键

(2)极性共价键

理清这

节课的

知识结

构,充分

掌握所

学知识。

重复巩固,加深印象极性共价键

非极性共价键

知识学习1、讲解化学键定义

离子或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力。

2、对化学键进行分类

了解、记

忆。

跟老师

一起对

化学键

进行分

类,明确

分类依

据。

明确化学键的定义。

能够明确化学键根据电

子的转移情况进行分类

的依据。

分析归纳

以氢气与氯气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例,带领学生一起分

析化学反应的本质。

H H + Cl Cl = 2 H Cl

化学反应的本质:

旧键的断裂新键的形成

跟老师

一起对

化学反

应本质

进行分

析,了

解,记忆

化学反

应的本

质。

用例子加上共价键的知

识来分子化学反应方程

式从而推出结论,更加

能够让学生了解其本

质。

离子键

共价

科学视野让学生阅读27页科学视野,

了解分子间作用力与氢键,

并观察28页的【一类氢化物

的沸点比较图】总结出分子

之间存在氢键的特点。

阅读课

本,总结

归纳。

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

锻炼学生自我学习的能

力。

知识衔接利用断键的能力释放让同学

们思考,是否化学反应都伴

随着能量的变化。

思考。为下一章的学习做铺

垫。

课后练习1、写出下列粒子

的电子式:C、

S、 Mg2+

、K+、 Br-、 O2-

2.用电子式表示

下列离子化合物

的形成过程:

NaF K2O

巩固这

节课的

知识,为

今后的

学习做

好知识

储备。

通过练习学生可以更好

的掌握本节课知识

课后反思本节课由浅入深,采用引导-讲解探究教学模式,从学生已有的化学知识中抽象出有关概念和书写方法,形成由简单到复杂,由宏观到微观,有感性到理性

的科学探究过程。

通过对离子方程式的讲解,加强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迁移运用能力

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了学生探索离子反应的兴趣,树立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志

向。

教案

《化学键》小组编号:第三组

小组成员:胡凌飞20121105414

李茂梅20121106242

麻鸿鹏20121102860

离子反应优秀教案

离子反应优秀教案 离子反应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含义; 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含义; 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能力目标 通过对中和反应、碳酸根离子检验等知识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情感目标 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教育。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离子反应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建议 离子反应是电解质在溶液里发生的'反应,或在溶液里生成电解质的反应。 要正确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必须掌握电解质、电离、电离方程

式和酸、碱、盐的溶解性等知识。 教学过程 可采用:实验→观察→分析→结论的程序进行教学。具体建议如下: 一、精心设计,并做好强弱电解质水溶液导电性强弱的实验,再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推理,是建立强弱电解质概念的关键。教师要强调比较导电性强弱时,必须条件相同。在演示实验中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灯光的亮度,讨论推断:灯光亮度不同→溶液的导电性不同→溶液里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不同→电解质电离程度不同→电解质有强弱之分。从而为理解离子反应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由于学生学过的化学反应不太多,本节只要求学生掌握离子互换反应和有离子参加的置换反应两类离子反应,不要再扩大。 做好教材中的演示实验,让学生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运用电解质在水中发生电离,电离方程式等知识进行分析,并联系复分解反应趋于完成的条件,得出“电解质在溶液里发生反应的实质是离子间的反应”这一新课题。理解离子反应总是向离子浓度降低的方向进行的道理。最后过渡到为表示反应的本质,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来表示化学反应,即离子方程式的教学。 三、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是本节的难点。 建议1.初学时按书写步骤进行训练。2.步骤中的第二步是正确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关键。学生的主要错误是不熟悉酸、碱、盐的溶解性表。教师可帮助学生抓住若干条规律,记住常见物质的溶解性,

高中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案-3.2离子键离子晶体5-苏教版

基于问题驱动的核心概念构建 ——《离子晶体》教学设计 自然界中元素的种类并不多,物质世界丰富性的因素之一在于物质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苏教版必修二专题1第三单元“离子晶体”为教学内容,带领学生认识物质,解剖物质。本节课结合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现象,以问题中心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将教学目标隐含在问题中,通过创设情景,构建模型,充分挖掘教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设计出解决问题的路径和策略,帮助学生认识和初步掌握物质结构的知识,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化学素养。 1 教学设计的前端分析 1.1教材解读和学情分析 物质是微观粒子的聚集体,物质的结构和性质是若干粒子的综合表现。虽然我们无法真切地看见微观粒子,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的研究方式,透视物质的内部结构。本节课是一节核心概念的构建课。从教学内容层面分析,涉及离子晶体的概念、结构特点、物理性质等内容,学科认知难度较大;从教材特点分析,注重知识的类比、迁移、提升,突出模型在概念结构中的引领作用;从教学实践层面分析,学生是本节课的主体,他们的空间概念薄弱。因此,以NaCl、CsCl 晶胞为载体,以问题驱动形式,引发学生思维,在构建模型、动画引导基础上,为学生铺设学习台阶,通过观察、分析、交流等手段自主建构离子晶体的核心知识和规律,深化对离子晶体这一知识点的理解。 1.2教学目标 (一)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1.理解离子键、离子晶体的概念,能判断离子键强弱及离子晶体类型; 2.认识NaCl、CsCl典型的离子晶体,掌握离子晶体的物理性质,能预测离子晶体熔沸点高低顺序。 (二)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1.能通过空间模型均摊法,解决晶胞中微粒个数问题; 2.依据离子晶体价键强弱,判断物质硬度、溶解度大小。 (三)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1.能利用实物、史实、数据、模型等证据,加深对晶体结构的认识; 2.能结合已学物质性质,围绕问题,构建空间模型,将微观结构宏观化。

高中化学《离子键》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离子键》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掌握离子键的概念;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并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能力培养:通过对离子键形成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 科学思想: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 科学品质:结合教学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 科学方法: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重点、难点离子键和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探究】 1、我们知道,自然界中尽管只有一百多种元素,但就这一百多种元素却可以形成五彩缤纷 的物质世界。它们是怎样形成的,你知道吗? 2、两个氢原子能自动结合成氢分子,而两个氦原子却不能结合在一起,为什么?!为什么是两个氢原子,却不是三个、四个氢原子呢?要想知道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学习<<第三节化学键>>。这节课我们学习<<离子键〉〉 【板书】第三节化学键 一、离子键 【定向自学】 1、【阅读课本】下面我们来做一个钠与氯气反应的实验。请同学们先看看课本P21[实验1-2] 2、【实验】让学生上黑板做实验。指导学生正确地完成实验,同时和学 生一起来复习回忆:钠的保存、取放、颜色及剩余的钠处理、闻氯气方法; 【展示交流】观察[实验1-2],让同学站起来叙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并探究钠燃烧之前有黑烟冒出的原因。 【巩固训练】让学生到黑板写出反应式。并填表格1 表格1 【问题探究】钠原子和氯原子是怎样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呢?请同学们写出钠原子和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教师同时在黑板副板写出钠原子和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展示交流】引导学生分析氯化钠的形成过程:钠和氯原子反应时,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它们达到稳定结构了吗? 【副板书】不稳定。 【问题探究】它们怎样才能稳定呢?(同时板书稳定) 【展示交流】氯原子需要1个电子就可以达到稳定结构,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精讲归纳】自己的东西谁舍得呀,钠原子想,不如送个人情给氯原子,自己也可以达到稳定结构,于是钠原子把这个电子给了(重点语气强调)氯原子,(同时板书电子转移箭头),

高一化学上册必修1《离子反应》教案

高一化学上册必修1《离子反应》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 2、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学课文及练习,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情投入,体验透过现象,发现本质的科学研究过程。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教学难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反应 设问: 1.BaCl2溶液能与CuSO4溶液反应而NaCl溶液却不能,试分析原因。 2.在实验“2”的滤液中存在大量的Cl-和 Cu2+,能否用实验证明?请简单设计。 BaCl2溶液与CuSO4溶液混合 反应本质:Ba2++SO2-4==BaSO4↓ CuCl2溶液与AgNO3溶液混合 反应本质:Ag++Cl-==AgCl↓

AgNO3与NaCl反应动画。请点击画面 2、离子反应方程式: --上述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①“写”,写化学方程式 ②“拆”,把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其他物质写化学式。如单质、沉淀、气体、难电离物质、氧化物等。 ③“删”,删去两边没反应的离子, ④“查”,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守恒。 离子方程式书写步骤请点击观看 应该改写成离子形式的物质: 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a、强酸:HCl、H2SO4、HNO3等; b、强碱:KOH、NaOH、Ba(OH)2.Ca(OH)2是微溶物,一般在反应物中存在于溶液中,写成离子形式,而为生成物时一般是沉淀,写沉化学式。 c、可溶性盐:请学生课后复习溶解性表。 仍用化学式表示的物质: a、难溶的物质:Cu(OH)2、BaSO4、AgCl 等 b、难电离的物质:弱酸、弱碱、水。 c、气体:H2S、CO2、SO2等 d、单质:H2、Na、I2等 e、氧化物:Na2O、Fe2O3等

化学键-离子键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2 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第1课时 离子键 乌市二十三中学雷娟[教学目标]: 1、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含义,并能用电子式表示简单的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2、理解化学键的含义,并从化学键角度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教学过程]: 引入:目前人类只发现一百多种元素,而由这些元素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却以千万计,元素原子通过什么作用形成如此丰富多彩的物质呢? ——化学键。 释疑:“键”原指古代连接车轮的金属杆,故为金字旁;在机械行业中指一种连接轴与轴上零件的机械零件。化学中引用“键”字来描述粒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它可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配位键。这节课学习离子键。 演示实验:实验1-2《钠与氯气的反应》,引导学生观察、描述现象,并写出反应方程式。 分析:板书演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强调电子的得失过程与离子的结合作用力。 一、离子键 (一)离子键 1、定义:阴阳离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提问:哪些元素的原子容易形成阴阳离子? 学生:根据元素原子结构及周期表,归纳出元素 2、成键微粒:阴离子:第六、七主族元素 阳离子:第一、二主族金属元素为代表的活 泼金属元素及铵根离子

学生活动:写出上述阴阳离子,并尝试组合写出一些常见的离子化合物,指出其中存在的离子键。 (二)离子化合物 1、定义: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 2、物质种类包括强碱 活泼金属与氧形成的化合物 绝大多数盐。 学生活动:试列举出一些离子化合物,尝试从元素种类角度找到快速鉴别离子化合物的方法。 3、鉴别方法:含活泼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的化合物。 4、表示方法:电子式 电子式:用元素符号及周围均匀分布在四个方向的“〃”或“×”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式子。 提问:为什么仅标出最外层电子? 学生:原子的化学行为与最外层电子关系最密切。 教师:下面我就紧紧关注原子及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来学习他们的书写方式。 ①原子的电子式 学生活动:写出第三周期从钠到氯七个原子的电子式 教师:强调书写原则,指导书写规范,注意电子的排列要均匀分布。 ②阴离子与阳离子的电子式 学生活动:写出钠离子、镁离子、氯离子、硫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电子式 教师:再次指出书写原则,指导氢氧根离子的书写,并引导学生发现书写规律。 阳离子的电子式就是其离子符号,但个别有例外(铵根离 子在下一课时讲解)。 阴离子的电子式一般满足最外层为8个,要打中括号,再 将电荷数标在括号的右上角。

高中化学 专题3 第2单元 离子键 离子晶体教案 苏教版选修3

第二单元离子键离子晶体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理解离子键的本质,能结合离子键的本质和晶格能解释离子晶体的性质,促进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2.认识常见离子晶体的结构模型,理解离子晶体的结构特点,预测其性质,强化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学科核心素养。 一、离子键的形成 1.形成过程 2.特征 阴、阳离子球形对称,电荷分布也是球形对称,它们在空间各个方向上的静电作用相同,在各个方向上一个离子可同时吸引多个带相反电荷的离子,故离子键无方向性和饱和性。 (1)离子键的实质是“静电作用”。这种静电作用不仅是静电引力,而是指阴、阳离子之间静电吸引力与电子与电子之间、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排斥力处于平衡时的总效应。 (2)成键条件:成键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差别很大,电负性差值大于1.7。 (3)离子键的存在 只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大多数盐、强碱、活泼金属氧化物(过氧化物如Na2O2)、氢化物(如NaH和NH4H)等。 例1具有下列电子排布的原子中最难形成离子键的是( ) A.1s22s22p2B.1s22s22p5 C.1s22s22p63s2D.1s22s22p63s1 答案 A 解析形成离子键的元素为活泼金属元素与活泼非金属元素,A为C元素,B为F元素,C为Mg元素,D为Na元素,则只有A项碳元素既难失电子,又难得电子,不易形成离子键。 例2下列关于离子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离子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B.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也可以含离子键 C.形成离子键时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包括静电吸引和静电排斥 D.因为离子键无饱和性,故一种离子周围可以吸引任意多个带异性电荷的离子

离子晶体教学设计word文档

离子晶体教学设计 摘要:通过阅读与探究学习离子晶体。本节介绍了氯化钠和氯化铯晶胞,离子晶体的物理性质。在科学探究的基础上,通过多媒体演示和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进一步理解离子晶体的结构特点,通过具体数据的的对比说明晶格能的大小与晶体性质的关系。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离子晶体的构成微粒及微粒间的作用力,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 性质 2、了解晶格能的应用,知道晶格能的大小可以衡量晶体中离子键的强弱 过程与方法 观察离子晶体的晶胞模型,和已学过的分子晶体、原子晶体、金属晶体充分对比来认识离子晶体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离子晶体的学习,进一步体会和树立“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这一学习化学的基本理念 教学重点: 1、离子晶体的物理性质的特点 2、离子晶体的配位数及其影响因素 3、晶格能的定义和应用 教学难点: 1、离子晶体配位数的影响因素 2、晶格能的定义和应用 教学过程: 【复习巩固】 【投影】晶体比较 【学生活动】以提问的方式由学生完成表格 【展示结论、点评】 【过度】以上复习了三种晶体,我们今天来学习第四种晶体类型—离子晶体。请大家预习课本,对比上面的表格对离子晶体做一个初步了解。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查找离子晶体相关内容 【点评、总结】 【板书】一、离子晶体 1、概念:由阳离子和阴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形成的晶体 2、构成微粒:阳离子、阴离子 3、微粒间的作用:离子键 4、离子晶体的物理性质:硬而脆;具有较高的熔、沸点,难挥发;晶体不导电,熔融或水溶液中可以导电。 5、常见的离子晶体:强碱、活泼金属氧化物,绝大多数盐。例NaOH、Na2O、NaCl等 【讲述】通过以上学习我们对离子晶体有了初步了解,总结了其物理性质,明确离子晶体与其他三种晶体的不同,那么离子晶体为什么这样的性质特点? 【展图观察】NaCl、CsCl晶体模型。 图1 NaCl晶胞图2 CsCl晶胞 【思考1】1、NaCl晶胞中有几个Na+ ,几个Cl- ?CsCl晶胞中几个Cs+几个Cl-? 2、NaCl、CsCl晶体中有无单个个分子,“NaCl”、“CsCl”是否代表分子组成呢? 【学生讨论、回答】 【点评、强调】1、NaCl晶胞中有4个Na+ 4个Cl- ,CsCl晶胞中,1个Cs+1个Cl. 2、在NaCl晶体或CsCl晶体中,都不存在单个的NaCl分子或单个的CsCl 分子。因在这两种晶体里阴、阳离子的个数比都是1∶1,所以,NaCl和CsCl是表示离子晶体中离子个数比的化学式,而不是表示分子组成的分子式。 【思考】在 NaCl晶体中,每个Na+周围有几个Cl-?每个Cl-周围有几个Na+?在CsCl晶体中,每个Cs+周围有几个Cl-?每个Cl-周围有几个Cs+? 【投影】 图3 NaCl型晶体结构图4 CsCl型晶体结构 【板书】二、离子晶体中离子键的配位数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的优秀教案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的优秀教案 篇一:《离子反应》优秀教案 高xx级化学《离子反应》教案 (第一课时)(李季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让学生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弱电解质的概念。 (2)让学生掌握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并从电离的角度理解酸、碱、盐的本质。 (3)通过设计探究性实验得到离子反应的实质和离子反应条件,并能分析离子共存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探究实验和设想验证得到离子反应的条件,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从实验现象出发探寻反应本质。 (2)通过分析离子共存问题,让学生形成从现象到本质再到运用的思维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探究讨论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 (2)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奠定高中阶段化学学习的重要基础。二.教学重点、 难点 电解质的概念、离子反应及其条件、离子的共存问题。三.教学方法

讨论+探究+实验四.教学过程 〔引入〕前面,我们在学习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时,简单介绍了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生成了离子的知识。那么,请问:是不是所有的酸碱盐都能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呢?哪些物质能发生电离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今天,我们学习新知识——离子反应。要学习离子反应的知识,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电解质的问题。 〔讨论〕什么是电解质?什么是非电解质?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概念:电解质:凡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凡是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分析:1.强调关键字。2.强调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溶液)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讨论1:下列物质中哪些是电解质,那些是非电解质? 稀硫酸、氯化氢气体、氯化钠固体、氢氧化钠固体、碳酸钙、铜、石墨、氧化镁固体、甲烷、蔗糖、酒精、葡萄糖。小结:化合物: 1、电解质:(常见的电解质)酸、碱、盐和许多金属氧化物。 2、非电解质:(常见的非电解质)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有机物,如蔗糖、酒精等。 讨论2:二氧化碳、氨气是否电解质?强调电解质必须自身电离而导电。 讨论3:BaSO4、CaCO3、AgCl等难溶于水的盐是否属电解质?

离子键公开课教案[优质文档]

第四节化学键 离子键——高一化学公开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掌握离子键的概念;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并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能力培养:通过对离子键形成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科学思想: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 科学品质:结合教学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 科学方法: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二、本节教材简析 本节教材是高一化学“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的第四节,前三节已学习了原子结构以及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递变关系的知识,这一节及后两节继续学习有关原子怎样互相结合,以及充分结构与物质性质的关系知识。 原子结构知识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本节是对物质结构知识的延伸和发展。学好本节知识,对全面理解物质结构十分重要。 本节内容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离子键的概念,另一部分是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形成的过程。其特点是概念较抽象,电子式的运用这个化学基本能力之一学生是陌生的,有一定的难度。 三、本节教学重、难点 离子键和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本节教学方法 计算机多媒体辅助讲解法。 六、教具 多媒体教室、电脑、摄影机、投影幕、盛有氯气的集气瓶、金属钠、

小刀、滤纸、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火柴。 七、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迄今为止,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有数以万种,但通过上面几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人类所发现元素却只有一百多种。同学们,你们可曾考虑过,这一百多种元素是如何构成这么多种物质的,要想搞清楚这些问题,还要深入学习一下今天的内容------化学键。 [影幕显示] 化学键(chemical bond )是指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或离子)之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过度:化学键可以分为:离子键、共价键等,今天我们首先来学习-- 离子键。 过度:在初中化学课本中我们曾学习过离子化合物,常见的离子化合物有那些呢? 学生:氯化钠 氢氧化钠 硫酸锌 氯化镁 等.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亲自制备一种离子化合物-------氯化钠 [演示实验5-4]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 请一位同学描述实验现象 [影幕显示]实验现象:A 、剧烈燃烧B 、发出黄色的火焰C 、产生大量白烟 原因分析:钠和氯气剧烈反应生成氯化钠小颗粒悬浮在气体中呈白烟状. [影幕显示5] 2Na + Cl 2 问:钠与氯气是怎样形成氯化钠的? [影幕显示] NaCl 形成的微观过程 学生:请大家根据我们刚才的分析来填写课本P102页表5—14 [影幕显示5]

(完整word版)离子反应教案完美版

离子反应教案 离子反应考点要求: 1.离子共存问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是每年必考的题型。今后命题的发展趋势是: (1) 增加限制条件,如强酸性、无色透明、碱性、pH、甲基橙呈红色、发生氧化还原 反应等; (2) 定性中有定量,如“由水电离出的c(H+)=1 x 10-4mol ? L-1的溶液中……”。 2?离子方程式的正误书写也是历年高考必出的试题。从命题的内容看,存在着三种特点: (1)所考查的化学反应均为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基本反应;错因大都属于化学式能否拆分、处理不当、电荷未配平、产物不合理和漏掉部分反应等;有量的限止的离子方程的 书写或正误判断也是近几年考查的重点内容,也是这部分的难点。 (2)所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以复分解反应为主,而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约占15%; (3)一些重要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在历年考卷中多次重复。如Na与H20的反应、Fe 与盐酸或稀H2S04的反应自1992年以来分别考过多次。 (4)考查离子方程式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学生使用化学用语的准确程度和熟练程度,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预计今后的考题还会保留。 复习过程 2003年高考题示例:(学生先练,然后再归纳出本节复习的要求) 1 ?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 C ( H+) =1 x 10「14mol ?,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可以 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2003全国11题)() A . Al3+ Na+ NO 一3 C「 B . K+ Na+ C「N03「 C. K+ Na+ C「AIO2一 D. K+ NH+4SO42「NO3「 (有附加条件的离子共存题) 2. 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003全国13题)() A .用碳酸钠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2CO32一+SO2+H2O2HCO _3+SO32「 B .金属铝溶于盐酸中:Al+2H +Al 3++H2 f (电荷不守恒) C .硫化钠溶于水中:S2「+2H2OH2S T +2OH 一(应分步水解) D .碳酸镁溶于硝酸中:CO32一+2H + H2O+CO2f( MgCO3不可拆) 3.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2003上海18题) A 过量的NaHSO4与Ba(OH)2溶液反应:Ba2* + 2OH + 2『+ SO42宀BaSQ J+ 2H2O B NH4HCO3 溶液与过量NaOH 溶液反应:NH4* + OH 一=NH 3 T + H2O

2020-2021学年新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5.2.1 离子键(2) 教案

专题5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第二章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第1节离子键 本节课学习内容是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专题5中《离子键》,该内容是物质结构中的一部分,学生通过学习应能进一步认识性质和结构的关系。由于前面已学习了元素周期表,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位置与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的关系,进行分析离子键的形成。 1.认识化学键,理解离子键概念及其形成过程,能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 2.通过讲解实例理解离子键的本质。 1.化学键、离子键 2.难点:离子键的形成 教学幻灯片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引入】固体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固体氯化钠能否导电? 【提问】氯化钠固体本身不导电,是因为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而要加热至熔融状态或在水分子破坏下才能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说明Na+与Cl-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再如,H2O电解产生H2和O2,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水分子先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两个氢原子形成一个H2分子,两个氧原子形成一个O2分子,该反应之所以需要“通电”正说明了水分子思考回答 氯化钠是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能导电。但固体氯化钠不导电,因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聆听思考

内氢原子和氧原子间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 【小结】因此,我们把物质中直接相邻的原子或离子之间存在的强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我们可以把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共价键。离子键存在于阴、阳离子之间,共价键存在于原子与原子之间。 【过渡】本节课,我们首先来学习有关离子键的相关知识。 【问题1】接下来,以我们最熟悉的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NaCl的形成过程来分析离子键是如何形成的。在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中,哪种原子得到电子,哪种原子失去电子呢?请大家用原子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表格。 【小结】带相反电荷的阴阳离子结合的相互作用成为离子键。 【问题2】在氯化钠晶体中,Na+和Cl-之间存在哪些作用力? 【总结】所以此处的“静电作用”指的是正、负电荷之间的静电引力,以及原子核与原子核、核外电子与核外电子之间的静电斥力,当阴、阳离子达到一定距离后,二者达到平衡。因此,离子键的实质就是静电引力与静电斥力达到平衡时的静电作用。 【问题3】哪些元素的原子能以这种方式结合?这种结合方式与它们的原子结构有什么关系?思考回答: Na+离子和Cl-离子间的静电吸引力,阴、阳离子的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排斥力 活泼金属元素的原子与活泼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以这种方式结合。 当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小于4时,易失去最外层电子达到8e-稳定结构。 当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大于4时,易得到最外层电子达到8e-稳定结构。

人教版高中化学3.4 离子晶体 实用教案

离子晶体 学习目标: 1、复习离子键概念,能推导并解释离子晶体的相关性质。 2、了解常见典型离子晶体氯化钠、氯化铯的结构特征。 3、知道阴、阳离子的电荷比与配位数的关系。 4、知道晶格能的大小可以衡量离子晶体中离子键的强弱。 能力培养: 1、通过复习离子键的相关知识,学会利用“知识迁移”的学习方法去学习离子晶体,培养自学能力。 2、通过动手制作模型了解典型晶体的结构特征。通过观察分析,动手制作的过程的学习离子晶体的配位数的找法,培养自学能力。 3、通过对晶胞中离子配位数的计算与分析,培养空间想象能力以及懂得利用跨学科知识的学习能力。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什么是离子键?离子键的本质是什么?离子键的特征? 什么是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的构成微粒?微粒间的作用力? 【思考】 离子化合物常温常压下的状态如何?(图片导入)---离子晶体(板书) 【对比学习】 通过离子化合物分析离子晶体的1、概念 2、构成微粒 3、微粒间的作用力 【学生活动】 离子晶体能否导电,是否存在单个分子?主要的物理共性有哪些?(熔沸点高低,硬度大小) 4、离子晶体的物理性质 (1)、晶体不导电,在熔融状态或水溶液中导电, 不存在单个分子 (2)、具有较高的熔、沸点;硬而脆;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P39 我们知道:在金属晶体中金属的熔沸点高低用金属键强弱来决定。离子晶体的熔沸点的高低由谁决定? 5、衡量离子键强弱的物理量----晶格能 ○1定义:拆开1mol离子晶体使之形成气态阴离子和气态阳离子所吸收的能量。 ○2符号:U 单位:kJ.mol-1 ○3两者的关系:晶格能越大,离子键越牢固 【交流讨论】:分析课本40页表格3-2回答问题

3.4离子晶体教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3[人教版] 3.4 离子晶体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晶格能的应用,知道晶格能的大小可以衡量离子晶体中离子键的强弱。 2.知道离子化合物的热稳定性与阴、阳离子的半径和电荷有关。 3.能说出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结构基元以及物理性质方面的主要区别。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晶格能的应用,知道晶格能的大小可以衡量离子晶体中离子键的强弱。 探究建议:①制作典型的离子晶体结构模型。②比较氯化钠、氯化铯等离子晶体的结构特征。③实验探究:熔融盐的导电性。④实验探究:明矾或铬钾矾晶体的生长条件。⑤设计探究碱土金属碳酸盐的热稳定性实验方案。⑥查阅资料:晶格能与岩浆晶出规则。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分子晶体、原子晶体、金属晶体的有关理论。 [过渡]在晶体中,若微粒为离子,通过离子键形成的晶体为离子晶体,今天我们来研究离子晶体。 [板书]第四节离子晶体 一、离子晶体:由阳离子和阴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晶体。 [讲述]离子晶体种类繁多,结构多样,图3—27给出了两种典型的离子晶体的晶胞。我们来研究晶体中的配位数(在离子晶体中离子的配位数(缩写为C N)是指一个离子周围最邻近的异电性离子的数目)。 [投影 [科学探究] 1、CsCl、NaCl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比例都是l:l,同属AE型离子晶体。参考图3—27、图 [

[讲述显而易见,NaCl和CsCl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晶体结构。晶体中正负离子的半径比(r+/r-)是决定离子晶体结构的重要因素,简称几何因素。 [板书]1、几何因素:晶体中正负离子的半径比(r+/r-)。 [讲解] 上面两例中每种晶体的正负离子的配位数相同,是由于正负离子电荷(绝对值)相同,于是正负离子的个数相同,结果导致正负离子配位数相等,如在NaCl中,Na+扩和C1-的配位数均为6。如果正负离子的电荷不同,正负离子的个数必定不相同,结果,正负离子的配位数就不会相同。这种正负离子的电荷比也是决定离子晶体结构的重要因素,简称电荷因素。例如,在CaF2晶体中,Ca2+和F-的电荷比(绝对值)是2:l,Ca2+和F-的个数比是l:2,如图3—29所示。Ca2+的配位数为8,F-的配位数为4。此外,离子晶体的结构类型还取决于离子键的纯粹程度( [板书]2、电荷因素:正负离子的电荷比。 3、键性因素:离子键的纯粹程度。 [讲述] 在离子晶体中,离子间存在着较强的离子键,使离子晶体的硬度较大、难于压缩;而且,要使离子晶体由固态变成液态或气态,需要较多的能量破坏这些较强的离子键。因此,一般地说,离子晶体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如NaCl的熔点为801℃,沸点为l 413℃;ClCl的熔点为645℃,沸点为l290℃。 [板书]4、离子晶体特点:硬度较大、难于压缩、较高的熔点和沸点。 [自学]科学视野—复杂离子的晶体 碳酸盐在一定温度下会发生分解,如大家熟悉的碳酸钙煅烧得到石灰(CaO),这是由于碳酸钙受热,晶体中的碳酸根离子会发生分解,放出二氧化碳。实验证明,碳酸盐的阳离子 碳酸盐 MgCO3 CaCO3 SrCO3 BaCO3热分解温度/℃ 402 900 1 172 1 360 阳离子半径/pm 66 99 112 135 [板书]二、晶格能 [讲解] 最能反映离子晶体稳定性的数据是它们的晶格能。离子晶体的品格能的定义是气态离子形成l摩离子晶体释放的能量,通常取正值,表3—8给出了某些离子晶体的晶格能

人教版化学必修1《离子反应》教学设计

人教版化学必修1《离子反应》教学设计人教版化学必修1《离子反应》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离子反应”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内容,是高中化学课程中的核心概念,是学生微粒观、变化观形成的重要载体。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xx年版)》中,“主题2:常见的无机物及应用”对电离与离子反应的要求为:“认识酸、碱、盐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发生电离。通过实验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具体内容包括电离、电解质、离子反应等关键概念和电离方程式书写、离子方程式书写、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离子反应的本质等核心知识,也包括离子反应相关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在本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中,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到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更加深入,更接近事物的本质。而本节的内容更加深入系统地将宏观与微观结合起来,真正使学生从微粒的视角认识溶液和溶液中的反应,可让学生初步建立基于微粒及微粒间相互作用认识物质结构与变化的观

念和能力,提升“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学科素养。同时,本节内容也将为后续化学反应原理部分研究微粒在水溶液中的行为打下坚实的基础。 《标准(20xx版)》还指出,学生应通过实验探究和联系实际的方式学习上述知识。因此,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背景,设计联系实际、以综合问题解决为核心任务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将上述不同素养进行整合培养,有助于教学目标的高效落实。 二、学情分析 离子反应的概念能够帮助学生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实质,发展微粒观,使其从微粒的视角认识溶液和溶液中的反应;作为一种重要的反应类型,离子反应又能够发展学生对化学反应的分类视角和认识水平。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学习过酸、碱、盐,并且能从宏观物质角度认识复分解反应。但其认识水平较低,缺乏微观意识,难从微观的角度去理解酸、碱、盐在溶液中的行为,因此学生需要建立一个新的认识视角,认识物质,认识反应,将原有的宏观、孤立、定性的认识角度提升至微观、联系、定量的层面。 因此分析学生的障碍点: 1.认识停留在宏观层面:未建立电离、电解质等概念,难以准确理解电解质在溶液中形成离子的过程,也难以用符号表达。只能从宏观物质的角度认识酸、碱、盐之间的反应。

离子晶体 教案

第三章第四节离子晶体 内容分析: 学生具备了离子键、离子半径、离子化合物等基础知识,本节直接给出氯化钠、氯化铯晶胞,然后在科学探究的基础上介绍影响离子晶体结构的因素,通过制作典型的离子晶体模型来进一步理解离子晶体结构特点,为学习晶格能作好知识的铺垫。 课时划分: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晶格能的应用,知道晶格能的大小可以衡量离子晶体中离子键的强弱。 2.知道离子化合物的热稳定性与阴、阳离子的半径和电荷有关。 3.能说出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结构基元以及物理性质方面的主要区别。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晶格能的应用,知道晶格能的大小可以衡量离子晶体中离子键的强弱。 教学方法: 分析、归纳、讨论、探究、应用 探究建议: ①制作典型的离子晶体结构模型。②比较氯化钠、氯化铯等离子晶体的结构特征。③实验探究:熔融盐的导电性。④实验探究:明矾或铬钾矾晶体的生长条件。⑤设计探究碱土金属碳酸盐的热稳定性实验方案。⑥查阅资料:晶格能与岩浆晶出规则。 教学过程: [复习] 1、什么是离子键?什么是离子化合物? 2、下列物质中哪些是离子化合物?哪些是只含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 Na2O NH4Cl O2Na2SO4NaCl CsCl CaF2 3、我们已经学习过几种晶体?它们的结构微粒和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分别是什么? [过渡] 在晶体中,若微粒为离子,通过离子键形成的晶体为离子晶体,今天我们来研究离子晶体。 [板书] 第三章第四节离子晶体 一、离子晶体定义:由阳离子和阴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晶体

[解析] (1)结构微粒:阴、阳离子 (2)相互作用:离子键 (3)种类繁多:含离子键的化合物晶体:强碱、活泼金属氧化物、绝大多数盐 (4)理论上,结构粒子可向空间无限扩展 [讨论] 下列物质的晶体,哪些属离子晶体?离子晶体与离子化合物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干冰、NaOH、H2SO4、K2SO4、NH4Cl、CsCl [板书] 二、离子晶体的物理性质及解释 [讲述] 在离子晶体中,离子间存在着较强的离子键,使离子晶体的硬度较大、难于压缩;而且,要使离子晶体由固态变成液态或气态,需要较多的能量破坏这些较强的离子键。因此,一般地说,离子晶体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如NaCl的熔点为801℃,沸点为l 413℃;CsCl的熔点为645℃,沸点为l290℃。离子晶体的溶解性有较大差异:如NaCl、KNO3、(NH4)2SO4易溶,BaSO4、CaCO3难溶。 [板书] 硬度较大、难于压缩、较高的熔点和沸点。 [讲述] 离子晶体种类繁多,结构多样,图3—27给出了两种典型的离子晶体的晶胞。我们来研究晶体中的配位数(在离子晶体中离子的配位数(缩写为C N)是指一个离子周围最邻近的异电性离子的数目)。 [板书] 三、离子晶体中离子键的配位数(C.N.) 1、定义:是指一个离子周围邻近的异电性离子的数目 [投影]NaCl和CsCl的晶胞: [板书] 2、决定离子晶体结构的主要因素:

《离子反应》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第二节离子反应 ( 第一课时 ) 教学目标 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 2.通过对酸、碱、盐电离情况的分析,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 3.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讨论酸、碱、盐的电离情况,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本质 难点:电解质的概念

巩固练习 1.下列状态的物质,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是( ) A.氯化镁晶体 B. 氯化钠溶液 C. 液态氯化氢 D. 熔融氢氧 化钾 2.下列物质中导电性能最差的是( ) A.石墨棒 B. 固体氧化钾 C. 盐酸 D. 熔融氢氧化钠 3.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导电,但不是电解质的是( ) A. 铝 B. 食盐 C. 硫酸 D. 蔗糖 4.仅能在水溶液中导电的电解质是( ) A. KOH B. KNO3 C. NH4HCO3 D. 酒精 5.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存在溶质分子的是( ) A. HCl B. NaOH C. Na2CO3 D. 蔗糖 6.下列电离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H2SO4=2H++SO42- B.NH4NO3=NH4++NO3- C.Na2CO3=Na2++CO32- D. Ba(OH)2=Ba2++2OH- 7.下列关于电解质的判断中,正确的观点是() A.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物质 B. 在熔融或溶液中能够导电的物质 C. 在熔融或溶液中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D. 在熔融和溶液中都能导电的化合物 8.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Ca(OH)2=Ca2++2(OH-) B. FeCl3=Fe2++3Cl- B.H2SO4=H2++SO42- D. Al2(SO4)3=2Al3++3SO42-

《离子晶体》教学设计

第四节离子晶体 [学习目标] [知识梳理] 1.构成离子晶体的粒子是,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这些粒子在晶体中(能或不能)自由移动,所以离子晶体(能或不能)导电. 2. 离子晶体中的配位数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决定离子晶体结构的重要因素.此外, 离子晶体的结构还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离子晶体的晶格能的定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晶体的晶格能是最能反映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数据. 5. 晶格能越大,形成的离子晶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且熔点_______________,硬度______________.典型的离子晶体,晶格能的大小与离子所带的电荷和离子半径的关系一般是:离子电荷高,晶格能,离子半径大,晶格能。 [方法导引] 1.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和金属晶体的比较

2.物质熔沸点的比较 ⑴不同类晶体:一般情况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 ⑵同种类型晶体:构成晶体质点间的作用大,则熔沸点高,反之则小。 四种晶体熔、沸点对比规律 ①离子晶体:结构相似且化学式中各离子个数比相同的离子晶体中,离子半径小(或阴、阳离子半径之和越小的),键能越强的熔、沸点就越高。如NaCl、NaBr、Nal;NaCl、KCl、RbCl等的熔、沸点依次降低。离子所带电荷大的熔点较高。如:MgO熔点高于NaCl ②分子晶体:在组成结构均相似的分子晶体中,式量大的分子间作用力就大熔点也高。如:F2、Cl2、Br2、I2和HCl、HBr、HI等均随式量增大。熔、沸点升高。但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有氢键存在熔、沸点较高。 ③原子晶体:在原子晶体中,只要成键原子半径小,键能大的,熔点就高。如金刚石、金刚砂(碳化硅)、晶体硅的熔、沸点逐渐降低。 ④金属晶体:在元素周期表中,主族数越大,金属原子半径越小,其熔、沸点也就越高。如ⅢA的Al,ⅡA的Mg,IA的Na,熔、沸点就依次降低。而在同一主族中,金属原子半径越小的,其熔沸点越高。 ⑶常温常压下状态 ①熔点:固态物质>液态物质 ②沸点:液态物质>气态物质 3.均摊法确定晶体的化学式 在学习晶体时和在一些考试中,我们会遇到这样一类试题:题目中给出晶体的—部分(称为晶胞)的图形,要求我们确定晶体的化学式.求解这类题,通常采用均摊法. 均摊法是先求出给出的图形(晶胞)中平均拥有的各种粒子(离子或原子)的数目,再计算各种粒子数目的比值,从而确定化学式. 均摊法有如下规则,以NaCl的晶胞为例: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1-3-1离子键(教案)1

1-3-1 离子键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离子键的概念 2、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并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 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离子键形成过程中的教学,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2、结合教学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点:离子键的概念和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引言】从元素周期表我们可以看出,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了一百多元素,元素原子可以相互碰撞形成分子,那是不是所有的原子都可以相互碰撞形成新的物质呢? 学生举例说明 【讲解】以上例子可知,原子和原子相遇时,有的能够反应有的不能反应。在能够组合的原子之间一定存在某种力的作用,比如说,苹果能掉在地上因为有万有引力的存在。对于微观世界里的物质来说也是一样,也存在力的作用。元素的原子通过什么作用形成物质的呢?这就是化学键,也是我们这节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第三节化学键 【讲解】根据原子和原子相互作用的实质不同,我们可以将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不同种类。首先我们来学习离子键。 【板书】一、离子键 【展示】氯化钠样品和氯化钠晶体结构示意图 【思考与交流】氯原子和钠原子为什么能自动结合形成稳定的氯化钠呢? 【讲解】下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看氯化钠的形成。 【视频实验】钠在氯气中燃烧

取一块绿豆大小的金属钠(切去氧化层),再用滤纸吸干上面煤油,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微热,待钠熔化成球状时,将盛有氯气的集气瓶倒扣在钠的上方。 【学生】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投影】 现象:钠燃烧、集气瓶内大量白色烟 方程式: 2Na+Cl 2 2NaCl 【讲解】从宏观上讲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新的物质氯化钠,若从微观角度考虑,又该如何解释呢? 【讲解】在加热的情况下氯气分子先被破坏成氯原子,氯原子在和钠原子组合生成新的物质。 【讲解】那么氯原子和钠原子又是以怎样方式结合在一起的?他们之间存在什么样的作用力? 【投影】视频演示NaCl 的微观形成过程 【讲解】钠与氯气反应时,由于钠的金属性很强,在反应中容易失去一个电子而形8电子稳 定结构;而氯的非金属性很强,在反应中容易得到一个电子而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当钠原子和氯原子相遇时,钠原子最外层的一个电子转移到氯原子的最外层上,使钠原子和氯原子分别形成了带正电荷的钠离子和带负电荷的氯离子。因此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了离子化合物。我们把阴阳离子结合形成化合物时的这种静电的作用..... ,叫作离子键。 【板书】1.定义:阴阳离子结合形成化合物时的这种静电的作用,叫作离子键。 【讲解】从定义上分析离子键形成的条件和构成粒子 【板书】 (1)成键粒子:阴阳离子 (2)成键性质:静电作用(静电引力和斥力) 【思考与交流】在氯化钠晶体中,Na +和Cl - 间存在哪些力? 【回答】Na +离子和Cl -离子原子核和核外电子之间的静电相互吸引作用 【讲解】阴阳离子间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间的相互排斥作用,当阴阳离子接近到某 一定距离时,吸引和排斥作用达到平衡,阴阳离子间形成稳定的化学键。 +1 2 8 1 +1 8 2 7 e - +18 2 +1 8 2 8 Na + Cl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