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道疏浚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及预防措施研究

航道疏浚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及预防措施研究
航道疏浚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及预防措施研究

浅谈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浅谈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简介: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为了支持经济发展,水利工程在发挥发电、防洪、航运、灌溉等优势的同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受到了空前关注。本文对水利工程所引起的主要环境影响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关键字:水利工程环境影响阿斯旺大坝三峡工程 1引言 随着现代工程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近一百多年来人类对河流进行了大规模开发利用,兴建了一批蓄水库和跨流域调水工程。这些水利工程一方面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利益,另一方面也极大的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因此,如何兴利弊害,充分发挥水利工程为人类造福的优势,减免其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是广大水利工作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自然环境方面:水利工程的兴建对水文情势的改变,对泥沙淤积和河道冲刷的变化,对局地气候、水库水温结构、水质、地震、土壤和地下水的影响、对动植物、对水域中细菌藻类、对鱼类及其水生物的影响,对上、中、下游及河口的影响等(2)社会环境方面:水利工程兴建对人口迁移,土地利用,人群的健康和文物古迹的影响以及因防洪、发电、航运、灌溉、旅游等产生的环境效益等。 2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2.1水利工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1.1工程建设对水文情势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改变了天然河流的水文特征和结构。在河流上建坝,使上游水流速减缓、水深增大水体自净能力减弱;库区水体增大后,水温结构也会发生

变化对水体密度、溶解氧、微生物和水生生物都产生影响,下游河道的径污比和鱼类繁殖条件发生变化;水库蓄水后可引起周围地区的地下水位上升,导致土壤环境变化等。 2.1.2工程建设对泥沙淤积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将改变库区和下游河道泥沙的输移和沉积模式。例如,三门峡工程为了使黄河下游“地上河不再淤高,设计时想把黄河的泥沙全部拦截在三门峡水库内,使黄河下游变清,这种做法严重损害了上游的渭河,并且设计中没有设置底孔排沙系统,后经两次改建渭河下游泥沙仍大量淤积,这不仅使蓄水库容减少而且形成了“地上河”经常引起洪涝灾害。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和前水利部部长钱正英呼吁“三门峡水库停止蓄水不再发电”可见,三门峡水库的教训是深刻的。另例,1964年苏联为埃及在尼罗河上修建的阿斯旺大坝,在大坝建成前尼罗河每年向地中海输送泥沙并使之向海岸淤积的速度和海水对岸边的侵蚀速度大致相等。大坝建成后,泥沙被截留在水库内,地中海岸的冲刷得不到补偿,固有的自然平衡状态受到破坏。 2.1.3工程建设对局地气候、水库水温结构、水质和地震的影响 大型水库的建设使库区微气候环境条件有所改变,包括气温、风速、湿度、降水等。水库的水温结构分为分层型和混合型两种。混合型的水温结构对环境的影响比分层型小。水库水温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水温的分层温度高低的变化。水库下部的低温水对农作物、水生生物、人类生活等产生危害:①造成农作物(主要是水稻)减产。②影响水生生物(主要是温水鱼类)的生长和繁殖。③不利于工作、学习和娱乐。水利工程的建设对水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方面水体经过长距离的输送或一定时间的贮藏,都会使复氧过程充分,从而丰富了水体潜在的环境容量资源。另一方面在库区内水位抬高,水流缓慢,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同时水库中由于大量水

建筑施工对环境影响

建筑施工对环境影响 前言: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加大了基础建设的投资力度,无论是投资规模,还是建设速度都是前所未有的,这对城市的经济繁荣和居民住房条件的改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建筑行业也同样面临着资源、能源、环境等方面的严重问题。本文对施工流程、保护措施等做了简单分析。 1.掌握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是对整个建设项目的总说明和总分析,是对拟建建设项目或建筑群所作的一个简单扼要、突出重点的文字介绍,一般包括下列内容: (1)建设项目的特点; (2)建设地区的自然、技术经济特点; (3)施工条件; 从环境影响评价的角度来讲,必须要掌握建设项日的概况,只有这样才能为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和累积效应分析以及投产运行进行环境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建设项目的概况,主要是对建设项目的名称、地点及建设性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总平面布局、交通组织以及水、电、气供给,通讯、通风空调,雨、污排水与生活污水处置设施位置、规模等公用工程的介绍。除此之外对于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特征也要做到了解,这包括了自然环境特点、环境敏感程度、环境质量现状及社会经济状况等。 2.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对于民用类建筑施工来说,工程分析的工作内容,原则上是应根据建设项目的工程特征,包括建设项目的类型、性质、规模、开发建设方式与强度、能源与资源的使用量及类型、污染物排放特征以及项目所在地的环境条件来确定。 2.1工程概况 首先对工程概况、工程一般特征作简介,找出建设项目施工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列出建设项目组成表,为建设项目产生的环境影响分析和提出合适的污染防治措施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对于分期建设项目,则应按不同建设期分别说明建设规模。 2.2施工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 想要了解在民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对环境有哪些影响,必须先掌握施工顺序。一般来说分部工程应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围护,先结构、后装饰”的原则。在组织建设项目按照施工顺序进行施工的同时,会伴随着产生一定的环境效应。工程施工中最常见的环境问题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一、是噪声振动污染。主要是打桩机、空压机、发电机、振捣棒、电锯等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振动污染。 二、是粉尘污染。水泥、石灰、沙料在搬运、制水泥沙浆、制熟白灰和在石灰堆放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污染及扬尘污染。 三、是烟尘污染。主要是沥青锅在使用时产生的沥青烟的污染和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尘污染。 四、是废水污染。在制熟白灰、水泥沙浆时排放或跑、冒的废水以及湿水等过程中产生的废水。 五、是光污染。在烧电焊时产生光污染。 六、是废气污染。在装饰过程中使用大量的木制型材、油漆等粉饰油料、涂料,这些物质挥发出大量的甲醛、甲醇、丙酮等,污染环境。 七、是放射性污染。由装饰材料花岗岩等产生。八是建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九是对施工现场周围树木、花草、植被、水源等造成的生态破坏。 2.3环保措施方案分析 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中的环保措施方案分析包括两个层次,首先对项目可研报告等文件提供的污染防治措施进行技术先进性、经济合理性及运行的可靠性评价,若所提措施有的不能满

对环境的影响

2010年5月25日 討論文件 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 啟德發展進度報告 目的 本文件旨在告知委員有關啟德發展計劃的進展情況,並請委員就我們進一步的工作,特別是剛於2010年5月中展開的一項兩個階段的龍津石橋遺跡保育的公眾參與活動,提出意見。 背景 2. 啟德發展計劃是一項相當複雜的發展項目,規劃範圍超逾320公頃,包括前機場用地,以及毗連的九龍城、黃大仙和觀塘一帶的腹地。計劃的願景是把啟德發展成「維港畔富有特色、朝氣蓬勃、優美動人及與民共享的區域」,使其成為一個集社區、房屋、商業、旅遊和基礎設施用途的地方。 3. 2009年1月,我們向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下稱「委員會」)簡報啟德發展的實施計劃,並按這些工程的優先次序及其準備就緒的情況,把各項相互影響的工程項目分為三組,目標在2013、2016及2021年分期完成,以確保可協調有序地實施啟德發展計劃。 4. 2009年年中,當局獲立法會批核撥款,進行七項與啟德發展計劃有關的工務計劃的設計及/或建造工作,核准工程預算總額約37億元。其後,當局亦分別在2009年11月及2010年4月獲批核撥款,進行郵輪碼頭發展的工地平整工程和大樓建築工程,核准工程預算合共約82億元。 5. 2009年11月,我們告知委員會有關啟德發展計劃的最新

進展,並得到委員支持在土木工程拓展署轄下九龍拓展處成立一個專責的啟德辦事處,以加強推行啟德發展計劃。在2010年2月獲批核撥款開設啟德辦事處專員的編外職位後,辦事處已於2010年3月開始運作。 進展 6. 啟德發展計劃第一組工程項目的主要部分現正積極施工,目標在2013年完工;項目包括位於前跑道的郵輪碼頭大樓及首個泊位、位於北停機坪的公共房屋發展、以及相關的配套基礎設施。同時,我們正就目標在2016年及以後完工的啟德發展計劃餘下組別工程項目進行詳細規劃和設計工作。 (A)2013年完工的工程項目 7. 附件1顯示了正處於投標及建造階段的啟德發展計劃工程項目所在位置。這些項目預計在2013年完工。郵輪碼頭發展的大樓建築合約在本月較早時間已經批出。而工地平整工程亦已於2009年11月底展開,進展順利,現時主要施工重點是進行打樁工程和位於海堤堤腳的挖泥工程。為配合首個泊位在2013年年中啟用的目標,前期基礎設施的建造工程現正全力進行,以提供九龍灣至郵輪碼頭的來往通道及公用設施。 8. 2009年6月,在北停機坪範圍已展開可容納約34000名居民的公共房屋發展建造工程,以期首批居民可在2013年年初遷入。配套基礎設施的建造工程,包括興建連接毗連地區的新道路和行人天橋,以及優化行人隧道工程亦同步進行。 9. 啟德發展計劃將設有區域供冷系統,該系統是大型的中央空調系統,計劃用以供應區內的公共及私人非住宅發展項目。該工程正處於標書評審階段。土木工程拓展署就工程配合事宜與機電工程署保持定期聯絡,確保第一期的區域供冷系統在2013年如期完工,以配合郵輪碼頭和公共房屋發展。

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8-11-07T18:03:06.99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1期作者:吴强 [导读] 本文主要从水利工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探讨有效的保护对策。 广东森裕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工程在发电以及抗洪等多个方面带来了一定的社会经济效应,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因该工程建设具有特殊性,会对附近的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特别是规模较大的水利工程建设,牵涉的范围相对广泛,如没有尽快将出现的问题解决,那么就会对整个生态环境造成直接影响。本文主要从水利工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探讨有效的保护对策。 关键词:水利工程,环境,影响,措施 现代工程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河流不断地开发及利用。不断建设跨流域调水工程及蓄水库,它们都能够带给社会巨大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类居住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那么将水利工程的优势充分发挥降低其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危害是水利工作人员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1 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一般体现在两点上,其一是给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其二是给社会环境造成的影响。 1.1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首先,水文环境影响。水利工程一般通过水资源的优势来建设,通常而言,根据水文条件和河道结构的改变,应用自然河流完成目标。在变化时期,会对水文环境造成直接影响。比如在堤坝修建时,会降低水体的自净能力,另外还会减慢水流速度。若是在大型水库修建的过程中水位持续升高,会不利于水中微生物的生存。另外水库在蓄水时,地下水位不断上升,会影响到土壤环境。其二,影响植被和土壤。因水利工程建设具有非常大的施工规模,且有着非常长的周期,那么在施工时会影响到附近环境,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灰尘及废水,若未尽快清除,那么就会污染环境。废水进入河流,会影响到水中生物的生存,随意堆放废渣以及废水会对植物生存造成影响并污染土壤,另外还会另河流发生堵塞现象。其三,水环境生态系统失调。建设水利工程会改变原有水域自然结构,对植物、陆地生物及水生生物带来非常大的影响。一般在河道中心出现大量的生物群落,若是水域结构发生改变,那么原有生物链就会发生变化,甚至还会导致动植物灭绝,进而影响到水环境的生态系统。 1.2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其一,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会被环境等多种因素所影响,例如施工构成中出现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等等,对附近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在水利工程开展时会将原有病原体改变进而不利于人体健康。其二,影响自然景观以及文物。建设水利工程时可能会淹没古迹及自然景观。我国珍贵的财富就是文物古迹,能够体现出历史的社会习俗、制度以及军事等内容。另外还便于对古代科学技术的研究,那么在建设水利工程时要将重要的古迹保护好。例如祁连山保护区当中的文物就使用了有效的保护手段,不但使旅游环境得到改善,同时还存留了原有外貌。其三,工程建设环境效益。水利工程不会对环境造成直接污染。其能够提升抗洪、发电等工作的综合效益,还能够将灾害的程度和频率进行有效控制。水电能够替代核能及化石燃料,对比火电站而言,水电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降低温室效应,另外还使北煤南运的运输压力增加。对比陆运系统而言,水运的运输成本不高,另外能够更好地推动开发景点、渔业养殖和旅游事业的发展,使中下游水质优化。 2 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影响的保护手段 2.1强化各个时期的环境保护工作 建设水利工程的过程中,需要有目的地进行环境保护工作。在合同签订的过程中,需要确定环境污染的施工现场以及有关责任,另外给予可行的处理方案,将污染指标严格制定,确保有关工作能够全方位落实。另外,施工管理的过程中,需要设置环境保护监测制度,降低噪声、水质以土壤方面带来的影响。对比各种施工时期得出结果,了解生态环境的变化之后进行有关调整。工程竣工阶段,一般是保护被破坏的景观和植被,另外防止发生耕地被碾压的情况,对植被和耕地尽快修复,全方位实施绿化规划,确保生态环境能够持续发展。 2.2强化管理力度 建设水利工程的过程中,要想使环境保护管理制度能够健全,就需要与我国水利、环境保护等方面相联系,从而保护生态环境。比如施工时,需要严格监督空气污染、水污染、水土流失以及噪音污染方面,若出现违反的情况,需要根据程度进行惩罚。对于污染环境的情况应用有效手段调整,强化保护生态环境。 2.3强化监理单位环境管理工作 建设水利工程的过程中,需要设置总监负责制的监理制度,健全其中的环保方面要求,并编制有关制度,严格执行,对施工单位环保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监督,与建设单位相互合作将环境监测工作做好。 2.4进行生态水利工程建设 要想使生态环境和水利工程更好地促进融合,就需要明确自然和人之间的关系,与具体情况相结合,研究二者情况,把水利工程给环境造成的影响尽可能降低,保障生态环境及经济能够和谐发展,合理利用施工资源,对施工过程中制造的垃圾尽快解决,废物利用,提升工程经济效益还能够保护施工环境。使环境和施工的互补性加强,不但可以很好地防止出现资源浪费,同时还能够减少工程施工成本投入,提升工程的生态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合理规划土地资源,分析水流速度,能够减少工程建设给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编制可行的施工方案,使其和环境和谐发展。 2.5了解环境给水利工程的制约 水利工程和环境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水利工程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另外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水利工程建设,水土流失问题和上游区域污染会影响到水利工程建设,在工程开展钱,需要了解附近环境状况,水利工程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生态环境,那么就需要使其中的环境因素以及水利工程带来的新的环境互相平衡发展,进而使水资源系统能够和谐生存。当前,水利工程需要有环境保护意识,

河道清淤安全措施

编号:SM-ZD-72215 河道清淤安全措施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河道清淤安全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工程概况描述: 1、质量:合格,【符合《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范》(DB32/T2334-2014)要求】; 2、工期: 根据工程特点采用以下措施: 一、清淤作业安全检查措施 1、清淤工程项目组将建立施工期每周进行一次安全检查的制度,由项目部组织实施。检查内容为:A.施工现场安全情况,有无“三违”现象;B.特殊施工部位安全监督情况; C.临时用电安全情况; D.机械设备、消防器材安全性能完好情况; E.机械、油料、配件现场保卫情况; F.信号装置完好情况; G.住宿区安全、卫生情况。

2、对检查出的安全隐患,由检查负责人负责组织研究,制定整改措施,通知人员进行整改。安全科负责对整改到位情况进行督查。 .二、清淤施工人员安全防护措施 (1)清淤作业人员必须穿戴救生衣,其穿戴方法要符合要求。 (2)施工人员工作前不许饮酒,酒后严禁操作。 (3)挖泥船及辅助船等经常检查救生、堵漏、系缆等设备的技术性能,确保能满足应变需要。 (4)经常检查本船声号、灯号、旗号、通讯设备是否齐全、良好。 (5)各种机械要挂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牌。 (6)各种机械、设备不准带病作业。 三、船泊施工安全措施 (1)船泊施工中,作业船配足实用合理的救生器材及消防设备。施工船只往来及时互相通报,作好可能的碰撞警报工作。 (2)在船泊作业区段设置安全标志和信号装置。

论水利工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论水利工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水利水电1103班胡磊波学号:201190250326 摘要:水利工程最近这几十年发展的很快,有效的控制了洪涝灾害,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贡献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它的产生给我们人类带来了众多的问题,这不仅仅是建设过程中、更体现在了建成后的现在给我们的地球气候、环境带来的种种问题。 一、三峡工程对环境的影响:这是天涯论坛列举的几条影响: 1、三峡大坝蓄水后,清水下泄,造成大坝下游长江干提发生严重崩岸; 2、三峡水库蓄水后,三峡大坝阻碍长江航运的畅通; 3、三峡工程开工以来,三峡库区一直是中国社会最不稳定地区; 4、到2006年年初,上报批准的三峡工程移民113万人已安置完毕,批准的400亿元人民 币移民安置费已经全部用完,但是还有数十万移民需要搬迁安置; 5、所谓的排混蓄清措施无法解决水库的淤积问题; 6、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远超出论证报告所估计的范围和强度; 这条消息在百度的首页,现在虽然有几条被否定了,但是还是有一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可能这些问题可以被三峡现在给我们带来的巨大效益所忽视,但是,从长远来看,起给我们中国带来的巨大有形无形的影响是不能忽视的。自然灾害、暴雨洪涝、地质灾害、雷击事件、大风、冰雹、等都是最近几年频繁发生的,很多人都说这是三峡建成的影响,我的想法没有那么的偏激,三峡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将是广泛而深远的,该问题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特点,且目前仍处于试验性蓄水阶段,也可能会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蓄水以来已经出现的库区部分支流局部水域阶段性“水华”现象、大坝下游“清水”冲刷影响等,均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与工程相关联的生态环境因子的变化,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自然过程本身的变化,其次是各种人类活动的影响,三峡工程仅是后者的一个方面。就工程的环境影响而言,大多数情况下难以定量辨识工程影响的贡献率,这是三峡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难点所在,也是今后需要逐步解决的技术难题。三峡工程建设和运行是百年大计,生态环境问题将伴随工程长期存在,环境影响评价应该是一个长期、连续、不断深入的过程。 工程的影响是不可改变的,但是我们可以控制影响的大小,用最合理、自然的方式去开发我们的水利资源,使其产生最大的效益。 二、合理水利水电工程开发,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持续发展的对策 (1)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在某地区进行可能影响环境的工程建设,在规划或其他活动之前,对其活动可能造成的四周地区环境影响进行调查、猜测和评价,并提出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对策,以及制定相应方案。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实现经济建设、水利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发展的主要手段,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不但要进行经济评价,而且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科学地分析开发建设活动可能产生的环境题目,并提出防治措施。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可以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公道选址提供依据,防止由于布局不公道给环境带来难以消除的损害。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前,首先要进行环境状况调查,对当地

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振动对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的影响引起了人们的普遍注意。国际上已经把振动列为七大环境公害之一,并开始着手研究振动的污染规律、产生的原因、传播途径、控制方法以及对人体的危害等进行研究。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桩的施工采用反循环法施工和正循环法施工,反循环法施工采用旋转钻机钻孔。然而在邻近居民区和建筑群的桩基的施工的过程中,冲击锤的强烈的激振力和噪声对区域环境污染严重,造成了沿路建筑物不同程度的损伤。由此引起了许多民事纠纷,导致公路施工受阻或停工,影晌了工程正常的进展,延缓了施工建设的进度,给施工单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在交通系统设计规划中,对环境影响的考虑越来越多。这主要因为过去城市建筑群相对稀疏,而现在随着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多层高架道路、地下铁道、轻轨交通正日益形成一个立体空间交通体系,从地下、地面和空中逐步深入到城市中密集的居民点、商业中心和工业区,离建筑物的最短距离小到只有几米,加上交通密度的不断增加,使得振动的影响日益增大。 建筑施工引起的结构的振动强度要更大,因为振动波不仅沿振源四周径向,而且沿空间高度方向及地表的影响都很大,传播距离远,会造成附近建筑物损伤及人和生物的极不适应,随着“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已经到了非防治不可的地步了。 2建筑施工引起环境振动的特点 2.1 建筑施工引起的震动和噪音的特点[1~2] 建筑施工的震动可以分为施工前期的钻桩冲击震动和噪音、施工中期和后期时各种不同施工工序产生的施工震动和噪音。建筑施工不同阶段的工艺方法和施工机具不同,振动性质也不同。施工机械在工地范围内移动,对工地周围影响的强度和方向是变化的。建筑施工振动是稳态和非稳态的振动,也有脉冲振动。 建筑施工振动作为环境振动之一。建筑施工振动因施工阶段不同其强度和方向是有变化的,尤其是打桩施工发生的振动对工地周围环境的影响很大,因此要对建筑施工的振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2.2 冲击桩施工引起环境振动的特点 在冲击桩施工时,由于施工机械有自身的冲击频率,因此,每次冲击都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冲击的时间间隔固定,因此振动冲击波在土壤传播时也很有规律,形成很有规律的波的传播图形。由于在冲击桩从开始施工到施工结束要经过一点很长时间,根据土质的不同,打入的深度也不同,土质坚硬时打入的深度会相应的减少,反之加深。冲击桩的施工的持续时间不但和土壤的土质有关,还和桩径和桩基的长度有关,桩基越长施工时间越长,这种由于冲击桩施工引起的振动对环境和人们的正常生活影响越长。另外,冲击桩施工时由于冲击锤撞击地面,产生很大撞击声,撞击声也对环境有很大影响,它对环境的影响也具有连续性和规律性的特点。由于施工的特点,冲击桩在近地表较浅的时候,撞击声也对环境有很大影响,撞击引起的震动也比较大。随着打入的深度的增加,由于泥浆将冲击孔密封和土层厚度的加大,撞击声也对环境有所降低。由于土的阻尼存在,使得震动传至地面时,震动的能量已经有部分消耗。从而撞击引起的震动有所降低。 3环境振动控制 随着工业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和建筑施工任务的加大,大功率动力机械设备每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带来的振动危害也越来越严重,我们必须采用一定的措施来防治振动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疏浚工程安全保证措施

疏浚工程安全保证措施 1 安全工作程序 (1)制定安全施工准则; (2)对职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环保意识; (3)提供先进的船舶、设备和仪器; (4)按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的要求和政府有关部门规定,配足船员、救生设备、消防设备和其他应急设备; (5)实行健康、安全、环保一条龙的管理体系,“三查一检”制。 (6)机械作业的指挥人员,指挥信号必须准确,操作人员必须听从指挥,严禁违令作业。 (7)起重作业应严格执行《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和《建筑安装人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中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8)使用钢丝绳的机械,在运行中禁止人员跨越钢丝绳,用钢丝绳起吊、拖拉重物时,现场人员不得站立于绳索端头,并对钢丝绳进行保养,检查更换。 (9)对机械设备定期检查,对查出的隐患按“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并制定防范措施,防止发生伤害事故。 (10)全部机械设备均分别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并挂牌上墙。 2通讯网络 (1)建立工地与公司调度、业主、监理及施工船舶的通信网; (2)规定联系信号和通讯时间; (3)制定船舶之间和船岸之间的通讯规则; (4)通讯联系:工地、船舶通讯联系分紧急和非紧急两种状态; (5)紧急状态下的通讯联络。 船舶在紧急状态下,可以通过高频电话、手机等,使用国际海上遇险求救频率或紧急通讯频率与其他船舶或海事部门、海上搜救中心等建立联络,求得帮助,与此同时,船舶可按规定的通讯网络和频率建立与船、工地、局的联系,汇报情况,求得帮助。 3调度指挥 (1)建立工地调度指挥中心; (2)加强调度室日常管理工作; (3)掌握所有船舶动态和船舶调遣、航行、拖带、施工计划的实施;

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论文

摘要:水利是属于国家基础建设的一个重要建设指标,它不仅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更是关乎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水资源蕴含量十分丰富,理论蕴藏量为6.76亿kw,可能开发利用的达3.78亿kw,居世界首位。但是我国水资源开发程度只达到19.30%,与发达国家60%的开发程度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我国的水力资源开发仍显得任重而道远。但是水利工程的兴建,特别是大型水库的形成,将使周围环境发生明显改变。因此避免或减轻不利影响,充分利用水资源,是水利工作者在进行水利规划建设时必须认真研究和加以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资源开发程度环境影响 0 引言 近几年由于我国经济水平的迅速提高,农业工业大力发展,对于电力需求量也相应增加。水利工程的建设投入也在不断增大,过多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难免会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有相当的影响。我国的水利水电建设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在环境影响方面,与其它工程相比,水利水电工程有突出的特点:影响地域范围广阔,影响人口众多,对当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影响巨大,外部环境对工程也同样施以巨大的影响。目前,整个社会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对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环境问题已成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制约性因素。 1 水利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不同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或同一工程的不同区域,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其环境影响的特点各异。水利水电工程通常不直接产生污染问题,属非污染生态项目,其影响的对象主要为区域生态环境。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区域一般可分为库区、大坝施工区、坝下游区。库区的环境影响主要源于水库淹没和移民安置、水库水文情势的变化,受影响最大和最为重要的通常是生物多样性、水质、水温、环境地质、景观、人群健康、土壤侵蚀、土地利用、社会经济等因子,受影响的性质多数为不利影响;坝下游区的环境影响主要源于大坝调蓄引起的水文情势变化,受影响的主要是水文、河势、水温、水质、水生生物、湿地资源、入海河口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因子,影响的性质有利有弊,影响的时间一般是长期的,影响的范围因区域的特点不同各异,有时可延伸至河口区。 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有些是不可避免的,有些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可以避免或减小。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管理是避免或减小工程不利环境影响的有效方式,而环境监测则可为工程的环境管理提供依据。因此,制订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是工程规划和设计的重要内容,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和初步设计阶段的环境保护初步设计中均需要详细地拟订并列出有关内容。 2 水利水电工程的主要环境问题分析 一般来说,兴建具有水库的水利水电工程会产生下列环境问题: 2.1 因水库淹没,库区移民安置中毁林开荒将造成水土流失。因安置不当及生活环境改变,移民生活不安定会产生一些社会问题。在我国人多、耕地少的条件下,应尽量减少水库的淹没损失,对库区内尽在高水位时才被淹没的土地适当采取措施加以利用。 2.2 水库蓄水后,有可能引起库岸崩坍,诱发地震等。此外,河流情势变化对坝下与河口水体生态环境产生潜在影响。岸坡浸水后,岩体的抗剪强度降低,在水库水位降落时,有可能因丧失稳定而坍滑。将给工程的正常施工和运行带来极为不利的后果。 2.3 水库蓄水后,会引起库周地下水位抬高,导致土地盐碱化等。 2.4 水库蓄水后,因水流变缓,水体稀释扩散能力降低,水体中污染物浓度增加,库尾与一些库湾易发生富营养化。 2.5 一些水库蓄水后,水温结构发生变化,可能出现分层,对下游农作物产生危害。 2.6 水库淹没会影响陆生生物的生活环境;修坝对水生生物特别是洄游性鱼类将产生直

航道疏浚 安全管理措施 - 制度大全_1

航道疏浚安全管理措施-制度大全 航道疏浚安全管理措施之相关制度和职责,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珠海港高栏港区(10万吨级)主航道恢复性疏浚工程》、《珠海高栏港区15万吨级主航道工程》。工程地点:位于珠海西区的崖门、虎跳门出海口处,珠海高栏港经济区内。...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珠海港高栏港区(10万吨级)主航道恢复性疏浚工程》、《珠海高栏港区15万吨级主航道工程》。 工程地点: 位于珠海西区的崖门、虎跳门出海口处,珠海高栏港经济区内。 (1)珠海港高栏港区(15万吨级)主航道恢复性疏浚工程。工程规模:清除现有10万吨级主航道的回淤,恢复航道至设计标准,航道设计底标高-15.4~-15.8m,有效宽度210 m~250m,疏浚长度13600m,水域疏浚面积为4.57km2;疏浚量450.29万m3,工程施工期长约3个月。 (2)珠海港高栏港区15万吨级主航道工程。工程规模:为在原有10万吨级主航道的基础上进行的单一拓宽、疏浚工程,航道总长16250m,设计有效宽度230m~290m,设计底标高-19.0m。本工程疏浚总量3604.95万m?,含施工期回淤715万m?,试营运期维护性疏浚量534万m?。施工期长约1.5年以及试营期维护工程1年。 (3)?气象:工程所在地属副热带季风气候地区,冬季盛行东北季风,但强度偏弱,极少严寒;夏季盛行西南季风,雨量充沛;夏、秋季节常受热带风暴甚至台风影响。 二、环保基本要求和措施 (1)?认真贯彻当地政府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2)?为减少施工作业时,对附近水域水文的影响,选择合适的船舶类型,采用对附近水文影响极小的挖泥船作业。 (3)?施工前组织工地各施工船舶进行环境管理要求交底。 (4)?严格遵守MARPOL73/78防污公约和当地有关防污染的管理规定。 (5)?施工前,当班人员对船舶设备进行严格检查,发现有可能泄漏疏浚物(包括油类及疏浚泥沙)的修复后再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当班人员密切注意有无泄漏污染物的现象,如有发生立即采取措施。 (6)?有效控制疏浚施工作业带来的环境影响,在施工中不断观察周围水域,不断改进施工方案,减少污染,确保周围海域水质。 (7)?施工中废弃的材料不得随意抛洒,应及时收集,存放于指定地点,定期集中进行处理。 (8)?施工时产生的油污水存放于污油柜中,待进厂修理或者项目部联系好接受单位后再进行处理,禁止将生活垃圾直接抛入水中,应用袋装好用交通船运到临时码头指定地点,项目部调度室联系当地垃圾服务单位运走进行处理。 (9)?挖泥时,采用DGPS定位进行精确施工,减少超挖工程量,降低泥浆扩散,并保证在高浓度情况下施工作业。 (10)?如需各船与当地环境监测部门密切配合,接到项目部通知后,各船做好工程施工的环保工作。 (11)?各船加油(柴油、液压油、润滑油、黄油、机油等)时,要严格遵守当地政府部门有关防污的规定,做好加装燃油的监控工作,防止“跑、冒、滴、漏”,一旦发现泄漏,第一时间使用棉纱、吸油毡、消油剂、围油栏等防污器材进行处理,报告项目部。

航道疏浚工程水域环境影响评价与对策

环境影响评价航道疏浚工程水域环境影响评价与对策 康启兵,徐晓峰 (安徽省公路工程检测中心,安徽合肥230051) 摘要:航道疏浚对改善通航条件、预防洪涝灾害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疏浚工程也会给水域环境造成负面影响,除了影响工 程项目周边空气质量和噪声变化外,还会对河道生境、浮游和底栖生物等造成影响。在分析航道疏波工程水域环境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 具体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航道疏浚;环境影响评价;环保疏浚 中图分类号:X8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72X(2017)05-0041-02 D〇I:10.16647/https://www.360docs.net/doc/981026373.html,15-1369/X.2017.05.026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and countermeasure of w aterway dredging project Kang Qibing, Xu Xiaofeng (Anhui Highway Engineering Testing Center, Hefei A nhui 230051, China) Abstract: Channel dredging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navigation conditions and preventing floods and disasters. However, dredging works will also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water environment, in addition to affecting the surrounding air quality and noise changes, River habitats, planktonic and benthic organism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 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t he watershed dredging project, the specific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Channel dredging;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nvironmental dredging 疏浚工程是指采用挖泥船或其他机具以及人工进行水下挖掘土石方 的工程。我国江河湖泊众多,水系发达,截至2016年底,全国内河航 道通航里程达12.71万公里,航道疏浚工程目的在于改善航道航行条件,维护航道尺度,预防洪涝灾害等都发挥着积极的现实意义。但航道疏浚 工程会改变施工区域水力条件,影响水域底部形态变化,对水生生物以 及航道周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疏浚工程中要认真做好环境影 响评价,并采取有效措施,实现航道疏浚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 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1航道疏浚工程及环评概述 1.1航道疏浚工程特点 航道疏浚工程周期长、复杂且工程量大等。(1)涉水作业项目较多。航道疏浚工程易受到水域水位变化影响,通常需要在枯、洪水期完成主 体工程,其中,抛石、抛透水框架以及水下沉排等涉水作业量大,施工 强大高,涉水作业项目多会造成水体扰动、水中悬浮物浓度会在短时间 里急剧上升,工程区域水域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2)水面船舶占 用空间较大。航道疏浚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铲斗挖泥船、绞吸挖泥船、交通船、补给船等,这些船舶会占用水域较大空间,并对环境的影响是 较明显的。(3)水下作业复杂多变。航道疏浚工程水下作业多,且难 控制,施工环境复杂多变,容易受到水位、暴雨、台风等自然因素而影 响工程的施工进度,此外,水下作业的复杂多变增添了工程的监理难度。航道疏浚工程的上述特点,对其在疏浚过程中降低环境影响提出了更高 要求。 1.2水域环保总体要求 航道疏浚工程要符合《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的通知要 求,对水域周边的污染与生态灾害防治、工程项目建设与生态补偿、水 域生态修复和生态养殖等做好相应的管理措施,以降低人类活动或者因 航道疏浚水域自然生态灾害对水域生态所造成的损坏,并及时对遭到破 坏的水域生态进行修复。航道疏浚工程若涉及自然保护区、种质资源保 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湿地等生态敏感区的,还要満足相应的法律 法规的要求,如航道疏浚工程涉及到产卵场、素饵场、越冬场等鱼类“三 场”时,应做好现状调查,并对项目所造成的环境影响、变化做出预测,并提出相应的保护与恢复治理措施,満足《渔业法》等相关规定和要求。 1.3航道疏浚环境影响识别 航道疏浚时会产生大量的悬浮泥沙,这些泥沙一部分会随水体沉积 在疏浚施工区,另一部分会在抛泥地区域形成较高的含沙水体。疏浚过 程中所产生的水体悬浮颗粒浓度较高,削弱水体中真光层厚度,降低水 体初级生产力,减少浮游植物生物量,扰动底泥附近底栖生物群落,影 响水体生物的动态平衡。悬浮物、噪声、船舶废水、废气以及垃坂会给 水域鱼类资源产生较大影响。因此,航道疏浚工程的水域环境影响识别 要重点关注:水生生物种群、作业设备尾气、施工机械噪声、施工期船 舶运输及事故引发水上溢油对地表水环境影响等。如底沙悬扬引起局部 水域浑浊、污染性物质的再次输移、水质“富营养化”、盐水楔上溯等 不利影响。 2航道疏浚工程对水域环境影响分析 2.1河道生境影响 航道疏浚施工作业包括抛石、沉排、抛投透水框架等,会导致施工 区域水生生境环境发生局部变化或消失,例如,河岸衬砌硬化,隔离了 土体与水体,阻断了河道水域生物、微生物与陆域的直接接触,降低河 道自净能力。此外,抛石、沉排还会增加河床糙度,形成河道水下障碍 体,这些阻碍体下面会形成湍流的尾流,长期会形成人工鱼礁效应,为 洄游生物提供避让或栖息场所。 2.2浮游生物影响 航道疏浚作业的抛石、沉排等会扰动施工水域水体原有平衡,一方 面会在短时间里提升施工水域悬浮物浓度,减少施工作业水域浮游生物 的数量。航道疏浚作业所产生的悬浮物大多为黏性淤泥,会造成只能分 辨颗粒大小的滤食性浮游动物因摄入过量泥沙而导致内部系统紊乱而 亡。另一方面,作业水域悬浮物浓度升高会降低水体透光率,阻碍部分 藻类等浮游植物光合作用,降低水域浮游植物总量,长期会影响以浮游 植物为食物的鱼群数量。 2.3底栖生物影响 河道中一些栖息于石质和砂质滩地的生物相对运动能力较差,在航 道疏浚施工作业期间的抛石、沉排等过程中会直接河床地步的底栖生物 HUANJINGYUFAZHAN 41<

浅议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浅议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非常广泛,许多影响具有长期性和不可逆性,应引起高度重视。生态工程是一门崭新的学科,是我国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艺技术。为解决施工中的环境问题,工程建设必须服从生态经济区域的整体规划,并从系统思想出发,按照生态学原理、经济学原理及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特别是生态工程这一重要工艺技术以及传统工程管理的有效经验,以期获得较高的工程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应用生态工程原理解决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环境问题,不但可以获得较好的生态经济效益,还丰富了水利工程施工理论和生态工程理论。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所遇到的环境问题非常广泛,并且十分具体。 1水利工程的投入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我国,兴修水利工程对生态平衡以及环境的影响开始重视始于50年代后期。为此,国务院专门规定今后凡规划大型(中型)水利工程,必须同时要考虑到环保问题。 1.1水资源承载力问题。长江流域虽然水资源丰富,但也经不起无节制地开发利用。长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到底有多大,对这个问题我们研究得还很不够。因此,“十一五”规划首先要研究透这个问题,否则,整个水利建设的布局就无从谈起。在摸清楚水资源家底的基础上,要对水资源配置有一个初步的说法。所ν配置,也不是计划经济下的“一平二调”,要按照市场机制来进行,不能无偿调用一个流域

的水资源。如果大家头脑里都?有经济的概念,调水越多,越助长资源配置不公,也会助长资源浪费。而按照市场机制来配置,一个最根本的前提是要明确水权。现在,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可以说还有起步。许多同志总是对长江流域要不要搞初始水权的分配有犹豫。现在不能犹豫了,要抓紧开展工作。明确初始水权受到很多因素影响,有现状因素,有经济发展战略的要求,有节水行为的影响,更有这个流域最大可用水量的制约。在确定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时,要把节水考虑进去。 1.2生态环境承载力问题。长江治理开发不能破坏生态,因此,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上,首先是要维持河流自身的生态需水量,这是生态系统健康的基本条件。生态需水量包括河流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即维持河流系统最基本的生态环境功能所需要的最少水量;包括河流输沙排盐需水量,即维持河流形态和盐分的动态平衡,在一定输沙、排盐要求下所需的水量;还包括湖泊洼地生态环境需水量,即维持湖泊洼地水体功能而消耗于蒸发的水量。生态需水与河流流量变化高度相关,美国1978年在估计?一个水资源分区内水生生物用水量时,以分区河流出流点的月流量作为判断,提出评判标准:①河道内径流为多年平均值的60%,这是为大多数水生生物提供优良至极好栖息条件所推荐的基本径流量;②河道内径流为多年平均值的30%,这是保持大多数水生生物有好的栖息条件所推荐的基本径流量:③河道内径流为多年平均值的10%,这是大多数水生生物短时间生存条件所推荐的瞬时径流量。在水能资源开发上,过去的规划,按照流域梯

市政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与保护措施

市政工程施工中的环境问题与保护措施探讨 摘要:因为市政工程本身的特征,施工地区常常是比较繁华的城市中,周边的企业、民众十分多,交通流量比较大,人口密度比较大,所以在市政工程施工中要注意保护环境。建立在这一基础上,本文结合市政工程施工中的环境保护情况进行分析,系统的分析了市政工程存在的环境问题,然后再结合问题提出保护措施。为更好的开展市政工程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市政工程;环境问题;保护措施 1引言 当前,市政施工的环境问题越发明显,严重的影响了生态平衡,也直接对城市的发展起到了作用。因此,结合市政工程中的环境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在发展过程中要坚持统筹兼顾,同步实施,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城市稳定发展。 最近几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速度加快,再加上改革开放的需要,市政基础设施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展。从城市的主干道、次干道、县道、乡道等,都投入了创建与扩建中;配合现代化城市建设需要,各种市政建设工程,比如绿化、亮化工程也全面实施开来。诸如此类的市政工程建设都表现了城市建设的全新气象。市政工程的建设在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环境污染问题,比如废弃物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水资源污染等。由此可见,增强市政工程环境保护措施十分关键。 2市政工程概念与特征

市政工程属于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通常建立在城市核心区域,可是市政工程的建设需要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假如不能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就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和其他的工程施工相对比,市政工程施工具备很多特殊性,然而在针对市政工程施工所造成的环境问题时,我们需要清除的掌握市政工程施工的特征,才能够提出科学的保护环境对策。市政工程投资数额比较大,参与人数以及受益群体比较多,对环境的影响比较大,工期紧,任务重。因为市政工程关系到国计民生,影响因素比较多,在施工过程中环境、原料价格、周围情况以及市政规划都可能发生改变,直接影响工程的正常实施。市政工程和普通点的工程有着明显的区别。因为它直接影响城市的形象,所以市政工程具有要求高、规格严的特征。 3市政工程施工中产生的环境问题 3.1施工废弃物的污染 市政工程施工涉猎诸多领域,施工过程中必然会形成大量的废弃物,比如建筑材料、生活垃圾等,假如没有对施工废弃物做出科学的处置,就随意的堆放在施工现场中,就十分容易产生刺鼻道德气味,所以对周围环境造成巨大的污染,甚至对市政工程的顺利实施起到阻碍。 除此之外,施工废弃物有有毒废弃物与无毒废弃物之分,其中无毒废弃物比较容易处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比较小。然而有毒废弃物处理流程比较繁琐,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较大,直接危害了人民的生命健康。 3.2大气环境污染 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大量的灰尘,对空气造成不利的影响。此外,很多施工设施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然而因为空气传播速度比较快,如果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灰尘以及废气,就必然会通过空气传播扩散,进而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