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名著导读《西游记》知识点+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名著导读《西游记》知识点+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名著导读《西游记》知识点+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名著导读《西游记》知识点+练习题

(故事内容|人物分析|经历情节|练习题汇编)

内容概要

《西游记》(《西游释厄传》)为明代吴承恩的作品,但非独立原创,而是取材于《大唐西域记》和民间传说、元杂剧等。早在西夏时的敦煌壁画中就有唐僧取经故事,画中已有唐僧和似人似猴的孙悟空手牵白马。后来不断取经故事在戏曲、传说、说书中不断被演绎,到了明代《西游记》,吴承恩终于创编出这部伟大的作品。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浪漫主义神魔小说,该书深刻曲折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是中国古典的魔幻现实主义经典。先写了孙悟空(1-7回)和唐僧(第9回,或作“附录”)的身世来历,后主要叙述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人与西海龙王三太子所化的白龙马一起护送唐僧西行取经(13-100回),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从唐僧的前世身金蝉子遭贬到通天河里老鼋yuán湿经),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取回真经的故事。

《西游记》的主题历来众说纷纭,如鲁迅先生就等“游戏说”,说“此书实出于游戏”,“但觉好玩”而已。有人从中看出反封建思想,有人看出宗教信仰,有人看出生活哲理……其实如“四大名著”这样的恢宏巨著,主题本就“横看成岭侧成峰”,从不同角度去看便有不同收获。这里,只总结一般的看法:这部小说通过神话的形式,曲折地反映出现实的社会矛盾,表现了人民群众惩恶扬善的愿望和要求。在孙悟空身上集中反映了人民群众反抗专制压迫、战胜黑暗势力和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他是正义的化身、理想的折射。孙悟空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而他的取经之路,又体现出心性修养的进程,心猿终成佛。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取经故事虽然贯穿全书,但取经实是作为目的而存在,在故事中退居次要地位,其中的宗教意义已大大淡化。取经过程才是全书的主要内容和精华所在。它

给读者的启示在于:为了实现某一崇高的目的,人们必须艰苦奋斗,长期坚持,勇敢地战胜一切敌人。

文学常识

1、作者吴承恩(约1500-1583),明代小说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阳山(今江苏淮安)人。

2、体裁风格:长篇神话小说(神魔小说),魔幻现实主义

3、宋代《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本名《大唐三藏取经记》)是西游记故事见于说话文字的最早雏形。其中,玄奘法师就是《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

4、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魔幻现实主义小说。

5、《西游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

6、《西游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并称为“明代四大奇书”,亦有避讳者弃《金瓶梅》而将余下三本合称为“明代三大奇书”。

7、九九八十一难的第一难是唐僧的前世金蝉子遭贬,最后一难是通天河里老鼋yuán湿经。

8、开场诗曰: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9、玄奘取经是历史事实,但传奇很容易向神话演绎。唐有《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宋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有《唐三藏》、《蟠桃会》等院本,元杂剧有《唐三藏西天取经》、《二郎神锁齐大圣》等,这些都为《西游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经典情节

大闹天宫、小圣施威降大圣、三打白骨精、四圣试禅心、偷吃人参果、女儿国遇难、真假美猴王、车迟国斗法、大战红孩儿、三调芭蕉扇等等。

艺术特色

①口语化叙事,生动幽默。②情节动人,可读性强。③善于塑造人物,形象鲜明。④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

取经团队人物分析

1、孙悟空(行者)

①名号:天生石猴,美猴王(领猴群入水帘洞而被称为美猴王),孙悟空(菩提祖师赐法名,孙行者(唐僧给他取法号为行者,故又称孙行者),齐天大圣(大闹天宫得封),斗战胜佛(取得真经后被封),金公、心猿(书中对孙悟空的别称)。

②身世:

东胜神州上,由开天辟地以来的仙石孕育而生。因带领群猴进入水帘洞(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而成为众猴之王,被尊称为“美猴王”。后从东胜神洲远渡重洋到达西牛贺洲,终于找到灵台方寸山上的斜月三星洞,拜在须菩提祖师门下学艺,得名孙悟空,学会一身的神通变化。

神通初成后,孙悟空先大闹龙宫取得如意金箍棒(定海神珍铁),又大闹地府勾去生死簿,后被天庭招安,封为弼马温。得知职位低卑后,他一气之下,反出南天门,回花果山,打败了奉命领军来捉拿他的托塔天王和哪叱三太子,迫使玉皇大帝封其为齐天大圣,负责管理蟠桃园。后来孙悟空偷吃蟠桃,又因偷喝仙酒并搅乱了王母的蟠桃盛会,再偷吃太上老君的金丹,成就了金刚不坏之躯。再次大宫天宫的悟空终于在二郎神和太上老君的联手下被擒获。由于雷劈火烧等各种刑罚均对孙悟空无效,最后孙悟空被太上老君带到兜率宫,投入炼丹炉中,欲炼化他。阴差阳错之间孙悟空却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中炼就火眼金睛。七七四十九天之后,孙悟空冲出之际蹬倒炼丹炉,再次大闹天宫直至打到通明殿。正在争斗时,如来佛祖赶到,孙悟空与其赌斗失败,被如来一掌化作五行山镇压了五百余年。

五百余年后,悟空经观音点化,被唐僧救出,得法号为行者,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一路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