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器结构简介

离合器说明书1汇总

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2离合器结构方案选取 2.1 离合器车型的选定 设计参数: 发动机型号:DA462Q 发动机最大转矩:51.5/3750【N ?m/(r/min)】 传动系传动比:1挡3.428、主减速比:5.142 驱动轮类型与规格:4.50-12-8PR 汽车总质量:1425(kg) 使用工况:城乡 离合器形式:单片 3 离合器基本结构参数的确定 3.1摩擦片主要参数的选择 摩擦片外径是离合器的主要参数,它对离合器的轮廓尺寸、质量和使用寿命有决定性的影响。 摩擦片外径D (mm )也可以根据发动机最大转矩max e T (N.m )按如下经验公式选用 max e D T K D (3.1) 式中,D K 为直径系数,取值范围见表3-1。 由选车型得max e T =51.5N ·m ,D K =14.6 则将各参数值代入式后计算得 D=104.78mm 根据离合器摩擦片的标准化,系列化原则,根据下表3-2 表3-2 离合器摩擦片尺寸系列和参数(即GB1457—74)

外径D=160mm 内径d=110mm 厚度h=3.2mm 3.2离合器后备系数β的确定 结合设计实际情况,故选择β=1.75。 表3-3 离合器后备系数的取值范围 3.3单位压力P 的确定 前面已经初步确定了摩擦片的基本尺寸; 外径D=160㎜ 内径d=110㎜ 厚度h=3.2㎜ 内径与外径比值C ′=0.687 1-C ′=0.676 f=0.25由公式D 3πfZP (1-c 3)=12βmax e T 得 P=0.253Mpa 3.4 摩擦片基本参数的优化 (1)摩擦片外径D (mm )的选取应使最大圆周速度0v 不超过65~70m/s ,即 7.4910250380060 1060 33max =???= ?= --π π D n v e D m/s 70~65≤m/s 式中,0v 为摩擦片最大圆周速度(m/s );max e n 为发动机最高转速(r/min)。 (2)摩擦片的内、外径比'C 应在0.53~0.70范围内,即 7.062.053.0'≤=≤C (3)为了保证离合器可靠地传递发动机的转矩,并防止传动系过载,不同车型的β值应在一定范围内,最大范围为1.2~4.0。 (4)为了保证扭转减振器的安装,摩擦片内径d 必须大于减振器振器弹簧位置直径02R 约50mm ,即

电磁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电磁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电磁离合器的特点和工作原理电磁离合器的特点和工作原理关键词:电磁离合器摘要: 一是采用增加电磁离合器摩擦副径向尺寸的单磁路来实现。如SOMET公司的SM92、TM—11E剑杆织机的离合器,就是由SM92中的离合器采用增加径向尺寸满足TM—llE中的离合器扭矩增大需求来实现的。其离合器结构可采用非金属摩擦材料片作为摩擦副,非金属摩擦片与金属摩擦,使用寿命较长。由于离合器的寿命取决于摩擦副的使用寿命,无梭织机的可靠性取决于织机中的基础件寿命,因此采用单磁前言:一是采用增加电磁离合器摩擦副径向尺寸的单磁路来实现。如SOMET公司的SM92、TM—11E剑杆织机的离合器,就是由SM92中的离合器采用增加径向尺寸满足TM—llE中的离合器扭矩增大需求来实现的。其离合器结构可采用非金属摩擦材料片作为摩擦副,非金属摩擦片与金属摩擦,使用寿命较长。由于离合器的寿命取决于摩擦副的使用寿命,无梭织机的可靠性取决于织机中的基础件寿命,因此采用单磁路方式增加离合器摩擦副直径来增大扭矩的措施,其实质是提高了无梭织机使用的可靠性。 二是电磁离合器受无梭织机结构尺寸的限制,在离合器径向尺寸不能增加的情况下,运用多片电磁离合器磁通多次过片理论,采用双磁路离合器结构,其扭矩亦可以大为提高,满足无梭织机扭矩增大的需要。但双磁路中由于磁通两次过片,摩擦副必须选择金属材料,由此造成无梭织机因离合器摩擦副磨损太快,促使双磁路的摩擦副磨损

率极高,而导致无梭织机可靠性下降。如SMIT公司生产的FAST剑杆织机;PICANOL公司生产的GTM—A、GTM—AS剑杆织机;DORNIER公司生产的HTV—1/E、HTV—M/E等,均采用双磁路共衔铁组合离合器。还有PICANOL公司近期生产的新型DELTA喷气织机中的制动器也选用双磁路结构的摩擦副,SMIT公司FAST中的剑杆织机电磁离合器也选用双磁路结构的摩擦副,以适应该类织机在不增加摩擦副径向尺寸下,满足织机增大扭矩的需求。 电磁离合器的工作原理电磁离合器的主动部分和从动部分借接触面间的摩擦作用,或是用液体作为传动介质(液力偶合器),或是用磁力传动(电磁离合器)来传递转矩,使两者之间可以暂时分离,又可逐渐接合,在传动过程中又答应两部分相互转动。振动电机,仓壁振动器-海安县蓝天机电制造有限公司目前在汽车上广泛采用的是用弹簧压紧的摩擦(简称为摩擦离合器)。 发动机发出的转矩,通过飞轮及压盘与从动盘接触面的摩擦作用,传给从动盘。当驾驶员踩下踏板时,通过机件的传递,使膜片弹簧大端带动压盘后移,此时从动部分与主动部分分离。 磁粉离合器摩擦应能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保证能传递发动机发出的最大转矩,并且还有一定的传递转矩余力。 (2)能作到分离时,彻底分离,接合时柔和,并具有良好的散热能力。 (3)从动部分的转动惯量尽量小一些。这样,在分离离合器换

离合器的结构方案分析

第二节离合器的结构方案分析 汽车离合器大多是盘形摩擦离合器,按其从动 盘的数目可分为单片、双片和多片三类; 根据压紧弹簧布置形式不同,可分为圆周布置、中 央布置和斜向布置等形式;根据使用的压紧弹簧不 同,可分为圆柱螺旋弹簧、圆锥螺旋弹簧和膜片弹 簧离合器;根据分离时所受作用力的方向不同,又 可分为拉式和推式两种形式。 1.从动盘数的选择 对轿车和轻型、微型货车而言,发动机的 最大转矩一般不大。在布置尺寸允许的条件下,离 合器通常只设有一片从动盘。单片离合器(图2—1) 结构简单,尺寸紧凑,散热良好,用时能保证分离 彻底、接合平顺。 双片离合器(图2—2)与单片离合器相比,由于摩 擦面数增加一倍,因而传递转矩的能力较大;在传 递相同转矩的情况下,径向尺寸较小,踏板力较小, 另外接合较为平顺但中间压盘通风散热不良,两片 起步负载不均,因而容易烧坏摩擦片,分离也不够 彻底。设计时在结构上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这种 结构一般用在传递转矩较大且径向尺寸受到限制的场合。 图 2-1 单 片 离 合 器

图2-2 双片离合器 多片离合器多为湿式,它有分离不彻底、轴向尺寸和质量大等缺点,以往主要用于行星齿轮变速器换挡机构中。但它具有接合平顺柔和、摩擦表面温度较低、磨损较小、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主要应用于重型牵引车和自卸车上。 2.压紧弹簧和布置形式的选择 周置弹簧离合器的压紧弹簧均采用圆柱螺旋弹簧(图2—1),其特点是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因此应用较为广泛。此结构中弹簧压力直接作用于压盘上。为了保证摩擦片上压力均匀,压紧弹簧的数目不应太少,要随摩擦片直径的增大而增多,而且应当是分离杠杆的倍数。在某些重型汽车上,由于发动机最大转矩较大,所需压紧弹簧数目较多,可将压紧弹簧布置在两个同心圆周上。压紧弹簧直接与压盘接触,易受热退火,且当发动机最大转速很高时,周置弹簧由于受离心力作用而向外弯曲,使弹簧压紧力下降,离合器传递转矩的能力随之降低。此外,弹簧靠到它的定位面上,造成接触部位严重磨损,甚至会出现弹簧断裂现象。

超越离合器及其工作原理

超越离合器及其工作原理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DQTY-KII

超越离合器及其工作原理 超越离合器是利用主动件和从动件的转速变化或回转方向变换而自动接合和脱开的一种离合器。当主动件带动从动件一起转动时,称为结合状态;当主动件和从动件脱开以各自的速度回转时,称为超越状态。 常用的超越离合器有棘轮超越离合器、滚柱超越离合器和楔块超越离合器三种。楔块超越离合器通常又分为接触型楔块超越离合器、非接触型楔块超越离合器和双向楔块超越离合器。回转窑传动装置采用的超越离合器属于非接触型楔块超越离合器。图l所示的非接触型楔块超越离合器由外环、内环、楔块、固定挡圈、挡环、端盖、轴承和挡圈等组成。在低速运行时,楔块在弹簧作用下与内环保持接触,当超越转速达到某一极限时,偏心楔块的离心力矩克服弹簧和其他阻力矩,使楔块径向与内环工作面脱开,形成一个微小间隙,从而避免了摩擦与磨损,离合器实现非接触工作。使用时将内环安装在高速轴,外环套装在内环的两个轴承上,并由螺钉与两个端盖紧固在一起;内环工作面与外环之间的滚道由楔块、固定挡圈、轴承和挡圈组成,复位扭簧分别在楔块两端圆柱上,扭簧的一端插入楔块断面的小口中,另一端靠在挡销上,固定挡环将内环和楔块装置连在一起,外环通过螺钉与法兰连接。 当主电机启动后,驱动主减速高速轴伸带动内环和楔块装置一起旋转产生离心力,对楔块支撑点形成一个转矩,其方向与扭簧施加给楔块的转矩相反,有使楔块与外环脱离接触的趋势;当楔块离心力产生的转矩不足以克服扭簧施加给楔块的转矩,楔块与内环工作面相互接触,与外环产生相对滑动摩擦。随着转速的提高,楔块离心力增加,当内环转速达到或超过离合器的最小非接触转速时,楔块离心力产生的转矩增加到大于扭簧施加给楔块的转矩,迫使楔块偏转而与外环脱离接触,实现离合器无摩擦的非接触旋转,这时不再带动从动件旋转. 超越离合器是一种特殊的机械离合器,在机械传动中由主从动部分相对运动速度变化或旋转方向的改变使其自动结合或脱开。 驱动元件只能从单一方向使从动元件转动,如果驱动元件改变方向,从动元件就自动脱离不传递动力,故又称单向离合器或单向轴承。一般按超运转速度选择,故统称为超越离合器。 超越离合器具有以下功能: a.在快速进给机械中实现快慢速转换、超越功能。 b.实现步进间隙运动和精确定位的分度功能。 c.当它与滚珠丝杠或其它部件配套使用,防止逆转,实现自锁和逆止功能。 超越离合器是机械传动中的重要通用基础件,历史悠久。其分类为:嵌入型、摩擦型、非接触型。嵌入型分转动滑销式,棘轮式等。摩擦型分滚柱式、楔块

大众的双离合器DSG+7速变速箱简介

大众的双离合器DSG 7速变速箱简介https://www.360docs.net/doc/9810798775.html,/2010-10-18 19:40来源:腾讯汽车网友评论 (0) 传统汽车有着手动挡与自动挡的差别,手动挡操控时因需要踩踏离合器而显得复杂一点,但是车辆的反应比较迅速直接,而自动挡则反之操控简单但反应略微有点迟滞,于是真正专业的跑车往往提供手动挡让行能够充分享受到驾驶的乐趣。德国大众的一项新发明使得既想轻松驾驶,又不愿意放弃迅捷反应的驾驶乐趣的人们有了另一个选择――双离合(DSG),人们可以如驾驶自动挡车那样,轻松地将跑车开出专业赛车般的凌厉 离合器的运作 离合器位于汽车引擎与变速器之间,是引擎与变速器动力传递的“开关”,它既能传递动力,又能切断动力,其主要作用是保证汽车能平稳起步行进,同时通过变换挡位以减轻变速齿轮的冲击力,让汽车或快或慢的行进更加平顺。就是在这个汽车换挡时的分离与接合之间,会有动力传递暂时中断的现象,如何控制协调就成为问题。手动切换往往迅速合理,但这需要驾驶经验与正确判断的支持,自动切换则依靠电脑的控制往往按部就班反应较慢。双离合就是针这一情况的完善化设计。

双离合结构反应更迅速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双离合变速器系统(简称DSG,英文全称:DirectShiftGearbox)就已经被装配在赛车上。大众旗下的奥迪TT、A3等,率先将这项原本属于赛车的技术“民用化”。由于双离合结构的应用,汽车能够更加平顺地换挡,从而消除了换档离合时的动力传递停滞现象,从一个挡位换到另一个挡位,时间不会超过0.2秒。 其基本原理是在车内设置有两组离合器以及相对应的换挡齿轮组,其中离合器1负责控制1、3、5等奇数挡与倒挡以及相对应的齿轮,离合器2负责控制2、4、6等偶数挡与以及相对应的齿轮。所以当司机挂上1挡起步时,电脑根据汽车速度和转速对驾驶者的换档意图作出判断,预见性地控制另一个离合器与另一个挡位的齿轮组相连,这样等到真正需要换挡时反应就特别迅速,不会有太大的迟滞。 实际效果:方便与灵活 与传统的手动挡相比,双离合变速器系统使用更方便,因为该系统实际上使手动变速箱变成为了另一种新型的自动变速器,只是不过它比传统的自动挡反应更加快速、顺畅,当然还具有的特性。 有人曾经以大众高尔夫R32为例做过比较,选用了双离合变速器系统的车型0到100 公里加速只需6.4秒,甚至比普通手动变速箱反应更快,最高时速达到250公里,同时百公里油耗只有10.2升,也比手动挡车型节省了1.3升。 随着双离合变速器系统的不断完善,大众与奥迪旗下诸多车型,包括高尔夫、途安以及A3、TT,还有西雅特与斯科达的部分柴油、汽油车都搭配了这种新型变速器。以跑车专煮称的保时捷则自行开发了一套名为PDK(Porsche Doppel Kupplungen)的双离合变速器系统,该系统有着浓厚的F1风格,通过方向盘上的拨片来实现变挡,有人预计保时捷的大多数车型将把这个双离合器变速箱作为选装件或是作为高端车型的必备件。 最后,应该指出的是,双离合变速器系统已经不再是大众一致力于开发的技术了:有消息称,马新M3配置7速双离合变速器,并于2008年率先在欧洲上市。马新M3装备的这种7速双离合变速器,被命名为MDCT(MDual Clutch Transmission)。它使得汽车换档时间更为迅捷短促,从而提升整车运动的性能,使讲求加速性的性能迷们获得更短的百公里加速时间。日本三菱汽车也公布了其研发成果:SST(Sport Shift Trans-mission)系统,该系统是一套双离合器手自一体变速器,通过把驾驶者从操作离合器的需求中解放出来实现更快的换档。 由此看来,双离合变速器技术今后不仅会有更多的实用性变化,而且能够在短时间里迅速地普及,颇为值得爱车一族多加关注。 对其工作原理和实用优势,相信关注过的消费者已不陌生。但是,从我们收到的反馈看,不少网友还是误读了双离合变速器的不少东西。 ● 6速和7速

离合器的结构

离合器的结构、调整与检修 离合器的作用是使发动机与传动系平顺地结合,以保证汽车平稳起步;暂时切断发动机与传动系的联系,以利于发动机的启动和减少换档时齿轮的冲击;限制传动系所承受的最大扭矩,防止传动系过载。 上海桑塔纳轿车的离合器,采用膜片弹簧单片干式离合器,其操纵机构为机械拉索式。这种膜片弹簧离合器零件少;易于平衡;压紧力不会随摩擦片的磨损变薄而减小,可有效地提高离合器传递扭矩的能力;在相同踏板行程的情况下,所需的踏板力较小。它是由从动盘、压盘、膜片弹簧、分离轴、机械拉索等组成,如图10-1所示。 离合器压紧机构由压盘、离合器盖、膜片弹簧、支撑环、支撑环定位例钉、分离钩、传动钢片等组成,如图10-2所示。

离合器机械拉索式分离操纵装置,主要由分离轴承、分离轴、分离轴传动杆、离合器拉索等组成,如图10-3所示。

离合器的控制装置,如图10-4所示。

膜片弹簧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如图10-5所示。离合器盖没有固定在飞轮上之前,它们之间有一距离l,如图(a);当离合器安装后,离合器处于结合状态,如图(b);图(c)为分离状态。

一、离合器的使用与保养 桑塔纳轿车离合器的使用寿命主要是由设计决定的,但也与车辆行驶条件和驾驶员的操作方式有很大关系。经常行驶在城市道路,换档频繁地使用离合器;有的驾驶员换档时不使用离合器;不应使用离合器时,也把脚放在离合器踏板上,使离合器不能完全结合而烧坏。如果能正确使用与保养离合器,它的使用寿命可达10万公里以上。 新车行驶7500公里以上或使用6个月后,要对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和功能进行检查。踏板自由行程为15-20毫米。否则,可通过离合器拉索进行调整,如图10-6所示。

文献翻译-离合器的简单介绍

附录A The clutch The clutch is a device to engage an disengage power from the engine, allowing the vehicle to stop and start. The diaphragm spring clutch consists of the clutch plate , the diaphragm spring , the pressure plate , the tortional vibration damper and the cover. When the clutch and pressure plates are locked together by friction , the clutch shaft rotates with the engine crankshaft . Power is transferred form the engine to the transmission , where it is routed through different gear ratios to obtain the best speed and power to start and keep the vehicle moving. The clutch plate or driven member consists of a round metal plate attached to a splined hub. The outer portion of the round plate is covered with a friction material of molded or woven asbestos and is riveted or bonded to the plate. The thickness of the clutch plate and/or facings may be warped to give a softer clutch engagement . Coil springs are often installed in the hub to help provide a cushion cushion against the twisting the twisting force of clutch engagement . The splined hub is mated to (and turns) a splined transmission shaft when the clutch is engage. A pressure plate or "driving member" is bolted to the engine flywheel and a clutch plate or "driven member "is located between the flywheel and the pressure plate. The clutch plate is splined to the shaft extending from the transmission to the flywheel, commonly called a clutch shaft or input shaft.

汽车底盘1 离合器的结构及原理

课时授课计划 授课日期 科目底盘班级 课题:离合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课及程目要的求在1.掌握离合器的作用 2.掌握离合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特点 3.了解离合器的类型及应用 教参具考及书《汽车构造》、《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新技术》东风EQ1092汽车离合器及拆装所需工具 教重 学点 离合器的作用、结构 教难 学点 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教方 学法 理论讲解,书本引导,示范操作,巡回指导 教学过程1、课堂组织: 3 分钟清点到课人数,卫生,作业 2、复习旧课: 4 分钟 提问内容: ①汽车的组成由那几部分? ②底盘的组成? ③传动系的动力传递路线? 3、讲解新课:70 分钟

教学过程一.离合器的作用及位置 离合器安装在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固定在飞轮上,作用主要有三点: 1.保证汽车平稳起步 2.便于变速器平顺换挡 3.防止传东西过载 二.离合器的类型 1.按照工作环境可分为:湿式、干式 2.按照操纵机构的不同分为:机械式、液压式 3.按照从动盘数目分为:单片、双片、多片 汽车上常用的是摩擦式干式离合器,该离合器按照弹簧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很多种,但是最常用的是周布单片螺旋弹簧离合器(简称螺旋弹簧离合器)和膜片弹簧离合器。 三.离合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结构组成:主动部分、从动部分、压紧装置、操纵机构。主动部分是动力输入部件,主要由飞轮、离合器盖和压盘组成。从动部分是动力输出部件,主要是指从动盘。压紧装置是主、从动部分接触面间贴紧产生摩擦作用的机构,指压紧弹簧,操纵机构则是离合器分离以中断动力的传递机构,包括离合器踏板、分离套筒、分离轴承、分离拨叉等。

教学过程 工作原理:自由状态为接合,踩下踏板为分离状态,松开踏板又成为接合状态。 1.膜片式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膜片弹簧采用优质的薄钢板冲压制成,形状为碟形,其上开有若干条径向切槽构成分离杠杆。膜片弹簧两侧用钢丝环为支点支撑,在踩下踏板时产生变形。 2.摩擦片式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最常见的有单片和双片两种,螺旋弹簧只能用作压紧装置,所以又单独设立了分离杠杆,使离合器整体结构复杂,轴向尺寸加大。高速时离心力产生的作用力使弹簧产生弯曲变形,导致压紧力下降而使离合器打滑,影响汽车动力性,所以大多轿车和轻型汽车都不再采用螺旋弹簧离合器,只有在少数载重汽车上使用。 特点: 1)膜片式离合器既起压紧弹簧的作用,又起分离杠杆的作用结构简单,质量减轻。 2)膜片弹簧与压盘在整个圆周上接触,使压力分配均匀,摩擦片接触良好,磨损均匀。 3)膜片弹簧具有非线性弹性特性,在摩擦片磨损后仍能可靠的传递发送机的转矩。

离合器

离合器 课程设计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浙江科技学院2011年7月

摘要 离合器是汽车传动系中的重要部件,主要功用是是切断和实现发动机对传动系的动力传递,保证汽车平稳起步,保证传动系统换挡时工作平顺以及限制传动系统所承受的最大转矩,防止传动系统过载。膜片弹簧离合器是近年来在轿车和轻型汽车上广泛采用的一种离合器,它的转矩容量大而且较稳定,操作轻便,平衡性好,也能大量生产,对于它的研究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此设计说明书详细的说明了轻型汽车膜片弹簧离合器的结构形式,参数选择以及计算过程。 本文基于比亚迪9500的设计要求和设计参数,确定了以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作为设计目标。根据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工作原理和使用要求,采用系统化设计方法,把离合器分为主动部分、从动部分、操纵机构。通过对各个部分设计方案的原理阐释和优缺点的比较,确定了相关部分的基本结构及其零部件的制造材料。根据车辆使用条件和车辆参数,按照离合器系统的设计步骤和要求,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选择相关设计参数主要为:摩擦片外径D的确定,离合器后备系数β的确定,单位压力P的确定。并进行了总成设计主要为:分离装置的设计,以及从动盘设计(从动盘毂的设计)和膜片弹簧设计等。 关键字:离合器;膜片弹簧;从动盘;压盘;摩擦片

设计方案概述 本设计进行的是轿车离合器总成的设计,通过对对给定汽车参数的分析,确定离合器结构方案,并计算离合器主要参数,最后绘制离合器总成图。 设计已知参数如下: 汽车型号整备质量最大功率扭矩 沃尔沃s80 1746kg 175Kw/6200rpm 320N.m/30000rpm 摩擦离合器主要由主动部分(发动机飞轮、离合器盖和压盘等)、从动部分(从动盘)、压紧机构(压紧弹簧)和操纵机构(分离叉、分离轴承、离合器踏板及传动部件等)四部分组成。 主、从动部分和压紧机构是保证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并能传递动力的基本结构。操纵机构是使离合器主、从动部分分离的装置。 汽车离合器设计的基本要求: (1)在任何行驶条件下,能可靠地传递发动机的最大转矩。 (2)接合时平顺柔和,保证汽车起步时没有抖动和冲击。 (3)分离时要迅速、彻底。 (4)从动部分转动惯量小,减轻换挡时变速器齿轮间的冲击。 (5)有良好的吸热能力和通风散热效果,保证离合器的使用寿命。 (6)避免传动系产生扭转共振,具有吸收振动、缓和冲击的能力。 (7)操纵轻便、准确。 (8)作用在从动盘上的压力和摩擦材料的摩擦因数在使用过程中变化要尽可能小,保证有稳定的工作性能。

第三章膜片弹簧离合器第一节膜片式离合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第三章膜片弹簧离合器 第一节膜片式离合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陕汽新 M3000系列重卡选用膜片弹簧离合器。所谓膜片弹簧离合器就是用一个 整体式的膜片弹簧代替螺旋弹簧和分离杠杆(分离压爪)。WP10系列发动机选装直径φ 430毫米的膜片弹簧离合器, WP6、WP7系列发动机选装直径φ 395毫米的膜片弹簧离合器,就是说新 M3000重卡的离合器的从动盘(摩擦片)直径为φ 430毫米或φ 395毫米。 图3-0 离合器操作系统整体空间布局图 踏板紧固螺栓拧紧力矩为: 21-25Nm,分泵安装螺栓拧紧力矩为: 41-51Nm。 一、膜片弹簧离合器结构和工作原理膜片弹簧离合器有两种操纵形式,一种是推式,另一种是拉式。所谓推式离合器,就是与常规离合器相同,离合器分离轴承向前推动膜片弹簧使离合器分离,而拉式离合器是分离轴承向后拉动膜片弹簧使离合器分离。图3-1 就是推式离合器的压盘总成,图 3-2 所示为拉式离合器压盘总成。

图3-1 推式离合器压盘总成 图3-2 拉式离合器压盘总成1、推式离合器

1. 从动盘 2. 飞轮 3. 压盘 4. 膜片弹簧 5. 分离轴承 6. 分离拐臂 7. 压盘壳 8. 分离轴承壳9. 飞轮壳10. 离合器工作缸(分泵)11. 推杆 图3-3 推式离合器结构示意图 图3-3和3-4分别给出推式离合器结构和原理简图。如图 3-3 ,推式离合器与常规的螺旋弹簧离合器结构相近,只是用一只膜片弹簧代替了螺旋弹簧和分离杠杆(分离压爪)。膜片弹簧 4是一个鼓形弹簧,在内圈圆周上开有若干槽,它一方面起到将压盘 3紧紧地将从动盘 1压紧在飞轮 2上的作用,同时又起到分离杠杆的作用。 如图3-5 ,与常规螺旋弹簧离合器不同的是,膜片弹簧离合器在圆周上布置有四片联接压盘壳和压盘的传动片。每个传动片都是由四片弹性刚片组成。它的作用是将发动机旋转的动力传递给压盘,从而使压紧的压盘和飞轮共同带动从动盘摩擦片共同旋转。

单向离合器的设计

单向离合器的设计 一、了解超越离合器的主要功能、一般特点及其分类 1、超越离合器的主要功能: 超越离合器是靠主从动部分的相对速度变化或回转方向变换能自动结合或脱开的离合器。超越离合器有嵌合式与摩擦式之分;摩擦式又分为滚柱式与楔块式。 单向超越离合器只能在一个方向传递转矩,双向超越离合器可双向传递转矩。超越离合器的从动件可以在不受摩擦力矩的影响下超越主动件的速度运行。带拨爪的超越离合器,拨爪为从动件。 2、超越离合器的一般特点: (1)改变速度:在传动链不脱开的情况下,可以使从动件获得快、慢两种速度; (2)防止逆转:单向超越离合器只在一个方向传递转矩,而在相反方向转矩作用下则空转; (3)间歇运动:双向超越离合器与单向超越离合器适当组合,可实现从动件做某种规律的间歇运动。 3、超越离合器的分类 超越离合器可分为棘轮式超越离合器、滚柱式超越离合器和楔块式超越离合器。其中,棘轮式超越离合器又可分为内齿棘轮式超越离合器和外齿棘轮式超越离合器;滚柱式超越离合器又可分为单向滚柱式、带拨爪单向滚柱式和带拨爪双向滚柱式超越离合器;楔块式超越离合器又可分为单向超越离合器、双向超越离合器和非接触式单向超

越离合器。 二、接下来将主要研究单向滚柱式超越离合器的设计: 1、单向滚柱式超越离合器的机构简图为: 图1 2、单向滚柱式超越离合器的特点及应用: 滚柱3受弹簧4的弹力,始终与外环1和星轮2接触。滚柱在滚道内自由转动,磨损均匀,磨损后仍能保持圆柱形,短时过载滚柱打滑不会损坏离合器。星轮加工困难,装配精度要求较高。星轮与外环运动关系比较多元化。 外环1主动(逆时针转)时:当n1=n2,离合器接合; 当n1

常用离合器介绍

离合器用来接通、断开轴与轴上的空套传动件(如齿轮、皮带轮等) 或同轴线的两轴的运动,以实现机床运动的起动、停止、变速、变向等。 离合器的种类很多,按其结构和用途不同,可分为啮合式离合器、摩擦式离合器、超越离合器和安全离合器等。 一.啮合式离合器 啮合式离合器利用两个零件上相互啮合的齿爪传递运动和扭矩。根据结构形状不同,又有牙嵌式和齿轮式两种。 牙嵌离合器是由两个端面带齿爪的零件组成,如图1-7 a),在图1-7 b)中,右半离合器与轴平键连接(或花键连接)并可以沿平键在轴上移动。端面带齿爪的齿轮与轴空套连接。用操纵杆移动右半离合器,使它与齿轮端面上的齿爪啮合,便可使齿轮与轴一起旋转,齿爪脱开,只有齿轮(或轴)旋转。 图1 啮合式离合器 齿轮式离合器由具有普通圆柱齿轮形状的两个零件组成,如图1c、d所示,其中的一个为外齿轮,另一个为内齿轮,两者的齿数和模数完全相同。当它们相互啮合时,便可将空套齿轮与轴或同轴线的两轴连接而一起旋转。当它们相互脱开时,运动联系便断开。 啮合式离合器结构简单、紧凑,接合后不会产生相对滑动,传动比准确,操作方便,但只能在停转时进行接合。因此,这种离合器常用在要求保持严格运动关系或速度较低的传动中。 二.摩擦式离合器 摩擦式离合器利用相互压紧的两个零件接触面间产生的摩擦力传递运动和扭矩,其结构形式很多,机床上应用最广的是多片摩擦离合器。 图2为机械式多片摩擦离合器的一种结构。它由形状不同的两组摩擦片组成。一组是内摩擦片,其内孔为花键孔,与轴上的花键相连接;另一组是外摩擦片,其内孔是光

滑圆孔,空套在轴的花键外圆上,而其外圆上有四个凸齿,卡在空套齿轮右端套筒部分的缺口内。内外摩擦片相间安装,在末被压紧时,它们互不联系。当用操纵机构使压套向左移动时,压套带动螺母把内外摩擦片压紧,通过摩擦片间的摩擦力,将扭矩由轴传给空套齿轮,或者相反地由齿轮传给轴,运动被接通。 图2 机械式摩擦离合器 1-轴 2-空套齿轮 3-垫片 4-外摩擦片 5-内摩擦片 6-调整螺母 7-压套多片摩擦离合器还有采用电磁力、液压力压紧摩擦片的,常称为电磁摩擦离合器与液压摩擦离合器。 摩擦离合器可在运转中接合,接合过程平稳,载荷过大时,接触面间可产生相对滑动,使传动比不准确,但可起过载保护作用。在接合过程中有磨损和发热,且尺寸较大。一般用在转速较高的传动轴上。电磁离合器和液压离合器能进行远距离操纵,易于实现机床工作自动化,所以常用于自动和半自动机床的传动装置中。 三.超越离合器 超越离合器主要用在有快慢速两个动源交替传动的轴上,以实现运动的自动转换。超越离合器的结构型式有单向的超越离合器、带拨爪的单向超越离合器和双向超越离合器等。 图3a)所示为滚柱式单向超越离合器,图中星形体和套筒分别装在主动件和从动件上,星形体和套筒间的楔形空腔内装有滚柱,滚柱数目一般为3-8个,每个滚柱都被弹簧顶杆以不大的推力向前推进而处于半楔紧状态。 星形体和套筒均可作为主动件。当套筒逆时针方向回转时,以摩擦力带动滚柱向前滚动,进一步楔紧内外接触面,从而驱动星形体一起转动,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套筒的运动经星形体带动传动轴旋转。在套筒带动星形体旋转的同时,启动传动轴的快速移

超越离合器原理介绍

超越离合器原理介绍 双向楔块超越离合器,它一端轴孔接主动轴,另一端轴孔接从动轴,当外环不动,主动轴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时,从动轴也同步转动,而当从动轴受外力矩的作用时,顺时针和逆时针都不能转动。常与滚珠丝杠副或其它部件配套,作为防止逆转机构,也可以单独使用作为精确定位,传递力矩或切断力矩的传递。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朱春梅 北京新兴超越科技开发公司孔庆堂孔炜朱自成 [摘要]本文介绍了楔块超越离合器国内外发展的概况,阐述楔块超越离合器的特点、结构形式及其适用范围。 关键词楔块超越离合器特点 1、楔块超越离合器的发展及其应 超越离合器是机械传动的基础件之一。它是用主、从动部件的速度变化或旋转方向的变换,具有自行离合功能的一种离合器,用途广泛。滚柱式超越离合器历史悠久,据文献报道于1878年以“换向电动机”为题载入德国DRP2804.47h5专利中,用在换向机构上。随后的近百年,滚柱超越离合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结构型式增多,应用也较普遍。 楔块超越离合器是继滚柱超越离合器之后开发的一种新型离合器。自问世以来,以承载能力大,自锁可靠,反向解脱轻便,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在机械传动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首先美国在汽车和飞机上得到发展和推广应用。例如美国在波音707飞机和F4-C 轰炸机及M102-105轻型榴弹炮上采用。在日本、德国也已广泛应用。 近年来,随着新产品开发和引进产品配套国产化的需要,楔块超越离合器得以迅速的发展,从结构、性能和可靠性等日趋完善,而且离合器的型式、规格更加齐全,产品质量逐渐提高。北京新兴超越科技开发公司生产的CK系列楔块超越离合器不但能满足国内科研和生产的需求。而且替代了引进日本、美国、意大利等国家瓦楞纸生产线和无氧铜生产线上的超越离合器,使用效果良好。目前还有出口,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和开发前景。 楔块超越离合器常与滚珠丝杆副或其他部件配套,作为防止逆转机构,也可以单独使用,作为主动轴和从动轴之间的精确定位,传递转矩或切断转矩,具有自行离合功能的一种离合器。因此,有称谓逆止器或单向轴承。在包装机械、印刷机械、食品机械、轻工机械、农业机械、冶金矿山、石油化工、机床、汽车、兵器、航空、电站等机械设备中广泛的应用。 2、楔块超越离合器的特点 楔块超越离合器是在内环和外环间(滚道)放置楔紧元件(楔块),使其回转时在一个可以传递转矩,而在另一个具有相对空转性能。只有当内、外环转向相同,转速相等时,才能传递转矩,否则均为相对滑动,这种不传递转矩的滑动状态称之超越。 1)滚道的形状 楔块超越离合器的滚道形式有两种形式:内外环滚道均为圆形和将内环加工出若干凹圆槽。 (1)内环为整圆形(见图1a)。离合器的内外环均为光滑柱面,为了保证工作时不打滑,楔块的楔角不得超过楔块与内外环之间的最小摩擦角。设计时,一般可取3o-4o,在实用中楔合角开始时,楔角大约为2o-2.5o,当内、外环受力产生弹变形后,楔角相应增大。 (2)内环带凹圆槽形(见图1b)。楔块具有与内环圆弧槽相同的半径,使两者为面接触,改善了受力状态,提高了楔块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但楔块的数量受结构的影响而有所减少。 2)楔块的形状 楔块超越离合器所用的楔块形状大都为特殊的异形,如拳形、鞋形等,设计离合器时,可根据作用要求选用不同形状的楔块。 3)楔块与滚柱式超越离合器由于内外环之间放置的楔紧元件不同,使其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如表1)。 3、楔块超越离合器选用计算 为保证离合器工作可靠,通常在设计和选用离合器时,明确离合器在传动系统中的综合功能,从传动系统总体设计考虑选择离合器的品种、型式。而规格的选定主要是根据计算转矩。 1)离合器各转矩间的关系 离合器的主参数是公称转矩,选用离合器时,各转达矩间应符合以下的关系:

单向离合器型号

【MZ系列单向轴承】 单向超越离合器MZ15 单向超越离合器MZ17 单向超越离合器MZ20 单向超越离合器MZ30-22 单向超越离合器MZ30-35 单向超越离合器MZ30 单向超越离合器MZ35 单向超越离合器MZ45-40 单向超越离合器MZ45-40 单向超越离合器MZ60-50 单向超越离合器MZ60 单向超越离合器MZ70-65 单向超越离合器MZ70 【MZ-G单向轴承】 单向超越离合器MZ15G 单向超越离合器MZ17G 单向超越离合器MZ20G 单向超越离合器MZ30G-22 单向超越离合器MZ30G-25 单向超越离合器MZ30G 单向超越离合器MZ35G 单向超越离合器MZ45G-40 单向超越离合器MZ45G 单向超越离合器MZ60G-50 单向超越离合器MZ60G-55 单向超越离合器MZ60G 单向超越离合器MZ70G-65 单向超越离合器MZ70G 【200系列凸轮离合器】 凸轮离合器B203 凸轮离合器B204 凸轮离合器B205 凸轮离合器B206 凸轮离合器B207 凸轮离合器B208 凸轮离合器B209 凸轮离合器B210 凸轮离合器B211 凸轮离合器B212 凸轮离合器B213 凸轮离合器B214 【单向离合器】 单向轴承CSK12P 单向轴承CSK15P 单向轴承CSK17P 单向轴承CSK20P 单向轴承CSK25P 单向轴承CSK30P 单向轴承CSK35P 单向轴承CSK40P 单向轴承CSK15PP 单向轴承CSK17PP 单向轴承CSK20PP 单向轴承 单向轴承CSK30PP 单向轴承CSK35PP 单向轴承CSK40PP 单向轴承CSK12P-2RS 单向轴承CSK15P-2RS 单向轴承CSK17P-2RS 单向轴承CSK20P-2RS 单向轴承CSK25P-2RS 单向轴承CSK30P-2RS 单向轴承CSK35P-2RS 单向轴承CSK40P-2RS 【BB系列凸轮离合器】

超越离合器原理介绍教学文稿

超越离合器原理介绍

超越离合器原理介绍 双向楔块超越离合器,它一端轴孔接主动轴,另一端轴孔接从动轴,当外环不动,主动轴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时,从动轴也同步转动,而当从动轴受外力矩的作用时,顺时针和逆时针都不能转动。常与滚珠丝杠副或其它部件配套,作为防止逆转机构,也可以单独使用作为精确定位,传递力矩或切断力矩的传递。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朱春梅 北京新兴超越科技开发公司孔庆堂孔炜朱自成 [摘要]本文介绍了楔块超越离合器国内外发展的概况,阐述楔块超越离合器的特点、结构形式及其适用范围。 关键词楔块超越离合器特点 1、楔块超越离合器的发展及其应 超越离合器是机械传动的基础件之一。它是用主、从动部件的速度变化或旋转方向的变换,具有自行离合功能的一种离合器,用途广泛。滚柱式超越离合器历史悠久,据文献报道于1878年以“换向电动机”为题载入德国DRP2804.47h5专利中,用在换向机构上。随后的近百年,滚柱超越离合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结构型式增多,应用也较普遍。 楔块超越离合器是继滚柱超越离合器之后开发的一种新型离合器。自问世以来,以承载能力大,自锁可靠,反向解脱轻便,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在机械传动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首先美国在汽车和飞机上得到发展和推广应用。例如美国在波音707飞机和 F4-C轰炸机及M102-105轻型榴弹炮上采用。在日本、德国也已广泛应用。 近年来,随着新产品开发和引进产品配套国产化的需要,楔块超越离合器得以迅速的发展,从结构、性能和可靠性等日趋完善,而且离合器的型式、规格更加齐全,产品质量逐渐提高。北京新兴超越科技开发公司生产的CK系列楔块超越离合器不但能满足国内科研和生产的需求。而且替代了引进日本、美国、意大利等国家瓦楞纸生产线和无氧铜生产线上的超越离合器,使用效果良好。目前还有出口,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和开发前景。 楔块超越离合器常与滚珠丝杆副或其他部件配套,作为防止逆转机构,也可以单独使用,作为主动轴和从动轴之间的精确定位,传递转矩或切断转矩,具有自行离合功能的一种离合器。因此,有称谓逆止器或单向轴承。在包装机械、印刷机械、食品机械、轻工机械、农业机械、冶金矿山、石油化工、机床、汽车、兵器、航空、电站等机械设备中广泛的应用。 2、楔块超越离合器的特点 楔块超越离合器是在内环和外环间(滚道)放置楔紧元件(楔块),使其回转时在一个可以传递转矩,而在另一个具有相对空转性能。只有当内、外环转向相同,转速相等时,才能传递转矩,否则均为相对滑动,这种不传递转矩的滑动状态称之超越。 1)滚道的形状 楔块超越离合器的滚道形式有两种形式:内外环滚道均为圆形和将内环加工出若干凹圆槽。 (1)内环为整圆形(见图1a)。离合器的内外环均为光滑柱面,为了保证工作时不打滑,楔块的楔角不得超过楔块与内外环之间的最小摩擦角。设计时,一般可取3o-4o,在实用中楔合角开始时,楔角大约为2o-2.5o,当内、外环受力产生弹变形后,楔角相应增大。 (2)内环带凹圆槽形(见图1b)。楔块具有与内环圆弧槽相同的半径,使两者为面接触,改善了受力状态,提高了楔块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但楔块的数量受结构的影响而有所减少。 2)楔块的形状 楔块超越离合器所用的楔块形状大都为特殊的异形,如拳形、鞋形等,设计离合器时,可根据作用要求选用不同形状的楔块。 3)楔块与滚柱式超越离合器由于内外环之间放置的楔紧元件不同,使其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如表1)。 3、楔块超越离合器选用计算 为保证离合器工作可靠,通常在设计和选用离合器时,明确离合器在传动系统中的综合功能,从传动系统总体设计考虑选择离合器的品种、型式。而规格的选定主要是根据计算转矩。 1)离合器各转矩间的关系 离合器的主参数是公称转矩,选用离合器时,各转达矩间应符合以下的关系:

离合器摩擦片技术参数

技术参数: 车型:沃尔沃 整车质量(kg):1637 最大扭矩/转速(N?m/rpm):400/4000 主减速比:3.38 一档速比:3.77 滚动半径:306mm 4、离合器主要参数的选择 4.1后备系数β 后备系数β是离合器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反映了离合器传递发动机最大转矩的可靠程度。在选择β时,应考虑摩擦片在使用中的磨损后离合器仍能可靠地传递发动机最大转矩、防止离合器滑磨时间过长、防止传动系过载以及操纵轻便等因素。乘用车β选择:1.20~1.75 ,本次设计取β = 1.2。 4.2摩擦因数f、摩擦面数Z和离合器间隙△t 摩擦片的摩擦因数f取决于摩擦片所用的材料及其工作温度、单位压力和滑磨速度等因素。摩擦因数f的取值范围见下表。表4-1 摩擦材料的摩擦因数f的取值范围 摩擦材料摩擦因数 石棉基材料模压0.20~0.25 编织0.25~0.35 粉末冶金材料铜基0.25~0.35 铁基0.35~0.50 金属陶瓷材料0.70~1.50 本次设计取f = 0.30 。 摩擦面数Z为离合器从动盘数的两倍,决定于离合器所需传递转矩的大小及其结构尺寸。本次设计取单片离合器Z = 2 。离合器间隙△t是指离合器处于正常结合状态、分离套筒被回位弹簧拉到后极限位置时,为保证摩擦片正常磨损过程中离合器仍能完全结合,在分离轴承和分离杠杆内端之间留有的间隙。该间隙△t一般为3~4mm 。本次设计取△t =3 mm 。 4.3单位压力p 单位压力p 决定了摩擦表面的耐磨性,对离合器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有很大影响,选取时应考虑离合器的工作条件、发动机后备功率的大小、摩擦片尺寸、材料及其质量和后备系数等因素。p 取值范围见表4-2。 表4-2 摩擦片单位压力p 的取值范围 摩擦片材料单位压力p /Mpa 石棉基材料模压0.15~0.25 编织0.25~0.35 粉末冶金材料铜基0.35~0.50 铁基 金属陶瓷材料0.70~1.50 p 选择:0.10 MPa ≤ p0 ≤ 1.50 MPa ,本次设计取p = 0.3MPa 。 4.4摩擦片外径D、内径d和厚度b 摩擦片外径是离合器的重要参数,它对离合器的轮廓尺寸、质量和使用寿命有决定性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