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会急救知识培训原创

红十字会急救知识培训原创
红十字会急救知识培训原创

红十字会急救知识培训

原创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红十字会急救知识培训

一. 现场急救概述

1.现场急救原则:a.注意环境安全:现场潜在的危险因素包括火灾余火,带点物体,有毒气体,放

射性物质,受损汽车的爆炸风险,患者血液及分泌物等。

b.救护者的自我防护:确认环境安全在进入现场;防止交叉感染(戴手套口罩,避免受伤,

人工呼吸时用人工呼吸膜,救人后及时洗手,处理严重出血戴防护眼罩)

2.呼叫救护车:现场联络人姓名电话,出事地点和路途,事件性质及过程,受伤人数及伤情,已采取的救治措施。

3.现场救治程序:a.确认环境安全后进入现场,有危险无法排除时应呼救待援。

b.检查患者的意识和生命体征:轻拍患者双肩并在耳边大声呼唤,看是否有反应。异常则应大声呼救并立即

CPR,有条件取自动体外心脏除颤仪(AED)。

c.若患者因呕吐物或分泌物过多呼吸困难,易将患者摆至侧卧位。

4.其他注意事项:a. 疑有脊柱损伤时切勿随意搬动患者;

b.严重出血的伤口应立即采取止血措施;

c.将意识丧失的患者转为仰卧位,转换体位时应使患者的头,颈,脊柱保持在一

条直线上。

二.心肺复苏(CPR)

1.基本生命支持(BLS)包括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和早期电除颤。

2.生存链包括:a.立即识别心搏骤停(SCA)并启动急救系统;b.尽早进行CPR,着重于胸外按压;

c.快速除颤(用于室颤[VF]);

d.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

e.综合的SCA后治疗。现场判断:a.意识丧失;b.无呼吸或仅仅是濒死喘息;c.皮肤苍白或紫绀;d. A搏动和心音消失;

e. BP测不到;

f.可出现短暂的四肢抽动和大小便失禁。[注:a,b为主要指征]方法:a.使患者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取出患者口中分泌物或活动义齿。

b.胸外心脏按压(要点:以髋关节为轴,用上身力量按压,手肘部垂直,十指相扣,位置在两乳

头连线中点稍靠上的位置,按压深度大于5cm,速度100~120次/分)。

c.开放气道(仰额抬颌法)和人工呼吸(吹气时应见胸壁起伏)

5.人工呼吸的分类:a.口对口:用食指和拇指紧捏鼻翼,将嘴包住患者口部,将500~600ml气体缓慢吹入。

b.口对鼻:若患者口部受伤或紧闭,可稍用力上台患者下颌使口闭合,在进行吹气。

6.按压吹气比:单人30:2,双人15:2 .[每5周期检测是否有自主呼吸和心跳]

7.胸外按压注意事项:位置要正确;避免向下冲击;掌根不可离开按压位置,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回弹;按压与放松的时间要基本相同;有两名救护者时,应以2min交替进行,避免救护者因疲劳而使力量和频率下降,换人时要动作迅速;抢救溺水所致心搏骤停患者时,应先进行5周期心肺复苏再启动急救系统。

有效指征:生命体征和意识恢复。

CPR终止条件:a.生命体征恢复b.医务人员到达现场;c.救护者精疲力竭

:是具有心脏节律自动分析系统,除颤咨询系统,自动化诊断,自动除颤及自动语言提示功能的医疗仪器。

工作原理:在瞬间放出的电流通过心脏,以终止所有心电活动,帮助患者恢复正常心律。

使用方法:a.把AED放在患者身边,打开电源;

b.将AED两个电极片按提示贴在患者左下胸和右上胸皮肤上;

c.提醒并确认无人接触患者,等待AED自动分析心律;

d.若AED显示[建议电击],按下[电击]键除颤;除颤后立刻做5个周期CPR,由AED 再次分析心律;

e. 若AED显示[不需电击],则再做5个周期CPR,由AED分析心律。

f.在患者未恢复意识或医务人员未到达前,应重复CPR和AED使用

三. .气道异物阻塞(FBAO)

1.阻塞症状:a.部分阻塞:呛咳,喘息,吸气时高调噪音,呼吸困难,患者常用手紧握喉部,呈“V”字。

b.完全阻塞:无法呼吸/咳嗽和说话,紫绀,进而昏迷。

2.处理方法:a.能呼吸:尽量鼓励患者用力咳嗽,并让患者弯腰,拍打患者背部,协助患者排除异物。

b.不能呼吸1.上腹部冲击法(站在患者背后,双臂环抱患者上腹部,让患者上身前倾,救护者一手

握拳,拇指侧顶住患者腹部正中线脐部上方两横指处,另一手掌紧握拳

手,两手用力向患者腹部后上方冲击式挤压,1s/次,连续五次,每次要

明显断开)。

2.胸部冲击法(用于孕妇或肥胖者,按压患者胸骨下半段,避免按压剑

突,连续5次)。

c.意识丧失:立即呼叫救护车,现场CPR。

3.婴儿急救:a.拍背法:将患者身体俯卧在救护者的前臂上,头部向下,用手支撑患儿下颌及胸

部,另一只手在患儿背部两肩胛骨间拍击5次。

b.胸部冲击法:患儿仰卧在救护者前臂,头部向下,救护者用手支撑患儿头颈,另一只

手两指在患儿胸部正中两乳头连线下方,连续按压5次,检查口腔,用

手取出异物。

四.创伤急救

1.严重出血体征:面色苍白,脉搏微弱增快,口渴,头晕,无力,甚至休克昏迷。

2.外出血的止血方法:a.直接压法:检查伤口无异物后,将敷料铺在伤口上,用手直接压迫;[压力

必须是均匀的]

b.间接压法:当伤口嵌入较大异物或直接压法无效时,应在伤口四周施压,可

将大量敷料置于异物周围并包扎固定,达到止血效果。

c.抬高伤肢,固定伤处,避免活动。

3.内出血急救:a.拨打120;b.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c.保证呼吸道通畅,禁食禁水,避免急救手术麻醉时发生呕吐

和窒息。

4.包扎的作用:压迫止血,避免感染,保护伤口,减轻疼痛和固定骨折。

5.外伤损伤类型:a.软组织损伤:如割伤/擦伤等;

b.骨折,关节脱位。

6.敷料用途:a.吸收渗出液及血液;

b.保护伤口,防止感染;

c.帮助止血。

7.敷料使用要点:a. 避免交叉感染:戴保护性手套,避免直接接触患者血液及分泌物;

b.无菌操作:避免接触伤口和敷料内侧,包扎时避免说话和咳嗽;

c双手持敷料.轻放在伤口上;

d.用绷带将敷料固定(起止端要重复缠绕固定),包扎肢体时,要露出指(趾)

端。

[注:若无纱布,可用三角巾/洁净的布单等无长毛纤维的织物代替]

8.检验血循是否通畅:a.按压被包扎伤肢的指甲,放开2s后若未迅速恢复红润则血循不通畅;

b.检查远端动脉搏动;

c.询问患者指端是否麻木。

9.包扎方法:简单螺旋包扎(从远心端向近心端包扎,包扎时先用环形法固定,每绕一圈,绷带应

遮住前圈2/3.直至完全覆盖敷料,固定止端)

螺旋反折包扎:用于四肢粗细不均的部位。(环形法固定始端后每包扎一圈反折一次,反折时用一

手的拇指按住绷带上面正中处,另手将绷带向下反折,再向后绕

并拉紧)

人字形包扎:用于关节。(先将绷带在关节处反复缠绕固定,然后一圈向上一圈向下反复缠绕,最后

在关节上方重复缠绕固定)

8字形包扎:用于手足。(在腕关节或踝关节重复缠绕固定,将绷带斜绕过手足到指

旁,将绷带围绕手足,再将其斜绕回关节处,重复8字缠绕至完

全覆盖敷料,做固定。)

10.三角巾包扎:略。

三角巾用途:悬吊前臂;固定敷料;固定骨折;折叠可作为软垫。

11.骨折的判断:患处肿胀疼痛畸形;患肢活动障碍。

12.骨折处理原则:a.不宜盲目活动骨折部位;b.及时固定;

c.开放性骨折要用敷料遮盖伤口并止血,防止感染和失血过

多。

13.骨折固定的意义:a.减轻疼痛; b.防止进一步移位; c.减少神经血管及软组织进

一步损伤;止血。

14.骨折固定基本原则:

a.固定时,绷带或三角巾应从躯体自然空隙(颈/腰/腋下)穿过;

b.包扎下肢时,除足踝外均用宽

带;

c.包扎固定时要在关节间,骨隆突处,骨折处适当搁放软垫;

d.可利用健肢或躯体做固定;

e.包扎时力度要均匀,动作轻快,暴露指端,包扎完成后要检查远端血循;

f.固定后可将伤处略抬高,减轻疼痛和肿胀;

g.不可绑扎骨折处。

15.常见部位骨折处理方法:略16.搬运方法:略。

五.特殊损伤的现场救护

1.脊柱损伤:当身体发生屈曲/拉伸/旋转/垂直压缩时发生,如坠落/撞击等。

判断:a.依据受伤过程判断;b.体征:头颈痛或腰背部剧痛;四肢感觉和运动障碍;颈椎损伤

可能昏迷或窒息。

救护原则:a.切勿移动患者,并劝告患者不要移动;

b.拨打急救电话;

c.用双手固定头颈,或使用颈托;

d.可在患者躯体自然空隙处及身旁放置足够软垫并固定下肢,使脊柱维持正常生理

曲线;e.若必须搬运患者,应使用硬担架或在软担架上加木板,使脊柱维持正常生

理曲线。

2.骨盆骨折症状:a.臀部和下腹部疼痛,下肢活动时疼痛加重; b. 下肢没有骨折,但不能站立;

c.频繁排尿感或尿中带血;

d.内出血严重时可能休克。

处理:a.患者仰卧屈膝,膝下垫高;b.急救电话;c.用三角巾或宽大布袋绕患者双膝包扎固定;

d.避免移动患者。

3.腹部内脏溢出:a.患者仰卧屈膝;b.急救电话;c. 用大块干净的湿敷料覆盖伤口和溢出物;d.用三角巾或替代物做成环形圈套住溢出物;e.用碗扣住环形圈,用纱布和三角巾围绕腹部包扎;f.尽量避免移动患者。

4.异物插入体内:a.保持异物原位;b.在伤口四周垫敷料包扎固定,并检查血循状况;c.急救电话;

5.断肢处理:a.急救电话;b.用敷料覆盖伤口,加压包扎并抬高伤肢;c.用洁净的手帕包裹断肢,再套一层塑料袋,注明患者姓名和受伤时间;d.将塑料袋密封放入装有冰块的容器中保存。 [不能清洗断肢]

6.脑脊液耳鼻漏原因:颅底骨折。

处理:a.急救电话;b.不可堵塞耳鼻,让血水自然流出(纺织反流造成颅内感染和颅内压增高);c.

让患者卧位,伤侧朝下;d.用干净的敷料擦干净耳鼻周围;

7..烧伤:一度:伤及表皮,出现红肿,触痛;

二度:伤及真皮,红肿,剧烈疼痛,水疱;

三度:皮肤甚至皮下组织受伤,伤处苍白干燥,甚至焦黑,当N末梢损坏时痛觉丧失。

面积计算:用手掌粗算(手掌面积约为体表面积的1%)。

九分法(除会阴为1%外,每一部分都相当于体表面积的9%整数倍,头9%,胸腹部18%,背部18%一

个上肢9%,一个下肢18%)

轻度烧伤(面积小的一/二度烧伤)处理:a.迅速用冷水冲洗降温,化学烧伤要反复清洗;b.不能挑

破水疱,以免感染;c.皮肤未破损处可涂烧伤药膏或鸡蛋清。

严重烧伤的判断:a.三度烧伤大于体表面积10%;b.呼吸道/脸/手掌/生殖器被烧伤;c.老人/儿童/

患有重病的人被烧伤;d.化学烧伤或电灼伤。

严重烧伤处理:a.拨打急救电话;b.隔离热源防止继续烧伤;c.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测呼吸;d.检

测其他损伤,估计烧伤面积;e.降温,冲洗时应去除衣物和金属

物品,直至皮温正常f.大面积烧伤要及时补糖盐水;g.遮盖伤

口;

[注:1.不可过度降温,若患者开始寒颤应立即停止;2.不可撕去黏在患者身上的衣

服]

六。常见意外伤害的救治

1.中暑:先兆中暑:多汗口渴,头晕耳鸣,心悸,乏力,体温正常或偏高。

轻度中暑:面色潮红或苍白,表情烦躁或淡漠,皮肤湿冷,恶心呕吐,轻度发热。

重度中暑:高热,痉挛,呼吸急促,昏迷。

处理:a.迅速降低患者体温,把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b.补充水和电解质;c.呼叫救护车

预防:a.避免长时间在炎热潮湿环境下;b.穿浅色宽松衣物,避免太阳直射头部;c.多饮水,补

充盐分。

2.溺水致死原因:a.水阻碍气体交换;b.患者反射性喉痉挛,声门闭锁,致使无法呼吸;c.水中异

物阻塞呼吸道。

将溺水者救上岸方法:a.岸上救援法(利用绳子或杆子,避免自己被拖入水中)b.水中救援法(由

专业人员进行)。

溺水者上岸后抢救:a.尽快移至安全地带,注意自身安全; b.对SCA要立即CPR,操作前清楚患

者口鼻异物;

c.不要长时间控水,以免延误抢救时机;

d.尽快呼叫救护车。

3.急性中毒:(途径:口服,吸入,皮肤粘膜接触,注射等)

a. 煤气中毒:轻度头晕头痛,心慌乏力,恶心呕吐,嗜睡;重度口唇樱桃红色,意识障碍,呼吸困难,SCA。

救治方法:a.立即开窗通风; b.把患者摆放至侧卧位,保持呼吸道畅通,便于呕吐物排出;

c.对SCA立即进行CPR;

d.呼叫救护车。

b.有机磷中毒:头晕呕吐,流涎大汗,呼气有蒜臭味,重者呼吸困难,瞳孔针尖样大小,大小便

失禁,昏迷。

救治方法:a.经皮肤:立即脱去污染衣物,清洗皮肤; b.经口吞入:催吐导泻洗胃;

c.患者昏迷,摆至侧卧位;

d.患者呼吸心跳停止,进行CPR。

c. CNS中毒:轻度头晕嗜睡,恶心呕吐,共济失调,言语不清;重度昏睡,抽搐,甚至昏迷死

亡。

救治方法:a.若患者清醒:催吐导泻洗胃;患者昏迷:生命体征监测;

b.若呼吸心跳消失,进行CPR。

c.把残留药物和药瓶带给医生。

d.灭鼠药中毒:安妥中毒:损害肺cap.,口咽烧灼感,口渴,头晕,烦躁,甚至呼吸困难,皮肤

青紫,昏迷。

敌鼠钠盐:抗凝血,中毒初期恶心呕吐,精神萎靡,后期(3天)有出血征象。

氟乙酰胺:代谢缓慢,多蓄积中毒。损害神经,消化,呼吸,血循系统,出现多系统中毒症状。救治方法:a.意识清醒患者:催吐导泻洗胃;昏迷患者:侧卧位;b.呼叫救护车;c.不要给患者吃含油食物,避免加速毒物吸收;d.若患者SCA,应立即进行CPR。

e.乙醇中毒症状:轻度头晕,语无伦次,共济失调;重度呕吐,昏睡昏迷,甚至呼吸衰竭死亡。救治方法:轻度:多喝水或醋水,促进酒精代谢;

重度:催吐,呼吸异常要打急救电话,昏迷要摆侧卧位。

1.动物伤害:

a.宠物咬伤:伤口疼痛红肿,有患狂犬病的风险。

救治:a.立即用清水或肥皂水洗伤口至少20min,洗净伤口内的血液和动物唾液;

b.尽快送医院注射疫苗。

[注:1.若伤口较大,软组织损伤严重,则不宜冲洗过度,避免大出血;2.开放伤口,不要包扎。]

b.昆虫蛰伤:蛰伤中心有出血点/水泡,四周肿胀,出现烧灼感和剧痛;蜂蜇伤可引起变态反应;蝎蛰伤可

心呕吐,发烧,甚至四肢痉挛,呼吸循环衰竭。

救治:a.检查有无毒刺或毒囊残留,若有毒刺用针挑出,不要用镊子夹,以防将毒囊内毒液注入体内;

b.用肥皂水充分清洗伤口;

c.冷敷,延缓毒液吸收,减轻肿胀疼痛;

d.尽快送往医院或叫救护车。

c蛇咬伤:无毒蛇咬伤有细小牙痕,毒蛇咬伤后在细小牙痕顶端还有两个粗大的牙痕。咬伤处红肿疼痛。若为毒蛇咬伤,会出现视物模糊,四肢无力,呼吸急促,严重时危及生

命。

救治:a.尽快呼叫救护车;b.用绷带从近心端向远心端包扎至伤口以上,检查血循状况;b.不要使患者活动,受伤肢体要低于胸部;c.不要切开或挤压伤口,也不要吸吮伤口;d.最好记录蛇的形

态。

七。灾难的处理

1.紧急救援组织工作:a.建立指挥系统; b.控制现场局势(人员调配,提供救援物资,控制管理灾难区域,组织医疗抢救); c.协调有关部门; d.保持信息畅通(核查伤员人数和伤情,向家属提供信息/安慰和帮助,向公众媒体发布消息)。

2.灾难现场的常规工作:a.封锁现场,维持秩序,避免混乱;b.检查和排除危险因素;c.搜救伤员,抢救生命;d.由医务人员对伤员分类后立即转入救治工作;e.现场分流,转运伤员。

3.建立长效应急机制:a.建立灾难应急组织系统;b.制定多部门联合应对不同灾难的应急预案;c.保证救援设备,通讯,运输等物资储备及良好状态。

4.国际救助优先原则(简明检伤分类法)

红色:第一优先——用于有非常严重创伤,及时救治有生存希望的伤员;

黄色:第二优先——用于有重大创伤,但仍可以短暂等候而不会危及生命或导致身体残疾的伤员;绿色(我国为蓝色):第三优先——用于可以自行走动,没有严重创伤的伤员;

黑色:伤员已死亡。

八。红十字运动的七项基本原则

人道;公正;中立;独立;志愿服务;统一;普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