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规矩与方圆教案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规矩与方圆教案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规矩与方圆教案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规矩与方圆

备课人卢敬

单元备课

本单元的总目标

1、使学生愿意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强化规则意识;

2、帮助学生认识到规则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3、使学生认识到社会生活处处离不开规则,懂得规则是社会秩序正常运行的保证;

4、能遵守公共秩序,进一步提高自律意识;

5、让学生懂得法律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道理,初步形成知法、守法的意识;

6、让学生了解与少年儿童相关的法律,学会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本单元所体现的课程标准的内容和要求:

1、简单了解《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与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学习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初步养成守法意识;

2、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

本单元各课内在联系:

本单元三个活动主题体现了层层递进的关系:“校园红绿灯”以学校生活为主,引导学生通过游戏规则和学校纪律,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懂得规则就是通过约束我们的行为,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社会生活有规则”是在前面活动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将存在规则的范畴扩展到更广阔的社会领域,帮助学生理解社会规则的意义;最后通过“法律保护你我他”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社会特殊规则——法律,认识法律的重要性,认识到法律既保护每个社会成员的合法权益,同时又规定每个社会成员必须要履行的法律义务,初步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了解与自己有关的法律,以法律为自护的武器,以法律为行动的准绳。

本单元的课时安排:

校园红绿灯3课时

社会生活有规则2课时

法律保护你我他2课时

第一课校园红绿灯

第一课时玩不成的游戏总第9 3.29

活动目标

通过熟悉的校园生活和平时的游戏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意义,认识到明确的规则是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

活动准备

实物投影仪筷子、玉米粒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谋划策

1、读课文故事《谁来摇绳?》

2、学生谈谈读了故事后的感受,替故事中的同学出主意,让他们能接着玩下去。

3、你和同学一起玩游戏时,有没有过游戏进行不下去的情况?为什么?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教师适时引导。

教师小结:开展集体活动时,有了明确的规则,并且大家都能自觉遵守,这样才能保证

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游戏中体验规则

1、教师说明游戏内容:今天我们进行一个筷子夹玉米粒的小游戏,看谁夹得又快又多。同学们想一想,比赛中要有什么游戏规则呢?

2、学生讨论自己制定游戏规则,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情况进行补充。

3、学生自愿上台比赛,按照游戏规则进行。

4、游戏结束,学生就比赛进行讨论:有什么问题和感想?

三、讨论交流

1、刚才在比赛中我们制定了哪些规则,如果没有这些规则我们还能玩得这么开心吗?为什么?

(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认识到规则对于活动的重要性。)

2、实物投影出示26页三副图,学生观察,并且说说为什么要有这样的规则?

3、想一想:

跑步时除了不能踩线外还有哪些规则?如果不遵守这些规则会怎么样?

4、交流:你最喜欢看的体育竞赛是什么?它有哪些规则?说说你印象最深或认为最重要的一条规则。

5、阅读26页关于足球比赛的故事,补充有关比赛规则的趣闻。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红灯的约束与绿灯的自由总第10 4.3

活动目标

使学生愿意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强化规则意识,并在规则面前约束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活动准备

调查学校制定了哪些纪律和行为规范多媒体

活动过程

一、交流汇报

1、课前同学们通过实地到学校各处查看和回忆学校各种活动,发现了哪些校纪校规?

2、分小组交流,然后由小组长整理大家的调查所得。

3、小组代表发言,汇报调查成果。

4、看27页4幅图,将空缺内容填上。

教师小结:学校处处有规则,这些规则就像校园里的“红绿灯”约束着我们的行为,提醒我们注意自己的言行。这些规则除了约束我们外,还有哪些作用?

5、学生填写28页的表格,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学校安全、文明、有序的环境缘于一系列的校纪校规。

二、认识违反规则的危害

1、看教材“校园踩踏事故”的小资料,学生谈看法。

2、教师补充相关的资料,学生讲身边发生的真实的事件。

3、交流讨论:你从这些触目惊心的事件中体会到了什么?(通过讨论让学生认识到遵守规则才能保障安全。)

三、学《规范》,谈感受

1、多媒体出示《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快速阅读

2、交流:你对《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怎么看?你遵守了吗?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地谈出自己的想法。

3、选择其中的几条谈谈感受,分析制定这条规则的目的,自己对这条规则的看法。如第十七条“遵守交通法规,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不乱穿马路,不在公路、铁路、码头玩耍和追逐打闹。”约束的是我们的行为,目的却是为了保障我们的生命安全。

4、针对班上同学遵守规则的情况,制定一份班级公约,时刻提醒大家约束自己的行为。教学反思:

通过熟悉的校园生活和平时的游戏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意义,认识到明确的规则是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使学生愿意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强化规则意识,并在规则面前约束和控制自己的行为活动准备。调查学校制定了哪些纪律和行为规范。

第三课时规则伴我成长总第11 4.5

活动目标:

1、帮助学生认识到规则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2、使学生愿意遵守规则、遵守纪律,成为习惯。

活动准备

学生搜集名人与规则的故事

活动过程

一、阅读教材故事《从小养成好习惯》

1、学生谈自己读了故事后的感想。

2、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位大科学家与我们没有什么两样,所不同的是,他们从很小的时候起就养成了良好的习惯——遵守规则。

二、“名人与规则”故事会

1、你搜集到了哪些名人遵守规则的故事?先在小组内交流。

2、小组派代表到台前演讲,要求全班同学认真听,然后谈谈听了故事后的感受。

3、根据学生演讲情况教师补充“朱德与一根细绳”、“纪律严明的岳家军”、“学会洗耳恭听”等故事,让学生充分地谈谈自己从这些故事中体会到了什么。

4、小结:这么多的名人故事告诉我们,遵守规则是一个人品德修养高低的基本标准,是一个人事业能否成功的保证。如果我们每个人能够从小养成守规矩的习惯,行动有准则,长大后不但会成为受人尊敬的人,而且也会在事业上有所成就。

三、讨论交流

1、思考讨论:你认为哪些规则对你产生了良好的影响,让你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引导每个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来谈自己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的体会,使他们认识到校纪校规促进了自己的成长。如坚持锻炼身体,认真做“两操”的规定让我们增强身体抵抗力等。

2、学生反思:你有哪些不太好的习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习惯?引导学生体会到不遵守规则的坏处。

教学反思

第二课社会生活有规则

第一课时无形的指挥棒总第12 4.10

活动目标:

让学生认识到社会生活处处离不开规则,懂得规则是社会秩序正常运行的保证。

活动准备:

1、搜集有关由于不遵守规则造成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例子。

2、调查生活中还有哪些规则

活动过程:

一、出示教科书中的4幅表现不同社会生活场景的画面

讨论:同学们,看一下画面,说说他们离不开哪些规则。

1、“你心目中文明、和谐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它需要人们遵守哪些规则?”(小组讨论)

2、让学生谈一谈交通规则有哪些作用?结合自己知道的由于不遵守交通规则而酿成悲剧的例子。

3、你们在乘车时有没有发现不排队、拥挤等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规则的现象?它给我们带来的危害是什么?

二、“安全事故”新闻发布会

1、近来不断报道由于违反操作规程而造成矿井坍塌、工厂起火爆炸等事故。

(1)学生发布自己了解的有关因为不遵守规则造成人员或财产损失的例子。

(2)补充文章《违规操作事故多》,让学生说说听后的感想。

2、当你看到这些后你想对当事人说些什么?在我们身边有没有由于不遵守规则造成人员或财产损失的例子?通过这些事例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三、交流:你发现生活中还有哪些规则?它们发挥了什么作用呢?

1、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引导

2、教师小结:社会生活处处离不开规则。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到处都有约束人们行为的规则存在。社会生活中的规则,有的形诸笔墨、见于文字,有的则是约定俗成,这就要求我们要时时处处做到心中有规则,行为守规范,

四、活动延伸

调查公共场所人们遵守社会生活规则的情况

教学反思

帮助学生认识到规则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使学生愿意遵守规则、遵守纪律,成为习惯。让学生认识到社会生活处处离不开规则,懂得规则是社会秩序正常运行的保证。

第二课时与规则握手总第13 4.12

活动目标:

能遵守公共秩序,进一步提高自律意识。

活动准备:

1、调查人们遵守社会生活规则的情况,,写一个简单的调查报告。

2、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汇报交流:

课前同学们调查了人们在公共场所遵守规则的情况,大家一定有不少收获吧。

1、实物投影出示调查不同场所的学生的调查报告,。

2、进一步引导学生:你对此有什么感想?你认为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制定规则、以维护正常的公共秩序?

3、学生表演自编的小品,反映人们公共场所遵守规则的情况

4、小组讨论:通过做调查、看小品,你认为人们的规则意识怎么样?你对此有什么建议?

5、根据调查情况写一份倡议书

二、你遵守规则了吗

讨论:有些同学在餐厅就餐时随便说话,看电影时不遵守纪律,这样做会怎样?要想环境清洁、安静,我们应该怎么做?

2、小结:遵守规则,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

3、阅读教材故事《瑞士小朋友的规则意识》,读后你有什么感想?

4、我们周围是不是也有规则意识特别强的人呢?请为他们制作一张“赞赏卡”,和他们一同努力吧!

5、学生做“赞赏卡”

6、送卡:如果你赞赏的同学就在我们班,现在就交给他(她),并且对他(她)说一句话。

教学反思

第三课法律保护你我他

第一课时“法在我们身边”总第14 4.17

活动目标

1、让学生初步懂得法律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道理,初步形成知法、守法的意识。

2、适当了解一些有关的法律常识,知道法律就在我们身边,保护着我们的合法权益。

活动准备

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看电视、查资料等方式收集各种生活案例及法律法规

活动过程

一、汇报资料搜集情况

1、指名简单说说自己是怎么搜集资料的,都有哪方面的法律法规。

2、小组内整理资料

3、由小组长汇报本组搜集到的法律法规

4、教师肯定学生的调查成果,并补充有关法律知识,实物投影出示。

(补充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通常规定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重要内容,有的还规定国旗、国歌、国徽和首都以及统治阶级认为重要的其他制度,涉及到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20XX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对原宪法作了修改。宪法修正案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增加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容,在统一战线的表述中增加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完善土地征用制度,进一步明确国家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完善对私有财产保护的规定,增加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规定,增加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完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成的规定,作出关于紧急状态的规定,规定国家主席进行国事活动的职权,修改乡镇政权任期的规定,增加对国歌的规定等。)

二、法律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1、诸多的法律法规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保护着我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尤其是现在人们的法律意识增强了,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就会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你有没有这方面的生活案例?

2、学生谈一谈。

3、补充电视台法制节目中的真实案例

4、讨论:听了一个个维权案例,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三、辨析:

有人说,学不学法没有关系,反正我不会做违法的事,这种说法对吗?

1、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谈谈看法。

2、让学生看39页两个案例,帮他们找找违法的原因。

3、总结学生发言:只有学法,才能知法、懂法,也才能守法,不做法律不允许的事。法律不会因为任何理由而原谅任何人。谁的行为违背了法律,谁就受到法律的惩罚。

教学反思

能遵守公共秩序,进一步提高自律意识。让学生初步懂得法律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道理,初步形成知法、守法的意识。适当了解一些有关的法律常识,知道法律就在我们身边,保护着我们的合法权益。

第二课时沐浴在法律的阳光下总第15 4.20 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与少年儿童相关的法律,学会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2、提高学生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寻找与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少年儿童权益受到侵犯的案例

2、幻灯片《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全文

活动过程

一、说说与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

1、学生说说找到的有关的法律法规,教师做相应补充。(《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出示《未成年人保护法》全文,学生阅读,并针对自己印象较深的条款进行交流。

二、今日说法

1、、这些法律法规为未成年人幸福、健康、快乐地成长提供了保障。但是,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也会受到侵犯。

2、模仿《今日说法》栏目让学生以主持人的口吻讲述这方面的事例。

(教材41、42页的案例;再如:家住南岗区的小明是个聪明爱动手动脑的孩子,经常自己做一些小发明。一次,他制作了一个给花自动浇水的装置,还被他父亲的朋友借去了一阵子。之后小明的父亲偶然看到那位朋友加工了大量浇水器四处推销,便质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的朋友回答,那是孩子随便做着玩的东西,不算是专利,上哪儿告都没用。小明只有14岁,还未成年,他的发明难道真的得不到保护吗?)

3、学生作为观众自由发表看法,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评说。

4、最后由嘉宾(可由教师扮演)进行法律点评。

三、用法律保护自己

1、你或身边的少年儿童遇到过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情况吗?让学生联系实际来谈。

2、你知道该怎样寻求法律帮助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吗?学生讨论。

3、教师总结学生发言并介绍其他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如:向“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寻求援助;向有关主管部门反映;向公安机关报案等。

四、活动延伸

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感兴趣的法律知识,办一期“法制知识”手抄报。

教学反思:

让学生了解与少年儿童相关的法律,学会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提高学生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复习资料一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 复习题(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 1、快乐是(好心情),快乐是(一种感受)。 2、快乐有很多,有(单纯)的快乐,也有掺杂(痛苦)和(汗水)的快乐。 3、当我们做了对他人和社会有益的事情时,我们就给了他人一种(爱心)、一种(希望),同时我们自己也获得了(快乐)。 4、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快乐),也有(烦恼)。 5、我们的烦恼很多就是由于一句(不适合的话),一点(小误会),一个(小摩擦)引起的。 6、面对烦恼,我们可以尝试改变自己的(想法),自行化解;也可以倾听他人的(建议),寻求帮助。 7、遇到烦恼的事,改变一下我们的(思考方式),换个(思路)想想。 8、生活不会总是一帆风顺,也会有(困难)、(挫折)和(失败),甚至(身处逆境)。 9、(挫折)、(失败)和(逆境)也是一笔财富。 10不同的(社会环境)对我们的成长会有不同的影响。 11、不同的人对待挫折和失败的(态度)不同,有的人把它当作(前进中的阶梯);有的人却面对挫折和失败(灰心丧气),失去了(信息)。 12、要克服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要把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变成财富,就需要我们有坚强的(毅力),而(毅力)是可以(磨练)出来的。 13、坚强的意志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我们不断地(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第二单元 1、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在北京周口店生活着一群古人类,我们称为(北京人).北京人已经能(制造工具)和(使用火)。 2、炎帝以发明(农耕技术)而著称。也是农业的创始者,人们称他为(神农氏),他尝尽百草,促进了用草药治病技术发展,所以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 3、祖先把野生植物培养成农作物,把野生动物驯化成家畜,创造了(农耕)和(饲养)技术。 4、我国是世界上培育农作物最多的国家。世界上667种中,起源于我国的有(136)种,占(20%)。 5、我们可以通过(考察古遗迹)、(史书),了解我们祖先的生产和生活情况。 6、我国是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 7、农历有(二十四)节气。8、筷子是(我们祖先)的一大发明。 9、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人们(吃粽子)、(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 10、每个民族和国家,由于(生活的环境)和(历史文化)差异,形成了不同的

思维导图的规矩与方圆

思维导图的规矩与方圆 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思维导图的规矩与方圆,欢迎大家参考和学习。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说明我们在做事的时候一定要遵循一定的规则,这样这样才可以做起事情来才会事倍功半,更加有效率,也更加有效果。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大家都遵守一定的规则,这样彼此交流和沟通起来也更加方便,这就如同交通规则一样,所有的车辆都遵守,这样大家行动起来会更加的方便,可以更快的到达各自的目的地。否则,所有的人开着车,任意行驶爱怎么走就怎么做,一则是大家都会乱成一锅粥,另外就是对自己,对别人都会造成不安全的隐患。 我们言归正传说到思维导图上面,在我们一开始就学习和掌握思维导图时,就应该严格按照东尼博赞先生谈到的思维导图的基本规则来画图。这样做的原因: 第一,是这些绘制思维导图的规则,非常符合大脑的思考模式和学习模式,可以提高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效率。 第二,就是如同上面讲的大家都按照一定的规则来,这样就彼此交流起来就会更加的方便、直观,便于理解和记忆。

第三,是在学习初期我们必须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做,这样才可以保证复制的是正确的,为后期应用过程中不断地创新和突破,奠定坚实的基础。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学习初期我们一定学习正确的,只有这样的才不至于在后期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修正错误。说得严重点,吃了不该吃的东西,我们可以到医院里去洗胃;那么我们学习错误的东西,需要靠什么来解决呢?所以前期的正确的学习和选择非常的重要。 尽管思维导图这些规则很简单,但是真正能够做到的人却是不多,究其原因,就在于知道了一回事,真正的去做了,能够做到了是另一回事。在外出培训的过程中,曾和好多朋友交流过,发现其存在的问题: 第一,极少用手绘,过多的依赖计算机,只要需要做图的时候就使用软件。对于这一点,我的看法是再好的软件也是需要我们的大脑来思考。在手绘的过程中,需要我们的大脑做出更多的思考,特别是对于里面的关键词语的选择和精简,因为手绘纸的大小是固定,所以要在有限的空间里面,把更多的思想内涵的东西表现出来,就迫使我们的大脑要不断的思考和反思。 另外就是通过手绘更加建立大脑内部的神经链接,更容易建立良好的思考模式和思考习惯。所学习过的内容更容易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掌握。 第二,就是《思维导图》和《开动大脑》这两本书,没有看过,

2020年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2020年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2020年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20xx年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一 一、学生情况简析。 五年级学生正处于向独立性、反主性过度的年龄,他们已基本掌握日常礼仪,懂得尊敬师长,热爱劳动,关心集体。虽说已是五年级的学生了,但毕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阅历浅,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思想处于波动状态,极需要对他们进行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因此思品课教学切忌枯燥乏味的空洞说教。所以我尝试以动情的话语,开启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导学生积极主动探求知识的欲望。 二、教材分析一指导思想1、引导学生走进家庭深处,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2、引导儿童走进公共生活,探索中国公民教育的范式3、历史的人化,引导儿童走进历史1让历史人站在儿童面前,与儿童对话2呈现历史细节3历史与现实的对接二体系结构本教材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在下册相应编制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的权利和责任、走出深重的灾难上、下四个单元,共13课,共35课时。 三教材特色本册教材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相互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本册教材主要呈现以下特色1、

教育性2、综合性3、参与性4、直观性三、学期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深入体会父母的难处,主动为他们分忧;懂得家庭中也会出现一些麻烦事,体会到自己是家庭中重要的成员和家庭生活的重要参与者,应该正确对待家中的烦恼,为家庭幸福尽自己的力量;学会反思与父母形成隔阂的原因,学会一些父母沟通、交流的方法;正视独生子女存在的问题,学会克服困难,成为一个对自己、家庭、国家未来负责的公民。 2、了解国家公务员的工作职责,培养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热情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了解共和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及有关儿童权益的有关法律,增强国家观念和法律意识,培养公民意识。 3、了解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激发学生追求先进、摈弃落后、热爱祖国的情感;了解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奋发有为、立志为国的理想;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伟大、正确的党,一切为了人民的翻身解放,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军队的思想情感。 4、充分认识和了解日本侵略者侵华战争中犯下的滔天罪行,了解惨痛的历史事件,了解在国家面临亡国、中华民族处于危难的时刻,无数中华儿女,不分男女老少,主动勇敢地投身到抗战的前线,用生命筑起了一道道牢固的血肉长城,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之心,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事业做贡献的人生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 案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第三单元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 1、伟大的先人 一、教学目标: 了解孔子等在中国历史上有较大影响的历史人物,了解一些他们的思想与事迹,学习他 们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孔子等在中国历史上有较大影响的历史人物,了解一些他们的思想与事迹,学习他们的精神。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至圣先师孔子 1、课前,让你们去了解古代有哪些优秀的人物,我们来交流交流。要求:说出信息的 来源,优秀人物的名字及年代。 2、板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相信这句名言大家都懂其中的寓意,这是谁写的呢(孔子)有谁了解孔子P62——P63(思想家、教育家, 在世界上最具有影响力) 3、为什么孔子离我们两千多年了,还有那么多人知道他纪念他?P63 两句格言,说含义 4、原来,我们今天提倡的要关心人,要虚心好学,孔子在几年前就说过,那你们还知 道哪些孔子的名言?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②事父母,能竭其力③人而无信,不知 其可也从孔子的名言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所以说,世人把孔子推崇为“至圣先师”尊为“世界文化名人”,在空子的故乡曲埠还保留着着书讲学的地方,在世界各地大多地方 能看见空子的画像、雕塑。 第二课时 司马迁与《史记》 1、除了孔子,还有一位着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司马迁P64——P65,你了解了哪 些内容,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司马迁用他坚忍不拔的毅力,为我们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 遗产,让我们能了解过去的历史。) 2、你了解《史记》中哪些历史任务和故事从这些故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设想一下,司马迁着书会遇到哪些困难?他的这句格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反映了他的什么思想? 4、一本书为什么会需要这么长的时间? 5、在如此长的时间内着书,回付出怎样的努力和代价?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5.《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 情节改写的。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课文写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 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 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胆识过人、神机妙算。 二、设计理念: 基于“研究性学习”理论的“研究性阅读”教学模式,重在培养学生的 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的语文综合素养。《草船借箭》一文,无论是从课文主题、人物形象看,还是从写作手法、语言风格看,都是 实施“研究性阅读”教学模式的极好载体。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学习生字新词,正确读写词语。 ②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 2.能力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学习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情感目标: 惊叹诸葛亮的才智过人、神机妙算,感受诸葛亮以大局为重的优秀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引导学生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透过周瑜要诸葛亮造箭的现象看到他的因妒忌而欲陷害诸葛亮的险恶用心,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五、教学对象及农远资源的利用分析: 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对于《三国演义》中的一些重点人物已经有所了解,对诸葛亮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甚至是十分佩服,但对于其他的人物却不一定很清楚。因此必须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抓住语言文字,探究人物的性格特点,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在教学中借助农远资源,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官,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表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发自内心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充满情趣的氛围中感受到文中诸葛亮的人格魅力和过人的才识,使课堂结构得到优化,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六、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搜集有关《三国演义》的资料等。 七、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直切中心 1.师:通过上节课的读书研究,我们知道,早在诸葛亮给周瑜立军令状之前,他已经谋划好了草船借箭的整个计划,他想得是那样的周到,想得是那样的细致、那样的准确,最后草船借箭的计划得到了成功实施。难怪鲁肃回来告诉周瑜草船借箭的经过,周瑜长叹一声说—— 2.引导学生齐读、个别读再加“叹”字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3.教师小结并出示电影片段 (二)探究课文,感悟“神妙”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复习资料全(最新)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复习题(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1、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在北京周口店生活着一群古人类,我们 1、快乐是(好心情),快乐是(一种感受)。称为(北京人).北京人已经能(制造工具)和(使用火)了。 2、快乐有很多,有(单纯的)快乐,也有掺杂着(痛苦和汗水)的快乐;有短2、炎帝以发明(农耕技术)而著称。被尊奉为(农业的创始者)。人们称他为(神暂的快乐,也有能持续长久的快乐。有些快乐轻而易举就能得到,有些快乐则需农氏),他尝尽百草,促进了用草药治病技术发展,所以有(“神农尝百草”)的要(付出努力)才能获得。传说。 3、当我们做了对他人和社会有益的事情时,我们就给了他人一种(爱心)、一3、祖先把野生植物培养成农作物,把野生动物驯化成家畜,创造了(农耕)和种(希望),同时我们自己也获得了(快乐)。(饲养)技术。 4、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快乐),也有(烦恼)。只要带着一颗(快乐的心)4、我国是世界上培育农作物最多的国家。世界上667种中,起源于我国的有 去体验,生活中处处可以(发现快乐)。 (136)种,占(20%)。 5、我们的烦恼很多就是由于一句(不适合的话),一点(小误会),一个(小5、我们可以通过(考察古遗迹)、(史书),了解我们祖先的生产和生活情况。 摩擦)引起的。6、我国是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 6、面对烦恼,我们可以尝试改变自己的(想法),自行化解;也可以倾听他人 7、二三千年前,我国已有了(棉花)种植;今天除了棉、丝、麻的衣服,还有 的(建议),寻求帮助。(毛料)、(化纤)等衣服; 7、遇到烦恼的事,改变一下我们的(思考方式),换个(思路)想想。8、筷子是(我们祖先)的一大发明。它具有挑、(拨、夹、拌)、扒等功能。 8、生活不会总是一帆风顺,也会有(困难)、(挫折)和(失败),甚至(身现在,全世界有(15)亿以上的人在使用筷子。 处逆境)。9、屈原是生活在距今(两千多年以前)的(战国)时期(楚国)人。农历(五月9、(挫折)、(失败)和(逆境)也是一笔财富。(挫折和失败)也是成长 初五)是(端午节),人们(吃粽子)、(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 所需要的。10、每个民族和国家,由于(生活的环境)和(历史文化)差异,形成了不同 10不同的(社会环境)对我们的成长会有不同的影响。 的食文化。 11、不同的人对待挫折和失败的(态度)不同,有的人把它当作(前进中的阶11、早在几万年前我们祖先就用(骨针缝合兽皮)做衣服;六千多年前,人们梯);有的人却面对挫折和失败(灰心丧气),失去了(信心)。 已经能把(野生麻的秆撕开捻成线),织成麻布。 12、要克服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要把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变成财富,就需要我们12、黄道婆生活在(七百多)年前,她向黎族人民学习了棉纺织技术并改革了 有坚强的(毅力),而(毅力)是可以(磨练)出来的。(棉纺织机械)和(纺织技术)。 13、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给学生们布置了一项任务:每天甩胳膊300下。我13、中国的服饰史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和几千年中华民族的(变迁),从这个故事中得到的启发是:坚强的意志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我们不体现出(社会的进步)及(人们对美的向往)。 断地(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14、两千多年前,人们已经学会驾牛(犁地和耙地)。 14、我从霍金身上(学习他面对挫折,面对疾病,始终保持着乐观与幽默的精神)。15、和服是(日本)的传统服饰。 15、面对同样的逆境,胡萝卜、鸡蛋、咖啡粉的反应不同:(胡萝卜)放入沸水16、中国是最早(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中国(丝绸)后,变软变弱;(鸡蛋)变硬;(咖啡粉)却改变水。不仅是一种服装面料,同时也代表着中国古代的文明和服饰文化。 第二单元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长方体(一)教学设计 教材P18--21“长方体的认识及练习”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经历探究长方体、正方体的全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课件,长方体、正方体实物模型各1个,观察记录表一张。学生准备长方 体 、正方体纸盒、剪刀,胶纸。 1课时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 落实知识 点 课件演示各种几何形状的建筑物,让学生欣赏到几何学之美。 适时指导 体验数学之美,愉悦美丽心灵,激发求知欲望。 实践活动 1、“摸一摸” 摸一摸课前准备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盒子;初步了解长方体的点、面、棱。 2、“剪长方体” 适时指导 板书要点 在充分利用多种材料及多种方式的基 础上,让学生 在做中学、学中做。感知探

将课前准备好的长方体纸盒剪开,看一看,量一量、拼一拼。 3、“做长方体” 将课前准备的长方形、正方形纸片做一个长方体。进一步认识长方体点、面、棱的特征。 4、将探究发现填入表中。 5、组织研究成果发布会 每组派代表汇报研究成果,要求说出本组发现的长方体点、面、棱的特征以及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其余学生则倾听、补充、提出问题。 6、小结 师生共同完成整理小结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我们是怎样发现特征的?从数量、形状、大小等方面,看一看。数一数、量一量等。究长方体、正方体的全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完成练一练的1、2、3、4、题集体评讲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用硬纸板做一个棱长为5厘米的正方体,再做一个长、宽、高分别是7厘米、5厘米、3厘米的长方体。

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试卷与答案

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 一、填空。(每空1分) 1、我们自己渴望得到赞扬,那就不要忽略()别人。 2、(),补已之短。 3、“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这是()的名言。 4、当别人有困难时,你会()他()们。 5、()是最好的礼物。 6、嘲笑别人,不尊重别人,实际上也是不()。 7、快乐其实很简单,就是在别人()时,能够()。 8、做好事遭到别人的误解时,我会()。 9、是非分明,一路直行;()。 10、嘲笑别人,不尊重别人,实际上也是()。 11、()犹如磁铁,可以吸引住同学。 12、快乐就是()。 13、真正的快乐是()。 14、最大的快乐是()。 15、集体的事不能()或()人说了算。 16、人人享有(),事情大家说了算。 16我们班的班干部是()产生的。 17、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最高尚的事情是()的事情。” 18、(),能赢得他人真诚的心。 19、兼听则明,()。 20、当你在发言时,你希望听众()。当别人在发言时,别人希望你()。 二、我来当小法官(10分) 1、细心倾听,是对他人应有的尊重;善于倾听,是提高自己的好机会。() 2、我是班长,所有的事都由我说了算。()

3、我国每年3月都要在首都北京隆重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4、人大代表是由人民选举产生的,代表着人民的利益,对人民负责。() 5、我们可以在背后议论别人,说别人的坏话。() 6、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少一些计较和猜疑。() 7、人人都有为难的时候,我们要站在自己的角度看他们。() 8、我们班只有班干部和学习好的才有发言权。() 9、别人说话时认真听,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话题。() 10、我是小公民,对在社会发生的事情,我也有发言权。() 三、简答题。(略,学生说得合理即可) 1、有事大家商量,少数服从多数,有什么好处呢? 2、你怎样对待生活中的不顺心的事情呢?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备课本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 全册教案 班级______ 教师______ 日期______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第一单元成长的快乐与烦恼 第1课生活中的快乐 教学目标: 1.通过呈现快乐的场景,带动学生去细心观察、发现快乐,知道快乐并不难寻找,让学生在发现快乐的过程中感受快乐。 2.知道快乐有很多种,而通过自己的付出获得的快乐更持久。 教学重点: 1.通过呈现快乐的场景,带动学生去细心观察、发现快乐,知道快乐并不难寻找,让学生在发现快乐的过程中感受快乐。 2.知道快乐有很多种,而通过自己的付出获得的快乐更持久。 教学准备:收集生活中的快乐例案,寻找生活中的快乐 教学时间:3课时 NO:1 第一课时:感受快乐 一、设情景,激发兴趣。 1、多媒体出示生活中的快乐场面。让同学谈自己的感受。 2、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每个学生都谈一谈。(同桌交流倾诉自己快乐的感受) 3、抽生汇报。 4、教师总结: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以感受到快乐。当我们听到好消息、取得好成绩时,当我们尽情地玩耍、唱歌时,快乐都伴随着我们。快乐是好心情,快乐是一种感受。 二、多变的情绪 1、让学生记录一周之内自己的心情变化,写明原因后涂上“心情色”。红色代表“快乐”,灰色代表“不快乐”。以小组为单位和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的事,把这星期内快乐和不快乐的事告诉小伙伴们。 2、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心情卡,谈一谈一周内自己的情绪变化,什么事使种自己感到快乐,当时心情怎样;什么事使自己不高兴,当时心情又是怎样的。 三、发现的快乐 1、抽生阅读《我发现的快乐》。 2、让学生讨论在范例中发现了什么?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3、小结:说明快乐就渗透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只要你以积极愉快的心态面对生活,才能发现和感受到这些快乐。 四、快乐驿站 1、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快乐的心情,并感染其他同学,以使班上的同学感受到快乐。 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一说快乐的情绪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好处;在愉悦、快乐的心境下学习、做事有什么感受? 五、生谈收获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论文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论文 东山中心小学吕海星 《品德与社会》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设置的一门新课程。它的设置反映了加强和改革德育课程的时代要求,也顺应了课程综合化的时代潮流。这门新课从内容到方法都不同于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或《社会》课。为了上好这门课,我年级认真学习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并遵照课标的指引切切实实把每个目标落到实处。现就对这学期《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进行如下总结。 一、明确课程性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本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定为总目标,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尤其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使学生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学做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能全面把握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 二、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突出课程的经验性。 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生活之中,由于社会生活中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需要才产生道德。同时,社会常识和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只有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儿时的生活经验会给人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在上课时都特别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以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需要为根本。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如《生命多么可贵》这一课,我在教学时充分地让学生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体会政府、家庭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和爱护;又如:《规矩与方圆》教学时,我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有哪些规则,以及这些规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方便。在学生列举社会生活事实的基础上,我们又适当帮助学生归类,以使学生对生活中的规则有一个总体认识,并自觉遵守这些规则,不耍赖皮。 三、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 新的教学目标观告诉我们,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遵守多少道德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这些社会知识、规范和准则形成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做事的观念和态度,以及思考问题的取向,如换位观、双赢观、依存观、分享观等等。这些都是一个具有共生性特点的现代人必须具有的基本观点、基本态度,是他能够融入社会,立足社会,并能在社会生活中不断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有机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走进社会,真正学会生活、感悟生活。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精品教案】

第一单元成长的快乐和烦恼 《生活中的快乐》教学设计(两课时)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保持乐观生活的态度,在快乐的感知中,培养正确的生活价值观。 能力:通过所呈现的快乐场景,去细心观察、发现快乐;能在寻找快乐的过程中感受快乐。 知识:知道快乐并不难找,快乐有很多种,通过自己付出努力换来的快乐更持久。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小学五年级,正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启蒙时期,其自我认知过程正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发展,对快乐的认识,直观感受比较多,而要深刻认识真正的快乐,还需不断接受生活的磨砺。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农村孩子生活环境更艰苦些,相对城市孩子而言,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大自然,释放儿童天性的快乐,但是其中也有很多的学生经历了生活的磨砺,要协助家庭承担生活的重担。个别学生能有条件读书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艰苦的生活使农村孩子无论待人接物还是给予别人帮助,都更真诚朴实。因此,他们对快乐与付出的认识会比城市的独生子女体会更深。 通过对学生的困惑和障碍分析,我们发现农村的孩子虽然懂事早,儿童天性的快乐也会很容易释放出来,但是当他们面对困苦的生活环境与学习环境,也很容易羡慕和向往城市孩子的富裕生活,从而迷失自己对快乐的认识。 因此,本课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会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快乐,在观察与发现的过程中感受快乐。教学难点是让学生感受和体验通过自己的付出换来的快乐更持久。针对学生实际,要想突破重难点,要让学生更多地观察自己的生活,在“感受快乐”与“快乐驿站”中体会快乐的心情。通过交流,认识劳动与给予的快乐,在不同的快乐比较中找寻自己的理解,建立自己的认识。 教学重点 学会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快乐,在观察与发现的过程中感受快乐。 教学难点 感受和体验通过自己的付出换来的快乐更持久。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教学课件;准备《一周心情记录卡》、调查问卷。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位置 一、教学内容: 用数对确定位置 二、教材分析: 这一学段的《确定位置》是将学生已有的用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位置的经验加以提升,用抽象的数对来确定位置,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这一内容时,我是从以下几点来设计的:凸显矛盾冲突,让学生在新旧知识间激起思维的火花;强化符号化思想,培养学生抽象和简约化的思维品质;在一定的场景中相机介入数学历史,使学生经历知识的逻辑重演,让课堂浸染文化的意蕴;与本课内容相呼应和衔接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内容作有机的渗透和延伸,为学生奠定相应的数学思想与方法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与行,理解数对的含义,能用数对表示位置。 2、经历符号化的过程,体会数学的符号美、简洁美。 3、引导学生经历由实物图到方格图的抽象过程,渗透坐标的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体会数对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在具体情境中自主探究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确定某一物体的位置。 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体验确定位置的重要性。 五、课时安排: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描述物体的位置。 2、在对物体位置关系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平面直角坐标系思想并使学生体验到观察要有序,表达要清晰,有条理。 3、在合作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

教学重点:会用不同的词语描述物体的位置或根据物体的位置来确定物体。 教学难点;对物体位置的正确描述。 教学准备:小动物卡片、课件等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初步让学生明确自己在班级里是第几组(小组)第几个。 一、快乐启航: 1、给小动物排队,提供比较材料。 师:春天的早晨小动物准备排队做操,小朋友,请你们帮它们排排队,行吗? (学生拿出教师发的8张动画卡片及垫板,开始排队,这里教师有一个精心设计卡片排得紧一点刚好排一排,稍留一些空隙排一排就排不下,这样自然引发思维灵活学生排几排)师:谁愿意上来,把你排的队形介绍给大家!学生同桌合作排队——展示队形。 二、快乐体验: 1、完成一维到二维的空间观念的飞跃,通过实物投影观察比较各种队形。 学生有可能出现:竖排1排(2排)或横排1排(2排)。。。。。。 师:大家觉得这些队形中,哪几种是不一样的哪几种是一样的?(学生自由说) 师:我们数的时候可以横横地数也可以竖竖地数。大家再看这些小动物(手指着排两排(列)的队形)用你的火眼金睛观察一下,它们排成了一个……(长方形、排一排的看成一条线)。 师:(指着排两排的队形)这些都是排成了一个长方形,(指着排一排(列)的队形)这些都排成了线。 2、从一维到二维描述“小猴”的位置。 师:谁能说说队形1(排一排)中小猴站在哪里?请第*组第*个小朋友回答!(第*个)。 师:你能说得具体一些吗?(从左数起第*个)。 师:还可以怎么说呢?请第*组第*个小朋友回答!(从右数起第*个)。(师完成板书)师:队形2(排两排)中的小猴又站在哪里呢?(第*排第*个)。 师:你先从哪里数起,再从哪里数起呢?(从上到下第*排,从左到右是第*个,小猴在第一排第*个)。——生生互说 师:大家还能从不同的方向说吗?(生生互说)(师把每种说法都写下来,并把数用红笔书写)3:抽象概括并揭题 师:(指着板书)大家在说队形1中的小猴位置,与队形2中的小猴位置时,有哪些不一样?(教师用“请第*组第*个小朋友“这样的方式指名回答,多指名几个)师:小朋友,(教师指着队形)像这样排成一条线时只要用1个数就能说清小猴的位置,

2015春上海科教版品社五下《第二单元 规矩与方圆》单元测试题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规矩与方圆练习题 姓名: 1、校园“红绿灯”指( ) 2、生活处处需要( ),人们遵守( ),生活才会有( ),否则就会一团糟。俗话说:( )。( )就像大千世界的( ),茫茫人海的( ),我们生命的( )…… 3、开展集体活动时,有了明确的( ),并且大家都能( ),这样才能保证活动顺利进行。 4、( ),世界上最早的足球裁判哨声就是由一个( )吹响的。 5、人们常说,没有红灯的( ),就没有绿灯的( )。我们( )规则约束,也( )规则带来的好处。 6、如果校规不合理,我们( ),进行修改。 7、在人生路上,我们要不断学习( ),学习自我( ),学习( )。( )陪伴我们( ),帮助我们( )。 8、为什么要遵守学校规则? 答:为了保证我们在良好的环境中( )地学习,( )地成长,学校制定了各种( )与( ),这些( )就像校园里的( ),时刻提醒我们注意自己的( )。在人生路上,( )陪伴我们( ),帮助我们( ),使我们不断学习( ),学习自我( ),学习( ) 9、在学校要遵守哪些规则?(填表:要遵守什么规则?您有什么感受?或想想瞧,您还知道哪些规则?制定这些规则的原因就是什么? 答:①升国旗时,要( ); ②上课时,要( ); ③考试时,要沉着冷静,( ); ④在阅览室瞧书时,要( ); ⑤按时上学( ) ⑥学校上下楼梯要轻声,靠右行( );⑦上课时间学生 不能私自离校( ); ⑧不要乱扔果皮纸屑( )。 ⑨按时完成作业( )。 10、如果没有这些规则,或者大家都不遵守规则,那学校又会变得怎样呢? 答 11、您认为哪些规则对您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答 12、社会生活中处处都有规则,有的( ),有的( )。她们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使生活( )、( )。 13、如果没有规则的制约,社会秩序就会变得( ),不遵守规则的人最终只会给( )生活带来不便,甚至还会酿成惨祸,危及( ),危害( )。 14、规则意识来自( ),它的最高体现就是( )。也就就是“自己能管住自己”。当我们每个人都发自内心地愿意遵守( )时,我们的环境会变得( )、( ),人与人之间相处会( )…… 15、如果您希望有秩序地上车,那么,请不要( );如果您希望在安静的环境中观瞧演出,那么请不要大声说笑;如果您希望有秩序上车,那么请不要拥挤不要插队。 16、遵守规则,从( )做起;遵守规则,( )。 17、您发现生活中有哪些规则,它们发挥什么作用呢? 答: 18、如果没有规则会怎么样? 答 19、小明说:“曾经有一个学校的学生因为不遵守规则,在走廊上打闹,造成了人员伤亡,难道因为玩就可以不遵守规则不?”小敏说:“玩的时候哪还顾得上规则呀!”您觉得小敏与小明谁说的对?为什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复习资料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复习资料 1、排遣烦恼小窍门是: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不要总想它,听听音乐,唱唱歌。把烦恼对家里人或好朋友说一说。 2、人们称他为“神农氏”。他还尽尝百草,促进了用草药治病的技术,所以也有“神农尝白草”的传说。 3、农谚: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立夏三天遍地锄。瑞雪兆丰年。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4、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 5、据说,人们使用筷子至少可牵动30多个关节和50多条肌肉,还能激发大脑运动。 6、黄道婆把棉纺织技术传给我们后代。 7、两千年前,我国的丝绸就有了纱、素、帛、绫、罗、绡等十多个品种。 8、紫砂壶是用江苏宜兴的紫砂泥烧制而成的。即使在夏天,泡出的茶也能保持好几天不变质。 9、景德镇又以(瓷器),宜兴以(出产陶器)著称。 10、最初,生活在南方的人们是在树上搭窝,后人称之为(构木为巢)。 11、用(斗拱)将木块咬合在一起的方法,结实美观,是中国独特的建筑构造 12、鼎是祭器,亦是食器。成语有: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立相助。 13、仓颉创造了文字。 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14、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这四大发明是我们中国人的首创。 15、最早的汉字叫“甲骨文”。 16、至圣先师----孔子生活在距今两千五百年的春秋时期,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17、《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著作。它记载了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言行,是我们后人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1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9、司马迁整整用了18年的时间完成了《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载了从皇帝到汉武帝时代三千年间的历史。《史记》不仅有很高的史学价值,而且有高水平的文学价值。 20、李时珍27年完成《本草纲目》 21、司马光19年编写《资治通鉴》 22、贾思勰10年写了《齐民要术》。 2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24、唐太宗------李世民 宋太祖-----赵匡胤 25、清朝皇帝-----乾隆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 1、知道讲诚信就是说话真实,待人真诚,说到做到。知道诚信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重要意义。 2、对不诚不信的行为表现出不满和愤怒,对自己的失信感到内疚和自责。 愿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愿意为建造诚信社会尽力。 3、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做到说话真实,待人真诚,说到做到。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懂得做人要诚实守信。 2、让学生知道言而无信的人会给对方带来不悦,失去别人的信任。 3、通过交流,感知诚信的内涵,愿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相关的故事和格言。 2、老师准备课件创设情境。 课时划分:3课时 第1课时请你相信我 一、谈话揭题待人真诚,言而有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维系现代社会的纽带。我们身边有很多很多诚信的人,这节课我们来谈谈什么样的人是信得过的人?教师板书:我信得过

二、课件演示教材提供的场景,学生观看。 看了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师小结引入下一环节:是啊,刚才你们看到的小朋友都是值得我们信任的人,那么在你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人吧。 三、互动讨论,交流,理解诚信的内涵 1、说一说:回忆在自己的交往的人当中,谁是自己是信任的人?举例说说为什么值得你信任。 引导学生说出信任的原因多样化:比如坦率、有借有还、说话算话、诚实、不撒谎…… 涉及的人可以是学校里的同学、老师、父母、亲朋好友等。 2、填一填:通过提供的范例和讨论,完成表格填写。 我信得过的人姓名我信任他的原因 3、小组内交流,教师参与其中。 4、全班汇报 XXXXX:相机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明白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值得别人信任的人。 5、小结,理解信任的内涵诚信:即诚实守信,诚实就是说话真实,待人真诚;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说到做到。 6、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诚信的内涵的? 四、自我反思 1、我是一个能得到别人信任的人吗?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各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各 单元复习题(含答案)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一、二单元复习题 一、填空题 1、不同的人对待挫折和失败的态度不同,有的人把它当(前进中的阶梯);有的人却面对挫折和失败,灰心丧气,失去了(信心)。那些最后取得了胜利的人,就是每次跌倒都爬起来继续往前走的人。 2、要克服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要把生活中的失败变成财富,需要我们有坚强的(毅力),坚强的意志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我们不断地从一点一滴的小事练起。 3、我国是世界上培育出农作物最多的国家,在全世界667种主要栽培植物中,起源于我国的有(136)种,占20%以上,这是中华民族为人类的生存与文明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4、在古代,中国是惟一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中国丝绸不仅是一种服装面料,同时也代表着中国古代的(文明)和(服饰)文化,为早期世界服装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5、五百多年前,我国古代著名航海家(郑和)先后(七次)率船队下西洋,带去中国的(陶瓷器)和(丝绸)与沿途各国交换,开辟了中国的“陶瓷路”。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今(西安),古(长安)。 6、中国的文字最初是从(图画)演变而来的。与世界上许多民族文字逐步演变为拼音文字不同,我国的汉字始终保持了既有形又有声的方快字特点。 7、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是指(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它们凝聚了祖先的智慧,为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8、在文字没有产生之前,古人曾用(结绳)(刻木)(画图)等记事方法。

9、我国著名的瓷都是(景德镇),陶都是(宜兴)。 10、在中国,不同地区的人们用方言进行交谈可能会遇到障碍,但(汉字)却能使人们毫无障碍相互沟通。 11、在没有纸张以前,我国最早的文字是用刀子刻在龟甲和兽甲上的。到了东汉时有个名叫(蔡伦)的人,改进了造纸方法,用树皮、旧麻布和破鱼网等原料造成纸。 以后,中国的造纸术先后传入(朝鲜)、(日本)阿拉伯国家和欧洲大陆。 12、生活像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也朝你笑,你对它哭,它也朝你哭。 5、要克服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要把生活中的失败变成财富,需要我们有坚强的(毅力),坚强的意志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我们不断地从一点一滴的小事练起。二、选择题 1、一千八百多年前,(B)改进和促进造纸术的发展,并推广。 A毕昇BxxC郑和 2、活字印刷方法是(B)发明的。 AxxB毕昇Cxx 3、端午节人们用吃粽子,赛龙舟的方式纪念(A)。 A屈原B郑成功Cxx 4、青花楼阁圆盘做工细腻,自然,淳朴,流利,含蓄而生动,它是(A)的文物。 A清代B明代C宋代 5、和服是(B)的传统服饰。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1. 本单元是小学阶段“数与代数”部分的重要知识之一。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小数等,这些都为本单元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但这只是对数字的潜在认识,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能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公倍数和公因数,以及分数的约分、通分和四则运算奠定基础。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倍数和因数;2、5、3的倍数的特征;找倍数与找因数;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等知识,使学生的知识结构进一步系统化。 2.本单元的知识属于“数论”的初步知识,概念比较多,有些概念比较抽象,概念的前后联系又很紧密,部分学生在学习时会有一定的困难。教材明确规定在研究因数与倍数时,限制在非0自然数的范围内,这就避免了一些学生不必研究的问题。这个单元学习的知识,是以后学习公倍数与公因数、约分与通分、分数四则运算等知识的重要基础。 1. 五年级的学生虽然属于高年级,但是还有一部分同学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一个班级大约一半的学生能够主动学习,比较喜欢上数学课,学习热情也很高。 2. 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遵循认知规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应以全面、持续、和谐为发展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应用意识、符号感和数感。 1. 通过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使学生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2. 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丰富对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3. 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学会与人合作并与他人交流思维的习惯。 4. 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并能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1. 教学时,教师必须结合教材设计适当的、贴近生活的实际情境,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2. 本单元概念较多,学生不易区分。在教学时,教师要有意地将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放在一起比较,从而区分这些概念。 3. 重视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组织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和发现数的特征。 4. 本单元有许多学习活动,在教学时要发挥小组学习的作用,让学生充分体会学习的乐

规矩与方圆

规矩与方圆 4月底,教育部就加强教育网站和网校的管理发布了公告,规定不得擅自举办冠以中小学校名义及面向中小学生的网校和网站,也不得冠以“网上大学”的名义或在网上以学校名义注册域名和建立网站,进行招生和开展教学活动。其实,月初召开的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经验交流会,已经传出了政府将给远程教育立“规矩”的信息,引起了广泛关注。 近年来,许多学校以强劲的势头争相进入远程教育领域,而其中蕴藏的巨大商机,更使其成为“网络经济”最为热门的投资选择。众多机构纷纷创建各种类型的远程教育网站,开展远程教育活动,繁荣的局面伴随着无序的状态。比如有些机构以为只要开通一个网站,再随意弄几门课程上网,便可打出“网络学校”或者“远程教育”的旗号,实在是大谬不然;而当教育界全力进行“减负”攻坚战的时候,有些网站却将应试教育内容作为其最好卖点,更是不合时宜。 若从教育的产业属性考虑,网络教育或许可以称为教育领域的电子商务。IT业界最近正在反思前阶段的“浮躁”,不知道网络教育的无序状态是否也可以看成是“泡沫”。本期刊发的《IT沙龙点击网络教育》文中,便透露出了业内人士对中国网络教育还在“跑马圈地”的状况和浮躁心态的忧虑。 我们的老祖宗早就说过:“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不独中国,老外也是如此。去年8月就有报道称美国的Kansas网络大学因“提供假学位”被强行关闭,哈佛大学委员会日前提议禁止教师未经同意到网上兼课或进行研究和提供咨询服务,这都是规矩。有媒体对曾被炒作得沸沸扬扬的“中国首家网络大学”未能如期于4月1日开学提出质疑,反对“高等教育的行政性垄断”,但也认为其前提是“国家应制定相应法规和标准”,可见还是不能没有规矩。 传媒评论微软面临解体的原因是“新经济惹恼了旧规则”;持续攀升的纳斯达克股市突然狂泻则表明,“旧有的游戏规则对新经济而言依然有效”。远程教育的发展对传统教育的冲击是全方位的,有的旧规矩确实应该打破,但得有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显然得立些规矩,否则远程教育不可能健康有序地发展。当然到底应该立些什么规矩,也需要有关方面认真斟酌。 我们在作出任何判断,表达任何观点时,都离不开标准。例如,离开标准,我们无法判断多与少,好与坏,静止与运动,停滞与发展,人与兽,生存与死亡。因此,证明论点时,必然要确定标准。 标准,是验证真伪优劣的度量。所谓标准,就是将不同的情况转化为相同的情况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结论的中介,是已证和未证之间,已知和未知之间不变的标尺。 根据标准是否随判断主体变化,可以分为客观标准与主观标准。 客观标准,是指标准本身不依赖于判断主体而变化(虽然根据测不准定理这点也非绝对),如长度、数量、温度等计量标准,无论谁去测量,使用同样的标准,都应该得到同样的结果。不同的计量单位之间存在换算关系,因此,实质上都应该是一样的,以客观标准作出的判断为事实判断,可独立于判断人而存在。 主观标准,是指标准本身因判断主体不同而变化,这主要是涉及到价值评判的标准,如好坏、优劣、先进与落后、伟大与卑劣、善良与残暴、美丽与丑陋等等。所谓“一千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指的标准的主观性。 但无论是客观标准还是主观标准,标准本身应当具备确定性,否则不能称其为标准。例如,米的长度应该是确定的,不可能既是100厘米又是10厘米;菜贩手中的秤也应当是确定的,不能称白菜是一种秤,称萝卜又是一种秤。 诡辩术中常常用来迷惑人的也是这一点,以标准的非客观性和非绝对性来否认标准的确定性。即使是存在个人偏好,也不能称赞某人勇敢的同时批评他懦弱;也不能在宣称“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同时指责同样的人民群众“不明真相”;宣布“中华民族是最伟大的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