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练习及答案

与朱元思书练习及答案
与朱元思书练习及答案

《与朱元思书》

一、解释加线的字。

1风烟俱净 2从流 3一百许里 4天下独绝

5水皆缥碧 6猛浪若奔 7寒树 8负势竞上

9互相轩邈 10争高直指 11千转不穷 12百叫无绝

12鸢飞戾天者 14望峰息心 15经纶世务者 16窥谷忘反

17横柯上蔽 18在昼犹昏 19疏条交映

二、重点字词。

【通假字】

1窥谷忘反()2千转不穷()【一词多义】

绝:天下独绝()上:负势竞上()

百叫无绝()横柯上蔽

()

三、翻译句子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3、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4、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5、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6、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8、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四、课文理解。用文中的句子填空

与朱元思书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描写登舟纵目的总体感受的句子;

2抒写江上放舟、对景陶醉的自由解脱的情态的句子;

3点明行舟路线的句子;

4总写沿途所见的山光水色的特点,提挈全文的句子;

5描写江水深而清澈的句子;

6用比喻描写急流波浪,气势雄壮的句子;

7描写山峰的形貌,并赋予它们生命活力的句子;

8从听觉角度描写山林交响乐的句子;

9抒写作者身临其境的内心感受,进一步烘托山水巨大魅力的句子;

10描写山林树木繁茂的句子。

11、本文中,作者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举例加以说明。

12、本文在行文上使用了动静对比的手法,试加以分析。

13、本文作者在描写山光水色的时候,还特别注意了侧面烘托手法的运用,,请从两方面加以分析。

14、作者在描绘异水时,抓住了(、)的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

(、、)的特征。

1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中“鸢飞戾天者”指:,

“经纶世务者”指:,这句话流露出作者:

的思想感情。

《与朱元思书》课文理解参考答案: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3自富阳至桐庐,

4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5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6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7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8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9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10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1比喻: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拟人: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夸张:水皆缥碧,千丈见底。对偶: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不止一处)

12“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是写水的静态美,突出了水的清而深;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是写水的动态美,突出了水的流势湍急。这两句运用动静对比的手法,生动的表现了富春江水之“异”。

13以游鱼细石烘托水之清,以人的感受烘托山之“奇”。

14缥碧、湍急;山高、树多、景美

15“鸢飞戾天者”指追逐名利的人,“经纶世务者”指热衷于官场的人。这句话流露出作者陶醉于自然美景,淡泊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