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级公开课】水平二《足球:双脚正脚背颠球》教案

【校级公开课】水平二《足球:双脚正脚背颠球》教案
【校级公开课】水平二《足球:双脚正脚背颠球》教案

体育课时计划

西门豹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西门豹教案 本文是关于西门豹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30西门豹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的 1、认识本课17个生字,会写其中的14个。正确读写“荒芜、巫婆、打扮、绸褂、徒弟、麻烦、求饶、渠道、灌溉“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能按顺序运用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复述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弄清河伯娶媳妇的起因、经过、结果,了解西门豹破除迷信的方法及其巧妙之处,并进行尊重科学、为老百姓办好事等方面的教育。 4、学习本课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积累生动形象的语言。 教学重点 继续学习运用“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体会人物品质及所蕴含的感情”这一方法,巩固“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训练重点。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教学方法:讲解法、比较法、自学法、表演法。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掌握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西门豹的性格。 3、理清文章条理。 4、学习起因部分。 教学重难点:掌握课文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观察挂图,说说图中人物及其神态、动作。 2、解题谈话。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出了一个官员西门豹,他被魏王派到

了漳州边上的邺县。西门豹会遇到什么?会做什么?你知道西门豹为了老百姓做了哪些好事吗?是从哪里知道的?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读准字音。“绸、饶、是翘舌音,“麻烦”的“烦‘读轻声。 认清字形。“褂”字注意最后一笔是提。“饶”字不要多写一点。 “渠”、“灌”各属于什么结构。 2、理解词语:荒芜、巫婆、人烟稀少、官绅、提心吊胆、面如土色。 3、自读课文,想想课文讲的是件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读后小组讨论、交流。教师相机辅导,理清课文脉络。按“摸清底细、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提示。找出课文中相应的部分。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大致内容。 (一)弄清下面问题。西门豹到邺后先干什么,接着干什么,最后干什么? (二)学生回答,师归纳。(填空形式) 1、西门豹到邺后看到那里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就询问一位老大爷 了解到这一切都是河伯娶媳妇给闹的。 2、西门豹了解情况后就利用河伯娶媳妇的机会把巫婆、官绅给扔下了河。 3、西门豹治了巫婆和官绅后就开始发动百姓开凿河渠,灌溉庄稼。 (四)再读课文,理清文章顺序。 1、这篇课文是写()的文章。 2、这篇课文是写()治理()的事情。 3、这篇课文是按照()顺序写的。 4、事情的起因是:看到田地荒芜,了解原因。 事情的经过是:利用河伯娶媳妇,惩治巫婆、官绅。 事情的结果是:发动老百姓兴修水利。 三、学习起因部分——"摸清底细"部分(第1-9自然段) (一)、自由读课文后与教师展开对话。 1、带着问题默读:西门豹到邺任地方官时,看到了什么?他是怎样"摸清底细"的?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2 传统节日 》 第7套(省一等奖)优质课(公共课 教学设计)

《传统节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传、统”等9个生字,会写“贴、街、舟、艾”4个生字,理解“大街小巷”“人如潮”等的意义。 2.正确、流利、多形式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了解前中国半年的传统节日及相关习俗节日,激发学生的爱国感情。教学重点: 认识9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4个生字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教学难点:了解“祭扫”“赛龙舟”等风俗习惯。体会“人如潮”的壮观场面。教学准备:PPT、图片、生字卡片、板书关键词条。教学过程:一、目标引领 (一)激发兴趣,图片导入新课: 1.同学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几张图片,你们用聪明的小脑袋猜一猜图片描述的的是什么节日吗?(出示春节、端午、中秋三个节日的情景照片。) 这些世世代代传下来的节日,就是传统节日。小朋友们,你们是怎样理解“传统”的呢? 这些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就叫传统,在传统节日里人们常常做的一些事就是传统习俗,这些啊构成了我国的传统文化,作为中华儿女、炎黄子孙,我们理应去弘扬我们的传统精神。(传统习俗传统文化传统

精神)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瞧一瞧我们的传统节日吧。(二)初读童谣,认识新字,展示读书提示 1.大声朗读课文2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2.圈出课文中写到的节日。 七月七是七夕节又叫乞巧。藏在童谣的小秘密都被你们找到了,相信这些生词宝宝一定也难不倒你们,请小老师带读看来这些真的难不倒你们, 1.再读童谣,读出节奏。打拍子齐读童谣。(三)随文识字,了解节日习俗1.走进春节(板贴春节) (1)孩子们,一年的开始你们知道是什么节吗?(春节)请第一小组齐读春节的句子。 (2)你们在过春节都做一些什么呢?有节奏地齐读春节习俗(贴对联、穿新衣、走亲戚、守岁、发红包、吃饺子) (3)既然春节如此热闹,让我们一起读出春节的热闹吧。2.走进元宵(板贴元宵) (1)春节过去了,紧接着的正月十五就是元宵节,宵字一个宝盖头加一个肖字,开火车来读一读,请小朋友说一说元宵的习俗, (2)这里面还有一个成语藏在了里面,大街小巷,大街和小巷分别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宽宽的大街,窄窄的巷子。 (3)体会“人如潮”:元宵灯会上,人们都涌上街头,那是怎样的场面啊?(人山人海) (4)怎么把“街”字写漂亮呢?左中右三个部分要写紧凑,右部第

西门豹教案设计

西门豹教案设计 西门豹教案设计 《西门豹》一课讲的是战国时候,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帮群众一道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事。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抓重点段给课文分段。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25个词语的意思,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闹”的在文中三个句子中的意思。 3、了解西门豹为民除害的事迹,知道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敢于破除迷信,为民办实事的好官。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抓重点段给课文分段。 教学难点:理解西门豹将计就计惩治首恶,破除迷信。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置悬念,揭示课题: 同学们,距今2021多年的战国时期,有一位地主官名叫西门豹,虽然他官职很小,却一直被人称颂。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让我们通过课文学习来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感知引疑 1、听课文录音,

思考:课文写了西门豹在什么地方为当地百姓做了哪些好事? 2、检查生字、新词学习情况,再读课文 3、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 三、学习“单元提示”,指导分段 1、学习“单元提示”,明确抓重点段分段的步骤,方法。 2、再读课文,根据刚才的问题,找出重点段,给课文分段。 四、研读课文第一段 1、西门豹到了邺地,发现那里田地荒芜,人烟稀少,于是展开了调查,现在请同学们来研究西门豹所作的调查,分析造成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大原因,并说说你是根据什么研究出来的? 2、交流,汇报,得出结论: 巫婆官绅给河伯娶媳妇 年年闹旱灾随机解释“闹”在三个句子中的不同意思 3、共同讨论,写调查报告 4、交流 五、练习拓展: 修改调查报告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研读第二、三段 1、西门豹是邺的地方官,他了解到巫婆官绅祸害百姓的事实后,

新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26西门豹治邺】公开课精品教学设计

新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26西门豹治邺】公开课精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 知道古代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学习西门豹破除迷信,为民除害的精神。 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回答课后问题,复述这个故事。 能力目标 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能联系上下文理解一些句子的意思。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西门豹破除河伯娶媳妇迷信的经过。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分段、概括段意的能力。 【教学方法】循序式。 【教具使用】生字卡片,小黑板或投影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言板书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题目是“西门豹”。 板书课题:西门豹 2.解题: “西门”是复姓,“豹”是名字,他是距今两千多年战国时期的人。 3.问: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想知道西门豹是干什么的?课文主要写了他的什么事……) 过渡语: 那么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他的什么事呢?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一边

读,一边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西门豹的什么事? (二)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主要写战国时候,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和群众一起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故事。) (三)默读课文: 划出生字、新词,认读生字,查字典联系课文理解新词 1.生字:认读课文后要求学会的生字、并说出每个字的音、形、义,组词、说话。 2.理解生字:战国、邺、荒芜、人烟稀少、巫婆、官绅、徒弟、提心吊胆、面如土色、开凿、灌溉。 (四)再读课文: 按照“调查情况—惩办恶人—兴修水利”的顺序给课文分三段 第1—9自然段为第一段,第10—15自然段为第二段,第16自然段为第三段。 (五)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言引人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西门豹,板书课题。 指名读第一段。 思考: 1.从课文哪句话可以看出西门豹—到邺地就进行调查?(找老大爷问怎么回事) 2.西门豹向老大爷调查了哪儿件事? (①为什么田地荒芜,人烟稀少?②是谁要给河伯娶媳妇的?③新娘从哪来? ④漳河有没有发大水?)

人教PEP版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2》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3

Unit2My schoolbag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句型:How many…do you have?I have… 2.词汇:Chinese book,English book,math book,notebook,story-book, schoolbag 教学难点: 1.发音:have,math book,story-book,schoolbag 2.区别书写形式:notebook,story-book与Chinese book,English book,math book 教具准备: 1.小松鼠和小熊的手偶、面具或头饰。 2.教材相配套的教学课件[Unit2Let’s learn]。 3.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复习第一单元My classroom所学内容 做游戏:Simon says教师说simon says:Clean the board….学生根据游戏规则做出动作。 看图问答:教师出示一幅画有教室的图片,学生之间根据图片内容做问答练习。 2.复习与本课内容有关的单词 做游戏:教师先出示图片pencil,pen,pencil-case,ruler,ersaser, crayon,book,sharpener…,请学生说出单词。然后教师出示写有上述单词的卡片让学生读出来,让学生把单词和图片配成一对。 (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让学生熟悉句型How many…do you have?I have… 教师手拿两支铅笔,说:I have two pencils. 教师提问:How many pencils do you have? 学生回答:I have… 教师手拿一个书包,提问:How many schoolbags do you have? 学生回答:I have… 教师出示单词卡,教读schoolbag并让学生指一指自己的schoolbag。(把单词卡贴到黑板上)

15西门豹教学设计之一

15《西门豹》教学设计之一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讲的是两千年前,西门豹管理邺那个地方时,通过调查,了解散到那里的豪绅和巫婆勾结在一起为害百姓,便设计破除迷信,大力兴修水利使邺地繁荣起来的故事。文章刻画了西门豹有勇有谋,敢作敢为,与民作主,为民除害的形象。文章在写作上主次分明,详略得当。重点记叙了西门豹破除迷信的经过。描写了西门豹如何将计就计,惩除邪恶,除害兴利,尤其是教育群众场面写得特别精彩。教学这篇课文时,要帮助学生理解西门豹和老大爷的对话,弄清河伯娶媳妇的来龙去脉。重点理解“荒芜”、“官绅”、“收成”“提心吊胆”等词语,正确完成课后练习。 一、彩用从整体到部分,先粗后细的教学方法,理解西门豹为民除害不露退迹、不动声色的绝妙办法。 二、教给学生找关键词语的方法:(一)是找与前后内容不相一致的词;(二)是找表面看似乎多余的词;(三)是找描写人物异常表现的词。 三、抓住重点句子,体会当时当时的实景,学习利用人物语言,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一、提示课题,简介西门豹这篇课文是一个历史故

事,西门豹是战国时期的一各官员,姓西门,名豹。 二、简介课文,了解大意 (一)简介课文我们现在学习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历史故事,讲的是距今两千年前,战国时期西门豹为民除害的事。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文中介绍了西门豹做了一件什么事?这一件事对百姓有何好处? (严惩了河伯娶妇的组织者,废除这一迷信活动,使百姓大兴水利建设,庄稼年年得到好收成。) 2.再读课文,正字音,理解下列词意在课文中的含义。“荒芜”、巫婆、官绅、提心吊胆面如土色、灌溉。 三、理清线索,分好段落 (一)整体感知课文,根据“摸清底细”、“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线索,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一九自然段)摸清底细。(调查) 第二段:(第十十五自然段)破除迷信(除害) 第三段:(第十六自然段)兴修水利(开渠) 四、突出重点,攻破难点 (一)导读、自读课文 1.西门豹向老大爷调查了哪几件事?先做了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1)为什么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最新闽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2 PartA公开课教学设计

Unit2 PartA参考教案 Cleaning Day 一、教学目标 ◆语言知识目标 1.学习单词:stand,blackboard。 2.学习句子:Yang Ming is standing on a chair. He is cleaning the blackboard. She is cleaning the desk. 3.学习字母h在单词中的读音。 4.学说韵律诗:Cleaning Day. 5.功能:根据大扫除的情景描述正在做的事情。 ◆语言技能目标 1.能认读和正确书写单词stand,clean,desk,chair,blackboard,window 和door。 2.通过学习,能用XXX is cleaning... .来描述大扫除的过程。 ◆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班集体、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二、教具准备 1.单词卡片:stand,clean,blackboard和door等。 2.书中人物的头像。 3.录音机或教学光盘。 三、教学过程 Step 1Warming up 1.师生互致问候。

2.师生自由对话,如: How are you? What’s your English name? How is the weather? What do you often do at school? When do you clean your classroom?等。 3.听了学生的回答,教师说:“On... we clean our classroom.... is our Cleaning Day. Today we are going to talk about Cleaning Day.”教师揭示并板书课题:Unit 2 Cleaning Day Part A Step 2 Review 复习单词chair,desk,window,blackboard,classroom等,并教学单词door。 1. 教师用简笔画在黑板上画出chair,与学生做下列对话活动: T: What’s this? S: It’s a chair. T: How do you spell “chair”? 请一学生上台,在“椅子”的简笔画旁写出单词chair,并复习巩固。 2.教师采用同样方法复习desk,blackboard和window。 3.教师在适当的位置上画一个门,引出door的教学。 4.教师将所有的画合成为一间教室简图,如下图,教师说:“This is a... .”由此复习单词classroom。 5.游戏——看谁反应快。 游戏规则:教师出示单词卡片:classroom,desk,chair,blackboard,door 等,随机抽取卡片,学生快速说单词。 Step 3 Presentation (一)句型教学 1.教师呈现课本第9页的图1的多媒体画面,或请同学们看课本第9页的第一幅图。教师说:“It’s Friday. The pupils of Class One,Grade Four are in the classroom. What do they often do on Friday? Yes,they often clean their

《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

《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 一、素质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 知道古代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学习西门豹破除迷信,为民除害的精神。 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回答课后问题,复述这个故事。 能力目标 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能联系上下文理解一些句子的意思。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二、教学重点

了解西门豹破除河伯娶媳妇迷信的经过。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分段、概括段意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 循序式。 五、教具使用 生字卡片,小黑板或投影片。 六、教学时间 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言板书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题目是“西门豹”。 板书课题:西门豹 2.解题: “西门”是复姓,“豹”是名字,他是距今两千多年战国时期的人。 3.问: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想知道西门豹是干什么的?课文主要写了他的什么事…………) 过渡语: 那么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他的什么事呢?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西门豹的什么事?

(二)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主要写战国时候,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和群众一起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故事。) (三)默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认读生字,查字典联系课文理解新词 1.生字:认读课文后要求学会的生字、并说出每个字的音、形、义,组词、说话。 2.理解生字:战国、邺、荒芜、人烟稀少、巫婆、官绅、徒弟、提心吊胆、面如土色、开凿、灌溉。 (四)再读课文:按照“调查情况——惩办恶人——兴修水利”的顺序给课文分三段 第1——9自然段为第一段,第10——15自然段为第二段,第16自然段为第三段。 (五)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梳理出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这一部分的故事情节。 2、能借助10-14自然段描写西门豹言行的句子,说出西门豹的办法好在哪里,感受西门豹的智慧。 3、展开合理想象,表演故事,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教学重点: 能借助10-14自然段描写西门豹言行的句子,说出西门豹的办法好在哪里,感受西门豹的智慧。 教学难点: 展开合理想象,表演故事,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西门豹治邺》 2、复习词语,开火车读词语: 评价:同学们将词语读得真准确。 3、回顾情节 上节课我们已经梳理出故事情节:摸清底细——惩治巫婆和官绅——兴修水利。 4、这些情节中,西门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我觉得西门豹特别勇敢,有智慧,有正义感…… 评价:你真会思考。

5、今天我们将走进“惩治巫婆和官绅”来深入地学习,进一步感受西门豹不同凡响的智慧。 二、聚焦故事重点,感受人物智慧 (一)默读课文10-15自然段,思考西门豹是怎么一步一步惩治巫婆和官绅的?完成导学单任务一。 ()()(惩治帮凶) 抽生反馈: 西门豹一步一步惩治巫婆和官绅的办法好不好呢?好在哪里?(二)小组内选择最感兴趣的一部分读一读,勾画出描写西门豹 言行的句子,想一想说一说西门豹的办法好在哪里? 小组交流。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学生再带着感受朗读 汇报形式: 1号同学汇报,我们组最感兴趣的内容是,我们找到的句子有这些,大家一起读。 2号同学汇报,我觉得西门豹的办法好在。 3号同学汇报,我觉得西门豹的办法还好在。 4号同学汇报,我觉得西门豹的办法还好在。请问还有补充的吗? 教师相机点拨: 预设:

Unit 2 This is my sister公开课教案

Unit 2 This is my sister. Section B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uncle, aunt, cousin, son, daughter, photo, family tree, of, grandma,grandpa,mom,dad 2、能力目标: 培养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掌握家谱 Target language: This is my friend. These are my parents. That is my sisters. Those are my grandparents. 3、情感目标:了解自己的家庭,理解家人,热爱家人 二、教学重、难点: 1、掌握并熟练运用有关家庭成员的表达法。 2、巩固如何介绍家人。 三、Teaching steps Step 1Greetings and revision: Ask and answer like this : A:Good morning ! B: Good morning ! A:How are you ? B: I'm fine, thanks.And you ? A:I'm fine,too. Step 2 Lead in 1.Play a guessing game and learn new words. mother’s father (grandpa) father’s mother(grandma) father and mother(parents) mother’s brother(uncle) mother’s sister(aunt) uncle’s daughter (cousin) grandpa’s son (dad) grandpa’daughter(mum) 2.Ss read the words after the teacher Step3.Practice the words 1.First,teacher says Chinese,Ss say English

《西门豹治邺》教案

西门豹治邺

西门豹治邺 教学目标: 1、了解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学习西门豹破除迷信,为民除害的大无畏精神。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详略安排。 教学重难点: 西门豹是怎样为民除害、破除迷信的。 教学方法: 引导、点拨、讨论、交流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教具:课件 一、直接导入,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西门豹治邺的两件事,分别是:破除迷信和兴修水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定向导学 请孩子们用心自读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过渡:让我们带着目标,愉快地开启本节课的学习之旅。 三、自主学习(品读感悟) 内容:1—9自然段 方法:读画思批 时间:5分钟 思考: 1、西门豹初到邺地是如何做的? 师:孩子们,通过学习,我们发现造成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罪魁祸首是谁? 生:巫婆和官绅 师:是他们害得老百姓家破人亡、背井离乡。

过渡:两千多年前,由于科技不发达,老百姓对鬼神的传说深信不疑。那么, 西门豹究竟想到了什么妙计来既惩治巫婆官绅又教育了百姓呢?请同学们合作 学习10-12自然段。 四、合作交流 内容: 10—12自然段 方法:读画合作探究 时间:4分钟 思考: 1、西门豹是如何惩治恶人,破除迷信的,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西门豹为什么不直接把巫婆、官绅头子抓起来杀掉呢? (1)交流两个问题。 (2)师:西门豹把巫婆和官绅头子投进了漳河,其余的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磕头求饶,想象一下,他们会怎样说? 学生发言 (3)师:假如你就是站在漳河边上的老百姓,你明白了吗?(追问) 你明白了什么?(老师扮演西门豹,向学生发问这位老乡你明白了什么?\你呢?) 学生发言 (4)师:西门豹将计就计,及惩治了巫婆官绅有教育了百姓,他真是一个()的人呀!(学生发言) (5)师:让我们带着对西门豹的敬佩再来读读他的话吧! 指导朗读(一人读旁白,其余读西门豹的话) (6)师:惩治恶人,破除迷信以后,西门豹又为老百姓做了哪些好事呢? (齐读最后一段) 六、质疑探究 孩子们,对于这篇课文,你还有不明白的吗?请提出来。 1、预设问题: 西门豹与老大爷的对话在课文中有什么作用? 2、老师有一个问题不太明白,想请教一下你们: 西门豹治邺做了两件事:破除迷信和兴修水利,哪件事详写,哪件事略写呢?(学生回答)为什么详写破除迷信,略写兴修水利呢? 破除迷信是兴修水利的前提,不扫除恶势力,迷信邪说还会继续迷惑百姓,西门豹的威信就树立不起来,兴修水利就很难进行,所以课文详写破除迷信,略写兴修水利。 写作方法渗透:希望大家在今后的习作中,也要做到详略得当。 七、小结检测 1、小结:师生对接:同学们,因为西门豹相信科学,才会调查研究,发现症结所在。因为西门豹相信科学,才能将计就计,惩治恶人,破除迷信,教育百姓。因为西门豹相信科学,才能兴修水利,造福百姓。 2、同学们,在我们身边,也常常会发生一些因封建迷信而,酿成的悲剧,法轮功剖腹取法轮,使人走上不归路,生病不就医,祈求神灵保佑,耽误最佳治疗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2 找春天 》 第1套(省一等奖)优质课(公共课 教学设计)

《找春天》教学设计 姓名:刘艳红 教材简介 本文是一篇语言优美、意境丰满、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的美文。读着读着,我们仿佛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目标中指出在阅读中积累词语……通读儿歌……感受语言的优美。所以,本课秉承着“读写并重,言意兼得”的思路进行设计:“读写并重”是指要一如既往地注重学生朗读和写字、写话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朗读中走进文本所描绘的意境,感受意境美、语言美;“言意兼得”是指教学中紧扣文本语言,在想象、朗读、补白、欣赏中体会语言的意境,领会其中的情与趣,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春天的美好和丰富多彩,同同时在说写训练中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学生) 2、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寻找大自然中的春天。(学生) 学习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

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2、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2、你是怎么知道的? 3.揭题:是的,春天来了!她已经悄悄来到我们的身边,谁能说说早春有什么特点吗?让我们和文中的小朋友一块儿去“找春天”吧!(板书课题并指导朗读课题——找春天) 二、检查预习提出学习要求: 1、认真读课文,注意读懂字音,读通课文。 2、读读记记生字,再试着画画词语。 三、多种形式读1.自读《找春天》。 2.个别读:我来寻找我们班的朗读者,有请同学们来朗读。师评价:(1)声音好听,像小鸟一样。(2)一个错误都没有,太棒了!(3)好,我喜欢。(4)好极了 (5)还有这样的音符啊,真好听。3.齐读最后一段。 4、师生一起拼读一下生字。 5、老师把拼音去掉,我找同学读一读。 6、这些字跑到了向日葵的头上了,看看同学们谁抢答的快?四、分析课文 1、去找春天的心情怎么样?从哪里看出来了?生:冲、脱、奔、去

Unit 2 Great minds 教案-公开课-优质课(上教版九上精品)

Module 1 Geniuses Unit 2 Great minds 教案 Period 1 I. Teaching Aims: 1. Learn and master new words, phrases and sentence patterns. 2. Enable the students to know something about Albert Einstein and his driver and some other great minds. 3. Develop the students’ reading and listening ability. II. Teaching Main Points: 1. Improve the students’ reading, listening ability. 2. Master some phrases and sentence patterns. III. Teaching Difficult Points: 1. To read and listen effectively. 2. Phrases and sentence patterns. IV. Teaching Methods: 1. Fast reading to find out the general information about the passage “Two Geniuses”. 2. Question-and-answer activities to help the students to go through the whole passage. 3. Individual, pair and group work to make every student work in class. V. Teaching Aids: The blackboard, computer, projector, audiotape, flashcards, pictures VI.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 Greeting Step 2 Revision and lead-in Ask some questions: 1. Who is your most respect? 2. Do you know any great men? 3. Do you know anything about these great men?

《西门豹》教学设计

《西门豹》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30课《西门豹》,讲的是战国时期魏国著名政治家西门豹受魏王委派治理邺的三件事:调查研究、破除迷信、兴修水利,表现了西门豹的睿智、机警和气魄。第一课时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重点词语的意思,了解了故事的大概内容。本节为第二课时。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知识积累不多,社会阅历少,对历史背景和历史人物了解很少,要理清事物的逻辑关系很难。在以往教学中,常注重河边场景教学,忽视调查研究部分的分析,结果学生理不清内在逻辑关系,也弄不清破除迷信的意义,只停留在有趣层面上。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课描写人物、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通过重点词语、场景的分析,体会西门豹的睿智和伟大。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媒体课件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深刻内涵和人物的品质特征,理清事件的因果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破除迷信、尊重科学,树立为民办实事的理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重点词句、重要场景和精彩对话,体会西门豹精

于调查、善于破除迷信、巧于惩治巫婆和官绅的精妙之处。 难点:古代治愚和治穷的关系;体会西门豹的精细、睿智和伟大。 ●教学环境和准备 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西门豹》。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写了哪三件事? 生:调查研究、破除迷信和兴修水利。 师:同学们,西门豹刚到邺这个地方,看到了什么景象?(播放课件:漳河边,大片土地荒芜、土地龟裂、人烟稀少) 学生观看课件,了解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情况。 师:而后来的邺在西门豹的治理下发生了什么变化呢?(播放课件:漳河水汩汩流入良田,庄稼茂盛,大地万象更新,鸟语花香)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并交流从课件中看到的万象更新、鸟语花香、安居乐业的场面。 师:同学们对比一下前后两张图片,就知道兴修水利对邺的繁荣非常重要。但为什么以前人们就不懂得修水利?西门豹为什么不从一开始就兴修水利?(播放课件:前后两张定格的图片同时出现)学生对比图片,质疑。 设计意图:借助课件,巧用对比,制造悬念,引导学生自觉地投入到学习探究之中。

课《西门豹治邺》教案

19.《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西门豹治邺》,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师:课前同学们已经搜集了相关资料,谁来介绍一下西门豹?(生介绍,师适当补充)西门豹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立下赫赫战功,同时,他又是一个无神论者。在他为官期间,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虽然他官职很小,却一直被人称颂。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个历史故事。 二、初读课文,预习探究。 师: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西门豹到了邺地后做了哪几件事?(生读文后概括,师相机板书:查因惩恶开渠) 三、合作探究、品读感悟 (一)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1——9自然段,看看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呢? (1)、从课文哪句话可以看出西门豹—到邺地就进行调查?(找老大爷问怎么回事) (2)、西门豹向老大爷调查了哪儿件事?(①为什么田地荒芜,人烟稀少?②是谁要给河伯娶媳妇的? ③新娘从哪来?④漳河有没有发大水?) (3)、从老大爷的回答中,西门豹了解到哪些情况?(①河伯娶媳妇是造成“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的主要原因。②巫婆和官绅是首恶分子。③巫婆和官绅骗钱害人,使家里有女孩子的纷纷逃走。④漳河从没有发过大水,倒是年年闹干旱。这四个问题的调查结果,成为西门豹治邺的可靠事实依据。) 2、出示三个带“闹”的句子:略 3、学生读书总结:一是巫婆和官绅头子以河伯娶媳妇为借口骗取老百姓的钱财,使得没钱的人家都逃到外地去了;还有一个原因是邺这个地方年年闹旱灾。 师:那么,如果我们说得更简洁些,可以用那个成语来概括?师总结板书:天灾人祸 4、师:看来同学们都已明白了事情的真相,西门豹明白了吗?造成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找到了,那么该怎么办呢?我们作这样一个假设,假如当初魏王派往邺的不是西门豹,而是其他官员,该官员也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他会怎么说,怎么做?(生说) 师:老师也在想西门豹权力不是很大吗?直接派兵把巫婆、官绅抓起来不就行了嘛!西门豹有没有这么做?为什么不这么做?他听了老大爷的话后是怎么说的?你觉得西门豹的做法巧妙在哪里? 4.出示小黑板或投影片理解句子含义。 西门豹说:“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从表面上看,河伯确实很灵。因为河伯要娶媳妇后的确没有发过大水。但实质是,漳河没有发过水是因为这里降水量少。“年年闹旱灾”就是证明。巫婆官绅恰恰利用了这里的气候条件来欺骗老百姓,西门豹讲这句话时心里已经明白河伯娶媳妇是个骗局。“还真灵啊”是反话,带有讽刺意味。“下一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说明西门豹已经根据了解到的情况,想好了对策。 这一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即含蓄地总结了上面的调查结果,又引出了下文。暗示西门豹已想好了惩治首恶分子的好办法。) 过渡语:西门豹会怎样做呢?请同学们看课文第(10-12)段。 (二)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1、提出要求,合作学习。

Unit2 The Olympic Games公开课教案

Unit2 The Olympic Games Period 1 Warming up I. Teaching aims and demands 1. Learn and master th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this period. 2. Train the reading and speaking ability. 3. Train the ability to use the Internet to search for some useful information. II. Teaching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 Train the reading ability—skimming and scanning. Step1 Warming up 【知识链接】 你对奥运会了解吗?试着翻译以下词汇 Emblem (会徽) Motto (口号)Torch (火炬)Mascot (吉祥物) Stadium (体育馆)Green Olympics _________ The Olympic flag __________ Test your knowledge with this quiz. 1.How often are the Olympic Games held? A. once every 2 years B. once every 4 years C. once every 3 years 2. What events were there in the ancient Olympic Games? A. Running, jumping, shooting, throwing, wrestling, B. Table tennis, jumping, volleyball, swimming 3. When did the ancient Olympic Games stop? A. 398 AD B. 393AD 4. How many competitors from how many country competed in 1896 Olympic Games? A. There were 311 competitors from 13 countries. B. There were 1131 competitors from 113 countries. 5. When did China first take part in the Olympic Games? A. In 1932 B. In 1940 6. What’s the motto of Beijing Olympic Games? A. welcome to Beijing B. new Beijing, new Olympics C. One world, one dream. 7. How many competitors from how many country take part in the 27th Summer Olympics in Sydney? A.Over 10,000 athletes; 199 countries B. Over 10,000 athletes; 184 countries 8 .How many gold medals did China get in the 2008 Beijing Olympics? A. 50 B. 49 C.51

《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

《西门豹治邺》教学设 计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西门豹治邺》讲述了西门豹初到邺地,发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通过调查,了解到那里的官绅和巫婆勾结在一起为害百姓,便设计破除迷信,大力兴修水利,使邺地繁荣起来的故事。文章刻画了西门豹有勇有谋,敢作敢为,与民作主,为民除害的形象。描写了西门豹如何将计就计,惩除邪恶,除害兴利,重点记叙了西门豹破除迷信的经过。文章在写作上主次分明,详略得当。文章中最值得悉心品味的就是人物语言。通过品味人物语言,就会让人透过平淡的文字,发现西门豹超常的智慧。通过品味人物语言,就会透过西门豹平静的外表感知他丰富的内心世界。通过品味人物语言,就会体会到他惩恶扬善,崇尚科学的美好品质。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体会西门豹非凡的智慧和管理才能,受到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教育。 2、抓住西门豹的言行,领会西门豹破除迷信的巧妙,体会出西门豹尊重科学,破除迷信的品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 了解西门豹破除迷信的方法及其巧妙之处。 四、教学难点: 抓住西门豹的言行,领会西门豹将计就计破除迷信的巧妙。 五、设计理念: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我在本课的教学中,遵循课标精神,依据“语文课语言是根,是本,是一切的凭借与基础”的教学理念,紧抓住语言这根知识和能力,思维和情感的缰绳,引导学生采用边读边思考的读书方法反复品读、潜心体会人物语言,品味出语言的丰富内涵。学生在品味语言的同时,不仅学到了阅读方法,而且形象生动地感知了西门豹破除迷信的方法之巧妙,感悟到西门豹有勇有谋,敢作敢为,与民作主,为民除害的形象。 六、教学过程: 1、设置悬念,揭示课题: 2、初读课文,感知引疑 思考:课文讲了怎样的一件事? 3、合作探究、美读课文

《写作教程》第二版(小教)教案

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教 师 教 案 课程名称:《写作教程》 任课教师:文禄林 教学单位:湖南幼专大学语文组

课程教学基本信息

教学进度安排表 注:本学期除法定节假日及学生见习、考试等,实际授课时间为17周。 此教学进度安排可能会根据实际教学需要适当调整。

写作的含义 教学目标 把握写作的含义、特性和功能。 教学重点 把握写作的含义、特性和功能。 教学难点 把握写作的含义、特性和功能。 教学方法 提问、讨论 教学准备 范文、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总第1课时 导入 新学期第一堂课,简单自我介绍。 概说 关于教材的三个特点:学练合一三位一体与时俱进 引言 你会写文章吗? 你写过多少文章? 你文章写得怎么样? 你想写出很多很好的文章吗? 新授 一、什么是写作 “写”的本义:形象而又贴切地表达出了写作的内涵和特征 喜鹊筑巢的启示:客观性、主观性、结构性、载体性 写作的定义:是一个以语言符号为媒介进行记载传播、表情达意、交流共享的表义系统。 语义三角:文章是主客观的统一体。 写作的媒介:口头语和书面语。 “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需发表意见,才渐渐的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是‘杭育杭育派’”。 ——鲁迅 “语言符号”的深远意义。 二、写作的文体:杂交文体之说,“太极图”。 “阴阳鱼”

第二课时总第2课时 三、写作的特性: 1、社会性。 2、个体性。 3、综合性。 4、实践性。 四、写作的功能:记录与传播、认知与审美、宣泄与共鸣。 1、交流思想,传递信息。 2、总结经验,传播知识。 3、制造舆论,谋求发展。 4、表达感情,增强技能 板书设计 1、交流思想,传递信息。 2、总结经验,传播知识。 3、制造舆论,谋求发展。 4、表达感情,增强技能 教学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