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二甲苯制备2_4_2_6_二甲基苯胺

间二甲苯制备2_4_2_6_二甲基苯胺

危险化学品间二甲苯危险特性

危险化学品间二甲苯危险特性 标识中文名:1,3二甲苯;间二甲 苯 英文名:1,3-xykene;m-xylene 分子式:C8H10 分子量:106.17 UN编号:1307 危规号:33535 RTECS号: CAS号: 108-38-3 理化性质性状: 无色透明液体,有类似甲苯的气味 熔点/℃ -47.9 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 乙醚、氯仿等多数有机物。 沸点/℃ 139 相对密度(水=1) 0.86 饱和蒸气压/kpa 1.33 (28.3℃) 相对密度(空气=1) 3.66 临界温度/℃ 343.9 燃烧热(kJ.mol-1) 4549.5 临界压力/Mpa 3.54 最小引燃能量/mJ 燃烧爆炸危燃烧性:易燃燃烧分解产物 CO CO2 闪点/℃:25 聚合危害:不聚合 爆炸极限(体积分数)/% 1.1-7.0 稳定性:稳定 引燃温度/℃ 525 禁忌物:强氧化剂

险性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干粉、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毒性接触限值:中国MAC 100mg/m3 美国TVL-TWA OSHA 100ppm,434mg/m3 ACGIH 100ppm,434mg/m3 TLV-STEL ACGIH 150ppm,651mg/m3 对人体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高浓度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短时间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步态蹣跚、意识模糊。重症者可有躁动、抽搐、昏迷。慢性中毒:长期接触可发生神经衰弱综合症,肝肿大,女工月经异常等。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急救 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和清水彻底冲洗。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畅通;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防护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个体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隔离式呼吸器。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邻甲苯胺法测定血清

邻甲苯胺法测定血清(浆)葡萄糖 [原理] 在热的醋酸溶液中,葡萄糖醛基与邻甲苯胺缩合、脱水,生成希夫氏碱(Schiff base ),经分子重排生成蓝绿色化合物,其颜色深浅在一定范围内与血糖浓度成正比。 [试剂] 1.邻甲苯胺试剂 称取硫脲(AR)2.5g ,溶于冰醋酸(AR)750ml 中。将此液转入1 L 容量瓶内,加邻甲苯胺150ml ,2.4%硼酸溶液100ml ,用冰醋酸定容至刻度。此溶液应置棕色瓶内室温保存,至少可应用2个月。新配制试剂应放置24h 后待“老化”使用,否则反应产物的吸光度低。 2.100mmol/L 葡萄糖标准贮存液 称取已干燥恒重的无水葡萄糖1.802g ,溶于12mmol/L 苯甲酸溶液约70ml 中,以12mmol/L 苯甲酸溶液定容至100ml 。2h 以后方可使用。 3.5.0mmol/L 葡萄糖标准应用液 吸取葡萄糖标准贮存液5.0ml 放于100ml 容量瓶中,用12mmol/L 苯甲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混匀。 4.0.3mol/L 三氯醋酸溶液 称取三氯醋酸5g ,溶于蒸馏水70ml 中,然后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 ,混匀即可。 [主要器材] 1.试管及试管架 2.刻度吸量管 3.721型分光光度计 [操作步骤] 1. 血清、血浆、脑脊液及清亮的胸腹水按表8操作。 CHOH —CHOH CHOH —CHO HO —CH 2 葡萄糖 羟甲基糠醛 HC CH O C C CHO OH — CH 2 2 羟甲基糠醛 邻甲苯胺 醛亚胺(蓝绿色) HC CH O C C CHO OH —CH 2 HC CH O C C CH= OH —CH 2 N + H 2N

化工有限公司年产4000吨 N,N-二甲基苯胺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

XXXXXX 年产4000吨 N,N-二甲基苯胺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报告书 XXXXXX 资质编号:苏安评-PJ246 2004年2月

XXXXXX 年产4000吨 N,N-二甲基苯胺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报告书 法人代表: 审核定稿: 课题组长: 二○○四年二月

XXXXXX 年产4000吨 N,N-二甲基苯胺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报告书 评价人员

前言 XXXXXX是洪泽银珠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与新加坡大洋公司出资组建合资公司。公司组建后,利用自身的资源与地域优势,新建了年产20万吨元明粉公司,该工程于2002年9月破土动工,2003年4月竣工投产。 XXXXXX将主导产品元明粉做大做强的同时,把目光放在用新工艺、新技术生产高品质、高附加值、高回报率的有机精细化工产品上,以技术制胜、品质制胜、环保制胜来赢得市场竞争。为了满足市场需要,架建新的产品结构,走多元化发展道路,公司提出实施年产4000吨N,N-二甲基苯胺项目。该项目实施后,将会大大提升国内N,N-二甲基苯胺的生产技术水平,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并为实现用高品质有机精细化工产品抢占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和制高点的产品策略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有力地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因此建设该项目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很有投资的必要。 由于本项目的生产过程中存在着火灾、爆炸、中毒、噪声等危险及有害因素,为确保项目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与主体工程实现设计、施工、投产使用的“三同时”,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原劳动部第3号令和第10号令、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工作的通知》(安监管办字[2001]年39号)、江苏省人民政府第181号令《江苏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江苏省人民政府

国际上间二甲苯的发展概况

国际上间二甲苯的发展概况 2004年世界上邻二甲苯的总生产能力约为441万吨/年,产量约为348万吨/年,装置平均开工率约为78.9%,其中亚洲地区的生产能力为216万吨/年,产最为180万吨/年,装置平均开工率约为83.0%,产能和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位。其中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邻二甲苯生产国,生产能力约为53.4万吨/年,约占世界邻二甲苯总生产能力的12.1%。 2004年世界上最大的邻二甲苯生产商是美国的埃克森美孚公司,其生产能力为49.0万吨/年,约占世界总产能的11.0%[1];其次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其生产能力为40万吨/年,约占总产能的9.0%。2004年世界邻二甲苯的总消费量约为324.6万吨,总体低于供应量。 目前,世界上用于生产苯酑的邻二甲苯占其总消费量的94%,苯酐的产能及消费量代表着邻二甲苯的消费量的增减。据美国SRl咨询公司分析[2],2004年世界邻苯二甲酸酐需求的年均增长速度为4%-5%,预计未来几年仍将继续以这一速度增长。在未来几年,由于邻二甲苯受下游产品需求的变化,各国、各地区生产能力将有所改变:由于美国苯酐需求疲软,邻二甲苯消费量缩,生产能力变小;欧洲及亚洲生产能力及消费量有所上升,预计到2008年,世界邻二甲苯的总生能力将达到460.3万吨,总消费量将达到约395.8万吨。 2.1美国 截止到2001年1月1日,BP公司和Koch工业公司是美国间二甲苯的生产厂家,两家生产能力共计267kt/a,见表1-1。 表1-1美国间二甲苯生产厂家 BP(当时的Amoco)在1977年开始生产高纯度间二甲苯(大于98. 5%),当时投产能力为80kt/a ,之后扩至100 kt/a,最后生产能力达到217 kt/a,其产品运至伊利诺斯州Joliet用于生产间苯二甲酸。Koch工业公司在1998 年涉及MX 业务,采用Sorb ex 工艺,装置生产能力为50 kt/a ,产品供给Eastman化学公司在田纳西州Kingsport的70kt/a的IPA装置。美国大部分MX用于生产IPA,少量MX用于生

溶剂回收中DMA和N,N—二甲基苯胺的快速测定

溶剂回收中DMA和N,N—二甲基苯胺的快速测定 摘要:本文建立了利用气相色谱标准曲线法测定回收溶剂中N,N-二甲基乙酰胺和N,N-二甲基苯胺的方法。实验发现,本方法对N,N-二甲基乙酰胺和N,N-二甲基苯胺检测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可达0.5ppm,回收率为97.1~101.7%,精密度RSD﹦0.015%,满足生产控制的需求。该分析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适用于甲基硫菌灵生产过程中脱水塔顶、回收水槽、脱水中间槽等样品中N,N-二甲基乙酰胺和N,N-二甲基苯胺的快速测定。 关键词:气相色谱标准曲线法N,N-二甲基乙酰胺N,N-二甲基苯胺 本公司甲基硫菌灵原药生产工艺中使用N,N-二甲基乙酰胺和N,N-二甲基苯胺作溶剂,采用精馏法对两种物质进行回收加以利用,需建立快速测定N,N-二甲基乙酰胺和N,N-二甲基苯胺的分析方法对生产进行控制。采用气相色谱标准曲线法进行测定,实验发现,气相色谱标准曲线法方法简便,分析时间短,分析成本低,故采用该方法进行生产控制。 二、结果与讨论 1.线性范围,回收率、精密度测定: 1.1线性范围 1.1.1DMA母液M-1的配制: 准确称取62.5g(精确到0.1g)N,N-二甲基乙酰胺到250mL容量瓶中,蒸馏水定容,摇匀。 系列标样的配制: 上述溶液以蒸馏水定容到刻度摇匀。 从上述系列标样中准确移取2mL到25mL容量瓶中,甲醇稀释,定容到刻度,摇匀。 根据散点图可以绘制出曲线的R2值为0.9999,线性范围为:0.002 mg/25ml~ 0.2 mg/25ml。 1.1.2CAT母液M-2的配制: 准确称取12.5g(精确到0.0002g)N,N-二甲基苯胺到250mL容量瓶中,甲醇定容,摇匀。 系列标样的配制: 上述溶液以甲醇定容到刻度摇匀。 从上述系列标样中准确移取2mL到25mL容量瓶中,加入2mL蒸馏水,甲醇稀释,定容到刻度,摇匀。进样后根据峰面积得出下图: 根据散点图可以绘制出曲线的R2值为0.9998,线性范围为:0.0002 mg/25ml~0.02 mg/25ml。 1.2 回收率 1.2.1样品制备 1.2.1.1准确称取1g(精确值0.0002g)DMA到250到250mL容量瓶中,甲醇定容,摇匀。(溶液A); 1.2.1.2准确称取0.1g(精确值0.0002g)DMA到250到250mL容量瓶中,甲醇定容,摇匀。(溶液B); 1.2.1.3分别从溶液A和溶液B中移取2ml到25ml容量瓶中,用甲醇定容到刻度,摇匀,进样平行分析。

4-氯邻甲苯胺

4-氯邻甲苯胺化学品安全技 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4-氯邻甲苯胺 化学品英文名称:4-chloro-o-toluidine 中文名称2:3-氯-6-氨基甲苯 英文名称2:4-chloro-2-methylaniline 技术说明书编码:2593CAS No.: 95-69-2 分子式: C 7H 8CIN 分子量:141.6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健康危害: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会中毒。对眼睛、皮肤有刺激作用。受热分解释出氮氧化物和氯烟雾。本品进入体内能形成高铁血红蛋白,可致紫绀。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氯化氢。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不宜用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4-氯邻甲苯胺 95-69-2

邻甲苯胺MSDS

邻甲苯胺 ?CAS No. ?95-53-4 ?危险货物编号. ?61750 ?别名 ?2-甲基苯胺 ?分子式 ?C7H9N ?英文名 ?2-toluidine ?分子量 ?107.15 邻甲苯胺的物理化学性质 ?外观与性状: 无色或淡黄色油状液体。 ?相对密度: 1.00 ?相对蒸气密度: 3.69 ?熔点: -24.4 ?沸点: 199.7 ?浓度: 纯品 ?饱和蒸气压: 0.13(44℃) ?溶解性: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稀酸。 ?燃烧热(kJ/mol): 4054.3 ?临界温度(℃): 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邻甲苯胺的用途 用作染料中间体、有机合成及合成糖精等。 邻甲苯胺的操作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 邻甲苯胺的运输性 ?危险货物编号: 61750 ?UN编号: 1708 ?包装标志: 无资料 ?包装类别: Z01 ?包装方法: 无资料。 ?运输注意事项: 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碱类、酯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车船必须彻底清洗、消毒,否则不得装运其它物品。船运时,配装位置应远离卧室、厨房,并与机舱、电源、火源等部位隔离。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

n-n二甲基苯胺

N,N-二甲基苯胺 中文名称:N,N-二甲基苯胺,中文别名:N,N-二甲苯胺;二甲基氨苯;二甲基替苯胺,英文名称:N,N-Dimethylaniline,英文别名:N,N-Dimethyl aniline; N,N-Dimethylbenzenamine; Aniline,N,N-dimethyl-; Benzenamine,N,N-dimethyl-; Dimethylphylamine; N,N-dimethylphenylamine; N,N-(Dimethylamino)benzene; N,N-dimethylanilinium iodide; N,N-dimethylaniline hydrochloride (1:1); N,N-dimethylaniline sulfate (1:1); N,N-dimethylanilinium。 1化学物质 CAS号:121-69-7 EINECS:204-493-5 分子式:C8H11N 分子量:121.187 2性质 淡黄色油状,有特殊气味液体 熔点:2.5℃ 沸点:193~194℃ 密度:0.96 g/ml 闪点:73℃ 凝固点[1]1.5~2.5℃ 闪点(开杯)62.8℃ 黏度(25℃)1.5mPa·s。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酸溶液、乙醇、乙醚、氯仿、四氯化碳、苯。 可燃,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1.2%~7.0%(体积)。 本品剧毒,能使人呼吸短促而致死,LD50280mg/kg,车间内气体最高容许浓度为 5mg/m3。

3质量指标 产品质量指标(HG/T3396-2001) 外观:浅黄至黄色液体 干品结晶点%≥2.0 (一级品)1.8 (二级品) N,N-二甲苯胺%≥ 99.0 (一级品) 98.5(二级品) N,N-甲基苯胺%≤ 0.5 (一级品) 0.7(二级品) 苯胺%≤ 0.03 (一级品) 0.05(二级品) 水分%≤ 0.1 (一级品) 0.3(二级品) 4主要用途 [2]用作染料中间体,用于制香兰素、偶氮染料、三苯基甲烷染料,也可作溶剂、稳定剂、分析试剂等。 应用:通常为10%的苯乙烯溶液,称为2#促进剂。常与2#固化剂(过氧化二苯甲酰)配合使用。在树脂中含有大量游离酚或聚酯分子链中含有大分子支链的分子结构的场合,是很有效的固化系统。(如对于乙烯基酯树脂固化、双酚A类聚酯树脂的固化、氯桥酸酐类聚酯树脂等。) 包装:小口铁皮桶、铁桶包装。 5物质毒性

二甲基苯胺

2,4-二甲基苯胺和2,6-二甲基苯胺产品简介 一、产品介绍 1、2,4-二甲基苯胺 产品英文名2,4-Dimethylaniline;2,4-Xylidine 分子式(CH3)2C6H3NH2 产品用途染料中间体,可制备乳胶成色剂,亦可用于有机合成及药物制造。 毒性防护高毒。通过吞咽、吸入蒸气或经皮肤吸收而引起中毒,其中毒类似于苯胺的血液中毒,生成高铁血红蛋白,造成对组织供氧不足。家兔经口LD50为620mg/kg,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5mg/m3。防护方法参照“苯胺”。 包装储运采用铁桶密封包装,贮存于阴凉、通风处。 物化性质无色油状液体。在光和空气中颜色变深。相对密度0.9723(40/4℃)。沸点214℃。熔点-14.3℃。折射率nD(20℃)1.5569。能与空气一同挥发。易燃。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苯及酸溶液。 2、2,6-二甲基苯胺 英文名称:2,6-Dimethylaniline 分子式:C8H11N 产品用途:是农药、医药及兽药的中间体。 外观和性状:无色油状液体,在光照和空气中颜色会变深,能与空气一同挥发,遇明火燃烧,高热分解,与氧化剂反应,有毒。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苯及酸溶液。 包装:采用铁桶密封包装,每桶净重200kg,储存于阴凉通风处。 二、生产工艺 利用2,4-二甲基硝基苯和2,6-二甲基硝基苯加氢制得2,4-二甲基苯胺和2,6-二甲基苯胺。 或利用间二甲基苯进行硝化、分离、加氢还原制得2,4-二甲基苯胺和2,6-二甲基苯胺。硝化制2,4-二甲基硝基苯和2,6-二甲基硝基苯按一定的比例,前者多后者少。 三、原料市场 专门生产2,4-二甲基硝基苯和2,6-二甲基硝基苯的厂家较少,大部分厂家主要生产2,4-二甲基苯胺和2,6-二甲基苯胺。当前原料市场价格:2,4-二甲基硝基苯约16000元/ 四、生产厂家

邻联甲苯胺

邻联甲苯胺 109-61805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3,3'-二甲基联苯胺 化学品英文名称:3,3'-dimethylbenzidine 中文名称2:邻联甲苯胺 英文名称2:o-tolidine 技术说明书编码:691 CAS No.:119-93-7 分子式:C14H16N2 分子量:212.3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本品对呼吸道和眼有刺激性。对皮肤无刺激性;易经皮肤吸收。慢性影响:无长期职业性接触致慢性影响的报道。动物喂饲本品可导致肾损害甚至肾功能衰竭。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三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四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可燃。遇明火、高热可燃。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采用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第五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邻联甲苯胺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六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 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 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较高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及时换洗工作服。工作前后不饮酒,用温水洗澡。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主要用途:用作染料、乌来糖树脂的交联剂、鉴定金及水中游离氯的试剂。 废弃处置方法: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焚烧炉排出的氮氧化物通过洗涤器除去。 运输注意事项: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氧化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邻甲苯胺特性及制备技术

邻甲苯胺制备技术 1.化学性质:与苯胺相似。与酸生成盐。与亚硝酸发生重氮化反应,生成重氮化合物。与醇、卤代烃、烯烃等反应,生成N-烷基化合物。在芳核上能发生烷基化、卤化、磺化、硝化、亚硝化等反应,发生在氨基的邻位和对位。与粉末状硫加热到200 ℃生成噻唑环。在稀硫酸中用铬酸、二氧化锰氧化时,根据条件不同,生成对甲苯醌、2,2'-二甲基偶氮苯或邻硝基甲苯等。用锂还原时得到2-甲基环己胺。 合成方法 1.由邻硝基甲苯还原而得。还原反应可利用铁粉作还原剂,也可在铜催化剂存在下于260-280℃进行加氢反应制得邻甲苯胺。工业品邻甲苯胺的含量(总氨基物含量)在99%以上,加氢还原法每吨产品消耗邻硝基甲苯1300kg、氢气940m3。 2.其制备方法是由邻硝基甲苯经催化加氢还原制得。由于加氢催化剂的不同,反应条件各异,如用铜催化剂,反应温度260℃,也可用镍催化剂。 精制方法:按照制造方法不同,含有间甲苯胺、对甲苯胺、硝基甲苯等杂质。特别是对甲苯胺含量较多,并含有微量的水分。精制方法和苯胺类似,但用蒸馏的方法难以将其他的甲苯胺分离。因此首先将粗制邻甲苯胺蒸馏两次,再溶解于四倍体积的乙醚中,加入等当量的草酸乙醚溶液。将生成的对甲苯胺草酸盐过滤除去,滤液蒸去乙醚后滤出生成的邻甲苯胺草酸盐。用含有草酸的水重结晶5次,再用碳酸钠溶液处理。游离出的邻甲苯胺用氯化钙干燥后减压蒸馏三次可得纯品。 3.取邻硝基甲苯在稀酸介质中用铁粉还原,然后分离。上述所得邻甲苯胺粗品加酸溶解成盐,再加氢氧化钠沉淀,即得纯品。 工业价值 1.用于制备偶氮染料、三苯甲烷染料、硫化促进剂和糖精等。也用作分析试剂。 2.用于有机合成,用作分析试剂、染料中间体。 3.用于制备硫化蓝、硫化淡黄GC、硫化黄棕5G、色酚AS-D、红色基RL、大红色基G、枣红色基GBC、酸性桃红3B、还原桃红R、碱性品红和碱性桃红T等。在医药工业用于制备邻氯青霉素、安眠酮、必嗽平、若丁等。农药工业用于合成杀虫脒。还用于合成硫化促进剂DT、BG、PR等。 4.用作染料中间体,用于有机合成及合成糖精等。

间二甲苯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开封大学 学生毕业论文 题目间二甲苯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年级09及专业有机化工班1班 学生姓名徐红松起止时间3-20 — 指导教师王明瑞职称教师 年月日

目录 论文摘要 (2) 一、间二甲苯MX (3) (一)MX的结构及性质 (3) 1.结构 (3) 2.物理性质 (3) 3.化学性质 (3) (二)MX的用途 (3) (三)MX危害性 (5) 二、间二甲苯的分离工艺 (5) (一)吸附法分离 (5) (二)络合法分法 (6) (三)磺化水解法 (7) 三、间二甲苯的发展状况及市场展望 (7) (一)国外发展状况 (7) (二)国内发展状况 (8) (三)生产现状 (9) (四)市场需求 (11) (五)发展前景 (11) 四、小结 (12)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论文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间二甲苯的性质、用途、危害及其分离工艺,重点对其分离工艺进行了阐述,主要有络合分离法、吸附分离法及磺化水解法等,同时也综述了间二甲苯的发展历史和特性,阐明了发展间二甲苯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 间二甲苯合成络合吸附分离

间二甲苯及其发展技术与发展前景 (09有机一班徐红松) 一、间二甲苯MX (一)MX的结构及性质 1.结构 间二甲苯又名1,3-二甲苯,分子式: C 8H 10 ,为苯的同系物之一,与1,2-二甲 苯和1,4-二甲苯互为同分异构体,其结构式为: 、, 1.物理性质 间二甲苯是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芳香气味。熔点:-48 °C,沸点:139 °C,密度:0.86 g/mL。 2.化学性质 间二甲苯不溶于水,溶于乙醇和乙醚。能够发生磺化、硝化、卤代等取代反应。与三氧化铬作用生成异钛酸,可与空气氧化反应生成羧酸。其蒸气会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强氧化剂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1,3-二甲苯易燃易爆,又有一定毒性,使用时应特别小心,它进行磺化、硝化、卤代等取代反应时,因为空间位阻的问题,产物主要为4位取代物;氧化产物为1,3-苯二甲酸盐;由于甲基的推电子效应,1,3-二甲苯也可以在强路易斯酸的催化下发生各类傅-克反应。 (二)间二甲苯的用途 MX主要有以下应用:第一做异构化的原料, 生产PX和OX;第二作溶剂或调和汽油的组分;第三生产树脂和精细化工产品。其中利用MX 生产其衍生物是新兴开发的用途,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利用MX 可以生产下述产品。 1.间苯二甲酸(IPA) MX通过氧化反应可以制取IPA。IPA 的最大应用是生产不饱和聚酯树脂, 这种树脂可以应用在建筑、交通和海洋领域。IPA 可以提高树脂材料的强度、韧性、抗疲劳和抗腐蚀性。IPA 第二大应用是作为表面涂料, 它可以和多羟基醇反应生

对间二甲苯及其生产技术的探讨

对间二甲苯及其生产技术的探讨 摘要:间二甲苯是混合二甲苯的成分之一。在混合二甲苯的3种异构体中,间二甲苯的含量最高。70年代以后,日本三菱瓦斯化学公司开发了络合法分离高纯度间二甲苯的生产工艺。高纯度间二甲苯分离工艺的开发,为间二甲苯的工业应用提供了前提条件。目前,间二甲苯生产间苯二甲酸的工业应用已具有一定的规模。 关键词:间二甲苯生产技术磺化法 间二甲苯(MX) 是混合二甲苯和C8 芳烃的一种组分。混合二甲苯含邻二甲苯(OX)、对二甲苯(PX) 和MX 3 种二甲苯异构体;C8芳烃除含有以上3 种二甲苯异构体之外, 一般还含有乙苯。在混合二甲苯中,MX 的含量最大,但是目前它在工业上的用量却远不及其它两种异构体,这主要是MX 的性质与其它异构体的性质接近,特别是MX和PX的沸点相差很小,长期以来人们找不到用比较经济的方法从异构体中分离出高纯度MX 的方法。 一、间二甲苯与乙苯等的比较 一种二甲苯异构体和乙苯由于结构相似而具有相似的物理性质。 邻二甲苯和间二甲苯的沸点差是 5.29℃,对二甲苯和乙苯的沸点差是2.18℃,对二甲苯和间二甲苯的沸点差是0.75℃。4种异构体中,对二甲苯的凝固点与其它种相差较大。对二甲苯与间二甲苯的沸点差小,传统精馏方法不能分离这两种异构体。目前采用的方法有吸附分离法、深冷结晶法、反应蒸馏法、共沸蒸馏法、磺化法等。其中吸附法和磺化法是可以直接生产间二甲苯的工亚化方法磺化法是比较落后的工艺,但我国目前仍在沿用深冷结晶法和吸附法是可以直接生产对二甲苯的工业化方法反应蒸馏法、共沸蒸馏法可以直接分离出间二甲苯,但目前还未见工业化报道。 二、间二甲苯的生产技术 1.吸附分离法 吸附分离法是70年代工业化并迅速处于领先地位的二甲苯分离方法。吸附分离法先用于分离对二甲苯,代表性的技术是UOP公司的工艺和日本Toray公司的Aromax工艺。以后,UOP公司又开发了吸附分离二甲苯的Sorbex工艺。 国内江苏省丹阳市东联化工有限公司8000t/a间二甲苯装置采用“异沟-吸附分离”工艺,以邻二甲苯为原料,采用气相分子筛RAX1吸附分离间二甲苯。 组合工艺由异构化、吸附分离和精密分馏三个单元组成,各种化工单元设备70 余台。原料邻二甲苯或含低乙苯的混合二甲苯与返回的邻、对二甲苯经与反应产物换热,一起进加热炉,加热到反应温度后进异构化反应器,反应物料经换热冷却后进脱轻芳烃塔,塔顶脱除轻组份,塔底流出物进脱邻二甲苯塔,塔顶蒸出间、对二甲苯,塔釜物料送入脱重芳烃塔,塔顶蒸出邻二甲苯返回作异构化原料,塔釜出重芳烃。脱邻二甲苯塔顶蒸出间、对二甲苯经蒸发器蒸发并加热进入吸附柱,吸余液为间二甲苯,经冷却后进入吸余液罐。吸附剂选择吸附对二甲苯,接近平衡时用经蒸发、加热的甲苯作脱附剂进行脱附,脱附液经冷却后进入脱附液罐。置换过程是用脱附下来的对二甲苯作置换剂,经蒸发、加热进入吸附柱,置换出吸附剂中残留的间二甲苯,置换区出料随吸附进料一起进入吸附区。脱附液经中间罐进入脱附液塔,塔顶蒸出脱附剂甲苯,塔釜高浓度对二甲苯一部分去吸附作置换剂,其余的返回原料罐作异构化原料。吸余液经吸余液罐进入吸余塔,

危化品MSDS-邻联甲苯胺

邻联甲苯胺 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中文名:邻联甲苯胺 英文名:o-Tolidine 中文别名:邻联甲苯胺;3,3'-二甲基联苯胺;4,4'-二氨基-3,3'-二甲基联苯 英文别名:o-Tolidine;3,3'-Dimethylbenzidine;4,4'-Bianisidine 推荐用途:科研限制用途:不可作为药物或其它用途。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 危险性类别: 2.2 侵入途径:经口、经皮 2.3 健康危害:本品眼和皮肤有刺激性。易经皮肤吸收。其毒性类似苯胺,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无长期职业性接触致慢性影响的报道。动物喂饲本品可导致肾损害甚至肾功能衰竭。 2.4 环境危害:对水生生物有毒。 2.5 燃爆危险:可燃,其粉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3. 成分/组成信息 组成信息主要成分CAS RN 含量(%) 纯品邻联甲苯胺邻联甲苯胺119-93-7 无资料 4. 急救措施 4.1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 分钟。如有不适感,就医。 4.2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 分钟。如有不适感,就医。 4.3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4.4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5. 消防措施 5.1 危险特性:可燃。遇明火、高热可燃。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5.2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 氮氧化物 5.3 灭火方法:采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5.4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6. 泄漏应急处理 6.1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消除所有点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塑料布覆盖泄漏物,减少飞散。勿使水进入包装容器内。用洁净的铲子收集泄漏物,置于干净、干燥、盖子较松的容器中,将容器移离泄漏区。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4-氨基-N,N-二甲基苯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产品名称: N,N-二甲基-对苯二胺按照GB/T 16483、GB/T 17519 编制修订日期: 2019年7月15日最初编制日期: 2019年7月15日版本: 1.0 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N,N-二甲基-对苯二胺 化学品英文名:4-amino-N,N-dimethylaniline 企业名称: 企业地址: 邮编: 传真: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地址: 企业应急电话: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用于有机合成,用作分析试剂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 吞咽会中毒。皮肤接触会中毒。吸入会中毒。 GHS危险性类别: 急性经口毒性类别 3 急性经皮肤毒性类别 3 急性吸入毒性类别 3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性说明: H301 吞咽会中毒 H311 皮肤接触会中毒 H331 吸入会中毒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 —— P264 作业后彻底清洗。

——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使用。 事故响应: —— P301+P310 如误吞咽: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 P321 具体治疗( 见本标签上的…… )。 —— P330 漱口。 —— P302+P352 如皮肤沾染:用水充分清洗。 —— P312 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 P361+P364 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 P304+P340 如误吸入:将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体位。 —— P311 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安全储存: ——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 P403+P233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容器密闭。 废弃处置: —— P501 按当地法规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和化学危险:无资料 健康危害:吞咽会中毒。皮肤接触会中毒。吸入会中毒。 环境危害:无资料 第3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第4部分急救措施 急救: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眼晴接触:分开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泻。就医 对保护施救者的忠告:将患者转移到安全的场所。咨询医生。出示此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对医生的特别提示:无资料 第5部分消防措施

余氯测定-邻联甲苯胺比色法

余氯测定方法余氯是指水经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余留在水中的氯。 余氯有三种形式: ●总余氯:包括HOCl,NH2Cl,NHCl2等。 ●化合余氯:包括NH2Cl,NHCl2及其他氯胺类化合物。 ●游离余氯:包括HOCl及OCl-等。 余氯可用邻联甲苯胺比色法、邻联甲苯胺-亚砷酸盐比色法、N,N-乙基对苯胺-硫酸亚铁胺容量法测定。下面介绍较简单方便的邻联甲苯胺比色法,可测定总余氯及游离余氯。 邻联甲苯胺比色法 一、应用范围 ●本法适用于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的总余氯及游离余氯。 ●水中含有悬浮性物质时干扰测定,可用离心法去除。干扰物质的最高允许含量如下:高 铁:0.2mg/l;四价锰:0.01mg/l;亚硝酸盐: 0.2mg/l。 ●本法最低检测浓度为0.01mg/l余氯。 二、原理 在pH值小于1.8的酸性溶液中,余氯与邻联甲苯胺反应,生成黄色的醌式化合物,用目视法进行比色定量:还可用重铬酸钾-铬酸钾溶液配制的永久性余氯标准溶液进行目视比色。 三、永久性余氯比色溶液的配制 磷酸盐缓冲贮备溶液:将无水磷酸氢二钠(Na2HPO4)和无水磷酸二氢钾(KH2PO4)置于105℃烘箱内2h,冷却后,分别称取22.86g和46.14g。将此两种试剂共溶于纯水中,并稀释至1000ml。至少静置4天,使其中胶状杂质凝聚沉淀,过滤。 磷酸盐缓冲溶液(pH6.45):吸取200.0ml磷酸盐缓冲贮备溶液,加纯水稀释至1000ml。 重铬酸钾-铬酸钾溶液:称取0.1550g干燥的重铬酸钾(K2Cr2O 7)及0.4650g铬酸钾(K2CrO4),溶于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并定容至1000ml。此溶液所产生的颜色相当于1mg/L余氯与邻联甲苯

实验一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蒽酮法

实验十二胰岛素、肾上腺素对血糖浓度的影响 血糖是指血液中糖,由于正常人血液中糖主要是葡萄糖,所以一般认为,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正常人空腹血糖浓度为4.4~6.7mmol/L(80~ 120mg/100ml)。 血糖是糖在体内的运输形式。全身各组织都从血液中摄取葡萄糖以氧化供能,特别是脑、肾、红细胞、视网膜等组织合成糖原能力极低,几乎没有糖原贮存,必须不断由血液供应葡萄糖。当血糖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严重妨碍脑等组织的能量代射,从而影响它们的功能。所以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血糖浓度的调节 血糖浓度能维持相对恒定是由于机体内存在一整套高效率的调节机制,精细地控制着血糖的来源与去路,使之达到动态平衡。 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神经系统对血糖浓度的调节作用主要通过下丘脑和自主神经系统对所控制激素的分泌,后者再通过影响血糖来源与去路关键酶的活性来实现。神经系统的调节最终通过细胞水平的调节来达到目的。 下丘脑一方面通过内脏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刺激肾上腺素的分泌;另

一方面也作用于胰岛α-细胞,使其分泌胰高血糖素;同时还可以直接作用于肝。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使肝细胞的磷酸化酶活化,使糖原分解加速;糖异生关键酶的活性增加,糖异生作用增加,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下丘脑还可通过兴奋迷走神经,使胰腺β-细胞分泌胰岛素,同时还可直接作用于肝,使肝细胞内糖原合成酶活化,促进肝糖原的合成;此外还抑制糖异生途径,促进糖的氧化和转化,总体上使血糖的去路增加,来源减少,最终达到使血糖浓度降低的目的。 激素 使血糖浓度降低的激素 :胰岛素 使血糖浓度升高的激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素、甲状腺素 它们对血糖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对糖代谢各主要途径的影响来实现的。 在激素发挥调节血糖浓度的作用中,最重要的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在应激时发挥作用,而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素等都可影响血糖水平,但在生理性调节中仅居次要地位。 胰岛素 使肌肉和脂肪组织细胞膜对葡萄糖的通透性增加,利于血糖进入这些组织进行代谢。 诱导葡萄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的合成,加速细胞内葡萄糖的分解利用。 通过使细胞内cAMP含量减少,激活糖原合成酶和丙酮酸脱氢酶系,抑制磷酸化酶和糖异生关键酶等,使糖原合成增加,糖的氧化利用、糖转变为脂肪的反应增加,血糖去路增快;使糖原分解和糖异生减少或受抑制,使血糖来源减少,最终使血糖浓度降低。 胰高血糖素 主要通过提高靶细胞内cAMP含量达到调节血糖浓度的目的。细胞内的cAMP 可激活依赖cAMP的蛋白激酶,后者通过酶蛋白的共价修饰改变细胞内酶的活性,即激活糖原分解和糖异生的关键酶,抑制糖原合成和糖氧化的关键酶,使血糖升高。 肾上腺素

二甲基苯胺

工作场所空气中二甲基苯胺气相色谱测定方法研究 阮小林﹡,吴邦华,吴川,张爱华,谢玉旋 (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广州 510300) 摘要建立了硅胶吸附管采样,毛细管气相色谱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二甲基苯胺方法。按照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检测方法研制规范进行方法学的研究,空气中二甲基苯胺经硅胶吸附管采集,无水乙醇超声解吸,在HP-FFAP毛细管气相色谱柱上分离,FID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考察了二甲基苯胺6种异构体的采样效率、硅胶吸附管的穿透容量、解吸效率、样品稳定性、及方法的检出限、精密度及方法的线性关系等指标。在所建立的测定条件下,二甲基苯胺各种异构体能完全分离,在0~100 mg/L方法能具有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999,相对标准偏差RSD<5%,检出限为0.1mg/L,平均采样效率大于98%,解吸效率为95.8~102.4%,样品在室温避光条件下至少可以保存7 d。方法各项指标均达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毒物检测方法的研制规范》要求,可应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二甲基苯胺浓度的监测。 [关键词] 二甲基苯胺,气相色谱,测定,工作场所空气 1引言 二甲基苯胺(DMAs)广泛用于有机合成、制药以及染料工业。常温下除3,4-DMA为固态外,其余5种异构体均为液态,具有一定的挥发性,蒸汽可经呼吸系统及经皮吸收,毒性与苯胺相似,形成高铁血红蛋白,造成组织缺氧,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其它脏器损伤,其中2,3-、2,4-、2,5-、2,6-二甲基苯胺列为可疑致癌物类。Palmiotto等报道以5%的盐酸溶液采集、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室内、外环境中几种DMA,Jimenez等以七氟丁酸酐衍生化,气相色谱分离电子捕获器测定2,4-DMA,Mohamed等则以液质联用方法测定血及尿样DMA[1~3]。我国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职业接触限值对其有明确的卫生标准,但是,尚未建立标准检测方法。本文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上,改进了采样方法,工作场所空气中二甲基苯胺用硅胶管采集,经无水乙醇解吸,HP-FFAP毛细管色谱柱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建立一种简单、准确的气相色谱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DMAs方法,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2实验部分 仪器与试剂 Agilent6890气相色谱仪,配有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自动进样器;HP-FFAP毛细管色谱柱,2008-05-26收稿;2009-04-26接受 本文系广东省科技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07B031512003)、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A2007056) ﹡E-mail:yuetangXL@https://www.360docs.net/doc/9812068752.html,

配置邻联甲苯胺溶液

珠江水中余氯的探究 胡公方、何江、黄雍相、钟琬婷、邓怡然、谢怡冰 一、研究背景 目前世界各地的饮用水一般都以加氯或加漂白粉进行消毒和除臭。我国运用水生产过程中也普遍采用氯消毒。在水厂的过滤后水中投加不同量的氯进行消毒时,由于水中含有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投氯后水会消耗一部分投氯量,水中尚存的氯是总余氯。总余氯具有消毒的效应,而自由性余氯表示消毒作用己经完成并可防止二次污染的后患。利用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产物氯胺进行氯胺消毒具有消毒效果稳定和管网中余氯维持较长时间的优点,并可以防止产生氯酚臭味,因此,在实际制水过程中测定出厂水的自由性余氯的同时,测定总余氯具有一定的卫生学意义。目前,我国有些城市供水已将总余氯列为必测项目。 另外,余氯的过量存在还可生成有机氯化物,对某些水生物产生有害作用。有实验表明,当余氯为0.16 mg/L时,大型蚤24h存活率为100%,48h存活率为90%;当余氯达到0.32 mg/L 时,大型蚤48h存活率为30%。在最小致死剂量(MLD=0.16mg/I)暴露下,40d慢性毒性结果显示水中余氯对大型蚤生长和生殖影响显著。[1] 当水中余氯为0.16 mg/L时,慢性毒性暴露中大型蚤的体长及生殖情况见表1。 表1 慢性毒性测试(40d暴露)中余氯对大型蚤 注:P<0.01。试验组余氯为0.16mg/L

根据表1结果,对照组的大型蚤在40d暴露后存活率为90%以上,没有超出生物毒性测试中对照组死亡率<10%的规定[2],生长和生殖状况都明显好于暴露于0.16mg/L余氯的试验组。 与对照组相比,暴露于含0.16 mg/L余氯水中的大型蚤4Od后的体长平均缩短1 .18 mm,差异极显著(p<0.01)。在生殖力指标中,从暴露开始到产下第一胎所用的时间从对照组的120h增加到449h,暴露期间所产幼蚤胎数从16胎降低到约4胎,40d内所生产的幼蚤数量则从近百只降低到约6只,反映试验动物暴露期受到水中余氯的严重影响,对其生殖生理系统产生相当程度的损伤。由此可见,余氯的过量存在对水生物可构成较大危害。 第三,余氯的过量存在,还会使饮用水的口感变差。饮用水作为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其质量会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二、研究目的 测定珠江水中的余氯含量,进一步了解珠江水水质情况;以便更好的改善饮用水质,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实验所得的结果可以为制作净水器提供依据。 三、研究方法 (1)通过上网,查阅文献等方式获取有关余氯的知识,知道余氯的利弊。 (2)通过培训,知道了测定余氯的方法,并选用适合的方法检测余氯。 (3)通过调查,了解珠江水分布情况,确定采集地点,进行余氯的测定。 (4)通过考察,亲身体验水净化的整个过程,知道了现在自来水厂消毒的一些方法。 四、研究过程 1、查找资料并参加培训:(10月8日-10月13日) 10月8日我们正式开始了对“同一江水”活动的研究。因为这一次我们的研究课题与生活息息相关,因而在实验之前就要求我们对珠江水甚至是我国与世界的水资源现状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所以我们利用国庆放假的时间在互联网上大量地收集资料,平时在学校的图书馆处处都可以看见我们忙碌的身影。不仅如此,我们小组内部还多次交流,综合每一位同学的意见与建议,就“中国与世界水资源现状及解决方案”总结了一篇论文。这时,我们的心中已经建立了社会小主人的责任心,面对即将开始的研究,我们充满信心。 这一次我们的研究课题选定了关于“测定珠江水中氯元素的含量”的研究。由于我们对专业知识的不熟悉,学校特别组织了老师对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培训,以便我们可以更好地开展我们的研究。上课的时间定在中午,虽然我们放弃了午睡时间,但是抱着对化学的无限兴趣和对珠江水资源污染问题的担忧,我们坚定地开始了研究。上课的内容是为了让我们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关于水的混凝沉淀实验、色度和浊度的测量的方法,学会水样的采集和保存、水质的分析等。只见课上,老师在电脑前生动地向我们讲解着各种化学现象,我们在实验桌前的热烈讨论,不同的思想在化学探究实验室里激情碰撞,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