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间结构导学案1 湘教版必修

城市空间结构导学案1 湘教版必修
城市空间结构导学案1 湘教版必修

城市空间结构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城市及城市区位的概念。

2、掌握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

3、学会城市区位选择的方法。

重点:城市的形成及空间布局原因分析

难点:城市的区位选择

预习学案:

1.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活动的居民聚居地。

2.区位是指。城市区位是指城市与外部、

和的事物之间所构成的空间关系。

3.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是指城市与周围的、、、等自然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由于自然地理过程通常是很缓慢的,因此自然地理区位对城市的影响是。

4.从自然地理区位因素的地形方面考虑: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大多分布在;热带地区城市多分布在,如:。山区的城市一般沿着

分布,如:。

5.从自然地理因素的气候方面考虑:世界的城市大多数分布在降水适中,气候适中的中低纬地区和沿海地区,城市分布特点是:。而荒漠干旱地区,由于过分

;高纬度寒冷地区,由于过分;热带雨林地区,由于过分;这些地区城市分布特点是:。

6.河流对城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防卫功能的区位选择;两条河流的汇合处,如等;河流的入海口处,如;,如英国的伦敦;,如江西省赣州市。

7.城市的经济地理区位是指的空间关系。这些经济事物有、、、、、等。城市经济地理区位并不是,它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的改善和的变化而变化。

8.邻近矿产资源地,有利于形成。如煤炭工业城市有:;钢铁工业城市有:;石油工业城市有:。交通也影响城市的形成和分布:邻近或者,有利于形成口岸城市。邻近多条铁路,尤其是铁路交汇处,有利于形成。如株洲、石家庄的形成与运输有关;扬州、济宁的是古运河的开辟而形成的。另外,还有港口城市、边境城市。

9.政治文化地理因素也会影响城市的区位。地位会促进城市的发展,如华盛顿、巴西利亚、堪培拉、伊斯兰堡等。宗教圣地:如。

10.城市空间布局特点:(1)。(2)。(3)。(4)等。

11:城市区位的选择简单来说:(1)避开;(2)码头应建在河流岸处;(3)地基要优于土质地基,天然土要优于人工土。注意防水和加固(4)最有利。地形平缓、地势低洼地区的城市,应建设排水设施。(4)居住区应布置在有污染的工业区的或上游。(5)最好有良好的植被,大面积水面区域的生态良好区。

[能力训练]

一、选择题

1.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是()A.沿海设城B.沿湖设城C.沿河设城D.沿铁路设城

2.由于金矿的开采而兴起的城市约翰内斯堡位于()A.美国B.英国C.埃及D.南非

3.下列城市位于京广线和陇海线交会处的是()A.石家庄B.郑州C.邯郸D.宝鸡

4.日本筑波兴起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海运进出口贸易发展的需要B.新建铁路交通枢纽的需要

C.发展风景名胜旅游的需要D.科学技术开发研究的需要

5.河网密度较大的平原地区,村落的平面形态呈()A.圆形 B.不规则的多边形C.带状D.不规则的圆形

6.英国伯明翰,美国匹兹堡,中国抚顺、开滦等城市兴起的共同原因是()A.开采石油B.开发煤矿C.开发铁矿D.开采金矿

7.在帆船、马车时代,城市多建在()A.铁路枢纽上B.高速公路沿线

C.河流、大道汇合处D.沿海地区

8.下列城市中,因石油而兴起的是()A.英国阿伯丁B.美国华盛顿C.中国鞍山D.日本筑波

9.下列属于城市环境污染的是()A.交通拥挤B.居住条件差C.噪声污染D.失业人数多

10.城市住房拥挤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面积小B.平房多,高楼少

C.城市人口急剧膨胀D.贫民窟多

11.下列城市中,作为宗教中心发展起来的是

①麦加②石家庄③拉萨④梵蒂冈⑤巴西利亚

A.①②⑤B.③④⑤C.①③④D.①②

12.我国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A.第一级阶梯上B.第二级阶梯上C.第三级阶梯上D.第四级阶梯上

13.美国的波士顿—纽约—华盛顿城市带,位于()A.美国的太平洋沿岸平原B.美国的大西洋沿岸平原

C.美国的中部平原 D.美国西部的沿海平原

14.巴西的城市多分布在()A.亚马孙平原B.巴西高原C.安第斯山脉D.刚果盆地

15.乡村聚落的特点是()A.以非农业人口为主 B.是从城市发展而成的

C.规模较大 D.以农业人口为主

16、下列有关城市区位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区位是指城市的地理位置

B、城市区位是指城市的海陆位置

C、自然地理区位对城市的影响相对较稳定

D

17.右图①、②、③、④四地中最有可能发育

为城市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二、综合题

读右图,回答:

(1)图中A 、B 、C 、D 、四个聚落中,最

有可能成为城市的是: ,理由是:

(2)沿河设城,是我国 地区城市

分布的一般规律。河流的 和 功能

往往成为城市区位的决定性因素。

(3)从水路运输的角度看,赣州、武汉、

广州的有利条件分别是: 、

、 。

18.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甲城市形成的原因是_____ ____。(2分)

(2)丙城市位于_____ _____的汇合处,是因为有大量的______ ____。

(3)丁城市位于______ _ __,因此既是______ ____港,又是__________港。

(4)以上四座城市形成的共同区位因素是河流提供的_____ _ _ ___条件。

19.下列四组城市中,从城市选址的角度看,在下列①—④选项中,A 组的共同之处是

_________,B 组的共同之处是_________。从城市的起源来看,在下列⑤-⑨选项中,符合C 组的应该是_________,符合D 组的应该是_________。

①位于高地或高原 ②位于海岸或河口、运河沿岸

③位于铁路枢纽上 ④位于沙漠中的绿洲

⑤以军港和兵营发展起来的城市 ⑥作为宗教圣地发展起来的城市

⑦作为政治中心发展起来的城市 ⑧由于开发矿产而兴起的矿业城市

⑨大学、研究机构集中的城市

20.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图中A、E两城市在河流运输中的区位特点。

A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B、C、D、E城市的区位,除交通因素外,还有哪些共同点?

(3)近年来在每年的夏季,E城所在地区电力供应特别紧张(进入了用电高峰期),试分析其自然和社会因素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人版教

第二章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人教版) 【课标要求】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课标解读】 本条“标准”有三个要求,这三个要求在能力要求上具有明显的层次性。①要会分析城 市的空间形态和城市的功能分区(土地利用)两个方面。所谓会“分析”,是指会在城市地 图上,说出城市具有什么土地利用方式和功能分区,并归纳出这种分布的特点;②会解释这 种结构特点的形成原因;③会使用实例进行分析说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 结合实例分析城市各功能区的形成及其区位特征。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结合实例理解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城市各功能区的区位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1 .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 .城市功能分区 【教学难点】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教具准备】地理地图册课本插图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具体操作 新课导入多媒体播放图1“香港城市图”: 图1:香港城市图 语言导入:每一座城市都有一个外部轮廓,都有一定的形态。城市为什么是这种形态?城市内部又是什么样的呢? 新课教学 一城市形态 1 概念: 2 类型: 团块状、组 团式、条带 状 1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8第一段内容及图1“香港城市图”,了解城市形态的概 念。 2、指导学生读图2“几种常见的城市形态”(即教材P18图2.1): 图2:几种常见的城市形态 观察比较图2中三幅图的城市形态,描述其外部形态特征,并分析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及其优、缺点,完成下表:

城市形态团块状组团式条带状 特征 影响因素 主要优点 主要缺点 城市举例 承转以上是城市的外部形态,那么走进绚丽多彩的城市内部,它的内部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二城市土地 利用和功能 分区 1 城市土地 利用 联系实际,说说本地城市有哪些土地利用类型。从而得出,城市土地利用的类型有:住宅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休憩和绿化用地、交通用 地、农业用地等。 其中,住宅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是多数城市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 承转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对空间和位置的要求不同,而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空间和位置的要求往往是相同的,这就会使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形成相同 的功能区。 2 城市主要 功能区 1 引导学生读图3“北京市的不同功能区举例”(即教材P19图2.2),说一 说图3中所示的功能区分别以哪种功能为主,并分别给它们取个名字。 图3:北京市的不同功能区举例 2 引导学生读图4“香港城市土地利用简图”(即教材P21图2.6):说一说图4 中所示的香港的主要功能区有哪几种。 (香港主要功能区有:商业中心区、住宅区、工业区、混合功能区) 图4“香港城市土地利用简图” 3 由图3和图4两幅图可以归纳出: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是城市中常见的 功能区。 补充说明:城市各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的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

公开课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导学案完整(有答案)

第二章 第1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了解城市形态的类型 2、结合实例分析城市各功能区的形成及区位特征(重点) 3、合理布局功能区(难点) 二、城市功能分区 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 ______用地、_______用地、住宅用地、农业用地、交通用地等 2、功能区的形成 ______ 效应 3、功能区的特点 (1)无明确的________ (2)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也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4、主要功能区的比较 功能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形状占地面积小,呈点状 或___状城市中最为________的 一种土地利用方式 集聚成片 区位特征接近消费者,多位于交通便捷的地段(CBD特点:建筑物_____、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____) 低 级 位于内城、工业区 附近;与低地、工 业区相联系 ①不断向市区外 缘移动; ②趋于交通干线 两侧分布 高 级 城市______;与高 坡、文化区联系 分布 位置 _____、交通干线两 侧、街角路口 靠近市中心处或环境优 美处 远离市中心 三、环境因素对工业区布局的影响 1、无污染或轻度污染的工业 (1)基本无污染的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可以布局在居民区内 (2)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布局在近郊 2、污染水源的工业 如印染厂、电镀厂等应位于河流的_____地区 3、污染大气的工业 如水泥厂、火电厂等应位于(1)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2)盛行风的______向或与季风风向垂直的郊外 合理布局工业区与住宅区的相对位置 〈拓展〉玫瑰风图判断风向 ——各点与坐标轴中心形成的线段长度表示风频的大小 甲乙丙 _________风_________风________风 典型地区:______ 典型地区:______ 典型地区:______ 乙

城市功能结构与形态.

城市功能 一。城市功能演变 1.以老城为主体的城市功能 ①对外交通:两省交界的地理位置赋予城市独特的对外交通功能。 ②政治:政治功能对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③商贸:随着权力对经济社会资源配置能力的逐渐削弱和市场对资源配置能力的逐渐增强,经济功能成为城市发展的最后决定因素。 ④文化:在历史上韩城为人才荟萃之地,士风醇茂之区,胜迹文史之乡,世人皆称韩城为“文史之乡” 。 总结:韩城城市上千年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以老城为载体的总体布局特征。因此老城的功能既是城市的主导功能,即老城是城市的对外交通、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以新城为主体的城市功能 ①对外交通:韩城至北京的直达列车的开通以及西禹高速公路在韩城新城区下县口的设置, 缩短了韩城与北京、西安的时空距离, 也给城市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②居住:随着新城区公共服务设施逐步配套,以高层、小高层为主的房地产业迅速兴起,居住功能成为韩城市中心城区的主导功能。 ③行政办公:目前韩城市形成了自龙门大街到桢州大街之间,沿太史大街两侧长达 1800余米的公共服务设施带。 ④文化教育 ⑤能源工业:象山区目前分布有韩成矿区局的煤炭工业采掘点——象山矿。

总结:由于老城区的对外交通、行政、商业、文化教育等功能被大量置换到新城, 而新城地势较高,环境更为优越,使得老城与城市主导功能脱离。 二。城市功能存在的问题 1.旅游功能的忽略 ①老城并未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主体,旅游发展动力不足。 ②旅游服务体系不健全制约了城市旅游功能的发挥。 *旅游形象不鲜明,忽略利用老城的文化旅游价值 *旅游市场定位不明确。 *旅游产品单一,参与性弱。 *旅游服务体系不健全。 *旅游经营方式僵化、参与性差。 *旅游也未能带动城市新兴产业及辅助产业。 ③大环境的影响 *交通因素:韩城的铁路客运发展滞后,车速过慢,与其他各城市通行时间过长, 极大的影响了城市的旅游功能。 *技术因素:由于历年来古城研究成果数量少,导致城市特色不明显、旅游发展缓慢的现象。 总结:韩城城市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忽略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重要的旅游功能。依托老城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的城市旅游功能的发挥, 以及完善的旅游服务体系,便捷的交通联系与技术服务支持是未来韩城城市发展的重点。 2.商业、娱乐功能滞后

城市的空间结构

第一节城市的空间结构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城市规模与城市地域分化、服务功能的关系。 2、掌握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主要功能区类型及其区位特点,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3、应用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4、学会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信息 5、逐步培养分析整理资料,归纳推导出结论,并用口头或书面加以表达的能力 6、运用资料并联系城市空间结构的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7、形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城市各功能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点,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不同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三、教学难点:城市空间结构的含义,城市各功能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点,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四、教学方法:资料分析法 五、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CBD 右图是纽约曼哈顿区的景观图。中心商务区(CBD)是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和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企业的商务活动和生产活动在空间上逐渐分离,企业的商务活动从工业生产区分化出来,向城市中心地段集聚和迁移而形成的城市功能区。在景观特征上,高楼林立是城市CBD的标识。 尝试探究:你能说出中心商务区建筑高大稠密的原因吗 提示:中心商务区一般位于城市核心区,地价昂贵,可以用“寸土寸金”来形容。昂贵的地价,加上极为紧张的土地供应,使得建筑物被迫向高处发展,越盖越高,越盖越密。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 1.概念 构成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间上的及其。 2.主要功能区及特点 (1)中心商 务区 ? ? ? ? ?区位:城市的部位 特点 ?? ? ??交通,通信发达 早晚人口流动量较,人口差异大

(2)商业区 ???????组成: 和各种商场(或超级商场) 特点:交通便捷,人流量大, 高,土地利用 区位:多分布于 或交通干道旁,大城市往往有多个 商业区,中小城市的商业区多在城市 内 (3)住宅区 ? ?? ??? ???地位:城市中最 的用地方式类型?????企业或单位职工住宅区,多与企业或单位分布区 或 市政 的住宅区 分化:由于 原因,呈现 与 的分化 (4)工业区 ? ????区位??? ??城市边缘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 的地带 特点:不同程度地存在噪声、空气、固体废弃物和水污染 (5)其他功能区:行政中心区、 、混合功能区、郊区。 2.城市规模与服务功能 (1)城市规模 ?????????表达方法?????????? 规模决↓定 规模常用 规模表示划分(中国)?????依据: 人口数量四个等级: 城市、大城市、 城市、小城市 (2)城市规模与服务功能的关系:一般来讲,城市规模越大,内部功能分化越 ,服务功能越 ;但不等于两者成 。 3.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1)历史原因:早期的功能分区 ,发展成现代城市的某种功能区。 (2)经济原因:由城市中心向外,土地价格逐渐 ,依次形成 、 、 。 (3)社会原因:包括 、生活方式、 。

2021届新高考选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八章乡村与城镇第21讲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教学案

第21讲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一、聚落的外部形态 1.聚落 聚落人类聚居的乡村和城市的统称从宏观来看聚落的分布与人口分布基本一致 从微观来看聚落一般建在有充足水源和地形相对平坦的地区 定义聚落在空间分布的平面形态影响因素(自然因素) 水源、地形 形态团块状 在地形比较完整、平坦和开阔的平原地区,如 成都市 条带状 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受水源和地形的综合 影响,聚落沿河谷伸展呈条带状,如兰州市 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 一般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2.城市功能分区 (1)形成:因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相同,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集聚。 (2)主要类型及其分布 类型分布 住宅区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 工业区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

①无明确的界线。 ②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1.含义 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作城市地域结构。 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3.影响因素 (1)经济因素 ? ? ?地租的高低 ?? ? ??交通便捷程度 距离市中心远近 不同功能活动的付租能力 (2)社会因素 ?? ? ?? ?? ? ?? 收入 知名度 种族或宗教 导致住宅区的分化 (3)历史因素: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日后功能分区有深远影响。 四、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城市等级与城市服务范围、服务功能等的关系 城市 等级 城市 规模 职能 级别 职能 种类 服务 范围 城市 数目 相互 距离高大高多大少远低小低少小多近 (1)等级高的城市,数目少,相距较远;等级低的城市,数目多,相距较近。 (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 3.城市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河流、地形、气候、矿产资源等。 (2)社会经济因素:交通、政治、宗教、经济基础等。 4.影响城市等级及服务范围的因素 城市的等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城市的发展,有的城市等级会逐渐升高。城市能够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或达到一定等级,与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 微点1 乡村的分布、形态、规模和建筑等受当地水源、气候、地形及建筑材料等地理条件,以及社会经济条件和风俗习惯等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反映出人类对周围环境的某种适应和利用。

2.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学案2015.3.11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学习目标】 1. 以某个具体城市为例,说出该城市的土地利用类型。 2. 能够结合实例分析城市各功能区的形成及其区位特征。 3、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概念及模式,理解并掌握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 因素 4、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 【学习重难点】 1、城市功能分区及其成因 2、影响城市功能结构的因素 【课前预习】 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 一般可以将城市用地分为商业用地、用地、政府机关用地、用地、休憩及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2.城市功能区的形成 同一种经济活动对城市区位的需求是相同的→在同一空间集聚→功能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休憩区、行政区、文化区等等) 3.功能分区的特点 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城市地域结构的概念。 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和构成了城市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 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有、、三种模式。3.城市地域结构的影响因素

(1)经济因素 土地的类型取决于各种活动付出高低。 影响地租的因素有和。 (2)历史因素:早期的土地对日后的功能分区有深远的影响。 (3)社会因素:收入、、种族、等对住宅影响大。 (4)我国许多新兴工业园区的建设可以看作是行政干预的结果。 4.城市地域结构的变化 工业区:不断向 _移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保护城市生态环境);趋向于沿分布(运输量大,交通便利) 【预习自测】 1.工业区趋向于沿主要_________________分布。为什么? 2. 工业区外迁的原因? 【课堂练习】

4.有关城市地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的城市具有相同的城市地域结构特点 B.城市地域结构特点的形成与城市性质、城市发展历史有关,与自然环境无关 C.大城市的中心都是商业区或中心商务区 D.因为受历史因素和城市性质的影响,现代北京市中心不是商务区而是重要行政区 5.下图是我国华北地区某城市各功能区设置示意图,从环保角度考虑,布局合理的是() 4.城市工业区不断向市外移动是为了() ①靠近交通干道②拓展城市范围③降低生产成本④保护城市环境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9.商业区靠近市中心布局的主要原因是() A.市中心的地租最高 B.市中心环境较好 C.市中心交通最便利,便于商业职员上、下班 D.市中心可以接近最大的消费群体 10.城市内部职能分区中,一般来地价最高的是() A.成片住宅区 B.中心商务区 C.大型绿地区 D.招商引资的工业小区 4、工厂企业寻求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的低平地带布置厂房,主要原因是() A、接近原料地 B、接近消费市场 C、大量的运输需求 D、接近能源地 5、对市中心的土地付租能力最高与最低的城市功能活动分别是() A.商业和工业 B.商业和住宅 C.住宅和工业 D.工业和住宅 6、在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下,城市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取决于() A.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 B.各种活动重要性程度 C.各种活动得到政府支持的程度 D.各种活动参与者的社会地位 下图为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 人口密度变化图。白天人口主要指工作人口,夜间 人口主要指居住人口。完成20~21题。 20.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的变化直 接反映() A.中心商务区地价高于工业区 B.中心商务区工业用地减少 C.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D.工业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21.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的必备条件是() A.城市服务等级提高 B.城市交通条件改善 C.城市流动人口增加 D.城市生态环境优化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第二课时)导学案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第二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用自己的话说出城市地域结构的概念及知道三个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和变化的实例进行实例分析。 3.能结合实例去分析评价城市空间布局的合理性。 自主预习 1.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_______和_________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 2.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_____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_______能力。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3.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一、温故知新(自主探究:三种模式) 1.根据上节课所学知识,画出你心目中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2.跟同桌交换自己的分布图,说出自己的画图依据。 3.阅读P21页阅读部分,猜测城市地域结构3种模式名字的由来,找出三种模式的共同点。 二、追根溯源(合作探究一:影响因素) 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 1、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市中心远近的变化有何不同? 2.判断3条曲线最有可能分别代表哪类活动(商业、住宅、工业)?说出理由。 3.如果由各类用地的付租能力来决定土地的用途,试在横坐标上用OA、AB、BC 分别表示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并说明理由及说出OA、AB、BC分别布局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的好处。。 4.若只考虑距市中心距离的影响,试画出地租随距市中心距离哦变化的影响曲线。 5.若考虑到城市有多条交通线,上题画的曲线会有变化吗?试画出变化后的曲线。 三、学以致用(合作探究二:合理布局)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参考学案(第1课时)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参考学案(第1课时)【学习目标】 1. 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和城市常见的功能区。 2.了解城市城市功能区的形成和特点。 3.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学习重点】 运用实例,分析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学习难点】 城市地域结构变化。 【知识梳理】 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____________、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____________、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 2.城市功能区 (1)形成: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________。 (2)特点:功能区之间无明确的________。 (3)常见功能区

【合作探究】 一.阅读教材及图2.1 、图2.2 、图2.3 和图2.4分析 1、城市功能区是如何形成的? 2、填写下表 二.读图2. 5完成活动题: 1、分析香港有哪些功能区? 2、各功能区的空间分布,归纳空间分布特点或者不同功能区的位置关系 【当堂检测】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据图回答1~2题。

1.若数字①~④表示城市各功能区,则①最有可能是()A.住宅区B.商业区 C.绿化带D.工业区 2.若该城市工业布局合理,则该地主导风向和河流流向是()A.西北风、向北流B.东北风、向南流 C.东南风、向南流D.西南风、向北流 读下面“某大城市功能分区分布简图”,回答3~4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功能区的形成是同类经济活动空间集聚的结果 B.行政区、文化区是各类城市所共有的功能区 C.城市各功能区之间有明确的界线 D.每个功能区只有一种功能 4.从地域分布上看,中心商务区一般位于() A.城市居民区的边缘地带B.城市的边缘地带 C.通达度最高的地区D.工业区的中心部位 【训练提升】 下图为中南半岛某城市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图中甲、乙、丙三地依次对应的城市功能区是() A.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 B.低级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C.绿化区、商业区、住宅区 D.高级住宅区、商业区、仓储批发区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导学案:2.1城市空间地域结构

2.1城市空间地域结构 【课标要求】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明确城市空间结构的特点,解释其形成原因。【课标细化】 1. 说明城市功能分区形成过程以及特点。 2.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概念,说明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布局条件,并尝试进行合理功能分区。 3.运用实例,说出城市空间结构,并解释其形成原因推断其形成过程。 【我的预习】 1、阅读P18教材,了解城市土地利用有哪些类型?城市功能区是怎么形成的?城市中常见的功能区有哪些? 2. 阅读P18“2.1 北京的不同功能区举例”,说出图中各功能区分别以哪种功能为主,并分别给它们取个名字。 【我的困惑】 【典型案例1】图为某个组团式城市布局图,各城区分散布局。完成1-2题。

1.该城市的布局模式有利于( ) A、缩短居民出行距离 B、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C、加强各区之间的联系 D、节省基础设施投资 2.该城市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和化工园区,应分别安排在( ) A、①处和③处 B、①处和④处 C、②处和③处 D、②处和④处【迁移案例1】 图示意东欧城市的典型空间结构。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③代表的依次是( ) A.工业区、别墅区、绿化区 B.绿化区、工业区、别墅区 C .绿化区、别墅区、工业区

D.别墅区、绿化区、工业区 8.该城市( ) A.老城区地租最高 B.中心向西南方向移动 C.空间形态变化受交通影响 D.仓储式购物中心地处中心商务区 【典型案例2】下图为位于平原地区的某城市等地价线分布概况图(地价等值线数值a、b、c、d依次递减)。读图回答1-2题。 1.根据图中信息可推知( ) A.图中等值线弯曲与交通通达度有关 B.a→d分布有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C.市区边界应在d线附近 D.城市主干道为环行道路网 2.该城市计划新建一座大型火电厂,在图中①②③④处选择厂址,则最佳位置可能是 ( ) A.①处B.②处 C.③处 D.④处 【迁移案例2】读我国某城市等地租线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导学案(2)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以某城市为例,运用地图分析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功能分区的分布和特点。 2.了解城市地域结构的概念和主要模式,理解不同城市地域结构模式的特点。 3.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形成的原因。 4.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待城市的发展及其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 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①用地、②用地、政府机关用地、③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④用地、农业用地。 2.功能分区 (1)形成:同种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空间上的⑤。 (2)特点:无明确⑥,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也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3)住宅区 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占据城市空间的⑦。 分化:⑧住宅区;⑨住宅区。 (4)商业区 位置:市中心、⑩、街角路口。 形状:点状、条状。 中心商务区(CBD):商业活动中心、服务中心。 (5)工业区 工业活动的特点:专业化程度高、协作性强。 位置:靠近河流、铁路、公路。 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 1.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模式。 2.形成因素 (1)经济因素(主要因素,付租能力) 影响地租的因素:;距离市中心远近。 不同功能活动的付租能力(由高到低):商业、住宅、工业。 (2)收入的不同(社会地位)导致住宅区分化。 (3)。

(4)种族或宗教团体(西方城市)。 (5)历史。 1.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 A.工业用地 B.住宅用地 C.农业用地 D.商业用地 2.下列关于城市住宅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低级住宅区往往与工业区相联系,高级住宅区则与文化区相联系 B.在位置上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是相邻发展的 C.住宅区形成分化在工业革命以前已经出现 D.高级住宅区往往与低地相联系,低级住宅区则与高坡相联系 读长江沿岸某城市土地利用分布示意图,回答3~4题。 3.甲、乙、丙、丁四地中,土地租金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丙、乙、丁、甲 B.甲、乙、丙、丁 C.乙、甲、丙、丁 D.丁、乙、甲、丙 4.在P地保留公共绿地,其目的主要是( )。 A.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B.储存高档住宅用地 C.扩大城市用地规模 D.预留社区广场用地 探究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互动探究] 读我国某城市新城区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分析城市的土地利用和城市的功能分区两个方面。所谓会“分析”,是指会在城市地图上,说出城市具有什么土地利用方式和功能分区,并归纳出这种分布的特点。 2.会解释某地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特点的形成原因;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的原因。 2. 能以某个具体城市为例,运用地图,分析其空间形态与地形、水系和交通线等因素的关系,理解其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地理学中的文化是指与自然相对应的广义的人类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心理文化和制度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地理文化。 2.通过认识城市热爱自己生活的城市。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难点 1.以某个具体城市为例,说出该城市的土地利用类型(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 2.能说出地租与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市中心远近的关系,并根据各类土地利用方式在城市不同位置的付租能力说明城市功能分区形成原因。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课件 4. 标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投影几幅功能区不同的城市(如:北京、上海等),让同学初步认识到不同城市功能区分布的不同,说说在一座城市中,一般有哪几种功能区?导致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板书)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教师讲解)城市不仅有各种形态,而且城市的各项活动都需要占用一定土地,由于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不同地块的交通便捷程度和地价等也各不相同,所以城市内部可能因为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请同学们看书后回答,有哪些功能区? (投影展示)各个功能区,加深感性认识 (学生答)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教师总结)回答的很好。请看图2.2 ,图中的功能区分别以哪种功能为主下面我们来具体的看一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分区?比如说为什么会形成住宅区?有哪位同学能说说看? 1、住宅区为城市居民提供休养生息的场所,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就是住宅用地.一般住宅区占据城市空间的40%—60%。 (阅读图2.2)请同学讲解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的差别 (教师提问)我们把城市功能区分了好几种,刚才讲的住宅区,是不是土地都是被居住地占据呢?是不是就没有其他的功能了呢? (学生回答)不是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word同步学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word 同步学案

一、都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都市里的集中,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 1.三大功能区的形成 2.三大功能区的形状、特点及位置 功能区形状特点区位选择及缘故 商业区 占地面积小, 呈点状或条 状 商业活动繁忙,昼夜 人口数量变化大,建 筑物高大稠密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 缘故:①人口稠密、市场宽敞;②交通便利、便 于商品流通 工业区集聚成片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 动,并趋向于沿要紧 交通干线分布 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 缘故:①减轻对市区污染;②交通便利,降低运 输成本 住宅区 占地面积大, 工业化后显 现分化 建筑质量上高级与低 级住宅区分化;位置 上高级与低级住宅区 背向进展 高级住 宅区 都市的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缘故: ①环境优良;②文化氛围浓,人口素养 高 低级住 宅区 内城、工业区邻近,与低地、工业区相 联系 缘故:①便于工人上下班;②收入低, 文化教育程度低 [迁移应用] 1.读下面甲城地理位置(左图)和都市用地结构图(右图),回答(1)、(2)题。

(1)在甲城的都市用地结构图中,①是( ) A.商业用地B.公园绿地 C.居住用地D.行政用地 (2)甲城的工业用地(图中②)要紧分布在东北和西南部,其要紧缘故是 ( ) A.远离河流以防止水污染 B.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以减轻大气污染 C.远离居住区以减弱嗓声污染 D.远离农田以减少固体废弃物污染 【答案】(1)C (2)B 【解析】本题考查都市功能分区的区位选择及缘故。第(1)题,都市的住宅区,是都市居民休养生息的场所,是都市最差不多的一项功能,因此都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住宅功能用地。而住宅区多临近都市的中心地带——商务区的周围。据图示,图中①的占地比例也是最大的,故①为住宅用地。第(2)题,工厂产出产品的同时,也产出废气、废水和废渣,这些废弃物进入环境,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人们的躯体健康。据图示,该地位于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冬季多吹西北风,夏季多吹东南风,因此有严峻大气污染的水泥厂、酿造厂、火电厂和钢铁厂等应该设置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或与常年盛行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 二、都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阻碍都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专门多,自工业化以来,经济因素对其阻碍显著 都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经济因素是阻碍都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要紧因素。在竞争的环境下,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要紧取决于各种活动情愿付出租金的高低。阻碍地租高低的因素有两个:交通便利程度和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1)交通便利程度 交通便利程度越高,土地价格或地租越高;反之越低。都市内不同区位的土地交通便利程度不同,地租高低也就相应地存在差异。如下图所示: (2)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与市中心的距离不同,土地租金不同,存在的经济活动也各不相同,都市内部各类土地利用类型及付租能力随距离(距离市中心的远近)递减规律及各功能区的区位特点图解如下: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教学设计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 襄州一中赵璇【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着重分析城市形态及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变化,对于学生而言,以此为切入点,深入了解所处城市的发展现状,为后面城市化及其问题的分析奠定基础。学生对于城市功能分区以及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具备基本的感性认识,通过举例说明,让学生随着课堂活动的开展,整理所见所闻,深刻认识所处的城市,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是比较有利的。【学情分析】 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学习了不少关于城市的知识,日常接触的媒体中或日常生活或旅游等活动过程中,学生也积累了一定的城市感性认识。高中阶段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引导学生在大量的感性知识的基础上,对城市进行理性的思考,进而理解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关系,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方式,理解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与城市功能区的关系。 2.掌握城市主要功能区的概念、特点,理解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的区位要求。 3.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模式的特征。 4.理解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因素。 过程与方法: 1.学会通过地图和材料来获取和评价地理信息。 2.通过比较法和图文分析法,了解城市内部不同功能区的形成及其特点、分布。 3.学会通过地图和材料来获取和评价地理信息。 4.掌握能够运用地理原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用变化、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2.帮助初步树立正确的城市发展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1.城市的三个重要功能区的特征和区位; 2.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经济因素 难点: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因素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比较分析法与案例分析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播放《美丽襄阳》宣传片。上课前看到的宣传片是我们美丽的家乡襄阳。被誉为“……”作为历史名城,在两千多年的岁月积淀中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具特色的人文生活。襄阳城和其他城市一样,有着高楼大厦和车水马龙的交通道路。那么今天这节课就和我们生活的地方有关,让我们去到城市看一看。 (板书)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大家在外出时,应该都做过16路公交车,那么在从襄阳东站去往人民广场的路上,我们在16路沿线两侧的都可以看到哪些重要的单位或者小区? (学生举例)

(新)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第1课时导学案湘教版必修21

2.1 城市空间结构 ——第1课时城市区位分析一、核心素养(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课标指出,高中地理课程要“提供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与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基本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等。故本节课以高中地理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作为指导思想,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获得城市区位因素分析的知识,培养学生合作、交往与探究的能力,理解各区位因素在城市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二、教材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在学习人口的相关知识后,作为城市的开篇,在本章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主要分析城市选址过程中的区位因素,重点是阐述地形、气候、河流、资源和交通等自然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这是本节最核心最基本的知识。 2.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一个多学期的地理学习中,具备了基本的阅读地图、分析图片、分析资料、用地理思想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本节内容具有较强的推理性,但同时又与我们的生活存在较大的联系,可由此组织学生通过小组探究学习,读图分析资料探究发现问题,得出结论,学会城市区位的分析方法,做到举一反三。 3.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说明 掌握城市区位因素这一问题,可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环境和城市,通过让学生观察中国及世界大城市密集区分布图,比较分析有关资料,了解城市发展的地区差异,理解影响城市发展的不同区位条件,参与并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将探究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教学过程中。因此,根据本节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点,我采用了“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合作探究、汇报成果”的小组探究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在合作探究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表达进而提高合作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地形、气候、河流等区位因素对城市形成和分布的影响; 2.自然资源、交通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3.城市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教学难点: 城市区位因素的实例分析 四、教具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及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汕头的城市地理区位导入新课的学习 (二)预习感知,探究新知 【呈现学习目标】 1.了解城市区位的含义; 2.理解地形、气候、河流、交通等自然地理区位和社会经济地理区位因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3.结合实例,掌握城市区位因素的分析方法。

专题19城市空间结构(学案)

1专题19城市空间结构 成功的要领: 1、能说出城市的基本特征。 2、知道城市土地利用同心圆结构的组成并阐明某地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与土地利用效益的关系 3、对某城市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和城市功能分区进行评价 4、学会从某区域地形、地貌、河流等要素,解析城市空间形态 成功的探索: 一、城市的基本特征 1、城市是具有一定 ____________ 、以 ____________ 为主的居民聚居地。 2、基本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 1、城市土地利用同心圆结构的组成: 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呈现出从城市中心向外围,依次出现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 的同心圆结构。 2、影响地价的最主要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与土地利用效益的关系: 无论是何种用地类型,其土地利用效益都遵循从______________ 向______ 递减的规律。 三、城市功能分区 城市主要功能区有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等。 四、城市空间结构的差异 1、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差异的因素: 城市空间结构受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类型的城市、不同地域的城市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2、城市空间形态差异: 沿江城市,城市用地沿______________ 布局。

(完整版)《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课标要求: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根据教学内容此“标准”可理解为:①该“标准”强调了学生应掌握的重点知识为“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②“运用实例分析和解释”,既强调了教与学的过程和方法,即采用案例教学法,也强调了要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的目标要求。 [教学设想]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是城市化的基础知识,本节教材的重点是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而要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必须了解城市形态以及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的一些基础知识。本节教学设想以新课程理念为依据,联系实际生活和生产,拓展学生思维,学以致用。首先,本节课采用读图分析的方法,将需要掌握的知识设计成问题并逐层展开,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联系实际,学习对生活生产有用的地理。第三,重视学法指导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学习对学生终生有用的地理。第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设计问题的带领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使其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城市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学生了解城市的基本土地利用类型,对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各功能分区的位置和特点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对于城市这个话题学生比较感兴趣.

同时,高中学生具备一定的读图分析归纳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②结合实例分析城市各功能区的形成及其区位特征。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结合实例理解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和城市各功能分区的形成原因;通过案例分析归纳城市各功能区的区位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②以平罗县城城市功能分区为例,激发学生观察、调查地理事物的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城市各功能区的形成及其区位特征 [教学方法]阅读分析、比较法、自主探究、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将班级学生分成4组,分别调查居住城市的土地利用方式、分布位置、主要功能区的区位。 [教学过程]

郑州市城市形态及空间结构分析

城市形态及空间结构分析 ——以郑州市为例 城市规划0902 祝相科200917020215 城市形态是城市建设和规划的重要依据,城市规划者的城市形态理念直接决定了城市规划的效果,以致影响城市的总体布局、城市发展的综合效果、交通组织和城镇群的合理分布,甚至关系到城市生产、生活质量、城市改造、城市合理发展方向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城市空间是各种人类活动与功能组织在城市地域上的空间投影,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载体,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是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核心内容,城市的区域分析、定位研究以及发展目标的实现等研究最终均要落实到空间上。因此,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性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尤为重要。 有学者认为城市结构与城市形态互为表里,城市结构表现为城市发展中的内在的动力支撑要素,城市形态则表现为城市发展的外部显性的状态和形式。城市空间结构只是城市结构的一部分,表达的是要素在空间组合上的关系,这种关系即为城市相互作用。城市结构实际上既决定了城市形态,也最终决定了城市空间结构。也就是说,城市空间结构就是能够通过城市相互作用体现为城市形态的那部分城市结构。 其实,目前对城市形态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纵观学者们对城市形态的理解和表述,从横的方面来看,城市形态具有物质和非物质两种表现形式,物质方面主要指城市各有形要素的空间布置方式,包括街道网的结构形式,各种功能的地域分异、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和建筑环境以及中心城市和相邻城镇群组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和结构变化特征等;非物质的主要包括城市生活方式、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等所形成的城市社会精神面貌和城市文化特色。从纵的方面来看,城市形态并不是单一的,而是拼贴式的,是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积淀的汇合;城市形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历史的变化而产生渐进式、碎片式的变化,通过这种渐变,既可以保持城市文化的延续,又能不断地更新。不过每一个不同时期,都会有一种反映时代特色的占主体的城市形态。 郑州市城市形态演变过程: 郑州市的城市形态经历 了“块状发展一点轴延伸一组 团分散-一体两翼”的过程, 城市的内部填充主要发生于 老城区与京广铁路线之间,井 向南北方向蔓延。而近20年 则是组团分散-一体两翼的转 变。并且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 两翼“生长臂”的不断延长, 中心城区的中心功能尤其需 要不断强化才能满足两翼生 长的要求。

2020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第一节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教学案中图版必修第二册

第一节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 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标准核心素养 结合实例, 解释乡村 和城镇内 部的空间 结构,说明 合理利用 城乡空间 的意义。 水平1:根据地理资料,说出乡村的土地利 用及其内部土地利用分化。 水平2:运用地理资料,分析城镇内部空间 结构特点,说明城镇功能区的形成及其特点。 水平3:结合地理实例,分析城镇内部空间 结构的形成过程,说出城镇功能区的发展变 化。 水平4:运用资料,分析区域城镇内部空间 结构的变化,指出合理规划城乡空间的意义。 人地协调观:合理规划乡村和城 镇内部空间结构,与自然环境协 调发展。 综合思维:结合资料,分析影响 乡村和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因 素。 区域认知:结合区域资料,分析 区域城镇空间形态的发展变化 及影响因素。 地理实践力:根据城镇内部空间 结构理论分析城镇功能区设置 的合理性及发展变化。 01、预习准备区 精心准备夯实基础 一、乡村和城镇 1.乡村:一般是以从事□01农业活动的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规模较小。 2.城镇:一般是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规模较大。 二、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 1.乡村内部功能区 (1)划分依据:按照功能划分。 (2)乡村内部功能区:主要有公共空间、居住区和生产区等。 2.乡村内部空间结构 (1)公共空间:是村民进行各种活动和□01交流的场所;公共空间周围一般是□02居住区,再往外是□03生产区。 (2)居住区:是村民日常居住的地方。 (3)生产区:是农业生产直接或间接利用的□04土地。, 1.判断正误。 (1)乡村和城镇的主要区别是人口数量。(×)

(2)村落一般分布在农业用地的周围。(×) 2.有关乡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乡村景观复杂,功能多样 B.乡村为人们提供基本的生活资料 C.乡村以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 D.乡村以居住为主 答案 B 解析乡村建筑物密度小,景观简单,功能单一,以农业用地和居住为主。乡村以农业经济活动为主,为人们提供粮食、蔬菜等基本生活资料。 3.乡村的公共服务设施分布在哪里才能为居民提供便捷的服务? 提示乡村的中心位置。 三、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 1.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特征 (1)与乡村相比,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比较□01复杂,组成要素多,空间结构□02完整清晰,类型03多样。 □ (2)城镇中同一类要素和活动的需求往往是相同的,导致它们在空间上□04集聚,从而形成了不 05功能区。 同的□ 2.城市主要功能区 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及形成原因 (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依据:城市内部各种功能区之间的□15相对位置关系。 16多核心等。 模式:同心圆、扇形和□ (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