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高度专题,日出、日落、正午太阳方位,+太阳视运动图,太阳高度角的分布.(优选)

太阳高度专题,日出、日落、正午太阳方位,+太阳视运动图,太阳高度角的分布.(优选)
太阳高度专题,日出、日落、正午太阳方位,+太阳视运动图,太阳高度角的分布.(优选)

七、太阳高度

1、太阳高度:即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光线相对于地平面的交角(如图-1- )。一般用H 表示,其大小范围 0°≤H ≤90°

2、正午太阳高度:则是指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即当地地方时 12 时的太阳高度。注意最大的太阳高度并不一定等于90°除直射点上的太阳高度等于90°其他的任何地方都小于90°其计算公式为:H=90°-纬度差(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

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的规律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且以直射点所在纬度为中心等距离对称。春、秋分日和冬至、夏至的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的规律如图3所示。 提示:

①.3月21日和9月23日前后——从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南、北极点正午太阳高度均为0°。

②.6月22日前后——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北极点正午太阳高度为23.5°,南极圈以南出现极夜(正午太阳高度小于0°,为负值)。

③.12月22日前后——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南极点正午太阳高度为23.5°,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正午太阳高度小于0°,为负值)。

④.距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越大 (2)、 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的规律

①.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直射两次,直射日正午太阳高度为年内最大。赤道上,春、秋二分日时正午太阳高度为年内最大,为90°;二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为年内最小,为66.5°。6月22日,赤道至南回归线之间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年内最小值。12月22日,赤道至北回归线之间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年内最小值,如图中b 点箭头所示。 ②.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如图中c 点箭头所示):6月22日为年内最大值,12月22日达到年内最小值;北回归线上一年中有一次直射,即6月22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

③.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如图中a 点

图-1-

图-2-

正午太阳高度 冬至 二分

夏至 正午太阳高度 S 90° 60° 30° 0° 30° 60° 90°N ° 90° 6030°

0°0°

图3

12月22日 二分 6月22日

c

90° 66.5° 23.5° 0° 23.5° 66.5° 90°

N

S

图4

箭头所示):12月22日为年内最大值, 6月22日达到年内最小值;南回归线上一年有一次直射,即12月22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

④.距太阳直射点越来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大,反之越小 4、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应用1:确定所求地点的经度和纬度。

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结合题干、图示等信息,推求所在地的纬度,进而判断该地的其他地理特征。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该地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据此可推算所在地的经度或地方时。

【例1】(08广东文基42~43)下列三幅图中的角度是位于120°E 经线上不同纬度三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据此回答下列两题。

⑴.三地的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序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 ⑵.此日昼长时间从短到长的排序是(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例2】(07江苏高考卷1~2)某地是我国重要的人工多层经济林区。下图为该地“某日太阳处在最高位置时的示意图”,此时北京时间为12:40,树影遮挡地被植物的面积在一年中达到正午时的最大。读图5回答下面2题。 ⑴.该地位于( )

A.45°N ,110°E

B.21°34′N ,110°E

C.45°N ,130°E

D.21°34′N ,130°E ⑵.这一天( )

A.太阳距离地球最远

B.江苏省各地昼长夜短

C.晨昏线与极圈相切

D.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应用2 :确定所求地点正午日影长短、朝向或者房屋朝向。

⑴.判断正午日影长短和朝向。距离阳光直射纬线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高,日影越短,射进屋里面的阳光面积越小;反之,距离阳光直射纬线越远,太阳高度越低,日影越长,射进屋里面的阳光面积越大。日影

方向总是背向太阳。太阳直射时,垂直投影为点。极夜时,没有日影。各纬度地带的正午影长、朝向情况,具体如下:

①.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一年四季太阳都是从南面照射过来,正午日影永远朝向北方(北极点除外)。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正午日影最短。北半球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日影最长。

②.南回归线以南地区,一年四季太阳都是从北面照射过来,正午日影永远朝向南方(南极点除外)。北半球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正午日影最短。北半球夏至日,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日影最长。

③.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有的季节太阳从南面照射过来,日影朝向北;

有的季节太阳从北面照射过来,

N

S

N

S

S

N

n米

n米 图5

日影朝向南。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回归线上只有一次),直射时日影最短(日影与物体本身重合)。

④.北极点,太阳虽然永远从南面照射过来,但日影也是永远朝向南方;南极点,太阳则永远从北面照射过来,日影也是永远朝向北方。

⑵.确定房屋朝向。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始终位于南方,房屋门窗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始终位于北方,房屋门窗朝北。

【例3】(07宁夏高考卷5~6)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世界上四地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方向绘成简图(如图6)。回答下面2题。

⑴.可能反映该学校所在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及方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⑵.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时( ) A.地球公转的速度较慢

B.其它三地正午太阳所在方向不同

C.该学校所在地天气炎热

D.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将北返

应用3:计算楼距、楼高或热水器安装角度。

⑴.计算楼间距、楼高。为了更好地保持各楼层都有良好的采光,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以我国为例,如图7,南楼高度为h ,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 ,若要使北楼所有朝南的房屋在正午时全年都能被太阳照射,则最小楼间距为L =h ×cotH 。同样,在楼间距一定的情况下,要保证北楼正午时全年能被阳光照到,则南楼的最大高度为h =L ×tanH 。 一般来说,纬度越低的地区楼距越小,纬度越高的地区楼距越大,解题的关键是计算当地冬至日的太阳高度,并计算影长L =h ×cotH

【例4】11月22日,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观测房屋采光状况时,发现甲楼阴影恰好遮住乙楼三层中部(如图所示),在甲楼顶层GPS 测得纬度为31.8366°、经度为117.2179°、高程为96mm 。完成4~5题。

(1).隔25小时再次观测时,甲楼阴影可遮挡乙楼 A.二层西部 B.四层东部 C.五层西部 D.七层东部 (2).此后一个月内 A.法国进入冷饮畅销期 B.广东省进入雨季 C.澳大利亚播种小麦 D.云南省昼短夜长

⑵.计算热水器安装角度。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资源,应该合理设计太阳能热水器的倾斜角度,应使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与正午太阳光线垂直。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可知,太阳能热水器倾角就等于当地纬度与直射点纬度之差(即所求点和阳光直射点之间相隔的纬度数,也就是两点间的纬度距)。如图8所示 a=90°-H (正午太阳高度)

【例5】 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面与太阳光线垂直效果最佳。在40°N 安装太阳能

正午太阳高度

正午太阳方向

图6

H h

L 冬至日正午太阳 北 楼

图7

α

正午光线

H

90°太阳高度

0 极圈太阳高度 24

时间

H

90°太阳高度

0极昼期间太阳高度24

时间X Y

90°太阳高度

0 极点太阳高度 24

时间

20°热水器,如要保持正午时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面总与太阳光线垂直,那么,热水器的集热面与地面的夹角在一年中应调整的最大幅度是( )

A. 17°34′

B. 23°26′

C. 46°52′

D. 63°26′

5、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规律

(1)、极点:在极昼期间,极点上见到太阳高度在一天内无变化,其太阳高度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2)、极圈及其以内地区

极昼期间,太阳高度24小时内都大于或者等于0°。刚好出现极昼地区的纬度与直射点纬度之和为90°,且该日该地区太阳高度最小值为0°;其他极昼地区该日太阳高度最小值=当地纬度—刚好出现极昼地区的纬度 某地某日刚好出现极昼,则该地当日正午太阳高度=直射点纬度的2倍 (3)、赤道: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与直射点的纬度之和为90° (4)关于直射点与太阳高度的关系

(1).直射点的纬度=1/2×(出现极昼的点最大的太阳高度+该点最小的太阳高度) 注:出现极昼时:①极点的最大的太阳高度=该点最小的太阳高度

②刚出现极昼的点最小的太阳高度=0

( 2).直射点的纬度+刚出现极昼点的纬度=90°

( 3).正午太阳高度=90°- ︱所求点的纬度+/-直射点的纬度 ︱

(所求点与直射点在赤道的同侧取“+”号,在赤道的异侧取 “-”号)

(4).寒带,温带: 某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2×黄赤交角 热带: 某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2×该地的纬度

(5)已知极昼期间,某地某纬度(a)的最小太阳高度为X ,最大太阳高度为Y ,该纬度a =90°-(Y-X )/2 练习:

1.下图中四条曲线分别表示A 、B 、C 、D 四地,6月22日太阳高度的全天变化情况,据此判断下列各选项中,对四地纬度位置的说法与图示情况相符合的是( ) ①A.23°26′N B.46°52′N C.66°34′N D.90°N

②A.90°N

B.66°34′N

C.23°26′N

D.0°

③A.0° B.23°26′N C.90°N D.66°34′N ④A.23°26′N B.46°52′N C.90°N D.66°34′N

读巴黎(采用东一区区时)6月22日太阳高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回

答2-3题。

2.从图中可判断出巴黎的地理位置是( )

A.48°50′N 27°30′W

B.45°50′N 27°30′E

C.48°50′N 2°30′W

D.48°50′N 2°30′E 3.这一天巴黎的夜长约是( )

A.8小时

B.10小时

C.12小时

D.16小时

右图是某日北半球某纬度上不同经度的太阳高度示意图。读图回答4~6题。 4、此时,北京时间是( )

A 、3:2

B 、9:20

C 、15:20

D 、21:20 5、此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

A 、0°

B 、5°N

C 、15°N

D 、N 6223

6、此日某时刻,该纬线上的甲、乙两地的太阳高度均为15°,则甲、乙两地之间最短的地面距离约为( )

A 、1650km

B 、3300km

C 、4950km

D 、6600km

右图为北半球某地一天中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图,回答7~8题。

7. 该地的地理纬度是( )

A. 700N

B. 750N

C.800N

D. 83026’N

8. 该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那天的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是下图中的

( C )

例3.阅读下图,判断纬度位置:

练习:下图为某四地正午太阳高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图。读图回答9~11题。

890900

1100

1000990

D

C

B A

月N

D

C

B

A

正午太阳高度

月份

6

N

M Q

P

9、从四地正午太阳高度随时间的变化状况,可以看出

A 、同一时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越低

B 、同一半球,纬度每升高1°,正午太阳高度就降低1°,纬度每降低1°,正午太阳高度就增加1°

C 、在同一半球纬度不同的两地,同一时间正午太阳高度不可能相同

D 、从全球来看,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南、北两个方向随纬度变化,纬度每变化1°,正午太阳高度就降低1°

10、4月22日左右,我国杭州(30°N ,120°E )的正午太阳高度大约为( )

A 、50°

B 、60°

C 、70°

D 、80°

11、图示四地中可能出现极夜和白夜现象的地点可能是(提示:白夜是中高纬度地区在夏季因白昼长,黑夜短,昏影和晨影连接所致的现象)(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利用“立竿见影”的方法(如下图)逐日测正午太阳高度,并根据记录画出一年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据此回答12~14题。 12. 该小组记录太阳在a 位置时,测算正午太阳高度为860,北京时间为

12:40,该校的地理位置是( ) A. 1100E, 19.50S B. 1100E, 19.50N C. 1260E, 19.50S D. 1260E, 19.50N 13. 太阳由b c 的过程中( )

A. 开普敦炎热干旱

B. 旧金山正值雨季

C. 南京经历了伏旱天气

D. 悉尼昼渐短,夜渐长 14.该小组观测到正午太阳在其北方的时间长约( ) A .半个月 B. 1个月 C. 6个月 D. 9个月

右上图为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5-18题。 15.以下关于该地所在半球与热量带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北半球 温带

B .南半球 温带

C .北半球 热带

D .南半球 热带 16.以下关于P 、Q 、M 、N 四点取值的判断,正确的是

A .P 与M 的值相等,且可能小于66°34′

B .N 为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最小值,且应小于43°08′

C .P 与M 的值均为90°

D .Q 的值应小于66°34′

17.若该地某天正午太阳高度角为89°34′时,北京时间为12:16,且湖南该天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极值,据此判断该天该地能够遭受下列哪一天气系统短期控制 C

18.当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取何值时,昼夜分布 情况可能如右图所示,并指出此时赤道上月出的点

A .正午太阳高度取值为P 赤道上A 点月出

B .正午太阳高度取值为M 赤道上B 点月出

C .正午太阳高度取值为Q 赤道上C 点月出

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与南回

春分秋分正午太阳方位

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与北回0°

D .正午太阳高度取值为Q 赤道上D 点月出

19.读甲、乙两幅曲线图,回答下列各小题(每问2分,共12分)

(1)4条曲线中,反映纬度最高的曲线是 ,纬度最低的曲线是 。 (2)图中4条曲线中,有无反映南半球某地的曲线,请说明理由。

(3) 请在甲图中画出赤道上某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曲线图⑤。 (4) 图中与北京所在纬度

较近的曲线

是 ,

八 日出、日落、正午太阳方位

日出:正东 1、 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各地 日落:正西

正午 北半球:太阳位于:正南方

(除极点)

南半球:太阳位于:正北方

2、 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正午太阳方位,(除极昼区)

日出:东北 日落:西北

直射点以北地区:太阳位于:正南

正午

直射点以南地区:太阳位于:正北

而且纬度越高,太阳升落的方位越偏北,南北半球均如此(极点和出现极昼夜的地方除外);

3、 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除极昼区) 日出:东南 日落:西南

直射点以北地区:太阳位于:正南 正午

直射点以南地区:太阳位于:正北

纬度越高,太阳升落的方位越偏南(极点和出现极昼夜的地方除外)。

4、极昼区间(除极点)

(1)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刚好出现极昼的地区和极昼区间,均是正北升,正北落,正午太阳在正南方。 (2)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南半球刚好出现极昼的地区和极昼区间,均是正南升,正南落,正午太阳在正北方。

H

H

以北半球为例极昼区间的太阳视运动轨迹

刚好出现极昼地已经出现极昼区

北极点

N

S W

E

N

S W

E

N

S

W

E

H

H

N

A

5、极点极昼区间,一天中在极点上看太阳,太阳在地平圈以上作圆周运动,表现为不升不落。太阳高度一天都无变化。

极点上,一年中在极昼期太阳高度在0o到23.5o间变化。 极点上所见的太阳高度与太阳直射纬度度数相等。

九 太阳视运动图

每天在地球上看到的天体的东升西落现象,称为天体的

周日视运动现象。太阳在一天中的东升西落,称为太阳的周日视运动。天体的周日视运动是由于地球绕地轴自转形成的。如图:

1、非极昼区的太阳二分二至太阳视运动图

(1).对任一地而言,不同日期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都是平行的。

(2).昼夜长短比较,为地平面之上轨迹线与地平面之下轨迹线的比较。图中可见:春分昼夜等长;夏至昼长而夜短;冬至相反。

(3).可确定正午太阳方位。如图,A 点,太阳上中天;H 为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与地平面中心点的连线和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地方时为12点;太阳位于正南方向。 (4).根据日出日落方位(运动轨迹线与地平面东侧交点为日出,西侧为日落),可以确定直射点的大致范围和季节。图中可看出:正东升正西落,则直射点在赤道上,为春秋分日;东北升西北落,则直射点在北半球,为夏半年;东南升西南落,则直射点在南半球,为冬半年。 (5).可根据二分二至正午太阳位置确定当地的纬度范围。图中正午太阳始终在南面,所以此地为北回归线以北。

(6).利用正午太阳高度可确定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或当地纬度(正午太阳高度=90°-直射点和当地的纬距)。如果H 为30°,则纬距为60°,冬至日直射点在23°26′,所以当地纬度=60°-23°26′=36°34′N 。

十 阳

高度角的分布

90°

0 6 12 18 24

H1

H2H3H4H5太阳高度

地方时

H0

图1 图2 图3

1、太阳高度的全球变化规律:由直射点向四周呈同心圆状分布递减,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角为0°。

2、把太阳高度相等的点用曲线连接起来就形成太阳高度等值线。为了表示某一时刻太阳高度的空间分布状况(昼半球),常常用太阳高度等值线来表示

(一)太阳高度等值线图的特征( 图3 )

1.昼半球上,太阳高度等值线以直射点为圆心,呈同心圆分布,太阳高度从圆心向四周递减;0度太阳高度等值线为晨昏线一般左侧为晨线,右侧为昏线。

2.过圆心的横线为直射点所在的纬线。过圆心的竖线的大部分为直射点所在的经线。

3.若太阳直射点不在赤道上(图2),则 A ,B 不为极点,但A ,B 在同个经线圈,A ,B 的纬度值与太阳直射

点的纬度值互余

该经线圈的大部分(如图2中的NOB 经线)为12点,对应的均为正午太阳高度值,另一部分(图2中的NA )为0点出现极昼现象

4.若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图3),A ,B 为极点,AOB 为一条完整的经线,则该经线的地方时为12点,该经线上所对应的太阳高度值为正午太阳高度值。

(二).太阳高度等值线图的判读

图3

图1 图2 图

3 1.晨昏线的确定。

如果没有标注太阳高度的数值,图中最大的圆圈就是太阳高度为0°的等太阳高度线,

即为晨昏线。图中所示的

半球全部为昼半球。在这种图上,太阳直射经线以西最大的半圆为晨线,以东最大的半圆为昏线。但在有数字标

A

注的图上,则应视具体数值而定:一是最外侧的大圆圈数值为0°,则为晨昏线(晨线和昏线区分方法同前)(如图2);二是图中最外侧的圆圈不是0°,也就不是晨昏线。这是一种局部的等太阳高度线图,表示的只是昼半球中太阳高度比较大的部分(如图3)。

2.极点位置的确定

在太阳直射的经线上太阳高度南北跨度为180度,因而,太阳直射赤道时,直射经线最北点为北极,最南点为南极。当太阳直射北纬δ度时,北极点在与最北点距离为δ度的内侧位置(即北极点与最北点的距离为太阳直射的纬度度数),此时图上没有南极点。太阳直射δ°S时,南极点位于距最南点δ度的内侧位置,图上没有北极点。

3.时间(季节)的确定。

图中的圆心为太阳直射点,过该点的经线地方时是12点。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当太阳直射点不在赤道上时,这条线段不是同一条经线,而是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其中与直射经线正相对的经线,地方时为0时。过直射点的纬线正午太阳高度都为90°。根据太阳直射的纬线可以判断出直射点所在的半球及季节,并可判断与之相关的地理现象。

4.经纬度坐标的确定。

就南北方向而言,在太阳直射的经线上,太阳高度角相差多少度,纬度就相差多少度。据此可以计算该经线上

A

某一点的纬度数值。

就东西方向而言,如果太阳直射赤道,则赤道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就相差多少度。如果太阳直射其他纬线,此纬线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的差值一定大于太阳高度的差值。据此可推算该纬线上某一点的经度

时。

【典例1 】 图1是某地某日太阳高度分布图,回答:

(1)从图中可以看出,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 (2)该图的节气应该是 (北半球)。 (3)此时北京时间是 。 (4)A 点所在经线的经度是 。

(5)C 点的经度值 (大于或小于)23°26′。 (6)若B 点有一直立旗杆,此时其影子应指向(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1)从直射点向四周降低(2)夏至日(3)6月22日20时(4)180°(5)大于(6)A

A.在赤道上,则D 处F 、Y 的正北方。

B.在北半球,则D 处F 的西北方、Y 的东北方。

C.在南半球,则D 处F 的东北方、Y 的西北方。

直射点

图中DF 、DY 的方位关系。 D

A

F Y

图3

【典例2 】 图2为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状况。读图回答: (1)写出E 点的地理坐标

A.70°E ,80°N

B.70°E,80°N

C.110°W,80°N

D.110°W,80°S (2)①②两地的经度相同②③两地的纬度相同,则此刻的太阳高度 A.①>② B.①=② C.①<③ D.①=③ (3)E 地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A.昼夜平分 B .昼夜等长 C.极夜 D.极昼

【典例3】图3为某时刻我国局部地区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图中圆圈为等太阳高度线,水平直线表示纬线,竖直的直线表示经线,读图回答

(1)此时伦敦的区时是( )

A.4时

B.16时

C.4时16分

D.3时44分 (2)M 、N 两地的经度差( )

A.大于10°

B.小于10°

C.等于10°

D.可能大于10°,也有可能小于10°

(3)此时极昼产生的最低纬度是_______________.

【典型4】图4为“地球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 (1)此时北京时间为( )

A.2时

B.8时

C.14时

D.20时 (2)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安大略湖畔曙光初现

B. 白令海峡烈日当空

C. 火地岛午夜太阳高照

D.尼罗河畔夜幕深沉 右图是一幅太阳高度等值线图,读图回答9~10题。

9.在A 处的操场上竖有一旗杆,此刻旗杆影子的指向为( ) A.丁 B.乙

C.甲

D.丙

10.有关图中A 、B 、C 、D 、四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D 点在昏线上 ②B 点的纬度比A 点高 ③此时刻一定是春分 ④A 点与太阳直射点的距离和C 点与太阳直射点的距离相同 ⑤A

、B 、C 、D 都在昼半球 ⑥A 、B 、C 、D 都在低纬度

A.②④⑤⑥

B.②④⑤

C.①③⑤⑥

D.①③⑥ 下图中L 表示北半球某地太阳高度角,读图回答11~13题。

11.此日江苏省南通市(约32°N )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约是 A.27°

B.80°

C.58°

D.66°34′

12.若图示太阳高度角为当地一年中最大的太阳高度角,则 A.两极地区的极昼时间将会变短 B.地球上的温带范围将会扩大 C.回归线将穿过我国的海南岛

D.西风带的南北宽度将会缩小

13.图示时间内相对应的地理现象是

A.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区的农民正在剪羊毛

B.从地中海驶往大西洋的船只逆风逆水

C.非洲肯尼亚草原上的斑马正在大规模向南迁徙

D.山东北丘洼的土壤盐分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右图为局部经纬线网及太阳高度等值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4~16题。 14.图中P点的地理坐标是 A.70oN,120oE B.70oN,60oW C.90oN,60oW D.90oN,120oE 15.图中M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A.0o, B.30o C.60o D.90o

16.以下四图表示的是该日惠州市某中学操场上旗杆(旗杆立于Q点)杆影端点移动的轨迹和方向,其中正确

的是

A B C D

右图为甲(30°N )、乙两地某日太阳高度变化图,读图完成17~19题。 17.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A.15°N

B.15°S

C.0°

D.23°26′N 18.甲地在乙地的什么方向

A.正东

B.东北

C.西北

D.东南 19.此时下列说法可能成立的是

L

6

22°

24

太阳高度

60o

30o 0o

oN

M P

西

西

西

北 南

西

北 南

Q Q Q Q

A.南极长城站正处在极夜期

B.我国华南地区正处在雨季

C.甲地农民正忙着播种小麦

D.开普敦天气炎热干燥

读下图,回答20~22题。

20.上图中a的值可能为

A.90°

B.b+66°34′

C.b+23°26′

D.2b-23°26′

21.当甲地正午太阳高度为b时,乙地太阳高度如右图所示,则乙地的坐标为

A.70°N,90°W

B.70°S,90°E

C.83°26′N,90°E

D.70°N,90°E

22.当甲地正午太阳高度为a时,下列各地现象不正确的是

A.东非高原的动物季节性地迁往赤道以南

B.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森林火险等级较低

C.天山雪线处于一年中的较高位置

D.长江口的水温达一年中较低值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

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最新)

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h=90°-|φ-δ|。假设春分日某时刻太阳直射(0°,120°E)这一点,120°E经线上各点都是正午。对于(0°,120°E)这点来说,它离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距离是0°,它的太阳高度角就是90°。 一般时间 太阳高度角随着地方时和太阳的赤纬的变化而变化。太阳赤纬(与太阳直射点纬度相等)以δ表示,观测地地理纬度用φ表示(太阳赤纬与地理纬度都是北纬为正,南纬为负),地方时(时角)以t表示,有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 sinh=sinφsinδ+cosφcosδcost 正午时间 日升日落,同一地点一天内太阳高度角是不断变化的。时角是以正午12点为0度开始算,每一小时为15度。即14点和10点分别为30度和-30度。日出日落时角度都为0,正午时太阳高度角最大(90°),时角为0,以上的公式可以简化为: sinh=sinφsinδ+cosφcosδ 由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可得sinh=cos(φ-δ) 因此,对于太阳位于天顶以北的地区而言,h=90°-(φ-δ); 对于太阳位于天顶以南的地区而言,h=90°-(δ-φ); 二者合并,因为无论是(φ-δ)还是(δ-φ),都是为了求当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纬度之差,不会是负的,因此都等于它的绝对值,所以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h=90°-|φ-δ| 具体计算: 还是举个例子来推导,假设春分日(秋分日也可,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某时刻太阳直射(0°,120°E)这一点,120°E经线上各点都是正午。 对于(0°,120°E)这点来说,它离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距离是0°,它的太阳高度角就是90°。 另外一个观测点,(1°N,120°E)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为1°

最新太阳视运动图解

太阳视运动图解 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容易观察到的自然现象之一,探讨它的运动规律可以培养我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下面我们用图对它进行系统的解读。 一、地心天球 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觉:我们站在地面上看天空,天空似乎是一个球面,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表明,这个球面不但存在于地上,而且存在于地下,我们把这个球体叫天球。我们常用的天球是地心天球,即以地球的球心为球心,无限大为半径的假想球体。把地球座标系统无限扩大构成地心天球座标系统。如图1所示: 天赤道就是地球赤道无限扩大同天球相割而成的天球大圆,天赤道把天球分成南北两半球。地轴无限扩大叫天轴,它与天球相交两点分别叫天北极(p)和天南极(p′)。黄道是地球绕日公转轨道平面无限扩大,同天球相割而成的大圆。地平圈是通过地心且垂直与当地铅锤线的平面无限扩大同天球相割而成的大圆,地平圈把天球分成可见半球和不可见半球。地平圈上方向的确定方法,在地心天球上,除了极点外,任意地平圈与天赤道相交且平分,有两个交点,这两个交点就是当地正东方(E)和正西方(W)的标志。地平圈上与天赤道相距最远的两点距天北极(P)近的就是北点(N),距天南极(P′) 近的就是南点(S)。在北半球,面北背南左西右东,在南半球,面南背北左东右西。天赤道平面就是南北极点的地平圈。天球的旋转是地球自转的反映,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自东向西,围绕天极旋转。看星空,在北半球,星星围绕北天极(p)逆时针旋转,在南半球,星星围绕南天极(p′)顺时针旋转。 二、太阳视运动

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其实是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综合反映。可以这样理解,由于地球公转,太阳每年在天球上做南北回归运动,由于地球自转,每天运动的轨迹是太阳直射点纬度间的某个纬线圈。在地面上看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当地的纬度(φ)、当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δ)、当时的地方时(t)。地球上同一地点不同季节看到的太阳周日视运动圈是互相平行的,也就是该地地平圈上太阳每年在天球上南北运动的回归圈间的纬线圈。 三、日出日落方向 图2为赤道上一年中的太阳视运动,它们的太阳视运动圈是一系列相互平行的平面,并且是与地平圈垂直的。因为赤道上地平圈上的南北两点正好与天南极(p′)和北天极(p)重合。在赤道上,每 年春秋分太阳正东升正西落,从3月21到9月23 太阳东北升西北落;从9月23到次年3 月21太阳东南升西南落。 非极昼区,每年春秋分太阳也是正东升正西落,从3月21到9月23太阳东北升西北落;从9月23到次年3 月21太阳东南升西南落。图3、图4、图5、图6是各纬度的代表,同学们仔细看看,好好体会。

太阳高度角计算和应用

专题5-太阳高度角计算和应用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规律图解 太阳高度是太阳 光线相对地面的夹角 (即太阳在当地的仰 角),在太阳直射点处太阳高度最大,为90°,在晨昏线上则为0°。而正午太阳高度就是各地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也即地方 时为12点的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包括同 一时间随纬度的变化和同一地点(纬度)在一年中随 季节的变化。由于这两种变化的直接原因都是太阳直 射点的回归运动(如图1左),因此,要理解和掌握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需要从太阳直射点和正 1 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关系来入手。图2是平行的太阳光线照射在球面上的状况,从中可以得出正午太阳高度的一些基本规律(H表示正午太阳高度,下同)。H D<H B<H A>H C>H E表明:从纬度分布看,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并由此向南北两侧递减,在太阳直射点南北两侧的对称点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H A>H C>H E,H A>H B>H D表明:距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近时,正午太阳高度大,反之正午太阳高度小。 下面通过图解来分析正午太阳高度的 变化规律,帮助学生直观掌握、理解其基本

规律。首先对图1左图进行转换,将图中经线圈的右半部“拉直”,可得到图1右图。两图均表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春分日和秋分日(以下简称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这里以图1右图为基础来深入分析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和纬度分布规律。 (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 这里我们分六个方面进行分析。假设P为满足条件的任意一地点,H1,H2,H3分别表示夏至日、二分日、冬至日时P地的正午太阳高度,H4为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之间某地P时的正午太阳高度。 1.赤道地区:由图3可以看出,二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此时赤道地区正午太阳高度(H2)达最大值90°,二至日正午太阳度(H1和H3)达最小值。以春分日为起点,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为: 2.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地区:由图4可以看出,H4大于H1和H2又大于H3,在夏至日前后P地各有一次直射,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H4),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小值(H3)。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为: 3.北回归线地区:由图5可以看出,H1>H2>H3。夏至日达最大值(H1),冬至日达最小值(H3)。从夏至日到冬至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由最大变为最

太阳视运动专题

F图为北半球甲乙两地某日“太阳视运动路线图”,圆0为地平圈,箭头为太阳视运动方向,<仁<2=22o。回答1—4 题。 1.甲地的地理纬度为:D A. 23o26' N B. 66o34' N 2 .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B A. 22o B. 44o C. 11o 3 .该日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澳大利亚北部盛行西北风 C.巴西高原草原一片枯黄 4 .悉尼该日太阳升起的方向: C. 22oN D. 90oN D.68o 尼罗河水泛滥北 极考察的好时光 B. D. A C.正东D . 正北 下图为某地一天中太阳视运动轨迹,当北京时间6点时,太阳运 动至③点,测得当时太阳高度角为40°读图回答5?6题。 5 .太阳在这一天中的运动过程依次为:B A.②一③一④一① 一② B.①一②一③一④一① C.②一①一④一③一② D.①一④一③一②一① 6 .该地的地理坐标是:B A. (70S, 30 °) B. (70 N, 150 °W) C. (70S. 150 W) D. (70 N, 30 °) 读某地某日太阳视运动图,底圆表示地平圈,箭头表示太阳运动方向,箭头所在曲线表 示太阳运动轨迹,/=5°、/ 2 = 15°',回答7?9题。 7、该地的纬度为:B A.75 N B.85°S C.82.5°N D.72.5 &该日的极昼范围为:C A.75° N?90° N B.85 ° N?90°N C.80° S?90° S D.85° S ?90°S 9、该日南昌的日出方位在图中可表示为:B A.AB 间 B.AD 间 C.BC间 D.CD 间该纬线上的甲点(75oE)为最 大值,乙点(105oW )为最小值,丙在甲乙间的中央经线上。读后完成 10. 此时处于白昼的地点是:B ①惠灵顿②巴黎③乌兰巴托④休斯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 此时该纬线上与丙点太阳高度相同的另一地点最靠近:A A.格陵兰岛 B.摩尔曼斯克 C.白令海峡 D.夏威夷群岛 下图中①②③④四条线分别表示北半球夏半年某日四地的太阳 高度变化过程,读图后回答12 —13题(h为一已知量) L2.③地正午太阳高度H是:A A. 2h B . 3h C . 4h D . h 13.四地的纬度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D 10—11 题。 太阳视运动和太阳高度练习 地平圈西 S

2020届正午太阳高度经典习题.doc

正午太阳高度专题 1、设M(纬度0°,30°E),N(23°26ˊN,30°E)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分别为Hm和Hn,判断下列四项中正确的是 A.Hm和Hn可能在同一天达到最小值 B.每年有某一时刻Hm=Hn C.每年约有9个月Hm>Hn D.任何时候都Hm>Hn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利用"立杆见影"的方法,逐日测中午太阳高度,并根据记录画在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2、该小组记录太阳在a位置时,测算正午太阳高度为860,北京 时间为12:40,该校的地理位置是() A.1100E,19.50S B.1100E,19.50N C.1260E,19.50S D.1260E,19.50N 3、记录9月23日太阳位置的点是() A.a B.b C.C D.d 4、该小组观测到正午太阳高度在其北方的时间长约() A.半个月B.1个月C.6个月D.9个月 5、(4)太阳由 b C的过程中() A.开普敦炎热干旱B.旧金山正值雨季C.武汉经历了伏旱天气D.悉尼昼渐短,夜渐长 6、北纬38°一开阔平地上,在楼高为H的楼房北面盖新楼,欲使新楼底层全年太阳光线不被遮挡,两楼距离应不小于 A.Htan(90°-38°) B.Htan(90°-38°-23.5°) C.Hcot(90°-38°) D.Hcot(90°-38°-23.5°) 11月22日,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观测房屋采光状况时,发现甲楼阴影恰好遮住乙楼三层中部(如图所示),在甲楼顶层GPS测得纬度为31.8366°、经度为117.2179°、高程为96m。完成7—8题。 7、隔25小时再次观测时,甲楼阴影可遮挡乙楼( ) A.二层西部B.四层东部 C.五层西部D.七层东部 8、此后一个月内( ) A.法国进入冷饮畅销期B.云南省昼短夜长 C.澳大利亚播种冬小麦D.广东省进入雨季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居民乔迁新居,居住条件和环境显著改善。读图,运用以下公式及相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tan35°≈0.7 tan45°=1 tan60°≈1.732

专题复习太阳视运动

专题复习—太阳视运动 一、太阳升起落下的方向 1.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夏半年),除极昼极夜的地区,全球其他地方太阳 都是东北升西北落。(极昼地区太阳正北升正北落,正午太阳总在正南)。 2.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北半球冬半年),除极昼极夜的地区,全球其他地方太 阳都是东南升西南落。(极昼地区太阳正南升正南落,正午太阳总在正北)。 3.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太阳都是正东升正西落。 二、正午太阳的位置(正午太阳地方时总是12:00) 直射点以北地区,正午太阳总在正南。直射点以南地区,正午太阳总在正北。 三、正午太阳高度角 从正午太阳的位置取一直线到达所在位置,其与地面的夹角极为正午太阳高度角。 四、昼夜长短 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在地平面的轨迹长),南半球昼短夜长(太阳在地平面的轨迹短);太阳直射南半球相反。 五、关于相关计算 1.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与极昼圈度数互余。观测点的正午太阳高度H 等于直射点纬度的2倍(适用于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处的太阳视运动)。 例:设太阳直射在10°N (a°N) 问:①北半球刚好极昼的纬度A 是 ②A 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H 为 ①太阳直射在a°N ,刚好极昼的纬度为90 °-a°, 刚好极昼的纬度=80°N ②其H =2 ∠a° A 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H=20°N 2.出现极昼的地方,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等于一天中日出太阳高度加上正午太阳高度除以2,即θ1=(h 0+H)/2;该地点的纬度等于90 °与正午太阳高度减一天中日出太阳高度除以2的差,即:θ2=90 °-(H-h 0)/2。(适用于极昼圈与极点之间地区的太阳周日视运动)如图: 例:设:某地极昼多时, ∠1(12时的H)=30 °, ∠2(0时的h)=10° 求:①某地的纬度 ②求太阳直射的纬度 ①某地纬度=90 °—(∠1--∠2)/2 ②太阳直射的纬度=(∠1+ ∠2)/2 3.极点太阳高度一天不变,其度数等于直射点的纬度数,即:H=h 0 4.在回归线到极圈之间,太阳从东偏北(南)a 度升起,则直射点的纬度为北(南)纬a 度; 太阳从西偏北(南)a 度落下,则直射点的纬度为北(南)纬a 度. 如:太阳从东偏北20°升起,则太阳直射20°N ; 太阳从东偏南20°升起,则太阳直射20°S 。 在该图中,看出:①太阳东南升,西南落 ②正午太阳在正南(该地位于直射点以北) ③该地的昼短夜长 ④太阳直射北纬为a 度 ⑤正午太阳高度为β度 例题:右图为北半球某地的太阳运行路径,其中,此地的纬度可能是: 地平圈 S N h ° h ° N N N 地平圈 α β α S N E

高中地理 极昼区正午太阳高度和子夜太阳高度公式的证明 湘教版必修1

极昼区正午太阳高度和子夜太阳高度公式的证明. 极昼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角(H )和子夜太阳高度角(H 最小)可以用 下面公式求得。 (φ为当地纬度。δ为当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我们用两种方法证明: 法一:太阳视运动图法 如图1(1)所示,北半球某极昼区某日太阳视运动图,Z 为天顶,P 为北天极,ESWNO 所在平面为地平圈,AEBWO 所在平面为天赤道,O为地心,CD O ′平面切天球的圆为该天太阳在天球上的运动轨迹,它平行赤道平面,是天球上的纬线圈。图1(2)为简图,∠AOC =δ,∠NOP =φ , ∠SOC =H,∠NOD =H 最小。 我们用图1(2)来推导一下上面的公式: H =90°-(φ-δ) H 最小=φ+δ―90°

如图所示∠AO C=∠BO D=δ,∠CO S=H, ∠ZO A=∠NO P=φ(等量代换) ∠ZO A=∠Z′O B=φ(对角相等) ∠PO A=90°(天轴垂直天赤道平面) ∠ZO S=90°(天顶垂直地平圈) H=∠ZO S-∠ZO C =90°-(∠ZO A-∠AO C) =90°-(φ-δ) H最小+∠NO Z′=∠DO Z′ H最小+90°=∠Z′OB+∠BO D ∴H最小=φ+δ-90°(等量代换)法二:地球剖面图法 如图3所示,太阳直射点在北半 球δ时,(90°N-δ)以北地区为极 昼,图中A点(纬度φA )位于极昼地 区,此时A点的太阳高度为子夜的 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小的太阳高 度即H最小,A′点的太阳高度为正午 太阳高度角(H),A与A′点同纬 度。现来探讨H最小、H与φ、δ之 间的关系。 证明:(1)已知直射点δ,H δ=90°,

正午太阳高度专项练习题

正午太阳高度专项练习题 常德市七中罗瑾编 1.6月22日航行在某海面的船只测得甲板上旗杆的日影长等于旗杆的高度且指向正南方,又收听到北京广播电台〝北京时间15点整〞的播报,该船所在地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在6月22日的一幅光照图上位于北半球同一经线上的甲乙两地,太阳同时上中天时高度角分别是46°和38°,并测得两地间的图上经线长度为4.44厘米,那么此光照图的比例尺为______________。 3.现有一只钟表〔已经校对好北京时间〕,一根适当长的竹竿,一根足够长的卷尺,一只罗盘,能否借这些器材测得某地的地理坐标?写出测量过程和原理。 4.设M地〔纬度0°,30°E〕,N地〔23°26′S,30°E〕,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分别为Hm和Hn。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B 〕 A. Hm和Hn不可能在同一天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B.每年总有某一时刻Hm=Hn C.每年约有9个月Hm<Hn D.任何时刻都是Hm≥Hn 5.当甲〔75°E,20°N〕,乙〔75°E,66°34′S〕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时,以下正确的选项是〔 D 〕 A.我国南极中山站正是极夜期 B.开普敦温和多雨 C.南亚盛行西南季风 D.非洲热带草原动物向南迁徙 6.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不包括回归线和赤道〕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正确的选项是〔C 〕 A.一年内有两次最大值,两次最小值 B.最大值出现在昼最长夜最短的那天 C.最小值出现在昼最短夜最长的那天 D.任何一天的正午太阳高度都大于北京

正午太阳高度〔度〕 昼长时数〔小时〕 3 4 5 6 7 8 96 8 11111222 ④ ● ● ●② ●① ③ 66.5 18.5 以下图表示夏至日四地昼长时数和正午太阳高度,据此回答7—9题 7.图中标注有明显错误的一处是( D )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 8.关于①②③点纬度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A )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③>②>① D 、①>③>② 9.当北京时间是8点45分时,①点正好日出,那么 ①地的经度是( A ) A 、30°E B 、30°W C 、75°E D 、75°W 读?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图?,回答10—12题 10.P 点的日期是( B ) A 、3月21日 B 、6月22日 C 、9月23日 D 11.当日期为Q 时,里约热内卢〔约南纬23B 〕 A 、38度 B 、52度 C 、35度 D 、55 度 12.当日期为Q 时,全球出现极昼的纬度范围是〔 D 〕 A 、南纬66.5—90度 B 、北纬66.5度 C 、南纬75—90度 D 、北纬75—90度 读某地一年内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回答13~14 13.该地的纬度是〔 A 〕 A.10°N B. 10°S C.13°26′N D. 13°26′S 14.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 A.①③之间的时间间隔至少是三个月 B.①③两处表示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90° 60° 30° 3 6 9 12 月 ●80° ●80° ●76°34′ ●56°34′ ● ① ● ③ ② 0.0026.565.073.5〔月/日〕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析

全球全年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析 很多人都对太阳视运动轨迹不是很清晰,它牵涉到影子朝向、太阳高度角以及地方时的计算等知识,所以为大家所关注,这里就对全球任何纬度上全年任何时刻太阳视运动一天之内的轨迹图进行比较详细的解析,希望对大家的理解有所帮助。同时如有不对之处请各位指正,不胜感激。 一、前提知识储备 太阳视运动轨迹跟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有直接的关系,所以要把太阳视运动轨迹弄清楚,首先要把教材上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图弄明白。 图1图2 从上面三个图要清楚以下这些知识点: 1、与晨昏线相交的纬线上,日出日落时太阳高度角为零;反之没有与晨昏线相交的纬线上,日出日落时太阳高度角不为零,如图1北极圈以北的纬线上,图3南极圈以南的纬线上; 2、上面三个图既反映了地方时为12时的太阳高度角大小,也反映了地方时为0时的太阳高度角大小;换个角度说,上面三个图既反映了地方时为12时的太阳视方位,也反映了地方时为0时的太阳视方位。其中地方时为0时的太阳视方位和太阳高度角对于在极昼范围以内的地方有意义; 3、有人有这样的误区“既然太阳光为平行光线,所以全球任何地点的太阳视方位是相同的。”,这个观点错在没有考虑“地球表面为曲面”的因素。 图4 图5 通过比较图4和图5,相信可以走出上面提到的误区。 二、把握三种情况六个区域 由于太阳视运动轨迹跟太阳直射点的关系,所以我们只分析太阳直射赤道、北半球、南半球这三种情况即可。 六个区域是根据太阳视运动轨迹的不同,把地球表面分为六个区域,分别是:赤道、直射点与刚好出现极昼的纬线圈之间(为了方便,以下简称极昼圈,反之简称极夜圈)、直射点与极夜圈之间、极昼圈、极昼圈与极点之间、极点。

2021届高考地理微专题《地方时和正午太阳高度角》复习训练含答案

2021届高三地理微专题复习训练——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广州(113°E)的陈先生到纬度大致相同的夏威夷(156°W)休假,飞机在北京时间5:30从旭日东升的当地机场起飞,降落到夏威夷时正值日落。回答1~2题。 1. 陈先生乘坐的飞机大约飞行了 A. 6小时 B. 7小时 C. 8小时 D. 9小时 2. 陈先生习惯在每天同时与分别在伦敦和悉尼(151°E,)留学的两个女儿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已知其在伦敦的女儿当地时间6-9时空闲,在悉尼的女儿当地时间18-21时空闲。则其到达夏威夷后与女儿们联系的时间是 A. 当地时间22-23时 B. 北京时间19-20时 C. 当地时间21-22时 D. 北京时间20-21时 【答案】1. B 2. A 【解析】 1. 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计算。根据广州大约5:30日出,白昼时间为13小时,日落地方时约为18:30。当飞机起飞时,夏威夷地方时为11:06,则陈先生乘坐的飞机大约飞行了(18:30-11:06)7小时。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 本题考查区时的计算。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一小时。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所求时区的区时=已知时区的区时±时区差(东加西减)。当伦敦为6-9时,当地时间为20-23;当悉尼18-21时,当地时间为22-25,所以其到达夏威夷后与女儿们联系的时间是当地时间22-23时。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读经纬网图,某日巴西利亚的夜长为11小时40分。据此回答3~4题。

3. 该日巴西利亚的日出时间为当地的 A. 5:50 B. 6:10 C. 6:50 D. 5:10 4. 北京时间20:00时,巴西利亚的区时为 A. 8:00 B. 9:00 C. 8:12 D. 8:48 【答案】3. A 4. B 【解析】 3. 某日巴西利亚的夜长为11小时40分,即昼长为12小时20分,该日巴西利亚的日出时间为12小时减去12小时20分(昼长)的一半,等于5点50分。故该日巴西利亚的日出时间为当地的5:50,故A正确。 故选A 4. 据图可知,巴西利亚经度为48°W,属于西三区,北京时间即东八区为20:00,相差11个时区,区时相差11小时,根据东加西减原则,计算可得巴西利亚的区时为9:00,故B正确。 故选B。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这是天宫二号自9月15日22时发射入轨以来,与神舟飞船开展的首次交会对接。6时32分,景海鹏、陈冬以飘浮姿态先后进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根据材料回答5~7题。 5. 位于美国火奴鲁鲁(檀香山)(21°19′N,157°05′W)的中国留学生收看景海鹏、陈冬先后进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直播时,当地的区时是 A. 9月14日9时31分 B. 10月18日9时31分 C. 9月19日12时32分 D. 10月18日12时32分 6.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那一天日落时,北京天安门广场的旗杆影子朝向东偏北30°。一年中旗杆影子再次朝向此方向的日期大约是 A. 8月27日 B. 2月23日 C. 1月17日 D. 9月19日 7. 当天宫二号发射入轨时,与北京日期不同的地区,其范围约占全球的 A. 1/12 B. 1/5 C. 1/8 D. 11/12 【答案】5. D 6. B 7. A 【解析】 5. 位于美国火奴鲁鲁(檀香山)(21°19′N,157°05′W)的中国留学生收看景海鹏、陈冬先后进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直播时,北京时间是10月19日6时32分,檀香山位于西10区,比北京时间晚18小时,当地的区时是10月18日12时32分,D对。A、B、C错。 6.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那一天是10月19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京日落西南方向。日落时,北京天安门广场的旗杆影子朝向东偏北30°。一年中旗杆影子再次朝向此方向的日期,

高三二轮微专题 太阳视运动 太阳方位

专题一太阳视运动 高考真题回顾: (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小明同学7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路信息 如图3所示。据此完成下题。 1.小明若从重庆出发乘长途客车经遵义至 毕节,为免受阳光长时间照射且能欣赏窗外 风景,以下出发时间和座位较好的是 A.6:00出发,左侧靠窗 B.8:00出发,右侧靠窗 C.10:00出发,左侧靠窗 D.12:00出发,右侧靠窗 (2018年天津卷)天津广播电视塔(简称“天 塔”)高度约415米。读图文材料,回答2—3 题。 2.拍摄到该照片的时间(北京时间)最可能介于 A.5:00—7:00 B.8:00—10:00 C.12:00—14:00 D.15:00—17:00 3.拍摄到该照片的日期最可能介于 A.1月15日到2月15日 B.3月1日到3月30日 C.5月15日到6月15日 D.10月1日到10月30日 (2018年江苏卷)图2为“某地二分 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线①所示太阳视运动轨迹出现时的节气为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5.该地所属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A.琼 B.新 C.苏 D.赣 (2017年天津卷)我国A市某中学(图5所示)的旗杆影子在北京时间14:08为一天中最短。冬至前后,师生们能在学校升国旗时(北京时间10:00)看到日出。结合图文材料,回答6—7题。 6.A市位于天津市(39°N,117°E)的 A.东北 B.东南C.西北D.西南 7.学生发现,日落时旗杆影子的指向随日期而移动。下列时段中,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的是 A.惊蛰到立夏 B.立夏到小暑

2021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2021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一、选择题 月球与八大行星一样作自西向东公转,在地球上的观测者可以观测到月球、地内行星经过与太阳表面的天象,且前者比后者经过日面的时间短。下图为甲地观测到的正午、子夜太阳高度年内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 1.若h为11°,则该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 A.18° B.23.5° C.29° D.34.5° 2.若观测者在甲地某日先后观测到月球、水星经过太阳表面的天象,则第二天正午三大天体在星空中的位置可能是() A. B. C. D. 某开发商分别在北京(约40°N)和福州(约26°N)开发了两个楼盘。两楼盘户型结构相同(见图甲)。读图回答3-4题。

3.若福州楼盘每层高2.8米,共20层,南北楼距为28米,图乙中②栋10层住户一年中不能直接获得太阳照射的时间最接近( ) A.11个月 B.9个月 C.7个月 D.1个月 4.上级部门在对两地小区楼盘规划设计图(图乙)进行审批时,几乎相同的设计在北京却没有通过,被要求修改。最终修改的方案可能是( ) A.扩大南北楼的楼间距 B.缩小南北楼的楼间距 C.降低南侧楼房的高度 D.降低北侧楼房的高度 读“地球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示意图”,回答5-6题。 5.代表黄赤交角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若黄赤交角扩大,我国北方地区开阔平地上的新建住宅楼之间的距离与同高度的原住宅楼之间距离相比,间距应该( ) A.扩大 B.缩小 C.不变 D.随意 下图是“我国某地朝南窗户的冬、夏至和春秋分日正午阳光入射图”。据图回答7-9题。

7.阳光如①所示射入窗户,下列正确的是( ) A.冬至日 B.夏至日 C.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 D.昼最短夜最长 8.当阳光如②所示射入窗户,若此时是北京时间11时,则该地点位于( ) A.北京的北边 B.北京的西边 C.105°E D.135°E 9.当阳光如③所示射入窗户,江淮地区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A.正值一年中气温最低的月份 B.河流正处于枯水期C.水稻播种后在田中生长 D.处于梅雨季节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在湖心岛开发的观河景观宾馆示意图,分别有①②③④四种户型。读图完成10-12题。 10.在夏至日当天入住的游客想全方位观看水上落日余晖应选择的户型是A.① B.② C.③ D.④ 11.5月下旬,宾馆经营者打算给各户型配备临时制冷设备。如果以房间一天最高气温作为安装标准,你认为最应配备制冷设备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2.某游客在此地体验了“立竿无影”的景观后,对情景久久不能忘怀。此游客

专题复习——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计算

专题复习—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计算 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变化规律(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 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距离越近(纬度差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一年有一次最大值(6月22日前后),一次最小值(12月22日前后)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一年有一次最大值(12月22日前后),一次最小值(6月22日前后) 南、北回归线之间(除赤道外) 一年有两次最大值(太阳直射时最大),一次最小值(南半球出现在6月22日前后、北半球出现在12月22日前后) 赤道地区 一年有两次最大值(春分、秋分),两次最小值(夏至、冬至) 递变规律 来增去减(直射点向本地所在纬线移来,则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移去则减小) (3)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规律 ①南、北回归线之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越大(由23°26′增大至46°52′),赤道上为23°26′,回归线上为46°52′。 ②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和北回归线至北极圈之间: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相同(均为46°52′)。 ③南极圈以南和北极圈以北: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越小(由46°52′减小至23°26′),极圈上为46°52′,极点上为23°26′。 3.一个地区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 赤道地区为23°26′,热带地区为(当地纬度+23°26′);回归线至极圈之间地区为46°52′。 4.相等性 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同一日期,距直射点所在纬线纬度差相等的两条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距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越近的地点,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5.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公式:H=90°-|φ-δ|中φ与δ符号很关键,此外,两点间的正午太阳高度差 等于纬度差。。 说明:“两点”是指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两点纬度差的计算遵循“同减异加” 原则,即两点同在北(南)半球,则两点纬度“大数减小数”;两点分属南北不同半球, 则两点纬度相加。如图所示: 当太阳直射B 点(10°N)时,A 点(40°N)正午太阳高度:H =90°-AB 纬度差=90°-(40°-10°)=60°。 C 点(23°26′S)正午太阳高度:H =90°-BC 纬度差=90°-(10°+23°26′)=56°34′ 温馨提示 在南(北)极圈有极昼现象出现时,南(北)极点的太阳高度无日变化,其太阳高度角的大小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太阳视运动专题

太阳视运动和太阳高度练习为地平圈,箭头为太阳视运动O下图为北半球甲乙两地某日“太阳 视运动路线图”,圆题。<1=<2=22o。回答1—4方向, D 1.甲地的地理纬度为:N D.90o.22o N 'N B.66o34'N CA.23o26B 2.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o D.68 C.11o A.22o B.44o A .该日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3 .尼罗河水泛滥BA.澳大利亚北部盛行西北风 .北极考察的好时光DC.巴西高原草原一片枯黄 A .悉尼该日太阳升起的方向:4 D.正北C.正东A.东北B.东南 太阳运6点时,下图为某地一天中太阳视运动轨迹,当北京时间题。。读图回答动至③点,测得当时太阳高度角为40°5~6:B .太阳在这一天中的运动过程依次为5 B.①—②—③一④一①A.②一③一④一①—② ④一③一②一①D.①—①C.②——④一③一② :B .该地的地理坐标是6 .(70°N,30°E) C.(70°S.150°W) D,A.(70°S,30°E) B.(70°N150°W) 箭头所在曲线表读某地某日太阳视运动图,底圆表示地平圈,箭头表示太阳运动方向,°,回答7~9题。=示太阳运动轨迹,∠1=5°、∠215 7、

该地的纬度为:B S D.72.5°S B.85° C.82.5°N A.75°N 8、该日的极昼范围为:C °90N N°~90°N B.85°N~A.75 90°S 90°S D.85°S~C.80°S~、该日南昌的日出方位在图中可表示为:B 9 D.CD间间 A.AB 间 B.AD间 C.BC为最75oE)图为北半球某一段纬线的同一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该纬线上的甲点(11题。大值,乙点(105oW)为最小值,丙在甲乙间的中央经线上。读后完成10—B .此时处于白昼的地点是:10太阳高度角②巴黎③乌兰巴托④休斯敦①惠灵顿o 35 D.①④ C A.①②B.②③.③④:A .此时该纬线上与丙点太阳高度相同的另一地点最靠近11 D.夏威夷群岛.摩尔曼斯克A.格陵兰岛 B C.白令海峡 o 5 下图中①②③④四条线分别表示北半球夏半年某日四地的太阳乙甲丙13—题(为一已知量)h12高度变化过程,读图后回答:A

正午太阳高度计算

枣庄六中高一地理备课组导学稿 教学目标: 1、 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2、 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的计算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自主预习 一:太阳高度 1、太阳高度的概念 。 2、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1)太阳直射点的太阳高度为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 。昼半球太阳高度 。夜半球太阳高度 。 (2)太阳高度分布规 二、正午太阳高度 1、正午太阳高度概念: 。 2、分布规律: (1)纬度分布规律: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 所在纬线向 。太阳直射点纬线正午太阳高度为 。 离太阳直射点纬线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 。 (2)季节分布规律:夏至日:太阳直射 , 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此时, 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冬至日:太阳直射 , 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此时, 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春、秋分日:太阳直射 ,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南北两侧 。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计算公式: H=90°—(直射地与所求地的纬度之差)。 若直射点与所求的地点同在北半球或同在南半球,两点纬度差为大数减小数; 若直射点与所求地点分属与南北不同半球,两点纬度差为两纬度之和。 若计算出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等于零说明此点在 上;若小于零,说明此时为极夜 三、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应用 S N

1、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物体影长最。当地地方时为时。 合作探究一: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外出考察,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时,学生手表指针为18时20分(北京时间),该地的经度为多少? 2、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与物体影子长短。 (1)太阳高度越大,物体影长越。一天中正午时,物体影长最,地方时为。 (2)判断日影长短和方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物体的影子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物体的影子越长;当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时,影子缩为零。 日影方向总是背向太阳。如太阳在东南时,影长朝向。 合作探究二: 假设某地有一杆长为H米,物体的影子如图示L,设α角为冬(夏)至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写出正午太阳高度α的计算公式? 3、计算楼间距。为了使楼房底层获得充足的光照,一般纬度低的地区,楼距较;纬度高的地区,楼距较。解题关键:一般当地冬至日,物体的影子最长。计算时以当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计算楼间 距。 已知楼高为H,当地冬至日正 午太阳高度为α,求楼间距 H 的影长L为多少? L 合作探究三: 位于北纬36°34′的某疗养院,计算在一幢20米高的楼房北面新建一幢楼房。因为疗养的需要,要求高楼的每一层一年四季都能晒到太阳。新楼至少要距原楼多少米? 4、计算太阳能热水器与地面的倾角。

专题复习——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计算

专题复习—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计算 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变化规律(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 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距离越近(纬度差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一年有一次最大值(6月22日前后),一次最小值(12月22日前后)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一年有一次最大值(12月22日前后),一次最小值(6月22日前后) 南、北回归线之间(除赤道外) 一年有两次最大值(太阳直射时最大),一次最小值(南半球出现在6月22日前后、北半球出现在12月22日前后) 赤道地区一年有两次最大值(春分、秋分),两次最小值(夏至、冬至) 递变规律来增去减(直射点向本地所在纬线移来,则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移去则减小) ①南、北回归线之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越大(由23°26′增大至46°52′),赤道上为23°26′,回归线上为46°52′。 ②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和北回归线至北极圈之间: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相同(均为46°52′)。 ③南极圈以南和北极圈以北: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越小(由46°52′减小至23°26′),极圈上为46°52′,极点上为23°26′。 3.一个地区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 赤道地区为23°26′,热带地区为(当地纬度+23°26′);回归线至极圈之间地区为46°52′。 4.相等性 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同一日期,距直射点所在纬线纬度差相等的两条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距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越近的地点,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5.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公式:H=90°-|φ-δ|中φ与δ符号很关键,此外,两点间的正午太阳高度差 等于纬度差。。 说明:“两点”是指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两点纬度差的计算遵循“同减异加” 原则,即两点同在北(南)半球,则两点纬度“大数减小数”;两点分属南北不同半球, 则两点纬度相加。如图所示: 当太阳直射B点(10°N)时,A点(40°N)正午太阳高度:H=90°-AB纬度差=90° -(40°-10°)=60°。 C点(23°26′S)正午太阳高度:H=90°-BC纬度差=90°-(10°+23°26′)=56°34′温馨提示 在南(北)极圈有极昼现象出现时,南(北)极点的太阳高度无日变化,其太阳高度角的大小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闯关导练(统考版):专练4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应用

专练4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应用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2020·天津卷,14~15]图1为我国某地一住宅小区示意图,图2中四个方向的阴影分别为小区内某栋住宅楼二至日8:00和16:00的日影。读图文材料,完成1~2题。 1.该小区最可能位于() A.北京B.银川 C.杭州D.海口 2.小区内各住宅楼楼高一致,休闲广场被楼影遮挡面积最大的时段是() A.夏至日8:00~12:00 B.夏至日12:00~16:00 C.冬至日8:00~12:00 D.冬至日12:00~16:00 [2020·河北衡水卫冕联考]下图为基多赤道纪念碑(西经78°27′8″,纬度0°0′)的照片,纪念碑上四周刻有E、O、S、N(分别表示东、西、南、北)的西班牙字母,正对着小女孩的纪念碑上刻着“E”,小女孩右侧地面上的线条代表赤道。据此完成3~4题。 3.小女孩所在半球及行走方向是() A.北半球向东B.南半球向西 C.东半球向西D.西半球向东 4.该照片拍摄的时间最有可能为当地() A.上午5时B.上午10时 C.下午3时D.下午6时 第24届冬季奥运会计划将于2022年2月4日~20日在我国北京和张家口举行。下图是第17~24届冬奧会举办城市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第5题。

5.第24届冬季奥运会举办期间() A.盐湖城阴雨连绵 B.索契白昼时间逐日增长 C.利勒哈默尔日出东北 D.张家口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 [2020·深圳市重点中学联考]暑假期间,小明前往墨尔本(37°46′S)旅行。在墨尔本,小明发现很多建筑的布局并非严格的南北朝向,而是有一定的偏角。下图为墨尔本某街道上两栋方形大楼的俯视图。据此完成6~7题。 6.建筑物的布局方位会影响墙面的采光条件。小明旅行期间,全天都不能采光的墙面是() A.大楼甲的①墙面B.大楼甲的②墙面 C.大楼乙的③墙面D.大楼乙的④墙面 7.为使大楼乙的①墙面全年每天均有采光机会,墙面与街道的夹角α最小可能是() A.14°B.32° C.45°D.59° [2020·山东省日照市质检]读安徽涡阳、淮南、怀远、颍上、蒙城五县市分布示意图,完成8~9题。 8.元旦这天,颍上、怀远、蒙城、涡阳四个县城的阳光照射树木产生的阴影在地面转动角度最小的是() A.怀远B.颍上 C.蒙城D.涡阳 9.某日位于颍上(32°39′N,116°15′E)和蒙城(33°15′N,116°33′E)的两位同学同时看到了日落景象,由此可推断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此日两地昼长相等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析

全球全年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析 很多人都对太阳视运动轨迹不是很清晰,它牵涉到影子朝向、太阳高度角以 及地方时的计算等知识,所以为大家所关注,这里就对全球任何纬度上全年任何 时刻太阳视运动一天之内的轨迹图进行比较详细的解析,希望对大家的理解有所 帮助。同时如有不对之处请各位指正,不胜感激。 一、前提知识储备 太阳视运动轨迹跟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有直接的关系,所以要把太阳视运动轨 迹弄清楚,首先要把教材上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图弄明白。 从上面三个图要清楚以下这些知识点: 1、与晨昏线相交的纬线上,日出日落时太阳高度角为零;反之没有与晨昏线相 交的纬线上,日出日落时太阳高度角不为零,如图 1 北极圈以北的纬线上, 图 3 南极圈以南的纬线上; 2、上面三个图既反映了地方时为 12 时的太阳高度角大小,也反映了地方时为 0 时的太阳高度角大小;换个角度说,上面三个图既反映了地方时为 12 时的太 阳视方位,也反映了地方时为 0 时的太阳视方位。其中地方时为 0 时的太阳 视方位和太阳高度角对于在极昼范围以内的地方有意义; 3、有人有这样的误区“既然太阳光为平行光线,所以全球任何地点的太阳视方 位是相同的。”,这个观点错在没有考虑“地球表面为曲面”的因素。 通过比较图 4 和图 5 ,相信可以走出上面提到的误区。 二、把握三种情况六个区域 由于太阳视运动轨迹跟太阳直射点的关系,所以我们只分析太阳直射赤道、 北半球、南半球这三种情况即可。 六个区域是根据太阳视运动轨迹的不同,把地球表面分为六个区域,分别是: 赤道、直射点与刚好出现极昼的纬线圈之间(为了方便,以下简称极昼圈,反之 简称极夜圈)、直射点与极夜圈之间、极昼圈、极昼圈与极点之间、极点。 N 图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