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1.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

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2.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

3.放大镜又叫凸透镜,特点是中间厚边缘薄。

4.放大镜的凸度越大,放大物体的倍数越大。

5.科学研究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他们的“鼻子”,这个鼻子能分

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6.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

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7.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

8.生物学家列文虎克第一个发明了显微镜。

9.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

新的微观世界。

10.电子显微镜可将物体放大到200万倍。

11.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观察到非常小的物体以及物体的精细结构。

12.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第一个发现了细胞。

13.显微镜是由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和反光镜组成。

14.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通过调节反光镜可以增加目镜中图像的亮度。

15.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16.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7.微生物是生物,具有同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

18.我们周围的垃圾和污水的处理也要靠微生物,如果没有微生物,地

球就将成为垃圾的世界。

19.有些微生物能为我们提供食物或帮助我们生产食物。

20.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生物的呼吸、消化、排泄、生长、

发育、繁殖、遗传等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进行的。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复习资料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机械。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5、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6、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7、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8、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9、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大。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省力。 10、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是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11、各种简单机械的比较: 第二单元复习资料1、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柱子)和横放的材料(横梁)支撑住的。它们受压 时,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如何增强横梁抗弯曲能力是建筑上很重要的问题。 2、材料的宽度越宽,抗弯曲能力越强;材料的厚度越厚,抗弯曲能力越强。材料的宽度和厚度中,厚度更多地影响材料抵抗弯曲的能力。 3、改变薄板形材料的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虽然减少材料的宽度降低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4、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受到压力时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能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科学试卷

小学科学六(上)第一单元学习评估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时间:40分钟) 学校班级姓名成绩 一、观察题(24分,每空1分): 1、像开瓶器那样能绕着一个固定支点将物体撬起的简单机械叫做___________。杠杆上用力的点叫做____________;承受重物的点叫做_____________;起支撑作用的点叫做________________。杠杆省力与否与杠杆的三个点的位置有关,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______________;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杠杆_______________。 2、像螺丝刀那样由较大的“轮”和较小的“轴”组合起来的简单机械叫做_____________,我们生活当中很多地方都应用了轮轴的原理,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像旗杆顶部的轮子一样,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移动的滑轮叫做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__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_________,滑轮组既能___________又能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是运用的斜面的原理。 /5、自行车上应用了许许多多的简单机械原理,如龙头、踏脚板与齿轮、大齿轮与小齿轮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刹车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的打“×”共16分,每题2分): 1、杠杆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它能帮助我们工作。() 2、凡是杠杆都是用来省力的。() 3、翘翘板不是一种杠杆。() 4、螺丝刀的刀柄粗是省力的主要原因() 5、汽车的方向盘是一种轮轴。() 6、螺丝钉的纹路也是一种斜面。() 】 7、起重机钓钩上的滑轮,它能够随着重物上下移动,所以它就是一个动滑轮。() 8、为了让汽车开上去省力一点,摩星山的盘山公路是一种斜面。() 三、选择题: 1 、学校旗杆顶端的滑轮属于()。 A、定滑轮 B、动滑轮 C、滑轮组

六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

小学六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5,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6,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7,(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如食盐,白糖等. 8,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9,(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10,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11,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12,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 13,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 14,(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15,(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6,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小学六年级科学知识点总汇资料全

小学六年级科学知识点汇总资料 (六上)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一、重要知识点 1、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机械】。其中像剪刀、扳手等构造简单的 又叫【简单机械】,常见的简单机械有【杠杆、滑轮(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斜面、轮轴】。 2、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原理】。 3、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它有三个重要的位置,分别是【支点— 支撑并使杠杆围绕转到的位置;用力点—在杠杆上用力的点;阻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点。】 4、杠杆的分类:【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费力杠杆—阻力点 到支点的距离大;】【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使用杠杆不一定省力【例:省力杠杆——开瓶器、切纸刀、园林剪等;费力杠杠——手术剪、镊子、筷子等;不省力不费力杠杠——订书机、跷跷板、天平】 5、杠杆尺的钩码怎么挂才平衡 (1)如果两边只挂一个点,只要两边挂的钩码数与它离支点的格数相乘的积相等就行。 (2)如果挂1个点以上,杠杆尺两边各个点上的钩码数和格数的乘积的和要相等。 左边【2×2=4】【右边1×4=4】左边【2×1+1×1=3】右边【1×3=3】6、【“称砣虽小,能压千斤”】是杠杆类工具运用的一个典型事例,生活中的实例 还有:羊角锤、尖嘴钳、各种剪刀、镊子、开瓶器等。【小杆秤三点:提绳——支点;秤盘——阻力点;秤砣——用力点】 7、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且可以转动的装置叫【轮轴】,生活中常见轮轴有:【门 把手、汽车的方向盘,水龙头,扳手,螺丝刀等】。 轮轴的作用:【A、在轮上用力带动轴省力B、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费力。】【当8、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名称:动滑轮定滑轮滑轮组 作用: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能改变用力的方向,但既能省力,又能的方向。不能省力。变力的方向。

小学六年级科学复习提纲.doc

小学六年级科学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做机械。像螺丝刀、钉锤、剪子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一、杠杆 (一)杠杆 1、含义: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上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2、作用: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省力;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费力;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也不费力。 3、画图: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4、生活中的应用:省力杠杆:钳子、剪刀(修树枝剪刀)、撬棍、开瓶器等; 费力杠杆:筷子、镶子、火钳、钓鱼竿等;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天平、扁担、跷跷板等。 (二)杠杆尺:左边(格数X钩码数)=右边(格数X钩码数) (三)小杆秤 1、由秤杆、秤盘、秤砖、提绳几部分组成。它也是一种杠杆类的工具。 2、解释“秤砖虽小能压千斤”的道理? 答:秤砖(用力点)到提绳(支点)的距离大于秤盘(阻力点)到提绳(支点)的距离,此时杠杆省力,所以“秤泥虽小能压千斤” o 3、指导学生制作杆秤:首先找到秤杆上的三点,定好位置。接着拴好阻力点和支点的细绳,挂好秤盘,系上秤而它。再用挂钩码的方法,在秤杆上画出重量刻度。

4、画图并标出提绳几能称起更大范围的重量 二、轮轴 1、含义: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2、作用:在轮上用力省力,在轴上用力费力;当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轮越大越省力,轮越小越费力。 3、画图:标出轮轴 4、生活中的应用:汽车方向盘、水龙头开关、起子、扳手、螺丝刀、门把手、车把手。 5、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螺丝刀的刀柄总是比刀杆要粗一些,因此,刀柄是轮, 刀杆是轴。刀柄的凹槽是为了增加摩擦力,使我们更加省力。 三、滑轮 1、含义: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2、作用:定滑轮能改变用力方向,但不省力;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滑轮组既能改变用力方向,又能省力;滑轮组的组数越多越省力;提起重物用儿股绳子,就省儿分之一的力。 3、画图: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 4、生活中的应用:①定滑轮:旗杆顶部的轮子、窗帘上的轮子;②动滑轮:工地上提重物的轮子、井口上提水的轮子、塔吊的吊钩;③滑轮组:起重机、塔吊、吊车、升降衣架。 四、斜面 1、含义: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 2、作用:①在斜面上拉重物比直接提起重物省力;②斜面越平缓越省力,斜面越短越省力。 3、画图:(螺丝钉螺纹稀与密) 4、生活中的应用:刀口、楼梯、盘山公路、引桥、螺丝钉、钉子的钉尖。 5、为什么常把盘山公路修成“S"形?答:因为路途延长而坡度变小,可以省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 1、从出生到现在的成长证据有:(出生时的脚印)、(从小到大的照片)、(小衣服小鞋子)、(每年的体检卡)、(身高体重的数据)等。 2、我从出生到现在发生的主要变化有(身体长高了,体重增加了,能力提高了)。 3、(身高)和(体重)是生长发育最重要和最常用的指标。 4、人体生长发育最快的两个时期是(出生后第一年)和(青春期)。 5、(青春期变化)是人体的正常发育,(青春期)是生命重要的时期。 6、(青春期)是我们由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 7、女孩大约从(10岁)开始,将陆续进入青春期;而男孩要(稍晚一些)。在这个时期,我们的(身体形态)、(心理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8、青春期男女(身高)最先出现快速生长。 9、青春期除了身高突增之外,另一个特点就是(性发育)的开始。 10、青春期的心理特点有(1)性意识骤然增长(2)智力水平迅猛提高(3)独立欲望增强(4)情感世界充满风暴(5)兴趣爱好日益广泛(6)人际交往欲望强烈。 11、要正确对待青春期的变化:(1)要注意个人卫生(2)不穿高跟鞋(3)不拔

胡须(4)不吸烟、不酗酒(5)正确对待与异性交往 12、一个人的成长与成熟意味着他将要更加自觉的去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13、人的一生要经过(幼儿期)、(青春期)、(成年期)和(老年期)四个阶段。 14、预测自己长大后的身高可以根据(父母的身高)、(现在的身高)、(自己的脚长)。 15、伴随着身体素质提高,青少年(青春期发育)和(性发育)的年龄也不断提前。 16、为了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应该:(1)注意个人卫生(2)讲究营养并注意饮食卫生(3)注意学习姿势与用眼卫生(4)加强体育锻炼(5)保证充足的睡眠(6)不迷恋电脑(7)科学用脑 17、注意学习姿势与用眼卫生的方法:(正确的阅读姿势)、(正确的书写姿势)、(注意采光与照明)。 18、我们已经跨入青春期,每天需要保证(10)小时的睡眠。 19、(充足的睡眠)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20、科学用脑五要素是:(动静结合)、(课程交替)、(反复强化)、(勤于思考)、(适当休息)。

最新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与归纳-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大全

六年级《科学》知识点整理复习 一、科学常识: 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机械和工具》: 1、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做()。像钉锤、剪子这些构造简单的机械,又叫做()。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各种各样的()就是简单机械。家中常用的工具有()等。 2、使用机械的目的:()、()、()。 3、要打开啤酒盖你用()、拔掉墙上的钉子你用(),拧下螺丝钉你用()。 4、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上有()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杠杆上克服阻力的位置叫()。 5、杠杆是一种(),杠杆有三个点分别是:()、()和()。6.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 7、省力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费力杠杆:()。 8、杆秤由()、()、()、()几部分组成。它也是一种杠杆类的工具。 9、杠杆有(),(),()。 10、“四两”拨千斤,称为()。 11、杆秤是杠类工具,“秤砣虽小,能压千斤”是因为杆秤应用了()。 12、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 13、轮轴可以()。在轮上用力时,();在轴上用力时,()。 14、生活中的轮轴有: ()、()、()、()、()、()等。 15、利用螺丝刀起出螺丝,是应用()原理,螺丝刀的刀柄总是比刀杆要粗一些,其中刀柄相当于(),刀杆相当于()。在轮上用力(),在轴上用力();当轴粗细相同时,轮越大越()。 16.固定在一个位置()的滑轮叫(定滑轮);可以()的滑轮叫(动滑轮);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 17、定滑轮的作用:();动滑轮的作用:();滑轮组的作用:();滑轮组的()越多越省力;提起重物用()绳子,就省几分之一的力。【要数吊着动滑轮的绳子几段】 18、生活中的滑轮:①定滑轮:()、();②动滑轮:();③滑轮组:()、()。 19、旗杆顶端安装的是(),吊车上安装的是(),窗帘上安装的是()。 20、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有()的作用。 21、斜面都能(省力),坡度越小越(),坡度越大越()。 22、将重物提上斜坡,如果斜坡的高度不变,斜面( )越省力。(道理同上) 23、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斜面越平缓越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大)。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 24、生活中的斜面: ()、( )、( )、( )、( )、( )、( )。 25、不论是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还是小齿轮带动大齿轮,总是()转速(慢),()转速(快)。 26、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有车把是(),刹车是(),脚蹬子是(),螺丝是()。 27、自行车综合运用(),(),()等机械原理进行省力工作。 精品文档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学校班级姓名等级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工作中,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做()。螺丝刀、钉锤、剪子这些机械构造简单,又叫()。 A、机械 B、复杂机械 C、简单机械 D、工具 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 A、中心点 B、支点 C、用力点 D、阻力点 3.用力点距支点远,阻力点距支点近,这种杠杆是();用力点距支点近,阻力点距支点远,这种杠杆是();用力点距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距支点的距离,这种杠杆是()。A、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B、有时省力有时费力的杠杆C、省力杠杆D、费力杠杆· 4.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A、滑轮组B、动滑轮C、定滑轮D、滑轮组合5.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有一位科学家叫()。他发现了杠杆和滑轮的使用原理和浮力定律,在数学方面也有很多研究成就。他不仅是一位大科学家,而且是一位卓越的工程师,他发明的许多机械装置,如滑车、螺旋抽水机等,用于当时的农业生产。 A、牛顿 B、爱迪生 C、亚里士多德 D、阿基米德 6.()的特点是:秤杆上挂砝码的一边和挂物品的一边长度相等,因此放的砝码必须与被称物品重量相等。 7.()的特点是:秤杆上有尺寸刻度,挂物品的绳子和挂秤砣的绳子都可以在秤杆上滑移。 8.大约到了一千五百年前,人们发明了(),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直接从秤星上(刻度)读出物品的重量,至今仍在使用。A、提系杆秤B、不等臂秤C、等臂杠杆秤D、指针式弹簧秤 二、多项选择题 1.()等都是机械。A、杠杆B、滑轮C、斜面D、平面} 2.杠杆有三个点:()。A、用力点B、中心点C、支点D、阻力点 3.杠杆可以分为()。A、省力杠杆B、费力杠杆C、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D、有时省力有时费力杠杆 4.自行车运用了()等简单机械的原理,是应用广泛的交通工具。A、平面B、轮轴C、斜

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2017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1、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中、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水滴中的那些小家伙,还有细菌、霉菌,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2、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可以看清楚。 3、荷兰人列虎克发现了微生物,并制作了显微镜 4、自制酸奶的步骤: 1、制作名称:自已动手做酸奶。 制作准备:鲜牛奶、白糖、勺子、保温容器 制作过程: (1)在鲜牛奶里加入1—2勺白糖,煮开几分钟 (2)待牛奶冷却到35℃— 40℃时,加入两勺酸奶,仔细搅匀。 (3)再倒进消毒过的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 (4)保温5—6小时后,牛奶变得稠稠的,酸奶就做成了。 5、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名为乳酸菌的细菌。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6、细菌体积微小,几万个细菌合在一起才有那么粗,

他们有三种基本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 7、细菌也要吃食物,有的细菌利用阳光自己制造食物、有的细菌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 8、细菌的繁殖很快,一个细菌可以在数小时内繁殖出几百万甚至上亿个后代。 9、细菌的功:利用细菌生产新的食物,利用细菌生产药品和生物塑料。 过:有的细菌会致病。 10、物体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11、青梅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青霉素。 12、胡克发现了细胞。 13、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 1、按照火山活动的历史,可分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2、古代的人们凭直觉认识地球,提出了“天圆地方”的猜想。 3、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 4、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做风化。 5、地球赤道周长是40091千米。 6、地球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

六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3)

一、使用工具 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螺丝刀、钉锤、剪子,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2、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3、使用工具和机械就如同增强了自己的力量,延长了人类的臂膀。 4、工具和机械是神奇的,它是人类的伟大创造,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5、再复杂的机械也是由简单的机械组成的。 6、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做事情常常用工具来帮忙。 7、不同的工具有着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着不同的科学道理。 8、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 拔图钉用小刀或剪刀来撬;铁钉用羊角锤来撬;螺丝钉、木螺钉用螺丝刀。 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9、滑轮、斜面、杠杆应用 斜面:油桶通过斜面推上车比较省力。 杠杆:大石头用撬棍当杠杆去撬动比较省力。 滑轮:利用绳子和轮子组成定滑轮可以很方便的将国旗挂到旗杆顶上。 二、杠杆的科学 1.能绕着一个固定的支点,将物体撬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2.杠杠三要素是用力点、支点、阻力点。 3.支撑杠杆,使杠杆能够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4.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

5.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6.杠杆可以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杠三类。 7.杠杆是不是省力与它的三个点的位置有关。 8.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是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 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是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9.杠杆尺做实验,得到以上结论。 10.剪刀是一个阻力点会移动的杠杆,人体的小臂骨是费力省距离的杠杆。 11.阿基米德是总结杠杆原理的第一人,他说,给我一个足够长的杠杆和一个支点,我能撬 起地球。 12.杠杆尺上有支点,左右两边都有到支点距离的标记,杠杆尺是我们研究杠杆作用的好工 具,使用时要把它调节到平衡状态。 13.挂在杠杆尺左边的钩码看做是要被撬起的重物,杠杆尺右边挂的钩码看作是我们用的力。 14.当杠杆尺左边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钩码数乘以格数时杠杆平衡。 15.分析是否属于杠杆:羊角锤,钳子,剪刀,天平,锥子,擀面棍。(锥子擀面棍不是杠 杆) 16.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17.阿基米德: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地球。 三、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1、杠杆可以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2、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 3、教科书中打开油漆桶的铁片和打开饮料瓶的开瓶器是省力杠杆,夹东西的夹子是费 力杠杆。 4、铁片和开瓶器与夹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不同点:用铁片翘铁桶盖子和用开瓶器开瓶盖是杠杆的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 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所以铁片和开瓶器是省力的杠杆,用夹子夹取物品时,杠杆的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科学》上册重点复习题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一、科学常识: 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5、杆秤由秤杆、秤盘、秤砣、提绳几部分组成。它也是一种杠杆类的工具。把秤砣悬挂位置作为用力点,那么杆秤是一个省力杠杆,所以“秤砣虽小压千斤” 6、制作杆秤:先找到秤杆上的三点,定好位置。接着拴好阻力点和支点的细绳,挂好秤盘系上秤砣。再用挂钩码的方法,在秤杆上画出重量刻度。 7、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轮轴的作用:在轮上用力省力,在轴上用力费力;当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生活中的轮轴:汽车方向盘、水龙头开关、起子、扳手、门锁把手。

8、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9、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10、生活中的滑轮:①定滑轮:旗杆顶部的轮子、窗帘上的轮子;②动滑轮:工地上提重物的轮子、井口上提水的辘轳;③滑轮组:起重机、升降衣架。 10、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11、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1.能绕着一个固定的支点将物体撬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杠杆都有三个点: (1)杠杆上用力的点叫用力点;(2)承受重物的点叫阻力点;(3)起支撑作用的点叫支点。 2.杠杆的特点: (1)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杠杆省力。(如:修枝剪、撬棍、开啤酒瓶的启子)。 (2)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杠杆费力。(如:钓鱼竿、火钳等)。(3)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如:跷跷板、天平等)。 3.轮轴由一个较大的“轮”与一个较小的“轴”组合在一起的简单机械叫做轮轴。(如:汽车方向盘、门把手、水龙头开关、辘轳等)。 要点:大的为轮,小的为轴,轴提起重物。轮轴有省力的作用。轴不变时,轮越大越省力;轮不变时,轴越小越省力。 4.滑轮边缘有槽,能绕上绳线,并能围绕中心轴转动的轮子叫做滑轮。 像旗杆顶部的轮子一样,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5.固定在重物附近,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6、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叫做滑轮组。 特点: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但能省力(省力二分之一);滑轮组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在滑轮组中连系动滑轮的绳子有几段,则拉力就为原拉力的几分之一。 7、斜面像斜坡、斜搭的木板、引桥等一端在高处另一端在低处的装置就叫做斜面。 特点:斜面有省力的作用,且斜面越长坡度越平缓就越省力;斜面越短坡度越陡省力就越少。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 一、填空(23分) 1. 叫做_用力点;承受重物的点叫做阻力点;起支撑作用的点叫做支点。杠杆省力与否与杠杆的三个点的位置有关,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省力;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费力_。 2.像螺丝刀那样,由较大的“轮”和较小的“轴”组合起来的简单机械叫做_轮轴,我们生活当中很多地方都应用了轮轴的原理,如_扳手、_方向盘、水龙头、钥匙。 3.像旗杆顶部的轮子一样,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移动的轮子叫做定滑轮,它的作用是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不能省力;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它的作用是可以省力,不能改变用力方向;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滑轮组,它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 4.(盘山公路)、(滑梯)、(楼梯)等都是运用的斜面的原理。 5.自行车上应用了许许多多的简单机械原理,如龙头、踏脚板与齿轮、大齿轮与小齿轮运用了轮轴的原理,刹车运用了杠杆的原理。 6.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动力作用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作用点)。 7.自行车的综合运用了(轮轴)(杠杆)(斜面)等机械原理。 8.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9.滑轮组由(定滑轮)、(动滑轮)(绳子)等几部分组成。 10.我们学到的简单机械有( 杠杆)、(轮轴)、(滑轮)、(斜面)。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全册知识点汇总

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5.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6.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7.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8.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9.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大。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省力。 10.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使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13.自行车上的各部分应用了哪种简单机械?

第二单元复习资料 1.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柱子)和横放的材料(横梁)支撑住的。它们受压时,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 2.材料的宽度越宽,抗弯曲能力越强;材料的厚度越厚,抗弯曲能力越强。材料的宽度和厚度中,厚度更多地影响材料抵抗弯曲的能力。 3.改变薄板形材料的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虽然减少材料的宽度降低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4.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受到压力时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能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5.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具有拱形承载受压力大的优点,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坚固。 6.生物体中的拱形:人的头骨、拱形的肋骨、贝壳、乌龟的壳、鸡蛋、接近圆形的水果。 7.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框架结构中,三角形框架比四边形框架更加稳固,四边形框架容易变形。 8.不容易倾倒的塔结构往往是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 9.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桥板可以拉住拱足,抵消拱向外的推力。桥面被水平方向的力拉紧,还增加了桥面的抗弯曲能力。 10.钢索桥的结构:由钢缆、桥塔、桥面组成。钢缆是桥承重的主要构件,桥塔是支承钢缆的主要构件。桥塔修得高,是为了降低钢缆的拉力。 11.评价一座桥好坏的指标:①是否坚固;②是否节省材料;③是否美观。 第三单元复习资料 1.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把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发现通电导线可以产生磁性,为人类大规模利用电能打开了大门。 2.用线圈和指南针可以做成电流检测器,检测电池中有没有电。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知识清单 一、微小世界 1.①放大镜的作用:不仅能放大物体的图像,而且能看到物体的许多细节。②放大镜的特点:放大镜是透明的、中间厚、边缘薄,所以又叫凸透镜。凡是具有与放大镜同样特点的器物都具有放大的功能,而且厚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2.昆虫奇特的身体构造:昆虫的眼睛是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昆虫的鼻子就是它们头上的触角,蝴蝶翅膀上的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3.①晶体:像食盐、白糖那样有规则几何体外形的固体叫晶体。②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一簇簇针。(玻璃、松香、琥珀、珍珠不是晶体) 4.①显微镜放得更大的原因:是一个凸透镜把另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②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把目镜放大的倍数乘以物镜放大的倍数。③微生物的发现: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能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并用它发现了微生物。④显微镜发明的意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5.①细胞的发现: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发现了细胞。②洋葱表皮装片的制作步骤:取皮—--安放—--固定—--上色。③显微镜使用的方法和步骤:摆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④通过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装片发现:放大倍数越大,看得越清楚,但看到的范围越小。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细胞。 6.①细胞学说: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②细胞的作用:细胞具有携氧传导、运动免疫、感光分化、保护光合等作用。细胞也是生物最基本得功能单位:生物的呼吸、消化、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进行的。 7.①水中主要的微生物有:变形虫、草履虫、鼓藻、船形硅藻等。②微生物的特征:微生物也是生物,具有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 8.①观察工具的发展:肉眼----放大镜----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②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征服病菌,克隆牛羊,生产胰岛素,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处理垃圾和污水,帮助我们生产面包、醋等食物。 二、物质变化

六年级科学上下册知识点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单元一:《工具和机械》 第一课使用工具 1、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2、机械: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像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构造很简单的机械,又叫(简单机械)。 第二课杠杆的科学 1.杠杆: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杠杆有(3)个点。支撑这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2.杠杆能否省力,主要看:(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和(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3.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1.杠杆举例:省力杠杆:开瓶器、核桃钳、羊角钉锤、裁纸刀、老虎钳…费力杠杆:火钳、镊子、筷子、裁缝剪刀、钓鱼竿…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天平、订书机、跷跷板… 第四课轮轴的秘密 1.轮轴: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轮轴)。轮轴在轮上用力时(省力),在轴上用力时(费力)。当轴一样大时,轮越大越(省力)。 2.轮轴机械:门把手、自来水龙头、汽车方向盘、自行车把手、扳手… 3.实验:螺丝刀刀柄粗细的秘密 我的猜想: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研究的材料:2把刀柄粗细不同的螺丝刀,2枚螺丝钉、1块木板 研究的方法:(1)分别用刀柄粗细不同的2把螺丝刀把2枚螺丝刀拧进木板中; (2)比较2把螺丝刀所用力的大小。 研究的结论: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 1.定滑轮:固定在一个位置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它的作用是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2.动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它的作用是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同一种工具,用法不一样,所应用的科学原理也不一样,如:螺丝刀拧螺丝钉运用了(轮轴)的工作原理;螺丝刀撬罐头盖,运用了(杠杆)的工作原理。 第六课滑轮组 1.滑轮组: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它的作用是机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滑轮的组数越多,就越(省力)。 第七课斜面的作用 1.斜面: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 2.斜面省力大小和什么有关:斜面能(省力),省力大小和(坡度)有关;坡度越小,斜面越(省力),坡度越大,斜面越(不省力)。 3.斜面机械:大桥的引桥、螺丝钉、楼梯、斧刃、盘山公路… 4.有些工具是几种简单机械的组合,如:剪刀是(杠杆)和(斜面)的组合。 5.盘山公路修成“S”形是为了:降低斜面的坡度,使汽车上山更省力。 6.实验:斜面能省力吗? 我的猜想:斜面能省力。 研究的材料:斜面、弹簧测力计、玩具小车、记录纸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10分) 1、像开瓶器那样能绕着一个固定支点将物体撬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杠杆上 用力的点叫做_用力点_;承受重物的点叫做_阻力点_;起支撑作用的点叫做_支点 _。杠杆省力与否与杠杆的三个点的位置有关,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重点到 支点的距离时就是省力_________;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 时就是_费力_。 2、像螺丝刀那样,由较大的“轮”与较小的“轴”组合起来的简单机械叫做轮 轴,我们生活当中很多地方都应用了轮轴的原理,如__螺丝刀_____、___ 扳手__、___水龙头_、_方向盘_。 3、像旗杆顶部的轮子一样,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移动的轮子叫做_定滑轮_,它 的作用就是_改变用力方向,不省力;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_动滑轮_, 它的作用就是不改变用力方向,省力_;把定滑轮与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_ 滑轮组__,滑轮组既能_省力__又能_改变用力方向_。 4、_引桥_、__螺丝钉_、__刀锋__等都就是运用的斜面的原理。 5、自行车上应用了许许多多的简单机械原理,如龙头、踏脚板与齿轮、大齿轮与 小齿轮运用了__轮轴__的原理,刹车运用了_____杠杆____的原理。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0分) 1、能绕着一个固定的支点将物体撬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2、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动滑轮省力。 ( √ ) 3、自行车上组合应用了许多简单机械,就是一种比较方便的交通工具。( √ ) 4、滑轮组的组数越多,就越省力。( √) 5、机械有省力、加快运动速度、改变运动方式等作用。( √ ) 6、、盘山公路、楼梯、剪刀、斧头,都应用了斜面的原理。( √ ) 7、剪子、起钉锤等工具,外形与撬棍不同,因此不属于杠杆。( × ) 8、使用杠杆时,不一定省力。( √) 9、从斜面上拉物体比直接把物体垂直提上去省力。 ( √ ) 10、斜面都能省力。 ( √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30分) 1、杠杆工作时,就是围绕( ③ )转动的。 ①重点②力点③支点 2、升国旗时,用到了(① )。 ①定滑轮②动滑轮③滑轮组 3、自行车把就是一个简单机械,它就是(②) ①斜面②轮轴③、杠杆 4、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的就是下面中的哪一类滑轮工具。( ③ ) ①、定滑轮②、动滑轮③、滑轮组 5、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_____①_____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省力。 ①大于②小于③、等于 6、用大齿轮带动小齿轮,可以使转动速度(①)

六年级下科学考试知识点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重点复习题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5、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6、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7、(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如食盐、白糖等。 8、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9、(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10、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11、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12、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 13、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 14、(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15、(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6、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17、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 18、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19、(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 20、人类(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肉眼(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放大镜(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光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电子显微镜(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 21、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如:(1)利用显微镜发现细菌、病毒,抵抗制服疾病(2)克隆生物(3)利用微生物酿酒、发面、制作酱油、醋、酸奶等(4)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大河小学六(2)上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机械和工具》教学设计 第一课使用工具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过程与方法:常识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如拔图钉、铁钉和木螺钉),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教学重点】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选择不同工具解决问题的原因讨论。 【教学准备】 记录表(学生);常用工具,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 老虎钳(教师);钉有三个图钉、2个铁钉、两个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个漂亮的窗花剪纸是用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出示窗花剪纸)。 剪刀除了能剪窗花之外还能做些什么事?(剪绳、剪指甲……) 那么锤子能帮助我们做哪些事情?(出示锤子) 二、我们用过什么工具 1、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事情,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常用的工具(板书课题:使用工具) 2、你还知道哪些工具?他们能帮助我们做什么事?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然后把工具名称和能做的事情填在书本P2表格内。比一比,哪些同学想地更多。 3、小组讨论填表 4、小组汇报: 请一个小组上台来介绍,并且可以使用老师讲台上的工具做示范(提供工具)。

5、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工具的使用已经比较熟悉,并且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了。那么下面就请大家来帮我解决一个问题。(启后) 三、选用什么工具好 1、老师这里有钉有一些钉子的木板(出示木板), 1)如果要把钉子冲木板中取出来,请问我该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比较合适? 2)请小组内的同学先观察一下钉在木板上的钉子,思考你需要哪些工具? 3)说说你选择这些工具的理由 2、小组长领材料,组织小组成员开展实验 3、全班交流:说说你们刚才选择的工具是最合适的吗? 分组发言共同评论。 四、完成三项任务的工具选择 1、请大家观察P3的三幅图,请你在右边选择最恰当的工具来完成这3项工作。 并且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2、油桶通过斜面推上车,比较省力;大石头用撬棍当赶感去撬动比较省力;利用绳子和滑轮组成定滑轮可以很方面地将国旗挂到旗杆顶上。 3、教师小结:有一些很费力、很难做的事情,如果我们使用了工具就可以省力、方便地完成了。巧妙地使用工具,能让我们做的更好。 4、请大家看P3工具的定义,深入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