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英语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英语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英语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摘要:这篇论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首先,问题是创新的起点,是人们开展新活动的前提。其次,论文阐明了创造力教学原则的培养,创造力教学原则主要有民主教学原则、激励原则、主体参与原则和学习动机内在原则。最后,论文阐述了要提高创新思维,就需培养发散思维。

关键词:创新主体兴趣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师的首要任务,那么我们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呢?

一、创新的起点在于问题

问题是人们开展创新活动的前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直接关系着一个人创新能力、创新水平,所以从增强创新能力高度看,必须养成质疑的良好习惯,强化问题意识,学会善于发现问题,英语教学中每一教学步骤都应多设信息,层层递进,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或语言材料,设计适量灵活性较大的思考题,或让学生从同一来源的材料或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培养学生积极求异的思维能力。设计此类思考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争论、辩论,既调动了学生积极运用语言材料的积极性,又训练他们从同一信息中探求不

关于少儿英语语法教学方法及游戏

可乐谷互动英语语法教学 可乐谷互动英语Planet涉及到的语法内容主要有: (1)是动词am, is, are的用法; (2)名词的单复数变化; (3)情态动词; (4)现在进行时; (5)一般现在时; (6)一般过去时; (7)一般将来时; (8)There be结构; (9)have的用法等。 (10)方位介词 建议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语法教学: 1、在情境中感知语法知识 采取多种形式学习,变抽象为直观: 在可乐星球Planet阶段,学生语言积累和储备不够丰富,不能以讲解的形式向学生灌输语法知识,因此创设情境,在情境中不断重复呈现相关语言,给学生大量的相同结构的语言输入,是帮助学生感知语法结构,形成语法意识的最佳途径。 在planet 1/2中,几乎所有的语法点都可以用情景教学法来进行。 如:planet 1 unit 9主要语法是方位介词on/under/in的学习。操作过程如下: 在比赛进行前,老师应带领学生进入planet 1 unit 9 Let’s Talk先复习一下本单元语法点在对话的运用,让学生对方位有个具体的印象。 操作过程以分组比赛的形式进行: (1)老师把学生分成两组,给每组学生发一盒子和一个球。 (2)每次每组请一个学生上来比赛。 (3)学生根据老师说的句子把球放到正确的位置,快且准确的胜出。 如:全体学生问:Teacher, teacher, Where is the ball? 当老师回答“The ball is on the box. ”时,台上的学生应立即把球放到正确的位置。 通过运用演示、动手操练、对话等直观的的教学方法,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不知不觉地实现对词和句的表现规律的认识和理解,然后让学生观察分析并找出规律,归纳和总结出语法规则,使学生对某一语法现象理解更透彻,使语法更容易被学生掌握应用。 2、在交际活动中模仿学习语法知识 交际教学法强调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使用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方法,倡导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钻研精神和自学能力;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互动作用;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学以致用的意识,最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因此语言交际是学生习得语法知识的有效途径。 在planet 3 unit 6《What Are You Doing?》可在交际活动中模仿学习语法知识。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在广大农村初中,尽管英语教学已受到普遍重视,教学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尤其在“应试教育”的左右下,英语教学大多是把传授知识作为主要目标,重视学生成绩高低,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教”,而忽视“学”;重视现成结论的记忆,忽视学习过程;重视向学生灌输,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重视教学活动的严格划一,忽视学生的创造才能和个性差异;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听、说、读、写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等等。这些现象都无疑一有悖于语言教学规律,结果是教师把-门活生生的语言实践课,上成了枯燥乏味,毫无生机的呆板课。学生学了几年英语,到头来耳听不懂,口不能言,两极分化严重,语言运用能力极差,导致了教学质量的严重滑坡。外语教学出现了严重危机。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体现、渗透素质教育,笔者认为,首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出来的。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它与“应试教育”的主要不同在于教育观、质量观、学生观、教学观的不同.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它与“应试教育”的主要不同在于教育观、质量观、学生观、教学观的不同,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从培养目标看,素质教育力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应试教育只重视智育。 2.从对待学生看,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而应试教育只面向少数成绩好的学生。 3.从教学内容看,素质教育着眼于素质的全面提高,应试教育强调考什么教什么,不考不教。 4.从教学过程看,素质教育注重启发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地学习,应试教育则是老师一讲到底,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 5.从教学方法看,素质教育是师生双向活动,重视学科能力的提高,变讲授知识为训练综合技能,应试教育则不论学生层次与个性差异满堂灌,大搞题海战术,学生被动、机械地学习,作业负担过重,心理负担过重。 因此,我们要坚决反对应试教育,毫不犹豫地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这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在英语教学中,尤其要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在学法方面的指导,使学生掌握语言学习规律,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尽可能创设一个适宜于英语情景交际的语言环境,使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提高,使素质教育落实到日常教学之中。

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创新教育

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创新教育 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创新教育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弃旧汲新,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师的首要任务。放眼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教育的发展已经与国家的安危、民族的兴衰息息相关。因此,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新型人才,已经成为当务之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我国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的一次飞跃性变革。英语教学工作也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构建新的模式,探索新的途径。中小学生英语课堂教学需要创新。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英语教学发展不断呈现出新特点,英语课堂教学要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就需要在继承以往英语课堂教学的经验和成果的同时善于创新。离开创新,如果简单地沿用过去的思路和办法,英语教学显然难于奏效。 长期以来,中国教育一直受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学习被动且负担过重,主体意识和参与能力不强,独创精神欠缺。因此,在与西方学生的比较中,我国学生的创造能力往往偏低。正如著名教育家尼尔波斯特曼所批评的:“孩子们入学时像个‘问号’,毕业时却像个‘句号’,这只能是学校教育的失败。”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只有在创新中求发展。 一、什么是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在创造教育思想基础上,根据“创造学”和“教育学”原理,针对传统教育中有碍人的创造力提高的问题而提出的。 所谓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综合的创新素质。它包括:创新意识与动机、创造精神、创新能力和创造个性等要素。 创新教育是通过“创造的引导者”——教师应用创造性思维教学策略提供创造的环境,能激发“创造者”——学生的“创造动机”,培养“创造的人格物质”,以发挥创造的潜能,而有创造的行为或结果。就其目的而言,创新教育在于启发学生的创造动机,鼓励学生创造地表现,以增进创造才能的发展。就其内涵来看,它是教师通过课程内容及有计划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和增长学生创造行为的一种教学模式。就教师本身来讲,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因时制宜,变化教学方式进行创造性思维教学。 创新教育的课堂教学有以下几个特征: 1、创设自由、安全、和谐的情境和气氛。 2、学习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教师不独占整个教学活动时间。 3、注重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表达与容忍不同的意见,不急于下判断。 4、鼓励学生应用想象力,增进其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新教育,也可以说是指导学生发展创造的才能,鼓励学生经由创造的过程,学习做有效创造的活动。 二、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英语课堂教学要创新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许多科学家的研究证明:“人的大脑就像一个沉睡的巨人,它比世界上最强大的电脑还要强几千倍。”因此,教师要以人为本,相信潜能,相信学生能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很大的可塑性,是不断变化发展与进步的个体。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实施“因材施教”,做到尖子生吃饱,中差生吃好。使全体学生自主参与,激励竞争,形成一个“兵教兵,兵教官,官教兵”,全班学生共同提高的统一整体。老师的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习,而不应把学生看作是只会输入的“机器”,要了解,我们的学生也和我们一样,

第七章英语语法教学策略与方法

第七章 英语语法教学策略与方法 第七章 英语语法教学策略与方法 1.英语语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目前,我国英语语法教学当中存在诸多弊端:如硬记语法规则,不能灵活运用;教学过 程中还存在着母语负迁移的问题。可见,要提高英语语法教学的效率仍是任重而道远。 那么如何教英语语法呢? 1.把握语法教学的层次。语法教学包含的内容广泛,从词法到句法再到篇章,从语言 的形式结构分析到语篇的分析,语法贯穿于整个语言教学中。从整个英语课堂来说,何时侧重语法教学,何时侧重交际能力的培养,从语法教学来说,何时讲句法,何时讲词,何时讲语篇,英语教师必须认真研究,仔细策划,并做到灵活把握。 2.适当运用母语,加强正迁移。英语教学中,学生是在基本掌握了母语的情况下才开 始学习英语的,因此,母语的知识必然会对英语的语言系统的掌握产生影响。根据语言的迁移理论,外语学习者在用目的语进行交流时,有试图借助母语的语音、语义结构规则或文化习惯来表达思想的现象。英语与汉语在语法结构上,既有不同点,又有相似之处。利用英汉语言的相似的语法结构,加强英语学习的正迁移,尽量避免由英汉语言的不同而导致的负迁移。如burn one’s boat, fish in troubled water 这样的英语成语与汉语中的“破釜沉舟”、“浑水 摸鱼”在内容和形式上都相合。它们不但有相同的意义或隐义,并且有相似的形象或暗喻。那么学生在掌握了汉语成语后再去学习英语成语,不但不会出错,而且理解起来十分容易。3.灵活使用语法教学方法。英语语法教学的方法主要有归纳法和演绎法。归纳法的语 法教学程序为:词句或语段→分析比较→归纳总结→语法规则。归纳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和总结的能力。演绎法与其相反,是一种由一般到个别的方法。演绎法简便易行,节省时间,但是易造成课堂气氛沉闷。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语法规则和现象,考虑运用不同的方法。对于一些显而易见的语法现象,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去归纳,易于牢记与运用。对于复杂的语法规则,教师则运用演绎法,给学生讲解,然后练习,省时高效。 4.注重文化语境。文化语境是指语言所体现的文化习俗、社会价值观、传统与现状等。 这就是说学生在学习英语语法知识的同时,还需具备英语语言所包含的文化知识和使用的习惯及倾向。比如以英语为主语的人常用名词和介词,而中国人则常习惯使用动词。英语句子结构倾向复合,汉语句子结构倾向简化。通过对母语和目的语两者之间的比较,可以有效地162 使学生意识到母语和目的语两者之间的同异,并在使用时更接近本族人,避免以汉语的语言习惯去使用英语。 5.运用各种电化教学手段。语法课教师应尽所能开发语法课件,或利用校园网络进行 零课时教学。制作出一套具有较强实用性和交互性的英语语法课件,除了适时地在多媒体教室使用,同时还适用于在校园网上进行交流学习。学生可以轻松地在网上下载内容,完全自我支配学习进度,并有选择性地进行学习。这既可以解决扩招带来的师资不足问题,又能够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而使现代化教育手段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此外,多媒体语法教学利用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形式刺激感官,让学生闻其声,观其形,临其境,使原本枯燥单调的语法教学课变得生动有趣,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得到更好的激发,学习动力也将得到进一步增强。 2.英语语法教学的宏观改革建议 1

计划方案-英语教学实施计划

英语教学实施计划 篇一:九年级英语教学实施计划 篇二:英语教学实施计划 篇三:英语教学工作计划 八年级英语教学工作计划 通过西湖教育集团教学模式的学习,感概万分,感受多多,受到的启示也更多,也产生了许多共鸣的地方。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的最大障碍是老师,不是学生。与其说老师的认识上不去,不如说老师的担心更多:担心学生能不能学得会?通过西湖小学教学经验,这一问题得到了解放。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是: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1班的英语教学工作,根据学校制定的教学工作计划,通过学习西湖教育集团教学经验,现对本学期的具体工作做如下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届八年级学生通过初中一年半的英语学习,少数学生已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语段和简短的故事,能与教师或同学就熟悉的话题交换信息。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发展参差不齐。大多数学生因为基础不够好,学习很吃力而自暴自弃。另外,所教班的学生在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方面还存在诸多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例如:很多学生不能明确

学习英语的目的,没有真正认识到学习英语的目的在于交流;有些同学在学习中缺乏小组合作意识;不能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学习没有计划性和策略性;不善于发现和总结语言规律,不注意知识的巩固和积累。 二、教材简介 八年级(下册),全书共有十个单元,另两个复习单元,每个单元都列出了明确的语言目标,主要的功能项目与语法结构,需要掌握的基本词汇,并分为A和B两部分。A部分是基本的语言内容,B部分是知识的扩展和综合的语言运用。每个单元还附有SELF CHECK部分,学生可用来自我检测本单元所学的语言知识。本教材各单元话题灵活,贴近生活实际。在本册书里要学习的一些语法知识点有:一般将来时、过去进行时、现在完成时、间接引语、时间状语从句、条件状语从句、反意疑问句等。同时每个单元后都提供了一篇阅读文章,用以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三、工作目标 1、要使学生受到听、说、读、写英语的训练,掌握最基础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以及培养初步援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外语学习习惯,掌握学习外语的基本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打下扎实的基础。 2、使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性并且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3、培养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浅谈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浅谈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延伸与提高。为适应当前时代的要求,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但是长久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是我们每位英语教师值得深思的课题。以下是我结合几年来的英语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Innovation is the soul of a nation, is a driving force for national p rosperity, innovation education is the extending and promoting the qu ality education.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the innovation education has become the main theme of current education r eform, classroom teaching is the main position of cultivating student s' innovative spirit and practice ability. But for a long time, the i mpact of examination-oriented education, training of teachers in teac hing ignores students'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and creative ability. How to carry out innovative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 English clas sroom teaching, is each of our English teacher thought-provoking topi c. The following is my with several years of English teaching practic e to talk about his own views. 一、激发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动力源泉。 A, stimulate interest, is the source of power to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生理、心理的角度来看,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了兴趣,大脑就会立即引起兴奋,思维变得敏捷和活跃,在学习中就能进入最佳状态,并能兴致勃勃地全身心投入,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我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去了解学生的喜好,采用教学卡片、图片等直观教具以及学生喜欢的游戏、竞赛、绘画、表演、唱歌,chant等形式,在教学中集知识和趣味为一体,以满足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 Interest is the best teacher ". From the physiological, psychologic al point of view, students interested in the learning content, the br ain will immediately excited, thinking more agile and active, can ent

英语课堂教育中的创新教育

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传统的外语教学理论认为,学习者应该首先掌握语言的形式。例如:语法,构词法等,通过语言形式来理解语言内容,表述思想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凭借书本间接地认识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把教学过程简化为教师讲授,学生记忆和联系为主的被动接受过程,学生只是“装知识的容器”教学方式必然是“一言堂”,“灌输法”和“填鸭式”的,这样的教学方法不利于教学最注重的个人体验,情感交流,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在基本掌握语法规则之后,仍然过分强调对课本的逐字逐句的分析强调记忆与练习,而忽视了英语语言的形式。 《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弃旧汲新,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师的首要任务,因此需要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 一.设疑启智、营造创新氛围 英语课堂教学中每一教学步骤都应多设信息沟,层层递进,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或语言材料,设计适量灵活性较大的思考题,或让

学生从同一来源的材料或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培养学生积极求异的思维能力。设计此类思考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争论、辩论既调动了学生积极运用语言材料组织新的语言内容,又训练了他们从同一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求异思维能力。当学生对这类讨论性问题产生兴趣时,他们会不畏艰难、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创造学习英语的氛围,加强语言信息的刺激,营造创新教学氛围。 二.学生主体作用的确立 以学生明确的学习目标激励自身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学生是学习的承担者,是保障其主体地位的决定者。学生为了能使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把自己置于主体地位,应努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要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而英语就堪称为时代信息的首要载体。对于中国人来说,学会英语就等于打开了世界之窗,使自己与世界联系得更为密切。学生们只有把英语学习的目的与自己全部生活的目标联系起来,才能把英语学习真正作为自己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才能真正增强自己的主体意识。2.要正确认识自己在学习中的作用。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认为English can not be taught. It must be learned.学生们必须认识到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方可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3.要善于自我激励学习动机。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对学习兴趣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浅谈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基本策略

浅谈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基本策略 国培英语《一班》朱明琼 [摘要]本文从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学习语法的角度,重点强调了完整步骤化教学策略,训练有效记忆策略和整理归类、区别对待等策略在课堂语法教学中的含义及运用。只有加强语法教学才能使学生的语言能力不断提高。 [关键词]英语教学语法教学策略 与传统的语法教学的不同之处在于,今天的语法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为目标。语法教学是句法(Syntax)、语义(Semantics)和语用(Pragmatics)三方面教学的结合,语法学习缺少任何一方都是不完整的。 完整步骤化教学策略 一.含义及适应情境 完整步骤化教学策略指教师在进行语言形式的教学过程中,应策划一系列完整、有步骤的教学活动。学生通过这些步骤掌握语言知识,最终达到运用语言形式进行交际的目的。应用该教学策略,教师应引导学生走过一个从不知到知之、直至用之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呈现指学生以何种方式接触将要学习的语言现象,教师的任务是如何表明其构成及意义。应先让学生接触语言现象或为学生提供运用这种语言现象的情境,使学生自己经过疑问、猜测、探索的过程,在教师的帮助下总结归纳。练习指教师要提供足够的时间与活动,使学生练习所学的语言结构,确保学生能准确地掌握语言知识。运用指在学生理解并掌握语言形式及其意义之后,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可运用语言知识的机会。该教学策略适用于各阶段知识的讲解和训练,主要针对语法教学。 二.教学中对语法的一些认识 1、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激活元认知。 课堂教学中,特别是语法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激活(activate)学生的元认知(meta -knowledge),通过日常对话,谈论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将学生的原有知识活跃出来,使其具有粘合新知识、构成新认知结构的活力。话题必须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教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余自昂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余自昂 发表时间:2012-03-01T09:37:01.290Z 来源:《科教新时代》2012年1月供稿作者:余自昂 [导读] 英语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它首先要承担"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身体心理素质"的历史任务 余自昂(作者单位:河南省宝丰县第三初级中学)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1-0029-02 英语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它首先要承担"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身体心理素质"的历史任务. 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学英语教学同其它学科一样在“应试教育”的左右下,英语教学大多是把传授知识作为主要目标,重视学生成绩高低,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教”而忽视“学”;重视现成结论的记忆,忽视学习过程;重视向学生灌输,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重视教学活动的严格划一,忽视学生的创造才能和个性差异;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听、说、读、写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等等。这些现象都无疑一有悖于语言教学规律,结果是教师把-门活生生的语言实践课,上成了枯燥乏味,毫无生机的呆板课。学生学了几年英语,到头来耳听不懂,口不能言,两极分化严重,语言运用能力极差,导致了教学质量的严重滑坡。外语教学出现了严重危机。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体现、渗透素质教育?具体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呢?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这些问题。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对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教学内容和目标做了明确的规定,包括“知识、技能、情感、策略和文化”等五个方面。在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首次把“情感、策略和文化”引入教学目标,并实现目标分极使之更加层次化、具体化,这无疑给新时期英语教学指明了方向,对基础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带来生机。 一、点滴渗透,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种语言中储存了一个民族的社会生活经验,反映了该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因此,语言、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都不可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如果一个人只学语言不学文化,那么他很难学好该语言。关于文化内容有人用大写的文化(Culture)和小写的文化(culture)来表示。大写的文化指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军事、历史、地理等;小写的文化指一个民族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禁忌幽默、风土人情等。学习一个民族的文化知识不仅有助于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学习该民族的语言。语言的得体性离不开文化知识,要使学生在交际中根据话题、语境、文化背景讲出恰当的话,就要注意培养他们的文化素质,尽量减少交际错误。交际错误可分为两种:一是语言错误,二是文化错误。现代外语教学观点认为文化错误往往比语言错误更严重。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教语言知识,而且要教文化知识。 二、创设交际情境,培养学生交际能力。 英语是一种语言。它包括基础知识、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从语言教学的目的来看,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应当是中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语言知识只是语言的构成规则,在使用语言时,除要遵循语言的构成规则外,还应遵循语言的使用规则。由此可见,交际能力是语言的构成规则和语言的使用规则在一定情景中的具体运用。 为了培养交际能力,在教学中应恰当创设交际情境。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艺术学科,是一种交际工具。实践证明学习语言的一条最佳捷径,那便是有一个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在教学实际活动中,即使没有一个真实的纯英语交际的大环境,但我们绝对有能力营造、创设一个基本接近于说英语、用英语的交际小环境。大自然的千姿百态,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优美动听的英文歌曲,勇于探索创新的人物形象以及现代教育技术在语言教学中的运用等无不给语言教师提供了丰富的交际素材。如问候、指路、购物、看病、打电话、邀请亲友、日常生活及学习活动等题材,教师一可通过实物及教具演示、看图及投影会话、扮演角色形象、诗歌故事演讲、日常生活小事对话等课堂活动运,运用听录音、放录像、绘制简笔画等手段、组织英语演说竟赛、课外英语角交流等活动,创设语言交际情境,提高学生综合技能。教师还要不断调查研究,掌握交际动态,力求面向全体学‘生克服部分中差生不敢说、害怕说错、羞于启齿的语言心理障碍,尽可能多地为中差生提供交际机会,分层、分组组织他们进行情景会话表演,使转化中差生工作上一个台阶。这样,将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和学生实际相联系,通过动耳、动口、动手、动脑组织大量听、说、读、写等交际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了初步语感,并内化知识,形成技能,增强了语言实践运用能力。 三、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剧增。在中学阶段,只能选取最基础、最基本的知识教给学生,其它更多的知识,包括源源不断的新知识,只能靠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或者终生学习。难怪有人说,21世纪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自学的人。素质教育要求必须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思维、学会选择、学会审美、学会健体,具有终身的学习能力、发展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一改只顾“教”而不顾“学”的做法,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尤其是探讨关于“学”的方法,促成“教学过程”向“学教过程”的转变,使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可能。大力提倡并实行“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真正把传授知识的过程当做学习交流和自主探索的过程,教学重点应放在培养学习能力的培养上,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库,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学生学了几年英语以后,还要教师领读单词,还要由教师逐句把课文译成汉语;不少学生只会认读课文,而对与课文难易程度相当的课外阅读材料,则看不懂或阅读速度很慢;很多学生可以背诵不少句型和语法规则,但在说和写英语时却错误百出。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没有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独立学习和解决问题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前提,一个独立的学习者应当有以下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主动预习,发现问题;课堂上专心听讲,积极思维,解决问题;课下主动复习,总结和归纳,加强记忆;学习单词能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听英语要勤听、多听、会听;说英语要勤说、多说、敢说;读英语要多读、快读;写英语要多写、常写等。教师有必要按照教材体系和学生认识水平,使学生养成如下几方面的学习习惯:语音为首的听说习惯、按时预习新课习惯、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课习惯、主动参与课堂实践活动习惯、听说读写齐头并进习惯、及时复习所学知识习惯等。 (二)激发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素质教育的宗旨是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并不是一刀切,而是面向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充分培养个性。学生的学习能力

英语教学活动设计和实施的策略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开展各种教学活动 把游戏与单词教学相结合 加深学生对单词的理解和记忆,使学生学习单词的积极性得到提升。高中生要学习很多英语 单词,这对于他们而言是有很大难度的,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进行单词游戏,帮助他们缓解 背诵压力,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参与性。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各就各位”的游戏,首 先在教材文本中选取一篇对话文本,然后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小组成员担任对话文本中 的角色。教师先对文章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意思,在进行第二遍讲解时,每提到 一个角色,学生小组内对应的角色就要以抢答的形式站起来进行角色扮演,如教师讲到“Saturday afternoon.The pupils are cleaning their classroom.The teacher is with them.”时,小组中 扮演“teacher”角色的学生就要站起来,然后教师继续讲解“Look,Wang Hai is cleaning the window.”这时扮演“Wang Hai”的学生就要站起来做擦窗的动作。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集 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理解短文内容、找出关键词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单词 学习积极性。 将原版电影和音乐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增加英语课堂的趣味性 例如,在讲解A Master of Nonverbal Humour一课时,可以运用原版电影来帮助学生对文本进 行理解,如Enjoy the part of the film—The Gold Rush,运用电影片段让学生感受卓别林大师 惟妙惟肖的表演,让学生带着兴趣去进行文本的学习,从而对文本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在这 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萌发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了解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提高英 语核心素养。 采用情境教学法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Computer一课时,知道computer是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经常 使用的辅助工具,学生对其有一定的了解,可以借用computer去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在 教学开始之前用computer创设情境,让学生讨论以下几个问题:Talk about the history of computer and the possible development of robots,etc.Prac?tice talking about imaginary robots.Practice making deci?sions and reasoning.在情境教学中,学生的词汇量、阅读能力和理 解能力都会得到提升,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 例如,在对各个国家的惯用语和不同发音规律进行讲解时,会发现学生没有兴趣听,这时可 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把学生合理分成4-6人的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内的成员都进行分工,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并为其他小组和教师讲解各个国家惯用语和语法的不同之处。在这个过程中,每名学生都要参与,学生会了解英国英语、美国英语、澳大利亚英语、 印度英语、新加坡英语等都因为地理环境或人文发展等因素形成了属于自己国家的惯用语和 语法,能感受到英语语言的多层次和多元化,培养了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完善课堂评价机制,增强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自信心 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检验教学效果,教学效果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检测标准,了解教师的教学效果才可 以提高教学质量。 二是诊断教学问题,教师可以定期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自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是否有给学 生造成困扰的地方,从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是正确地引导学生学习方向,教师的评价是对学生下一阶段学习进行调整的关键,因此教 师要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知识掌握程度、进步程度、作业完成情况及考试成绩等进行综合评价,正确地为学生指导下一阶段的学习方向,使学生可以在自己的指导下不断提高英语成绩。

英语课堂创新

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今日,教师应当首先具有创新意识,善于创设开放的教学情景,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和宽松的思维氛围。肯定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努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形成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三年来,我对英语课堂教学进行了研究和尝试,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设疑启智,营造氛围,提供创新土壤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问才能启发学生去探究,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罗宾耐特说:“老师在传授知识时,应该热情、敏感和宽容。”老师热情和宽容的态度,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这种氛围下,学生没有心理压力,敢于畅所欲言,敢于实践和表现自我。当学生在感受到被关心、被赏识的同时就能唤起他们自我表现的欲望,从而激活和迸发创新思维的火花。因此教师必须创设一个和谐、宽松的教学气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英语课堂教学中每一教学步骤都应多设信息沟,层层递进,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或语言材料,设计适量灵活性较大的思考题,或让学生从同一来源的材料或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培养学生积极求异的思维能力。设计此类思考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争论、辩论既调动了学生积极运用语言材料组织新的语言内容,又训练了他们从同一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求异思维能力。例如,在讲初一英语第一册第一单元有关music room, computer room, 等名词时,先以学校的音乐室、电脑室、等相应的地点来导入,然后我要求学生以“If I had a computer, I would. ...”或“If I was in the music room, I would...”等等为话题进行口语练习。学生大胆设想运用计算机来处理许多事情或设想在音乐室唱的各种歌曲,这充分体现了创新意识带来的效果。 二、培养自立探究,巧设创新思维于英语教学中 巧设创新探索机会,促进自立探究习惯的养成。素质教育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教育,学生需要获得能够继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科学方法,良好的学习方法,能使学生更好地发挥天赋。学生应该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让他们更多地自主学习、独立思维的时间与空间;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如何去获得主体性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的多边活动。师生间平等民主合作的交往关系,能使课堂更自由开放、更富有情境性,更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在教学的设计和安排上必须更加注意教法新颖有创意,以便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想方设法培养其独立获得知识,创造性学习知识、运用知识,为了丰富学生的想象,增强探索求异的欲望,勇于坚持独立见解创造条件,给予每位学生参与的机会,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大胆进行发散创造。课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新颖别致、并能唤起学生共鸣的问题。让学生在独立思想的基础上,再进行集体讨论,集思广益。也可以用所教的知识,让学生自由地求异发散、编写新的内容。如一篇文章教完之后可以在黑板上出现几个key words 让学生自己去编一些内容。这样会使学生相互启发、相互交流,从而以创新意识来灵活运用语言知识。让学生凭自己的能力与摸索解决新问题,掌握新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也得以真正提高。 三、创造语言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离不开听说读写,说话人准确表达自己的意图,说话人及时适应表达者的语言习惯,准确理会,种种情况都受某一情景的限制。由于受母语以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的影响,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表达时会不知不觉地陷入了中国式的英语误区。因此创设一个相对宽松、和谐的英语环境,让学生置身于语言表达的氛围中,而产生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语言环境的设计要以外语知识为目标,以能力、素质培养为核心,

英语教学中如何创新

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教会学生学习英语,真正体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增进学生自主意识,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完善自我。 关键词:主体主导合作探究创新学会学习 一、教师应以“导”促进学生的“学”。 主体性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的多边活动。师生间平等民主合作的交往关系,能使课堂更自由开放、更富有情境性,更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在教学的设计和安排上必须更加注意教法新颖有创意,以便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和激励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锐意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安排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想方设法培养其独立获得知识,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真正从“人的发展”、“个性”的角度选择教学方法,并且让学生在教师的导评、表扬等激励下,主动地、自由地获取新知、形成技能,参与整个学习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现在的“教”是为了将来的不“教”,摆正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地学。 设疑启智、营造创新氛围。英语课堂教学中每一教学步骤都应多设信息沟,层层递进,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或语言材料,设计适量灵活性较大的思考题,或让学生从同一来源的材料或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培养学生积极求异的思维能力。设计相应的任务,让学生进行讨论、争论、辩论既调动了学生积极运用语言材料组织新的语言内容,又训练了他们从同一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求异思维能力。当学生对这类讨论性问题产生兴趣时,他们会不畏艰难、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创造学习英语的氛围,加强语言信息的刺激,营造创新教学氛围。不断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创新思维能力。课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新颖别致、并能唤起学生共鸣的问题。让学生在独立思想的基础上,再进行集体讨论,集思广益。也可以用所教的知识,让学生自由地求异发散、编写新的内容。如一篇文章教完之后可以在黑板上出现几个key words 让学生自己去编一些内容。这样会使学生相互启发、相互交流,从而以创新意识来灵活运用语言知识。让学生凭自己的能力与摸索解决新问题,掌握新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也得以真正提高。那么如何开展自主探究、合作讨论的教学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创设学习氛围,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客观要求,也是学校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有利于创新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小组合作学习环境的创设,满足了小学生乐于交往的心理需要,学生容易进入自由宽松的心理状态,可以无拘无束地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发展思维能力。而在相互交流中产生,在相互启发中提高的认识方式,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 2、加强自主实践,促进主动发展。《新课标》提倡“学生是英语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自主合作学习融入课堂教学,打破集体授课“一锅炒”的僵化教学程式,使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改变,课堂再不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而是让学生拥有自主语言实践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能够主动、愉快地参与学习议论,交流汇报,互参互学,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3、面向全体学生。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促进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主动发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展开,使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和空间得以拓展,学生的参与面广了,不同层面的学生的学习感受和存在的困惑都能得到学习伙伴的充分关注和热情帮助。它避免了学生在课堂上被冷落的可能。 三、发挥网络媒体作用。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成为教育的重要推动力量。将现代最先进的高科技产品计算机介入课堂教学,无疑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学生智力发展和能力培养等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计算机网络形成后,媒体的作用更大了。然

英语语法教学的策略

英语语法教学的策略 摘要英语教学要注重在教学中方法策略的应用本文就引入, 及“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法谈了自己的经验。 关键词教学策略地位方法 目前在英语教学中, 语法教学的地位已处于有史以来的最低谷。许多教师对此理解不够准确, 甚至很是偏颇, 他们认为教学的重点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于是" 淡化语法观念" 的论调有日益高涨之势。为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重新审视语法教学的地位, 进一步阐明语法教学的必要性, 并深入探讨语法教学改革之策略尤为重要。 一、语法在语言教学中的地位 什么叫语法?张道真教授说" 语法是研究词性变化和句子结构的科学。研究词性变化的部分称为词法, 包括词的语法形式和词的搭配特点。如名词的数、格、动词的时态、语态等都属于词法的范围。研究句子结构的部分称为句法, 如句子成分、语序以及句子的种类等都属于句法范围。"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 而语法更是指导人类使用语言交际工具的工具。无论哪种语法, 都是经过若干年人们经过语言的交际而总结出来的一种语言法规, 反过来又用于指导实践。比如: 中国人说汉语不管识字的和不识字的, 他们用以交流的语言都是符合汉语规范的。小孩生下来到会说话, 一代传一代, 自然文盲人说的话也符合语言规范了。但是对于外语, 那就不行了, 因为你不了解外语的法则, 比如我们说英语, 不了解英语语法, 你能说出地道的英语和英美人交谈吗?从这几年的中考试题看, 无论是单项选择, 还是完形填空、情景交际、单词拼写、词形变换, 乃至书面表达,无不与语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对中学教师来说, 词法和句法的教学更显得重要了。 二、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 参天的大树离不开粗壮的根, 高耸人云的摩天大楼靠的是坚实的基础。写文章或发表言论好象建房子, 词汇就像建筑材料, 语法就像建筑框架和建筑技术。英语语法教学是使学生会说地道英语, 会写地道英语文章的一门很重要的技能课。教师不但“教会”还要“会教”。 1.从学生的实际要求入手 我的教学原则是: From the students 从学生而来, 取之于学生; To the students 到学生中去, 教之于学生; For the students 为学生而教,为学生而思。教师要经常深入学生当前的思想, 懂得他们需要什么,以及他们的苦衷和要追求的是什么, 是学习基础差, 还是学习不得法, 知识漏洞的多少, 是词法差还是句法乱等等。尤其是对学习后进生和优秀生的了解尤其重要, 尽管他们人数少, 但是他们将影响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他们的了解得越透彻, 就越能更为有效地把knowledge 传授给学生。For the students, 这坝活动最能体现一名教师的人生观, 它将影响学生走出校门后做·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2.从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4P”课堂教学模式入手 在教学过程中PI———Preparation 是一种有目的的有准备的在课前完成的学习任务。预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预习要顾及到一堂课的教学, 预习的内容应包括" 语言、词汇、语法、听力、句型等等, 同时对课文中出现的新知识, 要鼓励学生敢于面对, 善于把它们与旧知识进行有机的融合, 人教版英语教材每个单元都设有要学话题的重要句型, 学生在预习后, 可以找出本单元的重点句型, 同时又可与曾经学过的相似句型进行 比较或联想。P2 Presentation 是主要由教师传授的正规的课堂教学, 是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来进行的。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好这一阶段, 对它的效果要有预测。有教才有学, 有学才有教, 两者相辅相成。对低年级的学生, 教师要多讲,多提供刺激, 来引发学生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