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学》教学大纲

《眼镜学》教学大纲
《眼镜学》教学大纲

温州医学院

眼视光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温州医学院教务处编

2011年9月

《眼镜学》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The Ophthalmic lenses)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课程总学时(理论总学时/实践总学时): 39(24/15)周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4/3 学分:2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眼视光学

1、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见下表):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表

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眼镜学作为眼视光学专业中一门重要的必修教学课程,其任务是研究眼镜镜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其应用,研究与眼镜学相关学科的相互关系,同时了解眼镜学设计、材料等

的新进展及其应用。

学习眼镜学的目的是掌握眼镜学中专业术语的意义和定义,掌握眼镜镜片的基本知识和

眼镜的安装工艺技术,了解镜片设计、材料等的新进展及其应用。

3、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

眼镜学是研究眼镜及其应用的一门科学,该课程不仅涉及光学、材料学、生物化学,同时作为一种医疗器具,与眼球生理学、眼科学、视光学、双眼视觉学和医学心理学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4、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1)主导教材:

《眼镜学》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8月第2版第3次

印刷瞿佳主编适用于本科学生和硕士研究生

《The Ophthalmic Lenses》《眼镜学》双语教学英文材料自编教材瞿佳主编

(2)参考书:

《眼镜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瞿佳主编 2004

年7月

《眼镜学》中国标准出版社瞿佳主编 1993年

《眼镜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瞿佳主编适用于本科生和大专学生 2005年9月

《中法眼视光学实用系列丛书》瞿佳吕帆审核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1年6月:

1、《光学基础和数学》作者:周翔天

2、《老视》作者:刘晓玲

3、《渐进多焦点镜片》作者:陈浩

4、《眼镜架》作者:保金华

5、《眼睛片材料与制造》作者:保金华

《Clinical Optics》Troy E. Fannin 第二版英语原版教材作为双语教学的英文教

《Ophthalmic Dispensing》Clifford W. Brooks第二版英语原版教材作为双语教学

的英文教材

5、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

结合眼镜学课程理论联系实践的特点,注重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专业英语掌握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考核体系包括理论、实践与平时三部分,分别占总成绩的70%、20%和10%。理论考核严格结合课程体系、教学大纲和教学实践,体现“双语教学”特色,设置部分英语考题,鼓励学生以英文回答。实践考核涉及眼镜技术的方方面面。分站限时,现场打分,既考核熟练程度又考核心理素质。平时考核除涉及参与和作业情况,还鼓励学生撰写论文,提高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

6、实践教学内容安排:

镜片测量、棱镜 3学时

镜架测量、镜架调整 3学时

割边 3学时

渐变镜的验配、参考点的检测与问题处理 3学时

眼镜加工厂实地参观 3学时

二、教学内容纲要

第一章绪论

一、目标与要求

(一)了解眼镜的历史和发展。

(二)了解眼镜学的地位与学习意义。

(三)了解学好眼镜学应建立的几个观点。

(四)熟悉眼镜光学基本原理,光束聚散度概念及其应用,基本符号规则。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眼镜学的地位与学习意义。

(二)一般介绍眼镜的历史和发展。

(三)一般介绍学好眼镜学应建立的几个观点。

(四)一般介绍眼镜光学基本原理,光束聚散度概念及其应用,基本符号规则。

第二章眼球:生物器官和光学器官

一、目标与要求

(一)熟悉眼的生物特性与光学特性,其中重点了解模型眼、简化模型眼和简略眼的特性。(二)掌握与屈光不正相关的几个概念及其特点,如正视眼、远视眼、近视眼、远点、散光、老视。

(三)掌握球性屈光不正与散光的矫正原则、框架平面的距离效应、老视矫正原理、矫正透镜的放大性质。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与屈光不正相关的几个概念及其特点,如正视眼、远视眼、近视眼、远点、散光、老视。

(二)重点讲解球性屈光不正及其散光的矫正原则、框架平面的距离效应、老

视矫正原理、矫正透镜的放大性质。

(三)一般介绍眼的生物特性与光学特性。

第三章球面透镜

一、目标与要求

(一)掌握透镜的概念及其分类,熟悉透镜成像中的相关概念及其公式。

(二)掌握球面透镜的概念、分类、光学性质,掌握球镜屈光力的单位与计算,透镜屈光力和处方的规范写法,球镜的联合,球镜的识别与中和。

(三)掌握球镜的面屈光力、薄透镜的屈光力及其透镜形式;掌握厚透镜的屈光力的计算。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球面透镜的概念、形式、光学性质;球镜屈光力的单位与计算,透镜屈光力和处方的规范写法,球镜的联合,球镜的识别与中和;球镜的面屈光力、薄透镜的屈光力及其透镜形式;厚透镜的屈光力的计算。

(二)一般介绍透镜的概念及其分类。

第四章散光透镜

一、目标与要求

(一)熟悉散光和主子午线的概念。

(二)掌握柱面透镜的概念、相关术语、光学性质、记录方法与散光透镜的轴位。掌握柱面透镜屈光力的计算、视觉像移与叠加性质。

(三)掌握球柱面透镜的形式,表示方式及其转换。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