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道、儒

佛、道、儒
佛、道、儒

第一、佛家讲“超世”,道家讲“出世”,儒家讲“入世”

佛教主张“无生”,认为现实对人来说都是苦海。对现实人无能为力,所以要忍受和超脱----即“超世”。要忍受和超脱,就要放弃各种欲望,追求超脱生死轮回的"苦海"而进入涅磐(无苦的极乐世界)。佛教主张舍弃对现实物质的追求,注重精神的修持和对来世的向往。

道教认为,个人修养的提升乃至成仙明道,根本在于个人的修炼,跟别人没有关系,主张远离人群到深山老林找块地方修炼。道教的修炼方法上也充分反映了道教的“出世”思想。道教运用内丹和外丹进行修炼。所谓内丹就是气功,外丹就是服用长生不老药。而修炼内丹和外丹都是个人的事,秘密的事,需要远离社会,所以,道教是主张"出世"的。

儒家是主张参与社会的,而且主张个人的自我完善是在参与社会的过程中才能实现。比如儒家的人生目标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际上是把人自身的发展与对家庭、社会的贡献紧密联系在一起了。所以儒家是主张"入世"的。

第二、佛家重心理,道家重生理,儒家重做人

佛教对“心”的诠释,有诸多层次的分析说明,更用许多的比喻来阐释我们的心,进而教导我们如何找心、安心、净心。“心理学”西文原意为“阐释心灵的学问”,后来引申为“研究人类自身问题的行为科学”。这种发展演变符合佛教对宇宙人生的阐释,所谓“心能生万法”。佛教从心的角度概括世界万物的一切,并对

人的行为问题进行根本性的探讨与阐释,因此,佛教早已构建一套成熟的心理学知识体系。佛教的教义几乎都在谈心,在诸多经论中随处可见,其中以“唯识学”对人类精神的分析,最具现代心理学色彩。

道教主张以生为真实,追求延年养生、肉体成仙。道教认为,人的生命由元气构成,肉体是精神的住宅,要长生不死,必须形神并养,即有“内修”“外养”的工夫。

儒教是礼法,要求如何做人,每个人应该怎么做。儒教崇尚的是“存天理、灭人欲”,哪怕削足适履也要人来适应宗法社会的纲常,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佛家讲的是净,道家讲的是静,儒家讲的是敬。佛家讲的是养心,道家讲的是练气,儒家讲的是修身,真正求道者三者缺一不可。第三、佛道儒三教各自特征

佛教兼伦理和功利、理性和巫术而有之,透露出一种特有的生存智慧和处世机巧。道教保留了更多的原始宗教的成分,具有相当的巫术性质,更多的适应了当时底层民众的需要。儒教则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伦理型或道德型宗教的特征。

道家在传承的过程中,逐步走向了一条比较隐逸的道路。道家不太喜欢做“普渡”的工作,也就是不太重视对全民的“普及义务教育”。道家传授弟子特别重视弟子的“根性”,也就是所谓“天资”。你的根性不行,你不是这块料,道家就不会收你做弟子。

佛家与道家的隐逸和比较“清高”的作风相反,特别喜欢普渡众生,讲究“三根普被”。也就好像我们现代的义务教育,佛教也喜欢普及他们义务教育。佛教主张“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可成佛”,主张“普渡众生”。佛教的这种群众化大众化作风,使得佛教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广为流传,发展传布比较快。

儒家主要是在读书人中进行教育。他们不像道家的隐逸,也不像佛家那么普渡众生,主要通过学校教育来传布教义和思想,所以儒家弟子往往是“书生”。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三教”的“教”字具有不同的含义:佛教是宗教没有疑义,佛家即指佛教文化;道教与道家存在异同点,因为道家指老庄之学,而道教却并非老子本人创立的;至于儒教作为人文宗教,由于缺乏宗教形式,一些人只承认说儒家文化带有宗教性质。

第四、修行方法的差异

在修行的方法上,佛家的修行方法较为多样化,所谓“十万八千法门”,就是说佛家的。有种说法是道家的法门也是从佛家中来的,这个不去追究它,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佛家修行方法之多。人们经常看到的佛教徒口念“阿弥陀佛”就是一种修行方法,叫做“念佛法门”。念佛法门是佛教界当今最为流行的法门。

道家的修行方法是重视修持心性,就是着重心性的磨练和自我把握。道家的修行多选择在深山清净之地,所以一般人往往难以看到道教徒。

儒家往往把读书本身作为一种修行方法。儒家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意思是你读书用工,方法得当,你就变得精气神十分旺盛,身体素质和人的气质都会得到巨大的优化,看起来会相貌堂堂,气宇不凡。

再说佛教、道教、儒教之同

我们知道,在中国历史上佛、道、儒三教长期存在着严重的门户之见,彼此隔阂甚至相互诋毁。不过,历史上三教真正学有所成者,往往倒是能够屏弃门户之见,主张三教平等,相互学习。在很多佛、道、儒的经论中,往往能看到佛、道、儒三教被许多大德高僧高道们常常动辄“释曰”、“儒曰”或“道曰”,将各家说法平等的列置一块、相互贯通、融为一体,来说明同一个道理,因此又有“三教一家”之说。

笔者认为,佛道儒三教确实有相通甚至相同之处。它们的同,最主要的是佛道儒三教都要求克制人的感官欲望,主张人不要被身体本能牵制和奴役,回到人心灵的自然宁静。三教都把心静定为人生的追求,一切的说教和修行都是为了使人达到心灵的宁静。在养生上三教具体有以下共同之处:

第一:继承和发展了《黄帝内经》“治未病”的思想,提出了“养性”之说,强调“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第二:强调精神摄养。“自身有病自身知,身病还将心病医,心境静时身亦静,心病还是病生时”。第三:主张饮食调养。如提出“老人之食,大抵宜温热、熟软、忌其粗硬生冷”,及“善治病者,不如善慎疾;善治药者,

不如善治食”。第四:重视起居护养。“凡行住坐卧,宴处起居,皆须巧立制度”。第五:注意药物扶持。如老年人医药调治应采取“扶持”之法,即用温平、顺气、补虚和中、促进食欲之方来调治,切不可竣补猛泻。第六:强调不可纵欲。“凡觉阳事辄盛,必谨而抑之,不可纵心竭意,以自贼也”。

第七:提倡顺时养身。要“依四时摄养之方,顺五行休王之气,恭怡奉亲,慎无懈怠”。

佛儒道三教文化的区别

佛儒道三教文化的区别 先说佛教、道教、儒教之异 第一、佛家讲“超世”,道家讲“出世”,儒家讲“入世” 佛教主张“无生”,认为现实对人来说都是苦海。对现实人无能为力,所以要忍受和超脱----即“超世”。要忍受和超脱,就要放弃各种欲望,追求超脱生死轮回的"苦海"而进入涅磐(无苦的极乐世界)。佛教主张舍弃对现实物质的追求,注重精神的修持和对来世的向往。道教认为,个人修养的提升乃至成仙明道,根本在于个人的修炼,跟别人没有关系,主张远离人群到深山老林找块地方修炼。道教的修炼方法上也充分反映了道教的“出世”思想。道教运用内丹和外丹进行修炼。所谓内丹就是气功,外丹就是服用长生不老药。而修炼内丹和外丹都是个人的事,秘密的事,需要远离社会,所以,道教是主张"出世"的。 儒家是主张参与社会的,而且主张个人的自我完善是在参与社会的过程中才能实现。比如儒家的人生目标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际上是把人自身的发展与对家庭、社会的贡献紧密联系在一起了。所以儒家是主张"入世"的。

第二、佛家重心理,道家重生理,儒家重做人 佛教对“心”的诠释,有诸多层次的分析说明,更用许多的比喻来阐释我们的心,进而教导我们如何找心、安心、净心。“心理学”西文原意为“阐释心灵的学问”,后来引申为“研究人类自身问题的行为科学”。这种发展演变符合佛教对宇宙人生的阐释,所谓“心能生万法”。佛教从心的角度概括世界万物的一切,并对人的行为问题进行根本性的探讨与阐释,因此,佛教早已构建一套成熟的心理学知识体系。佛教的教义几乎都在谈心,在诸多经论中随处可见,其中以“唯识学”对人类精神的分析,最具现代心理学色彩。 道教主张以生为真实,追求延年养生、肉体成仙。道教认为,人的生命由元气构成,肉体是精神的住宅,要长生不死,必须形神并养,即有“内修”“外养”的工夫。 儒教是礼法,要求如何做人,每个人应该怎么做。儒教崇尚的是“存天理、灭人欲”,哪怕削足适履也要人来适应宗法社会的纲常,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佛家讲的是净,道家讲的是静,儒家讲的是敬。佛家讲

魏晋南北朝儒学的发展新特点

魏晋南北朝儒学的发展新特点 自西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方略以后,儒学成为当时的官学,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成为读书人得以被举荐进入仕途的法宝。但是随着王朝的更替,权力的转移,统治阶级构成在变化,东汉政府不得不依靠大地主和地方豪强势力来支持和维护自己的统治,河北袁绍一门四世三公,世家大族开始逐渐通过手中已经掌握的权力来控制国家人才的选举,举孝廉的标准也在逐渐的变化,门第的高低成为了主要的标准,这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门阀政治打下了基础。 但是随着儒学与政治直接挂钩,导致了人们读书就是为了步入仕途,然而许多权力的拥有者则通过一些不正当的手段来垄断仕途之路。国家政府的组成人员非富及贵,广大的读书人,对仕途的迷茫,对学习儒家经典失去了信心,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出世,远离当时混乱的社会。 魏晋时期的读书人注重内在的精神寄托,豪放不加掩饰的为人品格与思辨学风,还给史学带来了:“言则玄远冷隽,行则高简魂奇”的风尚。魏晋名士经历了曹魏代汉,刘氏宗室遭殃,司马氏篡魏,曹姓皇室被诛,刘裕夺晋,司马宗亲覆灭,原先朕即国家,富有四海的天子成为了阶下之囚,刀头之鬼。他们尚且不保,何况臣下。政局险恶,最高统治者的凶残成性,名士成批的被杀,加深了内部分裂,富贵利禄又有何用,生死难卜。魏晋名士面对福祸无常,安危难测的人生磨难发现生之不易,死之可期。便由两汉时的对外在功名操守的追求转入对内在实体和人生真谛。由此魏晋玄学变成为了社会的主流。 在社会的大背景下儒学的发展变产生了很多新的特点。 第一、两汉经学虽然受到玄学的冲击但是仍然有较大发展。 魏晋时期的儒学玄学化倾向终于导致了经学的沉沦。然而这样说也并不意味儒家经学在魏晋时期毫无成就。事实上,在今存《十三经注疏》中,除了汉代学者的七部经注、唐代学者的1部经注外,其余五部均为魏晋学者所作。如王弼的《易注》、何晏的《论语集解》、杜预的《春秋经传集解》、范宁的《春秋觳梁传集解》、郭璞的《尔雅注》、韩康伯的《系辞注》,以及梅赜所献孔安国所传《古文尚书》等,都颇负盛名,在经学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魏晋时期的经学研究除《春秋》学之外,最为热门的是《易》学,王弼,何晏等人的《易》学成就由于带有浓厚的理论色彩,且已严重玄学化。 第二、政府选官制度的变迁对儒学的冲击。 两汉的五经博士,举孝廉到曹操的唯才是举到魏晋的九品中正制的确立,这一变化对儒学在民间的认可度造成了很大的冲击,特别是今文经学与谶纬神学的结合,儒家学说趋于神秘化和迂腐繁琐,使儒学的独尊地位逐渐开始动摇。曹操实行“唯才是举”的用人政策,体现的不仅是选拔官吏的标准,实际上也是对儒家忠孝名节思想的否定,使儒学进一步陷入困境。因此,儒学在这样的社会大动荡,大变迁的时代背景下必须调整价值趋向,以关怀时代解决社会动荡。 魏晋政治统治者基于现实政治的考虑,已不再使用经术取士,而代之以"九品中正制",做官的必须是门阀士族。因此,这时在学术上继续罗嗦西汉儒生始终没有讲请楚的今古文,在政治上已实在没有多少意义。 魏晋时期的儒家变的偏重义理,不固守汉代师法家法,博采众说,志立新异。儒家通过援佛道入儒,来缓和儒学所受到的打击。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在东汉末年曾被张角、张鲁利用来组织农民起义,特别是北魏寇谦之改革后的天师道,使道教更加符合统治者的要求,从而使道教由一种民间自发的宗教演变成规范和制度化的宗教。 以王弼为首的义理派提出了“援道入儒”,援道入儒的目的是要以道家简洁明白的概念

西游记中的佛、道、儒

西游记中的佛、道、儒 《西游记》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蕴含了许多学派的思想,有对佛教尊崇的描写,有对道家修行求长生的描述,同时还把儒家思想融入其中。西游记可以说是反映佛道儒三教的基本义理的杰出代表。 首先《西游记》主要是描写师徒五人取经路上的经历,取经路就是反映他们在一次次经历磨难最后到灵山感悟到最终的解悟,修成正果的过程。这本身就反映一种佛家修行的理念。佛法可以用“四圣谛”来概括:苦谛,指经验世界的现实;因谛,指产生痛苦的原因;灭谛,指痛苦消失;道谛,指灭苦的方法。这与师徒取经之路的经历也很符合,有需要经历的磨难,有磨难产生的原因,有消除磨难的方法,最终到一切磨难消除终成正果。同时小说中也有大量对于佛法无边的描写。最早在西游记第七回中就有体现,“佛祖慧眼观看,见那猴王风车子一般相似不住,只管前进。大圣行时,忽见有五根肉红柱子,撑着一股青气。他道:‘此间乃尽头路了。这番回去,如来作证,灵霄宫定是我坐也。’又思量说:‘且住!等我留下些记号,方好与如来说话。’拔下一根毫毛,吹口仙气,叫:‘变!’变作一管浓墨双毫笔,在那中间柱子上写一行大字云:‘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写毕,收了毫毛。又不庄尊,却在第一根柱子根下撒了一泡猴尿。翻转筋斗云,径回本处,站在如来掌内道:‘我已去,今来了。你教玉帝让天宫与我。’如来骂道:‘我把你这个尿精猴子!你正好不曾离了我掌哩!’大圣道:‘你是不知。我去到天尽头,见五根肉红柱,撑着一股青气,我留个记在那里,你敢和我同去看么!’如来道:‘不消去,你只自低头看看。’那大圣睁圆火眼金睛,低头看时,原来佛祖右手中指写着‘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大指丫里,还有些猴尿臊气,大圣吃了一惊道:‘有这等事,有这等事!我将此字写在撑天柱子上,如何却在他手指上?莫非有个未卜先知的法术。我决不信,不信!等我再去来!’好大圣,急纵身又要跳出,被佛祖翻掌一扑,把这猴王推出西天门外,将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联山,唤名‘五行山’,轻轻的把他压住。众雷神与阿傩、迦叶一个个合掌称扬道:善哉,善哉!”1这段描写就可以看出即使是众神都无法降服的孙悟空,到了如来面前却是连如来的手掌都逃不出去。而之后,在取经路上,大鹏的出现又一次体现了佛法无边的思想,大鹏是取经路上最难对付的妖怪,无论是孙悟空还是其他神仙都无法降服,可是到了如来那里,如来只是谈笑风生,慢慢讲说大鹏来历,挥动手指就收服了大鹏。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小说对佛法的宣扬与尊崇,不仅反映了佛的尊崇,也反映了佛法无边,佛的思想是修成正果的关键,佛的法力可以令任何妖魔灰飞烟灭。 除了对于佛教的描写,小说中还有许多对于道家思想的描述。但相比于佛家,作者对于道家的描写却不像对于佛家那么尊崇。小说中有不少描写都是皇帝昏庸,道士掌权。比如乌鸡国国王,与妖道结拜,最后却被其推入井中,最后得师徒一行搭救才重掌大权。再比如车迟国国王任用三个妖道为国师,听信道士,让无辜僧人为道士服务。而 1《西游记·第七回》当代世界出版社2007年二月版p66

儒道佛

先说佛教、道教、儒教之异 第一、佛家讲“超世”,道家讲“出世”,儒家讲“入世” 佛教主张“无生”,认为现实对人来说都是苦海。对现实人无能为力,所以要忍受和超脱----即“超世”。要忍受和超脱,就要放弃各种欲望,追求超脱生死轮回的"苦海"而进入涅磐(无苦的极乐世界)。佛教主张舍弃对现实物质的追求,注重精神的修持和对来世的向往。 道教认为,个人修养的提升乃至成仙明道,根本在于个人的修炼,跟别人没有关系,主张远离人群到深山老林找块地方修炼。道教的修炼方法上也充分反映了道教的“出世”思想。道教运用内丹和外丹进行修炼。所谓内丹就是气功,外丹就是服用长生不老药。而修炼内丹和外丹都是个人的事,秘密的事,需要远离社会,所以,道教是主张"出世"的。 儒家是主张参与社会的,而且主张个人的自我完善是在参与社会的过程中才能实现。比如儒家的人生目标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际上是把人自身的发展与对家庭、社会的贡献紧密联系在一起了。所以儒家是主张"入世"的。 第二、佛家重心理,道家重生理,儒家重做人 佛教对“心”的诠释,有诸多层次的分析说明,更用许多的比喻来阐释我们的心,进而教导我们如何找心、安心、净心。“心理学”西文原意为“阐释心灵的学问”,后来引申为“研究人类自身问题的行为科学”。这种发展演变符合佛教对宇宙人生的阐释,所谓“心能生万法”。佛教从心的角度概括世界万物的一切,并对人的行为问题进行根本性的探讨与阐释,因此,佛教早已构建一套成熟的心理学知识体系。佛教的教义几乎都在谈心,在诸多经论中随处可见,其中以“唯识学”对人类精神的分析,最具现代心理学色彩。 道教主张以生为真实,追求延年养生、肉体成仙。道教认为,人的生命由元气构成,肉体是精神的住宅,要长生不死,必须形神并养,即有“内修”“外养”的工夫。 儒教是礼法,要求如何做人,每个人应该怎么做。儒教崇尚的是“存天理、灭人欲”,哪怕削足适履也要人来适应宗法社会的纲常,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佛家讲的是净,道家讲的是静,儒家讲的是敬。佛家讲的是养心,道家讲的是练气,儒家讲的是修身,真正求道者三者缺一不可。 第三、佛道儒三教各自特征 佛教兼伦理和功利、理性和巫术而有之,透露出一种特有的生存智慧和处世机巧。道教保留了更多的原始宗教的成分,具有相当的巫术性质,更多的适应了当时底层民众的需要。儒教则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伦理型或道德型宗教的特征。 道家在传承的过程中,逐步走向了一条比较隐逸的道路。道家不太喜欢做“普渡”的工作,也就是不太重视对全民的“普及义务教育”。道家传授弟子特别重视弟子的“根性”,也就是所谓“天资”。你的根性不行,你不是这块料,道家就不会收你做弟子。

从周易禅解看三教关系

從《周易禅解》看三教关系 刘泽亮 内容提要:《周易禅解》为明清之际三教会通的重要著作。本文拟从三教关系的角度对这一典型文本的历史和哲学内涵进行阐释,认为:易兼三教,易道是三教沟通的一个重要基点。智旭以易为楔子牵合三教,虽有附会之嫌,然其中在在处处透显其天才慧思。这种圆融智慧在当今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启发意义。关键词:智旭;易学;道家;儒学 作者简介:刘泽亮,男,1964年生,哲学博士。师从萧萐父、李德永、唐明邦三先生。现为厦门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研究所教授。撰有《易文化传统与民族思维绞健贰ⅰ痘崎揿 苎 枷胙芯俊返嚷壑 ? 智旭(1599 ~1655 ),世称灵峰蕅益大师,自称蕅益子,与憨山、紫柏、莲池并称为明代四大高僧。《周易禅解》[1]凡十卷,撰于明代崇祯十四年(1641年)仲冬至清代顺治乙酉(1645年)闰六月之间,乃初应温陵郭氏之请,"举笔属稿",前后颠沛福建、江苏诸地,历经五年而成。《禅解》拈示易之体相用、撮合儒释道、涵化禅教律,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分析明末清初三教合流思想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文本。 一、以教说禅借教补禅 通观智旭思想,在佛教内部,他痛切地感受到门户之见的流弊,因此,他主张融通禅教。 以教补禅考智旭之履历,可以弃儒入释、由禅入教来概括。他早年曾流连于儒典,"十二岁就外傅闻圣学,即千古自任,……梦与孔、颜晤言。"二十岁时,注《论语》,至"天下归仁",不能下笔,"废寝忘餐三昼夜,大悟孔、颜心法。"其父去世后,始有出家之念。二十三岁时听《首楞严三昧经》,遂决意出家。二十四岁正式剃度。可见其早年对儒学世法有较深的探究。出家后在听讲《唯识论》时,疑相宗之旨与《首楞严》有矛盾,对"性相二宗,不许和会"之说深不以为然,但未能深明其奥,遂往径山坐禅。可见智旭初入佛门即寄心于禅。二十七岁矢志弘律,三十二岁"究心台部"而与天台宗结下不解之缘[2],这是他一生中由禅入教的重要转折。正因为此,他意识到必须以教补禅之偏弊。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注重经。智旭特别强调禅修必须借助于"看经"即学习经典,以教印心,否则,弃教参禅、盲修瞎炼则不可能得道。他本人一生遍阅经藏20余年,对天台、华严皆深有造诣,尤重《楞严》以说禅,并撰有《阅藏知津》嘉惠后学。他认为,看经亦应持孚"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的原则。智旭结合《师》卦说,"利执言者,宜看经教以照了之也。然看经之法,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若能深求经中义理,随文入观,则如长子帅师;若但著文字,不依实义,则如弟子舆尸,虽贞亦凶。此如今时教家使不当也。"[3]此外,还有《华严经》、《楞严》、《起信》等经典也是他非常重视的。"称性所起觉,必能合乎本觉,故为卲之先见。"[4]由本觉而有不觉,由不觉而有始觉,由始觉契合本觉,是为究竟觉。智旭在这里借用《大乘起信论》的基本观念,说明称性起觉的根据在本觉、在佛性。禅教的互融,使得宗门与教门得到双向发展;禅净的互融,使得禅宗与净土思想得到双向发展。 二是注重教。他非常注重天台教观。"揽五时八教之前言,该六度万德之往行,以成我自心之德。"[5]五时八教为天台判教之说,智旭将之与六度万行总摄于现前一念之中,以成就自心之德,体现出以教补禅的思想倾向。他借《观》卦六爻爻辞阐释天台化法四教(藏教、通教、别教、圆教)由浅至深、由权至实的止观之法[6],阐说修证之要,浑然天成;以《井》六爻释天台之佛"六即位"说[7]。以天台"六即佛"(理即

试论朱熹的佛教思想

试论朱熹的佛教思想 【内容摘要】作为一种新儒学宋明理学的形成标志着儒、释、道“三教合流”的最终完成。这一融和的过程中朱熹作为我国理学的集大成者,在孔孟思想作为本源的基础之上, 广泛吸收了佛道, 尤其是佛教的理论模式, 在利用佛教理路的架构上, 建立起了儒家道德价值体系。但是作为士大夫阶层朱熹对佛教的态度却有些矛盾,他一方面,以儒家为正统, 排斥佛教。但在另一方面却从学术发展的需要出发“援佛入儒”来促进儒学的发展。本文试图通过从朱熹思想与佛教之间的关系来探寻朱熹的佛教思想。 【关键词】朱熹佛教思想 朱熹于南宋建炎四年(1130)生于福建龙溪一个儒学世家, 其父朱松从小便饱读诗书, 深受儒学熏染, 后任官于福建、浙江等地, 但是,朱松同时却也喜好研习佛典, 并且与净悟、大智禅师等人过从甚密。同时, 朱熹的母亲、外祖父、舅舅等人也都虔诚信佛。因此, 朱熹自幼便是在一个儒、佛两种文化相互交融的家庭氛围中成长, 对他日后的思想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朱熹有一段时间是沉于佛教的研习之中的“某年十五、六时,亦常留心于此( 指禅) ”(《朱子语类》卷104)。不过朱熹接受的主要还是儒家的正统教育,最终仍然是弃佛入儒“将那禅来权倚阁起, 意中道, 禅亦自在, 且将圣人书来读来。读来读去, 一日复一日。觉得圣贤言语渐渐有味。”(《朱子语类》卷104)。所以虽然朱熹对佛理接触较早,也有一定的理解,但是这种理解还仅仅是限于表面,并没有深入到佛学的内部。我们知道宋明理学的形成标志着儒释道三教合流的最终完成。南宋时整个士大夫阶层对待佛教大多同时持两种态度, 一方面排佛声浪绵延不绝, 另一方面又自觉或不自觉的受到了佛教思想的影响。不过他们始终是站在儒家的立场上来看待这一外来文化。宋明理学以传统儒家思想为主干, 融入佛、老的思想, 发展成了一种新儒学。朱熹作为当时士大夫阶层的典型代表和理学大师,同时由于其自身境遇的影响在对待佛教这一外来文化的态度上不可避免地也具有两重性。 一、朱熹对于佛教的态度 朱熹对佛教的许多思想都持反对态度,首先他对佛家的“一切皆空”思想就十分的不赞同。佛教大乘空宗认为一切皆空, 有宗认为有不过是幻有、假名, 亦是空, 这种出世的态度, 与儒家积极入世的态度是相违背的, 对于站在儒家正统地位上的朱熹来说这一点是绝对不可以接受的。朱熹说佛教家“佛家一齐都归于无, 终日吃饭, 却道不曾咬着一粒米, 终日著衣, 却道不曾挂着一条丝”(朱子语类: 卷一百二十一)。同时佛家的心物关系也是朱熹不能接受的,佛家在心物关系问题上主张以心主物, 以心法生灭天地, 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佛家的的认识论就是不“格物”就能“致知”。这与朱熹的“格物致知”的认识路线也是南辕北辙的,所以朱熹坚定的反对佛家的这一理论“且天地乃本有之物, 非心所能生也。若曰心能生天之形体, 是乃释氏澄成国土之余论”(朱子语类: 卷七0)“夫格物可以致知, 犹食所以饱 也。合不格物而自谓有知, 则其知者妄也; 不食而自以为饱, 则其饱者病也。”(答江德功〔A〕1 朱熹集: 卷四四〔M〕1 四川教育出版社1)最后,朱熹还批判佛家违背伦理纲常佛家主张“沙门不敬王者”的主张就是与儒家用来维护封建统治的“三纲五常”思想完全不相容的。从这一点上来看,朱熹认为儒佛两家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完全势不两立的。所以朱熹以封建伦理纲常的维护者自居, 对佛家进行了严厉的批判,认为他们“弃君背父”, “人伦灭尽”,

国学经典 史论与理论

国学经典史论与理论 钱大昕,字晓薇,号辛楣,又号竹汀居士。他是清代汉学大师,也是乾嘉年间主流派学术的重要代表人物。钱大昕的治学,既有“义理”的支撑,同时也充满着热切的“现实关照”,从中实可反映出乾嘉考据学者的一般治学倾向来。 一 在清儒中,钱大昕不仅学问一流,而且人品极佳。卢文弨称他“谦德厚道”,“品如金玉,学如渊海,国之仪表,士之楷模”。(卷十九)“方今学博而行醇,盖未有出阁下者。”(卷十九)段玉裁说他:“其气和,故貌不矜张,辩论而无叫嚣攘袂之习。”(P.2)这并不是卢文弨、段玉裁的谀辞,而是晓薇人品的真确写照。晓薇待人有敦厚之心,无刻薄之意。如所周知,戴震的成名就直接得益于晓薇的提携。戴初入京时潦倒穷愁,时晓薇初中进士正是春风得意之际。但晓薇亦穷微出身,他人赘王鸣盛家(娶王鸣盛妹),这种在旧时代被视为寄人篱下的境遇,当时他深知其中的苦楚,因而对于靠个人奋斗争取前程的艰辛与不易心有戚戚。在位卑言轻的戴震面前晓薇没有一点新科进士的架子。听说戴震的学问佳,

他们主动造访,并在秦蕙田前替戴美言,戴由是得以跻身士林,“声重京师,名公卿争相访焉”。(p.460)相比之下,戴震的学问虽然也好,但他的铺张扬厉,锋芒毕露,自以为学问天下第一,而将晓薇排在第二,总让人觉得咄咄逼人的过分,则视晓薇之温柔滋润,谦逊收敛,戴自要差却了一层。王鸣盛的学问不错,但他盛气凌人,动辄诋苛前嫌,《十七史商榷》中此类话头甚多。对此,晓薇曾作《答王西庄书》批评王鸣盛。(p.636)晓薇这封信的口气很重,这在他的信札中极为少见。因为相知甚深,也因为王鸣盛讥评前人太过分,钱对王遂直言不讳。江永是戴震的老师,戴震推崇江永的推步学,晓徵却不以为然。他认为江永的推步学不及宣城梅文鼎。指出,江永所撰《翼梅》,其“论岁实,论定气,大率祖欧罗巴之说而伸之”,不比梅氏,“宣城能用西学,江氏则为西人所用而已”。他谓戴震“当今学通天下者莫如足下,而独推江无异辞,岂少习于江而特为之延誉耶?”晓徵对江永的批评,基于学术为天下公器之理念,话说得光明磊落,坦坦荡荡,不避嫌疑,直书胸臆。但在江永死后,钱为之作传,却是美言有加。(卷三十九)人死不能复言。因亡人无语,因此对故人的评价尤应慎重。晓徵惟念存人之美,宁肯在江永生前把话摆到桌面上来说,而盖棺定论时对江不作诟病之讥。章学诚与戴震不合,戴震刚

[精品测评]高中历史第一单元 第4课宋明理学习题岳麓版必修3a

第4课宋明理学 1.唐朝时期诗人王维亦官亦隐,白居易既学炼丹,又虔诚礼佛,柳宗元公开宣扬自己“援佛入儒”的思想经历。这说明唐朝时期( ) A.佛教取得统治地位B.儒学出现危机 C.出现三教合一趋势D.道教的发展 解析:从“亦官亦隐”“既学炼丹,又虔诚礼佛”“援佛入儒”可知唐朝出现了三教合一的趋势。 答案:C 2.下图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故事。其求教内容最有可能是( ) A.因果轮回 B.“天理” C.修炼养生D.致良知 解析:根据材料中“宋代”和向二程求教,得出所指为宋代理学,故B项正确;A项是佛教思想;C项是道教思想;D项是心学的主张,均不符合题意。 答案:B 3.“反躬践实,穷理致知,传‘二程’而分流;讲学授徒,著书立说,配十哲之永馨。”挂在某思想家纪念堂大殿内的这副楹联叙事写意,辞简意赅。该纪念堂的主人应是( ) A.朱熹B.程颐 C.王阳明D.陆九渊 解析:朱熹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时期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 答案:A 4.“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与这句佛家偈语提倡的修炼方式类同的是( ) A.“无为寡欲” B.“格物致知” C.“内心反省” D.“经世致用”

解析:这句佛家偈语大意是严格要求自己,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分析各选项,宋明时期的心学主张“内心反省”,即人天生具有良知,因此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这就强调了自我的主动作用,激励人们奋发立志。故选C项。 答案:C 5.理学家王守仁强调“善念存时,即是天理”,“物无善恶”因而无需“为善去恶”。由此判断,王守仁( ) A.反对穷理格物B.教人明辨善恶 C.主张静心无为D.阐发禅宗学说 解析:依据材料“善念存时,即是天理”,“物无善恶”因而无需“为善去恶”可知天理存在于人心,所以没有必要格物致知,故A项正确。 答案:A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熹材料二南宋陆九渊说:“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皆备于我,昔之圣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耳。”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朱熹思想的核心是什么?这一思想的本质目的是什么?说出你的理由。 (2)与朱熹相比,陆九渊的思想有何特点? (3)简述朱熹和陆九渊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 解析:本题考查对朱熹和陆九渊思想的比较。第(1)问根据材料一可以看出,朱熹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三纲五常是“理”在社会上的表现。第(2)问根据材料二可以看出,陆九渊思想的核心就是“心即理也”。第(3)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1)朱熹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永恒存在的普遍原则。这一思想的本质是维护封建统治。因为材料指出,儒家道德伦理、三纲五常目的就是“理”在社会上的体现。 (2)陆九渊将理学发展为心学,认为“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即可得天理。 (3)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全面总结了北宋以来的理学成就,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朱熹在历史上被誉为一代儒学宗师,地位仅次于孔孟。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了后世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陆九渊是心学的开创者,在当时引起强烈的反响,并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思想体系。

《宋诗选注》作业

《宋诗选注》作业 宋代佛儒思想的碰撞及其对范成大的影响 穆延柯0932054027

宋代佛儒思想的碰撞及其对范成大的影响 提要:佛教和儒家发展到宋代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双方通过进一步斗争与融合,各自产生了新的特点;而自幼生活于宦门的范成大由于时代和自身遭遇的影响,其传统的儒家文化与当时盛行的佛学思想紧密的交织在一起,成为了周汝昌先生笔下“好用释典禅语”①者,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中引《说郛》卷二十载吴萃《视听钞》语:“多用释氏语”②,并且说范成大“也许是黄庭坚以后,钱谦益以前用佛典最多,最内行的名诗人”③。由于诗歌是诗人主体思想情感的载体,所以由此可见其受佛教影响很大。本文主要探讨一下宋代佛儒思想的碰撞及对范成大的影响。 关键词:佛儒思想碰撞范成大影响 宋代儒佛思想的碰撞 1、禅教并重和援儒入佛 自武宗会昌灭佛,继之以五代之战乱,佛教之气运大衰。宋朝建立后,宋太祖赵匡胤为安定社会,巩固政权,于是在建隆元年下诏保存未经后周毁废的诸路寺院,停止反佛,并对佛教采取扶植、利用和管理的宗教政策。太祖、太宗以下赵宋诸帝,除徽宗一朝稍稍排斥佛教外,基本上延续着这一国策,历代都保护并弘扬佛教,使得佛教大为兴盛,深渗宋人生活;另一方面佛教在宋代表现出了新的特点:对内,佛教各宗派出现了逐渐融合的趋势,并最终形成了禅净双修兼及其他宗派的主流思想,而其简易的教义和修行方法使得佛教思想的到广泛传播。对外,援儒入佛,疏通儒佛,使之融会贯通,使得佛教更易为封建士大夫所接受。因此宋代文人中有很多受到佛家思想的影响。 ①周汝昌《范成大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11月第38页。 ②②钱钟书《宋诗选注》三联书店2008年9月第311页。

佛道儒关系季羡林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并于公元一世纪扎根于中国之后,不断吸收西域和印度新兴学说和学派的成果并与民族传统文化结合而进行创造性的发展。 道教在理论上虽然不是佛教的对手,但它是土生土长的,用它来对抗外来的佛教,最容易奏效。在理论方面根本不是佛教的对手。交手打了几个回合,就败下阵来。道教徒于是就施展出以后常常使用的手法:一方面拼命反对佛教;另一方面又偷偷摸摸地抄袭佛教的学说。《太平经》就是这种手法的产品。此外,还施展出一种以后也常常被人使用的手法:你说浮屠好,他其实是中国人,老子入夷狄化胡,命令尹喜托生为释迦牟尼。《老子化胡经》就是这种手法的产品。因此,它就常为统治者所利用。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佛教的传入与兴隆,道教也许传播不开。汉族有一整套封建伦理纲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等,这是统治的基础。这当然是儒家思想,但道教并不违反它,而佛教却偏偏破坏这一套,在佛教同道教和儒家的斗争中,这是对它很不利的一个方面。、 按照世界宗教史上的一般规律,宗教都是具有排他性的。在这里,原因并不像一般人所相信的那样是由于宗教信仰和学说的不同。如果这样说,那只是皮毛之论,关键是经济利益。打击别人,争取信徒,也就是争取布施,争取庙产。佛道斗争也不能例外,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宣扬白日飞升,得道成仙,长生不老。这种幻想恰恰投合了统治者的心意。在表面上与佛教的基本思想形同水火。佛教主张生为空幻,要追求解脱,追求涅槃,想要跳出“轮回”,主张“无生”。因而引起了激烈的论争。佛道的矛盾并没有减少。到了唐初,这个矛盾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道教是民族形式的宗教,又得到唐初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因此在两教斗争中显然占了上风。在这时期,最突出的事件是所谓“傅奕辟佛” 儒道两家都是在中国土生土长的,即使有时也难免有点矛盾,但是总起来看,二者的关系是比较融洽的,中国古代有几个皇帝兼奉儒道,比如汉武帝、秦始皇。儒道两家是可以并存、可以共处的。在以后漫长的历史上,儒道两家之间的关系,都不像它们同佛教的关系之紧张。佛教初传入时,儒佛没有什么矛盾,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时佛、儒两家思想互相结合,互相补充,此时儒门之士,多归心佛法,而缁门佛徒,亦不废儒学。玄奘本人就出身于儒家佛教主要攻击的对象是道教,对于儒家则很少敢于非议。因为儒家是钦定的,非议儒家就等于非议朝廷。但也不是完全如此,只要有机会,佛家总对儒家射上几支冷箭的。比如华严宗判教:一,人天教;二,小乘教;三,大乘法相教;四,大乘破相教;五,一乘显性教。五教之外,还有最低的教,在这里佛家把儒家放在最低的地位上。唐朝儒生反对佛教,态度比较一致,理论比较肤浅。如韩愈、柳宗元和刘禹等,最著名的辟佛者是韩愈,他就是肤浅的典型,名著《原道》。 在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在整个的中国思想史上,儒、佛的关系都占有一定的地位,其间的关系,也是很错综复杂的

专家@佛儒道-第一课(整理)

@ 代表题外话 !代表听课内容 # 代表可以提问期间,听听反馈 $ 代表,有大段内容,禁言 开始: !要学习PowerPoint的编程,最重要的还是要掌握其对象 !相比EXCEL的对象,PPT的对象总体上还是要简单的多,当然对画部分时间线之类的对象也挺复杂的。 !在了解PPT对象之前,先要熟悉PPT本身的操作环境 !任何对象都与PPT中具体的东西一一对应的 @ !!代表重要内容!!!更重要以此类推 !!先了解一下对象的结构 !! PPT程序->演示文稿-->幻灯片-->形态 !!形状下面还有一些内容,比如文字 ! 但是从总体上讲,需要先掌握这个层次的对象构成 !应用程序对象:Application ! 演示文稿对象:Presentation !幻灯片对象:Slide ! 形状对象:Shape ! PPT中还有一类对象,是指窗口,这个以后再讲,先有个预 # 好了,我们来点实际性的东西 # 请先打开PPT的VBA环境 ! 先建一个空的方法 Public Sub Test() '-------- '介绍对象

'-------- End Sub $ 先输入以下两行代码 ’这一步,我们建立了一个PPT应用程序对象(app) Dim app As Application Set app = PowerPoint.Application 最好是手输,不要总是复制,可以看看他的智能提示 (对于没有出现代码窗口的可以这样:点菜单上的视图 -> 工程资源管理器->右键点模块->插入模块) !输入以下代码 ’这一步,我们引用他的一个演示文稿 Dim pres As Presentation set pres = app.Presentations(1) (请注意,在PPT中做VBA有一个规律:凡是带S的代表集合你可以这样输 app.等一下,他会自动出现提示.所以用VBA写程序不用记很多东西,只要记住application 就够了。通过 application对象可以索引到,任何你需要的东西。在“.”后面在 as 后面都会自动出现对象的提示。) $ 输入以下代码 ’演示文稿下面的所有幻类片中的第一张 Dim sli As Slide Set sli = pres.Slides(1) $ 输入以下代码: ’代表幻灯片下面的第一个形状 Dim sp As Shape Set sp = sli.Shapes(1) Public Sub Test() '-------- '介绍对象 '-------- '应用程序对象:Application Dim app As Application Set app = PowerPoint.Application '演示文稿:Presentation Dim pres As Presentation Set pres = app.Presentations(1) '幻灯片:Slide Dim sli As Slide Set sli = pres.Slides(1) '形状:Shape Dim sp As Shape Set sp = sli.Shapes(1) End Sub (dim 是定义一个对象, 而 set 是对象的赋值,你可以再解为没有这个set 只有==,dim定义的对象是空的,什么都没有,而通过set 给他加上具体的内容,如果是一般变量

《菜根谭》之于佛道儒

《菜根谭》之于佛道儒 10金融四班杨阳 摘要:读了《菜根谭》我一直在思索一个问题,它究竟是一本佛学书,抑或者是一本阐释道家文化的经典之作,还是儒家的经? 关键词:菜根谭佛道儒 先从书名上说,《菜根谭》明显是受宋明儒家所说的一句话“得常咬菜根,即百事成”所影响,书中亦有“吾儒”的字眼,所以基本上可以说《菜根谭》是用儒家的观念,融合道教及佛教的教理而写成的处世文献。 而至于究其内容,《菜根谭》又分明有些反佛,反道,反儒的意味。如书中就有:“心无其心,何有於观?释氏观心者,重增其障”很明显就是反对了佛家的四大皆空、无阴无我的无我论了。这让我开始迷惑,究竟《菜根谭》想对我们说些什么呢,通读了全文之后,这个问题依然困扰着我,《菜根谭》之于佛道儒的关系究竟是什么,为何它融合了佛道儒的理念,却又在文中反对它们,而佛道儒之于世间真理又是什么关系。想到此,我开始明白,原来《菜根谭》不是在说道学,佛学,也不是在说儒学,它是在向世人阐释作者理解的警世箴言。佛学,道学,儒学之分本就是从不同角度探寻世间大道,角度不同就有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即使有矛盾,也不是可以分出孰对孰错的,我想,佛道儒都是有其不同的适用情况的,人处在不同的环境,各个学说对其的影响应该择其顺者而从之,在运用理论的过程中要结合实践,我们不是不认同,而是在这个特定的时刻不适合。这些对于佛道儒是正确的,对于《菜根谭》也同样适用。 这让我想起了学过的哲学,我们在对知识的认识是要有选择的,不是盲目接受,要结合实际。《菜根谭》是在佛学、道学和儒学的基础上,融合了作者本人的观点,最终写成此书,或许它也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是,其对于我们当代人的人生观的指导意义是不可忽略的,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其中不乏伟人)对《菜根谭》评价甚高,并奉之若指路明灯,人生哲理的原因了。 《菜根谭》是以处世思想为主的格言式小品文集,采用语录体,揉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释家的出世思想的人生处世哲学的表白。文中,菜根谭教会我们如何修身,如“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 “心是一颗明珠。以物欲障蔽之,犹明珠而混以泥沙,其洗涤犹易;以情识衬贴之,犹明珠而饰以银黄,其洗涤最难。故学者不患垢病,而患洁病之难治;不畏事障,而畏理障之难除。”教会我们如何处事,如“心体澄

佛、道、儒

第一、佛家讲“超世”,道家讲“出世”,儒家讲“入世” 佛教主张“无生”,认为现实对人来说都是苦海。对现实人无能为力,所以要忍受和超脱----即“超世”。要忍受和超脱,就要放弃各种欲望,追求超脱生死轮回的"苦海"而进入涅磐(无苦的极乐世界)。佛教主张舍弃对现实物质的追求,注重精神的修持和对来世的向往。 道教认为,个人修养的提升乃至成仙明道,根本在于个人的修炼,跟别人没有关系,主张远离人群到深山老林找块地方修炼。道教的修炼方法上也充分反映了道教的“出世”思想。道教运用内丹和外丹进行修炼。所谓内丹就是气功,外丹就是服用长生不老药。而修炼内丹和外丹都是个人的事,秘密的事,需要远离社会,所以,道教是主张"出世"的。 儒家是主张参与社会的,而且主张个人的自我完善是在参与社会的过程中才能实现。比如儒家的人生目标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际上是把人自身的发展与对家庭、社会的贡献紧密联系在一起了。所以儒家是主张"入世"的。 第二、佛家重心理,道家重生理,儒家重做人 佛教对“心”的诠释,有诸多层次的分析说明,更用许多的比喻来阐释我们的心,进而教导我们如何找心、安心、净心。“心理学”西文原意为“阐释心灵的学问”,后来引申为“研究人类自身问题的行为科学”。这种发展演变符合佛教对宇宙人生的阐释,所谓“心能生万法”。佛教从心的角度概括世界万物的一切,并对

人的行为问题进行根本性的探讨与阐释,因此,佛教早已构建一套成熟的心理学知识体系。佛教的教义几乎都在谈心,在诸多经论中随处可见,其中以“唯识学”对人类精神的分析,最具现代心理学色彩。 道教主张以生为真实,追求延年养生、肉体成仙。道教认为,人的生命由元气构成,肉体是精神的住宅,要长生不死,必须形神并养,即有“内修”“外养”的工夫。 儒教是礼法,要求如何做人,每个人应该怎么做。儒教崇尚的是“存天理、灭人欲”,哪怕削足适履也要人来适应宗法社会的纲常,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佛家讲的是净,道家讲的是静,儒家讲的是敬。佛家讲的是养心,道家讲的是练气,儒家讲的是修身,真正求道者三者缺一不可。第三、佛道儒三教各自特征 佛教兼伦理和功利、理性和巫术而有之,透露出一种特有的生存智慧和处世机巧。道教保留了更多的原始宗教的成分,具有相当的巫术性质,更多的适应了当时底层民众的需要。儒教则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伦理型或道德型宗教的特征。 道家在传承的过程中,逐步走向了一条比较隐逸的道路。道家不太喜欢做“普渡”的工作,也就是不太重视对全民的“普及义务教育”。道家传授弟子特别重视弟子的“根性”,也就是所谓“天资”。你的根性不行,你不是这块料,道家就不会收你做弟子。

道教佛教儒教的三者区别

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于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岂能生欲?欲既不生,既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首先,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三教合一”的说法!为什么呢?因为三教所提倡的文化与教导都有着极其相同的地方!但是,所最终的目标是不一样的! 其次,要指正一点。什么是“宗教”。宗,是宗门,教,是教下,教育。不是现代人所指的带有一些迷信色彩的“宗教”。那是完全两回事情。这一点,一定要弄清楚! 每一个教,都有它特有的意识!特有的内涵!那么,它们的不同之处在哪里呢? 以佛教为中心说起,佛教与其他两教最大的不同就是:佛教最终所提倡的境界是“无我”。而其他两教都还有“我”的存在。 儒教,是学佛不跟佛!为什么是“学佛不根佛”呢?你可以从儒教的经文中看出它的思想教导跟佛教有着很大的相同点,都极其提倡

“孝亲尊师、谦虚、礼让”这一点,佛教也极其提倡!但是,为什么是不跟佛呢?儒家人最终所要达到的是:人死了以后要在孔庙中立有自已的牌位!以此做为最大的荣誉....而佛教,提倡“无我”,你儒家思想最终还想着“我”还想着“荣誉”,呵呵,还没有看破,不圆满吗!所以,儒家是“学佛不根佛”! 道家,也一样!最终,也是有“我”的存在!但也有着与佛家相同之处!道家的思想境界是:积德行善,消罪孽!最终,名列仙籍,升为仙班!要知道,神仙、阿修罗等都还是世间的神!都还没有出离六道。不出离六道,就还会有轮回!就还有业障!都还是有“我”的范围。只有佛家,最终要求出离六道轮回,没有“我”。没有了“我”那些上帝,神仙自然就管不了你了,那么,也就最终达到了佛家的目标,往生了西方极乐世界.... 佛经上常讲:一切法为一法! 总因每个人的因缘不同,根性不同而示现!佛教是“圆教”是平等法,绝定没高底!从来不会讲哪个教是最好的,绝定都是最好的!所谓:是一不是二! 而且,佛家的修净土的,提倡学习道家的“太上感应篇”。并把及做为必修的课目! 最后,至于您修哪一门合格,那还要看您的缘分!三教绝定都适合我们来学习,只是看缘分不同了.....

浅谈佛儒道

佛家: 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此句虽不是出自佛经,却有着浓厚的佛教意味) 此悲,为慈悲。此悟,为大悟,即大智慧。此笑,为真笑,为真潇洒。我的理解是,大悲可以解释为慈悲,无论是是对宇宙苍生的无限悲悯,或是对缘生缘灭的了然,无尽的慈悲显然不是流泪可以诠释的,超然后自然变得淡然。至于大悟无言和大笑无声,开悟后的大智慧不是言语所能阐述,而真正的喜悦也非笑声所能表达。我觉得对这类文字大可采取拿来主义。哀莫大于心死。心都死了,也就不会再觉得悲伤,又哪来的泪呢?大悲无泪,可同此解释。 儒家: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摘《中庸》 我的理解是,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道家: 少则得,多则惑。--老子《道德经》 原文: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

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此句给出了四个要素——少、得、多、惑。少和多相反,得和惑相对,少和得相成,多和惑相生。通俗的讲,即求多需从求少开始,贪多反而令人迷惑,以致一无所获。 比较:佛家,儒家,道家文化皆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三家文化虽有所区别,讲述内容不同,但大体上是一样的,即三教合一。佛、儒、道三教相互包容和相互融合,儒家最高称圣,佛家最高称佛,道家最高称仙。圣、佛、仙皆由人成。成者,非天生,而是修学的成果。继承、研究、融合、发展儒、佛、道的传统文化,是对人类文明的承前启后。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大师曾说过说:“现代人都不是饿死的,都是撑死的。”我觉得这句话就是对“少则得,多则惑”的最好解释。现代社会可供选择的机会太多太多,对人的诱惑也太多太多,在这些诱惑和机会面前,我们往往会迷失自己,不知做何选择,陷于迷惑之中。于是不少人迷恋于算命,结果命越算越薄,越算越迷惑。 我觉得上文中所选佛家、儒家、道家的语录,是可互相解释的。人的情感,适度才是最好,多则过。佛家,即大笑也是可能笑不出声音来的。儒家,即每个人对于所求都可以知足,社会才能更好的运转,发展。道家,即不贪才是真理。 以上就是我对于佛儒道文化的理解。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