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投资项目管理师《宏观经济政策》基础讲义(1)完整篇.doc

2020投资项目管理师《宏观经济政策》基础讲义(1)完整篇.doc
2020投资项目管理师《宏观经济政策》基础讲义(1)完整篇.doc

2016投资项目管理师《宏观经济政策》基础

讲义(1)

第1章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

一、内容提要

1、市场经济的定义

2、市场体系和市场经济的内涵

3、市场经济的特征

4、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5、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行为

6、现代市场经济及其特征

二、重点、难点

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行为

三、内容讲解

《大纲要求》:

(一)了解市场经济及其特征、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二)了解现代市场经济及其特征

(三)熟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行为

一、市场经济

1、市场经济的定义

所谓市场经济,是指由市场来配置资源的经济,即通过价格和市场体系对个人和企业的各种经济活动进行协调,使全社会的经济正常进行。

需要注意一点:市场经济属于资源配置方式的范畴,而不具有社会制度属性。它总是与各国特有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基本制度结合起来运行的,形成各具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

2、市场体系和市场经济的内涵

(1)市场和市场体系

①市场的定义:商品交换的场所。既包括有形市场(商店、集市贸易等),也包括(技术服务、网上购物等)无形市场。其本质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由于人们认识和划分市场的角度不同,市场可分为很多种:从流通环节看,有批发市场,零售市场;从流通时序看,有现货市场,期货市场;从流通地域看,有城市、农村、国际、国内市场;从组织形式来看,有商店、购物中心、集市贸易、批发市场、产权交易市场;从竞争程度来看,有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等等。

②市场体系:所有以上这些市场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就组成一个有机统一体——市场体系。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 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的新型生产方式。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是培育我国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必由之路,是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对于推动我国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我国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实现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国制造2025》和《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和形势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紧孕育兴起,与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形成历史性交汇。智能制造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已成为制造业重要发展趋势,对产业发展和分工格局带来深刻影响,推动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不断推出发展智能制造的新举措,通过政府、行业组织、企业等协同推进,积极培育制造业未来竞争优势。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建立起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体系,但与先进国家相比,大而不强的问题突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增长动能转换等相互交织,长期以来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对于推进我国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构建新型制造体系,促进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实现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以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仪器仪表为代表的关键技术装备取得积极进展;智能制造装备和先进工艺在重点行业不断普及,离散型行业制造装备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步伐加快,流程型行业过程控制和制造执行系统全面普及,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大大提高;在典型行业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了一些可复制推广的智能制造新模式,为深入推进智能制造初步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目前我国制造业尚处于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数字化并存,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发展不平衡的阶段。发展智能制造面临关键共性技术和核心装备受制于人,智能制造标准/软件/网络/信息安全基础薄弱,智能制造新模式成熟度不高,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供给能力不足,缺乏国际性的行业巨头企业和跨界融合的智能制造人才等突出问题。相对

2020年城市智能交通解决专项方案

城市智能交通处理方案 一、系统概述 SINONET ITS-CMS V城市智能交通处理方案,是基于最优异信息管理和控制技术,改变传统静态管理和单点管理,实现实时、动态联动管理新模式,以建立高效部门联动机制及方案,提升城市交通综合管理水平。 二、系统架构 SINONET ITS-CMS V城市智能交通处理方案以下图所表示,包含闯红灯自动统计系统、公路车辆智能监测统计系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道路视频监控系统、交通信息采集系统、交通诱导系统、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大屏显示系统和基于三维GIS技术智能交通综合管理系统V。 三、系统特点 交通系统,全方面融合 集闯红灯自动统计系统、公路车辆智能监测统计系统、道路视频监控系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交通信息采集系统、交通诱导系统、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大屏显示系统等子系统为一体交通信息系统处理方案。 高效安全,体验非凡 使用全方面安全策略,安全策略包含到系统各个层面;采取安全高效数据库系统及多样数据备份策略,提供最全方面安全保障;选择高性能图像处理服务器,配合自主研发三维GIS 技术,为用户提供身临其境体验。 运筹帷幄,统一指挥 定在为城市交通管理部门提供统一管控平台,集成城市交通管理所需各个业务子系统,融合各子系统数据,多维度、深层次挖掘高价值信息,为交通指挥人员提供全方面决议依据。 设计优异,科学稳定 基于三维GIS技术智能交通中央管控平台,首次引入控制反转技术,即子系统使用时才加载,由关键系统统一管理,在一定时间内如再无使用便自动释放资源,保持快速、可靠、稳定性能。 创新管理机制,推进高效管理 SINONET IT1城市智能交通整体处理方案,以事件为处理为关键设计理念,帮助各个部门协调有序运行及资源共享,将由部门处理事件模式转变为由事件调度部门模式。

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

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指南 (2016-2020) 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组织实施好智能制造工程(以下简称“工程”),特编制本指南。 一、背景 自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随着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及与先进制造技术不断深度融合,全球兴起了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一轮产业变革,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日益成为未来制造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世界主要工业发达国家加紧谋篇布局,纷纷推出新的重振制造业国家战略,支持和推动智能制造发展,以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为加速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国务院发布实施《中国制造2025》,并将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加速培育我国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制高点。 当前,我国制造业尚处于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信息化并存,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发展不平衡的阶段。发展智能制造面临关键技术装备受制于人、智能制造标准/软件/网络/信息安全基础薄弱、智能制造新模式推广尚未起步、智能化集成应用缓慢等突出问题。相对工业发达国家,推动我国制造业智能转型,环境更为复杂,形势更为严峻,任务更加艰巨。

《中国制造2025》明确将智能制造工程作为政府引导推动的五个工程之一,目的是更好地整合全社会资源,统筹兼顾智能制造各个关键环节,突破发展瓶颈,系统推进技术与装备开发、标准制定、新模式培育和集成应用。加快组织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对于推动《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率先突破,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制造强国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二、总体要求 加快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总体战略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构建新型制造体系为目标,以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为主线,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施策、需求牵引、问题导向、企业主体、协同创新、远近结合、重点突破”的原则,将制造业智能转型作为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任务,分步骤持续推进。“十三五”期间同步实施数字化制造普及、智能化制造示范,重点聚焦“五三五十”重点任务,即:攻克五类关键技术装备,夯实智能制造三大基础,培育推广五种智能制造新模式,推进十大重点领域智能制造成套装备集成应用,持续推动传统制造业智能转型,为构建我国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建设制造强国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基本原则

综合交通运输与智能交通重点专项202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

附件1 “综合交通运输与智能交通”重点专项 202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 (征求意见稿)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以及《“十三五”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等提出的任务,推动交通运输科技进步和加快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实施“综合交通运输与智能交通”重点专项。根据本专项实施方案部署以及国家科技需求发展趋势,现发布202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1.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 1.1机场飞行区设施智能监测与互联 研究内容:研究基于实时三维重构的飞行区活动态势精确感知技术,跑道、滑行道设施智能监测、状态评估及道面性能快速恢复技术;研发基于自主可控技术及多元宽带互联的飞行区多设施系统信息共享和互操作技术;研究基于局地气象大数据的场区雷暴等特殊气象实时精准预报及安全评估技术;研究飞行区主动安全技术防范体系,研发面向机场运行的智能决策技术平台。

考核指标:构建三维可视化的飞行区活动目标、运行态势精确感知软件平台,实时动态识别滑行冲突、道面异常、围界入侵等4种以上安全风险,识别准确率不低于90%;研制飞行区道面健康状态智能化监测系统,监测准确率不低于90%,形成道面损伤快速修复方法与工艺;研制飞行区多系统设备物联网系统,支持3种以上2000个以上重要设备的信息互联互通,运行事故事件主动防范率达到80%;研制飞行区雷暴、冰雪、低能见度、强风切变等特殊气象预报及评估系统,雷电监测预警准确率不低于90%,特殊气象预报周期缩短20%以上;编制国家/行业技术标准(送审稿)不少于2项;在1个民用机场(年吞吐量大于2000万人次)进行综合应用验证。 1.2超大跨径缆索承重桥梁智能化设计软件与核心技术标准研发 研究内容:研究超大跨径缆索承重桥梁新型结构体系,突破强风、地震与极端环境下的智能结构分析核心基础理论;研究基于荷载非线性特征及复杂环境多荷载场耦合影响的结构智能化离散、分布式计算、结果自检验、人本化后处理应用等关键技术,研发高复杂度超大桥梁全过程设计智能化软件系统;研究超大型桥梁设计、新型材料、智能建造及验收的国家标准体系框架,编制超大跨径桥梁设计核心技术标准。

“综合交通运输与智能交通”重点专项2020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综合交通运输与智能交通”重点专项 202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以及《“十三五”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等提出的任务,推动交通运输科技进步和加快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实施“综合交通运输与智能交通”重点专项。根据本专项实施方案部署以及国家科技需求发展趋势,现发布202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本专项总体目标是:解决我国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存在的运行监管能力弱、多方式协同运行效率低、运输安全主动防控能力差、集成服务不足等突出问题,重点突破综合交通运输基础科学难题和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开展典型应用示范。大幅增强综合交通运输协同运行和智能监管能力,全面提升我国综合交通运输综合化、智能化水平和服务品质。到2022年,形成新一代综合交通运输与智能交通技术体系,为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提供高效、可持续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支撑。 本专项遵循“基础研究、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典型应用示范”全链条创新设计、一体化组织实施原则,按照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载运工具智能协同、交通运行监管与协调、大型交通枢纽协同运行、多方式综 —1—

合运输一体化、综合运输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救援等6个技术方向,共部署15个重点研究任务。专项实施周期为5年(2018—2022年)。 2018—2019年,本重点专项已在6个技术方向启动实施24个项目。2020年,本专项拟在4个技术方向启动7~14个项目,拟安排国拨经费总概算2.29亿元。原则上共性关键技术类项目配套经费与国拨经费比例不低于2:1,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充分发挥地方和市场作用,强化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 项目申报统一按指南二级标题(如1.1)的研究方向进行。除特殊说明外,拟支持项目数均为1~2项。项目实施周期不超过3年。申报项目的研究内容须涵盖该二级标题下指南所列的全部考核指标。基础研究类项目,每个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4个,参与单位总数不超过6家;其他类项目,每个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5个,参与单位总数不超过10家。项目设1名项目负责人,项目中每个课题设1名课题负责人。 “拟支持项目数为1~2项”是指:在同一研究方向下,当出现申报项目评审结果前两位评价相近、技术路线明显不同的情况时,可同时支持这2个项目。2个项目将采取分两个阶段支持的方式。第一阶段完成后将对2个项目执行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后续支持方式。 1.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 1.1机场飞行区设施智能监测与互联(共性关键技术类) 研究内容:研究基于实时三维重构的飞行区活动态势精确感—2—

2020年中国智能交通行业相关政策汇总及解读分析 车路协同将率先落地

2020年中国智能交通行业相关政策汇总及解读分析车路协 同将率先落地 中国智能交通行业相关政策汇总及解读 2019年7月,交通部颁布《数字交通发展规划纲要》;2019年9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交通强国建设纲要》;2019年12月,交通部颁布《推进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2020—2025年)》;2020年3月,中共中央提出发展“新基建”。 ——政策汇总 ——政策解读之《推进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2020—2025年)》 近年来,交通运输大数据取得了长足发展,但还存在着数据资源基础不够扎

实、数据共享开放需深入推进、大数据应用不够广泛、数据安全存在挑战、管理体系尚需健全等问题,亟待进一步深入推进解决。 201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要“推进数据资源赋能交通发展”、“构建综合交通大数据中心体系”,明确了新时期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发展要求,大数据成为实现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互联互通的重要载体,也成为提升我国交通运输行业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抓手。 随后在2019年12月,交通运输部颁布《推进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2020—2025年)》,将交通运输大数据的发展细分到五大行动、21项具体任务上。 综合交通大数据新的发展特征,即“统筹推进、加强采集、充分汇聚、综合应用”这“四个重点”。

——政策解读之《交通强国建设纲要》 2019年9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计划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人民满意度明显提高,支撑国家现代化建设能力显著增强; 拥有发达的快速网、完善的干线网、广泛的基础网,城乡区域交通协调发展达到新高度; 基本形成“全国123出行交通圈”(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旅客联程运输便捷顺畅,货物多式联运高效经济; 智能、平安、绿色、共享交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城市交通拥堵基本缓解,无障碍出行服务体系基本完善; 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建成,交通关键装备先进安全,人才队伍精良,市场环境优良;基本实现交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交通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基础设施规模质量、技术装备、科技创新能力、智能化与绿色化水平位居世界前列,交通安全水平、治理能力、文明程度、国际竞争力及影响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全面服务和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人民享有美好交通服务。

2020年智能制造行业分析报告

2020年智能制造行业分析报告 2020年4月

目录 1. 智能制造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5) 1.1. 行业机遇带来良好的发展趋势 (5) 1.2. 智能制造行业下游拉动需求增长 (6) 1.3. 机器人市场快速增长,科技促进行业智能化突破 (7) 2. 智能制造发力行业应用 (9) 2.1. 中国汽车市场为智能制造带来增长空间 (9) 2.2. 汽车行业电子化程度提升,带动智能制造渗透率提升 (10) 2.3. 科技突破将带动汽车电子在核心应用领域整体提升 (12) 2.4. 医疗健康市场发展迅速,未来智能化改造具备一定空间 (13) 2.5. 新能源电池产能扩张,技术升级带动智能化改造需求 (14) 3. 智能制造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技术 (16) 3.1. 核心技术研发筑就行业壁垒 (16) 3.2. 行业公司研发投入较大,技术储备充足 (16) 3.3. 行业公司专注汽车领域 (19) 3.4. 海外公司具备技术和先发优势 (20) 3.5. 国内公司纷纷走向国际化 (22) 3.6. 国内公司与头部客户深度绑定 (23)

1. 智能制造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1.1. 行业机遇带来良好的发展趋势 人口红利消退助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智能制造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的必由之路。自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凭借人口红利而高速发展,但与人口红利相伴随的是劳 动密集、资源消耗大、自主创新能力低、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高等特征。近年来, 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明显加快,人口红利逐步消退,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根据国 家统计局数据,中国65 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从1990 年的6300 万迅速增长到2018 年的1.67 亿,占总人口比例的11.94%。我国劳动力单位成本也不断上升,我国制 造业职工平均工资从2008 年的24404 元增长到2018 年的72088 元。在人口红利 消退、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的情形下,通过发展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实现机器换人 能有效节约劳动力成本,提升生产效率,是经济结构转型、新旧动能转换的必由之 路。 图1:1990-2018 年中国65 岁及以上人口数及比重图2:2008-2018 年中国制造业职工平均工资65岁及以上人口数(万人)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制造业职工平均工资(元)增幅(%) 18,000 16,000 14,000 12,000 10,000 8,000 12% 80,000 70,000 60,000 50,000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22% 20% 18% 16% 14% 12% 10% 8% 11% 10% 9% 8% 7% 6,000 6% 4,000 5% 6%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市场部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市场部 近年来国家产业政策的不断出台,有力支持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发展。为了实现制造 强国的战略目标,智能制造工程作为五大工程之一,成为国家全力打造制造强国的 重要抓手。2015 年5 月,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在主要目标中明确提出: “十三五”期间通过数字化制造的普及,智能化制造的试点示范,推动传统制造业 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有条件、有基础的重点产业全面启动并逐步实现智 能转型;“十四五”期间加大智能制造实施力度,关键技术装备、智能制造标准/工 业互联网/信息安全、核心软件支撑能力显著增强,构建新型制造体系,重点产业逐 步实现智能转型。

2020年智能交通系统企业发展战略规划

2020年智能交通系统企业发展战略规划 2020年8月

目录 一、公司未来发展战略 (3) 1、路端 (3) 2、车端 (4) 二、具体业务发展计划 (4) 1、ETC业务 (5) 2、智能网联业务 (6) 3、激光检测业务 (7) 4、动态称重业务 (7)

一、公司未来发展战略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快速发展,智能交通行业进入产业变革期。万集科技始终坚持以研发创新驱动业务升级,围绕“车”、“路”两大交通基本要素提供涵盖产品、服务、系统、平台等全方位的解决方案,构建面向多元化的客户需求的智能交通产业生态体系,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交通生态综合服务提供商。 1、路端 公司将围绕“感知—传输—计算”为道路赋能完善公司在路侧的业务布局。公司将利用多年来在路端累积的行业经验和技术完善并丰富产品结构,升级迭代ETC、激光雷达、动态称重、智能网联等业务线产品,并基于路侧ETC设备、V2X设备、3D激光雷达设备、智慧基站、非现场检测等多产品线优势和在大数据、边缘计算、多源感知融合等领域技术积累,提供路侧综合信息管理和服务解决方案,为路侧交通提供多维度、全要素的感知能力,低延时、高可靠、广范围的数据通信能力以及智能化、快响应的数据分析能力,并针对未来智能交通多业务多场景应用需求建立一体化交通信息管理和服务平台,一方面,为交通的管理者和参与者提供集管理、监督、支付、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管理系统,提升综合运输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公司将依托于平台开发及海量数据的驱动不断延伸客户群,为管理部门、驾驶者、物流、金融等交通参与者提供驾驶出行、设计规划、分析决策、车辆画像等增值服务。

智能制造有哪些关键步骤

智能制造有哪些关键步骤 为落实《中国制造2025》总体部署,按照《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的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现开展2018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推荐工作。其中明确了2018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要素条件,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下工信部是如何判定智能制造的要素条件,或者说智能制造是怎样具体呈现的。 智能制造模式要素条件 一、离散型智能制造 1、车间/工厂的总体设计、工艺流程及布局均已建立数字化模型,并进行模拟仿真,实现规划、生产、运营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2、应用数字化三维设计与工艺技术进行产品、工艺设计与仿真,并通过物理检测与试验进行验证与优化。建立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实现产品设计、工艺数据的集成管理。 3、制造装备数控化率超过70%,并实现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等关键技术装备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与集成。 4、建立生产过程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实现生产进度、现场操作、质量检验、设备状态、物料传送等生产现场数据自动上传,并实现可视化管理。 5、建立车间制造执行系统(MES),实现计划、调度、质量、设备、生产、能效等管理功能。建立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实现供应链、物流、成本等企业经营管理功能。 6、建立工厂内部通信网络架构,实现设计、工艺、制造、检验、物流等制造过程各环节之间,以及制造过程与制造执行系统(MES)和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的信息互联互通。 7、建有工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护体系,具备网络防护、应急响应等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建有功能安全保护系统,采用全生命周期方法有效避免系统失效。

整理2020年智能交通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

文件编号________ 智 能 制 造 发 展 规 划20162020 年 20 年月日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 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的新型生产方式。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是培育我国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必由之路,是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对于推动我国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我国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实现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国制造2025》和《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和形势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紧孕育兴起,与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形成历史性交汇。智能制造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

展,已成为制造业重要发展趋势,对产业发展和分工格局带来深刻影响,推动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不断推出发展智能制造的新举措,通过政府、行业组织、企业等协同推进,积极培育制造业未来竞争优势。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建立起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体系,但与先进国家相比,大而不强的问题突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增长动能转换等相互交织,长期以来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对于推进我国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构建新型制造体系,促进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实现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以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仪器仪表为代表的关键技术装备取得积极进展;智能制造装备和先进工艺在重点行业不断普及,离散型行业制造装备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步伐加快,流程型行业过程控制和制造执行系

2020年智能交通综合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说明及内容 编制说明 1、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依据《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二期)》、设计企业提供施工图纸及相关规范编制而成;在人员、机械设备、仪器设备、材料调配、质量要求、进度安排等方面统一布署标准下,由各专业有机组成。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会结合现场具体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据本工程施工特点、功效要求,本着对业主资金合理利用,对工程质量高度责任感,我们编制标准是“经济、合理、优质、高效”。 3、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采取“对比优化、博采众长”编制思绪,努力争取本施工组织设计关键突出,针对性、可操作性强。 编制依据 工程施工关键技术标准和规范 《中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道路交通信号灯》(GB14887-2XX) 《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GB2528-2XX) 《交通信号控制机和上位机间数据通信协议》(GB/T2999-2XX)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XX) 《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和安装规范》(GB14886-2XX) 《人行横道信号灯控制设置规范》(GA/T851-2XX) 《道路交通信号倒计时显示器》(GA/T58-2XX) 《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安装规范》(GA/T489-2XX) 《交通信号控制机和车辆检测器间通信协议》(GA/T92-2XX) 《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方法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A/T521-2XX) 《可变导向车道通行控制规则》(GAT525-2XX)

《公安交通指挥系统设计规范》(GAT515-2XX) 《公安交通指挥系统建设技术规范》(GAT445-2XX)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计划规范》(GB5289-9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254-5257) 《道路交通信息监测统计设备设置规范》(GA/T147-2XX) 《公安交通管理外场设备基础施工通用要求》(GA/T652-2XX) 《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安全保护通用技术要求》(GA/T1168-2XX)《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314-2XX)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339-2XX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115-2XX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XX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395-2XX 《视频安防监控数字录像设备》GB2815-2XX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和要求》GA/T75-9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348-2XX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8-2XX 《安全防范工程建设和维护保养费用预算编制措施》GA/T7-2XX 《多个探测器技术条件》GB148(1-7)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2XX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174-2XX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57-2XX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343-2XX

2020中国智能制造科技进展申报材料【模板】

2020中国智能制造科技进展申报材料文件1:“2020中国智能制造科技进展”推荐表 “2020中国智能制造科技进展”推荐表填报注意事项: 1.“2020中国智能制造科技进展”推荐表作为专家评审的重要依据,请务必按照要求规范化、对应填报,围绕本项“智能制造科技进展”来阐述。请推荐单位和申报单位务必按照要

求填报。 2.请重点体现本项智能制造科技进展的创新性和引领性,与同类、同行业科技进展的横向对比,要有指标、数据支撑。 3.请重点突出本项智能制造科技进展应用前后,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求有前后数据对比。 文件2:PPT演示文件 具体要求:PPT演示文件,要配有音频解说。内容包括文件1中要求的6项内容,简要说明、重点突出,演示时间不超过12min。演示文件将作为评选材料提交评审委员会。 文件3: 证明材料清单 1.知识产权证明:指智能制造科技方面已获授权的主要知识产权证明材料,提供复印件即可。 2.评价证明或者验收证明:指智能制造科技方面的验收鉴定、权威部门出具的检测报告或者批准文件等,提供复印件即可。 3.应用证明:指智能制造科技应用所行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证明,可选择重要的和有代表性的提供,提供应用单位盖章原件。 4.技术合作开发说明:指申报的科技进展由多方共同合作开发完成,请予以说明。 5.其他证明:指能支持或者智能制造科技进展贡献的其他相关证明。 文件4:“2020中国智能制造科技进展”承诺书 本单位已了解“2020中国智能制造科技进展”工作方案中的征集

范围、评选标准及推荐评选流程等要求,现推荐(项目名称): 参评“2020年中国智能制造科技进展”评选。我们已如实填写“2020中国智能制造科技进展”推荐表及有关材料,并对本次推荐郑重承诺如下: 1.推荐科技进展所涉及的内容和相关数据真实准确,无欺瞒和作假行为。 2.推荐科技进展的相关技术系合法使用,知识产权权属清晰,无知识产权纠纷。 3.贵公司提供的所有文件已做脱密处理,不涉及国家、军事、商业秘密。 4.推荐科技进展可以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本单位如果违反以上承诺,自愿退出本次“2020年智能制造科技进展”科技成果评选活动。 推荐单位(盖章)/推荐人(签字): 申报单位(盖章): 年月日 文件5:“2020中国智能制造科技进展”专家评分标准(供参考)

2020年智能交通系统动态称重行业分析

2020年智能交通系统动态称重行业分析 一、行业概况 (2) 二、行业竞争状况 (3) 1、梅特勒-托利多 (4) 2、山东德鲁泰 (4) 3、郑州恒科 (4) 三、行业主要壁垒 (4) 1、技术与人才壁垒 (4) 2、资质壁垒 (5) 3、资金壁垒 (5) 4、品牌和客户资源壁垒 (6)

一、行业概况 智能交通系统(即ITS-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是将信息技术、计算机、数据通信、传感器、电子控制、自动控制、人工智能、运筹学等技术有效集成运用,对交通管理、交通运输、公众出行等交通领域全方位以及交通建设管理全过程进行管控支撑,使交通系统在区域、城市各时空范围内具备感知、互联、分析、预测、控制等能力,以充分保障交通安全、发挥交通基础设施效能、提升交通系统运行交流和管理水平。 智能交通行业是以智能交通系统为载体,智能交通服务为最终目标的、相互关联的增值活动企业个体所组成的企业群,其构成包括智能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设备制造商、智能交通信息服务集成商、智能交通信息服务提供商、智能交通信息通信网络运营商、智能交通信息服务和管理终端设备制造商及其软件系统开发商、交通工具生产商和政府管理部门等。其中,智能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设备是整个智能交通系统尤为重要的环节,智能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设备利用先进传感技术、电子控制技术、现代微波通信技术、嵌入式软硬件技术等,采集并处理交通基础数据,将信息按照一定的接口和编码规范输出给智能交通信息管理应用平台,为使用者和管理者提供应用依据,对智能交通系统和服务的质量起着先导作用。我国政府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快速促进智能交通行业发展。政府、行业和企业协力促进智能交通行业的技术革新、标准制定和产品研发。我国开展一系列的示范项目,

2020年智能交通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2020年智能交通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2020年

目录 1.智能交通行业概况及现状 (3) 1.1智能交通市场规模 (5) 1.2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6) 2.智能交通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7) 2.1综合交通智能化协同与服务 (7) 2.2交通运输系统安全运行智能化保障 (7) 2.3智能交通系统技术体系和标准化体系的完善 (7) 2.4交通运输系统安全运行的智能化保障 (8) 2.5智能交通的特殊要求推动信息技术发展 (9) 2.6“互联网+”将加快城市交通运输行业转型升级 (9) 2.7大数据技术应用将推动区域智能交通发展 (10) 3.智能交通行业存在的问题 (11) 3.1关键核心技术问题 (11) 3.2技术的标准化问题 (11) 3.3产业链整合问题 (11) 3.4中国智慧交通系统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系统孤立、共享 不畅通 (11) 3.5创新业务的赢利模式难以建立,核心竞争力不足 (12) 3.6缺少统筹规划,存在重复建设 (12) 3.7设计欠精细化,资源未有效整合 (12) 3.8城市外围区域前端设备取电难、通讯施工难 (12)

3.9部分前端应用还需进一步的技术和法律支撑 (13) 4.智能交通行业市场竞争格局 (14) 5.智能交通行业政策及环境分析 (17) 5.1在国家政策指导下,继续加大对行业投资 (17) 5.2引导行业发展方向 (17) 5.3规范行业行为 (18) 5.4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与重视 (18) 6.智能交通行业发展前景 (21) 6.1城市道路供给不足,产生智能交通需求 (21) 6.2政策利好助推,行业迅速向二三线城市蔓延,全国范围内 得到快速发展 (21) 6.3资本市场加持,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可观 (22) 6.4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智能交通市场需求 (23) 6.5城镇化过程推动智能交通发展 (24) 6.6科技进步与创新促进带动产业升级 (25) 7.智能交通行业投资分析 (27) 1.智能交通行业概况及现状 国内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和深圳等纷纷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开拓性的创新研究;“十五”期间,智能交通在关键技术上取得了一些突破,并建立电子收费系统、交通管理系统等一些示范点;我国的能交通系统已经进入推

DB3402_T 7-2020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管理设施设置规范

3402 芜 湖 市 地 方 标 准 DB3402/T 7—2020 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管理设施设置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installation of urban road intelligent traffic management facilities 2020- 12 -13 发布 2021- 01 -01 实施 ICS 93.080.30 CCS Q8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 文件由芜湖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提出。 本文件由芜湖市公安局归口。

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管理设施设置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管理设施设置的术语和定义、总体原则、设置要求。本 文件适用于芜湖市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管理设施的设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4886 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T 20609 交通信息采集微波交通流检测器GB/T 21255 机动车测速仪 GB/T 24726 交通信息采集视频车辆检测器 GB 25280 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 GB/T 28181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GB 50198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A 329.3 全国道路交通管理信息数据库规范第3部分:交通违法管理信息数据规范 GA 409(所有部分)全国道路交通管理系统数据交换格式 GA 648 交通技术监控信息数据规范 GA/T 16.31 道路交通管理信息代码第31部分:交通违法行为类别代码 GA/T 445 公安交通指挥系统建设技术规范 GA/T 484 LED道路交通诱导可变信息标志GA/T 496 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A/T 497 道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A/T 527.6 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方式第6部分:公交车交叉口优先通行控制规则 GA/T 832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范 GA/T 833 机动车号牌图像自动识别技术规范 GA/T 1244 人行横道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A/T 1426 机动车违法停车自动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城市道路 urban road

2020智能制造行业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2020年智能制造行业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2020年

目录 1.智能制造行业前景趋势 (5) 1.1安全性将成为企业智能化升级决策的重要依据 (5) 1.2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发展将深度根植行业 (5) 1.3智能智造疫期获更多聚焦镜头 (6) 1.4“中国智造”的转型发展将获提速 (6) 1.5中国智能制造稳步发展 (6) 1.6生态化建设进一步开放 (7) 1.7需求开拓 (7) 1.8智能制造产业与互联网等产业融合发展机遇 (8) 1.9行业发展需突破创新瓶颈 (8) 2.智能制造行业现状 (10) 2.1智能制造行业定义及产业链分析 (10) 2.2智能制造市场规模分析 (12) 2.3智能制造市场运营情况分析 (12) 3.智能制造行业存在的问题 (15) 3.1机械行业对智能制造认识还不充分 (15) 3.2关键系统软件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15) 3.3中国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16) 3.4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缺失 (17) 3.5企业单打独斗,产品链条短 (18)

3.6减员增效之间平衡的问题 (18) 3.7人才瓶颈制约 (19) 3.8关键技术自给率低 (19) 3.9发展战略的缺失 (19) 4.智能制造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20) 4.1智能制造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20) 4.2智能制造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20) 4.3智能制造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21) 4.4智能制造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21) 5.智能制造行业竞争分析 (22) 5.1智能制造行业竞争分析 (22) 5.1.1对上游议价能力分析 (22) 5.1.2对下游议价能力分析 (22) 5.1.3潜在进入者分析 (23) 5.1.4替代品或替代服务分析 (23) 5.2中国智能制造行业品牌竞争格局分析 (24) 5.3中国智能制造行业竞争强度分析 (24) 6.智能制造产业投资分析 (25) 6.1中国智能制造技术投资趋势分析 (25) 6.2中国智能制造行业投资风险 (25) 6.3中国智能制造行业投资收益 (26)

2019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要素条件

2019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要素条件 根据《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的要求,重点围绕五种智能制造模式,鼓励新技术集成应用,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为做好项目遴选工作,特制订本要素条件。 一、智能制造模式要素条件 (一)离散型智能制造 1.车间/工厂的总体设计、工艺流程及布局均已建立数字化模型,并进行模拟仿真,实现规划、生产、运营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2.应用数字化三维设计与工艺技术进行产品、工艺设计与仿真,并通过物理检测与试验进行验证与优化。建立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实现产品设计、工艺数据的集成管理。 3.制造装备数控化率超过70%,并实现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等关键技术装备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与集成。 4.建立生产过程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实现生产进度、现场操作、质量检验、设备状态、物料传送等生产现场数据自动上传,并实现可视化管理。 5.建立车间制造执行系统(MES),实现计划、调度、质量、设备、生产、能效等管理功能。建立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实现供应链、物流、成本等企业经营管理功能。 6.建立工厂内部通信网络架构,实现设计、工艺、制造、检验、物流等制造过程各环节之间,以及制造过程与制造执行系统(MES)和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的信息互联互通。 7.建有工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护体系,具备网络防护、应急响应等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建有功能安全保护系统,采用全生命周期方法有效避免系统失效。 通过持续改进,实现企业设计、工艺、制造、管理、物流等环节的产品全生命周期闭环动态优化,推进企业数字化设计、装备智能化升级、工艺流程优化、精益生产、可视化管理、质量控制与追溯、智能物流等方面的快速提升。 (二)流程型智能制造 1.工厂总体设计、工艺流程及布局均已建立数字化模型,并进行模拟仿真,实现生产流程数据可视化和生产工艺优化。

2020年什么是智能制造

作者:败转头 作品编号44122544:GL568877444633106633215458 时间:2020.12.13 1、智能制造概念 “智能制造”可以从制造和智能两方面进行解读。首先,制造是指对原材料进行加工或再加工,以及对零部件进行装配的过程。通常,按照生产方式的连续性不同,制造分为流程制造与离散制造(也有离散和流程混合的生产方式)。根据我国现行标准GB/T4754-2002,我国制造业包括31个行业,又进一步划分约175个中类、530个小类,涉及了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 智能是由“智慧”和“能力”两个词语构成。从感觉到记忆到思维这一过程,称为“智慧”,智慧的结果产生了行为和语言,将行为和语言的表达过程称为“能力”,两者合称为“智能”。因此,将感觉、记忆、回忆、思维、语言、行为的整个过程称为智能过程,它是智慧和能力的表现。 目前,国际和国内尚且没有关于智能制造的准确定义,但工信部组织专家给出了一个比较全面的描述性定义: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贯穿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各个环节,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优化自决策、精准控制自执行等功能的先进制造过程、系统与模式的总称。具有以智能工厂为载体,以关键制造环节智能化为核心,以端到端数据流为基础、以网络互联为支撑等特征,可有效缩短产品研制周期、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

质量、降低资源能源消耗。这实际上指出了智能制造的核心技术、管理要求、主要功能和经济目标,体现了智能制造对于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我国技术基础薄弱发展不平衡,企业在智能制造实施和升级改造过程中往往茫然不知从何做起。因此,以下将根据智能制造的描述性定义,提出关于智能工厂、制造环节及装备智能化、网络互联互通、端到端数据流等四个方面的初步认识,以期说明智能制造的主要内容。 2、什么是智能工厂 智能工厂是实现智能制造的载体。在智能工厂中通过生产管理系统、计算机辅助工具和智能装备的集成与互操作来实现智能化、网络化分布式管理,进而实现企业业务流程、工艺流程及资金流程的协同,以及生产资源(材料、能源等)在企业内部及企业之间的动态配置。 一方面,“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实现智能制造的利器就是数字化、网络化的工具软件和制造装备,包括以下类型: 计算机辅助工具,如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E(计算机辅助工程)、CAP P(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AT(计算机辅助测试,如I CT信息测试、FCT功能测试)等;

智能制造基本概念解读

智能制造基本概念解读 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

智能制造基本概念解读 前言 德国工业、美国工业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这三大国家战略虽在表述上不一样,但本质上异曲同工,核心都是智能制造。2017年用友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制造事业部也正式更名为“智能制造事业部”,以响应国家号召推动智能制造的发展。但是,智能制造尚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社会各界的认识和理解各有不同。目前国际和国内还没有关于智能制造的准确定义。在用友公司内部也没有明确的关于智能制造的定义。为此本人查阅了相关资料,并将学习过程中的摘录及笔记整理成本文,以供大家进行概念普及。由于时间紧迫、资料有限,错误及疏漏难免,望大家积极反馈(),以便及时修正。 1. 智能制造的概念 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通知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智能制造,以带动各个产业数字化水平和智能化水平,加速培育我国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制高点。通知中明确了五大工程来推动中国制造2025的落地,智能制造工程为五大工程中的其中一个。 为了进一步落实中国制造2025,2016年12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制定了《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对智能制造给出了较为明确的定义。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的新型生产方式。推动智能制造,能够有效缩短产品研制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运营成本和资源能源消耗,并促进基于互联网的众创、众包、众筹等新业态、新模式的孕育发展。智能制造具有以智能工厂为载体,以关键制造环节智能化为核心,以端到端数据流为基础、以网络互联为支撑等特征,这实际上指出了智能制造的核心技术、管理要求、主要功能和经济目标,体现了智能制造对于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2. 智能制造的发展目标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了智能制造的发展目标。 2025年前,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实施“两步走”战略:第一步,到2020年,智能制造发展基础和支撑能力明显增强,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有条件、有基础的重点产业智能转型取得明显进展;第二步,到2025年,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基本建立,重点产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 由于我国制造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处于阶段,有的处于阶段,有的在走向阶段。我国实现智能制造必须、、并行发展,既要在改造传统制造方面“补课”,又要在绿色制造、智能升级方面“加课”。对于制造企业而言,应着手于完成传统生产装备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