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机场管理模式比较

中美机场管理模式比较
中美机场管理模式比较

中美机场管理模式比较

随着机场属地化改革的实施,我国机场的管理模式和经济效益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我国机场如何面对新的发展机遇,调整好自身的发展策略,形成良性的发展机制,对我国民航整体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深入研究和学习国外的机场管理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机场属地化改革的过程中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机场管理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发达国家机场管理模式与我国的机场管理模式进行了对比,并提出了改进机场管理的政策建议。

我国机场现状和与航空发达国家的比较

2001年我国共有定期航班运输机场143个,机场密度为0.15个/万平方公里,其中,年旅客吞吐量1000~2500万人次的机场有3个,500~1000万人次的机场有5个,200~500万人次的机场有12个、在100~200万人次的有8个。2001年我国机场共完成旅客吞吐量14874万人次,年旅客吞吐量100万人次以上的28个

机场共完成旅客吞吐量13033万人次,占总量的88%;其余115个机场(占全国机场总数的80%)中,50~100 万人次的有14个,10~50万人次的有23个,吞吐量在10万人次以下的机场有78个(其中有65个机场年旅客吞吐量不足5万人次),吞吐量10万人次以下的小机场占我国机场总数的55%。

我国机场的发展存在着以下特点:一是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代表的大型机场初具规模,3个城市的4个机场承担了5867万旅客吞吐量,占全国总量的近40%,平均旅客增长率14.4%,这些机场虽发展趋势依然迅猛且经营条件良好,但尚未形成枢纽机场的能力;二是以省会城市、东部地区沿海发达城市以及西部地区区域中心城市为主体的干线机场,成为了航空运输的中坚力量,这些机场承担了7166万旅客吞吐量,占全国总量的近50%,平均旅客增长率11%,显示出了较强的发展势头;三是占全国机场总量80%的115个中小机场,仅承担了约10%的运量,其中占全国机场总量55%的78个小机场,年旅客吞吐量不足10万人次,上述机场绝

大部分地处经济不发达地区,经营环境十分脆弱,发展面临极大的困难。

美国作为航空最发达的国家,一直处于世界航空运输发展的第一位。其国土面积与我国相近,人口约是我国的1/6。据统计,2000年美国共有民用机场19281个,其中对公众开放的机场5317个,密度为5.7个/万平方公里,定期航班运输机场651个,是我国的4.5倍,密度为0.69个/万平方公里。2000年美全国机场旅客吞吐量为14亿多人次,约是我国的10倍。吞吐量列前20位的机场中,5000万人次以上的有4个,排在5~20位的16个机场均在2490万人次以上。1998年,全美航空旅客运输量12亿人次,其中:26个大型中枢机场占了67.2%,42个中型枢纽机场占了22.2%,67个小型枢纽机场占了7.1%,占机场总数近98%的小型非枢纽机场,平均每天的旅客发运量不过20人左右,其运量仅占总数的 3.5%。据美国联邦航空局(FAA)介绍,美国小型机场约有一半可以自给自足,另一半则处于亏损状态,需要政府资助。

由此可见,我国机场一方面无论从数量上、密度上,还是机场的规模上都远远落后于航空发达国家水平;另一方面,在功能布局上也有十分相似之处,即少数大型机场承担着绝大部分运量,而众多小型机场只承担了极少部分的运量,小型机场的经营和发展同样面临着困境。

中美机场管理模式的比较

(一)关于机场的定性

1.美国等航空发达国家机场的“不以盈利为目的”

美国机场得以充满活力,究其主要原因,最突出的特点是美国政府把机场定性为:“不以盈利为目的、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公共产品,是城市基础设施”。这一定性,使美国机场的管理模式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

一是机场归政府所有,由政府负责投资、建设和管理,机场管理机构多为事业化而非公司化机构,其管理目标明确:就是发展机场,以最优惠的条件吸引航空公司,为公众提供便利的机场设施。二是机场的管理机构多为管理型而非经营型,人员相当精简,只负责制定机场的发展规划、开辟航线、对机场设施的出租和日常维

护工作。三是机场和航空公司职能、界限清晰,机场不直接参与客货运输的经营活动,使机场能够公正地对待航空运输经营竞争,机场经营性业务的社会化程度相当高。四是政府对机场的管理规范明确。政府规定:机场的利润收入,只能用于机场的建设投入。美国机场起降费实行成本定价,机场受到严格的财务监督,甚至机场的建设投入及人员工资支出预算,也要经过使用机场的航空公司监督同意。五是使政府强大的政策支持成为可能。政府不仅对机场征收的税费给予减免,还会返还部分从机场商店等经营收益中征收的税费来支持机场的发展。各级政府和联邦航空局(FAA)对机场的建设和经营给予的资金补贴,为绝大多数中小机场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与美国相似,加拿大、日本、巴西、韩国等国家均把机场定性为非盈利的公共设施或产品,机场的管理机构大多为管理型机构,机场的建设和经营由政府承担或给予补贴。部分国家也在积极探索商业化的路子,目的是为了提高机场的管理效率,但非盈利性质没有改变。

2.我国机场的“事业化单位企业化经营”

长期以来,我国对机场的属性一直没有明确的界定,一直对机场采取“事业化单位企业化经营”的方式进行表述和管理,由此造成了许多管理和经营上的问题。从职能上看,与机场的公益性和基础性相矛盾。一是机场实行企业化经营,势必全方位地参与航空运输的经营活动。由于机场掌握着土地规划管理、机场设施出租等特权,在其具有很强的经营色彩的情况下,易形成垄断性经营,与航空公司进行不平等竞争;二是由于机场具有明显的公益性,其自身的盈利又很难达到经营型企业所必须达到的自主扩大再生产的能力,难以独立开展经营活动;三是机场在服务中难以表现出其公益性、难以做到为用户(航空公司)提供公平和宽松的使用环境,进而难以为公众提供良好的服务产品;四是由于过多地强调直接经营,机场难以把精力放在机制的转变上来,加上用人制度僵化,致使劳动生产率较低,从而越陷越深难以自拔。

从管理上看,定性模糊,难以实行规范化管理。一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机场企业化趋势明显。但对大多数机场而言,建设投入还需要政府资助、经营亏损还

需要政府补助,这与企业的性质相矛盾;二是机场作为事业单位,又以企业的指标进行约束和考核,实行效益和工资挂钩,与事业单位的性质不符;三是由于机场既是企业又是事业单位,政府难以对机场的经营行为进行明确的界定和有效的监督。

从政策上看,国家难以制定思路明确的产业政策,政策摇摆性较大。首先政府难以制定思路明确的一整套基础设施扶持政策,项目决策中,往往由于资金问题或过于强调经济效益而忽视其基础设施性质,出现政策摇摆;其次是由于机场的公益性和基础性不明确,致使机场的经营活动和外国相比面临着较大的税收压力,难以形成良好的发展环境。我国有80%的机场属于中小机场,机场属地化后,如果定性不明确、国家在投资和税收政策上支持力度不够,光靠地方政府的力量给予支持,会使中小机场特别是西部地区的中小机场处境更为艰难,甚至有可能导致机场的暂时萎缩。

(二)关于机场建设的资金渠道

1.美国等国家的机场建设资金渠道

据美国联邦航空局(FAA)介绍,美国机场建设资金来源主要为以下几个渠道:旅客机场设施使用费(Passenger Facility Charge), 4.5美元/人;FAA基金补助(即航空信托基金),来源于民航业本身收取的税费,如:客货税(机票价格的7.5%、货运价格的6.25%)、国际抵港离港税(12.80美元/人)、航空燃油税(0.193美元~0.218美元/加仑)、国内航段费(2.75美元/段)和外航过境费(陆空航行37.43美元/百英里、海空航行20.16美元/百英里);机场的商业收入;地方政府补贴和发行债券。与美国相似,日本、巴西、加拿大等国用于机场建设的资金均主要来源于民航业本身收取的航油税、空港设施使用费等税费以及政府财政拨款。

未来5年内,美国用于机场发展的资金约300亿美元,资金来源为:发行债券100~125亿美元,FAA机场建设补助资金75~100亿美元,机场收入和后备金50亿美元,旅客设施使用费50亿美元。

不难看出,美国机场建设资金有以下特点:一是资本金比例较高,约为66.7%;二是债券融资成本较低,且大部分债券由地方政府负责偿还;三是上述资本金来

源中,几乎全部是由政府给予的扶持机场政策在发挥作用。由此可见,美国机场的发展相当程度地得益于政府在资金上给予的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2.我国机场建设的资金渠道和民航专项基金的作用

据统计,我国“六五”期间民航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不足8亿元,“七五”期间虽机场建设投资有所增加,达到39.4亿元,但仍难以满足需要。资金短缺、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局面成为当时阻碍民航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

为此,国家决定参照美国的方式,自1993年开始收取“民航基金”和“机场费”用于机场、空管等民航基础设施建设的专项基金,这项政策的建立使民航基础设施建设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八五”“九五”期间,占全国旅客吞吐量90%以上的主要机场几乎全部得到了改善;机场建设投资分别增长到211亿元和654亿元,其中专项基金投资分别为41亿元和130亿元,相应带动了308亿元的地方投资和243亿的银行贷款。

由于运量和规模差距极大,我国机场的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远远低于美国机场。在这样的条件下,我国

目前机场建设资金来源与美国相比较,还存在着以下问题和差距:一是资本金比例较低,55%的资本金较美国低了近12个百分点;二是资金渠道单一,银行贷款和外国政府贷款占了投资总额的45%,融资成本较高、还贷压力较大;三是来源于政府的政策性资金尚不足以支持机场建设的需要。

(三)关于机场的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

1.美国机场的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

通过对美国小型支线机场的考察可以看出,美国机场在管理上有如下特点:

一是机场功能定位和管理目标明确。由地方政府作为发展地方经济和为公众提供出行条件的重要基础设施进行管理。管理机构为事业单位性质的董事会,其任务就是对机场的发展和财务支出进行决策。二是经营管理精简高效。机场的经营机构均为管理型,人员十分精简(仅8~20人),用工制度灵活多样,经营性项目的社会化程度相当高。三是机场运行标准实际且注重实效。FAA对机场的运行管理主要通过管制107部和FAR139部来实施。其中管制107部属保安方面的规定,涉及到

公安和执法;FAR139部则侧重于运行安全方面,其核心内容是机场执照手册(运行手册),该手册明确表明机场运行和管理的规范化要求以及应急计划,对除雪、消防以及供电等只提出功能上的要求但不作强制性规定。

2.我国机场的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

相比之下,除机场的功能定位和管理目标不够明确、与航空公司利益冲突较大和管理机构臃肿、劳动生产率较低外,在政府对机场运行和建设标准的管理思路和方式上,与美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一是机场建设运营标准较高。美国对国际机场和国内机场采用不同的标准,而我国机场一律采用ICAO标准。以飞行区为例,根据FAA的标准,跑滑间距122 米(400英尺)即可起降B757飞机,而ICAO标准则为176米。此外,两个海拔1900米的机场起降B757飞机,跑道长度分别为1920米和2438米,且滑行道不设道肩,较我国同类机场标准要低得多。二是管理思路和管理方式不够实际和灵活,执行标准僵化。如在供电设施的要求上,FAA的标准为一路供电,但对于主电源失效

后与备用电源的切换时间却有明确的要求:对于ILSⅠ类机场,要求电源失效后切换时间为30秒;对于ILS Ⅱ、Ⅲ类机场,在能见度达到Ⅱ、Ⅲ类天气标准时,备用发电机必须起动备用,以保证1秒钟内切换。而我国的标准是无论大小机场则必须在确保两路供电的前提下配备备用电源。在机场除雪和消防要求上,FAA只是在咨询通告里有针对不同的情况下工作时限的要求,如何达到要求由机场在运行手册中确定。因此,小型机场都是依靠城市消防完成机场所应承担的消防职责。而我国则不仅规定了机场的消防设备数量和人员职数,而且要求全部为专职消防人员。诸如此类的规定和标准无疑给机场的运行带来了极大的负担。

对我国机场发展的启示和建议

(一)机场的定位要尽快明确

机场能否准确定性是机场能否得以良性健康发展发展的根本所在。建议尽快明确机场定性。对具备自我发展能力的大型机场可采取企业化方式运作,同时要严格监督其经营行为,特别要注意防止与航空公司的不平等竞争和获得超额利润;对中小机场明确其基础设施的

公益性属性,真正实现由经营型向管理型的转变。建议尽快规范和界定民用机场的经营管理行为,避免机场和航空公司的利益冲突和不平等竞争,为行业的协调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机场管理模式和政策体系

建议在机场定位明确的同时,在机场下放的过程中积极鼓励地方政府探索灵活实用的机场的管理模式。此外,建议国家要在机场明确定位的基础上,建立一整套符合机场发展规律的决策模式和政策体系,对机场的职能、业务范畴、利润分配方式、项目决策体系、行业管理规范、筹融资渠道、政府作用等进行系统地分析和研究,形成统一配套、思路明确、连续性强的政策体系。这是我国机场能否得以良性健康发展的基础。

(三)加大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建立长期稳定的机场投融资渠道

建议国家继续保留民航专项基金的投资政策,可借鉴美国的做法采取收取旅客机票购臵附加税、飞机燃油税等办法筹集民航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建议国家对

机场的税收政策进行调整,返还部分机场税收由于机场的建设和经营补贴;建议在投资政策上根据机场经营性质的不同予以补贴,对公益性项目国家进行重点支持,对使用政府财政性资金的机场,严格审计和监督其财务收支,规范投资行为,确保其自有资金的合理使用;在投资方向上既要考虑到对西部的倾斜,又要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对带有国家行为色彩的东部地区机场项目也要予以资金支持。要在加大机场建设资本金投入的同时,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金和外国投资进入机场投资领域,努力探索债券融资、项目融资等低成本融资方式。总之,政府强大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是机场发展的关键。

(四)转变管理思路、从实际出发,清理和修改管理标准

建议从我国国情出发,以满足飞行安全的基本要求为前提,彻底修改机场建设、运行管理和人员、设备配备等不切实际的标准和规章;要从有利于经营和发展的角度出发,制订实际和灵活的标准和规范,可采取高标准和低标准并行、强制性标准和建议性标准互相补充、

国际标准与国内标准区别对待的方式,建立多层面的标准规范体系,从而切实减少机场的资金压力、减轻经营负担,为机场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

(五)切实转变机场的经营机制,提高管理水平

首先要切实“从经营型向管理型过渡”,积极转变经营思想,制定符合机场特性的经营思路;其次要走社会化的路子,改变机场办社会的旧有经营管理方式,充分依靠和利用社会的力量,管理好、经营好机场;三是努力进行机制创新,制订灵活的劳动用工制度,合理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建立起机构精简、管理高效、运行成本低的机场管理新机制。

机场企业提升旅客体验计划

导语: 近年来,中国民航机场旅客吞吐量和营业收入均稳步增长,但中国民航机场旅客平均消费水平较低,与国外先进机场相比,国内机场在经营品质和收入构成方面仍存在差距。机场企业对旅客流量价值的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面对如此机遇和挑战,国内各大机场开始思考挖掘旅客流量价值,着重提升旅客体验。 本文将简要分析机场企业如何开展针对客户服务质量提升工作。

机场企业提升旅客体验的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中国民航机场旅客吞吐量和营业收入均稳步增长,但中国民航机场旅客平均消费水平较低,与国外先进机场相比,国内机场在经营品质和收入构成方面仍存在差距。同时,无论是民航局提出的“真情服务”还是“四型机场”建设,无不体现了机场企业对于客户服务工作质量提升的急切期望。 机场企业面对如此机遇和挑战,国内各大机场开始思考挖掘旅客流量价值,着重提升旅客体验,提高机场企业旅客服务质量。机场企业提升旅客体验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有助于摸清旅客服务需求趋向:更准确地掌控旅客对机场服务的需求,协调与旅客关系,可以在提高服务水平的资源投放上实现差异化。 2、有助于实现机场收益水平:提升旅客的满意度,就可以提高旅客忠诚度,在未来出游继续选择机场作为出行结点;同时改善航站楼的商业服务水平,提高旅客的消费欲望,提高机场的收入。 3、有助于完善航线网络布局:精准把握航空公司对机场的服务需求,打造服务优势,吸引更多航空公司入驻完善航线网络。 4、有助实现与航空公司共赢局面:加深和航空公司合作关系,共同改善旅客服务工作,提高飞行保障能力,实现共赢局面。 机场企业提升旅客体验工作开展思路 第一步,开展旅客满意度调研 通过问卷调研的形式采集旅客数据,研究旅客的对机场各项服务及设施的满意度程度,分析满意与不满意的成因。 第二步,分析旅客满意度调研数据 在确定调研分析思路后,根据满意度测评体系,构建调研分析模型,通过对数据的整体、

第六章 机场净空规划

第六章机场净空规划 机场净空要求 为了保证飞机起飞着陆安全,沿着机场跑道周围要有一个没有影响飞行安全的障碍物的区域,这个区域叫机场净空区。 一、跑道分类 (1)非仪表跑道:供飞机用目视进近程序运行的跑道 (2)非精密进近跑道:装有目视助航设备和一种至少能为直接进近提供方向性引导的非目视助航设备的仪表跑道 (3)精密进近跑道:装有仪表着陆系统和目视助航设备的仪表跑道,分为I类、II类和III 类 I类精密进近跑道:装有仪表着陆系统和目视助航设备,能供飞机在决断高度低至60m和跑道视程低至800m时着落的仪表跑道 II类精密进近跑道:与I类相同,但为飞机在决断高度低至30m和跑道视程低至400m时着落的仪表跑道 III类精密进近跑道:为装能引导飞机直至跑道,并沿其表面着陆或滑行的仪表着陆系统的仪表跑道 根据对目视助航设备的需要程度,III类精密进近跑道分为以下三种: III类甲——能在跑道视程低于200m(决断高度不限)时着陆,仅用目视助航设备完成着陆的最终阶段和在跑道上滑行 III类乙——能在跑道视程低至50m (决断高度不限)时着陆,仅在跑道上滑行中用目视助航设备 III类丙——无需依靠目视助航设备完成着陆和在跑道上滑行 二、障碍物限制面 (1)内水平面:高出机场基准点(跑道入口中点)标高45m的一个水平面,其周边范围为以跑道入口中点为圆心,按一定半径(4000m)画出的圆弧,两个圆弧以公切线相连(2)锥形面:从内水平面周边起向上向外倾斜的面,其坡度为1/20,其高度从内水平面的高程算起 (3)进近面:从升降带末端起向外和向上延伸的一段或多段变宽度倾斜面 (升降带:以跑道中线为基准,两侧各65m的中线平行线和跑道两端各向外100m处中心水平延长线的垂直线所构成的场地) (4)内进近面:进近面中仅靠升降带末端的一块长方形部分 (5)过渡面:从升降带两侧边缘和部分进近面边缘向上和向外倾斜,到与内水平面相交的一个复合面 (6)内过渡面:与过渡面相似而更接近于跑道的面称为内过渡面 (7)复飞面:为梯形斜面,其起端位于跑道入口向后一定距离处,按规定的起端宽度和斜率在两侧内过渡面之间向两侧散开,并以规定的坡度向前向上延伸,直至与内水平面相交(8)起飞爬升面:其起端位于跑道端外规定距离处或净空道末端,按规定的起端宽度和斜率向外向上扩展到末端宽度,然后在规定的起飞爬升面总长度内维持这一宽度 (净飞道:供起飞的飞机离地后在其上空爬升达到规定高度的一块长方形地面或水面)三、影响机场净空要求的主要因素 (1)飞机起落性能 机场端净空的要求主要根据飞机起落性能确定。如果起落航迹比较平缓,则对障碍物限制较严;如果起落航迹较陡,则对障碍物限制不严

浦东机场项目-上海复济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浦东机场项目 发布日期:2009-06-29人气:311次 项目一: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二期工程信息系统设计项目 随着宏观经济的长期平稳增长以及上海地区经济龙头地位的突显,至2003年浦东机场客运、货运、航班起降架次三大指标就提前接近或超过了设计能力,伴随着上海申博成功效应以及长三角城际快速交通网的建立,航空市场将进入持续快速增长阶段。 为了满足机场未来的发展需求,上海机场集团组建浦东机场二期建设指挥部负责二期建设工作。二期T2航站楼的旅客吞吐量为4000万人次,二期一阶段T2航站楼指廊的旅客呑吐量为2200万人次,与T1航站楼一起将满足2010年每年4000万旅客流量的需求,二期二阶段建设S2卫星厅(旅客呑吐量1800万人次/年)满足2015年每年6000万旅客的需求,机场远期建设将满足2015年以后每年8000万旅客的流量。 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二期建设期间,将以已建有的航站区轨道交通车站为中线,基本对称于一期航站楼(T1)的东侧建设一个新的航站楼(T2),同时还要在轨道交通车站东侧建一个交通中心,远期将建设航站楼南厅(T3) o 根据浦东机场总体规划和分期建设规划及航空枢纽港定位,二期建设后,上海将逐步建成以浦东国际机场为主、虹桥机场为辅的组合型国际航空枢纽港。二期的信息系统将围绕着机场的总体规划LI标进行设计和建设,并需要充分考虑与一期信息系统建设,以及未来T3航站楼的数据、网络和应用的接口和集成。 二期信息系统建设中,汉普管理咨询(中国)有限公司作为航班信息集成系统和网络系统的设计单位,负责这两个系统的设计和招标技术规格书编制工作。项口主要工作包括:1?对机场另一顾问方提供的两个咨询报告的评估和审核; 2?对二期航班信息集成系统和网络系统的设计并对相应的设计成果负责; 3?协助编制二期航班信息集成系统和网络系统的招标技术规格书; 4?对二期航班信息显示系统和离港控制/通用办票系统设计成果的技术评估。 通过项L1组长达二年的努力,U前已经先后完成了集成系统及网络系统的详细设计及招标技术规格书的编制工作,并依据上述文件配合客户完成了两大系统厂商的技术谈判和设计交底工作。 二期集成系统设计方案采用了LI前世界最先进的第三代集成架构,以AODB (机场运营数据库)为中心,IMB (标准化的信息和数据中介)为信息交互平台,充分体现了数据集中、系统独立、可黑实用、多信息源、可扩展、易维护的原则,满足灵活部署和分步实施要求。在设计上,考虑了采用独立的AODB、AMDB (机场管理数据库)分别承担运营和管理数据存储的需求,使AODB面向生产层面的航班计划及营运信息的收集和发布,AMDB面向管理层面的航班业务的事后分析和处理。同时,该集成系统可以满足一期集成系统的平滑过渡和接入,可以延伸至虹桥机场,以满足上海机场集团航班运行统一管理的要求。汉普对集成系统的设讣工作得到了客户充分的肯定,“集成系统技术方案非常重要,在设计阶段就是要把握方向,汉普在招标前能够将集成系统的方案明确到这种程度在国内是首例S 二期网络设计中设计方案充分考虑了机场系统建设原则 1?釆用“一次规划,分期建设叩勺原则。通过结构化的方式,使得信息规划层次分明,能指导各个阶段信息系统建设,并为未来的发展和规划指明方向。

国内机场的经营管理模式

我国国内机场的经营管理模式 1、从机场运营管理架构的角度,机场运营管理模式可以总结为以 下六种: 省(市、区)机场集团模式 这是一种以省会机场为核心机场,以省内其他机场为成员机场的机场集团组织架构。即进行机场属地化管理,其中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成立了省(区、市)机场管理集团公司或管理公司,并由机场公司统一管理区域内的所有机场,如上海、天津、海南;第二种是成立了省(区、市)机场管理集团公司或机场管理公司,但机场公司只管理区域内部分而不是全部机场,如重庆、广东、四川。 以省为单位将全省的机场统一管理,存在很多优点:一是省政府可以把全省的资源调动起来扶持省内各机场的建设和发展;二是可以从全省的角度统一规划机场布局,统一考虑全省机场的建议,避免各地市各自为政;三是把全省的航空运输和机场的建设统筹考虑,一体化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全省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四是能够发挥省机场集团公司的优势,在管理、人员、资金等方面形成规模优势,以大带小,有利于省内小型机场的生存和发展。省(市、区)机场管理集团最大的优势就在于省内资源的统一。当然,这种模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机场所在地的地市政府缺乏扶持机场建设和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跨省机场集团模式 这是一种超越省机场管理集团的运营管理架构,是由几个省的机场管理集团通过资产重组,组建为一个跨省的机场集团。目前,首都机场集团收购、托管、参股的机场,分布于10个省(市、区),成员机场达到35家;西部机场集团管理了4个省(自治区)的11家机场。 跨省收购的主要目的是要在资源配置、航线网络、人力资源等方面发挥超省机场集团的更大规模效应。这种模式体现出得优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集团公司将成员机场的地面服务、商贸、广告等非航空性质业务实行了一体化经营和管理,发挥了专业化公司的规模优势;二是在人员使用和资金运作方面,统一调配,统一运作,提高了运营效率;三是利用机场集团公司的管理优势,一定程度提高了小型机场的管理水平。但跨省机场集团的模式存在以下不足:一是降低了成员机场所在省、市政府投资机场建设和扶持机场发展的积极性;二是机场集团公司归当地国资委管理,当地的国资委没有动力和义务把机场集团公司的资金投入到其他省份的机场去;三是集团公司将成员机场的非航空性业务采用专业化公司的模式实行条条管理,航空性业务则由各成员机场分块管理,不利于机场的安全运行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四是当地政府把机场交给省外的跨省机场集团公司管理后,没有了机场建设投资的压力,往往要求机场建设的标准要高、规模要大,超出了适度、合理的范围,同时也给跨省机场集团公司造成资金等方面很大的压力。 省会机场公司模式 这是一种在没有以省为单位成立机场管理集团的情况下,省政府只负责管理省会机场,其他机场由所在地市政府管理的模式,如江苏、山东、浙江。目前,有3个省会机场由省政府管理,省内其他机场则由所在地市政府管理。 省会机场由省政府管理,优势在于能够调动全省的资源和力量来扶持省会机场的建设和发展。但这种模式的不利之处是:我国各省会机场一般都是本省业务量最大的机场,省会机场资源优势明显,管理水平也较高,而省内其他机场大部分是小型机场,资源匮乏,经营困

基础篇 机场净空标准与净空管理

第三章机场净空标准与净空管理 第一节障碍物限制面的规定 机场净空是指机场现有的和规划的每条跑道的两端和两侧供飞机起飞、爬升、下滑、着陆、目视所需的规定空间,用于保障飞机安全运行,防止机场周围及其相邻地面上障碍物增多而使机场变得无法使用。 机场净空条件的破坏通常是由于超高障碍物造成的(当然,漂浮物或烟雾、粉尘也会破坏净空条件)。为此必须规定一些假想的平面或斜面作为净空障碍物限制面,用以限制机场周围天然地形(山、高地等)及人工构筑物的高度。净空障碍物限制面又称为净空面。 一、内水平面 内水平面为高出机场标高45m的一个水平面。内水平面范围是以跑道两端入口中点(基准点)为圆心,以表6-1规定的半径画出的圆弧,然后以公切线(与跑道中线平行)连接两圆弧,得到一个近似椭圆形。 设置内水平面的目的在于保护着陆前目视盘旋所需的空域。 表6-1机场净空障碍物限制面的尺寸和坡度(进近跑道)(m)

注:①除另有注明者外,所有尺寸均为水平度量。 ②此数据可变,因为端净空面的水平段是1/40坡度面和下述两平面中较高的一个相交处开始: A.高于跑道入口标高150m的水平面,或 B.通过任何控制障碍物净空界限的物体顶端的水平面。 ③或至跑道端的距离,两者取小者。

④至升降带端的距离。 二、锥形面 锥形面是从内水平面的周边起以1/20的坡度向上向外倾斜得到的。其外缘(顶边)标高由内水平面起算所增加高度见表6-1。锥形面的坡度必须在与内水平面周边成直角的垂直平面中度量。 锥形面的界限由下列各边组成: (1)一条与内水平面周边重合的底边; (2)一条位于高出内水平面规定的高度的顶边。 锥形面是内水平面与外水平面之间的一种形状似锥形的过渡面,也可供飞机作目视盘旋用。 三、进近面 进近面是在跑道入口前的一个倾斜平面或几个斜面和平面的组合面。进近面的起端由升降带末端开始。斜面向上向外倾斜,其坡度见表6-1。内边(起端边)垂直于跑道中线延长线,其标高等于跑道入口中点的标高,两侧边由内边两端向外散开。进近面外边平行于内边。进近面内边宽度、侧边散开斜率及进近面长度均见表6-1。 进近面的界限必须由下列各边组成: (1)一条内边,水平并垂直于跑道中线延长线,且位于升降带末端; (2)两条侧边,以内边的两端为起点,由跑道中线延长线均匀地以规定地散开率斜向外散开; (3)一条外边,平行于内边。 进近面是供飞机进近(着陆)使用的一个斜面或组合面,用以限制构

比较分析管理型机场和经营型机场

比较分析“经营型机场”和“管理型机场” 一.“经营型机场”和“管理型机场”的定义 所谓经营型机场,主要是指采取自营方式为主,以垄断性经营、“大而全”模式以及管理与经营一体化为特征的、经营机场范围从保障性的航空业务到经营性的非航空业务的一个相对完整独立的机场经营主体。主要做法是: 经营项目主要采取自己铺摊子、招人马的方式经营,主营业务资源的开发主要依靠投入更多的生产性资金,购买先进的设施设备,招聘更多的人员;非主营业务主要是不断增加延伸服务项目和业务范围,组建相应的经营开发单位,不断增加相应人员,通过人员和部门的不断增加拉动非主营业务的收入。 所谓管理型机场,主要是指机场运营当局脱离机场经营者的角色,回归机场管理者的本位,在机场的特许经营权的法律环境具备的条件下,基于市场公平原则,不直接从事面对机场用户的经营性业务,而转变为主要为机场服务业务的供应者提供正常运行的资源和环境,创造公平经营的平台。机场管理机构应逐步过渡到不直接从事经营性业务,而是通过对经营性业务实施专业化、市场化的运作,采取业务外包的形式,将这些业务交由专业公司去做,自身则成为这些业务的监管者,专心从事机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为航空公司提供一个公平运营的平台。 管理型机场的最大特点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行使所有权的运营当局要逐步摆脱具体的生产经营事务,主要承担机场总体规划、安全监督、服务与运行效率监管、航空市场与服务项目拓展、机场商业开发、机场设施建设、机场国土资源管理职责,着力抓好制定各种专业规范和标准、特许经营制度,成为机场“游戏规则”的制订者和监督者,成为机场运营的决策中心、资本运营中心和调控中心。而经营权则通过特许经营等业务外包形式交与专业公司,吸引专业公司成为机场运营的利润中心,主要从事机场业务的生产经营与服务,通过主动走向市场、开拓发展,创造良好的服务和经济效益,实现机场运营价值的最大化。 二.“经营型机场”和“管理型机场”的优缺点 1.经营型机场

中国机场经营管理模式分析

中国机场经营管理模式分析 一、国家民航行政管理部门(国家民航局)管理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机场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提到,国家民航局管理的机场主要包括首都国际机场集团公司所属机场和民航西藏自治区管理局所属机场。首都国际机场集团公司是隶属于国家民航局的我国第一家跨地区、多元化大型机场集团公司,拥有包括北京、天津、重庆、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江西、湖北、贵州9个省级行政区机场集团公司所辖的机场,并参股沈阳、大连机场,机场旅客吞吐量占全国市场份额30%。民航西藏管理局是机场属地化管理后,国家民航局下辖的惟一省级管理局。 二、省级(跨省级)机场集团管理 除首都国际机场集团公司所辖9省区市机场集团外,还有12家省级行政单位的全部或部分机场成立了机场集团公司,分别是上海、辽宁、河北、山西、山东、安徽、广东、广西、湖南、四川、云南、新疆,此外,陕西、青海、宁夏3省区所辖机场成立了西部机场集团公司,占西北航空市场90%左右的份额。省级(跨省级)机场集团管理的机场占全国机场的44.1%。机场集团通过全资、控股和参股所属机场进行管理,但方式也不尽相同,如,广州白云机场按照“省属市管”的模式运行,负责人和资产属于省管,机场运行和发展由广州市管理。辽宁省机场集团公司把所属机场作为具有法人性质的子公司进行管理。云南和新疆机场集团公司把所属机场作为分公司进行管理。 三、地方(省、市)政府(委托)管理 地方政府管理的机场,所有权隶属于省、市政府,大部分由地方国资委管理,也有市民航局或交通局管理。有些机场管理也有自己的特点,如,大连机场、青岛机场由所在市成立具有法人资格的机场集团公司管理。河南省成立郑州国际航空枢纽规划建设委员会,具体推进郑州机场规划发展。深圳采取“空港委——空港办——空港处+机场集团——机场股份公司——机场”的管理方式。安徽阜阳机场由阜阳市民航局管理。江苏盐城机场由盐城市交通局管理。江苏省还在省交通厅增挂省航空产业发展办公室牌子,进一步加强全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四、航空运输企业(航空公司)管理 以省、市政府委托管理和民航西藏管理局管理的模式,机场的所有者是政府,政府在机场管理中占主导地位,是机场运行的决策者、控制者和管理者。这种模式可以发挥政府的行政配置资源的作用,保障机场尤其是经营效益低、社会效益高的中小机场发展。但是,政府主导的管理模式对专业化管理是个挑战。 五、不同民用机场管理模式优劣势分析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机场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提到,首都国际机场集团公司、西部机场集团公司和其他省级机场集团公司管理的模式,以产权关系为纽带,利用集团对系统内主要机场的控股地位,结合各机场本身在区位、设施配置等方面特点,通过对各机场服务市场范围所进行的互补性安排,有效减少了机场问竞争可能带来的重复投资,可以在多个机场之间动态分配运量以实现每个机场运营高度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经营更稳健

机场窗口服务礼仪及投诉处理技巧

机场窗口服务礼仪及投诉处理技巧 讲师:逯瑶

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机场窗口服务礼仪及投诉处理技巧》 【课程背景】 在机场的整体布局规划中,窗口是最重要的服务环节之一,是与客户直接交流的第一平台,是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资源。一个满意的顾客会将他的愉快经历告诉1-15人,而一个投诉的顾客背后有25个不满意的顾客。因此在服务经济的时代,提升服务水平强化礼仪形象才是企业迅速增值的最重要环节。但是许多员工在待客服务过程中存在散漫、随意、服务不规范不专业等种种现象制约业务进一步开展,客户投诉居高不下。因此提升窗口整体服务形象和礼仪水平成为窗口建设的关键,进而为提高客户服务感知,提高客户忠诚度,树立品牌形象奠定基础。 该课程是专为改变窗口服务人员的行为模式而设计的课程,通过反复训练全方位提升其职员职业化素养及服务水准;课程重视现场学习的实操,掌握在日常工作中将自身的价值在与客户的交流过程中准确的传递给客户,努力创造与客户接触的每时每刻,都给客户留下积极正面的印象;课程将通过录像观摩、案例演练以及分组讨论等方式,在老师的指导下,集思广益,并结合实际情况,将所学所感真正应用于日后的实际工作; 【课程收益】 1、学会服务礼仪在新时代的认知 2、学会机场服务礼仪的规范及服务技巧 3、学会如何正确使用自己身上的视觉语言做到不销则销,拉近客户关系 4、学会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5、学会如何融洽且有效率的与客户进行沟通 6、学会如何巧妙的处理投诉和客户的情绪激动行为 7、学会如何跟不同类型的客户进行定制化的沟通模式【课程对象】机场窗口及接待人员 【授课方式】理论讲解+情景演练+互动体验+行动学习【课程时长】2天6小时\天

天津市大纲---机场规划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机场规划课程代码:0855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机场规划》是“机场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全面、概括地向学生讲授有关机场规划及机场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民用机场规划和环境保护的知识,为将来从事机场规划管理和机场环境保护管理奠定基础。 本课程涉及国内外有关机场的重要技术标准,如我国民航总局颁布的《飞行区技术标准》、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14—《机场》等。课程的特点是以机场规划为线索,将有关资料进行认真筛选,仅保留基本的知识要素,通过由浅入深的教学,并佐以生动的实例和图表,使学生尽快抓住问题的实质,形成比较深入的理解进而达到对知识的掌握。通过学习,学生将具备从事机场规划管理和机场环境保护管理的所需要的理论和方法。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机场规划和机场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从而形成比较完整的民用机场规划和环境保护知识体系。对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是: 1、了解机场规划基本知识,包括民航运输、民用运输机和民用机场发展概况,掌握民用运输机场分类和机场飞行区分级,民用机场组成等。 2、掌握航空业务量预测的基本方法。 3、了解和掌握飞行区平面设计有关知识,包括跑道长度、升降带、跑道端安全区、净空道、滑行道和机坪等的几何尺寸要求或规定。 4、掌握机场净空知识。 5、了解机场位置选择的基本知识。 6、了解和掌握机场总平面规划知识。 7、掌握机场环境保护知识,特别是机场航空噪声防治知识。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机场规划是机场管理专业重要的专业课,与其他专业课如:机场运营管理、民用机场特种设备与设施、机场建设与项目管理和专业英语等均有着密切的联系。本课程部分内容与机场工程概论有交叉,但在两门课程大纲的编写中已经作了统筹,以各有侧重、避免重复。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机场设计基本知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航空运输、民用机场和运输飞机的发展概况,掌握民用机场的分类、分级和组成。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民航运输机及机场发展概况(一般) 识记:运输机的分类 理解:现代机场的基本特点 (二)民航运输机场分类及飞行区分级(重点)

某咨询管理咨询公司管理制度

**企业 汉普管理咨询企业 汉普管理咨询福州某公司管理制度

目录 行政管理制度 (4) 第一章总则 (4) 第二章印鉴管理 (4) 第三章公文管理 (4) 第四章办公用品管理 (5) 第五章报刊资料管理 (6) 第六章车辆使用管理 (6) 第七章总台值班管理 (7) 第八章来宾接待管理 (8) 第九章值班安全管理 (8) 第十章移动电话、传呼机管理 (8) 第十一章各种活动组织办法及其他 (9) 第十二章文明办公条例 (10) 第十三章文明生产条例 (10) 人事管理制度 (12) 第一章总则 (12) 第二章人员招聘制度 (12) 第三章员工聘用制度 (14) 第四章干部任免制度 (14) 第五章工作考勤制度 (15) 第六章人事考核制度 (16) 第七章集团内部人才交流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章薪酬与福利待遇..........................................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九章劳动合同................................................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章解聘 ...................................................... 错误!未定义书签。财务管理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资金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用款管理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财务报告与分析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固定资产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研发管理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新产品开发需求与企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项目可行性评估、开发立项与设计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试制及验证..............................................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设计变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研发文件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质量管理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总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年度质量目标的制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质量策划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检验和试验状态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分承包商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部品及客供品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章进货检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场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模式探析

机场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模式探析 摘要:文中对机场建设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就机场建设安全管理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机场建设;安全管理;管理模式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机场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成为城市的第一张名片,机场工程也成为了城市规划建设中重要组成部分,而场道工程建设会给机场安全稳定运行带来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对场道工程建设进行安全管理的时候,要对建设中机械设备的运用重视起来,通过有效的利用新型的机械设备,从而使机场工程项目的建设进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1机场工程建设管理特点分析 1.1项目协调较为复杂。在对机场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通过对建设中整体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进一步明确管理中的具体特点。但因为机场工程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复杂性,所以,导致工程项目在进行协调的时候也会非常复杂,并且也加大了机场工程对进度和投资控制的难度,同时也给机场工程开展信息管理工作带来了难度[1]。因此,在对机场工程建设进行安全管理时,要先结合工程项目协调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分析,尤其是管理制度差异,也会加大机场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的难度。1.2投资大,任务重。目前,机场已经为了不可缺少的交通出行工具,在机场功能定位方面,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航空物流园,形成门户开

放,带动社会效应;在战略任务方面,加强机场设施建设,完善航空客货体系,优化枢纽发展环境,提升航空经济,这些对机场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机场工程建设规模一般都非常大,导致工程建设中会存在很多的困难。此外,机场工程在建设中分为很多区,比如飞行区、航站区等,因此,对其投资额度也是非常巨大的,通常需要上百亿元,而且机场建设涉及的范围也比较广。倍受政府部门对机场建设更加的关注和重视,因此其建设的任务也就比较重。1.3技术含量高,受到各级政府关注。机场它代表着一个当地政府对外的窗口,现在很多地方把机场现代化建设作为重点建设内容,按照民航局建设“四型机场”标准,在对其进行管理时,要采用一流技术来进行管理,打造门户枢纽、窗口形象,从而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为经济发展助力新的增长点,所以,一个地方的机场工程建设,能够体现出这个地方的建设发展程度。另外,机场工程建设也是一项伟大的业绩工程和形象工程,所以中央和地方政府也会对机场工程建设更加的关注和重视,并对机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来进行有效的协调与沟通。 2强化隐患排查,突出安全管理 2.1进行正确选型,合理调配资源。在机场场道工程建设中,会使用到很多的机械,而这些机械自身就具有一定的特性和功能,并且其结构和使用的方法也比较特殊,而正因为机械特点的特殊性,使其可以能够有效的满足建设中的需要,并且在操作的时候,对操作人员的要求也比较高,在施工中,如果施工人员对

关于提升机场工程咨询评审价值的研究

关于提升机场工程咨询评审价值的研究 摘要:民用机场建设工程,不论是运输机场还是通用机场,都有法定的基本建设程序,以及对应的评审要求。评审基本原则是独立、公正、科学。但如何实现、提升机场工程咨询评审的价值,既是完成评审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体现评审单位业务水平与差异化服务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现民航基建程序规定的项目评审,研究在首先保证评审质量前提下如何提高效率,如何让评审对项目产出效益,以及如何强化评审的增值服务等综合提升评审单位的评审价值。 关键词:机场工程;咨询评审;价值 中图分类号:V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2-0013-05 0 引言 根据民航局215号令《民用机场建设管理规定》,民用机场分为运输机场和通用机场。运输机场工程,民航局已有一整套规范的建设程序;通用机场工程,现没有全国统一的建设程序,只有各地区管理局发布的,但总体上是前者相关环节的简化、合并。其中机场选址、(预)可行性研究(或项目核准)、总体规划、初步设计、施工图等项目实施阶段前的设计文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会委托相应资质的咨询公

司评审。 为了保证咨询评审质量,国家发改委、住建部以及咨询行业协会都对评审单位资质、咨询质量要求、职业道德规范以及法律风险防范等做了硬性规定或业务指导。但如何实现、提升机场工程咨询评审的价值,却是个仁者见仁、持续努力的工作。本文结合笔者多年负责过的机场工程设计、咨询、项目管理、监理、服务营销等工作实践,研究在首先保证评审质量前提下如何提高效率,如何让评审对项目也能产出效益,以及如何强化评审的增值服务等综合要素环节去体现、提升咨询公司的评审价值。鉴于篇幅有限,对设计评审的系统性做法、常规性问题及其分析不再赘述,只针对当前评审实践发现的突出问题、结合自己的思考探索而力图去抓住要害、展开分析如下。 1 基于现民航基建程序的评审 民航局215号令《民用机场建设管理规定》(CCAR-158-R1)(以下简称“民航局215号令”),民用机场分为运输机场和通用机场,其中还包括军民合用机场的民用部分。 运输机场工程建设程序一般包括[1]:机场选址、(预) 可研(或项目核准)、总体规划、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 建设实施、验收及竣工财务决算等。与运输机场相关空管工程建设程序一般包括:(预)可研、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建设实施、验收及竣工财务决算等。根据民航局215号令,

浅谈机场运营管理模式分析论文

浅谈机场运营管理模式分析论文 关键字:中小机场运营策略 近年来,我国航空运输持续快速发展。机场作为民航主要基础设施得到不断建设,在为航空运输提供安全、正常、高效的运营保障的同时,为促进国家经济社会特别是带动地区经济和对外开放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不断新建和改造机场,目前我国机场布局和建设初具规模,机场密度加大,机场等级提高,现代化程度增强,初步形成以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等城市大型机场为中心,其余省会和重点城市为骨干,中小机场相配合的基本格局。 一、提高中小机场的利用率 中小机场利用率低是中小机场亏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发展支线航空运输和中小机场提高自身市场意识就成为提高机场利用率的主要途径。 二、中小机场的联合和重组 三、机场特许经营权 四、中小机场经营多元化 因目标市场繁多企业自身能力有限,所以在选择多元化经营的项目时,不能全面进军,应当考虑到自身的能力,发挥优势,占领有利的、发展潜力大的市场。受市场环境和企业自身能力影响,我国中小机场开展的多元化经营还谈不上规模,但是进行多元化投资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因此,中小机场应充分发掘自己的优势,投资那些市场前景好的、企业能力所及的项目,并逐步扩大规模、发挥规模优势。利用航空运输的特定优势,盘活存量资产,以大带小,以活养死,进一步带动其他产业的开发,从而实现多元化经营,从多个领域谋求发展。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旅游业的发展、经济活动的日趋频繁、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的条件下。中国的航空业也将得到快速发展的动力,机场行业将从中收益匪浅。此外,在航空油料不断看涨的现在,机场业还可以基本免受航油价格波动之苦。另外,我国早晚要开放 第五航权,它的开放对航空公司而言意味着竞争的加剧,对于机场 而言却意味着业务量的增加。对于中小机场而言,第五航权的开放 无疑会使得航班增加从而带来机场的业务收入的增加。机场属地化 的结束、企业化的深入和民用机场收费的改革,都为机场的发展提 供了新的机遇。中小机场只需把握机遇,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运营 策略,未来将得到快速的发展。 摘要:公路货运量在整个货运行业比重将越来越大。构建、选择公路货运运营管理模式。 关键词:公路货运,运营管理模式 随着我国城市间公路设施和城市内部道路设施建设的日益完善,公路货运量在整个货运行业比重将越来越大,以公路货运的机动灵 活特性与其它运输方式的竞争更显优势。却在公路货运行业内,许 多货运公司在组建自己的车队进入货运市场竞争中,与其他运输企 业和货运代理展开货源的竞争,与货主间进行价格、服务质量、运 输质量等成交条件的讨价还价显得无能为力。货运企业可主动地通 过创造条件,创新调整,根据各企业经营的业务项目,在不同的岗 位上,构建、选择公路货运运营管理模式,实现改变内部管理环境 与市场接合,求得生存的空间和发展的道路。 一、公路货运企业运营管理存在主要问题 (一)投资不足,规模不大,资金紧张的现象普遍存在。据统 计,2009年中国经营公路货物运输企业超过512万家,拥有营运货车642万辆。其中:拥有10辆以上汽车企业不到2%与发达国家的情况 相类似;普通载货汽车占比重95.16%,零担车、集装箱拖挂车、冷 藏运输车及厢式汽车等专用汽车占比重偏小,仅为4.84%。大多中 小型公路货运企业在开拓运输网络化、多式联运业务中需要规范的 合同交易和定期结算,因欠缺足够的周转资金被迫止步。

虹桥机场运行管理中心规划方案研究v2

虹桥机场运行管理中心规划方案研究 刘武君张海英张胜 上海机场建设指挥部 摘要: 本文根据虹桥机场扩建工程对其运营管理模式的影响,分析了浦东机场的运管模式,结合虹桥机场的特点,提出了虹桥机场三个运行管理中心的功能和相关支撑系统建设的规划。 关键词: 机场管理运管中心AOC TOC OMC 一、前言 虹桥机场西扩建工程将对现有的运行管理模式提出新的挑战。根据“集中指挥、分区管理、专业支撑”规划理念,结合浦东机场运行管理中心建设的实践,以及虹桥机场建设和管理的实际需求,提出以机场运行中心(AOC,Airport Operation Center)、航站楼运行中心(TOC,Terminal Operation Center)、外场运行中心(OMC,Outside Management Center)为分区管理核心;安防、信息等专业技术为支撑的运营管理模式,在为运营管理部门提供运营准备支持的同时,也为航站楼土建和系统设备的设计和建设提供依据。 二、虹桥机场扩建对运行管理模式的影响 根据虹桥机场扩建工程总体规划修编,虹桥机场将在现有跑道西侧规划1条近距离平行跑道,并在机场飞行区的西侧新建西航站。同时提出新建西航站楼与未来西侧综合交通枢纽的各种交通方式进行直接连接,从而形成一个真正的多式联运的综合交通枢纽。 因此,扩建完成后虹桥机场的运行管理模式将面临以下新的挑战: 1.多跑道,将增加飞行区管理和协调的难度; 2.多航站楼,东楼(A/B)与西楼的楼内资源管理协调以及设备设 施的管理的界面将会增多; 3.多机场,磁悬浮的建设以及两场信息系统的整合将提高一市两场 的综合实力,也增大了两场之间的协调; 4.多交通方式: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将使得机场成为整个枢纽 运作体系中的一员,机场需要以统一的界面与枢纽指挥体系进行协调。 5.虹桥机场本次扩建为终端规模,要求我们比较精确地设定规模和 标准。

【经营管理】某机场系统运营管理模式(doc 8页)

【经营管理】某机场系统运营管理 模式(doc 8页) 部门: xxx 时间: 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

美国东北部多机场系统运营管理模式 一、美国东北部工业走廊和纽约新泽西港务局 1.美国东北部工业走廊及其多机场系统 美国的“东北部走廊”是世界六大都市群之一。该都市群从波士顿一直绵延至华盛顿特区,包括普罗维登斯、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等重要城市和40多个10万人以上的中小城市,南北长约750公里,东西宽48~160公里,总面积13.8万平方公里,虽然只占美国国土面积的1.5%,但人口数量占到总人口的16%。在东北部走廊内分布有多个航空运输枢纽和区域机场系统。尽管东北走廊内有着发达的公路、高速铁路等地面运输系统,但仍存在大量的航空运输,其中纽约-波士顿、纽约-华盛顿、费城-华盛顿等航线都属于全美最繁忙的航空运输航线之一。 美国东北部走廊地区都市群分布情况与我国长三角地区有一定相似之处。上海和纽约同为本国的经济中心,杭州、苏州、南京等城市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与波士顿、费城等城市也有一定相似性。此外,同长三角地区目前机场管理状况一样,东北部走廊地区主要机场也都分属不同的机场管理机构,属于不同的州、市、县等互不隶属的行政辖区管理。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各机场服务范围相互重叠,彼此间经常成为竞争对手。 美国东北部走廊地区多机场系统主要包括纽约、波士顿和华盛顿三大都市区多机场系统。纽约都市区多机场体系包括三座主要机场即肯尼迪国际机场(JFK)、纽瓦克自由国际机场(EWR)和拉瓜迪亚机场(LGA)和几个小型机场,其中肯尼迪国际机场是纽约最繁忙的机场,2005年完成的旅客吞吐量接近4200万人次,该机场也是美国最主要的门户机场之一,每年进出美国的旅客大约有15%是从该机场通过的。目前有13家美国航空公司和60多家国外航空公司在此经营,航线覆盖国内55座主要城市和全球80多个主要城市。该机场同时也是美国最重要的O&D机场之一,集中了大约2/3横穿美国大陆的航线以及大量中西部和东海岸航线。按照货运价值来看,该机场也是美国重要的国际航空货运门户机场,货运量只略低于内瓦克、迈阿密和洛杉矶国际机场。尽管地面交通

中国咨询行业分类

中国咨询行业分类 咨询行业划分为22个子行业:管理咨询、风险投资、市场研究、培训服务、投资咨询、认证咨询、猎头服务、IT咨询、工程咨询、法律咨询、工商注册、移民留学、商标专利、资产评估、会计与税务、信用与商账、房地产咨询、出口及报关咨询、广告与营销策划、心理健康咨询、建筑设计、其它咨询。 1、管理咨询 ◎管理体系建立、企业制度建设 ◎公司战略咨询 ◎人力资源管理咨询(职位管理体系建设、绩效管理系统导入、薪酬福利体系设计、高管考核和激励、培训规划、人才测评、外部招聘、后备干部选拔、e-HR)◎业务流程、供应链管理咨询 ◎组织变革、公司治理咨询、管理整合与控制体系建设 ◎生产管理咨询(现场5S管理、品质管理提升、全面生产、生产流程再造) ◎运营管理咨询 ◎企业信息化 ◎企业文化建设 ◎营销管理咨询 ◎企业重组、企业改制 ◎财务咨询(财务管理诊断、集团财务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内部控制、成本管理、财务管理规范) ◎风险管理咨询、危机管理咨询 2、风险投资 ◎风险投资、创业投资 ◎私募基金 ◎风投中介、风投平台 3、市场研究 ◎消费者调查(消费者行为和态度研究、市场/客户分层研究、满意度研究、广告研究/包装和概念测试等) ◎企业调查(竞争情报、审慎性调查、生产调查、销售渠道调查、物流体系调查、财务状况调查、采购调查、人力资源调查、研发调查等) ◎社会调查 ◎媒体监测 ◎行业研究(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市场细分、进出口、市场占有率、行业发展趋势、行业盈利能力、五力分析等) ◎企业名录 ◎市场进入性研究 4、培训服务 ◎公开课 ◎企业内训 ◎职业认证(人力资源师、物流师、培训师、采购师、供应链管理师、食品安

机场净空限制面的类别及其处理原则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817521212.html, 机场净空限制面的类别及其处理原则 作者:伍祥荣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年第16期 摘要:在民用机场建设中,特别是山区机场,由于地形起伏较大,通常都会涉及机场净空处理,不同的净空处理要求,直接影响整个机场的投资,如机场净空处理土方纳入机场平整区平衡,还将影响到机场的标高。文章通过对机场净空限制面的类别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和梳理,并结合净空处理实践,总结出了机场净空处理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关键词:机场净空处理;限制面;飞行程序;飞机性能;导航台站 中图分类号:V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4)24-0085-02 1机场限制面类别 1.1附件14面 根据《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中有关“障碍物的限制和移除”规定,为保障航空器起降安全和机场安全运行,防止由于机场周围障碍物增多而使机场无法使用,规定了几种障碍物限制面,用以限制机场及其周围地区障碍物的高度。突出障碍物限制面的物体,可能在某些情况下造成对仪表进近程序或有关的目视盘旋程序加大超障高度或超障高,或者对飞行程序造成实际 影响。 在机场障碍物限制范围内超过起飞爬升面、进近面、过渡面、锥形面以及内水平面的现有物体应予以拆除或搬迁,除非属于以下情况例外: ——经过研究认为在航行上采取措施,该物体不致危及飞行安全,并经民航行业主管部门批准。该物体应按规定设置障碍灯和(或)标志; ——该物体被另一现有不能搬迁的障碍物所遮蔽。 新物体或现有物体进行扩建的高度不应超出起飞爬升面、进近面、过渡面、锥形面以及内水平面,除非该物体被另一现有不能搬迁的障碍物所遮蔽。 障碍物限制面即附件14面由八个假想的无障碍限制面组成,分别是:锥形面、内水平面、内进近面、进近面、过渡面、内过渡面、复飞面和起飞爬升面。上述障碍物限制面相互重叠部分应按较严格的要求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