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抽样推断

第八章 抽样推断
第八章 抽样推断

第八章抽样推断

习题1、平均数抽样平均误差公式实验:某公寓5个住户的电费分别为120,140,160,180,200(单位:元),现用重复抽样方法从中随机抽取2个住户的电费构成样本。要求:

(1)计算总体平均电费和标准差;

(2)列出全部可能的样本平均电费;

(3)求样本平均电费的平均数,并检验是否等于总体平均电费;

(4)计算样本平均电费的标准差;

(5)用抽样平均误差

的公式计算,并检验是否等于(4)的结果。

x

习题2、某工厂有1500个工人,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出50个工人作为样本,调查其工资水平,如下表:

要求:(1)计算样本平均数和抽样平均误差。

(2)以95.45%的可靠性估计该厂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和工资总额的区间。

习题3、采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的方法,在2000件产品抽查200件,其中合格品190件,要求:(1)计算合格品率及其抽样平均误差。

(2)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Z=2)对合格品率和合格品数量进行区间估计。(3)如果极限误差为2.31%,则其概率保证程度是多少?

习题4、某钢铁企业生产AW-50型特种钢管,现从该厂某季度500件产品中抽取了容量为100根的简单随机样本,结果分析一级品为60根。试求样本一级品率p的抽样平均误差,并以95%的概率估计这批钢管的一级品率范围。

习题5、一个电视节目主持人想要了解观众对电视专题节目的喜欢情况,他选取了500个观众作样本,结果发现喜欢该节目的有175人。试以95%的概率估计观众喜欢这一专题节目的区间范围。若该节目主持人希望估计的极限误差不超过5%,问有多大的把握程度?

习题6、某电子产品使用寿命在3000小时以下为不合格品,现在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5000个产品中抽取100个对其使用寿命进行调查。其结果如下:

根据以上资料,要求:

(1)按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计算该产品平均寿命的抽样平均误差。

(2)按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计算该产品合格率的抽样平均误差。

(3)根据重复抽样计算的抽样平均误差,以68.27%的概率保证程度(Z=1)对该产品平均使用寿命和合格率进行区间估计。

习题7、某外贸公司出口一种茶叶,规定每包规格不低于150克,现在用不重复抽样的方法抽取其中的1%进行检验。其结果如下:

求:(1)试以99.73%的概率估计这批茶叶平均每包的重量范围,以便确定平均重量是否达到规格要求?

(2)以同样的概率保证估计这批茶叶包装合格率范围。

习题8、一家公司抽出100个坏帐(会计科目中的“坏账损失”)的平均金额为5570元,而样本标准差为800元,试以68.27%的置信度估计该公司平均坏账金额。如今希望极限抽样误差不超过100元,可信程度提高到95.45%,则应抽多少坏账?

习题9、某蛋品厂对所储存的皮蛋进行分级检验,以确定该批皮蛋的一级品的比率,要求皮蛋的一级品率的极限抽样误差不超过5%,其概率定为95.45%。根据以往的经验,同样产地加工皮蛋的一级品率为58%,49%,48%。试问至少应抽查多少只皮蛋来测定,才可以满足分级检验的要求?

统计学第五章课后题及答案解析

第五章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抽样推断的目的在于() A.对样本进行全面调查B.了解样本的基本情况 C.了解总体的基本情况D.推断总体指标 2.在重复抽样条件下纯随机抽样的平均误差取决于() A.样本单位数B.总体方差 C.抽样比例D.样本单位数和总体方差 3.根据重复抽样的资料,一年级优秀生比重为10%,二年级为20%,若抽样人数相等时,优秀生比重的抽样误差() A.一年级较大B.二年级较大 C.误差相同D.无法判断 4.用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公式计算不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结果将() A.高估误差B.低估误差 C.恰好相等D.高估或低估

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允许误差缩小为原来的1/2,则样本容量() A.扩大到原来的2倍B.扩大到原来的4倍 C.缩小到原来的1/4D.缩小到原来的1/2 6.当总体单位不很多且差异较小时宜采用() A.整群抽样B.纯随机抽样 C.分层抽样D.等距抽样 7.在分层抽样中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方差是() A.层间方差B.层内方差 C.总方差D.允许误差 二、多项选择题 1.抽样推断的特点有() A.建立在随机抽样原则基础上 B.深入研究复杂的专门问题 C.用样本指标来推断总体指标 D.抽样误差可以事先计算 E.抽样误差可以事先控制 2.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

A.样本容量的大小 B.是有限总体还是无限总体 C.总体单位的标志变动度 D.抽样方法 E.抽样组织方式 3.抽样方法根据取样的方式不同分为() A.重复抽样 B.等距抽样 C.整群抽样 D.分层抽样 E.不重复抽样 4.抽样推断的优良标准是() A.无偏性 B.同质性 C.一致 性 D.随机性 E.有效性 5.影响必要样本容量的主要因素有() A.总体方差的大小 B.抽样方法 C.抽样组织方式 D.允许误差范围大小 E.要求的概率保证程度 6.参数估计的三项基本要素有() A.估计值 B.极限误差

统计学作业

统计学作业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第二章习题(离散程度指标) 1.[习题集P23第9题]某车间有两个小组,每组都是7人,每人日产量数如下:第一组:20、40、60、70、80、100、120;第二组:67、68、69、70、71、72、73。已知两组工人每人平均日产量件数为70件,试计算:(1)R;(2)A.D;(3)S.D,并比较哪个组的平均数代表性大? 要求:如计算过程有小数,请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余均同。 试据此分别计算其平均日产量,并说明哪个班的平均日产量代表性大? 假定生产条件相同,试计算这两个品种的收获率(产量/播种面积),确定哪一品种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推广价值。 注意:播种面积是“f”,而产量等于收获率乘以播种面积,因而是“xf”。 4.[习题集P25第15题]各标志值对任意数的方差为500,而这个任意数与标志值平均数之差为12,试确定标志值的方差(提示:方差是离差平方的平均数。本题中的500是标志值与任意数的方差,即所测度的离差发生在标志值与某一任意数之间,而所求的方差是标志值与均值之间的方差)。 第二章习题(平均指标)

试计算该局企业平均职工人数以及第20百分位数。 2.[习题集P21第3题]某乡播种2800亩早稻,其中35%的稻田使用良种,平均亩产50斤,其余的稻田平均亩产仅480斤。试问:(1)全部耕地早稻平均亩产是多少?(2)早稻的全部产量是多少? 试计算产品计划与实际的平均等级和平均出厂价格,指出两者间的经济联系(提示:可对产品等级进行赋值,尔后计算)。 根据该资料计算亩产的中位数和众数,并判断其分布态势。 第三章《时间序列分析》作业

【免费下载】第八章抽样推断【思考练习】题与答案

【思考练习】 一、判断题 1.抽样平均误差总是小于抽样极限误差。( ) 2.所有可能的样本平均数的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 ) 3.类型抽样应尽量缩小组间标志值变异,增大组内标志值变异,从而降低影响抽样误差的总方差。( ) 4.计算抽样平均误差,而缺少总体方差资料时,可以用样本方差代替。( ) 5.整群抽样为了降低抽样平均误差,在总体分群时注意增大群内方差缩小群间方差。( ) 6.抽样估计的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率保证程度。( ) 7.在抽样推断中,作为推断对象的总体和作为观察对象的样本都是确定的、唯一的。( ) 答案:1.×、2.√、3.×、4.×、5.√、6.√、7.×。 二、单项选择题 1.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 A.用样本指标来推算总体指标 B.对调查单位作深入研究 C.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 D.广泛运用数学方法 2.抽样调查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 A.准确性原则 B.随机性原则 C.可靠性原则 D.灵活性原则 3.反映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的指标是( )。 A.抽样平均误差 B.抽样误差系数 C.概率度 D.抽样极限误差 4.抽样平均误差反映了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 )。 A.实际误差 B.实际误差的绝对值 C.平均误差程度 D.可能误差范围 5.抽样误差是指( )。 A.调查中所产生的登记性误差 B.调查中所产生的系统性误差 C.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 D.由于违反了随机抽样原则而产生的误差 6.事先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列,然后依排列顺序和按相同的间隔来抽选调查单位的抽样称为( )。 A.简单随机抽样 B.类型抽样 C.等距抽样 D.整群抽样7.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允许误差缩小为原来的 ,则样本容量( )。12A.扩大为原来的4倍 B.扩大为原来的2倍 B. C.缩小为原来的 D.缩小为原来的1214 8.一次抽样调查,同时对总体平均数和总体成数进行推断,计算两个样本容量 ,样本容量应为( )。 220.25,408.02p x n n ==A.220 B.408

统计学习题第五章_抽样与抽样估计答案.doc

第五章抽样与抽样估计复习题 一、填空题 1 、在实际工作中,人们通常把n≥ 30 的样本称为大样本,而把n<30 的样本称为小样本。 2 、在抽样估计中,常见的样本统计量有样本均值、样本比例、样本标准差或样本方差以及它们的函数。 3 、在研究目的一定的条件下,抽样总体是唯一确定的,而样本则有许多个。 4 、在抽样调查中,登记性误差和系统性误差都可以尽量避免,而抽样误差则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计算并加以控制。 5 、在抽样估计中,抽样估计量是指用于估计总体参数的样本指标(统计量),评价估计量优劣的标准有无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 二、选择题 单选题: 1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使抽样平均误差为原来的1/3 ,则样本单位数必须 ((2)) ( 1)增加到原来的 3 倍(2)增加到原来的9 倍 ( 3)增加到原来的 6 倍(4)也是原来的1/3 2、在总体内部情况复杂,且各单位之间差异程度大,单位数又多的情况下,宜采用 ((3)) ( 1)简单随机抽样(2)等距抽样(3)分层抽样(4)整群抽样 3、某厂产品质量检查,确定按5%的比率抽取,按连续生产时间顺序每20 小时抽 1 小时的全部产进行检验,这种方式是((4)) ( 1)简单随机抽样(2)等距抽样(3)分层抽样(4)整群抽样 4、其它条件一定,抽样推断的把握程度提高,抽样推断的准确性就会((2)) ( 1)提高(2)降低(3)不变(4)不一定降低 5、在城市电话网的100 次通话中,通话持续平均时间为 3 分钟,均方差为分钟,则概 率为时,通话平均持续时间的抽样极限误差为((2)) ( 1)(2)(3)(4) 6、假定11 亿人口大国和100 万人口小国的居民年龄变异程度相同,现在各自用重复 抽样方法抽取本国人口的1%计算平均年龄,则平均年龄抽样平均误差((3))( 1)两者相等(2)前者比后者大(3)前者比后者小(4)不能确定大小 多选题: 1 、降低抽样误差,可以通过下列那些途径((2)(4)(5)) (1)降低总体方差(2)增加样本容量。 (3)减少样本容量(4)改重复抽样为不重复抽样 (5)改简单随机抽样为类型抽样 2 、抽样推断中的抽样误差((1)(5)) (1)是不可避免要产生的 (2)是可以通过改进调查方法来消除的 (3)只有调查后才能计算 (4)即不能减少,也不能消除 (5)其大小是可以控制的 3 、抽样极限误差((1)(2)( 4))

第八章 抽样推断习题

第八章抽样推断 一、单项选择题 1. 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在于()。 A. 计算和控制误差 B. 了解总体单位情况C. 用样本来推断总体 D. 对调查单位作深入的研究 2. 抽样调查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 随意原则 B. 可比性原则 C. 准确性原则 D. 随机原则 3. 无偏性是指()。 A.抽样指标等于总体指标 B. 样本平均数的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 C. 样本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 D. 样本成数等于总体成数 4. 一致性是指当样本的单位数充分大时,抽样指标()。 A. 小于总体指标 B. 等于总体指标 C. 大于总体指标 D. 充分靠近总体指标 5. 有效性是指作为优良估计量的方差与其他估计量的方差相比,有()。 A. 前者小于后者 B. 前者大于后者 C. 两者相等 D. 两者不等 6. 能够事先加以计算和控制的误差是()。 A. 抽样误差 B. 登记误差 C. 代表性误差 D. 系统性误差 7.对两个工厂工人平均工资进行不重复的随机抽样调查,抽查的工人人数一样,两工厂工人工资方差相同,但第二个厂工人数比第一个厂工人数整整多一倍。抽样平均误差()。 A. 第一工厂大 B. 第二个工厂大 C. 两工厂一样大 D. 无法做出结论 8.在同样情况下,不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与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相比, 是()。 A.两者相等 B. 两者不等 C. 前者小于后者 D. 前者大于后者。

9. 反映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抽样的可能范围的指标是()。 A. 抽样平均误差 B. 抽样误差系数 C. 概率度 D. 抽样极限误差。 10.在进行纯随机重复抽样时,为使抽样平均误差减少25%,则抽样单位数应()。 A. 增加25% B. 增加78% C. 增加1.78% D. 减少25% 11.在其它同等的条件下,若抽选5%的样本,则重复抽样的平均误差为不重复抽样平均误差的()倍。 A. 1.03 B. 1.05 C. 0.97 D. 95% 12. 在总体方差一定的情况下,下列条件中抽样平均误差最小的是()。 A. 抽样单位数为20 B. 抽样单位数为40C. 抽样单位数为90 D. 抽样单位数为100 13. 通常所说的大样本是指样本容量()。A. 小于10 B. 不大于10 C. 小于30 D. 不小于30 14. 抽样成数指标P值越接近1,则抽样成数平均误差值() A.越大 B越小 C越接近0.5 D越接近1 15.对400名大学生抽取19%进行不重复抽样调查,优等生比重为20%。概率为0.9545,优等生比重的极限抽样误差为 ()。A. 4.0% B. 4.13% C. 9.18% D. 3.6% 16. 在抽样推断中,样本的容量()。A. 越多越好 B. 越少越好 C. 由统一的抽样比例决定 D. 取决于抽样推断可靠性的要求 17. 在抽样设计中,最好的方案是()。A. 抽样误差最小的方案 B.调查单位最少的方案 C. 调查费用最省的方案 D. 在一定误差要求下费用最小的方案 18.在重复的简单随机抽样中,当概率保证程度(置信度)从68.27%提高到95.45% (其它条件不变),必要的样本容量将会()。 A. 增加一倍 B. 增加两倍 C. 增加三倍 D. 减少一半 19. 极限抽样误差△和抽样平均误差的数值之间的关系为()。 A. 极限误差可以大于或小于抽样平均误差 B. 极限误差一定大于抽样平均误差 C. 极限误差一定小于抽样平均误差法

统计学 第五章 抽样推断课后答案

第五章 抽样推断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A D B D C B A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D C A D C A C B D 二、多项选择题 1 2 3 4 5 ABCE ABDE BCE ABCE ABDE 6 7 8 9 10 ACE ADE ACD ABE CDE 11 12 13 14 15 BDE CD BC ABCD ABCDE 16 17 18 19 20 AD AC BCE ABDE ACE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 √ × √ √ × × 四、填空题 1、变量 属性 2、正 反 3、重复抽样 不重复抽样 4、抽样总体 样本 5、大于 N n - 1 N n 6、标准差 7、样本 总体 抽样平均误差 抽样平均误差 △x = Z x σ 8、合适的样本估计量 一定的概率保证程度 允许的极限误差范围 9、随机抽样 统计分组 10、增大 增大 降低 11、大数定律 中心极限定理 12、样本容量不小(不小于30个单位) 13、大 0.5

14、缩小 3 3 (即0.5774) 扩大 1.1180 15、估计量(或统计量) 参数 五、简答题(略) 六、计算题 1、已知条件:P = 0.5 ,n = 100 且重复抽样 求:p ≤0.45的概率 解: Z = 1100 ) 5.01(5.05.045.0)1(=-?-= --n P P P p 则F (Z = 1) = 0.6827 所以p ≤0.45的概率为: 2 6827 .01-= 0.15865 2、解 E (x 1) = E (0.5X 1 + 0.3X 2 + 0.2X 3) = 0.5 E (X ) + 0.3 E (X ) + 0.2E (X ) = E (X ) = X E (x 2) = E (0.5X 1 + 0.25X 2 + 0.25X 3) = 0.5 E (X ) + 0.25 E (X ) + 0.25E (X ) = E (X ) = X E (x 3) = E (0.4X 1 + 0.3X 2 + 0.3X 3) = 0.4 E (X ) + 0.3 E (X ) + 0.3E (X ) = E (X ) = X 所以x 1、x 2、x 3都是X 的无偏估计量。 D (x 1) = D (0.5X 1 + 0.3X 2 + 0.2X 3) = 0.25 D (X ) + 0.09 D (X ) + 0.04D (X ) = 0.38 D (x 2) = D (0.5X 1 + 0.25X 2 + 0.25X 3)

第八章 抽样推断 补充作业

第八章抽样推断补充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区间估计表明的是一个()。 ①绝对可靠的范围 ②可能的范围 ③绝对不可靠的范围 ④不 可能的范围 2、无偏性是指( )。 ①抽样指标的平均数等于被估计的总体指标 ②当样本容量n充分大时,样本指标充分靠近总体指标 ③随着n的无限增大,样本指标与未知的总体指标之间的离差任意小的 可能性趋于实际必然性 ④作为估计量的方差比其他估计量的方差小 3、样本平均数和全及总体平均数( )。 ①前者是一个确定值,后者是随机变量 ②前者是随机变量,后者是一个确定值 ③两者都是随机变量 ④两者都是确定值 4、若甲估计量的方差小于乙估计量的方差,则称( )。 ①甲是无偏估计量 ②乙是一致估计量 ③乙比甲有效 ④甲比乙有效 5、在总体方差不变的条件下,样本单位数增加3倍,则抽样平均误差( )。 ①缩小1/2 ②为原来的 ③为原来的1/3 ④为原来的2/3 6、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若要求误差范围缩小1/3,则样本容量( )。 ①增加9倍 ②增加8倍 ③为原来的2.25倍 ④增加2.25倍 7、抽样误差是指( )。 ①在调查过程中由于观察、测量等差错所引起的误差 ②在调查中违反随机原则出现的系统误差 ③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 ④人为原因所造成的误差 8、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 )。 ①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②扩大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③缩小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④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不改变推断的可靠程度 9、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 )。 ①抽样误差系数 ②概率度 ③抽样平均误差 ④抽样极限误差 10、抽样平均误差是()。

统计学习题第五章_抽样与抽样估计答案

一、填空题 1、在实际工作中,人们通常把 n≥30 的样本称为大样本,而把 n<30 的样本称为小样本。 2、在抽样估计中,常见的样本统计量有样本均值、样本比例、样本标准差或样本方差以及它们的函数。 3、在研究目的一定的条件下,抽样总体是唯一确定的,而样本则有许多个。 4、在抽样调查中,登记性误差和系统性误差都可以尽量避免,而抽样误差则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计算并加以控制。 5、在抽样估计中,抽样估计量是指用于估计总体参数的样本指标(统计量),评价估计量优劣的标准有无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 二、选择题 单选题: 1、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使抽样平均误差为原来的1/3,则样本单位数必须 ((2)) (1)增加到原来的3倍(2)增加到原来的9倍 (3)增加到原来的6倍(4)也是原来的1/3 2、在总体内部情况复杂,且各单位之间差异程度大,单位数又多的情况下,宜采用 ((3)) (1)简单随机抽样(2)等距抽样(3)分层抽样(4)整群抽样 3、某厂产品质量检查,确定按5%的比率抽取,按连续生产时间顺序每20小时抽1 小时的全部产进行检验,这种方式是((4)) (1)简单随机抽样(2)等距抽样(3)分层抽样(4)整群抽样 4、其它条件一定,抽样推断的把握程度提高,抽样推断的准确性就会((2)) (1)提高(2)降低(3)不变(4)不一定降低 5、在城市电话网的100次通话中,通话持续平均时间为3分钟,均方差为分钟,则概率为时,通话平均持续时间的抽样极限误差为((2)) (1)(2)(3)(4)

6、假定11亿人口大国和100万人口小国的居民年龄变异程度相同,现在各自用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本国人口的1%计算平均年龄,则平均年龄抽样平均误差((3))(1)两者相等(2)前者比后者大(3)前者比后者小(4)不能确定大小 多选题: 1、降低抽样误差,可以通过下列那些途径((2)(4)(5)) (1)降低总体方差(2)增加样本容量。 (3)减少样本容量(4)改重复抽样为不重复抽样 (5)改简单随机抽样为类型抽样 2、抽样推断中的抽样误差((1)(5)) (1)是不可避免要产生的 (2)是可以通过改进调查方法来消除的 (3)只有调查后才能计算 (4)即不能减少,也不能消除 (5)其大小是可以控制的 3、抽样极限误差((1)(2)(4)) (1)是所有可能的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误差范围 (2)也叫允许误差(3)与所做估计的概率保证程度成反比 (4)通常用来表示抽样结果的精确度 4、影响样本容量的因素有((1)(2)(3)(4)(5)) (1)总体方差 (2)所要求的概率保证程度 (3)抽样方法 (4)抽样的组织形式 (5)允许误差法范围的大小 5、不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2)(4)) (1)总是大于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

第六章抽样调查练习及答案

第六章抽样调查 一、填空题 1.抽选样本单位时要遵守原则,使样本单位被抽中的机会。 2.常用的总体指标 有、、。 3.在抽样估计中,样本指标又称为量,总体指标又称为。 4.全及总体标志变异程度越大,抽样误差就;全及总体标志变异程度越小, 抽样误差。 5.抽样估计的方法 有和两种。 6.整群抽样是对被抽中群内的进 行的抽样组织方式。 7.误差分为和代表性误差;代表性误差分为________和偏差;偏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称为________________。 8.简单随机抽样的成数抽样平均误差计算公式是:重复抽样条件下:; 不重复抽样条件下:。

9.误差范围△,概率度t 和抽样平均误差μ之间的关系表达式为 。 10.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有: 。 二、单项选择题 1.所谓大样本是指样本单位数在( )及以上 A 30个 B 50个 C 80个 D100个 2.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是( ) A 抽样平均误差 B 抽样极限误差 C 区间估计范围 D 置信区间 3.抽样平均误差说明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 ) A 实际误差 B 平均误差 C 实际误差的平方 D 允许误差 4.是非标志方差的计算公式( ) A P(1-P) B P(1-P)2 C )1(P P - D P 2(1-P) 5.总体平均数和样本平均数之间的关系是( ) A 总体平均数是确定值,样本平均数是随机变量 B 总体平均数是随机变量,样本平均数是确定值 C 两者都是随机变量 D 两者都是确定值 6.对入库的一批产品抽检10件,其中有9件合格,可以( )概率保证合格率不低于80%。

统计学作业

第二章习题(离散程度指标) 1.[习题集P23第9题]某车间有两个小组,每组都是7人,每人日产量数如下:第一组:20、40、60、70、80、100、120;第二组:67、68、69、70、71、 72、73。已知两组工人每人平均日产量件数为70件,试计算:(1)R;(2) A.D;(3)S.D,并比较哪个组的平均数代表性大? 要求:如计算过程有小数,请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余均同。 2.[习题集P23第10题]有两班各20名工人的日产量分组资料如下: 试据此分别计算其平均日产量,并说明哪个班的平均日产量代表性大? 3.两种不同的水稻品种分别在五块田块上试种,其产量资料如下:

假定生产条件相同,试计算这两个品种的收获率(产量/播种面积),确定哪一品种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推广价值。 注意:播种面积是“f”,而产量等于收获率乘以播种面积,因而是“xf”。 4.[习题集P25第15题]各标志值对任意数的方差为500,而这个任意数与标志值平均数之差为12,试确定标志值的方差(提示:方差是离差平方的平均数。本题中的500是标志值与任意数的方差,即所测度的离差发生在标志值与某一任意数之间,而所求的方差是标志值与均值之间的方差)。 第二章习题(平均指标) 1.[习题集P21第2题]某纺织局所属各企业按工人数分组资料如下:

试计算该局企业平均职工人数以及第20百分位数。 2.[习题集P21第3题]某乡播种2800亩早稻,其中35%的稻田使用良种,平 均亩产750斤,其余的稻田平均亩产仅480斤。试问:(1 )全部耕地早稻平均亩产是多少?(2)早稻的全部产量是多少? 3.[习题集P21第4题]某产品分为四个等级,有关资料如下:

第6章 抽样推断

第六章抽样推断 习题 一、单选题 1.抽样调查的目的在于()。 A、了解总体的基本情况 B、用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 C、对样本进行全面调查 D、了解样本基本情况 2.在抽样推断中,必须遵循()抽取样本。 A、随意原则 B、随机原则 C、可比原则 D、对等原则 3.某企业连续性生产,为检查产品质量,在24小时中每隔30分钟取下一分钟的产品进行全部检查,这是()。 A、整群抽样 B、简单随机抽样 C、类型抽样 D、等距抽样 4.置信区间的大小表达了区间估计的()。 A、可靠性 B、准确性 C、显著性 D、及时性 5.为提高类型抽样的效果,应当合理分组,尽可能做到()。 A、缩小组内和组间的差异 B、扩大组内和组间的差异 C、缩小组内差异,扩大组间差异 D、扩大组内差异,缩小组间差异 6.为提高整群抽样的效果,应当合理分群,尽可能使()。 A、群内和群间的差异扩大 B、群内和群间的差异缩小 C、群内差异缩小,群间差异扩大 D、群内差异扩大,群间差异缩小 7.在重复的简单随机抽样中,当概率保证度(置信度)从68.27%提高到95.45%时(其他条件不变),必要的样本容量将会()。 A、增加1倍 B、增加2倍 C、增加3倍 D、减少一半 8.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单位数目增加一半,则抽样平均误差()。 A、缩小为原来的81.6% B、缩小为原来的50% C、缩小为原来的25% D、扩大为原来的4倍 9.当置信水平一定时,置信区间的宽度()。 A、随样本量的增大而减小 B、随样本容量的增大而增大 C、与样本量的大小无关 D、与样本量的平方根成正比 10.一个95%的置信区间是指()。 A、总体参数有95%的概率落在这一区间 B、总体参数有5%的概率为落在这一区间内 C、在用同样方法构造的总体参数的多个区间中,有95%的区间包含该总体参数 D、在用同样方法构造的总体参数的多个区间中,有95%的区间不包含该总体参数11.当正态总体的方差未知,且为小样本的条件下,估计总体均值使用的分布为()。

第七章抽样推断

第七章抽样推断 一、单项选择 1.抽样调查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随意原则B.可比性原则C.随机原则D.准确性原则 2.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 A.广泛运用数学的方法B.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 C.用样本指标来推算总体指标D.修正普查的资料3.是非(交替)标志的标准差为( )。 A.p B.pq C.p(1-P) D. 4.抽样调查按抽取样本的方法不同,可分为( )。 A.大样本和小样本B.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 C.点估计和区间估计D.纯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 5.抽样平均误差反映了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 A.实际误差B.实际误差的绝对值C.平均误差程度D.可能的误差范围 6.抽样平均误差,确切地说是所有样本指标(样本平均数和样本成数)的( )。 A.全距B.平均差C.标准差D.离散系数

7.重复抽样条件下的抽样平均误差与不重复抽样条件下的抽样平 均误差相比( )。 A.前者总是大于后者B.前者总是小于后者C.两者总是 相等D.不能确定大小 8.在抽样平均误差一定的条件下,要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必须 ()。 A.扩大误差B.缩小误差C.扩大极限误差D.缩小极限误差 9.当提高抽样推断的可靠性时,则推断的准确性将( )。 A.保持不变B.随之缩小C.随之扩大D.无法确定10.计算抽样平均误差时,如有若干个样本方差的资料,应根据() 计算。 A.最大一个B.最小一个C.中间一个D.平均值11.抽样平均误差和允许误差的关系是()。 A.抽样平均误差大于允许误差B.抽样平均误差等于允许误差 C.抽样平均误差小于允许误差D.抽样平均误差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允许误差 )。 A.成数的数值越接近于1,成数标准差越大; B.成数的数值越接近于0,成数标准差越大; C.成数的数值越接近于0.5,成数标准差越大;

(完整版)第七章抽样推断与检验习题(含答案)

第七章 抽样推断与检验习题 一、填空题 1.抽选样本单位时要遵守 随机 原则,使样本单位被抽中的机会 均等 。 2.常用的总体指标有 均值 、 成数(比例) 、 方差 。 3.在抽样估计中,样本指标又称为 统计 量,总体指标又称为 参数 。 4.全及总体标志变异程度越大,抽样误差就 越大 ;全及总体标志变异程度越小,抽样误差 越小 。 5.抽样估计的方法有 点估计 和 区间估计 两种。 6.整群抽样是对被抽中群内的 所有单位 进行 全面调查 的抽样组织方式。 7.常用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包括 几何分布 、二项分布和 泊松分布 。 8.简单随机抽样的成数抽样平均误差计算公式是:重复抽样条件下:() n u p ππ-=1; 不重复抽样条件下:()?? ? ??---=11N n N n u p ππ。 9.误差范围△,概率度t 和抽样平均误差σ之间的关系表达式为 。 10.对总体指标提出的假设可以分为原假设和 备选假设(备择假设) 。 二、单项选择题 1.所谓大样本是指样本单位数在()及以上 A 30个 B 50个 C 80个 D100个 2.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是( ) A 抽样平均误差 B 抽样极限误差 C 区间估计范围 D 置信区间 3.抽样平均误差说明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 ) A 实际误差 B 平均误差 C 实际误差的平方 D 允许误差 4.成数方差的计算公式( ) A P(1-P) B P(1-P)2 C )1(P P - D P 2(1-P) 5.对入库的一批产品抽检100件,其中有90件合格,最高可以( )概率保证合格率高于80%。 A 95.45% B 99.73% C 68.27% D 90% 6.假设检验是检验( )的假设值是否成立 A 样本指标 B 总体指标 C 样本方差 D 样本平均数 7.在假设检验中的临界区域是( ) A 接受域 B 拒受域 C 置信区间 D 检验域 8.假设检验和区间估计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虽然概念不同,但实质相同 B 两者完全没有关系 C 互相对应关系 D 不能从数量上讨论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22 2?=σt n

第五章 抽样推断

第五章 抽样推断 练习题: 1.对一种新生产方法进行测试,随机选出9名员工,由他们尝试新方法。结果这9名员工试用新生产方法的平均生产率是每小时60个零件,而样本标准差为每小时8个零件。试在95%的概率保证程度下求这一新生产方法平均生产率的置信区间。 解:]23.65,77.54[23.5609 8 96.1602 =±=? ±=±n z x σ α 注:按照理论本道题为小样本,而且总体方差未知,原则上样本均值服从t 分布,因为本门课程未涉及t 分布的相关理论,所以仍采用正态分布及其临界值或概率度。 2.用抽样方法估计250张单据中有错误的单据数,先抽取50张进行审查,发现其中20张有错误,试以95%的概率保证程度估计有错误单据所占比例的置信区间。 解:%] 15.52%,85.27[%20.696.1%40)250 50 1(50%60%4096.1%40)1()1(%40%10050 20 %1002 1=?±=-??±=--±=?=?= N n n p p z p n n p α置信区间为: 注:因为题目里给了N 数据,因此采用了不重复抽样方法计算抽样平均误差。 3.某医院欲估计门诊医生花在每个病人身上的平均时间。假如要求置信度为95%,允许的误差范围在±2分钟。且依以前的经验,看病时间的标准差为6分钟。试问需要多大的样本。 解:(人) 3557.342 696.1)(2 2222≈=?=?=x Z n σ 4.为考察某地区高中学生身高分布状况,简单随机抽取200人,测得平均身高167厘米,抽样标准差471.=σ厘米,要求:在95.45%的置信度下,给出总体平均身高的置信区间。 解:]167.20,166.80[0.20167200 1.47 21672 =±=? ±=±n z x σ α 5.为了研究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受欢迎程度,在全国各地随机对1000名成年人进行调查,结果有930人表示喜欢,要求以90%的概率保证程度对晚会受欢迎程度进行区间估计。 解:

统计学教案(第6章抽样推断)

统计学 授课题目第6章抽样推断课次第8-9次 授课方式讲授课时安排第8教学周-第9教学周,共4课时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利用样本统计资料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原理及方法;深刻理解抽样推断的概念及特点;了解抽样误差产生的原因,并对抽样误差、抽样平均误差、抽样极限误差加以区别,掌握抽样平均误差、抽样极限误差的计算;掌握点估计和区间估计的方法;掌握必要样本单位数的确定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提示: 重点:区间估计 难点:抽样平均误差的计算 案例导入:大学生消费调查:一个月你花多少? 第一节抽样推断概述 一、抽样推断的概念及特点 (一)概念 按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根据这部分单位的信息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科学估计和推断的方法。 包括抽样调查和统计推断 抽样调查:一种非全面调查,按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进行调查以获得相 关资料,以推断总体 统计推断:根据抽样调查所获得的信息,对总体的数量特征作出具有一定程度的估 计和推断。 (二)特点 1.按随机原则(等可能性原则)抽取调查单位.随机抽样的目的是为了排除人的主观教法提示: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列举法

影响,使每个样本都有系统的可能性被抽中,使样本对总体具有充分的代表性。随机性原则是保证抽样推断正确性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随机抽样不是随便抽样。 2.根据部分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 3.抽样推断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抽样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和控制 其他特点有经济性、时效性、准确性、灵活性等 (三)抽样推断的使用 1.不可能进行全面调查时 2.不必要进行全面调查时 3.检查生产过程正常和否 4.对全面调查资料进行补充修正时 二、抽样的几个基本概念 1.样本容量和样本个数 (1)样本容量: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出的部分单位的集合,这个集合的大小称为样本容量,一般用n 表示,它表明一个样本中所包含的单位数。一般地,样本单位数大于30个的样本称为大样本,不超过30个的样本称为小样本。 (2)样本个数:又称样本可能数目,它是指从一个总体中可能抽取多少个样本。样本个数的多少和抽样方法有关。 2.总体参数和样本统计量 (1)总体参数:总体分布的数量特征就是总体参数,也是抽样统计推断的对象。常见的总 体参数有:总体的平均数指标,总体成数(比重)指标,总体分布的方差、标准差等等。 (2)样本统计量:和总体参数对应的是样本统计量。 设(12 ,,n X X X )是总体X 容量为n 的样本,若样本函数 T T (12 ,,n X X X ) 中不含任何未知参数,则称T 为一个统计量。 例如

第五章_抽样推断

第五章 抽样推断 一、填空题 2、抽样推断的基础是________,抽样推断中产生的抽样误差不但可以________,而且还能加以________。 9、抽样平均误差就是所有可能的样本的________与________的平均误差。 14、区间估计必须具备三个要素: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 15、如果全及平均数落在区间(550,650)内的概率是95.45%,则抽样平均误差等于________。 18、影响样本容量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 二、是非题 2、对于无限总体,不能进行全面调查,只能使用抽样推断。( ) 4、变量总体中构成总体的各个单位可以用一定的数量标志加以计量。( ) 6、抽样平均误差越大,样本的代表性越大。( ) 8、不重复简单随机抽样全部样本可能的数目为C n N . ( ) 10、对一个服从正态分布的全及总体进行抽样调查,不论样本容量大小如何,其样本平均数的分布总是趋近正态分布的。( ) 12、点估计是用样本的统计量直接估计和代表总体参数。( ) 16、样本方差S 2 n 与修正样本方差S 2 n-1关系可表示为 S 2 n = n n 1 S 2 n-1 。 ( ) 三、单项选择题 1、 全及总体是惟一确定的,样本总体( ) A 、 也惟一 B 、有无数个 C 、不惟一 D 、有C n N 个 3、 重复简单随机抽样下,抽样平均误差要减少1/3,则样本单位数就要扩大到( ) A 、4倍 B 、2倍 C 、3倍 D 、9倍 5、 满足条件( )时,可以认为抽样成数的概率分布近似正态分布( )。 A 、n<30 np<5 n(1-p)<5 B 、n>30 np<5 n(1-p)>5 C 、n>30 np>5 n(1-p)<5 D 、n>30 np>5 n(1-p)>5 7、计算抽样平均误差时,如有多个标准差的资料,应根据( )计算。 A 、中间一个 B 、平均值 C 、最大一个 D 、最小一个 9、区间估计的置信度是指( ) A 、概率 B 、允许误差的大小 C 、概率保证程度 D 、抽样平均误差的大小 四、多项选择题 3、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中都存在的误差是( ) A 、系统性误差 B 、登记性误差 C 、责任心误差 D 、技术性误差 E 、代表性误差

统计学作业

第四章 统计指标作业 2.3.某一家三口,父母工作,女儿上小学。父母的月工资分别为1200元、1800元。试计算所有可能的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第五章 抽样推断作业 1.随机抽测某机电市场假定A (1)以95.45%的把握程度推算该机电市场A 产品平均寿命的区间范围。 (2)如果A 产品的质量标准规定寿命在1400小时以下为不合格品,试以95%的把握程度推算该机电市场A 产品合格率的区间范围。 (3)在90%的把握程度下,可否认为该机电市场A 产品不合格率不低于5%? 2.从某大学的25000名学生中不重复随机抽取400人进行调查,测得平均每生月消费支出为485元,标准差为100元。试以95%的把握程度推算该校平均每个学生月消费支出的区间范围。 第六章 假设检验作业 1.根据以往资料,某种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服从于均值为2350小时、标准差为25小时的正态分布。现从一周内生产的一批电子元件中随机的抽取15只,测得其使用寿命为:2315,2360,2340,2325,2350,2320,2335,2385,2325,2355,2360,2350,2345,2340,2370。 试在显著性水平05.0=α下,检验这批电子元件的平均使用寿命是否发生显著变化。

2.一个大公司会计部门的负责人发现开出去的发票中有错误,他估计在这些发票中,至少包含一个错误的发票占5%以上。于是该负责人在众多发票中随机抽出400张,经检查发现至少包含一个错误的发票有22张。 试在显著性水平05 α下,检验这些数据是否支持这个负责人的看法。 = .0 3.从过去的数据可知某厂生产的电子元件的寿命服从均值为500小时,标准差未知的正态分布。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后,抽检15件样品的数据(小时)如下: 502,509,513,504,498,506,510,495,501,508,507,511,508,507,496 试在显著性水平05 α下,检验改进工艺后这种电子元件的寿命是否有所提高。 .0 = 第七章时间数列作业 1.某企业2008年各季度的合格率数据如下表: 3.某地区2001年—2008年粮食产量如下表: 第八章统计指数作业 1.已知某商场2007年的销售总额为7800万余,2008年的销售总额为9500万元。并且知道2008年的商品销售价格较2007年上涨了5.4%。试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个方面计算分析该商场销售额变动的原因。 2.某企业2007年、2008年产品产量和价格资料如下表: 要求:计算上表空缺数字,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个方面计算分析该企业工业总产值变动的原因。

第七章 抽样推断与检验习题

第七章 抽样推断与检验习题 一、填空题 1.抽选样本单位时要遵守 原则,使样本单位被抽中的机会 。 2.常用的总体指标有 、 、 。 3.在抽样估计中,样本指标又称为 量,总体指标又称为 。 4.全及总体标志变异程度越大,抽样误差就 ;全及总体标志变异程度越小,抽样误差 。 5.抽样估计的方法有 和 两种。 6.整群抽样是对被抽中群内的 进行 的抽样组织方式。 7.常用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包括 、二项分布和 。 8.简单随机抽样的成数抽样平均误差计算公式是:重复抽样条件下: ;不重复抽样条件下: 。 $ 9.误差范围△,概率度t 和抽样平均误差σ之间的关系表达式为 。 10.对总体指标提出的假设可以分为原假设和 。 二、单项选择题 1.所谓大样本是指样本单位数在( )及以上 A 30个 B 50个 C 80个 D100个 2.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是( ) A 抽样平均误差 B 抽样极限误差 C 区间估计范围 D 置信区间 3.抽样平均误差说明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 ) A 实际误差 B 平均误差 C 实际误差的平方 D 允许误差 4.成数方差的计算公式( ) … A P(1-P) B P(1-P)2 C )1(P P - D P 2(1-P) 5.总体平均数和样本平均数之间的关系是( ) A 总体平均数是确定值,样本平均数是随机变量 B 总体平均数是随机变量,样本平均数是确定值 C 两者都是随机变量 D 两者都是确定值 6.对入库的一批产品抽检10件,其中有9件合格,可以( )概率保证合格率不低于80%。 A 95.45% B 99.7396 C 68.27% D 90% 7.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情况下,若要求允许误差为原来的2/3,则样本容量( ) A 扩大为原来的3倍 B 扩大为原来的2/3倍 C 扩大为原来的4/9倍 D 扩大为原来的2.25倍 % 8.假设检验是检验( )的假设值是否成立 A 样本指标 B 总体指标 C 样本方差 D 样本平均数 9.在假设检验中的临界区域是( ) A 接受域 B 拒受域 C 置信区间 D 检验域

统计学作业(抽样推断)

第六章抽样推断 一、单项选择题 1. 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在于( A. 计算和控制误差 B. . 用样本来推断总体 D. 对调查单位作深入的研究 2. 抽样调查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 随意原则 B. 可比性原则. 准确性原则 D. 3. 下列属于抽样调查的事项有( A. B. 为了解某大学生食堂卫生状况,对该校的一个食堂进行了调查 C. 对某城市居民1% D. 4. 无偏性是指( A. 抽样指标等于总体指标 B. C. 样本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 D. 5. 一致性是指当样本的单位数充分大时,抽样指标( A. 小于总体指标 B. 等于总体指标. 大于总体指标 D. 充分靠近总体指标 6. 有效性是指作为优良估计量的方差与其他估计量的方差相比,有()。 A. 前者小于后者 B. 前者大于后者C. 两者相等 D. 7. 能够事先加以计算和控制的误差是( A. 抽样误差 B. 登记误差. 代表性误差 D. 8.对两个工厂工人平均工资进行不重复的随机抽样调查,抽查的工人人数一样,两工厂工人工资方差相同,但第二个厂工人数比第一个厂工人数整整多一倍。抽样平均误差( A. 第一工厂大 B. 第二个工厂大. 两工厂一样大 D. 9. 抽样平均误差是指抽样平均数(或抽样成数)的( A. 平均数 B. 平均差C. 标准差 D. 10.在同样情况下,不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与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相比, 是( A. 两者相等 B. 两者不等. 前者小于后者 D. 11. 反映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抽样的可能范围的指标是(

A. 抽样平均误差 B. . 概率度 D. 12.在下列情况下,计算不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可以采用重复抽样公式()。 A. 总体单位数很多 B. C. 抽样单位数对总体单位数的比重很小D. 抽样单位数对总体单位数的比重较大 13.在进行纯随机重复抽样时,为使抽样平均误差减少25%,则抽样单位数应()。 A. 增加25% B. 增加78%C. 增加1.78% D. 减少25% 14.在其它同等的条件下,若抽选5%的样本,则重复抽样的平均误差为不重复抽样平均误差的( A. 1.03倍 B. 1.05倍C. 0.97倍 D. 95% 15. 在总体方差一定的情况下,下列条件中抽样平均误差最小的是( A. 抽样单位数为20 B. 抽样单位数为40C. 抽样单位数为90 D. 抽样单位数为100 16. 通常所说的大样本是指样本容量( A. 小于10 B. 不大于10 C. 小于30 D. 不小于30 17. 抽样成数指标P值越接近1,则抽样成数平均误差值()。 A.越大 B.越小 C.越接近0.5 D.越接近1 18.当总体单位数很大时,若抽样比例为51%,则对于简单随机抽样,不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约为重复抽样的( A. 51% B. 49% C. 70% D. 30% 19.将总体单位按一事实上标志排队,并按固定距离抽选样本点的方法是( A. 类型抽样 B. 等距抽样C. 整群抽样 D. 20. 在进行抽样估计时,常用的概率度t的取值( A. t<1 B. 1≤t≤3 C. t=2 D. t>3 21. 抽样调查中( A. 既有登记性误差,也有代表性误差 B. 只有登记性误差,没有代表性误差 C. 没有登记性误差,只有代表性误差 D. 上述两种误差都没有 22. 等距抽样的误差与简单随机抽样相比较( A. 前者小 B. 前者大C. 两者相等 D. 23.某地订奶居民户均牛奶消费量为120公斤,抽样平均误差为2公斤。据此可算得户均牛奶消费量在114-126公斤之间的概率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