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中暑患者急救护理常规

急诊科中暑患者急救护理常规

中暑是指人体在高温环境下,由于水和电解质丢失过多、散热功能障碍,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热损伤性疾病,是一种威胁生命的急症,可因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功能障碍导致死亡、永久性脑损害或肾衰竭。

(一)病因

高温、潮湿、无风的环境最容易引起中暑。在高温作业的车间工作,如果再加上通风差,极易发生中暑:农业及露天作业时,受阳光直接暴晒易诱发中暑。机体对高温环境的适应能力不足,如年老、体弱、产妇、肥胖、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应用某些药物(如苯丙胺、阿托品)、汗腺功能障碍(如硬皮病、先天性汗腺缺乏症、广泛皮肤烧伤后瘢痕形成)等容易发生中暑。

(二)临床表现

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程度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

1.先兆中暑患者在高温环境工作或生活一定时间后,

出现口渴、乏力、多汗、头晕、目眩、耳鸣、头痛、恶心、胸闷、心悸、注意力不集中,体温正常或略高。

2.轻症中暑出现早期循环功能紊乱,包括面色潮红、苍白、烦躁不安、表情淡漠、恶心、呕吐、大汗淋漓、皮肤湿冷、脉搏细数、血压偏低、心率加快,体温轻度升高。

3.重症中暑按表现不同可分为三型。

(1)热痉挛是突然发生的活动中或者活动后痛性肌肉痉挛,通常发生在下肢背面的肌肉群(腓肠肌和跟腱),也可以发生在腹部。肌肉痉挛可能与严重体钠缺失(大量出汗和饮用低张液体)和过度通气有关。热痉挛也可为热射病的早期表现。

(2)热衰竭在热应激情况时因机体对热环境不适应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外周血管扩张,周围循环容量不足而发生虚脱。表现为头晕、晕眩、肌痉挛、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热衰竭可以是热痉挛和热射病的中介过程,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热射病。常见于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疾病患者。

(3)热射病又称中暑高热,属于高温综合征,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在高温、高湿或强烈的太阳照射环境中运动数小时(劳力性),或老年、体弱、有慢性疾病患者在高温和通风不良环境中维持数日(非劳力性)热应激机制失代偿,使中心体温骤升,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功能障碍。其征象为:体温高达40~42℃甚至更高、皮肤干燥(早期可湿润),意识模糊、惊厥、甚至无反应,周围循环衰竭或休克。此外,

劳力性者更易发生横纹肌溶解、急性肾衰竭、肝衰竭、DIC 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较高。

(三)急救措施

(1)停止活动并立即转移到阴凉、通风环境,脱去多余的或者紧身的衣服。

(2)神清无恶心呕吐者,给喝水或者运动饮料。也可服用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神志不清者保持气道通畅。

(3)用湿毛巾放置于患者的头部和躯干部降温,或将冰袋置于患者腋下、颈侧和腹股沟处。

(4)对于重症高热患者,降温速度决定预后。体温越高,持续时间越长,组织损害越严重,预后也越差。体外降温无效者,用4℃冰盐水进行胃或直肠灌洗,也可用4℃的5%葡萄糖盐水或生理盐水1000~2000ml静脉滴注,既有降温作用,也适当扩充容量,但开始速度宜慢,以免引起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

(5)必要时,需行床旁血液净化治疗。

(6)加强监测和对症治疗。

(四)护理要点

1.紧急护理措施心力衰竭者给半卧位;血压过低者给平卧位;昏迷者保持气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充分供氧,必要时准备机械通气治疗。

2.一般护理高热患者加强口腔护理,以防感染与溃疡。高热大汗者及时更换衣裤及被褥,注意皮肤清洁卫生,定时翻身,防止压疮。高热惊厥时保护患者,防止坠床及碰伤,防止舌咬伤。

3.热射病降温护理

(1)环境降温:将患者移至通风良好的低温环境,使用电风扇、空调。按摩患者四肢及躯干,促进循环散热。

(2)体外降温:头部降温可采用冰帽、电子冰帽,或用装满冰块的塑料袋紧贴两侧颈动脉处及双侧腹股沟区。全身降温可使用冰毯,或用冰水擦拭皮肤。

(3)体内降温:用冰盐水200ml进行胃或直肠灌洗;也可用冰的5%葡萄糖盐水1000~2000ml静脉滴注,开始时滴速控制在30~40滴/分;或用低温通析仪(10℃)进行血液透析。

(4)降温效果观察:

①降温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肛温,每15~30分钟测量一次,根据肛温变化调整降温措施。

②观察末梢循环情况,以确定降温效果。如患者高热而四肢末梢厥冷、发绀,提示病情加重经治疗后体温下降、四肢末梢转暖、发绀减轻或消失,则提示治疗有效。无论何种降温方法,只要体温降至38℃左右即可考虑终止降温,防止体温再度回升。

③如有呼吸抑制、深昏迷、血压下降则停用药物降温。

(5)降温注意事项

①冰袋放置位置准确,注意及时更换,尽量避免同一部位长时间直接接触皮肤,以防冻伤。冰(冷)水、酒精擦浴时,禁止擦拭胸部、腹部及阴囊处。

②冰(冷)水擦拭和冰(冷)水浴者,在降温过程中,必须用力按摩患者四肢及躯干,以防周围血管收缩,导致皮肤血流淤滞。

③老年人、新生儿昏迷、休克、心力衰竭,体弱或伴心血管基础疾病者,不能耐受4℃冰浴,应禁用。必要时可选用15℃冷水淋浴。

④头部降温常用冰枕时注意保护枕后、耳廓的皮肤,防止冻伤。

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4.并发症的监测

(1)监测尿量、尿色、尿比重,以观察肾功能状况,深茶色尿和肌肉触痛往往提示横纹肌溶解。

(2)密切监测血压、心率,有条件者可测量中心静脉压、肺动脉楔压、心输出量以及体外循环阻力指数等,防止休克。降温时,注意有无心律失常出现。

(3)监测动脉血气、意识、瞳孔、脉搏、呼吸的变化。中暑高热患者,动脉血气结果应予校正。

(4)严密监测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计数和纤维蛋白原,以防DIC。

(5)监测水、电解质的失衡。

(五)健康宣教

1.补充水分为首要措施,夏季尤甚,可适当增加含盐饮料。

2.增加营养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如鱼、肉、蛋、奶和豆类:多食新鲜蔬果,如西红柿、西瓜、苦瓜等。避免进食过多冷饮。

3.外出防晒尽量避免10:00~16:00点在烈日下行走,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带好防晒用具,穿棉质衣服,可备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藿香正气水等)。

4.休息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有助预防中暑。

5.中暑急救一旦出现中暑症状,应立即找阴凉处坐下休息,同时补充水分,小口慢饮,解开领口扣子、领带等。保持环境通风,并涂抹或服用解暑药物经过处理后,若症状不缓解,应及时就医。

急诊、重症护理常规

第四篇急诊科、重症监护室 护理常规 第一章急诊科护理常规 第一节心脏骤停的急救护理常规 【病情观察】 1.迅速判断患者意识:呼叫患者姓名,轻拍患者肩部,观察其对刺激有无反应,判断意识是否丧失,判断时间不超过10秒。确认患者意识丧失,立即呼救,寻求他人帮助。 2.判断呼吸,看:患者胸部有无起伏;感觉:面部贴近患者的口鼻,感觉有无气体呼出;听:耳听患者呼吸道内有无气流溢出的声音,判断有无呼吸,判断时间不超过10秒。无反应表示呼吸停止,应立即给予人工呼吸。 3.判断患者颈动脉搏动术者用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相当于喉结部位),旁开两指,至胸锁乳头肌前缘凹陷处,判断时间不超过10秒。如无颈动脉搏动,应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 【护理要点】 1.一旦确诊心脏骤停,应立即向周围人员呼救并紧急呼叫值班医师,积极就地抢救,立即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术(CPR)。2、紧急实施徒手心肺复苏术,建立呼吸通道。 (1)将患者置于硬板床或背部坚实的平面(木板、地板、水泥等),取仰卧位,双腿伸直,解开上衣,放松裤带。 (2)胸外心脏按压:抢救者跪于患者右侧,快速确定按压部位为胸骨中下1/3处。按压手法:以一手掌根部放于按压的准确部位,另一手平行重叠于此手背上,手指并拢,只以掌要部接触按压部位双臂位于患者胸骨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按压幅度:使患者胸骨下陷成人为4~5cm,5~13岁儿童为3cm,婴幼儿为2cm。按压频率:100次/分钟。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为30:2。 (3)开放气道,清除呼吸道内异物:开放气道采用仰头抬颌法:患者仰卧,急救者一手放在患者前额,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的食指与中指置于下颌骨外向上抬颌。若呼吸道内有分泌物,应当及时清理呼吸道,取下活动义齿,再开放气道。 (4)人工呼吸:人工呼吸采用口对口呼吸法:抢救者深吸气后,用口唇把患者的口全罩住呈密封状,缓慢吹气持续2秒,确保胸廓隆起。送气时,用一手拇指与食指捏住患者鼻子防漏气;呼气时,两手指松开。通气频率为10—12分/分钟,每次吹气量为700—1000ml。操作5个循环后再次判断颈动脉搏动及自主呼吸10秒,如已恢复,进行进一步生命支持;如自主呼吸未恢复,继续上述操作5个循环再次判断,直至高级生命支持人员及仪器设备的到达。 应用简易呼吸器法:将简易呼吸器连接氧气,氧流量8—10ml/min,一手以“EC”手法固定面罩,另一手挤压简易呼吸器,每次送气400—600ml,频率10—12次/分钟。送气同时观察人工呼吸的有效指征,即见患者胸廓起伏。

急诊科护理常规

急诊科护理常规

一、心脏骤停的急救护理常规 二、急性左心衰护理常规 三、过敏性休克护理常规 四、急性中毒抢救护理常规 五、急性食物中毒护理常规 六、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护理常规 七、一氧化碳中毒抢救护理常规 八、急性酒精中毒护理常规 九、急性巴比妥类药物中毒护理常规 十、急性亚硝酸盐中毒护理常规 十一、急性鱼胆中毒护理常规 十二、中暑抢救护理常规 十三、电击伤抢救护理常规 十四、溺水抢救护理常规 十五、高血压病护理 十六、急性心肌梗塞护理 十七、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护理 十八、上消化道出血护理 十九、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 二十、严重复合伤病人的急救护理 二十一、休克病人的急救护理

心脏骤停的急救护理常规 一、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护理常规 按急诊抢救患者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迅速判断患者意识呼叫患者姓名,轻拍患者肩部,观察其对刺激有无反应,判断意识是否丧失,判断时间不超过10秒。确认患者意识丧失,立即呼救,寻求他人帮助。 2、判断呼吸看:患者胸部有无起伏;感觉:面部贴近患者的口鼻,感觉有无气体呼出; 听:耳听患者呼吸道内有无气流溢出的声音,判断有无呼吸,判断时间不超过10秒。无反应表示呼吸停止,应立即给予人工呼吸。3、判断患者颈动脉搏动术者用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相当于喉结部位),旁开两指,至胸锁乳头肌前缘凹陷处,判断时间不超过10秒。如无颈动脉搏动,应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 【护理措施】 1、一旦确诊心脏骤停,应立即向周围人员呼救并紧急呼叫值班医师,积极就地抢救,立即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术(CPR)。 2、紧急实施徒手心肺复苏术,建立呼吸通道 (1)将患者置于硬板床或背部坚实的平面(木板、地板、水泥等),取仰卧位,双腿伸直,解开上衣,放松裤带。

急救护理常规及抢救流程

第一章急救护理常规 目录 第一章急救护理常规 (1) 第一节急诊一般护理常规 (1) 第二节呼吸衰竭的护理常规 (2) 第三节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3) 第四节急腹症护理常规 (4) 第五节急性过敏护理常规 (5) 第六节急性中毒抢救护理常规 (6) 第七节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护理常规 (7) 第八节急性酒精中毒护理常规 (8) 第九节中暑护理常规 (8) 第十节昏迷护理常规 (9) 第十一节休克护理常规 (10) 第十二节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护理常规 (12) 第二章抢救流程图 (13) 一、小儿心力衰竭抢救流程图 (13) 二、小儿惊厥急诊抢救流程图 (15) 三、小儿急性中毒抢救流程图 (16) 四、小儿休克急诊抢救流程图 (17) 第一节急诊一般护理常规 【病情观察要点】 1、观察患者的入院方式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分科就诊。病情危重者,直接送人抢救室,并通知医生。 2、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神志及瞳孔。 3、观察患者有无疼痛,疼痛的部位,持续时间,性质和程序等。 4、观察患者有无发热或体温过低。 5、外伤患者,查看伤口的部位、大小、深度,出血量。 6、查看患者的面色,询问大小便的情况,有无消化道等疾病。 【主要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1、焦虑、恐惧:(1)主动接诊患者,正确分诊;(2)主动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急诊科的设施和布局,急诊 科的就诊特点、有关治疗和作息的安排以及医院的相关规定时期,使其尽快就诊消除陌生和恐惧感。(3)

密切观察,正确执行遗属协助留取标本检验,维护秩序,减少外界的不良影响。(4)协助家属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在不影响治疗的情况下,尽量让家属陪伴患者,消除其孤独感与无助感。使其心理得到支持和安慰。(6)倾听家属的诉说,并及时予以回答,尽量消除顾虑,促进理解。 2、知识缺乏:(1)告诉患者疾病的初步预防及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2)在救护中向患者解释检查的必要性,得到理解,取得患者的配合。 第二节呼吸衰竭的护理常规 【病情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盒深度,使用辅助呼吸机呼吸的情况,呼吸困难的程度 2、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是心率和心侓失常的情况。 3、注意观察痰的颜色、质、量味及痰液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及时做好记录。 4、观察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的症状和体征,如:有无发绀、球结膜水肿,肺部有无异常呼吸音、啰音。 5、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值,技术了解尿常规,学电解质检验结果。 6、评估意识状况及神经精神症状,观察有无肺性脑病的表现。 7、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主要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1、低效性呼吸形态: (1)遵医嘱正确设施氧疗,嘱患者及其家属不要擅自停止吸氧或变动氧流量,并密切观察氧疗效果。 (2)促进和指导患者有效的呼吸。 (3)根据病情,指导患者安排适当的活动量。 (4)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教会患者自我放松的技巧。 (5)遵医嘱及时准确给药,并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 (6)发现病情变化及时配合医生抢救。 (7)做好机械通气的护理。 2、清理呼吸道无效: (1)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痰液的引流。 (2)进行痰的观察和记录。 (3)遵医嘱正确使用抗生素,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3、自理能力缺陷 (1)向患者讲解疾病的恢复过程。

急诊科护理操作常规

理操作常规

目录 急性酒精中毒护理常规 (1)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护理常规 (2) 急性食物中毒抢救护理常规 (3) 过敏性休克护理常规 (4) 呼吸机的操作流程 (5) 心电监护 (6) 吸痰法 (7) 电动洗胃机洗胃法 (8) 除颤法 (9) 中暑抢救护理常规 (10) 心肺复苏 (11)

急性酒精中毒护理常规 按急性中毒抢救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了解中毒者饮入酒精的时间、量及浓度、 2、评估患者的呼吸及意识状态。 3、评估患者呕吐的次数,观察呕吐物的性状、有无胃出血。护理措施 1、对于中毒症状较轻的患者,嘱其卧床休息,多饮水,注意保暖。 2、对于中毒较重者,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静脉注射解毒剂和利尿 剂,如纳洛酮、呋塞米等,加速乙醇排除。 3、保护胃粘膜。遵医嘱给予法莫替丁等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同时可 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4、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误吸。 5、做好安全护理,躁动者防坠床或颅脑损伤 6、对于呼吸抑制者,立即通知医师行气管插管,做好辅助呼吸准备

7、纠正休克,防脑水肿、低血糖发生。 健康指导 1,给予心理疏导。 2、交待患者切勿空腹饮酒和饮酒过量。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护理常规 按消化专科及急性中毒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了解患者发生中毒的时间、经过、毒物吸收的途径、各类。 2、观察患者中毒后的生命体征、瞳孔及流涎等症状 3、评估患者用药后的皮肤湿度、心率、瞳孔大小等变化,观察有无阿托品中毒 4、观察有无休克、呼吸衰竭、脑水肿、肺水肿等并发症 5、评估患者的心理社会状况,有无焦虑、抑郁等 护理措施 1、迅速排除毒物。立即撤离有毒环境,脱去染毒衣服,用肥皂水或1%-5%的碳酸氢钠溶液冲洗皮肤、黏膜和头发。 2、对口服中毒者,及时反复彻底有效洗胃,尽早排除未吸收的毒物用清水、2%的碳酸氢钠溶液或1:5000 高锰酸钾溶液洗胃(美曲膦酸脂中毒时不能用碳酸氢钠溶液洗胃:对硫磷、1059 等中毒时,禁用高锰酸钾溶液洗胃),直至清洗至无药味为

急诊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急诊科危重病人护理常规 危重患者一般护理常规 1.急诊患者根据病情分别送至抢救室、监护室或观察室,并立即通知医生。 2.对意识清醒的患者,首先要进行精神安慰,解除患者的恐惧不安、焦虑等不良情绪,使之积极配合抢救。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急诊室有关制度及环境。 3.保持室内环境安静、空气流通。并根据病例性质,调节温湿度。每日定时空气消毒。 4.建立急诊病历、测体温、脉搏、呼吸,每日2次,连续3次,体温在37.5℃以上者,每天测3次,体温正常后改为每日1次。 5.密切观察神志、瞳孔、面色、脉象、舌象、皮肤、汗出、四肢活动、二便、治疗效果、副反应等情况,做好记录,发现病情突变时,立即给予应急对症处理,同时报告医师,并做好抢救的准备工作。 6. 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做好输液、给药、输血及相应准备。 7. 在配合抢救过程中,必须严肃,认真、迅速、及时、准确,各项操作按正规要求执行,做好记录,注明执行时间。 8. 随时检查各种导管是否通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注意观察引流物的量、色、味和性质,做好记录。 9. 根据病情,给予正确的卧位。对烦躁不安者宜加床栏或用约束带妥善固定,防止发生意外。

10 对疑似服毒、诊断不明的患者,按病情及时收集各类相应标本(呕吐物、尿液等)送检。 11. 对诊断不明的服痛患者禁用止痛剂。 12. 发现传染病应及时做好隔离消毒和传染病报告。 13. 凡涉及法律、刑事纠纷的患者,在抢救的同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14.手术患者做好术前皮肤准备及药物过敏试验,做好记录,通知手术室。 15.凡转科、转院的垂危患者应做好护送及交班工作。 16.做好晨晚间护理,保持床单整洁、舒适。做好口腔、皮肤护理,预防并发症。 17.出院患者应予以出院指导,床单做好终末处理。 高热 因外感六淫、疫疠之毒及饮食不洁等所致。以体温升高在39℃以上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表或在里。 一、护理评估 1、生命体征,伴随症状及生活自理能力。 2、心理社会状况。 3、辩证:表热证、半表半里证、里热证。 二、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1)按危重患者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急诊科护理常规

急诊科护理常规 一、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常规 1.取休克卧位,抬高床头10-20° ,抬高床尾20〜30° ,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 2.给予氧气吸入,流量2〜4L/min。 3.给予多功能心电监护,每15〜30分钟测血压、脉搏一次,并记录。 4.迅速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路,及时、准确执行医嘱。 5.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病因治疗及处理。 6.严密观察病情、神志、生命体征变化。 7.注意保暖和患者安全,预防患者坠床。8.记录出入量,观察尿量,必要时留置导尿管。 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护理常规 L绝对卧床。 8.给予氧气吸入,流量3~4L/min。 9.建立静脉通路(左上肢为宜),及时准确执行医嘱,注意滴速,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10进行心电监护,发现心律失常如室颤时及时给予除颤。 11尽快有效地控制胸痛,遵医嘱给予安定或吗啡注射丁 1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各项记录。 13保持二便通畅,大便时避免用力。 14做好心理护理,保持患者情绪稳定,以免加重病情。 三、心跳呼吸停止患者的急救护理常规 1.将患者置好苏体位,就地抢救。 2.解松衣扣,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痰。

3行胸外心脏按压,紧急气管插管,呼吸器辅助呼吸。 4.迅速建立静脉通路(上肢为宜),及时准确执行医嘱。 5.持续心电监护,发现心律失常如室颤时及时给予除颤。 6.根据病因进行相应的处理。 7.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并记录。 四、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急救护理常规 L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抬高床头15°〜30°。 2.给予氧气吸入,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给予多功能心电监护,每15〜30分钟测血压、脉搏一次,并记录。 4.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5.遵医嘱应用脱水剂,利尿剂或其它抢救药物。 6.严密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变化,肢体活动及皮肤受压情况,并做好记录。 7.遵医嘱给予留置尿管,记录出入量。 8.注意安全、预防坠床。 五、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常规 L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 2.遵医嘱给予及时、有效、彻底洗胃,必要时留取标本送检。 3.根据病情给予氧气吸入,流量2〜4L/min。 4.给予心电监护,严密监测神志、呼吸、脉搏、血压、氧饱和情况。 5.呼吸浅慢或呼吸停止患者按呼吸心跳骤停护理常规进行抢救。 6.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及时准确执行医嘱。 7.除去被污染的衣物,彻底清洗患者的头发及皮肤,注意保暖。 8.严密观察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及用药后的反应并做好记录。

急诊科中暑患者急救护理常规

急诊科中暑患者急救护理常规 中暑是指人体在高温环境下,由于水和电解质丢失过多、散热功能障碍,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热损伤性疾病,是一种威胁生命的急症,可因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功能障碍导致死亡、永久性脑损害或肾衰竭。 (一)病因 高温、潮湿、无风的环境最容易引起中暑。在高温作业的车间工作,如果再加上通风差,极易发生中暑:农业及露天作业时,受阳光直接暴晒易诱发中暑。机体对高温环境的适应能力不足,如年老、体弱、产妇、肥胖、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应用某些药物(如苯丙胺、阿托品)、汗腺功能障碍(如硬皮病、先天性汗腺缺乏症、广泛皮肤烧伤后瘢痕形成)等容易发生中暑。 (二)临床表现 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程度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 1.先兆中暑患者在高温环境工作或生活一定时间后, 出现口渴、乏力、多汗、头晕、目眩、耳鸣、头痛、恶心、胸闷、心悸、注意力不集中,体温正常或略高。

2.轻症中暑出现早期循环功能紊乱,包括面色潮红、苍白、烦躁不安、表情淡漠、恶心、呕吐、大汗淋漓、皮肤湿冷、脉搏细数、血压偏低、心率加快,体温轻度升高。 3.重症中暑按表现不同可分为三型。 (1)热痉挛是突然发生的活动中或者活动后痛性肌肉痉挛,通常发生在下肢背面的肌肉群(腓肠肌和跟腱),也可以发生在腹部。肌肉痉挛可能与严重体钠缺失(大量出汗和饮用低张液体)和过度通气有关。热痉挛也可为热射病的早期表现。 (2)热衰竭在热应激情况时因机体对热环境不适应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外周血管扩张,周围循环容量不足而发生虚脱。表现为头晕、晕眩、肌痉挛、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热衰竭可以是热痉挛和热射病的中介过程,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热射病。常见于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疾病患者。 (3)热射病又称中暑高热,属于高温综合征,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在高温、高湿或强烈的太阳照射环境中运动数小时(劳力性),或老年、体弱、有慢性疾病患者在高温和通风不良环境中维持数日(非劳力性)热应激机制失代偿,使中心体温骤升,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功能障碍。其征象为:体温高达40~42℃甚至更高、皮肤干燥(早期可湿润),意识模糊、惊厥、甚至无反应,周围循环衰竭或休克。此外,

中暑病人的急救与护理措施

中暑病人的急救与护理措施 我国南、北方最近连续出现高温天,专家提醒老人和体弱多病者是高温的最大受害者。很容易造成中暑,中暑患者的急救措施有哪些呢?下面就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暑病人的急救与护理措施,供大家参考。 关于中暑的护理和急救措施 发现自己和其他人有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表现时,首先要做的是迅速撤离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并多饮用一些含盐分的清凉饮料。还可以在额部、颞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如果出现血压降低、虚脱时应立即平卧,及时上医院静脉滴注盐水。 对于重症中暑者除了立即把中暑者从高温环境中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外,还应该迅速将其送至医院,同时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救治。若远离医院,应将病人脱离高温环境,用湿床单或湿衣服包裹病人,并给强力风扇,以增加蒸发散热。在等待转运期间,可将病人浸泡于湖泊或河流,或甚至用雪或冰冷却,也是一种好办法,若病人出现发抖,应减缓冷却过程,因为发抖可增加核心体温(警告:应每10分钟测1次体温,不允许体温降至38.3℃,以免继续降温而导致低体温),在医院里,应连续监测核心体温以保证其稳定性,避免使用兴奋剂和镇静剂,包括吗啡;若抽搐不能控制,可静脉注射地西泮和巴比妥盐,应经常测定电解质以指导静脉补液。严重中暑后,最好卧床休息数日,数周内体温仍可有波动。 中暑急救要点有如下几点 第一,立即将病人扶到或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树阴下,最好是空调的房间内。 第二,让病人仰卧,解开衣扣,脱去或松开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上干衣服,同时开电扇或开空调,以尽快帮助其散热降温。昏迷呕吐者,要让其头偏向一侧,取出活动的假牙,慎防呕吐特误吸引起窒息。

急诊护理常规

急诊科病人护理常规特别备注 一溺水病人护理常规 1、现场急救 (1)迅速使淹溺者出水。 (2)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清除溺水者呼吸道内异物。 (3)人工呼吸,重建有效循环。 (4)倒水处理。可采用膝顶法、肩顶法和抱腹法。 (5)疑有颈椎外伤者,应立即固定颈部。 2、院内急救 (1)迅速脱去浸湿衣裤,檫干身体,注意保暖。 (2)确保呼吸道通畅。立即吸氧,必要时行气管插管,进行间断正压控制呼吸或呼吸末正压呼吸。 (3)对心搏停止者行胸外心脏按压;监测心电图;如有室颤,及时配合医生电击除颤,必要时,也可行开胸心脏按压术. (4)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输入高渗糖、甘露醇、血浆等。 (5)放置胃管排除胃内容物;必要时行胃肠减压。 3、病情观察 (1)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观察意识及外伤情况。 (2)注意口、鼻、眼内有无泥沙等异物堵塞,并详查心、肺与腹部情况。 (3)询问溺水者溺水时情况。 (4)严密观察溺水者的心理状态及情绪变化。 4、并发症的护理 (1)肺水肿护理。在加压吸氧同时,用40%-50%的酒精置于氧气湿化瓶内,以改善气体交换量.同时遵医嘱应用强心、 利尿等药物以减轻肺水肿。 (2)控制肺部感染。遵医嘱早期应用抗生素;行口腔护理;病人卧于合适的体位,定时翻身叩背协助排痰,清醒者鼓励 其咳嗽做深呼吸. (3)急性肾功能衰竭时,详细记录出入量,发现血红蛋白尿时应同知医生及时处理,适当增加体液量使尿量每小时不 少于30-50ml。 (4)脑水肿病人要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观察意识和瞳孔的变化.及早应用冰帽降温以使脑复苏. 5、冬季溺水者,复苏后应予复温。 6、心理护理。 7、健康教育 (1)帮助病人摆脱精神的不安、惊恐和打击,走出重大事件的困扰,重新回到社会中。 (2)游泳场所应设有救护员,有一定的抢救淹溺的设备及明显的警示牌。 (3)教育游泳者学会水中的自救和互救。 (4)水下作业人员要严格遵守水下操作规程,注意安全生产。 (5)针对每位淹溺病人的具体情况,指导康复的有关注意事项。 二电击伤病人护理常规 1、抢救护理 (1)立即切断电源。 (2)根据病人不同情况实施现场复苏. (3)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同时查电解质、血气分析、血糖、留置尿管,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积极抗休克。 (4)遵医嘱应用破伤风抗毒素、抗生素以防继发感染。

急诊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急诊科危重病人护理常规 危重患者一般护理常规 1.急诊患者根据病情分别送至抢救室、监护室或观察室,并立即通知医生。 2.对意识清醒的患者,首先要进行精神安慰,解除患者的恐惧不安、焦虑等不良情绪,使之积极配合抢救。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急诊室有关制度及环境。 3.保持室内环境安静、空气流通。并根据病例性质,调节温湿度。每日定时空气消毒。 4.建立急诊病历、测体温、脉搏、呼吸,每日2次,连续3次,体温在37.5C。以上者,每天测3次,体温正常后改为每日1次。 5.密切观察神志、瞳孔、面色、脉象、舌象、皮肤、汗出、四肢活动、二便、治疗效果、副反应等情况,做好记录,发现病情突变时,立即给予应急对症处理,同时报告医师,并做好抢救的准备工作。 6.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做好输液、给药、输血及相应准备。 7.在配合抢救过程中,必须严肃,认真、迅速、及时、准确,各项操作按正规要求执行,做好记录,注明执行时间。 8.随时检查各种导管是否通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注意观察引流物的量、色、味和性质,做好记录。 9.根据病情,给予正确的卧位。对烦躁不安者宜加床栏或用约束带妥善固定,防止发生意外。 10对疑似服毒、诊断不明的患者,按病情及时收集各类相应标本(呕吐

物、尿液等)送检。 11.对诊断不明的服痛患者禁用止痛剂。 12.发现传染病应及时做好隔离消毒和传染病报告。 13.凡涉及法律、刑事纠纷的患者,在抢救的同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14.手术患者做好术前皮肤准备及药物过敏试验,做好记录,通知手术室。 15.凡转科、转院的垂危患者应做好护送及交班工作。 16.做好晨晚间护理,保持床单整洁、舒适。做好口腔、皮肤护理,预防并发症。 17.出院患者应予以出院指导,床单做好终末处理。 高热 因外感六淫、疫疠之毒及饮食不洁等所致。以体温升高在39℃以上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表或在里。 一、护理评估 1、生命体征,伴随症状及生活自理能力。 2、心理社会状况。 3、辩证:表热证、半表半里证、里热证。 二、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1)按危重患者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高热期间应卧床休息。 (3)烦躁不安者,应实施保护性措施。 (4)对于时行疫疠引发的高热,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 (5)持续高热不退或汗出较多者应避风,及时更换衣被,用温水擦

急诊常见中医护理常规

---------------------------------------------------------------最新资料推荐------------------------------------------------------ 急诊常见中医护理常规 急诊常见中医护理常规及操作流程急诊科注: 人手一册,请各位熟记护理常规内容,掌握急诊常见中医护 理操作流程,以备检查。 目录一、中暑1 二、毒蛇咬伤2 三、吐血3 四、 暴泻4 五、食物中毒5 六、高热6 七、神昏8 八、晕厥证 9 九、痛证11 十、湿敷法流程13 十一、涂药法流程15 中暑中暑是夏季在烈日或高温环境下劳动,因暑热侵袭,致邪热 内郁,体温调节功能失常,所发生的急性病变。 一、临床表现人体在高温环境或暑天烈日下出现出汗、头 晕、头痛、神疲、胸闷、心慌、泛恶、少汗,甚至汗闭、高 热,严重者以神昏、抽搐、肢厥等为特征。 病位表里兼有,多在脾、心。 二、临证施护 1、生活起居护理⑴病室宜整洁,凉爽,安 静,通风良好,室温应偏低,保持在 20-22℃。 重症病人可以安排在有空调设备的病室内。 ⑵病人应松解衣扣,卧床休息,取平卧,保持安静,不宜 多搬动,以防止体位性低血压。 病床应设床栏,以免坠床等以外发生。 ⑶保持床单位干洁,病人汗出及时更衣,做好口腔护理和皮 肤护理。 1 / 3

2、辨证施护⑴暑湿表遏证: 身热少汗,头痛,头昏,疲倦乏力,胸闷不畅,苔白,脉濡数。 ①针刺足三里、关元、内关穴,隔姜灸神阙穴等;②可予以刮痧,取曲池、内关、大椎等穴。 ⑵暑热蒙心证: 高热无汗,面红耳赤,口干唇燥,渴而多饮,烦躁不安,神志不清。 舌红少津,苔黄,脉洪数。 可用冰袋,冰毯,冰帽,酒精或冰水擦浴的物理降温措施。 也可遵医嘱予冰水或盐水灌肠。 ⑶气阴两竭证: 面色苍白,汗出较多,呼吸浅促,四肢逆冷,烦躁不安,甚至神志不清,血压下降。 舌红或淡红,脉细数无力或数不清。 ①用温水擦浴,忌用冷敷疗法;②艾炷灸关元、气海、肾俞、百会等穴;③大汗者,用金银花、玄参、麦冬、甘草煎水代茶饮。 三、饮食护理给予清淡、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流质饮食,鼓励多饮清凉饮料,如绿豆汤、西瓜汁,淡盐水等,以清热解暑;忌食油腻及烟酒。 四、用药护理 1、按医嘱用药,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2、

中暑急救护理论文(共4篇)

本文从网络采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此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第1 篇:重症中暑中集束化护理的干预 中暑是指人体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中,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产热大于散热,使体内热能积累导致高热,以无汗、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的综合征10。重症中暑患者容易浮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病死率很高。集束化护理是集合一系列有循证基础的操作及护理措施,每一项干预措施经临床实践证实能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62 例患者进行护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般资料 将本院2022 年7—9 月和2022 年7—9 月收治的重症中暑患者62 例纳入本组研究对象,均符合重症中暑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 例。对照组男16 例,女15 例;年龄23~40 岁,平均年龄(±)岁;病程1~3d,平均病程 (士)d。观察组男17 例,女14 例;年龄20~38 岁,平均年龄(±)岁;病程1~3d,平均病程(±)d。本组

研究通过了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2 组患者均对本次治疗目的和治疗方法知情允许,自愿参预本次研究并主动签署了知情允许书。经过统计学处理,2 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病情、病程等方面无显著差异 (P >)。 纳入标准:①明确诊断为重症中暑者;②年龄20~40 岁,性别,民族,职业不限;③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④APACHEn 评分為12 分;⑤自愿参加,且签署过知情允许书者。排除标准:①普通中暑者; ②入院时已诊断为脑死亡和不可恢复的临终患者;③ 有精神病史者或者依存性差无法完成本研究者;④自动出院或者转院者;⑤围生期、晡乳期的妇女。 方法 2 组患者在接受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的常规护理和必要的心理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①人员分配:成立专门的护理小组,减少交接班,实行12h 上班24h 负责制,赋予患者全方位的护理,根据病情变化常与医生交流,制订合理的护理方案。②物理降温:患者在ICU 时,室温控制在20~24°C,湿度为40%~60%,可放置电风扇,增加空气对流,达到快速降温的效果;有条件者赋予亚低温治疗仪降温,将冰毯齐床头铺与床上,让

急诊科疾病护理常规

急诊科疾病护理常规目录 15.

气管插管患者护理常规 〕气胸护理常规 急诊科护理常规 一、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常规 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护理常规 三、心跳呼吸停止患者的急救护理常规 四、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急救护理常规 五、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常规 六、呼吸衰竭的急救护理常规

七、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护理常规 八、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的急救护理常规 九、大咯血窒息的急救护理常规 十、电击伤的急救护理常规 十一、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的急救护理常规十二、急性脑出血的急救护理常规 十三、急性心力衰竭的急救护理常规 十四、癫痫持续状态的急救护理常规 十五、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急救护理常规 十六、支气管哮喘的急救护理常规 十七、急性酒精中毒护理常规 十八、高血压急症的急救护理常规 十九、安眠药中毒的急救护理常规 二十、中暑的急救护理常规 二十一、溺水的急救护理常规 二十二、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护理常规 二十三、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护理常规

二十四、脑挫伤患者的急救护理常规 二十五、胸部创伤患者的急救护理常规 二十六、腹部外伤患者的急救护理常规 二十七、多发伤患者的急救护理常规 二十八、复合伤患者的急救护理常规 二十九、外科急腹症患者的急救护理常规 三十、骨折患者的急救护理常规 三十一、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护理常规 三十二、约束带应用的护理常规 一、心肺复苏护理常规 1 首先护士应独立或配合医师快速准确进行“ABC”步骤心肺复苏,即保持气道通畅、人工呼吸、建立人工循环。 2 尽快建立心电监护和静脉通路。立即建立2条静脉通路,复苏时首选取正中静脉,距心脏较近,可输入大量的液体。中心静脉可取股静脉,虽距心脏较远,但复苏抢救工作可以不必间断,并发症也较少。 3 对于发生室颤的患者应实施有效的非同步直流电除颤。 4 复苏给药途径应首选静脉给药,其次选择气管给药,遵医嘱

急诊科疾病护理常规知识点

急诊科疾病护理常规 第—节急诊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一、主动脉夹层急救护理常规 一、护理评估 1、既往病史,高血压病史。 2、痛痛的部位、性质、时间和程度。 二、护理措施 1、肯定卧床休息,吸氧。 2、心电、血压监测。 3、应用降压药时,应注意药物特性,硝普钠遇光易分解变质,应注意避光。 4、准时给予镇痛,使用镇痛药时,要注意药物不良反响,有无呼吸抑制。 5、准时依据血压改变,遵医嘱调整降压药的速度。 6、做好生活护理,协助翻身,协助排便,预防患者自主用力。 三、健康指导要点 1、以休息为主,活动量要循序渐进,注意劳逸结合。 2、嘱低盐低脂喝吃,并戒烟、酒,多吃新奇水果、蔬菜及富含粗纤维的吃物,以保持大便通畅。 3、指导患者学会自我调整心理状态,调控不良情绪,保持心情舒适,幸免情绪冲动。 4、按医嘱坚持服药,掌握血压,不擅自调整药量。 5、教会患者自测心率、脉搏,有条件者自备血压计,定时测量。 6、定期复诊,假设显现胸、腹、腰痛病症准时就诊。 7、指导患者家属给患者制造一个良好的身心休养环境。 四、本卷须知 1、测量血压时,应同时测量四肢血压,以健侧血压为真实血压。 2、硝普钠应现用现配,超过6h应重新配制。 二、中暑急救护理常规 一、护理评估 1、生命体征神志,皮肤颜色、温度、湿度,受伤的环境,停留时间,劳动强度,病人的心理状态。 2、中暑的程度 〔1〕先兆中暑:体温>37.5℃,显现头晕、眼花、胸闷、心悸、注意力不集中。

〔2〕轻度中暑:体温>38℃,面色潮红或惨白、皮肤湿冷、脉细弱、血压下降、心率加快。 〔3〕重症中暑:高热体温>40℃,嗜睡、昏迷、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呼吸加快、心率加快。 〔4〕热衰竭表现腋温高,周围循环衰竭、晕厥、神志不清。 〔5〕热痉挛表现体温正常、阵发性肌肉痉挛、少尿。 〔6〕热射病表现剧烈头痛、头晕、烦躁不安、意识障碍。 二、护理措施 1、降温。脱离高温环境,置病人于阴凉通风处。 〔1〕轻度中暑者,口服清凉含盐开水等。 〔2〕重度中暑者,脱去衣服,用冷水、冰水或乙醇擦浴全身、X肢体,加速散热。头部放置冰枕或冰帽,大血管处置冰袋。必要时冷盐水灌肠。 〔3〕空调室内减少人员走动。 2、放开静脉通道,遵医嘱用药。 3、观察病人有无脱水及电解质紊乱表现,假设有肌肉抽搐或痉挛,应加快输液速度,并可输入血浆或血浆代用品,以改正体内水分及盐类损失过多导致血容量缺少而引起的休克。 4、年老体弱的病人输液速度不宜过快,以防发生肺水肿。 5、预防并发症。 6、留置尿管,记录尿量。在输液过程中如尿量少,应限制液体入量,预防高血钾的发生。 7、对热痉挛患者,轻者多喝含盐喝料,24h内口服水5-6L,加吃盐 20-30g,重者积极补钠及水分,直至血压恢复正常。 8、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呼吸衰竭者依据医嘱注射呼吸愉快药,如有呼吸停止倾向,应做好气管插管及人工呼吸的打算。 三、健康指导要点 1、高温下保证足够的入量,加强营养,保证足够的清凉喝料。 2、介绍预防中暑的常识。 四、本卷须知 1、注意保持室内通风,保证病人足够的休息。 2、注意病人皮肤护理,格外对昏迷病人应按时翻身,预防皮肤压疮。 三、严峻心律失常急救护理常规 一、护理评估 1、有无既往病因。 2、心律失常原因,包含心室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心房发抖、心室发抖及二度、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3、监测心电图,推断心律失常类型。

中暑患者的急诊处理及护理体会

中暑患者的急诊处理及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对中暑患者的急诊处理及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中暑患者进行急症处理方式以及临床护理观察,从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变化、病情症状以及急诊处理等方面为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降低患者的中暑症状,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结果50例中暑患者在经过1~30d的全面护理(包括急诊处理)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7.6±0.9)d,均恢复健康。结论为中暑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临床护理,需要根据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临床表现,有针对性的实施护理,调整患者体内的电解质、酸碱及身体水分的异常变化。 标签:中暑患者;急诊处理;护理体会 中暑是由于周围温度过高、空气水分含量高、空气闷热的环境影响的作用下,主要的临床表现以身体体温调节神经系统功能型障碍、身体电解质含量损失过多和排汗功能性障碍等方面。患者可能出现排汗异常、昏迷、休克、皮肤干燥、高烧或者头胀头晕等症状。根据相关研究指出,中暑患者的死亡率高达5%~25%,所以需要对于中暑患者的急诊处理以及临床护理工作进行观察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中暑患者进行急症处理方式以及临床护理观察,从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变化、病情症状以及急诊处理等方面为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50例患者经过急诊科严密的诊断后确诊为中暑,且临床症状与中暑的临床表现一致(排汗异常、昏迷、休克、皮肤干燥、高烧或者头胀头晕),均符合本次临床护理的观察标准。50例中暑患者有21例男性,29例女性。年龄为20.2~55.7岁,平均年龄为(35.3±0.4)岁,且部分患者身体患有其他疾病,患有心脑血管疾病5例,高血压3例,其他类型疾病有4例,50例中暑患者在病发后,我院收治的时间为1~24h。 1.2方法急诊处理:当患者送到医院进行急救时,需要将患者的衣服松开,用5%~10%冰块含量的水浸湿毛巾,为患者的身体进行降温,然后为患者在额头、背部、腹股沟、腋下等部位放置冰袋,为了防止冰袋冻伤头部,可以在头部放置冰帽或用毛巾包裹冰袋,避免冰袋直接与患者的身体接触,出现冰块冻伤患者皮肤或器官的现象[1]。注意冰袋不能放置患者的脚部和小腹部位,避免发生意外现象。用温水浸湿毛巾,帮助患者清洁背部及四肢,同时为患者进行按摩,降温擦拭患者直到肛温小于38°左右,即可停止擦拭,患者降温擦拭的顺序依次为上肢-颈部-肩部-外侧手背-背部;为患者进行背部擦拭使要注意从患者颈部一直到臀部;在为患者进行降温擦拭时,用毛巾擦拭患者身体皮肤,同时要为患者进行按摩,防止患者的四肢及躯体出现肌肉僵硬,避免擦拭部位血管出现剧烈收缩的症状,可能引起患者皮肤青紫[2]。上述急救方式未取得效果时,可对中暑患者使用4℃~10℃生理盐水进行洗胃或是灌肠,同时需要根据主治医师的方式进行静脉滴注,遵医嘱为患者提供药物服用,例如将克林霉素加入生理盐水中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