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旅游景区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最新版旅游景区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最新版旅游景区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旅游景区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1...

一、项目概要.....................................................................................1...

二、项目建设性质............................................ 1..

三、项目开发单位概况....................................................................2...

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2..

五、项目建设理由.............................................................................3..

六、项目建设内容.............................................................................3..

七、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4..

八、项目建设进度.............................................................................4..

九、效益分析.....................................................................................4...

十、结论.............................................................................................5... 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6..

一、自然历史背景.............................................................................6..

二、社会经济背景.............................................................................6..

三、文化发展背景.............................................................................7..

四、建设特色旅游名县的发展背景................................................8..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9.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9...

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 0 第四章资源评价................................................................................1 2.

一、资源分类 ............................................ 1.2.

二、主要景点简述...........................................................................1 4

三、资源评价 ............................................ 1.7.

第七章项目推广策略.........................................................................1 9

一、推广模式 ............................................ 2.9.

二、促销措施 ............................................ 2.9.

三、节庆活动 ............................................ 3.0.

第八章资源及生态保护方案............................................................3 2

一、资源保护.................................................................................3 2.

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3 2 第十章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及建设期安排..................... 3. 5

一、投资估算 ............................................ 3.5.

二、建设投资估算...........................................................................3 5

三、资金筹措 ............................................ 3.7.

四、招商引资规模及策略...............................................................3 7

五、建设及开发期安排....................................... 3..8

六、资金使用安排...........................................................................3 9 第十三章附图.....................................................................................4 7.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要

1、项目名称

某某县某某山旅游景区开发项目

2、项目开发单位

某某县某某乡人民政府

3、项目法人代表

孙,某某乡人民政府乡长

4、项目区概况

某某山旅游景区位于某某县城西北部37 公里处,距305 省道北部 5 公里,与铜川市的宜君县和印台区交界。范围包括某某乡全境11 个行政村的38 个自然村,面积69.8 平方公里。

本景区是某某县保存最完整的自然景观之一,其山体最高峰为某某县最

高处,区内古树称奇,山顶绕云,山体披绿,山泉涌突,小河奔流,有十二

盘、九眼泉、马刨泉、四县圪塔、贺郎担山等二十八处自然景观,其景观、

景致特色及视觉效果蔚为壮观,是一处集山、水、民俗、宗教、休闲、度假

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本区由一条沿山体的循环线路贯穿起来,沿途设观景台及出入口。游客

既可以在观景台观赏某某山的壮美景色,也可以由循环线进入主要的景点,

观赏行云流水、聆听历史典故,采摘山上野果、体验朴素民俗。

项目区以山水自然景观为主要市场卖点,以某某民俗的深度体验和度假

休闲为次级市场吸引点;将成为某某县县旅游的龙头。

二、项目建设性质

1、项目性质

新开发旅游项目

2、开发地点

某某县某某乡

三、项目开发单位概况

项目建设单位某某县某某乡人民政府是负责本辖区社会事务的行政管理

机构,其主要职能是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和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

定和命令,发布决定和命令;执行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

算,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和财政、

民政、公安、司法行政、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等。全乡辖11 个行政村38 个自然村,有人口12012 人。

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中国旅游业发展" 十一五" 计划和2015-2020 年远景目标纲要》

2、《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陕政发〔2009)48 号

3、《某某县" 十一五" 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4、《某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十一五" 规划纲要》

5、国家计划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试行管理办

法》

6、国家计划委员会、建设部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

二版)》

7、国家计划委员会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编写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8、《某某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9、《关于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的倡议书》

10、《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11、某某县委、县政府2009 年9 月3 日某某山现场办公会议纪要

12、某某县委、县政府2010 年工作要点

13、《某某县志》、《某某乡志》

14、某某乡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和统计数据

五、项目建设理由

1、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需要

某某乡旅游资源赋存多、品位高,多数仍“深在闺中,不为人知”,在发展上需要加大资源转换力度,审时度势,旅游活乡,利用资源进行旅游景区

的开发建设,加快经济建设步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某某乡

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

2、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需要

利用某某乡具有独特性、品味高的旅游资源,对某某山进行景区开发建

设,一方面实现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某某乡的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有利于某某乡旅

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了区域经济和社会环境发展的双赢。

3、旅游业的综合带动效应

近年来某某乡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但是主要表现在第一产业的快

速发展方面,第三产业发展速度仍然较慢。发展旅游业,可以带动住宿餐饮

业、商品销售业、交通运输业、文化产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文化

宣传、招商引资、区域合作等活动,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某某乡经济

的快速发展。

六、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组成:本项目由景点建设、市场启动、服务设施和道路建设等组成。

1、景点建设项目:包括各观景点及观景台、民俗文化体验中心、娱乐休

闲区建设。

2、市场启动:包括游览路线广告牌、市场促销、人员培训费。

3、基础设施:包括游客接待中心、医疗救护所及配套、给水排水设施、

电力电讯设施、公厕等环卫设施、其它设施。

4、道路建设:景区内部主干道路、景区与外部连接的道路改造、游览步

道以及停车场等附属设施。

七、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

项目投资总额6000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5570 万元,项目建设其他费用230 万元。

资金筹措:拟申请上级财政支持1000 万元,招商引资4000 万元,群众自筹570 万元。

八、项目建设进度

某某山旅游景区开发项目分三个阶段进行,边开发边运营,梯级式循环

发展。

2010 年:项目立项宣传

2010—2011 年:进行景点基础设施建设。

2012—2013 年:完成接待服务设施建设。

2014—2020 年:完成全部建设项目,旅游产品服务全面达标,进入良性

循环发展。

九、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本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 ,所得税前% ,均大于行业基准

收益率10%;财务净现值(Ic=10%)所得税后万元,所得税前万元,均大于零。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年,所得税前年。

2、社会效益

(1))项目开发后,对维护某某乡良好的生态环境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2))项目开发将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增加当地村民收入和政府的财政收入;带动某某乡其他产业的发展。

(3))项目实施将改善区域的基础设施状况,丰富群众精神生活,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

十、结论

某某山旅游景区开发建设项目符合产业发展总体态势,旅游区开发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经过实地调查和分析,研究了项目的自然、社会、经济、

历史、文化等状况,报告基础科学、可靠,市场前景广阔。

通过对某某山旅游景区游客市场规模预测、项目产品的效益分析以及对

环境评价的实证分析,项目投资效果好、风险较小、经济效益高,注重带动

相关产业的发展,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建议尽快实施。

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

一、自然历史背景

某某山得名可考证资料为唐代,诗圣杜甫有诗云:“天路牵骐骥,某某引栋梁”,另据乾隆二十七年重修云鹤宫歌舞楼台碑纪“邑(某某)西北四十里

而遥,奇峰突兀,层峦叠嶂,为一方形胜某某山,, ”,可想而知某某山之名源远流长,山上山下有十二盘、九眼泉、马刨泉、四县圪塔、贺郎担山等自

然景观多处,有“二十八景绕某某”之说。直至1962 年以前,曾“庙宇辉煌,松杉古郁。每当曙光东启,云霞互映,秀峰金碧,漂渺方涛中,如俊鹤摩天,

状觉临海倒挂日,南琼室犹未足,仿佛奇鹿也”。某某山之巅中峰称神峰,海

拔1580 米。西峰称“四县圪塔”,古人常曰“鸡叫一声听四县”。山内年降水量660 毫米,年平均气温16℃,山顶常常云环雾绕,阴雨前有白云压在山顶,是当地群众的预报台,百姓有“北山戴帽,长工睡觉”之谚语。山坡松苍柏

翠,草异花奇,四季如画如诗。春季连壳、玛茹、山桃、山杏,百花初绽,

红、黄、白、绿交相辉映,若少女展示新装;夏季,刺槐、狼牙刺、紫藤诸

花盛开,蜜香扑鼻,游人如入仙境;秋季霜叶红遍山野,层林尽染,若天降

巨幅绫罗彩缎;冬季,松林更显翠绿,风起如碧波汹涌,雪落若素裹银装,

处处翡翠。山下有千年迎客松长臂伸展,两千年古槐千姿百态,某某河水微

波荡漾,沿河有史前人类遗址,磨石沟三水库鱼翔蟹泳,游人或上山登高望

远,观景聊天,或下水摸鱼捉蟹,休闲垂钓,皆可深深体会到大自然鬼斧神

工打造的无穷奥妙,倍觉心旷神怡,精神焕发。开发某某山旅游是人们对回

归自然的向往。

二、社会经济背景

某某乡因某某山而得名,建置历史悠久,明代万历年间曾为庆云乡修仁

里,解放以后,1951 年曾在段塬村设乡政府,1956 年迁至北圪塔村为管区,1958 年改为北圪塔人民公社,1962 年公社迁至云鹤宫(某某庙)旧址,改称

某某人民公社,1984 改为某某乡人民政府。现辖11 个行政村38 个自然村48 个村民小组,人口12012 人。辖区面积69.8 平方公里。某某山旅游景点几乎遍布某某乡全境,可形成50 公里的旅游大环线。全乡产业以苹果为主,面积已达13000 亩,年产苹果 1.9 万吨,粮食作物 1.1 万亩,年产350 万公斤,

畜牧业也较发达,牛存栏已达4000 多头,羊存栏5000 多只,生猪年饲养量

达5000 多头,人均纯收入已达到3500 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9 年已达到3300 万元,全乡生产总值2009 年已达到8200 万元。社会事业已得到长足发展,油路、水泥路实现了村村通,可直达某某山底的山岔村,饭店、旅馆、

农家乐已多处办起,为某某山景区开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文化发展背景

全乡有初级中学、中心小学、中心幼儿园各 1 所,4 年制小学8 所,共有在校生1800 多名,建有乡综合文化站一所。11 个村中有9 个村拥有锣鼓队,其中郭畔锣鼓队最为驰名,称“蟠桃锣鼓”,已加入陕西省打击乐学会;

有5 个村拥有自乐班,其中实力最强的是中塬自乐班,拥有流动舞台和剧装

价值 6 万元余元,可出外演出本戏。有 6 个村拥有社火,其中以北圪塔村的

跑马最为驰名,有60 多人的马队,多种传统套路已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有4 个锁呐队,可应酬大型文化活动调演和红白喜事。

三月初八古某某庙会,起源于云鹤宫修建之时,虽经历史沧桑,但从未

中断“香火” ,每年从农历三月初四开始,初八结束,有社火、戏曲、杂技、

歌舞等轮番表演,有各种小吃、山货、牲畜、百货、小商品交易。整个庙会

彩旗飘舞,锣鼓喧天,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某某自古有刺绣、剪纸、书画、土织布、花馍等民间艺术流传甚广,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