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技巧情感分析

诗歌技巧情感分析
诗歌技巧情感分析

第二节 技巧情感分析

一、考纲解读

“分析技巧”与“情感主旨”构成我省诗歌鉴赏技巧情感类题目。“分析技巧”一般要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艺术手法三类,并要从诗歌的整体构思、诗歌的艺术技巧方面来解答。“情感主旨”主要突出诗人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志向追求、生活经历。

二、热点导图

三、命题类型

1、分析技巧类

[题目形式]

(1)本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艺术技巧)?

(2)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表达技巧)。 (3)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4)这首诗(某某诗句)在写景(抒情、描写人物、景物)上有什么特点? [应对策略]

(1)明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说理由: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使用这种手法。 (3)析作用: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术语概念]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2)表现手法:

A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对偶、设问、反问、双关、谐音、反语、通感、排比、反复等。

B .抒情手法: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②间接抒情:借景(物)抒情、触景生情、乐景写哀、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

C.其他方法:①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②虚实结合(虚实相生、由实到虚、由虚到实);③正侧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④点面结合(以点写面、以面写点);⑤远近结合;⑥抑扬结合(先抑后扬/欲扬先抑、先扬后抑/欲抑先扬);⑦褒贬结合(似贬实褒/寓褒于‘贬/正话反说、似褒实贬/寓贬于褒/反话正说);

⑧明暗结合;⑨声色结合;⑩细节描写;⑩比兴;⑩白描;⑩工笔;⑩象征;⑩对比;⑩衬托(正衬、反衬);⑥烘托;⑩渲染;⑩用典;⑩铺陈;①联想(想象);⑩以小见大。

[题型示例]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春雪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问题:简要赏析三、四句运用修辞手法的妙处。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修辞的判断以及修辞作用用的分析,这是中招考查古诗名句的常见题型,考生凭借自己对修辞的积累,一般都不难写对这类题。从“嫌”和“故”二字不难判断出修辞是拟人,描写对象是白雪,结合诗歌内容,写出白雪特点即可。

答案:三、四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白雪描绘得美好富有情趣,表现了它带给人的欣喜之感。白雪等不及春色的姗来迟,特意穿树飞花,装点出一派春色,突出了雪通人心的灵性。

2、情感主旨类

[题目形式]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3)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4)本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

[应对策略]

(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

(3)抒发了什么情感。

[题型示例]

欣赏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丰乐亭游春①(其一)欧阳修

绿树交加山乌啼,晴风荡漾落花飞。

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注】此诗作于庆历七年,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的第年。丰乐亭在琅琊山幽谷泉上,距醉翁亭不远,为欧阳修所建。

问题: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这首诗中出现了“绿树”、“鸟啼”、“晴风”和“落花”

等意象,鸟呜于绿树之间,落花在晴朗的天空中飞舞,太守流连其间,饮酒作文,人与自然相处,多么和谐的景象。根据学习古诗的经验,描写自然美景的,表达热爱自然之情。

答案:表达了诗人珍惜春天、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四、每日一考

赠从弟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凤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全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五、巩固作业

1、分析技巧类

早行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注】“驼褐”指兽毛制成的衣服。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节选),回答问题。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这段文字中,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2、情感主旨类

野池王建

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乔。

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蜒上下鱼东西。

诗句“蜻蜓上下鱼东西”表现作者怎样的情感?

玉楼春戏赋云山辛弃疾

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常时相对两三峰,走遍溪头无觅处。西风瞥起云横度,忽见东南天一柱。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旧住。

下面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是写青山为浮云所遮盖,下片写重睹青山。

B.上片后两句式写执着寻觅“常时青山”的青山终有结果。

C.下片的前两句写浮云散尽青山重见的自然景观。

D.这首词描写了自然景物的变化过程。

下面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前两句使用拟人手法,很容易使人想到词人喃喃自语的情态。B.词的上片透露出了词人遗憾的心情,而下片则反映了词人喜悦之情。

C.词的最后两句式以老僧之喜衬托词人之喜。

D.这首词格调雄浑粗犷,清新活泼,反映了词人积极乐观的一面。

参考答案:

[每日一考]《赠从弟》

解析: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又如此的刚劲!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诗人把松柏放在恶劣的环境,通过描画它与狂风、冰雹的搏斗,突出了松树的经寒不衰、凛然正气的品质、形象。以松柏托物言志,勉励他的堂弟要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即使处于乱世也要有一种坚定的人格追求。

答案:象征手法。全诗借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自喻高洁、坚贞的情怀,在自勉中也勉励从弟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

[巩固作业]

《早行》

[解析] 按“什么手法”、“如何运用”、“效果如何”三步组织答案。

[答案] 主要用了反衬手法(第一步)。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第二步)。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第三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解析]作答此题,如果用记叙文中环境描写作用作答此题就很容易,想到当时狂风破屋的天气,结合作者当时愁苦的心境,联系下文“屋破漏雨”,我们不难总结出环境描写的作用是渲染凄苦的氛围,衬托诗人愁苦的心情,为下面内容作铺垫。

[答案] 渲染凄苦的氛围,衬托诗人愁苦的心情,为下面内容作铺垫。

《野池》

[解析] 抓住诗句“蜻蜓上下鱼东西”中的“上下”、“东西”,分析出自然界的动物的自由处在,从中可以想像到诗人对那种生活的向往之情。

[答案]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

《玉楼春》

[解析]此题考查对词的内容理解能力。B项理解不正确。词的上片有一句说“走遍溪头无觅处”,已直接指出寻觅并无结果。点拨:作答本题,首先在读懂词的大意,然后看选项,可将选项逐一带到词中去对比,找出说法相悖的项即可,

[答案]B

[解析]D项赏析有误。其中“雄浑粗犷”与“清新活泼”不是同类格调。本词风格是朴实自然、清新活泼。

点拨:注意了解诗词的相关知识,学会鉴赏诗词的基本方法。

[答案]D

诗歌情感分析

诗歌情感分析 ——诗歌阅读考点复习 教学目标: 1、了解诗词常见情感。 2、学会“五步法”初定情感。 教学重点:学会“五步法”初定情感。 教学难点:根据题材初定情感。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透视考点,明确目标 师:同学们,这是部分地区中考诗词赏析的一些试题。大家观察一下,根据考察的侧重点谈谈你的发现。 师:大家回答得很好。今天,我们就一起进行“诗词情感分析”题型的探究。 师:《2017盐城市中考说明》对诗词赏析提出了要求。请大声朗读。 师:根据这一考点要求,老师为你们制定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大声读。 二、温故知新,积淀情感 师:我们首先结合课内所学诗词,分析一下诗词的常见情感有哪些。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棒,看来你们对这些知识点已经能够熟练掌握,所谓温故知新,相信你们今天的知识点也能掌握。 三、讲解新知,指点迷津 师:如果是课外诗词,你能这么快速地说出情感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要掌握常见的初定情感的方法。 (一)看诗词题材。(齐读:根据诗词的题材初定诗歌情感) 1、一般情况之下,同一种题材的诗词,其情感往往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寻的,所以我们可以从诗词的类型出发,去猜测其情感内容。诗词按照题材可分为以下几类:咏史怀古类、思乡送别类、山水田园类、边塞征戍类、咏物言志类。 生思考后出示答案。 2、如果我们能快速确定诗歌题材,对于定位诗歌情感是很有帮助的,解题的针对性也会增强。再看刚才的题目。 3、送别诗:惜别、不舍、关切、担心、劝勉…… 二、看诗词意象(第二种方法是根据意象或情语初定情感,齐读) 1、什么是意象呢? 明确:指包含着主观情感的客观景物或事物。 许多传统意象有着相对稳定的表意功能。下面列举了几个常见意象,出示: 月、雁、水、丝、梧桐、柳、菊、梅、…… 你能说说这些意象通常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吗? 2、补充内容,自由朗读。 3、至少即我们要分析是乐景还是悲景,是乐情还是悲情。进而把握诗歌情感。再看刚才的题目。意象:阳关,多为伤别之意,怀念征人为多。 三、看情语(第三种方法是根据意象初定情感,齐读) 1、什么是情语 2、找出下面的情语,说出诗词的情感。 3、出示例子并分析。“宦”:仕途失意,“羁思”:羁旅漂泊的愁思,“凄凄”:倍加凄凉。 4、分析情语:泪未干,功名,行路难(悲情,与功业难建有关) 四、看诗词作者(第四种办法就是抓住诗词作者) 1、一般情况下,同一作者,在某一时间内,由于经历的原因,其情感往往是一定的,比如李白,他文章风采名震天下,后因不能为权贵所容,在京仅两年半,就不得不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因此,这个时期的他的作品的情感内容往往是怀才不遇的苦闷,如作品《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行路难》。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比如“陆游”“杜甫”“陶渊明”“李清照”“李煜”“苏轼”等,请你任选一例,结合其经历和作品谈谈占主体地位的情感内容。

诗歌鉴赏分析思想感情教案

诗歌鉴赏分析思想感情教案 高三语文组 013.3.25 这类题目一般设置为“简析这首诗的思想感情”“简析××句的意境特点”“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等,是让我们通过对诗歌的整体感知,把握作者在诗歌中透露出的思想、心情、志向等等。 回答这样的问题,我们首先应看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都有什么特点。那么,什么是意象呢?意象物象,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物象就是自然界中的所有事物,而意象就是这些物象里面的一个。为什么又叫它意象呢?那是因为物象一经作者选取,它的身上就附着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物”。因而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事物。我们在把握诗歌中的意象的同时还应该掌握一些它们经常包含的感情,或者说是它们的特点。如杨柳――惜别、月亮――思念、落叶――失意、大海――开阔、春风――得意、秋风――肃杀、流水――叹息、古迹――怀旧、梅花――节操??答题时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然后思考由这样的意象构成的意境会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什么是意境呢?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感与诗中所描绘的

自然景物、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如果把意境比作一片云,那么意象就是这片云中的一个小水滴。意境的特点取决于作者所选意象的特点,答题时用两个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的双音节词即可,常见的有雄浑阔大、清丽淡远、凄凉萧瑟、肃杀悲凉、秾丽美艳、孤寂冷清等等。 最后我们可以根据意境的特点揣摩出诗人此时的心情。古人云:诗言志。作者写诗的目的在于映射出作者当时的思想、心情。另外,要准确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就必须做到知人论世,了解写作背景,其中考题中诗歌的写作背景常常出在诗歌的序文或诗歌后面的注释中,因而,我们在解答思想感情题时,除把握意象和意境特点外,还必须高度重视序言或注释中所说明的内容。答题时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这类试题一般的答题思路: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意境特点――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 新晴野望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唐代诗歌情感分析(练习附答案)

唐代诗歌的情感分析 一、赠友别离诗 1.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唐·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2.说说诗中哪个词最富表现力,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待储光羲不至唐·王维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要欲闻清佩,方将出门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注]要欲:好像清佩:古人佩戴在身上的玉器。走路时会发出清脆的碰撞声。 了自:已经明了空复情:自多情 2.全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细节来表达这种感情的? 二、思乡怀人诗 3.逢入京使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诗人为何“泪不干”?联系全诗试作解说。 4.旅次朔方唐·刘皂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2.从“却望并州是故乡”看,诗人是怎样的一种心境? 三、边塞军旅诗 5.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三、四两句是写征人的心理设想,从语气上看,这位军人的胸襟是,但表达的感情却是、(用两个双音节词回答)柳宗元说:“嬉笑之怒,甚于裂眦;长歌之哀,过于痛哭。”联系诗句简述这两句诗的表达技巧。

6.塞下曲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写出了怎样的情形?诗篇表现了戍边将士何种情怀? 四、田园山水诗 7.过分水岭唐·温庭筠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爰一夜声。 1. 全诗描写的对象是而“”一词总领全诗,堪为“诗眼”。 2 .试说诗人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自己真切感受的? 8.山中留客唐·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道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诗人山中留客的理由有几点?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五、咏史怀古诗 9.越中览古唐·李白 越王勾践灭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1.这首咏史诗运用的最主要的艺术手法是,诗人“览古”意在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10.途经秦始皇墓唐·许浑 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 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 1. 试述“崩”字在文中的含义及诗人借之抒发的感情。 六、哲理诗 11.乐游原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注:乐游原,长安西南,地势高,可俯视长安城。 1.诗人“驱车”是因为,“登古原”是为了。 2.说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诗句中包含着怎样的哲理?

高三语文第7讲:诗歌情感分析(教师版)——纪文

第7讲诗歌情感分析 “鉴赏思想感情型”题常见的设问方式 1.这首诗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2.诗歌××句(联、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3.结合诗词的感情,印证前人的评价。 4.试比较两首诗歌中的不同情感。 把握诗歌情感的“五看” 一看标题 二看作者 三看注释 四看问题 五看内容(寻诗眼、品意象) 鉴赏诗歌的情感要从多角度(标题、作者、注释、问题、诗眼、意象、题材等)入手,每一个角度要相互关联,不能孤立对待。 答题时要注重用词准确和专业,并且要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规范答题的常用格式 ①抒发……的思想感情 ②反映……的社会现实 ③表现……的情趣 ④寄托……的情怀 ⑤表达……的追求

⑥流露……的倾向 ⑦发出……的感慨 ⑧袒露……的心迹 答题步骤: ①先点出作者的感情(什么感情?用四个字或两个字的词) ②通过什么来表达感情(联系诗歌的事物、景物来回答,也可以理解为对于诗歌内容的概括或翻译) ③表达感情的特点、方法(直抒胸臆、委婉含蓄、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衬托等)不引诗不答题 譬如回答诗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除了将这种思想感情的名称答出之外,还要根据上下文回答作者为什么有这种感情;回答诗句所用表现手法时,要尽量分析各个意象在这种修辞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这种手法的好处。联系诗文作答是鉴赏分析的必然步骤。 1.掌握几种常见的诗人情感类型以及答题术语。 2.难点是结合诗句分析作者情感。 例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江城子病起春尽 陈子龙[注] 一帘病枕五更钟。晓云空,卷残红。无情春色,去矣几时逢?添我几行清泪也,留不住,苦匆匆。 楚宫吴苑草茸茸。恋芳丛,绕游蜂。料得来年,相见画屏中。人自伤心花自笑,凭燕子,舞东风。 [注]陈子龙:明末文学家,本诗大约作于南明福王朝灭亡后一年。 8.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5分) 解析:结合注释和语境去分析。对诗歌主旨情感的把握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一要从诗人所

高考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一.高考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 忧国忧时 1.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2. 反映别离和战乱的痛苦 3. 同情人民地疾苦 4. 对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建功报国 1. 建功立业的渴望 2. 保家卫国的决心 3. 报国无门的悲伤 4. 山河沦丧的痛苦 5.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6.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7.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 思乡怀人 1. 羁旅思乡之情 2. 对亲人友人的思念之情 3. 边塞思乡之情 4. 闺中怀人之情 ●长亭送别 1. 依依不舍的留念 2. 情深意长的勉励 3. 坦陈(吐露)心志的告白 ● 生活杂感 1. 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2. 昔盛今衰的感慨 3. 借古讽今的情怀 4. 青春易逝的感伤 5. 仕途失意的苦闷 6. 告慰平生的喜悦 二.六种答题模式: (一)分析意境型: 1. 提问方式:此诗有什么样的意境?表现了怎样的画面?诗人通过什么景物表达自己的感情?

2. 答题步骤: ① 描写初始中展现的途径和画面(翻译——忠于原文)。② 用4个字概括景物营造氛围特点(以下4组)孤寂冷清;萧瑟凄凉;雄浑壮阔;恬静优美+明净炫丽。③ 回答表现诗人什么感情(先答原因,后答感情)。 3. 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时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① 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的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滩上静睡不动。② 这是一幅明净炫丽的图景。③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二)分析技巧型: 1. 提问方式:怎样的表现手法?怎样的艺术手法?怎样的技巧(手法)?怎样抒发感情的? 2. 答题步骤: ① 明确告诉其手法。② 结合诗句证明为什么。③ 运用这种手法有效地表达出因---而产生的---情感。 3. 答题示例: 早行陈与义 露侵骆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问:此时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① 主要用了反衬手法。② 天位方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③ 两处反衬都突出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漂泊引起的孤独寂寞。 (三)分析语言型: 1. 提问方式:此诗有什么语言风格,语言特色,艺术? 2. 答题步骤:

古诗情感分析教案

古典诗歌情感分析技巧 张玉红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评价诗歌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掌握诗歌思想感情的鉴赏技巧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热爱中国古典文化 教学重点:掌握分析思想感情的方法技巧 教学难点: 解读诗歌内容 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探究归纳讲练结合 5、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课 中国史诗的王国,从《诗经》到《楚辞》,从汉乐府到南北朝的山水诗,从唐诗到宋词,诗歌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难怪高考一直把诗歌鉴赏做为重点考查的内容。那么怎样增加考场胜利的因素呢? 《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二、高考回眸(ppt) 1、展示近三年辽宁高考诗歌鉴赏题,学生探讨考 题的类型,重点考查的内容,尽力发现相同的 问题。

2、总结:两年考题直接考查了思想感情,一年间接 考查的思想感情,可见,思想感情的考查是必 考的重要内容。 三、解读考纲(ppt)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分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E级) 四、复习回顾(ppt) 1、古诗题材分类 2、古诗情感术语 五、技巧点拨 1、审视标题,明情感倾向。(ppt) (1)诗题揭示写作时间、地点、对象、事件等。 例:《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京口北固亭怀》练习:《宿济州西门外旅馆》 (2)诗歌题目流露作者的情感倾向。(ppt)例:《书愤》《春夜喜雨》《征夫怨》 练习:《长门怨》(ppt) 2、分析意象,明情感载体(ppt) (1)、传统固定意象,燕、梅、菊、竹等。 练习:《云安九日》(ppt) (2)、非传统意象,一般的景物。

高考诗歌情感分析

高考诗歌情感分析 一、课前热身 1.(2014年广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望江怨送别 [清]万树 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①。愁云音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 去早。 【注】①杪:树梢。 (1)这首词的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送别场景?(3分) (2)怎样理解“怪人催去早”?请结合全词分析。(4分) 【答案】 (1)前四句描写了一幅缠绵婉恻又悲凉寂寥的送别场景:友人乘舟远行,词人伫立江边,春水渺茫,行舟远去,愁云惨淡,小舟渐行渐远,最后惟见比沙鸥还小的点点白帆。(春天的傍晚,词人在江别送别友人,看着前方江水渺茫,友人的扁舟渐行渐远;天边浓云片片,帆船越行越远,比沙鸥还要小,词人心中不觉愁云惨淡。)作者以景衬情、含蓄蕴藉地将离别时难舍难分的情绪表现韵味十足。 (2)词人目送友人扁舟渐行渐远,不忍离开;天边愁云片片,帆船越行越远,比沙鸥还要小。而此时夕阳还有“一竿红”,词人不禁心中生恨,怪催促者催着要早早离开,使自己不能和友人多聚片刻。全词没一句言离别,一“怪”已使诗人的离别之情渲染到了极致,反常心理正好表达了(反衬)诗人对友人浓烈的不舍和留恋,足见两人友情之深。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赏析作品描写艺术和思想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D。鉴赏材料选自我国清代著名词曲家万树的《望江怨·送别》。 万树(1630-1688),字红友,一字花农,号山翁、山农,明常州府宜兴(今江苏宜兴县)人。他才思敏捷,学识明达,工词善曲,不仅是词学家,而且是著名戏曲文学作家。万树少年时即遭变乱,嗣后家境清寒,长期飘泊四方,历在山西、陕西一带游历。清顺治年间以监生游学北京,未得官而归。康熙年间入两广总督吴兴祚幕府作幕僚,一切奏议皆由其执笔,闲暇时作剧供吴家伶人演出。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终以怀才不遇,忧郁积劳成疾,拜辞吴兴祚回乡,不幸病死于广西江舟旅途中,终年仅58岁。 万树是我国清代著名的词曲家,词曲风创新,硕果累累,其新编的《词律》对中国词坛的贡献尤为巨大,影响深远。 万树送别词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淡雅含蓄、情景交融。《望江怨?送别》这首词运用比兴手法,以景衬情、含蓄蕴藉的表达效果更加明显。全词虽没有一句言离别,但所描绘的景致,将离别时难舍难分的情绪表现得缠绵婉恻,韵味十足。 分析题目:《望江怨·送别》顾名思义为一首送别词。以“送别”为主体的诗词,多为缠绵不舍之情。 分析词句:抓关键意象。词中“春江”“残照”交代了送别的地点和时间,“断送扁舟过”可见行人已远行;“愁云”“恨”可看出词人送别时的愁情别恨,最后一句“怪人催去早”,

专题09 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 (解析版)

专题09 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 ★★考点解读★★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分析诗歌的意境等。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感情主要包括:1.理解诗歌语句的意思,根据诗歌的主要内容,分析其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总结诗歌的主旨;2.分析诗歌所反映的社会现实;3.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积极意义或局限性。 ★★技巧点拨★★ ?答题思路 一、抓住情感语言,掌握情感基调 1.抓住两种“情语”: (1)直接找出显性“情语”;(2)细心寻找隐性“情语” 2.知道“情语”出现的位置:像直接“情语”,多出现在标题、开头、结尾处,在特殊情况下中间及小序 中也会出现。像隐性“情语”一般藏在写景叙事绘人的文字中和诗的中间位置,有时也会出现在注释中。 必须盯紧这些关键“部位”。 3.关注“情语”表达的特殊性:正常情况下,诗人用什么情语,就表达出什么情感,但有时会用隐晦、曲 折、反语的方式表达,如用了“喜”字,就不一定真的表达“喜悦”之情,可能是反语。因此,不必将“情语”直接拿来就用,还要结合原文语境作准确的理解。当然,这种“口是心非”的表达方式较为少见。 二、抓住具体抒情方式,领悟含蓄、隐晦的情感 古诗抒情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对于考试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间接抒情,因为它表达的情感含蓄、隐晦,给情感的把握带来不小的难度。在解题过程中须区分具体的间接方式,对症下药。

1.借景抒情:抓景语悟情语 借景抒情是古诗最常用的抒情方式,从景物描写中挖掘出思想情感是每一个考生都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主要途径是通过细读,看看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的特征是什么,色调是什么(指冷色调与暖色调),它们又与情感有着怎样的正关联或负关联。 2.托物言志:抓物语悟情志 借物抒情也是古诗常见的抒情方式。应抓住描写物象的语言,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态、色彩、味道)和内在品性以及环境特点,并能深入其里,联系诗人自身的经历和所处的社会环境,找准物与志的契合点。值得注意的是,这时的情感一般是双层的,一关乎物之情,二关乎物后志。 3.用典抒情:抓典语悟情感 用典是古诗的普遍现象,每一个典故都有作者独特的考虑,因此,要思考典中情,首先要靠自己的积累及诗后注释,判断诗句是否用典以及用了什么典故,再结合内容看看是如何使用典故的(正用或反用),从而挖掘其深层情感。抓住典故中的主人公与作者的联系是理解的核心。值得注意的是,这时的情感往往也是双层的,一关乎典故情感,二关乎作者情感。 三、抓住时空转换,领悟变化的情感 诗人的情感在诗中有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富于变化的,如何把握这变化的情感呢?其中一个重要路径就是抓住诗中时间、空间的变化。从时间上讲,诗人的情感有过去、现在与将来的变化,如回忆过去,感到很美好;驻足现在,觉得伤感;展望将来(想象),充满期待。读诗要善于分出不同的时间段,找出不同的情感。像离别诗,一般分成离别时和离别后两个时间段写,离别时自然要痛苦,离别后自然是思念之苦、重逢之盼。从空间上讲,空间不同,情感自然也就不同。如在家中,家人聚在一起,很温暖;在外乡的路上,颇有羁旅之苦。空间不同,实际上是不同景物对象的转换,读时如能抓住不同空间里的不同描写对象,自然就能捕捉到因空间变化而产生的情感变化。 四、抓住结构层次,领悟丰富的情感

诗歌鉴赏方法谈——情感分析优质课教案

诗歌鉴赏——情感分析把握 学习目标:掌握分析把握诗歌情感的方法,并学会灵活运用,突破高考诗歌鉴赏重难点 学习过程 一、导入 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症下药,才能包治百病。 2、了解高考诗歌考察重点 参看资料上129页的第二项新课标全国卷的考情分析 二、合作探究:(2013年新课标I)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问题。 鹊桥仙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一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蘋洲②。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②占断:占尽。蘋洲烟雨:指长满蘋草、烟雨空濛的风光。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分析全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一)1、结合题目、作者、注释、意象、关键词通读全诗,试着翻译全诗。(三看二抓:看题目、看作者、看注释、抓意象、抓关键词) 在华丽的明灯下与同僚纵情赌博,骑上骏马猎射驰驱,还有谁记得那豪迈的生活?终日酣饮耽乐的酒徒,反倒受赏封候;志存恢复的儒生如已者,却被迫投闲置散,作了江边渔父。八尺扁舟,三扇低蓬,占尽蘋洲烟雨,独来独往,无拘无束。这镜湖风月本来就只属闲人,还用得着你官家(皇帝)赐与吗? 2、列出各个形象(人物形象、意象)及景象,并分别从诗歌中找出各个形象和景象的特征 陆游:纵博驰射记当年豪举独去作江边渔父占尽蘋洲风光何必 谁:不记当年豪举 酒徒:一一取封候渔父江边闲人:拥有镜湖 贺知章:回家乡会稽当道士君: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恩赐与 灯:华丽的明灯鞍:雕 舟:轻八尺三扇低蓬蘋洲:长满蘋草、烟雨空濛 3、分析各个形象和景象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作者运用这些形象和景象的目的,进而分析把握作者情感(人与人\人与景\人与物\物与物\景与物\景与景) 陆游:一往情深的追忆豪迈的生活今夕对比寂寞凄凉不平深沉的孤愤和掉头不顾的傲岸谁:权贵不认可酒徒:和陆游对比终日酣饮耽乐当权者亲小人,远贤臣 渔父:退隐的闲人贺知章:君:玄宗曾诏赐镜湖一曲以表矜恤借典抒情不屑之态,愤慨不平灯:华丽的明灯华美鞍:雕精美(侧面表现并不是缺少军资) 舟轻八尺三扇低蓬渺小 蘋洲长满蘋草、烟雨空濛浩荡独来独往,无拘无束。 4、小结 (1)一往情深的追忆寂寞凄凉不平深沉的孤愤和掉头不顾的傲岸 (2)闲情逸趣的之中,蕴含着壮志未酬、壮心不已的幽愤。 (3)对统治者不屑之态,愤慨不平 (二)总结方法 1、结全诗,译诗歌 2、列形象,括特征 3、析关系,明情感 4、总情感,细表达 三、强化运用 唐多令惜别吴文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诗歌技巧情感分析

第二节 技巧情感分析 一、考纲解读 “分析技巧”与“情感主旨”构成我省诗歌鉴赏技巧情感类题目。“分析技巧”一般要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艺术手法三类,并要从诗歌的整体构思、诗歌的艺术技巧方面来解答。“情感主旨”主要突出诗人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志向追求、生活经历。 二、热点导图 三、命题类型 1、分析技巧类 [题目形式] (1)本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艺术技巧)? (2)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表达技巧)。 (3)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4)这首诗(某某诗句)在写景(抒情、描写人物、景物)上有什么特点? [应对策略] (1)明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说理由: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使用这种手法。 (3)析作用: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术语概念]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2)表现手法: A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对偶、设问、反问、双关、谐音、反语、通感、排比、反复等。 B .抒情手法: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②间接抒情:借景(物)抒情、触景生情、乐景写哀、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

C.其他方法:①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②虚实结合(虚实相生、由实到虚、由虚到实);③正侧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④点面结合(以点写面、以面写点);⑤远近结合;⑥抑扬结合(先抑后扬/欲扬先抑、先扬后抑/欲抑先扬);⑦褒贬结合(似贬实褒/寓褒于‘贬/正话反说、似褒实贬/寓贬于褒/反话正说); ⑧明暗结合;⑨声色结合;⑩细节描写;⑩比兴;⑩白描;⑩工笔;⑩象征;⑩对比;⑩衬托(正衬、反衬);⑥烘托;⑩渲染;⑩用典;⑩铺陈;①联想(想象);⑩以小见大。 [题型示例]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春雪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问题:简要赏析三、四句运用修辞手法的妙处。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修辞的判断以及修辞作用用的分析,这是中招考查古诗名句的常见题型,考生凭借自己对修辞的积累,一般都不难写对这类题。从“嫌”和“故”二字不难判断出修辞是拟人,描写对象是白雪,结合诗歌内容,写出白雪特点即可。 答案:三、四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白雪描绘得美好富有情趣,表现了它带给人的欣喜之感。白雪等不及春色的姗来迟,特意穿树飞花,装点出一派春色,突出了雪通人心的灵性。 2、情感主旨类 [题目形式]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3)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4)本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 [应对策略] (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 (3)抒发了什么情感。 [题型示例] 欣赏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丰乐亭游春①(其一)欧阳修 绿树交加山乌啼,晴风荡漾落花飞。 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注】此诗作于庆历七年,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的第年。丰乐亭在琅琊山幽谷泉上,距醉翁亭不远,为欧阳修所建。 问题: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这首诗中出现了“绿树”、“鸟啼”、“晴风”和“落花”

古诗情感分析

“古诗词把握情感”这一考点主要考查学生在理解诗词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写作背景、写作风格、诗词类别、诗词情境、关键字句、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等方面,把握作者抒发的情感、领会人物精神、体会蕴含的感情基调及作者的情绪。 初中语文教材中涉及古典诗歌五十余首,根据作者抒发的情感可以这样分类。 一:赠别 古人在送别亲人朋友时的抒怀之作,多抒发自己的离情别绪或对对方的劝勉之意。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送别》、《淮上与友人别》。 二:思人 古人抒发对亲人朋友思念之情的诗作。 《夜雨寄北》、《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无题》、《浣溪纱(晏殊)》。 三:山水田园 多描绘农村秀丽风光或山水美景和农村恬淡生活,寄托诗人对贴近自然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过故人庄》、《钱塘湖春行》、《游山西村》、《西江月》、《清平乐·村居》、《饮酒》、《江南春》、《滁州西涧》。 四:边塞生活 多描写将士戍边、战斗生活的艰苦和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 《使至塞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雁门太守行》、《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采薇》、《凉州词》。 五:爱国 《春望》、《过零丁洋》、《江城子》、《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六:怀乡羁旅 抒写飘零异地的游子思乡之情。

《次北固山下》、《黄鹤楼》、《渡蓟门送别》、《天净沙·秋思》、《采薇》。 七:怀古咏史 通过凭吊古迹,追忆历史来阐发个人议论。 《赤壁》、《山坡羊·潼关怀古》、《咏煤炭》。 八:壮志抒怀 表达诗人奋发向上的精神和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或不畏艰辛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壮志。有—— 《登飞来峰》、《望岳》、《观沧海》、《江城子》、《浣溪沙(苏轼)》、《行路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己亥杂诗》、《山居秋暝》。 九:民情疾苦 表达诗人对劳动人民痛苦生活的深切同情。有——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观刈麦》(讽喻)。 十:爱情 《迢迢牵牛星》、《关雎》、《蒹葭》。 十一:其它 内容涉及游赏、酬赠、讽喻、干谒(乞仕)亡国衰思等。 《如梦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泊秦淮》、《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相见欢》、《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十五从军行》、《长歌行》、《长相思》、《约客》、《回乡偶书》、《虞美人》。 在做这类题目时,注意以下技巧: 1、审视题目。考生通过审视诗歌题目,可以知道诗歌的类别,从而大致推断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写景诗的借景抒情,咏物诗的托物言志,咏史诗的借古讽今,送别诗的离愁别绪,羁旅诗的漂泊愁苦,边塞诗的壮志豪情或厌战思乡。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送”就可以知道这是一道送别诗。

咏史怀古诗鉴赏(通过找联系点分析情感法)

咏史怀古诗鉴赏(通过找联系点分析情感法) 一、咏史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 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 二、咏史怀古诗常见情感分析 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连接点讨论? 还包括因没有实现梦想的而表现出来的惋惜之情。在对比中流露出失落,在同病相怜中感受共鸣。 (一)怀人伤己 作者追念古人一般是由于古人的身世与际遇和作者有了某种相似性,触发点在古人,落脚点在自己。 1、对比失落型:古人展抱负,建功业,得遂心愿,自己却因为某种原因被朝廷冷落或不能才尽其用,从而有了郁郁寡欢乃至消极遁世之心。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被贬) 2、同病相怜型:自己和古人的遭遇相同,追思古人更体现自己的不得意。李商隐《贾生》 宣室求贤方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问题:既然诗歌重在写人,那么,景物描写可以删掉吗?为什么? 不可以。其一:“森森”,是祠堂所在的标志,也是历代人民爱戴诸葛亮的见证。奠定景仰的感情基调。 其二:碧草映阶,自为春色——因游人行踪难至;黄鹂隔叶,空作好音——因诗人无心倾听。渲染苍凉的气氛,奠定了伤感的感情基调。 总结:表现手法——借景抒情,以景衬情 石头城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诗词鉴赏考察情感的五种基本题型及答题方法

在2010年18套高考语文试卷中,共有16套试题将“诗歌鉴赏”考查焦点对准了“情感”。这种不约而同的变化似乎显示了命题者已从浅表的技巧鉴赏又回归到内在的品质鉴赏;当然,也暗合了高中生的学习和阅读规律,毕竟诗歌鉴赏重在理解感悟。这16套试题中诗歌的情感,既有壮志难酬的愤激悲伤,也有羁旅漂泊的愁思孤独;既有空闺寂寞的相思之苦,也有好友惜别的难舍难分;既有玩赏山林的游览之乐,也有归隐田园的随遣而安,真可谓“人生百味皆入诗, 一枝一叶总关情”。在细斟慢品的同时,这16套试题考查情感的五种设题模式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下面就结合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来谈谈考查情感的设题模式及答题要领。 一、“情感概括”式提问 这种题型相对比较传统,设题方式一般为“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或“抒发了哪些情感”。解答这类题目的一般规律是分四步:仔细通读全诗、揣摩题目注释、抓住核心意象、领悟感情倾向。古典诗歌中多有直接或间接表露情感的词语,如 “喜”“悲”“怨”“恨”“愤”“忧”“怅”“思”“想”“独”“忆”“怀”“寂寞”“伤心”“惆怅”,抓住这些词语,结合具 体的诗歌内容,明确诗人“喜什么”“悲什么”或“忆谁”等,就可找到情感的指向,进而归纳概括出诗人的情感。 例1、2010年全国Ⅱ卷第12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梦中作①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祜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束,斧已烂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解题思路:“路暗花迷”一句中“暗”“迷”就极富主观色彩,表露了诗人此时此刻视野暗淡,心绪迷茫,结合注释可知,这种“梦里心情”皆因仕途失意所致,而“无奈”“思家”等词语则直接表现了诗人无可奈何、思乡念家之情。 参考答案:①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②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 高分支招:揣摩核心意向的冷暖色调,结合表露情感的词句进行“定向”概括。 二、情感的“自主探究”式提问 随着新课标高考的闪亮登场,“探究能力”也越来越受重视,不仅在文学作品阅读部分中多次出现,就连古典诗歌鉴赏也留下了它的踪迹。命题者往往选取一些内涵相对蕴藉、情感较为丰富、主旨较为多元的诗歌来设题考查。做好这种类型的试题,除了情感归纳概括所需的四个步骤以外,还需要考生结合情景关系(如借景抒情等)、情理关系(如托物言志等),再围绕诗歌的“意象选用”、“遣词造句”、“典故寓意”以及“形象”、“意象”、“意境”等进行深入探究,来发掘作品中相对蕴藉婉曲的情感。 例2、2010年北京卷第13题: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②题。 古风(其三十九) 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鹓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晖,落日余晖。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③鹓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2)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题思路:考生在初中时都已学习过李白的《行路难》,对李白那种壮志难酬的苦闷、怀才不遇的愤激都有较深刻的体会,而这首诗恰是和《行路难》同一时期的作品。再结合本诗,无论是“天

高三古诗词鉴赏第4讲:鉴赏情感、观点态度

古诗词鉴赏 第4讲鉴赏情感、观点态度 【考点解读】 在高考中,对古代诗词鉴赏之思想情感的考查往往占有很大比重,并且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考查,都可以牵涉到或落脚到对思想情感的考查。2016年高考有5套试卷在这一考点单独设题,命题形式主要有:请分析这首诗的思想情感(内涵);请概括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归纳本诗的思想内容;阐述诗歌所表达的观点、态度、主张。题型以主观题为主,个别省市有客观题的形式,分值在4-6分。2017年高考仍会沿袭这些命题特点。 【知识梳理】 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内容主题的评价,二是思想感情的评价,三是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但诗歌的感情基调我们可以归纳为两种:悲和喜。

设问方式: ①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③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趣? ④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变式问法: ①这首诗反映出诗人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②有人评价这首诗××,也有人评价这首诗××,你的看法如何? ③对比分析两首的内容和情感。 【考点突破】 考点一:【概括思想感情】 例1:(2017朝阳期末)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5—17题。 秋雨叹三首(其二) 杜甫 阑风长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

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 城中斗米换衾裯,相许宁论两相值? 17.《秋雨叹》与《春夜喜雨》都是杜甫写“雨”的名作,请分别概括两首诗的思想情感。(4分) 考点二:【揣摩诗人心情】 例2:(2016年湖北高三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南征①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①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此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 (2)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复杂心情?请简要分析。(6分) 考点三:【情感对比分析】 例3:(2017海淀期中)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5—17题。 情诗 曹植 微阴翳阳景,清风吹我衣。 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 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归。 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 游子叹黍离①,处者歌式微。

古诗情感分析

“古诗词把握情感”这一考点主要考查学生在理解诗词容的基础上,结合写作背景、写作风格、诗词类别、诗词情境、关键字句、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等方面,把握作者抒发的情感、领会人物精神、体会蕴含的感情基调及作者的情绪。 初中语文教材中涉及古典诗歌五十余首,根据作者抒发的情感可以这样分类。 一:赠别 古人在送别亲人朋友时的抒怀之作,多抒发自己的离情别绪或对对方的劝勉之意。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宣州眺楼饯别校书叔云》、《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送别》、《淮上与友人别》。 二:思人 古人抒发对亲人朋友思念之情的诗作。 《夜雨寄北》、《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无题》、《浣溪纱(晏殊)》。 三:山水田园 多描绘农村秀丽风光或山水美景和农村恬淡生活,寄托诗人对贴近自然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过故人庄》、《钱塘湖春行》、《游村》、《西江月》、《清平乐·村居》、《饮酒》、《江南春》、《西涧》。 四:边塞生活 多描写将士戍边、战斗生活的艰苦和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 《使至塞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雁门太守行》、《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采薇》、《词》。 五:爱国 《春望》、《过零丁洋》、《江城子》、《菩萨蛮·书造口壁》。 六:怀乡羁旅 抒写飘零异地的游子思乡之情。

《次北固山下》、《黄鹤楼》、《渡蓟门送别》、《天净沙·秋思》、《采薇》。 七:怀古咏史 通过凭吊古迹,追忆历史来阐发个人议论。 《赤壁》、《山坡羊·潼关怀古》、《咏煤炭》。 八:壮志抒怀 表达诗人奋发向上的精神和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或不畏艰辛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壮志。有—— 《登飞来峰》、《望岳》、《观沧海》、《江城子》、《浣溪沙(轼)》、《行路难》、《破阵子·为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己亥杂诗》、《山居秋暝》。 九:民情疾苦 表达诗人对劳动人民痛苦生活的深切同情。有——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观刈麦》(讽喻)。 十:爱情 《迢迢牵牛星》、《关雎》、《蒹葭》。 十一:其它 容涉及游赏、酬赠、讽喻、干谒(乞仕)亡国衰思等。 《如梦令》、《酬乐天初逢席上见赠》、《泊淮》、《望洞庭湖赠丞相》、《相见欢》、《早春呈水部十八员外》、《十五从军行》、《长歌行》、《长相思》、《约客》、《回乡偶书》、《虞美人》。 在做这类题目时,注意以下技巧: 1、审视题目。考生通过审视诗歌题目,可以知道诗歌的类别,从而大致推断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写景诗的借景抒情,咏物诗的托物言志,咏史诗的借古讽今,送别诗的离愁别绪,羁旅诗的漂泊愁苦,边塞诗的壮志豪情或厌战思乡。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送”就可以知道这是一道送别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