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0的认识》精品教案(探究版)

《6~10的认识》精品教案(探究版)
《6~10的认识》精品教案(探究版)

6~10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能借助情境图和实物图正确地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写6~10各数,理解序数及第几表示的意义,能正确区分几个和第几。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经历认读6~10各数、写6~10个数的过程,了解基数和序数的意义。

情感态度:

培养初步的数字意识,感知数学的概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10个圆片、计数器、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运动吗?

生:喜欢。

师:课间活动的时候,你们都在做什么呢?

学生踊跃回答。

师:看来同学们的爱好各不相同,现在我们去看看操场上的同学们都在干什么吧。

生:有人在玩老鹰捉小鸡,还有在跑步的。

师:恩,是的,同学们在课间活动的时候也应该多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

体质。

(设计意图:由学生日常的生活场景开始新课,放松学生的心情,集中注

意力,为新授课做准备。)

二、你说我讲

1.数一数,说一说。

师:请你仔细地观察这幅图,数一数,图上有几个同学在跑步?用几来表示?还有什么呢?有多少棵树?有多少个吊环,多少棵向日葵,多少个足球呢?

师:请你先和同桌说一说。

(注意一个同学说,另一个同学听。)

师:谁敢上台来数一数,说一说。

生1:图中有6个人在跑步,用6来表示。图中有7棵树,用7来表示。

生2:图中还有8个吊环,用8来表示。图中有9棵向日葵,用9来表示。图中有10个足球,用10来表示。

(指导学生有序地数数。)

随学生的回答板书:6,7,8,9,10。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6~10的数。(板书:6~10的认识)你能在计

数器上拨出6、7、8、9、10吗?

学生拨一拨,教师课件展示。

师:你们认识这些数字宝宝了吗?

生:认识。

师:那就我来指你来读。

师:孩子们真能干,这几个数字宝宝都认识了。你知道6除了可以表示6

个水桶外,还可以表示什么?

生:6还可表示6支铅笔、6块橡皮擦、6个书包。

师:说得真棒!凡是数量是6的物体都能用6来表示。7、8、9、10也一样。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藏着这些数字宝宝,你知道6、7、8、9、10这几个数怎

么写吗?

2.写一写

(播放3个动画:6、7的书写;8、9的书写;10的书写。)

师:看完之后,是不是6、7、8、9、10怎么写你更明确了呢?下面,自己来练一练吧!

出示田字格,让学生写一写,先描红,再临摹书写。

师:6、7、8、9、10你们都比较了解了,你知道6能分解为几和几吗?7呢?

生:6可以分解为1和5,或者2和4,或者3和3,或者4和2,或者5和1。

生回答,教师及时给予点评。

3.第几

师:同学们再仔细看图,图中还有些小朋友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呢?一共几个小朋友在玩耍呢?

生:10个。

师:对!那么穿粉色衣服的小女孩排在第几个呢?

生:排在第5个。

师:头上戴一个小鸡的小女孩排第几个呢?

生:排第1。

师:是的,那么穿红色上衣的小女孩排第几个呢?

生:排第9个。

师:刚才我们说一共10个人。“10个”表示参加游戏的人数,“第几”

表示他们的位置和顺序,比如:“5个”和“第5”表示的意思是不一样的。明

白了吗?

师: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好吗?

生:好。

师:我们的游戏是“点兵点将”,点到谁,谁就站起来。仔细听好了,可

能马上就要点到你了。

师:这一排从前面开始数的4个同学。这一排从前面开始数的第4个同学。(一个竖排)这一排从左边起的第5个同学,从左边起的5个同学。(第一横排)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表示第几的数,只要你认真观察就能发现。比如:我

家住在3楼,是指第3楼,不是指整个3层楼,我可没有那么富有。

三、自主练习

1.

指导学生用直尺连线,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

注意指导学生把操作和语言表达结合在一起,可以边伸手指边说。3.

答案:第1条是红色,第5条是蓝色,第7条是紫色。

(设计意图:运用不同形式的习题,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在这节课的学习中你知道些什么?生:学会了6~10的书写,认识了“第几”。

五、课后作业

1.填数。

答案:0、2,7、6、4、3。

2.摆一摆,填一填。

答案:(竖着写答案)8、2、3、5、4、3、7、8。3.从小到大排列数字。

0106978

答案:0、6、7、8、9、10。

4.画一画,使每行都有8个三角形。

答案:第一行画5个,第二行画4个,第三行画3个。板书设计

6~10的认识

6、7、8、9、10

(完整版)三年级克、千克、吨的认识练习题

三年级上学期克、千克、吨的认识 一、填一填 1、吨用符号()表示,千克用符号()表示,克用符号()表示。 2、2000g =()kg 5000kg =()t ()千克=8吨 3t=()kg ()克=8千克 6000克=()千克6500千克 =()吨()千克 6米 = ()分米 45毫米 = ()厘米()毫米 3千米 =()米 3吨 = ()千克 7000米 = ()千米 120分 =()时 5000千克+3000千克 = ()吨 二、判断 1、一根火腿肠的质量为100千克。() 2、一颗大白菜重4克。()

3、爸爸的体重是175cm。() 4、一瓶果汁重500.千克。() 5、举重冠军能举起250千克的杠铃。()6一辆长安小货车载重1kg。() 7、1kg铁和1000g棉花一样重。() 8、小兰体重30g。() 4、一头成年蓝鲸重30kg。() 三、解决问题 1、妈妈买了350克白糖和260克红糖,买的白糖比红糖多多少克? 2、一台笔记本电脑重2500克,4台笔记本电脑共重多少千克? 3、一瓶饮料连瓶重1千克,瓶重100克,请问饮料有多重? 4、用载重量是3吨的汽车将6100千克的沙子运走,至少需要多少次才能运完? 5、在一辆载重5吨的货车上,装有8个集装箱,每个集装箱重600千克,这辆车超载了吗? 6、菜店运来6吨大白菜,上午卖出3000千克,下午全部卖完。下午卖出大白菜多少千克? 四、算一算。

136kg+128kg=()kg 86吨-80吨=()吨40g+160g=()g 6kg-4000g=()kg 400吨+100吨=()吨5kg+15kg=()kg 1600kg-1吨=()kg 2吨+300kg=()kg 三年级上学期克、千克、吨的认识 一、填一填 ①一支牙膏长15()②一个苹果重120()③一张床长2 () ④火车每小时行180()⑤一块橡皮重 5 ()⑥一袋面粉重25() ⑦买2()苹果需要6元钱;买1()煤需要620元 ⑧火车每小时行150();南京长江大桥长约7 ( ) ⑨一枚硬币厚约1();一枝铅笔约重10() ⑩你平时上课用的课桌长为1(),宽为60(),高为7 ()。 1、常见的计量物体轻重的单位有() 2、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瓶酱油重1(),卡车载重8(), 1

新青岛版二下数学:克、千克、吨的认识《克、千克、吨的认识》教案

《克、千克、吨的认识》教案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是:认识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千克、吨,并能够正确使用。 教材分析:单元是本学期的第一个单元,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常用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的基础上,来学习常用的质量单位。由于克、千克、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本单元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让学生亲身体会,感受三者的不同。 本单元设有一个信息窗,信息窗呈现的是四个小朋友正在翻阅百科全书,了解动物知识的情境。通过阅读,他们了解了“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孵出来时还不到1克呢”,“世界上最小狗大约重1千克”“1912年在大西洋捕到的一条蓝鲸重15吨,它的肾重1吨”等知识,从而引出问题: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1吨有多重?让学生先来估计一下,进而通过各种实践活动称一称,比一比,了解克、千克和吨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克、千克、吨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与学生的日常知识,了解三种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将三者形成对比,加深对质量单位的认识。 2、感受自然界中的数学,进一步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了解动物的有关知识。同时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实践活动设想:联系实际生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三种常用质量单位以及他们的关系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吨的认识是本单元的难点。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数学下册第76—78页 教学目标: 1、认识克、千克 2、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天平、砝码、教学挂图以及一些带包装的常见物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挂图)你们看,四个小朋友在干什么? 他们正在看《动物趣闻》呢!让我们和他们一切去了解一下动物的知识吧! 二、讲授新课 (一)观察: 1、他们从书中了解了哪些关于动物的知识? 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二)新授: 出示问题:1克有多重? 1、你知道1克有多重吗?联系你平时见过的东西,估计一下。(与你的同位互相交流一下) 2、全班交流:多重是1克。 (估计:一片口香糖大约是1克;一粒花生米大约1克;一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 3、用天平演示操作,认识1克。 (出示小博士的话:平时我们常说的物品有多重,实际是指物品的质量是多少。表示较轻物品的质量,常用克作单位,克用“g”表示。) 你还知道哪些物品的质量常用克作单位? (扩展学生思维,联系生活实际。) 4、拿出自己准备的较轻的物品,自己掂一掂,估计一下它有多重,同位可以互相交流一下。 最后,再称一称,验证一下。

高中物理 3.3 探究安培力学案 粤教版选修3-1

3.3 探究安培力学案(粤教版选修3-1) 一、安培力的方向 1.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称为________. 2.通电直导线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和磁场方向、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可以用__________定则来判断:伸开__________手使大拇指跟其余四指______,并且都跟手掌在一个平面内,把手放入磁场中让__________垂直穿入手心,并使伸开的四指指向________的方向,那么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向. 二、安培力的大小 1.物理学规定,当通电导线与磁场方向______时,通电导线所受安培力F跟________和 ______的乘积的比值叫做磁感应强度;用B表示,则B=________. 2.磁感应强度B的单位是____________,符号是____.其方向为______,是____量.3.如果磁场的某一区域里,磁感应强度大小和方向处处相同,这个区域的磁场叫做______.4.在匀强磁场中,在通电直导线与磁场方向垂直的情况下,电流所受安培力F=________. 三、磁通量 1.磁感应强度B与面积S的______叫做穿过这个面的磁通量,用Φ表示,则有Φ=________,其中S为垂直______方向的面积. 2.磁通量的单位是________,符号是______. 一、安培力的方向 [问题情境]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为了表彰和纪念安培在这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人们把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称为安培力. 1.通电直导线与磁场平行时,导线受安培力吗? 2.通过课本实验与探究得到通电直导线与磁场方向垂直时,安培力沿什么方向?安培力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要点提炼] ______手定则——安培力的方向判断 伸开______手,使大拇指与其余四个手指垂直,并且都与手掌处在同一个平面内;把手放入磁场中让______垂直穿入掌心,并使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这时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所受安培力的方向. [问题延伸] 安培定则又称______手螺旋定则,是判断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的;左手定则是判断电流在磁场中所受安培力方向的. 二、安培力的大小 [问题情境] 1.当通电导线与磁场垂直时、平行时、斜交时,所受安培力相同吗?何时最大?何时最小?2.本节中我们只研究什么情况下的安培力的大小? 3.回顾描述电场强弱的物理量是什么?它是怎样定义的?能否用类似的方法来定义一个描述磁场强弱的物理量?

三年级数学:千克和克的认识(教学设计方案)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千克和克的认识(教学设计方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三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本单元教育目标是: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结合自己的经验,感知1千克和1克的质量,知道1千克=1000克。 2.知道用秤称量物体质量的方法,会选择适当的单位表示常见物品的质量。培养估计的意识。 3.在测量、比较物品质量的过程中进行简单地、有条理地思考,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4.对身边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有趣的比较活动,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本课教学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经历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过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2掌握用秤称物品质量的方法,会选择适当的单位表示常见物品的质量.知道1千克=1000

克. 3在测量和解决身边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质量单位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准备: 以克为单位的电子秤一台, 以千克为单位的台秤一台,西瓜一个(整千克的),苹果一个,盐两袋,西红柿每组1千克,糖每组1千克,硬币1个.课前调查表 一、认识千克和克 (一)生活了解 1、你调查了哪些物品的质量?(指名回答) 2、老师也调查了一些。(展示) 3、指导:我们调查的克和千克都是质量单位。国际上用g来表示克,用kg来表示千克。 (二)认识秤 1、说一说:拿出西瓜和梨?谁轻谁重?(学生根据生活经验) 2、到底有多重,生活中人们用什么来称它们的质量?你们在哪见过什么样的秤。(指名回答) 3、认识各种秤(课件展示) (二)称西瓜和苹果

千克和克的认识 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

千克和克的认识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二(下)年级将“克”和“千克”两个内容集中学习。这部分内容主要学习克和千克两个质量单位,是后面学习“吨的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虽然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质量问题,但质量单位还是第一次接触,还缺乏认识。而且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因此,使学生初步建立起质量的观念既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 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学生知道简单的用秤称物体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掂一掂、称一称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掌握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认识1克有多重和建立1千克质量的观念。 课时安排 认识千克:::::::::::::::::1课时 认识克::::::::::::::::::1课时 练习五::::::::::::::::::1课时 第1课时:千克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概念;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让学生了解称物体的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体会1千克是多重 教学难点:体会1千克是多重 教学准备:台秤一个、两袋质量不一样的食品、若干重1千克的物品、若干其他重量的物品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案

克与千克教案

教案内容 克和千克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生谈话,了解起点 2、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课件呈现超市购物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这些物品有多重?分别用什么做单位呢? 3、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两个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揭示课题。 二、实践体验,建立观念 (一)感知1克的质量 1、猜一猜 通过一袋牛奶糖18克,内装6颗,得知1颗奶糖是3克。每位学生拿出1颗掂一掂,感受3克牛奶糖有多重。在另一只手上放一枚2分硬币,与一颗牛奶糖的轻重比较,猜一猜这枚2分硬币可能有几克。(师:是不是一克呢?用秤来称验证) 认识各种秤,指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秤。 2、称一称。 (1)简单介绍电子秤,并引导克用字母g表示。 (2)用电子秤称一枚2分硬币,得知电子秤屏幕上显示还是“0”设疑激发学生思考,能用什么方法得到一枚2分硬币的质量;称两枚硬币,称出“2克”由此得出2分硬币重1克。 3、掂一掂 闭眼感受一枚2分硬币(1克)的轻重,交流感受。 4、找一找 把硬币作为1克的标准,找还有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也是1克?学生在物品盘中找一找并汇报。(如:一个钮扣、6个黄豆、2个花生米、两个回形针等)让学生介绍找到1克物品的方法,老师适时进行小结。为什么1克的黄豆个数多?而1克的花生米个数少呢?

5、小结 (二)感知比1克重的物品质量 1、盘子里除了有1克的物品,还有哪些物品呢?让学生估三种物品的质量,根据自己估计的质量,按从轻到重的顺序进行排列,再用电子秤分别称,验证估的结果,若有误修正排列情况,直到正确。(一个果冻、一个面包、一包茶叶) 2、掂一掂 从三种物品中,找到最重的物品(100克)组内轮流掂一掂,感受100克有多重。 (三)发现1千克和1000克的关系 1、算一算 一个物品100克。再逐个递增,计算出10个100克的总质量是1000克。(一起数到1000克) 2、称一称 指名学生拎一拎,再放在台秤上称,问:怎么台秤上显示的是数字“1”呢?启发学生发现台秤上的1指的是1千克。(简单介绍台秤)顺势介绍千克可用字母kg表示。 3、设疑激思 同样的10个物品数出来是1000克,而放在台秤上显示的是1千克,想一想:1千克和1000克有什么关系?它们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起来。 4、读一读 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理解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关系。 (四)感知1千克物品的质量 1、小组活动 找大约1千克的物品:把找到的物品放到台秤上称;再轮流拎一拎感受1千克有多重。 2、代表汇报 介绍并展示本组找到的1千克物品是什么,说说自己拎1千克的感受。(例:2袋盐、5个苹果、一袋洗衣粉、一桶面条等) 3、拓展思维 1千克面条和装1千克的食品相比,哪个重些? 通过议一议,称一称得出结论:它们质量一样。由此说明:比较物体的轻重时,不能

2016年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克、千克、吨的认识教学设计

2016年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克、千克、吨的认识教学 设计 第一单元 动物趣闻 ——克、千克、吨的认识 单元备课部分 ■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数与代数中常见的量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是刚刚开始学习有关质量知识,它是今后解决有关质量问题的基础。质量的知识比较抽象,特别是克与吨这两个质量单位,学生在生活中接触的较少,缺少必要的生活经验。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克和千克,教材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实际操作活动进行感知,尤其重视对学生估计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并联系实际,使学生初步体验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因此,教学中也要切实组织好观察、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初步形成质量观念。因此,本单元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让学生亲身体会,感受三者的不同。 本单元加强了学科间的联系,注重学科间的整合。呈现最小的蜂鸟,最小的狗,袋鼠,蓝鲸……将学生带进了神奇的动物世界,在了

解动物质量的过程中,把数学与生物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开阔了学生视野。 本单元主要内容有:认识克和千克、认识吨、综合与实践小调查。 ■ 教学目标 、在操作活动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初步建立1克、1千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能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秤称物体的质量。 2、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培养初步的估计能力。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质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3、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体会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克、千克、吨。 2、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质量的估计。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起质量的观念。 ■ 教学建议 、质量观念的形成必须依靠丰富的感性经验做支持,为了让学生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并能够在实际中应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让学生看一看、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等实践活动,以增加学生对“克”和“千克”“吨”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形成质量观念。

公开课教案《千克和克的认识》

公开课教案 千克和克的认识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P85-87 教材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质量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质量质量单位,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学情分析: 注意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已经明确要想知道物品的轻重,不能靠眼睛观察,必须用秤称一称,建立了初步的质量概念。但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让她们在认识一些不实际测量的经验并巩固质量观念,培养估测意识。 教学目标: ①在具体的生活生活环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 和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000克=1千克。 ②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 ③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克和千克 师:拿出你的数学书像老师这样放在手里掂一掂,有什么感觉? 生:很轻。 师:请同学们再把文具盒放在手里掂掂感觉一下。 生:好像比书重一些。 师:请同学们一手拿书,一手拿文具拿,再仔细感觉一下,有什么发现? 师:在生活中,人或物品都有的轻一些,有的重一些,表示物品有多重,要用到质量单位,关于质量单位大家已经知道或了解哪些?

生1:表示物体的质量是多少,用斤做单位,一袋面粉50斤。 生2:还可以用克作单位,一袋方便面100克。 生3:还可以用千克作单位,我的体重30千克。 生4:还可以用公斤做单位,1公斤就是2斤…… 师:同学们了解得真多,说明大家平时很注意观察生活中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用公斤,斤、两做质量单位,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质量单位,为了方便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国际上就统一规定用克和千克作为通用的质量单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了解千克与克之间的关系。(板书课题) 一、探究感悟,教学克与千克 1、认识克 师:1克有多重?请大家拿出准备的1角硬币看一看,放在手里掂一掂,一板这样的硬币重约1克。 师: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品大约1克?(一个乒乓球,一个扭扣……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举了那么多的例子。对于这些较轻的物品我我一般用克做单位,现在请同学们走进超市看看(课件出示)方便面100克,脆饼56克,火腿肠30克,牛奶200克,牙膏90克…… 师:有的商品注着净重300g,谁知道是表示什么意思?净重是包装盒里物品的质量)g表示“克”的意思。 师:说得真好!现有请同学们把你准备的物品拿出来,看看它标注的质量是多少克,并用手掂一掂,感受一下多重。 2、认识千克 1千克多重?让我们来体验一下(老师把准备好的每袋500克的盐分发给4个小组,先观察一袋盐的质量,再把两袋盐放在一只手上掂一掂,感觉一下,这两袋盐加在一起就是1千克,1千克=500克+500克=1000克,1斤=500克那1千克=?斤。 师:有同学提到1公斤=2斤,2斤又正好是1千克,那你能推导出1公斤的东西大约是多少吗?(1个鸡蛋50克,20个鸡蛋1千克,

高级中学物理知识学习进修3-2复习资料学案

高中物理选修3-2复习学案 第四章电磁感应 §4.1 划时代的发现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 [自主学习] 1、定义:的现象称为电磁感应现象。在电磁感应现象中所产生的电流称为。 2、到了18世纪末,人们开始思考不同自然现象之间的联系,一些科学家相信电与磁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经过艰苦细致地分析、试验,发现了电生磁,即电流的磁效应;发现了磁生电,即电磁感应现象。 3、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电动势称为,产生感应电动势的那段导体相当于; 4、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是: 。 5、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利用 ,或 ,但前者应用于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后者可应用于一切情况。 [典型例题] 例1 如图2所示,两个同心圆形线圈a 、b 在同一水平面内,圆半径b a R R ?,一条形磁铁穿过圆心垂直于圆面,穿过两个线圈 的磁通量分别为a φ和b φ,则: b a A φφ?)(,b a B φφ=)(, b a C φφ?)(,(D )无法判断 例2 光滑曲面与竖直平

面的交线是抛物线,如图3所示,抛物线的方 程是2 x y =,下部处在一个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 中,磁场的上边界是a y =的直线(图中的虚线所示)。一个小金属块从抛物线上b y =(b ?a )处以速度V 沿抛物线自由下滑,假设抛物线足够长,金属块沿抛物线下滑后产生的总热量是: 22 12 2 1 )()() ()()()(mv a b mg D a b mg C mv B mgb A +-- [针对训练] 关于电磁感应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闭合线圈放在变化的磁场中,必然有感应电流产生 (C)闭合正方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垂直磁感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克和千克的认识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克和千克的认识课本P85~86页,及第88~89页的第3~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 2、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了解用天平和台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感受1克和1千克的实际质量,建立1克和1千克的实际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3、通过从实际生活中引出质量单位的观念,让学生认识到质量单位与时间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在时间生活中非常有用的。 教学重点: 1、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 2、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 教学难点: 建立克和千克的时间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人新知

1、拿出一本数学教课书,和一只笔,提问:哪个重有些? 2、肯定学生的回答,并让学生掂一掂,然后让学生说说有什么样的感觉。 3、从刚才的实践得出结论:物体有轻有重。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思维。 二、观察、操作领悟新知 1、出示主题挂图,物体的轻重的计量。观察主题挂图。 (1、)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幅图画的是什么? (2、)这幅图中的小朋友和阿姨在说什么? (3、)前几天,老师让大家广泛收集、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质量,我们现在来交流以下好吗?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和千克单位来表示。 (4、)在学生说的同时,老师拿出有准备的东西展示。 2、克的认识。

(1、)提问:通过调查我们知道了一些物品的质量,你们知道1克、1千克各有多重吗?要知道物品的质量,应该怎么办呢? (2、出示天平,简单介绍天平的结构,并说明使用方法。 (3、)将一个2分皮放在左边盘内。1克砝码放在右盘内,让学生观察。 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个2分皮重多少克?板书:克 (4、)1克有多重?我们来掂一掂好吗?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实践调查入手,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掂一掂,称一称,找一找等学生兴趣的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了克。 3、千克的认识。 (1、)出示盘称。大家认识这称吗? (2、)看看盘称的使用方法。现在要称1千克的水果或蔬菜,谁能当售货员来称一称? (3、)现在先掂一掂自己的书包有多重?估计有几千克,然后用称一称。

克千克吨的认识教案

克、千克、吨的认识 教材分析:本单元由一个信息窗组成,呈现了小学生在图书馆查阅到四种动物的体重情况,引出克、千克、吨的认识。此情境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对质量单位产生疑问,如“1克有多种?”“1千克有多重?”等一系列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内容: 克、千克、吨的认识,克、千克、吨的关系及克、千克、吨的简单应用。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在观察、操作浩大中,培养初步的估计能力。能结合实际,解决与质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3、在具体的情境下,让学生体会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建立1克、1千克、吨的观念,培养学生 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教具准备:天平秤、砝码、生活常见实物 课时安排:5课时 信息窗一:动物趣闻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 教学重点、难点:建立1克、1千克、吨的观念,培养学生 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教学构想: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情境图所提供的信息,让学生置疑发问,引出质量单位的学习。再借助生活实物,如:口香糖、花生米、硬币等,让学生掂一掂,并进行比较,对质量单位建立感性认识。 教学准备:天平秤、砝码、生活常见实物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2——3页,克、千克的认识及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质量观念。 2、了解台称、天平称物体重量的方法,能够进行重量的简单计算。 3、通过掂一掂,称一称,使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联,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通过克,千克的认识学习,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克,建立1克的重量观念。 教具准备:天平、台称、硬币、苹果、字典、花生米等 教学构想: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掂一掂、称一称,感知质量单位,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重量观念。 教与学的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1、师:我们的世界很奇妙,动物知识你又知多少?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激发兴趣,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提问) 2、学生置疑:1)为什么有的是克,有的是千克吨 2)1克有多重? 3)克、千克、吨是什么? 3、带这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探究新知

5.4探究安培力学案

编号: 22 课题: 5.4探究安培力 主编:史胜波审稿:丁义浩时间: 12.5 *实授课时: 2 班级:学生:组别:组评:师评: 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安培力及左手定则的内容,会用左手定则熟练地判定安培力的方向,会用安培力公式F=BIL解答有关问题。 2.通过演示、分析、归纳、使学生理解安培力的方向和大小的计算。培养学生的间想象能力。 3. 通过对磁电式电流表内部构造的原理了解,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知识的迁移能力。 重点安培力的方向确定和大小的计算 难点左手定则的运用(尤其是当电流和磁场不垂直时,左手定则如何变通使用)。 自主学习1.磁场对的作用力通常称为安培力。 2.磁场方向的通电直导线,受到的安培力的大小的跟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长度有关,导线长作用力;导线短,作用力。用公式表示为。 3.如果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夹角为θ时,安培力的大小,方向仍可用定则判定。 4.左手定则:让磁感线垂直穿入,四指指向方向,拇指所指的方向。5.在磁电式电流表中,蹄形磁铁和铁心间的磁场是的。 合作探究实验一:(导线与磁场方向垂直) 实验次 数 磁场方 向 电流方向 安培力的方向 (水平向左或水平向 右) 1 向下 垂直于纸面 向外 2 垂直于纸面 向里 3 向上 4 垂直于纸面 向外

探 究 体验归纳: 通电直导线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和磁场方向、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可用来判断: 实验与探究二:安培力的大小(导线与磁场方向垂直) 探究实验:影响安培力大小的因素 猜想:安培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探究安培力的大小的方法: 问题1、如何改变通电导体的电流大小? 问题2、如何改变通电导体的长度? 问题3、如何改变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一、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保持其它因素不变,只改变电流的大小) E/个 F/格 结论: 二、与磁场内导线长度的关系 (保持其它因素不变,只改变磁场内导线长度) L F/格

二年级数学下克和千克的认识(教案)

8 克和千克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在建立质量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重点难点】 1.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知道1000克=1千克。 2.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指导】 本单元内容可分三层进行教学。 第一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入,使学生感受物品有轻重之分,知道物品有多重要用秤去称,从商品的包装标示可以知道表示物体有多重要用克或千克作单位。 第二层: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教学时可多为学生提供几种约重1克、1千克的物品,尽量让每位学生都动手掂一掂,初步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重,为了和国际接轨,向学生介绍千克可以用“kg”表示,克可以用“g”来表示,然后请学生说一说日常生活中约是1克、1千克的物品,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1千克=1000克。 第三层:为学生提供称量的机会,介绍一些常用的秤,通过实际操作认识一些常见秤的数值,巩固实际测量经验及质量观念。 本单元的教学必须从生活中来,在操作中巩固,在实际应用中掌握。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3课时 1.克和千克的认识…………………………………………………………1课时 2.解决问题…………………………………………………………………1课时

3.练习课…………………………………………………………………1课时【知识结构】

第1课时数据收集整理(1) 【教学内容】 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教材第101~103页例1、例2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知道1000克=1千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 3.在建立质量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重点难点】 建立克和千克的概念,知道它们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一架天平、一个鸡蛋、一个苹果、几粒黄豆 学生:四人小组一袋食物(10克胡椒粉、100克方便面、50克薯条) 四人小组一个信封(一粒黄豆、1枚1角硬币、1颗牛肉糖、1个果冻)每人一枚2分的硬币和质量为1千克的实物 【情景导入】 介绍工具,引入课题 先让体重、身高有明显差距的两名同学在黑板前站一站。 师:看着他俩你们想说什么? 生:(小明比小刚高。)(小明比小刚重。) 师:小明比小刚高多少呢? 生:20厘米、15厘米、22厘米…… 师:有什么办法知道谁估计得最准呢? 生:用尺子量。(请学生来量,并出示结果为15厘米) 师:是呀,要知道小明比小刚高多少,我们可以用工具——尺子去量,要用到长度单位厘米,那要知道小明比小刚重多少,该怎么办?要用到什么单位呢? 生:用秤来称,要用到重量单位。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克、千克、吨的认识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克、千克、吨 的认识 克、千克、吨的认识(一)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与交流,使学生了解常用的质量单位及计量工具。 2.在估一估、称一称、掂一掂的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物品有多重,建立“克”的概念。 3.培养学生对物品质量的估计能力,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克”的概念。 教学准备 1?学生进行课前调查,了解一些物品的质量及秤。 2?准备天平、电子秤、2分硬币、1克盐及一些较轻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交流,了解单位与工具 1?了解质量单位 课前,老师请大家去了解一些物品有多重,谁愿意把了解到的信息与大家交流? 学生交流。

老师把学生说的物品的质量写在黑板上:如,200克、280克、1 000克、2公斤、1千克、2斤、1斤、10克、50克、4吨…… 教师指出:这里的克、公斤、千克、斤、吨都是计量物品轻重的单位。其中的公斤、斤、两是中国传统的计量单位,一直沿用至今。克、千克、吨是国际通用的计量单位,是咱们将要研究的内容。 2?认识工具 在调查活动中,你发现了哪些工具可以称出物品有多重?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教科书第1页图上的各种秤,并作必要的补充与说明。 二、动手操作,认识克 1?教师出示一小勺盐(重1克),估一估它的质量 请学生想一想,要用什么工具来称? 经过讨论,学生确定要用天平来称。 2?介绍天平 出示天平,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强调指针左右摆动得一样就平衡了)。 3?称盐 教师示范用天平称出这一小勺盐的质量是1克。 用手掂一掂1克的盐,说一说感受。 4?你知道2分的硬币有多重吗?谁来估一估

学生用天平称出2分的硬币重1克。用手掂一掂,说一说感受。 5?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 拿出学生能想到的一些轻的物品。 6?讨论:你认为什么情况下使用克作单位 三、课堂活动 1?分组活动:称学习用品 先估一估,再称一称,然后用手掂一掂,并填写记录单。 2?独立作业,看图,填一填(教科书第2页) 指导学生看清每格表示100克。 四、全课小结(略) 五、课后延伸 克、千克、吨的认识(二) 教学目标 1.在估一估、称一称、掂一掂的实践活动中感知1千克物品有多重,建立“千克”的概念。 2?掌握克与千克的进率,能进行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对物品质量的估计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与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千克”的概念。 教学过程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学案

目标掌握洛伦兹力大小的推理过程。 课题《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授课人课型新授课1.知道什么是洛伦兹力,利用左手定则判断洛伦兹力的方向。 2.知道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安培力)实质是磁场对运动电荷作用(洛仑兹力)的宏观表现。学习 3.从安培力的角度研究洛伦兹力的方向、大小,使其学生建立宏观、微观的概念,感受物理规 律的统一美。 1.洛伦兹力的方向判断。 学习重点学习2.理解安培力实际就是洛伦兹力在宏观上的表现。根据安培力的表达式(宏观量)导出洛仑兹力(微观量)的表达式。 理解安培力实际就是洛伦兹力在宏观上的表现。根据安培力的表达式(宏观量)导出洛仑兹力 难点(微观量)的表达式。 一、磁场对运动电荷有力的作用 演示实验:观察阴极射线在磁场中的偏转 【实验现象】 1.在没有磁场时 2.在有磁场时 【归纳总结】 二、洛伦兹力的方向 1.运动的带电粒子所受洛伦兹力方向与、都垂直,也可以由判定。2.左手定则的内容 三、洛伦兹力的大小 1.推导洛伦兹力大小的计算公式 【模型建立】 如图,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磁场中,长为L的导线,单位体积内含有的运动电荷数为n,每个电荷的电荷量为q,电荷平均定向移动的速率为v,导线的横截面积为s

【理论探究】 回忆电流、安培力的定义,根据建立的模型,理论推导洛伦兹力大小的表达式。 (1)在导线中取一截面,时间t内通过这一截面的自由电荷数 (2)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 (3)通电导线所受安培力 (4)这段导线内总的自由电荷数 (5)每个自由电荷所受洛伦兹力 2.思考与讨论 (1)上面推导出的洛伦兹力大小计算公式的使用条件是什么? (2)当电荷速度v的方向与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平行时,洛伦兹力的大小F如何? (3)当电荷速度v的方向与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夹角为θ时,洛伦兹力的大小F该怎样来计算?试推导。 四、走进生活——洛伦兹力的实际应用 从下图可以看出,没有磁场时电子束打在荧光屏正中的O点。为使电子束偏转,由安装在管颈的偏转线圈产生偏转磁场。A O B 1.如果要使电子束在水平方向偏离中心,打在荧光屏上的A点,偏转磁场应该沿什么方向? 2.如果要使电子束打在B点,偏转磁场应该沿什么方向? 3.如果要使电子束打在荧光屏上的位置由B逐渐向A点移动,偏转磁场应该怎样变化? 4.要使电子在荧光屏上精确定位,就需要知道电子的运动轨迹。电子在磁场中偏转轨迹究竟是何种性质的轨迹呢?

《克、千克、吨的认识》教案

《克、千克、吨的认识》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在观察、操作浩大中,培养初步的估计能力。能结合实际,解决与质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3、在具体的情境下,让学生体会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建立1克、1千克、吨的观念,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教具准备 天平秤、砝码、生活常见实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1、师:我们的世界很奇妙,动物知识你又知多少?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激发兴趣,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提问) 2、学生置疑: (1)为什么有的是克,有的是千克、吨? (2)1克有多重? (3)克、千克、吨是什么? 3、带这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探究新知 1、介绍质量单位(表示物品有多重),表示较轻的物品用克(g)作单位。 2、体验、操作:1克有多重?(先指导,再体验) (1)问:“1克有多重”?我们先来称一称。(用镊子夹起1克的砝码)这个砝码是1克重。把1克的砝码放在右盘里面,再把1个2分币放在左盘里面,让学生观察这时标尺的指针处在什么位上?(经过学生观察,使学生明确1个2分币大约重1克。)(2)让学生拿出一个2分硬币放在手上掂一掂有多重。 (3)你还能找到1克重的东西吗? 3、观察生活物品的质量单位,并学会估一估(薯片、苹果)。 4、引导学生认识1千克 (1)让同学们拿出两袋盐放在手中掂一掂,看一看两袋盐有多重?再把盐放到台称中,

仔细看一看指针指在什么刻度上? (2)表示较重的物品用克(kg)作单位,同时引出1千克=1000克。 (3)联系实际生活找和千克有关的物品。 三、巩固练习 师:认识了克、千克你能用它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 1、自主练习1、2 2、实践活动:小组合作估一估、称一称你身边的物品。 四、教师小结 我们认识了克、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你能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吗?能举例说说1克和1千克到底有多重? 五、作业布置 同学们,你能到超市中找一找和千克、克有关的物品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质量单位“克”“千克”,并能进行两个单位间的转化。 2、能结合生活尝试估计出物品的大体质量。 3、能运用所学的克、千克、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教学重难点 能结合生活尝试估计出物品的大体质量。 教具准备 体秤、生活实物。 教学过程 一、导课复习 1、师: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自己的体重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知道我们的体重呢? 2、认识体秤,简单介绍。 3、小组合作称一称组中成员的体重。 (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际生活) 4、你还知道哪些秤?(知识拓展,激发兴趣) 二、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内容 练习比较克与千克之间的大小。

高中物理第三章磁场探究安培力知识导学案粤教选修

第三节探究安培力 问题探究 安培最有影响的科学工作是在电磁学领域,他在得知奥斯特的实验后,第二天就开始实验,并有了新的发现.其中,安培做了通电平行导线间相互作用的实验,如图3-3-1所示,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简单结论:若电流方向相同,两导线相互吸引;若电流方向相反,两导线相互排斥.请你根据上述结论判断下面的实验现象:把一根柔软的螺旋形弹簧竖直悬挂起来,使它下端刚好跟杯中的水银面接触,并使它组成如图3-3-2电路,当开关接通后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图3-3-1 图3-3-2 答案:弹簧上下跳动.每条螺旋弹簧的电流方向一致,所以通电时相互吸引,吸引时触点与水银面分离而断电,断电后又失去吸引,触点重新与水银面接触,如此反复. 自学导引 1.通过实验可以发现,垂直放入磁场的通电导线所受的磁场力不仅跟其中的__________有关,而且跟导线的__________有关.导线长度一定时,__________越大,导线受到的磁场力越大;电流一定时,导线__________,导线受到的磁场力越大. 答案:电流长短电流越长 2.磁感应强度的定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在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通电直导线,所受的磁场力跟电流和导线长度的乘积的比值叫做通电直导线所在处的磁感应强度 3.磁感线的疏密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磁感线密集的区域,磁感应强度___________________,磁场较___________________;磁感线稀疏的区域磁感应强度___________________,磁场较 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磁场的强弱大强小弱 4.如果在磁场中的某一区域,磁感应强度的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区域的磁场就叫做匀强磁场.匀强磁场的磁感线间距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大小和方向处处相同相等且平行 5.磁感应强度在数值上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磁感应强度又被称为 ______________,用______________作单位. 答案:穿过垂直磁感应强度的单位面积上的磁通量磁通密度Wb/m2 疑难剖析 磁感应强度只决定于磁场本身

探究安培力的影响因素参考资料

师:[设疑]前面学习了电场和磁场,电和磁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 [flash演示]奥斯特实验 [提问] 小磁针的偏转说明了什么? [分析与讨论] 小磁针在磁场中受磁场力的作用才会发生偏转,实验结果说明,不仅磁铁能产生磁场,电流也能产生磁场。通电导线通过周围产生的磁场对磁体有力的作用(电流→磁场→磁体)。那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磁体通过周围的磁场对通电导线也应该有力的作用(磁体→磁场→电流?)。下面我们就用一个迷你小实验来探究一下磁场对通电导线是否也有力的作用呢? 2、学生回答:不仅磁铁能产生磁场,电流也能产生磁场。 [板书] 一、探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1、安培力 [迷你实验] 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第四种 [分析与讨论] 实验中观察到什么现象?可以得到什么实验结果? [总结] 当通电导线附近有磁体时,通电导线会受到力的作用。物理学上把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称为安培力。 2、方向的判断—— [提出问题] 从前面的实验中发现,当通电导线的电流方向改变或磁体的磁极位置交换时,通电导线的受力方向也会发生改变。说明安培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怎样具体确定安培力的方向? [过渡] 安培力是个矢量,之前我们已经研究了它的方向,那么它的大小到底会与哪些因素有哪些? 3、大小的探究——控制变量法 [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猜想,安培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引导学生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猜想,安培力可能与通电导线的长度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长度)、电压(电流)以及磁场(磁感应强度)等因素有关。(导线材料?横截面积?) [总结] 基于有些因素前任已经排出了其可能性,今天我们就研究一下安培力与电流大小I、磁场中导线长度L及磁感应强度B的关系。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设计实验) [研究方法]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影响安培力的因素很多,如果将它们混在一起考虑,无法知道每个因素是怎样影响安培力的。因此,实验中通常只让某个因素(变量)变化,不让其他因素变化(控制变量),这样便知道这个因素是如何影响安培力的了。这就是物理学中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控制变量法。(类似于探究牛顿第二定律a与F、m的关系) [设计实验] (1)研究F与I的关系: 控制B、L不变 如何改变I?通过调整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改变电流的大小(一种短路,一种较大电阻)如何通过现象判断F与I的关系?观察通电导线摆动后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安培力越大,摆动角度越大) [实验方案] ①将导体棒用细铜丝悬挂起来,细铜丝与电源相连,导体棒置于蹄形磁铁中,并与磁感线垂直。(蹄形磁铁中间的磁场可以近似认为是匀强磁场) ②在磁感应强度和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长度不变的情况下,合上开关,移动滑片位置改变电流的大小,探究电流的大小对安培力的影响。观察其现象。 [由学生分析现象] 当增大流过通电导线的电流时,通电导线摆动后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变大。(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F越大,夹角越大)→(定性研究得出)I越大,F越大;I越小,F越小→(经物理学家的进一步定量研究得出)F与I成正比。 (2)研究F与L的关系: 控制B、I不变(使滑动变阻器处于被短路状态) 如何改变L?通过并列放置2块磁感应强度磁铁改变磁场中导体的长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