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教学大纲

外科学教学大纲
外科学教学大纲

《外科学》理论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麻醉学等专业使用)

Ⅰ前言

外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现代外科学涉及到许多外科疾病的病因、发生、发展、病理、诊断、预防和治疗等知识,在治疗方面能够运用手术和非手术方法处理。通过外科学的教学,要求学生熟悉外科学的基础理论,掌握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临床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并学习一定的基本手术,为从事临床外科工作奠定基础,且为其它临床学科,特别是以手术为治疗手段的临床学科的学习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外科学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部分:外科基础、外科常见疾病和外科手术学。外科学基础主要是讲授外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外科常见疾病介绍其原因、病理、临床表现、系统检查、诊断要点、鉴别诊断、预防和治疗原则、手术的适应症等。外科手术学的学习主要是培养学生严格的无菌观点和进行基本操作技术的训练。外科学的教学过程包括课堂讲授、实验课、见习和实习,但也不应忽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因此,对有些章节可安排为自学内容,不再予以讲授。每个教学阶段都有其侧重,目的要明确,讲授要精炼,课堂讲授内容要理论联系实际,以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适当介绍国内外医学的新成就,以反映现代科学的水平,并重视基础和临床的结合。对要求掌握、学会的内容应讲深讲透,让学生能深入领会课题内容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利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对要求熟悉的内容应重点讲解。对要求了解的内容可作概括的讲述,学生则对此有一般的认识。对要求自学的内容,学生也应在自学时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学习。教学方法应重视外科学与医学其它各科的内在联系,注意启发和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当使用多媒体等形象化的电化教学手段,避免灌注式教学。课堂讲授必须使用法定计量单位。专业名词应与教科书一致,不使用不规范的简称。

本大纲适用于本科临床医学、麻醉学、临床医学(医学美容)、法医学、医学影像学专业(方向)学生使用。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134学时, 即讲课94学时, 见习40学时理论与见习学时之比2.35:1。四教材:《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陈孝平、汪建平,第8版,2013年3月。

Ⅱ正文

第一章绪论(自学内容)

第二章无菌术(自学内容)

第三章外科病人的体液和酸碱平衡失调

一、教学目的

通过对体液失调的学习,对外科体液失调和酸碱失衡的种类、临床表现、病因、实验室检查、诊断、常见的治疗方法等内容初步有所了解。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各型缺水的区别、诊断和治疗;血钾异常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代谢型酸中毒和代谢型碱中毒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2、熟悉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的防治原则和防治方法。

3、了解体液主要成分和体液和平衡和酸碱平衡失调的基本理论。

【讲课时数】(4学时)

三、教学内容

1、复习体液平衡的基本理论。

2、等渗、高渗和低渗缺水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护措施。

3、代谢性酸中毒、碱中毒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护措施。

4、代谢性酸、碱中毒与呼吸性酸、碱中毒的鉴别诊断。

5、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临床表现、诊断防护措施。

6、体液失调的综合防治原则、步骤及具体计算方法。

第四章输血(自学内容)

第五章外科休克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外科休克的基本知识,掌握外科休克的诊断、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和监测。

二、教学要求

1、掌握休克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外科常见休克的诊断和处理要点。

2、熟悉休克的病理生理和微循环的变化。

3、了解休克的病因和分类。

【讲课时数】(4学时)

三、教学内容

1、复习维持有效循环血容量的三大因素。休克代偿期、抑制期及失代偿期的微循环变化。

2、讲解休克各期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强调早期诊断,重点说明神志、皮肤粘膜色泽、温度、脉率、脉压差及尿量的重要意义。

3、阐明休克治疗的原则:去除病因、恢复血容量、纠正微循环障碍、增进心功能和恢复机体正常代谢。强调补充血容量是抗休克的根本措施。治疗中的应用。

4、介绍休克分类,在常见的外科休克中,重点阐述低血容量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特点治疗要点。

第六章麻醉(自学内容)

第七章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自学内容)

第八章疼痛治疗(自学内容)

第九章围术期处理(自学内容)

第十章外科病人的代谢及营养治疗(自学内容)

第十一章外科感染

一、教学目的

通过对外科感染的学习,掌握各种外科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并熟悉抗菌药物的使

用。

二、教学要求

1、掌握浅部常见的急性化脓性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2、熟悉外科感染的发生、发展和防治原则;抗菌药物在外科感染中应用的适应症及使用原则;破伤风的临床表现、预防和治疗;全身性感染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3、了解气性坏疽的诊断和治疗;甲沟炎和化脓性指头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讲课时数】(4学时)

三、教学内容

1、外科感染的定义、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分类。外科感染临床表现的特点及治疗原则。

2、疖、痈、蜂窝组织炎、丹毒、急性淋巴结炎、甲沟炎、化脓性指头炎等急性软组织感染各自的临床表现特点及治疗原则。

3、脓毒症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4、破伤风的临床表现特征、诊断、预防和治疗原则。

5、抗菌药物在治疗外科感染中的适应症、选择原则及给药方法。

第十二章创伤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创伤的诊断、分类、急救和治疗原则。

二、教学要求

1、学会损伤的诊断、急救和处理原则。

2、掌握各种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讲课时数】(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损伤的原因、分类、病理生理变化及修复过程。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创伤愈合的类型。

2、损伤的诊断、急救和处理原则。污染伤口的处理方法。

第十三章烧伤、冻伤、蛇咬伤、犬咬伤、虫螫伤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烧伤面积的计算、深度的识别、休克的防治及创面的处理。

二、教学要求

1、掌握烧伤面积计算和深度估计方法。

2、了解烧伤病理变化及大面积烧伤的临床过程。

3、学会小面积烧伤的治疗。熟悉大面积烧伤的急救和治疗原则。

【讲课时数】(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烧伤的病理和临床过程。

2、烧伤的面积计算和深度估计方法。

3、小面积烧伤的伤面处理。大面积烧伤的补液方法、伤面处理及抗感染治疗。

第十四章肿瘤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肿瘤的发病机理和治疗原则。

二、教学要求

1、熟悉肿瘤分类,良、恶性肿瘤的病理和临床特点。

2、熟悉恶性肿瘤的检查方法、诊断步骤和治疗原则。

【讲课时数】(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良性与恶性肿瘤各自的临床特点及鉴别。

2、恶性肿瘤的分类、国际分期、转移方式及其规律。

3、恶性肿瘤的主要检查方法、诊断步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意义。

4、恶性肿瘤的治疗原则。常用的各种治疗方法(如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生物治疗等)。

第十五章移植(自学内容)

第十六章外科微创技术(自学内容)

第十七章颅内压增高和脑疝

一、教学目的

在掌握颅内压增高的病因、病理、病理生理基础上,学习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二、教学要求

1、掌握颅内压增高的概念、原因、类型及临床表现、诊断、处理;小脑幕切迹疝、枕骨大孔疝的临床表现和处理。了解引起颅内压增高的病因和病理生理

2、熟悉脑疝形成的临床表现

3、了解颅内压增高的调节机理、测定方法和病理生理;脑疝形成的机理、分类。

【讲课时数】(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颅内压增高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2、颅内压增高的对症治疗和病因治疗。

3、小脑幕切迹疝、枕骨大孔疝的临床表现和处理。

4、脑疝形成的原因,主要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第十八章颅脑损伤

一、教学目的

在掌握颅脑损伤的病因、病理、病理生理基础上,学习不同类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以及手术治疗的原则。

二、教学要求

1、掌握脑震荡、脑挫裂伤和脑干损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处理;颅内血肿的分类;硬脑膜外血肿和硬脑膜下血肿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开放性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2、熟悉头皮、颅骨及脑各部分的解剖;颅底骨折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3、了解头皮损伤的治疗。

【讲课时数】(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颅骨骨折的类型、临床表现(颅底骨折)、诊断和处理原则;

2、原发性脑损伤和继发性脑损伤的概念;闭合性脑损伤的发病机理;

3、原发性脑损伤的分类、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

4、颅内血肿的分类、临床表现和诊治要点;

5、急性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

6、脑损伤的处理:伤情判断、病情观察、特殊监测;一般处理、手术治疗、昏迷和脑水肿的处理。

第十九章颅内和椎管内肿瘤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熟悉颅内肿瘤等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二、教学要求

1、掌握颅内肿瘤的分类、性质、好发年龄;椎管内占位性病变的病理、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2、熟悉其他种类的颅内占位性病变。

【讲课时数】(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颅内肿瘤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以及不同性质的颅内肿瘤的特点;

2、颅内肿瘤的治疗原则。

第二十章颅内和椎管内血管性疾病(自学内容)

第二十一章颅脑和脊髓先天畸形(自学内容)

第二十二章颈部疾病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甲状腺的生理解剖特点,掌握单纯甲状腺肿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外科处理原则、手术指征及手术适应症。掌握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特点。

二、教学要求

1、了解颈部不同部位肿块的性质;

2、学会检查颈部肿块并作出诊断;

3、熟悉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和手术适应症;

4、熟悉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外科治疗原则,术前准备及术后并发症处理;

5、熟悉甲状腺癌的病理分类、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6、熟悉颈淋巴结核的诊断和治疗。

【讲课时数】(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甲状腺肿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手术适应症;

2、甲亢的手术适应症、术前准备及其重要性、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3、甲状腺癌的病理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4、颈淋巴结结核的临床表现和诊治;

5、颈部肿块的检查和鉴别诊断。

第二十三章乳房疾病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认识乳房检查方法,熟知急性乳腺炎、乳腺囊性增生等疾病,掌握乳癌的临床表现、临床分期和治疗。

二、教学要求

1、熟悉急性乳腺炎的诊治原则;

2、熟悉乳房肿块的鉴别诊断要点;

3、熟悉乳腺癌的临床表现、诊断、分期及综合治疗原则。

【讲课时数】(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急性乳腺炎的诊断和防治;

2、乳房肿块的鉴别诊断;

3、乳腺癌的易感因素、转移特点、病理分型、分期、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综合治疗原则。

第二十四章胸部损伤

一、教学目的

1、通过胸部损伤概论的学习,进一步学习肋骨骨折、气胸、血胸的分型、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外科治疗;

2、掌握肋骨骨折、气胸、血胸、血心包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急救原则;

3、熟悉胸部损伤的病理生理和治疗原则;

4、了解单纯肋骨骨折的处理和胸腔闭式引流的装置和使用。

【讲课时数】(2学时)

二、教学内容

1、胸部损伤概论;

2、肋骨骨折,血胸,外伤性气胸,血心包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第二十五章胸壁、胸模疾病(自学内容)

第二十六章肺部疾病

一、教学目的

1、在掌握肺癌病因和病理的基础上,学习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2、了解支气管扩张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原则。

3、了解肺结核的外科治疗的手术适应症和手术基本原则。

4、掌握肺癌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国际分期、诊断和防治原则。

5、了解肺癌早期诊断的方法及其重要意义。

【讲课时数】(2学时)

二、教学内容

1、肺癌的病因、病理类型、诊断方法,

2、肺癌的国际分期、鉴别要点、治疗原则和手术方式。

3、支气管扩张和肺结核的外科治疗。

第二十七章食管疾病

一、教学目的

1、在掌握食管癌流行病学和病因学的基础上,学习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外科治疗。

2、掌握食管癌的致病诱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鉴别诊断及防治原则。

3、熟悉贲门失弛缓症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4、了解腐蚀性食管灼伤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讲课时数】(2学时)

二、教学内容

1、食管癌的病因、病理、早期临床表现、早期诊断方法和早期治疗。

2、腐蚀性食管灼伤和贲门失弛缓症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第二十八章原发性纵隔肿瘤(自学内容)

第二十九章心脏疾病

一教学目的

在掌握体外循环和心肌保护等基础上,学习常见先天性和后天性心脏病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外科治疗。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常见先天性和后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原则;

2、熟悉常见先天性和后天性心脏病的基本病理解剖畸形,病理生理改变,临床特点;

3、了解心脏外科发展的概况,体外循环的基本方法及病理生理变化。

【讲课时数】(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心脏病外科治疗发展的概况,体外循环的应用,体外循环术后的病理生理变化;

2、常见先天性和后天性心脏病的手术适应症和外科治疗原则,缩窄性心包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手术治疗原则;

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原则。

第三十章胸主动脉疾病(自学内容)

第三十一章腹外疝

一教学目的

在了解腹股沟管的结构、Hesselbach三角的组成和股管的结构的基础上,学习腹股沟疝等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类型、鉴别诊断和手术治疗。

二教学要求

1、掌握腹股沟疝和股疝的诊断及疝修补手术的基本原则;斜疝和直疝的鉴别诊断;

2、熟悉腹股沟区的应用解剖;腹外疝的概念、病因、病理、和分类;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的诊断和处理原则;

3、了解无张力疝修养补术的基本概念;其他腹外疝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讲课时数】(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疝的定义、腹外疝的病因、类型和构成;

2、复习腹股沟区的应用解剖;

3、腹股沟疝、直疝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及手术治疗的基本原则。传统疝修补、无张力疝修

补术的概念及腹腔镜疝修补术;

4、嵌顿性和绞窄性的处理原则;

5、复发性腹股沟疝的处理原则;

6、股疝:股管解剖、股疝临床标表现、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

五、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第三十二章腹部损伤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习腹部损伤的分类、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处理。学习常见内脏损伤的特征及处理。

二、教学要求

1、掌握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急救、早期诊断和治疗原则;

2、熟悉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步骤;外伤性肝、脾破裂及肠破裂的鉴别诊断及处理原则。【讲课时数】(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腹部损伤的原因和分类;

2、腹内实质性脏器、空腔性脏器损伤的临床表现特点和鉴别;

3、腹内闭合性损伤的诊断步骤;

4、腹部闭合伤的急救、诊断步骤、手术适应症和处理原则;

5、各脏器损伤的诊断及处理原则(肝、脾、胃十二指肠、小肠及结直肠损伤)。

第三十三章急性化脓性腹膜炎

一、教学目的

在掌握急性腹膜炎的病因、病理的基础上,学习其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二、教学要求

1、掌握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病因和临床表现;

2、掌握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诊断方法;

3、熟悉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病程演变和治疗原则;

4、了解腹腔脓肿的临床表现和诊治原则;

5、了解腹腔室间隔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讲课时数】(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解剖生理概要;

2、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病因、病理生理、病程演变、临床表现、诊断和外科治疗原则;

3、常见腹腔脓肿的临床表现和诊治原则;

4、腹腔室间隔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诊治原则。

第三十四章胃、十二指肠疾病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进一步学习胃十二指肠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并发穿孔、大出血、疤痕性梗阻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外科治疗,手术原则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二、教学要求

1、了解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机理;

2、掌握胃、十二指肠溃疡外科手术适应症。熟悉手术方式的选择。了解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3、熟悉胃癌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外科治疗原则。

【讲课时数】(4学时)

三、教学内容

1、胃十二指肠的解剖;

2、胃、十二指肠的生理概要;

3、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机制及其严重并发症(穿孔、大出血及幽门梗阻)的病因、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以及手术适应症;

4、常用手术方法的理论基础、种类和选择原则及术后疗效评价。

第三十五章小肠疾病

一、教学目的要求

1、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肠道疾病的类型、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外科治疗;

2、熟悉肠梗阻的病因、病理生理及分类;

3、掌握各类肠梗阻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处理原则及手术适应症;

4、熟悉结肠癌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表现。

【讲课时数】(2学时)

二、教学内容

1、肠梗阻的病因、病理生理、分类、临床表现、诊断步骤、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手术适应症;

2、各类肠梗阻的诊治特点;

3、结肠癌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4、左、右半结肠癌的特点。

第三十六章阑尾疾病

一、教学目的

在学习阑尾炎病因学、病理学的基础上,学习各种类型阑尾炎的病理过程、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外科治疗原则。

二、教学要求

1、掌握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2、熟悉急性阑尾炎的病因、病理和临床分类;

3、了解特殊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和处理原则。

【讲课时数】(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阑尾炎病理发展过程;

2、急性阑尾炎的病因、病理、临床分类和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3、小儿阑尾炎、老年阑尾炎、妊娠阑尾炎及异位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第三十七章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一、教学目的

在掌握结、直肠与肛管解剖的基础上,学习常见先天性、后天性直肠肛管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外科治疗原则。

二、教学要求

1、熟悉肛裂、肛直肠周围脓肿、肛瘘、痔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2、掌握直肠癌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手术原则;

3、掌握结肠癌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手术原则。

【讲课时数】(4学时)

三、教学内容

1、结直肠肛管解剖;

2、结直肠肛管疾病的各种检查方法,特别是指检法;

3、结肠癌的病理分型、组织分型、TNM分期、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4、掌握痔、直肠癌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手术原则;

5、熟悉直肠息肉、肛裂、肛直肠周围脓肿、肛瘘、痔的病因、诊断和治疗;

6、直肠癌的病理、TNM分期、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及手术方式选择。

第三十八章肝疾病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原发性肝癌的基本知识,掌握其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了解阿米巴肝脓肿和肝棘球蚴病的病因及治疗原则。

二、教学要求

1、熟悉肝脓肿的诊断和治疗;

2、熟悉原发性肝癌的病理、检查方法、诊断及治疗原则。

【讲课时数】(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肝脏的解剖、生理,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变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2、肝脓肿的病因,细菌性肝脓肿和阿米巴肝脓肿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3、肝棘球蚴病的病因和治疗原则;

4、肝良性肿瘤和继发性肝癌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第三十九章门静脉高压症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了解门静脉系统的解剖概要,熟悉门静脉高压的病因、病理和临床表现。

二、教学要求

1、掌握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2、掌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破裂的紧急处理;

3、了解分门静脉流术和门奇断流术。

【讲课时数】(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门静脉系统的解剖特点;

2、门静脉高压症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3、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治疗原则,大出血时紧急方法;

4、门静脉分流术与门奇断流术的要点及评价。

第四十章胆道疾病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复习胆道的解剖和生理,学习胆道疾病常用的特殊检查方法,胆石症、胆道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熟悉胆道疾病及胆道手术常见并发症。熟悉胆道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了解胆道先天畸形,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诊断和治疗。了解胆道蛔虫病的诊断和治疗。

【讲课时数】(2学时)

二、教学内容

1、胆道疾病的特殊检查检查方法;

2、胆石症和胆道系统感染的病因和病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3、胆道的解剖生理概要,胆道先天畸形、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胆道肿瘤和胆道蛔虫病以及胆道损伤。(自学)

第四十一章上消化道大出血的鉴别诊断和外科处理原则(自学内容)第四十二章急腹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自学内容)

第四十三章胰腺疾病

一、教学目的

在掌握胰腺炎和胰腺癌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慢性胰腺炎、假性胰腺脓肿、胰岛素瘤的知

识。

二、教学要求

1、掌握急性胰腺炎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2、熟悉胰头癌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3、了解胰腺内分泌肿瘤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讲课时数】(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分型、诊断和治疗原则;

2、胰腺癌和壶腹部周围癌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方法、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自学)

3、胰腺的解剖生理概要,慢性胰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自学)

4、胰腺囊肿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自学)

5、了解胰腺内分泌肿瘤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自学)

第四十四章脾疾病(自学内容)

第四十五章周围血管与淋巴管疾病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表现、瓣膜功能检查方法和治疗原则,了解其它

周围血管和淋巴管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二、教学要求

1、了解周围血管与淋巴管疾病的概论(主要临床表现);

2、了解下肢静脉的解剖结构与血液动力学及病理生理;

3、掌握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

临床表现、瓣膜功能检查方法和治疗原则;

4、熟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原则。

【讲课时数】(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概论:感觉异常、形态和色泽变化、结构变化、组织丧失;

2、下肢静脉的解剖、病理生理;

3、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和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病因、检查方法、鉴别诊断和治

疗原则;

4、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检查方法、诊断和防治原则。

第四十六章泌尿、男生殖系统外科检查和诊断(自学内容)第四十七章泌尿、男性生殖系统先天性畸形(自学内容)

第四十八章泌尿系统损伤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掌握泌尿系统各种损伤的病理分型、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二、教学要求

1、掌握肾损伤、尿道损伤的病理类型、临床表现、诊断步骤及治疗原则;

2、了解输尿管损伤、膀胱损伤的临床表现。

【讲课时数】(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肾、输尿管损伤、膀胱损伤及尿道损伤的致伤原因、病理类型、诊断和治疗;

2、泌尿系统损伤的后期并发症、尿瘘、尿道狭窄的处理、急性尿潴留的处理。

第四十九章泌尿、男性生殖系统感染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男生殖系统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二、教学要求

1、掌握男生殖系统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2、了解泌尿、男生殖系统感染的发病原因;

3、了解男生殖系统感染的诊断方法。

【讲课时数】(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泌尿系感染的病因、感染途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2、急性和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3、附睾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第五十章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结核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肾结核临床表现及检查方法和泌尿系统结核的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方法。

二、教学要求

1、了解泌尿系统结核的发展过程;

2、熟悉泌尿系统结核的临床表现、诊断步骤、治疗原则;

3、了解男性生殖系统结核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讲课时数】(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泌尿系统结核的发生发展过程、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2、附睾结核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

3、肾结核并发症的手术治疗。

第五十一章泌尿系统梗阻(自学内容)

第五十二章尿石症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尿石形成的机理、影响其形成的因素,掌握尿石症病理生理变化。

二、教学要求

1、了解尿石形成的机理、影响其形成的因素;

2、掌握尿石症病理生理变化;

3、熟悉结石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防治原因;

4、熟悉体外震波碎石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了解腔内技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方法。

【讲课时数】(2学时)

二、讲授内容

1、尿石症的病因、病理生理变化;

2、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非手术疗法和预防复发的措施;手术适应症和体外震波碎石、腔道技术治疗尿石症;

3、膀胱结石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第五十三章泌尿、男性生殖系统肿瘤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肾、膀胱、阴茎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二、教学要求

1、了解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的病理;

2、掌握肾癌、膀胱癌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治疗原则;

3、了解睾丸肿瘤的病理类型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

【讲课时数】(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肾癌、肾母细胞瘤和肾盂肿瘤的病理特点、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免疫治疗在

外科学教学大纲骨科部分

第六十一章骨折概论 目标要求: 掌握:骨折的定义、成因、分类及骨折段的移位机制;骨折的临床表现、X 线检查和并发症;骨折愈合及其影响因素;骨折的急救与治疗原则;骨折复位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了解:开放性骨折和开放性关节损伤的处理方法;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和畸形愈合的处理原则。 教学内容: 重点:骨折的分类、移位机制、临床表现、X线检查、常见并发症;骨折愈合及其影响因素;骨折的急救与治疗原则;骨折复位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难点:骨折愈合过程,骨折的固定方法,开放性骨折的处理。 1、骨折的定义、成因、分类及骨折段的移位。 2、骨折的临床表现及X线检查。 3、骨折的并发症。 4、骨折愈合过程。 5、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6、骨折的急救。 7、骨折的治疗原则。 8、开放性骨折的处理。 9、开放性关节损伤处理原则。 10、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和畸形愈合的处理。 第六十二章上肢骨、关节损伤 目标要求: 掌握:肱骨干骨折、前臂双骨折和桡骨下端骨折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肩关节脱位的脱位机制、分类、临床表现、X检查及治疗。 了解:锁骨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髁上骨折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肘关节脱位、桡骨头半脱位的脱位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教学内容: 重点:锁骨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干骨折、前臂双骨折、桡骨下端骨折的病因与分类、移位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肩锁关节脱位和肩关节脱位的脱位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难点:上肢骨骨折移位特点和治疗原则。 1、锁骨骨折:解剖概要;病因与分类;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 2、肩锁关节脱位:脱位机制;分类;临床表现;X检查;治疗。 3、肩关节脱位:分类;肩关节前脱位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 4、肱骨外科颈骨折:解剖概要;病因与分类;无移位骨折、外展型骨折、内收型骨折和粉碎型骨折的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5、肱骨干骨折:解剖概要;病因与分类;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 6、肱骨髁上骨折:解剖概要;分类。 (1)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 (2)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 7、肘关节脱位:分类;脱位机制;临床表现与诊断;治疗。

外科学教学大纲

外科学教学大纲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外科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外科学课程编号: 英文名称:Surgery 课程性质:必修课 总学时:128讲课学时:96实践学时:32 学分:8 适用对象:临床医学专业 先修课程:《外科学总论》、《系统解剖学》、《内科学》、《病理学》、《生理学》等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外科疾病包括损伤、感染、肿瘤、畸形和其他疾病,一般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但外科决不等于手术。外科学研究外科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技能,同时也研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涉及实验外科及自然科学基础。 外科学教学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较全面的外科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得到较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 二、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 该课程的教学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灌输与启发相结合、讲解与提问相结合、讨论和发言相结合,阐述了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 三、课程各章重点与难点、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 第十九章颅内压增高和脑疝 【目的和要求】 1、掌握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 2、熟悉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变化和处理原则。 3、熟悉脑疝的临床表现。 4、了解颅内压增高的病因。 【教学内容】 1、颅内压增高的概念、颅内压的调节与代谢、颅内压增高的原因。 2、颅内压增高的后果。 3、颅内压增高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4、脑疝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第二十章颅脑损伤 【目的和要求】 1、掌握脑震荡、脑挫裂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原则。

最新《外科学》教学大纲80学时资料

外科学教学大纲 、八 前 外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科。现代科学的范畴包括许多疾病,它涉及这些疾病的病因、发生、发展、病理、诊断、预防和治疗等的知识;在治疗方面要能运用手术和非手术的处理。通过外科学的教学,学生应最终掌握常见外科疾病的临床知识和临床技能,并学会某些外科基本手术操作。 外科学内容包括:外科基础,讲授外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 外科常见疾病,介绍其原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预防和治疗、手术适应证和常用手术原理;手术学培养学生严格的无菌技术和进行基本手术操作的训练。 外科学的学习目标是:学生要全面熟悉、掌握外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点和基本技能,掌握外科常见和重危疾病的重要发病机理、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治疗及手术原则,为日后从事临床外科工作或学习其它临床、医学学科奠定基础。学会归纳、总结各专科常见病的临床表现、检诊方案、诊断及鉴别诊断、并书写出外科病历及专科查体。对常见外科病例能作出初步诊断和处理意见,对急危重外科病人能及时作出相应急救处理措施并能熟练使用常规检诊、治疗基本技术。学生在实习结束后能够形成一个严谨的临床外科思维方式和工作能力。 本大纲供五年制中医学专业教学使用。外科教学按80学时授课,其中理论课74学时授课,实训课6学时授课。 外科学理论授课教学学时分配表

外科学实训授课教学学时分配表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了解外科学发展概况,当代科学的定义与外科学的范畴,我国外科成就与现状,学习外科学的正确观点。 教学内容: 1、重点讲授外科学的定义与范畴,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2、简述现代外科学发展状况。 3、怎样学习外科学,优秀外科医生应具有的素质。 4、外科学的发展和我国的外科成就。(自学) 第二章无菌术 目的要求:掌握洗手、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手术区皮肤的消毒和铺巾;无菌观点。熟悉手术时的无菌操作规则;常用的灭菌法和消毒法。 了解手术室管理。 教学内容: 1、无菌术的概念和组成,手术器械、物品、敷料的灭菌法和消毒法。 2、手术人员术前准备,手术区的准备,无菌操作规则,手术室管理。 第三章麻醉 目的要求:掌握局麻药常用剂量及常见小手术局麻技术,局麻药毒性反应的症状、预防和正确处理。熟悉麻醉前一般准备和麻醉前用药,麻醉意外和麻醉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要领。ASA分级,气管插管的目的及方法,常用的局部麻醉药物。常用神经阻滞、椎管内麻醉的实施原则和并发症的防治。 了解麻醉的概念和临床任务,麻醉前准备的必要性和麻醉中观察病人的重要性。麻醉选择和处理的原则。常用全麻药的临床药理、全身麻醉的常用方法、气管内麻醉和肌松药的应用。椎管内麻醉的并发症。 教学内容: 1 、麻醉的概念、麻醉学的发展和现状、麻醉的临床任务。现代麻醉学的范畴:临床麻醉、急救复苏、重症监护、疼痛诊疗。 2、麻醉前准备和麻醉前用药:包括病人体格和精神方面的准备、麻醉技术和器材的准备及麻醉前用药。 3 、全身麻醉:全身麻醉的概念。吸入麻醉药的吸收、临床评价、常用吸人麻醉药的临床药理和临床应用。静脉麻醉药的临床药理和临床应用。肌松弛药在麻醉中的应用。全麻的意外及并发症的防治和处理要点。 4 、局部麻醉:普鲁卡因、丁卡因、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各种常用局麻方法、剂量和浓度,毒性反应的识别、防治和处理。 5 、椎管内麻醉:蛛网膜下腔和硬脊膜外腔麻醉的生理影响和临床应用,麻醉中和麻醉后并发症的防治和处理。 6 、麻醉期间各项生理参数的观察及麻醉后苏醒期间的护理。 7 、乙醚吸入麻醉的分期,乙醚开放滴入麻醉的具体操作和注意事项,气管内麻醉,臂丛神经阻滞、肋间神经阻滞、颈丛神经阻滞。椎管的解剖生理,椎管内麻醉的操作方法。控制性降压和全身低温。 第四章体液与营养代谢 目的要求掌握各型缺水、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代谢性酸中毒和减中毒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熟悉体液失调的综合防治方法。了解低钙血症和高钙血症的临床表现和诊治。

外科学:外科学教学大纲(五版).doc

外科学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临床医学(医学英语班)专业使用> 山东大学医学院 二○○二年五月

前言 外科学是临床医学中一门重要的二级学科,是阐述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防治知识的科学。由于近年来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外科的内容也不断的更新和增加,因此教学大纲的不断修订实属必要。本大纲同时参照卫生部颁发的《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2002年版》所涵盖的内容重新修订。作为《外科学》授课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纲领,教师在讲授时必须保证完成大纲中的基本要求,不得任意删改,这也是为适应学生将来参加国家执业医师考试的需求。教师应依此大纲为依据,认真写好备课教案。对学生的考试,也应以大纲为依据出题。 根据国家教委《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主要课程基本要求》“通过外科学教学,使学生掌握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为医学生毕业以后从事临床外科各专业工作奠定了基础,也为学习其他临床学科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本教学大纲按照上述要求,依据卫生部规划教材《外科学》第五版内容按照章节顺序修订而成。 外科学内容包括:外科基础,讲授外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外科常见疾病,介绍其原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预防和治疗、手术适应证和常用手术原理,手术学培养学生严格的无菌技术和进行基本手术操作的训练。 随着近几年外科的新进展,本大纲增添了一些新内容,如外科感染的新概念、外科营养的新进展、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肿瘤的多基因学说等。对于内容重复和可以自学的予以压缩,如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调,只要求讲解临床应用。对某些重要内容,增加了学时,我国小儿外科发展迅速,本大纲内有关先天性畸形如颅脑和脊髓畸形、胃肠道泌尿系统和运动系统畸形集中讲授增加了学时。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和信息化时代,外科的教学必须及时吸取国内外医学新理论和技术成果。教师在完成本大纲基本要求前提下,可适量增加外科学的新成就、新的发展方向。反映现代科学技术水平是十分必要的,以便拓展现代医学生的知识领域,激发学生的钻研兴趣。 外科学讲授要理论联系实际,以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恰当的选择典型病例,结合教师的临床经验,配合理论讲解,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更多地运用启发式和讨论式进行课堂讲授,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当前教育中的主要目的。 在教学方法上,提倡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形象化教学,本大纲新增加了《示教》内容,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将典型的病理标本和有诊断意义的X片、CT及MRI片等影像进行示教,重要的解剖关系和标准的手术要用挂图、投影片、幻灯片、录相进行展示,使学生易于理解、加强记忆。 本大纲为五年制医学专业(包括医学英语班)的外科教学而制定。口腔医学可参考应用。 本大纲总学时按218学时计算,其中手术学54学时。见习48小时,授课116学时。

外科学总论及手术学课程教学大纲

《外科学总论及手术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外科学总论及手术学 英文名称: 课程类型: 专业课必修考试 总学时:34 学分:2.0 理论课学时:20 实验课学时:14 适用对象: 麻醉学专业本科学生 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外科学是对医学科学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临床医学学科。它既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又与基础医学和其它临床医学学科密切相关。外科学总论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临床基础理论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在外科学学习过程中加深理解、加深认识,为学习其它临床医学学科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为从事临床外科工作奠定基础。 手术学是研究外科手术方法和操作技术的学科。外科手术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树立外科无菌观念,掌握外科手术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为学习外科学和其它与手术有关的课程及今后从事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环节及教学方法和手段 外科学总论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实验实习、考试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将板书、挂图、实验模型、幻灯和多媒体等各种方法手段运用到指定教材的讲授当中,使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向学生传播外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通过实验实习向学生传授外科无菌观念和基本技能,通过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循环过程,使学生较全面地学好外科学,并通过考试来检测对外科无菌术、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 手术学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实验、考试等。在课堂讲授中,教师运用板书,幻灯、挂图及CAI课件等多种方法,协助教师应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对教材相关的章节进行讲解;实验是在动物实验室内结合电化教学手段,指导学生在动物身体上练习各种外科手术的基本技能,熟悉各种外科手术器械及无菌术的应用,强化学生对手术学的感性认识,培养严格的无菌观念,熟悉各种消毒方法及加强外科基本技能的训练;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通过理论考试对手术学理论知识进行总体测试,通过实验考试检验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是本学科重视实验教学的具体表现之一。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外科学教学大纲

外科学教学大纲(预防、公管专业) 前言 本大纲为医学系本科生《外科学》教学指导性的纲要。教学的内容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级要求。掌握内容是理论课必讲授重点,同时也是考试的重点;熟悉内容是教师重点选择部分章节讲授范围,在学生考试范围内;了解内容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学,教师可选择性简要讲授,在考试题中占极少比例。除《外科学》外教师可概要地讲授有关章节最新进展,但不在考试之列。 第一章绪论 一、目的和要求 ㈠了解外科学的范畴及我国在外科方面的成就。 ㈡树立学习外科的正确观点。 二、教学内容 外科学的范畴,它和其他学科的关系。国内外发展方向。重点讲如何学习外科。第二章无菌术 一、目的和要求 ㈠树立无菌观点。 ㈡掌握手术区皮肤的消毒和铺巾。 ㈢掌握手术时的无菌操作规律。 ㈣熟悉常用的灭菌法和消毒法。 ㈤掌握洗手、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㈠常用的灭菌法和消毒法(示范)。 ㈡洗手、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以及手术区的准备(示范和实际操作)。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 一、目的和要求 ㈠掌握体液酸碱平衡失调的综合防治方法。 ㈡熟悉各型缺水、低血钾症和高血钾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方法。 ㈢熟悉代谢性酸中毒和碱中毒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二、教学内容 ㈠高渗性、低渗性和等渗性缺水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方法。低血钾和高血钾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㈡各型酸碱平衡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㈢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的概念,缺水和缺钠的关系 第四章外科感染 一、目的和要求 ㈠熟悉外科感染的发生、发展和防治原则。 ㈡掌握疖、痈、蜂窝织炎、急性淋巴管炎、急性淋巴结炎、丹毒、脓肿、甲沟炎和化脓性指头炎的临床表现的诊治方法。

外科学五年制预防自制大纲

《外科学》五年制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外科学 英文名称: 课程性质:专业课 总学时:162学时(理论学时:81学时),(实验、见习、讨论学时:81学时) 学分:9.0学分 适用专业: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 专业(定向培养) 预修课程(编号):人体解剖学(0101029)组织学及胚胎学(0101070)生理学(010201Y)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010601P)病理生理学(0102030)病理学(0103010)医学免疫学(0105019)药理学(0701010)诊断学(1010010)外科学基础(1010040)医学影像学(1010031)。 建议教材:“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外科学》第7版,吴在德、吴肇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课程简介:外科学是医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医学及其临床科学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外科学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又及基础医学和其他临床医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临床医学专业的必

修课程。外科疾病包括损伤、感染、肿瘤、畸形和其他疾病,一般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但外科决不等于手术。外科学研究外科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技能,同时也研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涉及实验外科及自然科学基础。外科学的教学必须贯彻理论及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较全面的外科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得到较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在教学方法上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目的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独立自学、科学思维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外科学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外科学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并配合投影、录像、电影、多媒体及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适当开展课堂临床病例讨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十九章颅内压增高和脑疝 (一)目的要求: 1.了解颅内压增高的概念、病理生理和脑疝形成的机理及特殊检查方法。 2.熟悉颅内压增高的常见病因。 3.掌握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4.掌握脑疝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外科学教学大纲(第八版)

外科学教学大纲(第八 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外科学教学大纲<供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使用> 陕西中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系外科教研室 二○一四年三月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外科学 属性:必修课 类型:专业课 适合专业:临床医学 课程性质:理论性、实用性和研究性 目的和任务:外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科。现代外科学的范畴包括许多疾病,它涉及这些疾病的病因、发生、发展、病理、诊断、预防和治疗等的知识;在治疗方面要能运用手术和非手术的处理。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外科常见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预防和治疗;一些常见病的手术适应症和常用手术原理;培养学生严格的无菌技术和进行基本手术操作的训练。 二、教学目标要求 《外科学》的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教学要注重理论知识的科学性、完整性、实用性,突出重点。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要求,要充分利用病例示范讨论、动物实验、参观及参加手术、观察大体标本、阅读X线片、录像和电影等各种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使学生易于理解、加强记忆,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大纲供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使用。外科教学按160学时授课,课堂讲授120学时,实验见习40学时。 三、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和方法 第一章绪论 【目的与要求】 (一)了解外科学的范畴和我国在外科方面的成就 (二)树立学习外科的正确观点 【教学内容】

外科学的范畴,它和其它学科的关系。重点讲解外科学的范畴和怎样学习外科。 【自学内容】 外科学的发展和我国的外科成就。 第二章无菌术 【目的与要求】 (一)树立无菌观念,熟悉手术时的无菌操作规则。 (二)熟悉常用的灭菌法和消毒法。 (三)学会洗手、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 (四)学会手术区皮肤的消毒和铺巾。 【自学内容】 无菌术的概念和组成。手术人员术前准备。手术区的准备。无菌操作规 则。 【见习】在外科基本操作教学中结合进行: (一)常用的灭菌法和消毒法(示范) (二)洗手、穿无菌衣和戴无菌手套,以及手术区的准备(示范和实际操作) 第三章外科病人的体液和酸碱平衡失调【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各型缺水、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代谢性酸中毒和减中毒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二)了解低钙血症和高钙血症的临床表现和诊治。 (三)掌握体液失调的综合防治方法。 【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各型缺水、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 代谢性酸中毒和碱中毒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外科学教学大纲

《外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外科学课程编号: 英文名称:Surgery 课程性质: 必修课 总学时:128 讲课学时:96 实践学时:32 学分:8 适用对象: 临床医学专业 先修课程:《外科学总论》、《系统解剖学》、《内科学》、《病理学》、《生理学》等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外科疾病包括损伤、感染、肿瘤、畸形和其他疾病,一般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但外科决不等于手术。外科学研究外科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技能,同时也研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涉及实验外科及自然科学基础。 外科学教学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较全面的外科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得到较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 二、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 该课程的教学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灌输与启发相结合、讲解与提问相结合、讨论和发言相结合,阐述了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 三、课程各章重点与难点、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 第十九章颅内压增高和脑疝 【目的和要求】 1、掌握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 2、熟悉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变化和处理原则。 3、熟悉脑疝的临床表现。 4、了解颅内压增高的病因。 【教学内容】 1、颅内压增高的概念、颅内压的调节与代谢、颅内压增高的原因。 2、颅内压增高的后果。 3、颅内压增高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4、脑疝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第二十章颅脑损伤 【目的和要求】 1、掌握脑震荡、脑挫裂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原则。 2、熟悉硬膜外、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表现。 3、熟悉脑损伤的诊断及处理原则。

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外科学总论及手术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外科学总论及手术学 英文名称: 课程类型: 专业课必修考试 总学时:34 学分: 2.0 理论课学时:20 实验课学时:14 适用对象: 麻醉学专业本科学生 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外科学是对医学科学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临床医学学科。它既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又与基础医学和其它临床医学学科密切相关。外科学总论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临床基础理论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在外科学学习过程中加深理解、加深认识,为学习其它临床医学学科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为从事临床外科工作奠定基础。 手术学是研究外科手术方法和操作技术的学科。外科手术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树立外科无菌观念,掌握外科手术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为学习外科学和其它与手术有关的课程及今后从事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环节及教学方法和手段外科学总论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实验实习、考试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将板书、挂图、实验模型、幻灯和多媒体等各种方法手段运用到指定教材的讲授当中,使用启发式的教 学方法向学生传播外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通过实验实习向学生传授外科无菌观念和基本技能,通过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循环过程,使学生较全面地学好外科学,并通过考试来检测对外科无菌术、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 手术学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实验、考试等。在课堂讲授中,教师运用板书,幻灯、挂图及CAI 课件等多种方法,协助教师应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对教材相关的章节进行讲解;实验是在动物实验室内结合电化教学手段,指导学生在动物身体上练习各种外科手术的基本技能,熟悉各种外科手术器械及无菌术的应用,强化学生对手术学的感性认识,培养严格的无菌观念,熟悉各种消毒方法及加强外科基本技能的训练;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通过理论考试对手术学理论知识进行总体测试,通过实验考试检验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是本学科重视实验教学的具体表现之一。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外科学总论 1、绪论 【掌握】外科疾病的分类;现代外科学的内容;外科学范畴的相对性。 【熟悉】欧美外科学发展的简史;传统医学外科学的发展和成就。

《外科学》教学大纲

高纲1766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02911无机化学(三) 南京医科大学编(2018年)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无机化学是药学、临床药学、卫生检验等专业重要的基础课。无机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它的基本理论渗透在自然科学的多个领域,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该课程所教授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构成医学、药学、检验等各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物质结构的基础理论,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化学基本计算方法以及元素化学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一般化学问题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以下要求: 1. 掌握原子结构、化学键等物质结构的基本理论; 2. 掌握化学反应热力学、动力学和化学平衡的基本原理和化学基本计算方法; 3. 熟悉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无机化学是化学、药学、检验等相关专业的一门基础课,是学习后续其他化学课程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溶液 一、课程内容 混合物和溶液的组成标度;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稀溶液的渗透压力。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物质的量浓度、质量浓度、质量摩尔浓度、摩尔分数;掌握稀溶液的依数性及相关计算;了解质量分数、体积分数、分子浓度的表示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领会:溶液的质量分数、体积分数、分子浓度;晶体渗透压力和胶体渗透压力。 掌握: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及其应用;拉乌尔定律及其相关计算。 熟悉掌握: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质量摩尔浓度、质量浓度、摩尔分数;稀溶液的渗透现象和渗透压力;范托夫定律及其相关计算;渗透浓度及其计算;等渗、低渗、高渗溶液及其在医学上的应用。 第二章化学热力学基础 一、课程内容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化学;化学反应的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变;热力学在生物化学中的应用。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基本内容;掌握吉布斯自由能变与反应方向的关系及其相关计算和应用;熟悉热化学方程式及其相关计算和应用;了解热力学在生物化学中的应用。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领会:化学反应中系统与环境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掌握:状态函数、过程和途径、热和功、热力学能、恒压和恒容反应热、反应进度、化学热力学标准状态等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熟练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焓与焓变;化学反应的摩尔热力学能变和摩尔焓变;盖斯定律及其相关计算;化学反应标准摩尔焓变的计算;熵及其影响因素;吉布斯自由能;化学反应的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变的计算及其影响因素;吉布斯自由能变与化学反应方向的关系。 第三章化学平衡 一、课程内容 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标准平衡常数;标准平衡常数的测定与计算;标准平

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大纲

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大纲 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口腔医学专业课。 课程任务:口腔颌面外科学是口腔医学专业课程,是口腔医 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研究口腔器官(牙、牙槽骨、唇、 颊、舌、咽等)、面部软组织、颌面颅骨(上颌骨、下颌骨、颧 骨等)、颞下颌关节、涎腺以及颈部某些疾病的预防和外科治疗 为主要内容的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口腔颌面 外科学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基本操作技能, 为今后的临床诊疗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最终达到培养目标。考 核方法:考试,笔试、操作 学时学分:96学时,理论64学时,实验32学时,9学分。 学时分配表 章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五 合计教学内容绪论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检查口腔颌面外科麻 醉、镇痛及重症监护牙及牙槽外科种植外科口腔颌面部感染 口腔颌面部损伤口腔颌面部肿瘤唾液腺疾病颞下颌关节疾病 颌面部神经疾患先天性唇、面裂和腭裂牙颌面畸形口腔颌面部 后天畸形和缺损学时 1 4 5 7 3 7 7 8 5 4 5 4 1 3 64 序号一实验项目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检查口腔颌面外科门 诊病案书写口腔颌面外科住院病案书写学时 4 4 4 基本教学要

求初步掌握口腔外科检查方法和正确的描述方法初步掌握门诊病历的书写初步掌握门诊病历的书写明了临床检查、麻醉、拔牙的步骤二三四观看口腔颌面部的临床检查、局部麻醉与拔牙光2 盘五口腔颌面外科局部麻醉 2 与方法初步掌握各局麻方法的适用范围,注射方法和要点,以及操作规程通过见习,进一步明了麻醉、拔牙的步骤与方法和操作规程初步明了阻生牙拔除术的步骤与方法熟悉种植义齿、牙槽外外科手术的目的、手术时间和手术步骤掌握骨折治疗中常用的各种夹板的适应症、操作方法学会常见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加深明了口腔颌面部损伤的诊治原则和颈清的合理术式方法掌握先天性唇腭裂专科病史采集、检查及病历书写方法六各类牙牙拔除的步骤和方法(见习) 4 七阻生牙拔除术 2 八观看种植义齿和牙槽外科手术光盘2 九颌骨骨折诊断与处理 2 十口腔颌面部肿瘤观看颌面部骨折手术复位坚固内固定术和口腔癌颈清术的合理术式光盘 2 十一2 十二先天性唇腭裂 2 32 合计第一章 绪论 【目的要求】 掌握:口腔颌面外科学的业务范畴。熟悉: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学习方法。 了解:我国口腔颌面外科学的成就、贡献及发展方向。【教学内容】

外科学教学大纲完整版

外科学教学大纲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外科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外科学课程编号: 英文名称:Surgery 课程性质:必修课 总学时:128讲课学时:96实践学时:32 学分:8 适用对象:临床医学专业 先修课程:《外科学总论》、《系统解剖学》、《内科学》、《病理学》、《生理学》等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外科疾病包括损伤、感染、肿瘤、畸形和其他疾病,一般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但外科决不等于手术。外科学研究外科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技能,同时也研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涉及实验外科及自然科学基础。 外科学教学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较全面的外科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得到较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 二、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 该课程的教学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灌输与启发相结合、讲解与提问相结合、讨论和发言相结合,阐述了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 三、课程各章重点与难点、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 第十九章颅内压增高和脑疝 【目的和要求】 1、掌握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 2、熟悉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变化和处理原则。 3、熟悉脑疝的临床表现。 4、了解颅内压增高的病因。 【教学内容】 1、颅内压增高的概念、颅内压的调节与代谢、颅内压增高的原因。 2、颅内压增高的后果。 3、颅内压增高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4、脑疝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第二十章颅脑损伤 【目的和要求】 1、掌握脑震荡、脑挫裂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原则。

外科学教学大纲

外科学教学大纲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1.了解外科学的发展史和范畴、现况和我国外科方面的成就。 2.树立学习外科学的正确观点和方法。 【教学内容】 外科学的范围,它和其它学科的关系。重点强调外科工作者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理论和基础知识,而且要有较强的临床实践及操作技能,21世纪外科学发展的方向及对外科医师的基本要求。 第二章外科领域的分子生物学【教学内容】 1 .讲述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疾病的分子诊断、临床新型生物治疗手段和外科领域分子生物学的临床应用。 2 .复习生物化学基础课内容:基因的结构和功能。 3 .简介新型分子诊断技术的种类和肿瘤标记物检测方法和分类。 4 .重点讲解基因治疗的内容和方法、介绍生物学应答调节剂疗法。 5 .讲解外科领域分子生物学临床应用的思路:外科疾病的。 第四章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调 【目的要求】 1.熟悉各型缺水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方法。 2.掌握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方法。 3.熟悉低钙血症和高钙血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方法。 4.熟悉代谢性酸中毒和碱中毒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5.熟悉体液酸碱平衡失调的综合防治方法。 【教学内容】 高渗性、低渗性缺水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方法。 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原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低钙血症和高钙血症的原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代谢性酸中毒和代谢性碱中毒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的综合防治原则、步骤和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 【自学内容】 体液在机体的分布。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的概念。缺水和缺钠的关系。血液中镁、磷含量异常对机体的影响。血气分析在诊断酸碱平衡失调中的价值。 第六章休克 【目的要求】 1.熟悉外科休克的病因和病理生理变化。 2.熟悉休克的临床表现。 3.掌握外科休克病人的诊断和治疗。 【教学内容】 1.外科休克发生的原因和基本病理生理变化; 2.休克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3.观察休克病的一些指标; 4.失血性休克、损伤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的病理变化特点。 【自学内容】 休克的分类 第七章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目的要求】 1.熟悉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概念。 2.掌握MODS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预防。 3.掌握急性肾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 4.掌握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病基础、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5.了解应激性溃疡的发病基础、临床表现及治疗。 6.了解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发病基础、临床表现及治疗。 【教学内容】 MODS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预防。 急性肾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

《外科学总论》课程教学大纲

《外科学总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第16条规定:“制定课程教学大纲。大纲可参照国家教委提出的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依据学校制(修)订教学大纲规定,组织有关教师编写,经系(院)、校相继认定,批准执行;教学大纲要努力贯彻正确的指导思想,体现改革精神,符合培养目标要求,服从课程结构及教学安排的整体需要”。原有的“外科学总论教学大纲”主要供五年制(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专业)学生使用;为适应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教研室组织教师在原有基础上重新修订了专供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使用的“外科学总论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按①特定的对象,是预防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学生;②特定的要求是培养从事预防医疗工作的高层次医学人才; 外科学是医学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外科学总论是临床医学外科学及全科医师的专业基础课。外科学的范畴是在整个医学的发展历史中形成,并且不断更新变化的,它包括许多疾病,并涉及到这些疾病的病因、发生、发展、病理、诊断、预防和治疗等的知识。通过对外科学总论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外科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 外科学总论主要讲述外科疾病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即外科疾病的病因、发展规律、病理、临床表现、系统检查、诊断要点、鉴别诊断、预防和治疗原则、手术适应症等。同时要学习外科基本操作技能,主要是培养医学生建立严格的无菌观念、得到规范的无菌操作和手术基本操作技术的训练。 外科学总论的教学过程包括课堂讲授、见习和实习,同时,为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有部分章节安排为自学内容。讲授内容主要以基础理论为主,以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适当介绍国内外医学的新成就,以反映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水平,并强调基础理论和临床的结合。对于要“掌握”的内容,教师应讲深、讲透,学生应深入领会其基本知识或基本理论,以便运用于临床实践;对要“熟悉”的内容,教师应重点地讲解,学生应在全面理解其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重点;对要“了解”的内容,教师可作概括的讲解,学生则对此有一般的认识。对自学内容,也对学生在自学时作了不同的要求。 教学方法方面,要重视外科学与临床医学其他各科的内在联系,要注意启发式和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参观手术、观察大体标本、观看教学资料片和X线片、结合典型病例作示范性讨论以及动物实验等各种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质量。

(临床医学导论)教学大纲

(临床医学导论)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20030 课程名称:临床医学导论 学分:1学分 总学时:18学时 理论课:18学时 先修课程要求: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组织胚胎学、病理生理学等。 适应专业: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 教材: 1.孙宝志.临床医学导论.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01; 参考教材 1.内科学〔第7版〕,陆再英、钟南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诊断学〔第7版〕,陈文彬、潘祥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 通过《临床医学导论》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医学的起源与进展,熟悉病人和医生角色,掌握疾病的病因、症状体征、诊断技术、诊断思维、治疗原那么、治疗方法及疾病预防与操纵知识,为实践由医学生向医生角色转化打下基础。 【二】课程差不多要求 熟悉病人和医生角色,掌握疾病的病因、症状体征、诊断技术、诊断思维、治疗原那么、治疗方法及疾病预防与操纵知识,为实践由医学生向医生角色转化打下基础。 【四】考核 考核方式:理论考试,笔试。 成绩构成:平时成绩10%,作业〔课程论文、社会调查报告〕20%、笔试70%。 平时成绩构成及要求:〔考勤、平时作业、调查报告等〕。 【五】课程差不多内容 第一篇医学篇 第一章医学的起源和进展 [目的要求]

1.掌握医学进展史线索图; 2.了解希波克拉底誓词,古代奴隶社会西方医学、中世纪欧洲医学; 3.了解文艺复兴后的近代医学。 [讲课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 1.史前医学、古代文明时期的医学〔重点汉莫拉比法典〕、古典文明时期的医学〔重点希波克拉底、盖伦及其贡献〕; 2.中世纪医学、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医学〔重点维萨里、哈维及其贡献〕; 3.明清时期中国医学〔重点本草纲目〕、对中世纪以后至20世纪世界医学的差不多描述。 [教学方法]讲授法〔配合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第三章医学模式、医学目的和责任 [目的要求] 1.掌握医学模式〔神灵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责任、医学目的的概念; 2.熟悉医学模式的演变、医学模式的历史作用,新的医学模式产生的背景,及产生的条件、医学模式的特征。 [讲课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 医学模式〔重点医学模式的概念及其演变〕;医学目的;医学责任。 [教学方法]讲授法〔配合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第二篇医生篇 第一章医生角色 [目的要求] 1.掌握医生应具备的精神、应遵守的道德规范; 2.熟悉医生的权利、义务与使命;了解医生的角色与特点、医学生向医生角色的转化须经历的过程以及实习医生的工作程序。 [讲课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医生角色的社会期待; 2.医生角色的职业精神〔重点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公正精神、合作精神〕; 3.医生角色的实现。 [教学方法]讲授法〔配合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第二章医学道德、人文素养与职业素质 [目的要求] 1.掌握了解医学伦理学与医生职业素质的历史进展; 2.了解《希波拉克底誓言内容》、《日内瓦宣言》; 3.熟悉医生的人文素养内容,人文的定义,掌握医生的人文素养,医学人文的内涵和任务,掌握医学人文精神; 4.了解医生的职业素质; 5.了解职业价值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掌握其中的内容。

外科学教学大纲(第八版)

外科学教学大纲<供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使用> 陕西中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系外科教研室 二○一四年三月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外科学 属性:必修课 类型:专业课 适合专业:临床医学 课程性质:理论性、实用性和研究性 目的和任务:外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科。现代外科学的范畴包括许多疾病,它涉及这些疾病的病因、发生、发展、病理、诊断、预防和治疗等的知识;在治疗方面要能运用手术和非手术的处理。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外科常见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预防和治疗;一些常见病的手术适应症和常用手术原理;培养学生严格的无菌技术和进行基本手术操作的训练。 二、教学目标要求 《外科学》的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教学要注重理论知识的科学性、完整性、实用性,突出重点。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要求,要充分利用病例示范讨论、动物实验、参观及参加手术、观察大体标本、阅读X线片、录像和电影等各种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使学生易于理解、加强记忆,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大纲供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使用。外科教学按160学时授课,课堂讲授120学时,实验见习40学时。 三、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和方法

第一章绪论 【目的与要求】 (一)了解外科学的范畴和我国在外科方面的成就 (二)树立学习外科的正确观点 【教学内容】 外科学的范畴,它和其它学科的关系。重点讲解外科学的范畴和怎样学习外科。 【自学内容】 外科学的发展和我国的外科成就。 第二章无菌术 【目的与要求】 (一)树立无菌观念,熟悉手术时的无菌操作规则。 (二)熟悉常用的灭菌法和消毒法。 (三)学会洗手、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 (四)学会手术区皮肤的消毒和铺巾。 【自学内容】 无菌术的概念和组成。手术人员术前准备。手术区的准备。无菌操作规则。 【见习】在外科基本操作教学中结合进行: (一)常用的灭菌法和消毒法(示范) (二)洗手、穿无菌衣和戴无菌手套,以及手术区的准备(示范

医科大学外科学教学大纲

医科大学教学大纲 外科学 surgery (供临床医学五年制、医学影像专业使用) 执笔人:黄宗海李松建刘春晓闫玉生张世忠徐世元陆志刚赵明肖能坎柳大烈吴爱国厉周 徐小平纪术峰黄元媛闵少雄林荔军田京 于博曹延林徐亚文徐啊白陈群清张福伟 王向宇张旺明张新伟周振军周健刘辉 刘永光王晋煌 审定人:黄震 学院负责人:陈志中 南方医科大学教务处 二○○七年一月

一、课程简介 外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骨干学科,是以某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的某个阶段需要手术或以手术为主要疗法的教学内容,本课程包括外科基础,外科常见疾病和外科手术学等内容,使学生掌握外科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外科常见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预防和治疗原则;熟悉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外科学要训练学生外科手术学基本操作和培养学生严格的无菌观念。还要着重加强对学生临床思维、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及创新意识的养成,强化学生树立为病人服务的意识,自觉的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外科学教学包括理论、临床见习和病例讨论、临床实习三部分。教学总时数850学时,其中课堂授课150学时,临床见习与病例讨论60学时,临床实习640学时。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使学生达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医师。 Chirurgery is a predominan t discipline in clinical medicine, which needs the surgery or by the surgery take certain diseases occurrences and development some stage as the main therapy course content. The course content of basic surgery、common disease and operative surgery, causes the student to grasp the rational surgery, elementary knowledge,elementary operation skill;and prehension the cause of surgical common disease、pathology、clinical situation、diagnosis、differential diagnosis、prophylaxis and therapeutic principle; familiarity operative indication and contraindication. Not only basic operation of operative surgery and strict aseptic concept but also clinical thinking, actual work ability and new thought should be cultivated in the surgery course. The awareness of serving for patient and the principle of binding theory and practice together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he ability of students to detect, analyse and solve problem should be cultivate. The surgery teaching including three parts: the theory,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case of illness discusses and clinically practises.The teaching total 850 courses, to given lessons 150 courses in classroom,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case of illness discusses 60 courses, clinical practice 640 courses, Through the theory and the practice teaching, enable the student to achieve the full scale development qualified docto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