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节选)导读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节选)导读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节选)导读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节选)导读

一、时代背景及其意义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为《手稿》)是1844年5月至8月写作于法国巴黎,又称为《巴黎手稿》。《手稿》在马克思生前未发表,1932年在苏联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第一次全文发表。

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欧洲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社会政治舞台。工人阶级的斗争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也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实践基础。马克思于19世纪40年代初参加《莱茵报》的工作,开始直接投入德国的现实斗争。期间经历的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和对摩塞尔河地区农民状况的研究,促使他开始关注物质利益问题及对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等“苦恼的疑问”的思考。他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国家观,肯定了“市民社会”对国家和法的决定作用。与此同时,在费尔巴哈的影响下,马克思由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并在《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抨击了唯心史观,提出了一些唯物主义的思想。1843年底,马克思到达欧洲革命中心巴黎,直接考察资本主义制度并参加工人阶级的斗争。他搜集资料,原打算写一部国民公会史,在研究法国革命史和批判黑格尔法哲学的过程中,认识到分析私有财产、研究政治经济学的重要。为此,他阅读了大量的经济学著作,写了若干摘要笔记,《手稿》是这些笔记遗留下来的部分内容。

《手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初创过程中一份独特的文献,它虽然不是一部完整的著作,但内容极为丰富,涉及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手稿》批判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对共产主义进行了哲学和经济学的探讨,初步论证了实践范畴,探讨了唯物史观的一些问题和辩证法的基本理论问题。《手稿》还比较系统地涉及了关于人的理解,它以复归人性、全面占有人的本质为尺度,对资本主义生产中人的劳动异化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批判,剖析了劳动异化形成的原因及其后果,阐释了扬弃异化的途径和目标,开启了对人的哲学层面的思考,包括对人性、人的存在、人的本质、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解放及其途径等问题的探究。

虽然《手稿》还未完全摆脱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特别是大量使用了费尔巴哈哲学的术语,但更应看到的是,它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过程中具有独特的意义。《手稿》对人和社会的研究,从政治的批判追溯到经济的分析,为后来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系统剖析和批判提供了逻辑前提;《手稿》比较充分地体现了马克思对人的一般性思考,是马克思关于人的理论的哲学策源地;《手稿》既是“两个转变”(马克思由革命民主主义转变为共产主义,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转变)思想的总结,又确立了科学世界观形成和发展的新起点,全面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过程,使正在形成中的马克思主义三个部分开始结合起来。《手稿》于1932年首次全文发表后,在西方掀起了第二次“马克思热”。但由于在《手稿》中还存在马克思思想中的“两种逻辑”④的相互矛盾,因而,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出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传统马克思主义的两种不同解读模式。二、内容简介

(一)序言

《序言》主要论述了写作的主旨、方法和本书的哲学基础。共4个自然段,分四个问题。

1.说明写作计划的变动情况和本文的指导思想(第1段)。

2.说明研究经济学的方法,是经验的而不是思辨的(第2段)。

3.说明写作本文参考的选择和哲学基础是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的唯物主义(第3段)。

4.批判鲍威尔等青年黑格尔分子的唯心主义观点,阐述了剖析黑格尔哲学的必要性(第4段)。

(二)[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

在这一部分,马克思全面论述了异化劳动问题。共76个自然段,分三个问题。

1.揭示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局限性,提出经济学研究的任务(第1 4段)。马克思肯定了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意义,又揭示了它的缺陷。马克思认为,他的研究工作是从以前的经济学特别是以亚当·斯密对有关问题的论述为基础的。但是,这些经济学没有得出明确的结论,原因在于他们没有剖析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它不理解这些规律,就是说,它没有指明这些规律是怎样从私有财产的本质中产生出来的。”①因此,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不能科学地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在此基础上,马克思给自己提出了揭示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的任务:“我们现在必须弄清楚私有制,贪欲和劳动、资本、地产三者的分离之间,交换和竞争之间,人的价值和人的贬值之间,垄断和竞争等等之间,这全部异化和货币制度之间的本质联系。”②2.阐述异化劳动的表现(第5—65段)。关于异化劳动的分析是《手稿》最有特色的思想之一。马克思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劳动是人的本质的思想,以对人性的基本理解为尺度,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异化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揭示了异化劳动的表现。他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而在资本主义生产中,人的劳动则处于异化的状态。劳动异化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劳动者同他的劳动产品的异化(第5 18段)。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其产品应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产品却同劳动者相对立: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就越贫穷,劳动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劳动的实现使工人失去现实性,劳动产品反过来成了统治工人的力量。工人生产的对象越多,他能够占有的对象就越少,而且越受他的产品即资本的统治。也就是说,“工人对自己的劳动的产品的关系就是对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①马克思还批评了国民经济学以不考察工人(即劳动)同产品的直接关系来掩盖劳动本质的异化的做法。

二是劳动者同他的劳动活动的异化(第19—24段)。马克思认为,异化不仅表现在劳动结果上,而且表现在生产行为中。对劳动者来说,由于劳动产品的异化,生产本身就是一种异化的活动。这种异化表现在:劳动从人的内在需要变成了外在的、不属于他的本质的东西,工人“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②;劳动不是人的需要,而是一种手段;不是自愿的,而是被迫的;劳动不属于劳动者自己,而是属于别人。这种异化的结果,就是工人丧失了自己的人性。

三是劳动者同他的类本质的异化(第25 36段)。马克思借用费尔巴哈的术语并加以改造,认为人是“类存在物”,人的类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并指出,人的实践根本上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劳动异化,人的自我活动、自由活动的类本质就被贬低为手段。

四是劳动中人与人的关系的异化(第37 5l段)。马克思认为,劳动产品和过

程的异化,必然给另一个人带来享受和欢乐,这个跟劳动格格不入的、统治工人的异己力量,就是资本家阶级。这里,马克思已认识到,生产中的物质关系实质上是人与人的关系,异化劳动的实质是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剥削。

马克思还分析了异化劳动与私有制的关系(第52—65段)。他认为,异化劳动同私有制有内在的联系。从起源看,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必然后果;从既成状态上看,二者是相互作用的关系。

3.论述异化劳动理论的意义(第66—74段)。马克思认为,对异化劳动的论述,克服了国民经济学的缺陷,同时又提出了工人阶级乃至全人类解放的任务。马克思还给自己提出了两个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即“从私有财产对真正人的和社会的财产的关系来规定作为异化劳动的结果的私有财产的普遍本质”①和“人怎么使他的劳动外化、异化?这种异化又怎么以人的发展的本质为根据?”②

②庄友刚 P1-3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节选)

马克思

【写作背景】

青年马克思的思想不断发生转变,他从早期作为一个青年黑格尔主义者研究“自我意识”至1844年开始转向研究“现实的人”,因为只有先理解“现实的人”的生存状态,才能为人类解放的最终实现找到根本途径。这时候的马克思认为,人的现实存在于政治经济学中,同时,国家、市民社会、法的基础也都在现实政治经济中,所以他转向了政治经济学研究。手稿实际上是马克思为研究政治经济学所做的准备。

1844年4 8月间,马克思在巴黎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并写了很多手稿,《1844年政治经济学手稿》因为是马克思在巴黎时候完成的,所以又称做《巴黎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手稿》在马克思生前没有发表,直到1927年,马克思逝世44年之后,俄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者达·梁赞诺夫将《手稿》第3部分整理后,发表在俄文版《马克思恩格斯文库》第3卷上,后重印于1929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第3版上,标题为《(神圣家族)的准备材料》,但是并没有引起广泛注意。1929年在巴黎出版的《马克思主义评论》法文杂志上以《关于共产主义和私有制的札记》和《关于需要、生产和分工的札记》为标题发表了一些片断。1 932年,德国社会党人S.朗兹胡特和J.P.迈耶尔对手稿进行整理后,用原文发表在《卡尔·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早期著作)》第1卷中,标题是《政治经济学和哲学》,这个版本略去了《手稿》的第一部分。同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国际版)第l部分第3卷首次用原文全文发表了《手稿》,标题是《经济学哲学手稿(1844年)》。1932年和1937年,法文本和意大利文本先后出版。《手稿》中文有两个《全集》版本,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2卷的版本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卷的版本。单行本共有三个,即1979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刘丕坤译本,1985年人民出版社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2卷译文排印的版本,以及2000年人民出版社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卷译文排印的版本。

《手稿》自问世以来,围绕它展开的争论从未终止,学者们甚至由此把马克思的哲学分为“青年马克思”与“成熟时期的马克思”两部分。推崇它的人认为,《手稿》中的思想是“概括马克思的全部精神的唯一文献”,“显示了马克思主义

的真正隐秘的含义”,对论证“新马克思主义具有决定的意义”,是“马克思的中心著作”,等等。另一些以“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自居的学者则对《手稿》持另外的态度,认为只有成熟时期的马克思著作才代表真正的马克思的著作;认为《手稿》是马克思早期不成熟的观点。无论各家如何解读,有一点毋庸置疑,《手稿》的发表在西方现代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前苏联东欧思想界、当代中国思想理论界,引起重大的轰动,引起人们对于手稿中思想的一次次诠释,显示出它的重要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手稿》不仅促使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而且其中的异化思想、弘扬批判精神也被西方马克思主义继承与发展,在当代依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本思想】

《手稿》主要是马克思在阅读相关政治经济学著作时对原书的摘录、转述、批判性的注释以及马克思自己在阅读中产生的思想和观点组成。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分为“工资”、“资本的利润”、“地租”三个标题。马克思在这三个标题下主要摘录了亚当·斯密等人的著作,并作了批判性的分析。第二部分“异化劳动”,主要是马克思自己的研究心得。“第三部分”包括对第二部分的补充,以及对黑格尔的批判和关于货币的论述。

《手稿》是马克思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第一个大纲,手稿中的研究方法庠现出r马克思在巴黎时期把哲学研究同经济学研究结合起来的特征。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是从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受到启发而产生的。主汜劳动是《手稿》的基本哲学思想,马克思在对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批判中建二异化劳动理论。他在肯定了对象化劳动的积极作用的同时指出,在自由资本主上时期,工人劳动处于异化状态,异化劳动具有四种表现形式:1.从生产的结果看,劳动者的劳动和他的劳动产品相异化;2.从生产过程看,劳动孝亏色韵劳动活动相异化;3.从人的类本质方面来看,劳动者与他的类本质相异化;4.从人际关系来看,人与人的关系相异化。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的阐释,揭示了形成两大阶级对抗的原因,并对私有制展开了批判。在马克思看来,对象化劳动是在私有制的社会条件下才转变为异化劳动的。关于共产主义的论述是《手稿》的另一中心内容。在马克思看来,扬弃异化的途径在于共产主义社会的生成,他认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人的复归,而且,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概括说来,在《手稿》中,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理解包含了这样的几层含义:1.共产主义是异化劳动的扬弃与私有财产的克服。2.在这个社会里,人全面地占有了自己的自由自觉活动的本质,完整的人生成。3.共产主义社会保存了以往历史发展的全部财富。4.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矛盾都得到了克服。

总之,在《手稿》中,马克思试图从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立场出发,借助于异化理论的概念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和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批判,从而论证了共产主义实现的必要性。

2、谭 P43-45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导读

一、时代背景及其意义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是马克思于1845年春在布鲁

塞尔写的一个提纲式的笔记,当时题为《关于费尔巴哈》,是他进一步研究的提纲,在马克思生前没有发表。但《提纲》在马克思思想发展历程中具有奠基性的意义,因此1888年恩格斯在写作和出版《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单行本时,在文字上进行修改之后,把它作为附录发表,并命名为《马克思论费尔巴哈》。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标题“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前苏共中央马列主义研究院在发表这个提纲时另外加上的。

《提纲》的出现绝非偶然,它是时代的产物,是马克思哲学理论活动的结晶。马克思是通过接受“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开始他的理论生涯的。青年黑格尔派依据激进的资产阶级自由派的政治要求竭力批判宗教,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黑格尔。费尔巴哈突破了黑格尔哲学体系,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仍然存在着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的缺陷。马克思从无产阶级斗争的需要出发,依据哲学发展的必然逻辑,对德国古典哲学进行了分析和批判。《提纲》正是马克思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费尔巴哈哲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成果。最后,它也是马克思亲身实践的结果。马克思亲身参加了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并在实践中逐渐转变了自己的立场,站到了无产阶级一边,认识到了无产阶级是现时代的最先进的阶级,体会到革命实践的伟大作用。《提纲》对实践的强调就是对其实践体验的理论回应。

《提纲》是马克思和黑格尔唯心主义决裂以后,在初步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第一次从根本上分析和批判了包括费尔巴哈哲学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着重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并以实践为核心建立了新的世界观、人性论和哲学观。《提纲》标志着马克思同唯心主义和一切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并为建立新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恩格斯曾给予高度的评价,称它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在世界形势已发生重大变化的当代,《提纲》仍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它所包容的理论原则对于我们澄清思想、把握真理、认识人性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提纲》涉及的某些观点成为了当代的热点问题,如实践的唯物主义、人的生存及其意义、生活世界的“二重化”即异化问题等。

二、内容简介

实践的观点构成《提纲》理论的核心。《提纲》共十一条,分三个部分:总论(第一、二条):马克思从认识论的角度,提出了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是否真正认识实践及其意义;分论(第三至九条):马克思对旧唯物主义由于不了解实践的意义而导致的历史唯心论的一系列具体观点进行了批判;结论(第十、十一条):马克思从阶级性和实践性的角度对新旧唯物主义做出对比,并给《提纲》做了简要的小结。下面从三方面给予简要的分析。

1.以实践为基础,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消极的直观反映论和唯心主义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的错误,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奠定了唯物主义的基础。

第一条:马克思首先揭露旧唯物主义的缺陷在于只是把客观世界当做直观的对象而不是当做实践的对象,只是把人看做直观的主体而不是实践的主体,结果是主体的能动性被掩盖;其次,马克思指出唯心主义看到但又夸大了主体的能动方面,把它视为脱离物质基础的绝对;最后,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对实践的误解。

第二条: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确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首先,马克思指出:人的认识是否正确的问题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加以解决。其次,马克思认为:离开实践去探讨人的思维是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将陷入毫无意义的

争论。

2.以实践为基础,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唯心史观,揭露了它的认识论根源,用实践的观点解决了一些唯物主义所不能解决的社会历史观的问题。(第三至九条)

第三条:人与环境和教育的关系。马克思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在人和环境、教育的关系问题上的错误,提出了实践是环境和人的改变的共同基础。

第四条:宗教问题。马克思分析和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宗教观,阐述了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及消灭宗教的正确途径。马克思在肯定费尔巴哈关于宗教世俗本质见解的同时,指出费尔巴哈没有进一步分析“世俗基础”本身的矛盾,因而不能正确说明宗教产生的社会和阶级根源,当然也就找不到消除宗教的正确途径。马克思认为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导致宗教的产生,因此只有对世俗基础进行实践的改造,才能消灭宗教。

第五条:从哲学方法论的角度,马克思揭露了费尔巴哈唯心史观产生的根源在于误解和排斥了人类的社会实践。

第六至七条:人的本质问题。马克思首先对人的本质进行科学的界定;其次批判了费尔巴哈在人的本质问题上的错误观点;最后又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角度论述了人的本质。

第八条:马克思提出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观点,提示了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

第九条:马克思指出由于费尔巴哈不理解实践的科学内涵及客观世界的实践本质,因此他对世界的认识只停留在“单个人的直观”的水平。

第十条:指出新旧唯物主义阶级基础的区别,阐明了哲学的阶级性。

第十一条: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在哲学功能上的区别,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新唯物主义的功能不只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3、谭 P107-111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导读

一、时代背景及其意义

《德意志意识形态》(简称《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继《神圣家族》之后的第二部合作著作,写于1845年9月到1846年5月。他们写作这部论著有如下四个方面的原因:1.《形态》的写作是为了清算他们以前的哲学信仰。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说,当1845年春,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布鲁塞尔再次会面时,“决定共同阐明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这个心愿是以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形式来清算的。”①恩格斯在《关于共产主义同盟的历史》和《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著作中,也以同样的看法叙述了这一著作形成的历史背景。2.《形态》的写作是为了揭露当时德国各种意识形态观点的实质,系统地制定和阐发了唯物史观,以指导当时的工人运动。恩格斯在《关于共产主义同盟的历史》中说:我们有必要科学地论证我们的见解,但同时使欧洲无产阶级,首先使德国无产阶级确信我们见解的正确性。3.当时德国思想界关于“现实的人道主义”的争论促使马克思和恩格斯重新认识费尔巴哈,这种认识的结果是:费尔巴哈的人道主义代表了市民社会的要求,不可能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哲

学基础;应该从经济关系及其发展中来解释政治及其历史,而不是相反。4.从理论上说,《形态》中的基本思想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阐述的新世界观原理,即实践的唯物主义的进一步阐发。

《形态》系统地阐明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同当时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形态》创立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方面,对于我们澄清对马克思主义各种各样的曲解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为我们科学地分析和正确地把握当今全球化进程以及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器。这部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经典文献,关于实践的唯物主义,全球化与世界历史性,市民社会与交往实践等问题都是当代人们研究的热点问题。

二、内容简介

“第一章费尔巴哈”的中心是论述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共47段,分六个问题。由于手稿有散失,唯物史观原理的论述各段落之间有交叉,这里只是大致地划分段落内容。

(一)唯物史观的前提(第l一5段)

1.唯物史观的前提。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历史观的前提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现实的个人与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是相互制约的统一整体。他们通过考察现实个人的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提出历史发展的四个因素,即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满足新的需要的生产、人类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社会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第26—29段),并以此论证了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

2.确立唯物史观前提的方法。他们认为,考察人不仅要考察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以及生存的自然条件,更重要的是从人们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活动中考察人的生存与发展。“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就是说从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活动出发来考察人类社会的发展,考察现实的个人。这种考察方法既不同于黑格尔唯心主义的抽象思辨的方法,也有别于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本学的方法,而是通过经验可以观察到的。

(二)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第6-15段)

马克思、思格斯“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和辩证关系。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概念。他们指出,人类的物质资料生产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人们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是指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强调人们在生产中形成的交往关系(第29段)。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他们强调生产力的发展引起分工的发展,分工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不同形式。而私有财产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上必然的交往形式。历史上的不同所有制形式都是由生产力发展的不同水平决定的,并阐述了历史上四种所有制的特点。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交往形式适合生产力时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当二者的矛盾达到尖锐化时就会爆发社会革命,借以建立新的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这样就形成交往形式联系的序列。共产主义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过程和结果(第46段)。

(三)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第16—30段)

1. 意识的产生、发展、本质。他们从意识的产生、发展、本质论证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批判唯心主义从精神出发解释现实的观点。

他们认为,思想、观念、意识的产生最初是直接与人的物质活动、物质交往、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即由于社会的需要才产生的,因而,“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伴随着人们物质活动的变化,特别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的发展,社会意识获得了相对的独立性,并在社会生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摆脱世界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第30段)。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意识必然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并强调在全部意识形态中,即使人们和他们的关系就像在照相机中一样是倒立呈现的,也是从人们生活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这就明确论证了社会意识的本质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还要能动地改变世界。“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这就批判了德国哲学的唯心主义性质,特别是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局限。

2.揭露了唯心主义精神统治的根源。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唯心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是统治阶级把他们的思想与他们的统治以及他们的社会存在割裂开来,使意识具有独立性的外观(第52段)。

(四)分工理论(第31—39段)

马克思、恩格斯是联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状况论述分工的。

1,分工的产生及其历史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分工和私有制是两个同义语,讲的是同一件事情,一个是就活动而言,另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

2.分工的社会性质及产生的结果。分工产生了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分配。“分工不仅使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不同的个人来分担这种情况成为可能,而且成为现实”。分工产生了单个人的利益或单个家庭的利益与所有互相交往的个人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正是由于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当分工还是自发的时候,产生某种异己的、在人们之外而不能被人们驾驭的强制力量。

3.分工的消灭。旧的分工的消灭、异化的消灭,同私有财产的消灭和阶级的消灭相互联系,它们都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所以,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共产主义的实现是相互联系的同一过程。

4.分工与世界交往和世界历史性的联系。社会主义的产生必须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有关的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所以,共产主义一般只能作为“世界历史性的”事业而产生、存在和发展。

(五)经济基础(市民社会)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第40—47段)

1.市民社会和上层建筑的含义。他们认为,市民社会是在一定阶段上受生产力制约同时又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它包括个人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即一切物质活动和物质关系,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上层建筑,指的是由市民社会决定的整个社会的政治结构和观念形态的总和。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他们强调,市民社会“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同时,他们还考察了法律的实质,认为法律由国家颁布执行,“由此便产生了一种错觉,好像法律是

以意志为基础的,而且是以脱离其现实基础的意志即自由意志为基础的”。同时,他们也肯定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资产阶级国家“不外是资产者为了在国内外相互保障各自的财产和利益所必然要采取的一种组织形式”。

3.他们论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

(六)《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形态》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起构成唯物史观形成的标志。

1.马克思、恩格斯分别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和《关于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历史》等著作中,明确肯定《提纲》是包含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德意志意识形态》则是“详细制定这种观点”即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著作。

2.系统地制定了唯物史观的原理。唯物史观的确立,不是指个别观点和个别原理的出现,而是指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基本范畴、基本原则的确立,以及在此基础上各种原理的系统阐发。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上的革命变革。他们已经批判和超越了黑格尔和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也批判和超越了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本史观,并形成自己新哲学的基本观点。

4、①谭 P188-190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导读

一、时代背景及其意义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简称《序言》)是马克思1859年1月为出版《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写的序言。

《序言》叙述了马克思早期之所以转向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思想发展历程,对于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序言》对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是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主要的文本根据。

二、内容简介

(一)马克思考察了资产阶级经济制度的秩序,阐述了政治经济学的方法(第l 一2段)

这个秩序是: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在前三项下,马克思研究了资产阶级社会分成的三大阶级(资产阶级、土地所有者和无产阶级)的经济生活条件。它们三者统一于一个资产阶级“国家”。而国家与国家之间必然结成关系而进行“对外贸易”,最后形成“世界市场”。这样才能揭示资本主义的经济活动和实质。

考察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是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方法,而不是相反。

(二)研究政治经济学最初动因(第3段)

马克思在大学是学法律的。大学毕业后,于1842年至1843年间任《莱茵报》的主编。期间,马克思在关于林木盗窃法等问题上“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所以,马克思决心去研究经济问题,这是“最初动因”。.

(三)对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经典论述(第4段)

1.进一步论述了转向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原因,那就是在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即国家不是家庭市民社会的前提,相反,家庭市

民社会才是国家的前提,“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所以,马克思1843年在巴黎就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由于研究政治经济学,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为逻辑起点,揭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2.马克思论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1)揭示了社会形态的各构成要素,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质。

社会的构成要素有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上层建筑等。它们的关系可以这样表述:与物质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社会的经济结构,它是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因而历史的唯物主义的实质应这样来表述:“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①

(2)论述了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马克思提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②这就是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其中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3)以生产方式的发展为基础,论述社会发展的基本形态,并探索了未来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社会发展的基本形态大体说来,可分为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等社会形态。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后一个阶级对抗社会。这就预示了未来社会是一个没有对抗、没有剥削的社会。

(四)马克思叙述了自己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经过。不管如何,这些老师他多年诚实研究的结果。他是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而不是用情感来替代科学。

②庄 P102-103

【写作背景】

这是马克思为他在1858年11月至1859年1月写成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所写的序言。《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的出版(1859年以德文在柏林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马克思在此前15年研究大量经济文献、创立和完善唯物史观的基础上而开始系统形成自己经济学理论的一个标志。在这篇序言中,马克思吸收自己的经济学研究成果,对自己在1845年之后所形成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实质和基本观点进行了精辟的概括性说明,对体现历史唯物主义实质性的思想进行了经典的表述,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同时还简要说明了自己的这一哲学世界观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对于我们准确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精神显然具有重要意义。

【基本思想】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以下简称《序言》)第一段,介绍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的写作大纲,并对作者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和准备将来要系统整理的其他材料笔记等做了介绍。

(二)《序言》第二、三段,马克思介绍了他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从个

别上升到一般”,即从现实生活的具体出发,经过科学思维的抽象而上升到认识对象的一般和普遍本质,形成科学的理论抽象和科学范畴。紧接着马克思介绍了他从大学到1843年的学习研究和斗争实践。

(三)《序言》第四段,马克思阐明了通过政治经济学研究而获得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观点,可以概括为九个方面,即:

1.人们的生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由他们的物质生产力及由这种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所决定的。

2.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经济结构是法律的、政治的上层建筑和与其相应的社会意识形式的现实基础。

3.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着整个社会生活,包括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

4.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导致它与它的运动的形式——生产关系发生矛盾,当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时,就会导致变革生产关系的革命。

5.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整个社会的上层建筑也要发生或快或慢地变革,而这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来表明的物质经济条件的变革;一方面是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等等意识形式的变革。

6.判断社会变革时代的来临不是以人的意识为根据,不是以这个时代的意识形态的宣传为根据,而是从物质生活的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现存冲突状况为根据。

7.任何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都绝不会最后灭亡,而任何一种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其物质存在条件还没有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时也决不会出现。而这时,革命阶级的自觉程度和组织成熟程度——也就是他们究竟有没有能力发现和解决这些历史任务就成为能否发生社会变革的重要历史条件。

8.伴随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目前已经历了亚细亚的、古代奴隶制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这样依次更替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

9.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形成了与它对抗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但这种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社会物质条件,生产和创造着代表社会化生产力和未来更高级生产关系的工人阶级及其革命的物质条件。因此,资本主义是一个人类真正开始自己创造自己历史之前的最后一个社会形态。

5、①谭 P361-369

《反杜林论》(节选)导读

一、时代背景及其意义

巴黎公社失败后,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但是,由于德国工人运动组织的两派(以爱森纳赫派为代表的德国社会民主工党和以拉萨尔派为代表的全德工人联合会)合并成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过程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党的理论水平有所下降,在德国工人党内出现了偏离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潮流。在这样一种历史条件下,杜林宣布自己改信社会主义。

欧根·杜林(1833—1921)出生在普鲁士一个官吏家庭,1861年在柏林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864年获得私人讲师资格。19世纪60年代,杜林研究了美国

庸俗经济学家凯里的学说,并成为他的门徒。19世纪70年代,他转向社会主义,并连续出版了《哲学教程——严格的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1875年)、《国民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批判史》(1871年第1版与1875年第2版)、《国民经济学和社会经济学教程,兼论财政政策基本问题》(1873年第1版与1876年第2版),以理论权威和实际改革家的身份向马克思主义发起进攻。马克思正在进行经济学研究,恩格斯放下正在进行的《自然辩证法》的写作,于1876年9月至1878年6月写作了《反杜林论》,批判了杜林的错误观点。

《反杜林论》是一部极其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它第一次全面地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即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书只选编了《概论》和正文的《哲学篇》。《概论》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提出由于两大发现,社会主义是怎样由空想变为科学的。《哲学篇》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自然观、辩证法、认识论和道德观等方面的一些重要观点,是当代研究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文献。

20世纪在国外,有的人以《反杜林论》为主要的文本依据,把马克思与恩格斯对立起来,甚至还制造出“马克思反对恩格斯”的理论等等。学习《反杜林论》,可以从理论上澄清西方学者有意制造的一些思想混乱。

二、内容简介

(一)《引论》中的《概论》部分

《反杜林论》将马克思主义分为三个部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概论》论述了这三个组成部分的内在联系,把科学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其中心是论述了社会主义是怎样由空想变成科学的。《概论》共20个自然段,分三部分内容。

1.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第1—6段)。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现实根源是对现代社会阶级状况和经济状况进行考察的结果,它的思想来源则是空想社会主义。但是,就其理论形式而言,它起初表现为18世纪法国伟大启蒙学者如伏尔泰、卢梭、狄德罗、爱尔维修、霍尔巴赫等提出的各种原则的进一步的发展,如从理性出发去衡量一切的原则(第1—3段)。

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是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它们的代表是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他们的积极贡献有两个方面:一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揭露和批判;二是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幻想的描绘和合理的猜测。但是,由于历史条件和阶级局限,他们的学说掺杂了严重的错误和不切实际的幻想,它随着无产阶级的成熟而破产(第4—6段)。

2.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第7—14段)。

在这里,恩格斯考察了辩证法的历史发展和唯物辩证法的产生及其意义。辩证法的发展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一是古代的素朴辩证法,以赫拉克利特为突出代表。由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局限性,古代朴素的辩证法为近代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所替代。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是辩证法发展的第二种历史形态。马克思批判和改造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总结和概括了近代科学的最新成就,创立了唯物辩证法。这是辩证法发展的第三种形态。

唯物辩证法的创立,在自然观和历史观上引起了深刻的变革。唯物辩证法不仅在自然观上是辩证的,而且在历史观上驱逐了历史唯心主义,因为“现代唯物

主义把历史看做人类的发展过程,而它的任务就在于发现这个过程的运动规律”。这就为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的辩证发展提供了哲学基础。

3.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第15一18段)。

(1)唯物史观的发现(第15一16段)。19世纪40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表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和斗争在欧洲最发达的国家上升到了首要地位。它令人信服地证明资产阶级经济学关于资本和劳动的利益一致等观点完全是撒谎。这就提出了重新考虑这些事实的理论表现的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这些就是唯物史观的创立的历史条件(第15段)。恩格斯概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第16段)。恩格斯认为,以往的全部历史,除原始社会之外,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但是这些互相斗争的社会阶级在任何时候都是自己时代经济关系的产物,因而,“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由法的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念形式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应由这个基础来说明”①。这一点,成为了西方一些学者把恩格斯说成“经济决定性”的理论依据。这是片面的。唯物史观创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恢复了历史的本来面目,从而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把唯心主义从历史观这个避难所中驱逐出来了。

(2)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第17—18段)。马克思主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考察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继承和发展了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于是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和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中,揭示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必然性(第17段)。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第18段)。

4.杜林跳上舞台,向时代挑战的背景(第19—20段)。

(二)第一编哲学·三、分类。先验主义

这一章的中心,是揭露杜林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实质,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理。全章共21自然段,这里节选前11自然段,可分四个问题。

1.揭露杜林“原则在先”的先验唯心主义观点(第1—2段)。

杜林在他的《哲学教程》中,首先把知识和意志的原则说成是哲学研究的对象,然后解释了原则是什么,最后根据原则在先的先验主义原则,认为哲学研究对象只有两个,即自然界和人类世界。于是,他将哲学体系分为三个部分:一般的世界模式论,关于自然原则的学说,以及关于人的学说。

2.阐述原则来自外部世界的唯物主义反映论观点(第3—4段)。

杜林认为,逻辑模式和数学的形式都属于纯粹观念的领域。这是不正确的。事实上,无论逻辑模式还是数学形式都是人的意识对事物及其关系的反映,思维形式是人们长期在实践中形成的,而不是思维自生的。所以,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第一性,原则概念第二性,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原则不是一开始就既定的,而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中抽象出来的。原则的正确性并不在于自然界和人类去适应这样原则,原则只有适合于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这是惟一的唯物主义的观点,而“原则在先”的理论是黑格尔哲学的翻版。

3.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第5—6段)。

杜林陷入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认识论根源,是他完全“自然主义”,即非历史主义地把思维当成某种现成的、一开始就存在和自然界相对立的东西。这样一来,意识和思维就脱离了它的真实基础——人和自然界。恩格斯批判杜林的谬论,阐述了意识的起源和本质的原理。他说,意识和思维“都是人脑的产物,而人本身

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意识本质上是社会的产物。

4.认识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辩证过程(第10一n段)。

杜林从原则出发的动机,是妄图构建一个先验的终极真理体系。实际上,这是徒劳无益的。

恩格斯认为,认识处在整个世界发展的无限性和人的具体认识过程的有限性这样一个矛盾运动中。认识的这种有限和无限矛盾运动就是“所有智力进步的主要杠杆”。认识的无限和有限的矛盾推动着人们认识,一代一代不断地从有限向无限的发展,从而不断获得对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越来越正确的认识。

(三)第一编哲学·四、世界模式论(节选)

本章的中心是批判杜林在本体论上的唯心主义观点和折中主义错误,第一次论述了“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的辩证唯物主义重要原理。该章共33自然段,分三个问题。本书节选前14自然段。

1.批判杜林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唯心主义观点(第1-13段)。

世界统一性问题可分为两个互相联系的问题。第一是世界是不是统一的?第二是世界统一于什么?

杜林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但其论证方法和根据却是错误的。世界具有统一性的逻辑前提和现实基础是世界具有多样性。正是面对着多样性世界,人们才会思考它们是否统一,以及统一于什么的问题。杜林认为“包罗万象的存在是惟一的”。而我们的统一的思想像一个框子,它一展开就把包罗万象的存在都框进了去。他说:“一切思维的本质在于把意识的要素联合为一个统一体”。在这里,杜林借助于“统一的思想”,把存在的惟一性变成了统一性。也就是说,杜林从思想的统一性中引出世界的统一性。

恩格斯认为,包罗万象的存在是惟一的,这是同义反复,算不了什么公理。思维的本质不仅是综合,而且还有分析,分析是综合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因而,用思维的统一性去证明存在的统一性是黑格尔唯心主义的思维和存在同一性的翻版。杜林的世界统一性论证无法驳倒宗教唯心主义,只能说明世界是统一的,唯灵论者完全同意杜林这一观点,他们会说:“我们也认为世界是统一的。”

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第13—14段)。

世界统一于存在是一个折中主义的命题。“存在”是指“有”的意思,杜林的存在可以看做包括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在内的存在着的一切现象。这样的主张任何一派哲学家都能接受,都可以承认世界是存在的。但存在的特定内容是什么?各派哲学的回答就大不相同了。唯物主义把存在理解为物质,唯心主义把存在理解为精神,二元论把存在理解为既是物质又是精神的。

恩格斯认为,我们讲的统一性是指存在着的世界的统一性,换言之,世界统一性必须以世界的存在为前提。物质是世界的本质,形形色色的事物都是物质的不同形态。所以,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这里的物质性,就是指不依赖于意识和精神而存在的客观实在。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不是杜林以魔术师的把戏用三言两语的公理来求证的问题。相反,它必须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来证明(第14段)。

3.社林的模式论只不过是黑格尔《逻辑学》的翻版(第15 33段)(略)。

(四)第一编哲学·九、道德和法。永恒真理这一章的中心内容是批判杜林在

思维、道德、真理问题上的形而上学观点,阐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和道德观。共29自然段,分三个问题。

1.揭露杜林真理、道德问题上的谬论(第1—7段)。

(1)杜林在思维和语言关系上的谬论(第1—3段)。

前三段是从批判杜林的自然哲学过渡到批判杜林关于人的学说的承上启下的段落。在杜林《哲学教程》第三篇“意识的要素”中整整用了50页来吹嘘他的“意识要素的根底深厚的科学”。这纯粹是“无稽之谈”。比如,他说,纯正的思维是不通过语言的思维。这是极其荒谬的。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思维和语言是不可分割的。动物没有语言,按杜林的说法,动物的思维才是纯正的思维。

(2)杜林永恒道德观和永恒真理观的谬论(第4—7段)。

杜林认为,他所构造的道德的要素和原则具有广泛的普适性,不仅适用于人类,而且适用人以外的一切生物,甚至是其他天体上的个人和公共的生活。杜林在道德观、真理观上的谬误可以归结为两点:第一,道德原则是永恒的,它凌驾于“历史之上和现今的民族特性的差别之上”;第二,“真正的真理是根本不变的”,它不受时间和现实变化的限制。

2.批判杜林形而上学的真理观,阐明真理发展的辩证法(第8 22段)。

(1)批判永恒真理的必要性(第8段)。

为什么首先要批判杜林真理观?因为道德观以真理观为理论前提。要批判建立在真理观上的道德观,其要害是要批判杜林的真理观。

(2)批判杜林思维至上论,论述思维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辩证关系(第9-12段)。

杜林用思维的至上性、认识的绝对可靠性来说明他的终极的真理是毫无意义的。

“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吗?”就人的认识能力而言,思维的至上性是指人的认识能力的无限性和无条件性。人的思维能否无条件地穷尽对世界的认识?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必先明确什么是人的思维。显然,人的思维不是指单个人的思维,而是指人类的思维。在这里,恩格斯论述了人类的思维和个人思维之问的辩证关系。

人的思维不是指个人的思维,而是指人类的思维。但是思维只能存在和表现在一系列个人之中,即“它只是作为无数亿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人的个人思维而存在”。人的思维存在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从一方面看,“只要在认识器官和认识对象中没有给这种认识规定界限”,人的思维就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因此,人的思维是至上的绝对的。从另一个方面看,人的思维又是在完全有限地思维着的个人中实现的。由于受一定时代的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的思维又是非至上的、有限的。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矛盾只能在无止境的人类世代更替中才能得到解决。可见,这种矛盾是推动人们认识不断发展的动力。所以,“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同样又是不至上的,它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同样又是有限的。按它的本性、使命、可能和历史的终极目的来说,是至上的和无限的;按它的个别实现情况和每次的现实来说,又是不至上的和有限的。”①

(3)批判杜林的“永恒真理”论,论述了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第13—20段)。

任何真理都是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正确反映。真理是客观的,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认识真理是一个由相对到绝对,逐步深化的过程,真理总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与时俱进。杜林的永恒真理是错误的。人的认识具有相对性。

恩格斯列举了人类整个认识领域的三大部分的发展的情况,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类思维科学的实际出发,批判杜林的“永恒真理”论,论证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

(4)批判杜林把真理和谬误绝对对立的形而上学的错误,论述了在认识过程中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第21—22段)。

第一,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真理和谬误,正如一切在两极对立中运动的逻辑范畴一样,只有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第二,真理和谬误的对立是相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对立的两极都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恩格斯以波义耳定律为例,说明了真理和谬误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

3.批判杜林的永恒道德论,论述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第23—29段)。

恩格斯批判杜林的永恒道德论,阐明了道德的历史性、阶级性和社会性。

(1)道德具有历史性(第23段)。

道德不是超历史的。从道德的基本概念来看,其内容是发展变化的。善恶观念是道德的基本概念。对于这个概念,不同民族、不同时代都有不同的理解,一个时代认为是善的东西,在另一个时代却认为是恶的。

从道德的类型来看,道德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如当代欧洲的资本主义社会就存在着不同类型的道德:既有宗教时代流传下来的基督教的封建主义道德,又有资产阶级道德,还有同资产阶级并列的无产阶级道德。

(2)道德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第24—26段)。

首先,恩格斯揭示道德观念的起源和实质。从三个阶级各有自己的特殊的道德,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道德是经济关系的产物。他说:“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①

其次,恩格斯认为,在阶级社会,道德具有阶级性。不存在永恒的道德观念,即使有的道德戒律是共同的,如“切勿偷盗”,也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德观念。因为,对于这一戒律,不同阶级有不同的理解,内容也不尽相同;而且在将来消灭了私有制和私有观念以后,“切勿偷盗”也就丧失了存在的意义了。恩格斯认为,只有完全消灭私有制和私有观念,只有消灭阶级存在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全人类的共同道德才会形成。

最后,批判杜林离开道德的社会性和阶级性来分析道德起源的错误观念。在杜林那里,“恶就是猫”,善恶产生于人的永恒不变的自然属性。这是错误的。善恶不是自然的,“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

②庄 P109-110

【基本思想】

《反杜林论》共有序言、引论、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五个部分组成。我们主要节选了序言、引论和哲学编的有关内容。三个版本的译文主要说明了写作《反杜林论》的原因、写作方式和态度以及再版的情况。的中心思想是阐述社会主义怎样从空想变成科学的。哲学编共有十二章,恩格斯全面地剖析了杜林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世界观,系统地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主要可以从五个方面来概述:(1)批判了杜林的唯心主义先验论,阐明了唯物主义的反映论。通过对杜林谬论的批判,恩格斯简明地论述了意识的起源和本质,阐明了包括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和能动性在内的认识辩证法,谁了认识对实践

的依赖关系,从而坚持了唯物的反映论,捍卫了在认识念经基本问题上的唯物主义路线。(2)批判了杜林折衷主义观念,论述了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唯物主义原理。杜林以折衷主义的手法,提出“世纪统一于存在”。杜林的“存在”概念是含混的、折衷的。恩格斯强调指出,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3)批判了杜林在时间、物质、运动问题上的谬论,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运动和时空问题的基本观念,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方式。(4)批判了杜林在道德和法的问题上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谬论,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真理、平等、自由和必然的基本观点。(5)批判了杜林的形而上学观点,系统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

6 谭 P480-486

二、内容简介

(一)第一章,叙述了黑格尔哲学产生的背景和阶级实质,揭示了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阐发了辩证法的基本思想;阐述其方法和体系的矛盾,最后分析了黑格尔哲学解体的过程(共20自然段,分四个问题)

1.德国古典哲学产生的背景以及黑格尔哲学的阶级实质(第1—2段)。

在德国和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中,哲学都做了政治变革的先导。

2.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及革命性(第3—9段)。

黑格尔哲学是资产阶级哲学。但是,黑格尔哲学包含革命性的内容。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的《序言》中说过这样一个命题:“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表面上,这是把现存的一切神圣化。但是,在黑格尔那里,现存不等于现实。现实性在其展开过程中表明为必然性。同时,黑格尔还认为,现实性决不是某种社会制度或政治制度在一切环境和一切时代所固有的属性,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由现实性变为失去现实性。这样,黑格尔的辩证法就论证了,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思想,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根据黑格尔的辩证法,他的命题就可以转化成自己的反面:凡是现存的,都是一定要灭亡的。

黑格尔哲学的革命性质和意义在于,它彻底地否定了关于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结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恩格斯分别从人类的认识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两个方面说明黑格尔哲学的革命性。

恩格斯阐述了辩证法的基本思想及其方法论意义。“这种辩证哲学推翻了一切关于最终的绝对真理和与之相应的绝对的人类状态的观念。在它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它本身就是这个过程在思维着的头脑中的反映。”

3.黑格尔哲学体系和方法的矛盾(第10一12段)。

黑格尔哲学中存在体系和方法之间的矛盾,它是德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和妥协性的反映。

4.黑格尔哲学的解体,重申对待黑格尔哲学应有的态度(第13—20段)。费尔巴哈对待黑格尔哲学的态度是抛弃。恩格斯指出,黑格尔哲学解体了,但是必须要扬弃它,消灭其形式,获得其内容。

(二)第二章,阐述了哲学的基本问题,评述了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的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共

28自然段,分四个问题)

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和意义(第1 7段)。

恩格斯总结人类认识的历史,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含两个方面:即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与思维和存在是否有统一性的问题。前者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标准,后者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恩格斯谈论了应该如何正确理解这两个方面内容以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什么意义上使用等问题。恩格斯还认为,对不可知论的最好的驳斥是实践,即实验和工业。

2.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第8一n段)。

费尔巴哈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其哲学的基本内核是唯物主义的,他认为“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本身只是物质的最高产物”。但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并不彻底,他对唯物主义的理解和认识也存在着错误。首先,他把唯物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特定表现形式(庸俗唯物主义)等同起来。其次,他在自然观方面是唯物的,但历史观方面仍然是唯心的。

3.旧唯物主义局限性及其原因(第12—21段)。

恩格斯分析了18世纪机械唯物主义的三个局限性,即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唯心史观。费尔巴哈未能克服旧唯物主义缺点的原因是:第一,自然科学还没有发展到一定的水平;第二,没有把唯物主义贯穿到历史领域;第三,生活迫使他远离现实,过着孤寂的生活。

4.施达克对费尔巴哈的评价是错误的,其原因在于他没有弄清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第22—28自然段)。

(三)第三章,恩格斯分析和批判费尔巴哈的唯心主义历史观及其根源,主要分析他的宗教观和伦理观中的唯心主义错误(共27自然段,分三个问题) 1.恩格斯分析和批判费尔巴哈的宗教观(第1—10段)。

费尔巴哈宗教观的基本观点是:①“心是宗教的本质”,这里的“心”即宗教感情;②宗教的变迁决定了历史的变迁。

恩格斯从三个方面对费尔巴哈的宗教观进行了批判:

首先,关于宗教的本质,从以下三点进行驳斥。(1)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特别是两性之间的感情是与人类共始终的。而性爱这种感情则有历史性,它只是在近八百年间才获得了重要的地位和意义。(2)宗教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它和感情的历史不能等同。(3)费尔巴哈从语源学上论证感情和宗教的关系,这是唯心主义的最后一招。

其次,关于宗教的作用,恩格斯也从三方面进行了驳斥。(1)历史的变迁确实有宗教相伴随,但不是宗教决定历史的变迁,而是历史变迁决定了宗教的变迁。

(2)历史中的宗教色彩问题。革命有时会以宗教的形式进行,当革命的力量足以强大时,它就会脱去宗教的外衣,例如法国革命。(3)从历史事实看,人们交往时纯粹的人类感情已经被破坏得差不多了,取而代之的是阶级斗争。费尔巴哈脱离阶级对立的现实,以纯粹自然的人作为他宗教观的基础,必然导致历史唯心主义。

2.恩格斯分析批判费尔巴哈的伦理学(第11—25段)。

恩格斯把费尔巴哈和黑格尔的伦理学做了一个比较。黑格尔的伦理学在形式上是唯心的,因为他从绝对观念出发。但是,在内容上是丰富而深刻的。黑格尔谈伦理学时是和经济、政治、法律相联系的,所以是现实的。而费尔巴哈的伦理学在形式上是唯物的,他想要谈论现实的人。但是,在内容上则空洞无物。他谈

论的人是抽象的,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人在费尔巴哈的宗教哲学中,还有男女之区别,而在其伦理学中,连这一点差别也消失了。

恩格斯对费尔巴哈伦理学的分析和批判,是从以下几点进行的:

首先,善恶问题。恩格斯把费尔巴哈和黑格尔的观点进行了比较。一般人(包括费尔巴哈)认为善比恶更能推动历史发展,把善看做人的本性。而黑格尔却认为恶是人的本性,恶是历史发展动力借以表现出来的形式:第一,每一种进步必然表现为对IEI的、神圣事物的亵渎}第二,在阶级社会中,人的恶劣的情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恩格斯认为这是一个更加伟大的思想。

其次,分析和批判了费尔巴啥的道德基础和基本准则。费尔巴哈认为,追求幸福的欲望是人生来就有的,因而应当是一切道德的基础。至于道德的基本准则,费尔巴哈认为是:对己以合理的自我节制,对人以爱。

恩格斯对费尔巴哈道德准则和道德基础进行了分析和批判:(1)追求幸福的平等权利的实现,在现实中是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的。在阶级社会中,对抗阶级之间根本就不可能有什么追求幸福的平等权利。(2)至于道德准则,在当时现实社会中,也只能为资产阶级服务。恩格斯用证券交易所的例子来说明,按照费尔巴哈的理论,在交易所里,如果投机成功就是道德的,投机失败就是不道德的。那么,证券交易所就成了“最高的道德殿堂”。可见,费尔巴哈的道德是完全适应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

在对费尔巴哈伦理学进行批判的同时,恩格斯正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韵一些基本观点:(1)道德有历史性;(2)道德有阶级性。

3.恩格斯分析费尔巴哈唯心史观的根源(第26—27自然段)。

费尔巴哈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是,这一切并没让他变成历史唯物主义者。恩格斯认为费尔巴哈唯心史观的根源有两个:(1)认识方面的。他抓住了自然界和人,但是,他那里的自然界和人是抽象的,不是现实中的。(2)社会历史方面的。他没有从社会实践中去理解人和自然。他受到当局的迫害,在乡下过着孤寂的生活,远离了实践,远离了政治。

(四)第四章,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系统论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共26自然段,分四个问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和继承(第l一5段)。

(1)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和继承了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创立了彻底的唯物主义。

费尔巴哈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是,“他下半截是唯物主义者,上半截是唯心主义者”。从这一点看,费尔巴哈哲学仍是黑格尔哲学的分支。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和继承了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创立了彻底的唯物主义。

(2)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和继承了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创立了唯物辩证法。

黑格尔哲学不能被简单抛在一边,他的哲学的辩证法应该被当做出发点。黑格尔虽然创立了辩证法.但在他那里,辩证法是概念的自我发展。恩格斯认为:客观世界的辩证法是第一性的,而概念的辩证法或主观的辩证法只不过是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辩证法是关于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的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恩格斯把黑格尔的“头足倒置”的辩证法重新扭转了过来,并进而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思想;“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

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在这种变化中,尽管有种种表面的偶然性,尽管有种种暂时的倒退,前进的发展终究会实现”。需要注意的是,认识到这个革命思想和把这个革命的思想落实在实践中,并不是一回事。辩证法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第6—8段)。

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不仅推动了人类认识的发展,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奠定了自然科学的基础,其中细胞学说、能量转化定律、达尔文进化论尤为重要。

3.恩格斯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主要的基本原理(第9—25段)。

(1)唯物史观的根本任务就是——发现历史中的客观规律,一般运动规律(第9段)。

(2)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客观性(第10段)。

社会发展的历史和自然的发展历史有不同之处,社会历史是有意识的、离不开人。但是,这并不说明,社会历史规律不是客观的。恩格斯从目的和结果的关系、偶然和必然的关系上,说明社会历史进程受一般规律支配。

(3)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动机后面的物质动因(第11 12段)。

旧唯物主义在历史观里背叛了自己,认为精神动力是最终原因。黑格尔的历史观没有停留在表面的动机上,而去寻找它背后的更深的动因,这一点,他比旧唯物主义深刻。但是,他的错误是:他不是在历史本身中去寻找这种动力,而是从外面,即把哲学的意识形态作为动力引入历史,把绝对精神当做动力。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第13段)。

只关注个人的动机,不可能找到历史发展的真正原因。恩格斯认为,思路应该是这样的:“与其说是个别人物、即使是非常杰出的人物的动机,不如说是使广大群众、使整个整个的民族,并且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又是使整个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而且也不是短暂的爆发和转瞬即逝的火光,而是持久的、引起重大历史变迁的行动。”

(5)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第14段)。

以往的人们不容易看清楚阶级斗争在历史中的作用。大工业以后,生产力的发展让社会关系简单化了,这使得人们能够认识到,土地贵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这三大阶级的存在以及他们之间的斗争,认识到这阶级斗争成为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

(6)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原因(第15段)。

在阶级起源问题上,有观点认为阶级产生于暴力,恩格斯认为,在封建社会,这种观点似乎有点根据,好像是政治原因导致了阶级的产生。但是对资本主义社会来说,这种观点就是说不通的了。因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都起源于经济的原因。政治只不过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这导致了这两个阶级的产生。阶级和阶级斗争根源于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阶级斗争的作用也是通过生产方式的内部矛盾的运动来实现的,生产方式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原因。

(7)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第16—25段)。

上层建筑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两个部分。恩格斯认为,国家、法律等政治制度这些上层建筑的东西,都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传统的唯心主义把政治权力即国家视为决定性因素,这是错误的。他们认为,法律形式就是一切,而忽视了决定法律形式的经济关系的内容。

哲学、宗教这些思想上层建筑虽然离经济基础较远,但从宗教的产生、变化上来看,都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