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分析

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分析
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分析

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分析

朱少鹏

摘要:本文从对二元经济结构的定义出发,指出了二元经济结构在发展中国家存在和消除的必然性。

通过对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演变、特征进行分析,指出了进一步突破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

构的体制改革路径和具体实施方法。

关键词:二元经济结构 城乡二元结构 体制改革 一元经济结构

Abstract: This article embarked from the definition, and pointed out the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in the developing country will exist and eliminate inevitably. Through the analysis about the form, the evolution,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structure of dual economy between cities and rural area, it had point out the system reform approch and the concrete implementation way of the further breakthrough of the Chinese city and countryside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Keyword: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urban and rural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system reform unitary economic structure

一、二元经济结构与城乡二元结构

1、发展经济学中的二元经济结构

根据发展经济学中的观点,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传统农业部门与现代工业部门同时并存的现象。二元经济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经济现象。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就是从这种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一元经济过渡的过程。

二元经济结构出现的意义在于打破了”传统的不发达经济的均衡”,但它只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二元经济结构必然要被打破向更高层次的现代一元经济结构转换。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就是二元经济结构在一定区域上的反映。

2、发展中国家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根据发达国家城市化模式的一般理论,现代工业社会在很大程度上是城市社会。大多数人口在大城市生活和工作。城市不仅是人口增长、移民而且是城乡一体化的主要场所。城市的发展也引发了农业经济的爆发,使农村商品生产迅速兴盛起来。城市中传播着的新的文化,不断的“扩散”或“渗透”到农村,使农村地区也大大活跃起来。通过这种物质和文化上的交流,达到城乡共同繁荣。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与这一模式相差甚远。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发展过程受到殖民主义的强烈影响,使得城市在文化上与周围地区相对疏远,在经济上则被当成出口产品的中转站,而不是促进国内商品经济发展的市场。尽管独立以后各国家都实施了城市再分布政策,但由于经济“有增长而无发展”,大城市很难把它的发展推移到贫穷的农村地区。因此城乡之间不仅不是互惠互利关系,反而形成了越来越大的差距,即发展中国家的一个基本特征:城乡二元结构。

在这种结构中,城市以工业为主,生产规模较大,技术比较先进,产品主要在市场出售,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收入均较高,乡村则以农业为主,生产规模较小,工具简单,产品主要是自己消费,而不是在市场销售。同时,在这一经济二元结构的基础上,社会、文化、道德等都存在着二元结构。

发展中国家的城乡二元结构在一定时期内有它存在的历史条件,但从长远看,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一大障碍。它使城乡发展脱节,不能形成统一的国内体系,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的进程。如何从二元化向一元化过渡是各个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一大课题。

二、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变迁及其特征

1、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

我国城乡二元格局最初的出现,是按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防止农民盲目外流对城市生活造成冲击,同时最大限度地把农民稳定在农业上,促进生产的发展,为国家生产更多的商品粮和其他剩余农产品。也就是试图把农民同农村和农业结合起来,创造一个中国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为达到这一目的,便在农村建立起了人民公社制度。同时在城市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由国家统一安排的就业制度和商品粮供应制度以及其他有关人们生活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一系列制度的确立,这样便形成了中国社会的城乡二元格局。

同时,按照工业化的一般规律,应该有序地走过轻工业——基础工业——重工业发展阶段,然而由于特殊的历史环境和体制所决定,使我国在向二元结构过渡的初期,就实施了重工业超前发展战略和城乡分治战略。我国的工业化过程由于跨越了有序发展的两个阶段,工业化的进步是以超强制地保持农业的落后为基本前提的,所以二元结构的特征更为强烈。

2、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演变过程

20世纪50~70年代,我国走重工业化的道路,完成了由单一传统农业经济结构和农村社会结构向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转变。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工业化的推进,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也随着改革的进程经历了改善,复归,强化,遏制四个阶段的演变。

(1)1978~1984农村改革松动城乡二元结构

1978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发起“包产到户”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过发展和逐步完善后,到1984年基本普及全国。同时,农产品价格改革也随之启动。粮食,棉花等18种主要农产品收购价格大幅提高,并对粮棉油等主要农副产品实行超购加价政策。同时,为了适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改革了基层行政组织。1982年12月之后乡镇成为我国农村最基层的行政组织。

在农村改革的大力推动下,加上城市改革的响应,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都有所提高。相比而言,改革初期阶段农村居民的收入,消费水平提高速度更快,幅度更大,城乡二元结构朝有利于农村的方向演变。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现缩小态势。

(2)1985~1992城市改革固化城乡二元结构

1984年粮食大丰收后,社会舆论对农业生产普遍比较乐观,主流观点认为农村改革已经取得重大突破,今后的道路将比较平坦。反倒是城市改革起步慢,困难重重,风险大。于是从1985年开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改革重心都向城市经济体制和社会管理方向战略转移。为了保证城市改革的顺利推进,财政资金和各种各种资源配置逐步乡城市倾斜,以城市为中心的利益格局的恢复。城乡差距重新扩大,并有恢复甚至超过改革前城乡差距的势头。 (3)1993~2001转轨阶段市场力量和行政力量共同深化城乡二元结构

1993年我国正式向市场经济转轨,随后城市和农村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中展开了一系列的改革。这些改革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利益格局。

1993年转轨阶段正式开始后,随着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分权化趋势加深,城市和农村的利益主体多元化,政府力量特别是中央政府对城乡二元结构的调整能力减弱,欠规范的市场力量对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加剧。面对复杂的部门利益,地方利益和城市偏斜性政策惯性,在机制不健全的市场力量作用下,城乡二元结构的利益重心又进一步向城市倾斜,城乡差距越拉越大。

(4)2002年至今:加入WTO力图减轻城乡二元结构

2002年开始,我国加入WTO后,已进入了开放倒逼改革,而改革又以全面调整利益关系为重点的新阶段。针对城乡利益格局调整的政策主要有:逐步赋予农民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国民待遇;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力度;分步推行农村税费制度改革;逐步减免农业税;取消农业特产税等。通过这些政策,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乡分割制度和市场机制对城乡二元结构

的强化效应,推动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方向发展。

3、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主要特征

(1)工农业二元发展的差距巨大

我国工业与农业国民生产总值的巨大差异说明了,我国工农业关系一直没得到真正的调整,农业投资严重不足,农民积极性下降,农业增长速度缓慢,结果农业相对生产率、相对收益率仍然严重偏低。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是国家“工业优先、城市偏向”的发展战略未有根本转变,以及国家城市化进程滞后,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使农业剩余劳动力仍大量滞留在农村,没能有效转移。

(2)城市化建设的滞后性

我国农村人口多、比重大,城乡人口的结构性矛盾显著。形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是我国的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的发展进程。根据世界城市化普遍规律,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一般来说城市化水平均高于工业化水平, 低收入国家的城市化率高于工业化率2 个百分点。上世纪80 年代以来,我国的工业化得到了快速发展,工业化率不断提高(指工业净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我国从低收入国家水平开始进入下中等国家的收入水平。但由于种种因素,我国人口城市化进程大大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城市化与工业化严重不协调。1952年, 我国非农产业部门在国民收入中比重是40% ,非农业劳动力比重是16.5 %,城市化人口比重是12.5%,到1992 年,三者的比重分别为70.8 %,41.5%,27.6%。40 年间,非农产业比重增加了28.8个百分点,非农劳动力比重增加了25个百分点,而城市人口的比重只增加了15 个百分点。而且在1952 年非农劳动力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只相差4 个百分点,到1992 年这个差距扩大到14 个百分点,由此充分说明城市化与工业化是不同步的。

(3)城乡居民的不平等性

我国城乡居民间存在严重的不平等性,社会地位、经济待遇均向城市居民倾斜,农民在户籍管理、迁移自由、市场准入、劳动就业、义务教育、民主参与等领域受到歧视是不容置疑的。城乡之间形成了两大利益集团,在经济、社会和政治利益等诸多方面存在着矛盾。

改革开放以后,户口管理和劳动就业制度开始有了较大的松动, 农民可以从事非农产业,可以自由地进城务工经商,应该说农民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歧视问题还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就以进城农民来说,即使是一些进城打工多年的农民, 大部分人在城市还没有合法地位,在上学、招工、住房及福利待遇等方面, 城乡居民的差异和不平等性仍然存在,歧视农民、排斥农民的现象屡见不鲜。

(4)社会差别与地理差别的重叠性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另一特点是社会差别与地理差别相互一致,相互加强,具有很强的重叠性。也就是说城乡差别不仅仅是地域差别, 而且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差别,而这种社会差别又是以地理差别为基础的,并且极大地强化了地理差别。这种重叠性主要表现在:一是职业差别与地域差别相重叠。现代产业部门,主要是工业集中在城市,而传统产业部门,主要是农业则分布在农村。农民在农村从事农业,工人在城市从事工业。其次是收入差别与地域差别相一致。长期以来,城市居民收入一直高于农民,而这两种收入来源的差异,则是因二元经济结构造成的现代工业部门与传统农业部门在劳动生产率上高低差异形成的, 也与价格剪刀差政策密切相关。四是生活方式差别与地域差别一致并相互强化。城乡居民生活方式存在着显著的二元差别,这既是二元经济结构造成的城乡生活节奏、行为方式与观念构造的不同结果,也是二元社会结构阻碍城乡交流互动以致互不影响所使然。

总之,我国的城乡发展差别十分明显, 城乡二元结构系数之高, 超过了许多发展中国家。城乡关系的不平等性、不协调性和不平衡性,尤其是城乡居民双重身份、双重待遇及其所形成的两种社会和两大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在世界上都是非常独特的。

三、我国在城乡二元结构中的突破及未来的路径选择

(一) 我国区域规划中城乡二元关系的突破

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变化与城乡关系的松动是从农村改革开始的,农村改革带来了两个直接结果,一是粮、棉、油等农产品的大量增加,二是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大量涌现。这就造成一系列连锁反应,带来农村的非农化趋势与乡镇企业的发展, 社会经济结构开始全面转换。中国的农村工业是在二元结构的传统农业和现代大工业两大板块的夹缝中成长起来的,正是在城乡封闭、生产要素市场相对隔绝的特殊条件下,才形成了“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中国农村工业化阶段模式。乡镇企业作为中国工业化的一个新的生长点,有效地吸纳了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依靠农村自身经济增长实现经济结构的快速转换,从而开始了中国工业化的一条新路。中国农村工业的发展,作为中国经济中的一种新的强大的结构和功能要素,从根本上冲击和改变着中国经济二元结构和社会二元结构,并可能最终成为沟通和融合城乡之间、工业和农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农村改革动摇了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两大支柱,“破坏”了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农村一方的“稳定”状态,这就反过来对城市一方的“稳定”造成巨大冲击,迫使城市方面也不得不改革。农村小城镇化快于大中小城市的城市化。中国农村小城镇的发展,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仍然存在的状态下,开辟了一条中国城市化的新路,必将反过来不断改变城乡二元社会格局,最终达到城乡的交流和融合。

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下,社会流动的停滞是其主要特征。研究中国城乡关系的演变过程,我们发现,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与农民的社会流动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城市化的过程就表现为农民从农村向城市流动的过程。中国的农村改革首先把农民从农业中解放出来,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开始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在城乡分离的状态下,采取“离土不离乡”的方式被乡镇企业所吸收,应该说这是农民在改革后的一次重要解放,但随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乡镇企业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以后,吸收劳动力的能力下降,农民流动开始从“离土不离乡”向“离土又离乡”转变。1989 年民工潮起潮落。到目前,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常年流动的民工大约有5000 —6000 万人,其中跨省流动的民工超过2000 万,农民开始由农村进入城镇,这是中国农民的又一次重要解放,必将进一步改变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状况。但是,由于城乡户口管理制度和城市劳动就业与福利制度的继续存在,二元社会结构界线并未消失,城乡之间还只是有限的交流和开放,城乡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只是有所缓和,并未根本消除。中国经济总量的增长仍然没有改变经济社会结构转换滞后的事实,表现为中国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却存在85 %的非农业产值和不到30 %的城市化水平、15 %左右的农业产值和

70 %以上的农村人口等结构性失衡状态。

(二) 中国城乡关系进一步融合的路径选择

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

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变化目前仍然处于比较低的层次,今后仍有很大的调整空间。根据国际经验,进一步的结构调整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来实现:一是通过农业产业的进一步专业化使农业部门的功能逐渐地更加社会化;二是通过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而使农业部门的劳动力比重进一步下降;三是通过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而使更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社会。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政策,思路基本上是正确的。我国农村各地正在普遍推广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通过分化传统农业的职能而进一步降低农业份额。在把农业推到更加社会化、市场化的过程中,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的变革与发展。因此,可以说,农业产业化是农业迈向现代化的关键性步伐。

事实证明,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坚持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正确选择,也是提高整个国家和社会生产效率的根本途径之一。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多,工业化基础较差,给这种结构的调整与转化带来了困难,所以,结构调整可能时间会比较长。 2.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被认为是我国农民的伟大创举。乡镇企业以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成为农村经济增长、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来源和农村剩余

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场所;同时,它带动了小城镇的崛起,加快了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开始打破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格局。乡镇企业适应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从制度创新入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3.加快城市化进程,推进农村城镇化

我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制约着城乡之间协调发展,阻碍了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实现城乡一体化,必须改变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把城市和广大农村作一个整体,根据城乡发展的目标和任务,统筹安排社会生产力,合理配置乡镇生产要素,统一调整城乡产业结构。充分利用和开发城乡的经济,社会资源,把城乡两个生产基地,两个市场,两个资源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统一的城乡社会经济网络。这项工作的突破口, 就是发展小城镇。小城镇是大中城市联系农村的桥梁和纽带,是大小城市经济农村辐射的中心环节,而且小城镇比大小城市更能直接地组织农村的经济活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 发展小城镇,是改变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必然要求。

在我国,转移农业劳动力和农村人口不能走发展大城市的路子。任何国家要实现现代化的目标,都必须把农业剩余劳动力逐步转移到非农产业,把一部分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在我国,由于农业剩余劳动力人数众多,因此,要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非农人口转化,任务非常艰巨。大量的农民进城,就会造成大城市发展过快,容易导致人口膨胀,交通拥挤,环境恶化,就业困难,水资源缺乏,社会治安难维持等“城市病”。从世界各国城市化的经验教训来看,发展小城镇是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转移的必由之路。

从以上分析可见,小城镇是我国城市体系的基础和主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数量多、分布广,在全国形成了星罗棋布的网络格局,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城镇作为向广大农村传播现代文明的集散地和“中转站”,是吸纳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载体,是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的“基地群”。发展小城镇有利于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国内需要,拉动经济增长;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乡镇工业健康发展;有利于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稳定。最为重要的还在于,它打破了城乡间的固有隔阂,缩小了城乡差别,开辟了农村现代化的新道路。

因此,加快小城镇的建设步伐,实际上就是加快农村新型生活模式的构筑,是实现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必由之路,是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一元化的必由之路。

4.从体制上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转变的障碍

破除扩大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的体制性障碍,出路在于深化改革,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努力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化的经济体制。

(1)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重点是扭转重城轻乡的倾向,加大财税对农村的支持力度。

农村资金紧缺,农民税费负担重,这是造成农村贫困、城乡发展差距拉大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又与我国长期采用偏好城市的财税体制相关。据有关专家统计分析,我国财政对农业所支出的,其绝对值虽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但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并不高。所以化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必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从宏观上着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扭转重城轻乡财政体制。

具体做法:一要确保国家新增财力向农业倾斜, 这是强化农业投入的一条重要措施。二要尽快出台农业投资法,将各级政府的支农行为纳入法律规范。财政投入重点,主要应考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直接用于对农民的补贴。三是今后国家新增的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应主要用于农村,加大对农村的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

(2)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重点是抓住主要矛盾, 逐步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实行两种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 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大大低于城市, 这是我国城乡二元

结构的一个显著特征。从长远看,必须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制,让农民拥有国民待遇。但这不是件容易的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取决于社会各方面的认知,城乡经济发展的程度,社会分配结构的改善,国家和地方各级财政的负担能力,体制转换的进程等等多个因素影响。因此需要因地、因时制宜,分步、分阶段实施。就当前来说,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必须符合中国的国情。现在最紧迫的是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和改革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这是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关键。

(3)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重点是全面改进农村金融服务,加大对农村信贷的投放量

为“三农”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 是统筹城乡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举措。目前农村信贷资金严重外流,金融需求远远得不到满足,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因素。因此, 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 建立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真正为“三农”服务的农村金融体系,实属当务之急。

具体做法有, 一鼓励并要求加大对农村信贷资金的投放量。应对商业银行和农村信贷规模作出明确的规定, 原则上要求商业银行将在农村吸收的资金, 争取全额或绝大部分返还用于农村,支持农村及县域经济发展。人民银行应以支农再贷款的形式, 将县及县以下邮政储蓄机构吸收的农村储蓄资金返还农村。适当延长支农贷款的期限和降低贷款利率。二是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根据农户需求,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范围,注意进行贷款品种和方式创新。三是加快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步伐。改革信用社的组织模式,转换信用社的经营机制,完善法人治理机构,使农村信用社真正成为最基层的、直接面向农民和农业的金融服务组织。这是解决农村信贷难,打击农村高利贷的关键。四是建议全面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 简化贷款手续, 提供方便农民的措施, 尽可能满足农户种养业的贷款需求。

(4)深化城乡劳动就业体制改革, 重点是打通城乡市场梗阻,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就业是民生之本。城乡劳动者实行平等就业,是转移农村劳动力,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消融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我国在城乡之间一直实行着不同的劳动就业体制,直至今天,这种城乡分割的制度安排并未随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机制的逐步形成而发生根本变化, 城乡二元分割仍然是我国现阶段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特征。

具体做法是,首先要全面进行户籍制度改革,这是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户籍是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物, 近年来各地已开始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户籍制度改革。事实表明,适当放开户口后并未产生消极影响, 要认真总结经验, 进一步放宽政策,从根本上打破城乡劳动力的身份限制,消除城乡劳动力在就业问题上的体制障碍。其次,城乡政府部门要坚持公正原则,同时做好城乡劳动力就业的促进工作,在就业服务、职业培训上对城乡劳动力一视同仁; 用人单位在劳动力管理上对城乡劳动力不能区别对待,在劳动时间、劳动条件、劳动保护、劳动报酬上应实行统一标准。整治恶意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的行为。再次,要积极做好劳动力市场信息发布工作,克服农村劳动力盲目流动现象。此外,还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培训, 提高其在劳动力市场上就业竞争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宗胜主编。发展经济学------从贫困走向富裕: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2]蓝海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演变路径{J}经济参考研究。2005(17)

[3]刘莎。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成因及改革思路{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5,15[1]

[4]张爱军。发展小城镇是促进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J}鲁行经院学报。2002(5)

[5]姜作培。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4,18{1}

[6]蓝海涛。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演变的制度分析{J}宏观经济管理。2005(3)

[7]吴楚材,陈雯等。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及其协调对策{J}城市规划。1997.5

[8]陈和平。中国西部城乡二元结构及其突破{J}理论于改革。2001.4

关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个人看法

关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几点建议 进入2000年后,我国提出“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然而,个人认为我国在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上,急于改变现状,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是经过几千年历史而形成的,而城乡二元结构由以下几个因素构成: 1 、城乡之间的户籍壁垒。户籍壁垒严重阻碍了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在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步实行了暂住证制度,从一定程度上放开了区域之间的人口流动。但是,在当今来看,即使实行了暂住证制度,各区域在对待持有暂住证的居民仍存在歧视。 2 、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例如,教育和公共设施的投入。城市中的教育和公共设施的投入,几乎完全是由国家财政负担的,而农村的教育和基础设施,国家的投入则相当有限,有相当一部分要由农民自己来负担。而目前,国家对教育与基础设施的投入也几乎都在城市中。 3 、事实上是将城乡分成了两种社会身份。这也就奠定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基础。 城乡二元结构则表现为“双重二元结构”,即不仅存在以现代工业为代表的传统部门之间的经济二元结构,同时也存在着以城市社会为一元与农村社会为一元的社会二元结构。而“双重二元结构”的特征,造成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对立、工业与农业之间的对立。使得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差距不断拉大、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也不利于我国社会和谐发展。 那么,对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我国政府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建立城乡互动,工农互促的协调发展机制; 2、建立城乡统一、开放、有序的市场体系; 3、构建有利于农村发展的公共财政体制; 4、建立城乡统筹的税费制度; 5、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城乡产业统筹发展。 个人认为,在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上,我国政府过于急于求成。 首先,城镇居民与乡村居民在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以及文化素质等方面无法实现对接。人们在短期内,很难消除观念中原有的城乡之间的地位差距,过快地从表面上打破这种关系,则不利于社会稳定与和谐,也会导致一些对农村居民不公平的现象产生。 其次,城乡之间在教育、文化、卫生、娱乐等基础设施建设上存在差距。 农村人口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会离开农村,而进入城市,尤其是如今的年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84191577.html,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研究 作者:池洁 来源:《财讯》2018年第27期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生由来已久,它的存在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均衡发展,甚至影响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城乡二元结构是建设我国城乡一体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瓶颈。造成城乡二元结构的原因,分别是城乡户籍裁度、城乡行政机构差异、农民致富渠道不足等。本文分析了二元体裁下产生的问题及原因,最后提出了解决措施。 城乡二元结构问题解决措施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国民经济显著提高,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我国的经济发展并不平衡,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明显高于农村。由于收入差距的扩大,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日益突出,国家虽已出台多项惠农政策,一定程度上使收入差距有所缓解,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一个系统性问题,不是短期内就可以消除。当前,中国经济中的许多没有得到实质性解决的深层次难题,都同这个课题进程不快或者出现了某些扭曲有极大关系,根子很可能就在这个地——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上,农业仍然是中国的弱势;消费结构上,农民仍然是中国第一购买力的群体;区域结构上,农村仍然是中国发展的洼地;收入分配结构上,农民工也依然是中国低收入阶层。若再谈到中国的知识结构、各种资源的配置结构等,都会发现农民工的影子,但其利益保护机制却总略于城市居民。 我国城乡二元結构的负面影响 (1)城乡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农村贫闲化,引发社会问题? 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是城乡二元结构负面影响的最显性表现。因为依附于城乡二元结构的经济体制,城市占有更多的经济资源和就业机会,收入来源广泛、渠道多、手段多,可以充分利用城市广阔的需求空间和较高的购买力来挖掘市场空间,获取特殊利益;而农村社会依然处于由工业化道路造成的贫困落后局面,科技知识落后,就业面狭窄,基础薄弱,乡村资源匮乏,农业效益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高,因此本来购买力就低的农民无法通过在乡村社会内部广泛提高个人收入水平,再加上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村的市场信息反映灵敏度不强,无法应对市场变更,农民走不出低收入的怪圈,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大。 (2)阻碍城乡间劳动力的流动

2稿浅析城乡二元体制改革的意义

浅析城乡二元体制改革的意义 摘要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国家政策的指挥下,全国上下遵循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先富带动后,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但与此同时,城乡差距越来越明显,城乡二元体制格局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问题。近些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已成为各级地方政府的主流政策选择。各地通过建立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和县镇,大都取得了积极有效的成果和经验,并迅速向周边县市推广开去。但是,如何对城乡二元体制进行改革,从而全面推行城乡发展一体化格局,这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试图从城乡二元体制定义入手,具体分析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形成背景和体制弊端,城乡二元体制改革的突破点,从而进一步阐述城乡二元体制改革的意义。 关键词:城乡差距二元体制协调资源配置 一、城乡二元体制的定义 二元社会结构最早是由荷兰经济学家博克在观察荷兰殖民地印度尼西亚的社会经济时提出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一国内存在着两个在生活条件、生活方式、生活观念等方面完全不同质的相互独立运行的社会子系统。中国的城乡二元体制特点主要由相互对立的两部分组成,即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在此基础上形成不同的利益分配格局和保障机制。正是由于这样的一种特殊界定,使得中国的城乡二元体制具备特殊的意味,很多人从的出身决定了今后一辈子的地位和福利,城市人和农村人的地位和福利差距的长期存在,对整个社会和谐造成了根深蒂固的影响。正是由于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了各种资源在城乡间分配不平等,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差距。对于城乡二元体制的本质,每个人从不同的角度也许都能得出答案。城乡二元体制,是指在国家主导下,在限制人口流动的户籍制度的基础上建立的一个对社会资源区域间(城乡)分配不均的制度。 二、城乡二元体制的形成背景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发展模式必然经历从城乡二元分离式格局向城乡一体化格局转变,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振兴的必由之路。 1949年之后,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保证工业化进程有效推进,新中国政府制定了计划经济体制,同时实行了人民公社化制度,正是由于以上制度和战略的实施,城市和农村的二元化格局逐渐形成。1978年以后,新中国城乡二元制格局呈现出新

湖南省衡阳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二模文综政治试题(附答案)

湖南省衡阳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二模文综政治试题(附答案)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ー、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2018年3月以来多年生药材三七价格节节攀升,每公斤最高上涨150元。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今年三七的涨价蓄势已久。2017年初春三七价格在经历“四连跌”进入上涨通道后,全省发展迅猛的大健康产业为“冰封已久”的三七价格解封,省内外销售商涌入云南采购三七,三七交易商圈内出现囤货现象,市民健康养生意识增强成为三七保健产品的主要购买力。读图6(P表示价格,Q表示数量,S和S1分别表示变化前后的供给曲线,D和D1分别表示变化前后的需求曲线),该现象用图表示正确的是 13.2018年供给侧改革的重点转向“补短板”,补短板是各项改革推进的“压舱石”,也是检验改革综合成效的“刻度表”。补短板要从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从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着手,既补硬短板也补软短板,既补发展短板也补制度短板。下列举措传导路径符合上述要求的有 ①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一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发展活力一促进经济发展

从城乡二元结构看我国的社会阶层问题

从城乡二元结构看我国的社会阶层问题 徐永航经济学院 2014100205 摘要:发展中国家在由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过渡的进程中,必然出现农村相对落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与城市不断进步的现代生产、生活方式之间不对称的组织形式和社会存在形式,即所谓的“城乡二元结构”。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因为各种原因,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和集体所有的土地制度等重要体制还没有改革,农村仍然存在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这就是我国“三农问题”久未解决的根本原因。如何有效地解决城乡二元结构,打破人口自由流动和身份转换的制度约束,实现社会的良性互动与健康发展,将直接决定未来我国社会是否能够实现真正惠及全民的小康社会。我们必须统筹城乡发展,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和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更加注重加快农村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关键词:城乡二元结构三农问题城乡统筹社会阶层 *******************************************************************************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加快完善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在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这应是题中之意。城乡的体制机制理应是一体的,城乡要素理应平等(等价)交换,公共资源理应在城乡均衡配置。十八大之所以要强调这几条,就因为现在的体制机制还未成一体,要素交换还不平等,资源配置还不均衡,这就是还存在着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因此,要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就一定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1 二元经济结构是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提出的,指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工业和技术落后的传统农业同时并存的经济结构(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并存)。即在农业发展还比较落后的情况下,超前进行了工业化,优先建立了现代工业部门。我国目前即处于二元经济结构状态,农村剩余劳动力长期得不到有效转移,二元经济特征非常明显,迟迟不能将一元规模的个体生产转化为集中的、大规模的社会生产的过程(主要表现在生产资料在使用上的社会化、生产过程的社会化以及为满足社会的需要而生产)。 而由这种经济社会结构产生的社会阶层2及其固化问题,也日益成为中国制约经济社会1改革户籍土地财政制度破除二元结构.经济参考报[N],2013-08-30 2在当前有关阶级阶层问题的争论中,有一种误导性的说法,即认为采用“阶级”一词意味着坚持马克思

浅谈我国城乡差距的现状和原因

浅谈我国城乡差距的现状和原因 【内容提要】我国城乡差距在不断扩大,主要体现在收入、社会福利、财产、生活水平方面的差距,造成这些差距的原因主要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城乡产业特性及工农产品价格、教育与人力资本的差距。 【关键词】城乡差距、现状、原因、城镇、农村 城乡差距问题一直都存在,但近几年不断扩大。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首 先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接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的改革发展要求中将统筹城乡发展”位丁首要位置;党的十七大乂明确提出了“要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004年和2005年的两个中央一号文件,其最终目标也就是想要通过农民收入的提高,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城乡统筹。 一、城乡差距的现状 由丁自然条件、交通、人口密度、国家投入的不同,城乡差距主要体现在收入、社会福利、财产、生活水平■四个方面的差距。 (一)、收入差距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社会整体经济水平显著提高。从表1可以看出,1978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3.4元,到2008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2008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978年的45.95倍;1978年农村人均纯收入为133.6元,至U 2008年农村人均纯收入为4761 元,2008年农村人均纯收入是1978年的35.64倍;1978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人均纯收入的2.57倍,到2008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人均纯收入的3.32倍。从而可以看出,30年来,我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人均纯收入都有大幅度提高,但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的速度远远高丁农村人均收入,这就说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加上城镇居民的收入主要 用丁消费和储蓄,而农民的纯收入除要用丁消费和储蓄以外,还有一部分要用丁扩大再生产(购买生产工具、子种、化肥、农药等)的支出。如果扣除农民扩大再生产的支出,城乡差距就更大。

新形势下我国城乡二元结构

新形势下我国城乡二元结构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阐述:“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城市、乡村以及二者关系是世界近现代乃至当代的重大社会课题之一,我国的城乡关系发展也历经了漫长的道路,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关系进入了新形势下的发展探索,城乡间的互通与流动逐年加大,随着人口基数的增长,城市和乡村大量劳动力的出入往返,给城乡发展带来了新挑战和新机遇,同时对于社会公共事物的管理,对于国家政府对城乡关系的掌控,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的研发制订,都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一、城乡二元结构内涵 城市和乡村是构成社会两个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城乡二元结构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大分工的产物,自城市产生后,城乡关系便随之而产生。城乡关系是广泛存在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普遍联系与互动关系,是一定社会条件下政治关系、经济关系、阶级关系等诸多因素在城市和乡村两者关系的集中反映。 马克思提出了未来社会消除城乡对立、实现城乡融合的一些论述和构想,主要包括:城乡对立说、城乡对立的消失、“城乡融合”概

念、重视生产力发展在消除城乡对立中的作用、重视城市和城市化的积极作用。这些城乡关系发展理论也将指导我国城乡关系的发展走向,非常值得借鉴和思考。 二、我国城乡关系的发展 建国后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族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城乡关系发展随着历史的变迁而变。在建国初,城市与农村区分明显,由于传统思想观念和社会安全问题,人们不随意离开自己所居住的地区。文革后,在毛主席的号召下,大规模的上山下乡活动开始,大量城市居民离开自己的家乡,来到偏远的农村,使得农村人口急剧上升,相对应的,城市人口大量减少,特别是上海,四川等地。到了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期,随着政策的调整和改革开放大环境影响下城乡关系与时俱进的发展,大量知青开始返城,这一“回流”现象造成了我国建国后第二次大规模的人口流动。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社会生产结构和社会分工发生了分化和改变,90年代后半期开始,农村里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这批人陆续前往东南沿海等发达城市打工赚钱,并由此出现了农民工、农民潮等概念,至此,第三次的人口流动宣告开始,这也导致了一系列城乡发展的新问题,比如:城市人口过多,社会负担过重,农村劳动力不足,“人去村空”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城市里,随着农民工的定居和转移,也衍生了大量的问题,例如农民工居住问题,工资拖欠问题,安全隐患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社会安全隐患问题等等。这一切,造成了城乡关系发展的迟滞。

关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分析

关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分析 摘要:当前,农民如何增收以解决不断扩大的城乡收入差距是政府面临的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政府虽已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本文认为,消除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是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根本途径和治标之策。本文概述了二元结构理论的发展并分析了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特征,进而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对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和一系列解决措施。 关键词:城乡二元结构,户籍制度,城乡一体化,双重二元结构 一、二元结构理论的由来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发展中国家广泛存在的城乡生产和组织的不对称性,也就是落后的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的经济部门并存、差距明显的一种社会经济形态。 “二元经济”的概念最初是荷兰经济学家J-H-伯克在研究19世纪荷兰的属地—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的社会经济状况时于1953年在《二元社会的经济学和经济政策》一书中提出来的,他其后的许多学者对二元结构进行了深入和广泛的研究。但是关于发展中国家经济二元结构的理论模型则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瑟?刘易斯在1954年的论文《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中提出来的。他指出:在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性质完全不同的两个经济部门,一种称为“资本主义”部门或现代部门;一种称为自给自足的农业部门或传统部门;在资本运用、生产规模、生产方式、生产效率、收人水平等方面这两个部门也存在明显不同,而且传统部门与现代部门并非是静态的相互割裂的,而是动态的相互影响的。他不仅揭示了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的表现形式和特征,而且在二元经济结构的基础上建构起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型,揭示了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的消长机制。二元经济结构现象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过程中普遍出现的一种经济现象,因而二元结构理论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二、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特点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在世界上是非常特殊的,远比其他发展中国家突出。概括起来主要特点有:(1)城乡居民存在两种身份制,城乡分割,形成两种社会形态和两大利益集团。世界各国,包括发达国家,普遍都有城市和乡村的区域存在以及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区分,但城乡居民可以自由流动和迁移,城与乡、居民与农民之间不存在制度上的限制,只小过是居住地点和职业分工的小同。我国特有的城乡户口管理制度及其粮油供应制度、劳动用工制度、社会福利制度以及人民公社制度等城乡分割政策,逐步形成“非农业人口”与“农业人口”、居民与农民等非常独特的两种身份制和两种待遇。改革开放以后,户口管理和劳动就业制度有所松动,但进城农民与城乡居民在身份和待遇等方面巨大差异和小平等性仍然严重存在。(2)我国存在“双重二元结构”。.即不仅存在以现代工业为代表的现代部门与以农业为代表的传统部门之间的经济二元结构,同时也存在着以城市社会为一元与农村社会为一元的社会二元结构。在经济方面,城市以国有经济为主,农村以集体和个体所有制为主,形成互相独立的两大不同性质的经济板块。在两大板块之间既有经济联系的一面,又有因资源分配和利益分享矛盾产生各种摩擦和冲突的一面。城乡经济关系是不等价交换,通过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剥夺农村。而在社会方面,它以户口制度为基础,把公民划分为非农业人口和农业人口。国家对城市居民(非农业户口)实行一种政策,对农民(农业户口)实行另一种政策。 (3)二元经挤结构转换过程中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于经济发展: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工业就业的增加,远远低于农业就业的减少,因此,劳动力的转移主要发生在农业和服务业之间。但是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第三产业的发展却严重地滞后。目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是50%左右,发达国家是60~70%,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在40%以上。我国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约为33 %,

我国城乡矛盾的浅析

开篇语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并从战略高度提出着力解决城乡矛盾、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这是在分析和把握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众多而复杂的社会矛盾,有针对性地提出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积极应对和解决各种问题的战略举措之一。 显然,当前中国城乡关系不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面临的一个突出矛盾,城乡矛盾问题不解决,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就谈不上和谐社会的公平公正、平等友爱,就难以实现和谐社会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社会秩序。因此,解决城乡矛盾,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研究城乡矛盾,探讨解决城乡矛盾的可行性思路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 我国现阶段城乡矛盾的主要表现 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一个先缩小后扩大、再缩小再扩大的过程。近年来,在国家采取多种惠农措施的情况下,城乡收入比例也还维持在3.21∶1,如果把城市居民收入中一些非货币因素,如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种社

会福利考虑在内,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可能更高。 二是城乡教育差距。城镇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乡村的3.4倍、6.1倍、13.3倍、43.8倍、68.1倍。更重要的是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辍学、流失现象也比较严重。 三是城乡医疗差距。目前,全国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率只有10%多,80%以上的农民属于自费医疗群体。近几年,由于公共卫生供给短缺,医疗价格大幅度攀升,农村不少地方出现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 四是城乡消费差距。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高,生活资料的质量低,假冒伪劣横行。从总体上看,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只相当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整整落后10年。 五是就业差距。城市劳动人口的登记失业率为5%,农村劳动人口的失业率没有人计算得出,抛开进城务工的1.3亿劳动力不算,留在农村4亿劳动力的利用率也只有50%左右。 六是政府公共投入差距。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不断下降。由于我国城乡之间以及城乡内部在制度、市场和公共服务方面存在分割问题,在城市内被认定为的公共产品,可能在农村就不再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公共产品”具有了排他性,因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可以将其看作是个人收入。我国城乡收入中对这部分个人收入都不同程度上存在低估计的问题,城市较农村的低估计更大。 一般城镇居民的个人收入主要用于消费和储蓄,而农民的纯收入除

论城乡二元结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危害

论城乡二元结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危害 摘要:城乡二元结构一方面抬高了农村劳动力流动成本,使其在面对高于农业经营性 收入的劳动报酬时表现出“候鸟式”流动特征。该流动模式的弊病直接表现为农村抛 荒现象严重,农村发展受限,城市化水平不足,城市化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效力有限。另一方面,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了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客观存在,分层市场上农村人 力资本报酬率的比较劣势,阻碍了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增长,加剧城乡收入分配不公 矛盾,扩大收入差距并使得我国在产业升级、转型发展过程中出现高素质劳动力缺口 问题。城乡二元结构强调制度因素对劳动力就业的安排,政府有必要站在城乡统筹的 高度对其进行治理,实现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二元结构劳动力流动城市化粮食安全农村发展 人力资本收入分配转型发展城乡统筹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一)问题提出 面对频繁出现的春运压力、“民工荒”,滞后的城市化水平,数量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低素质劳动力与转型发展的矛盾,城乡二元结构饱受诟病。从理论上阐明二元结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将对其治理产生积极影响。 (二)框架结构 城乡二元结构对我国经济的作用机制分两种:以劳动力流动模式为纽带和以人力资本为纽带。本文以这两类机制为主线平行展开,分别论述了城乡二元结构如何导致“候鸟式”流动并制约我国农村发展和城市化水平,以及其如何影响城乡劳动力人力资本并最终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和转型发展的受限。 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通过劳动力流动模式影响我国经济发展 (一)城乡二元结构与劳动力流动模式 劳动力选择何种流动方式是理性考虑的结果。农村劳动力为了追求高比较收益离开传统农业部门进入城市非农产业;城乡二元结构则增加了农工的迁徙成本,包括城乡有别的户籍制度、社会保障体系、就业与教育政策以及社会歧视、高额生活成本等。出于成本——收益的考虑,比较“劳动报酬”与二元结构所致的 “隐性成本”,农村劳动力往往选择只流动不迁徙以规避“隐性成本”。与之相伴的是农村劳动力的集体回巢、跨区域流动现象。像这种具有“有流动无迁徙,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浅析(毕业论文)_2

开放教育 专科专业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题目: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浅析 专业: 姓名:学号: 分校:教学点: 指导教师:上交日期:

目录 写作提纲 (1) 论文摘要 (2) 关键词 (2) 正文 (3) 一、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状况及存在问题 (3) 二、留守儿童形成的主要原因 (4) 三、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对策 (5) 参考文献 (7)

【写作提纲】 一、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存在问题 1留守儿童生活现状问题 2留守儿童学习状态问题 3留守儿童心理障碍问题 4 留守儿童品行价值问题 5、留守儿童安全问题 二、留守儿童产生的主要原因 1、从社会整体发展来看 2、从家庭认识来看 3、从家长自身来看 4、从学校教育来看 三、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对策 政府应加大投资 采用恰当的、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 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关注留守儿童。

【论文摘要】 近年来,“留守儿童”问题成了研究当今教育问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话题,我国留守儿童存在学习差、性格缺陷、心理障碍等问题,因范围广、影响大、形成因素复杂、解决难度大等原因,逐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留守儿童就是父母双方外出打工,孩子被迫离开父母,有些是被扔给了老人监护和寄养,厮守在当地读书的儿童。这些儿童由于过早脱离了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其生活、学习和心理都要经受前所未有的境遇。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贫困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浅析 当前我国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制度性和结构性变革,在社会转型和制度转轨的过程中,城镇 化的进程异常迅猛,受农村贫困及城市利益的驱动,涌现了民工潮及农民外出经商、学习等普遍 的社会现象,人口迁移流动也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井离乡外出务工,有些农民工把子 女扔给了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于是在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有的群落——乡村留守子女。那么,什 么叫留守儿童呢?就是父母双方外出打工,孩子被迫离开父母,厮守在当地读书的儿童。这些儿童 由于过早脱离了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其生活、学习和心理都要经受前所未有的境遇。有的不适应, 感到孤独无助,有的承受不了新的压力,诚惶诚恐,有的劳累过度,力不从心,等等。因此,近 年来,“留守儿童”问题成了研究当今教育问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话题。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留 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乃至 会影响我国教育的整体发展,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关系到我国社会的发展进程。我 们期望家庭、学校和社会能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共同探讨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更为有效的途径。 一.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状况及存在问题 一、“留守儿童”现状分析 基于社会责任与良知,近年来我一直非常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通过对我身边的留守儿童家庭的走访调研,发现大多数“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上存在的“五缺”现象,即:“生活上缺少照料、学习上缺少辅导、心理上缺少疏导、行为上缺少教育,监管教育严重缺失”。缘于“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上存在的“五缺”现象,衍生出这一特殊群体普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亟需引起全社会的正视与关注。 一是“留守儿童”安全隐患多,极易遭伤害。留守儿童虽然有一定的监护人,但父母所委托的监护人如长辈家属、亲戚以及代理家长等,由于年龄、经济、生活等等各方面的原因,无法对孩子进行有效的监管。而且他们往往认为只要让孩子吃饱穿暖就算尽到了监护责任了,至于其他的事情则是孩子学校的事了。因此在课余和节假日等老师无法监管的情况下,留守孩子则成了绝对自由的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们知道孩子往往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父母不在身边,没有他们

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结构 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

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 【内容摘要】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户籍制度改革再次成为社会热点,户籍制度作为一种人口登记和管理制度,在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新中国后建立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在不同时期,附加不同的社会权益,使得城乡差异日趋明显,户籍制度的松紧过程也是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生成、发酵和凸显的过程。 正文: 作为我国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现行户籍制度不仅仅局限于人口登记和管理两大作用,还有附着与户籍上的各种利益关系,由此户籍制度成了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矛盾形成的重要基础。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发展,现行户籍制度表现出来的弊端愈发明显,改革现行户籍制度势在必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而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即必须“创新人口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文章从我国历史上户籍制度的发展,追溯现行户籍制度的历史,分析其与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生成、发酵和凸显过程之间的关系,说明打破现行户籍制度的必要性、长期性和复杂性。 户籍制度在我国有很早的历史渊源,自商王朝到近代不断在发展和完善。商王朝就有“登人”或“登众”制度,这可能是中国最早的户籍制度萌芽。西周创建了最原始的人口登记制度“书于版”,对生齿以上的人,按不同性别地区进行登记,春秋战国时期的“书社制度”、秦朝的“什伍编制”、汉时的“案户比民”、魏晋南北朝的“土断”、隋唐的“输籍定样”、宋朝的“都保制”、明朝的“保甲制”、清朝的“岁计”,民国时期出台了比较完备的《户籍法》和《户口普查法》,

国民政府在1946年还推行国民身份证制度。不过直到近代,中国的户籍制度主要是作为人口登记、管理和财政税收,没有限制人员的自由迁徙和附着其他特殊的权益。 我国现行户籍制度大体经历了形成(建国初-1958年)、发展(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8年-1978年)、初步改革(改革开放1978年至今)等三个阶段,而于此伴随的也是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的生成、发酵和日趋凸显的阶段。 一、建国初期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是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的生 成期 这一阶段户籍制度是从无到有,从城市到农村,从人口迁徙自由到限制自由流动的阶段。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临时性纲领性文件《共同纲领》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有思想、言论、集会、结社、通讯、人身、居住、迁徙、宗教信仰及示威游行的自由权”。这表明迁徙自由是合法的权利之一,没有户籍限制自由迁徙之说。但是中共建政伊始,各地人民群众人身和财产安全,政权受到“敌特土匪”的破坏十分严重,为保证人群众的人身自由财产安全打击限制敌人,维护正常稳定的治安环境,中共中央下令“镇压反革命”。公安部对各地的土匪、地主恶霸、特务和反动党团骨干等反革命分子进行身份登记。公安部在1950年11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治安行政工作会议上,决定先在城市建立新的户籍制度。1951年7月,公安部颁布实施了建国后最早的户籍法规《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使全国城市户口管理制度基本得到统

城乡统筹土地管理创新研究 杨军志

城乡统筹土地管理创新研究杨军志 发表时间:2018-05-23T10:50:00.13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作者:杨军志[导读] 摘要: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中五个统筹(统筹区域发展;要统筹城乡发展;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要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要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其中的一项内容。 栖霞市国土资源有偿使用费征收处山东栖霞摘要: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中五个统筹(统筹区域发展;要统筹城乡发展;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要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要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其中的一项内容。就是要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实现 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乡统筹;市场化配置;建设用地指标 1城乡统筹的研究意义 1.1转变土地资源配置模式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类建筑用地需求均不断上升,政府的统一调配固然提高分配效率,但是不能改变资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经济的发展催促我们改变土地资源的配置模式,进一步达到更高的效率。因此这时候城乡统筹土地管理在这之中起到的作用将非常大,在新时期转变土地资源模式对于城乡统筹土地管理创新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2创新转变对经济转型的作用 近年来的经济不断高速发展,但农业仍然是发展的重中之重,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后盾,然而正是农业的土地发展格局导致了土地利用的不合理和不完善。由于土地结构不完善,集约程度低,产出的效益低下,我们需要进行改革,改变我们的土地结构和集约程度,才能促进我们的经济转型。同时,创新转变在这之中起到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若是没有一种创新精神,对于城乡统筹的变化没有充满足够的反应度,便无法对于经济转型的变化有确切反应,自然也无法做出相应的回应。 1.3城乡用地结构与优化 中国落后地区,产生了经济矛盾,就是贫困生活与人民群众提高生活质量之间存在矛盾。由于我国的农业主体,我们必须大力将农村用地进一步规划,为农村变成城市发展进行下一步的努力。城乡用地结构和优化是城乡统筹土地管理创新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所以在对城乡统筹进行研究的同时要充分掌握城乡用地结构与优化的主要知识及内容,才能充分做好这方面的创新研究。 1.4农村集体土地与市场配置的关系 由于农村用地的局限性,可以流转的范围极小,其价值难以得到充分体现。将农村用地转为其他建设用地,与此同时将农村用地规范化,集约化,将大大提高用地的利用率和价值水平,进一步推动农村要素市场的发展,促进其他方面的建设。 1.5市场机制的要求 要求学习其他地方城乡土地管理制度,构建新机制的创新平台,增强市场的活力,及时出台管理和措施。市场机制对于城乡统筹的要求有着重要的影响,市场机制是通过市场竞争配置资源的方式,即资源在市场上通过自由竞争与自由交换来实现配置的机制,也是价值规律的实现形式。所以,对于市场机制的随时变化也要有着极高的敏感度。 2国内外的土地现状国内外关于土地的研究不断在更新,总体分为城乡统筹管理创新研究,土地利用规划指标和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分配模式研究土地发展权研究。各国学者对土地管理的因素分析,政策思考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在制度创新,权益维护等方面仍有缺失,对国外的案例研究较多,但对国内实际实践较为缺失。 3城乡统筹研究规划方案 3.1研究目标 据国外的研究成果,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情况,筹集城乡发展资金,建设一个平台联动政府和地方人民群众,通过市场的决定性配置职能,进行制度设计,统筹分析,借鉴国内各城市转型的经验,创新管理模式,提出转型的方案。 3.2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总体分为五部分。首先是绪论部分,对于绪论部分的研究要注意考量,不可马虎。其次是土地管理的理论依据和基础。这点对于城乡统筹方案的研究有很明显的限制和帮助,需要认真对待。第三,做好管理制度的设计,一个好的方案实施离不开人的规划,因此对于实施规划的技术人员进行合理的安排和管制是十分有必要的。第四,成果分析。在做好部分研究之后要进行研究分析,这点对于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第五,实际实践,总结经验。在完成一个研究之后要进行总结,对于在研究中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合理总结和分析,对其中遇到的问题要再次进行研究,以确保在下次的规划之中能够更好的完成。 3.3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在进行调查研究的过程中要使用调查统计法和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法这两种主要方法。在进行调查研究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两种方法的技术优势,将两种方法充分运用到调查研究当中去。 3.4技术路线 调查研究分析的主要技术路线分为七步,可以分提出问题、分析现状、方案提出、绩效分析、查阅资料、实践操作、总结经验七步,只要按照这样的技术路线进行实施,才能更好做好城乡统筹土地管理研究的创新。 4城乡统筹土地管理创新的理论基础 4.1城乡统筹的内涵 "统筹"在新现代汉语词典中被解释为通盘策划,而我们的"城乡统筹"是指统一城市和乡村,统一策划城乡经济、社会整体发展。"城乡统筹"不是融合城乡或者是城乡合一体,而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和矛盾,促进城乡健康发展,并根据城、乡客观联系和经济规律,整体部署或调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 4.2土地可持续利用

浅析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0卷(第1期) 0 01377J.Shanxi Ag ric.Univ.(Social Science Edition)No.1 Vol.10 2011收稿日期:2010-10- 12作者简介:李柏湲(1987-) ,女(汉),山西运城人,在读硕士,主要从事土地经济与政策方面的研究。基金项目:山西农业大学横向课题(2009HX01 )浅析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 李柏湲,李富忠 (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山西太谷030801 )摘要:我国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已经严重制约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根据2010年我国提出的城乡 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重大战略决定,在分析二元结构弊端的基础上,研究了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的益处、面临的困难、容易引发的问题以及对策等四个方面的问题,以期能为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的顺利实施建言献策。关键词:城乡建设用地市场;耕地;政策;权益 中图分类号:F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16X(2011)01-0043- 03在改革开放的30年中,我国一直实行城乡分割的二元土地制度。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求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对依法取得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必须通过有形的土地市场,以公开规范的方式转让土地使用权,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与国有土地享有同等权利” 。随后,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提出“ 协调推进城乡改革。深化土地管理、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和人力资源市场” 。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作为重大战略决定被提出,这将是一场土地革命。 一、研究背景 城乡二元结构使城乡隔离,建设用地市场也人为地割裂开,并且形成了一定的惯性体制,严重制约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自土地制度改革以来,以招、拍、挂为主要形式的土地流转市场逐步建立和完善,但建设用地的自由流转仍然受到相关法律的严格限制,集体经济组织难以实现其土地应有的经济价值,而只能通过一些非规范方式让土地得以变相流转,但流转的绝大部分利益却被小部分人所侵吞而没有让整个集 体经济组织受益。 [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城乡二元土地结构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制约日益显现。自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同时指出:“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时,城乡二元结构已经制约了国家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发展。城乡建 设用地市场一体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2 ]二、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益处 (一)利于城市房地产价格平稳 近几年,城市房地产由于人们的投机行为导致大幅度的上涨,据资料显示,同一地段的城市房屋价格和农村住宅价格相差很大。市场一体化后,两个市场之间不再是相互隔离的独立体,交易要素能够在建设用地市场中自由流动,实现建设用地的同地、同价、同权,农村住宅拥有相同的权利后便拥有了相同的竞争力,对原有的城市房地产事业产生压力,有利于稳定泡沫式的房屋高价现象。 (二)保障农民土地权益 在原来的城乡二元结构下,政府征收农业用地,给与农民农业补偿,而征地实际产生的经济效益远大于给予的补偿,当农地变为非农地,其价格会成倍地上涨,而国家仅按农地价格补偿加上安置性补偿费补偿失地农民,农民不能从中得

浅论“三农”问题与城市化发展

浅论“三农”问题与城市化发展 内容摘要 “三农”问题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城市化欠发达而伴生的历史问题,是关系到我国整体现代化目标能否实现,我国人民能否真正步入小康社会进而进入富裕社会的核心问题,值得我们长期关注和重视。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解决“三农”问题,但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三农”问题至今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纵观世界上“三农”问题基本解决的国家和地区,无一不是高度的城市化。因此,要切实解决“三农”问题,除了对“三农状况”进行准确的认识和分析外,还必须把解决“三农”问题置于城市化的背景之下,积极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措施,从而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争取把我国现代化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 关键词:“三农”问题城市化发展解决现实问题

目录 一、“三农”问题的含义及成因..................................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三农”问题的含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三农”问题的成因......................................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当前“三农”存在的突出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农民负担仍然很重.......................................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距继续扩大.....................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加快城市化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意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加快推进城镇化发展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发展.................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加快城镇化发展有利于解决农民增收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加快推进城镇化发展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4) 四、推进城市化,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实现“三个结合”.......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把加快发展大城市与积极发展中小城市结合起来.............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把加快城市产业发展与促进农村城市化、现代化结合起来.....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把统筹城乡规划建设与促进农村城市化结合起来 (5) 五、加快城市化进程必须着力解决好的几个问题 (5) (一)要从观念和政策上支持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发展 (5) (二)要创新制度消除农民进城的制度性障碍.....................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要加强农村教育和农民技能培训着力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6) (四)强化生态建设和城市管理,解决城市化带来的环保、交通及社会治安等问题 (6)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