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洛书_数字空间观照下的奇点和宇宙创生问题

_洛书_数字空间观照下的奇点和宇宙创生问题
_洛书_数字空间观照下的奇点和宇宙创生问题

 周易研究1997年第2期(总第三十二期) 《洛书》数字空间观照下的

奇点和宇宙创生问题

王介南

在热大爆炸宇宙论中有一个奇点概念。理论认为奇点区域高密、高温、曲率无限大。

它占据着一个体积为零的数学点。西方理论界一般认为:奇点是时空流形的尽头,是死胡

同,所以奇点时刻的宇宙发生爆炸。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一个宇宙学小组认为:

“大爆炸奇点是令人生厌的”;剑桥大学S?霍金的宇宙模型则采取“敷衍”态度对待奇

点。①以《洛书》数字空间来观照奇点,我们认为奇点是客观存在,不能回避。问题在于如何

了解奇性所遵循的规律。

话要从引力起源谈起。这就要把源头追溯到真空量子涨落场。

真空的数学表示,其值为零。

《洛书》式的真空表示为下图1.2。该图作为一个矩阵,是《洛书》的初始态。本征态《洛

书》矩阵,其行列式值为360(图1.3)。因此,《洛书》空间是一个运转空间,它能反复膨胀和

缩小。②

《洛书》数字空间观照下的真空量子涨落场,表现为虚粒子的成对产生,方生方死,生

θ,一个Π介子。它们从生不已。如图2所示。图中有三个粒子:一个质子P,一个反质子P

虚空中产生,又消失在虚空中。本图是对美国著名核物理学家F?卡普拉的真空图(图3)③的一个《洛书》解。

38

图2 图3 真空图

图2符合CPT定理。因非本文主题范围,从略。

量子物理学不确定性原理认为,在时间间隔很小的情况下,能量不守恒,因此认为物

质可能在虚空中产生。宋儒张载则有“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的命题。。

图4

《洛书》式的不确定性描述,如图4所示。设以奇数代表能量,偶数代表时间。精确测定一个原子在A处的能量为⑦,而在时间间隔很小的B处,能量退而为③(反之亦然)。经典物理能量守恒定理,在这里不遵守。由此可以认为真空是一个量子涨落场,是一个沸腾的零点能振荡的世界。因此,在一定的能量条件下,物质可从真空中产生。

前述布鲁塞尔大学宇宙学小组,就在1978年提出了一个宇宙模型,认为宇宙在原初时刻是虚无的真空。④2500年前,老子则有“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论点。

《洛书》眼光下,沸腾的真空图象如图5。这是一个“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知其尾”的混沌(Chao s)世界。用老子的话来作出解释,他说: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48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这里的“道”,被理解为“场”(field);“德”,被理解为“道”的物理属性。“象”、“精”、“信”等物理属性,在这里表现为真空的量子涨落,表现为虚粒子的生生不息,而又方生方死;表现为均质而各向同性——“象”。与此同时,却又隐含着梯度性,说明混沌之中还有潜在的秩序,具有可以用矢量加法三角形加以描述的某种规律性——“信”。这些物理属性又是与宇宙、自然的本质精神分不开的。那就是“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宇宙二重性原理,用《洛书》语言表述,即奇偶对立互补的数量结构关系——“精”。用宋儒张载的话来解释,这是一种太和之气,是万物之原。他说:

太和所谓道,中涵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 相荡、胜负、屈伸之

始。⑤

所谓“屈伸”,在这里表现为有一个旋涡型、引力型的动力机制,使真空量子化弯曲,进而引起旋涡运动,直到时空坍缩,形成奇点,见图6。

图5 图6

图6由四个矢量加法三角形组成。一致的耦合常数为“5”。看作一个旋涡型、引力型动力结构,它的一致的角动量(或叫振幅)为“5”。

任一矢量加法三角形的衰变结局为1+(-1)=0,并成为连续极限,即真空零点能谐振。图7

把时间逆转,从f看到a,这就意味着有一种自组织运动在。

从物质结构看,这是一个束缚态从低到高的运动。其中有个矩阵元为。这是夸

克束缚态的数量结构,合于SU(3)夸克模型。由此再向前进,则为物理学历史上2+3=5的计算题原型。SU(5)、SU(3)、SU(2)对称群在这里结合,再向前,那是强相互作用场的数学模型。

从引力角度看,这是一个引力多重态。它的矩阵元也是△1+2=3,写作。《洛书》式N=8推广超引力模型中163个不同量子数的自旋粒子,可用这一矩阵元自

洽地一一算出。

58

图7

还有2个特殊意义的数值,可从中推出。都因不是本文重点,从略。

就本文题旨而言,图7的物理意义只在说明图6所示的动力机制,它使真空量子涨落导致量子化弯曲。

涉及物质结构的话,这种量子化弯曲就会使粒子受到一个自旋与曲率相结合的耦合

项。⑥图8

图8

这就同时说明动力问题就是物质结构问题。物质结构的背景就是量子化弯曲。力的

起源就初始于真空的量子化弯曲。它的表现形式为粒子的量子交换。表现为阴阳互补,即

粒子 反粒子的成对产生。

从图7的数量结构看,最初的力,为电磁相互作用力,1+(-1)=0说明了这点。

引力相互作用,看来是在量子化弯曲以后派生的,是电磁相互作用力的一种效应。(萨

哈罗夫)在量子化弯曲受到指数强化以后,引力相互作用力于是成为自然界四种基本相

互作用之一。

说到指数强化的数理机制,在图6所示的数量结构内就存在着。在⑨→④、⑧→③、⑦

→②、⑥→①的数量结构中,就隐藏着梯度,虽然它们的振幅一致,而力度是不同的。这种

指数强化的数学模型,它的统一形式,则为《洛书》勾股原理。图9。⑦

68

图9

图10

由此而引发的引力坍缩,如下图10。

这是一个旋涡运动。

旋涡运动是“宇宙永恒的生命力。”(康德)

运动从能量最低的一级(图5中的①←⑥)发生量子化弯曲开始。起初只是一种微扰,

78

合于张载所云的“ 相荡,胜负、屈伸之始”。由微扰而为湍流;由湍流进而为狂澜。在指数强化条件下,卷起了宇宙旋涡。

运动以3为倍数,以一份比一份大的力,裹挟真空零点能,以量子化方式,向发生微扰原点汇集,原点被湮没。

运动呈周期性(或者叫经历级)。它以系统最大的一个数9的二次方为指数,作周期叠加于原点之上,产生“蝴蝶效应”。

这是宇宙时空大坍缩、大挤压。它意味着运动涉及的时空曾大到无限。如图所示,只在第四周期,时空指标就达2152336052(弦)。如果经历级为50呢?甚或更多呢?怕目前还没有相宜的计算机可以作出这种运算。

运动所经历过的时空是平滑的。图11

图11

如图所示,勾、股和弦的数量结构关系都呈互补的几何对称,说明了这点。

这一力量极强的引力坍缩,预示奇点时刻以后的宇宙膨胀,必将有一个暴胀过程。而A?H?古斯的模型不同,它依靠标量场粒子物质由负压而产生的反引力。这种运动态势,如果用吸引子概念加以描述,则如图12。本图说明“任何坍缩必终结于一个奇点”(彭罗斯奇点定理)。本图为双螺线振幅。它预示奇点时刻以后的宇宙,它的膨胀态势为旋涡形的高能喷射而非灾变性的自我爆炸。

如果把奇点看作一个场,它是一个“汇场”。图13

因此,奇点区域高密、高温、曲率为无限。

如果按照图12所示的双螺线振幅看图13所示的汇场,那末,图12所示的奇点的二维投影为相对内旋的太极运动,如图14。这一图象同时也可用以描述黑洞。

黑洞有封闭的边界,光线和其他任何物质都不能越过这个边界而逃到外面。这个边界就是黑洞的视界。根据广义相对论,在球对称的引力坍缩过程中,只要坍缩核的质量足够大,就一定坍缩成为一个黑洞。而一旦成为黑洞,就会一直坍缩到奇点。⑧如图所示,意味着它的深处虽然高密,但仍可想象其中有一条由无比强大的引力而凿通的量子隧道,宇宙将循这条隧道穿过能量屏障而来到人间,不必自我爆炸。⑨

在S?霍金的理论中,奇点与黑洞的结合关系,如图15。

如果用《洛书》数理来描述霍金的黑洞模型则如下图16。

本图的数学依据来自《洛书》“十”字形矩阵(图17)。四种相互作用可以用它作出以88

SU(5)为基础的大统一关系。

图12 图13

 图14 图15

图16是一个闭弦引力多重态。

引力多重态由一以贯之的、呈梯度的矢量加法三角形作出描述。左右旋的矢量运动,意味着球对称的引力坍缩,一直坍缩而为一个奇点。

这样,宋儒张载所云:“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的命题,联系本文至此为止的讨论,也就是说,奇点是宇宙物质运动的必然产物。它的最初发端为真空量子化弯曲,

98

图16

图17

引起粒子的量子交换,引起自旋。在指数强

化条件下,粒子受到自旋与曲率的耦合项,

进而走上束缚态。进而引力坍缩,最后出现

奇点。

另一宋儒周敦颐说的“无极而太极”,

也含有真空(无极)而终于产生万物(太极)

的意思。若用《洛书》语言作出数量表述,就

是前图1.2→1.3所表示的0→360。陆九

渊认为太极之上再加无极为叠床架屋,这

似乎还没有把握物质运动这一必然性。

可以认为周敦颐的命题可能是从太极

分形律的相反一面获得启示而提出的,如

图18所示。这样,“无极而太极”成了太极分形的时间反演;“一分为二”,转为“合二而一”;膨胀的反面,就是收缩。可以想象其中并有一个定点吸引子;阴阳太极图成了这个吸引子的“化学钟”了。由此可以认为,奇点并非时空流形尽头,不是死胡同;而是四维时空世界两个“间

断”

(b reak s )之间的因果联系,是动态过渡的中介。图190

9

图18

图19

本图符合“正能定理”,即大质量坍缩系统中的极大的负的引力结合能,导致这类引力束缚系统的总能量或质量是正定的。(丘成桐)

它又符合光锥原理。图20

19

符合彭罗斯定理的下半句:“任何类弗利德曼膨胀模型”必须从一个奇点开始。符合白洞是黑洞的时间反演原理。图21

综上所述,《洛书》数字空间观照下的宇宙创生,它的几何对称图象如下图22。

图20 图21

图22

29

宇宙膨胀成为宇宙坍缩的镜象。两者之间呈倒易关系:lij=lji。

引力转换为反引力。

老子:“反者道之动”。

图10所示的引力坍缩转换为宇宙膨胀意义下的宇宙旋涡。图23

本图与路透社1996年4月9日报导的英国天文学家利用计算机模拟宇宙起源所显示出来的宇宙涟漪的意趣相合。

图23

图24

39

它跟1989年通过COB E 卫星探测到的背景辐射的谱线,好像有某种内在联系,假如我们把奇点看成一个宇宙型号大黑体。图24

图13所示的汇场,转换为源场。图25

图25 图26

图27 对于通常气体,熵增加倾向于使分布更均匀。对于引力物体的系统却是相

反的。引力结团引起高熵——最极端的情形是坍缩成一个黑洞。

图14所示的相对内旋转换为相对外旋。图26

引力坍缩的熵增加图象,转换为通常气体熵增加的图象。图27βκ用《洛书》初始态和本征态的行列式值来说明,则为:

123456789=0492357816=360123

456789

=0

用温伯格的话来说:“宇宙经历着一种振荡,其收缩和膨胀时期永远彼此交替下去。”

βλ综上所述一切转换机理,笔者统统概括为如图22所示的阴阳太极图。

阴阳太极图为现代波动理论的原始模型。它说明“任何变量的最高值是本来不稳定

的,并引起它的对立物上升”,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连续性法则”。(李约瑟)β

μ看来,宇宙是通过一条太极S 线小道(量子隧道)而来,犹如一只火凤凰从烈火中转化4

9

而来。这条小道,在老子的理论中,叫“玄牝之门”。他说“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玄牝之门者何?母性生殖器也。狄德罗说:“只有在理解了生命之后,科学才能指望得出关于自然界的任何连贯一致的看法。”βν老子的话不错。

综上所述,宇宙有一个结构常数。这个常数,如果用引力 反引力的相对关系来表述,它的《洛书》式数学模型如下图28。

图28

这一数学构造,奇数左旋与偶数右旋的相对关系,呈现出互相制约而又互相耦合的成对并协的变量关系。

如果用于化学,它说明:亲合能等价于系统自由能的减少:A=-△G

用于宇宙膨胀,它说明宇宙膨胀接受两个参数的互相制约,使膨胀速度不快不慢,恰到好处。时空成为一个光滑的连续统。图29

图29

59

这两个互相制约的参数,如图所示,一为3,一为2。它们分别对应于八卦系统中的—(阳爻)和22(阴爻)。

因此,《洛书》式的宇宙结构常数是分维的。联系图28,可以表述为2 5+3 5=1,或者3 5+2 5=1。S’S=SS’=1.8=1.

如果用以解释宇宙性质,则可认为宇宙是个耗散结构。它有自我更新能力。它有一具大风箱。这具风箱能使气体压强大大降低,以与真空进行能量交换。2500年前的老子,就有鉴于此,说:“天地之间其犹橐 乎?虚而不屈(竭),动而愈出。”所谓橐 ,就是风箱。在宇宙中,它的对应物,看来是类星体。因为根据霍金研究,表现为抛射的类星体里面,却又有黑洞。黑洞的偶极磁场会使吸积入内的物质向外喷射。βο这一既吸既吐的类星体的美术形象,在示意图22中,就是那个阴阳太极图;它的数学模型就是图28。它是一种转换机制,宇宙得以自洽自足地吐故纳新,延续永恒的动态生命。宇宙年龄比老恒星还年轻的问题是不存在的。

看来大爆炸论奇点成问题的原因,出在对反引力估计不足上。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宇宙将更加弯曲的预言,与我们这部分宇宙空间的几何性质却是极其平坦的观测资料不符,βπ说明了这点;近五六年来,科学家们重新提出宇宙常数问题,认为要么重新引入宇宙常数,要么抛弃这一大爆炸模型,βθ也说明了这点。当年康德委婉批评牛顿对斥力没有像对引力那样说得清楚的话βρ,好像也可用来批评大爆炸论。不然,为什么奇点会被认为是死胡同呢?由广义相对论推导而出的奇点为什么成了它的异己力量,掉过头来又要它的命呢?

从《洛书》奇偶对立互补的数量结构看问题,结论就只能如此。

①P?柯文尼、R?海菲尔德《时间之箭》湖南科技出版社1994年版,第138页。

②见焦蔚芳《焦氏洛书几何导论》,《世界科学》1991年第3期。

③引自F?卡普拉《物理学之道》,见《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四川人民出版社,第181页。

④同《时间之箭》前注。

⑤《正蒙?太和》。

⑥自旋和曲率的耦合项,原由A?巴巴列特鲁由运动定理导出。

⑦引自清人李光地《易学启蒙注》。

⑧郭汉英《黑洞物理》,见《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卷,第510页。

⑨在霍金的类星体理论中,黑洞的偶极磁场能使物质向外喷射。

βκ引自R?彭罗斯《皇帝新脑》湖南科技出版社。

βλ转引自何祚庥《有关宇宙论的哲学问题》,见《新华文摘》1987年第6期。

βμ见《李约瑟文集》,辽宁科技版,第336页。

βν转引自伊?普里戈金《从混沌到有序》,上海译文版,第119~120页。

βο《时间简史》,第94页。

βπJonathan J?H alli w ell《量子宇宙学和宇宙创生》[Scientific Am erican1991年第12期],见《世界科学》1992年第10期。

βθKen C ro s w ell《探索宇宙常数》[N ew Scientist,1993年2月20日],见《世界科学》1994年第2期。

βρ康德《宇宙发展史概论》,上海人民版,第25页。

作者:浙江省富阳市教育局

责任编辑:李尚信 69

锂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综述

锂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综述 胡经国 金属锂(Li)是稀有金属家族的重要成员,21世纪的能源新贵,也是工业制造的高精材料,被誉为21世纪金属元素明星。地球上,陆地硬岩、盐湖卤水、海水锂资源丰富。锂和锂盐产品具有广泛而重要的用途。锂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拟综述锂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简况,作为科普作品奉献给读者。 锂和锂盐的应用 稀有金属锂(Li)能够成为21世纪金属元素明星,是因为它具有三大特性:轻、软、高能量。锂是金属元素中最轻的元素,比重仅为0.534。金属锂呈银白色,是一种既轻又软的高能量金属,因而锂和锂盐产品具有广泛而重要的用途。 锂和锂盐主要应用领域是可控热核聚变反应堆、现代信息产业和锂电池等。现已涉及人们日常生活领域,如电视机、电脑、洗衣机、电冰箱、厨房用品等。并有可能成为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材料。 利用锂的可控热核聚变反应堆发电,具有效力高、价格低、安全易控制、放射性危害小等优点。用1克锂能释放出3400千瓦小时的能量。 把氢氧化锂加到电池中,可以提高电池寿命5~10倍。锂电池常被用在人造心脏起搏器上,可十几年不更换电池。 锂被专家称为“金属味精”。在其它金属中加入适量的锂,就能改善这些金属的性能。例如,锂铝、锂镁等轻合金,具有加工性能好、延展性大、抗腐蚀性强、抗高速离子、穿透能力大等特性,被广泛用于人造卫星、宇宙飞船、高速飞机的结构制造。又如,用碳酸锂制造的微晶玻璃,其强度超过了不锈钢。再如,溴化锂可以代替污染大气的制冷剂氟利昂,制冷效果能提高15%。 用锂和锂化物制成的高能燃料,具有燃烧温度高、速度快等优点,是火箭、飞机、潜艇等的必备燃料。 锂盐还可用作化肥。锂盐化肥能防止农作物腐烂和黑锈病。 锂盐还可用于陶瓷、润滑油、医药、橡胶等多种产品的制造。 世界上应用最多的锂矿物是碳酸锂和锂铝硅酸盐矿物。它们主要用于玻璃

九宫图法

九宫图法 一、九宫图法概述 九宫图法是一种有助扩散性思维的思考策略,利用一幅九宫格图,如下图所示,将主题写在中央,然后把由主题所引发的各种想法或联想写在其余优点乃由事物之核心出发,向八个方向去思考,发挥八种不同的创见。依循此思维方式加以发挥并扩散其思考范围。 图1九宫图 二、几种运用九宫图的分析法 (一)曼陀罗法 曼陀罗法是一种有助扩散性思维的思考策略,利用一幅像九宫图,将主题写在中央,然后把由主题所引发的各种想法或联想写在其余的八个圈内,此法也可配合六何法从多方面进行思考。 [备注]:此九宫格法可作为扩散性思维的基本单位,由此演变出其它九宫图法(如莲花法中央的单位,正是曼陀罗法的基本单位)。

此法之优点乃由事物之核心出发,向八个方向去思巧,发挥八种不同的创见。而莲花法也是依循此思维方式加以发挥并扩散其思考范围。 (二)莲花法 这是从曼陀罗法的基本单位发展扩展而来(图2)。 图2莲花法图 (1) 每位讨论者手持一莲花图,并将讨论之主题或问题写于图中央位置。 (2) 把相关的意念写于围着主题四周的八个圈中(每个圈的左上角分别写上英文字母A至H),成为八个子题,并于图中央部分构成了一幅曼陀罗法九宫图。随后,讨论者可就各个子题再想出另外八个意念,将之写于围着“子题”四周及标着1-8号码的方格内,讨论者可沿以上步骤再延伸构思新的意念。 (3) 讨论直至整个莲花图写满为止。 三、关于九宫数图的概说 (1)九宫数图起源 目前普遍认为,九宫数图即为“洛书”的主要内容,是最早关于数的起源之说(见图3)。《周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

圣人则之。”[1]但其中并没有明确记载“洛书”的主要内容。直至西汉经学家孔安国的《尚书?洪范传》才提到:“天与禹,洛出书。神龟负文而出列于背,皆有数至于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常道所以次序。” 刘歆注1云:“伏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而画之,八卦是也。禹治洪水,赐洛书,法而陈之,九畴是也。” 其九畴,即“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中央,正龟背之象也”。[2] 图3:《周易本经》的洛书图解 据《史记?夏本纪》记载:夏禹治水时,“左准通,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陈九泽……”。此后大禹以洛书为据,应用到测量、气象、地理与交通运输之中,从而治理黄河,大获成功。由于神龟所背图是在黄河支流洛水中发现,且图中内容如书一样深奥,故称之为洛书。 而九宫之说首见于《大戴礼记?明堂篇》,其中言到,明堂有“九室”(见图4),其形上圆下方,其数为:“二四九,七五三,六一八。”其中所记载的九畴、祠庙、太庙、明堂等建筑都用此方法。之后,九宫结构多被用于皇帝的宫室中。《管子?幼官》、《吕氏春秋?十二纪》、

河图洛书与数学中的奇妙巧合

河图洛书与数学中的奇妙巧合 河图之中有洛书,洛书之中有纵横,纵横之中有数列,数列之中有规律,若将数列效河洛,河洛为象数为行。 九星如九个数字 一,河图数布置规律:九与四并,九四之间间隔为五。三与八并,三八之间间隔为五,二与七并,二七之间间隔为五,一与六并,一六之间相隔为五。五与十并,五十之间间隔为五。以河图象形图为例:九中八个空间位,四中三个空间位,即九四对三八。八中有七,三中有二,即八三对七二。七中有六,二中有一,即七二对六一。六中有五,一中有十,即六一对五十。五中有四,十中有九,即五十对四九。上下左右中皆为数列阵行相呼应,如以黑白比为阴阳,则又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太极 二,河图数布置与数学中加减法规律的巧合:如加法,以一相加。第一组:一加一等于二。第二组:一加二等于三。第三组:一加三等于四。第四组:一加四等于五。第五组:一加五等于六。第六组:一加六等于七。第七组:一加七等于八,第八组:一加八等于九,第九组:一加九等于十。第十组:一加十等于十一。间隔五的规律是为:第六组数字相加的结果为第一组数字相加的结果加上间隔数五的结果。同比即为:一与六合,二与七合,三与八合,四与九合,五与十合,间隔有五与河图分布的数字中同一区域并排数间隔五特征相合。如减法,十一减一,十减一,九减一,八减一,七减一,六减一,五减一,四减一,三减一,二减一,一减一。其计算结果数: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零,亦为间隔五的规律。

数字类 三,河图数布置与数学中乘除法规律的巧合:如乘法,以二相乘。第一组:二乘一等于二。第二组:二乘二等于四。第三组:二乘三等于六。第四组:二乘四等于八。第五组:二乘五等于十。第六组:二乘六等于十二。第七组:二乘七等于十四。第八组:二乘八等于十六。第九组:二乘九等于十八。第十组:二乘十等于二十。间隔五的规律为:第六组数字相乘的结果为第一组数字相乘的结果加上第五组数字相乘的结果。同比亦为一与六合,二与七合,三与八合,四与九合,五与十合的规律特征。如除法,以十相除。十除一,十除二,十除三,十除四,十除五,十除六,十除七,十除八,十除九,十除十。计算时以分数公式形态即一分之十,二分之十,三分之十,四分之十,五分之十,六分之十,七分之十,八分之十,九分之十,十分之十。亦为间隔用五规律。

洛书九宫

洛书九宫 北京风水师李振国 洛书:据说古时有一个三岁小童喜观人对弈,日日不息,有一日看着看着脱口而出“这不就是河图洛书吗?”弈者邀其共弈,小童答道需三日之后方可。说完回到家中,悬挂河图洛书于壁,闭门静思。三日后,与人对弈无往不胜。 洛书九宫数,以一、三、七、九为奇数,亦称阳数,二、四、六、八为偶数,亦称阴数。阳数为主,位居四正,代表天气;阴数为辅,位居四隅,代表地气;五居中,属土气,为五行生数之祖,位居中宫,寄旺四隅。由此可得出三点:一。洛书九宫是观测太一之车,即北斗斗柄从中央临御四正四隅而形成的。二。提出了洛书九宫与八卦的阴阳变化存在的密切关系。三。阐明了“太一游宫”引起的四时八节及二十四节气的节令转移和气象变化。 洛书九宫的意义 “河图、洛书”虽然是宋朝儒家为追求八卦的神秘感和权威性而研究出来的,和周易的本意相去甚远,但把河图洛书做为一种古代文化,一种古代数学,一种天文观念还是很有价值的。至于把洛书九宫做为术数理论当然是不可取的。

历史上对于将河图洛书与八卦起源联系起来的说法,自一开始就遭到过不少易学大家的质疑。到明朝时反对的声浪越来越多,到清代时赞成者愈少,久而久之,河图洛书仅成为学术史上的一个名词。但由于宋朝后风水术引入了洛书九宫,所以洛书九宫只在风水中流传运用,由于绝大部份风水师都来自于师承,对河洛的来源出处很少研究,所以在风水界对洛书九宫的存在还是深信不疑的。看不准时宁愿在其它方面找原因也绝不怀疑洛书九宫的权威性。实际上即使在河图洛书创制流行的宋代就有不少易学大家对河洛之说大为不敬。北宋欧阳修说:“河图如已具八卦之文,何劳伏羲之画,如无八卦之文,仍须人画,则又何贵之河图。”河洛之说“贻误学者,为患岂小哉”,并建议“为斯说者,王制之所宜诛也”。从“宜诛”二字中可以看出欧阳修对河洛之说者的不屑甚至痛恨。现代邵伟华先生也说过,《易经》早于《易传》七八百年时间,所以八卦根本不是根据“河图”、“洛书”而画的。千年来,易学界关于河图洛书的争论一直不断,为什么洛书九宫在风水界被广泛应用且深信不疑呢?主要是因为是民间师父们来自于师承对九宫神奇数字的崇拜和九宫阳数阴数合于太极之理的分布上,有关河洛之数与先后天八卦及九宫数合于阴阳消长之理的文章太多,在此就不一一摘录了。说到底洛书九宫就是现代数学上的三阶幻方,外国数学上的纵横图,中国古代数学上的九宫算和明堂古制,其不同之处是把数字变成了黑白点。

初三科学总复习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 浙教版

初三科学总复习基础知识梳理 第一部分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 主题一、人类生存的地球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它的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两极方向的半径比赤道半径短21千米左右,仅差0.33%,它的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2)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方法:(5种方法) (1)麦哲伦率领的船队环地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2)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3)在海边看到远方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4)站得高看得远,说明大地也是曲面。 (5)月食是地球的影子遮挡了月球,从月食的过程可以判断地球是球体。 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的自转。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自转周期:23小时56分4秒 地球自转的结果:出现了太阳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现象,造成星空的周日变化 2、地球仪和地图 1)经线和纬线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做经线。也称子午线。 在南北两极中间,与两极等距,并且与经线垂直的线叫赤道。与赤道平行的线叫做纬线。 本初子午线: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为0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2)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确定地理位置 在这部分的学习中首先知道地球东西半球是以东经1600和西经200来划分的,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赤道来划分的;看天体的平面图应是上北下南,左东右西;看地图和经纬网应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平面示意图 学会绘制简单平面示意图 本部分内容的学习要知道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也叫地图的基本语言) 主题二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一、太阳系与星际航行 太阳和月球: 1)太阳的基本概况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它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太阳的直径约为140万千米,表面温度约6000℃,中心温度高达1500万℃。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1。5亿千米。 2)太阳活动与人类 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太阳黑子、耀斑、日珥等。 太阳表面的许多黑斑点称为太阳黑子,它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11年。黑子数最多的一年,称为太阳活动峰年;黑子数少的一年,称为太阳活动谷年。国际上规定从1755年起算的黑子周期为第一周,1998年开始为第23周。

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的教案(基于资源的教案)

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 【教学重点】 本节内容是以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为线索,由探测宇宙、开发宇宙和保护宇宙环境等内容组成。充分体现了人类活动和宇宙环境的关系。人类探测宇宙的目的是为开发宇宙资源,开发宇宙带来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宇宙环境的保护,因而在教学中,使学生认识开发宇宙资源和保护宇宙环境的重要意义是本节的重点。本节的知识难度不大,但思想性比较强,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表资料或补充一些课外资料,运用读图、阅读分析资料和讨论等方法,有利于掌握知识,同时也使学生受到正确的思想观念教育。 【教学手段】多媒体资料库,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要求学生分组收集有关世界和我国航天技术发展的资料,不同小组负责不同的领域。教师也可以把自己搜集的资料分发给学生。 【导入新课】通过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和日、月、地的关系,已认识到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然而人类对宇宙的探测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探测宇宙的意义是什么呢? 【活动】①由学生把课前收集、了解的关于航天发展的资料内容做简要介绍。②阅读教材P11文字和插图,强调学生注意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新”在哪里,并加以说明。 【提问】人类借助航天器和航天技术的发展,克服重重困难,穿过地球大气层,进入宇宙太空,开创了探测宇宙环境的新时代。在进入宇宙太空的新探索中,探测器、探测方式、探测内容和意义上,有哪些发展和变化? 【多媒体课件演示】展示相关的航天科学知识。如航天飞机、空间站、宇宙飞船等。 【活动】通过阅读教材内容,归纳填写下列表格内容。

【视频播放】播放“人类对火星的探测过程”视频。 【视频播放】播放“拓荒者号火星探测”视频。 【讲述】通过教材和刚才播放的视频片断,我们了解到,航天飞机的试航成功,使人类对宇宙空间的认识,已经从空间探索进入到空间开发和利用的新阶段。这是因为航天飞机能重复使用,是地球表面和近地轨道之间运送有效载荷的飞行器。在轨道上运行时,可以完成多种任务。航天飞机的出现是航天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使人类自由往返宇宙空间、开发利用宇宙资源成为现实。 【多媒体演示】课本“中国向宇宙空间进军大事记”说明我国已步入世界航天技术先进国家的行列。多媒体课件中介绍我国航天领域的重大事件。 【提问】宇宙太空有哪些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资源?如何进行开发?开发宇宙资源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活动】学生分组,根据所了解的知识和教材有关内容,进行议论。(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不仅限于书本内容,要让学生充分发表个人见解,可举实例说明,也可大胆想象未来开发宇宙的广阔前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讲述】美国的整个阿波罗工程包括(1)确定登月方案;(2)准备了四项登月飞行辅助计划—“徘徊者”号探测器计划,发射9个探测器;“勘测者”号探测器并发射5个自动探测器在月面软着陆;“月球轨道环行器”计划,发射三个绕月飞行的探测器;“双子星座”号飞船计划,先后发射10艘各载2名宇航员的飞船。(3)研制运载火箭;(4)进行实验飞行;(5)研制阿波罗号飞船;(6)实现载人登月飞行。这项工程历时11年,耗资255亿美元。参加该工程的有2万家企业、200多所大学和80多个科研机构,总人数超过30万人。这一切说明探测开发宇宙资源需要以强大的国力做基础,以科学技术做支撑,否则是难以实现宇宙空间探测和开发的。 【视频播放】播放“太空殖民”、“太空生命维持系统”、“人类登陆火星”等视频。【总结】宇宙太空是人类未来发展的后备空间,在人类面临人口增长、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诸多问题的情况下,探索开发宇宙资源,有着重要和深远的意义。宇宙开发离我们并不遥远,目前人类的技术完全能够利用地球周围的资源,如何利用以及什么程度上的利用取决于经济上的可行性。宇宙开发对现在的社会生活逐渐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九宫分析法

九宫图分析法 [编辑] 什么是九宫图分析法 九宫图法是一种有助扩散性思维的思考策略,利用一幅像九宫格图,如下图所示,将主题写在中央,然后把由主题所引发的各种想法或联想写在其余优点乃由事物之核心出发,向八个方向去思考,发挥八种不同的创见。依循此思维方式加以发挥并扩散其思考范围。 九宫图 [编辑] 几种运用九宫图的分析法

(一)曼陀罗法 曼陀罗法是一种有助扩散性思维的思考策略,利用一幅像九宫格图,将主题写在中央,然后把由主题所引发的各种想法或联想写在其余的八个圈内,此法也可配合六何法从多方面进行思考。 [备注]:此九宫格法可作为扩散性思维的基本单位,由此演变出其它九宫格法(如莲花法中央的单位,正是曼陀罗法的基本单位)。此法之优点乃由事物之核心出发,向八个方向去思巧,发挥八种不同的创见。而莲花法也是依循此思维方式加以发挥并扩散其思考范围。 (二)莲花法 这是从曼陀罗法的基本单位发展扩展而来(下图)。 莲花法图 (1) 每位讨论者手持一莲花图,并将讨论之主题或问题写于图中央位置。 (2) 把相关的意念写于围着主题四周的八个圈中(每个圈的左上角分别写上英文字母A至H),成为八个子题,并于图中央部分构成了一幅曼陀罗法九宫图。随后,讨论者可就各个子题再想出另外八个意念,将之写于围着「子题」四周及标着1-8号码的方格内,讨论者可沿以上步骤再延伸构思新的意念。 (3) 讨论直至整个莲花图写满为止。 [编辑]

关于九宫数图的概说 (1)九宫数图起源 目前普遍认为,九宫数图即为“洛书”的主要内容,是最早关于数的起源之说(见图3)。《周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1]但其中并没有明确记载“洛书”的主要内容。直至西汉经学家孔安国的《尚书?洪范传》才提到:“天与禹,洛出书。神龟负文而出列于背,皆有数至于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常道所以次序。” 刘歆注1云:“伏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而画之,八卦是也。禹治洪水,赐洛书,法而陈之,九畴是也。” 其九畴,即“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中央,正龟背之象也”。[2] 《周易本经》的洛书图解 据《史记?夏本纪》记载:夏禹治水时,“左准通,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陈九泽……”。此后大禹以洛书为据,应用到测量、气象、地理与交通运输之中,从而治理黄河,大获成功。由于神龟所背图是在黄河支流洛水中发现,且图中内容如书一样深奥,故称之为洛书。 而九宫之说首见于《大戴礼记?明堂篇》,其中言到,明堂有“九室”(见下图),其形上圆下方,其数为:“二四九,七五三,六一八。”其中所记载的九畴、祠庙、太庙、明堂等建筑都用此方法。之后,九宫结构多被用于皇帝的宫室中。《管子?幼官》、《吕氏春秋?十二纪》、《礼记?月令》等典籍中都有关于天子在一年四季分居九个不同宫室的记载。[3]

1 太空环境与空间资源

问题思考 神秘宇宙与载人航天 丛燕青 爱因斯坦曾经提出过一个假设:在失 重的情况下,没有对流现象,氧气无法补 充,点燃的蜡烛将会熄灭。 在有重力的时候,热空气上升,形成 火焰,所以蜡烛会不断向下烧,但是太空 没有重力,就不会有成型火焰,蜡烛不能 朝下烧,所以不能在太空船内点蜡烛。 火焰形状? 火焰形状? B C D

地球上的火焰太空中的火焰上图为国际空间站上所做的 一次蜡烛燃烧实验的图片,并且 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网站上 也照常发出了实验证实。飞船, 或国际空间站中,点燃火柴或者 蜡烛,是可以维持持续燃烧的。 由于爱因斯坦的假设解释完全合乎逻辑, 可能正是这种逻辑妨碍人们在实践中去验证。乘坐宇宙飞船遨游太空的人,谁也不会想到去擦火柴或点蜡烛。 月,这种情况终于碰到了。 “和平号”宇宙空间站发生了故障——氧气发生器起火了。与理论上的看法相反,燃烧的火焰并没有自动熄灭,宇航员只好动手将火 这起事故触发了俄罗斯和美国宇航员在失重条件下进行燃烧实验的想法。于是他们点燃了蜡烛,结果蜡烛持续燃烧起来,不过燃烧速度比在地面缓慢得多,尤其不同的是火焰的外形不是一般那样向上伸展,而是一很标准的圆球,火球外围呈淡蓝色。 原来爱因斯坦没有考虑到一个严重的问题,分子扩散,在高温下,分子的运动比起通常情况更剧烈,这个时候,氧气的分子可以进入,维持燃烧。当然,这个燃烧的强度远远低于在地球上有重力环境下的燃烧,事实上,重力越小,燃烧越不剧烈。 同时,由于失重,空间的各个方向是各向同性的,因而烛焰是球型的。宇宙飞船上天以后,前苏联的科学家在“联盟8号”上顺利进行了焊接工作,证明了在失重条件下,的确能够维持燃烧。 在太空是可以燃烧的。人类登月历史 “阿波罗11”号载着尼尔·阿姆斯特朗、迈克尔·柯 林斯和布兹·奥尔德林从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 4天后,即1969年7月20日美国东部时间16时17分,登月舱在月球表面着陆。22时56分, 阿姆斯特朗率先踏上月球荒凉沉寂的土地,接着奥尔德林也开始月球行走,他们成为世界上最先踏足月球的人。 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在月球表面逗留了将近2小 时13分,采集了24.4公斤岩石和尘土标本,并拍摄了 地貌照片。同时,宇航员迈克尔·柯林斯驾驶着指令舱,在月球上空飞行。登月舱再次升空与指令舱对接之后,3位宇航员开始返航,于7月24日溅落到太平洋中。人 类的首次登月飞行成功结束。

九宫飞星图如何排列

九宫飞星图如何排列? 九宫飞星图的排法: (注意: 以下是09年飞星局为例) 要查表的方法: 月飞星起例诀: 子午卯酉八白求,辰戌丑未五宫游,四孟之年从二黑,逆寻月份顺宫流。 子午卯酉年正月起八白,辰戌丑未年正月起五黄,寅申巳亥年正月起二黑。 正月入中逆推月份顺飞九宫,流年及流月都是逆推顺数。 日飞星计算法 日飞星诗: 日家紫白不难求,二十四气六宫周,冬至阳生前后节,顺行甲子一宫移, 雨水便从七宫起,谷雨还从四绿推,阴生夏至九宫逆,处暑前后三碧是, 霜降六宫起甲子,顺逆分明十二支,有是何星当值日,移入中宫顺逆飞。 日飞星是由冬至前后最近的甲子日起一白顺行,如甲子日起一白,乙丑日起二黑,丙寅日起三碧等,到雨水的前后甲子则应该是七赤,到谷雨的前后甲子应该是四绿。由于夏至一阴生,所以由夏至前后最近的甲子日起九紫逆行,如甲子日起九紫,乙丑日起八白,丙寅日起七赤等,到处暑的前后甲子则应该是三碧,到霜降的前后甲子则应该是六白。 时飞星计算法 时飞星诗: 三元时白最为佳,冬至阳生顺莫差,孟日七宫仲一白,季日四绿发萌芽, 每把时辰起甲子,本时星耀照光华,时星移入中宫去,顺飞八方逐细查,

夏至阴生逆回首,孟归三碧季加六,仲在九宫时起甲,依然掌中逆轮跨 ★★九宫飞星图,也称宅命图,由三个星盘组成:运盘、山盘和向盘。 排"山盘飞星" 以运盘坐方飞星排人中宫(左上方), 以坐方飞星三元龙阴阳定顺逆轨迹,逢阳顺飞,逢阴逆飞。 关键的问题,就是把运星、山星、向星三者组合为整体,也就是排飞星盘重要的步骤。 洛书的九个数与九星相配,代表北斗七星与左辅右弼轮流值班及气场的运动规律。 请注意此处用的是后天八卦规律。九宫按洛书排布,飞星轨迹由中宫作起点,然后按照洛书数序飞移。 阳顺飞:数字由小到大排列。阴逆飞:数字由大到小排列。 顺逆飞排列顺序,按洛书由中一乾一兑一良一离一坎一坤一震一中排列。 2007年开运风水方位(红色有利) 九紫星到正东:吉庆星,家有喜庆子女学业进步 一白星到东南:桃花星,一四同宫利文学发科名 六白星到正南:小财星,利财运适地产金属武职 八白星到西南:正财星,主财运旺盛利地产金融 四绿星到正西:文昌星,利文科学业防金属所伤 三碧星到西北:是非星,防口舌官非肠胃及脚病 七赤星到正北:偏财星,利迁移远行增人缘感情 五黄星到东北:灾害星,防疾病滞运及金属所伤

地球、宇宙与空间科学

初三科学总复习基础知识梳理《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一、太阳系与星际航行 太阳和月球: 1)太阳的基本概况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它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太阳的直径约为140万千米,表面温度约6000℃,中心温度高达1500万℃。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1。5亿千米。 2)太阳活动与人类:常见的太阳活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太阳表面的许多黑斑点称为_________,它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_________年。黑子数最多的一年,称为太阳活动_________;黑子数少的一年,称为太阳活动_________。太阳表面有时会出现一些突然增亮的斑块,叫做_________。耀斑爆发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太阳的大气层从外向内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际看到的是光球层。 光球层的主要太阳活动是_________,在色球层的主要太阳活动是耀斑和日珥。 3)月球的基本概况: 月球是地球惟一的_________卫星。月球和地球间的平均距离约为38。44万千米,约为日地距离的1/400。月球的直径约为3476千米,太阳的直径约为月球的400倍。 月球的体积很小,约为地球的1/49,质量只有地球的1/81。 月球上既没有_________,也没有_________。 月球没有大气,造成月球上昼夜温差大,昼夜温度差达300℃。不能传声,无天气变化和四季变化. 月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比地球弱,造成物体在月球上很轻.(跳高跳远) 月球的表面布满大大小小的_________,是由于陨石坠落的月球表面而形成的陨石坑。 4)人类飞向太空的历程和人类对月球与行星的探测 四季的星空月相 1、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称为_________。它的一个变化周期称为_________,平均为_________天。 2、月相变化的原因:(1)月球本身不发光,是反射太阳光。(2)月球绕地球运动,使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的变化。 3、月相与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和农历的对应: (1)三者成一直线时:地球——月亮——太阳(___月农历______ 朔) 月亮——地球——太阳(___月农历____________ 望)

河图洛书九宫算术

1 1 九宫(又称洛书) 九宫图都知道吧,就是把1~9九个数字填到3×3,使其每一横坚斜之和都相等,如下:4 9 2 3 5 7 8 1 6 之后已经延伸成一种数字艺术,可以无限延伸(因为有规律可寻,据说有人做到精品文 档,你值得期待 1999X1999,还是比这个更大来着???) ●●●●●●●●●●●●●●● 先说5*5 17 24 1 8 15 23 5 7 14 16 4 6 13 20 22 10 12 19 21 3 11 18 25 2 9 ●●●●●●●●●●●●●●● 4*4在这里 16 2 3 13 5 11 10 8 9 7 6 12 4 14 1 5 1 ●●●●●●●●●●●●●●● 古老而悠久的中华文化的宝殿中,有两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河图洛书,至今吸引着众多 学者的研究热情,人们为河图洛书的神话般的传说,高深的奥义,丰富的内容,简洁的形式万分惊讶,对河图洛书与中国的思想文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密切联系更是迷惑不解。 种种论述表明,河图洛书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对中国及世界文化的发展,都有过深刻的影响。然而,令我们每个人吃惊和迷惑不解的是,河图洛书只是两个简单的数字图。 龙马载河图,神龟背洛书 河图洛书是我们祖先创造出来的,翻遍祖国的各种古典著作,我们根本找不到这位创始人。河图洛书的产生,至少要追溯到四千五百多年以前,那时,人类尚处于无文字时代,人类的认识水平还十分低,很难想象那时就有人能够制造出如此高深莫测的图书。在我国各种古籍中,对河图洛书的起源,仅有两个龙马载河图,神龟背洛书的传说。 一、龙马载河图 相传远古时期的孟津河边,一天河水忽然大涨,波浪滔天,水中有一巨兽,似龙非龙, 似马非马,浪里飞腾。当时的伏羲黄帝与众臣听到有人报告,立即去河边观看,只见河中洪 涛巨浪,波浪中一巨兽踏水如登平地,大体象马却身有鱼鳞,高八九尺,有两翼,形体象骆 驼,身上负有由花点构成的图案,黄帝命人走近河边,将图案记录下来,刚刚记下,怪兽即 没而不见。后伏羲皇帝认真研究了这副图发现它正是由十种花点组成,这十种花点代表1-10这10个数,两种花点构成一组,布局在东西南北中五个位置上,每组花点所表示的数,其 差均是 5.这种和谐统一,四方对称的特征,黄帝越研究越感到奇妙无比,后来他就依此画八卦,建甲历,定时辰,治理国家。由于此幅图是在孟津河中发现的,故称此图为河图。 二、神龟背洛书 公元前23世纪,大禹治水的时候,在黄河支流洛水中,有一天突然浮规出一个大乌龟,当时,大禹与治水士兵正在河边现察洛河水情,商议治理黄河大计,遇到乌龟在河里上下翻

2006年中考练习题《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

中考练习题《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 主题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一)四季的变化 考点: 1. 阳历和地球公转:了解阳历(包括节气)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2. 农历与月相: (1)识别月相(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 (2)根据具体的月相说出农历的大致日期 (3)说出农历中的阴历成分是以月相为周期设置的 考题训练 1.下列农历日期中,可能发生日食现象的是( ) A 、初一 B 、初七、初八 C 、十五、十六 D 、二十二、二十三 2.关于月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相变化是月球形状在变化 B.“月有阴晴圆缺”,是由于周围气候在变化才产生月相变化 C.月相的变化与月球、地球运动无关 D.月相是地球上看到的视形状 3.下列关于产生月相变化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月球是一个球体 ②月球本身不发光 ③月球绕地球运动 ④月球相对太阳位置的变化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③④ 4.下列能表示一次完整月相的过程的是( ) A 、A → B → C → D → E → F → G → H →A B 、 E →A →G →B →F →C →H →D →E C 、F →A →G →B →F →C →H → D →F D 、 E →D →H →C → F →B → G →A →E 5.某星期六小龙外出旅游,一早起来只见弯弯的月亮挂在东方天边,此时约为农历( ) A 二十六、二十七 B 十一、十二 C 十七、十八 D 初七、初八 6.月相的变化周期平均为________天,称为_________。月相变化规律即从新月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到新月,周而复始.我国农历中月份是根据_______________确定的。 7. 历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历法。它是根据 周期制定出来的,通常的 日为一年,同时,每 年中设立 个 日的闰年,以便和四季更替的周期相一致。 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将四季更替周期划分的二十四段,节气来临的日期在公历中每年都是固定的,两个相邻节气一般相隔 天左右。 8.读月球运行轨道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A 、B 、C 、D 处所观测到的月相及相应的农历日期 A 处的月相_________;农历日期________。 B 处的月相_________;农历日期________。 C 处的月相_________;农历日期________。 D 处的月相_________;农历日期________。 (2)在图中A 、B 、C 、D 处所示的月球内绘出相应的月相。 (3)月球由C 处出发,经过B 、A 、D ,然后又回到C 处所需的时间约为________天,也是月相变化的一个_________,称为___________月。 (4)A 、B 、C 、D 四处可能发生日食的是__________处,可能发生月食的是________处。 (二)太阳与星际航行 考点: 1. 太阳和月相 (1) 了解太阳的基本概况 (2) 了解月相的基本概况 2. 太阳活动与人类 (1) 列举太阳活动的基本类型 (2) 了解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 3. 太阳系 (1) 描述太阳系的总体构成 (2) 知道九大行星 4. 人类飞向太空的历程和为人类对月球与行星的探测 (1) 了解万户与中国古代火箭等 (2) 了解阿波罗登月 5. 我国航天事业的成就:了解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以来在航天事业上的成就 考题训练: 1.太阳系九大行星中体积最大的是( ) A .土星 B .地球 C .火星 D .木星 2.有时在天空中会看到一些拖着尾巴的星星,它们是由岩石的碎片、固体微粒和冰球,它们是( ) A .恒星 B .彗星 C .行星 D .卫星 3.太阳的大气层由里到外依次是( ) A .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 B .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C .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 D .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 4.在太阳系中( ) (A)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金星 (B).离地球最远的大行星是冥王星 (C)与地球自转、公转周期最接近的是金星(D)类地行星位于巨行星与远日行星之间 5.下列现象可能是由太阳活动强烈而引起的( ) ①地球上的短波通讯受到干扰 ②发生日食现象 ③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④地球的某些地方洪涝灾害增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6.神舟五号胜利升空,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开辟了新篇章,假如有一天,你乘上我国的神舟号飞船登上月球,当日、月、地三者位置如下所示时,在A 点你能看到地球的地相是( ) A A .上弦地 B .满地 C .下弦地 D .新地 7.月球上背面有一座环形山是用中国人的名字来命名的,叫 ( ) A.万户 B.孟子 C.僧一行 D.沈括 8.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干扰 通讯;可引起地球上的 ,加大 对皮肤的伤害。 9.太阳系中,与地球相临的两颗行星是 和 ;体积最大的是 ;有光环的是_____ 日

最新开发太空资源宝库教学内容

开发太空资源宝库 ①许多人或许没有意识到,太空将逐步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巨大的资源宝库。目前研究已经知道,月球和其他行星上,存在着大量的铁、硅等资源。而且,人类进入地球轨道和外层空间后会发现,资源不仅是人们传统意义上理解的矿藏,特殊的环境和条件也是人类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 ②高远的位置、空间微重力环境、强宇宙粒子射线辐射和高真空环境,就是这种地面所不具备的极其宝贵的资源。 ③也就是说,高远位置也是一种资源。人们都会有这种体会,站在地上只能看到眼前一点大的地方,站在高山上极目四眺,则“一览众山小”。我们利用位置资源,已经发射了通信、气象和对地遥感卫星,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④人之所以站在地球上而不会掉进茫茫太空,是由于重量和地球引力的存在。而在太空中航天器里的物体,处于微重力状态,物体可悬浮空中飘忽不定。空气、水受热后,不会出现上下对流的情况,比重不同的液体,可在一起和平共处。这种奇特环境,对人类从事新材料加工,细胞、蛋白质晶体的生长与培养是十分有利的。 ⑤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其密度随离海平面距离的升高而减小,到达100公里以上的高度,已逐渐成为真空。地球表面的大气层中,每立方厘米中合有10000兆个氮分子和氧分子,而在太阳系宇宙空间,纯净无污染,每立方厘米只有0.1个氢原子。 ⑥另外,我们所居住的地球,被大气层包裹着。这团大气层如同一张天幕,遮去了部分阳光,这张天幕被物理学家称为大气阻尼。而宇宙空间充满着各种强烈的辐射,如银河宇宙线、大阳电磁辐射等,这将使种子、微生物以及各种细胞的遗传密码在排列上发生变化,从中会产生更有价值的新物质。 ⑦40多年的空间研究向人们传递着这样的信息,外空资源是研究新材料、新工艺、新的微生物制品的绝妙实验场,是一座可源源不断掘出新物质的富矿。 1、文章第④段中的“奇特环境”是指,它对人类从事是很有帮助的。 2、文章第⑤段运用了、的说明方法,第⑥段运用了、的说明方法。 3、外层空间有哪些可供人类利用的资源? 4、从写作角度看,文中哪两段的顺序需要调整?为什么? 5、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A.研究表明外空资源是一座等待人类开发的富矿。 B.人类利用外空资源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至今还没有取得实际成果。 C.外层空间为人类从事科学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D.太空资源是指存在于月球和其他行星上的铁、硅等矿物质。

101125讲课实录-洛书时间数字分析法

洛书时间数字分析法 今晚主题是《洛书时间数字分析法》 1.洛书 《洛书时间数字分析法》我第一次公布是在我的博客上,好像是08年年底那段时间发布的《时间窗口计算的数学和技术原理》,以前发布过很多案例,主要是大盘的案例,后来太多人看不懂找我问问题的人太多就不发案例了,很难一两句话讲得非常清楚,今天我尽量讲得清楚些,讲得简单点,希望有兴趣的群友有所收获。 以前讲过《江恩理论的时间周期》,以前说那是基础,现在讲是《洛书时间数字分析法》更深入的,有《江恩理论的时间周期》的基础容易理解洛书时间数字分析法》些,没有基础还是比较难理解的,以前将的“共振”还是处于核心地位。理解和掌握的关键词是“对称”和“共振”。 洛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是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洛书时间数字计算方法》是结合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独创了一种计算时间窗口的计算方法。该方法不仅仅适用用计算大盘指数的时间窗口,还是适用于个股的时间窗口计算,不仅仅日线上适用,年线、月线、周线和其他小于日线级别的时间级别都适用,该方法是具有普遍性意义的方法,那么如何理解和掌握该方法呢? 首先,我们得有传统文化有一定的理解,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历来被认为是河洛文化的滥觞,中华文明的源头,被誉为"宇宙魔方",周易八卦也是由河图与洛书演化而来的,研究过洛书(九宫)图的人,都知道它是加减法的魔方,研究过河图的人,都知道它是乘除法的魔方。乘除法和加减法是内在统一的,乘除法可以看成由加减法演化而来,河图洛书所表达的可以说是一种数学思想,数字性,万物皆有定数: 1、可以度量的数字; 2、相对极限的数字 河图洛书就是由简单的数字组成的,还有就是具有普遍性意义的数字对称性,可以说数字性和对称性是“河图洛书”最直接、最基本的特点,加减乘除的数理运算关系则是它的基本内涵和演算方法,完全可以用数学方法证明或推导出河图洛书,并证明河图与洛书同出一源,即是乘除法和加减法的一致性。 《洛书时间数字计算方法》主要应用是的洛书,洛书古称龟书 传说有神龟出于洛水,其甲壳上有此图象,结构是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以五居中,五方白圈皆阳数(也叫天数),四隅黑点为阴数(也叫地数)。所以“洛书”和“河图”中的数叫“河洛数”,也叫“天地之数”。 形象表达就是看下面截图:

浅谈宇宙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浅谈宇宙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赵玮瑄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205班201226100531 班内学号:49号)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类的生活已经离不开那些电、石油等资源了。因此,人类对能源的开发与利用量也越来越大,地球上的可利用资源也越来越少,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就会面临能源短缺的问题。虽然现在人类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且采取了一系列的方法,例如,利用地球上的一些可再生资源(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还利用核能发电等等方式。而宇宙这块未知的领域中的资源是巨大的,如果利用得当的话就可以极大的造福人类。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human life has cannot leave the electricity, oil and other resources. Human on energy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therefore, also more and more big, fewer and fewer available resources on the earth, and probably in the near future, humans will face the shortage of energy problem. Although human beings have realized the problem now, and has adopted a series of methods, for example, using some of the earth's renewable resources, wind energy, geothermal energy, tidal power, etc.), also use nuclear power and so on. And resources in the field of the unknown universe is huge, if used properly can greatly benefit mankind. 关键词:宇宙资源、开发、利用

初中科学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知识总结

宇宙空间科学 主题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一)四季的星空 1.星图上的方位判断 星图上的方位: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2.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1)地球公转产生四季更替的周期为365.2422天。 (2)阳历日、月时间的依据 阳历月份天数是依据四季更替的周期和地球绕日公转的速度安排的。由于四季更替周期为365.2422天,故采用大小月,大月为31天,小月为30天;2月平年为28天,闰年为29天。 (3)阳历闰年的安排 阳历在每400年中设97个366日的年(闰年),其余的303年为365天(平年)。公元年能被4整除的是闰年,世纪年必须能被400整除才是闰年。 3.农历与月相的关系 (1)月相的含义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 (2)月相变化的成因 ①月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 ②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化。 (3)月相名称及其出现时间的判断 ①当日、月、地在同一直线上时,月球居中时为新月(朔),时间为农历初一,地球居中时为满月(望),时间为农历十五、十六。 ②当日、月、地三者相互垂直时,月球向日、地另一侧运动时为上弦月,时间为农历初七、八;月球向日、地中间运动时为下弦月,时间为农历二十二、二十三。 ③月相 ④月相变化的周期29.53天。 (4)农历月天数的安排农历月中。大月为30天,小月为29天,大小月相间分布,所以要安排闰月的方式与公历保持一致。 (二)太阳系与星际航行 1.太阳和月球 (1)太阳的基本概况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它是一颗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直径约为140万千米,表面温度约6000℃,中心温度高达l500万℃,日地距离约1.5亿千米。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围绕着太阳运动,绕着太阳旋转一周需要一年时间。 (2)月球的基本概况 月球是地球惟一的天然卫星。月地平均距离约为38.44万千米,月球直径约为3476千米,月球本身不发光。月面的阴暗部分是月球表面的平原、低地地区,月面的明亮部分属于月球表面的高原、山地地区。月面有众多的环形山。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大约为一个月,它同时也在不停地自转,周期恰好也是一个月,所以在地球上所看到的月球都是同一副面孔。 2.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

简论中国古代数学中的“黄金分割率”

简论中国古代数学中的“黄金分割率” 黄金分割,被誉为数学上的“黄金”与“宝石”。 古代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以及大几何学家欧几里德 等都曾深入研究过黄金分割问题。中世纪时,这一 数学命题又与著名的斐波那契数列联系起来,从而 获得许多新的性质。在西方数学传入中国之前,中 国人不曾直接论述黄金分割问题。但是,中国古代 数学中实际上也蕴含着黄金分割问题,只是其表达 方式有所不同。中国古代数学中的黄金分割率不像 欧几里德几何那样演绎得清楚明白,需要我们去发现。我们无法确证中国古代数学家是否明确意识到“黄金分割率”,但仍可以从许多中国古代数学问题 中推导和演绎出“黄金分割率”,这有助于充分认识 中国古代数学的价值。 1 勾股术与黄金分割率 明末清初西方数学传入中国,中国数学家知道 了黄金分割率,开始有人试图论证黄金分割率在中 国是“古已有之”。例如,清代数学家梅文鼎(公元 1633 - 1721 年) 曾在《几何通解》自序中说:“惟理分中末线(即黄金分割率———引者注) 似与勾股异源,. . . . . . 而仍出于勾股。信古九章之义包举无方。”他是这样推导的:假如一直角三角形的股长是 其勾长的二倍,则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勾弦之和等于 勾弦之差再加上股,其勾弦之和就被勾弦之差和股 分成中末比。他还说:“《几何原本》理分中末线,但 求作之法而莫知所用。今依法求得十二等面体及二 十等面体之体积,因得其各体中棱线及轴心、对角诸线之比例,又两体互相容及两体与立方、立圆诸体相容各比例, 并以理分中末为法, 乃知此线原非徒设。”〔1〕 按照梅文鼎的观点,中西数学虽然形式上有所 不同,理论上是可以会通的;西方的几何学,无非是 中国的勾股术,中末线也可以从勾股术中导出。应 当说,梅文鼎在中西数学比较中看出了两者的异中 之同,以及黄金分割率与勾股术的联系(现在中学教 科书通常用代数法解作图题,其中运用勾股定理) , 但中国古代数学毕竟没有明确作出“中末线”,梅文 鼎还是夸大了中西数学的异中之同,他没有看到欧 几里德给黄金分割率严格而清晰的证明的独特价 值。欧几里德在其《几何原本》卷Ⅱ第11 题中表述: “分已知线段为两部分,使全线段与一小线段构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