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兴城碱厂一带金、多金属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辽宁兴城碱厂一带金、多金属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辽宁兴城碱厂一带金、多金属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透辉石地质背景及成矿系统

透辉石、透闪石矿成矿地质背景及成矿系统 1成矿地质背景 本区地处胶辽台隆(Ⅱ),北部为胶北台拱(Ⅲ),南临胶莱台陷(Ⅲ),横跨6个Ⅳ级构造单元。区内镁质碳酸盐岩发育,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区域变质作用和岩浆活动的影响,对透辉石、透闪石矿床的形成极为有利。 1.1地层 区内地层主要为新太古代胶东岩群(Ar 3j)、古元古代粉子山群(Pt 1 f)、 荆山群(Pt 1j)、芝罘群(Pt 1 Z^)和新元古代震旦纪蓬莱群(Zp),它们组成结晶 基地。缺少古生代地层。盖层只有中生代白垩系(K)及新生代新近系(N)和第四系(Q)。 粉子山群、荆山群镁质碳酸盐岩建造是重要的含矿层位, 古元古代粉子山群(Pt 1 f)主要岩性为大理岩、黑云变粒岩、透闪岩、透辉岩、石墨透闪岩、浅粒岩、斜长角闪岩、磁铁石英岩、矽线黑云片岩等。从岩性组合看,粉子山群原岩下部以碎屑岩为主;中部以富镁碳酸盐岩为主,为透辉石、透闪石矿的形成提供了原岩基础;上部则以泥质岩系为主。本群岩石变质达高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本群经历了比较强烈的多期褶皱变形。直接覆盖于太古宙岩系之上。 荆山群野头组(Pt 1 j Y)是透辉石矿的又一含矿层位。本组据其岩性组合分为二段,下部祥山段为一套变质的钙镁碳酸盐岩及碎屑岩,各地横向变化较大。上部定国寺段基本岩性为大理岩,相对比较稳定。从原岩分析,祥山段主要为正常沉积的碎屑岩和钙镁质碳酸盐岩,但在各地均发育的斜长角闪岩,其原岩应为基性火山岩类,说明此段沉积过程中,曾普遍发生过较强烈的基性火山喷发作用。定国寺段在各地延伸稳定,其原岩主要为含杂质的灰岩及白云岩类,但在牟平祥山、莱阳荆山地区、莱西南墅地区尚夹斜长角闪岩,表明伴随沉积,火山喷发事件在这些地区时有发生。从变质建造看,荆山群是一套经历了高角闪岩相—麻粒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局直属单位变更名称

变更后名称 变更前名称 1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 2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矿产调查院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调查队 3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矿产调查院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队 4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地质矿产调查院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地质调查队 5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矿产调查院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十一地质队 6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勘查院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勘查院 7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勘查院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勘查院 8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地质勘查院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地质探矿队 9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勘查院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探矿队 10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五地质勘查院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工程院

11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环境调查院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 省地矿物资供应中心 12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环境调查院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 13 河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区域地质调查队 14 河南省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地球物理勘查队 省探矿机械院 15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测绘地理信息院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测绘队 16 河南省岩石矿物测试中心 河南省岩石矿物测试中心 17 河南省地质工程技术学校 河南省经贸工程技术学校 18 河南省地质职工学校 河南省地质职工学校

吉林大学地质学兴城实习报告2

第一章绪言 一、自然地理概况 吉林大学兴城地学野外教学基地位于辽宁省兴城市东部钓鱼台海滨的新立屯,距市中心(火车站)约8km。兴城市位于辽宁省西南部,行政建制为县级市,行政区划隶属于辽宁省葫芦岛市,北距葫芦岛市区约20km。葫芦岛市原为锦西县,1989年6月组建为辽宁省辖市(地区级),所辖县级建制包括兴城市、绥中县、建昌县、连山区、龙港区、南票区及杨家杖子经济技术开发区。葫芦岛市辖区地处华北与东北两大经济协作区的交汇地带,东临锦州,北靠朝阳,西连秦皇岛市山海关,南濒渤海辽东湾。 在区域地貌上,兴城-葫芦岛地区属于辽西山地黑山丘陵东部边缘的海边丘陵。海拔一般为20~500m,相对高差200~350m。最高点位于兴城市西北青山-笔架山-大虹螺山一带的六股河、烟台河、兴城河和西北河,自西北向东南流动,最终汇入辽东湾。 二、经济、工农业生产及交通情况 有富饶的土地资源,辽阔的水产资源,丰富的矿产资源,闻名中外的旅游疗养资源。兴城以盛产水果著称,为国家优质果生产基地。兴城有76公里的海岸线,海产品尤为丰富。兴城-葫芦岛地区交通发达,设施完备,公路、铁路、海运、空运形成了立体化运输网络。京哈铁路、京哈高速铁路、京哈公路和京哈高速公路以及环渤海公路纵贯全境。 三、地质研究历史及研究程度 兴城地区较系统的区域地质研究工作是1966~1967年由辽宁省地质局区域地质测量一分队完成的1:20万区域地质调查(锦西幅)和)(兴城幅),但其地质图的说明书极其简单。1983年,辽宁省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队重新对1:20万锦西幅和兴城幅地质图进行了修编,并且编写了详细的区域地质调查报告。这是目前兴城-葫芦岛地区最基础的区域地质资料。20世纪80年代编制的《东北地区区域地层表》、1989年编写的《辽宁省区域地质志》、1997年编写的《辽宁省岩石地层》等辽宁省区域地质系列性总结著作对本区的区域地层、岩浆活动及构造有所概略记述。1998年~2003年,辽宁省地矿局有关地质队还进行过区内数幅1:5万矿产地质调查工作。此外,有关研究院所、地勘、矿山部门也在区内进行过一些专题性研究工作。长春地质学院在20世纪60~70年代也曾在区内进行野外教学实习。2010年~2012年,吉林大学地质调查研究院承担中国地质调查局“辽宁1:25万锦西市(现葫芦岛市)幅区调修测”项目,对调查区内区域地质特征进行了全面总结研究。 四、实习的目的与任务和内容 1.实习目的:野外地质实习是地质学基础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课堂学习中的有效补充。通过短期的野外考察,使同学们对地质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概括的认识和了解,进一步巩固和掌握教学的基本内容,为以后的教学和工作时间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1)验证课堂学习过的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2)认识各种地质现象:(3)进行野外基本技能的训练;(4)学会相关地质仪器及工具的正确使用。任务:路线调查、实测剖面、野外填图、编写实习报告四个阶段。 内容:本次实习于2017年8月8日开始、9月17日结束。路线踏勘阶段:8月8号到8月24号;实测地质剖面阶段:8月26号到9月1号;地质填图阶段:9月3号到9月9号;实习报告:9月10到9月15日。 路线主要观察内容见下,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得尔图铜矿成矿地质背景与找矿研究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得尔图铜矿成矿地质背景与找矿研究 牛美琴1孙庆茹2王连芳1 1.内蒙古国土资源勘查开发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100 2.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100 摘要:通过对得尔图铜矿区域及矿床的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特征分析,为铜矿成因研究,以及指导今后找矿和深入开展地质工作意义重大。因此本文着重探讨得尔图铜矿地质背景及其特征。 关键词:铜矿区域地质铜矿化激电中梯背景特征 引言 得尔图铜矿位于阿拉善左旗北东部图克木苏木南东东方向38km 处,地理坐标:东经106°11′30″~106°13′30″,北纬40°37′07″~40°39′07″,矿区面积10km 2。矿区地处内蒙古高原狼山山脉南西端,海拔标高1,500—1,740.3m ,属中低山区。1980年宁夏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队在该区开展了1∶20万区域地质调查、矿产调查,圈定铜矿矿化体长约250m ,宽约25m ,矿化体赋存于渣尔泰群第二岩段中的北东向断裂破碎带内。2004年内蒙古国土资源勘查开发院对该区进行了普查并开展了1∶1万地质检测,在距原位置南800m 处又找到了一处铜矿化带,但矿化体特征与上述有所差异,铜矿脉规模较小,并且由多条矿脉平行组成。为指导今后找矿工作,对矿区铜矿化体地质背景特征分析如下: 1.区域地质概况 得尔图铜矿普查区所属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地台阿拉善台隆东缘之吉兰泰断陷,地层区划属华北地区阿拉善小区。区域构造线方向呈北东向展布。地层出露主要有下元古界阿拉善群、中元古界渣尔泰群。岩浆岩分布有加里东中期辉长岩、角闪岩及闪长岩、华力西晚期花岗岩。脉岩侵入有辉长岩脉、闪长玢岩脉、石英脉等。 区域矿产有铁矿和铜矿。铁矿主要有叠加斯格、哈拉陶勒盖中型铁矿床,伊肯乌苏、巴格布鲁格、克林哈达、查汗陶勒盖小型铁矿床及许多铁矿点。铜矿主要有扣克 陶勒盖、敖尤图、吉克根敖瑞等铜矿(化)点。 1∶20万区化扫面圈出的铜及多金属异常以Cu 、Zn 、Au 为主要元素,伴生元素组合为As 、Sb 、Fe 2O 3、Ti 、Cr 、Ag 、Cd 、Sn 、Y 、U 、B 、M o 等,其中Cu 异常面积达100km 2,峰值为96.5×10-6。其中Cu 、Zn 、M o 元素组合好,浓集中心明显,且强度高,处于渣尔泰群出露区,断裂及基性岩脉发育,并且已知有三处铜矿化点,得尔图铜矿点就是其中之一,该地段是寻找铜矿及多金属矿的有利地段。区域内有一处Au 异常,面积为39.0km 2,峰值8.5×10-9,虽然过去检查异常不理想,但其异常面积大,强度高,浓集中心明显,异常处于中元古界渣尔泰群华力西碎裂花岗岩接触带边部,是寻找金矿的有利地段。 2.铜矿矿床地质特征2.1地层 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中元古界渣尔泰群增隆昌组(Pt 2zhz )和阿古鲁沟组(Pt 2zhag ),少量有第四系冲洪积、残坡积物分布于沟谷及低凹地带。中元古界渣尔泰群增隆昌组:出露于普查区中南部,呈北东—南西向分布,主要岩性为灰白色变质石英砂岩、灰黑色变质钙质石英砂岩、绢云石英片岩、炭质板岩夹黄色结晶灰岩、炭质粉砂岩。辉长岩呈多组条带状顺地层走向贯入。得尔图铜矿脉就赋存于该组地层石英砂岩与炭质板岩接触带,成矿与辉长岩侵入有密切关系。中元古界渣尔泰群阿古鲁沟组:大面积出露于普查区北西部,呈北 东向展布;底部为浅灰色变质石英砂岩、青灰色变质钙质石英砂岩夹青灰色板岩;中部为石英砂岩、灰黑色千枚岩、炭质板岩与泥质结晶灰岩互层;顶部为灰褐色砂质结晶灰岩夹板岩。 2.2构造2.2.1断裂 断裂构造为区内主要构造,呈近东西向和北东向分布。东西向断裂有乌那格乌勒萨拉压扭性断裂(F 1)和乌那格郭勒压扭性断裂(F 2)。F 1断裂横贯普查区南部,地表形成一条平直的沟谷,沟宽70—100m 。F 1断裂北侧为渣尔泰群增隆昌组地层及加里东中期辉长岩,南侧为华力西晚期花岗岩,岩石陡峻。F 2断裂位于F 1断层南部,相距500—900m ,近于平行F 1断层。沿断裂走向为舒缓波状的冲沟,断裂西侧切割渣尔泰群增隆昌组地层,东部位于华力西晚期花岗岩体内,于敖仑浩特附近见断裂破碎带,带宽5m ,可见断层角砾岩存在。北东向断裂为渣尔泰群增隆昌组和阿古鲁沟组地层的分界线,断层北西为阿古鲁沟组地层,断层南东为增隆昌组地层。沿断裂有加里东期中期辉长岩脉及闪长玢岩脉侵入。此外,区内还分布若干小型北东向小断层。 2.2.2褶皱 区内仅渣尔泰群层间发育有一些小型褶曲。 2.3岩浆侵入 区内侵入岩分布广泛,岩浆活动强烈,主要为加里东中期辉长岩(υ32)和华力西晚期花岗岩(γ32 )。加里东期辉长岩较大面从这里了解西部资源从这里了解西部经济 〖论文天地〗 068 WESTRN RESOURCES

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地质矿产勘察院_中标190923

招标投标企业报告 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地质矿产勘察 院

本报告于 2019年9月23日 生成 您所看到的报告内容为截至该时间点该公司的数据快照 目录 1. 基本信息:工商信息 2. 招投标情况:中标/投标数量、中标/投标情况、中标/投标行业分布、参与投标 的甲方排名、合作甲方排名 3. 股东及出资信息 4. 风险信息:经营异常、股权出资、动产抵押、税务信息、行政处罚 5. 企业信息:工程人员、企业资质 * 敬启者:本报告内容是中国比地招标网接收您的委托,查询公开信息所得结果。中国比地招标网不对该查询结果的全面、准确、真实性负责。本报告应仅为您的决策提供参考。

一、基本信息 1. 工商信息 企业名称: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地质矿产勘察院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工商注册号:/组织机构代码:/法定代表人:/成立日期:/企业类型:/经营状态:/注册资本:/ 注册地址:/ 营业期限:/ 至 / 营业范围:/ 联系电话:*********** 二、招投标分析 2.1 中标/投标数量 9 企业中标/投标数: 个 (数据统计时间:2017年至报告生成时间)

2.2 中标/投标情况(近一年) 企业近十二个月中,中标/投标最多的月份为,该月份共有个投标项目。 2019年06月1 序号地区日期标题中标情况1甘肃2019-08-22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地质矿产勘察院中标 2兰州2019-07-09西固区范广片区兰州石化公司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场场地初步调查 及风险评估报告编制服务项目 中标 3甘肃2019-06-20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地质矿产勘察院中标2.3 中标/投标行业分布(近一年)

兴城及柳江盆地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兴城及柳江盆地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学院:地理科学学院专业:地理科学2班 姓名:xxx 学号:2012013150 日期:2013年8月20日 实习导入 本次实习历时九天,6月29日至7月7日。实习内容占7天,其中3天在兴城,三天在柳江盆地。本次实习基本要求如下: 1.熟练掌握基础罗盘、放大镜、GPS等野外地质调查仪器使用方法。 2.掌握在室内以及野外阅读使用各种地形图、地质图件这项基本技能。 3.掌握地质地貌学矿物、岩石、构造、地层、内外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等野外现象识别, 观察的基本能力和岩石、古生物化石等标本采集方法(会打标本)。 4.掌握野外地质地貌观察、描述、素描图、实测地质剖面图等基础图件绘制的基本方法。 5.掌握野外地质调查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自然地理概况及区域地质特征 1.兴城 兴城市位于葫芦岛市的东部,在辽东湾西岸,居辽西走廊中段。东南濒临渤海,西南依六股河与绥中县相邻,西北与建昌县接壤,北与东北毗邻葫芦岛市。兴城市历史悠久,汉称柳城伟大的民族英雄戚继光是兴城人,区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为松岭山脉延续分布丘陵地带。最高山峰黄顶山海拔701.8m,渤海沿岸为狭长的海滨平原,是沟通关内外的重要通道.实习区处于南温带亚温润性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8.7℃。一月平均气温8.8℃,最低气温-24.2℃,七月平均气温24℃,最高气温38.2℃。年平均降水量600mm.兴城市土地类型多样,土质较好,适于植物生长。 主要农作物有高梁、玉米、谷子、水稻等。油作物有大豆、花生,是辽宁省花生重点产地之一。经济作物有棉花、烤烟、麻类等。丘陵地区适宜林果生产,以苹果和白梨为主,被国家农业部定为优质果生产基地。林业资源有松、柏、柞、椴、榆、槐等乔灌木。林地面积80万亩,森林覆盖率29%。 兴城市位于辽宁省西部,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华北地台北部。辽宁又是中、新生代时期中国东部大陆边缘活动带组成部分,属太平洋构造域(任纪舜等,1980),两大构造域交接复合,区域地质构造复杂。 华北地台连同朝鲜北部合称中朝地台,我国境内的华北地台,其主体位于华北地区,轮廓大致成一三角形。北面以阴山山系的北缘为界,西起甘肃西部玉门以北地区,向东经内蒙的白云鄂博、多伦、赤峰至东北的法库、昌图、敦化、延吉一带。西南界位于合黎山及龙首山之南,并经清水河、六盘山西麓向南延伸至天水附近。由天水向东大致经西安、洛南、栾川、确山、六安一线,止于郯庐断裂带上,构成地台南界。地台的东界由合肥往北北东方向延伸经嘉山、连云港之南没入黄海。 华北地台在早元古代末吕梁运动以后长期以来(尤其是古生代阶段)表现为相对稳定的地区。但是在地台发展阶段中,地台内部地质构造发育及发展历史是不均一的,根据

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的探究

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的探究 发表时间:2019-12-16T14:13:55.293Z 来源:《城镇建设》2019年21期作者:方永财曹达磊 [导读] 对金矿进行开发可以有效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摘要:对金矿进行开发可以有效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金矿在成矿的时候,有一些地质的特征和规律。本篇文章对金矿形成的原因、地质特性和矿石特征等方面的内容来对金矿的地质特征进行全方面的研究,并且还对金矿成矿的规律进行了分析,最后全面的讲述了金矿地质特征和成矿的规律,希望可以对以后金矿开采提供参考。 关键词:金矿;地质特征;成矿规律;探究 金矿大概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岩金矿,一种是砂金矿,这两种类型的金矿的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都是不相同的,而且在地质特征方面是非常多样的。对于不同类型的金矿,在进行开采和调查方面的相关需求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一定要对金矿的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进行全面的研究,这样才可以有效地提升金矿的开采效率。 一、金矿的形成 金矿的成因是比较复杂的,很多人觉得金矿是由于火山喷发,岩浆从地下带上来的物质所形成的。在金矿矿脉当中,包含着和一些物质所形成的天然金,金矿矿脉一般都是由金属硫化物和石英石等物质组合而成的。经过长时间的冲刷,在矿脉当中除了金之外一些物质都会出现氧化的情况,天然的金就会经过水流的影响慢慢变成金块,这样也就变成了金矿。 二、金矿地质特点的探究 (一)金矿矿体分布的特征 需要很多种因素的影响才可以让金矿形成,在所有的因素当中,地域环境属于主要的一个因素。在金矿矿脉形成的时候会受到地层岩的影响,而且在方向的方面,是和断裂层相同的,在平面上经常会出现多种形状,如连续分布的形状。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影响,金矿矿脉在形成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大的地域差别,而且金矿矿脉的结构常常是比较复杂的,而且穿梭在很多地层中,一般情况下,硅化带形成的矿脉是喇叭的样子。 (二)金矿地质的性质 金矿地质具备着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性质,根据金矿矿石的特性而言,金矿可以分成石英岩、粉砂岩等等类型,针对所有的金矿岩石来说,这些岩石都是随机进行分布的,没有一个相应的恶规律。在区域分布方面也是很模糊的,这些原因导致金矿在地质方面变得非常多样和复杂。对于金矿的地质结构来说,是比较简单的,经常是体现出轴斜方向分布,而且还有着延伸的性质,与轴线相近的地方一般会在低角度逆断层。金矿主要会产生两种形态,一种是断裂形态,一种是层控形态,断裂型通常会在逆断层当中出现,在形状特性上面多数为透镜的形状。在层控型矿体中,有着碳酸盐的形态,产出的部位经常是轴线地段,这属于层间性质矿脉的分布,矿体的形状一般是层片的形状,还有的会出现透镜的形状。而且层控型的矿体有着非常丰富的资源,所以这样的矿可以用来进行开采。 (三)金矿矿体的特征 因为受到地层和结构等方面的影响,金矿矿体就会出现一个特征。金矿矿体在构造的时候是比较集中的,而言和矿体四周的岩石逐渐的进行过度。金矿矿体的平面很多都是弧形来进行分布的,而且还比较规律。与此同时,矿体的平面属于分支复合的形状,而且金矿矿体很多部分都是透镜状。要是金矿矿体整体属于透镜状,那么平面就是分支复合的形状,并且在金矿矿体当中,延伸是比较大的,矿体的厚度也是比较厚的。 (四)金矿矿石的特征 金矿矿石有着非常多的类型,人们经常见到的类型有石英、褐铁矿、黄铁矿以及萤石等等。其中在石英当中在花岗岩中比较多,而且是灰白色的,属于比较不常见的矿石。褐铁矿是根据褐铁矿、云英和一些矿物质合成的一种矿石,一般在地表处比较常见。黄铁矿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矿石,主要是由黄铁矿和黄玉和石英组合而成,一般会分布在角砾岩当中。萤石是一种与黄铁矿的矿石相似的一种矿石,主要的形状是短柱型,萤石当中的主要成分包括了石英、白云母和锡石等等,萤石一般会出现在黄铁矿和锡石矿石当中的裂缝中。金矿的矿石形成是非常复杂的过程,因为条件的不同,矿石的结构也会有不同的差别,大概可以将其分成两中,一种是原生矿石,另一种就是氧化矿石。原生矿石主要的矿石有黄铁矿、磁铁矿等等,想要找到这样的矿石,就可以使用探针来进行判断。 三、金矿成矿的规律探究 (一)地质流体下的成矿规律 在金矿成矿的时候,地质流体在成矿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不同的流体也会对金矿的成矿带来一些不同的影响。在受到地质和环境影响的时候,金矿成矿的各种因素是分散的,而且地质的土层和流体间的结构是比较紧密的,金矿在成矿的时候地质土层掌握着地质土层的耦合,而且这也是主导的一个步骤。土层间的流动可以对地质流动提供相应的动力,再加上环境的影响,很多流体矿质就会在土层上进行沉积,这样也就使金矿成矿了。 (二)成矿地质结构影响的规律 金矿成矿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两个,一个是地表的变化,另一个就是层级结构。对于地层结构的改变而言,地层在以往一直处于隆起的情况,这样就会导致在很多地方会出现塌陷的地层情况,因为地层活动不断的进行改变,这样也就使地质影响变得复杂,从而在断层地方出现了很多的沉积物。此外,这个地层的沉积物在岩浆等外界因素影响下,就会发生沉降压实的情况。所以,金矿在进行成矿的时候,是不能摆脱地质结构改变的,而且地质结构的改变也给金矿的积累提供了条件。 (三)控矿层位影响下的成矿规律 断裂带会控制住矿带的分布,让金矿矿带分布和构造间出现整体的性质。金矿成矿的原因是非常的多,如片岩、火山岩和侵入岩等等,金的含量也是不一样的,尤其是金矿化体,使沙金的形成提供了相应的矿源。而且在岩体和矿体当中金的含量经过长时间的风化,要是性质比较稳定的黄金在物理作用下就会变成多种形态在岩石当中分离出,从而也会丰富沙金的矿源。除此之外,多种可以影响金矿成矿的因素,在使金矿形成的时候,经常有着很多的成矿作用,这样也就导致成矿多样性的情况发生,对于这样的情况,就会对金矿带来一些条件。最后,因为构造情况的发生,导致构造控矿体现出了复杂化,对于金矿成矿来说,既可以是比较简单的断裂结构控矿,还可以是互相进行控矿,同时,成矿的作用在受到多期性构造之后,会带来直接的影响,这样也就帮助金矿矿化的丰富提供了条件。

初评-河南地矿局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13年度科学技术获奖项目名单 编号获奖项目名称获奖单位获奖人员奖励等级奖励类型 KJ-2013-01-T 新疆塔什库尔干县老并—走克本铁矿区铁 矿详查 河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 张哨波刘品德廖诗进陈俊魁胡小川 张戈红李山坡陈雷乔天荣罗文金 于超 特等奖找矿成果奖 KJ-2013-02-T 坦桑尼亚姆瓦莫拉地区金矿详查第二地质矿产调查院崔小军王建光白德胜杨东潮袁杨森 李水平马占友李旭庆张红军张雷 杨九鼎 特等奖找矿成果奖 KJ-2013-03-T 河南省地质遗迹调查与区划及示范研究河南省地质调查院方建华章秉辰张忠慧毛瑞芬杜开元 梁会娟李琛吕志强王永成刘骞 于雪鸥 特等奖勘查成果奖 KJ-2013-04-T 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岩土工程勘 察 河南省地矿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 司 白曙泽梁坤祥俊照王峰李磊 宋黑梁东谢山立刘兴华 一等奖勘查成果奖 KJ-2013-05-1 河南省桐柏县曹庄天然碱矿深部找矿研究第一地质勘查院易承龙雷淮郑双信陈金铎李文涛 侯梅生李山岭赵洪涛王明军 一等奖科技进步奖 KJ-2013-06-1 河南省濮阳市马庄桥煤普查河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姬清海申开洪乔天荣刘传权张鸿祥 陶诚赵珂霍光谱刘平利 一等奖找矿成果奖 KJ-2013-07-1 河南省嵩县槐树坪金矿详查第二地质矿产调查院梅秀杰郭玉溪杨显道陈宏伟张参辉 王兴民张红军杨东潮张同中 一等奖找矿成果奖 KJ-2013-08-1 河南省商丘地区胡襄煤普查第四地质矿产调查院、河南省沉积矿 产综合评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李文前许亚坤冯斌王昆张连强 秦仁赞逯振芳王山东苏媛媛 一等奖找矿成果奖 KJ-2013-09-1 河南省淆山地区1∶5万区域矿产调查第一地质矿产调查院常云真赵留升徐文超燕建设王振闽 贾慧敏苏永江刘鲜民张宏伟 一等奖找矿成果奖 KJ-2013-10-1 河南省光山县薄刀岭—罗山县银矿详查第三地质矿产调查院杨泽强张兴超李法岭徐春林孙保平 王录林张木辰郭喜庄付滕洋 一等奖找矿成果奖

兴城实习报告

林大

目录 第一章绪言—————————————————————2第二章地层———————————————————————5第三章侵入岩变质岩——————————————————12第四章地质构造—————————————————————14第五章矿产———————————————————————16第六章地质发展简史——————————————————17结语——————————————————————————18 参考文献与资料

第一章绪言 第一节自然与经济地理概况 兴城市位于辽宁省西南部,行政建制为县级市,行政区划隶属于辽宁省葫芦岛市,北距葫芦岛市区约20km。葫芦岛市原为锦西县,1989年6月组建为辽宁省辖市(地区级),所辖县级建制包括兴城市、绥中县、建昌县、连山区、龙港区、南票区及杨家杖子经济技术开发区。葫芦岛市辖区地处华北与东北两大经济协作区的交汇地带,东邻锦州,北靠朝阳,西连秦皇岛市山海关,南濒渤海辽东湾。在区域地貌上,兴城-葫芦岛地区属于辽西山地黑山丘陵东部边缘的海滨丘陵。海拔一般为20~500m,相对高差200~350m。最高点位于兴城市西北的九龙山,海拔558.7m。山体的总体走向为北东向,地势总体上西北高而东南低。发源于兴城市西北青山-笔架山-大虹螺山一代的六股河、烟台河、兴城河和西北河,自西北向东南流动,最终汇入辽东湾。兴城市属于北半球暖温带亚湿润气候区。(图1-1-1)这里气候温和,干湿相宜,冬无严寒,夏无酷暑。1月平均气温为-8℃,7月平均气温24℃,年平均气温9℃,年降水量约为620mm。3月份平均风速为 图1-1-1 兴城地理位置示意图

马厂地区铜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方向研究

S e r i a l N o .471J u l y .2008 矿 业 快 报 E X P R E S SI N F O R M A T I O N O FM I N I N GI N D U S T R Y 总第471期 2008年7月第7期 马厂地区铜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方向研究 * 王家楼 (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八一一地质队) 摘 要:概述了马厂地区的成矿地质条件,主要控矿因素和成矿特征,分析认为本区深部矽卡岩型和斑岩型金铜矿找矿前景较好。 关键词:成矿条件;马厂地区;铜金矿 中图分类号:P 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5683(2008)07-0088-03 1 地质背景 马厂地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前陆褶冲带与 张八岭构造带结合部位,是造山过程中重要的构造变形地带,经过多次构造变动,断裂构造非常发育。黄(栗树)-破(凉亭)断裂为一条贯穿区内的区域性深断裂,由其构成张八岭构造带与前陆的边界,且多 次活动,控制燕山期的岩浆活动;近南北向的管店-龙王尖断裂与北东走向的黄破断裂在区域上由北往 南逐渐靠拢,并在马厂地区交汇。两大深断裂控制了区域上岩浆岩的空间分布,是区域内最重要的控岩控矿构造,见图1。 *基金项目:安徽省级地质勘查专项费项目(项目编号2005-47)资助 王家楼(1966年-),男,高级工程师,239000安徽省滁州市 。 图1 马厂地区地质图 1-第四系; 2-白垩系上岩段; 3-奥陶系; 4-寒武系上岩段; 5-寒武系中岩段杨柳岗组; 6-寒武系下岩段黄粟树组; 7-震旦系灯影组; 8-震旦系陡山陀组; 9-震旦系苏家湾组; 10-震旦系周岗组; 11-青白口系西冷岩组; 12-燕山早期石英闪长岩; 13-燕山早期石英正长闪长岩; 14-燕山早期闪长玢岩; 15-燕山早期石英二长岩; 16-矽卡岩; 17-实、推测整合地质界线; 18-实、推测不整合地质界线; 19-实、推测逆断层及编号; 20-性质不明断层及编号; 21-推测断层及编号; 22-产状; 23-铜矿床点 区域内岩浆活动强烈,燕山期岩浆岩沿黄破断裂带(滁-马断裂带)侵入,自南而北出露马厂岩体、滁县岩体、黄道山岩体及屯仓岩体,岩体多呈岩株状北北东向展布。成矿热液在有利构造部位富集,形成一系列沿断裂岩浆岩带展布方向分布的铜金矿床(点),如滁州琅琊山铜金矿床、曾洼金矿、范水洼金矿、马厂东孙家铜金矿床,构成滁(州)-马(厂)铜金矿成矿带,马厂地区位于成矿带南段 [1,2] 。 2 成矿地质条件 2.1 地层 马厂地区主要出露下部盖层震旦系至奥陶系地层。震旦系下统岩性主要为砂岩、粉砂岩、粉砂质千枚岩,上统岩性主要为灰岩夹砂岩、砂质千枚岩。寒武系主要岩性为碳酸盐岩,下部见有炭质页岩、硅质页岩夹石煤层;奥陶系主要岩性为灰岩、大理岩。2.2 构造褶皱构造:基底构造层(张八岭群)褶皱构造为轴向北北东、向南倾伏的开阔平缓背斜构造;盖层褶皱构造表现为北东走向的紧密倒转褶皱束,即复兴 88

金矿资源地质特征概述

金矿资源地质特征概述-----------------------作者:

-----------------------日期:

金矿 一、金矿资源 一、资源状况 根据1989年末的统计资料,我国已发现金矿床(点)共计7148处,其中岩金矿床(点)3734处,砂金矿床(点)3026处,伴(共)生金矿床388处。在已知矿床(点)中,现已探明的金矿床1232个,包括岩金矿床573处,砂金矿床456处,伴(共)生金矿床204处。 据全国矿产储量汇总表统计,1996年末全国金矿保有储量4264.78t,其中:岩金2515.8t,占59%;砂金557.42t,占13.1%;伴(共)生金1191.56t,占27.9%。 建国以来到“八五”期间,全国共探明储量5340.98t。各时期储量增长见表3.18.5。 我国金矿资源主要由岩金、砂金、伴(共)生金组成,以岩金为主,见表3.18.6。 表3.18.5各时期年平均探明储量 t3-18-5.jpg 表3.18.6我国黄金资源结构

t3-18-6.jpg 我国金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根据地质矿产部有关专家预测等10个省的统计金矿资源总量可达 11025t。黎彤、杜春林等金矿专家估计我国金矿潜在储量为15000t,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将我国岩金划分为46个成矿省(区)、70个成矿远景区,预测潜在资源10000t以上;砂金划分为39个成矿远景区,潜在资源920t。 二、地理分布 我国黄金资源在地区分布上是不平衡的,东部地区金矿分布广、类型多。砂金较为集中的地区是东北地区的北东部边缘地带,中国大陆三个巨型深断裂体系控制着岩金矿的总体分布格局,长江中下游有色金属集中区是伴(共)生金的主要产地。详见中国金矿分布图(图3.18.1)及其附表(表3.18.7)。图3.18.1 中国金矿分布图 m3-18- 1.jpg 表3.18.7中国金矿分布图附表

吉林大学-地质学-兴城实习报告1

兴城地质实习报告 第一章绪言 一、实习区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以及自然地理概况 兴城市是辽宁省管辖县级市(由葫芦岛市代管),汉称柳城,明置宁远卫,清改宁远州, 1914 年改称兴城县, 1986 年改为兴城市。它是全国闻名的旅游度假胜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集山、泉、城、海于一体。山是首山,泉是温泉,城是明代古城,海是渤海湾的兴城海滨。 兴城市位于辽宁省西南部,行政建制为县级市,行政区划隶属于辽宁省葫芦岛市,北距葫芦岛市区约20km。葫芦岛市原为锦西县,1989年6月组建为辽宁省辖市(地区级),所辖县级建制包括兴城市、绥中县、建昌县、连山区、龙港区、南票区及杨家杖子经济技术开发区。葫芦岛市辖区地处华北与东北两大经济协作区的交汇地带,东临锦州,北靠朝阳,西连秦皇岛市山海关,南濒渤海辽东湾。在区域地貌上,兴城-葫芦岛地区属于辽西山地黑山丘陵东部边缘的海边丘陵。海拔一般为20~500m,相对高差200~350m。最高点位于兴城市西北青山-笔架山-大虹螺山一带的六股河、烟台河、兴城河和西北河,自西北向东南流动,最终汇入辽东湾。在辽东湾西岸,居辽西走廊中段。东南濒临渤海,西南依六股河与绥中县相邻,西北与建昌县接壤,北与东北毗邻葫芦岛市。地处东经120°06′至120°50′,北纬40°16′至40°50′之间。全市面积2147平方千米,人口61万。 在地貌上,该区属于辽西山地黑山丘陵的东部边缘,发源于兴城市西北青山-----笔架山---大红螺山一代的六股河、烟台河、兴城河和北西河自西北向东南流动,最终汇入辽东湾。区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为松岭山脉延续分布丘陵地带。最高山峰黄顶山海拔701.8m,渤海沿岸为狭长的海滨平原,是沟通关内外的重要通道。实习地区处于北半球暖温带亚温润气候区。这里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8.7℃。一月平均气温-8.8℃,最低气温-24.2℃,七月平均气温24℃,最高气温38.2℃。年平均降水量620mm。三月份平均风速为5.0M/S一月份和本月份平均风速为3.6M/S。全年平均风速为4.2M/S暑期七到九月份,海水温度24°C。 二、实习区的工农业生产和交通情况 兴城市依山傍水,东南沿海为平原,中部多为丘陵,西北部为山区。兴城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境内物产资源丰富。有富饶的土地资源,辽阔的水产资源,丰富的矿产资源,闻名中外的旅游疗养资源。兴城以盛产水果著称,为国家优质果生产基地。兴城有76公里的海岸线,海产品尤为丰富。同时兴城市土地类型多样,土质较好,适于植物生长。主要农作物有高梁、玉米、谷子、水稻等。油作物有大豆、花生,是辽宁省花生重点产地之一。经济作物有棉花、烤烟、麻类等。丘陵地区适宜林果生产,以苹果和白梨为主,被国家农业部定为优质果生产基地。林业资源有松、柏、柞、椴、榆、槐等乔灌木。林地面积80万亩,森林覆盖率29%。 兴城-葫芦岛地区交通发达,设施完备,公路、铁路、海运、空运形成了立体化运输网络。京哈铁路、京哈高速铁路、京哈公路和京哈高速公路以及环渤海公路纵贯全境。沈山线铁路和京哈线斜穿市境东南部,魏塔线铁路横贯境风北部,以兴城市为中心,县乡公路呈放射状通往各乡,海滨建有小坞渔港。吉林大学兴城

第三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特征

第三章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特征 一、区域地质背景 广西融水—罗城地区地处江南古陆(江南地轴)东南缘。北部属于桂北台隆(九万大山穹褶带),南部属桂中台陷(罗城弧形褶断带)。经历了四堡、雪峰、加里东、海西、印支及燕山等构造运动,沉积了元古代、古生代的地层,形成了不同特点的构造,发育四堡期、雪峰期的岩浆岩。桂北台隆内部及周缘断裂活动强烈,形成复杂的弧形褶皱和断裂岩浆岩带,伴随有锡、铜、铅锌等矿化,为锡多金属矿的重要成矿区。 ㈠地层 本区出露地层有元古界~二叠系及第四系。中上元古界为一套浅海、半深海复理石泥沙质夹火山碎屑岩建造,构成结晶基底,分布于北部桂北台隆区。 下古生界主要出露寒武系,为一套复理石、类复理石夹少量碳酸盐,分布于桂北台隆周缘。 上古生界主要分布于本区的南部,出露泥盆系、石炭系和二叠系,以浅海相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建造为主,沉积类型可分为浅水台地相和深水台盆相两种,其中浅水台地相沉积为浅灰色厚层块状灰岩和白云岩,深水台盆相沉积为富含有机质、黄铁矿的黑色碎屑岩、粘土岩及灰岩、硅质岩。 本区的赋矿层位有四堡群、寒武系、泥盆系等,其中四堡群为本区锡多金属矿的重要赋矿层位,九毛~六秀大型锡即产于四堡群中。地层中成矿元素的分布也有一定的规律性,Cu主要富集于丹洲群的碳质页岩和四堡群变质岩中,Sn在泥盆系炭质页岩和寒武系、四堡群中的丰度较高。 1、四堡群

分布于本区北部三防复式岩体和元宝山岩的周缘,分为文通组和鱼西组,与丹洲群一起构成三防复式背斜及元宝山复式背斜的两翼,为区内锡铜多金属矿的重要赋矿层位。其地质特征如下: 文通组(Pt2w):主要为由深灰、绿灰色变质细砂岩、变质粉砂岩、变质泥质粉砂岩、基性熔岩、凝灰岩、科马提岩组成。以夹多层火山岩为特征。 鱼西组(Pt2y):下段为千枚岩、板岩、变质砂岩、变质泥质粉砂岩夹凝灰岩、细碧岩;上段为变质长石石英砂岩、千枚岩。为一套深海环境沉积。 2、丹洲群 分布于三防复式岩体和元宝山复式岩体的周缘,分为白竹组、合桐组和拱洞组。与四堡群一起构成三防及元宝山复式背斜的两翼。亦为本区锡多金属矿的重要赋矿层位。 白竹组(Pt3b):下段:底部为灰、灰绿色变质砾岩、变质含砾砂岩或含砾绿泥石英片岩;下部为变质砂岩夹千枚岩或片岩;上部为千枚岩或片岩。上段:灰-灰绿色钙质片岩、钙质千枚岩夹绢云千枚岩、大理岩。 合桐组(Pt3h):下部为深灰色千枚岩夹变质砂岩、变质粉砂岩;上部为深灰色碳质页岩夹少量千枚岩。 拱洞组(Pt3g):为灰色千枚岩夹变质砂岩、变质粉砂岩,底部为硅质板岩。 3、震旦系 分布于调查评价区南部,出露有长安组、富禄组、黎家坡组、陡山沱组。 长安组(Z1c):下部为灰绿色块状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夹含砾砂岩;下部为灰绿色块状含砾砂泥岩,含砾砂岩、含砾泥岩夹泥岩、砂岩。 富禄组(Z1f):主要岩性为灰、灰绿色岩屑长石石英砂岩、岩屑砂岩、岩屑

辽宁省兴城市地质实习报告

辽宁省兴城市地实习 报告书 学院: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专业:地理科学专业 姓名:代华玉 学号: 1251410007 日期:2011年7月28日

一兴城实习基地区域概况: 1.1:自然地理情况 兴城市地处辽宁省西南,辽东湾西岸,居"辽宁西走廊"中部。东南部濒临渤海,东北倚热河丘陵,毗邻葫芦岛市连山区、龙港区,西南隔六股河与绥中相望,西北同建昌接壤。全市总面积2148平方公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8万亩。全市辖2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总人口56万。兴城为多民族聚居地,有汉满、蒙古、回等17个民族,其中满族人口最多,占全市总人口的52%。 1.2:经济情况 兴城市地处北温带,属亚温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8.7℃,7月份平均湿度25.7℃.兴城海滨海水表层温度7月份20℃,8月份可达23℃.全年气候温和宜人,四季分明,夏天酷暑,冬无奇寒,春暖秋爽,有利于发展旅游疗养事业。 兴城市区位于兴城市境内东北隅。距辽宁省省会沈阳市314公里,离首都北京415公里,距葫芦岛港30公里,,离秦皇岛港120公里。京哈102国道、京沈高速公路横贯市区,交通十分便捷,是华北通往东北的交通。 兴城市依山傍水,东南沿海为平原,中部多为丘陵,西北部为山区。兴城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境内物产资源丰富。有富饶的土地资源,辽阔的水产资源,丰富的矿产资源,闻名中外的旅游疗养资源。兴城以盛产水果著称,为国家优质果生产基地。兴城有76公里的海岸线,海产品尤为丰富。 兴城是辽宁省历史文化名城,兴城古城是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部分,是我国仅存的有完整城墙的四座古城之一。兴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以境内的奇特自然风光及独特的人文景观著称于世,以古城之一。兴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以奇特自然风光及独特的人文景观著称于世,以古城、温泉、首山、海滨和菊花岛五大景区为一体,构成兴城海滨风景名胜区,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首山景区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兴城文物古迹繁多,全市有市级以上重点风景名胜区,首先景区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兴城文物古迹繁多,全市有市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十余处,其中兴城城墙祖氏石坊、鼓楼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3:区域地质背景: 兴城市位于辽宁省西部,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华北地台北部。辽宁又是中、新生代时期中国东部大陆边缘活动带组成部分,,区域地质构造复杂。我国境内的华北地台,其主体位于华北地区,轮廓大致成一三角形。

广西金矿成矿地质特征与找矿远景禤国棉

现代物业?新建设 2013年第12卷第4期现代建设 Modern Construction 引言 近年来,广西省不管是矿产资源冶炼加工企业的数量,还是工业总产值和利税总额,都已经相当可观了。仅以2003年为例,在有色金属行业,整个广西共134家冶炼加工企业,实现总产值104.123亿元,增加值34.482亿元,销售额101.203亿元,利税总额13.782亿元,约占整个工业企业规模的8%。其中,金矿企业产值对整个有色金属行业仅贡献1.5%。由此可见,广西金矿产业在整个矿产行业的占有量还很低,相对于其他矿产来说,金矿对广西的经济增长贡献还很有限,而广西的金矿资源在其贵金属储量中的占比量是较大的。在此背景下,探讨整个广西的金矿探寻、开采前景很有必要。本文先对广西金矿的成矿地质条件进行了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省内找矿前景,得出了一些可靠结论,以期给金矿行业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1 广西金矿的成矿地质特征探讨 传统观点认为金矿矿床成因为岩浆热液,20世纪80年代突破该观点后,研究者们开始意识到矿源层的成矿重要性,对金矿成矿的地质条件提供了新的、有效的参考。下面分四个方面来探讨各类金矿成矿的地质条件。 1.1 时空角度 广西的金矿成矿时期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元古代成矿期、加里东成矿期、海西成矿期、燕山成矿期、喜山成矿期。金矿的成矿发生在沉积层,一般需要经历初始聚集、富集成矿的漫长演变过程,因此该类矿床的时控表现较为复杂。不过广西区内所有金矿成矿都有一个相对重要的时期,以此为出发点,在漫长的成矿期中,可以抓住决定矿产形成的时期,这个时期就是“时控”,即决定矿产形成的主要时期。那么在我区金矿成矿过程中,桂西主要以海西成矿期为主,桂东南和桂东则以燕山成矿期和加里东成矿期为主。分期阐述如下:(1)元古代期。矿化现象较为常见,而有多处含金石英脉型矿点分布于桂北地区,初步分析为雪峰期的产物。(2)加里东期。是桂东地区成矿的重要时期,据不完全数据分析和地质依据,矿床类型主要是含金石英脉型,来自寒武系的岩浆热液。(3)海西期。属于桂西曼矿区重要的成矿时期。矿床类型有微细粒的侵染型和含金方解石脉型,微细粒的金浸染于粉砂岩和炭质白云质灰岩中,而含金方解石脉型金矿来自中石炭统黄龙组的生物碎屑灰岩,属于新类型,由地液溶滤成矿,不过地液主要是受古岩溶的控制。(4)燕山期。属于桂东地区重要的成矿期。由于受燕山期的断裂带影响,金矿主要为蚀变岩型,主要形成于燕山期的重熔花岗岩。另外,资料显示,燕山期是一个重要的内生金矿成矿期,也存在外生金矿的富集,此期生成了很多伴生金矿。(5)喜山期。在所有的成矿期中,喜山期是主要的外生金矿成矿期。 1.2 层控角度 根据已知金矿的资料,在全区已探明的矿床中,受地层的控制和约束,矿体的产出表现出显著的层控特性。其矿区分布也局限在特殊的地层中,受含金地层的控制。赋矿地层时代从寒武系到白垩系均有发现,如表1所示:在金矿成因中,区域质变、热液活动、地下水的溶滤都出现在特定的地层内,显示出金矿成矿物质的分布、成矿过程都具备显著的层控特性。现按主要的不同层控特性阐述如下:(1)寒武系。当前桂东地区的主要金矿层控层位。桂东地区的变质热液形成的含金石英脉型矿产都产于寒武系,且本区的产金丰度值高出其他金矿几十倍。另外,寒武系中还含有炭质,对于硫化物和金的沉淀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从全区范围来讲,桂北、桂东的金矿均与寒武系有很大的成因关系。(2)泥盆系。是本区多数金、 广西金矿成矿地质特征与找矿远景 禤国棉 (广西第四地质队,广西 南宁 530031) 摘 要:文章总体分析了广西的金矿行业发展现状,再从四个角度重点探讨了该区金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在此基础上分桂东、桂东南、桂北、桂西北、桂中五个地区分析了各区的找矿前景,最后给出了一些建议,以期给广西的金矿行业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金矿;成矿地质;分区;找矿 中图分类号: TD164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089(2013)04-0008-02 [作者简介] 禤国棉(1972- ),男,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四地质队金 矿的成矿理论研究。 – 8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