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定置管理

什么是定置管理
什么是定置管理

什么是定置管理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什么是定置管理

定置管理是以生产现场为主要对象,研究分析人、物、场所的状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整理、整顿、改善生产现场条件,促进人、机器、原材料、制度、环境有机结合的一种方法。一、基本原理

定置管理是对物的特定的管理,是其他各项专业管理在生产现场的综合运用和补充企业在生产活动中,研究人、物、场所三者关系的一门科学。它是通过整理,把生产过程中不需要的东西清除掉,不断改善生产现场条件,科学地利用场所,向空间要效益;通过整顿,促进人与物的有效结合,使生产中需要的东西随手可得,向时间要效益,从而实现生产现场管理规范化与科学化。

二、人、物、场所三者之间的关系

1、人与物的关系。在工厂生产活动中,构成生产工序的要素有5个,即原材料、机械、工作者、操作方法、环境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人与物的关系,只有人与物相结合才能进行工作。

⑴、人与物的结合方式。人与物的结合方式有两种,即直接结合与间接结合。直接结合又称有效结合,是指工作者在工作中需要某种物品时能够立即得到,高效率地利用时间。间接结合是指人与物呈分离状态。为使其达到最佳结合,需要通过一定信息媒介或某种活动来完成。

⑵、与物的结合状态。生产活动中,主要是人与物的结合。但是人与物是否有效地结合取决于物的特有状态,即A、B、C三种状态。

A状态是物与人处于有效结合状态,物与人结合立即能进行生产活动。B状态是物与人处于间接结合状态,也称物与人处于寻找状态或物存在一定缺陷,经过某种媒介或某种活动后才能进行有效生产活动的状态; C状态是物与现场生产活动无关,也可说是多余物。2、场所与物的关系。在工厂的生产活动中,人与物的结合状态是生产有效程度的决定因素。但人与物的结合都是在一定的场所里进行的。因此,实现人与物的有效结合,必须处理好场所与物的关系,也就是说场所与物的有效结合是人与物有效结合的基础。从而产生了对象物在场所中的放置科学———"定置"。

⑴、定置。定置与随意放置不同,定置即是对生产现场、人、物进行作业分析和动作研究,使对象物按生产需要、工艺要求而科学地固定在场所的特定位置上,以达到物与场所有效地结合,缩短人取物的时间,消除人的重复动作,促进人与物的有效结合。

⑵、场所的三种状态,即,状态, -状态、"状态。,状态是良好状态。即场所具有良好的工作环境、作业面积、通风设施、恒温设施、光照、噪音、粉尘等符合人的生理状况与生产需要,整个场所达到安全生产的要求。-状态是改善状态。即场所需要不断改善工作环境,场所的布局不尽合理或只满足人的生理要求或只满足生产要求、或两者都未能完全满足。"状态是需要彻底改造状态。即场所需要彻底改造,场所既不能满足生产要求、安全要求又不能满足人的生理要求。

⑶、场所的划分。在生产过程中,根据对象物流运动的规律性,便

于人与物的结合和充分利用场所的原则,科学地确定对象物在场所的位置。

①、固定位置:即场所固定、物品存放位置固定、物品的信息媒介固定。用三固定的技法来实现人、物、场所一体化。此种定置方法适用于对象物在物流运动中进行周期性重复运动,即物品用后回归原地,仍固定在场所某特定位置。

②、自由位置:即是物品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放置,并以完善信息、媒介和信息、处理的方法来实现人与物的结合。这种方法应用于物流系统中不回归、不重复的对象物。可提高场所的利用率。

3、人、物、场所与信息的关系。生产现场中众多的对象物不可能都同人处于直接结合状态,而绝大多数的物同人处于间接结合状态。为实现人与物的有效结合,必须借助于信息媒介的指引、控制与确认。因此,信息媒介的准确可靠程度直接影响人、物、场所的有效结合。信息媒介又分确认信息媒介和引导信息媒介两类,每类信息媒介又各有两种媒介物。

⑴、引导信息媒介物。即是人们通过信息媒介物,被引导到目的场所,如位置台账、平面布置图等。

⑵、确认信息媒介物。人们通过信息媒介物确认出物品和场所。如场所标志、物品名称(代号)等。

三、定置管理的内容

定置管理内容较为复杂,在工厂中可粗略地分为工厂区域定置、生产现场区域定置和可移动物件定置等。

1、工厂区域定置:包括生产区和生活区。生产区包括总厂、分厂(车间)、库房定置。如总厂定置包括分厂、车间界线划分,大件报废物摆放,改造厂房拆除物临时存放,垃圾区、车辆存停等。分厂车间定置包括工段、工位、机器设备、工作台、工具箱、更衣箱等。库房定置包括货架、箱柜、贮存容器等。生活区定置包括道路建设、福利设施、园林修造、环境美化等。

2、现场区域定置:包括毛坏区、半成品区、成品区、返修区、废品区、易燃易爆污染物停放区等。

3、现场中可移动物定置:包括劳动对象物定置(如原材料、半成品、在制品等);工卡、量具的定置(如工具、量具、胎具、容器、工艺文件、图纸等);废弃物的定置(如废品、杂物等)。

四、定置管理的基本程序

1、方法研究。方法研究是定置管理开展程序的起点,它是对生产现场现有加工方法、机器设备情况、工艺流程等全过程进行详细分析研究,确定其方法在技术水平上的先进性,在经济上的合理性,分析是否需要和可能采取更先进的工艺手段及加工方法,进行改造、更新、从而确定工艺路线与搬运路线,使定置管理达到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2、人、物结合状态分析。这是开展定置管理的第二个阶段也是定置管理中最关键的一环。定置管理的原则是提倡-状态,改造.状态,清除"状态,以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目的。

3、物流、信息流分析。这是开展定置管理的第三步。在生产现场中

需要定置的物品无论是毛坯、半成品、成品,还是工装、工具、辅具等都随着生产的进行而按照一定的规律流动着,它们所处的状态也在不断地变化,这种定置物规律的流动与状态变化,称之为物流。随着物流的变化,生产现场也存在着大量的信息,如表示物品存放地点的路标,表示所取之物标签,定置管理中表示定置情况的定置图,表示不同状态物品标牌,为定置摆放物品而划出的特殊区域等,都是生产现场中的信息。

随着生产的进行,这些信息也在不断地运动着、变化着,当加工件由.状态转化为-状态时,信息也伴随着物的流动变化而变化,这就是信息流。通过对物流、信息流的分析,不断掌握加工件的变化规律和信息的连续性并对不符合标准的物流、信息流进行改正。4、定置管理的设计。这是推行定置管理的第四个阶段。首先是定置图的设计,其次是信息的标准化工作。在工厂推行定置管理过程中一般应有工厂定置图、分厂或车间定置图、区域定置图和工具箱定置图等。其中分厂(车间)定置图是最重要的。

设计定置图时应注意:

⑴、对场所、工序、工位、机台等进行定置诊断。根据人—机工程学确定是否符合人的心理、生理需要与满足产品质量的需要,做到最大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最大的操作方便和最小的不愉快,以及切实的安全和防护保障,充分利用空间与时间。

⑵、定置图设计按统一标准。如属于全厂范围内的定置图用,-纸幅,分厂(车间)与大型仓库定置用图,+纸幅,班组定置图用,.纸

幅,机台、工位、工具箱定量图用,/纸幅等。

⑶、设计定置图时应尽量按生产组织划分定置区域。如一个分厂有/个较大的生产工段,即可在定置图上标出/个相应的定置区域。⑷、设计定置图先以设备作为整个定置图的参照物。依次划出加工件定置区、半成品待检区、半成品合格区、产成品待检区、成品合格区、废品区、返修品区、待处理区等。

⑸、定置图完成后可进行信息标准化工作。如合格区域可用绿色标牌表示,返修区域用红色标牌表示,待处理区域用黄色标牌表示,待检区域用蓝色标牌表示,废品区域用白色标牌表示。这些信息符号标志牌的颜色含义即为绿色通(合格)、红色停(返修),黄色缓行(需办理会签或审批手续),蓝色未检查,白色不能用(废品)。

5、定置实施。按照定置的设计具体内容进行定置管理。即对生产现场的材料、机械、操作者、方法进行科学的整理、整顿,将所有的物品定位,按图定置,使人、物、场所三者结合状态达到最佳程度。

6、定置考核。这是定置管理最后一个阶段。为了巩固已取得的成果,发现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定置管理,就得坚持定期检查与考核工作。一个企业的定置管理开展好与坏是以定置率为衡量标准的。定置率的计算公式是:

定置率=实际定置的物品个数(件数)/应该定置的物品个数(件数)* 100%

如检查某分厂的三个定置区域,其中合格区(绿色标牌区)摆放15种零件有1种没定置,待检区(蓝色标牌区)摆放.20种零件有2种没定置,返修区(红色标牌区)摆放3种零件有1种没定置,那么该场所的定置率则是:

定置率=((15 +20+3)-(1+2 +1))/(15+20+3 )*100%=89%

生产现场定置管理制度范本

生产现场定置管理 制度

生产现场定置管理制度 修改记录

1.目的 为规范生产现场产品摆放,保证产品流动顺畅,特制定本规范。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生产部各班组内部及班组和班组间产品的流动。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定置 将物品(设备、材料、工具、生产、办公设施等)设置在适当的固定位置,其目的是谋求物品与人、环境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最佳结合。 3.2 定置管理 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研究生产和工作现场中人与物、人与环境、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对现场中的最佳固定位置进行设计、组织、实施、调整和控制,使其达到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的管理活动。3.3 定置图 从人、机、料、法、环五大因素有机结合的角度出发,在对现场工艺流程以及定置物与人与环境的结合状态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经过对修理、加工、检验、搬运、停放等工序的分析和作业者操作动作的分析,使定置物的位置满足工艺要求和安全生产条件,满足高效工作的环境系统,对定置物的位置用图表示出来。

4.定置管理小组职责 4.1定置管理小组构架 定置管理小组组长:生产部主任 定置管理小组推动干事:技术部工艺人员 定置管理小组组员:生产部各班组班长 监督部门:质管部 4.2定置管理小组职责 定置管理工作隶属生产部生产管理范畴,由生产部具体负责。 定置管理推动小组推动干事会同生产部门做好定置管理规划、设计审核和其它日常管理工作。 生产部各班组长负责本班组定置管理培训、实施,督促检查和巩固提高工作。 监督部门配合生产部定置管理工作推行,并监督。 5.定置管理的原则 5.1定置管理应建立在工艺、工序分析、作业研究和动作分析的基础上; 5.2定置管理目的是实现“有物必定区、有区必挂牌、有牌必定量、定量必定人”; 5.3定置管理要遵循以下原则 5.3.1有利于定置物放置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

仓库定置管理

仓库定置管理精华 1、定置管理的含义 2、人、物、场所三者之间的关系 3、人、物、场所与信息的关系 4、定置管理的内容 5、定置管理的展开程序 6、定置检查与考核 一、定置管理的含义 对于物品的存放,我们通常采用的是“定置管理”,定置管理是根据物流运动的规律性,按照人的生理.心理.效率.安全的需求,科学地确定物品在工作场所的位置,实现人与物的最佳结合的管理方法。 二、人、物、场所三者之间的关系 1、人与物的关系。在工厂生产活动中,构成生产工序的要素有5个,即原材料、机械、工作者、操作方法、环境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人与物的关系,只有人与物相结合才能进行工作。 (1)人与物的结合方式。人与物的结合方式有两种,即直接结合与间接结合。直接结合又称有效结合,是指工作者在工作中需要某种物品时能够立即得到,高效率地利用时间。间接结合是指人与物呈分离状态。为使其达到最佳结合,需要通过一定信息媒介或某种活动来完成。 (2)与物的结合状态。生产活动中,主要是人与物的结合。但是人与物是否有效地结合取决于物的特有状态,即A、B、C三种状态。A状态是物与人处于有效结合状态,物与人结合立即能进行生产活动。B状态是物与人处于间接结合状态,也称物与人处于寻找状态或物存在一定缺陷,经过某种媒介或某种活动

后才能进行有效生产活动的状态;C状态是物与现场生产活动无关,也可说是 多余物。 2、场所与物的关系。在工厂的生产活动中,人与物的结合状态是生产有 效程度的决定因素。但人与物的结合都是在一定的场所里进行的。因此,实现 人与物的有效结合,必须处理好场所与物的关系,也就是说场所与物的有效结 合是人与物有效结合的基础。从而产生了对象物在场所中的放置科学——“定置”。 (1)定置。定置与随意放置不同,定置即是对生产现场、人、物进行作业分析和动作研究,使对象物按生产需要、工艺要求而科学地固定在场所的特定 位置上,以达到物与场所有效地结合,缩短人取物的时间,消除人的重复动作,促进人与物的有效结合。 (2)场所的三种状态,即,状态, -状态、"状态。状态是良好状态。即 场所具有良好的工作环境、作业面积、通风设施、恒温设施、光照、噪音、粉 尘等符合人的生理状况与生产需要,整个场所达到安全生产的要求。-状态是改 善状态。即场所需要不断改善工作环境,场所的布局不尽合理或只满足人的生 理要求或只满足生产要求、或两者都未能完全满足。"状态是需要彻底改造状态。即场所需要彻底改造,场所既不能满足生产要求、安全要求又不能满足人的生 理要求。 (3)场所的划分。在生产过程中,根据对象物流运动的规律性,便于人与物的结合和充分利用场所的原则,科学地确定对象物在场所的位置。 ①固定位置。即场所固定、物品存放位置固定、物品的标识固定,即“三 固定“。这种“三固定“方法适用于那些在物流系统中周期性地回归原地,在 下一生产活动中重复使用的物品。主要指那些作为加工手段的物品,如治具、 量具、工艺装备、搬运工具、设备附件等物品。这些物品一般可多次使用于生 产过程,周期往复运动。对这一类物品实施的“三固定“方法,主要是固定存 放位置,使用后要回复到原来的固定存放点,便于下次寻找。这种“固定“, 可以使人的行为习惯固定,从而提高人的工作效率。 ②自由位置。即相对地固定一个存放物品的区域,非绝对的存放位置。具 体存放位置,是根据当时生产情况及一定规则决定。与上一种方式相比,物品 存放有一定自由度,故称自由位置。这种方法适用物流系统中那些不回归、不 重复使用的物品。如原材料、毛坯、零部件、半成品。这些物品的特点是按照

定置管理规范

天地(唐山)矿业科技有限公司6S管理制度 定置管理规范(试行) 文件编号:TDKY-SG2012-5 一、目的 为了使6S管理活动的长期有效和深入进行,实现文明办公、安全生产,通过对公司内所有区域和物品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的科学划分与放置,实现科学化、标准化和制度化管理,特制定本规范。 二、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各部门的定置管理。 三、术语和定义 定置:将物品(设备、材料、工具、生产及办公设施等)设置在适当的固定位置。其目的是谋求物品与人、环境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最佳结合。 定置管理: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研究生产和工作现场中人与物、人与环境、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对现场中的最佳固定位置进行设计、组织、实施和控制,使其达到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的管理活动。 定置图:从人、机、料、法、环五大因素有机结合的角度出发,在对现场工艺流程以及定置物与人与环境的结合状态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修理、加工、检验、搬运、停放等工序的分析和作业者操作动作的分析,使定置物的位置满足工艺要求和安全生产条件,满足高效工作环境系统,对定置物的位置用图表示出来。 四、定置管理规范内容

(一)定置原则 1.定置要符合工艺要求,经过设计、调整生产现场的人、物、信息处于最佳状态,以满足工艺流程的需要,有利于定置物放置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 2.定置要以安全为前提,做到操作安全,物放稳妥、防护得力、道路畅通、消防方便,符合环境保护和劳动保护规定标准。 3.定置要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减轻操作者劳动强度,提高场地利用率。 4.定置要贯彻节约的原则,要因地制宜,利用现有条件,少花钱、多办事,实现“有物必定区、有区必挂牌、有牌必定量、定量必定人”的目的,便于进行颜色管理和目视管理。 (二)生产现场的定置管理规范 1.基本要求 (1)生产现场所有物品实行定置管理责任制,要做到“定位、定容、定量”,实际分类管理并建立相应的检查考核办法。 (2)物品摆放要优化定位,与生产、工作无关的物品,一律不得摆放在生产、工作场所。 (3)有完整规范的定置线、标牌、标签、标志。 (4)车间定置图应将对应的设备、通道、各类功能区、工具柜、垃圾箱、废料箱、工装架、清洁用具、看板等按方位将区域位置标出,包括区域名称、负责人等。 2.区域的定置要求 (1)车间应有车间区域定置总图、区域(班组)定置图、转件区定置图、

定置管理精华版

2011年3月1日 目录 1、定置管理的含义 2、人、物、场所三者之间的关系 3、人、物、场所与信息的关系 4、定置管理的内容 5、定置管理的展开程序 6、定置检查与考核

一、定置管理的含义 对于物品的存放,我们通常采用的是“定置管理”,定置管理是根据物流运动的规律性,按照人的生理.心理.效率.安全的需求,科学地确定物品在工作场所的位置,实现人与物的最佳结合的管理方法。 二、人、物、场所三者之间的关系 1、人与物的关系。在工厂生产活动中,构成生产工序的要素有5个,即原材料、机械、工作者、操作方法、环境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人与物的关系,只有人与物相结合才能进行工作。 (1)人与物的结合方式。人与物的结合方式有两种,即直接结合与间接结合。直接结合又称有效结合,是指工作者在工作中需要某种物品时能够立即得到,高效率地利用时间。间接结合是指人与物呈分离状态。为使其达到最佳结合,需要通过一定信息媒介或某种活动来完成。 (2)与物的结合状态。生产活动中,主要是人与物的结合。但是人与物是否有效地结合取决于物的特有状态,即A、B、C三种状态。A状态是物与人处于有效结合状态,物与人结合立即能进行生产活动。B状态是物与人处于间接结合状态,也称物与人处于寻找状态或物存在一定缺陷,经过某种媒介或某种活动后才能进行有效生产活动的状态;C状态是物与现场生产活动无关,也可说是多余物。 2、场所与物的关系。在工厂的生产活动中,人与物的结合状态是生产有效程度的决定因素。但人与物的结合都是在一定的场所里进行的。因此,实现人与物的有效结合,必须处理好场所与物的关系,也就是说场所与物的有效结合是人与物有效结合的基础。从而产生了对象物在场所中的放置科学——“定置”。 (1)定置。定置与随意放置不同,定置即是对生产现场、人、物进行作业分析和动作研究,使对象物按生产需要、工艺要求而科学地固定在场所的特定位置上,以达到物与场所有效地结合,缩短人取物的时间,消除人的重复动作,促进人与物的有效结合。 (2)场所的三种状态,即,状态,-状态、"状态。状态是良好状态。即场所具有良好的工作环境、作业面积、通风设施、恒温设施、光照、噪音、粉尘等符合人的生理状况与生产需要,整个场所达到安全生产的要求。-状态是改善状态。即场所需要不断改善工作环境,场所的布局不尽合理或只满足人的生理要求或只满足生产要求、或两者都未能完全满足。"状态是需要彻底改造状态。即场所需要彻底改造,场所既不能满足生产要求、安全要求又不能满足人的生理要求。 (3)场所的划分。在生产过程中,根据对象物流运动的规律性,便于人与物的结合和充分利用场所的原则,科学地确定对象物在场所的位置。 ①固定位置。即场所固定、物品存放位置固定、物品的标识固定,即“三固定“。这种“三固定“方法适用于那些在物流系统中周期性地回归原地,在下一

(完整版)定置管理实施细则

定置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提高全员工作效率,促进安全生产,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物质消耗,促进生产现场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促进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配合公司定置管理工作的开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定置管理主要包括生产单位定置管理和职能部门定置管理两大类。 第三条开展定置管理应在不影响合理的工艺流程和工艺规定条件下,符合环境保护、劳动保护原则,充分考虑安全因素,同时要因地、因厂制宜,尽量少花钱多办事 第二章组织、培训 第四条公司定置管理工作由公司办公室统一领导,对全公司定置管理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全面组织。公司定置管理的日常工作由各职能部门负责,主要负责定置管理的规划制定、信息沟通、组织培训、检查考核、综合协调等项工作。 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分管专业,做好定置管理的指导、服务、督促等项工作。具体职责为:生产车间主要负责:设备、备件定置管理、安全特别定置管理、生产岗位工位器具定置管理;质检主要负责质量控制点特别定置管理、实验室器具定置管理;保管负责辅料库房、料场定置管理等;各办公室负责各自办公室定置管理。 各生产单位是定置管理的主体区域,要成立定置管理推行小组,设立专、兼职定置管理员,在车间主任直接领导下,组织和全面实施本单位车间的定置管理工作。 第五条定置管理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定置管理的概念和作用;定置管理的基本原理;定置管理的程序与技法;定置管理的标准及其应用;定置管理的实施要求等公司主要培训各单位的定置管理管理人员;各单位的定置管理骨干、基层员工培训由单位自行组织。 各单位要积极进行定置管理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各层领导、广大员工充分认识推行定置管理的意义和作用,增强参与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以积极的态度搞好定置管理工作。同时,要做好思想工作,注意解决在推行定置管理中出现的各种模糊认识。 第六条做好实施定置的物质准备。主要是整修厂房、地面、增加工位器具和建立定置管理信息系统的各种原材料的准备工作。要坚持勤俭节约的原则,量力而行,既要考虑需要,也要考虑可能。

办公室定置管理

一、基础整理、整顿 1、办公桌整理、整顿标准 (a)椅子无人座时,将椅子推进桌子内; (b)桌面:桌面清洁,下班时无文件及其它物品乱放桌面原有物品不使用状态 下要及时归位 (C)桌牌:悬挂在办公桌屏风正前方(朝向办公室门的方向) 桌牌内容为:职务与姓名 (d)日历:放置在照片d位置 (e)水杯:放置在e位置 (f)笔筒:放置在f位置 (g)电脑:放置在屏风中间,保持电脑表面干净整洁 (h)文件:放置在h处 (i)电话:放置在I位置 (j)抽屉:抽屉上需要张贴抽屉标签

2、办公室物品定置线标准: 一、办公桌上面(全部使用黄色胶带) 1、显示器定置定置材料:黄色不干胶定置位置:底座前面直角处定置线规格:方形底座:125px*25px不干胶(定置2角) 圆底座:75px*1cm不干胶(定置8条),线间距要一致,可根据底盘大小自行控制。

2、茶杯、笔筒定置定置材料:黄色不干胶+红色干胶字(成品)定置位置:屏风靠近透明名利处 定置规格:笔筒与茶杯中间距离为250px 3、其他物品(日历、文件架) 定置材料:黄色不干胶 定置位置:日历定置与茶杯、笔筒同一条直线,文件架定置于电脑的另一侧。 定置线规格:100px*25px不干胶(定置4角)

4、花盆定置材料:黄色不干胶定置位置:显示器两侧定置线规格:75px*25px宽,不干胶(定置6条) 二、办公桌下面 1、文件柜与电脑主机托盘 定置材料:红色不干胶 定置位置:桌子下面左侧,电脑主机托盘 靠文件柜摆放。定置线规格:150px*37.5px不干胶(定置2角) 文件柜:定置角间距42CM 主机架:定置角间距28CM 定置角距屏风:51CM

定置管理的含义

定置管理的含义 定置管理起源于日本,由日本青木能率(工业工程)研究所的艾明生产创导者青木龟男先生始创。他从50年代开始,根据日本企业生产现场管理实践,经过潜心钻研,提出了定置管理这一新的概念,后来、又由日本企业管理专家清水千里先生在应用的基础上,发展了定置管理,把定置管理总结和提炼成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并于1982年出版了《定置管理入门》一书。以后,这一科学方法在日本许多公司得到推广应用,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定置管理是对生产现场中的人、物、场所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地分析研究,使之达到最佳结合状态的一门科学管理方法,它以物在场所的科学定置为前提,以完整的信息系统为媒介,以实现人和物的有效结合为目的,通过对生产现场的整理、整顿,把生产中不需要的物品清除掉,把需要的物品放在规定位置上,使其随手可得,促进生产现场管理文明化、科学化,达到高效生产、优质生产、安全生产。 定置管理中的“定置”不是一般意义上字面理解的“把物品固定地放置”,它的特定含义是:根据生产活动的目的,考虑生产活动的效率,质量等制约条件和物品自身的特殊的要求(如时间,质量,数量,流程等),划分出适当的放置场所,确定物品在场所中的放置状态,作为生产活动主体人与物品联系的信息媒介,从而有利于人,物的结合,有效地进行生产活动。对物品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的科学放置,称为现场物品的“定置”。 定置管理是“5S‘活动的一顶基本内容,是'5S’活动的深入和发展。 定置管理的内容 工业企业定置管理的基本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 ·全系统定置管理,包括生产制造子系统、经营子系统和行政后勤子系统等的定置管理。·区域定置管理,是按工艺流程把生产现场划分为若干定置区域,讨论每一区域中的人、机、物、法、环、测实行定置管理。区域定置是系统定置的最小单元。 ·职能部门定置管理。 ·生产要素定置管理,包括: ——设备定置,包括设备易损件定置、保养与检查定置、运行情况定置、模具定置。——棋具定置,包括模具生产周期、消耗量、储备定额、套数等实行定置。 ——材料定置。 ——人员定置,等等。 ·仓库定置管理 ·特别定置管理,是指在生产制造过程中,把影响质量、安全问题的薄弱环节,切实实行人定置、物定置、时间定置。其内容有质量控制点定置管理、安全定置管理等。 开展定置管理的步骤 开展定置管理应按照以下六个步骤进行: (一)进行工艺研究 工艺研究是定置管理开展程序的起点,它是对生产现场现有的加工方法、机器设备、工艺流程进行详细研究,确定工艺在技术水平上的先进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分析是否需要和可能用更先进的工艺手段及加工方法,从而确定生产现场产品制造的工艺路线和搬运路线。工艺研究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6S定置规范图

公司办公场所6S定置规范 为规范公司办公场所物品摆放,实现办公场所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给员工创造清新、整齐、舒心、安全的办公环境,便于统一管理。现对办公室设施、物品摆放定置如下: 一、办公用品摆放要求 1.办公桌、办公椅摆放要求 办公桌靠墙一侧离墙面间隔25cm。办公桌摆放必需在一条水平直线上,不可有歪斜、错落等现象。工作使用办公椅时需轻拉轻推,人员离开时,办公椅必需推入办公桌内。办公桌上的显示器、电话等物品需放在制定的位置

装运部班组长办公室布置示意图 检修部班长办公室布置示意图

2.文件柜按照平面示意图摆放于墙体指定一侧,文件柜必须统一摆放,内置的文件资料不可有歪斜、错落现象。除重要物品文件柜外,其他文件柜做到钥匙入孔。 3.垃圾桶摆放要求 每张桌子配备一个垃圾桶,垃圾桶放置于办公桌下制定位置,每日垃圾由员工自行处理。 4.窗台、文件柜、办公桌除规定物品外下方不可摆放其他任何物品。 5.更衣柜摆放要求 更衣柜按照平面示意图摆放于墙体指定一侧,衣柜上柜用于放置内业资料、安全帽等且摆放整齐,右侧柜上方挂上衣,下方放置洗漱用具。左侧抽屉由下至上,一至三层放置t恤、上衣,四至六层放置工作服裤子,七至十层放置手套、帽子、杂物等。要求每层衣帽叠放整齐,严禁将衣物挂于椅背、桌上。

T 外套、棉衣等 偏十屉更衣柜使用布置示意图

四门更衣柜使用布置示意图 6.鞋柜摆放及要求 鞋柜按照平面示意图摆放于办公室指定位置,每两人共用一个鞋柜。鞋柜上层摆放两人拖鞋,中层摆放两人休闲鞋, 底层摆放两人工作鞋。要求摆放整齐,严禁将工作鞋放于桌

定置管理制度(正式)

修理班定置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落实班组建设工作会义精神,通过开展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等活动,对生产现场、工作间、库房、休息间、办公室、工具箱、文件柜及特别物品的定置,实现文明生产,达到科学化、标准化和制度化. 1、本制度适用于望花供电分公司配电修理班各办公室、休息室、生产现场的定置管理. 2.定置管理组织机构 组长:马金权 副组长:李文武、钱英、马全洪 成员:王健、王培树、李涛、王秋林、苏长俊、尹洪东 3、组织机构职责 负责组织本班组定置管理的设计、组织、实施、调整,保证本班组定置管理工作的顺利完成; 4.定置管理的原则 4.1现场定置管理要符合工艺要求,经过设计、调整生产现场的人、物、信息处于最佳状态,以满足工艺流程的需要; 4.2现场定置管理要以安全为前提,做到操作安全,物放稳妥、防护得力、道路畅通、消防方便; 4.3符合环境保护和劳动保护规定标准; 4.4定置管理要贯彻节约的原则,要因地制宜,利用现有条件。 4.5定置管理的动态原则:定置物及场所要随着生产现场的变化而变动。不能生般硬套。 5.定置管理的基本要求 5.1划清定置管理范围,实行定置管理责任制; 5.2物品摆放优化定位; 5.3与生产、工作无关的物品,一律不得摆放在生产、工作场所; 5.4制定室内物品平面定置图; 5.5物品要有完整规范的标签、标志。

6.定置管理的内容 6.1生产现场的区域定置管理 6.2按施工工艺流程对生产场所的划分进行定置,确定本区域各种设备、工器具的位置和存放区; 6.3对区域的设备、工具、仪器、仪表等实行规范定置,达到标准化; 7.1设备检修定置管理 6.5周转工具、材料要按区定置摆放,以保证施工现场整洁,道路畅通; 6.2.2线路施工作业要实行特别定置,设安全防护标志,按照设备运行方式,设置安全围栏,明确带电和不带电设备,防止误登、误进、误触、误动。 6.2.3安全用具定置管理:绝缘杆、接地线、绝缘手套、绝缘胶靴等号位相符;消防用具、安全绳、安全帽、安全标示牌、验电器等定置定位,方便使用。试验不合格的安全用具要及时处理,不可混放。 6.3工作间的定置管理 5.4班组工具、材料间定置管理 5.4.1库房内或露天储存的物品,均按物品类别存库,分区定置,按物资的品种、规格、型号性能,因素等区别存放,做到齐、方、正、直,保证安全,领取方便,帐、卡、物相符; 5.4.2事故备品配件,要进行特别定置,不得与一般物资混放,并有明显的区别标志; 5.4.3 5.4.4易燃、易爆、有毒物品要进行特别定置; 5.4.5库房内通道畅通,温度适宜、清洁整齐、禁放与生产经营无关的物品。 5.5工具柜(架)、仪器柜与资料柜的定置管理 5.5.1工具柜内物品要按上轻下重、精密粗糙分开、取用方便、存放安全、互不影响的原则定置; 5.5.2工具柜内只允许存放工具、量具等与生产经营有关的物品; 5.5.6物品定置后,要依次编号,排列有序,号码与定置表标注相符。定置图、表贴在工具柜门背后,(若是玻璃门柜贴放在左上方); 5.5.7工具柜及资料柜要经常保持清洁、有序、方便取用查找的状态; 5.5.8更衣柜内定置摆放衣、帽、鞋、等个人用具及生活用具,要保持清洁、卫生,严禁存放其它物品。 5.6办公室定置管理

生产现场定置管理制度

生产现场定置管理制度 文件编号SW/WI-Q640-J03 版次编号C/0 受控状态受控发布日期2015年3月30日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分发部门 修改记录 序号修改单号修改摘要修改人修改日期

1.目的 为规范生产现场产品摆放,保证产品流动顺畅,特制定本规范。 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生产部各班组内部及班组和班组间产品的流动。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定置 将物品(设备、材料、工具、生产、办公设施等)设置在适当的固定位置,其目的是谋求物品与人、环境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最佳结合。 3.2 定置管理 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研究生产和工作现场中人与物、人与环境、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对现场中的最佳固定位置进行设计、组织、实施、调整和控制,使其达到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的管理活动。 3.3 定置图 从人、机、料、法、环五大因素有机结合的角度出发,在对现场工艺流程以及定置物与人与环境的结合状态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修理、加工、检验、搬运、停放等工序的分析和作业者操作动作的分析,使定置物的位置满足工艺要求和安全生产条件,满足高效工作的环境系统,对定置物的位置用图表示出来。 4.定置管理小组职责 4.1定置管理小组构架 定置管理小组组长:生产部主任 定置管理小组推动干事:技术部工艺人员 定置管理小组组员:生产部各班组班长 监督部门:质管部 4.2定置管理小组职责 定置管理工作隶属生产部生产管理范畴,由生产部具体负责。 定置管理推动小组推动干事会同生产部门做好定置管理规划、设计审核和其他日常管理工作。 生产部各班组长负责本班组定置管理培训、实施,督促检查和巩固提高工作。

生产现场定置管理规定审批稿

生产现场定置管理规定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生产现场定置管理制度 修改记录

1.目的 为规范生产现场产品摆放,保证产品流动顺畅,特制定本规范。 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生产部各班组内部及班组和班组间产品的流动。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定置 将物品(设备、材料、工具、生产、办公设施等)设置在适当的固定位置,其目的是谋求物品与人、环境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最佳结合。 定置管理 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研究生产和工作现场中人与物、人与环境、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对现场中的最佳固定位置进行设计、组织、实施、调整和控制,使其达到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的管理活动。 定置图 从人、机、料、法、环五大因素有机结合的角度出发,在对现场工艺流程以及定置物与人与环境的结合状态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修理、加工、检验、搬运、停放等工序的分析和作业者操作动作的分析,使定置物的位置满足工艺要求和安全生产条件,满足高效工作的环境系统,对定置物的位置用图表示出来。 4.定置管理小组职责 定置管理小组构架 定置管理小组组长:生产部主任 定置管理小组推动干事:技术部工艺人员 定置管理小组组员:生产部各班组班长 监督部门:质管部 定置管理小组职责 定置管理工作隶属生产部生产管理范畴,由生产部具体负责。

定置管理推动小组推动干事会同生产部门做好定置管理规划、设计审核和其他日常管理工作。 生产部各班组长负责本班组定置管理培训、实施,督促检查和巩固提高工作。 监督部门配合生产部定置管理工作推行,并监督。 5.定置管理的原则 定置管理应建立在工艺、工序分析、作业研究和动作分析的基础上; 定置管理目的是实现“有物必定区、有区必挂牌、有牌必定量、定量必定人”; 定置管理要遵循以下原则 有利于定置物放置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 有利于提高生产、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有利于提高场地利用率; 有利于减轻劳动强度; 有利于生产场所的安全,保证通道顺畅; 便于进行颜色管理和目视化管理。 6.定置管理内容 各班组产品摆放区域示意图、周转箱及主要产品摆放高度示意图。 各班组在划定的区域内摆放产品,不能摆放在区域之外,区域标识线无破损,临时存放的产品,需用明确的标识。 各班组产品的摆放高度不能超过,含托盘或手推车的时不能超过。 周转箱的摆放高度不能超过6层、,距离暖气片≧10cm。 班组内部的周转箱、托盘摆放方向要尽量保持一致。 各班组除了仪表仪器、工装、周转箱及生产需要的工具等能进车间,其他一律不准进入生产车间,比如水杯、饮料瓶、纸箱、零食等。 设备表面干净、状态清晰、责任人明确、上方禁止放置物品,长时间不用必须断电。仪器仪表表面干净、校验标识清晰、上方禁止放置物品,长时间不用必须断电。 用电工具长时间不用必须断电,例如电烙铁、热风枪等。 清洁工具集中放置在指定位置、摆放整齐。

办公室定置管理

办公室定置管理 、基础整理、整顿 1、办公桌整理、整顿标准 (a)椅子无人座时,将椅子推进桌子内; (b)桌面:桌面清洁,下班时无文件及其它物品乱放桌面原有物品不使用状态 下要及时归位 (C)桌牌:悬挂在办公桌屏风正前方(朝向办公室门的方向) 桌牌内容为:职务与姓名 (d)日历:放置在照片d位置 (e)水杯:放置在e位置 (f)笔筒:放置在f位置 (g)电脑:放置在屏风中间,保持电脑表面干净整洁 (h)文件:放置在h处 (i)电话:放置在I位置 (j)抽屉:抽屉上需要张贴抽屉标签

2、办公室物品定置线标准: 一、办公桌上面(全部使用黄色胶带) 1、显示器定置定置材料:黄色不干胶定置位置:底座前面直角处定置线规格:方形底座: 125px*25px 不干胶(定置2角) 圆底座:75px*1cm 不干胶(定置8条),线间距要一致,可根据底盘大小自行控制。

2、茶杯、笔筒定置定置材料:黄色不干胶+红色干胶字(成品)定置位置: 屏风靠近透明名利处 定置规格:笔筒与茶杯中间距离为250px 3、其他物品(日历、文件架) 定置材料:黄色不干胶 定置位置:日历定置与茶杯、笔筒同一条直线,文件架定置于电脑的另一侧。 定置线规格:100px*25px不干胶(定置4角)

4、花盆定置材料:黄色不干胶定置位置:显示器两侧定置线规格: 75px*25px 宽, 不干胶(定置6条) 、、办公桌下面 1、文件柜与电脑主机托盘 定置材料:红色不干胶 定置位置:桌子下面左侧,电脑主机托盘 靠文件柜摆放。定置线规格:150px*37.5px 不干胶(定置2角) 文件柜:定置角间距42CM 主机架:定置角间距28CM 定置角距屏风: 51CM

集团定置管理

定置管理 一、定置管理的含义 定置管理起源于日本,由日本青木能率(工业工程)研究所的艾明生产创导者青木龟男先生始创。他从50年代开始,根据日本企业生产现场管理实践,经过潜心钻研,提出了定置管理这一新的概念,后来、又由日本企业管理专家清水千里先生在应用的基础上,发展了定置管理,把定置管理总结和提炼成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并于1982年出版了《定置管理入门》一书。以后,这一科学方法在日本许多公司得到推广应用,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定置管理是对生产现场中的人、物、场所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地分析研究,使之达到最佳结合状态的一门科学管理方法,它以物在场所的科学定置为前提,以完整的信息系统为媒介,以实现人和物的有效结合为目的,通过对生产现场的整理、整顿,把生产中不需要的物品清除掉,把需要的物品放在规定位置上,使其随手可得,促进生产现场管理文明化、科学化,达到高效生产、优质生产、安全生产。定置管理是“5S"活动的一顶基本内容,是"5S"活动的深入和发展。 二、开展定置管理的步骤

开展定置管理应按照以下六个步骤进行: (一)进行工艺研究 工艺研究是定置管理开展程序的起点,它是对生产现场现有的加工方法、机器设备、工艺流程进行详细研究,确定工艺在技术水平上的先进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分析是否需要和可能用更先进的工艺手段及加工方法,从而确定生产现场产品制造的工艺路线和搬运路线。工艺研究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包括以下三个步骤:1.对现场进行调查,详细记录现行方法 通过查阅资料、现场观察,对现行方法进行详细记录,是为工艺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所以,要求记录详尽准确。由于现代工业生产工序繁多,操作复杂,如用文字记录现行方法和工艺流程,势必显得冗长繁琐。在调查过程中可运用工业工程中的一些标准符号和图表来记录,则可一目了然。 2.分析记录的事实,寻找存在的问题 对经过调查记录下来的事实,运用工业工程中的方法研究和时间研究的方法,对现有的工艺流程及搬运路线等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改进方向。 3.拟定改进方案

现场定置管理办法

公司现场定置管理办法 1 目的 规范公司生产现场的物品放置位置,处理好人与物、人与场所、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清理与生产现场无关的物品,把生产现场所需要的物品放在规定的位置,为全面实施“6S管理”活动奠定基础。 2 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现场的定置管理。 3 术语 3.1现场:指生产现场、加工(操作)间、库房和办公室、休息室、会议室等直接从事生产或服务的活动场所。 3.2“6S”管理:指对生产现场各生产要素(主要是物的要素)所处状态不断进行整理、整顿、清洁、清扫、提高素养及安全的活动。 3.2.1整理:把现场要与不要的物进行分开,开展全面清理。及时清除C类物品、如废品、垃圾等。及时处理报废设备、闲置设备和长期堆放的原料、材料。 3.2.2整顿:把需要之物定置、定量。做到区域、图、牌、物一致,物品定置科学有序,不允许混放和无限量、无限期摆(堆)放。 3.2.3清扫:把工作现场打扫干净,对异常设备进行修理,使之处于完好状态。清扫工作要制度化、经常化。 3.2.4安全:清除事故隐患,排除险情,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生产正常进行。

3.2.5清洁:认真维护现场,用制度使现场处于不断完善与最佳状态。 3.2.6素养:经常性宣传教育,使职工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和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的习惯。 3.3定置管理:是以现场的人、物、场所结合状态为研究对象,以物在场所的科学定置为前提,以完善的信息系统为媒介,以实现人和物的有效结合,提高生产工作效率和安全管理水平为目的,促进现场管理科学化、规范化、量值化和文明化的一门管理科学,它是“6S 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前3S管理活动的具体承接。 3.4区域定置:是指对生产现场进行若干区域划分和科学定置,使现场有明确的物品存放区域。 3.5定置图:是以工艺平面图为基础,反映现场人、物、场所之间相互关系,是现场与各类生产活动相关物品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定位图。 3.6特别定置管理:是对生产过程中影响安全、质量问题的环节,实行定置、 定位、定时、定规的严格管理。 3.7定置率:是指生产(工作)现场中,必须定置的物品已经实行定置的程度,它是衡量定置管理的量化指标。 4 职责 4.1综合办公室是定置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现场物品、消防器材、厂容、办公楼、环境净化美化的定置管理;负责定置管理办法的

什么是定置管理

什么是定置管理 定置管理是以生产现场为主要对象,研究分析人、物、场所的状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整理、整顿、改善生产现场条件,促进人、机器、原材料、制度、环境有机结合的一种方法。 一、基本原理 定置管理是对物的特定的管理,是其他各项专业管理在生产现场的综合运用和补充企业在生产活动中,研究人、物、场所三者关系的一门科学。它是通过整理,把生产过程中不需要的东西清除掉,不断改善生产现场条件,科学地利用场所,向空间要效益;通过整顿,促进人与物的有效结合,使生产中需要的东西随手可得,向时间要效益,从而实现生产现场管理规范化与科学化。 二、人、物、场所三者之间的关系 1、人与物的关系。在工厂生产活动中,构成生产工序的要素有5个,即原材料、机械、工作者、操作方法、环境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人与物的关系,只有人与物相结合才能进行工作。 ⑴、人与物的结合方式。人与物的结合方式有两种,即直接结合与间接结合。直接结合又称有效结合,是指工作者在工作中需要某种物品时能够立即得到,高效率地利用时间。间接结合是指人与物呈分离状态。为使其达到最佳结合,需要通过一定信息媒介或某种活动来完成。 ⑵、与物的结合状态。生产活动中,主要是人与物的结合。但是人与物是否有效地结合取决于物的特有状态,即A、B、C三种状态。A状态是物与人处于有效结合状态,物与人结合立即能进行生产活动。B状

态是物与人处于间接结合状态,也称物与人处于寻找状态或物存在一定缺陷,经过某种媒介或某种活动后才能进行有效生产活动的状态;C状态是物与现场生产活动无关,也可说是多余物。 2、场所与物的关系。在工厂的生产活动中,人与物的结合状态是生产有效程度的决定因素。但人与物的结合都是在一定的场所里进行的。因此,实现人与物的有效结合,必须处理好场所与物的关系,也就是说场所与物的有效结合是人与物有效结合的基础。从而产生了对象物在场所中的放置科学———"定置"。 ⑴、定置。定置与随意放置不同,定置即是对生产现场、人、物进行作业分析和动作研究,使对象物按生产需要、工艺要求而科学地固定在场所的特定位置上,以达到物与场所有效地结合,缩短人取物的时间,消除人的重复动作,促进人与物的有效结合。 ⑵、场所的三种状态,即,状态, -状态、"状态。,状态是良好状态。即场所具有良好的工作环境、作业面积、通风设施、恒温设施、光照、噪音、粉尘等符合人的生理状况与生产需要,整个场所达到安全生产的要求。-状态是改善状态。即场所需要不断改善工作环境,场所的布局不尽合理或只满足人的生理要求或只满足生产要求、或两者都未能完全满足。"状态是需要彻底改造状态。即场所需要彻底改造,场所既不能满足生产要求、安全要求又不能满足人的生理要求。 ⑶、场所的划分。在生产过程中,根据对象物流运动的规律性,便于人与物的结合和充分利用场所的原则,科学地确定对象物在场所的位置。 ①、固定位置:即场所固定、物品存放位置固定、物品的信息媒介固

车间维修设备定置管理

东风雪铁龙网点维修车间设备定置管理 前言: 定置管理是对物的特定的管理,是其他各项专业管理在生产现场的综合运用和补充企业在生产活动中,研究人、物、场所三者关系的一门科学。它是通过整理,把生产过程中不需要的东西清除掉,不断改善生产现场条件,科学地利用场所,向空间要效益;通过整顿,促进人与物的有效结合,使生产中需要的东西随手可得,向时间要效益,从而实现生产现场管理规范化与科学化。 (一)设备状态要求 (1)设备外观应整洁、规范。 (2)设备附件、护拦、护罩、台板应齐全、完好、紧固可靠。 (3)线路、管路走向合理、捆扎规范。 (4)设备铭牌齐全、清晰。 (5)不能工作的设备应挂牌警示。 (6)不该放置在设备上(内)的物品严禁出现在设备上(内)。 (二)对操作者的要求(三好四会) 管好设备:操作者应管好自己使用的设备,未经领导同意不准他人使用。 用好设备: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超负荷使用设备。 修好设备:设备操作工人要配合维修工修理好设备,及时排除故障,按计划交修设备。 会使用:掌握操作技能,正确使用设备。 会维护:按时加油、下班清扫设备,保持设备内外清洁、完好。 会检查:熟悉日常点检内容,完成好日常点检工作。 会判断故障:熟悉设备性能结构,能及时鉴别设备的正常与异常,及时汇报异常情况,协同设备维修工排除故障。 (三)设备定置管理要求 (1)设备定制要求 ①设备使用现场应合理划分区位。 ②利用定置示意图指导日常设备定置管理活动;定置示意图应简明、规范、经济实用,公示于合适位置。 ③可画长久存留线的场所应画线界定区位。 ④对于易混淆功能的区位,可用标牌(简单、明显、美观)标明其名称。 ⑤设备及辅件按区位分类集中就位,摆放齐整、美观、稳定,并做好维护保养工作。 ⑥区位整洁规范,区内没有无用物品或与本区无关的物品。 ⑦设备及辅件不应放置在安全通道上。 (2)工具、量具要求 ①工具、量具应分类存放在工具箱、架内。 ②量具应存放在量具盒内。 ③精密工具、量具应单独放置,防止磕碰。

定置管理基础知识

定置管理基础知识 编制: 审核: 批准: 生效日期: 受控标识处: 分发号: 发布日期:2012年6月28日实施日期:2012年6月28日 目录 1、定置管理的含义

2、人、物、场所三者之间的关系 3、人、物、场所与信息的关系 4、定置管理的内容 5、定置管理的展开程序 6、定置检查与考核 1.0 定置管理的含义 对于物品的存放,我们通常采用的是“定置管理”,定置管理是根据物流运动的规律性,按照人的生理.心理.效率.安全的需求,科学地确定物品在工作场所的位置,实现人与物的最佳结合的管理方法。 2.0 人、物、场所三者之间的关系 2.1人与物的关系。

在工厂生产活动中,构成生产工序的要素有5个,即原材料、机械、工作者、操作方法、环境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人与物的关系,只有人与物相结合才能进行工作。 (1)人与物的结合方式。人与物的结合方式有两种,即直接结合与间接结合。直接结合又称有效结合,是指工作者在工作中需要某种物品时能够立即得到,高效率地利用时间。间接结合是指人与物呈分离状态。为使其达到最佳结合,需要通过一定信息媒介或某种活动来完成。 (2)与物的结合状态。生产活动中,主要是人与物的结合。但是人与物是否有效地结合取决于物的特有状态,即A、B、C三种状态。 A状态是物与人处于有效结合状态,物与人结合立即能进行生产活动; B状态是物与人处于间接结合状态,也称物与人处于寻找状态或物存在一定缺陷,经过某种媒介或某种活动后才能进行有效生产活动的状态; C状态是物与现场生产活动无关,也可说是多余物。 2.2场所与物的关系。 在工厂的生产活动中,人与物的结合状态是生产有效程度的决定因素。但人与物的结合都是在一定的场所里进行的。因此,实现人与物的有效结合,必须处理好场所与物的关系,也就是说场所与物的有效结合是人与物有效结合的基础。从而产生了对象物在场所中的放置科学——“定置”。 (1)定置。定置与随意放置不同,定置即是对生产现场、人、物进行作业分析和动作研究,使对象物按生产需要、工艺要求而科学地固定在场所的特定位置上,以达到物与场所有效地结合,缩短人取物的时间,消除人的重复动作,促进人与物的有效结合。 (2)场所的三种状态,即,状态, -状态、"状态。 状态是良好状态。即场所具有良好的工作环境、作业面积、通风设施、恒温设施、光照、噪音、粉尘等符合人的生理状况与生产需要,整个场所达到安全生产的要求。 -状态是改善状态。即场所需要不断改善工作环境,场所的布局不尽合理或只满足人的生理要求或只满足生产要求、或两者都未能完全满足。 "状态是需要彻底改造状态。即场所需要彻底改造,场所既不能满足生产要求、安全要求又不能满足人的生理要求。 (3)场所的划分。在生产过程中,根据对象物流运动的规律性,便于人与物的结合和充分利用场所的原则,科学地确定对象物在场所的位置。 ①固定位置。即场所固定、物品存放位置固定、物品的标识固定,即“三固定“。这种“三固定“方法适用于那些在物流系统中周期性地回归原地,在下一生产活动中重复使用的物品。主要指那些作为加工手段的物品,如治具、量具、工艺装备、搬运工具、设备附件等物品。这些物品一般可多次使用于生产过程,周期往复运动。对这一类物品实施的“三固定“方法,主要是固定存放位置,使用后要回复到原来的固定存放点,便于下次寻找。这种“固定“,可以使人的行为习惯固定,从而提高人的工作效率。 ②自由位置。即相对地固定一个存放物品的区域,非绝对的存放位置。具体存放位置,是根据当时生产情况及一定规则决定。与上一种方式相比,物品存放有一定自由度,故称自由位置。这种方法适用物流系统中那些不回归、不重复使用的物品。如原材料、毛坯、零部件、半成品。这些物品的特点是按照工艺流程不停地从上一工序向下一工序流动,一直到最后出厂。所以,对每个物品来说,在某一工序加工后,一般不再回归到原来的场所。 自由位置的定置标志可采用可移动的牌架、可更换的插牌标识,对不同物品加以区分。不同位置的划分也可采用可移动的线条边界支架加以分割,表示位置的暂时固定。

定置管理定置管理是以生产现场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分析人物场所的状

定置管理-定置管理是以生产现场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分析人、物、场 所的状 定置管理法。定置管理是以生产现场为主要研究对象。 研究分析人。物。场所的状况及其联系。并通过整理。整顿。改善生产现场条件。促进人。机器。原材料。制度。环境有机结合的一种方法。 含义。定置管理是以生产现场为主要研究对象。 研究分析人。物。场所的状况及其联系。并通过整理。整顿。改善生产现场条件。促进人。机器。原材料。制度。

环境有机结合的一种方法。 定置管理的基本原理。定置管理是对物的特定管理。 是其他各项专业管理在生产现场的综合运用和补充。是企业在生产活动中研究人。物。场所三者关系的一门科学。通过整理。把生产过程中不需要的东西清除掉。不断改善生产现场条件。科学地利用场所。向空间要效益;通过整顿。促进人与物的有效结合。使生产中需要的东西垂手可得。向时间要效益。定置管理从而实现生产现场管理规范化与科学化。 人与物的关系。在工厂生产活动中。定置管理构成生产工序的要素有5个。 即原材料。机械。工作者。操作方法。环境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人与物的关系。只有人与物有机结合才能进行工作。人与物的结合方式人与物的结合方式有两种。即直接结合与间接结合。直接结合又称有效结合。是指工作者在

工作中需要某种物品时能够立即得到。高效率地利用时间;间接结合是指人与物呈分离状态。为使其达到最佳结合。需要通过一定信息媒介或某种活动来完成。人与物的结合状态生产活动中主要是人与物的结合。 但是人与物是否有效地结合取决于物的特定状态。人和物的结合状态有三种:第一种状态是物与人处于有效结合状态。物与人结合立即能进行生产活动;第二种状态是物与人处于间接结合状态。也称物与人处于寻找状态。或物存在一定缺陷。经过某种媒介或某种活动后才能进行有效生产活动的状态;第三种状态是物与现场生产活动无关。也可说是多余物。 场所与物的关系。在工厂的生产活动中。人与物的结合状态是生产有效程度的决定因素。 但人与物的结合都是在一定的场所里进行的。因此。实现人与物的有效结合。必须处理好场所与物的关系。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