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实验课思考题

力学实验课思考题
力学实验课思考题

1.激光多普勒测速与PIV的区别

LDA(LDV)激光非接触测量。想得到全场结构,只能用LDA得到统计后的流场平均结构或其他统计量。PIV可以获得流场的瞬时结构,经过大量采样,也可以获得统计量。但是PIV测量结果的误差和略大。LDA在以下方面不可替代:1. 对精度要求极高。通常应用在计量领域。2. 追求很高的采样频率。3. 注重统计量而不注重瞬时量。4. 对空间分辨率要求极高。LDA的空间分辨率可以达到0.1mm以下,PIV空间分辨率往往比LDA大1个数量级。5. 希望升级后可测量雾化或气固两相流。LDA可以升级至PDA(PDPA),而PDA在测量雾化和气固两相流时的作用,PIV无论如何不可替代。

2.PIV和LIF的区别

全场测速技术的分类:从速度测量的原理来划分,各种非接触式全场测速技术可分为两大类:(1)依赖时间、位移转换的直接测速方法,即通过测量一定时间间隔内流体体元的位移,根据定义直接计算速度;(2)利用多谱勒效应的间接测量方法,即通过测量流体体元运动引起的光波频率等变化,间接获得速度.另外,按表征流体体元所用的示踪物质不同,可分为粒子示踪和分子示踪技术.

目前应用最广的平面速度场测量技术是粒子成像测速(PIV). PIV采用粒子示踪,通过测量两个相邻时间图像中粒子的位移(时间间隔已知)来进行速度测量(因此PIV属于第一类全场测速方法).对于高速流动来说,为了满足跟随性要求,示踪粒子要非常小,这导致粒子的散射光可能太弱以至于难以为一般PIV系统中的检测镜头所正常检测到.另外,垂直于片光的速度分量可能破坏FIV图像之间的相关性.这是因为第1幅图像中某个粒子由于向外的运动在第2幅图像中离开了片光,这个问题在强三维流场中不可避免会遇到.当然,人们已经找到了解决的办法—立体图像/全息PIV系统,以及其它三维技术.全息PIV系统可以提供真正意义上全场测量,但是立体镜和全息照相等PIV扩展技术使得测量系统和数据处理变得相当复杂.还有一个问题,如果要获得流场的平均速度分布,就要采集和处理大量的PIV图像.尽管现代计算机性能大为提高,这也是一项很费时的工作,而且其所需存储的大量的数据往往会超出计算机的存储能力.

分子示踪技术中,激光诱导荧光(laser induced fluorescence, LIF)测速技术比较具有代表性。LIF测速技术工作原理有基于位移一时间关系和多普勒效应两种,其中基于多普勒效应的LIF受到了更多的重视,正如文献中所描述:“这种激光诱导荧光全场测速技术是一种分子吸收线频移与荧光辐射线强度变化相结合的综合处理方法.当用窄带激光照射运动的流体时,由于多普勒效应使流体中的分子吸收线发生多普勒频移,从而引起分子吸收激光效率的改变,这一效应反映在荧光辐射中就是辐射线的强度发生变化.因此,分子吸收线的多普勒频移量可通过探测其宽带荧光辐射的强度变化来获得.”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测量流体流动速度,还可以进行压力、密度和温度测量,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这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主要限制是分子吸收线和激光光谱的匹配问题.一般在气流场的研究中用吸收线在可见光谱范围的分子(或原子),只有某些种类物质能够满足这一要求,如碘、钠等.而在大尺度开放流场测量中,这些示踪物质的添加会受到各种各样的条件限制(如毒性、腐蚀性、环境污染等).另外,这种方法速度分辨率较低,不适合于低速测量.

3.PIV和LIF的区别

PIV实验过程:激光器产生的光束经柱面镜散射后变成光片,平行照射流场内部的一个平面、位于该平面上的示踪粒子反射的光线经光学镜头聚焦后通过成像阵列形成图像,对图像分析得出该平面上的流速分布。

LIF过程不是一个散射过程,是一个波长的吸收和转化过程。照射激光激发分子发出更长波长的光,发射荧光强度比散射强度强。与普通荧光分析方法不同,LIF的激发光源采用激光,灵敏度较高、检测效果好。

4.LIF

让一束激光通过检测区域,调节激光波长,当激光光子的能量(与激光的波长相关)等于检测区域某种组分分子的某两个特定能级之间的能量之差时,该分子会吸收光子能量跃迁至高能态。

处于高能态的分子不稳定,在一定时间内它会从高能态返回到基态。在此过程中,分子会通过自发辐射释放能量发光而产生荧光,这就是激光诱导荧光。

实际应用中,从荧光的分布,可以探测粒子的种类;从荧光的强弱,可得知杜子的浓度以及温度;利用其空间分辨性还可以测量粒子的浓度场、温度场。

5.阴影法和纹影法区别

阴影法与纹影法相比,有着明显的差别:原理上,纹影法是利用刀口遮挡偏离焦点位置的光线,而阴影法是利用火焰体对光线的汇聚和发散作用;物理意义上,纹影图像反映的是被测流场折射率的一阶导数,而阴影图像反映的是被测流场折射率的二阶导数;成像的角度,纹影成像的物平面确定在阴影效果最小的位置,理论上可以认为图像是唯一的,而具有光线汇聚或发散效果的位置很多,在被测对象的前端和后端的不同位置都可以获得,图像不是唯一的。

水力学实验-参考答案

水力学实验1-参考答案 水力学实验 参考答案 静水压强实验 1.同一静止液体内的测压管水头线是根什么线?测压管水头指z?p,即静水力学实验仪显示的测压管液面至基准面的垂直高度。测压管水头线指测压管液面的连线。实验直接观察可知,同一静止液面内的测压管水头线是一根水平线。 2.当pB?0时,试根据记录数据,确定水箱内的真空区域。 pB?0,相应容器的真空区域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过测压管2液面作一水平面,由等压面原理知,相对测压管2及水箱内的水体而言,该水平面为等压面,均为大气压强,故该平面以上由密封的水、气所占区域,均为真空区域。 (2)同理,过箱顶小不杯的液面作一水平面,测压管4中,该平面以上的水体亦为真空区域。 (3)在测压管5中,自水面向下深度某一段水柱亦为真空区域。这段高度与测压管2液面低于水箱液面的高度相等,亦与测压管4液面高于小水杯液面高度相等。 3.若再备一根直尺,试采用另外最简便的方法测定?0。 最简单的方法,是用直尺分别测量水箱内通大气情况下,管5油水界面至水面和油水界面至油面的垂直高度h和h0,由

式?whw??0h0 ,从而求得?0。 4.如测压管太细,对于测压管液面的读数将有何影响? 设被测液体为水,测压管太细,测压管液面因毛细现象而升高,造成测量误差,毛细高度由下式计算 h?4?cos? d? 式中,?为表面张力系数;?为液体容量;d为测压管的内径;h 为毛细升高。常温的水, ??0.073Nm,??0.0098Nm3。水与玻璃的浸润角?很小,可以认为cos??1.0。于是有 h?29.d (h、d均以mm计) 一般来说,当玻璃测压管的内径大于10mm时,毛细影响可略而不计。另外,当水质不洁时,?减小,毛细高度亦较净水小;当采用 有机下班玻璃作测压管时,浸润角?较大,其h较普通玻璃管小。 如果用同一根测压管测量液体相对压差值,则毛细现象无任何影响。因为测量高、低压强时均有毛细现象,但在计算压差时,互相抵消了。 5.过C点作一水平面,相对管1、2、5及水箱中液体而言,这个水平面是不是等压面?哪一部分液体是同一等压面? 不全是等压面,它仅相对管1、2及水箱中的液体而言,这个水 平面才是等压面。因为只有全部具有下列5个条件的平面才是等压面:(1)重力液体;(2)静止;(3)连通;(4)连通介质为同一均质液体;(5)同一水平面。而管5与水箱之间不符合条件(4),相对管5

工程流体力学及水力学实验报告及分析讨论

工程流体力学及水力学实验报告及分析讨论

工程流体力学及水力学实验报告及分析讨论 实验一流体静力学实验 验原理 重力作用下不可压缩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 (1.1) 中: z被测点在基准面的相对位置高度; p被测点的静水压强,用相对压强表示,以下同; p0水箱中液面的表面压强; γ液体容重; h被测点的液体深度。 对装有水油(图1.2及图1.3)U型测管,应用等压面可得油的比重S0有下列关系: (1.2) 此可用仪器(不用另外尺)直接测得S0。 验分析与讨论 同一静止液体内的测管水头线是根什么线? 测压管水头指,即静水力学实验仪显示的测管液面至基准面的垂直高度。测头线指测压管液面的连线。实验直接观察可知,同一静止液面的测压管水头线是一根。 当P B<0时,试根据记录数据,确定水箱内的真空区域。 ,相应容器的真空区域包括以下三部分:

)过测压管2液面作一水平面,由等压面原理知,相对测压管2及水箱内的水体而言,面为等压面,均为大气压强,故该平面以上由密封的水、气所占的空间区域,均为真。 )同理,过箱顶小水杯的液面作一水平面,测压管4中,该平面以上的水体亦为真空区)在测压管5中,自水面向下深度某一段水柱亦为真空区。这段高度与测压管2液面低液面的高度相等,亦与测压管4液面高于小水杯液面高度相等。 若再备一根直尺,试采用另外最简便的方法测定γ0。 最简单的方法,是用直尺分别测量水箱内通大气情况下,管5油水界面至水面和油 至油面的垂直高度h和h0,由式,从而求得γ0。 如测压管太细,对测压管液面的读数将有何影响? 设被测液体为水,测压管太细,测压管液面因毛细现象而升高,造成测量误差,毛由下式计算 中,为表面张力系数;为液体的容量;d为测压管的内径;h为毛细升高。常温(t=20℃,=7.28dyn/mm,=0.98dyn/mm。水与玻璃的浸润角很小,可认为cosθ=1.0。于是有 单位为mm) 一般来说,当玻璃测压管的内径大于10mm时,毛细影响可略而不计。另外,当水质,减小,毛细高度亦较净水小;当采用有机玻璃作测压管时,浸润角较大,其h较普管小。 如果用同一根测压管测量液体相对压差值,则毛细现象无任何影响。因为测量高、时均有毛细现象,但在计算压差时,互相抵消了。 过C点作一水平面,相对管1、2、5及水箱中液体而言,这个水平面是不是等压面?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大纲(精)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L263009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分数: 5 学时数:80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应修基础课程:《材料力学》、《理论力学》 一、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技术平台课程中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结构力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备将工程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抽象为相应的力学模型并运用相应的力学计算公式进行求解的基本能力,具备解决工程实践中相应的结构力学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具备运用常用工程力学计算机软件进行工程力学分析、计算的基本能力。 二、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在学习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等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平面杆系结构分析计算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各类结构的受力性能,为学习有关专业课程以及进行结构设计和科学研究打好力学基础,培养结构分析与计算等方面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 1、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结构力学的任务,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及常见杆件结构的分类; (2)熟练掌握结构计算简图的概念和确定结构计算简图的原则; (3)熟练掌握杆件结构的支座分类和结点分类; (4)理解荷载的分类。 2、教学内容 (1)结构力学研究对象和任务 (2)Δ结构计算简图 (3)Δ结构分类 (4)荷载分类 第二章体系几何组成分析 1、教学基本要求 (1)理解几何不变体系、几何可变体系、瞬变体系和刚片、约束、自由度等概念; (2)熟练掌握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的几何组成规则; (3)应用规则分析常见体系的几何组成; (4)理解结构的几何特性与静力特性的关系。

2、教学内容 (1)几何组成分析目的 (2)*运动自由度概念 (3)Δ几何不变体系简单组成规则 (4)Δ几何组成分析示例 (5)静定结构和超静定结构 第三章静定结构内力分析 1、教学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截面内力计算和内力图的形状特征; (2)熟练掌握绘制弯矩图的叠加法; (3)应用截面法求解静定结构,绘制其内力图; (4)理解桁架的受力特点及按几何组成分类。应用结点法和截面法及其联合应用,会计算简单桁架、联合桁架即复杂桁架。 (5)熟练掌握三铰拱的反力和内力计算。了解三铰拱的内力图绘制的步骤。理解三铰拱合理拱轴的形状及其特征; (6)理解静定结构受力分析方法,静定结构的一般性质,各种结构形式的受力特点。 2、教学内容 (1)Δ静定梁 (2)Δ*静定钢架 (3)*三铰拱 (4)Δ静定桁架和静定组合结构 (5)静定结构基本性质和受力特点 第四章虚功原理和结构位移计算 1、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温度改变、支座移动引起的位移计算; (2)理解变形体虚功原理和互等定理; (3)理解实功、虚功、广义力、广义位移的概念; (4)熟练掌握荷载产生的位移计算; (4)应用图乘法求位移。 2、教学内容

结构力学实验归纳.doc

结构力学 桁架结构受力性能实验报告 学号:1153377 姓名:周璇 专业:土木工程 实验时间:2016年05月04日周三,中午12:30-13:30 实验指导教师:陈涛 理论课任课教师:陈涛

一、实验目的 (1)参加并完成规定的实验项目内容,理解和掌握结构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通过 实践掌握试件的设计、实验结果整理的方法。 (2)进行静定、超静定结构受力的测定和影响线的绘制。 二、结构实验 (一)空间桁架受力性能概述 桁架在受结点荷载时,两边支座处产生反力,桁架中各杆件产生轴力,如图1.1为在抛物线桁架结点分别加载时结构示意图。用Q235钢材,桁架跨度6?260=1560mm,最大高度260mm。杆件之间为铰接相连。杆件直径为8mm。 图1.1 (二)实验装置 图1.2为框架结构侧向受力实验采用的加载装置,25kg挂钩和25kg砝码。采用单结点集中力加载,由砝码、挂钩施加拉力,应变片测算待测杆件应变。结构尺寸如图1.2所示。 图1.2 (三)加载方式 简单多次加载,将挂钩和砝码依次施加在各个结点,待应变片返回数据稳定后,进行采集。采集结束后卸下重物,等待应变片数值降回初始值后再向下一节点施加荷载,重复采集操作。 (四)量测内容 需要量测桁架待测杆件的应变值在前后四对桁架杆布置单向应变片,具体布置位置如图 1.2 所示,即加粗杆件上黏贴应变片。 三、实验原理 对桁架上的5个位置分别施加相同荷载,记录不同条件下各杆件的应变值。 由公式 2 4 F A E d A σ σε π ? ?= ? = ? ? ?= ?

可以得到 24 d E F πε = 其中: F ——杆件轴力 E ——Q235钢弹性模量 d ——杆件直径 ε ——杆件应变值 σ ——杆件应力 A ——杆件横截面积 因而可以求得各杆件轴力,进而得到不同杆件的轴力影响线。 四、实验步骤 (1)将载荷挂在加载位置1,待应变片返回数据稳定后,采集相应应变数据。 (2)待应变片数值降回初始值后,重复(1)中操作,将荷载分别挂在加载位置2,3,4,5,分别采集记录各自对应的各杆件应变数据。 五、实验结果与整理 表2.1 实验原始数据 将对应位置杆件应变值取平均值,得到所示一榀桁架四根杆件的应变值如表2.2所示。 利用公式 24 d E F πε = 其中,8d mm = ,Q235钢弹性模量5210E MPa =? 经过计算可以得到不同加载位置下桁架不同杆件的轴力值,如表2.3所示。

水力学实验报告思考题答案(供参考)

水力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流体静力学实验 实验二不可压缩流体恒定流能量方程(伯诺利方程)实验 实验三不可压缩流体恒定流动量定律实验 实验四毕托管测速实验 实验五雷诺实验 实验六文丘里流量计实验 实验七沿程水头损失实验 实验八局部阻力实验 实验一流体静力学实验 实验原理 在重力作用下不可压缩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 或 (1.1) 式中:z被测点在基准面的相对位置高度; p被测点的静水压强,用相对压强表示,以下同; p0水箱中液面的表面压强; γ液体容重; h被测点的液体深度。 另对装有水油(图1.2及图1.3)U型测管,应用等压面可得油的比重S0有下列关系: (1.2) 据此可用仪器(不用另外尺)直接测得S0。 实验分析与讨论

1.同一静止液体内的测管水头线是根什么线? 测压管水头指,即静水力学实验仪显示的测管液面至基准面的垂直高度。测压管水头线指测压管液面的连线。实验直接观察可知,同一静止液面的测压管水头线是一根水平线。 2.当P B<0时,试根据记录数据,确定水箱内的真空区域。 ,相应容器的真空区域包括以下三部分: (1)过测压管2液面作一水平面,由等压面原理知,相对测压管2及水箱内的水体而言,该水平面为等压面,均为大气压强,故该平面以上由密封的水、气所占的空间区域,均为真空区域。 (2)同理,过箱顶小水杯的液面作一水平面,测压管4中,该平面以上的水体亦为真空区域。 (3)在测压管5中,自水面向下深度某一段水柱亦为真空区。这段高度与测压管2液面低于水箱液面的高度相等,亦与测压管4液面高于小水杯液面高度相等。 3.若再备一根直尺,试采用另外最简便的方法测定γ0。 最简单的方法,是用直尺分别测量水箱内通大气情况下,管5油水界面至水面和油水界面至油面的垂直高度h和h0,由式,从而求得γ0。 4.如测压管太细,对测压管液面的读数将有何影响? 设被测液体为水,测压管太细,测压管液面因毛细现象而升高,造成测量误差,毛细高度由下式计算 式中,为表面张力系数;为液体的容量;d为测压管的内径;h为毛细升高。常温(t=20℃)的水,=7.28dyn/mm,=0.98dyn/mm。水与玻璃的浸润角很小,可认为cosθ=1.0。于是有 (h、d单位为mm)

结构力学实验指导书

结构力学实验指导书(土木、力学等专业) 上海大学力学系 2009 - 3

实验一刚架(桁架)多点应力应变测量 一、实验目的 直观地了解钢架、桁架、多杆系、超静定、装配应力模拟等系统的实际工作状况,掌握实验应力分析的方法,提高工程应用的能力,并能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实施实验,从而达到掌握力学实验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操作方法,提高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装置及介绍 1.刚架(桁架)多功能组合试验台(拱式和三角式,见图1-1)。 2.DH3818静态电阻应变仪、GGD-B载荷显示器、计算机(参见图1-2)。 3.电阻应变计安装用材料及工具。 本实验装置“刚架(桁架)多功能组合试验台”(拱式和三角式),设计成钢架和桁架二者可转换的结构,使学生通过实验能直观地了解这二种结构的差别和受力状态的不同。利用本实验装置可以进行包括钢架静态应力分析系统、桁架静应力分析系统、不同支撑的钢架(桁架)应力分析系统、多杆系应力分析系统、超静定系统、装配应力模拟系统等多个力学实验的项目。数据处理部分采用国内先进的计算机多点自动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此实验装置能根据学生的教学需要将各种实验内容分成几个相互独立的实验,也可将其组合成多种受力状态的综合性实验。

(a) 拱式刚架(b) 三角式刚架 图1-1 刚架(桁架)多功能组合试验装置 图1-2 多功能组合测试系统 (a) (b) (c) ( (b) (b)(c) 图1-3 刚架(桁架)的正视图上部(a)、节点局部(b)和侧视图(c)

三、实验原理 刚架及桁架是工程上最常见的结构之一,刚架及桁架模拟实验装置的结构形式如图1-15-3(a)所示,其节点局部如图1-15-3(b)所示,调节螺栓可以实现刚架和桁架结构的转换。刚架(桁架)的侧视图如图1-15-3(c)所示,调节下部的螺栓可以改变刚架(桁架)的支撑条件,同时侧面结构还具有超静定系统、装配应力模拟等实验功能。 四、实验方法及步骤 1.确定试验方案:根据需要确定要做的试验内容,进行刚架或桁架结构的组合,并设置边界条件。2.选择并确定需要测量的位置,测量尺寸和角度。 3.按照电阻应变计的粘贴工艺将电阻应变计安装在被测点上,选取合适的桥路组合。 4.连接并调试电阻应变仪:打开DH3818静态测试系统控制软件,软件的操作界面如图1-15-4所示,系统自动由“手动控制”状态切换到“自动控制”;查找机箱:选择合适的串行口COM1或COM2。5.平衡操作:输入自定义文件名,单击“平衡”按钮。若需要显示平衡结果,点击“显示平衡结果”选框;若存在不平衡点,在“未平衡测点数”下拉式列表框中显示不平衡点,找出不平衡原因。 6.进行参数设置(具体操作见仪器使用说明书),参数设置的弹出框如图1-15-5所示;选择采样方式:单次采样或定时采样。 7.打开GGD-B载荷显示器,调零;转动手柄等差加载,应变仪记录实验数据。 8.整理试验数据,并与有限元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误差原因。 图1-4 DH3818静态测试系统软件的操作界面

结构力学 上机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一 平面刚架内力计算程序APF 实验目的:(1)分析构件刚度与外界温度对结构位移的影响,如各杆刚度改变对内力分布的影响、温度因数对内力分布的影响。 (2)观察并分析刚架在静力荷载及温度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规律,包括刚度的变化,结构形式的改变,荷载的作用位置变化等因素对内力及变形的影响。对结构静力分析的矩阵位移法的计算机应用有直观的了解 (3)掌握杆系结构计算的《结构力学求解器》的使用方法。通过实验加深对静定、超静定结构特性的认识。 实验设计1: 计算图示刚架当梁柱刚度12I I 分别为15、11、15、1 10时结构的内力和位移,由此分析当刚架在水平荷 载作用下横梁的水平位移与刚架梁柱 比(1 2I I )之间的关系。(计算时忽略轴向变形)。 数据文件: (1)变量定义,EI1=1,EI2=0.2(1,5,10) 结点,1,0,0 结点,2,0,4 结点,3,6,4 结点,4,6,0 单元,1,2,1,1,1,1,1,1 单元,2,3,1,1,1,1,1,1 单元,3,4,1,1,1,1,1,1 结点支承,1,6,0,0,0,0 结点支承,4,6,0,0,0,0 结点荷载,2,1,100,0 单元材料性质,1,1,-1,EI1,0,0,-1 单元材料性质,2,2,-1,EI2,0,0,-1 单元材料性质,3,3,-1,EI1,0,0,-1 (2)变量定义,EI1=5(1,0.2,0.1),EI2=1 结点,1,0,0 结点,2,0,4 结点,3,6,4 结点,4,6,0 单元,1,2,1,1,1,1,1,1 单元,2,3,1,1,1,1,1,1 单元,3,4,1,1,1,1,1,1 结点支承,1,6,0,0,0,0 结点支承,4,6,0,0,0,0 结点荷载,2,1,100,0 单元材料性质,1,1,-1,EI1,0,0,-1 单元材料性质,2,2,-1,EI2,0,0,-1 单元材料性质,3,3,-1,EI1,0,0,-1 主要计算结果: 位移:

流体力学实验-参考答案

流体力学实验思考题 参考答案 流体力学实验室 静水压强实验

1.同一静止液体内的测压管水头线是根什么线? 测压管水头指p z +,即静水力学实验仪显示的测压管液面至基准面的垂直高度。测压管水头线指测压管液面的连线。实验直接观察可知,同一静止液面内的测压管水头线是一根水平线。 2.当0?B p 时,试根据记录数据,确定水箱内的真空区域。 0?B p ,相应容器的真空区域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过测压管2液面作一水平面,由等压面原理知,相对测压管2及水箱内的水体而言,该水平面为等压面,均为大气压强,故该平面以上由密封的水、气所占区域,均为真空区域。 (2)同理,过箱顶小不杯的液面作一水平面,测压管4中,该平面以上的水体亦为真空区域。 (3)在测压管5中,自水面向下深度某一段水柱亦为真空区域。这段高度与测压管2液面低于水箱液面的高度相等,亦与测压管4液面高于小水杯液面高度相等。 3.若再备一根直尺,试采用另外最简便的方法测定0γ。 最简单的方法,是用直尺分别测量水箱内通大气情况下,管5油水界面至水面和油水界面至油面的垂直高度h 和0h ,由式00h h w w γγ= ,从而求得0γ。 4.如测压管太细,对于测压管液面的读数将有何影响? 设被测液体为水,测压管太细,测压管液面因毛细现象而升高,造成测量误差,毛细高度由下式计算 γ θσd h cos 4= 式中,σ为表面张力系数;γ为液体容量;d 为测压管的内径;h 为毛细升高。常温的水,m N 073.0=σ,30098.0m N =γ。水与玻璃的浸润角θ很小,可以认为0.1cos =θ。于是有 d h 7.29= (h 、d 均以mm 计) 一般来说,当玻璃测压管的内径大于10mm 时,毛细影响可略而不计。另外,当水质不洁时,σ减小,毛细高度亦较净水小;当采用有机下班玻璃作测压管时,浸润角θ较大,其h 较普通玻璃管小。 如果用同一根测压管测量液体相对压差值,则毛细现象无任何影响。因为测量高、低压强时均有毛细现象,但在计算压差时,互相抵消了。 5.过C 点作一水平面,相对管1、2、5及水箱中液体而言,这个水平面是不是等压面?哪一部分液体是同一等压面? 不全是等压面,它仅相对管1、2及水箱中的液体而言,这个水平面才是等压面。因为只有全部具有下列5个条件的平面才是等压面:(1)重力液体;(2)静止;(3)连通;(4)连通介质为同一均质液体;(5)同一水平面。而管5与水箱之间不符合条件(4),相对管5

工程流体力学及水力学实验报告(实验总结)

工程流体力学及水力学实验报告实验分析与讨论 1.同一静止液体内的测管水头线是根什么线? 测压管水头指,即静水力学实验仪显示的测管液面至基准面的垂直高度。测压管水头线指测 压管液面的连线。实验直接观察可知,同一静止液面的测压管水头线是一根水平线。 2.当P B <0时,试根据记录数据,确定水箱内的真空区域。 ,相应容器的真空区域包括以下三部分: (1)过测压管2液面作一水平面,由等压面原理知,相对测压管2及水箱内的水体而言,该水平面为等压面,均为大气压强,故该平面以上由密封的水、气所占的空间区域,均为真空区域。 (2)同理,过箱顶小水杯的液面作一水平面,测压管4中,该平面以上的水体亦为真空区域。 (3)在测压管5中,自水面向下深度某一段水柱亦为真空区。这段高度与测压管2液面低于水箱液面的高度相等,亦与测压管4液面高于小水杯液面高度相等。 3.若再备一根直尺,试采用另外最简便的方法测定γ 。 最简单的方法,是用直尺分别测量水箱内通大气情况下,管5油水界面至水面和油水界面至油面的垂 直高度h和h 0,由式,从而求得γ 。 4.如测压管太细,对测压管液面的读数将有何影响? 设被测液体为水,测压管太细,测压管液面因毛细现象而升高,造成测量误差,毛细高度由下式计算 式中,为表面张力系数;为液体的容量;d为测压管的内径;h为毛细升高。常温(t=20℃)的水,=7.28dyn/mm, =0.98dyn/mm。水与玻璃的浸润角很小,可认为cosθ=1.0。于是有(h、d单位为mm) 一般来说,当玻璃测压管的内径大于10mm时,毛细影响可略而不计。另外,当水质不洁时,减小,毛细高度亦较净水小;当采用有机玻璃作测压管时,浸润角较大,其h较普通玻璃管小。 如果用同一根测压管测量液体相对压差值,则毛细现象无任何影响。因为测量高、低压强时均有毛细现象,但在计算压差时,互相抵消了。 5.过C点作一水平面,相对管1、2、5及水箱中液体而言,这个水平面是不是等压面?哪一部分液体是同一等压面? 不全是等压面,它仅相对管1、2及水箱中的液体而言,这个水平面才是等压面。因为只有全部具备下列5个条件的平面才是等压面:(1)重力液体;(2)静止;(3)连通;(4)连通介质为同一均质液体;(5)同一水平面。而管5与水箱之间不符合条件(4),因此,相对管5和水箱中的液体而言,该水平面不是等压面。 6.用图1.1装置能演示变液位下的恒定流实验吗? 关闭各通气阀门,开启底阀,放水片刻,可看到有空气由c进入水箱。这时阀门的出流就是变液位下的恒定流。因为由观察可知,测压管1的液面始终与c点同高,表明作用于底阀上的总水头不变,故为恒

水力学的实验报告

水力学的实验报告 水力学的实验报告 今天为大家收集资料整理回来了关于水力学实验报告,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帮助,希望大家会喜欢。 本学期我们进行了七周的水力学实验,从这些实验中我学到了很多。 例如,所有实验都是需要耐心地去测量一组一组的数据,还需要在实验后认真处理核对每一组数据。这些实验加强了我的动手能力,并且培养了我的独立思考能力。特别是在做实验报告时,因为在做数据处理时出现很多问题,如果不解决的话,将会很难的继续下去。 例如:数据处理时,遇到要进行数据获取,插入图表命令,这些就要求懂得excel软件一些基本操作。通过这几次的实验,我不仅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实验仪器,还学习到了认真严肃的科研精神,并且激发了我学习新事物的兴趣,这些我个人觉得都是极为可贵的。 在实验开始之前,我认为最为重要的就是提前预习实验内容:包括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以及实验分析总结。我认为这里面需要我们花费很多心思去思考体会,想出自己对什么有疑问,以便上课时向老师提问寻求解答。 以我们的电拟实验为例:当时我们做这个实验时反复做了很多遍,也向老师提出了一些疑问。在开始时,仪器需要校准。因为上下游电势差不是10V,仅仅这一点我们就搞了很长时间。最终我们得出的误差原因是因为电笔接触不好影响实验进行,所以我们更换了其他不可使用仪器的完好的电笔,实验才得以进行。其次,实验分析阶段是培养我们自己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阶段。

我认为培养这种能力的前题是你对每次实验的态度。如果我们每次对待实验都是随随便便的态度,抱着等老师教你怎么做,拿同学的报告去抄,必然会导致我们对待实验过程的懈怠。尽管可能也会的到好的成绩,但这对将来工作态度的养成是极为不利的。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就是关于实验的思考问题:哪些实验仪器能改进,哪些数据需要重新获取等都是我们要考虑的。像堰流实验,以为我们分析的实验误差很大,所以我和同组的王琦玮同学就去做了3遍才最终确定的数据,局部水头损失也是如此。关于动量方程实验仪器,做实验中砝码的固定和加载都是一项难题,同时这也对实验精确性产生了极大影响,对此,我想到是不是可以采用电磁体来代替人工加载(不知可不可行)。虽然没有对实验仪器改进产生正面意义,但是这促进了我深入思考,我想这便是让学生做实验的最终目的吧。

流体力学实验思考题解答全

流体力学课程实验思考题解答 (一)流体静力学实验 1、 同一静止液体内的测压管水头线就是根什么线? 答:测压管水头指γp Z +,即静水力学实验仪显示的测压管液面至基准面的垂直高度。测压 管水头线指测压管液面的连线。从表1、1的实测数据或实验直接观察可知,同一静止液面的测压管水头线就是一根水平线。 2、 当0

结构力学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一 平面刚架内力计算程序APF 日期: 2013.4.19 实验地点: 综合楼503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加深对静定、超静定结构特性的认识。如各杆刚度改变对内力分布的影响、温度和沉陷变形因数的影响等。 2、观察并分析刚架在静力荷载及温度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规律,包括刚度的变化,结构形式的改变,荷载的作用位置变化等因素对内力及变形的影响。对结构静力分析的矩阵位移法的计算机应用有直观的了解。 3、掌握杆系结构计算的《求解器》的使用方法。 实验设计1: 别为15 、11、15、110 时结构的内力和位移,由此 分析当刚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横梁的水平位移与刚架梁柱比(1 2I I )之间的关系。(计算时忽略轴 向变形)。 一、 数据文件: (1)TITLE, 实验一 变量定义,EI1=1 变量定义,EI2=0.2(1, 5, 10) 结点,1,0,0 结点,2,0,4 结点,3,6,0 结点,4,6,4 单元,1,2,1,1,1,1,1,1 单元,3,4,1,1,1,1,1,1 单元,2,4,1,1,1,1,1,1 结点支承,1,6,0,0,0,0 结点支承,3,6,0,0,0,0 结点荷载,2,1,100,0 单元材料性质,1,2,-1,EI1,0,0,-1 单元材料性质,3,3,-1,EI2,0,0,-1 END

二、主要计算结果: 位移: (2)令I2=1时,I1=5,1,0.2,0.1 弯矩: (1) 令I1=1时,I2=0.2,1,5,10 ①梁柱刚度比I2:I1为1:5时的刚架弯矩图如下②梁柱刚度比I2:I1为1:1时的刚架弯矩图如下

③梁柱刚度比I2:I1为5:1时的刚架弯矩图如下④梁柱刚度比I2:I1为10:1时的刚架弯矩图如下

流体力学实验思考题解答(全)

流体力学课程实验思考题解答 (一)流体静力学实验 1、 同一静止液体内的测压管水头线是根什么线? 答:测压管水头指γ p Z + ,即静水力学实验仪显示的测压管液面至基准面的垂直高度。测 压管水头线指测压管液面的连线。从表1.1的实测数据或实验直接观察可知,同一静止液面的测压管水头线是一根水平线。 2、 当0

水力学实验1-参考答案

水力学实验 参考答案 静水压强实验 1.同一静止液体内的测压管水头线是根什么线? 测压管水头指p z +,即静水力学实验仪显示的测压管液面至基准面的垂直高度。测压管水头线指测压管液面的连线。实验直接观察可知,同一静止液面内的测压管水头线是一根水平线。 2.当0?B p 时,试根据记录数据,确定水箱内的真空区域。 0?B p ,相应容器的真空区域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过测压管2液面作一水平面,由等压面原理知,相对测压管2及水箱内的水体而言,该水平面为等压面,均为大气压强,故该平面以上由密封的水、气所占区域,均为真空区域。 (2)同理,过箱顶小不杯的液面作一水平面,测压管4中,该平面以上的水体亦为真空区域。 (3)在测压管5中,自水面向下深度某一段水柱亦为真空区域。这段高度与测压管2液面低于水箱液面的高度相等,亦与测压管4液面高于小水杯液面高度相等。 3.若再备一根直尺,试采用另外最简便的方法测定0γ。 最简单的方法,是用直尺分别测量水箱内通大气情况下,管5油水界面至水面和油水界面至油面的垂直高度h 和0h ,由式00h h w w γγ= ,从而求得0γ。 4.如测压管太细,对于测压管液面的读数将有何影响? 设被测液体为水,测压管太细,测压管液面因毛细现象而升高,造成测量误差,毛细高度由下式计算 γ θσd h cos 4= 式中,σ为表面张力系数;γ为液体容量;d 为测压管的内径;h 为毛细升高。常温的水,

m N 073.0=σ,30098.0m N =γ。水与玻璃的浸润角θ很小,可以认为0.1cos =θ。于是有 d h 7.29= (h 、d 均以mm 计) 一般来说,当玻璃测压管的内径大于10mm 时,毛细影响可略而不计。另外,当水质不洁时,σ减小,毛细高度亦较净水小;当采用有机下班玻璃作测压管时,浸润角θ较大,其h 较普通玻璃管小。 如果用同一根测压管测量液体相对压差值,则毛细现象无任何影响。因为测量高、低压强时均有毛细现象,但在计算压差时,互相抵消了。 5.过C 点作一水平面,相对管1、2、5及水箱中液体而言,这个水平面是不是等压面?哪一部分液体是同一等压面? 不全是等压面,它仅相对管1、2及水箱中的液体而言,这个水平面才是等压面。因为只有全部具有下列5个条件的平面才是等压面:(1)重力液体;(2)静止;(3)连通;(4)连通介质为同一均质液体;(5)同一水平面。而管5与水箱之间不符合条件(4),相对管5和水箱中的液体而言,该水平面不是水平面。 6、用该实验装置能演示变液位下的恒定水流吗? 关闭各通气阀门,开启底阀,放水片刻,可看到有空气由C 进入水箱。这时阀门的出流就是变液位下的恒定水流。因为由观察可知,测压管1的液面始终与C 点同高,表明作用于底阀上的总水头不变,故为恒定流动。这是由于液位的降低与空气补充使箱体表面真空度的减小处于平衡状态。医学上的点滴注射就是此原理应用的一例,医学上称这为马利奥特容器的变液位下恒定流。

水力学实验报告思考题答案(想你所要)..

实验二不可压缩流体恒定流能量方程(伯诺利方程)实验 成果分析及讨论 1.测压管水头线和总水头线的变化趋势有何不同?为什么? 测压管水头线(P-P)沿程可升可降,线坡J P可正可负。而总水头线(E-E)沿程只降不升,线坡J 恒为正,即J>0。这是因为水在流动过程中,依据一定边界条件,动能和势能可相互转换。测点5至测点7,管收缩,部分势能转换成动能,测压管水头线降低,Jp>0。测点7至测点9,管渐扩,部分动能又转换成势能,测压管水头线升高,J P<0。而据能量方程E1=E2+h w1-2, h w1-2为损失能量,是不可逆的,即恒有h w1-2>0,故E2恒小于E1,(E-E)线不可能回升。(E-E) 线下降的坡度越大,即J越大,表明单位流程上的水头损失越大,如图2.3的渐扩段和阀门等处,表明有较大的局部水头损失存在。 2.流量增加,测压管水头线有何变化?为什么? 有如下二个变化: (1)流量增加,测压管水头线(P-P)总降落趋势更显著。这是因为测压管水头 ,任一断面起始时的总水头E及管道过流断面面积A为定值时,Q增大, 就增大,则必减小。而且随流量的增加阻力损失亦增大,管道任一过水断面上的总水头E相应减 小,故的减小更加显著。 (2)测压管水头线(P-P)的起落变化更为显著。 因为对于两个不同直径的相应过水断面有 式中为两个断面之间的损失系数。管中水流为紊流时,接近于常数,又管道断面为定值,故Q增大,H亦增大,(P-P)线的起落变化就更为显著。 3.测点2、3和测点10、11的测压管读数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测点2、3位于均匀流断面(图2.2),测点高差0.7cm,H P=均为37.1cm(偶有毛细影响相差0.1mm), 表明均匀流同断面上,其动水压强按静水压强规律分布。测点10、11在弯管的急变流断面上,测压管水头差为7.3cm,表明急变流断面上离心惯性力对测压管水头影响很大。由于能量方程推导时的限制条件之一是“质量力只有重力”,而在急变流断面上其质量力,除重力外,尚有离心惯性力,故急变流断面不能选作能量方程的计算断面。在绘制总水头线时,测点10、11应舍弃。 4.试问避免喉管(测点7)处形成真空有哪几种技术措施?分析改变作用水头(如抬高或降低水箱的水位)对喉管压强的影响情况。 下述几点措施有利于避免喉管(测点7)处真空的形成: (1)减小流量,(2)增大喉管管径,(3)降低相应管线的安装高程,(4)改变水箱中的液位高度。

结构力学

结构力学 在土木工程专业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它之前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有《理论力学》(考试)和《材料力学》(考试),之后将开设专业基础课《弹性力学》(或《弹塑性力学》)(考查),专业课《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或《钢、木结构》,从课程设置上我们就可以认识到结构力学课程的重要地位。 其次,从结构的概念——建筑物和工程设施中承受、传递荷载而其骨架作用的部分成为工程结构、简称结构。我们可以看出结构在民用和军用设施中都是无处不在的,我院作为全军工程兵的最高学府,工程兵的八大专业:桥梁、道路、渡河、地雷、爆破、筑城、伪装、机械,有四大专业:桥梁、道路、爆破、筑城是直接构筑在结构力学之上的,其他的四个专业也都与结构力学密不可分。 再者,力学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其基础或者说基本部分就是我们在本科阶段所需要学习的《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或《弹塑性力学》)。一般的,同志们习惯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称为“三大力学”,但是,按照笔者观点,此种分法有失精确,理由如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虽同为基础力学,有密切的联系,但《理论力学》着重讨论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而其余三门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着重讨论结构及其构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动力反应等问题,其中材料力学以单个杆件为研究对象,结构力学以杆件结构(体系)为主要研究对象,弹(塑)性力学以实体合办乔结构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教材内容上这一点也可以得到很明显的体现(内容有待扩展)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明确了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向,明确了结构力学在力学中所处的位置,明确了学好结构力学的重要性。下面就要具体介绍结构力学的有关内容。 首先要从结构的分类说起,从几何角度来看,结构可分为三类: 1.杆件结构——这类结构是由杆件所组成。杆件的几何特征是横截面尺寸要比长度小得多。梁、拱、桁架、刚架是杆件结构的典型形式。 2.板壳结构——这类结构也称为薄壁结构。它的厚度要比长度和宽度小得多。房屋中的楼板和壳体屋盖、水工结构中的拱坝都是板壳结构。 3.实体结构——这类结构的长、宽、厚三个尺度大小相仿。水工结构中的重力坝属于实体结构。 狭义的结构往往指的就是杆件结构,而通常所说的结构力学就是指杆件结构力学。 结构力学的任务是根据力学原理研究在外力和其他外界因素作用下结构的内力和变形,结构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动力反应,以及结构的组成规律。具体地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讨论结构的组成规律和合理形式,以及结构计算简图的合理选择; (2)讨论结构内力和变形的计算方法,进行结构的强度和刚度的验算: (3)讨论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反应。 结构力学问题的研究手段包含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数值计算三个方面。实验研究方法的内容在实验力学和结构检验课程中讨论,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方面的内容在结构力学课程中讨论。 在结构分析中,首先把实际结构简化成计算模型,称为结构计算简图;然后再对计算简图进行计算。结构力学中介绍的计算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所有各种方法都要考虑下列三方面的条件: (1)力系的平衡条件或运动条件; (2)变形的几何连续条件; (3)应力与变形间的物理条件(或称为本构方程)。

《结构力学》实验课程——结构数值仿真-实验指导书(全套完整版)

《结构力学》实验课程结构数值仿真实验 实验教学指导书 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实验中心 《结构力学》结构仿真实验指导书

1.实验内容 对《结构力学》课程中静定结构、超静定结构的内力、位移计算和结构影响线的基础上,采用结构数值的计算方法,通过计算软件完成同一结构的仿真分析,并将两种计算结果进行对比,找到数值分析方法和《结构力学》基本求解方法的差异,并对电算原理进行初探性学习。 2.实验目的 1)锻炼学生计算分析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仿真试验可拓展专业课的教学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教与学的互动性,使学生更多地了解复杂结构的试验过程,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结构力 学》课程内容。 3)通过数值仿真计算和《结构力学》中解析法(力法、位移法等),验证所学结构力学方法的正确性; 4)对电算原理及有限元理论有初步认识,并开始初探性学习; 3.实验要求 计算机,安装有MIDAS/civil等有限元计算软件。预习指导书和数值计算仿真过程录像。 二、实验指导内容 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主要内容有: 1、连续梁结构仿真分析; 2、桁架结构仿真分析; 3、框架结构仿真分析; 4、影响线及内力包络图分析。 三、实验报告要求 1、每人一个题目,完成结构的《结构力学》的手算计算,手算计算需要详细,要求手

写在实验报告之中; 2、在完成上述手算工作后,进行结构数值仿真计算,描述重要操作过程; 3、结构数值仿真计算结果打印在实验报告之中; 4、将结构数值仿真计算结果与《结构力学》手算结果进行对照,误差分析;

初级课程: 连续梁分析 概述 比较连续梁和多跨静定梁受均布荷载和温度荷载(上下面的温差)时的反力、位移、内力。 3跨连续两次超静 定 3跨静定 3跨连续1次超静定 图 1.1 分析模型 ?材料 钢材: Grade3 ?截面 数值 : 箱形截面 400×200×12 mm ?荷载 1. 均布荷载 : 1.0 tonf/m 2. 温度荷载 : ΔT = 5 ℃ (上下面的温度差) 设定基本环境 打开新文件,以‘连续梁分析.mgb’为名存档。单位体系设定为‘m’和‘tonf’。 文件/ 新文件

流体力学实验思考题解答

流体力学实验思考题解答 (一)流体静力学实验 1、 同一静止液体内的测压管水头线是根什么线? 答:测压管水头指γ p Z + ,即静水力学实验仪显示的测压管液面至基准面的垂直高度。测 压管水头线指测压管液面的连线。从表1.1的实测数据或实验直接观察可知,同一静止液面的测压管水头线是一根水平线。 2、 当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