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药学专业知识一-药物分析:气相色谱法

最新整理-药学专业知识一-药物分析:气相色谱法
最新整理-药学专业知识一-药物分析:气相色谱法

药物分析: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

采用气体流动相(载气)流经装有填充剂的色谱柱进行

分离测定的色谱方法。

流动相:气体

分类:

分离机制:吸附色谱、分配色谱

固定相的物态:气固色谱、气液色谱

色谱柱:填充柱色谱、毛细管柱色谱

考点1:气相色谱仪

结构:气源、进样口、色谱柱、检测器、显示和记录系统、温控系统

1.气源:提供载气(流动相)

F I D检测器常用气源:载气多为氮气或氦气,常用的燃气为氢气,助燃气为空气;

2.进样方式:

溶液直接进样

顶空进样——适用于供试品中挥发性成分的进样

3.色谱柱

色谱柱类型

填充柱

毛细管柱

分配柱

吸附柱

开管型

填充型

固定相组成

固定液+载体

吸附剂、分子筛、高分子多孔小球毛细管壁+固定液

载体、吸附剂

固定液

烃类:角鲨烷

硅氧烷类:S E-30、O V-17

醇类:P E G-20M

-

同分配柱

-

载体

化学惰性的多孔性微粒

-

-

-

4.检测器

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 I D)大多数的有机化合物

氮磷检测器(N P D)适用于含氮、磷元素的药物

火焰光度检测器(F P D)适用于含磷、硫元素的药物

电子捕获检测器(E C D)主要用于含卤素、硫、氧、羰基、氰基的药物

质谱检测器(M S)大多数药物,更灵敏

热导检测器(T C D)通用型,但灵敏度低,应用较少

考点2:气相色谱系统适用性试验

内容:理论塔板数、分离度、重复性、拖尾因子

要求:同高效液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的应用

适用范围:沸点低于450℃,热稳定性好的药物

鉴别、检查、含量测定

用气相色谱法进行检查的杂质:残留溶剂

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的药物:维生素E

06-09试题分析(考点较少)

1.气相色谱的检测器(09)

2.联系具体杂质或药物考察气相色谱的应用(07)检查药物中的残留溶剂,各国药典均采用()

A.重量法

B.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C.薄层色谱法

D.气相色谱法

E.高效液相色谱法

『正确答案』D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E的含量,《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采用的检测器是()

A.紫外检测器

B.荧光检测器

C.热导检测器

D.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E.质谱检测器

『正确答案』D

多项选择题

气相色谱法常用的检测器有()

A.气焰离子化检测器

B.氮磷检测器

C.电化学检测器

D.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E.示差折光检测器

『正确答案』A B

药学专业知识一重点50题含答案

药学专业知识一重点50题含答案 单选题 1、下列辅料中,可以用作栓剂油溶性基质的是 A巴西棕榈蜡 B尿素 C甘油明胶 D叔丁基羟基茴香醚 E羟苯乙酯 答案:D 可作为栓剂抗氧剂的有叔丁基羟基茴香醚(BHA)、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没食子酸酯类等。 单选题 2、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无吸收过程,生物利用度为100%的给药途径是 A皮内注射 B皮下注射 C肌内注射 D静脉注射 E静脉滴注 答案:B

药物皮下注射的吸收较肌内注射慢,因皮下组织血管较少及血流速度比肌肉组织慢。一些需延长作用时间的药物可采用皮下注射,如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 单选题 3、制备碘甘油时加入碘化钾的作用是 A苯扎溴铵 B液体石蜡 C苯甲酸 D聚乙二醇 E羟苯乙酯 答案:B 非极性溶剂(脂肪油、液状石蜡、油酸乙酯、乙酸乙酯等)。 单选题 4、痛风急性发作期应选择 A秋水仙碱 B别嘌醇 C苯溴马隆 D丙磺舒 E阿司匹林 答案:C

痛风急性发作期应选择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及水杨酸钠禁用)和秋水仙碱;别嘌醇是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来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促尿酸排泄药有丙磺舒和苯溴马隆,苯溴马隆是苯并呋喃衍生物;长期应用秋水仙碱会产生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是严重中毒的前兆,症状出现时应立即停药。 单选题 5、某患者,男,58岁,肺癌晚期,为缓解疼痛医生开具吗啡控释片。关于吗啡控释片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A可减少用药次数,提高患者用药顺应性 B血药浓度平稳,减少峰谷现象 C相对普通制剂价格高 D可减少用药总剂量 E可避免首过效应 答案:E 吗啡控释片是口服制剂,不能避免首过效应,只有不经胃肠道给药的缓控释制剂可以避免首过效应。 单选题 6、表示红外分光光度法的是 AUV BIR CHPLC DTLC EGC

药物与药学专业知识

药物与药学专业知识二

第二节药物剂型与制剂 一、药物剂型与辅料 (一)制剂和剂型的概念 1.剂型的概念 适合于疾病的诊断、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如片剂、胶囊剂、注射剂等。 2.制剂的概念 药物制剂系指将原料药物按照某种剂型制成一定规格并具有一定质量标准的具体品种,简称制剂。根据制剂命名原则,制剂名=药物通用名+剂型名,如维生素C片、阿莫西林胶囊、鱼肝油胶丸等。 凡按医师处方,专门为某一病人调制的并确切指明具体用法、用量的药剂称为方剂,方剂一般是在医院药房中调配制备的,研究方剂的调制理论、技术和应用科学称为调剂学。 (二)剂型的分类 形态、给药途径、分散系统、制法、作用时间 1.按形态学分类 固体剂型、半固体剂型、液体剂型和气体剂型。 2.按给药途径分类 (1)经胃肠道给药剂型:口服给药虽然简单方便,但有些药物易受胃酸破坏或被肝脏代谢,引起生物利用度的问题,有些药物对胃肠道有刺激性。 (2)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包括:①注射给药;②皮肤给药;③口腔给药等;④鼻腔给药;⑤肺部给药;⑥眼部给药;⑦直肠、阴道和尿道给药等。 3.按分散体系分类 ①真溶液类。②胶体溶液类。③乳剂类。④混悬液类。⑤气体分散类:如气雾剂、喷雾剂等。⑥固体分散类:如散剂、丸剂、胶囊剂、片剂等普通剂型。⑦微粒类:主要特点是粒径一般为微米级或纳米级,这类剂型能改变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等方面特征,是近年来大力研发的药物靶向剂型。 4.按制法分类 不常用。 5.按作用时间分类 根据剂型作用快慢,分为速释、普通和缓控释制剂等。 剂型分类: 形态:固、半固、液、气 给药途径:口服、注射、皮肤、口腔、鼻腔、肺部、眼部、直肠、阴道、尿道 分散系统:真溶液、胶体溶液、乳剂、混悬剂、气体分散类、固体分散类、微粒 制法 作用时间:速释、普通、缓控释

药学专业知识一重点总结.

药学专业知识一重点总结 第1章药物与药学专业知识 一、药物与药物命名 (一)药物来源与分类 药物主要包括化学合成药物、来源于天然产物的药物和生物技术药物。 (二)药物的结构与命名 药物的名称包括药物的通用名、化学名和商品名。通用名也称为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INN)。 二、药物剂型与制剂 (一)药物剂型与辅料 1、制剂与剂型的概念 剂型:适合于疾病的诊断、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如片剂、胶囊剂、注射剂等。 制剂:将原料药物按照某种剂型制成一定规格并具有一定质量标准的具体品种,简称制剂。制剂名=药物通用名+剂型名,如维生素C片、阿莫西林胶囊、鱼肝油胶丸等。 药用辅料的作用:赋型、使制备过程顺利进行、提高药物稳定性、提高药物疗效、降低药物毒副作用、调节药物作用、增加病人用药的顺应性。

3、药物制剂稳定化方法:控制温度、调节pH、改变溶剂、控制水分及湿度、遮光、驱逐氧气、加入抗氧剂或金属离子络合剂、改进剂型或生产工艺、制备稳定的衍生物、加入干燥剂及改善包装。 4、药品有效期:对于药物降解,常用降解10%所需的时间,称为十分之一衰期,记作t0.9。 (三)药物制剂配伍变化和相互作用 1、配伍变化的类型 2、注射液的配伍变化 注射剂配伍变化的主要原因:溶剂组成改变、PH值改变、缓冲剂、离子作用、直接反应、盐析作用、配合量、混合的顺序、反应时间、氧与二氧化碳的影响、光敏感性、成分的纯度。 (四)药品的包装与贮存 药品包装的分类

三、药学专业知识 1、药物化学专业知识:主要研究化学药物的化学结构特征、与此相联系的理化性质、稳定性状况,药物进入体内后的生物效应、毒副作用及药物进入体内的生物转化等化学-生物学内容。 2、药剂学专业知识:主要研究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等5个方面的内容。 3、药理学专业知识:主要研究药物的作用、作用机制及药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规律。 4、药物分析学专业知识:主要研究化学药物的结构确认、质量研究与稳定性评价,药品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与标准制定,体内药物的检测方法研究与浓度监测及数据评价。 第2章药物的结构与药物作用 一、药物理化性质与药物活性 (一)药物的溶解度、分配系数和渗透性对药效的影响 药物的吸收、分布、排泄过程是在水相和脂相间经多次分配实现的,因此要求药物既具有脂溶性又有水溶性。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根据药物溶解性和肠壁渗透性的不同组合将药物分为四类: 内吸收就取决于该因素。 (二)药物的酸碱性、解离度和pKa对药效的影响

2019年最新药学专业知识二模拟与答案二

2019 年最新药学专业知识二模拟与答案二 单选题 1、仅在体内有抗凝血作用的药物是 A产生协同作用 B竞争性对抗 C减少吸收 D与其竞争结合血浆蛋白 E诱导肝药酶加速灭活,作用减弱 答案:E 双香豆素与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利福平等药物合用,会诱导肝药酶加速灭活,进而使双香豆素抗凝血作用减弱。双香豆素与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合用,可增强其抗凝血作用。 单选题 2、主要用于耐氯喹的脑型疟的药物是 A吡喹酮 B 乙胺嗪 C甲硝唑 D 氯喹 E 阿苯达唑 答案:D 吡喹酮为广谱抗蠕虫药,对各种血吸虫、肺吸虫、肝片吸虫、姜片虫、囊虫和绦虫均有杀灭活性,对眼囊虫也有较好的活性。甲硝唑是治疗肠道和肠外阿米巴病、阴道滴虫病的首选药。氯喹能杀灭红细胞内期的间日疟、三日疟以及敏感的恶性疟原虫,药效强大,能迅速控制疟疾症状的发作,对恶性疟有根治作用,是控制 疟疾症状的首选药。阿苯达唑是治疗蛔虫病和鞭虫病的首选药。

单选题 3、耐氯喹的恶性疟虫株,首选 A氯喹 B青蒿素 C咯萘啶 D乙胺嘧啶 E 氯喹+伯氨喹 答案:E 对于间日疟和三日疟,目前氯喹和伯氨喹为首选药。前者杀灭红细胞内裂殖体,控制急性发作;后者可杀灭肝脏内无组织型裂殖体与血中配子体,防止复发与传播。 单选题 4、仅在体内有抗凝血作用的药物是 A产生协同作用 B 竞争性对抗 C减少吸收 D与其竞争结合血浆蛋白 E诱导肝药酶加速灭活,作用减弱 答案:E 双香豆素与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利福平等药物合用,会诱导肝药酶加速灭活,进而使双香豆素抗凝血作用减弱。双香豆素与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合用,可增强其抗凝血作用。 单选题 5、可引起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的抗甲状腺药是 A卡比马唑片 B 复方碘口服液 C甲巯咪唑片 D 甲状腺片 E 丙硫氧嘧啶片 答案:E

西药学专业知识一

西药学专业知识一 【例题】 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 1.如下列药物化学结构骨架的名称为 A.环己烷 B.苯 C.环戊烷 D.萘 E.呋喃 【答案】B【解析】考察药物结构中常见的化学骨架及名称。 2.下列关于片剂的叙述错误的为 A.片剂可以有速效、长效等不同的类型 B.片剂的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 C.片剂的生产成本及售价较高 D.片剂运输、贮存、携带及应用方便 E.片剂为药物粉末(或颗粒)加压而制得的固体制剂 【答案】C 3.以下哪种反应会使亲水性减小 A.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反应 B.与硫酸的结合反应 C.与氨基酸的结合反应 D.与谷胱甘肽的结合反应 E.乙酰化结合反应 【答案】E【解析】此题考查药物结构与第Ⅱ相生物转化的规律:药物的结合反应包括(1)与葡萄糖醛酸的结合反应(2)与硫酸的结合反应(3)与氨基酸的结合反应(4)与谷胱甘肽的结合反应(5)乙酰化结合反应(6)甲基化结合反应 4.关于药物的分配系数对药效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分配系数适当,药效为好 B.分配系数愈小,药效愈好 C.分配系数愈大,药效愈好 D.分配系数愈小,药效愈低 E.分配系数愈大,药效愈低 【答案】A【解析】脂水分配系数可以反应药物的水溶性和脂溶性。药物的吸收、分布、排泄过程是在水相和脂相间经多次分配实现的,因此要求药物既具有脂溶性又有水溶性。 5.淀粉可以作为下列辅料,其中有一项除外 A.填充剂 B.稀释剂 C.黏合剂 D.崩解剂 E.润滑剂 【答案】E 6.0以下为不溶型薄膜衣材料的是 A.HPC B.丙烯酸树脂IV号 C.醋酸纤维素 D.丙烯酸树脂Ⅱ号 E.丙烯酸树脂Ⅲ号 【答案】C【解析】胃溶型:羟丙甲纤维素(HPMC)、羟丙纤维素(HPC)、丙烯酸树脂Ⅳ号、聚乙烯吡咯烷酮( PVP)和聚乙烯缩乙醛二乙氨乙酸(AEA)等。 肠溶型:虫胶、醋酸纤维素酞酸酯(CAP)、丙烯酸树脂类(I、Ⅱ、Ⅲ类)、羟丙甲纤维素酞酸酯( HPMCP)。水不溶型:乙基纤维素(EC)、醋酸纤维素等。 7.下列溶剂属于半极性溶剂的是 A.脂肪油 B.聚乙二醇 C.二甲基亚砜 D.液状石蜡 E.甘油 【答案】B【解析】极性溶剂(如水、甘油、二甲基亚砜等)、半极性溶剂(如乙醇、丙二醇、聚乙二醇等)、非极性溶剂(脂肪油、液状石蜡、油酸乙酯、乙酸乙酯等)。 8.中药硬胶囊的水分含量要求是 A.≤5.0% B.≤7.0% C.≤9.0% D.≤11.0% E.≤15.0% 【答案】C【解析】胶囊剂的质量要求 9.表面活性剂具有溶血作用,下列说法或溶血性排序正确的是 A.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溶血性最强 B.聚氧乙烯芳基醚>聚氧乙烯脂肪酸酯>吐温 C.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溶血性比较弱 D.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溶血性比较弱 E.聚氧乙烯脂肪酸酯>吐温40>聚氧乙烯芳基醚 【答案】B

2021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重点归纳十一毙考题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重点归纳十一 1.有效成分:具备生物活性、能起防病治病作用化学成分。如麻黄碱、甘草皂苷、芦丁、大黄素。 2.无效成分:没有生物活性和防病治病作用化学成分,如淀粉、树脂、叶绿素、蛋白质等。 有效成分和无效成分相对性:某些过去被以为是无效成分化合物,如某些多糖、多肽、蛋白质和油脂类成分等,现已发现它们具备新生物活性或药效。 鹧鸪氨酸(驱虫);天花粉蛋白(引产);茯苓多糖、猪苓多糖(抗肿瘤) 第一节绪论 三、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办法 (一)中药化学成分提取

1.浸渍法:常温,适于遇热易破坏或挥发性成分及含淀粉、黏液质、果胶较多中药。缺陷:时间长,效率低,易发霉,体积大。 3.煎煮法:必要以水为溶剂。 缺陷:对含挥发性和加热易破坏成分不合用。 4.回流提取法: 长处:效率较高 缺陷:不合用遇热易破坏成分,溶剂消耗大。 5.持续回流提取法:索氏提取器 长处:提取效率高,节约溶剂,操作简朴。

缺陷:不合用遇热破坏成分。 7.升华法:具备升华性成分。 如樟树中樟脑、茶叶中咖啡因。 8.超声提取法:运用超声波产生强烈空化效应和搅拌作用。 9.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FE) 最惯用CO2作为超临界流体萃取物质。 长处:低温下提取,对热敏性成分特别合用。 缺陷:对极性大化合物提取效果较差,设备造价高。

(二)中药化学成分分离与精制 1.依照物质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 (1)结晶及重结晶 原理:运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溶剂中溶解度差别。 ①结晶条件结晶核心:选取适当溶剂。 ③溶剂选取 原则:依照相似相溶原则,即极性物质易溶于极性溶剂中,难溶于非极性溶剂中,非极性物质相反。 a、不与重结晶物质发生化学反映。

推荐-20XX药一第一章 药物与药学专业知识习题 精品

第1章药物与药学专业知识 一、最佳选择题 1、临床药理学研究实验分为 A、3期 B、4期 C、5期 D、6期 E、10期 2、地西泮(安定)注射液与5%葡萄糖输液配伍时,析出沉淀的原因是 A、pH改变 B、溶剂组成改变 C、离子作用 D、直接反应 E、盐析作用 3、易发生水解的药物为 A、酚类药物 B、烯醇类药物 C、杂环类药物 D、磺胺类药物 E、酯类与内酯类药物 4、氨苄青霉素在含乳酸钠的复方氯化钠输液中4小时后损失20%,是由于 A、溶剂组成改变引起 B、pH值改变 C、离子作用 D、配合量 E、混合顺序 5、下列属于药物化学配伍变化中复分解产生沉淀的是 A、溴化铵与利尿药配伍产生氨气 B、麝香草酚与薄荷脑形成低共熔混合物 C、水杨酸钠在酸性药液中析出 D、高锰酸钾与甘油配伍发生爆炸 E、硫酸镁遇可溶性钙盐产生沉淀 6、一般药物的有效期是指 A、药物降解10%所需要的时间 B、药物降解30%所需要的时间 C、药物降解50%所需要的时间 D、药物降解70%所需要的时间 E、药物降解90%所需要的时间 7、下列表述药物剂型重要性错误的是 A、剂型决定药物的治疗作用 B、剂型可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 C、剂型能改变药物的作用速度 D、改变剂型可降低(或消除)药物的不良反应 E、剂型可产生靶向作用 8、下列不属于药剂学任务的是 A、新机械设备的研究与开发 B、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C、新辅料的研究与开发 D、新剂型的研究与开发 E、新原料药的研究与开发 二、配伍选择题 1、A. 化学合成药物B. 天然药物C. 生物技术药物D. 中成药E. 原料药 <1> 、通过化学方法得到的小分子药物为 A B C D E <2> 、抗体、疫苗和重组蛋白质药物属于 A B C D E 2、A.强氧化剂与蔗糖 B.维生素B12和维生素C C.异烟肼与乳糖

2020年药学专业知识一试题

2020年药学专业知识一试题 单选题 1、下列具有肝药酶诱导作用的药物有 A药物的吸收 B药物的分布 C药物的代谢 D药物的排泄 E药物的转运 多选题 2、下列药物中,含有碘原子,结构与甲状腺素类似,可影响甲状腺素代谢的是A盐酸美西律 B卡托普利 C奎尼丁 D盐酸普罗帕酮 E普萘洛尔 单选题 3、属于抗菌增效剂,常与磺胺甲噁唑组成复方制剂的药物是 A诺氟沙星 B磺胺嘧啶 C左氧氟沙星 D司帕沙星 E甲氧苄啶 单选题 4、气雾剂中可作抛射剂的是 A亚硫酸钠 BF12 C丙二醇

E维生素C 单选题 5、关于热原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三氯叔丁醇 B氯化钠 C羧甲基纤维素 D卵磷脂 E注射用水 多选题 6、碳酸氢钠和枸橼酸组成的片剂 A羧甲淀粉钠 B交联聚维酮 C羟丙基纤维素 D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 E微粉硅胶 单选题 7、以下哪项属于影响药物吸收的药物相互作用A吸收 B分布 C起效 D代谢 E排泄 单选题 8、属于单环类β内酰类的是 A甲氧苄啶

C亚胺培南 D舒巴坦 E氨苄西林 单选题 9、片剂中常作润滑剂的是 A氟利昂 B可可豆脂 C羧甲基纤维素钠 D滑石粉 E糊精 单选题 10、软膏剂附加剂中的保湿剂为 A二甲基亚砜 B凡士林 C丙二醇 D吐温80 E羟苯乙酯 单选题 11、下列药物有多靶点抑制作用的抗肿瘤药是A甲氨蝶呤 B环磷酰胺 C伊立替康 D培美曲塞 E柔红霉素 单选题

12、下列关于单硝酸异山梨酯特点正确的是 A硝苯地平 B尼群地平 C尼莫地平 D氨氯地平 E尼卡地平 单选题 13、下列关于芳香水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A芳香水剂应澄明 B不得有异臭、沉淀和杂质 C芳香水剂浓度一般都很低 D宜大量配制和久贮 E芳香挥发性药物多为挥发油 单选题 14、可用于制备亲水凝胶骨架的是 A甲基纤维素 B乙基纤维素 C动物脂肪 D丙烯酸树脂L型 E明胶 单选题 15、对《中国药典》正文及与质量检定有关的共性问题的统一规定A凡例 B索引 C通则 D红外光谱集 E正文

2018年药学专业知识一重点题

药学专业知识一练习题(408)答案见最后 单选题 1、半胱氨酸的衍生物是 A苯佐那酯 B乙酰半胱氨酸 C盐酸氨溴索 D羧甲司坦 E孟鲁司特 单选题 2、来源于天然植物,长期使用会产生骨髓抑制作用的抗痛风药物是 A丙磺舒 B苯溴马隆 C别嘌醇 D秋水仙碱 E盐酸赛庚啶 多选题 3、快速释放制剂不包括 A药物以分子、胶态、微晶或无定型状态分散在载体材料中 B不够稳定,久贮会发生老化现象 C可使液体药物固体化 D药物的分散状态好,稳定性高,易于久贮 E固体分散物不能进一步制成注射剂 单选题 4、下列具有肝药酶诱导作用的药物有 A药物的吸收 B药物的分布 药物的代谢C.

D药物的排泄 E药物的转运 多选题 5、下列药物剂型中属于按分散系统分类的有 A注射给药剂型 B呼吸道给药剂型 C皮肤给药剂型 D黏膜给药剂型 E尿道给药剂型 单选题 6、下列关于单硝酸异山梨酯特点正确的是 A硝苯地平 B尼群地平 C尼莫地平 D氨氯地平 E尼卡地平 单选题 7、含手性中心,左旋体活性大于右旋体的药物是A磺胺甲噁唑 B诺氟沙星 C环丙沙星 D左氧氟沙星 E吡嗪酰胺 多选题 8、以下哪些药物在体内直接作用于DNA 长春新碱A. B塞替派 C白消安 D甲氨蝶呤 E顺铂

单选题 9、在药品含量测定中,精密称定照品10mg,精确到A溶质(1g或1ml)能在溶剂< 1ml中溶解 B溶质(1g或1ml)能在溶剂1~10ml中溶解 C溶质(1g或lml)能在溶剂10~30ml中溶解 D溶质(1g或1ml)能在溶剂30~100ml中溶解 E溶质(1g或1ml)能在溶剂100~1000ml中溶解 单选题 10、临床治疗药物监测中最常用的样本是 A血液 B内脏 C唾液 D尿液 E毛发 单选题 11、上述药物中属于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的是 A沙丁胺醇 B噻托溴铵 C倍氯米松 D色甘酸钠 E氨茶碱 单选题. 12、半胱氨酸的衍生物是 A苯佐那酯 B乙酰半胱氨酸 C盐酸氨溴索 D羧甲司坦 E孟鲁司特 单选题 13、药物和生物大分子作用时,可逆的结合形式有A氯胺酮

执业西药师题-药物与药学专业知识_0

执业西药师题-药物与药学专业知识 1、临床前药理毒理学研究包括 A.主要药效学研究 B.一般药理学 C.药动学研究 D.毒理学研究 E.Ⅰ期临床试验 2、生物药剂学中研究的生物因素有 A.种族差异 B.性别差异 C.年龄差异 D.遗传因素 E.生理与病理条件的差异 3、下列关于制剂的正确表述是 A.制剂是指根据药典或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标准,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 B.药物制剂是根据药典或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标准,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的具体品种 C.同一种制剂可以有不同的药物

D.制剂是药剂学所研究的对象 E.红霉素片、对乙酰氨基酚片和红霉素粉针剂等均是药物制剂 4、有关药剂学概念的正确表述有 A.药剂学所研究的对象是药物制剂 B.药剂学所研究的内容包括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和合理应用 C.药剂学所研究的内容包括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和制备工艺 D.药剂学所研究的内容包括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 E.药剂学是一门综合性技术科学 5、有关药品包装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包装系指直接与药品接触的包装 B.外包装选用不易破损的包装,以保证药品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质量 C.非处方药药品标签上必须印有非处方药专有标识 D.Ⅱ类药包材指直接接触药品且直接使用的药品包装用材料、容器 E.Ⅰ类药包材指直接接触药品,但便于清洗,并可以消毒灭菌的药品包装用材料、容器 6、药品包装的作用包括 A.阻隔作用

B.缓冲作用 C.标签作用 D.便于取用和分剂量 E.商品宣传 7、不适于与其他注射剂配伍的注射液有 A.血液 B.甘露醇 C.静脉注射用脂肪乳剂 D.葡萄糖注射液 E.氯化钠注射液 8、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配伍变化的有 A.在含较多黏液质和蛋白质的水溶液中加入大量的醇后产生沉淀 B.散剂、颗粒剂在吸湿后又逐渐干燥而结块 C.混悬剂因久贮而发生颗粒粒径变大 D.维生素C与烟酰胺混合后产生橙红色固体 E.溴化铵与强碱性药物配伍时产生氨气 9、属于药物制剂的物理配伍变化的有 A.结块 B.变色

药学专业知识一试题50题

药学专业知识一试题50题 单选题 1、可作为气雾剂抛射剂的是 A氢氟烷烃 B乳糖 C硬脂酸镁 D丙二醇 E蒸馏水 答案:A 气雾剂抛射剂一般可分为氯氟烷烃、氢氟烷烃(四氟乙烷和七氟丙烷)、碳氢化合物(丙烷、正丁烷和异丁烷)及压缩气体(二氧化碳、氮气、一氧化氮等)四大类。 单选题 2、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药物 A血液循环好、血流量大的器官与组织,药物分布快 B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仍能透过血管壁向组织转运 C淋巴循环使药物避免肝脏首过效应 D血脑屏障不利于药物向脑组织转运 E药物制成微乳等剂型静脉注射后能够改变分布 答案:B

药物与蛋白质结合后,不能透过血管壁向组织转运,不能由肾小球滤过,也不能经肝脏代谢。只有游离型的药物分子才能从血液向组织转运,并在作用部位发挥药理作用。 单选题 3、属于磺酰脲类降糖药的是 A格列美脲 B米格列奈 C盐酸二甲双胍 D吡格列酮 E米格列醇 答案:A 格列美脲属于磺酰脲类胰岛素分泌促进剂。 单选题 4、某患者,男,58岁,肺癌晚期,为缓解疼痛医生开具吗啡控释片。如果按照致依赖性药物的分类,吗啡属于 A阿片类 B可卡因类 C大麻类 D中枢兴奋药 E致幻药 答案:A

致依赖性药物分类如下: (1)麻醉药品:①阿片类,包括阿片粗制品及其主要生物碱吗啡、可待因、二乙酰吗啡即海洛因、哌替啶、美沙酮、芬太尼等;②可卡因类,如可卡因;③大麻类,如印度大麻。 (2)精神药品:①镇静催眠药和抗焦虑药,如巴比妥类和苯二氮(艹卓)类;②中枢兴奋药,如苯丙胺、右苯丙胺、甲基苯丙胺(冰毒)、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摇头丸);③致幻药,如麦角二乙胺、苯环利定、氯胺酮。 (3)其他,包括烟草、酒精及挥发性有机溶剂等精神活性物质。 单选题 5、血液循环中的药物或代谢物经机体的排泄器官或分泌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是 A药物的分布 B物质的膜转运 C药物的吸收 D药物的代谢 E药物的排泄 答案:C 吸收是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单选题 6、以下药物的给药途径属于,肾上腺素抢救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药学本科药物分析汇集习题与答案

嘉兴学院成人教育学院 《药物分析》试题(模拟卷1)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5 BCBBD 1.药品标准中鉴别试验的意义在于B A.检查已知药物的纯度 B.验证已知药物与名称的一致性 C.确定已知药物的含量 D.考察已知药物的稳定性 E.确证未知药物的结构 2.取供试品少量,置试管中,加等量的二氧化锰,混匀,加硫酸湿润,缓缓加热,即产生氯气,能使用水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显蓝色。下列物质可用上述试验鉴别的是C A.托烷生物碱类 B.酒石酸盐C.氯化物 D.硫酸盐 E.有机氟化物3.下列属于信号杂质的是B A.砷盐B.硫酸盐 C.铅 D氰化物 E.汞 4. 反相色谱法流动相的最佳pH范围是B A.0~2 B.2~8 C.8~l0 D.10~12 E.12~14 5.下列药物中不能发生三氯化铁反应的是D A.二氟尼柳 B.阿司匹林 C.吡罗昔康 D.吲哚美辛 E.对乙酰氨基酚 6~10 BECEC 6.芳酸类药物的酸碱滴定中,常采用中性乙醇作溶剂,所谓“中性”是指B A.pH =7 B.对所用指示剂显中性 C.除去酸性杂质的乙醇 D.对甲基橙显中性 E.对甲基红显中性 7.下列药物中,属于苯乙胺类药物的是E A.盐酸利多卡因 B.氨甲苯酸 C.乙酰水杨酸 D.苯佐卡因E.盐酸克仑特罗 8.下列鉴别反应中,属于丙二酰脲类反应的是C A.甲醛硫酸反应 R.硫色素反应 C.铜盐反应 D.硫酸荧光反应 E.戊烯二醛反应 9.莨菪烷类生物碱的特征反应是E A.与三氯化铁反应 B.与生物碱沉淀剂反应 C.重氮化-偶合反应 D.丙二

酰脲反应E.Vitali反应 10.可与2,6-二氯靛酚试液反应的药物是C A.维生素A B.维生索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E.维生素E 11~15 BCEBA 11.ChP2010收载的维生素E的含量测定方法是 B A.HPLC法B.GC法 C.荧光分光光度法 D.UV法 E.比色法 12.黄体酮的专属反应是C A.与硫酸的反应 B.斐林反应C.与亚硝基铁氰化钠的反应 D.异烟肼反应E.硝酸银反应 13.炔孕酮中存在的特殊杂质是E A.氯化物 B.重金属 C.铁盐 D.淀粉 E.有关物质 14.可与硝酸银试液生成白色沉淀的药物是B A.氯化可的松B.炔诺酮 C.雌二醇 D.四环素 E.青霉素 15.具有6-APA母核的药物是A A.青霉素钠 B.硫酸庆大霉素 C.盐酸土霉素 D.盐酸四环素 E.头孢克洛 16~20 AADCB 16.在碱性或青霉素酶的作用下,青霉素易发生水解,生成A A.青霉噻唑酸 B.青霉胺 C.青霉酸 D.青霉烯酸 E.青霉醛 17.链霉素具有的特征反应是A A.坂口反应 B.柯柏反应 C.硫色素反应 D.差向异构反应 E.戊烯二醛反应 18.盐酸四环素在碱性条件下,易降解生成的产物是D A.金霉素 B.差向脱水四环素 C.脱水四环素D.异四环素 E.差向四环素 19.《中国药典》(2010年版)鉴别诺氟沙星采用的方法是C A.紫外分光光度法 B.气相色谱法C.高效液相色谱法 D.化学反应鉴别法 E.红外分光光度法 20.下列含量测定方法中,磺胺类药物未采用的方法是B A.沉淀滴定法B.溴酸钾法 C.紫外分光光度法 D.非水溶液滴定法 E.亚硝酸钠滴定法 21~25 ADBCD 21.含量均匀度检查主要针对A A.小剂量的片剂 B.大剂量的片剂 C.水溶性药物的片剂 D.难溶性药物片剂 E.以上均不对 22.中国药典规定标准砷斑制备时,取标准砷几ml?D A.1~2ml B.5~8ml C.3ml D.2ml E.2~5ml

药学专业知识一重点总结材料

药学专业知识一重点总结 第1章 药物与药学专业知识 一、 药物与药物命名 (一) 药物来源与分类 药物主要包括化学合成药物、来源于天然产物的药物和生物技术药物。 (二) 药物的结构与命名 药物的名称包括药物的 通用名、化学名和商品名。通用名也称为国际非专利药品 名称(INN )。 二、 药物剂型与制剂 (一)药物剂型与辅料 1、 制剂与剂型的概念 剂型:适合于疾病的诊断、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称为药物 剂型,简称剂型,如片剂、胶囊剂、注射剂等。 制剂:将原料药物按照某种剂型制成一定规格并具有一定质量标准的具体品种, 简称制剂。制剂名=药物通用名+剂型名,如维生素C 片、阿莫西林胶囊、鱼肝油 胶丸等。 2、 剂型的分类 3、药用辅料 药用辅料的作用:赋型、使制备过程顺利进行、提高药物稳定性、提高药物疗效、 降低药物毒副作用、调节药物作用、增加病 人用药的顺应性。 药用辅料的分类 (二)药物稳定性及药品有效期 1、药物制剂稳定性变化

2、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因素 3、药物制剂稳定化方法:控制温度、调节pH改变溶剂、控制水分及湿度、遮光、驱逐氧气、加入抗氧剂或金属离子络合剂、改进剂型或生产工艺、制备稳定的衍生物、加入干燥剂及改善包装。 4、药品有效期:对于药物降解,常用降解10%所需的时间,称为十分之一衰期, 记作t0.9。 (三)药物制剂配伍变化和相互作用 1、配伍变化的类型 2、注射液的配伍变化 注射剂配伍变化的主要原因:溶剂组成改变、PH值改变、缓冲剂、离子作用、 直接反应、盐析作用、配合量、混合的顺序、反应时间、氧与二氧化碳的影响、光敏感性、成分的纯度。 (四)药品的包装与贮存 药品包装的分类 三、药学专业知识

2016年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真题及答案

2016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考试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 1.含有喹啉酮不母核结构的药物是 A.氨苄西林 B.环丙沙星 C.尼群地平 D.格列本脲 E.阿昔洛韦 答案:B 2.临床上药物可以配伍使用或联合使用,若使用不当,可能出现配伍禁忌,下列药物配伍或联合使用中,不合理的是 A.磺胺甲口恶唑与甲氧苄啶联合应用 B.地西泮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混合滴注 C.硫酸亚铁片与维生素C片同时服用 D.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联合应用 E.氨苄西林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后在4小时内滴注 答案:B 3.盐酸氯丙嗪注射液与异戊巴比妥钠注射液混合后产生沉淀的原因是

— A.水解 B.pH值的变化 C.还原 D.氧化 E.聚合 答案:B 4.新药IV期临床试验的目的是 A.在健康志原者中检验受试药的安全性 B.在患者中检验受试药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C.在患者中进行受试药的初步药效学评价 D.扩大试验,在300例患者中评价受试药的有效性、安全性、利益与风险 E.受试新药上市后在社会人群中继续进行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 答案:E 5. 关于药物理化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弱酸性药物在酸性胃液中解离度低,易在胃中吸收 B.药物的脂溶性高在,则药物在体内的吸收约好 C.药物的脂水分配制(1gp)用语衡量药物的脂溶性 D.由于肠道比胃的PH值高,所以弱碱性药物在肠道中比在胃中容易洗手 E.由于体内不同的不为的PH值不同,所以同一药物在体内不同不为的解离不同程度 答案:B 6.以共价键方式结合的抗肿瘤药物是 A.尼群地平 B.乙酰胆碱 C.氯喹 D.环磷酰胺 E.普鲁卡因 答案:D 7.人体胃液约0.9-1.5,下面最易吸收的药物是 A.奎宁(弱碱pka8.0) B.卡那霉素(弱碱pka7.2) C.地西泮(弱碱pka 3.4 ) D.苯巴比妥(弱酸7.4) E.阿司匹林(弱酸3.5) 答案:E 8.属于药物代谢第Ⅱ相反应的是 A.氧化 B.羟基化 C.水解 D.还原

药学院临床药学专业药物分析试题(A)

南京医科大学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2006级药学院临床药学专业药物分析试卷(A 卷)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如有错误,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8分) 1.英国药典的英文缩写是( ) A .USP B .BP C .JP D .Ph.Int 2.对药典中所用的名词(标准品、对照品、精确度、试液等)做出解释的是( ) A.凡例 B.正文 C.附录 D.索引 3、氧瓶燃烧法测定含氯有机药物,常用的吸收液是( ) A 、水 B 、稀硫酸 C 、稀氢氧化钠 D 、氢氧化钠+硫酸肼溶液 E 、氯化钠溶液 4、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杂环类药物,有机溶剂萃取测定的有机物是( ) A 、生物碱盐 B 、指示剂 C 、离子对 D 、游离生物碱 E 、离子对和指示剂的混合物 5、苯甲酸钠的含量测定,中国药典采用双相滴定法,其所用的溶剂体系为( ) A.、水—乙醇 B 、水—冰醋酸 C 、水—氯仿 D 、水—乙醚 E 、水—丙酮 6、水解后呈伯胺发生重氮化偶合反应的药物是

A、氯氮卓 B、乙酰水杨酸 C、青霉素钠 D、苯巴比妥 E、乌洛托品 7.巴比妥类药物不具有的特性为() A、弱酸性 B、弱碱性 C、与重金属离子的反应 D、具有紫外吸收特征 8、具芳氨基或经水解生成芳氨基的药物可用亚硝酸钠滴定法,其反应条件是() A、适量强酸环境,加适量溴化钾,室温下进行 B、弱酸酸性环境,40°C以上加速进行 C、酸浓度高,反应完全,宜采用高浓度酸 D、酸度高反应加速,宜采用高酸度 E、酸性条件下,室温即可,避免副反应 9、硫酸庆大霉素C组分的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检测器检测是因为() A、庆大霉素C组分具有紫外吸收 B、经处理生成了麦芽酚,产生紫外吸收 C、经用碱性邻苯二醛试剂衍生化后有紫外吸收 D、经碱处理紫素胺结构具有了紫外吸收 E、在流动相作用下具有了紫外吸收 10、药物中有害杂质限量很低,有的不允许检出如() A、硫酸盐 B、碘化物 C、氰化物 D、重金属 E、氯化物 11、芳香胺类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 A、非水滴定法 B、NaNO2滴定法 C、间接酸量法 D、B+C两种 E、A+B 12、茚三酮试剂与下列药物显紫色的是() A、庆大霉素 B、对乙酰氨基酚 C、丁卡因 D、地西泮 E、硝西泮 13、甾体激素黄体酮的特有反应用于鉴别产生蓝紫色,所用的试剂是() A、亚硝基铁氰化钾 B、硫酸-甲醇 C、苦味酸 D、浓硫酸 E、重氮苯磺酸 14.古蔡氏法检查砷盐时,导气管中塞入醋酸铅棉花的目的是() A.吸收氯化氢气体B.吸收溴化氢气体 C.吸收硫化氢气体D.吸收二氧化硫气体 15、单剂量固体制剂含量均匀度的检查是为了() A、控制小剂量固体制剂含药量的均匀程度 B、严格重量差异的检查 C、严格含量测定的可信程度 D、避免制剂工艺的影响 E、避免辅料造成的影响 16、苯乙胺类药物与三氯化铁试剂显色的有() A、硫酸苯丙胺 B、盐酸甲氧明 C、盐酸异丙肾上腺素 D、盐酸克伦特罗 E、盐酸苯乙双胍 17、药物的紫外光谱参数,可供指认() A、确认是何种药物 B、分子结构中的各种基团 C、分子中共轭骨架的有、无及主要属性 D、分子量的大小 E.分子中是否含杂原子。 18、下列药物的碱性水溶液,经氧化可显强烈荧光的是()

等级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题50题

等级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题50题 单选题 1、气雾剂中可作抛射剂的是 A乙醇 B七氟丙烷 C聚山梨酯80 D维生素C E液状石蜡 答案:D 维生素C可作气雾剂的抗氧剂使用,故选D。 单选题 2、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药物 A血液循环好、血流量大的器官与组织,药物分布快 B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仍能透过血管壁向组织转运 C淋巴循环使药物避免肝脏首过效应 D血脑屏障不利于药物向脑组织转运 E药物制成微乳等剂型静脉注射后能够改变分布 答案:B

药物与蛋白质结合后,不能透过血管壁向组织转运,不能由肾小球滤过,也不能经肝脏代谢。只有游离型的药物分子才能从血液向组织转运,并在作用部位发挥药理作用。 单选题 3、与5α-葡萄糖苷酶有类似结构,临床用于降血糖的是 A米格列醇 B吡格列酮 C格列齐特 D二甲双胍 E瑞格列奈 答案:C 常用的磺酰脲类降糖药:格列齐特、格列本脲、格列吡嗪和格列喹酮。 单选题 4、某药物静脉注射时静注剂量为30mg,若初始血药浓度为10mg/ml,则其表观分布容积为 A20L B4ml C30L D4L E15L 答案:D 表观分布容积计算公式:V=X/C 式中,X为体内药物量,V是表观分布容积,C是血药浓度。

单选题 5、血液循环中的药物或代谢物经机体的排泄器官或分泌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是 A药物的分布 B物质的膜转运 C药物的吸收 D药物的代谢 E药物的排泄 答案:D 药物在吸收过程或进入体循环后,受体内酶系统的作用,结构发生转变的过程称代谢。 单选题 6、下列关于老年人用药中,错误的是 A对药物的反应性与成人可有不同 B对某些药物的反应特别敏感 C对某些药物的耐受性较差 D老年人用药剂量一般与成人相同 E老年人对药物的反应与成人不同,反映在药效学和药动学上 答案:D 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和代偿适应能力逐渐减退;对药物的代偿和排泄功能降低,对药物耐受性较差,故用药量一般应低于成年人的用量。

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药学专业知识一》模拟卷(第243套)

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药学专业知识一》模拟卷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180分钟。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由于不同的科目的题型不同,文档中可能会只有大分标题而没有题的情况发生,这是正常情况。 5、答案与解析在最后。 姓名: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30题) 1.可用于制备亲水凝胶骨架的是 A甲基纤维素 B乙基纤维素 C动物脂肪 D丙烯酸树脂L型 E明胶 2.在药品含量测定中,精密称定照品10mg,精确到 A溶质(1g或1ml)能在溶剂< 1ml中溶解 B溶质(1g或1ml)能在溶剂1~10ml中溶解 C溶质(lg或lml)能在溶剂10~30ml中溶解 D溶质(1g或1ml)能在溶剂30~100ml中溶解 E溶质(1g或1ml)能在溶剂100~1000ml中溶解 3.关于被动扩散(转运)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主动转运 B被动扩散 C易化扩散 D孔道转运 E胞吞胞饮 4.下列有关联合用药的说法,错误的是 A降压作用增强 B巨幼红细胞症 C抗凝作用下降 D高钾血症 E肾毒性增强 5.制备碘甘油时加入碘化钾的作用是 A絮凝 B增溶 C助溶 D潜溶 E盐析 6.属于抗菌增效剂,常与磺胺甲噁唑组成复方制剂的药物是 A链霉素 B异烟肼 C吡嗪酰胺 D乙胺丁醇 E利福平 7.下列属于欧洲药典的缩写的是 ABP

BCh.P CJP DPh.E EUSP 8.肠溶衣片剂的给药途径是 A裂片(顶裂) B松片 C黏冲 D片重差异超限 E崩解迟缓 9.软膏剂附加剂中的保湿剂为 A二甲基亚砜 B凡士林 C丙二醇 D吐温80 E羟苯乙酯 1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解离度越小,药效越好 B解离度越大,药效越好 C解离度越小,药效越差 D解离度越大,药效越差 E解离度适当,药效为好 11.除下列哪项外,其余都存在吸收过程 A药物的吸收 B药物的分布

药学专业分析化学与药物分析的关系

药学专业分析化学与药物分析的关系 分类:一般性问题|制药化学工业|化学工业|工业技术 文献类型:pdf 和txt 出版时间:2001 作者:董钰明[1] 冯葳[2] 等关键词:药学专业分析化学药物分析医 学院校 全文长度:3753个字 期刊名称:兰州医学院学 报.2001,27(4).-77-78 文献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9874474.html, 第六图书馆机构:[1]兰州医学院药物分析教研室 730000 [2]兰州医学院图书馆 查看次数:130 分类号:TQ460.7 R914.1 全文:药学专业分析化学与药物分析的关系第六图书馆药学专业分析化学药物分析医学院校兰州医学院学报董钰明冯葳等[1]兰州医学院药物分析教研室730000 [2]兰州医学院图书馆2001第六图书馆兰州医凹卷第4期JLtuMdCi.e20.2a ̄ceolDc01Ⅷ7r—,NM—7·7药学专业分析化学与药物分析的关系董钰明冯葳段生玉分析化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时学大约为20学时(中包括实验14学时)占药学4其4,专业本科总学时的1%左右,见分析化学是药学5可专业非常重要的基础课。药物分析也是药学专业的一析化学已经进人分析科学的阶段口J分析化学的飞跃发展使分析化学的定义、础、基原理、法、器及技术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与方仪经典分析化学密切相关的概念是定性分析系统、 重量法、量法、液反应、大平衡和化学热力学,容溶四而门必修专业课。这两门课程无论从课程性质、任务、内容等各方面都体现了基础与专业之间的密切关系。它们的内容不应是简单的重复,应是有机而与现代分析化学密切相关的概念是化学计量学、传感器过程控制、自动化分析、家系统、物技术和专生生物过程以及分析化学微型化所要求的微电子学、显檄光学和微工程学等。的结合。现就分析化学与药物分析两门课程之间的关系,谈我们的认识。谈1分析化学与药物分析的性质和任务分析化学(acesy是研究物质化学hmir)t现代分析化学已经远远超出化学学科的领域,它正把化学与数学、物理学、算机科学、物学结计生合起来,展成为一门多学科性的综合科学。第4发组成的分析方法及有关理论的一门科学,是化学的一十重要分支。其主要任务有三个方面;鉴定物质版药学专业本科《析化学》材减少了化学定量分分教析的篇幅,增加了仪器分析的内容,是这一发展趋正势的需要。的化学组成(成分)测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及确或、定物质的化学结构。它们分属于定性分析(Ilqa一iai、fenls)定量分析(uniteavaysqatavti的必修课程。s及结构分)3分析化学的任务已从单纯的提供数据上升到解决实际问题析(tcrnliE]sutaaas)1。分析化学是药学专业重要rulys药物分析(hraeraay)我国药学专pamcucl 幽是i业规定设置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整个药学科学是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主要运用化学、物理化学或生物化学的方法和技术研究化学结构已经化学计

2019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知识点大全

2019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知识点大全 第一章 第一节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 (一)《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该书系统总结了汉代以前我国药学 发展的成就,是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奠定了本草学理论基础。(二)《本草经集注》:魏晋南北朝陶弘景著,载药730种。在各论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 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三)《新修本草》:又称为《唐本草》,是我国第一部官修本草,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共载药850种。 (四)《证类本草》:宋代唐慎微,该书图文对照,方药并收,使大量古代文献得以保存。(五)《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对世界医药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做出了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 (六)《本草纲目拾遗》:清代赵学敏,载药921,新增716种,创古本草收新药之最,完成第六次大总结。 (七)《中华本草》:当代。中药,民族药,包括藏药、蒙药、维药、傣药各1卷。含药最多。 第二节中药的性能 一、四气:又称四性,即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四气之外,还有平性,寒热偏性不明显者。

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温次于热,凉次于寒。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 于寒性或凉性。反之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热性或温性。 所示作用:寒凉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等作用。温热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回阳救逆等作用。 二、五味:指药物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确立依据:1.药物的真实滋味。2.药物 的功能。今药味确定,主以药效,参以口尝。药味可以与滋味相同,也可以与滋 味相异。 三、五味所示效用及临床应用 1.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作用。大多能耗气伤阴,气虚阴亏者慎用。 2.甘:能补、能缓、能和,有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性等作用。凡湿阻食积、中满气滞者慎用。 3.酸:能收、能涩,生津、安蛔,能收敛邪气,凡邪未尽之证均当慎用。 4.苦:能泄、能燥、能坚。(1)泄:①通泄,如大黄;②降泄,如苦杏仁;③清泄,如黄 连。(2)燥指苦能燥湿,如苍术。(3)坚:①坚阴,即泻火存阴;②坚厚肠胃。津 液大伤及脾胃虚弱者不宜大量用。 5.咸:能软、能下,能软坚散结或软坚泻下。昆布海藻治瘰疬,芒硝软坚泻下治便秘。 6.涩:能收、能敛,习惯将涩附于酸。涩味药大多能敛邪,邪气未尽者慎用。 7.淡: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如猪苓、茯苓。常将淡附于甘。淡味药过用,亦能 伤津液,故阴虚津亏者慎用。 此外,还有芳香味,其能散、能行、能开,有化湿、辟秽、开窍等作用,如藿香、佩兰等。芳香味与辛味一样,能耗气伤津,气虚津亏者慎用。 五味阴阳属性: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四、升降沉浮 (一)含义:升降浮沉,即指药物在人体的作用趋向。与所治疗疾患的病势趋向相反,与所治疗疾患的病位相同。从五味讲,辛甘淡主升浮,酸苦咸主沉降。升浮与沉降皆具 的二向性,如胖大海、前胡。 (二)所示效用:升浮类药能上行向外,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作用;沉降类药能下行向内,具有泻下、清热、利水渗湿、潜阳息风等作用。 (三)临床应用 1.顺其病位选择用药:病位在上在表类病证,宜选用或配用具有升浮之性的药。病位在下在 里类病证,宜用沉降之性的药。 2.逆其病势选择用药:病势下陷类病证,宜选用或配用具有升浮之性的药。治疗病势上逆病 症,常选用药性沉降的药。 五、归经 (一)含义:归:即归属,指药物作用的归属:经,即人体的脏腑经络。归经,即药物作用的定位 (二)理论基础:1.脏象学说;2.经络学说 (三)确立依据: 1.药物特性:如辛入肺,陈皮、半夏、荆芥味辛,故归肺经。2.药物疗效:如苏子、白前能治疗咳喘,而咳喘为肺脏功能失调所至,故归肺经。 六、有毒与无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