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嫩度测定、剪切力测定

肉嫩度测定、剪切力测定
肉嫩度测定、剪切力测定

肉嫩度测定、剪切力测定

适用于家畜及大型禽类肉的嫩度测定。

1.嫩度Tenderness(肉在切割时所需的剪切力)

2.剪切力

指测试仪器的刀具切断被测肉样时所用的力。

3.原理

通过测定仪器的传感器记录刀具切割肉样时的用力情况,并把测定的剪切力峰值(力的最大值)作为肉样嫩度值。

4仪器

4.1采用配有WBS(Wamer-Bratzler Shear)刀具的相关剪切力测量仪

4.2圆形钻孔取样器:直径1.27cm。

4.3恒温水溶锅

4.4热电测温仪(探头直径小于2mm

4.5真空包装机

5样品处理

5.1取样

取肉样长×宽高不少于6cm×3am×3cm的整块肉样,别除肉表面的筋、、膜及脂

5.2试样处理

取中心温度为0℃ー4℃的肉样,放人功率为1500W恒温水浴锅中80℃加热,用热电耦测温仪测量肉样中心温度,待肉样中心温度达到70℃时,将肉样取出冷却至中心温度为0℃~4℃。用直径为1.27cm的圆形取样器沿与肌纤维平行的方向钻切肉样,孔样长度不少于2.5cm,取样位置应距离样品

缘不少于5m,两个取样的边缘间距不少于5mm,除有明显缺陷的孔样,测定样品数量不少于3

个。取样后应立即测定

6.1仪器及刀具

6.1.1测定仪器要求

6.1.1.1测定仪器的准确度应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认可的标准砝码测试,测定仪器的测定值与检测

标准砝码的准确值的误差范围应在土0.1%以内,测定仪器应具有校准能力。

6.1.1.2测定仅器的最大量程应>49N,最低作用力感应值应≤0.0098N,仅器精度应≤0.02%

6.1.2刀具规格(图1)

小学数学1-6年级所有定义、公式、单位换算

小学数学1-6年级所有定义、公式、单位换算

二、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就组成了一个角。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是(°)。 三、角的分类:小于90度的角是锐角;等于90度的角是直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是钝角;等于180度的角是平角;等于360度的角是周角。 四、相交成直角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在同一平面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五、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围成三角形的每条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每两条线段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 六、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按边分,可以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任意三角形。 七、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 八、在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九、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多只有一个直角或最多只有一个钝角。 十、四边形是由四条边围成的图形。常见的特殊四边形有: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 十一、圆是一种曲线图形。圆上的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这个距离就是圆的半径的长。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的线段叫做圆的直径。 十二、有一些图形,把它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十三、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十四、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十五、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

【1】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①把平行四边形通过剪切、平移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②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③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即:S=ah。 【2】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①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②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三角形面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③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积=底×高÷2。即:S=ah ÷2。 【3】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①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②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的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梯形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③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即:S=(a+b)h÷2。 【4】画图说明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 剪板机基本性能参数

2 剪板机基本性能参数 2.1剪板机规格与技术特征 板材长度 6000--12000mm 板材宽度 1000—2500mm 板材厚度 6-----30mm 板材强度极限 640N /m ㎡ 板材延伸率 17℅ 上刀刃倾角 2°13′ 上下刀刃间的间隙 1mm 刀刃磨钝系数 1.2 曲轴半径 105mm 剪刀开口度 210mm 剪刀长度 2500mm 每分钟剪切次数 3-7次/min 2.2剪板机基本性能参数 b σ——被剪金属的抗拉强度 b σ=640 N /m ㎡ 5δ——被剪金属的伸长率 5δ=17℅ h ——被剪板厚(毫米)h=30mm ?——剪切角(度)?=2°13′ △——刀片间隙(毫米)△= 1mm y ——刀片间隙的相对值,y=△/h C ——压料脚轴线到下刀刃的距离(毫米),从表2-2中查得 C=90

机械传动的剪板机大部分采用这种结构,即最后一级齿轮装在曲轴的一端。结构比较简单,但是曲轴很长,制造和装配都比较困难。被剪板厚≥25mm时可考虑用双边齿轮传动的形式。 (3)双边齿轮传动剪板机 对于大规格的剪板机,长曲轴的锻造和机械加工都非常困难。如果采用双边齿轮传动,其传动部件的重量要比单边齿轮传动的减轻20~30% (4)蜗杆传动剪板机 蜗杆传动由于传动比较大,因此传动链缩短,结构紧凑,机器高度降低。此外蜗杆传动具有传动平稳、噪音小的优点。国产剪板机曾经采用过这种结构,但是蜗杆传动效率较低,制造和装配困难。特别用在大规格的剪板机上,损耗功率就比较明显地增大。而且维护和修理业困难,因此没有得到广泛的采用。一般适用于被剪板厚≤13mm的剪板机。 #所以采用单边齿轮传动的剪板机。 剪板机工作原理:上刀片固定在刀架上,下刀片固定在下床面上,床面上安装有托球,以便于板料的送进移动,后挡料板用于板料定位,位置由调位销进行调节。 刀具 剪板机的下刀片都具有四个刃。刀架沿前倾直线运动的剪板机上刀片可以具有两个刃或者四个刃。刀架沿弧线运动的剪板机上刀片只宜有两个刃,而且必须将上刀片用螺钉或者垫片调整为一个空间曲面,因此上刀片的长度尽可能增大以减少接缝数。如果接缝处调整不当将导致刀具磨损的加剧和被剪板边偏差的增大。 刀片顶面应稍低于工作台面,偏差为-0.20毫米。 国产剪板机刀片材料常用6CrW2Si,(热处理后硬度为RC58-60)。T7A,9CrSi,Cr12P1,Cr12Mo和Cr6VP也可作刀片的材料。国外实验用硬质合金BK15或BK20镶在剪刀片上来提高两次刃磨的间隔时间。 刀片的尺寸参阅下表3-2 表3-2 刀片尺寸 被剪板厚h(毫米)刀片尺寸T*H(毫米)螺孔直径d(毫米)1~2.5 20*60 13

剪切力的计算方法

第3章 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 3.1 剪切的概念 在工程实际中,经常遇到剪切问题。剪切变形的主要受力特点是构件受到与其轴线相垂直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相距很近的一对外力的作用(图3-1a),构件的变形主要表现为沿着与外力作用线平行的剪切面(n m -面)发生相对错动(图3-1b)。 图3-1 工程中的一些联接件,如键、销钉、螺栓及铆钉等,都是主要承受剪切作用的构件。构件剪切面上的力可用截面法求得。将构件沿剪切面n m -假想地截开,保留一部分考虑其平衡。例如,由左部分的平衡,可知剪切面上必有与外力平行且与横截面相切的力Q F (图3-1c)的作用。Q F 称为剪力,根据平衡方程∑=0Y ,可求得F F Q =。 剪切破坏时,构件将沿剪切面(如图3-la 所示的n m -面)被剪断。只有一个剪切面的情况,称为单剪切。图3-1a 所示情况即为单剪切。 受剪构件除了承受剪切外,往往同时伴随着挤压、弯曲和拉伸等作用。在图3-1中没有完全给出构件所受的外力和剪切面上的全部力,而只是给出了主要的受力和力。实际受力和变形比较复杂,因而对这类构件的工作应力进行理论上的精确分析是困难的。工程中对这类构件的强度计算,一般采用在试验和经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称为剪切的实用计算或工程计算。 3.2 剪切和挤压的强度计算 3.2.1 剪切强度计算 剪切试验试件的受力情况应模拟零件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图3-2a 为一种剪切试验装置的简图,试件的受力情况如图3-2b 所示,这是模拟某种销钉联接的工作情形。当载荷F 增大至破坏载荷b F 时,试件在剪切面m m -及n n -处被剪断。这种具有两个剪切面的情况,称为双剪切。由图3-2c 可求得剪切面上的剪力为 2 F F Q =

各种单位换算及公式

各种单位换算及公式 长度单位面积单位 1 in = 25.4 mm 1 in 2 = 6.45 cm2 1 ft = 0.3048 m 1 ft2 = 0.09 3 m2 1 micron = 0.001 mm 体积单位 1 litre = 0.001 m3 1 cu.ft. = 0.0283 m3 1 cu.in. = 16.39 cm3 1 fluid oz.(imp) = 28.41 mL 1 fluid oz.(us) = 29.57 mL 1 gal(imp) = 4.546 L 1 gal(us) = 3.79 L 温度单位 (°F-32)X5/9=℃K-273.15 = ℃ 功及能量单位 1 Nm = 1 J 1 kgm = 9.807 J 1 kW/hr = 3.6 MJ 1 lbft = 1.356 J 功率单位 1 Nm/sec = 1 W 1 lbft/sec = 1.356 W 1 kgm/sec = 9.807 W 1 Joule/sec = 1 W 1 H.P.(imp) = 745.7 W 质量单位 1 lb = 453.6 g 1 tonne = 1000 kg 1 ton(imp) = 1016 kg 1 ton(us) = 907. 2 kg

流量计算公式 Q = Cv值X 984 = Kv值X 1100 Cv = So ÷ 18 力单位 1 kgf = 9.81 N 1 lbf = 4.45 N 1 kp(kilopound) = 9.81 N 1 poundal = 138.3 mN 1 ton force = 9.964 kM 力矩单位 1 kgm = 9.807 Nm 1 ft. poundal = 0.0421 Nm 1 in lb = 0.113 Nm 1 ft lb = 1.356 Nm 压力单位 1 psi = 6.89 kPa 1 kgf/cm 2 = 98.07 kPa 1 bar = 100 kPa 1 bar = 14.5 psi 1 mm mercury = 133.3 Pa 1 in mercury = 3.39 kPa 1 Torr = 133.3 Pa 1 ft water = 0.0298 bar 1 bar = 3.33 ft water 1 atmosphere = 101.3 kPa 1 cm water = 97.89 Pa 1 in water = 248.64 Pa 换算表 1psi=6.895kPa=0.07kg/cm2=0.06895bar=0.0703atm 1standard atmosphere=14.7psi=101.3kPa=1.01325bar 1kgf/cm2 = 98.07kPa=14.22psi = 28.96ins mercury 1m3 = 1000000cm3 1cu ft/min = 28.3 l/min

【小学数学】小学数学单位换算公式大全(附专项训练)

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千克 1吨=1000 000克 吨:吨是重量单位;公制一吨等于1000公斤:计算船只容积的单位;一吨等于2.83立方米(合100立方英尺)。 1千克=1000克 500克=1斤 千克:克;(符号kg或㎏)为国际单位制中量度质量的基本单位;千克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基本单位之一。一千克的定义就是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几乎与一升的水等重。 1千克=1公斤 1公斤=2斤 公斤;或称千克;(符号kg或㎏)为国际单位制中量度质量的基本单位;千克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基本单位之一。 人民币单位之间的换算

方法:人民币单位之间是十进制关系。 1元=10角 元:货币单位;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地区的法定货币符号,人民币的单位为元;人民币辅币单位为角、分。人民币货币符号为“¥”;譬如;人民币100元;可写作;RMB¥100(区别于日元);或¥100。 1角=10分 角:货币单位;一元钱的十分之一。 1元=100分 分:货币单位;一元钱的百分之一。 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 1年=12个月 世纪:计算年代的单位;一百年为一个世纪。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大月:指阳历(公历)有三十一天的月份;公历每年一﹑三﹑五﹑七﹑八﹑十﹑十二这七个月为大月;均三十一天。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小月:指阳历一个月三十天或农历一个月二十九天的月份。 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平年:阳历或阴历中无闰日的年;或阴阳历中无闰月的年。 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 闰年:阳历或阴历中有闰日的年;或阴阳历中有闰月的年。 1日=24小时 1时=60分 日:以地球自转周期为基准的时间单位;等于86400s。 分:时间的辅助单位。 1分=60秒 1时=3600秒 秒:时间的基本单位。 长度单位换算

剪板机的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剪板机设计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班级:12机制本一 设计者:熊杜思 同组人:顾帅成亚龙 学号:120514012 指导老师:夏翔 日期: 2014.5.26~2014.6.06

目录 1.机构简介 (3) 2.执行机构的选择与比较 (4) 3.主要机构的设计 (5) 4.机构运动分析 (6) 5.原动机的选择 (7) 6.传动机构的选择与比较 (9) 7.机械系统运动循环图 (14) 8. 对结果的分析与体会 (15) 9.参考资料 (17) 一﹑机构简介

1)剪板机,主要用于剪切金属板材,是重要的金属板材加工机器。其不仅用于机械制造业,还是金属板材配送中心必不可少的装备,应用范围特别广泛。剪板机按结构分为闸式剪板机和摆式剪板机两类;按传动方式分,有机械传动剪板机和液压传动剪板机两类。 2)现在,我们要设计的剪板机的是将卷料压平展开并将其剪成一定长度的铁板的机器,即将板料作定长度的间歇送进,在剪板短暂间歇时间内,剪刀在一定位置处将铁板剪断。因此剪板机主要包括铁板输送机构和剪断机构。 3)设计数据要求 (1) 原材料为成卷的板料。每次输送铁板长度为L=1900或2000或2200 mm(设计时任选一种)。 (2) 每次输送铁板到达规定长度后,铁板稍停,以待剪板机构将其剪断。剪断工艺所需时间约为铁板输送周期的十五分之一。建议铁板停歇时间不超过剪断工艺时间的1.5倍,以保证有较高的生产率。 (3) 输送机构运转应平稳,振动和冲击应尽量小(即要求输送机构从动件的加速度曲线连续无突变)。 二﹑执行机构的选择与比较

1)机构方案设计,可从下述两个方面考虑机构的选择: (1) 如何夹持和输送铁板,并使停歇时保持铁板的待剪位置;(2) 如何实现间歇送进,并能使铁板停歇时运送铁板的构件的速度和加速度曲线仍然连续,这样,送进机构的运转就比较平稳。 2. 大致有几条途径: (1) 利用机构中运动构件暂时脱离运动链,使后续构件实现停歇;(2) 利用构件上一点在圆弧段或直线段上运动,使与之相连的构件实现停歇;(3) 利用两种运动的叠加使构件实现间歇运动;(4) 其它。 工业上常用的简单间歇机构,如棘轮机构、槽轮机构和不完全齿轮机构等,虽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运动可靠等优点,但在动力性能、动停比(运动时间和停歇时间之比)方面很难满足设计要求。所以常用组合机构来满足设计要求。 传动方案的确定 合理的传动方案首先要满足工作机的性能要求,适应工作条件,工作可靠,此外还应使传动装置的结构简单,尺寸紧凑,加工方便,成本低廉,传动效率高和使用维修方便,要同时满足这些要求是比较困难的,因此要通过分析比较多种传递方案,选择出保证重点要求的最佳传动方案。 当采用由几种传动形式组成的多级传动时,要充分考虑各种传动形式的特点,合理的分配其传动顺序。在选择时,应注意以下种传动件的特性:(1)带传动的承载能力小,传递相同转矩时,结构尺寸较其它传动形大,但传动平稳,能吸振缓冲,因此,宜布置在高速级。 (2)链传动不均匀有冲击,不适用于高速级,应布置于低速级。 (3)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平稳,较直齿轮较好,常用在高速级或要求传动平稳的场合。

剪切力的计算方法

第3章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 3.1剪切的概念 在工程实际中,经常遇到剪切问题。剪切变形的主要受力特点是构件受到与其轴 线相垂直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相距很近的一对外力的作用(图3-1a),构件 的变形主要表现为沿着与外力作用线平行的剪切面(m - n面)发生相对错动(图3- 1b)。 图3-1 工程中的一些联接件,如键、销钉、螺栓及铆钉等,都是主要承受剪切作用的构 件。构件剪切面上的内力可用截面法求得。将构件沿剪切面m-n假想地截开,保留一 部分考虑其平衡。例如,由左部分的平衡,可知剪切面上必有与外力平行且与横截面相切的内力F Q (图3-1C)的作用。F Q称为剪力,根据平衡方程',=0,可求得F Q二F。剪切破坏时,构件将沿剪切面(如图3-la所示的m-n面)被剪断。只有一个剪切面的情况,称为单剪切。图3-1a所示情况即为单剪切。 受剪构件除了承受剪切外,往往同时伴随着挤压、弯曲和拉伸等作用。在图3-1中没有完全给出构件所受的外力和剪切面上的全部内力,而只是给出了主要的受力和内力。实际受力和变形比较复杂,因而对这类构件的工作应力进行理论上的精确分析是困难的。工程中对这类构件的强度计算,一般采用在试验和经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称为剪切的实用计算或工程计算。

3.2剪切和挤压的强度计算3.2.1剪切强度计算

剪切试验试件的受力情况应模拟零件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图 试验装置的简图,试件的受力情况如图 3-2b 所示,这是模拟某种销钉联接的工作情 形。当载荷F 增大至破坏载荷 F b 时,试件在剪切面 m - m 及n - n 处被剪断。这种具 有两个剪切面的情况,称为双剪切。由图 3-2c 可求得剪切面上的剪力为 F Q 图3-2 由于受剪构件的变形及受力比较复杂,剪切面上的应力分布规律很难用理论方法 确定,因而工程上一般采用实用计算方法来计算受剪构件的应力。 在这种计算方法中, 假设应力在剪切面内是均匀分布的。若以 A 表示销钉横截面面积,则应力为 F Q A ?与剪切面相切故为切应力。以上计算是以假设“切应力在剪切面上均匀分布”为基础 的,实际上它只是剪切面内的一个“平均切应力”,所以也称为名义切应力。 当F 达到F b 时的切应力称剪切极限应力, 记为-b 。对于上述剪切试验, 剪切极限 应力为 _ Fb ■b - 2A 3-2a 为一种剪切 (3-1) bj

常用公式及单位换算表

常用公式及单位换算表 一、长度单位转换公式: 公里(km) 千米(km) 米(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um) 纳米(nm) 1 公里(km) =1千米 (km) 1 公里(km) = 1000 米(m) 1千米 (km) =1000米(m) 1米(m)=10分米(dm) 1分米(dm)=10厘米(cm) 1厘米(cm)=10毫米(mm) 1米(m)= 10 分米(dm) =100厘米(cm) = 1000 毫米(mm) 1 毫米(mm) = 1000 微米(um) = 1000000 纳米(nm) 1公里(km)=1千米(km)=1000米(m)=10000分米(dm) =100000厘米(cm) =1000000毫米(mm) 二、重量单位换算:吨( t ) 千克 (kg) 克( g ) 1千克 (kg)=1公斤 (kg) 1千克 (kg)=1000克( g ) 1吨( t )=1000千克 (kg) 1吨( t )=1000千克 (kg) =1000000克( g ) 1公斤=500克 1市斤=10两 1两=50克 三、时间单位换算: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平年全年365天,闰年2月29天,闰年全年366天 四、面积换算: 平方公里(km2)公顷(ha)平方米(m2) 1平方千米(平方公里)=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1 公顷 = 0.01 平方公里(平方千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公顷=15亩=100公亩=10000平方米 1公亩=100平方米

剪板机操作规程

剪板机操作规程 一、概述 剪板机是用一个刀片相对另一刀片作往复直线运动剪切板材的机器。是借于运动的上刀片和固定的下刀片,采用合理的刀片间隙,对各种厚度的金属板材施加剪切力,使板材按所需要的尺寸断裂分离。 剪板机剪切后应能保证被剪板料剪切面的直线度和平行度要求,并尽量减少板材扭曲,以获得高质量的工件。 剪板机的上刀片固定在刀架上,下刀片固定在工作台上。 工作台上安装有托料球,以便于板料的在上面滑动时不被划伤。 后挡料用于板料定位,位置由电机进行调节。 压料缸用于压紧板料,以防止板料在剪切时移动。 护栏是安全装置,以防止发生工伤事故。 回程一般靠氮气,速度快,冲击小。 二、操作规程 首先,认真执行《锻压设备通有操作规程》有关规定如下: 1.操作者必须经过考试合格,并持有本设备的《设备操作证》方可操作本设备。 2.工作前认真做到: 1)仔细阅读交班记录,了解上一班工作情况。 2)检查设备及工作场地是否清扫、擦试干净;设备床身、工作台面、 导轨以及其它主要滑动面上不得有障碍物、杂质和新的拉、研、碰 伤。如有上述情况必须清除,并擦试干净设备;出现新的拉、研、 碰伤应请设备员或班组长一起查看,并作好记录。 3)检查各操作机构的手柄、阀、杆、以及各主要零、部件(滑块、锤 头、刀架等)应放在说明书规定的非工作位置上。

4)检查各安全防护装置(防护罩、限位开关、限位档铁、电气接地、 保险装置等)应齐全完好、安装正确可靠;配电箱(盒)、油箱(池)、变速箱的门盖应关闭。 5)检查润滑部位(油池、油箱、油杯导轨以及其他滑动面)油量应充 足,并按润滑批示图表加油。 6)检查各主要零、部件以及紧固件有无异常松动现象。 7)打开气(汽)路阀门,检查管道阀门及其它装置应完好无泄漏,气 (汽)压应符合规定,并放掉管中的积水。 8)进行空运转试车,起动要寸动,检查各操作装置、安全保险装置(制 动、换向、联锁、限位、保险等)、各指示装置(指示仪表、指示灯 等)工作应灵敏、准确可靠;各部位动作应协调;供油应正常,润 滑应良好;机床运转无异常声音、振动、温升、气味、烟雾等现象。 确认一切正常,方可开始工作。 3.工作中认真做到: 1)坚守工作岗位,精心操作设备,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因事离开设 备时要停机,并关闭电、气(汽)源。 2)按说明书规定的技术规范使用设备,不得超规范、超负荷使用设备。 3)密切注意设备各部位润滑情况,按润滑指示图表规定进行班中加油, 保证设备各部位润滑良好。 4)密切注意设备各部位工作情况,如有不正常声音、振动、温升、异 味、烟雾、动作不协调,失灵等现象,应立即停机检查,排除后再 继续工作。 5)调速、更换模具、刀具或擦试,检修设备时,要事先停机,关闭电、 气(汽)源。 6)在工作时,不得擅自拆卸安全防护装置和打开配电箱(盒)、油池 (箱)、变速箱的门盖进行工作。 7)设备发生事故必须立即停机,保护好现场,报告有关部门分析处理。

材料力学-切应力计算

第四章弹性杆横截面上的切应力分析 § 4-3梁横力弯曲时横截面上的切应力 梁受横弯曲时,虽然横截面上既有正应力,又有切应力。但一般情况下,切应力 对梁的强度和变形的影响属于次要因素,因此对由剪力引起的切应力,不再用变形、物理和静力关系进行推导,而是在承认正应力公式(6-2)仍然适用的基础上,假定剪应力在横截面 上的分布规律,然后根据平衡条件导出剪应力的计算公式。 1.矩形截面梁 对于图4-15所示的矩形截面梁,横截面上作用剪力F Q。现分析距中性轴z为y的横线aa1 上的剪应力分布情况。根据剪应力成对定理,横线aa1两端的剪应力必与截面两侧边相切, 即与剪力F Q的方向一致。由于对称的关系,横线aa i中点处的剪应力也必与F Q的方向相同。 根据这三点剪应力的方向,可以设想aa i线上各点切应力的方向皆平行于剪力F Q。又因截面高度h大于宽度b,切应力的数值沿横线aa i不可能有太大变化,可以认为是均匀分布的。基于上述分析,可作如下假设: 1)横截面上任一点处的切应力方向均平行于剪hj力F Q。 2)切应力沿截面宽度均匀分布。 图4-15 图4-16 基于上述假定得到的解,与精确解相比有足够的精确度。从图4-16a的横弯梁中截出dx 微段,其左右截面上的内力如图4-16b所示。梁的横截面尺寸如图4-16c所示,现欲求距中性 轴z为y的横线aa1处的切应力。过aa1用平行于中性层的纵截面aa2C1自dx微段中截出 一微块(图4-16d)。根据切应力成对定理,微块的纵截面上存在均匀分布的剪应力。微块左右侧面上正应力的合力分别为N1和N2,其中

y 1dA 。 A * 由微块沿x 方向的平衡条件 这样,式(4-32)可写成 N 1 I dA A * My 1 dA Ms ; z A * I z (4-29) N 2 II dA (M dM)y 1dA A * A * I z (M dM)。 * ^n^Sz (4-30) 式中,A 为微块的侧面面积, (ii )为面积 A 中距中性轴为 y i 处的正应力, 将式 N 1 N 2 (4-29)和式(4-30)代入式 dM * nr S z bdx 0 4-31),得 bdx 0 dM S ; dx bI z (4-31) 因 F Q , dx ,故求得横截面上距中性轴为 y 处横线上各点的剪应力 * F Q S Z bn (4-32) 式(4-32)也适用于其它截面形式的梁。式中, F Q 为截面上的剪力; I z 为整个截面 对中性轴z 的惯性矩;b 为横截面在所求应力点处的宽度; S y 为面积A *对中性轴的静矩。 对于矩形截面梁(图4-17),可取dA bdy i ,于是 * S z y i dA A 2(h y 2) 电( h! y 2) 上式表明,沿截面高度剪应力 4-17 )。 按抛物线规律变化(图 在截面上、下边缘处,y= ± h , =0;在中性轴上,y=0, 2 切应力值最大,其值为 ■ 1 1 r 尸蛰 T *17 A" y 图 4-17 * S z 0,得

剪切应力计算

拉伸、压缩与剪切 1 基本概念及知识要点 1.1 基本概念 轴力、拉(压)应力、力学性能、强度失效、拉压变形、胡克定律、应变、变形能、静不定问题、剪切、挤压。 以上概念是进行轴向拉压及剪切变形分析的基础,应准确掌握和理解这些基本概念。 1.2 轴向拉压的内力、应力及变形 1.横截面上的内力:由截面法求得横截面上内力的合力沿杆的轴线方向,故定义为轴力 F N ,符号规定:拉力为正,压力为负。工程上常以轴力图表示杆件轴 力沿杆长的变化。 2.轴力在横截面上均匀分布,引起了正应力,其值为 F A σ= N 正应力的符号规定:拉应力为正,压应力为负。常用的单位为MPa 、Pa 。 3.强度条件 强度计算是材料力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轴向拉压时,构件的强度条件是 []F A σσ= ≤N 可解决三个方面的工程问题,即强度校核、设计截面尺寸及确定许用载荷。 4.胡克定律 线弹性范围内,杆的变形量与杆截面上的轴力F N 、杆的长度l 成正比,与截面尺寸A 成反比;或描述为线弹性范围内,应力应变成正比,即 F l l E E A σε?= =N 式中的E 称为材料的弹性模量,EA 称为抗拉压刚度。胡克定律揭示在比例极限内,应力和应变成正比,是材料力学最基本的定律之一,一定要熟练掌握。 1.3 材料在拉压时的力学性能 材料的力学性能的研究是解决强度和刚度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一般是通过实验方法实现的,其中拉压试验是最主要、最基本的一种试验,由它所测定的材料性能指标有: E —材料抵抗弹性变形能力的指标;b s σσ,—材料的强度指标; ψδ, —材料的塑性指标。低碳钢的拉伸试验是一个典型的试验。

数学单位换算及公式一览表

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闰年判断:1、能被4整除而不能被100整除。(如2004年就是闰年,1900年不是)2、能被400整除。】 1日=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a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S=ah÷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 8、直径=半径×2d=2r半径=直径÷2r=d÷2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c=πd=2πr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定义定理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S=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公式: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 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S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 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

剪板机课程设计

目录 1.机械课程设计任务书 (2) 2.机构设计方案的设计和拟定 (3) 3.机械系统的运动循环图 (6) 4.传动机构的设计 (7) 5.执行机构的设计 (10) 6.机构的连接 (14) 7.算法原理简要说明 (15) 8.机构的运动仿真 (16) 9. 结果分析 (19) 10.课程设计的感想 (20) 11.参考资料 (20)

1.机械课程设计(C)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设计剪板机的铁板输送机构和剪断机构。 剪板机是将卷料展开兵剪成一定长度铁板的机构,即将板料作定长度的间歇送进,在板料短暂的停歇时间内,剪刀在一定位置上将铁板间断。 二、技术参数和技术设计要求 (1)原材料为成卷的板料。每次输送铁板长度为L=1900或2000或2200mm(设计时任选一种)。 (2)每次输送铁板到达规定长度后,铁板稍停,以待剪板机构将其剪断。剪断工艺所需时间约为铁板输送周期的十五分之一。建议铁板停歇时间不超过剪断工艺时间的1.5倍,以保证有较高的生产率。 (3)输送机构运转应平稳,震动和冲击应尽量小(即要求输送机构从动件的加速度曲线连续无突变)。 三、设计任务 (1)进行铁板输送机构和剪断机构的选型; (2)根据工艺动作顺序和协调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 (3)根据选定的原动机和执行机构的运动参数拟定机械传动方案; (4)机械运动方案的评定和选择; (5)对机械传动系统和执行机构进行运动尺寸计算; (6)进行上机编程分析,检验设计方案; (7)画出机械运动方案简图、运动循环图和传动方案图; (8)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四、工作计划与进度安排 本课程设计总时间为2周(共10天),进度安排如下: 教学院长:指导教师:2011年11月25日

初中物理常见公式及单位换算

初中必背公式及单位换算 1、长度单位 换算步骤: 例:m nm _____1035=? (1)列出长度单位,在两个相邻单位间标出进率 km m dm cm mm um nm 310 10 10 10 310 310 (2)从下面画一条线将要换算的两个单位连起来,所围住的所有进率的乘 积便是这两个单位的进率,如下图。 km m dm cm mm um nm 310 10 10 10 310 310 即m 到nm 的进率是933101010101010=???? (3)利用进率进行换算。如果是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则乘以进率,反之,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除以进率,也就是乘以进率的倒数。 如:在该题中,nm 是小单位,而m 是大单位,因此,换算时就用nm 之前的数据乘以进率的倒数,910的倒数为9-10。 m m nm 495510310103103--?=??=? 2、必考的长度、面积、体积单位换算 单位平方,进率也要平方;单位立方,进率也要立方 长度 面积 体积 m cm cm m 2 210111011-?=?= 2 4 2 24210111011m cm cm m -?=?= 3 6 3 36310111011m cm cm m -?=?= m mm mm m 3310111011-?=?= 2 6226210111011m mm mm m -?=?= 3 3331110111011cm mL mL L L m =?=?=

ρ m v = t s v = vt s =v s t =V m = ρ 3、速度公式: 公式变形: 求路程: 求时间: 注:在做题的过程中,一定要先把单位统一成m 、s 、s m /或者km 、h 、h km /再 进行计算。 例、暑假来临,小明一家驾车去丽江旅游,途经一条长16km 的隧道,用时15分钟。求汽 车驶过隧道的平均速度。 4、密度公式: 公式变形: 求质量: 求体积: 注:在做题的过程中,一定要先把单位统一成kg 、3m 、3/m kg 或者g 、3cm 、3 /cm g 再进行计算。 物理量 常用单位 国际单位 v ——速度 s m / h km / s ——路程 m km t ——时间 s h 物理量 国际单位 常用单位 ρ——密度 3/m kg 3/cm g m ——质量 kg g v ——体积 3m 3cm v m ρ=

各种单位换算及公式

各种单位换算及公式

各种单位换算及公式 长度单位面积单位 1 in = 25.4 mm 1 in 2 = 6.45 cm2 1 ft = 0.3048 m 1 ft 2 = 0.09 3 m2 1 micro n = 0.001 mm 体积单位 1 litre = 0.001 m3 1 cu.ft. = 0.0283 m3 1 cu.i n. = 16.39 cm3 1 fluid oz. (imp) = 28.41 mL 1 fluid oz. (us) = 29.57 mL 1 gal(imp) = 4.546 L 1 gal(us) = 3.79 L 温度单位 (°-32)X5/9= C K-273.15 = C 功及能量单位 1 Nm = 1 J 1 kgm = 9.807 J 1 kW/hr = 3.6 MJ 1 Ibft = 1.356 J 功率单位 1 Nm/sec = 1 W 1 lbft/sec = 1.356 W 1 kgm/sec = 9.807 W 1 Joule/sec = 1 W 1 H.P.(imp) = 745.7 W

质量单位 1 to nne = 1000 kg 1 lb = 453.6 g

流量计算公式 Q = Cv 值X 984 = Kv 值X 1100 Cv = So 48 力单位 1 kgf = 9.81 N 1 Ibf = 4.45 N 1 kp(kilopou nd) = 9.81 N 1 pou ndal = 138.3 mN 1 ton force = 9.964 kM 力矩单位 1 kgm = 9.807 Nm 1 ft. poun dal = 0.0421 Nm 1 in lb = 0.113 Nm 1 ft lb = 1.356 Nm 压力单位 1 psi = 6.89 kPa 1 kgf/cm 2 = 98.07 kPa 1 bar = 100 kPa 1 bar = 14.5 psi 1 mm mercury =133.3 Pa 1 in mercury =3.39 kPa 1 Torr = 133.3 Pa 1 ft water = 0.0298 bar 1 bar = 3.33 ft water 1 atmosphere = 101.3 kPa 1 cm water = 97.89 Pa 1 in water = 248.64 Pa 换算表 1psi=6.895kPa=0.07kg/cm2=0.06895bar=0.0703atm 1sta ndard atmosphere=14.7psi=101.3kPa=1.01325bar 1kgf/cm2 = 98.07kPa=14.22psi = 28.96i ns mercury 1m3 = 1000000cm3

剪切力的计算方法

第3章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 3.1 剪切的概念 在工程实际中,经常遇到剪切问题。剪切变形的主要受力特点是构件受到与其轴线相垂直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相距很近的一对外力的作用(图3-1a),构件 m-面)发生相对错动(图3-1b)。的变形主要表现为沿着与外力作用线平行的剪切面(n 图3-1 工程中的一些联接件,如键、销钉、螺栓及铆钉等,都是主要承受剪切作用的构件。构件剪切面上的内力可用截面法求得。将构件沿剪切面n m-假想地截开,保留一部分考虑其平衡。例如,由左部分的平衡,可知剪切面上必有与外力平行且与横截面相切的内力Q F(图3-1c)的作用。Q F称为剪力,根据平衡方程∑=0 F Q=。 Y,可求得F 剪切破坏时,构件将沿剪切面(如图3-la所示的n m-面)被剪断。只有一个剪切面的情况,称为单剪切。图3-1a所示情况即为单剪切。 受剪构件除了承受剪切外,往往同时伴随着挤压、弯曲和拉伸等作用。在图3-1中没有完全给出构件所受的外力和剪切面上的全部内力,而只是给出了主要的受力和内力。实际受力和变形比较复杂,因而对这类构件的工作应力进行理论上的精确分析是困难的。工程中对这类构件的强度计算,一般采用在试验和经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称为剪切的实用计算或工程计算。 3.2 剪切和挤压的强度计算 3.2.1 剪切强度计算

剪切试验试件的受力情况应模拟零件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图3-2a 为一种剪切试验装置的简图,试件的受力情况如图3-2b 所示,这是模拟某种销钉联接的工作情形。当载荷F 增大至破坏载荷b F 时,试件在剪切面m m -及n n -处被剪断。这种具有两个剪切面的情况,称为双剪切。由图3-2c 可求得剪切面上的剪力为 2 F F Q = 图3-2 由于受剪构件的变形及受力比较复杂,剪切面上的应力分布规律很难用理论方法确定,因而工程上一般采用实用计算方法来计算受剪构件的应力。在这种计算方法中,假设应力在剪切面内是均匀分布的。若以A 表示销钉横截面面积,则应力为 A F Q =τ (3-1) τ与剪切面相切故为切应力。以上计算是以假设“切应力在剪切面上均匀分布”为基础的,实际上它只是剪切面内的一个“平均切应力”,所以也称为名义切应力。 当F 达到b F 时的切应力称剪切极限应力,记为b τ。对于上述剪切试验,剪切极限应力为 A F b b 2= τ

数学公式及单位换算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 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 长S=a×a 2 、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 棱长×棱长×棱长V=a×a×a 3 、长方形

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 、长方体 V:体积s:面积a:长b: 宽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 三角形底=面积×2÷高 6 平行四边形 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 圆形 S面积C周长∏ d=直径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2020年剪切力的计算方法-剪力强度公式

作者:旧在几 作品编号:2254487796631145587263GF24000022 时间:2020.12.13 第3章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 3.1 剪切的概念 在工程实际中,经常遇到剪切问题。剪切变形的主要受力特点是构件受到与其轴线相垂直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相距很近的一对外力的作用(图3-1a),构件的变形主要表现为沿着与外力作用线平行的剪切面m-面)发生相对错动(图3-1b)。 (n 图3-1 工程中的一些联接件,如键、销钉、螺栓及铆钉等,都是主要承受剪切作用的构件。构件剪切面上的内力可用截面法求得。将构件沿剪切面n m-假想地截开,保留一部分考虑其平衡。例如,由左部分的平衡,可知剪切面上必有与外力平行且与横截面相切的内力 F(图3-1c)的作用。Q F称为剪力, Q 根据平衡方程∑=0 F Q=。 Y,可求得F 剪切破坏时,构件将沿剪切面(如图3-la所示的n m-面)被剪断。只有一个剪切面的情况,称为单剪切。图3-1a所示情况即为单剪切。 受剪构件除了承受剪切外,往往同时伴随着挤压、弯曲和拉伸等作用。在图3-1中没有完全给出构件所受的外力和剪切面上的全部内力,而只是给出了主要的受力和内力。实际受力和变形比较复杂,因而对这类构件的工作应力进行理论上的精确分析是困难的。工程中对这类构件的强度计算,一般采用在试验和经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称为剪切的实用计算或工程计算。

3.2 剪切和挤压的强度计算 3.2.1 剪切强度计算 剪切试验试件的受力情况应模拟零件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图3-2a 为一种剪切试验装置的简图,试件的受力情况如图3-2b 所示,这是模拟某种销钉联接的工作情形。当载荷F 增大至破坏载荷b F 时,试件在剪切面m m -及n n -处被剪断。这种具有两个剪切面的情况,称为双剪切。由图3-2c 可求得剪切面上的剪力为 2F F Q = 图3-2 由于受剪构件的变形及受力比较复杂,剪切面上的应力分布规律很难用理论方法确定,因而工程上一般采用实用计算方法来计算受剪构件的应力。在这种计算方法中,假设应力在剪切面内是均匀分布的。若以A 表示销钉横截面面积,则应力为 A F Q =τ (3-1) τ与剪切面相切故为切应力。以上计算是以假设“切应力在剪切面上均匀分布”为基础的,实际上它只是剪切面内的一个“平均切应力”,所以也称为名义切应力。 当F 达到b F 时的切应力称剪切极限应力,记为b τ。对于上述剪切试验,剪切极限应力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