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识别及干预

阅读障碍1

阅读障碍 《时代》封面之克服阅读障碍 阅读障碍是指智力正常或超常,但在阅读成绩上落后的现象。究竟落后到什么程度才算是阅读障碍呢?一般是以阅读成绩落后于一到两个年级的分数作为标准,这也就是说,诊断阅读障碍是以标准化的阅读测验测试儿童,发现儿童在平均成绩上低于其他同龄儿童,只达到低年级儿童的平均水平。阅读障碍是学习障碍的最主要类型,占到所有被诊断为学习障碍儿童的70%以上。据研究,英语国家中有阅读困难的儿童高达10%-30%。学汉语的儿童中患有阅读障碍的人在3%-5%左右。 目录 1阅读障碍的表现特征有以下几方面识字方面 1阅读方面 1行为方面 造成阅读障碍的原因 1阅读障碍的治疗词汇贫乏的矫正 1阅读习惯的矫正 展开 编辑本段阅读障碍的表现特征有以下几方面 识字方面 *认字与记字困难重重,刚学过的字就忘记;*错别字连篇,写字经常多一画或少一笔;*经常搞混形近的字,如把“视”与“祝”弄混;*经常搞混音近的字;*学习拼音困难,经常把Q看成O;*经常颠倒字的偏旁部首。 阅读方面 *朗读时增字或减字;*朗读时不按字阅读,而是随意按照自己的想法阅读;*听写成绩很差;阅读速度慢;*逐字阅读或以手指协助;*说作文可以,但写作文过于简单,内容枯燥;*书面表达自己的意思非常困难,抄写速度慢。 行为方面 *行为反应表现得不集中或无组织,对于所看到或听到的刺激,仅能掌握一小部分;*掌握事物的顺序很困难,如数学公式、乘法口诀等;*几乎做每件事都表现得反应过度;*在辨析距离、方向时显得有困难;*在理解时间概念时显得有困难;*在整理自己的书本、纸张、玩具时显得有困难,写字时很难掌

握空间距离;*手脚笨拙,走路时脚步不稳,经常跌倒、被绊倒或撞倒家具;*同一时间对所有的声音、人、事同时作反应,不懂得在同一时间对某一件事作反应;*很快就从一个活动或想法跳到另一活动或想法;*完成读写作业非常容易疲劳。编辑本段造成阅读障碍的原因 是多方面的,简单地说,有下面几方面的原因:首先是生物学方面的因素。阅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因为阅读几乎涉及了所有的心理功能。有人把阅读比作弹钢琴,意思是说,阅读需要多种心理功能的协调,就像弹钢琴需要种种心理功能的合作一样。在阅读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发挥视知觉的作用,视知觉的分辨与记忆都需参与进来。同时,阅读需要对声音的辨别与记忆,阅读是一个对所看到的字的声音的反应过程,只有熟练的读者,才能进行默读。通过对字形、字音和字义的联系,我们获得对字词的理解。几乎所有的文字都是音、形、义的联合,缺少其中的某一个环节,人对字词的认知与学习就会出现困难。例如,视觉功能障碍,眼球振动不平衡,就造成读书时跳字、串行等;听觉功能障碍,造成读而不闻,读而不懂;另外如失语症、大脑麻痹、智力迟钝和运动失调等大脑神经功能障碍,也会造成阅读困难。其次是情绪因素造成的。长期以来,存在阅读障碍的人得不到人们的理解,尤其是在儿童时期,这样的儿童常常被家长当作是爱玩的孩子,学习不专心或懒惰的孩子,他们不仅得不到大人的理解,反而蒙受着不公正的批评。久而久之,这些孩子变得自卑和自弃,自认为无论如何努力,就是在学习上赶不上别人,以致于许多具有阅读障碍的人一生事业无成。例如有的孩子有严重的胆小、自卑情绪,不敢在课堂上朗读,结果越不练就越有障碍。还有的孩子非常敏感,对别人的评价特别在意,生怕读错了引起同学笑话,所以朗读时忧心忡忡,不能轻松流畅地阅读。第三是教育方法问题。对于那些智力或能力低的孩子,如果家长和老师一味地逼着孩子练习阅读,而不是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特殊训练,长时间不见成效,孩子就会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对阅读更加有抵触情绪,甚至产生厌烦心理。而对于智力和能力高的孩子,如果仍然让他们重复简单的课文,他们也会变得敷衍了事。 编辑本段阅读障碍的治疗 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而阅读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小抓起,儿童期是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因此,早期阅读教育是学前期教育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儿童的阅读能力、阅读量与世界发达国家儿童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在中西儿童阅读教育交流与研讨会上一些专家指出,中国儿童8岁才开始进入自主大量阅读阶段(而西方为4岁),即使在北京,儿童阅读障碍发生率也高达6%至8%。所以应该及早对阅读障碍进行治疗。对于较严重的阅读障碍,比如儿童神经生理方面可能存在缺陷,需要由专门的教师和心理医生采用特殊的方法进行矫治,如多感觉通道法,强调运用学生的多种感觉通道,诸如视、听、动、触等;神经组织矫正法,对阅读障碍的儿童通常采用视觉描绘练习和眼手协调练习,以促进大脑半球优势能力的

中学生心理障碍研究论文

中学生心理障碍研究论文 一、中学生心理障碍的常见症状及简析 典型个案1:1、某女,高一,学习成绩优秀。因面部烫伤较丑,进入青春期后产生嫉妒貌美女生的心态,经常抑郁苦闷。曾几次想轻生、认为自己是世界上多余的,怨父母对她照顾不周,认为做人没有意思,不如趁学习成绩好给人留下一个好印象而告别人生,求得解脱。 这类学生不知人无十全,过份看重自己的弱点,容易产生心理不平衡。人的心理状态应该相对平衡,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然而,这种平衡常会被争吵,歧视、侮辱、压抑等突发事件所破坏。这种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中学生很容易产生自卑、羞耻、怨恨、不满、甚至低下;重者,会变得呆懒,忧。 典型个案2:某某,初二学生,原是眉清目秀,惹人喜爱的文娱骨干,擅长舞蹈。一次体重测量为100斤,她认为太胖了,将会影响自己优美的舞姿,开始节食。没几个月体重下降到68斤,而且拒食,有呕吐,消瘦脱形,无法坚持学习,只能求助于心理咨询。 这是一种多见于女青年的心理障碍。据调查,一般这类人从小有挑食、偏食的坏习惯。进入青春期后,片面追求苗条的体态,婀娜的身姿,就有意识地控制钦食。久而久之,

导致消化功能减退,看到食物恶心。 典型个案3:某某,初二男生,因其父是知青,政策允许他来沪寄住祖父母家。该生见人腼腆,遇生人或校领导更局促不安,如遇女性,会手足无措,面红心悸,交谈时口吃,惹同学嗤笑;性格内向,孤独,同班中无知心好友,严重时,心烦意乱,消沉苦闷,经常失眠,纳呆。他多次要求中止学业,回江西弋阳农村父母身边。 这是典型的社会适应障碍。失眠、纳呆、心烦意乱、精绪抑郁、学习效率低下,就是社会环境适应不良,人际交往困难的表现,加之性格内向孤僻,更易造成心理偏异,甚至缺陷。一个人能和环境保持和谐的关系,这就是适应。据了解,这学生原在江西,很适应,学习成绩冒尖,只是较为内向。到了新的环境,遇到新的人际关系,形成了抑郁、焦虑,加上言语不通,又因幼年模仿和生急时口吃的坏习惯,因而产生人际交往障碍。笔者曾对中学生的伙伴交往作了一次抽样调查,发现孤独型学生占被测学生的10%。这中间,有些人在学校里是“小哑巴”,而在家庭中却是“小喇叭”。这就是“公众场合恐惧症”。还有青春期的异性交往也存在着不少情况。总之,青少年在人际交往方面,确实存在诸多的心理与行为问题。 典型个案4:某某,女,初三,父母对其期望过高,心理压力很大,造成应试恐惧。考试前、中出现心悸、胸闷头

初中生常见心理障碍

初中生常见心理障碍——自我意识发展 教学目标; 1、教学生加强青少年生理、心理知识的学习,了解学生的自我概念水平。 2、以学生的活动和体验为主,教师应注意角色转换,积极营造一种宽松、真诚、积极参与的课堂氛围,教师要与学生密切沟通,提高对学生自尊心要求的敏感情。 3、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的活动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尽力做到有趣味性、有启发性,帮助学生学会自我保护。 4、帮助学生澄清不良自我形象产生的原因,让学生学会如何保持良好的自我形象。 教学重点: 根据小辉一天中自我形象被损的实例,引导、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如何去面对现实,并采取积极的态度。 教学难点: 采取怎样的方法,使学生毫不忌讳地坦露自我形象被损的经历。 教学准备: 1、教师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扮演小品,尤其是小辉的扮演者,一定要演得真切,千万不可就事论事,教师、蓝球队教练、小辉母亲的扮演者在服饰、形象、语气上要体现真实感。 2、给每一位学生准备一张比较美观、有保存价值的小卡片,让学生在课堂上写一句名言或自己的话,用来保护自我形象不被损毁。 3、准备几张小纸条,上面写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有损于自我形象的事例。 4、学生座位按马蹄形小组排列,马蹄形开口朝黑板。 教学过程: 一、活动设计 明镜台(一)案例:“小辉的经历” 节设计:小辉背着书包,高兴地哼着歌“我去上学校,天天不迟到……”在路上遇到两个身着比较时髦的同令人,一边在指手划脚地说他“真土”,小辉情绪显得有些低落,放慢脚步朝学校走去。来到教室,教师把一份试卷发给小辉,上面写着第一单元数学考试50分,小辉低着头在看试卷,老师没有说话,而在一边用眼睛白他,小辉看完试卷,拿着篮球走出教室,正好教训员走过来:“小辉,听陈老师说你的学习成绩下降了,今天开始你就不要来学校篮球队了。”小辉带着一肚子的懊恼回到了家。妈妈问他:“小辉,你第一单元的数学考了几分,试卷拿来给我看看。小辉从书包里拿出试卷递给他妈妈,他妈妈一看试卷,就破口大骂:“你是怎么学的?怎么那么笨。” 二、回答问题: 看了上面的小品,让同学回答,小辉的自我形象是如何被损毁的?学生的回答是:1)同学的嘲笑。2)老师的白眼。3)被开除出校队。4)被妈妈的责骂。(一)自由发言: 1、让同学们畅所欲言,体会一下小辉被同学嘲笑?被老师白眼,被开除出校队,被妈妈责骂时的心里感觉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案(20200504104211)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环境适应问题。在大一新生中较为常见。 2、学习问题。大学生常见的学习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目的问题、学习动力问题、学习方 法问题、学习态度问题,以及学习成绩差等等。大学期间,学习往往不再如高中阶段那样得到 绝大多数人的重视,目的不明确、动力不足、态度不好构成了学习问题的主要方面。 3、人际关系问题。如何与周围的同学友好相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面临的一 个重要课题。同高中阶段相比,大学生对人际关系问题的关注程度超过了学习,也成为大学 生心理困扰的主要来源之一。人际关系问题常常表现为难以和别人愉快相处,没有知心朋友,缺乏 必要的交往技巧,过分委曲求全等,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孤单、苦闷、缺少支持和关爱等痛苦感受。 4、恋爱与性心理问题。大学生处于青年中后期,性发育成熟是重要特征,恋爱与性问题是 不可避免的。一般包括:单相思、恋爱受挫、恋爱与学业关系问题、情感破裂的报复心理等, 而性心理问题常见的有:手淫困扰,以及由婚前性行为、校园同居等问题引起的恐惧、焦虑、担忧等 5、性格与情绪问题。性格障碍是大学生中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其形成与成长经历有关, 原因较为复杂,主要表现为自卑、怯懦、依赖、神经质、偏激、敌对、孤僻、抑郁等。 6、求职与择业问题,是高年级大学生常见问题。在跨入社会时,他们往往感到很多的困惑 和担忧。如何选择自己的职业,如何规划自己的生涯,求职需要些什么样的技巧等等问题, 都会或多或少带来困扰和忧虑。 7、神经症问题。长期的睡眠困难、焦虑、抑郁、强迫、疑病、恐怖等都是神经症的临床表 现症状 第七种问题是偏离正常状态的心理问题,需要进行专业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而对于大部 分同学来说,常常遭遇到的是前六种心理困扰,这些困扰主要是由很多现实的社会心理因素 所导致,也往往是暂时性的,经过自己的主动调节或寻求咨询老师的帮助,多能恢复心理的 平衡和适应。 二、如何面对自身的“心理问题”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已逐渐加深,但大学生们在对待他人的心理困 惑的态度上比对待自己的更为理性,一旦涉及自己则表现得优柔寡断,觉得难以启齿, 常常不知所措。要改善这一心态,建议: 1、坦然面对。心理健康也跟身体健康一样,在人的一生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出

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资料讲解

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 学生的心理障碍与成人既有共同之处,又有所不同,这是由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和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不同所决定的。 一、学生常见的一般心理问题 (一)学习方面的心理问题 主要表现为学习困难、注意力难以集中、活动过度、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上课扰乱课堂纪律、思维存在障碍或由于智能方面难以适应教学的要求而引起的怠学、厌学、弃学等行为。 (二)品德方面的心理问题 主要是指不能遵照社会行为准则或群体行为规范的越轨行为。一般表现为:偷窃、说谎、逃学、骂人、攻击别人、行为粗暴、与同学不能友好相处等等。 (三)情绪与性格方面的心理问题 主要表现为情绪极不稳定和性格不良,如恐惧、敏感、狭隘、多疑、焦虑、偏激、冷漠、孤僻、固执、自卑、依赖、任性、过分冲动和逞能、不考虑行为后果等。

(四)不良习惯方面的心理问题 主要表现为:口吃、顺治、咬指甲、挖鼻孔、挑食、厌食、遗尿、吸烟、喝酒等。 (五)性心理方面的心理问题 这是伴随着青春期的发育而又对性知识缺乏必要的了解所导致的。主要表现为手淫、早恋、性敏感、对月经或遗精的恐惧与不安以及一些严重的性变态行为。 (六)病理性方面的问题 这些心理问题主要是由大脑神经紊乱或出现器质性病变而产生的。表现为神经性失声、歇斯底里、睡眠失调、精神分裂等和其它神经性疾病。 二、学生常见的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是由生理、社会文化和心理这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的种类很多,在学生时期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偏头痛 偏头痛是一种慢性头痛,主要表现为一侧跳动性复

发性头痛,可漫延到头、舌、颈的任何部位。人格特征常表现为敏感多疑、固执己见、极易烦恼。 (二)神经性厌食症 神经性厌食症是一种少女常见的心理疾病,以食欲不振、进食不足、进食后呕吐、消瘦、闭经等为主要特点。人格特征常表现为孤僻、任性、好幻想、虚荣、敏感和癔症等。 (三)儿童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是小学生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以注意力不集中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的心理障碍综合症。主要表现为注意力涣散、持续时间短;活动过度,易冲动;学习困难,违反课堂纪律等。 (四)口吃 口吃是儿童期常见的言语障碍之一。主要表现为说话吃力;声音、音节或单词重复或延长;同时伴有跺脚、摇头等动作。 (五)抽动症 抽动症是指某些肌肉群不自然的刻板运动。主要表

心理障碍教案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概念 正常的心理活动,具有三大功能: 1、能保障人作为生物体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展; 2、能保障人作为社会实体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在家庭、社会团体、机构中正常地肩负责任,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组织正常运行; 3、能使人类正常地、正确地反映、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性,以便创造地改造世界,创造出更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条件。 心理的反面,即异常心理活动,是丧失了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区分 一、常识性的区分: 1、离奇怪异的方谈、思想和行为 2、过度的情绪体验和表现 3、自身社会功能不完整 4、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 二、非标准化的区分: 依据人们看问题角度不同,粗略地将非标准化的区分,归纳为以下几种:1、统计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现象理解为某种心理现象偏离了统计常模。如智商在70以下的是智力缺陷,属异常范围。 2、就文化人类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对某一文化习俗的偏离。 3、就社会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对社会准则的破坏。任何对社会带来威胁的破坏性行为,无论是对人身的、或是对政治的、经济的破坏,如果有明确有犯罪动机,那就是犯罪;如果没有任何理由,找不出任何犯罪动机,那就被认为是行为异常。 4、就精神医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古怪无效的观念或行为,如幻觉,病理性错觉,性欲倒错这些古怪的心理行为,以及妄想,强迫观念等无效的观念,都属于心理异常。 5、就认知心理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看作是个体主观上的不适体验。 人的心理活动非常复杂,为此,找到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之间的绝对分界线,是几乎不可能的。 三、标准化的区分 李心天对区分正常与异常心理提出如下四类判别标准: 1、医学标准:这种标准是将心理障碍当作躯体疾病一样看待。如果一个人的某种心理或行为被疑为有病,就必须找到它的病理解剖或病理生理变化的根据,在此基础上认定此人有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碍。其心理或行为表现,则被视为疾病的症状,其产生原因则归结为脑功能失调。这一标准为临床医师们广泛采用。他们深信,有心理障碍的人,他们的脑部,应当有病理过程存在。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几方面

-----------------------------------精品考试资料---------------------学资学习网-----------------------------------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几方面,具体有哪些表现?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如下: 在学习方面: (1)入学不适应。主要表现:对上学的态度消极。出现或多或少的学习困难。不能很好地与同学相处。缺乏责任感,经常扰乱集体的秩序。 (2)厌学。主要表现为:课堂学习、课外作业等学习活动完全处于消极被动状态。注意力分散,有意注意少,无意注意多,明显的分心状态。常常听课不专心、作业不用心、预复习无恒心,形成心不在焉的不良习惯。对学习不感兴趣,讨厌学习,他们往往一提到学习就心烦,对家长和教师有抵触情绪,学习成绩差。 (3)学习疲劳。学生年龄越小,越容易产生疲劳。 在情绪情感方面: (1)羞怯。主要表现:见到生人脸红,不爱说话,即使说话也慢声细语。 上课时不敢举手,不敢大声回答问题。参加活动时主动性不强,不敢带头或自愿去做某件事。 (2)焦虑。分离性焦虑。主要表现:不愿上学,不愿离开家长,担心家长出意外,担心自己走失或被拐走。考试焦虑:主要表现:怀疑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害怕考试,考试时过分紧张。

(3)易怒。主要表现:自我约束能力差,情绪不稳定。说话、做事好感情用事、不能理智地处理问题。遇事易冲动、任性。在困难面前,不能持乐观的态度。对符合自己心意的什么都好,遇到不顺心的事则怨气冲天,满腹牢骚。 (4)嫉妒心。主要表现:盲目骄傲,不愿意看到别人的长处和优点,常对别人挑剔和贬低。感情上自私,只要求老师对自己关心、重视,看到老师关心、重视别人,就生气,甚至怨恨别人。与同伴相处,喜欢显示自己,讥笑别人。发现比自己强的人或事,轻则有意视而不见,重则想破坏。 1 / 2 在行为方面: (1)说谎行为。主要表现:为了逃避惩罚或责任,故意说谎。为获得某些东西或荣誉而不惜说谎。 (2)攻击行为。主要表现:打人、骂人,欺侮弱小同学。占有欲、支配欲强,性情急躁。缺乏同情心和正常的人际感情。蛮横无理,粗暴的扰乱别人,甚至在课堂上做出各种小动作打扰同学。好主动出击、喜欢公开批评他人、好开别人玩笑、拒绝与自己不和的人交往、喜欢报复、易为小事发怒等。 (3)退缩行为。逃避、依赖、爱哭、不爱社交、自暴自弃等行为。在自我意识、意志品质方面: (1)自我评价能力较低。主要表现:缺乏自信;常常对自己不满;

克服阅读的心理障碍

克服阅读的主要障碍 实验中学何俭功 摘要:本论文主要论点是克服阅读的主要障碍,分论点分别是阅读浮躁克服心理障碍、阅读定势克服思维障碍、阅读先见克服情感障碍。所列举实例均取自鲜活的人教版课本。 关键词:浮躁定势先见阅读障碍 阅读这最常态、最基本的本文信息摄取方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其权重远远超过了听、说、写等其他教学方式。应该说是教学强势。但为什么学生在阅读考试中很难达到理想的分数期望值呢?其中一定存在潜在的阅读障碍。本文试就该问题做点抛砖引玉的功夫。 一、阅读浮躁,克服心理障碍 世情浮躁也或隐或显的影响到学生,浮躁的心态带到阅读中,就是粗枝大叶、浮光掠影,对本文的的精神实质产生蒙蔽性障碍。即使进入宝山也是空手而归,如阅读《背影》,如果以浮躁之心读之,就会产生这样的感想:“不就是父亲送儿子上火车,顺便买了几个橘子吗?太平凡、太平淡了!生活本身本来就如此吗,还有什么深刻和价值?”有浮躁的心理障碍作怪,阅读就失去了应有之义,浮躁也只能像白鱼条一样漂在水的表面,深入不下去。 如何克服呢?一个“静”字足矣。“非宁静无以广学”有了心静,才会神定,才会排除干扰,才会潜入文境,涵泳其中,得其精髓,如果把这种的最佳阅读状态,拿到《背影》的阅读中去,就会渐渐感悟:背影这个选材角度最具艺术价值,独到而新颖,一个背影,顶得上一千个正面的父亲的肖像描写呀!不也更有共性意义?四次的背影的出现,贯穿全文,有虚实相间,相映成趣。主体意象鲜明,强化了父亲的背影这一艺术形象,父爱的深沉就有了依托。真是大家手笔啊!宁静的涵泳过滤了一切浮躁,阅读也就达到了摄取本文重要信息和精神的目的。 二、阅读定势,克服思维障碍 经验思维的习惯性,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势。其中消极的因素就是思维的依赖性和怠惰性,就是应该如此,以前不是这样吗?但作品却是一个个鲜活的“这一个”,绝对没有雷同。独具特性就是作品的艺术生命之所在。所以阅读文学性的文本,就有了依赖性和怠惰性的思维定势的障碍。例如,阅读《我的叔叔于勒》,一看题目,就知道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于勒,其实不然。张志公先生的见解就是怠惰性的思维定势的硬伤。菲力普夫妇才是主人公。 这篇小说的深刻性,就在于金钱对人的异化。如何克服异化是人们阅读的最大收获,而克服依赖性和怠惰性的思维定势,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看了题目《孔乙己》说孔乙己是主人公,再看题目于勒,就认为于勒也是主人公。须知,小说的主题决定了谁是主人公,谁对主题的贡献大,谁就是主人公。因此要就这个或那个小说表现的主要意思去断定,才克服了依赖以前的已有的经验的惰性的思维定势,保持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真正的达到阅

当代中学生常见的十一种“心理障碍”

当代中学生常见的十一种“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所出现的偏离现象,而导致不正常的心理状态与行为。当前我国中学生存在以下10多种主要心理障碍,其外在表现情况分别是: 1、逍遥型。表现为甘居中游,缺乏上进心,特别是“中等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差,“60分万岁”成了他们所推崇的“名言”。 2、焦虑——苦恼型。表现为因学习困难而焦急忧虑,若不能消除或持续出现必引起极度苦恼,进而丧失学习信心。 3、抑郁型。表现为沉默寡言,常常愁眉苦脸,忧心忡忡,对生活缺乏热情,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 4、恐惧型。表现为惧怕受挫折受伤害,见到责备的目光则呆若木鸡,严重的甚至会怕见强光、怕听声响等等。 5、逞能型。表现为爱显耀自我,好表现自己,追求独特性,企望“以奇制胜”,往往热衷于某一方面而忽略其它方面,甚至有“逆反”表现。 6、怯懦型。表现为稍遇急事,手足无措,异常紧张。在公共场所畏首畏尾,怕在人前行动做事,唯恐别人伤害自己。 7、神经过敏型。表现为为人处事异常敏感,往往喜怒无常,一些小刺激也会令其大吵大闹,过分关心人际关系。 8、怀疑——依赖型。表现为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依赖他人为自己作出决断或指正方向,不时地求人帮助,处事缺乏把握,优柔寡断,难以独立。 9、狭隘型。表现为对人对事斤斤计较,常为细小得失耗费大量精力,并为之烦恼苦闷,(励志一生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989756141.html,)甚至耿耿于怀,不能自解。遇事好猜疑,承受不了任何刺激,稍不顺心则闷闷不乐。 10、无动于衷型。表现为对一切都满不在乎,凡事不介入、不参与。 11、虚狂型。表现为情绪极不稳定,一触即发,性情暴躁,有时为人处事达到忘乎所以的地步。 推荐阅读:[高三心理减压,保持良好情绪] [培养孩子健康心理“十不要”] 分页:123 第1页共1页

关于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调查报告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851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Let All Personnel Enhance The Executive Power, Avoid Self- Development And Collective Work Planning Violation, According To The Fixed Mode To Form Daily Report To Hand In, Finally Realize The Effect Of Timely Update Progress, Quickly Grasp The Required Situation.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调查报告通用 范本

关于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调查报告通用范 本 使用指引:本报告文件可用于为规范管理,让所有人员增强自身的执行力,避免自身发展与集体的工作规划相违背,按固定模式形成日常报告进行上交最终实现及时更新进度,快速掌握所需了解情况的效果。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earl:我认为‘应试教育导致家长学校的过渡保护,缺乏应对困难及心理承受力等锻炼’和‘学习与生活、就业的压力’是引起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当代的教育制度迫使我们的家长让我们从小就走着一条重点之路,即小学要市重点中学要省重点大学要国家重点。除了学习以外的事家长一手包办导致许多的学生心理发育不健全,虽大学生心智还停留在小学水平。当大学生面向社会的时候便有了许多的不适应和不顺心,而他们又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便有了大学生轻生的一幕了。

小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

小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 __________孟洪英 厌学:厌学是目前学生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虽然目前都在谈“减负”,可学习任务仍旧繁重,孩子们每天都忙于完成一大堆作业,学习兴趣日渐消减,但竞争依然激烈,父母的期望值始终过高,使得学生精神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学习差的同学,由于难达到家长和老师的要求,造成孩子心理困惑甚至愤恨,从而产生了厌学心理。表现为强烈的焦躁、愤懑、无奈。近年来,因厌学而发生的学生离家出走、甚至自杀等报道屡见报端。厌学,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 焦虑:很多学生主要表现为学习焦虑。心理学家认为:青少年之所以形成学习焦虑,一般是大脑高度紧张,尤其是学习上的失败,会引起学生高度焦虑。他们总埋怨自己笨、学不好,每当考试来临,心情更加紧张,担心考不好。长期以往,它将束缚学生的认识活动,导致思维迟钝,学习效率低,爱生气,常发脾气,看不惯别人的事。天津教科院的心理工作者曾经做过调查,事实表明中小学生的学习焦虑已经渗透到其他活动领域,表现出多种不安的倾向。 逆反:逆反心理是儿童成长历程中一个必然的阶段,常发生在小学高年级学生之中,处于这一时期的儿童,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观能动性也随之增强,表现欲望强烈,喜欢搞“独立”,愿意自作主

张,他们对老师或父母的教育常会表现为很不服从,告诉他不能怎么做,他偏要那么做,常采用吵闹、公开顶撞、离家出走的方式来表示抗议。学生的逆反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其后果是严重的,甚至有的还走上犯罪的道路。 偏激:现在的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在家中都是“小皇帝”,很多家长只要孩子的成绩好,什么都依着他们,特别是从小成绩较好的孩子,更是如此。因此,很多学生一直被纵容着,导致孩子过分地以自我为中心,无理地要求所有的人都要围着他转,如果碰到不顺他意的事,或者被老师、家长批评几句,就容易出现过度的行为举止。性格和情绪上的偏激,是做人处世的一个不可小觑的缺陷。 自卑:自卑是一种消极的心理活动,自卑心理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的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有的学生由于生长环境、经济条件、文化氛围的不同,在同学中会形成一种差异。有的学生过分看重家庭条件,认为自己家庭贫穷、父母社会地位不高,还有的学生因为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如别人或生理上的某些缺陷,所以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并因此悲观失望、惭愧、羞涩甚至畏缩不前,产生自卑心理。严重的自卑感会造成人的心理变态,对小学生的学习、生活都有很大的危害。 嫉妒:嫉妒是由于心胸狭窄,虚荣心强,而自信心缺乏,再加上家长、教师教育不当而造成的。小学生好胜心强,见到别人比自己优秀,心里就不服气、不舒服。当看到别人比自己占优势之后,不但不学习别人的优点,努力进步,而且还极力贬低,进行造谣中伤、挑拨离间,甚至公开侮辱。莎士比亚说:“警惕嫉妒,它是开创恶例的绿

大学生常见心理疾病和预防措施

大学生常见心理疾病和预防措施

大学生常见心理疾病 抑郁症,主要表现是孤独、自卑、自责、悲伤、绝望等。有的大学生对枯燥的专业学习、刻板的生活方式感到厌恶, 为自己在某些方面的不成功而忧郁、悲观, 由此导致失眠、思维迟钝、体重下降甚至自杀。 躁郁症(躁狂症),是一种较严重的精神疾病,其特征是极端的情绪变化。典型的躁郁症患者可以从狂喜滑落到狂悲,并呈周期性运动。躁郁症症状不一,有的严重,有的轻微,大多表现是:不愿做任何事包括起床,甚至不睡、不休息;常常不顾一切地表象下自我,喋喋不休等,这种疯狂症会突然来临,事先毫无迹象。 强迫症,指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基础特征的一类神经性障碍,是以重复出现患者并不愿意出现的某些观念、意向和行为作为特征的一组神经症。患者常为这些重复出现的强迫现象所苦恼,虽努力克制但无法摆脱,最终屈从于强迫观念以减轻内心焦虑。 癔症,癔症又称瘟病或歇斯底里症。目前认为癔症患者多具有易受暗示性、喜夸张、感情用事和高度以自我中心等性格特点,常由于精神因素或受不良暗示而发病。患者在躯体方面表现为运动、感觉、反射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如瘫痪、过敏、麻木、震颤、肌肉痉挛、失语等;精神方面主要是突然精神失常、大哭大闹、打人、骂人等,有时喜怒无常、意识处于朦胧状态,有时出现夜游症。 疑病症,疑病症又称疑病性神经症,指对自身感觉或征象作出不切实际的病态解释,致使整个身心被由此产生的疑虑、烦恼和恐惧所占据的一种神经症。疑病症状可为全身不适、某一部位的疼痛或功能障碍甚至是具体的疾病,患疑病症的人也知道病态怀疑对健康不利,却又不相信体检结果和医生的解释或保证。 妄想症,是一种慢性进行且以有系统、有组织的妄想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患者妄想的内容会涉及日常生活中任何可能发生的情境如被人跟踪、下毒、爱慕、欺骗、陷害等。 网络心理障碍,是指患者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互联网上持续聊天、浏览,以致损害身体健康并在生活中出现各种行为异常、心理障碍、人格障碍、交感神经功能部分失调等现象。华东理工大学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高校里那些试读、留级或被作退学处理的“问题生”中,超过八成者与其平时沉迷于电脑游戏或上网娱乐而不能自拔有关。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一)入学适应问题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有一个逐渐适应校园生活新环境的问题。对小学一年级的新生来说,从校园的自然环境到教师同学这样一种人际关系环境都是陌生的,还有学习的压力,校规校纪的约束等,这一切都构成了新入学儿童心理适应的严峻挑战。对于部分心理发展迅速的学生,以及在幼儿园受到过入学准备教育儿童,他们能很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但部分儿童则会出现适应不良现象。这种适应不良大多表现在:产生情绪障碍,如焦虑、不安、抑郁、害怕等;注意力不够集中,尔后对学习失去兴趣;不能约束自己,总是违反纪律等。一般经过几周的自我调节能够逐渐适应,少数学生可能会持续数月之久。通常个性内向、胆小、谨小慎微、急躁和情绪不稳定的学生容易出现入学适应不良。 (二)学习方面的问题生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由于学生学习竞争加剧,学习负担过重,同时学校、教师、家长又过分看中分数,给小学生造成严重的生理和心理压力。据辽宁教育研究院的一份统计资料显示,1995 年辽宁省中小学生课外作业量高于国家教委规定标准60% ,而许多家长还给子女开“小灶”,使学生夜读时间越来越长,多数城市有近70% 的中小学生睡眠时间不足9 小时。加之现有的教学内容偏难,对学生学习的自立性更是雪上加霜。在如此重压下,学生身心受到了极大损害。儿童年龄越小,学习过程中越容易产生疲劳,如果学生的学习持续时间过长,很容易造成学习疲劳,若学生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会使其视力下降,食欲不振,面色苍白,大脑供血不足,瞌睡,失眠,头热,脚冷等。在心理方面则会产生抑郁,烦躁,信心不足,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迟缓等现象。 (三)厌学与逃学问题据调查,有厌学情绪的小学生占总数的5% ——10% 。这些小学生主要是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比较吃力,导致长期跟不上进度,又缺乏赶上去的勇气和毅力,教师也没能及时地给予鼓励,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他们或者在课堂上东张西望,神不守舍;或者在下面偷偷看动画书或玩玩具;要么就在课堂上打瞌睡;或者干脆逃学、旷课,到处游玩。有些农村的孩子厌学情绪还得到家长的支持,干脆辍学在家,帮父母干活,做生意等。还有一些优等生,由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一旦别人超过自己或自己的目标未达到,就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四)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人作为社会人,都有与人交往的需要,通过正常的人际交往、沟通,人就能获得正确合理的社会知识经验,同时获得生活学习的知心朋友,获得困难时的支持帮助者。而如果缺乏正常交往,就会使人无法满足依恋感,内心苦闷而无法宣泄和排除,影响了儿童正常的人际交往与心理需求,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有害的。由于目前的小学生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交往的对象多为成人,在这种不协调的交往中,孩子常常是在“以自我为中心”的“顺境”下生活的,因此,学生普遍存在着较任性、固执、依赖性强的特点。当他们进入一个新的集体后,在集体中的位置已改变,但仍然以自我为中心去与人交往,因而在与他人交往中常常是唯我独尊,不能善解人意;遇到困难不能克服,也不想克服,缺乏自信心,从而致使小学生不能也不会与人正常交往。在与他人接触中常出现过重的恐惧感,过强的防范心理,其结果是封闭自己。而且教师教育方法不当,忽视对学生人际交往技能的培养。小学时期,教师是学生理想的目标,公正的代表,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教师如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感到失望,会有一种压抑感,产生消极情绪,导致师生关系淡漠。这种以学生失败而告终的交往还会在小学生与他人交往中迁移、泛化,加重人际交往的焦虑感。 (五)意志障碍这类小学生主要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行动的目的性和一致性。做事容易半途而废,容易上当受骗,爱说谎话,不能经受学校和生活带来的正常竞争,不能正确地面对挫折,行动放任自流。中国的家长历来很重视孩子的安全问题,对他们百般呵护甚至溺爱,因此造成孩子如同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任何风吹雨打,意志力非常薄弱。自然当

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

学生常见得心理障碍 学生得心理障碍与成人既有共同之处,又有所不同,这就是由她们得生理、心理特点与从事得社会实践活动不同所决定得。 一、学生常见得一般心理问题 (一)学习方面得心理问题 主要表现为学习困难、注意力难以集中、活动过度、不能控制自己得行为、上课扰乱课堂纪律、思维存在障碍或由于智能方面难以适应教学得要求而引起得怠学、厌学、弃学等行为。 (二)品德方面得心理问题 主要就是指不能遵照社会行为准则或群体行为规范得越轨行为。一般表现为:偷窃、说谎、逃学、骂人、攻击别人、行为粗暴、与同学不能友好相处等等。 (三)情绪与性格方面得心理问题 主要表现为情绪极不稳定与性格不良,如恐惧、敏感、狭隘、多疑、焦虑、偏激、冷漠、孤僻、固执、自卑、依赖、任性、过分冲动与逞能、不考虑行为后果等。

(四)不良习惯方面得心理问题 主要表现为:口吃、顺治、咬指甲、挖鼻孔、挑食、厌食、遗尿、吸烟、喝酒等。 (五)性心理方面得心理问题 这就是伴随着青春期得发育而又对性知识缺乏必要得了解所导致得。主要表现为手淫、早恋、性敏感、对月经或遗精得恐惧与不安以及一些严重得性变态行为。 (六)病理性方面得问题 这些心理问题主要就是由大脑神经紊乱或出现器质性病变而产生得。表现为神经性失声、歇斯底里、睡眠失调、精神分裂等与其它神经性疾病。 二、学生常见得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就是由生理、社会文化与心理这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得结果。它得种类很多,在学生时期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偏头痛 偏头痛就是一种慢性头痛,主要表现为一侧跳动性

复发性头痛,可漫延到头、舌、颈得任何部位。人格特征常表现为敏感多疑、固执己见、极易烦恼。 (二)神经性厌食症 神经性厌食症就是一种少女常见得心理疾病,以食欲不振、进食不足、进食后呕吐、消瘦、闭经等为主要特点。人格特征常表现为孤僻、任性、好幻想、虚荣、敏感与癔症等。 (三)儿童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就是小学生中最为常见得一种以注意力不集中与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得心理障碍综合症。主要表现为注意力涣散、持续时间短;活动过度,易冲动;学习困难,违反课堂纪律等。 (四)口吃 口吃就是儿童期常见得言语障碍之一。主要表现为说话吃力;声音、音节或单词重复或延长;同时伴有跺脚、摇头等动作。 (五)抽动症 抽动症就是指某些肌肉群不自然得刻板运动。主要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 1、厌学 其明显的特征是学习无动力,觉得是为了别人(如家长与老师)而学习。这些学生把学习看作是件痛苦的事情,由于学习动力不足,因此学习习惯差。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马马虎虎,应付了事,字迹潦草,没有复习习惯等。厌学带来的后果是学习成绩差,大多数成为学习困难生。 2、自卑 有这种表现的学生自我意识差,认知也片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要一方面不如别人,就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例如,学习成绩不好会自卑,生理上有残疾会自卑,父母下岗会自卑,某些疾病(如口吃)也会自卑,甚至长相不好也会自卑。这种学生总感觉到自己低人一等,畏首畏尾,“弯着腰”过日子。 3、依赖 有这种表现的学生,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是长不大的孩子。在学习上,从小要求家长陪读,一有问题就要问家长:“这道题怎么做?”不肯多动脑筋。生活上,他们自理能力差,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依赖是当代中学生最常见的心理问题。 4、任性 有这种表现的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想要什么就要得到什么,不管这种需要是否合理;达不到目的,就大吵大闹,纠缠不休,直到达到目的为止。还会无端发脾气,情绪起伏很大,情绪好时春风满面,情绪差时暴风骤雨。

5、逆反心理 具有这种心理的学生反抗权威,拒绝服从教师或家长的正当要求。对学校的校规校纪,他们抱无所谓的态度,不去执行,甚至故意违反。这种现象是一种心理上的抗拒。 6、孤独 这些学生独来独往,不善于与人交往,在同龄人中没有知心朋友。造成孤独的原因很多,主要有:由学习成绩差等原因造成自卑;曾经受到某些刺激,从而认为人是可恶的、不可信任的;性格很内向,不善于交际,不愿意与人交往。 7、行为问题 行为问题有很多方面的表现:有的是逃学、逃夜,离家出走。这些青少年多半是由于学习成绩不良,害怕家长打骂而逃学、逃夜;有的是由于家庭不健全,无人管教造成的;有的是偷窃,这种偷窃行为是从小偷小摸开始的,后来愈演愈烈。多数青少年不是因为家中无钱消费,而是经不起外界物质的引诱,从贪吃贪玩开始,严重的则不能自拔;有的是酗酒、吸烟成癖,玩游戏机成癖;有的是说谎恶习,说起谎来脸不发红心不跳。 总之,这些行为问题与社会上的不良诱惑有关。 8、早恋 在非重点中学和职业技术中学,这种现象尤其严重。有些学生一对对地谈起了恋爱,严重的有性越轨行为,还有的女孩怀了孕,严重影响了学业。青少年的这种行为与影视影响很有关系,他们正处在青春发育期,看了淫秽录像片、VCD,就会偏离正常的异性交往,走上邪路。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及其调适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及其调适 摘要:当代大学生正处在心理走向成熟的阶段,难免会将一些不良的心理因素带到人际交往中,形成交往障碍。本文针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心理障碍:认知偏差障碍、不良情绪障碍、人格差异障碍等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一些进行调适的建议:端正认知、调适不良情感、培养良好人格以及学会人际交往的技巧等。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调试 传播学理论认为,信息交流的主要途径有人的内向交流、组织交流、大众传播和人际沟通四个方面,而人际沟通的基本方式是人际交往,采用人际交往方式的人际沟通与其它途径相比,人际交往式沟通更具有情感性和可信性,因此,人际交往在信息交流途径中具有不可代替性。对于真善美的追求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强烈渴望提高人际交往数量和质量以获取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对归属、情感和爱的精神需要直接推动了大学生通过良好的人际关系寻求自身与团体组织的协调、认同,使之在遭遇挫折、产生烦恼困惑时能及时通过人际交往宣泄、化解负性情绪,建立、维持乐观开朗、奋斗进取的良性心境,促进心理健康。然而,目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令人担忧,人际交往问题已成为大学生最苦恼、最困惑的问题之一。 一、妨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 一般来说,有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一些困惑或不适应是难免的,但如果个体的人际关系严重失调,人际交往时常受阻,就表明个体存在着某些不良的心理品质,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⒈认知偏差障碍 人生活在社会中,都会产生对自我、对他人以及对各种自然实体及其关系的认知。在人际接触中,如果不能正确地认知就会出现认知偏差,认知偏差主要有两种:对自我认知的偏差和对他人认知的偏差。 随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分化,“主体我”和“客体我”、“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矛盾冲突开始加剧。“理想自我”总是完美的,而“现实自我”总是与“理想自我”有一定的距离,并且还时常成为实现“理想自我”的障碍与阻力。 他们对自我的评价时常是矛盾的,时而客观的评价自己,时而又高估自己或低估自己;时而感到自己很成熟,时而又感到自己很幼稚;时而对自己充满信心,时而又对自己不满等等。总之他们对自我的认知存在有偏差。在人际交往中,除了正确认识自己之外,还要正确认识他人。 ⒉不良情绪障碍 由于人际交往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及心理距离的远近,所以情绪情感成分是人际交往中的主要部分,并会影响到认知和行为。常见的情绪情感障碍有:愤怒、自卑、嫉妒、自负、恐惧、冷漠等。心理学家认为,人在愤怒时,体内调动了所有的能量储备,能发出比平时大的多的生理和心理能量,在这种冲动的情绪状态下,人的意识范围缩小,对自己的行为控制能力下降,常做出不明智的举动,这就导致了人际关系紧张,不和谐。自卑的人对自己的能力或品质评价过低,轻视或看不起自己。为了掩饰自己的自卑,常常会夸耀自己的作为,表现出较强的虚荣心,在人际交往中容易让人感到不够真诚,很虚伪,引起交往障碍。当人们在交往中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时,就会产生一种不悦、自惭、怨恨、恼怒甚至带有破坏性的复杂情感,这就是嫉妒。嫉妒实际上是用别人的成绩进行自我折磨,别人却不会有任何逊色。自负在交往中表现出居高临下,自夸自大,只强调自己的感受而忽视他人的感受,影响了交往双方的正常沟通。冷漠是一种个体对挫折环境的自我逃避式的退缩性心理反应。表面冷漠的人事实上内心很痛苦、很寂寞,具有强烈的压抑感。 ⒊人格差异障碍

厌学是小学生中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

厌学是小学生中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学生一旦厌学,就会对学习不感兴趣,对学习有一种说不出的苦闷感,甚至抵触学习;同时,对教师和家长有逆反心理,有抵触情绪;厌学的学生还常伴有品行问题,严重的会出现旷课、逃学等现象。要让学生摆脱厌学障碍,教师就必须找到学生厌学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从学生心理、教育上去疏导,才能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智力得到提高,能力得到培养。 本人认为小学生厌学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既有内因又有外因,既有孩子本身的主观因素,也有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的客观影响因素。下面我从小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来探讨一下小学生厌学的表现、分析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一、小学生厌学心理的表现 目前小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着许多厌学心理表现,而这些厌学心理又主要反映在学生的思想和行动上。 1、思想上厌学心理表现。到学校学知识,接受老师的教育,是每一个学生应该具备的思想素质。可厌学的学生在思想上不是把学习当成是求知的课堂,而是把它看成是一种烦恼、负担和精神压力。他本不愿意学习,但是在家长和老师的督促下又不得不勉强去应付学习,即使人在教室,却心不在焉。这种思想上有厌学心理障碍的学生,是不可能学到较多知识的。 2、行动上厌学心理表现。思想上的厌学必然导致行动上的厌学,而行动上的厌学则主要表现在“懒惰”上。我曾对我任教的三(1)班做过调查:我班55人当中,厌学、懒惰的学生占24%之多。这些学生的主要表现是:当老师讲课时他没兴趣听,不是在跟别人小声讲话就是在做小动作;当老师向他提问时,他什么也回答不上来;老师布置的作业,他要么找出各种理由进行推诿和拖延,实在推诿不了的就敷衍一下。有的把字写的歪七扭八,浮皮潦草,字迹很难让别人看懂,而且添字、漏字、错字的情况也常有发生。有些学生做作业不善于独立思考,爱抄袭别人的。有的做事时总是无精打采、懒懒散散拖拖拉拉;做事不积极、不主动、不勤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